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血清LN含量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分析

乳腺癌患者血清LN含量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分析

一、乳腺癌患者血清中LN含量与雌激素受体关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琳[1](2021)在《平分型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乳腺癌发展及耐药性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常见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乳腺癌细胞分泌的小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传递其携带的生物活性分子,可以促进乳腺肿瘤的远处转移和恶性进展,以及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平分型GlcNAc是一种重要的N-糖基化修饰,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异常表达,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粘附及增殖等。本文针对平分型GlcNAc修饰调控乳腺癌细胞来源sEV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机制展开研究,以阐明平分型GlcNAc在乳腺癌发展以及耐药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为了明确平分型GlcNAc及其对应糖基转移酶MGAT3在乳腺癌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MGAT3或用毛喉素处理,增加细胞内平分型GlcNAc水平,发现细胞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而细胞凋亡增加;小鼠体内实验发现,高表达平分型GlcNAc的乳腺癌细胞由尾静脉向肺部远距离迁移的能力下降。说明高平分型GlcNAc修饰对乳腺癌细胞的恶性表型尤其是迁移能力有一定抑制作用。随后,本研究发现高迁移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来源的sEV能够促进低迁移性乳腺癌细胞MCF7的迁移能力,而供体细胞中平分型GlcNAc修饰水平的提高抑制了其分泌的sEV对受体细胞的促迁移功能。通过糖肽质谱以及免疫沉淀等技术,鉴定到乳腺癌细胞中整合蛋白β1(Integrinβ1)具有平分型GlcNAc修饰,且sEV也含有integrinβ1。受体细胞能够摄入sEV中的β1。当sEV中β1的平分型GlcNAc水平较低时,β1能够与受体细胞中的galectin 3相互作用启动下游FA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迁移,而高平分型GlcNAc修饰抑制了β1与galectin 3的结合,进而抑制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及sEV的促迁移功能;提取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sEV处理MCF7细胞,同样发现高平分型GlcNAc修饰,抑制了sEV对MCF7细胞的促迁移功能;小鼠体内实验证明,注射高平分型GlcNAc修饰的sEV组小鼠,MCF7细胞向肺部迁移数量及肺部肿瘤结节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说明高平分型GlcNAc修饰能够抑制sEV对MCF7细胞促迁移作用,这种调控是通过β1介导的。结合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β1上平分型GlcNAc修饰水平更高的病人,其生存期更长。最后,本文探究了平分型GlcNAc对乳腺癌细胞耐药的影响。化疗药物处理能够增加MGAT3的泛素化修饰并加速其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进而降低乳腺癌细胞中MGAT3的表达和平分型GlcNAc的含量;高平分型GlcNAc修饰的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更加敏感。与耐药细胞MCF7/Adr相比,过表达MGAT3的耐药细胞(7/AdrM3)排出药物的速度减慢;进一步探究平分型GlcNAc修饰调控药物外排的分子机制,发现药物转运蛋白-P-糖蛋白(P-gp)带有平分型GlcNAc修饰,7/Adr-M3细胞中以及细胞膜上的P-gp含量呈下降趋势,平分型GlcNAc修饰促进P-gp从细胞膜进入胞质内,发生降解,进而导致细胞排出药物的速度减慢,耐药性降低。平分型GlcNAc通过影响P-gp的定位及表达调控细胞的药物耐受性。综上,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平分型GlcNAc可以通过修饰integrinβ1调控sEV的促迁移功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恶性表型,高平分型GlcNAc修饰能够降低由P-gp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治疗迁移性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并为克服P-gp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耐药提供除小分子拮抗剂之外的治疗策略。

赵镇雷[2](2021)在《7,8-二羟基黄酮干预雌鼠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7,8-二羟基黄酮(7,8-DHF)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结构较为罕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它可以模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特异性地结合并激活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触发BDNF/TrkB信号级联,发挥相应的生理调节功能。目前有关7,8-DHF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干预及机制研究上,对其在外周组织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7,8-DHF可通过激活骨骼肌的BDNF/TrkB信号通路,改善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且在雌性小鼠中效果显着,但是这种性别依赖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大数据分析显示,相比同龄男性,女性步入绝经期后,代谢综合征(MetS)等慢性病高发,这与女性绝经后性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及其雌激素相关受体的变化有着密切关联。为了明确7,8-DHF在雌性小鼠衰老过程中对MetS发生的干预作用及其存在性别差异性的原因,本论文分别采用整体动物试验和体外细胞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7,8-DHF长期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雌性小鼠因高脂膳食(HFD)和提前绝经导致的MetS发生。7,8-DHF在不抑制小鼠食欲的情况下,可有效抑制HFD诱导的体重过度增长和内脏脂肪堆积,并可同时改善低脂(LFD)膳食和HFD模式下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骨量丢失。(2)通过对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储备等相关指标的分析测试,进一步评估了7,8-DHF对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的调控和保护作用。结果显示,7,8-DHF长期干预可有效调节小鼠HPO轴功能:保护卵巢储备功能,预防提前绝经,并维持主要性激素水平的稳定;无论是LFD还是HFD膳食模式,7,8-DHF干预均能有效预防卵泡闭锁凋亡,保护卵巢中健康卵母细胞的发育;同时增加外周循环中血清雌二醇(E2)的水平,并降低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根据血清脂多糖(LPS)、炎症因子和血清素(5-HT)等监测指标的分析结果推测,7,8-DHF对HPO轴卵巢储备功能保护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降低肠道微生物介导的全身炎症实现的。(3)7,8-DHF干预能影响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能促进有益菌种在肠道中的定植、减少潜在致病菌在肠道中的丰度,并作用于MetS的改善,但是在不同膳食模式下差异较大。在LFD膳食模式下,7,8-DHF虽然显着降低了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却显着上调了以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Bacteroides plebeius和Blautia producta为代表的6种产丁酸、抑制炎症的有益菌群,并下调与糖尿病有关的Allobaculum等菌群,间接作用于MetS相关表型的改善。在HFD模式下,7,8-DHF能显着增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增加了Oscillospira、Mucispirillum schaedleri和Dehalobacterium等与产丁酸、抗炎有关的有益菌群。此外,7,8-DHF对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CFAs)、特别是丁酸的生成有显着的促进作用。(4)本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Rα的激活和BDNF/TrkB信号通路的激活一样,对骨骼肌能量代谢都是不可或缺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7,8-DHF能够维持小鼠骨骼肌中ERα蛋白的水平。进一步地,在体外C2C12肌管细胞试验研究中,发现7,8-DHF可分别通过与BDNF/TrkB信号通路相关联的细胞外调节激酶(ERK)和酪氨酸家族激酶(Src)信号分子的激活,反式激活ERα在AF-1功能域的丝氨酸Ser118(S118)和AF-2功能域的酪氨酸Tyr 573(Y537);并且发现k252a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的激活后,7,8-DHF对ERαY537的反式激活失效;反过来,ERα的敲除,也可以阻断BDNF/TrkB及下游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同时降低骨骼肌线粒体中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结果表明,ERα和BDNF/TrkB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串扰,并且Src家族激酶在其中起核心作用,二者协同作用于骨骼肌中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综上所述,本文以BDNF的天然小分子模拟物—7,8-DHF为研究对象,从对肠道菌群的有益影响、HPO轴功能的调控及骨骼肌中ERa和BDNF/TrkB信号串扰三个方面,系统地阐释了7,8-DHF对雌性小鼠因衰老绝经和HFD膳食导致的MetS的改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维持或提升骨骼肌中ERa活性,对于缓解雌性动物年龄相关的代谢紊乱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为7,8-DHF性别差异地干预MetS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为女性MetS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新策略。

陈畅[3](2021)在《外周血免疫炎症蛋白复合物与乳腺癌相关性的探索与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如何早期发现肿瘤、预测患者预后以及监测复发转移等一直是各中心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免疫炎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引起广泛关注,有研究发现血清免疫炎症相关蛋白复合物(Serum immunoinflammation-related protein complexes,IIRPCs)在提示肿瘤发生发展方面具有潜在价值,且与疾病进展相关,但目前尚无该指标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意在探索血清IIRPCs是否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该指标是否能预测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方法:本研究论文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纳入复发转移高风险的乳腺癌患者,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native-PAGE)分离外周血中的IIRPCs并分型,应用Quantity One软件定量检测各条带表达水平,统计分析不同患者IIRPCs与其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等的相关性。第二部分选择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探究IIRPCs是否能预测该部分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我们采用近年来建立的评估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远期复发转移风险的预后工具:5年临床治疗后评分模型(5-year clinical post-treatment score model,CTS5)进行预后预测,并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对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以此为参照,计算入组患者CTS5评分并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分别检测、统计分析其外周血IIRPCs的类型及水平,探索该部分患者外周血IIRPCs是否与复发转移风险有关。结果:第一部分共纳入289例患者,大多数患者血清样本为IIRPCs的a型(123/289,42.6%)或b型(108/289,37.4%),疾病进展患者和无疾病进展患者、TNBC患者和非TNBC患者之间的IIRPCs类型分布均无显着性差异(p=0.205、0.231)。IIRPCs的水平高低与乳腺癌的原发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或淋巴结状态无关。但疾病进展患者的蛋白复合物水平显着高于无进展患者[a型:a3(57.59±19.67 vs.49.41 ± 14.69,p=0.016);a4(60.61±20.54 vs.52.51±11.89,p=0.017);b型:b4(48.59±16.21 vs.40.84±13.96,p=0.012);b5(58.35±15.79 vs.49.97±14.62,p=0.008)]。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其水平高低仍与疾病进展明显相关(a3:p=0.037;a4:p=0.029;b4:p=0.006;b5:p=0.009)。第二部分SEER数据库对CTS5模型验证的结果显示:纳入的23,168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绝经后和绝经前患者分别为13,686名和9,482名。当将CTS5评分作为连续变量时,其计算数值越大,5年治疗后的预后越差,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且与是否绝经无关。当将CTS5评分作为分类变量时,评分为高危组的HER2阴性患者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reast cancer specific survival,BCS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均显着降低,也与是否绝经无关。因此认为CTS5模型可用于绝经前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患者远期复发转移风险评估。随后,本部分纳入147名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按CTS5评分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组,3组患者外周血IIRPCs的类型中a、b型均占多数,但高危患者外周血IIRPCs的c型较少(低危:中危:高危=17.5%:22.6%:7.5%),多组比较中虽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高危组调整后标化残差的绝对值为1.9,较中低危组明显更少。三组患者间IIRPCs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型三组比较F(2,53)=1.895,p=0.16;b型三组比较F(2,49)=1.601,p=0.21]。结论: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事件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IRPCs水平高于无病生存者,个体化的IIRPCs水平可能成为反映乳腺癌患者肿瘤负荷的潜在指标,有望用于病情监测。根据SEER数据库数据验证显示CTS5模型对于绝经前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效果较好,基于此的不同风险分组患者中,高危患者外周血IIRPCs的c型较少,意味着具有c型IIRPCs的患者可能复发转移风险较低,而IIRPCs水平与远期复发转移风险无关。

陈小波[4](2021)在《miR-9-5P在非小细胞肺癌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1999年Maniotis[1]]第一次在高侵袭性的黑色素瘤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管道样结构,被称为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ory VM)。构成血管生成拟态的管壁如:层粘连蛋白、肝素硫酸盐蛋白多糖、Ⅳ胶原蛋白等是富含PAS染色阳性的细胞外基质,其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标记免疫组化染色(FVlllRag、Ules、cD31、CD34、KDR等)阴性。这些通道与肿瘤血管相连,为肿瘤组织提供血供。血管生成拟态与内皮依赖血管最显着区别是,内皮细胞围成的血管CD31染色阳性而PAS染色阴性,而血管生成拟态管壁呈PAS阳性而CD31染色阴性。miRNAs与血管生成拟态在恶性肿瘤的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发现miRNAs可以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而引起恶性肿瘤侵袭性、转移能力的改变。但血管生成拟态和miRNAs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调控信号通路尚未明确。我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肺癌患者血液中miR-9-5P较肺良性肿瘤患者显着上调、miR-9-5P在肺癌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肺组织中显着上调。相关研究报道miR-9-5P可以调节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但在肺癌研究中的相关报道很少。本研究拟测定NSCLC组织中miR-9-5P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情况,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究上调、下调miR-9-5P对NSCLC增殖、迁移、侵袭等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初步探究miR-9-5P的靶基因及相关通路,探讨miR-9-5P在NSCLC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机制,希望为肺癌诊断、靶向药物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人NSCLC组织中miR-9-5P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情况及临床意义收集60例手术治疗的NSCLC癌组织及配对远端正常肺组织,应用qPCR检测NSCLC癌组织及配对远端正常肺组织中miR-9-5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CD31/PAS双重染色方法检测NSCLC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2.miR-9-5P对NSCL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A549、NCI-H1299为实验细胞株,通过质粒转染的方法分别上调及下调miR-9-5P,并筛选出相应的稳定转染细胞株,qPCR验证miR-9-5P转染效率;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划痕试验、Transwell侵袭试验、细胞凋亡检测实验、三维细胞培养实验检测miR-9-5P对NSCLC的增殖、克隆、迁移、侵袭、凋亡及管道形成能力的影响。3.miR-9-5P在NSCLC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应用TargetScan、PicTar和miRanda基因预测软件筛选miR-9-5P的靶基因,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检测稳定上调、下调miR-9-5P的NSCLC细胞株中E-cadher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不同miR-9-5P水平的肺癌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验证miR-9-5P与E-cadherin的相关性。Western Blot检测稳定上调、下调miR-9-5P的NSCLC细胞株中血管生成拟态相关蛋白VE-cadherin、MMP2、MMP9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不同miR-9-5P水平的肺癌癌组织中VE-cadherin、MMP2、MMP9的表达,验证miR-9-5P对NSCLC中血管生成拟态相关蛋白的影响。4.miR-9-5P对裸鼠NSCLC移植瘤和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研究以稳定上调、下调miR-9-5P的A549、NCI-H1299为实验细胞株,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上调、下调miR-9-5P对NSCLC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CD31/PAS双染检测不同miR-9-5P水平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情况,比较上调、下调miR-9-5P对裸鼠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能力的影响;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裸鼠移植瘤中EMT发生的关键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裸鼠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相关蛋白VE-cadherin、MMP2、MMP9的表达情况,比较上调、下调miR-9-5P对裸鼠移植瘤中EMT关键蛋白E-cadherin和血管生成拟态相关蛋白VE-cadherin、MMP2、MMP9的影响,进一步验证miR-9-5P对NSCLC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结果]1.人NSCLC组织中miR-9-5P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情况及临床意义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miR-9-5P较癌旁正常肺组织明显上调;miR-9-5P上调明显组与miR-9-5P上调不明显组相比:鳞癌比率更高、Ⅲ期比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比率更高(P<0.05)。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有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低分化肿瘤较中高分化肿瘤更容易形成血管生成拟态(P<0.01);Ⅲ期肿瘤较Ⅰ+Ⅱ期肿瘤更容易形成血管生成拟态(P<0.0 1)。血管生成拟态阳性组癌组织中miR-9-5P较血管生成拟态阴性组明显上调。miR-9-5P和血管生成拟态是NSCLC病理差分化的一个指标,两者成正相关。2.miR-9-5P对NSCL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上调miR-9-5P后促进了 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能力,而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差异越明显。上调miR-9-5P后促进了 A549和H1299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管道形成能力;下调miR-9-5P后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反。但上调、下调miR-9-5P后A549和H1299细胞均未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3.miR-9-5P在NSCLC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分子机制生物信息预测E-cadherin是miR-9-5P的潜在靶基因之一,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9-5P可直接靶向作用于E-cadherin。Western Blot检测NSCLC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相关蛋白发现:miR-9-5P上调明显组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高于上调不明显组、VE-cadherin、MMP2、MMP9的表达低于上调不明显组。Western blot检测A549、H1299细胞株发现:上调miR-9-5P的细胞株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出现明显下降,而MMP2、MMP9、VE-cadherin表达量出现上升,下调miR-9-5P细胞株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出现明显上升,而MMP2、MMP9、VE-cadherin表达量出现下降。4.miR-9-5P对裸鼠NSCLC移植瘤模和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裸鼠移植瘤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上调、下调miR-9-5P组裸鼠体重增长、成瘤能力无差异;下调miR-9-5P组移植瘤生长速度慢、肿瘤体积小,质量轻;上调miR-9-5P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差异。裸鼠移植瘤组织免疫组化、CD31/PAS双染发现:移植瘤肿瘤中有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但因例数少(每组6例),各组间无差异。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EMT发生的关键蛋白E-cadherin和血管生成拟态相关蛋白发现:上调miR-9-5P组EMT发生的关键蛋白E-cadherin表达降低;血管生成拟态相关蛋白MMP2、MMP9和VE-cadherin表达升高,下调miR-9-5P组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反。[结论]1.miR-9-5P、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与NSCLC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等呈负相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miR-9-5P上调、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可能是临床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2.抑制miR-9-5P能抑制NSCLC的增殖、克隆、迁移、侵袭和管道形成能力,并且能减慢裸鼠移植瘤生长,提示miR-9-5P有可能作为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3.miR-9-5P降低NSCLC EMT发生的关键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增加血管生成拟态相关蛋白VE-cadherin、MMP2、MMP9的表达,EMT通路可能是miR-9-5P调节NSCLC生长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信号通路之一。

罗灿[5](2021)在《基于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与乳腺良性病变(benign breast disease,BBD)患者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进行分析,建立最优的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模型,并筛选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胆汁酸标志物。方法1.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收集29名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47名乳腺癌患者,并收集其临床信息,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初潮时间以及合并症信息等。2.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scopy,UPLC-Triple TOF-MS/MS)方法,结合靶标与非靶标策略,检测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24种已知胆汁酸和15种可能胆汁酸含量,并比较无合并症BBD患者与BC患者血清胆汁酸含量差异。3.基于无合并症患者胆汁酸数据,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作为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成分胆汁酸。4.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模型、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以及临床生化标志物在合并症患者中鉴别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无合并症患者中,BBD组与BC组之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初潮年龄以及肝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BBD组中有16名合并症患者(占比55.2%),BC组中则包含27个合并症患者(占比57.4%)。2.无合并症BC患者血清中三种胆汁酸的含量与无合并症BBD患者相比具有显着差异。其中,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其它两种可能的胆汁酸,一种二羟基牛磺结合型胆汁酸(dihydroxy tauro-conjugated bile acid,Tdi-1)和一种硫酸化的甘氨结合型胆汁酸(sulfated dihydroxy glyco-conjugated bile acid,Gdi-S-1)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另一方面,由于游离胆汁酸水平的升高和结合型胆汁酸水平的降低,BC组已知和可能胆汁酸中的游离与结合胆汁酸比率分别增高1.92倍和1.30倍(P<0.05)。由于牛磺结合型胆汁酸含量的减少,BC组可能胆汁酸中的甘氨与牛磺结合型胆汁酸比率比BBD组高2.62倍(P<0.05)。3.无合并症患者中,BBD与BC两组患者的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具有一定差异。PLS-DA模型显示两组患者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能够明显区分。模型呈现高拟合度(R2Y=0.791)和良好的预测能力(Q2=0.683),且无过拟合现象。已建立模型内部验证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2.3%。结合ROC曲线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筛选出CDCA和Tdi-1作为联合诊断标志物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其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达0.954(95%CI:0.880~1.000),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可达95.0%、92.3%。4.在合并症患者中,所建立的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性为66.7%~100.0%,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准确性为54.2%~66.7%,而临床生化标志物鉴别诊断准确性仅为33.1%~39.3%。结论BBD患者与BC患者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具有一定差异。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及胆汁酸联合标志物可用于BBD与BC的鉴别诊断,其诊断效能均优于临床生化标志物。

李书琪[6](2021)在《从二仙汤研究补肾法对乳腺增生症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受体通路的调节》文中指出目的:乳腺增生症(Mammary of Gland Hyperplasiva,MGH)是女性群体中最常见的疾病,大约70%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症状。乳腺增生症患者有乳房疼痛,局部肿块等症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患者还伴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肾虚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困扰生活。既往研究发现其有2%-4%的可能性进展为乳腺癌,这给患者带来了较大心理不适和压力。因此对乳腺增生症诊疗的深入研究必须且有意义。二仙汤作为补肾调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代表方,疗效显着,被写入了多版中医外科学教材,并载入该病的诊疗常规。团队前期研究结果发现:在缓解乳腺增生症大鼠的乳腺厚度方面,补肾法代表方剂二仙汤优于疏肝法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提示补肾法抑制乳腺增殖的疗效可能优于疏肝法,在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二仙汤包含两种补肾法,即补肾阳法和补肾阴法,两种补肾法是否都对乳腺增生症具有确切治疗作用,各自治疗效果作用的具体靶点尚不清楚。雌、孕激素受体通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MGH的经典信号传导通路:雌/孕激素与细胞核内雌激素受体以及孕激素受体结合,发生构型改变,形成复合物并诱导转录,与靶基因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以及孕激素反应元件(progesterone response element,PRE)结合,启动基因转录和翻译。与此同时,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SRC-1、P300等对转录过程起激活作用,与此相反,辅抑制物因子NcoR或SMRT等,可能对转录过程起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选用二仙汤及其两种补肾法拆方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对雌/孕激素受体通路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实验一: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复制乳腺增生症大鼠模型,给予二仙汤全方、补肾阳拆方、滋肾阴拆方分别进行干预。以西药他莫昔芬为对照。观察大鼠第2对乳房腺体高度、乳腺病理形态、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等指标。实验二:制备二仙汤及其拆方含药血清,以他莫昔芬为对照组,检测二仙汤及其拆方对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活性作用。实验三:造模及治疗方法同实验一。使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雌、孕激素及泌乳素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乳腺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上激素受体反应元件、辅激活因子SRC-1蛋白表达情况。结论:1、从实验一我们发现二仙汤全方及补肾阳拆方组药物能够改善MGH大鼠的一般状态,缓解造模后大鼠腹部体毛脱落情况,使大鼠体重稳定增长;降低MGH大鼠的乳腺腺体高度、缓解乳腺组织腺体增生、上皮细胞复层、乳腺细胞增殖情况。而滋肾阴拆方组药物仅能改善大鼠的一般状态。说明补肾法代表方二仙汤中起到确切治疗MGH作用的主要在于补肾阳药物,滋肾阴药物主要起到佐制作用。2、从实验二我们发现二仙汤全方及其两种补肾阳拆方含药血清均能降低乳腺正常上皮细胞MCF-10A的细胞活性,且补肾阳拆方对MCF-10A细胞活性的影响与西药对照组TAM相当。3、从实验三我们发现,二仙汤全方及其补肾阳拆方对MGH大鼠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影响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但能够降低大鼠乳腺组织内雌激素受体ERα、孕激素受体PR、辅激活因子SRC-1的表达,同时增加雌激素受体ERβ的表达。说明二仙汤全方及补肾阳拆方治疗MGH大鼠的作用机制不在于对雌/孕激素受体通路上游激素水平的调节,而在于对通路中游受体敏化程度的改善及下游辅激活因子的抑制起到治疗作用。滋肾阴药物对雌/孕激素受体通路无明显作用。此外,二仙汤全方及其补肾阳拆方对MGH大鼠体内泌乳素具有抑制作用,对泌乳素受体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意义:丰富补肾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科学内涵,为临床使用补肾法治疗乳腺增生症提供更多遣方用药参考。

杨豆宇[7](2021)在《血清microRNA-146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价值及临床指标相关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健康女性、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血清miR-146a表达差异对比,进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诊断过程中血清miR-146a表达的价值判断,进行临床参数、分子参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与血清miR-146a相关性验证,在此前提下完成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血清miR-146a表达关系分析。方法:筛选提取30例健康女性、20例乳腺纤维腺瘤病例和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血清标本(保存在重大疾病标本库),基于q RT-PCR技术对健康女性、乳腺纤维腺瘤、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血清miR-146a(外周静脉血)表达展开检测,完成组间血清miR-146a表达差异比较与分析,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诊断实践中的特异度与灵敏度评估基于ROC曲线下面积进行;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种分子亚型和各类分子参数、临床参数间血清miR-146a表达差异展开进一步分析。结果:在健康者、乳腺纤维腺瘤病例中血清miR-146a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健康组、乳腺纤维腺瘤组血清miR-146a表达明显低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AUC(ROC曲线下面积)0.731,形成79.70%准确度、44.40%特异度,93.50%灵敏度。从肿块大小、HER-2表达、PR、月经状态、年龄等参数指标来看,各组间样本血清miR-146a表达相近,P>0.05;从雌激素受体状态差异、淋巴结转移存在与否分组来看,血清miR-146a表达明显不同,P<0.05。雌激素受体阳性、出现淋巴结转移条件下,血清miR-146a表达上调均很明显。各分子亚型组间血清miR-146a表达对比,在HR阳性、Her-2阳性型中血清miR-146a表达较高,不过和各分子亚型区别并不明显,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血清miR-146a检测有相应的诊断参考意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标志物(血清学)可以采用血清miR-146a;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侵袭能力、转移能力评估角度来看,血清miR-146a表达测定的临床参考功能比较大。

单安琪[8](2020)在《典型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氟类化合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新兴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同时具有极强的抗水解、抗光解、耐酸、耐碱能力。全氟类化合物疏水、疏油的特殊理化性质使其被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如一次性食品包装、炊具涂料、户外用品等消费品,以及消防泡沫、抛光剂、涂料等生产加工领域,自使用至今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该类物质可以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如土壤、水体及大气沉降物等。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会以多种方式暴露于全氟类化合物。人体外周血、脐血、甚至母乳中均可检出该类物质,其造成的健康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氟类化合物所造成健康损害主要有器官毒性、免疫毒性、内分泌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等方面,而有关其对乳腺癌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估计,2018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约为208万例,新发乳腺癌死亡约为62万例,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顺位的首位,每4位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就有一位为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所造成的疾病负担逐年加重,而环境因素作为乳腺癌的危险性因素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有关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较为有限,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仅10余篇,且结论尚不一致,因此仍需要大量研究来探索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的关系。此外,已发表的有关二者间关系的研究均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污染分布和社会人口学分布与发达国家并不一致,且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所以,基于我国人群探索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的关系尤为必要。目的:1.评估典型全氟类化合物PFOA、PFNA、PFDA、PFUdA、PFDoA、PFTrDA、PFTeDA、PFHxS、PFHpS、PFOS、P3MHpS、P4MHpS、P5MHpS、P6MHpS、P45DMHxS、11CL-PF3OUdS、9CL-PF3ONS在一般人群中的内暴露水平;2.探索典型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3.探索典型全氟类化合物与不同分子分型、受体分型乳腺癌及乳腺癌不同特征(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情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4.探索典型全氟化合物PFOA对2种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影响及其中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选取前往天津市肿瘤医院就诊,进行乳腺癌筛查、诊断、治疗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选取病例380例,对照798例。采用标准化问卷收集参与者的基本信息,收集外周血15 mL冻存备以检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UHPLC-MS)的方法检测人群血清全氟类化合物浓度水平,经震荡萃取、氮吹浓缩、纯化等前处理后,采用SHIMADZU Nexera UHPLC LC-30A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与AB SCIEX Triple Quad TM500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组合系统对目标全氟类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进行研究人群基本特征及17种全氟类化合物分布的统计描述以及初步的统计分析。2.根据是否患有乳腺癌,将全氟类化合物以连续性变量以及等级变量形式构建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将全氟类化合物按照结构式分为三个子类(PFCAs、PFSAs、PFSA isomers),将以上三大类物质按照连续性变量以及等级变量形式构建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子类全氟化合物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3.基于临床病历收集病例组人群乳腺癌相关资料,使用多重Logistic回归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全氟类化合物与不同分子分型、受体分型乳腺癌以及乳腺癌各特征之间的关系。4.使用PFOA对2种人类乳腺癌细胞MCF7以及MDA-MB-231进行24 h染毒处理,随后采用CCK-8细胞活性实验,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以及qRT-PCR实验,阐明PFOA对乳腺癌细胞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1.本研究人群普遍暴露于多种全氟类化合物,内暴露在国内外一般人群中处于中高水平,血清浓度水平最高的全氟类化合物为PFOS、9CL-PF3ONS以及PFOA,其中位暴露水平分别为12.53(IQR:7.95,18.20)ng/mL、9.49(IQR:5.02,15.42)ng/mL以及3.27(IQR:2.23,4.94)ng/mL。2.PFOA、PFDA、PFOS在作为连续变量时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分别为1.483(1.326,1.659)、1.619(1.194,2.195)及1.080(1.050,1.111),其中PFOA和PFDA在作为等级变量时同样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二者的OR值随暴露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FNA、PFHx S、P3MHp S在作为连续变量时为乳腺癌可能的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546(0.383,0.778)、0.479(0.322,0.712)及0.098(0.046,0.210),其中PFHx S、P3MHp S在作为等级变量时同样为乳腺癌可能的保护因素,二者OR值随暴露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减小。3.相对于本研究中Luminal A,Luminal B及Basal型乳腺癌,PFOA对HER2型乳腺癌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FOA、P4MHp S对ER阴性乳腺癌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FOA对PR阳性乳腺癌的影响,PFDA与P5MHp S对PR阴性乳腺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FTe DA暴露更易导致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较大,11CL-F3OUd S暴露更易导致乳腺癌患者淋巴受累较重,但机制未明。4.低剂量PFOA可以增强MDA-MB-231的细胞活力,高剂量的PFOA可以导致MDA-MB-231和MCF7细胞活力显着下降,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FOA显着增加了MDA-MB-231和MCF7细胞迁移及侵袭水平,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对于MDA-MB-231细胞,PFOA可能通过影响MAPK1以及MMP2促进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发生;对于MCF7细胞,PFOA可能通过影响ER-α、GPER、PI3K、以及SLUG来促进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发生。结论:在我国人群中,部分典型全氟类化合物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不同的全氟类化合物对各分型乳腺癌或乳腺癌特征的影响各异,提示其致病机制并不相同;PFOA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侵袭、迁移的促进作用机制不同,其中可能涉及到ER、GPER、ERK1/2与PI3K-AKT信号通路,但具体机制仍需探索。本文为全氟类化合物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流行病学及分子证据,为乳腺癌的预防及靶点治疗提供新的研究基础。

杨墨丹[9](2020)在《肝癌肝移植术前胆固醇代谢失衡对肿瘤复发的预警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肝癌肝移植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达20.0%57.8%,术前科学精准的复发风险评估是获得良好移植预后的重要保障。胆固醇代谢在肝细胞癌(HCC,以下简称“肝癌”)等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增殖调节、能量供给、信号转导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前外周血胆固醇代谢相关指标对术后肿瘤复发的预警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全肝肝移植的209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与随访资料,回顾分析术前外周血胆固醇代谢状况与肝移植(LT)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对移植前胆固醇代谢相关参数与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生存分析,联合比较围术期重要临床指标对肿瘤复发风险的预测能力,并进一步结合常用移植标准,基于胆固醇代谢相关参数建立预测模型,优化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预警体系。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LDL-C/HDL-C ratio)是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随后建立胆固醇代谢相关预测模型并将其命名为TLH指数(TLH=TC*LDL-C/HDL-C)。TLH指数的AUROC值为0.665(p<0.001)。低TLH组的3年无肿瘤生存率显着高于高TLH指数组(低TLH组vs高TLH组:75.5%vs 43.5%,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TLH指数(p<0.001)和杭州标准(p<0.001)是LT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符合杭州标准的受者中,低TLH指数组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高TLH指数组(90.1%vs 76.0%,p<0.001)。结论: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胆固醇代谢失衡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基于胆固醇代谢相关参数建立的TLH指数可有效预测移植后肿瘤复发,该指数联合杭州标准有助于术前实现精准的预后评判与受者选择。

秦沁[10](2019)在《DKK1通过建立转移前微环境调控乳腺癌骨转移》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是世界上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骨转移后很难治愈,因此研究乳腺癌骨转移的调控机制迫在眉睫。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已表明,乳腺肿瘤可以通过LGR4下游信号调控转移前微环境,从而调控骨转移的发生。并且我们实验室前期已经发现沉默LGR4的乳腺癌细胞中DKK1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DKK1属于DKK(Dickkopf)家族,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分泌型蛋白。研究表明,DKK1主要通过作用于Wn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功能十分广泛,与癌症、骨骼类疾病、风湿病等多种疾病相关。为了进一步明确DKK1在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本论文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首先,血清ELISA实验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DKK1的含量显着高于非骨转移患者血清中DKK1的含量,而且骨转移组织中DKK1表达显着上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DKK1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负相关,且DKK1在骨转移能力更高的乳腺癌细胞中表达更高。利用转移前微环境的方法构建小鼠动物模型,我们发现用DKK1过表达肿瘤细胞的条件培养基预处理的小鼠骨环境中破骨细胞的活性提高,进而显着促进了骨转移的发生。体外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DKK1能够浓度依赖性地促进BMM(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的迁移,并且小鼠模型中DKK1过表达肿瘤细胞的条件培养基预处理小鼠的骨环境中破骨前体细胞含量显着提高。另外,体外细胞迁移、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DKK1可以通过BMM经典的Wnt信号通路,抑制β-catenin的激活,进而促进BMM的迁移,而不是通过非经典的Wn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综上所述,肿瘤细胞分泌的DKK1可能通过转移前微环境的方式先到达骨中,抑制BMSC(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通过抑制β-catenin的激活促进破骨前体细胞招募,并且通过提高成骨细胞分泌的RANKL/OPG值进一步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打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促进溶骨性骨转移的发生。本研究为以此为靶点治疗乳腺癌的骨转移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乳腺癌患者血清中LN含量与雌激素受体关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患者血清中LN含量与雌激素受体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平分型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乳腺癌发展及耐药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乳腺癌概述
    1.2 平分型GlcNAc糖基化修饰概述
    1.3 整合蛋白β1
    1.4 细胞外囊泡
    1.5 小细胞外囊泡
        1.5.1 sEV的形成
        1.5.2 sEV与肿瘤微环境
        1.5.3 sEV与肿瘤的多药耐药性
    1.6 癌症与多药耐药性
        1.6.1 多药耐药性概述
        1.6.2 药物转运蛋白
        1.6.3 细胞迁移与细胞耐药
        1.6.4 DNA修复机制与细胞耐药
        1.6.5 肿瘤微环境与细胞耐药
        1.6.6 糖基化修饰与细胞耐药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平分型 GlcNAc水平影响乳腺癌细胞表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细胞株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试剂配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复苏
        2.3.2 细胞传代
        2.3.3 细胞冻存
        2.3.4 RNA提取
        2.3.5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2.3.6 MGAT3 过表达质粒构建
        2.3.7 慢病毒转染
        2.3.8 细胞裂解及蛋白提取
        2.3.9 免疫印迹/凝集素印记
        2.3.10 免疫荧光染色
        2.3.11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
        2.3.12 划痕检测细胞迁移
        2.3.13 细胞凋亡检测
        2.3.14 克隆形成能力检测
        2.3.15 小鼠体内乳腺癌细胞肺迁移实验
        2.3.16 人乳腺癌组织芯片免疫染色
        2.3.17 小鼠肿瘤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
        2.3.18 数据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乳腺癌细胞过表达MGAT3 的验证
        2.4.2 过表达MGAT3 对细胞表型的影响
        2.4.3 过表达MGAT3 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2.4.4 过表达MGAT3 对乳腺癌细胞肺迁移能力研究
        2.4.5 MGAT3 及平分型GlcNAc水平影响乳腺癌病人生存期
    2.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sEV影响受体细胞迁移能力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株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试剂配制方法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无sEV血清的制备
        3.3.3 供体细胞条件培养基的提取
        3.3.4 Transwell细胞迁移能力检测
        3.3.5 划痕检测细胞迁移
        3.3.6 细胞凋亡检测
        3.3.7 细胞裂解及蛋白提取
        3.3.8 免疫印迹/凝集素印记
        3.3.9 细胞共培养模型
        3.3.10 Edu方法检测细胞增殖
        3.3.11 sEV提取
        3.3.12 密度梯度离心
        3.3.13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3.3.14 免疫电镜样品制备
        3.3.15 纳米颗粒粒径分析
        3.3.16 琥珀酰亚胺酯染色s EV
        3.3.17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受体细胞摄入s EV
        3.3.18 流式检测受体细胞摄入s EV
        3.3.19 克隆形成能力检测
        3.3.20 数据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供体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影响受体细胞表型
        3.4.2 共培养模型供体细胞分泌物对受体细胞的表型影响
        3.4.3 sEV影响受体细胞迁移能力
        3.4.4 sEV的表征
        3.4.5 受体细胞对sEV的摄入
        3.4.6 sEV中平分型GlcNAC水平的检测
        3.4.7 不同来源sEV对受体细胞表型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sEV中整合蛋白β1 的平分型GlcNAc修饰影响受体细胞迁移的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2.3 试剂配制方法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细胞裂解及蛋白提取
        4.3.3 免疫印迹/凝集素印记
        4.3.4 病人血浆sEV提取
        4.3.5 带有平分型GlcNAc修饰的蛋白质谱鉴定
        4.3.6 免疫沉淀和免疫共沉淀
        4.3.7 密度梯度离心
        4.3.8 免疫电镜样品制备
        4.3.9 NHS-biotin标记s EV
        4.3.10 流式检测受体细胞膜表面的integrinβ1
        4.3.11 磷酸激酶阵列分析
        4.3.12 蔗糖和乳糖处理
        4.3.13 细胞迁移能力检测
        4.3.14 小鼠乳腺癌细胞肺迁移能力检测
        4.3.15 数据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平分型GlcNAc修饰的糖肽质谱鉴定
        4.4.2 质谱鉴定到的糖蛋白功能分析
        4.4.3 平分型GlcNAc修饰的integrinβ1 的鉴定
        4.4.4 sEV中 integrinβ1 的检测
        4.4.5 sEV中 integrinβ1 的平分型GlcNAc修饰水平检测
        4.4.6 Integrinβ1 通过s EV进入受体细胞
        4.4.7 Integrinβ1 启动受体细胞中FAK信号通路
        4.4.8 Integrinβ1 的平分型GlcNAc修饰水平影响受体细胞的迁移能力
        4.4.9 乳腺癌病人血浆sEV对 MCF7 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4.4.10 sEV影响乳腺癌细胞肺转移能力
        4.4.11 数据库分析MGAT3和integrinβ1 水平与乳腺癌病人生存期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平分型GlcNAc修饰影响乳腺癌细胞化疗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细胞株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主要试剂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及耐药细胞株诱导
        5.3.2 质粒构建
        5.3.3 细胞裂解及蛋白提取
        5.3.4 免疫印迹/凝集素印记
        5.3.5 免疫荧光检测平分型GlcNAc水平
        5.3.6 流式检测细胞表面平分型GlcNAc水平
        5.3.7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腺癌病人血浆中平分型GlcNAc水平
        5.3.8 细胞活力检测
        5.3.9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5.3.10 RNA提取和反转录RCR
        5.3.11 RT-PCR检测细胞内MGAT3和P-gp的 mRNA表达
        5.3.12 免疫沉淀-质谱检测
        5.3.13 免疫沉淀和免疫共沉淀
        5.3.14 NHS-biotin标记膜蛋白
        5.3.15 数据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化疗药物处理降低细胞内MGAT3 和平分型GlcNAc的水平
        5.4.2 耐药细胞和耐药病人血清中的平分型GlcNAc水平下调
        5.4.3 提高平分型GlcNAc修饰降低细胞的药物耐受性
        5.4.4 过表达MGAT3 细胞药物耐受性下降
        5.4.5 化疗药物处理不改变MGAT3-mRNA水平
        5.4.6 化疗药物处理导致MGAT3 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
        5.4.7 平分型GlcNAc修饰水平影响P-gp在细胞内的含量
        5.4.8 P-gp带有平分型GlcNAc修饰
        5.4.9 平分型GlcNAc修饰水平导致细胞膜表面P-gp的含量差异
        5.4.10 高平分型GlcNAc修饰的P-gp通过多种途径发生降解
        5.4.11 平分型GlcNAc通过P-gp影响细胞耐药性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7,8-二羟基黄酮干预雌鼠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代谢综合征概述
        1.1.1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现状
        1.1.2 罹患代谢综合征的性别差异
        1.1.3 女性绝经后的代谢综合征高发
        1.1.4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1.2 类黄酮与代谢综合征
        1.2.1 黄酮类化合物
        1.2.2 类黄酮的体内代谢途径
        1.2.3 类黄酮抗代谢综合征可能的作用机制
        1.2.4 7,8-二羟基黄酮概述
    1.3 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综合征
        1.3.1 肠道微生物概述
        1.3.2 微生物—肠—脑轴(MGB axis)
        1.3.3 类黄酮与肠道微生物的交互作用
    1.4 骨骼肌调控能量代谢的相关分子机制
        1.4.1 雌激素受体
        1.4.2 BDNF/TrkB相关信号通路
        1.4.3 线粒体功能
    1.5 本课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7,8-DHF对小鼠代谢综合征的改善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动物
    2.3 试验方法
        2.3.1 动物试验设计
        2.3.2 血清及组织样本采集
        2.3.3 葡萄糖和胰岛素耐受试验
        2.3.4 血液生化指标测试分析
        2.3.5 基于Micro-CT的脂肪和骨密度分析
        2.3.6 组织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2.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7,8-DHF能有效抑制高脂膳食小鼠体重的过度增长
        2.4.2 7,8-DHF降低高脂膳食小鼠体内脂肪的堆积
        2.4.3 7,8-DHF改善小鼠脂代谢及血脂水平异常
        2.4.4 7,8-DHF干预对小鼠骨密度的影响
        2.4.5 7,8-DHF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7,8-DHF对小鼠生殖轴功能的调节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试剂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动物
    3.3 试验方法
        3.3.1 小鼠动情周期检测方法
        3.3.2 卵巢组织学和卵泡计数
        3.3.3 不同阶段卵泡分类方法
        3.3.4 子宫指数计算
        3.3.5 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分析测试
    3.4 结果
        3.4.1 7,8-DHF有助于维持小鼠正常动情周期
        3.4.2 7,8-DHF有助于维持HPO轴相关性激素水平的稳定
        3.4.3 7,8-DHF保护了雌鼠的卵巢储备功能
        3.4.4 7,8-DHF缓解了小鼠的全身炎症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7,8-DHF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试剂与设备
        4.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动物
        4.2.2 试验试剂与耗材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小鼠粪便采集
        4.3.2 菌群DNA提取及PCR扩增
        4.3.3 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
        4.3.4 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
        4.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4 结果
        4.4.1 测序所得序列的数据统计
        4.4.2 7,8-DHF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的多样性
        4.4.3 7,8-DHF调控肠道菌群构成
        4.4.4 7,8-DHF干预对MetS相关关键菌群的影响
        4.4.5 短链脂肪酸的测定结果
        4.4.6 7,8-DHF介导的肠道菌群变化与MetS相关指标的关联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7,8-DHF调控骨骼肌能量代谢的相关分子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试剂与设备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试剂与耗材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C2C12细胞培养和分化
        5.3.2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5.3.3 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模型的构建
        5.3.4 葡萄糖消耗试验
        5.3.5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5.3.6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5.3.7 免疫荧光检测
        5.3.8 慢病毒小发卡RNA(shRNA)转染靶向沉默Esr1基因
        5.3.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4 结果
        5.4.1 7,8-DHF诱导骨骼肌ERα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增加
        5.4.2 ERa和TrkB调控7,8-DHF介导的C2C12肌管葡萄糖消耗
        5.4.3 7,8-DHF激活ERa的相关分子机制
        5.4.4 ERa敲除可阻断TrkB及下游能量代谢相关信号分子的激活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3)外周血免疫炎症蛋白复合物与乳腺癌相关性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血清免疫炎症蛋白复合物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负荷的关系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清免疫炎症蛋白复合物对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评估的探索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综述: 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监测现状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4)miR-9-5P在非小细胞肺癌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人NSCLC组织中miR-9-5P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情况及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miR-9-5P对NSCLC细胞系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miR-9-5P在NSCLC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miR-9-5P对裸鼠NSCLC移植瘤和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miRNAS调节血管生成拟态在肺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部分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乳腺癌患者中胆汁酸的代谢变化及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从二仙汤研究补肾法对乳腺增生症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受体通路的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一、乳腺增生症的概述
        1 MGH西医认识与治疗概况
        2 MGH中医认识与治疗概况
    二、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再评价
        1 文献检索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4 方法学质量评价
        5 证据质量评价
        6 文献检索结果
        7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8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9 纳入研究证据质量评价
        10 讨论
    三、从补肾法论治乳腺增生症
        1 补肾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依据
        2 温补肾阳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现状探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二仙汤全方及其两种补肾法拆方对乳腺增生症大鼠的疗效观察及雌孕激素受体通路的机制研究
    前言
    第一节 概述
    实验一 二仙汤全方及其两种补肾法拆方对乳腺增生症大鼠的疗效观察
        1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二仙汤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的活性研究
        1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乳腺增生症大鼠雌/孕激素受体通路的研究
        1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乳腺增生症大鼠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的影响
        2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乳腺增生症大鼠乳腺雌孕激素受体及其通路的调节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个人研究成果

(7)血清microRNA-146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价值及临床指标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内容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 标本来源
        1.3 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2.1 实验所需主要设备与试剂耗材
        2.2 试剂制配
        2.3 试验方法
    3.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3.1 数据处理
        3.2 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典型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乳腺癌的筛查及诊断标准
        1.1.3 流行病学调查及生物样本的收集
        1.1.4 全氟类化合物的检测
        1.1.5 统计分析
        1.1.6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研究人群基本特征描述
        1.2.2 全氟类化合物暴露水平
        1.2.3 各全氟类化合物水平间的相关性
        1.2.4 其他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
        1.2.5 全氟类化合物(连续变量)与乳腺癌的关系
        1.2.6 全氟类化合物(等级变量)与乳腺癌的关系
        1.2.7 全氟类化合物子类总物质与乳腺癌的关系
    1.3 讨论
        1.3.1 全氟类化合物内暴露水平国内外比较
        1.3.2 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的关系
    1.4 小结
二、全氟类化合物与不同分型乳腺癌之间的关系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乳腺癌患者各项疾病指标与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收集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乳腺癌人群基本情况描述
        2.2.2 全氟类化合物与不同分型乳腺癌之间的关系
        2.2.3 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患者中ER表达的关系
        2.2.4 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患者中PR表达的关系
        2.2.5 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的关系
        2.2.6 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患者淋巴受累情况的关系
    2.3 讨论
        2.3.1 全氟类化合物对不同分型乳腺癌的影响
        2.3.2 全氟类化合物对乳腺癌不同特征的影响
    2.4 小结
三、PFOA对两种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PFOA基本信息及配置方法
        3.1.2 细胞培养与细胞传代
        3.1.3 细胞活性实验(CCK-8)
        3.1.4 细胞侵袭、迁移(Transwell)
        3.1.5 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
        3.1.6 基因表达情况(RT-PCR)
        3.1.7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PFOA对 MDA-MB-231和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
        3.2.2 PFOA对 MDA-MB-231和MCF7 细胞周期的影响
        3.2.3 PFOA对 MDA-MB-231及MCF7 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3.2.4 PFOA对 MDA-MB-231和MCF7 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3.3 讨论
        3.3.1 PFO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3.3.2 PFOA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全氟类化合物对乳腺癌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实验室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肝癌肝移植术前胆固醇代谢失衡对肿瘤复发的预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采集
    2.2 统计结果分析
3 结果
    3.1 肝癌肝移植受者的基本信息与临床转归
    3.2 TLH指数:预测移植后肝癌复发的胆固醇代谢相关复合指标
    3.3 TLH指数结合杭州标准优化移植后肿瘤复发预测效能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肿瘤相关胆固醇代谢稳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 液体活检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10)DKK1通过建立转移前微环境调控乳腺癌骨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乳腺癌及转移现状
        1.1 乳腺癌现状
        1.2 乳腺癌转移过程
        1.3 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第二节 肿瘤转移前微环境概述
        2.1 肿瘤转移前微环境中的分子和细胞成分
        2.2 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特点
    第三节 肿瘤的骨转移概述
        3.1 肿瘤的骨转移
        3.2 肿瘤骨转移的类型
    第四节 DKK1 与骨
        4.1 DKK1 概述
        4.2 DKK1 生理功能概述
第二章 DKK1 调控乳腺癌骨转移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主要溶液配制
        2.3 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和讨论
        3.1 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中DKK1 含量显着上调
        3.2 乳腺癌骨转移中DKK1 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
        3.3 DKK1 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负相关
        3.4 DKK1 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的骨转移能力相关
        3.5 小结
第三章 DKK1 通过调控转移前微环境调控乳腺癌骨转移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和讨论
        3.1 肿瘤细胞分泌的DKK1 上调骨环境中的破骨细胞活性
        3.2 DKK1 可以通过建立转移前微环境调控乳腺癌骨转移
        3.3 小结
第四章 DKK1 通过调控破骨前体细胞的迁移建立转移前微环境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和讨论
        3.1 DKK1 抑制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对BMSC迁移无显着影响
        3.2 DKK1 略微促进 BMM向破骨细胞分化,但显着促进 BMM的迁移
        3.3 BMM的条件培养基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3.4 肿瘤细胞中的DKK1 表达水平影响招募BMM的能力
        3.5 DKK1 调控转移前微环境中破骨前体细胞的数量
        3.6 小结
第五章 DKK1 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破骨前体细胞招募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和讨论
        3.1 DKK1 通过经典的β-catenin信号通路而不是非经典的信号通路调控BMM的迁移
        3.2 DKK1 抑制BMM的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3.3 小结
第六章 论文总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缩略词表
附录2:抗体表
附录3: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乳腺癌患者血清中LN含量与雌激素受体关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平分型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乳腺癌发展及耐药性的机制研究[D]. 曹琳. 西北大学, 2021(12)
  • [2]7,8-二羟基黄酮干预雌鼠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D]. 赵镇雷. 浙江大学, 2021(01)
  • [3]外周血免疫炎症蛋白复合物与乳腺癌相关性的探索与研究[D]. 陈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miR-9-5P在非小细胞肺癌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研究[D]. 陈小波.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5]基于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研究[D]. 罗灿.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从二仙汤研究补肾法对乳腺增生症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受体通路的调节[D]. 李书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血清microRNA-146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价值及临床指标相关分析[D]. 杨豆宇.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8]典型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机制初探[D]. 单安琪.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肝癌肝移植术前胆固醇代谢失衡对肿瘤复发的预警价值研究[D]. 杨墨丹. 浙江大学, 2020(02)
  • [10]DKK1通过建立转移前微环境调控乳腺癌骨转移[D]. 秦沁.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乳腺癌患者血清LN含量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