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螺内酯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一、螺内酯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兴隆[1](2021)在《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多病共存、多重用药及基础生理化验情况等方面的特征研究,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尤其是专科医生对老年共病及用药的认识,从而为共病患者的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溪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年龄≥65岁,同时患2种及2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疾病种类及数量、用药种类及数量、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蛋白、转氨酶、血钾、血钠、肾功能、血脂、住院天数及转归等,剔除病历资料不全者,重复住院患者只选取第一次住院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系统分类,将其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组,65-74岁为低龄老年组,75-84岁为中龄老年组,≥85岁为高龄老年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各方面临床特征。结果:1.共收集1001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7.13±8.05)岁,其中男性471(47.05%)例,女性530(52.95%)例,1001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中,至少同时患5种慢性疾病的患者为245(24.47%)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慢性病数量2-9种,平均(3.62±1.31)种,所患常见慢性病排名前10位依次为高血压(743/1001,74.23%)、心脏疾病(592/1001,59.14%)、脑血管病(467/1001,46.65%)、糖尿病(457/1001,45.65%)、慢性支气管炎(252/1001,25.17%)、贫血(184/1001,18.38%)、高脂血症(124/1001,12.39%)、慢性肾衰竭(114/1001,11.39%)、周围血管病(90/1001,8.99%)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9/1001,8.89%)。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用药数量2-24种,平均(8.63±3.66)种,其中89.71%的共病患者至少应用5种药物,常见药物以阿司匹林(550/1001,54.95%)、阿托伐他汀钙(512/1001,51.15%)、胰岛素(273/1001,27.27%)、硝苯地平缓释片(213/1001,21.28%)、奥美拉唑(202/1001,20.18%)、曲美他嗪(201/1001,20.08%)、氯化钾缓释片(198/1001,19.78%)、酒石酸美托洛尔(172/1001,17.18%)、螺内酯(172/1001,17.18%)、二甲双胍(171/1001,17.08%)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用药多见。2.常见的慢性病两两组合以高血压+心脏疾病(16.55%)、高血压+脑血管病(13.74%)、高血压+糖尿病(13.62%)、心脏疾病+糖尿病(9.22%)、心脏疾病+脑血管病(8.96%)等常见。3.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年龄与患慢性病数量具有正相关性(r=0.254,P<0.001);住院天数分别与患慢性病数量和用药数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75和0.176,P值均<0.05)。4.按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吸烟及饮酒情况分别分组,不同组患慢性病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按年龄分组,不同年龄组患慢性疾病数量间差异和不同年龄组多重用药患者数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按年龄分组,对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发现,心脏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疾病、肾功能不全及前列腺增生高龄老年组与中低龄老年组、中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年龄增长,患病比例增高。脑血管病、糖尿病、胆囊疾病及泌尿系统疾患在中、高龄老年组均与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血管病、胆囊疾病及泌尿系统疾患在中、高龄老年组较低龄老年组患病比例高,而糖尿病在中、高龄老年组较低龄老年组患病比例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甲状腺疾病在高龄老年组分别与中、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甲状腺疾病在高龄老年组较中低龄老年组患病比例略高。对不同年龄组用药比较发现,螺内酯及呋塞米在高龄老年组与中低龄老年组、中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药比例升高。阿司匹林、胰岛素、硝苯地平缓释片、氯化钾缓释片、及二甲双胍在中、高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氯化钾缓释片在中、高年龄老年组较低龄老年组用药比例高,而阿司匹林、胰岛素、硝苯地平缓释片及二甲双胍在中、高龄老年组较低龄老年组用药比例低。7.按患慢性病数量分组(一组:慢性病4种、二组:慢性病5种、三组:慢性病≥6种),比较不同基础生理化验发现,肌酐水平在三组与一、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与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肌酐水平随着患慢性病数量增加而升高。血红蛋白、尿素氮、尿酸、血钠水平在二、三组与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红蛋白、血钠水平在二、三组较一组低,而尿素氮、尿酸水平在二、三组较一组高,提示血红蛋白及血钠水平随着患慢性病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尿素氮及尿酸水平随着患慢性病数量的增加而升高。谷丙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二组与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二组较一组低,血钾水平在三组与一、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水平在三组较一、二组高。结论:1.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常患疾病以高血压、心脏疾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多见。常见慢性病组合以高血压+心脏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多见。用药以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用药多见。2.年龄与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所患慢性疾病数量具有正相关性,住院天数分别与患慢性病数量和用药数量呈正相关。3.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与患慢性病数量呈正相关,血红蛋白及血钠水平与患慢性病数量呈负相关。4.多病共存,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加重了多重用药。

黄琦岚[2](2020)在《太原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情况及生命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太原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情况,寻找老年慢性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影响因素,以期降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PIM发生率;(2)评价太原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现状,探讨影响HRQOL的因素;(3)研究潜在不适当用药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老年人群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太原市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样50人,共抽样500人进行入户访问调查。依据2015版Beers标准对太原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PIM进行筛查,采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问卷(EQ-5D)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评价。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各维度健康状况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PIM发生率采用?2检验,PIM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Q-5D指数得分及EQ-VAS评分单因素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维度有问题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EQ-5D指数得分及EQ-VAS评分的多因素影响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基于2015版Beers标准:47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320例(67.23%)。其中105例(32.81%)存在与药物有关的潜在不适当用药,频度最高的药物为常释剂型硝苯地平、胰岛素、非环氧化酶(COX)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55例(17.18%)发生了与疾病状态相关的潜在不适当用药,最易发生PIM前2位的药物:与胃溃史或十二指肠溃疡史相关的阿司匹林(>325mg/d)及与慢性肾病4期及以下肌酐清除率(CrCl)<30ml/min相关的NSAIDs;有63例(19.69%)老年患者使用应慎用的潜在不适当用药,其中利尿剂的使用最多,其次是80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线预防;应该避免的非抗感染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共有5组,主要为华法林和其他具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合用和增加高钾血症风险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与氨苯喋啶的药物合用;在CrCl<30 mL/min人群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基于肾功能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剂量的非抗感染药物10例(3.13%),最易发生PIM的药物是螺内酯。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联合用药数越多,年龄越大发生PIM的风险更高。(2)山西省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EQ-5D指数为(0.79±0.20)分;EQ-VAS评分为(71.31±13.6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患病总数、患病时间、潜在不适当用药、饮酒、用药依从性是EQ-5D指数的影响因素(P<0.05)。患病总数、患病时间、用药依从性、饮酒是EQ-VA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太原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较高,生命质量综合评分较低,联合用药数和患病总数是增加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的首要因素,潜在不适当用药是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社区药师应结合当地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用药特点,合理借鉴和运用各类标准,重视药物相互作用,提醒医师和患者慎用Beers规定的各类药品,减少老年用药风险,促进老年合理用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

谭嘉琦[3](2019)在《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分析及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住院患者2064例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64例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3年01月0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患者的血清地高辛浓度2064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根据年龄段、性别、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科室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在ACC/AHA指南推荐的血清地高辛浓度(SDC)范围内,有500例(24.2%);低于下限值有669例(32.4%),其中有528例(25.5%)低于仪器监测范围下限;高于上限范围有895例(43.4%),其中33例(1.6%)高于仪器监测上限范围。诊断地高辛中毒有136例(6.6%)。2、患者平均年龄为72.16± 13.75岁。≤65岁患者有589例(28.5%),>65岁患者有1475例(71.5%)。两组年龄段患者相比较,>65岁组患者的地高辛血药浓度更高,诊断地高辛中毒的例数更多(P均<0.05)。3、男性1044例(50.6%),女性1020例(49.4%),男性和女性的地高辛血药浓度在统计学无差异(P=0.178)。以SDC为1.0μg/L作分组切点,男女构成比无差异(P=0.066);再以SDC为1.2μg/L作分组切点,男女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6)。与男性相比,女性诊断地高辛中毒的例数更多(P<0.001),但院内全因死亡率在男女性别之间无显着差异(P=0.394)。4、SDC共覆盖20个科室,心内科(42.3%)、重症医学科(13.5%)、神经内科(10.3%)、呼吸内科(9.7%)监测的SDC例数位居全院总例数的前四位。5、心血管科监测的SDC中,SDC<0.5μg/L的患者人数有304例(34.8%),SDC在0.5-1.0μ/L的患者有121例(22.5%)。SDC>1.0μg/L的患者有373(42.7%)SDC>2.Oμg/L的患者121例(13.8%)。诊断地高辛中毒有57例。结论:1、血清地高辛剂量浓度0.5-1.Oμg/L占24.2%,1.0-1.2μg/L占7.3%,1.2-2.0μg/L占21.2%,>2.0μg/L占 14.8%;2、老年患者(>65岁)的血清地高辛浓度和中毒事件发生率更高;3、女性患者在SDC>1.2μ g/L组中的人数及诊断中毒的例数均高于男性患者。第二部分 血清地高辛浓度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血清地高辛浓度组之间心电图的差异,分析不同地高辛浓度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01日至2018年03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服用地高辛药物治疗,并在地高辛血药浓度稳定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的住院患者病案资料370例。以1.2μg/L为分界点时,≤1.2μg/L组(SDC正常组)有270例,>1.2μg/L(SDC升高组)有100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生化指标、疾病情况、药物使用情况,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比较不同地高辛血药浓度组之间心电图的差异,分析不同地高辛浓度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1、对比SDC正常组,SDC升高组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更高,NYHA-Ⅳ级的患者更多见,Cr、BUN浓度值更高(P均<0.05)。2、大部分患者存在1种或多种疾病。心力衰竭(97.8%)、心脏瓣膜病(41.4%)、糖尿病(33.0%)、肾衰竭(31.1%)最多见。肾衰竭患者在地高辛升高组所占比例更大(P<0.05)。心肌病的发生率在地高辛正常组更高(P<0.05)。3、在院治疗中,大部分患者使用螺内酯、呋塞米、β受体拮抗剂、他汀类,分别为81.1%、80.8%、55.9%、52.4%。呋塞米、硝酸酯类、胺碘酮、氯化钾缓释片在地高辛升高组使用率更高(P均<0.05)。4、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窦性心律有168例(45.4%),房颤有240例(64.9%),包含阵发房颤52例(14.1%)。人工起搏心律8例(2.2%)。室早(76.5%)、房颤(64.9%)、房早(36.2%)是发生率最高的心律失常。以1.2μg/L作为分界点时,SDC>1.2μg/L组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显着高于SDC≤1.2μg/L组(P=0.010)。5、对比偶发室性早搏组,频发室性早搏组中,SDC>1.2μg/L组的患者更多,心功能Ⅳ级和心肌病患者比例更高,LVEF值更低,心率更慢,螺内酯使用率更高(P均<0.05)。6、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SDC>1.2μg/L、EF值降低是频发室性早搏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在本研究,以1.2μg/L为SDC分界点时,室性心动过速事件发生率在SDC>1.2μg/L组显着升高。2、SDC的升高是频发室性早搏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4](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指明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陈瑜,秦艳[5](2018)在《目标剂量螺内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目标剂量螺内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15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组,每组50例。螺内酯组给予20 mg/d螺内酯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给予20 mg/d螺内酯及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比较3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3组左室重构指标、心功能标志物、运动耐量、炎症及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LVEF、6 min步行距离高于其他两组(P <0. 05),LVESD、LVEDD、NT-proBNP、c Tn T、hs-CRP、TNF-α、PⅢNP低于其他两组(P <0. 05),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 <0. 05)。结论与单独应用螺内酯或阿托伐他汀相比,目标剂量螺内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CHF患者可更好地改善其心室重构,进一步提高心功能,其机制与二者协同抑制心肌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有关。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6](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张谷,李亚钦,林晖[7](2015)在《不同剂量螺内酯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螺内酯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8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治疗组(甲组)和高剂量治疗组(乙组),各90例。分别进行螺内酯20 mg/d和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服用螺内酯药物后心功均有所改善,同时乙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中,40 mg/d螺内酯的治疗作用更加明显,更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钟惠德[8](2014)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方法将62例CHF随机均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及血生化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7.41%,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3.87%;对照组水肿减轻不明显,心功能改善有效率38.7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着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LVEDD、LVESD缩小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LVEF、FS比较则没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各项指标均无显着变化。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CHF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螺内酯可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左心室重构。

王红梅[9](2014)在《螺内酯治疗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老年人(>60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加螺内酯(治疗组)和不加螺内酯组(对照组)。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6 min步行距离,血钾、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肾功能。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213±21)m VS(165±15)m,(P<0.05);血清K无明显增高(4.9±0.14)mmol/L VS(4.3±0.16)mmol/L,(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45±6)mm VS(52±10)mm,(P<0.05);治疗组病死率及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螺内酯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钾无明显增高,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周晓丹[10](2010)在《地高辛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高辛治疗窗窄,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体重、肾功能、联合用药等)。群体药物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把经典药动学模型与统计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多种因素对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常用于临床个体化给药设计。本论文从以下3个角度开展研究:①老年患者地高辛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②老年患者的地高辛群体药动学研究;③地高辛群体药动学模型在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第一部分300例老年患者地高辛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目的:了解空军总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近十年来地高辛的使用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地高辛群体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空军总医院1999~2008年300例应用地高辛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中的构成比和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地高辛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居前4位的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给药方案中缓给法有242例,构成比占80.7%;先用西地兰D后用地高辛的序贯给药法的有58例,占19.3%。联合使用的药物中,居前4位的是排钾利尿剂、抗生素、螺内酯和钙通道阻滞剂。血药浓度监测值低于0.5μg·L-1的有63人,占21.0%(63/300);在治疗窗0.5~1.5μg·L-1范围内的有163人,占54.3%(163/300);高于1.5μg·L-1的有74人,占24.6%(74/300),其中31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占10.3%(31/300)。在上述不同浓度范围内,> 80a和肾功能不正常的人群所占构成比例逐步升高。结论:老年人群(尤其> 80a的)病情复杂,肾功能低下,联合用药多,使用地高辛时应加强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第二部分地高辛在中国老年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目的:建立中国老年人口服地高辛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群体药动学参数。方法:收集119名长期口服地高辛的老年患者173次地高辛的测定结果以及相关临床数据。应用NONMEM软件求算PPK参数值,建立基础模型和最终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经NONMEM法处理,所有因素中是否服用螺内酯(SPI)、患者体重(WT)以及血清肌酐值(Cr)对地高辛体内清除率有显着性的影响。本模型将吸收速率常数Ka固定为1.63 h-1。最终模型公式为:CL / F = 5.9×[1-0.412×SPI]×[1+0.0101×(WT-62.9 )]×[1-0.0012×( Cr-126.8 )] (L / h);Vd / F = 550 (L)。Cl / F、Vd / F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5.9 L / h和550 L;相应的个体间变异分别为49.0%和94.3%。观测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加和型误差的SD为0.365 ng / mL。内部验证显示10个函数与原函数差值均小于3.84(P < 0.05);临床应用显示,8名患者地高辛血浆浓度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差值百分比在- 4.3%~25%之间,并且呈良好的线性相关:y =1.35 x + 0.39 ( r = 0.9639,P < 0.0001 )。结论:用NONMEM软件拟合可获得老年患者地高辛群体药代动力学最终模型,该模型经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稳定可靠。第三部分地高辛群体药动学模型在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阐明地高辛群体药动学模型在老年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7名口服地高辛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应用第二部分研究结果计算患者个体药动学参数;利用稳态血药浓度计算公式制定该患者的给药方案,并适当调整;利用NONMEM程序预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值,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计算两者差值百分比,如果差值百分比小于20%,表明预测结果良好。结果:7名患者地高辛稳态血药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值百分比如下:案例一两次结果分别为-15.5%和-7.7%;案例二为-10.1%;案例三为-16.9%;案例四为-16.7%;案例五为33.6%;案例六为-96%;案例七无实测结果。案例一至四由于符合入选标准,预测效果较好,案例五至七由于不符合入选标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差异较大。结论:该模型在符合其入选标准的前提下,可用于地高辛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及血药浓度的预测。

二、螺内酯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内酯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疾病、用药、基础生理化验相关标准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基本情况
    2.共病情况
        2.1 慢性病及患病种数分布情况
        2.2 基本情况与共病的关系
        2.3 不同年龄组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的比较
        2.4 慢性病组合情况
    3.用药情况
        3.1 常见用药分布情况
        3.2 不同年龄组用药情况的比较
        3.3 多重用药情况
    4.共病与基础生理化验间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共病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老年共病的现状
    2.老年综合评估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
    3.老年综合评估在临床老年共病患者中的应用
        3.1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慢性病中的应用
        3.2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急性病中的应用
        3.3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3.4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4.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太原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情况及生命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潜在不适当用药
        1.3.2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1.3.3 用药依从性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5.1 了解太原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
        1.5.2 PIM的影响因素
        1.5.3 生命质量评价研究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调查工具
        2.1.1 研究对象
        2.1.2 调查内容
        2.1.3 调查工具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专家咨询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统计方法
        2.3.1 描述性统计
        2.3.2 单因素统计分析
        2.3.3 Logistic回归模型
        2.3.4 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量表信效度检验
        2.5.1 信度检验
        2.5.2 效度检验
第三章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现状分析
    3.1 基本资料
    3.2 老年患者患病及药物治疗相关情况
    3.3 与诊断或疾病状态无关的PIM及分布
    3.4 与特定疾病相关的PIM及分布
    3.5 老年患者慎用药物及分布
    3.6 老年人应该避免的非抗感染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及分布
    3.7 老年人应该根据肾功能减量/避免的非抗感染药物及分布
    3.8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PIM的影响因素分析
        3.8.1 变量赋值说明
        3.8.2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3.8.3 PIM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4.1 被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一般特征
        4.1.1 被调查社区老年慢性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4.1.2 被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情况
        4.1.3 被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情况
    4.2 被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患病情况
    4.3 慢性病分布
    4.4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情况
        4.4.1 各维度健康状况
        4.4.2 EQ-5D各维度有问题影响因素
    4.5 生命质量单因素分析
        4.5.1 不同个人背景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EQ-5D和 EQ-VAS评分对比
        4.5.2 不同用药情况老年慢性病患者EQ-5D和 EQ-VAS评分对比
        4.5.3 不同健康行为方式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EQ-5D和 EQ-VAS评分对比
    4.6 不同患病情况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EQ-5D和 EQ-VAS评分
    4.7 潜在不适当用药的生命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4.8 生命质量多因素分析
        4.8.1 EQ-5D指数得分多因素分析
        4.8.2 EQ-VAS评分的多因素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潜在不适当用药的现状
        5.1.1 PIM发生率
        5.1.2 涉及PIM的高频药物
    5.2 PIM影响因素分析
    5.3 生命质量现状
        5.3.1 太原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
        5.3.2 太原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情况
    5.4 太原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5.4.1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多因素影响分析
        5.4.2 潜在不适当用药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社区老年慢性患者用药现状调查
    附录二: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分析及对心律失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住院患者2064例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分析
    引言
    1.1 材料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1.2.1 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结果及中毒病例
        1.2.2 不同年龄段血清地高辛浓度情况
        1.2.3 男女患者在不同血清地高辛浓度组分布及中毒、死亡例数
        1.2.4 各年度监测例数
        1.2.5 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患者科室分布情况
        1.2.6 心血管科室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情况
    1.3 讨论
    1.4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清地高辛浓度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2.2.2 患者疾病情况比较
        2.2.3 患者使用药物情况比较
        2.2.4 患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比较
        2.2.5 偶发与频发室性早搏事件的基线资料比较
        2.2.6 频发室性早搏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攻读研宄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心力衰竭的概述
    1.1定义
    1.2分类
    1.3分期和分级
    1.4流行病学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1.5.1病因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1.5.2诱因
        1.5.3病理生理机制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2.1症状与体征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2.2.1常规检查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2.2.1.3生物学标志物
        2.2.1.4实验室检查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2.2.2.4冠状动脉造影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2.2.2.6 6 min步行试验
        2.2.2.7心肺运动试验
        2.2.2.8基因检测
        2.2.2.9心肌活检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2.3诊断流程
    2.4预后评估
3心力衰竭的预防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3.1.1高血压治疗
        3.1.2血脂异常
        3.1.3糖代谢异
        3.1.4其他危险因素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4.1一般治疗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4.1.2限钠
        4.1.3限水
        4.1.4营养和饮食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4.1.6监测体重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4.2利尿剂
        4.2.1适应证
        4.2.2利尿剂的分类
        4.2.3使用方法
        4.2.4禁忌证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4.3 RAAS抑制剂
        4.3.1 ACEI
        4.3.2 ARB
        4.3.3 ARNI
    4.4β受体阻滞剂
        4.4.1适应证
        4.4.2禁忌证
        4.4.3应用方法
        4.4.4不良反应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5.1适应证
        4.5.2禁忌证
        4.5.3应用方法
        4.5.4不良反应
    4.6伊伐布雷定
        4.6.1适应证
        4.6.2禁忌证
        4.6.3应用方法
        4.6.4不良反应
    4.7洋地黄类药物
        4.7.1适应证
        4.7.2禁忌证
        4.7.3应用方法
        4.7.4不良反应
    4.8中药
        4.8.1辨证分型
        4.8.2分期治疗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4.9.1曲美他嗪
        4.9.2辅酶Q10
        4.9.3辅酶Ⅰ (NAD+)
        4.9.4左卡尼汀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4.9.6雷诺嗪
    4.10血管扩张剂
    4.11抗血栓药物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4.12.3 CCB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4.12.5糖皮质激素
        4.12.6西洛他唑
        4.12.7口服降糖药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5.1利尿剂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6.1.2急性肺水肿
        6.1.3心源性休克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6.2.1院前急救阶段
        6.2.2急诊室阶段
    6.3辅助检查
        6.3.1常规检查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6.3.3动脉血气分析
    6.4监测
        6.4.1无创监测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6.6治疗原则
        6.6.1一般处理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6.6.3容量管理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6.7.4血管收缩药物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7.1利尿剂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7.5中药治疗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8.1.1诊断标准
        8.1.2鉴别诊断
        8.1.3病情评估
    8.2治疗原则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9.1.1房颤
        9.1.2室性心律失常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9.2心脏瓣膜病
        9.2.1二尖瓣病变
        9.2.2主动脉瓣病变
    9.3冠心病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4高血压
    9.5心肌炎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9.7先天性心脏病
    9.8高原性心脏病
        9.8.1高原肺水肿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9.9糖尿病
    9.10血脂异常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9.12肥胖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9.13电解质紊乱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9.13.2低钠血症
    9.14缺铁和贫血
    9.15泌尿系统疾病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9.16肺部疾病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9.20恶病质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10.1心衰管理团队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10.4患者教育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10.4.3运动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10.5.2一般治疗
        10.5.3药物治疗
    10.6妊娠心衰管理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10.7.2与患者沟通
        10.7.3治疗方法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5)目标剂量螺内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左室重构指标:
        1.3.2 NYHA心功能分级:
        1.3.3 血清学指标:
        1.3.4 运动耐量:
        1.3.5 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组左室重构指标比较
    2.2 3组患者的心功能标志物及运动耐量比较
    2.3 3组炎症及纤维化指标比较
    2.4 临床疗效
3 讨论

(6)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1.2.1. 1 总体用药:
        1.2.1. 2 单一用药:
        1.2.1. 3 联合用药:
        1.2.1. 4 复方制剂: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2.2 药物分类
        2.2.1 利尿剂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2.2.3钙通道阻滞剂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2.2.7. 1 硝酸酯类[34]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3.1 利尿剂
        3.1.1 概述
        3.1.2 分类
        3.1.3 用药原则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2 钙通道阻滞剂
        3.2.1 概述
        3.2.2 CCB的分类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3.2.3 用药原则
        3.2.3. 1 适应证:
        3.2.3. 2 禁忌证: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3.3.1 概述
        3.3.2 分类
        3.3.3 用药原则
        3.3.3. 1 适应证:
        3.3.3. 2 禁忌证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3.4.1 概述
        3.4.2 分类
        3.4.3 用药原则
        3.4.3. 1 适应证:
        3.4.3. 2 禁忌证: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5 β受体阻滞剂
        3.5.1 概述
        3.5.2 分类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3.5.3 用药原则
        3.5.3. 1 适应证:
        3.5.3. 2 禁忌证: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 α受体阻滞剂
        3.6.1 概述
        3.6.2 分类
        3.6.3 用药原则
        3.6.3. 1 适应证:
        3.6.3. 2 禁忌证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 固定复方制剂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3.7.1. 1 概述:
        3.7.1. 2 分类:
        3.7.1. 3 用药原则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3.7.2. 1 分类:
        3.7.2. 2 应用证据:
        3.7.2. 3 应用原则:
        3.7.2. 4 方案推荐
    3.8 中枢性降压药
        3.8.1 概述
        3.8.2 分类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3.8.3 用药原则
        3.8.3. 1 适应证
        3.8.3. 2 不良反应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3.8.4 方案推荐
4 国产创新药物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4.1.1 药理学
        4.1.2 创新点
        4.1.3 药物作用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4.1.5 规格和用法
    4.2 尼群洛尔片
        4.2.1 药理作用
        4.2.2 降压特点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2.4 药物规格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4.3 阿利沙坦酯
        4.3.1 临床药理学
        4.3.2 创新点
        4.3.3 临床效果
        4.3.4 安全性
        4.3.5 禁忌证
        4.3.6 药物相互作用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4.4.1药理学
        4.4.2适应证
        4.4.3 原创点
        4.4.4 开发背景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4.4.6 循证证据
        4.4.7 药物规格
    4.5 左旋氨氯地平
        4.5.1 药学部分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4.5.4 临床推荐
        4.5.5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1.1 概述
        5.1.2 降压药物选择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1.2. 2 药物推荐: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5.2.1 概述
        5.2.2 降压药物选择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5.3.1 概述
        5.3.2 降压药物选择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3.2. 2 目标管理:
        5.3.2. 3 药物推荐: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5.4.1 概述
        5.4.2 降压药物选择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5.5.1 概述
        5.5.2 降压药物选择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5.2. 2 指南推荐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5.6.1 概述
        5.6.2 降压药物选择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6.2. 2 指南推荐: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5.7.1 概述
        5.7.2 降压药物选择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5.7.2. 2 指南推荐: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5.7.3. 5 监测血钾:
    5.8 高血压急症
        5.8.1 概述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5.8.3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6.1.1 概述
        6.1.2 降压药物选择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6.1.2. 2 指南推荐: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1.3. 1 降压目标: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6.2.2 诊断和评估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6.2.2. 2 诊断和评估:
        6.2.3 综合干预
        6.2.3. 1 非药物治疗:
        6.2.3. 2 药物治疗
        6.2.3. 3 其他治疗: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6.3.1 概述
        6.3.2 降压药物选择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6.3.2. 5 联合用药:
        6.3.3 注意事项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6.4.1 概述
        6.4.2 降压药物选择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5 老年高血压
        6.5.1 概述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6.5.5 药物选择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6.6.1 概述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6.6.3. 2 术前准备:
        6.6.3. 3 预后: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6.6.4. 2 药物治疗:
    6.7 难治性高血压
        6.7.1 概述
        6.7.2 降压药物选择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6.8.1 概述
        6.8.2 降压药物选择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6.9.1 定义与病因
        6.9.2 诊断
        6.9.3 药物治疗
        6.9.4 其他治疗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6.1 0. 1 概述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8 小结

(7)不同剂量螺内酯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讨论

(8)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入组条件
    1.3排除标准
    1.4治疗方法
    1.5观察指标
    1.6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治疗前后病情变化
    2.2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心动图的改变
    2.3两组治疗前后血K+变化
3 讨论

(9)螺内酯治疗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6 min步行试验
    1.4 检测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比较
    2.2 两组检查指标比较
    2.3 6个月内患者病死率及再住院率比较
    2.4 副作用
3 讨论

(10)地高辛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300 例老年患者地高辛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地高辛的适应症及使用情况
        2.2 地高辛给药方案
        2.3 联合用药情况
        2.4 地高辛血药浓度与年龄及肾功能的关系
        2.5 地高辛中毒情况
    3 讨论
        3.1 地高辛的适应症
        3.2 地高辛的给药方法
        3.3 联合用药情况分析
        3.4 地高辛血药浓度分析
        3.5 地高辛中毒情况分析
    4 结论
第二部分 地高辛在中国老年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1 数据和工具
        1.1 患者来源
        1.2 资料收集
        1.3 药品
        1.4 病例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1.5 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
        1.6 软件及仪器
    2 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2.1 数据文件的建立
        2.2 建立基础结构模型
        2.3 统计学模型的选择
        2.4 固定效应因素的引入方式
        2.5 建立全量回归模型
        2.6 建立最终模型
        2.7 模型验证
    3 结果
        3.1 地高辛基础模型
        3.2 固定效应因素全面考察过程
        3.3 地高辛全量回归模型
        3.4 地高辛最终模型
        3.5 最终模型的评价
        3.6 模型验证及临床实际应用
    4 讨论
        4.1 对最终模型结果的讨论
        4.2 对模型验证的讨论
        4.3 与以往地高辛PPK 研究异同点的分析
    5 结论
第三部分 地高辛群体药动学模型在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 资料收集
    2 方法
    3 案例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地高辛群体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附表1 空军总医院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情况记录表
附表2 基础模型控制文件
附表3 全量回归模型控制文件
附表4 缩略词表

四、螺内酯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D]. 张兴隆.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太原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情况及生命质量评价研究[D]. 黄琦岚.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3]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分析及对心律失常的影响[D]. 谭嘉琦.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2)
  • [4]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5]目标剂量螺内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J]. 陈瑜,秦艳. 广西医学, 2018(21)
  • [6]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 [7]不同剂量螺内酯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分析[J]. 张谷,李亚钦,林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2)
  • [8]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J]. 钟惠德. 江西医药, 2014(04)
  • [9]螺内酯治疗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 王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0)
  • [10]地高辛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D]. 周晓丹.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螺内酯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