先说网络命令程序

先说网络命令程序

一、再说网络命令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胡述聚[1](2020)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经济网络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未形成基于网络理论或融合网络因素的区域经济新理论。在区域经济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网络现象对于拓展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发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网络视角剖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复杂的结构关系、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复杂的经济联系,识别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区域经济“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最明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区域间经济联系产生的本质——企业联系出发,基于企业总部分支关系大数据对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尝试建立区域经济网络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建立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动态演化模型,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二,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一般过程和网络组织模式。第三,在数据来源方面,本文基于3053024条企业大数据,以及由140669个公司总部及其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分6章,前3章是理论研究,后3章为实证研究,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界定,并对相似概念进行了区别。其次,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和主要的研究视角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对比和评述。第二章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网络科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总结和梳理,将本文的理论基础归纳为网络理论和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切入点。第三章是区域经济网络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区域关系研究的中心地范式和网络范式进行了总结和对比。随后尝试建立了一个包含分工演进、运输成本变化、规模报酬递增、多部门企业在内的区域空间结构动态演变模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一般过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四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及演变进行了分析。基于由140669个公司总部以及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从网络节点性、网络连通性以及网络子群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和演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进行了剖析。首先从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经济空间格局演变以及产业空间演变四个维度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人口过程、经济过程、产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体网络以及部分典型产业网络化过程的剖析归纳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网络的组织模式。第六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采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从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对外经济联系、市场力、行政力、产业因素7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从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及政府规划协调6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网络化,区域经济呈现显着的“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3、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和轴线具有显着的层级特征,网络节点和轴线的等级与城市原有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密切相关。4、区域经济网络化是一个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口先集聚后分散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发展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是一个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增强的过程;区域经济网络化也是一个渐进的,具有层级特征的构建过程。5、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是由同等级城市间的水平联系网络和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垂直联系网络构成的。6、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前期因素,而对外经济联系、行政力则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后期因素。7、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历史基础;产业分工与协作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纽带;产业集聚与扩散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基本动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外部推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物质载体;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高洁[2](2019)在《银川移动视频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在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当下,普通家庭观看电视和视频的方式不再满足于之前的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电视行业飞速的发展,由于互联网电视不需要过高的技术门槛,而且其生产商较多,所以有了品牌众多的产品进入了这个市场,加入了这个新兴的市场的竞争中。在这一主流趋势下,中国移动也看到了市场中潜藏的巨大机遇,于是开始着手进行互联网电视业务,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移动推出了关于家庭数字化服务的很多产品和业务,而魔百和就是OTT TV产品的一种,并受到了很多用户的喜爱。随着魔百和业务的不断发展,用户数量越来越多,这对后台的运维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目前的运维工作缺少面向互联网电视业务的监控系统,另一方面,目前的运维工作无法在系统快要达到阈值时发出告警。基于以上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OTT TV系统的运营与维护工作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怎样在系统快要到达阈值时进行预警,使运维人员做到主动的去运维,怎样快速地判断OTT系统的故障类型或者IP网络的故障类型,怎样比较客观的去评价用户的体验质量和OTT TV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建立一套针对OTT TV业务的视频质量监测系统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题使用了B/S架构来实现了一套Web系统供运维人员可以实时的观测到目前整个互联网电视系统的运行健康程度,并从多个维度展示系统的运行状态。本课题在设计与实现这一系统时,对其业务流程做了充分的调研,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需求分析,无论是功能性需求,还是非功能需求,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之后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模块划分,还介绍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并对一些的数据库表进行了详细介绍。随着介绍了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运用了流程图、类图、序列图对各模块的业务流程以及实现逻辑进行了说明,其分别对通信模块、终端管理模块、服务器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故障挖掘模块、报表管理模块等六个模块进行了说明。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首先明确了系统的测试目标,之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性测试和非功能性测试,并展示了测试结果和分析结果,系统的运行结果均满足系统需求。

周瑞珏[3](2017)在《信息共享机制下的网络安全信息界定》文中研究说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强调了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在内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网络安全信息的范围、内涵作出具体规定。构建共享制度具体内容的前置性条件是清晰的网络安全信息概念,概念的界定决定了共享形式和路径的选择。网络安全信息的认定应当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为基础。概括式的定义能够指引相关主体正确判断需要共享的安全信息,对信息的内容和性质提出具体要求有助于真正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此外,不宜作出兜底性条款的规定,这会将已经清晰的概念再度模糊化,存在侵犯相关主体法律权利的可能性。概念的具体规定应当能够说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态势,这既包括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也包括应对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

贡晓静,于小川,陈雅[4](2017)在《公安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训内容改革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安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教学中存在内容关联性较弱、难以充分体现网络通信原理、缺乏对网络设备进行系统配置训练等问题。为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应设计有前后关联性、针对性及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实训课程,以提升实训教学水平。

王晓燕[5](2017)在《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命令的应用》文中认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在技术处理过程中,需要计算机网络命令的支持。对此,本文首先对网络命令的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计算机网络命令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几种常见的网络命令以及其具体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详细探究。

李友梅[6](2017)在《网络命令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活质量,让社会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因此,继续完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现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进一步突破显得十分关键。笔者首先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现状,并阐释了网络命令的内容,接着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Ping命令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作用,然后具体说明了这些命令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功能,最后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网络命令应用进行进一步探究。

郑景[7](2013)在《基于MooseFS的云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数据存储的需求,而云存储和海量数据存储被视为是下一代数据存储的良好解决方案。所谓的云存储,是指通过各种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技术及系统的应用,将网络中大量的各种存储设备通过软件系统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等功能的一个系统。本文所研究的是一个基于分布式系统MooseFS的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因为本系统在实现时参考并使用了云存储的系统架构,因此本系统又可说是一个云存储系统。MooseFS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网络文件系统,是Google File System的一个C语言实现。该系统有着高可用的系统架构,非常便利的应用程序接口,以及非常高的可扩展性(支持在线扩展)和数据读写性能,且系统安装部署简单,使用方便。本文首先对云存储的相关理论及技术等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研究其系统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本系统的整体框架。然后利用Struts2框架设计并实现一个Web应用作为客户端,用Java语言设计并实现一个用于文件存储的API,再利用Libevent事件库设计并实现一个高性能的数据存储服务器,最后利用分布式系统MooseFS作为基础存储层,从而实现一个简单的、类似于网盘的云存储系统,从而验证MooseFS在云存储或者海量数据存储系统中的可用性。此外,本系统在实现时还将对云存储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实现,主要包括部分虚拟化存储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等。最后将通过对系统的部分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来验证系统的设计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所做的研究主要是为分布式系统MooseFS在企业海量数据存储中的应用做一个前瞻性验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对于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云存储系统来说,本系统所作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云存储系统的数据监控管理、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网络带宽限制等,将是后续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胡磊[8](2012)在《基于时空相关性分析的僵尸网络流量的检测研究》文中指出恶意软件已经成为网络攻击者武器库中最有力的工具,恶意软件利用僵尸网络建立和维护对整个网络的控制能力。这些僵尸网络(Botnet)是网络攻击者控制下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网络。攻击者使用这些僵尸网络传播僵尸程序,从而控制大量僵尸主机进行各种非法活动。僵尸网络是从传统的恶意代码形态(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特洛伊木马和后门工具等)的基础上进化,并通过相互融合发展而成的目前最为复杂的攻击方式之一。由此僵尸网络也成为了目前重大网络安全威胁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僵尸网络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对僵尸网络的功能结构和工作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且分析总结了目前较为常见的三类僵尸网络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僵尸网络在运行过程中消息响应和行为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显现出的相关性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提出了基于时空相关性分析的僵尸网络检测技术,同时对该技术中包含的算法逐一进行了分析。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以该技术为理论基础的僵尸网络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无需事先获得流量载荷信息,可有效地识别恶意流量和加密流量,并且能够满足低误报率与漏报率的要求。

彭鹏[9](2012)在《基于SuperH架构的Android系统移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智能型手机的崛起,手机操作系统也逐渐受到重视。以前手机操作系统大多是手机厂商自行研发且封闭的系统;自Google公司开始涉足手机市场,并着手开发一个完全免费开放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Android,全球相关企业和高校界争先相研究Android系统的开发及应用。Android系统官方目前只提供对ARM平台的支持,有能力移植Android系统到非ARM平台的厂商通常不愿公开移植的步骤和代码。目前针对Android系统移植尤其是非ARM硬件架构移植的文献非常稀缺,故急需开展非ARM硬件架构的移植工作。而SuperH[6][7]是一款Renesas RISC嵌入式微处理器核,是一个有代表性的非ARM硬件架构。针对以上现状,本文研究并实现了基于SuperH架构的Android系统移植。本文主要的工作集中以下几个部分:论文在分析Android系统与SuperH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Uboot、内核、Android层次化分析及移植思路;在系统启动内核前,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需要将硬件设置为稳定状态,需要将内核加载入主存等,故本文首先以Uboot为例分析并实现BootLoader移植;在进入Android系统前,必须先启动内核。移植工作量最大的部分是驱动移植,而内核同驱动密切相关,故本文在分析并实现Uboot移植后分析并实现内核驱动移植,在这部分以三个常用的模块为例实现驱动移植;内核引导后,不同的系统进入各自的Init进程,进而开始运行用户空间软件。本文在这部分重点分析并实现Copybit硬件加速功能,该移植工作涉及用户空间及内核空间的多个方面,而目前鲜有文献分析论述这部分内容,故本为对该部分给予了详尽的分析。在描述移植理论和技术的章节中,本文详细分析了代码的组织结构,逻辑框架和移植思路。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移植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目前使用的R2r开发板已经可以运行的Linux系统,也可以进入到Android的启动界面,移植的预期目标完成。

黄利军[10](2011)在《基于ZigBee技术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是目前电力运营商通过远程监控、电量采集和分析、传输处理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论文是在现有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和目前国内外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有线和无线信号传输方式、实施的难易程度及运行后的维护难易等特点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比较方便的、有效的抄表系统,即基于ZigBee的远程抄表系统。本设计提出的基于ZigBee的远程抄表系统是一种基于射频收发芯片CC1100的无线收发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散在各小区的各单元等的无线设备组建ZigBee网络实现数据通信,将采集的电量传输给监控中心进行处理分析。整个系统包括监控中心、集中器、采集器和电能表四部分。集中器是整个网络的中心节点,在上层信道中,通过GPRS网络与主控中心进行通信,在下层信道中,通过CC1100无线收发芯片与采集器之间组建ZigBee网络来实现通信。监控中心和多个集中器之间组建的网络拓扑结构为星状网络,集中器和多个采集器组建的网络可以为星状、树状或网状等拓扑结构,集中器和采集器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基于ZigBee的远程抄表系统与传统的无线抄表系统相比,其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更复杂,但使用的ZigBee协议是基于低速率无线个人局域网的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协议IEEE802.15.4协议,该协议工作在868M、915M、2.4GHz的ISM频段上,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250kbps,而且ZigBee无线技术适合于低速率、复杂网络、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网络,能够满足无线抄表对数据传输的速率、节点个数、传输距离的要求,而且可以降低无线抄表的能耗、成本、以及提高无线抄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最后,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搭建了一个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硬件平台,对该远程抄表系统进行了模块的软硬件测试,实验完成了点对点和星状拓扑结构的节点加入网络过程及数据通信的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和协议的可行性。

二、再说网络命令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说网络命令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复杂网络
        二、城市网络
        三、区域经济网络
        四、区域经济网络化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
        二、企业联系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三、要素流动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四、社会文化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五、引力模型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及评述
        一、国内外研究的对比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主流的网络分析工具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网络理论
        一、城市网络理论
        二、复杂网络理论
        三、社会网络理论
    第二节 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二、卡斯特的流空间理论
        三、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四、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五、其他学者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第三节 理论切入点
        一、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二、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
        三、杨小凯的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第三章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区域经济网络研究范式
        一、传统的区域关系研究范式
        二、区域关系的网络研究范式
        三、中心地范式与网络范式的对比
    第二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
        一、对现有空间经济理论及建模策略的分析
        二、理论假设及合理性解释
        三、企业视角的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一、自然差异、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
        二、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
        三、要素集聚与扩散机制
        四、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五、产业分工机制
        六、制度因素与区域政策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及空间范围界定
        一、研究区概况
        二、研究区空间范围界定
    第二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
        一、研究视角与行业选择
        二、数据来源
        三、经济联系测度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分析
        一、网络度中心性分析
        二、网络中间中心性分析
        三、网络节点层级分析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连通性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网络密度分析
        二、长江三角洲内部经济网络分析
        三、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网络分析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一、199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二、200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三、201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四、2017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首位度变化
        二、长江三角洲城镇等级规模变化
        三、长江三角洲建设用地空间演变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人口演变过程
        一、人口集聚测度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变化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经济演变过程
        一、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测度
        二、经济总量和经济重心变化
        三、人均GDP空间格局演变
        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产业专业化演变过程
        一、数据来源
        二、区域专业化测度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专业化演变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及网络组织模式
        一、不同网络节点的功能分析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三、企业联系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网络组织模式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三、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一、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
        四、产业集聚与扩散
        五、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六、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2)银川移动视频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QoE/QoS评价体系
        2.1.1 QoE基本概念与介绍
        2.1.2 QoS基本概念与介绍
        2.1.3 QoE与 QoS的关系
    2.2 TR-069 协议
        2.2.1 TR-069 协议介绍
        2.2.2 TR-069 通信过程
    2.3 RabbitMQ消息中间件
        2.3.1 RabbitMQ介绍
        2.3.2 Exchange模型
        2.3.3 RabbitMQ的优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分析
    3.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用例分析
        3.2.2 指标分析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安全性
        3.3.2 易用性
        3.3.3 稳定性
    3.4 系统可行性分析
        3.4.1 社会可行性
        3.4.2 经济可行性
        3.4.3 技术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总体架构
    4.2 系统模块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模型设计
        4.3.2 数据库表详细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通信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1.1 消息的发送与接收
        5.1.2 通信协议的设计
    5.2 终端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3 服务器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4 数据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5 故障挖掘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6 报表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6.1 汇总报表
        5.6.2 明细报表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目标与方法
        6.1.1 系统测试目标
        6.1.2 系统测试方法
    6.2 系统测试环境
    6.3 系统功能测试
        6.3.1 登录页面
        6.3.2 业务总览页面
        6.3.3 故障挖掘页面
        6.3.4 终端管理页面
        6.3.5 服务器分析页面
        6.3.6 报表管理页面
    6.4 系统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信息共享机制下的网络安全信息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的语境分析
    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关键基础设施的联系
    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问题
    3. 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的概念
三、网络安全信息的基本概念
    1. 网络安全信息的认定标准
    2. 网络安全信息的种类划分
四、域外网络安全信息的立法模式分析
    1. 美国
    2. 日本
五、网络安全信息概念界定的立法模式分析
    1. 模式的选择:列举式或概括式
    2. 信息内容和形式的识别
    3.“兜底性条款”的去留
六、结语

(4)公安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训内容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训内容的现状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训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 实训内容相互之间独立, 前后关联性较弱
    (二) 实训内容难以充分体现网络通信原理
    (三) 缺乏对网络设备进行系统配置的训练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训内容改革的设想
    (一) 设计有前后关联性的实训
    (二) 增加协议及协议数据单元分析的实训内容
        1. 示例1使用Packet Tracer查看广域网数据转发
        2. 示例2使用Ethereal捕获与分析数据包
    (三) 加强学生网络技术的实战能力

(5)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命令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命令内涵
2 计算机网路工程网络命令安全分析
3 计算机网路工程网络命令的应用要点分析
    3.1 Ping命令的应用
    3.2 Tracert命令的应用
    3.3 Arp命令的应用
    3.4 Netstat命令的应用
    3.5 SOCKE命令
4 结语

(6)网络命令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现状以及网络命令分析
    1.1 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现状
    1.2 网络命令内涵
2 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3 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网络命令
    3.1 Ping命令的概念
    3.2 Ping命令相关功能分析
    3.3 其他的网络命令
4 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网络命令的应用探究
    4.1 计算机网路工程网络命令安全分析
    4.2 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网络命令应用探究
5 结语

(7)基于MooseFS的云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云存储系统概述
        2.1.1 云存储的概念及其特性
        2.1.2 云存储系统结构分析
        2.1.3 云存储实现的关键技术
        2.1.4 云存储的安全策略
    2.2 分布式文件系统 MooseFS 简介
        2.2.1 MooseFS 简介
        2.2.2 MooseFS 系统结构分析
        2.2.3 MooseFS 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框架及数据模型设计
    3.1 系统特性及整体架构
        3.1.1 系统主要特性
        3.1.2 系统整体架构及组成
    3.2 系统网络拓扑
    3.3 系统主要组件及部署
        3.3.1 系统主要组件
        3.3.2 系统部署情况
    3.4 系统主要数据库及通信协议设计
        3.4.1 数据库表设计
        3.4.2 通信协议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4.1 云存储 Web 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4.1.1 Web 开发环境配置及服务器架设
        4.1.2 Struts2 框架及文件上传组件的应用
    4.2 JavaAPI 的设计与实现
        4.2.1 TPL 序列化包的移植
        4.2.2 JavaAPI 的设计与实现
    4.3 存储管理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4.3.1 Linux 下事件触发机制—libevent 的应用
        4.3.2 高性能网络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4.3.3 存储管理服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4.4 MooseFS 的应用
        4.4.1 MooseFS 的安装部署
        4.4.2 MooseFS 集群使用及维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关键技术及算法实现
    5.1 虚拟化存储技术及实现
        5.1.1 基于存储的虚拟化技术实现
        5.1.2 基于主机的虚拟化技术应用
    5.2 数据加密算法原理及其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6.1 功能性测试
    6.2 部分性能测试
        6.2.1 网络服务及数据读写性能测试
        6.2.2 文件加密解密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时空相关性分析的僵尸网络流量的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僵尸网络概述
    2.1 僵尸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2.2 僵尸网络的功能结构
    2.3 僵尸网络的工作机制
    2.4 僵尸网络的检测
        2.4.1 基于主机信息的僵尸网络检测技术
        2.4.2 基于网络流量特征的僵尸网络检测技术
        2.4.3 基于行为特征的僵尸网络检测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僵尸网络行为特征分析
    3.1 僵尸网络行为特征分析
    3.2 行为特征时间相关性
    3.3 行为特征空间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时空相关性检测算法设计与分析
    4.1 Bloom Filter 算法分析.
        4.1.1 Bloom Filter 算法原理
        4.1.2 Bloom Filter 算法应用
    4.2 SPRT 算法分析
    4.3 僵尸网络检测算法设计
        4.3.1 流量预处理算法
        4.3.2 僵尸网络流判定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僵尸网络检测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系统设计框架
    5.3 主要模块详细设计
        5.3.1 流量预处理模块
        5.3.2 分析检测模块
    5.4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基于SuperH架构的Android系统移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可行性分析
    1.4 研究内容
        1.4.1 移植平台
        1.4.2 UBOOT移植设计
        1.4.3 内核移植设计
        1.4.4 ANDROID用户空间移植设计
    1.5 移植方案设计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UBOOT移植的设计与实现
    2.1 UBOOT目录结构分析
    2.2 UBOOT的架构层移植设计
    2.3 UBOOT移植设计的技术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内核驱动移植设计与实现
    3.1 内核目录结构层次化分析
    3.2 内核移植分析
        3.2.1 KCONFIG、MAKEFILE文件分析
        3.2.2 平台设备驱动分析
    3.3 驱动层代码移植框架分析
    3.4 FRAMEBUFFER移植分析与实现
        3.4.1 FRAMEBUFFER层次结构
        3.4.2 FRAMEBUFFER移植实现
    3.5 触摸屏移植分析与实现
        3.5.1 触摸屏驱动层次结构
        3.5.2 触摸屏移植实现
        3.5.3 中断探测
    3.6 音频驱动移植
        3.6.1 音频驱动层次结构
        3.6.2 音频驱动移植的实现
    3.7 小结
第四章 ANDROID用户空间移植
    4.1 ANDROID用户空间层次化分析
    4.2 ANDROID基本系统移植实现
    4.3 COPYBIT HAL模块硬实现的移植分析与实现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UBOOT初始化序列的引用部分代码
    附录B 平台设备驱动的部分引用代码
    附录C FRAMEBUFFER驱动的部分引用代码
    附录D 触摸屏初始化的部分引用代码
    附录E ALSA的部分引用代码
    附录F COPYTBIT模块的部分引用代码

(10)基于ZigBee技术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远程抄表技术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1.3 现有抄表方式及其比较
        1.3.1 人工抄表方式
        1.3.2 IC卡预付费抄表方式
        1.3.3 有线抄表方式
        1.3.4 无线抄表方式
    1.4 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1.4.1 HomeRF技术
        1.4.2 蓝牙技术
        1.4.3 ZigBee技术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6 论文内容安排
第2章 远程抄表系统的技术基础
    2.1 ZigBee技术简介
        2.1.1 ZigBee网络关联
        2.1.2 ZigBee协议栈
        2.1.3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2.2 ZigBee技术在远程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2.3 嵌入式系统简介
    2.4 电能表简介
        2.4.1 电能表技术参数
        2.4.2 电能表技术功能
        2.4.3 电能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远程抄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市场需求
        3.1.2 技术需求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3 系统特点及工作过程描述
        3.3.1 系统特点
        3.3.2 系统工作过程
    3.4 采集器的设计方案及元器件选型
        3.4.1 采集器的设计方案
        3.4.2 无线收发芯片选型
        3.4.3 CC1100芯片特点
        3.4.4 FT1100-232收发模块
    3.5 集中器的设计方案及元器件选型
        3.5.1 集中器的设计方案
        3.5.2 芯片选型
        3.5.3 GPRS模块选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远程抄表系统收发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4.1 采集器主要功能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4.1.1 采集器的工作过程
        4.1.2 射频收发模块电路
        4.1.3 时钟电路
        4.1.4 复位电路
        4.1.5 收发数据显示电路
        4.1.6 串口电路
        4.1.7 按键电路
        4.1.8 电源电路
    4.2 集中器主要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远程抄表系统的通信软件设计
    5.1 软件开发环境
    5.2 远程抄表网络的拓扑结构
    5.3 远程抄表网络通信协议实现
        5.3.1 协议原语
        5.3.2 数据结构的组织
    5.4 远程抄表系统组网过程
    5.5 电能表与采集器的接口通信
        5.5.1 采集器与电能表通信的数据格式
        5.5.2 采集器与电能表的通信过程
    5.6 集中器与采集器的数据通信实现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远程抄表系统的基本功能测试
    6.1 系统测试平台搭建及模块软硬件调试
        6.1.1 系统测试平台搭建
        6.1.2 模块软硬件调试
    6.2 单点对单点通信测试
    6.3 星型网络通信测试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C (无线抄表采集器和集中器实物图)

四、再说网络命令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D]. 胡述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银川移动视频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高洁.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信息共享机制下的网络安全信息界定[J]. 周瑞珏.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4]公安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训内容改革探究[J]. 贡晓静,于小川,陈雅.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5)
  • [5]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命令的应用[J]. 王晓燕. 科技风, 2017(18)
  • [6]网络命令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应用[J]. 李友梅.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02)
  • [7]基于MooseFS的云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郑景. 长安大学, 2013(05)
  • [8]基于时空相关性分析的僵尸网络流量的检测研究[D]. 胡磊.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6)
  • [9]基于SuperH架构的Android系统移植[D]. 彭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0)
  • [10]基于ZigBee技术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黄利军. 湖南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先说网络命令程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