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一、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邱晶晶,陈贵珍,吴学玉,许晓康,许云祥[1](2020)在《肌骨超声在穴位埋线疗法中的应用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穴位埋线技术作为传统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骨科疼痛疾病中(以颈椎病、腰腿痛为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临床操作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操作过程失精准、线体埋置深浅缺乏量化分析、临床补泻手法难操作、埋线后穴位动态效应不明确4个方面。肌骨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这些临床问题提供方法和契机,通过对肌骨超声的技术优势及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论述,并对其进一步应用于穴位埋线疗法所能发挥的技术优势进行探讨与阐释,力求实现埋线操作过程可视化、线体埋置深浅规范化、补泻手法安全有效化、埋线后穴位动态效应明确化,以期穴位埋线研究及临床运用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王志婕[2](2020)在《大椎穴埋线调控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治疗癫痫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先经系统综述验证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再以动物实验探究大椎穴埋线疗法调控Egrl-T型Ca2+-Limkl-cofilin通路对癫痫小鼠模型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癫痫提供有效的方案以及有力的证据学依据。方法:系统综述部分应用meta分析评价关于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方法学评价。经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检索方式,两名研究人员根据既定的纳入标准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以临床疗效为主要结局指标,癫痫相关评价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分析应用RevMan5.3软件。动物实验部分从宏观到微观对大椎穴埋线调控Egrl-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治疗癫痫小鼠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先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8mg/kg、10mg/kg、12mg/kg)的海仁酸确定造模方案;之后将5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150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按照随机数字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埋线组、全剂量药物组、埋线+全剂量药物组和埋线+半剂量药物组6组,每组25只。空白组不做干预,每日只行抓取称重;模型组造模后不做治疗,每日只行抓取称重;埋线组造模后予大椎穴埋线治疗(将3mm长的可吸收外科手术缝合线埋入大椎穴),共埋线1次,7天后观察疗效;全剂量组予奥卡西平(30mg/kg)灌胃治疗,早7时和晚7时两次给药,连续灌胃7天;埋线+全剂量药物组在穴位埋线疗法的基础上予奥卡西平(30mg/kg)灌胃治疗,早7时和晚7时两次给药,连续灌胃7天;埋线+半剂量药物组在穴位埋线疗法的基础上予奥卡西平(15mg/kg)灌胃治疗,早7时和晚7时两次给药,连续灌胃7天。结局指标包括:小鼠体重、旷场实验、HE染色、尼氏染色、Fluoro-Jade B染色、PET/CT检测以及通路中相关蛋白(Egrl、CACNA1H、Limkl、cofilin 以及 p-cofilin)的表达量测定。以SPSS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系统综述分析临床研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穴位埋线疗法结合抗癫痫药或中药方剂与抗癫痫药或中药方剂相比可显着提高临床有效率;穴位埋线疗法结合抗癫痫药与抗癫痫药相比可显着降低癫痫评分;单纯使用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有效率(RR 1.03,95%CI[0.95,1.12])和癫痫评分(MD-2.26,95%CI[-5.08,0.56])与西药相比,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穴位埋线疗法对降低癫痫发作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MD-0.46,95%CI[-1.48,0.56]);安全性方面,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时会造成严重的临床不良事件。2.造模注射剂量小鼠腹腔单次注射8mg/kg、10mg/kg以及12mg/kg海仁酸造模成功率分别为0%,71.4%和25%,3组间造模成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故予小鼠腹腔单次注射10mg/kg海仁酸可复制本研究实验周期内较成功的模型成功率,故将以此为复制癫痫小鼠模型的标准计量。3.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行为学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造模后癫痫小鼠体重减轻(P<0.05),经埋线、全剂量奥卡西平、埋线+半剂量奥卡西平、埋线+全剂量奥卡西平治疗后均能使小鼠体重增加(P<0.05);从治疗第2天,使用奥卡西平药物的3组小鼠体重开始增加;治疗第3天起,单纯埋线疗法组小鼠体重开始增加。海仁酸诱导的癫痫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爬壁次数、中央路程以及中央时间均减少,小鼠表现出焦虑情绪;埋线、全剂量奥卡西平、埋线+半剂量奥卡西平、埋线+全剂量奥卡西平疗法都能改善小鼠的焦虑情绪(P<0.01),治疗4组相比,埋线疗法较其他3组治疗效果最差(P<0.01),埋线+全剂量疗法较其他3组治疗效果最优(P<0.01),埋线+半剂量疗法和单纯全剂量疗法居中且两者治疗效果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4.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海马病理学和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的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排列规整,细胞结构整齐,细胞器完整;模型组的CA3区神经元细胞大量凋亡,排列极其不规整,细胞丧失原本形态,细胞破裂不完整;经治疗后,细胞形态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所改善,细胞的凋亡数目与模型组相比减少;治疗4组相比,埋线+全剂量药物组在改善神经细胞形态方面效果最优,细胞排列欠整齐,细胞欠完整,形态欠规则;其次为埋线+半剂量组和全剂量组,且二者的效果相近,细胞排列相对规整,细胞结构较完整,形状较规则;埋线组最差,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相对完整,形状相对规则。尼氏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经造模后的5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尼氏体数量显着缩减,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的CA3区神经元细胞尼氏体数目显着减少,与空白组相比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经4组治疗后,神经元细胞尼氏体数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组相比,埋线+全剂量组与其他3组相比,尼氏体数量最多,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组与其他3组相比,尼氏体数量最少,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半剂量组与全剂量治疗组数目居中,且两组相比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FJB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对比,经造模后的5组中海马CA3区FJB(+)细胞数目显着增加,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模型组CA3区神经元FJB(+)细胞数目显着增加,与空白组相比,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经4组治疗后,FJB(+)细胞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组中,埋线+全剂量组与其他3组比较,FJB(+)细胞数最少,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埋线组与其他3组比较,FJB(+)细胞数最多,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埋线+半剂量组与全剂量治疗组数目居中,且两组相比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组小鼠全脑处于18F-FDG高摄取灶,模型组小鼠为极低摄取灶,治疗4组介于二者之间。SUVmax结果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经造模后的5组SUVmax值均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4组治疗组SUVmax增加,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组中,埋线+全剂量组SUVmax较其他3组高,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埋线组SUVmax较其他3组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组+半剂量组与全剂量组介于二者之间,且两者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的影响通路中相关蛋白(Egrl、CACNA1H、Limkl、cofilin以及p-cofilin)在空白组海马组织中表达量极低,造模后其表达量均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经过治疗的4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组中,埋线+全剂量组与其他3组相比,蛋白的表达量最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组与其他3组相比,蛋白表达量最高,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组+半剂量组与全剂量组相比表达量居中,且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eta分析结果可知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事件;2.腹腔单次注射10mg/kg海仁酸可以成功复制本实验期内稳定的小鼠癫痫模型;3.大椎穴埋线疗法可以改善癫痫小鼠的体重和癫痫共患之焦虑;4.大椎穴埋线疗法可能是通过降低Egrl-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改善癫痫小鼠海马病理学变化以及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状态,从而控制癫痫发作;5.药物联合大椎穴埋线疗法时,可增强正常剂量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的药物疗效;将奥卡西平的服用量减半时,仍能取得较满意的实验效果。

陈荟宇[3](2020)在《基于“脑肠相通”理论的腹针埋线疗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脑肠相通”理论,观察腹针埋线治疗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影响及临床疗效。为失眠症的治疗寻找一种有效、便捷的方法。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针灸科,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因病例脱落、剔除等问题,实际完成病例60例,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釆取腹针埋线治疗,2周施术1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常规针剌治疗,隔日施术1次,7次(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中医症状体征评分、血清5-HT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釆用SPSS22.0统计,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痊显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6%,痊显率为50.00%。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PSQI各睡眠因子得分及总分均较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两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降幅均无显着差异(P>0.05)。4.两组治疗后血清5-HT含量均较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提高血清5-HT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患者血清5-HT水平与PSQI评分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P<0.05),呈负相关。6.治疗前患者血清5-HT水平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之间不存在明显线性关系(P>0.05)。结论:腹针埋线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均可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症状,且腹针埋线治疗疗效更佳。腹针埋线治疗在增加睡眠时间和提高血清5-HT含量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血清5-HT水平越低,PSQI评分越高,失眠症状越重。

全超[4](2020)在《穴位埋线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以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穴位埋线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为治疗方法,使用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仪与运动诱发肌电图仪采集并分析患者在接受穴位埋线治疗与经颅直流电治疗前后步态参数、电生理参数、运动功能指数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制,为纠正偏瘫患者异常步态、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力求探寻出一条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中西结合治疗途径。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从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中心招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共134名,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33例)、穴位埋线组(34例)、tDCS组(34例)、穴位埋线结合tDCS组(33例),以4周为治疗周期。治疗上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埋线组取患侧肢体曲池、外关、髀关、血海、梁丘、足三里进行埋线治疗;tDCS组加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穴位埋线结合tDCS组加用穴位埋线和直流电刺激治疗。采用Gait Watch三维运动分析系统采集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步频及步速变化,采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仪采集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胫前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潜伏期及波幅变化,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下肢部分(Lower limbs Fugl-Meyer index,L-FMA)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数据结果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的统计数据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患者步态参数变化中,穴位埋线结合tDCS组的步频、步速改善较干预前最为明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比较,穴位埋线组、tDCS组在步态参数上变化都较常规康复组明显(均P<0.05),而穴位埋线组与tDCS组比较,两组步态参数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EPs电生理指标变化中,穴位埋线结合tDCS组的波幅、潜伏期较其他三组变化更明显(均P<0.05);组间比较,穴位埋线组、tDCS组、常规康复组在波幅、潜伏期变化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下肢FMA评分中,穴位埋线结合tDCS组L-FMA评分较其他三组变化更明显(均P<0.05),穴位埋线组、tDCS组改善比较常规康复组更明显(均P<0.05),穴位埋线组与tD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常规康复训练、穴位埋线治疗、tDCS刺激、穴位埋线结合tDCS治疗方案均能对偏瘫患者步频、步速、运动潜伏期、波幅、运动功能评分有改善作用;2.穴位埋线结合tDCS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更加明显;3.基于步态分析及电生理检测方法,能更准确、客观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值得临床推广。

王希[5](2020)在《“理脉固金”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理脉固金”穴位埋线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拟收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采用“理脉固金”穴位埋线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联合治疗,每两周埋线1次,疗程1月。对照组单纯信必可治疗1个月,每两周予模拟埋线1次(相同穴位针刺,不埋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发剂(乙酰甲胆碱)累计量、中医证候评分和ACT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际完成62例,其中埋线加西药组31例,单纯西药组31例。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方面,埋线加西药组要优于单纯西药组(P<0.01);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埋线加西药组要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在ACT评分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咳嗽、气喘、胸闷明显加重或是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理脉固金”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其机理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有关,为穴位埋线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临床试验依据,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许晓康,陈贵珍,吴学玉,许云祥[6](2020)在《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评价体系及分级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穴位埋线疗法的普及,不良反应的危害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对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报道甚少,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统一规范的不良反应评价体系。文章通过对近几十年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相关文献的检索,概述了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种类,分析了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穴位埋线不良反应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拟出了不良反应的评价体系和分级处理方法,并举出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将有利于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系统量化研究以及不良反应评价体系的建立。

陈海艳[7](2019)在《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提供疗效可靠的新方法。方法:于我院康复科、针灸科收集临床确诊为中风后伴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共92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两组患者给予同等条件的康复训练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使用与治疗组相同的腧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穴位选患侧合谷、手三里、曲池、尺泽、臂臑、阿是穴,一周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恢复情况。结果:(1)组内治疗前后相比,各项评分差异明显,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89.1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MAS指数、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穴位埋线结合康复训练、普通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于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穴位埋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总有效率高于普通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3)穴位埋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在改善患偏瘫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功能方面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4)穴位埋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和普通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均能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生活质量。

宋翠文[8](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癫痫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任何年龄、地区、种族的人群中都有发病,影响着全球约1%的人口,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本质为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而对此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癫痫属于中医痫证的范畴。癫痫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感觉、运动、植物神经、意识、情感、记忆、认知及行为等障碍,发作一般具有突发突止、短暂一过性、自限性的特点。癫痫病程迁延,发作反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癫痫患者的死亡危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目前西医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口服抗癫痫药物,此外还有手术治疗、生酮疗法等。在我国,中医治疗方法一直在癫痫的治疗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灸方法单独或与药物结合治疗癫痫都能够大幅提高疗效。而且,中医方法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比西医更早的参与到疾病的发展阶段,且副作用小。古代针灸医籍中记载了大量的针灸治疗痫证的方法,对现今临床癫痫的治疗都有宝贵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挖掘和整理古代针灸文献中关于痫证的疾病特点和诊治规律,能为现今的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本研究从针灸治疗癫痫的角度,对古今针灸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理,探讨癫痫的古今源流以及诊疗经验,为癫痫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针灸治疗癫痫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癫痫相关的古代针灸医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学术源流探讨。通过参考《中国针灸文献提要》所记载的针灸相关文献目录及内容简介,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针灸医籍,对其中针灸治疗癫痫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探讨各时代针灸医家对痫证的理论特色;第三部分,收集古代针灸治疗癫痫的处方条文,以频次统计为主要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古代针治痫证的选穴规律。第四部分为针灸治疗癫痫的现代文献的数据挖掘。通过计算机检索方法收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4个数据库建库以来全部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文献,检索词为癫痫and(针灸or针刺or电针or穴位埋线or穴位注射or埋线or灸or放血or火针)。检索结果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建立针灸治疗癫痫现代文献原始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癫痫穴位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和聚类分析,用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第五部分,对古今针灸治疗癫痫的选穴规律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其传承关系。结果:一、古代文献研究结果:1.痫的病名及证类源流。①先秦时期癫痫的病名最早载于《五十二病方》,提出“间”、“瘨”的病名,在《黄帝内经》中出现“巅疾”的记载,都是指癫痫。《内经》中初步提出了癫痫的病因,一为先天因素,二为脏腑功能失调。《难经》中提出了癫与狂的鉴别。这一时期文献中癫与痫多指癫痫,而癫狂指狂证。先秦期医家对癫痫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癫痫症状的描述不够具体,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比较笼统。②隋唐医家对癫痫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癫、痫不分,《脉经》中认为癫、痫俱与督脉相关,徐嗣伯提出大人癫、小儿痫实为一疾。癫痫的病因学和分类有了极大的发展,《诸病源候论》对癫痫按照病因分为三种:风痫、惊痫与食痫,又根据脉象和症状分为阴痫和阳痫。《备急千金要方》中按照癫痫发作的症状分为“五脏之痫”和“六畜之痫”。③宋金元时期医家丰富和发展了癫痫的学术理论。《严氏济生方》将六畜之痫变为五痫,并与五脏之痫相对应。《扁鹊心书》中将痫证分为胎痫和气痫,提出癫痫病因与先天因素及情志因素有关。《太平圣惠方》首提“热痫”病名。《圣济总录》提出阴痫即小儿慢惊风,阳痫即小儿急惊风。④明清医家对癫、狂、痫的疾病范畴加以区分。《普济方》认为癫、痫症状表现不同,非同一疾病,但病因上皆与惊有关。《医学入门》中详细的区分了癫与狂。明代王肯堂《正治准绳》中对癫、狂、痫加以鉴别,到清朝时期何梦瑶的《医碥》,对癫、狂、痫的区分已经与现代中医内科学相近。2.古代针灸治痫源流:①先秦时期是针灸治疗癫痫学说的萌芽时期。《黄帝内经》中初步描述了癫痫的症状表现,认为与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提出针针刺治痫的五条经脉及天柱穴,首次提出癫痫的刺络放血疗法。《难经》提出癫痫“重阴者癫”的病机。②汉代随着针灸腧穴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针灸治疗癫痫的单穴处方,现存文献资料主要载于《黄帝明堂经》。③晋朝时期针灸治痫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脉经》提出了“脉针结合”,将人体经脉与寸口脉象相关联,辨脉象取经穴,并提出癫痫相关经脉为:督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针灸甲乙经》开始将痫证列入专篇论述,对应不同的临床症状提出针灸处方。《肘后备急方》记载了灸法治疗癫痫的灸方7首,体现了葛氏擅用灸经外奇穴的方法治疗癫痫。④隋唐时期医家开始从病因学的角度认识癫痫,《诸病源候论》提出了 6点癫痫成因,逆针灸致痫、先天因素致痫、因热致痫、因风致痫、因惊致痫、饮食不节致痫。孙思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0条癫痫先兆,并提出灸法治疗小儿癫痫的原则,即虚则可灸,实则忌灸。此外孙氏还提出了痫证的发作时间与病变经络的相关性,以及总结和发挥了“十三鬼穴”,成为治疗神志疾病的常用穴。《外台秘要》中唯重灸法,进一步丰富了灸治癫痫的理论方法。⑤宋朝时期针灸学繁荣发展,癫痫理论进一步丰富。《太平圣惠方》提出癫痫病机主要在于热壅脏腑,对癫痫的刺灸法记载更为详细。《圣济总录》详述癫痫相关腧穴禁忌及误针后的处理方法。《针灸神书》提出泻鸠尾穴治疗癫痫。《针灸资生经》选穴重视“受病处”,是对《难经》“以痛为腧”理论和孙思邈“阿是穴”理论的进一步发挥。⑥元代针灸医籍传世较少,但癫痫方面仍不乏创新性的观点。《西方子明堂灸经》专论灸法,对灸治癫痫的理论进一步完善。《针经指南》提倡“交经八穴”的使用,其中后溪和申脉穴主治癫痫。《针经摘英集》提出上脘和足三里治疗癫痫,提示出现针灸腧穴配伍理论的雏形。⑦明清时期出现大量针灸专着,尤其是对历代针灸医籍的整理研究达到巅峰。《普济方》引张元素观点提出癫痫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针灸大成》提倡应用八脉交会穴之内关穴治疗癫痫,《杨敬斋针灸全书》以人图的形式辑录痫证处方。《针灸大成》整理历代针灸医籍之精华,辑录了大量的多穴处方,以及针灸歌赋中的痫证条文,认为“痫证俱是痰火”,强调针-灸-药并用治疗癫痫。3.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古代文献中治疗癫痫的处方共纳入282条,其中单穴处方137条,占48.58%,对穴处方62条,多穴处方83条,共涉及穴位168个,累计应用频次700次,其中应17次及以上的高频腧穴依次为百会(34次)、鸠尾(20次)、心俞(18次)、神庭(17次)。癫痫的选穴以头项部穴位最常用,应用频次为215次,占全部使用频次的31.71%,其次为下肢部(172次)和上肢部(164次)。其中-四肢部的腧穴合计应用频率为50%,腰背部的穴位应用最少,占全部应用频次的9.71%。归经方面,处方穴位涉及全部十二正经和督脉、任脉,督脉穴位应用最多,累计应用频次154次,其次为膀胱经穴(127次)和任脉穴位(70次),督脉、膀胱经、任脉使用累积频率达50%处方中特定穴应用频次544次,特定穴与非特定穴应用之比为3.49。特定穴中应用频次最多的是交会穴,使用208次,占25.15%。五输穴中应用频次最高的是经穴,使用频次54次,频率为6.53%。二、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数据挖掘结果与现代临床基本一致。根据文献筛选标准,最终纳入294篇文献,纳入处方765条,涉及穴位177个,共计使用频次4858次,其中针刺处方388条,埋线处方343条,灸法处方16条,放血处方10条,穴位注射处方7条,针刀处方1条。①针灸治疗癫痫选穴规律:针灸选穴频次前五的穴位分别是:大椎、百会、丰隆、腰奇、足三里。按照所在人体部位分,腰背部穴位应用频次最高,其次是下肢腧穴。按照归经划分,使用频次最高的三条经脉依次是督脉、膀胱经和胃经。特定穴的选用上,应用频次最高的三类特定穴分别为交会穴、络穴、背俞穴。五输穴中最常用的是原穴。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常用配伍为腰奇→大椎、鸠尾→大椎、太冲→百会、筋缩→大椎、水沟→百会等。聚类分析得到8个有效聚类群,分别为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大椎-筋缩-鸠尾-长强-腰奇-癫痫、身柱-至阳、申脉-照海、风池-风府、间使-曲池-丰隆、三阴交-神门-百会-水沟-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神庭-阳陵泉。根据冰柱图得到11对核心穴对:“心俞-肝俞”、“心俞-肝俞-肾俞”、“筋缩-腰奇”、“筋缩-腰奇-大椎”、“身柱-至阳”、“风池-风府”、“间使-曲池”、“三阴交-神门”、“合谷-太冲”、“百会-水沟”、“内关-足三里”。②埋线治疗癫痫选穴规律:穴位埋线处方涉及穴位94个,其中频次前五的腧穴为大椎、腰奇、鸠尾、丰隆和心俞。按照所在人体部位分,最常用的是腰背部的穴位,其次是下肢穴位。穴位归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督脉、膀胱经和任脉。特定穴中频次最高的前三名依次是交会穴、背俞穴和络穴,五输穴中最常用的是合穴。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配伍:鸠尾→大椎、筋缩→大椎、癫痫一>腰奇、“腰奇、大椎→筋缩”、“筋缩、鸠尾→大椎”等;聚类分析得到1 1个有效聚类群:腰俞-气海、风池-风府-百会、三阴交-膈俞、合谷-内关、足三里-脾俞、胆俞-厥阴俞-肝俞-心俞-阳陵泉-肾俞、胆俞-厥阴俞-肝俞-心俞-阳陵泉-肾俞、丰隆-间使、腰奇-癫痫-大椎-筋缩-鸠尾-长强、申脉、照海,冰柱图上得到核心穴对:气海-腰俞、至阳-脊中、大椎-筋缩、癫痫-腰奇、心俞-肝俞、风池-风府、间使-丰隆、胆俞-厥阴俞、脾俞-足三里。③针刺法治疗癫痫涉及穴位149个,其中高频的前五个腧穴分别为百会、丰隆、太冲、大椎和内关。按照人体部位划分,应用频次最高的是下肢穴位,其次是头部,再次为腰背部。针刺法归经统计中,高频经脉前三位依次是督脉、胃经和膀胱经。特定穴中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交会穴、原穴和络穴。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配伍:水沟→百会、大椎→百会、合谷→百会、“丰隆、百会→太冲”、“大椎、太冲→百会”、“内关、太冲→百会”等。聚类分析得到7个有效聚类群,百会-合谷-太冲-水沟、大椎-丰隆-间使-筋缩-鸠尾-腰奇-长强、脾俞-肾俞-肝俞-心俞-神门-太溪、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四神聪-神庭-印堂-曲池、风池-风府、关元-巨阙-膻中。根据冰柱图可以得到核心穴对:肾俞-肝俞、间使-鸠尾、筋缩-腰奇、关元-巨阙、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风府、申脉-照海。④灸法治疗癫痫涉及50个腧穴,其中频次最高的五个分别是百会、筋缩、大椎、鸠尾和身柱。按照人体部位划分,应用频次最高的是腰背部的穴位,其次是头项部,再次为胸腹部穴位。灸法穴位归经统计发现,应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督脉、任脉和膀胱经。应用频次前三的特定穴分别为交会穴、合穴和募穴。关联分析的到常用配伍:身柱→百会、大椎→身柱、大椎→筋缩等。聚类分析将所有穴位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百会、筋缩,其它穴位为第二类。第二类又可以分为两类,鸠尾-身柱-大椎为一类,其余穴位为一类。得到核心穴对:神道-中枢、脊中-命门、身柱-鸠尾、筋缩-百会。⑤穴位注射和放血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涉及11个穴位,应用频次最高前三位分别为大椎、腰奇、风池。放血疗法涉及穴位21个,其中应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太阳、尺泽、曲池。结论:1.本文以年代为顺序,梳理了针灸治疗癫痫的理论源流:痫证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癫痫的针刺及放血疗法,《黄帝明堂经》提出大量的单穴处方,《脉经》提出“脉针结合”的诊疗方法,《针灸甲乙经》中开始出现多穴处方,晋唐至金元,灸法理论逐渐发展和繁荣,《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提供了大量灸方。《诸病源候论》从病因学角度丰富了对于癫痫的认识,《太平圣惠方》提出癫痫热壅脏腑的病机,并更加详细的记载了相关腧穴的刺灸方法,《圣济总录》对腧穴宜忌和误针后的处理办法详加记载,《针灸神书》提出泻鸠尾治癫痫,《针灸资生经》提出癫痫的针灸重视“受病处”的疗效,《西方子明堂灸经》比较完善的总结了癫痫的灸法,《针经指南》提倡“交经八穴”中后溪和申脉穴治疗癫痫,《针经摘英集》提出上脘和足三里配伍治疗癫痫。明清时期对前人的经验整理研究达到巅峰,《普济方》引张元素观点提出癫痫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针灸大成》提倡应用八脉交会穴之内关穴治疗癫痫,《杨敬斋针灸全书》以人图的形式辑录痫证处方。《针灸大成》认为“痫证俱是痰火”,强调针-灸-药并用治疗癫痫,且辑集了大量的多穴处方,针灸治疗癫痫的理论逐渐发展成熟。2.本文挖掘了古今医家针灸治疗癫痫的选穴规律,并进行了古今针灸治疗癫痫的传承关系研究:①刺灸法方面,古今皆以针刺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古代治疗癫痫同时重视灸法的使用,而现代临床中治疗手段更加丰富,穴位埋线疗法比较常用,但灸法的应用相对少很多。②循经选穴方面,古今一脉相承重视督脉和膀胱经穴的应用,除此之外,古代医家对任脉穴位的应用频次较高,而现代医家较为重视胃经腧穴的运用。③选穴分部方面,古代更加重视头项部腧穴的选择,腰背部腧穴应用较少,而现代临床重视头项部腧穴的同时,更加重视腰背部的穴位的应用。④古今皆灵活运用经外奇穴治疗癫痫,但古代医家对于经外奇穴的命名不规范,为研究带来不便,而现代医家对于经外奇穴的命名、定位、主治等有比较系统的认识。⑤特定穴方面,古今皆常用交会穴治疗癫痫,背俞穴方面比较常用心俞和肝俞,五输穴方面,古代医家对于经穴、合穴、输穴、原穴的应用频次相当,但现代临床更加重视原穴的运用,此外重视络穴的应用。⑥古今医家的选穴过程中皆体现了腧穴配伍的思想,但古代医家对于配伍理论的相关记载比较零散,而现代普遍运用腧穴配伍理论指导临床,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和发展了腧穴配伍理论。⑦在针灸辩证论治癫痫方面,古今医家皆从辨症状、辨病、辨脏腑、辨时间、辨病因等角度治疗,而现代医家在临床上能够更加全面从丰富的角度分型论治,结合西医认识,发展出按发作类型、病程阶段辩证取穴。

韩桂莲[9](2016)在《透穴埋线治疗原发性癫痫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透穴埋线治疗原发性癫痫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其对癫痫患者服用药物产生的副作用的改善情况,为原发性癫痫的患者提供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入选的31例原发性癫痫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为期3个月的透穴埋线治疗,治疗结束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治疗结束后参考《痫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统计该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期临床症状计分,进行统计对比,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估和疗效判定。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以分析治疗前后客观指标和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并评估远期疗效。结果:1.透穴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3.6%,此疗法对原发性癫痫有良好疗效;2.治疗后,患者的癫痫计分(发作临床表现、发作频率)较前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该种疗法能降低患者痫性发作的频率、改善发作伴随症状如发作持续时间、意识状况等相关症状;3.治疗结束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此时癫痫计分稍低于治疗结束后计分,经检验(P>0.05),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4.该疗法对患者由于服用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如嗜睡、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现象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1.透穴埋线疗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癫痫的科学有效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痫性发作频率,改善痫性发作伴随症状;2.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透穴埋线疗法对患者由于服用药物等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改善方面似乎具有明显优势;3.随访期癫痫计分低于治疗结束时计分,虽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仍可认为透穴埋线法具有的远期疗效,并且与西药治疗癫痫要求癫痫不发作2—3年且不能立即停药形成对比;4.在可行性方面,透穴埋线易于开展,操作简单,作用时间长,无明显副作用,能减少患者的治疗频率,与现代人们的高效快速的生活节奏相符,患者的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宋祖丽[10](2014)在《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鼠脑电、行为学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b相关蛋白MRP1/P-gp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法采用穴位埋药线对红藻氨酸诱导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发作行为及脑电图的影响,同时进一步从逆转与降低多药耐药基因MDR1b及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表达角度,阐释其可能发生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为中医“痰瘀同治”法临床应用论治难治性癫痫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为开发新型治疗难治性癫痫方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方法](1)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的建立:在脑立体定位仪引导下,根据Paxions Watras图谱确定海马区给药部位,微量进样器注入红藻氨酸1.0μl(浓度为1.0μg/μl)诱导造模,选取发作行为级别在Racines标准Ⅴ级以上者,以丙戊酸钠及卡马西平灌胃干预14天,再次微导管注射亚惊厥剂量红藻氨酸0.5μl(浓度为1.0μg/μl)点燃,选择再次发作级别在Ⅴ级以上或持续状态大鼠,且脑电图检测有癫痫样波发放者筛选为造模成功耐药难治性癫痫模型鼠。(2)脑电图检测和行为学观察:使用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系统记录头皮额、颞区脑电,分析脑电图背景活动的波形、频率、波幅变化以及单位时间内癫痫样波发放频率及单次平均放电持续时间。(3)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大鼠脑标本固定包埋后,经海马-杏仁核复合体层面制成10μm层厚的横轴位切片,HE染色,光镜下分别观察颞叶皮质、海马区脑组织神经病理学改变,并对海马CA1、CA3区及颞叶皮质选取5个不连续视野,进行残存正常神经元定量计数。(4)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敏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b在海马与颞叶皮层不同部位的表达。(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在海马与颞叶皮层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1)发作行为学:药线、拉莫三嗪干预后可延长点燃致痫鼠发作潜伏期、降低发作级别、减少发作频率,与模型组、普通线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电波改变:药线、拉莫三嗪干预后抑制癫痫样波(尖/棘波、尖/棘慢复合波、棘波节律)发放频率与降低所占比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降低脑电波平均波幅与加快脑电背景活动频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药线、拉莫三嗪干预后能降低致痫鼠海马区多药耐药基因MDR,b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药线组与拉莫三嗪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颞叶皮质区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红藻氨酸点燃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大脑海马区存在多药耐药基因MDR1b及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的表达升高。(2)药线可减轻KA致痫鼠发作行为级别、减轻发作程度、延长发作潜伏期,抑制脑电图癫痫波发放频率与减低平均波幅,提高其惊厥阈值。(3)“穴位埋药线”逆转与降低致痫鼠海马区多药耐药基因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癫痫生物学作用机制之一。

二、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肌骨超声在穴位埋线疗法中的应用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穴位埋线疗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 常用穴位埋线操作法及其特点分析
    1.2 穴位埋线疗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临床操作过程失精准
        1.2.2 线体埋置深浅难掌握
        1.2.3 补泻手法临床难操作
        1.2.4 穴位动态效应不明确
2 肌骨超声及其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概述
3 肌骨超声在穴位埋线中的应用思路解析
    3.1 实时引导临床操作,实现操作过程可视化
    3.2 探索埋置深度与疗效的关系,实现施术深浅规范化
    3.3 引导埋线补虚泻实手法,实现临床疗效安全有效化
    3.4 探究埋线后经穴局部动态变化,实现埋线作用机理客观化
4 总结与展望

(2)大椎穴埋线调控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治疗癫痫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癫痫的中医学相关认识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
        四、辨证论治
        五、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应用
        六、大椎穴治疗癫痫的依据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癫痫病的认识
        一、病因
        二、诊断方法
        三、分型
        四、治疗
    第三节 癫痫耐药的研究进展
        一、耐药假说
        二、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
        三、耐药的治疗
    第四节 癫痫共患疾病的研究进展
        一、焦虑和抑郁
        二、偏头痛
        三、心脏病
        四、其他
    第五节 癫痫相关的动物模型
        一、遗传性癫痫模型
        二、急性癫痫模型
        三、慢性癫痫模型
    第六节 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一、钙离子稳态失衡是癫痫发生的主要根源
        二、Cav3.2表达上调导致Ca~(2+)大量内流是癫痫发作的关键
        三、Egr1介导Cav3.2表达
        四、Egr1调控T型Ca~(2+)通路异常可能是癫痫发作的重要路径
        五、钙离子异常内流是导致Limk1/cofilin细胞凋亡通路开放的前提
        六、葡萄糖代谢异常促进Ca~(2+)内流
        七、埋线疗法可能干预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调控癫痫
第二章 Meta分析探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癫痫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节 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体重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节 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海马病理学和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四节 大椎穴埋线对癫痫小鼠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五节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3)基于“脑肠相通”理论的腹针埋线疗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1 失眠症的现代医学研究
        1.1 定义、分型及流行病学
        1.2 发病原因
        1.3 发病机制
        1.4 治疗方法
        1.5 临床评估
    2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2.1 病名源流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1.8 脱落和中止病例的处理
        1.9 不良反应事件观察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与分组
        2.2 一般治疗
        2.3 治疗方法
        2.4 材料选择
        2.5 操作方法与疗程
    3 观察项目
        3.1 基线观察资料
        3.2 疗效指标
    4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数据处理结果
        2.1 基线观察资料
        2.2 疗效指标观察
        2.3 指标相关性观察
    3 不良反应事件情况
分析讨论
    1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的腹针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理论依据
        1.1 “脑肠相通”理论与心脾两虚型不寐的关系
        1.2 “脑肠相通”的现代医学佐证
        1.3 腹针疗法的治疗依据
        1.4 穴位埋线
        1.5 腹针埋线的治疗优势
    2 结果分析
    3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穴位埋线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中医诊断标准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剔除及终止试验标准
    2 主要试验材料与仪器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样本含量
        3.3 研究分组
        3.4 治疗方案
        3.5 疗效评定
        3.6 统计分析
    4 质量控制
    5 医学伦理及临床注册
    6 临床研究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前评价指标比较
    3 治疗后结局指标比较
        3.1 步频的比较
        3.2 步速的比较
        3.3 波幅的比较
        3.4 潜伏期的比较
        3.5 下肢FMA评分的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穴位埋线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1.1 中医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1.2 穴位埋线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理论基础
        1.3 埋线治疗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穴位选择
        1.4 埋线治疗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结局分析
        1.5 穴位埋线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分析
    2 tDCS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2.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2.2 tDCS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理论基础
        2.3 tDCS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参数选择
        2.4 tDCS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结局分析
        2.5 tDCS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分析
    3 穴位埋线结合tDCS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3.1 穴位埋线结合tDCS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案选择
        3.2 穴位埋线结合tDCS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结局分析
        3.3 穴位埋线结合tDCS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分析
    4 各结局指标评价穴位埋线结合tDCS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中作用
        4.1 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在下肢步行功能评价中的作用
        4.2 运动诱发电位在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4.3 FMA量表在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理脉固金”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英汉词对照表
引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受试对象的选择
2.研究方法
    2.1 设计原则
    2.2 基础准备
    2.3 样本量的确定
    2.4 分组方法
    2.5 实施计划
    2.6 疗效评价体系
    2.7 安全性评价标准
    2.8 观察记录方法
    2.9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临床入组情况
    3.2 患者基本情况
    3.3 激发剂累计量
    3.4 中医证候评分
    3.5 ACT评分
    3.6 不良反应监测
4.结果分析
    4.1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4.2 激发剂累计量结果分析
    4.3 中医症候评分结果分析
    4.4 ACT评分结果分析
    4.5 安全性指标结果分析
5.讨论
    5.1 研究背景
    5.2 中医理论基础
    5.3 西医作用机制
    5.4 配穴思路浅析
    5.5 支气管激发试验阐释
    5.6 气道高反应性的意义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1
文献综述1
    参考文献2
文献综述2
    参考文献3
附录
    1.ACT问卷及评分表
    2.中医证候问卷及评分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致谢

(6)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评价体系及分级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定义
穴位埋线主要不良反应概览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判定标准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分级处理方法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判定与分级临床应用举隅
小结

(7)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临床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或剔除标准
    2 治疗方法与观察
        2.1 分组
        2.2 治疗器具
        2.3 治疗方法
        2.4 疗效观察
        2.5 安全事件记录
        2.6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各疗效评分
        3.2 治疗过程中安全事件记录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癫痫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灸治疗癫痫的研究现状综述
    1.1 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1.1.1 针刺法
        1.1.2 穴位埋线
        1.1.3 针药结合
        1.1.4 穴位注射
        1.1.5 耳针
        1.1.6 挑针
        1.1.7 灸法
        1.1.8 小结
    1.2 针灸治疗癫痫的机理研究
        1.2.1 抑制痫样放电
        1.2.2 调节GABA/Glu比值
        1.2.3 降低NO含量
        1.2.4 保护神经细胞
        1.2.5 调节免疫因子
        1.2.6 调节离子通道
        1.2.7 调节基因表达
        1.2.8 小结
    1.3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
        1.3.1 数据挖掘技术
        1.3.2 数据挖掘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1.3.3 小结
第二章 痫证的古代文献源流梳理
    2.1 “癫”、“痫”释义
        2.1.1 癫
        2.1.2 痫
    2.2 癫痫病名及证类源流犀烛
        2.2.1 先秦时期
        2.2.2 晋隋唐时期
        2.2.3 宋金元时期
        2.2.4 明清时期
        2.2.5 小结
    2.3 痫证与其它疾病的鉴别
        2.3.1 痫与癫
        2.3.2 痫与痉
        2.3.3 痫与中风
        2.3.4 痫与惊风
    2.4 针灸治痫源流考
        2.4.1 先秦时期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2 汉代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3 晋朝时期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4 隋唐时期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5 宋朝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2.4.6 元代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2.4.7 明清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2.4.8 小结
第三章 针灸治疗痫证的古代文献数据挖掘
    3.1 研究内容
    3.2 文献来源
    3.3 检索策略
    3.4 纳入标准
    3.5 排除标准
    3.6 建立数据库
        3.6.1 腧穴规范
    3.7 数据分析方法
    3.8 结果与讨论
        3.8.1 高频腧穴分析
        3.8.2 腧穴部位分布情况分析
        3.8.3 腧穴归经情况分析
        3.8.4 选用特定穴情况分析
        3.8.5 讨论
    3.9 小结
第四章 针灸治疗癫痫的现代文献的数据挖掘
    4.1 文献来源
    4.2 文献筛选
        4.2.1 纳入标准
        4.2.2 排除标准
        4.2.3 检索策略及结果
    4.3 数据预处理
        4.3.1 数据录入
        4.3.2 数据准备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频数分析
        4.4.2 关联规则
        4.4.3 聚类分析
    4.5 结果
        4.5.1 频数统计
        4.5.2 关联规则
        4.5.3 聚类分析
    4.6 讨论
        4.6.1 刺灸法选择特点
        4.6.2 高频腧穴选用特点
        4.6.3 循经选穴特点
        4.6.4 分部选穴特点
        4.6.5 特定穴选用特点
        4.6.6 腧穴配伍特点
        4.6.7 组方特点
    4.7 小结
        4.7.1 刺灸法选择
        4.7.2 诊治规律
        4.7.3 选穴特点
        4.7.4 配穴特点
第五章 古今针灸治痫传承关系分析
    5.1 刺灸法的沿革
    5.2 古今选穴特点对比
    5.3 选穴思路的对比
        5.3.1 腧穴配伍理论沿革
        5.3.2 辩证论治
    5.4 小结
    5.5 对针灸治疗癫痫临床的一些思考
        5.5.1 充分发挥灸法的作用
        5.5.2 对针灸治疗癫痫的处方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9)透穴埋线治疗原发性癫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及分型
    3 病历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疗效判定标准
    7 安全性评价
    8 资料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3 依从性分析和不良反应
理论讨论
    1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及治疗
    2 西医对癫痫的认识及治疗
    3 埋线疗法治疗原发性癫痫的理论依据
    4 导师治疗原发性癫痫的学术思想
    5 问题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论文发表情况

(10)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鼠脑电、行为学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b相关蛋白MRP1/P-gp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试剂与仪器
        1.3.1 主要试剂
        1.3.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难治性癫痫模型制作方法
        2.1.1 操作步骤
        2.1.2 癫痫发作行为Racine分级标准
        2.2 动物分组方法
        2.3 动物给药方法
        2.3.1 药物剂量换算方法
        2.3.2 分组给药方法
        2.3.3 取穴与定位
        2.3.4 埋线方法
        2.3.5 给药途径与时间
        2.4 脑电图描记分析方法
        2.4.1 EEG记录方法
        2.4.2 参数设置
        2.4.3 EEG分析方法
        2.5 发作行为学观察方法
        2.6 病理组织学观察方法
        2.7 多药耐药基因MDR_1b检测
        2.7.1 海马与皮质组织总RNA提取
        2.7.2 cDNA合成
        2.7.3 引物设计与合成
        2.7.4 SYBRGreen实时定量PCR
        2.7.5 实验结果分析
        2.8 多药耐药转运相关蛋白检测方法
        2.8.1 脑组织标本制作
        2.8.2 石蜡切片包埋
        2.8.3 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2.8.4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方法
    3 统计学处理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制备、存活情况
    2 大鼠痫性发作行为观察结果
        2.1 各组大鼠治疗前发作级别的比较
        2.2 各组大鼠治疗后发作级别的比较
    3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EEG的比较
        3.1 背景活动EEG波幅与频率的影响
        3.2 致痫鼠经药物干预前后EEG波幅与频率比较
        3.3 对痫样波发放的影响比较
    4 病理组织形态学结果
        4.1 各组海马、颞叶皮质区病理形态学改变
        4.2 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CA1、CA3区残存正常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5 多药耐药基因MDR_1b检测结果
        5.1 各组大鼠MDR_1b-mRNA的Ct值比较
        5.2 各组大鼠MDR_1b的相对表达量比较
        5.3 MDR_1b与β-actin扩增曲线示图
    6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_1、P-gp的表达结
        6.1 各组在海马与颞叶皮层MRP_1表达比较
        6.2 各组在海马与颞叶皮层P-gp表达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难治性癫痫的认识
    2 穴位埋线与癫痫证治的探索
    3 “愈痫灵”组方依据
        3.1 组方理论依据
        3.2 “愈痫灵”药味配伍及方解
        3.3 穴位选穴与注释
    4 本实验研究结果的探讨
        4.1 愈痫灵对致痫鼠发作行为和脑电波的影响
        4.2 实验分组目的与依据
        4.3 愈痫灵对脑神经保护作用探讨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肌骨超声在穴位埋线疗法中的应用与思考[J]. 邱晶晶,陈贵珍,吴学玉,许晓康,许云祥. 上海针灸杂志, 2020(10)
  • [2]大椎穴埋线调控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治疗癫痫的机制研究[D]. 王志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基于“脑肠相通”理论的腹针埋线疗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荟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穴位埋线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D]. 全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理脉固金”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D]. 王希.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评价体系及分级处理[J]. 许晓康,陈贵珍,吴学玉,许云祥.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1)
  • [7]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D]. 陈海艳. 苏州大学, 2019(04)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癫痫的文献研究[D]. 宋翠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透穴埋线治疗原发性癫痫的临床观察[D]. 韩桂莲.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10]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鼠脑电、行为学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b相关蛋白MRP1/P-gp表达的影响[D]. 宋祖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09)

标签:;  ;  ;  

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