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蹒跚学步”的新诠释

“邯郸蹒跚学步”的新诠释

一、“邯郸学步”新解(论文文献综述)

丁欣欣[1](2021)在《加强写作思维训练,提升学生议论水平——谈新高考下的高中议论文教学》文中认为一、新高考北京试卷议论文写作的新变化备受关注的2020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与往年一样,高考作文题目依然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首都北京作为第二批高考改革的省份,其作文题目不仅体现着高考命题的理念和思路,而且代表着新一轮课改精神。202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的变化直接关系着未来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总体来看,2020年北京语文高考记叙文题目基本保持稳定,但议论文题目的变化却很大。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道议论文题目:

吴守峰[2](2020)在《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瑞清的书法艺术思想,在中国古代书品论的基础上继承并创新,开创了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理论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金石学派”。其书法远涉周秦,博综汉魏,正草隶篆,诸体皆备,晚年“纳碑入帖”,笔势雄健,气息苍古,是倡导碑帖相容的践行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李瑞清在书法实践中的探索给予很多关注,而其作为碑派发展的阶段性代表人物,其书法实践也受到一定的争议。本文在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历史、人文等语境基础上,从书法理论、书法史研究和实践修养的综合视角,系统地阐释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理论核心及架构。本文不以书法技术讨论为旨归,而是着重追溯李瑞清艺术思想的渊源,重点探析其书法理论思想的基本艺术观点以及发展递衍的脉络体系。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一百年来国内外关于李瑞清研究的重要文献与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一章梳理临川李氏谱系群体中既有的人文家学,检视家族文脉带给李瑞清知识架构的渊源;根据历史节点构建其书学分期;通过分析碑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尊孔复礼思想的历史环境,阐述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形成的外界影响。第二章主要阐述李瑞清以“气”为核心的审美格调,通过阐释书法审美的“气味”说,诠释李瑞清书法理论和实践中的“书卷气”的内涵与根源,并结合儒家思想道德观点阐述其“书学先贵立品”的书法艺术理论的思想衍递与传承,以及对其“人正笔正”论的历史解读,品察其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与人格修养,丰满地还原李瑞清在社会体制鼎革后“逸”的风骨与境界及“遗”的气节与格调。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研讨李瑞清《玉梅花庵书断》中的三个重要思想依据,论述“以器分派”的形式美问题和它的书学史意义;探讨“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发展演变及对后世书风的影响;从全局观的角度研究“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艺术箴规。第四章从语言规律的视角,结合形态结构和风格要素解析李瑞清的书法艺术,通过“似欹反正”、“雄浑”与“古厚”的语言要素,具体论证其书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与创作特点。第五章分析民国早期,上海学界针对“纳碑入帖”的群体认同现象,并以曾煕、沈曾植二人的观点和建议为例,阐释这一书学主张的历史意义,包括其学术思想对弟子李健、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等四位学者和艺术家的影响;客观揭示其教育改良的“启智”实践带来的进步性以及对南京大学今天书法风气的学术渍染。结语部分概括李瑞清在书学理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评价其在书法史发展中的学术价值,试图从中国整个书学史的高度对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和实践的贡献与局限进行总结。

王岩[3](2020)在《中日韩《孟子》学研究 ——以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四书”之一,儒学经典《孟子》在中国宋朝、日本江户时代、韩国朝鲜朝都具有重要影响,其仁说、性善说、“不动心”说、仁政说等深刻影响着中日韩三国的社会思潮走向、社会制度建设乃至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中日韩三国大儒均带着经世致用的济世情怀和历史使命感进入了注释《孟子》的领域,以注释儒学经典的方式表达着对天道、人性和社会等问题的看法,引领着时代思潮的走向。其中,尤以朱熹(1130-1200)、伊藤仁斋(1627-1705)和丁若镛(1762-1836)的注释最具代表性。在中国宋朝,在汉学向宋学转移的大势下,朱熹《孟子集注》以赵岐注为底本,上承韩愈、周敦颐、程颐、张载,下采张栻、杨时、范祖禹、吕希哲、尹焞、吕大临、游酢、谢良佐、侯仲良、周孚先等人,荟萃条疏,辨同别异,将经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心性之微的探索、宇宙之理的追索,建立起以理学精神为主的新孟子学,影响元明清七百余年的中国历史。并且,伴随着朱子学在汉文化圈的流播,《孟子》在日本及朝鲜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末期即已出现汉学与宋学的分野。进入江户时代后,朱子学在幕府支持下获得了官学地位。十八世纪,反朱子学的力量壮大了起来,古学派开创者伊藤仁斋建立起以《论语》《孟子》为核心的古学思想体系,恢复人伦日用的古学之道,开启了儒学日本化进程。作为仁斋思想成熟时期的着作,《孟子古义》既是仁斋古学思想的代表,又是江户时代日本儒学试图摆脱朱子学影响、实现本土化的反映,鲜明体现了儒学在异域文化背景下的变化形态。儒学传入韩国的最早记载是公元640年唐太宗设立崇文馆,新罗、高句丽、百济将子弟送到唐朝学习,关于《孟子》可查证的最早记载是罗末丽初(约为公元十世纪)崔致远(857-?)在《无染和尚碑铭》中的六处征引。而《孟子》的正式接受是在朝鲜朝时期。作为实学派集大成者,茶山丁若镛认为《孟子》所体现的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积极践行的实践精神,最能体现洙泗之学的真谛。茶山倾浸心血注释的《孟子要义》,既继承了朝鲜朝前期儒学的成果,又吸取了西学的内容,成为能够体现性理学、阳明学、北学和西学的思想载体,体现了十九世纪韩国儒学界尝试以儒学世界观来理解西方思想体系的努力。然而,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的《孟子》诠释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其对“道”不同角度的理解之上。朱熹将宇宙起源、万物化生、飞禽动植、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融入对“道”的理解,进而为传统儒学中将自然秩序与人伦道德联结起来的“天人一体”思想提供了形而上的宇宙论根据。伊藤仁斋与丁若镛都反对从形而上的“天理”来理解“道”的视角,转而将“道”的视角拉回到人伦日用之间,强调了自然秩序与人伦道德之间的分离,构成了其《孟子》阐释的思想基础。如果说对“道”的理解体现了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那么,对“理”的不同阐释则凸显出朱子学东传日韩之后所引起的种种反映。伊藤仁斋与丁若镛都以条理、腠理、文理之义来重新理解“理”,从而完成了对朱熹“天理”之义的解构。故对“道”、“理”的不同理解构成三家对《孟子》阐释不同的深层原因,但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又并非决然相同,而是存在着若干具体差异。具体来说,朱熹以理气一体宇宙观为基础,以心性之学为核心,视《孟子》为阐释仁义礼智本然之性的儒学经典,进而使儒家在心性之说上超越佛家,巩固了社会价值观引领的地位。仁斋提出一元之气为天道之全体,反对朱熹以“心性”解《孟子》的作法,将《孟子》视为体现仁义之德、王道之要的儒学经典,最终以“仁义之德”表达了对君臣、父子人伦秩序的尊崇。与仁斋相似,丁若镛亦在反对理气一体宇宙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以“孝弟慈”为核心的人伦之道。然而,丁若镛更为强调“心”的实践意义,认为“天命之性”的贵重当体现于“行事”之间尽己之心的意愿之上。但是,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主旨的不同把握并非临空蹈虚,而是在对《孟子》具体学说的阐释之中充分展开。《孟子》开篇即提出“仁”字,对“仁”一字之阐释凸显出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的不同把握。《孟子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实际上分宇宙界与人生界两个层次来说仁。仁之理为天地生物之心,仁之气是天地温和之气,一“仁”字实际上绾合了理与气,接通了宇宙界与人生界。朱熹以天地之理、阴阳之气来说仁,既继承了孔孟儒学,又将仁字上升至宇宙界,使“仁”具有贯通天人的特色,真正体现了中国儒学特有的精神传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伊藤仁斋从人伦之道的古学观点出发,认为仁只是爱,不是“爱之理”;仁是忠信之爱,是实德,是实实在在的人伦情感;仁不是个人的私情、私爱,而是遍施于他人的公共之爱。而其思想基础则是天道与人道分立、道德法则与自然秩序分离的天人分立思想。可见,对中国儒学中对于天人关系的舍弃,透露出仁斋及德川儒学在吸收中国儒学时所持有的标准:即以是否具有指导社会生活和制度建设的实用性为标尺。这种以实用性选择文化的态度,不仅在江户时代迅速将儒学转化为推动社会兴盛的工具,也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民族能够迅速从传统中转型,吸取西方文化中的有用部分,从而实现经济腾飞和社会转型的文化心理基础。茶山将“仁”看作现实社会中孝弟慈等人伦关系,尤其注意分辨心与仁义礼智之间的差别。茶山认为,仁义礼智与心并非是一段,仁义礼智只是在外之德行,能够真正地实现这一德行的根本在于“心”的权衡抉择,从而突出了“心”自主抉择的重要性,体现了韩国儒学注重实践性的特征。进而,茶山接受利玛窦西学的影响,将“天”理解为人格神意义的上帝,从而在天人关系的把握上区别于朱熹,形成了韩国儒学的特质。经由朱熹之解,性善说既成为《孟子》的核心思想,又成为日韩儒者绕不开的话题。朱熹“性即理”继承了汉儒以“天人宇宙图式”论性的传统,其“理一分殊”性学体系解决了儒家悬而未决的“性与天道”形而上根据的问题;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不离不即的关系,又最终将性善说挽回到人生义上来。仁斋“性好恶说”分离了“性”与仁义礼智大德之间的关系,认为气质之性天然有好仁义的倾向,顺性则可行仁义,顺人情可知性善,甚至将情提高到了“道”的位置,体现了德川儒者重“情”的普遍特点,为教化说、王道说打下了基础。丁若镛“性嗜好说”沿袭先秦儒学“以心见性”的模式,注重从心的好恶判断等直观感受上来认识性,既为心的自主之权留下广阔的空间,又使性善说能从朱熹天理的框架中脱离开来,具有指导人生实践和社会治理的实际意义。要言之,对“性善”的不同理解实根源于三家对天人关系的不同把握。《孟子·公孙丑上·不动心》章因提出了“不动心”、“知言”、“善养吾浩然之气”、“集义”等重要论断历来备受关注,是理解三家《孟子》阐释异同的绝佳样本。朱熹重视“未尝必其不动而自然不动”的圣贤心态以及俯仰无愧怍的浩然之气,集中阐述了“集义”的日用功夫,表现了理学沟通天地正气与人之精神气魄、推崇以“义”为核心的日常践履功夫的品格。仁斋以朱子学为继承和批评的对象,批驳朱熹对“不动心”和“浩然之气”的重视,集中阐发了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表现了古学派不谈性与天道、注重人伦日用之道的实学特色。丁若镛集中阐发了对“心”为神形妙合之主的推崇,“不动心”只是志士仁人在伦理世界的世俗心态,完成了对朱熹所言“天理”与“不动心”关系的分离。仁政是孟子提出的治世理想,为中日韩儒者描摹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景。朱熹认为仁政之大要在于人君一心之间的天理人欲之别,君子尽本性之善,由一心上溯至天理;圣人笃恭而天下平,修一己之德而天下从之。仁斋认为王道说是《孟子》乃至“四书”的主旨,其“生生之德”既继承了朱熹天地生生之意发畅不已的生命观,又将之限定在人世间的范围之内,具有了瞩目于人伦日用之道的古学特色。仁斋认为,仁政之本在于人君能与民偕乐,与天下同情,将“好货”、“好色”等合理情感欲望推己及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与民偕乐”(“同民之好恶”)之说。丁若镛认为,治国当以用人、理财为要务,合理的田制是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基础,经界之法、井田之制为礼乐兵刑等制度的根本,并重视以天命启迪道心的教化说,尝试为朝鲜朝的变革描绘出现实路径。结言之,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都以儒学经典《孟子》的重新诠释来表达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这种经典的学问生产方法奠定了以经书为核心的东亚精神传统、思想传统,维护了儒家精神在东亚文化圈内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三国对以“天人关系”为主的儒学核心价值理解不同,形成了三国儒学的不同特色,影响到三国的近代化进程。然而,中日韩同属汉文化圈,整体上存在不同于西方的精神传统:即都不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的根基和目标,而是注重群体合作、人际和谐。这既是儒学带给中日韩文化共同的基本要义,也是三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是三国面临西方文化之时所共同拥有的思想底色,对我们今日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亦具有深刻影响。

刘红梅[4](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是历史的产物,家庭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的审视家庭生活后的理性反思结果。家庭是社会机体的有机细胞,家庭文化是确保家庭细胞形态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和谐、家庭文化健康,个体人才能得到培养,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家庭才能真正发挥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作用。现代性发育和市场经济的主导,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更深层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生活理念。传统的家庭及其文化已经在新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关系中遭到解体。个体面临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不断的出走,又一次次陷入对现代家庭寻找的徘徊困境中,家庭本身也面临价值观困境、伦理道德困境、家庭教育困境以及传承与断裂困境。进入新时代人们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文化去解决个体和家庭困境,去保障社会的良序发展。本文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点,以文化哲学作为观察视角,通过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家庭文化中的合理资源,试图为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探索方向。唯物史观是人们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钥匙。家庭及其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符合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纵观中西方古代社会历史可以发现,家庭是人类早期共同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人类从动物式本性群居到自觉选择家庭作为生活方式,从无序的血缘婚家庭到现代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产生的每一步都和人们实践的重心“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分不开。对“两种生产”的需要直接产生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需要。通过家庭实现了生存资料和生命的再生产,通过家庭交往实现人对自我的确认。与之相适应,家庭作为经济生产单位具有满足人们生活资料需要的生产功能,作为生育单位家庭具有延续自身和种族生命的生产功能,同时家庭作为育人之器具有抚养和培育后代的功能。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两种生产”,也就决定了产生其上的家庭的性质。家庭文化则是人的本质在家庭生活中的显现,是人在具体的家庭生活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们从必然的非自由状态走向人的自由解放的过程。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家庭文化在维护人的生存和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统治者意志中变成束缚人自由的工具,实现人的解放必然要从批判以买卖婚姻为实质的非自由的家庭文化开始,将人的解放作为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积极构建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内容的家庭文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变迁是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变迁分不开的。在人类早期家庭就是整个社会,婚姻制度就是社会制度。在社会生产能力低,生活范围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体对家庭、对血缘、对伦理关系越是依赖,社会在结构上越是以血缘家庭为基础。一旦新的社会制度从私有财产中产生出来,私有财产可以通过财富支配他人进行劳动,阶级对立从中产生,随之发生阶级关系力量变革,血缘伦理组织社会将被国家阶级代替,家庭文化也要从传统血缘伦理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转变。中西方家庭文化的演变,是以自然经济向工业为主的市场经济转换为动力的。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内容围绕所有制关系展开。先秦时期自给自足的农业性质,使得传统家庭文化属于典型的血缘伦理文化。家庭文化围绕血缘关系展开,具有伦理性、群体性、家庭本位性、父子关系主导性等主要特点。在《周易》和儒家文化中肯定男女两性关系,属于统治阶级意志下的家庭文化,带有明显的尊卑等级色彩;法家以刑法秩序规定家庭文化;道家打破儒家和法家的礼治和法治文化,以自然无为实现世俗解脱。近代工业萌芽和新文化思想的涌进,群体本位家庭开始向个性自由为主的个体家庭转变,这一思想在婚姻制度中得到巩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家庭文化得到高扬,但由于转型期的“悖论”存在境遇,人们在享有个体家庭文化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家庭文化的依托。个体家庭文化陷入异化、功利化、自由化的个体家庭文化境遇。西方家庭文化呈现从古希腊的城邦利益至上和中世纪的宗教家庭文化中解放出来,向资本主义个体家庭文化演进的面貌。柏拉图以城邦利益为目的消解自然家庭,亚里士多德从伦理正义的角度肯定城邦与家庭共同体的至善性,快乐主义从个体本性的快乐原则出发,肯定个体从家庭中获得快乐的正当性。中世纪宗教家庭文化以早期基督教的禁欲独身开始,经历阿奎那肯定以生育为目的的“圣事”婚姻,最终以“骑士之爱”为萌芽的个性之爱从宗教中觉醒结束。但真正的西方式的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是在私有制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才真正开始。培根和卢梭则站在新兴的资产阶级立场,从自然人权的角度探索家庭文化属于个体本性自由范畴。康德从私有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出发,将婚姻家庭纳入法权契约关系中,契约婚姻属于“有物权性质的对人权”的范围,是双方彼此占有的权利,对等的义务和权利是婚姻的本质。黑格尔将婚姻家庭文化视为伦理精神的直接实体性存在,家庭文化具有伦理性的爱的性质,彼此互爱是家庭文化的最高目的,反对康德的物性契约理论。中西方家庭文化演进过程,反映出家庭文化从自然血缘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家庭文化方向转变,个体家庭文化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幸福为直接目的。对比发展过程可知,中西方家庭文化存在相通性。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血缘家庭作为最早的生活方式,家庭文化是命运、是权力、是利益共同体文化。从秩序的角度看,家庭文化是一种秩序文化。家庭的产生本身就是人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的过程,自然的男女分工和家庭角色分工本身就是人自我构建秩序的体现。从家庭文化的功能看,家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在承担生育教养后代的同时还要赡养父母。这是中西方家庭呈现的历史共性。有共性也就存在差异性,差异性是必然的存在。从家庭价值导向来说,中国家庭文化属于家庭本位导向群体利益,西方则是以个人为本位倾向个体幸福。在家庭文化理念上,中国家庭文化更多的强调对宗族、家庭的责任,西方则更注重义务与权利的对等。从家庭文化模式看,中国宗法思想笼罩下家庭模式是以父子本位文化,以男性为尊注重男权思想。西方个体文化属于夫妻本位文化,家庭文化围绕夫妻关系展开,更注重男女之间的平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是在各自的主导经济形式、社会政治结构、自然因素和文化精神理念下造就的,各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当前家庭文化自身的困境,市场经济的发育,都在指向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问题。面对新时代不可回避的家庭问题,汲取中西家庭文化思想的合理性精华,即为论文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在辨析家庭文化史与中西方文化的思想资源的前提下,得出中西方家庭及其文化上既具有共通性又存在差异点。本文认为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要解决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既要承续人类以往的思想精华,又要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作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作为价值取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家庭文化探索中的理论指导,做到目的、价值和思想相融合。立足新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做到整合中西方家庭文化,以培养塑造现代社会需要的独立个体人格为基点,达到家庭的良性存在与发展,从而稳定社会保障现代化发展。

陈小玲[5](2020)在《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文中认为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载体,也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有力工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重视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应该重视成语教学,学生也应该热爱成语学习并且具有一定的成语知识。而家长也应当配合学校教育,给学生提供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成语学习的良好氛围。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有: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成语以其简短精炼、内涵丰富的特点,成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成语热”的浪潮下,成语教学的提出与强调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笔者以部编本教材为数据支撑和立足点,也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数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成语教学价值分析,从教学价值、文化价值与生活价值三个方面入手。教学价值主要探讨了成语在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三个方面的运用与价值所在。文化价值主要包括成语中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价值与精神文化价值的分析研究。生活价值主要说明了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及成语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第三部分是对小学成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主要有对部编本教材成语选编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对教师成语教学的问卷调查、对学生成语学习的问卷调查以及对结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涉及了家长对于学生成语学习的态度调查。教师部分调查问卷填写对象为重庆市40名小学语文教师,学生部分调查问卷对象为重庆市某小学五年级129名学生。第四部分内容是在前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主要分为了学校教师教学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教师成语教学主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教学以及以课外资源活动辅助教学三部分阐述。家庭教育主要是让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成语学习的空间。第五部分内容是在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基础上,并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的整个小学阶段的成语教学方案。主要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以及课标对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以教材内的成语为主要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成语教学内容和活动,并列举了一些优秀的成语教学实录片段。本课题旨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行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提出切实可行的、较为具体的成语教学策略与方案设计。引起教师的重视,也为笔者自己日后的成语教学提供一些思路与方向。

魏渊[6](2019)在《基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方针的提出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立足于孔子教育思想,寻找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含的智慧,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首先,本文对孔子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进行梳理,通过社会大背景,家庭小环境和孔子天赋志向三个层面的探讨,得出其思想主要在于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归纳分析孔子教育思想内容,提出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的意义在于服务国家和社会,目的在于“立人”,在具体实践中有三条教学原则和五个教学方法。然后,依据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得出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具有运用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得出孔子教育思想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可行性,归纳出其在实践中的三大优势,进而从教育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这四个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出可行性建议。本篇论文基于孔子教育思想分析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提升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在全世界高质量传播。

史爱兵[7](2017)在《中国艺术批评本土话语的回归与重构》文中提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艺术批评成果丰硕,形成了重品、厚意象,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特点。自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我们源于强国之梦师法他者。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和盲目地求新声于异邦中,中国传统的艺术批评思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失语的尴尬之境。对此,本文呼吁中国艺术批评本土话语的回归与重构。回归和重构不是对传统的复制,单纯地对古典批评话语的重新启用,而是对传统艺术批评话语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在立定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艺术理论、归纳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建立一套能够呈现中国人文精神内涵、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话语表达途径和方法。

刘珍君[8](2016)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语是作为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我国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古人先贤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语文教学都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对汉语词汇的学习和应用的使命。而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对祖国文化学习的启蒙阶段,学什么和如何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以成语教学为窗口,向学生介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其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成语知识积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小学中强调成语教学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需要,也是实现不同削断合理衔接的需要。根据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理论指导,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成语进行归类分析。提出小学成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从成语的文化意蕴、情感特征和用词能力等方面论述学习成语的重要性,能够积淀传统优秀文化的底蕴、提升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成语教学内容,主要是对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成语内容进行统计分类、以数据化形式呈现出来,对成语教学内容的静态层面和动态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析。最后提出小学成语教学具体方法,一是追根溯源法,用以还原成语文化;二是讲编故事法,用以激发学习兴趣,;三是游艺活动法,用以鼓励成语积累。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层次性,随着学生学龄的增长和学习情况的变化,教学策略的着重点也不一样,能够体现了不同学段的衔接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探究和挖掘成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的功用,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更加新颖更加适合学情的策略。以便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的成语文化的内涵,对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具有较为显着的意义。

邱奎[9](2016)在《“幽王变雅”七篇诗旨考论》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采用实证主义考据和社会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前人基础上对《小雅》中《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小宛》、《无将大车》、《小明》等七首西周晚期诗作的诗旨作了专题考论。论文分正编和附编两部分。正编是研究的主体,由绪论、正文、结语构成。绪论先陈述了研究的缘起,再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述评,引发出本文研究的意义,然后介绍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正文共四章,依次对七篇诗作的诗旨进行考证。第一章合考《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四诗,二、三、四章则依次讨论《小宛》、《无将大车》、《小明》。结语对各章思路和内容作了扼要介绍,并略微阐述了在考证基础上对这类诗作历史文化含义所进行的初步思考。附编是对正文的补充,因本文研究中查检了大量《诗》学古着,正文中引述颇多,为了行文不至太繁,也为呈现出相关问题的研究史料,故选辑汉至清代百馀种着作中对这七首诗的时世、作者和诗旨的考辨,编辑了附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对七篇诗作的指意略有新的论证。考证过程中,先尽量全面述辨已有论证,辨其得失,在此基础上,或推出新论,或为认为合理的旧说作出补充完善,以期对七诗指意的论辩更明。正文各章主要观点如下:《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四诗之作不早于周宣王世,诗篇事意的重点在赞颂藉礼美盛,联系《国语》等书中所见厉宣幽三代相关史料,大致可推论四诗不是当时藉礼盛况的实录,而是经济制度上的守旧者为诱劝时君行藉而作,其根本用意则在维护当时已经弛懈的王家藉田制度。《小宛》为正直的卿大夫或宗族尊长感于世衰而作,意在告诫同寮同族,令其谨守善道,敬勉从事,善教子弟,以此渡过时艰,体现出作者的忧患意识。《无将大车》为“遣忧”之作,诗中流露出作者在西周衰微之世无可奈何而生的委退求安之志。这种解说恰似可和上博楚简《诗论》第二十一简所论相参证。《小明》是西周晚期诗,经由对诗中所见时地和人称的考辨,可以推论该诗或系卫武公等人在西周末重入宗周时所作,旨在抒露作者勉力扶持危局的志意和无助无奈之悲怀。

萧伟光[10](2015)在《《论语》“克己复礼”章本意发微》文中提出《论语》"克己复礼"章千古聚讼。与朱子同时代之杨慈湖①就曾慨叹:"大哉克己复礼之训乎!由孔子而来至于今千有余岁,学者罕有知其解者。"②而于朱子《论语集注》之注解,当时就有弟子提出疑问,认为朱子之说"似与诸公之意全不相似"③。日本的龟井鲁④更是对"历二千余年来溃溃自若"之此章进行了苦心孤诣之探索:余往年读此章,未得其解……取诸家之注阅之,率皆牵强傅会,非肤浅诬圣贤则高妙不近人情,何足以辨吾惑哉!于是捃摭诸章语及颜子者,两合

二、“邯郸学步”新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邯郸学步”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2)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思想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三 本文研究框架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家世荣光:临川李氏在学界的影响
        一、李秉绶与岭南画派
        二、李宗瀚与临川四宝
        三、李联琇与钟山书院
    第二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分期
        一、书法酣饫期(1867——1895 问学登科)
        二、书法风格形成期(1895——1911 游宦滇宁)
        三、艺术思想的成熟期(1912——1920 鬻书沪上)
    第三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来源
        一、清代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二、晚清尊孔复礼的人文思潮
第二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以气为核心的审美观
    第一节 书法审美的“气味”说
        一、气与味的书法渗透
        二、书卷气的品格诠释
    第二节 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
        一、“品”的格局与操守
        二、“心正笔正”的人格气脉
    第三节 “遗”与“逸”的士人气格
        一、“遗”的气节与格调
        二、“逸”的风骨与气韵
第三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三个重要理论阐释
    第一节 “以器分派”的书学方法论
        一、“以器分派”的内容解析
        二、“方”“圆”笔法与形式的体认
        三、结体韵律与形质研究
    第二节 “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思想内涵
        一、书法与金石学的关联
        二、清代金石气的篆分古意
        三、金石的物性之美
    第三节 “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整体观照
        一、章法的全局观
        二、布白的完形心理
第四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欹正得体”的形式之美
        一、形学有势
        二、“似欹反正”的结体之妙
        三、“似欹反正”的语言价值
    第二节 韵味隽永的风格追求
        一、李瑞清书法风格的形成要素
        二、“雄浑”风格的精神诉求
        三、“古厚”书风的文化自觉
第五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时代影响与成就
    第一节 “纳碑入帖”的书学现象
        一、交游群体的社会图谱
        二、曾熙的碑帖融合论
        三、沈曾植“南北会通”的书学观
    第二节 书法思想的后世传播与影响
        一、书学亲承:李健
        二、思想承续:胡小石
        三、“以书入画”的开新:吕凤子、张大千
    第三节 启智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一、中体西用思想下的教育改良实践
        二、南大文人书风的先导
结语
    一 学术评价
    二 思想贡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重要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日韩《孟子》学研究 ——以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中日韩《孟子》学研究背景
        1.1.2 本文特点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主旨之不同把握
        1.3.2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天人关系之不同理解
第二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之学术特色
    2.1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体现时代之思想
    2.2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之推崇
第三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道”之异同及其意义
    3.1 朱熹对“道”之理解
        3.1.1 阴阳之气与自然秩序
        3.1.2 “人之气”与“天地之气”
    3.2 伊藤仁斋对“道”之理解
        3.2.1 对朱熹之“道”的批评
        3.2.2 “道”至近至浅
        3.2.3 “道”在人伦之间
    3.3 丁若镛对“道”之理解
        3.3.1 “道”是人伦之道
        3.3.2 “天之主宰为上帝”
    3.4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之“道”的意义指向
        3.4.1 朱熹之道贯通天人
        3.4.2 伊藤仁斋人伦之道关注人间
        3.4.3 丁若镛天道尊崇“上帝”
        3.4.4 “道”决定三家学问底色
第四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理”之异同及其意义
    4.1 朱熹对“理”之理解
    4.2 伊藤仁斋对“理”之理解
        4.2.1 对朱熹之“理”的批评
        4.2.2 “一元之气”为天道之全体
    4.3 丁若镛对“理”之理解
    4.4 “理”为三家分歧之根本
第五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理解之异同及其意义
    5.1 朱熹《孟子集注》的特点
        5.1.1 朱熹对《孟子》作者等问题之理解
        5.1.2 朱熹对《孟子》主旨之把握
    5.2 伊藤仁斋《孟子古义》的特点
        5.2.1 仁斋对《孟子》作者等问题之理解
        5.2.2 仁斋对《孟子集注》之继承与反驳
    5.3 丁若镛《孟子要义》的特点
        5.3.1 丁若镛对《孟子》作者等问题之理解
        5.3.2 丁若镛对《孟子》主旨之把握
    5.4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孟子》诠释之意义
第六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仁说之异同及其意义
    6.1 朱熹对孟子仁说的理解
    6.2 伊藤仁斋对孟子仁说的理解
        6.2.1 仁只是爱,不是理
        6.2.2 “仁”只在人伦之间
        6.2.3 仁是公共之爱
    6.3 丁若镛对孟子仁说的理解
        6.3.1 仁是“人伦之成德”
        6.3.2 仁成于行事之后
    6.4 孟子仁说反映三家思想之异同
第七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性善说之异同及意义
    7.1 朱熹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
        7.1.1 朱熹“性即理”的理论来源
        7.1.2 朱熹“性即理”的主要内容
        7.1.3 朱熹“性即理”的地位及意义
    7.2 伊藤仁斋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
        7.2.1 伊藤仁斋“性好恶说”的理论来源
        7.2.2 伊藤仁斋“性好恶说”的主要内容
        7.2.3 伊藤仁斋“性好恶说”的意义
    7.3 丁若镛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
        7.3.1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理论来源
        7.3.2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主要内容
        7.3.3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意义
    7.4 孟子性善说全面反映三家学问之异同
第八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不动心”之异同及其意义
    8.1 朱熹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
        8.1.1 “道义”是“不动心”的根本
        8.1.2 “知言”即是“知道”
        8.1.3 “浩然之气”是“不动心”之襄助
    8.2 伊藤仁斋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
    8.3 丁若镛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
    8.4 以孟子“不动心”蠡测三家儒学思想
第九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仁政说之异同及意义
    9.1 朱熹对孟子仁政说的理解
        9.1.1 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
        9.1.2 一正君心而国定
    9.2 伊藤仁斋对孟子王道说的理解
        9.2.1 “生生之德”
        9.2.2 “君为民之父母”与“与民偕乐”
        9.2.3 “慈爱为仁”与“仁政”说
        9.2.4 仁斋论教育
    9.3 丁若镛对孟子仁政的理解
        9.3.1 举用贤才与理财丰产
        9.3.2 教化与道心
    9.4 以孟子仁政说管窥三家儒学思想
结语:中日韩三国《孟子》学研究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当前家庭面临的四重困境
        一、价值观困境
        二、道德伦理困境
        三、家庭教育困境
        四、传承与断裂困境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四节 论文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唯物史观中的家庭及其文化理论
    第一节 家庭与“两种生产”
        一、家庭的产生是“两种生产”的结果
        二、家庭功能是“两种生产”的展开
        三、家庭本性是“两种生产”属性的显现
    第二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本质
        一、家庭文化是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
        二、家庭文化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三、家庭文化是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
    第三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解放
        一、扬弃异化的资本主义家庭文化
        二、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
        三、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国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家庭文化
        一、《周易》中的家庭文化观念
        二、儒家以礼建设家庭文化
        三、道家以自然之道建设家庭文化
        四、法家以刑法建设家庭文化
    第二节 工业探索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一、思想解放层面中的家庭文化
        二、制度保障中的家庭文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转型期的家庭文化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悖论存在境遇
        二、个体自觉与当代家庭文化
        三、家庭文化的新样态新特点
第三章 西方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古希腊家庭文化
        一、城邦利益上的家庭文化
        二、城邦与家庭融合层面的家庭文化
        三、快乐主义的家庭文化
    第二节 自然与商品经济共存基础上的中世纪家庭文化
        一、早期基督教家庭文化
        二、信仰与理性结合下的家庭文化
        三、个体觉醒下的家庭文化
    第三节 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近代家庭文化
        一、自然人性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二、契约法权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三、伦理精神实体存在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第四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
        一、共同体文化上的共性
        二、秩序文化上的共性
        三、育人文化上的共性
    第二节 中西家庭文化的差异性
        一、价值导向差异: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二、文化理念差异:家庭责任与个体权利
        三、文化模式差异:父子文化与夫妻文化
第五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的探源
    第一节 中西方主导经济形式的根源
        一、农业经济
        二、商业经济
    第二节 中西方社会政治结构的根源
        一、宗法制度上的家国一体
        二、民主制度上的家国分离
    第三节 中西方理性精神的根源
        一、理性精神的基点不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二、理性精神的目标不同:他人与个体
    第四节 中西方自然环境的根源
第六章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
    第一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指导原则
        一、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目标原则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原则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三重维度
        一、家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维度
        二、家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维度
        三、家庭文化与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维度
    第三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基点
        一、家庭文化的整合
        二、独立人格的培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成语的价值
    2.1 教学价值
    2.2 文化价值
    2.3 生活价值
3 小学语文成语教学内容及现状分析
    3.1 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成语教学内容编排的统计分析
    3.2 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3.3 小结
4 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策略研究
    4.1 教师教学策略
    4.2 家庭教育策略
5 小学语文成语教学方案设计
    5.1 《课程标准》及教材依据
    5.2 心理依据
    5.3 成语教学方案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6)基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孔子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内涵概述
    第一节 孔子教育思想形成背景概述
        一、社会背景
        二、家庭环境
        三、个人条件
        四、小结
    第二节 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概述
        一、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四、小结
第二章 孔子教育思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第一节 从教育的意义、目的和内容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从三条教学基本原则来看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师以身作则的原则来看
        二、从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原则来看
        三、从教学形式的对话原则来看
    第三节 从五个教学方法看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未能真正运用
        二、启发诱导陷入机械化
        三、学行结合不足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孔子教育思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第一节 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选取原则简述
        二、教学成功案例及分析
        三、案例分析小结
    第二节 孔子教育思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一、孔子教育思想更加系统
        二、孔子教育思想更加深入
        三、孔子教育思想更加合理地重视教师的作用
    第三节 对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一、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教师队伍建设
        三、教学方法和技巧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艺术批评本土话语的回归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起:艺术批评的失语
二、动力:一种存在与发现
三、梦想:中国艺术批评本土话语的构建
    (一) 本土话语构建的三个层级结构
    (二) 构建原则
    (三) 践行途径
四、结语

(8)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1.1.2 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需要
        1.1.3 实现不同学段合理衔接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成语相关研究
        1.3.2 成语教学研究
        1.3.3 小学成语教学策略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思路
第二章 小学成语教学的目标要求
    2.1 积淀传统优秀文化的底蕴
    2.2 提升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2.3 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第三章 小学成语教学的内容分析
    3.1 教材中成语内容统计分类
    3.2 成语教学内容的静态层面
        3.2.1 成语的读音辨认
        3.2.2 成语的字形识记
        3.2.3 成语的语义理解
    3.3 成语教学内容的动态层面
        3.3.1 诵读教学中的成语运用
        3.3.2 阅读教学中成语的运用
        3.3.3 写作教学中成语的运用
第四章 小学成语教学的方法讨论
    4.1 追根溯源法:还原成语文化
        4.1.1 通过寓言故事还原
        4.1.2 通过神话传说还原
        4.1.3 通过历史典故还原
    4.2 讲编故事法:加深学习体验
        4.2.1 听故事,激发兴趣
        4.2.2 讲故事,感受成功
        4.2.3 编故事,享受快乐
    4.3 游艺活动法:丰富成语积累
        4.3.1 成语填空,提高识记水平
        4.3.2 成语接龙,增加储备数量
        4.3.3 成语抢答,训练反应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幽王变雅”七篇诗旨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相关研究概述
    二 本文立意
    三 创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诗旨考论
    第一节 四诗诗旨诸说述辨
        一 “刺幽说”述辨
        二 “农祀诗章说”述辨
        三 “‘豳雅’说”述辨
        四 “藉田诗乐说”述辨
    第二节 四诗旨在“劝藉”说新证
        一 四诗所陈典礼诸事考实
        二 四诗作时藉礼废存之争探微
        三 由史事与文法推阐四诗主旨在于劝藉
    小结
第二章 《小宛》诗旨考论
    第一节 《小宛》诗旨诸说述辨
        一 “刺王说”述辨
        二 “兄弟相戒说”述辨
        三 “刺王兄弟相戒兼采说”述辨
        四 “孝子继志说”述辨
        五 “贤者自箴说”述辨
        六 “博综融会说”述辨
        七 “养子悲怨说”述辨
    第二节 《小宛》诗旨新证
        一 诗中哀忧情辞及其指意详证
        二 诗中戒勉情辞及其指意详证
        三 贯彻全篇脉络语气论其诗旨在于寄诫扶危
        四 上博楚竹书《诗论》第八简可参佐《小宛》诗意
    小结
第三章 《无将大车》诗旨考论
    第一节 《无将大车》诗旨诸说述辨
        一 “悔将小人”说述辨
        二 “行役劳苦”说述辨
        三 “讥谏戒刺”说述辨
        四 “伤乱遣忧”说述辨
    第二节 《无将大车》诗旨补证
        一 由诗之句式证诗意重在“无思百忧”
        二 由“大车”寓意推证诗意
        三 由幽王世卿大夫避乱史事旁证诗意
        四 上博楚竹书《诗论》第二十一简或可佐《无将大车》诗意
    小结
第四章 《小明》诗旨考论
    第一节 《小明》诗旨诸说述辨
        一 “悔仕乱世说”述辨
        二 “行役忧思说”述辨
        三 “西使于秦而作说”述辨
        四 “悔仕去国说”述辨
        五 “厉王流彘时大夫伤悲说”述辨
        六 “被谗见放之辞说”述辨
        七 “伤王室遂卑说”述辨
    第二节 《小明》诗旨新证
        一 诗中行役纪时纪程之辞辨证
        二 推诗中本事以证诗意
    小结
结语
附编 “幽王变雅”七篇诗旨古说辑要
    编辑说明
    参检古代诸家诗说名氏着述详目
    《楚茨》诗旨古说辑要
    《信南山》诗旨古说辑要
    《甫田》诗旨古说辑要
    《大田》诗旨古说辑要
    《小宛》诗旨古说辑要
    《无将大车》诗旨古说辑要
    《小明》诗旨古说辑要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邯郸学步”新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强写作思维训练,提升学生议论水平——谈新高考下的高中议论文教学[J]. 丁欣欣. 作文, 2021(20)
  • [2]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D]. 吴守峰. 南京大学, 2020(10)
  • [3]中日韩《孟子》学研究 ——以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为中心[D]. 王岩. 山西大学, 2020(12)
  • [4]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D]. 刘红梅.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5]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D]. 陈小玲. 西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D]. 魏渊. 兰州大学, 2019(08)
  • [7]中国艺术批评本土话语的回归与重构[J]. 史爱兵. 中国文艺评论, 2017(02)
  • [8]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教学研究[D]. 刘珍君.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
  • [9]“幽王变雅”七篇诗旨考论[D]. 邱奎. 上海大学, 2016(09)
  • [10]《论语》“克己复礼”章本意发微[A]. 萧伟光. 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 2015

标签:;  ;  ;  ;  ;  

“邯郸蹒跚学步”的新诠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