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分布规律研究

闻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分布规律研究

一、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勇,宋永,何文军,赵龙,杨海波,赵长永,郑孟林,孙帅,费李莹[1](2022)在《准噶尔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叠合盆地,近50年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是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的一个典型实例。基于准噶尔盆地最新勘探发现和已有研究认识,文章总结了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了重大勘探领域,以此为勘探战略选区提供依据,丰富和发展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结果表明,准噶尔多期盆地类型叠加演化过程中,纵向上形成了"三层楼"成藏组合;横向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隆、坳构造格局相互叠置,多期叠合的改造形式和强度,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结构,决定了油气聚集与分布具有地区差异性。油气富集规律表现为烃源岩对油气分布具有首要控制作用;盖层、断裂、古构造、不整合以及沉积相对油气的分布具有次级控制作用。盆地富烃凹陷斜坡区中深层-深层、南缘冲断带、陆梁隆起石炭系以及中-下二叠统页岩油(气)等领域是未来风险勘探部署有望获得战略突破的现实领域。准噶尔叠合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的性质,决定了这类盆地勘探的长期性和油气发现的多阶段性。

马永生,蔡勋育,云露,李宗杰,李慧莉,邓尚,赵培荣[2](2022)在《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与理论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系统总结"十三五"期间勘探开发理论技术进展,为拓展该区勘探领域和国内外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和启示。整体、动态剖析古老叠合盆地"成烃-成储-成藏"关键地质要素,指出顺北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优质烃源岩在长期低地温背景下晚期持续生烃,是超深层赋存大规模液态烃的重要原因,构造相对稳定部位发育的多期活动走滑断裂是该区"控储、控藏"的重要因素;新认识指导勘探跳出南北两大古隆起,在相对低凹的顺托果勒地区实现规模油气发现。不断探索和实践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勘探技术,创新集成了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采集、走滑断裂及缝洞体立体成像、走滑断裂带精细解析、断控缝洞体雕刻与量化描述、断控缝洞型圈闭描述与目标优选等技术系列。地质工程一体化深度融合,创新形成断控缝洞型油气藏的井轨迹空间优化、优快钻井、高效完井测试与储集体改造等配套技术,为顺北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张庆石[3](2021)在《富油凹陷向斜区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及成藏分析——以松辽盆地齐家北扶余、高台子油层为例》文中认为富油凹陷向斜区岩性复合类油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北向斜的扶余、高台子油层为解剖对象,在构造、沉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有效源岩分布、油源断层通道、古压力场特征等,采用油藏解剖与成藏条件分析的方法,对向斜区的成藏控制因素及油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凹陷向斜区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富油凹陷向斜区成藏的主控因素为:(1)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的主要分布范围;(2)超压、构造与油源断层共同组成优势油气输导通道;(3)砂体类型与油源断层的配置关系是形成油藏的关键因素之一;(4)油源断层密集带与鼻状构造构成油富集主要部位。建立了向斜区3种成藏模式:(1)向斜中心低部位的油源断层与砂体为主控的构造—岩性控藏模式;(2)向斜陡坡带以断层为主控的断层遮挡控藏模式;(3)向斜缓坡带以构造为主控的岩性—构造控藏模式。

方成名,梁宇生,闫相宾[4](2021)在《叠加改造型盆地油气勘探区带划分思路与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合理的区带划分对含油气盆地勘探评价与部署具有重要作用,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具有多旋回演化与复杂成藏过程的中国中西部叠加改造型盆地的区带划分研究甚少,缺乏相对统一方案。基于区带的涵义及其外延,针对叠加改造型盆地具有多套组合、多期改造、多类含油气系统复合的特点,提出了以"原型控源、迭加控藏"为主线的划分思路、方法和流程。区带划分,需要从盆地整体研究出发,分析盆地建造—改造过程中原始成藏地质要素分布及其后续的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明确盆地中不同成藏组合在迭加改造过程中的含油气系统类型及其分布,揭示每类含油气系统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并由此确定区带的类型及其边界。区带名称视含油气系统类型采用"(古)今构造单元+层系或组合+成藏主控因素"组合命名。区带划分方案对深化盆地油气富集规律认识,指导勘探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单俊峰,陈昌,周晓龙,方红[5](2021)在《辽河坳陷台安-大洼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文中研究说明台安-大洼断裂带油气资源丰富,是辽河坳陷最重要的含油气区带之一。为探讨该区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对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进行分析,开展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揭示了台安-大洼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而指导断裂带勘探领域及目标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台安-大洼断裂带同时具有伸展拉张和走滑反转的双重构造特点,其构造演化划分为断陷期、断陷和右旋走滑期、坳陷期3个阶段。构造演化对断裂带的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控制了沉降中心由北向南迁移、储集体发育、复式油气输导体系的形成以及断层活动与油气排烃的匹配关系。明确了断裂带北部和南部的油气成藏模式及有利勘探区,为断裂带下一步勘探方向部署提供了依据。

陈林,范彩伟,刘新宇,李明,雷明珠[6](2021)在《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A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勘探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大量地震、钻井和实验分析等资料,开展了文昌A凹陷构造演化与断裂系统特征及对油气差异聚集控制作用研究,探讨了该地区油气富集规律和有利勘探方向。文昌A凹陷文昌组和恩平组两套湖相优质烃源岩成熟演化差异是油气性质复杂的物质基础,油气运聚受烃源、沟源断裂和输导层构造脊构成的油气输导体系控制,富集于断裂带及相邻构造脊区。文昌A凹陷中部早期生油、晚期生气和凹陷边缘晚期生油及持续不断油气运移,形成了"内气外油、下气上油"的有序分布和差异成藏,其中晚期天然气持续充注和差异溶解形成了"下气上油"成藏模式,而油气重力分异和差异渗漏形成了"下油上气"成藏模式。文昌A凹陷差异演化、差异生烃、差异运聚、差异渗漏共同控制油气差异成藏;该凹陷边缘琼海凸起和珠三南断裂带至神狐隆起仍为原油勘探有利区,凹陷中部六号断裂带和珠三南断裂东段仍为天然气挖潜有利区;凹陷南部断裂转换带为油气勘探有利新区,其中埋深相对较浅的珠海组为原油勘探领域,埋深较大的恩平组为天然气勘探领域。

马永生,黎茂稳,蔡勋育,徐旭辉,胡东风,曲寿利,李根生,何登发,肖贤明,曾义金,饶莹,马晓潇[7](2021)在《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针对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的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0年初启动了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集成项目。该文简要回顾了项目在古克拉通盆地原型—改造作用分析、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和深层页岩气富集与流动机理、深层复杂构造成像与多类型储层预测原理、高温高压深层钻完井工程与控制原理等方面取得的初步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在塔里木和四川盆地的部分初步应用和推广情况。

赵永强,云露,王斌,耿峰,李海英,顾忆,刘永立,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8](2021)在《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动态成藏过程》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资源类型多样,纵向整体含油,成藏过程极其复杂。从多元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动态配置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典型油藏解剖、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古构造演化、成藏期和输导体系等研究,以古构造与走滑断裂叠加控储、控藏、控聚的思路重新认识塔河油田中西部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复式成藏模式。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烃源岩长期生排烃、多期充注成藏及混合改造、古构造控制运聚方向、走滑断裂垂向输导与侧向调整、多类型缝洞储集体大规模发育。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具有早期"垂向输导、侧向汇聚、古隆控富",晚期"原地烃源、纵向运聚、断裂控富"的特征。不同期次、不同性质的油气混合成藏,造就了奥陶系现今复杂的油气面貌。重质油区以早期成藏为主,与加里东中晚期古构造高部位有关,后期充注较弱;而轻质油区以晚期成藏为主,主要受走滑断裂垂向输导和近距离侧向调整控制,在NNE向断裂带及与NNW向断裂的交会部位最为富集。

王永诗[9](2021)在《济阳坳陷不同领域油气勘探思路与方向》文中指出济阳坳陷是中国东部典型陆相断陷盆地,经历了60 a勘探历程,目前已进入复杂隐蔽油气藏为主的精细勘探阶段。面临勘探程度高、资源发现程度高、勘探目标碎小隐蔽等严峻形势,深化油气勘探,实现规模增储、效益勘探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勘探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认为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及以上层系勘探程度高,为成熟领域;沙四段下亚段及以下层系勘探程度低,为"三新"领域;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大,为接替领域。针对不同勘探领域,提出了相应的勘探思路,即精细勘探成熟领域稳定增储、风险勘探和预探"三新"领域规模发现、源内勘探页岩油气谋划长远。

匡立春,支东明,王小军,李建忠,刘刚,何文军,马德波[10](2021)在《新疆地区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成藏组合与勘探方向》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不断获得多项重大油气发现,证实含油气盆地深层蕴含巨大的勘探潜力。新疆地区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稳定中国油气战略坚实的能源保障,但限于深层领域多,油气富集规律复杂,其勘探潜力及方向不是十分明确,进一步厘清新疆地区深层—超深层重点领域区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疆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分析,对比研究了新疆地区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深层基础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成藏组合特征,系统梳理了三大盆地深层油气勘探领域,结合典型油气藏解剖,构建了新疆地区深层不同领域油气成藏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其控藏要素及油气分布特征。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库车前陆冲断带、塔西南山前带,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南缘冲断带下组合、二叠系页岩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三叠系、深层石炭系等区带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未来深层寻求规模储量及重大突破的重要勘探区带。

二、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复式油气成藏基本要素与条件
    2.1 烃源岩条件
    2.2 储集层与盖层特征
    2.3 复式输导体系特征
    2.4 多期成藏与复杂油气相态
    2.5 多类型油气藏与复式成藏模式
3 油气富集规律
    3.1 3类盆地叠合形成3套主力源岩决定油气的平面分布
    3.2 多类型有利沉积相带中规模优质储层提供油气聚集的场所
    3.3 立体输导网格对油气横、纵向分布具有调节作用
    3.4 古构造决定油气的最终归属地
4 勘探实践与展望
    4.1 富烃凹陷油气发现是储量增长主体,立足烃源灶迎烃面谋求盆地级领域发现
    4.2 源岩层系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揭示油气综合勘探重大新领域
    4.3 深层具备油气规模高效勘探潜力,坚定信心打开油、气并举新局面
5 结论

(2)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与理论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顺北油气田概况与勘探发现历程
    1.1 顺北油气田概况
    1.2 顺北油气田勘探发现历程
2 地质理论认识进展
    2.1 古老层系烃源岩与生烃演化
        2.1.1 主力烃源岩发育与生烃演化
        2.1.2 古地温场与烃源岩生烃演化
        2.1.3 油气相态与分布
    2.2 走滑断裂与控储控藏
        2.2.1 走滑断裂发育特征
        2.2.2 走滑断裂控储特征
        2.2.3 走滑断裂控藏特征
3 地球物理和工程技术进展
    3.1 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勘探技术
        3.1.1 超深层碳酸盐岩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3.1.2 超深层走滑断裂带及缝洞体立体成像技术
        3.1.3 断控缝洞体雕刻与量化描述技术
        3.1.4 断控圈闭描述与目标优选技术
    3.2 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
        3.2.1 井轨迹空间优化技术
        3.2.2 超深井优快钻井技术
        3.2.3 安全高效完井测试技术
        3.2.4 超深层断控缝洞体储集体改造技术
4 顺北油气田勘探开发挑战与对策
    4.1 夯实资源基础与拓展勘探领域中面临挑战与对策
    4.2 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高效开发建产面临挑战与对策
    4.3 超深层高温高压油气藏工程技术面临挑战与对策
5 结语

(3)富油凹陷向斜区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及成藏分析——以松辽盆地齐家北扶余、高台子油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2 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分析
    2.1 青山口组有效源岩控制扶余、高台子油层油气主要分布范围
    2.2 断裂带与构造高部位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
    2.3 砂体类型与断裂的匹配关系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3 油气成藏模式
4 结论

(4)叠加改造型盆地油气勘探区带划分思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勘探区带涵义及其外延
2 叠加改造型盆地成藏条件特殊性
    2.1 盆地具有多期叠加发育与改造的特点
    2.2 构造沉积分异控制成藏地质要素及组合
    2.3 构造改造及复合控制含油气系统形成与保持
3 区带划分思路、方法与流程
    3.1 “原型控源、迭加控藏”的划分思路
    3.2 区带划分流程与方法
        3.2.1 盆地整体研究
        3.2.2 含油气系统划分
        3.2.3 勘探区带划分
    3.3 区带命名规则
4 勘探区带划分应用例举
    4.1 四川盆地前寒武系油气成藏组合
        4.1.1 油气动态成藏过程分析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4.1.2 主控因素分析与区带划分
    4.2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盐下组合
5 结论

(5)辽河坳陷台安-大洼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2.1 构造样式
        2.1.1 伸展型构造样式
        2.1.2 走滑反转型构造样式
    2.2 大洼断层的活动时期
    2.3 构造演化
        2.3.1 断陷期(古近纪古新世—始新世)
        2.3.2 断陷和右旋走滑期(渐新世沙二沉积期—东营期)
        2.3.3 坳陷期(晚古近纪—第四纪)
3 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
    3.1 构造演化对圈闭的控制
    3.2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
    3.3 构造演化对储集体的控制
    3.4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
        3.4.1 对复式油气输导体系的控制
        3.4.2 与多期成藏的配置关系
4 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
    4.1 断裂带北部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
    4.2 断裂带南部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
5 结 论

(6)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A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2 构造演化与断裂系统特征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断裂系统特征
3 断裂系统对油气差异聚集的控制
    3.1 油气分布与流体性质差异
    3.2 烃源岩厚度和成熟演化差异
    3.3 “源-断-脊-盖”输导体系控制油气差异运聚
4 油气富集规律与成藏模式
    4.1 “内气外油、下气上油”的差异聚集规律
    4.2 “下气上油”和“下油上气”的差异成藏模式
5 有利勘探方向
6 结论

(7)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海相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
2 初步研究进展
    2.1 克拉通盆地建造—改造与控油气作用
    2.2 海相深层油气富集与开采机理研究
    2.3 海相深层页岩气富集与开采机理研究
    2.4 海相深层复杂构造成像与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2.5 高温高压油气安全高效钻完井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3 应用推广情况
    3.1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多带多类型目标研究
    3.2 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带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3.3 四川盆地盆缘复杂构造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3.4 海相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

(8)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动态成藏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地质背景
2 油气藏分布特征
3 成藏主控因素
    3.1 烃源岩长期生烃、持续供烃
    3.2 油气多期成藏
    3.3 古构造高部位控制油气运聚方向
    3.4 走滑断裂垂向输导与侧向调整
4 油气动态成藏过程
5 结论

(9)济阳坳陷不同领域油气勘探思路与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细勘探成熟领域稳定增储
    1.1 精细勘探评价流程
        1.1.1 勘探层单元划分
        1.1.2 勘探层单元优选
        1.1.3 精细地质模型建立
        1.1.4 油藏分布序列建立
        1.1.5 成藏主控因素剖析
        1.1.6 精细勘探技术攻关
    1.2 精细勘探方向
        1.2.1 构造转换带
        1.2.2 沉积结合部
        1.2.3 地层突变带
2 风险勘探和预探“三新”领域规模发现
    2.1 风险勘探成效
        2.1.1 古近系深层取得规模发现
        2.1.2 低勘探程度区成为增储建产新阵地
        2.1.3 前古近系潜山勘探迎来新高潮
    2.2 风险勘探启示
        2.2.1 风险勘探是实现“三新”领域突破的发动机
        2.2.2 风险勘探是深化地质规律认识的推进器
        2.2.3 风险勘探是规模储量发现的重要途径
    2.3 风险勘探方向
        2.3.1 太古界潜山
        2.3.2 中—古生界潜山
        2.3.3 古近系深层
        2.3.4 外围地区
3 源内勘探页岩油气谋划长远
    3.1 页岩油勘探研究进展
    3.2 页岩油勘探方向
4 结束语
符号解释

(10)新疆地区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成藏组合与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构造背景
2 成藏组合差异与油气地质条件特征
    2.1 塔里木盆地
    2.2 准噶尔盆地
    2.3 吐哈盆地
3 深层—超深层油气成藏模式与控制因素
    3.1 塔里木盆地
    3.2 准噶尔盆地
    3.3 吐哈盆地
4 油气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
    4.1 塔里木盆地
    4.2 准噶尔盆地
    4.3 吐哈盆地
5 结论与认识

四、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规律[J]. 唐勇,宋永,何文军,赵龙,杨海波,赵长永,郑孟林,孙帅,费李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 [2]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与理论技术进展[J]. 马永生,蔡勋育,云露,李宗杰,李慧莉,邓尚,赵培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01)
  • [3]富油凹陷向斜区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及成藏分析——以松辽盆地齐家北扶余、高台子油层为例[J]. 张庆石. 西部探矿工程, 2021(12)
  • [4]叠加改造型盆地油气勘探区带划分思路与方法[J]. 方成名,梁宇生,闫相宾. 石油实验地质, 2021(06)
  • [5]辽河坳陷台安-大洼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J]. 单俊峰,陈昌,周晓龙,方红. 特种油气藏, 2021(06)
  • [6]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A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勘探方向[J]. 陈林,范彩伟,刘新宇,李明,雷明珠. 中国海上油气, 2021(05)
  • [7]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进展[J]. 马永生,黎茂稳,蔡勋育,徐旭辉,胡东风,曲寿利,李根生,何登发,肖贤明,曾义金,饶莹,马晓潇. 石油实验地质, 2021(05)
  • [8]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动态成藏过程[J]. 赵永强,云露,王斌,耿峰,李海英,顾忆,刘永立,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石油实验地质, 2021(05)
  • [9]济阳坳陷不同领域油气勘探思路与方向[J]. 王永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1(05)
  • [10]新疆地区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成藏组合与勘探方向[J]. 匡立春,支东明,王小军,李建忠,刘刚,何文军,马德波.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4)

标签:;  ;  ;  

闻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分布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