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

一、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震,李晓春,张建业,闫昭君,刘婧源,徐鹏飞,刘宇航[1](2021)在《航空兵部队飞行员系统开展抗荷能力训练探讨》文中认为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LOC)是国内外航空医学界的重点研究内容。我军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荷能力要求较高,须经过系统的抗荷能力训练以提升心血管反应能力才能达到要求。该文分析了现阶段航空兵部队飞行员抗荷能力训练现状,针对存在的抗荷知识普及不够、体能训练欠科学、抗荷动作训练欠规范等问题,从加强飞行员航空卫生教育、合理制定训练方案、创新体医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航空兵部队利用现有资源系统开展抗荷能力训练的方式方法,旨在为航空军医指导部队飞行员抗荷能力训练提供思路,提高飞行员抗荷能力,降低G-LOC发生率。

刘琳,苏芳,张莉莉,张晓丽,姚钦,张雁歌[2](2020)在《2003—2016年空军和陆军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2003—2016年空军和陆军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特点,为进一步做好航卫保障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整群抽取2003—2016年空军和陆军医学停飞档案和病案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录入、整理、归纳、核查。从机种、停飞年龄、飞行时间等不同维度分析各类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特点。结果共纳入762例医学停飞飞行人员。导致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的前10位疾病依次是精神与行为障碍(12.47%)、头痛(10.63%)、颈腰椎疾病(8.53%)、高血压(7.74%)、眼底病变(3.41%)、屈光不正(3.28%)、眩晕(3.28%)、心脏疾病(3.15%)、加速度耐力不良(3.02%)、膝关节病(3.02%)。精神与行为障碍在运输(轰炸)机和直升机飞行人员中的构成比均显着高于歼(强)击机飞行员(χ2= 13.711、4.326,P<0.05 );头痛在运输(轰炸)机飞行人员中的构成比显着高于歼(强)击机飞行员(χ2=4.599,P<0.05 );颈腰椎疾病在歼(强)击机飞行员中的构成比显着高于运输(轰炸)机飞行人员(χ2=7.572,P<0.01 );加速度耐力不良仅见于歼(强)击机飞行员,其他疾病在不同机种停飞人员中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飞行人员停飞年龄高峰为36~ 40岁,直升机飞行人员在26~30岁的停飞人数构成比显着高于歼(强)击机飞行员(χ2=6.641 ,P<0.01 )和运输(轰炸)机飞行人员(χ2 =17.530,P<0.01 );运输(轰炸)机飞行人员在41~ 45、46~ 50岁的停飞人数构成比显着高于歼(强)击机飞行员(χ2=8.512、38.453,P<0.01)和直升机飞行人员(χ2=14.600、18.079,P<0.01 );飞行人员停飞飞行总时间高峰为1 501~2 000 h,歼(强)击机和运输(轰炸)机飞行员停飞飞行时间高峰均为1 501~ 2 000 h,直升机飞行人员停飞飞行时间高峰为≤500 h。直升机飞行人员在≤500 h、501~1 000 h的停飞人数构成比显着高于歼(强)击机飞行员(χ2=17.222、7.873,P<0.01 )和运输(轰炸)机飞行人员(χ2=31.448、14.459,P<0.01)。结论因精神与行为障碍、头痛、颈腰椎疾病、高血压而停飞的人数在各机种飞行人员停飞疾病中均排位靠前,但位次有所不同。加速度耐力不良主要见于歼(强)击机飞行员。直升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年龄高峰出现较早,飞行时数偏少。

张龙,杨蕾,李号东,郭大龙[3](2019)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肩腰腿痛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肩、腰、腿发病情况,为提升航空卫生保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飞行人员颈肩腰腿痛调查表》,结合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对40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颈肩腰腿痛与年龄、飞行时间、BMI、飞行坐姿之间的关系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2份,问卷有效率80.0%。本组飞行员颈、肩、腰、腿痛的总发病率为65.6%,且与年龄和飞行时间均成中度正相关(r=0.504~0.615);颈、肩、腰、腿痛的发病率均与BMI均存在强正相关性(r=0.734~0.752);飞行员的坐姿与颈痛的发病率呈现中度正相关(r=0.460)。结论应及早对飞行员颈肩腰腿痛进行预防和治疗,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干预。应加强防护措施的研究,改进飞行装备的人体工效学设计,优化人体坐姿,以降低歼击机飞行员颈、肩、腰、腿痛的发生率。

温冬青[4](2019)在《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第89届学术年会航空医学论文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综述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 AsMA)第89届学术年会中航空医学部分内容,探讨今后航空医学发展方向。资料来源与选择 2018年美国AsMA学术年会所发表的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摘要。资料引用在该次AsMA学术年会发表的有关航空医学的32篇论文摘要。资料综合通过分析本次AsMA学术年会所发表的航空医学相关论文涉及的重点内容,及时掌握国际学术界有关高空生理、加速度生理、颈背部疼痛等方面的研究热点,了解国际一些主要的航空医学研究机构的职能定位及工作内容,对比我军军事航空医学工作,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国外有关航空医学相关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不同学科、不同组织间交流协作对提高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于丽,钟方虎,韩学平,詹长录[5](2018)在《持续加速度生理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目的综述2007—2016年持续性加速度生理研究进展,为我军更好地开展飞行员离心机训练,减少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 G-LOC),保障飞行安全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 2007—2016年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 AsMA)学术年会发表的该领域研究论文摘要。资料引用 2007—2016年AsMA学术年会发表的有关持续性加速度生理研究论文摘要40篇。资料综合分析了2007—2016年AsMA学术年会发表的与持续性加速度生理研究相关论文的重点内容,主要探讨了抗荷措施、高G离心机训练、G-LOC和飞行员生理训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结论借鉴国外有关持续性加速度生理研究成果,建议加强持续性加速度防护装备,探索G-LOC预警和恢复的方法,对提高航空医学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徐艳,张立辉,马月欣,耿喜臣[6](2012)在《抗荷动作研究进展及其在G-LOC防护中的必要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抗荷动作与G-LOC防护的研究资料,为制定抗荷动作的规范化训练程序、方法与标准提供参考和思路。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资料引用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62篇。资料综合主要对各种抗荷动作的发展及其特点、在G-LOC防护中的必要性、防护生理机制、以及其应用效果和训练进行了论述。结论正确地实施抗荷动作是G-LOC防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抗荷动作的形式虽有多种,其共同目的都是要提高心水平动脉血压,提升脑组织血流量。有些动作虽然实验室效果比较好,但却不利于飞行员的实际应用。经过分析比较,我们推荐飞行员采用HP与PHP动作,在我军战斗机飞行员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并强调抗荷动作训练的重要性。亟需开展研究确定HP与PHP动作与抗荷装备结合使用的效果与方法,制定规范化的训练程序,确保飞行员能够在空中熟练实施高效的抗荷动作,实现对G-LOC的有效防护。

李靖,李鸣皋,马贵喜[7](2008)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左下肺叶腺癌切除术后放飞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复习飞行员肺癌相关文献,并探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肺癌肺叶切除后的航空医学鉴定思路和标准。方法结合1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左下肺腺癌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康复情况及健康鉴定和康复后的飞行情况,复习相关文献,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肺癌肺叶切除后的医学鉴定进行探讨。结果该飞行员有左下肺孤立性结节病史10年,无主诉及临床症状,经肺CT检查提示结节影较前变大并伴毛刺状,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检查呈异常放射性浓聚灶,临床诊断为肺癌。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结果为高分化腺癌,未进行放疗、化疗。飞行暂不合格,地面观察1年,经临床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心、肺功能检查大致正常,加速度耐力检查合格,飞行结论为合格。恢复飞行12个月,飞行时间65 h,来院复查未见异常。结论肺癌肺叶切除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术后无复发、转移,心肺功能及加速度耐力良好者,可飞行合格。

于丽,詹长录[8](2007)在《持续加速度生理研究透视——1997~2006年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学术年会相关论文摘要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述近10年持续性加速度生理研究进展,探讨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资料来源与选择 1997~2006年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AsMA)学术年会所发表的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摘要。资料引用复习在 ASMA 学术年会近10年所发表的该领域的291篇论文摘要,重点引用188篇摘要。资料综合统计分析了近10年 ASMA 学术年会所发表的与持续性加速度生理研究相关论文摘要数、涉及的重点内容及其来源国或有关地区情况,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结论国外有关持续性加速度生理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随时跟踪、全面了解国外发展动态,对更好地完成相关科研任务,提高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专业委员会[9](2007)在《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文中提出一、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一)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美国和欧盟近十余年在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发展经历表现出两个突出的技术特点,一是在新机研制中不断充实、验证和实践多电飞机的概念,目前多电飞机成为新一代民航飞机和军用飞机的主要发展趋势;二是在飞机研发过程中提出了"综合能量管理"的设计思想,将机载液体(包括燃油、滑油、液压油、载冷液等)和空气(涉及座舱环控、电子设备冷却、发动机冷却等)作为统一的机载系统使用和管理。上述两个技术特点从不同方面表现

李刚,罗新民,李孝玲,王红[10](2004)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文中提出

二、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航空兵部队飞行员系统开展抗荷能力训练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航空兵部队飞行员抗荷能力训练存在的问题
    1.1 抗荷理论知识普及不够
    1.2 体能训练欠科学系统
    1.3 抗荷动作训练欠规范
2 对策建议
    2.1 开展航空卫生教育,树立科学训练理念
        2.1.1 正确对待G-LOC 的发生
        2.1.2 了解G-LOC 的发生机制
        2.1.3 树立科学的抗荷训练理念
    2.2 结合飞行部队实际,合理制定训练方案
        2.2.1 人员编组
        2.2.2 训练项目及安排
        2.2.3 抗荷动作训练
        2.2.4 相关要求
    2.3 创新体医融合,提高训练效果
        2.3.1 指导飞行员做好运动后恢复
        2.3.2 利用中医理疗方法防治训练伤
        2.3.3 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

(10)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航空兵部队飞行员系统开展抗荷能力训练探讨[J]. 王震,李晓春,张建业,闫昭君,刘婧源,徐鹏飞,刘宇航. 人民军医, 2021(11)
  • [2]2003—2016年空军和陆军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分析[J]. 刘琳,苏芳,张莉莉,张晓丽,姚钦,张雁歌.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02)
  • [3]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肩腰腿痛情况调查[J]. 张龙,杨蕾,李号东,郭大龙.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04)
  • [4]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第89届学术年会航空医学论文综述[J]. 温冬青.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03)
  • [5]持续加速度生理研究进展[J]. 于丽,钟方虎,韩学平,詹长录.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Z1)
  • [6]抗荷动作研究进展及其在G-LOC防护中的必要性[J]. 徐艳,张立辉,马月欣,耿喜臣.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01)
  • [7]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左下肺叶腺癌切除术后放飞一例并文献复习[J]. 李靖,李鸣皋,马贵喜.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8(01)
  • [8]持续加速度生理研究透视——1997~2006年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学术年会相关论文摘要综述[J]. 于丽,詹长录.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7(04)
  • [9]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发展[A]. 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专业委员会. 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 2007
  • [10]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J]. 李刚,罗新民,李孝玲,王红.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4(04)

标签:;  ;  ;  ;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G知识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