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食品中肠球菌检测结果分析

不同食品中肠球菌检测结果分析

一、不同食品中肠球菌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施丽霞[1](2021)在《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油相和水相食品分析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食品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不同食品基质需要特定的检测探针,油相食品基质需要前处理简单、检测结果稳定且能够适合油相检测的探针,水相食品基质需要适合水相体系下高信号强度、抗干扰和准确灵敏的检测探针。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在油相基质中荧光性质稳定。长余辉纳米材料由于余辉性质可避免水相基质干扰。因此,本论文以半导体纳米材料——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和长余辉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设计荧光探针、SERS传感器及荧光-SERS双模态传感器,实现食用油理化指标和有害因子以及水相中食源性致病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C)的灵敏准确检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构建食用油品质多模态传感分析方法。通过调控卤化铅投料比及反应时间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发射的油溶性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All-inorganic perovskite quantum dots,Cs Pb X3 QDs)。Cs Pb Br1.5I1.5 QDs的橙色荧光在食用油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基于Cs Pb Br1.5I1.5 QDs遇酸破坏钙钛矿结构导致荧光猝灭的原理,设计荧光猝灭型传感器用于食用油的酸值检测,酸值的检出限为0.71 mg KOH/g。且基于在甲苯试剂中3-氯-1,2-丙二醇(3-MCPD)易与Cs Pb Br1.5I1.5 QDs发生卤素交换反应的原理,构建荧光偏移型传感器用于检测食用油中的3-MCPD,检出限为39.81μg/m L。此外,基于遇水荧光易猝灭的介孔二氧化硅包覆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 Pb Br1.5I1.5@MSNs)与水稳定性的二维钙钛矿纳米片Cs Pb Br3 NSs,构建了检测食用油中水分含量的比率荧光探针,检出限为0.45%。制备的一系列不同性质的钙钛矿材料,实现了食用油中有害因子的便捷、灵敏和裸眼检测,为多模态油相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新材料和新途径。2、构建基于全无机钙钛矿材料的SERS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相食品基质中的SEC。通过高温去溶剂法制备绿色发射的Cs Pb Br3@MSNs,介孔二氧化硅的引入使得该材料可以在水中均匀分散并为生物分子的修饰提供反应位点,且遇水转变为无荧光的Cs Pb2Br5@MSNs半导体纳米材料。基于Cs Pb2Br5@MSNs与Au-Ag Janus NPs复合材料构建的SERS传感器表现出增强的SERS信号。该SERS传感器可以实现牛奶样品中SEC的灵敏检测,检出限可达0.83 pg/m L。3、开发了基于长余辉纳米材料和等离子体纳米材料复合结构的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传感器,用于水相基质中SEC的灵敏准确检测。通过水热法合成红色发射的长余辉纳米材料ZGGO NPs,与等离子体纳米材料Au NBPs经SEC抗体/抗原组装成复合材料SEC-composites。基于等离激元增强荧光及ZGGO NPs独特的上转换荧光增强SERS机理,SEC-composites具备增强的荧光信号及SERS信号。开发的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传感器,提供了两个可以相互验证的独立检测信号,根据荧光信号和SERS信号分别得到检出限为7.5 pg/m L、8.9 pg/m L,进一步提高了SEC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双光学信号传感器避免了食物基质的干扰并有效提高SEC检测的可靠性。

王太君[2](2021)在《2014-2018年吉林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监测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吉林省2014-2018年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监测资料分析,了解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现状以及产肠毒素和耐药菌株分布情况,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2018年吉林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监测数据来源于《全国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数据汇总系统平台》,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的产肠毒素、耐药性数据来源于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共计186株。样本来源包括吉林省9个地级市(自治州)的14类食品,总计5129份样本,所有分类均依据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本文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主要描述时间分布,地区分布,比较不同食品类别,不同采样环节,不同包装类型的食品金葡菌污染情况以及肠毒素和耐药分布情况,分类资料主要应用率和构成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吉林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检测情况分析(1)2014-2018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年均检出率为3.63%(186/5129),其中2014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5.24%),2018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低(1.64%),五年检出率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χ2=29.939,P<0.01)。吉林省9个市州金黄色葡萄球菌年均检出率1.45%-5.58%,白城、长春市检出率较高,其次为通化市,白山市最低。(2)14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0.87%-9.00%,速冻米面制品检出率最高(9.00%),其次为肉及肉制品(8.39%)、焙烤及油炸类食品(3.44%)、餐饮食品(3.41%),坚果与籽类及其加工制品类、蔬菜及其制品、水产品、饮料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餐饮服务环节检出率为3.58%(74/2069),流通环节为3.66%(112/3060),这两个环节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25,P=0.875)。餐饮服务环节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2.08%-5.61%,其中快餐店、小吃店检出率最高,饮品店最低。流通环节中检出率为1.38%-14.29%,其中批发市场检出率最高,便利店/零售店检出率最低,路边摊位和学校周边商铺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散装食品总检出率为4.01%(163/4064),预包装食品总检出率为2.16%(23/1065),两种包装类型食品中金黄的葡萄球菌总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8.274,P<0.01)。散装食品中速冻米面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12.77%,其次是肉及肉制品,为7.84%,预包装食品中肉及肉制品检出率最高,为10.98%,其次为速冻米面制品,为5.66%,冷冻饮品在不同包装类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食品类别均无统计学差异。2.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情况(1)2014-2018年总肠毒素阳性率为47.85%(89/186)。其中2018年肠毒素阳性率最高,为60%,2017年肠毒素阳性率最低,为27.78%,不同年份肠毒素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0.803,P<0.05)。吉林省9市州肠毒素检出率28.57%-66.67%,白山市和白城市较高,长春市最低。(2)餐饮服务环节肠毒素阳性率为47.30%,流通环节肠毒素阳性率为48.21%,在餐饮服务环节当中,街头摊点肠毒素阳性率最高,为70.00%,其次为饮品店,阳性率为66.67%,快餐店阳性率最低,为33.33%,在流通环节当中,批发市场肠毒素阳性率为100.00%,其次为零食加工店,阳性率为60.00%,超市阳性率最低,为38.71%。(3)散装食品样本肠毒素阳性率为50.92%(83/163),预包装食品样本肠毒素阳性率为26.09%(6/23);农村食品样本肠毒素阳性率为53.85%(7/13),城市食品样本肠毒素阳性率为47.40%(82/173);第四季度肠毒素阳性率最高,为63.64%(7/11)。(4)金葡菌分离株耐药率为94.62%(176/186),其中PEN耐药率最高,为92.47%(172/186),其次为ERY、TET、GEN,所有菌株对VAN均敏感。单重耐药的菌株有41株,占所有菌株的22.04%(41/186),双重耐药株34.95%(65/186),多重耐药菌株37.63%(70/186),最多耐受抗生素种类为5类,共产生12个耐药谱,其中对PEN产生耐药的菌株为38株,PEN成为优势耐药谱。(5)吉林省九个市州分离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均在85%以上,吉林市、辽源市和松原市最高,四平市和白山市耐药率最低;白山市多重耐药率最高,为66.67%,其次长春市47.62%,延边州多重耐药率最低16.67%。大部分食品耐药率均在90%以上,其中蛋与蛋制品、调味品、冷冻饮品、乳与乳制品、水果及其制品和速冻米面制品中的分离株均为耐药株;肉及肉制品和速冻米面制品多重耐药率最高,分别为45.57%、44.44%,其次为餐饮食品,耐药率为35.71%。结论:1.2014-2018年吉林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批发市场、快餐店检出率相对较高,食品类别中的速冻米面制品、肉及肉制品检出率相对较高;2.在批发市场、街头摊点的食品中分离的金葡菌菌株肠毒素阳性率相对较高,食品类别中的速冻米面制品、肉及肉制品阳性率相对较高3.吉林省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食品普遍耐药,PEN+ERY为优势耐药谱,其中吉林市、辽源市和松原市食品中分离的金葡菌菌株耐药情况相对严重。

韩琨[3](2021)在《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已经达到了生产实用化要求,但是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相比,依然存在着抗性差、茧层率和饲料效率低等问题。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是我国养蚕业近期发展的方向,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则是今后养蚕业发展的目标。但对于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由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变为大蚕桑叶育之后,家蚕在消化吸收、抗病性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及其分子机制还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的中肠转录组测序与对比分析,筛选出35个与消化吸收、防御、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系统测定了不同饲育形式下主要消化酶的活力及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以期为揭示家蚕消化管的生理转变机制、改良饲料配方和饲育技术提供参考。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雌蚕5龄4天的中肠转录组差异。共得到12667个表达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共6512个(|log2FC|≥1,Q≤0.001),其中6339个基因在人工饲料育家蚕中的表达量高于桑叶育家蚕,173个基因是桑叶育家蚕高于饲料育家蚕;KEGG Pathway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个代谢通路。转录组分析结果初步证明人工饲料育家蚕和桑叶育家蚕在中肠的消化吸收、抗病性、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2.采用生化法与qPCR技术,测定了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的5龄家蚕肠液中代表性消化酶活力以及与消化和防御相关的部分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5龄家蚕肠液中的α-淀粉酶活性以及淀粉酶基因Amy、类胰蛋白酶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erpin-9)、几丁质酶基因Chi-h等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桑叶育家蚕,而肠液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基因、大部分抗性相关基因及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是人工饲料育家蚕显着低于桑叶育家蚕。有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其酶活力并不一致,酶活力还受到饲料中的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3.对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全龄桑叶育的5龄2日家蚕经口注射Bm NPV病毒,前者死亡率为100%,后者死亡率为91.67%。在注射NPV后12 h,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肠液中具有消化和抗病双重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但chbp和Bmlipase-1基因的表达与酶活力的变化并不相同。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相比,不同消化酶的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变化没有统一的规律性。4.测定了人工饲料育5龄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后部分消化酶的活力及中肠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活力的大小依次是饲料育细菌病蚕>饲料育正常家蚕>桑叶育正常家蚕,而α-淀粉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力大小排序则与之相反,说明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增强了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活力,与感染NPV病毒的效果一致,而糖类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与免疫和防御相关的2个抗菌肽基因(6tox、Mor)、真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LOC101738434)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HS-2)在细菌病蚕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饲料育正常家蚕,而几丁质酶基因(Chih)的表达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5.测定了家蚕5龄幼虫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之后与中肠消化吸收、防御及氧化磷酸化等相关的酶活力及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哪种饲育形式,5种消化酶活力以及3种消化酶基因、7个防御相关基因、3个与几丁质合成与降解相关的基因、5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以及2个羧肽酶基因等都是在5龄前期表达量低,而在5龄中后期表达量高,这与盛食期大量取食相适应。其中5种消化酶的活力及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趋势是全龄桑叶育家蚕高于全龄饲料育以及由饲料育改为桑叶育的家蚕;2个抗菌肽基因和叶绿素a结合蛋白基因chbp的表达量,总体趋势是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组>5龄72 h转为桑叶育试验组>5龄起蚕转为桑叶育试验组,尤其在5龄后期更为明显,而AEP基因的表达变化与其相反。在5龄起蚕及5龄72 h由饲料育改为桑叶育的试验区与全龄人工饲料育相比,上述基因的表达变化各不相同,不存在统一的规律性。综合本试验结果,人工饲料育家蚕中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及防御能力总体上低于桑叶育家蚕,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良饲料配方,并加强防病措施。采用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大蚕改为桑叶育之后,家蚕的消化吸收和抗病能力不能在短期内达到全龄桑叶育水平,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才能实现高产优质。关于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变为大蚕桑叶育过程中的适应机制及其调控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孙景昱,赵薇,王艳秋,杨修军,刘思洁,张立夫,石奔,李可维,齐鹏[4](2020)在《生活饮用水中粪肠球菌检验方法验证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验证最近似值测定法、滤膜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粪肠球菌的适用性。方法参照SN/T1933.1-2007《食品和水中肠球菌检验方法第1部分:平板计数法和最近似值测定法》、SN/T 1933.2-2007《食品和水中肠球菌检验方法第2部分:滤膜法》方法检测样品中粪肠球菌浓度,对比不同培养基的检测效果。结果最近似值测定法所用的肠球菌肉汤与叠氮化钠葡萄糖肉汤在结果计数上无明显差异P=0.331(P>0.05),但肠球菌肉汤24h就会产生明显变化,而叠氮化钠葡萄糖肉汤48h才产生混浊;滤膜法中肠球菌琼脂和Pfizer琼脂不宜于计数, KF琼脂菌落生长缓慢, mEI琼脂与CATC琼脂表现优异,在结果计数上5种培养基无明显差异P=0.957(P>0.05)。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在接受范围之内。结论 2种方法均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井水、末梢水)中粪肠球菌的检测, MPN法更推荐选择肠球菌肉汤培养,滤膜法推荐使用CATC琼脂或mEI培养基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王变芳[5](2020)在《抗生素对于小鼠肠道中耐药基因以及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肠道菌群通过调节宿主免疫,代谢以及神经等多种途径影响宿主代谢和消化等基本功能。目前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肠道炎症等多种疾病有关。目前肠道菌群已经被研究用于预测以及治疗一些在临床上难以治愈或是容易复发的疾病,一些研究成果如粪便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已经投入临床使用。肠道菌群受多种因素影响,抗生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一些口服的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抗生素。抗生素在杀死或者抑制病原菌的同时也对于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以及肠道菌群的功能产生影响。抗生素对于肠道菌群的影响可能持续数年时间,导致一些细菌彻底从肠道中消失。抗生素通过以肠道菌群为媒介对于多种与肠道菌群相关的疾病产生影响。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的耐药性也是现在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的隐患,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抗生素耐药性列为健康的三大威胁之一。一些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bacteria,MDR)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携带有NDM-1基因的肠杆菌,这些细菌的出现导致一些容易治愈的疾病治疗更加困难,成本更加高昂,并且伴有更多的副作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导致近千万人丧失生命,造成大量经济损失。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将目光投放到抗生素对于肠道菌群以及耐药性的影响。抗生素对于肠道菌群的影响可以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一个参考,以避免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导致肠道菌群的紊乱从而引起一些继发性疾病。本文以C57/BL6小鼠为模型,给小鼠灌胃医用剂量的氨苄西林(Ampicillin,AMP)以及亚胺培南(Imipenem,IMP)之后收集粪便,利用选择培养基(加抗生素和不加抗生素)对于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进行培养并计数。之后提取粪便微生物基因组,利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粪便微生物中编码超广谱β内酰胺酶常见的基因blaTEM,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blaIMP-1,以及16SrDNA的含量,并且利用16S高通量技术分析粪便菌群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服用亚胺培南和氨苄西林抗生素的小鼠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升高,乳杆菌的数量在亚胺培南处理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氨苄西林可以使乳杆菌的数量降低。在给药的第10天左右,肠杆菌的数量明显下降,并且在十天恢复期下降到给药之前的水平。肠球菌的变化趋势与肠杆菌相似,也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给药氨苄西林后发现小鼠粪便中耐药的肠杆菌的数量明显上升,通过药敏实验测定在给药的第3-6天左右,分离得到的肠杆菌菌株最低抑菌浓度全部为1024 μg/mL,在给药时期其他的时间点分离的肠杆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肠球菌对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对于灌胃亚胺培南一组小鼠来说,灌胃亚胺培南可能使部分小鼠肠道中耐亚胺培南的肠球菌的数量上升。MIC结果发现肠球菌以及肠杆菌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没有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灌胃给药亚胺培南以及氨苄西林之后,每克小鼠粪便中16SrDNA的拷贝数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灌胃给药两种抗生素之后小鼠粪便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多。但是另外还检测了一型整合子(intI1)基因和blaTEM基因,发现两中抗生素对于肠道中intI1基因和blaTEM基因的丰度影响并不显着。在粪便微生物基因组中没有检测到blaIMP-1基因。16S rDNA扩增子测序(16S rDNAAmplicon Sequencing)结果发现包括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的下降,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丰度的上升,进一步分析了菌群在科、属、种水平的变化,发现Bacteroidetes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一些细菌科菌群丰度下降,Proteobacteria,Verrucomicrobia中一些细菌科的丰度上升,属和种的水平上变化与其所属科和门的水平上相似,丰度较高的一些菌科的优势菌属的丰度要要高于对照组。其中,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细菌的丰度随时间先上升后下降。而且抗生素还影响肠道菌群中与人类疾病、器官发育、细胞活动和细菌耐药性等一些基因的表达。

王德宝[6](2020)在《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蛋白质、脂质分解代谢及风味物质生成机制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酵香肠典型的品质及良好风味源于发酵成熟期间理化、生化及微生物的变化,这一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质分解、氧化对香肠最终品质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以符合肉制品发酵剂筛选要求和产乙偶姻、3-甲基丁醛及己醛等特征风味物质的能力为目标,选择相对高产上述特征风味物质的清酒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为发酵剂,将试验分为复合发酵剂(LSS)组、单一清酒乳杆菌(LS)组,以自然发酵为对照(CO),探究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加工过程中蛋白质、脂质的分解代谢规律及风味物质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清酒乳杆菌及木糖葡萄球菌的添加促使香肠中乳酸菌与葡萄球菌迅速增长到8.48-9.74 log CFU/g,成为优势菌群,促进香肠快速酸化,使得添加清酒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的复合发酵剂组(LSS)发酵结束时pH值(4.63)显着低于接种单一清酒乳杆菌的LS组(4.93)和对照组(CO)(5.38)(P<0.05)。低的pH值提高香肠中水分活度的下降速率和色素的产量,成熟结束LSS组香肠红度色泽(22.48)显着高于LS和CO两组(P<0.05)。pH值、aw的下降及乳酸菌和葡萄球菌的快速增加,显着抑制了香肠中肠杆菌数量,成熟结束时LSS、LS组肠杆菌数量(2.35、2.36 log CFU/g)显着低于 CO 组(2.99 log CFU/g)(P <0.05),低的肠杆菌数量致使LSS组香肠中尸胺、腐胺、组胺含量低于CO组。香肠中蛋白质的分解主要集中在0-5 d的发酵与成熟初期,内源酶与发酵剂共同促进蛋白质降解,成熟结束LS和LSS组蛋白质分解指数(PI)显着高于CO组(P<0.05)。肌浆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分解产物主要集中在33-45和50 KDa处。添加发酵剂对组织蛋白酶B活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0-5 d LSS组织蛋白酶B活性>LS组>CO组;蛋白值分解指数与CO、LS、LSS三组组织蛋白质酶B活性变化相关性分别为0.88、0.85、0.86,高于与组织蛋白酶L的相关性,可知组织蛋白酶B对蛋白质降解的促进作用比组织蛋白酶L显着。在2-8 d成熟过程中,LSS组氨肽酶活性呈上升趋势,5-8 d上升幅度达47.78%,成熟结束酶活性为6.69 U/mL,显着高于CO组(4.70 U/mL)和LS组(5.14 U/mL)。较高氨肽酶活性促使LSS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成熟结束,LSS组香肠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77.95、224.97 mg/100g)显着高于LS组(67.20、179.04 mg/100g)和 CO 组(60.27、170.93 mg/100g)。且 LSS 组香肠中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的含量也高于其他两组。并且在滋味方面,复合发酵剂降低了香肠的苦味和咸味,增加了香肠的鲜味。发酵剂对磷脂的分解程度大于中性脂质,磷脂的分解对游离脂肪酸的贡献作用高于中性脂质。通过将磷脂和中性脂质与游离脂肪酸形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酵剂分解中性脂质对不饱和脂肪酸释放的贡献作用高于磷脂,而发酵剂分解磷脂对饱和脂肪酸释放的贡献作用高于中性脂质。LSS组中中性脂质分解产物甘油二酯和单甘脂含量与CO和LS组差异不显着(P>0.05)。香肠中中性脂质与磷脂分别在2-5 d与0-5 d分解程度最大,游离脂肪酸含量在2-5 d的成熟阶段增幅最高。CO和LSS两组中脂肪酸含量变化与中性脂酶和磷脂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2,高于与酸性脂酶的相关性,可知中性脂酶与磷脂酶对分解脂质形成游离脂肪酸的促进作用显着于酸性脂酶,5 d末三组游离脂肪酸含量为:LSS组(7.05 g/100g)>LS(6.97 g/100g)>CO(5.57 g/100g)。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着高于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5),且LSS组MUFA含量显着高于CO和LS组,油酸含量的增加对MUFA含量显着增加起到主要贡献作用。LSS组PUFA含量也高于其他组,且亚油酸与亚麻酸所占比例最高。经发酵成熟,显着提高了香肠中风味物质种类,添加清酒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复合发酵剂显着提高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香肠中检出的2,3-丁二醇、3-甲基丁醛、己醛、苯甲醛、庚醛、1-辛烯-3-醇、乙酸乙酯等风味物质具有良好气味,阈值分别为 0.002、0.06、0.015、0.35、0.3、0.1、0.009 mg/kg,阈值极显着低于其他风味物质的阈值(P<0.001),且成熟结束时LSS组中上述风味物质的含量显着高于CO(P<0.05)。从风味贡献来看,具有黄油香味的2,3-丁二醇对香肠贡献最大,庚醛较小;青草香味的己醛、菠萝香味的乙酸乙酯对香肠的果香味贡献较大;具有果香味的3-甲基丁醛和蘑菇香味的1-辛烯-3-醇对香肠风味贡献次之,而拥有苦杏仁味的苯甲醛对风味影响相对较小。可知接种复合发酵剂对改善香肠风味的作用较为显着。经模拟菌株代谢亮氨酸形成3-甲基丁醛途径,可知清酒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经转氨和a-酮酸脱羧酶(KADC)途径代谢亮氨酸生成3-甲基丁醛。且pH值、盐浓度分别在4.5-5.0和1.5-2.0%范围时有助于提高己醛和3-甲基丁醛的含量。综上可知,添加清酒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复合发酵剂可提高组织蛋白酶、氨肽酶、中性脂酶和磷脂酶活性,促进蛋白质、脂质的降解,增加游离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使得香肠营养更为均衡。通过发酵成熟,复合发酵剂显着提高3-甲基丁醛及己醛等对风味感官贡献较大的风味物质含量,改善香肠滋味和色泽。复合发酵剂促使乳酸菌和葡萄球菌成为优势菌群,显着降低肠杆菌数量和有害生物胺及亚硝胺含量,提高了香肠的理化品质、感官特性及安全性能。

区锡敏[7](2020)在《酱醪源肠球菌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研究与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肠球菌是发酵食品中常见的乳酸菌,部分肠球菌可作为发酵食品的潜在发酵剂。酱醪中含有丰富的肠球菌资源,但目前参与酱油酿造的肠球菌资源开发程度还不高。鉴此,本文对酱醪源肠球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并系统研究了它们的特性、安全性,以期充分挖掘酱油酿造中肠球菌资源,并为酱油酿造菌种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理论基础。采用微生物培养法从酱醪样品中分离鉴定肠球菌,进而对分离菌株的生长曲线、耐盐性、耐酸性、产酸能力、抑菌活性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筛选出综合性能优异菌株。最后采用毒力基因PCR检测、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吲哚试验、溶血试验、耐药性检测等手段对筛选菌株进行安全性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氧化氢酶试验、革兰氏染色、16S r RNA序列信息比对及菌株系统发育树等手段,共鉴定出43株肠球菌,其中Enterococcus faecium(屎肠球菌)40株;Enterococcus lactis(乳酸肠球菌)3株。(2)针对酱醪中分离鉴定的43株肠球菌进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肠球菌接种12 h后进入稳定期,且肠球菌具有较好的耐盐、耐酸、产酸能力,部分肠球菌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综合特性分析筛选出肠球菌E3、E15、E39。(3)对肠球菌E3、E15、E39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肠球菌未检出毒力基因,吲哚试验呈阴性,无溶血作用,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系列安全性评价表明该3株肠球菌是相对安全的。特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表明:乳酸肠球菌E39的特性和安全性最佳,可作为酱油酿造的潜在发酵剂。

杨丽玉[8](2020)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棉铃虫感染模型的建立、膜囊泡的制备及功能探究》文中提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以下简称Lm)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可以穿透人体的三大屏障——胎盘屏障、血脑屏障和肠道屏障,进而造成人体感染,死亡率达20%-30%。为深入解析Lm的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实验以Lm为对象,进行了以下两部分研究:(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棉铃虫感染模型的建立;(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膜囊泡的制备及功能探究。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棉铃虫感染模型的建立该部分利用棉铃虫幼虫作为探究Lm致病能力的昆虫模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Lm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实验结果如下:首先,将5株不同毒力的Lm菌株分别腹腔微量注入4龄棉铃虫幼虫体内,随后统计幼虫的死亡率并计算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观测幼虫中肠细胞的病理变化,测定虫体内的载菌量。以上5株Lm菌株为:野生株(EGDe,中毒)、PrfA缺失株(EGDeΔprfA,弱毒)、PrfA组成型高表达株(EGDeΔprfA+pERL3-prfA*,高毒)、携带空载质粒的野生株(EGDe+pERL3,中毒)以及PrfA质粒高拷贝回复株(EGDeΔprfA+pERL3-prfA,高毒)。结果显示Lm不仅能成功侵染棉铃虫幼虫并可致其死亡,且其半数致死量以及对棉铃虫中肠细胞的损伤程度均与菌株毒力正相关。其次,通过检测棉铃虫在感染Lm后体内血细胞数量及包囊作用的变化,以及虫体内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前后的表达水平差异,探究棉铃虫对不同毒力Lm菌株感染的免疫应答。结果显示高毒株EGDeΔprfA+pERL3-prfA*对棉铃虫幼虫免疫系统的影响最为强烈,不仅使其血细胞数量减少了 71%,同时显着抑制了血细胞的包囊作用,相较而言弱毒株EGDeΔprfA感染的棉铃虫血细胞仅减少27%,且对棉铃虫血细胞的包囊基本无抑制作用;另外RT-qPCR结果也显示感染了高毒株EGDeΔprfA+pERL3-prfA*的棉铃虫的HaCTL1以及HaPGRP-A的转录水平显着上调,且显着高于包括EGDeΔprfA+pERL3-prfA在内的其他Lm感染的棉铃虫,然而感染了弱毒株EGDeΔprfA的棉铃虫的相关基因转录表达尽管有上调但上调量并不显着。以上结果暗示了不同毒力Lm侵染棉铃虫幼虫后均可激活棉铃虫体内的天然免疫系统,且毒性越高的菌株对棉铃虫本身的伤害更大,引起的免疫反应也更强烈。除此之外,还检测了不同毒力Lm菌株在棉铃虫体内的溶血活性水平以及相应虫体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活性高低,探究Lm对棉铃虫的毒性与棉铃虫自身解毒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高毒株EGDeΔprfA+pERL3-prfA*对棉铃虫幼虫的致病性最强,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虫体内解毒酶的活性,可能延长了毒力因子在体内存留时间及在体内的运输,使菌株发挥其毒效。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膜囊泡的制备及功能探究该研究部分以Lm野生菌株EGDe及其毒力突变株(EGDeΔprfA、EGDeΔprfA+pERL3-prfA*)为对象,利用超滤浓缩法和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Lm的MVs,并对两种方法提取的MVs的产率进行比较。通过测定不同MVs对菌株生物被膜的影响,以及不同MVs的溶血活性和对棉铃虫的感染毒性,探索其生物活性,以期为深入解析革兰氏阳性菌MVs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也为Lm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现将以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首先,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提取了不同毒力Lm产生的膜囊泡(MVs):EGDe-MVs、ΔprfA-MVs以及prfA*-MVs。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提取的Lm膜囊泡中EGDe-MVs的产率最高,ΔprfA-MVs次之,而prfA*-MVs的产率最低。另外,不同毒力的Lm均可向外分泌直径20-200 nm的MVs,且MVs的形态结构与菌株的毒力无明显关系。比较这两种方法,发现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的Lm-MVs的产率高、电镜观测效果好,但该方法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相比之下,超滤浓缩法的提取效果虽然不及前者,但胜在其经济省时,同时考虑到实验室仪器设备有限,因此我们在本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超滤浓缩法提取。其次,将经过超滤浓缩法提取的MVs进行了 SDS-PAGE和银染,从而初步检测了 MVs的蛋白组成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检测了不同Lm-MVs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比较了不同Lm-MVs的溶血活性和对棉铃虫幼虫的感染毒性,结果显示:(1)Lm-MVs不是仅含一种蛋白的单一组分,而是含有多种蛋白的复杂结构,且蛋白条带主要集中在50-70 kD。通过文献分析,其中58 kD和71 kD的蛋白分别可能为毒性蛋白李斯特菌溶血素LLO和内化素In1B;(2)MVs可以影响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且具有一定的溶血活性,并能导致棉铃虫幼虫死亡或者降低其存活率和化蛹率,且其毒性与菌株本身毒性正相关。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棉铃虫幼虫(至少是4龄棉铃虫幼虫)适合作为研究Lm致病机制的宿主模型,且不同毒力的Lm能够诱发不同程度的免疫应答反应。由于Lm可致棉铃虫死亡,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考虑是否Lm分泌的MVs亦可能参与其致病进程,因此试图检测Lm-MVs的生物活性并尝试探讨其生物功能,发现不同毒力的Lm均可向外分泌直径20-200 nm的MVs,且MVs的形态结构与菌株的毒力无明显关系,但MVs可以影响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同时它含有毒性蛋白组分,具有一定的溶血活性,并能导致棉铃虫幼虫死亡或者降低其存活率和化蛹率,且其毒性与菌株本身毒性正相关,这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们的猜想,由此我们初步认为Lm分泌的MVs极可能直接参与了 Lm对宿主的致病,并在细菌-细菌之间,以及细菌-宿主相互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陈林[9](2020)在《纳米银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肠道细菌的影响》文中提出家蚕(Bombyx mori L.)作为鳞翅目昆虫的代表之一,在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养殖历史,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然而在蚕业生产过程中,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蚕业经济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消毒防病,现在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有硫磺、石灰、漂白粉、甲醛等,但是长期使用这些消毒药物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着严重的潜在危害,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养蚕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养蚕业中寻求副作用较小的新型消毒杀菌剂至关重要。纳米银作为一种环保型、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剂,对家蚕核多角病毒、质多角病毒以及青枯劳尔氏菌等都有杀灭作用,但如果作为蚕业生产的消毒药物,对家蚕的影响如何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使用不同浓度(20 mg/L、40 mg/L、60 mg/L、80 mg/L、100 mg/L)的纳米银浸消桑叶,饲喂家蚕直至上蔟。调查统计了家蚕幼虫期间的生长发育相关指标、茧期相关指标的变化;对不同浓度纳米银处理后的雌雄家蚕的肠道菌群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对不同纳米银处理之下的中肠组织蛋白质的变化进行了初探。得到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对家蚕食桑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 mg/L纳米银浓度处理下的雌雄家蚕食下量分别升高9.33%和10.58%,食下率分别升高5.58%和4.97%、消化量分别升高8.46%和1.3%,消化率分别升高4.2%和4.0%。100 mg/L纳米银浓度处理下的雌雄家蚕食下量分别降低18.24%和14.59%,食下率分别降低4.37%和3.34%,消化量分别降低14.3%和8.5%,消化率分别降低4.79%和3.55%。比较分析5龄家蚕体重增长倍数结果表明,雌蚕20 mg/L纳米银处理组体重增长倍数最高,较对照组升高18.29%;纳米银处理组雄蚕体重增长倍数均低于对照组,100 mg/L处理组达到最低,较对照组降低42.38%。对家蚕发育时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龄起蚕至4龄眠期,发育时间差异不大;5龄起蚕至上蔟,100 mg/L纳米银处理下的雌雄家蚕发育时间最长,较对照组延长24.51%,且具有显着差异。对茧质统计分析可知,20 mg/L处理组雌雄家蚕全茧量、茧层量与茧层率较对照组分别升高24%和25%、4.2%和8.5%、4.5%和4.8%;100 mg/L处理组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8%和33.3%、16.7%和14.6%、13.6%和14.3%。对家蚕茧期生理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当纳米银浓度为20 mg/L时,雌雄家蚕的结茧率分别升高1.2%、0.9%,死笼率分别降低32.8%、15.2%。当纳米银浓度为100 mg/L时,雌雄家蚕结茧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8.6%和19.7%,死笼率分别升高232%和276%。以上结果表明20 mg/L处理组家蚕食桑情况良好,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体质没有不良影响;而100 mg/L处理组家蚕食桑受到影响,生长发育则受到抑制。2.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20 mg/L纳米银浓度处理下的雌雄家蚕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有所增加;100 mg/L纳米银浓度处理下的雌雄家蚕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受到显着影响。在不同的分类水平上,纳米银对家蚕肠道菌群的组成具有显着的影响。在门水平上,20 mg/L纳米银处理组雌雄家蚕厚壁菌门的丰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8.6%和33.5%,但在100 mg/L浓度下,厚壁菌门的丰度分别降低6.0%和10.8%;纲水平上的杆菌在20 mg/L浓度下丰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2.8%和37.8%,但是在100 mg/L浓度下丰度分别减少30.0%和1.4%;属水平上的肠球菌的丰度在20 mg/L浓度处理下较对照组分别增加40.6%和51.2%,在100 mg/L浓度处理下分别减少50.6%和8.4%。在属水平上,100 mg/L浓度的纳米银能够完全消灭Campylobacter、Glutamicibacter以及Stenotrophomonas等细菌;此浓度下,新增了雌蚕肠道中的Terrisporobacter等细菌。另外,Dialister以及Helicobacter只能在被纳米银处理的家蚕肠道中出现。总的来说,纳米银的处理会使家蚕肠道细菌类群发生显着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家蚕的体质和生长发育。3.SDS-PAGE和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家蚕中肠组织蛋白质在约30 k D蛋白处,雌雄家蚕对照组、雌雄家蚕20 mg/L纳米银处理组、雌雄家蚕100 mg/L纳米银处理组分别鉴定得到178、140、117、111、113、135种蛋白。与对照组相比,20 mg/L纳米银浓度处理下的雌蚕增加了30K-17蛋白、肽基辅氨酰异构酶、CI-8等18种蛋白,减少的部分大多数为未命名蛋白质;雄蚕增加了solute carrier family 12、cystathionine gamma-lyase等10种蛋白,减少了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等7种蛋白。100 mg/L纳米银浓度处理下的雌蚕中肠蛋白质种类增加了精氨酸激酶、Jafrac1以及副肌动蛋白等8种蛋白,减少了apolipoprotein D homolog、apolipophorinⅢ等7种蛋白;雄蚕中肠蛋白质种类增加了蛋白酶分解抑制剂、蛋白酶体、核糖核酸酶、Cytoskeleton-regulatory complex protein PAN1和actin-binding protein等7种蛋白,减少了Myosin 1 light chain,Tropomyosin 1,Profilin,Serpin-2和Glutathione peroxidase等14种蛋白。以上中肠组织蛋白的变化及对家蚕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和探讨。

毛鑫[10](2020)在《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微生物群组的动态变化》文中研究说明虫茶原产于中国西南部,是我国独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传统上由当地农民精心制作。它由昆虫幼虫的排泄物组成,这些排泄物通常来自于以特定的植物性饮食喂养的特种昆虫,这种特殊昆虫通常被称为产虫茶昆虫。本文对贵州2种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整个紫斑谷螟青钱柳虫茶生产过程进行了重组,以便从微生物组学角度了解这种罕见饮料,并在最终产品中追溯流行细菌的起源。此外,在分析过程中观察到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细菌的富集,并通过补充分析进行了验证。本研究旨在揭示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取食青钱柳前后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商业虫茶产品中是否含有与人体健康相关细菌类群。另,深入了解产虫茶昆虫的线粒体基因数据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其鉴定的信息。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经高通量测序,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和灰直纹螟Orthopygia glaucinalis这2种产虫茶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37个基因,包括13个PCGs,22个t RNA,2个r RNA和1个A+T-rich区,其核苷酸组成均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紫斑谷螟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5,204 bp,其mt DNA含有15个基因间隔区及13个基因重叠区。13个PCGs总长度为11,234 bp,可编码3,732个氨基酸。核糖体RNA基因的LSU和SSU长度分别为1,388 bp和802 bp。灰直纹螟线粒体基因组是一个环状分子,全长为15,229 bp,包含13处基因重叠和14处基因间隔。13个PCGs总长度为11,235 bp,可编码3,745个氨基酸。在r RNA基因中,LSU(16S)长为1,406 bp而SSU(12S)为814 bp。系统发育分析选取了来自13个蛋白编码区的13条参考序列,结果表明这2个种均与螟蛾科Pyralidae有紧密的聚类关系。2.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为了从微生物组学角度对这种罕见饮料进行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整个生产紫斑谷螟青钱柳虫茶的过程进行了重组,并在最终产品中追溯流行细菌的起源。结果表明,每个生产阶段的细菌群落组成都是特定的,其中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Pseudonocarid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 3个类群含有较高比例。虫茶中含有丰富的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其中很大一部分成分可以追溯到产生这种昆虫紫斑谷螟的中肠(13.2%)及其排泄物(43.8%)中,而最初用于虫茶生产的植物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只占最终产品中可追踪细菌的0.6%。此外,在分析过程中观察到肠杆菌科细菌的富集,并通过补充分析进行了验证。3.商业虫茶中嗜氧菌的分离和定量为了验证商业虫茶中可回收活菌,进行了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2.7×105±1.2×105cfu·g-1时,虫茶中存在大量的活菌,分离出的细菌包括从一种商业产品中回收的Bordetella petrii和Enterococcus spp.。通过一种综合方法,虫茶被证明是一个物种丰富的细菌群落,可以从不同的生产环节追溯到特定的植物和昆虫的微生物组成成分。此外,虫茶展现了独特的细菌图谱,并且含有几种被认为是食品污染物的细菌,但在其他饮品中还没有报道。由于活菌数量众多,虫茶中含有一种迄今未被描述的动态成分,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二、不同食品中肠球菌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食品中肠球菌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油相和水相食品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食品安全现状
        1.1.1 食用油品质现状
        1.1.2 食源性病原体肠毒素现状
    1.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概述
        1.2.1 食用油中酸值、水分含量及3-MCPD的检测方法概述
        1.2.2 食品中肠毒素的检测方法概述
    1.3 半导体纳米材料
        1.3.1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简介
        1.3.2 长余辉纳米材料简介
    1.4 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荧光光谱
        1.4.1 荧光光谱概述
        1.4.2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荧光光谱
    1.5 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1.5.1 拉曼光谱概述
        1.5.2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1.5.3 荧光-SERS双模探针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 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及食用油品质多模态传感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油溶性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发射波长调控
        2.2.3 介孔SiO_2包覆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 PbBr_(1.5)I_(1.5)@MSNs)的制备
        2.2.4 水稳定性二维钙钛矿纳米片(CsPbBr_3 NSs)的制备
        2.2.5 食用油酸值的荧光猝灭型传感器的构建及准确性评估
        2.2.6 食用油中3-MCPD的荧光偏移型传感器的构建及特异性、准确性评估
        2.2.7 食用油水分含量的比率荧光传感器的构建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油溶性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2.3.2 CsPbBr_(1.5)I_(1.5)@MSNs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2.3.3 水稳定性二维CsPbBr_3 NSs的制备及光学性质表征
        2.3.4 多模态食用油品质监测方法的建立
        2.3.5 食用油酸值检测及准确性评估
        2.3.6 食用油中3-MCPD的检测及特异性、准确性评估
        2.3.7 食用油水分含量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sPb_2Br_5@MSNs的 SERS增强效应及食品中肠毒素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仪器
        3.2.2 Au-Ag Janus NPs的合成
        3.2.3 Cs Pb Br3@MSNs的制备
        3.2.4 实验条件的优化
        3.2.5 Au-Ag Janus NPs表面肠毒素抗原(SEC-2)的修饰
        3.2.6 CsPb_2Br_5@MSNs表面肠毒素抗原(SEC-1)的修饰
        3.2.7 肠毒素检测的拉曼传感器的构建
        3.2.8 特异性和实际样品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u-Ag Janus NPs的合成及性质表征
        3.3.2 CsPbBr_3@MSNs的合成及性质表征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及可行性研究
        3.3.4 检测SEC的拉曼传感器的构建
        3.3.5 SEC的定量检测
        3.3.6 SEC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PLNPs-Au NBPs纳米结构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信号的SEC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及仪器
        4.2.2 ZGGO NPs的合成及表面氨基化
        4.2.3 ZGGO NPs表面肠毒素抗原(SEC-1)的修饰
        4.2.4 Au NBPs的制备
        4.2.5 Au NBPs表面肠毒素抗原(SEC-2)的修饰
        4.2.6 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传感器的构建
        4.2.7 特异性评估
        4.2.8 准确性评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ZGGO NPs及 Au NBPs的制备与性质表征
        4.3.2 基于ZGGO NPs和 Au NBPs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4.3.3 SEC-composites_((690nm))的荧光增强机理
        4.3.4 SEC-composites_((690nm))的SERS增强机理
        4.3.5 用于肠毒素检测的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4.3.6 特异性和准确性
    4.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2014-2018年吉林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监测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征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及毒素因子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感染
        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因子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致病性及其检测方法
        1.3.1 肠毒素致病性
        1.3.2 肠毒素检测方法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1.4.1 β-内酰胺类耐药性
        1.4.2 糖肽类耐药性
        1.4.3 四环素类耐药性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及种类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室检测方法
    2.4 检测结果判读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监测情况分析
        3.1.1 不同年份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情况
        3.1.2 不同季度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情况
        3.1.3 不同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情况
        3.1.4 不同食品类别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情况
        3.1.5 不同环节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情况
        3.1.6 不同食品类别在不同包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情况
        3.1.7 不同地点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情况
    3.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情况
        3.2.1 不同年份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情况
        3.2.2 不同季度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出情况
        3.2.3 不同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情况
        3.2.4 不同食品类别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出情况
        3.2.5 不同环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出情况
        3.2.6 不同包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出情况
        3.2.7 不同地点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出情况
    3.3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情况
        3.3.1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6 种抗生素耐药结果
        3.3.2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谱情况
        3.3.3 不同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耐药分布情况
        3.3.4 不同食品类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耐药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吉林省2014-2018 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特征
        4.1.1 时间地区分布特征
        4.1.2 食品类别分布特征
        4.1.3 采样环节分布特征
        4.1.4 其他分布特征
    4.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布情况及表达
        4.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地区以及食物中的分布
        4.2.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不同环境压力下的表达
    4.3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耐药
        4.3.1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耐药现状
        4.3.2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耐药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1.2 家蚕中肠结构与功能
        1.2.1 中肠的组织构造
        1.2.2 中肠的功能
    1.3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1.3.1 转录组学技术的发展
        1.3.2 转录组学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家蚕品种(品系)及人工饲料
        2.1.2 主要试剂、缓冲液及其配制方法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信息检索网站及数据处理软件
    2.2 试验方法
        2.2.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分析
        2.2.2 RNA-seq的验证试验方法
        2.2.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家蚕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2.2.4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肠液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2.2.5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肠液酶活力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2.2.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学分析
        3.1.1 产出统计与质量分析
        3.1.2 效率统计
        3.1.3 表达量分布
        3.1.4 RNA-seq维恩图
        3.1.5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3.1.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及KEGG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
        3.1.7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3.2 RNA-seq的验证分析
    3.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3.3.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α-淀粉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3.3.2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脂肪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3.3.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丝氨酸蛋白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3.3.4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
    3.4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3.4.1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存活率的影响
        3.4.2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4.3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抗病毒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5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消化酶活力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5.1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5.2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3.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消化吸收及防御相关的酶活力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3.6.1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蔗糖酶及麦芽糖酶活力的变化
        3.6.2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肠液的α-淀粉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
        3.6.3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脂肪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
        3.6.4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丝氨酸蛋白酶活力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6.5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6.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几丁质合成与降解基因的表达变化
        3.6.7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6.8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6.9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羧肽酶基因的表达变化
4 讨论
    4.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的差异
    4.2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4.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中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4.4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感染病原后中肠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4.5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过程中中肠消化吸收及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抗生素对于小鼠肠道中耐药基因以及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青霉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发展简介
        1.1.1 青霉素类
        1.1.2 碳青霉烯类
    1.2 肠道微生物
        1.2.1 肠道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1.2.2 肠道微生物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1.2.3 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
    1.3 肠道中的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
        1.3.1 肠杆菌
        1.3.2 肠球菌
        1.3.3 乳杆菌
    1.4 抗生素对于肠道微生物影响研究进展
        1.4.1 青霉素类抗生素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4.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5 课题立项依据以及意义
第二章 抗生素对于小鼠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的丰度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3 实验所用仪器以及生产厂家
    2.3 实验方法
        2.3.1 动物实验
        2.3.2 悬滴法法进行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的计数
        2.3.3 菌落的计数
        2.3.4 保菌
    2.4 实验结果
        2.4.1 肠杆菌、肠球菌以及乳杆菌的总数的统计
        2.4.2 粪便中耐药的肠杆菌、肠球菌以及乳杆菌比较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给药小鼠粪便中耐药基因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3.2.2 实验所用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改良溶菌酶法提取粪便微生物基因组
        3.3.2 标准质粒的构建
        3.3.3 粪便基因组中耐药基因以及16SrDNA的检测
    3.4 实验结果
        3.4.1 标准曲线
        3.4.2 耐药基因的检测
        3.4.3 各种菌群占粪便中细菌总数的比例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给药小鼠粪便微生物中肠杆菌和肠球菌耐药性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所用仪器以及生产厂家
    4.3 实验方法
        4.3.1 菌株的活化
        4.3.2 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4.3.3 肠杆菌中毒力因子以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4.3.4 接合转移实验
    4.4 实验结果
        4.4.1 药敏实验结果
        4.4.2 分离肠杆菌中毒力因子以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4.4.3 接合转移结果验证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氨苄西林和亚胺培南对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以及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粪便菌群结构变化
        5.3.2 粪便菌群功能变化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蛋白质、脂质分解代谢及风味物质生成机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发酵肉制品研究进展
    1.2 发酵剂概述
        1.2.1 保护功能
        1.2.2 产良好风味功能
    1.3 发酵肉制品的风味
        1.3.1 滋味物质
        1.3.2 香味物质
        1.3.3 形成途径
    1.4 发酵肉制品风味来源
        1.4.1 发酵肉制品中蛋白质分解
        1.4.2 发酵肉制品中脂质分解
    1.5 风味物质形成影响因素
    1.6 课题立题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菌株
    2.2 主要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3 试验设计
        2.3.1 产香菌株特性及产香机制研究
        2.3.2 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理化品质的影响
        2.3.3 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
        2.3.4 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脂质分解代谢的影响
        2.3.5 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风味物质形成机制的影响
    2.4 试验方法
        2.4.1 菌株特性分析
        2.4.2 菌株产3-甲基丁醛、己醛能力分析
        2.4.3 发酵香肠工艺参数对菌株产3-甲基丁醛、己醛能力的影响
        2.4.4 发酵香肠理化品质特性分析
        2.4.5 香肠中蛋白分解代谢的分析
        2.4.6 发酵香肠中脂质分解代谢分析
        2.4.7 香肠风味物质形成机制分析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特性及产香能力
        3.1.1 菌株特性
        3.1.2 菌株产3-甲基丁醛、己醛的能力分析
        3.1.3 工艺参数对菌株产3-甲基丁醛能力的影响
        3.1.4 工艺参数对菌株产己醛能力的影响
        3.1.5 小结
    3.2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理化品质的影响
        3.2.1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菌相变化的影响
        3.2.2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pH值的影响
        3.2.3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水分活度的影响
        3.2.4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成品率的影响
        3.2.5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色泽的影响
        3.2.6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质构的影响
        3.2.7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生物胺组成的影响
        3.2.8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亚硝胺组成的影响
        3.2.9 小结
    3.3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
        3.3.1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蛋白质分解指数的影响
        3.3.2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肌浆蛋白降解的影响
        3.3.3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影响
        3.3.4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3.5 组织蛋白酶活性与蛋白质分解的相关性分析
        3.3.6 亮氨酸氨肽酶活性与氨基酸含量相关性分析
        3.3.7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3.8 蛋白质分解对香肠滋味的影响
        3.3.9 小结
    3.4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脂质分解代谢的影响
        3.4.1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加工过程中中性脂质分解的影响
        3.4.2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加工过程中脂质组成的影响
        3.4.3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3.4.4 脂肪酶活性与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4.5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酸价变化的影响
        3.4.6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脂肪氧化的影响
        3.4.7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4.8 脂质分解与脂肪酸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3.4.9 小结
    3.5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风味物质形成机制的影响
        3.5.1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气味响应的影响
        3.5.2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中挥发性风味组成的影响
        3.5.3 发酵羊肉香肠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贡献作用
        3.5.4 菌株模拟前体物质代谢产风味物质的机制分析
        3.5.5 小结
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酱醪源肠球菌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研究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肠球菌的基本特性
        1.1.1 分类学地位
        1.1.2 生理生化特性
        1.1.3 肠球菌的益生性
        1.1.4 肠球菌的安全性
    1.2 肠球菌的应用
        1.2.1 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2.2 在医药中的应用
        1.2.3 在食品中的应用
    1.3 发酵食品中肠球菌的多样性
        1.3.1 发酵乳制品
        1.3.2 发酵果蔬
        1.3.3 发酵豆制品
        1.3.4 其他发酵食品
    1.4 发酵食品中肠球菌的益生特性
        1.4.1 抑菌活性
        1.4.2 抗氧化活性
        1.4.3 产胞外多糖
        1.4.4 其他益生特性
    1.5 酱油及其酿造微生物
        1.5.1 酱油概述
        1.5.2 酱油酿造微生物
        1.5.3 酱油酿造肠球菌研究进展
    1.6 论文设计
        1.6.1 立题依据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肠球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
        2.2.2 设备
    2.3 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菌株分离筛选
        2.3.3 菌株鉴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菌株分离纯化结果
        2.4.2 酱醪样品中分离菌株的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肠球菌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
        3.2.2 设备
    3.3 方法
        3.3.1 肠球菌生长曲线测定
        3.3.2 肠球菌耐盐性研究
        3.3.3 肠球菌耐酸性研究
        3.3.4 肠球菌产酸能力研究
        3.3.5 肠球菌抑菌活性研究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肠球菌生长曲线绘制
        3.4.2 肠球菌耐盐性分析
        3.4.3 肠球菌耐酸性分析
        3.4.4 肠球菌产酸能力分析
        3.4.5 肠球菌抑菌能力分析
        3.4.6 肠球菌特性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肠球菌安全性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
        4.2.2 设备
    4.3 方法
        4.3.1 毒力基因PCR检测
        4.3.2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4.3.3 吲哚试验
        4.3.4 溶血试验
        4.3.5 耐药性检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相关毒力基因分析
        4.4.2 生物胺与吲哚生成分析
        4.4.3 溶血作用分析
        4.4.4 耐药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附录

(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棉铃虫感染模型的建立、膜囊泡的制备及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介
    1.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致病机制
        1.2.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宿主细胞内的侵染机制
        1.2.2 PrfA因子
    1.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简介
        1.3.1 生物被膜简介
        1.3.2 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
        1.3.3 影响生物被膜形成的因素
    1.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感染模型的简介
        1.4.1 小鼠
        1.4.2 秀丽隐杆线虫
        1.4.3 果蝇
        1.4.4 大蜡螟
        1.4.5 棉铃虫
    1.5 膜囊泡的介绍及相关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棉铃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棉铃虫、细菌及培养条件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生长曲线及细菌菌落数和菌落大小的测定
        2.3.2 细菌对棉铃虫幼虫的侵染实验
        2.3.3 棉铃虫的死亡率及细菌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2.3.4 棉铃虫中肠病理切片的制备
        2.3.5 棉铃虫体内细菌计数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毒力大小对Lm生长的影响
        2.4.2 棉铃虫的死亡率及细菌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结果
        2.4.3 棉铃虫中肠病理切片的观察
        2.4.4 棉铃虫体内载菌量的测定结果
    2.5 讨论
第三章 棉铃虫对不同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免疫应答
    3.1 实验材料
        3.1.1 棉铃虫、细菌及培养条件
        3.1.2 实验试剂及配置
        3.1.3 主要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血细胞计数
        3.2.2 体内包囊实验
        3.2.3 血淋巴RNA的分离提取
        3.2.4 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棉铃虫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3.3 实验结果
        3.3.1 棉铃虫感染Lm后血细胞数量的变化
        3.3.2 棉铃虫感染Lm后包囊作用的变化
        3.3.3 RT-qPCR检测棉铃虫感染Lm后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
    3.4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棉铃虫的致病性及棉铃虫自身的解毒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棉铃虫、细菌及培养条件
        4.1.2 实验试剂及配置
        4.1.3 主要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不同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棉铃虫体内的溶血活性测定
        4.2.2 棉铃虫体内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测定
    4.3 实验结果
        4.3.1 不同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体内溶血活性比较
        4.3.2 棉铃虫感染Lm后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活性变化
    4.4 讨论
第五章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膜囊泡制备方法的建立
    5.1 实验材料
        5.1.1 菌株
        5.1.2 实验试剂及配制
        5.1.3 主要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菌培养
        5.2.2 超滤浓缩法提取
        5.2.3 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
        5.2.4 BCA法测定膜囊泡的蛋白浓度并计算膜囊泡的产率
        5.2.5 负染电镜
    5.3 实验结果
        5.3.1 超滤浓缩法提取膜囊泡的蛋白浓度及产率
        5.3.2 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膜囊泡的蛋白浓度及产率
        5.3.3 超滤浓缩法提取膜囊泡的电镜结果
        5.3.4 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囊泡的电镜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膜囊泡的蛋白组成鉴定及功能探究
    6.1 实验材料
        6.1.1 不同毒力菌株产生的膜囊泡
        6.1.2 实验试剂及配置
        6.1.3 主要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SDS-PAGE电泳及银染
        6.2.2 不同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膜囊泡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6.2.3 膜囊泡的溶血活性检测
        6.2.4 膜囊泡对棉铃虫幼虫体重、存活率和化蛹率以及幼虫发育时间的影响
    6.3 实验结果
        6.3.1 不同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膜囊泡蛋白组成的初步鉴定
        6.3.2 不同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膜囊泡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6.3.3 不同膜囊泡的溶血活性
        6.3.4 膜囊泡对棉铃虫的毒性
    6.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毕业论文
致谢

(9)纳米银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肠道细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纳米银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1.1.1 纳米银简介
        1.1.2 纳米银的抗菌谱
        1.1.3 纳米银的抗菌机制
        1.1.4 纳米银的应用
        1.1.5 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1.2 蚕业生产中的常用消毒剂
        1.2.1 含氯制剂类
        1.2.2 含甲醛制剂类
        1.2.3 表面活性剂
        1.2.4 酸碱类制剂
        1.2.5 添食化学药物类
        1.2.6 生物制品类
    1.3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3.1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1.3.2 不同品系家蚕的肠道微生物差异
        1.3.3 食物及消毒剂对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3.4 微生物制剂在家蚕上的应用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饲喂纳米银浸消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药品与仪器
        3.1.3 纳米银的配制
        3.1.4 桑叶的处理及家蚕的饲喂
        3.1.5 家蚕幼虫期生长指标的统计
        3.1.6 蚕茧期相关指标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饲喂纳米银浸消叶对家蚕幼虫期间生理学指标的影响
        3.2.2 饲喂纳米银浸消叶对家蚕茧期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饲喂纳米银浸消叶对家蚕肠道细菌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1.4 蚕种催青
        4.1.5 家蚕肠液的收集
        4.1.6 家蚕肠液基因组DNA的提取
        4.1.7 文库构建和测序
        4.1.8 测序数据处理
        4.1.9 测序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评估及OTU分析
        4.2.2 家蚕肠道微生物采样深度验证
        4.2.3 家蚕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4.2.4 主成分分析
        4.2.5 家蚕肠道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变化
        4.2.6 家蚕肠道细菌群落在纲水平上的变化
        4.2.7 家蚕肠道细菌群落在属水平上的变化
        4.2.8 家蚕肠道细菌属水平上的系统发育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纳米银对家蚕中肠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质谱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药品
        5.1.4 实验试剂
        5.1.5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浓度纳米银饲喂家蚕中肠组织的SDS-PAGE和质谱检测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10)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微生物群组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
        2.1 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2 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
        2.3 商业虫茶中嗜氧菌的分离和定量
    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虫茶研究概况
        1.1 虫茶的简要介绍
        1.2 虫茶的民间生产工艺
        1.3 产虫茶昆虫的生物学生态学
        1.4 虫茶的营养成分与生物安全性
        1.5 虫茶的药效机制研究
    2 青钱柳研究概况
        2.1 青钱柳的种子休眠特性
        2.2 青钱柳的化学成分
        2.3 青钱柳的生物活性
        2.4 青钱柳的产品开发与工艺
    3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况
    4 微生物群组研究概况
第二章 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1.4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2.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用具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样品之间的细菌多样性
        2.2 虫茶生产各环节中微生物类群分析
        2.3 虫茶中细菌群的起源追踪和各样品特异性积累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商业虫茶中嗜氧菌的分离和定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商业虫茶中14个嗜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2.2 样品中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aceae富集的验证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果
        1.1 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和灰直纹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2 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的微生物群组动态变化
        1.3 商业虫茶中嗜氧菌的分离和定量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4 今后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四、不同食品中肠球菌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油相和水相食品分析应用[D]. 施丽霞. 江南大学, 2021(01)
  • [2]2014-2018年吉林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监测情况分析[D]. 王太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 韩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生活饮用水中粪肠球菌检验方法验证结果分析[J]. 孙景昱,赵薇,王艳秋,杨修军,刘思洁,张立夫,石奔,李可维,齐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23)
  • [5]抗生素对于小鼠肠道中耐药基因以及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的影响[D]. 王变芳. 山东大学, 2020(12)
  • [6]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蛋白质、脂质分解代谢及风味物质生成机制影响的研究[D]. 王德宝.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7]酱醪源肠球菌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研究与安全性评价[D]. 区锡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棉铃虫感染模型的建立、膜囊泡的制备及功能探究[D]. 杨丽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纳米银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肠道细菌的影响[D]. 陈林. 西南大学, 2020(01)
  • [10]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消化青钱柳过程中微生物群组的动态变化[D]. 毛鑫. 贵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不同食品中肠球菌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