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国皮肤病学的发展

北宋中国皮肤病学的发展

一、北宋时期中国皮肤科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城财[1](2021)在《膏摩疗法与临床应用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进行检索,本研究对古代摩擦疗法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药物组方、适应病症进行整理总结,以期对摩擦类手法的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膏摩疗法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但是,膏摩古代文献因朝代更迭,纷繁复杂,特别是经历了从两普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的发展,再到宋金元时期以民间发展为主,再至明清时期,前后经历了4个时期。由于推拿专着的缺乏,其理论、手法、膏摩方、证治等散在于历代复杂的文献当中,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至今尚未有研究对此疗法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总结。本研究以膏摩发展时间为轴线,归纳其历史的发展脉络,分别总结出各时期常用的膏摩方药。膏摩疗法作为推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致力于膏摩疗法内在规律的研究,分析膏摩处方,探讨古代膏摩疗法的治疗病证,研究膏摩疗法的使用药物以及手法运用。力求探索膏摩疗法的优势病种,提高膏摩疗法临床疗效,为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推拿临床奠定理论基础。文献记载:膏摩既可内服有可外部使用,但以外用更为多见,成分大多为强气味药物,外部使用可渗透到皮下实现药性,达到消炎、止痛、祛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且膏摩还可刺激局部毛细血管及皮下组织,通过机体对温度的反射进而刺激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运,增强机体代谢,促进周围组织吸收营养,从而减少肿胀,达到消炎止痛,促进恢复目的。同时,药性渗入皮下,会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全身循环,更可对全身产生影响。此外,膏摩疗法具有制备简易,方便携带、使用简单等优势,其方药组成及适应病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菲[2](2021)在《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微生态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纳入健康受试者及湿疹各证型患者,并运用中医经典复方“龙胆泻肝汤”和“除湿胃苓汤”分别对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的湿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临床疗效。2.运用16S rDNA测序技术及靶向代谢组技术联合检测湿疹各证型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舌苔菌群,对于中医药治疗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的多维指标评价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了解湿疹湿证人群的菌群微生态特点及与代谢物之间的内在联系。3.基于菌群微生态探讨湿疹患者中湿邪致病的具体生物学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湿疹患者湿证人群病、证、舌苔微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1.采用探索性研究方案,其中横断面共纳入符合湿疹诊断标准的湿热浸淫证患者36例;脾虚湿蕴证(3组)患者105例(除湿胃苓汤方证组40例;参苓白术散方证组17例,固本化湿方方证组47例);湿疹非湿证患者16例。分别对不同组别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临床各项指标评价如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失眠指数评分、中医湿证评估积分并填写标本采集调查问卷;纳入排除相关系统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健康有湿人群22例,健康非湿人群28例,填写标本采集调查问卷。菌群微生态检测分析:为以上治疗前(0周)的各组患者和健康人群采集舌苔样本,外送至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舌苔16s rDNA及代谢组学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同时进行湿疹与健康人、湿疹湿证与非湿证的菌群多样性和差异代谢物的比对。2.单臂临床试验研究选择其中的2组: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8)进行辨证分型:1.湿热浸淫证,采用龙胆泻肝汤内服治疗,疗程8周;2.脾虚湿蕴证(除湿胃苓汤方证组),采用除湿胃苓汤进行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对患者进行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失眠指数评分、中医湿证评估积分并填写标本采集调查问卷,并采集舌苔样品。菌群微生态检测分析:将采集的全部舌苔样本外送至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舌苔16s rDNA及代谢组学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将临床资料与检测所得数据相结合,分析湿疹湿证患者的菌群特点,以及中药经典复方“除湿胃苓汤”和“龙胆泻肝汤”对脾虚湿蕴证和湿热浸淫证患者菌群微生态产生的影响。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探索性研究结果:不同证型的湿疹患者,在研究者整体评价(IGA)、中医湿证评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差异;(2)单臂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用除湿胃苓汤干预脾虚湿蕴证湿疹患者40例,治疗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中医湿证评估积分均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龙胆泻肝汤干预湿热浸淫证湿疹患者36例,其中11例在治疗4周后好转(达到EASI50),随即停服,体现中医中病即止的特点。治疗后2周、4周与治疗前相比,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失眠指数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湿证评估积分无统计学意义。但是19例治疗至8周时点的患者,在8周时点时中医湿证评估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6S rDNA研究分析结果(1)湿疹患者与健康人群系统发育地位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种主要有厚壁菌门(pFirmicutes)、变形菌门(p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p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pA 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pFusobacteria)等,分类单元在湿疹患者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为:放线菌门(p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cActinobacteria)、放线菌目(oActinomycetales)、放线菌科(fctinomycetaceae)、放线菌属(gActinomyces)、梭菌纲(cClostridia)、梭菌目(oClostridiales)、韦荣球菌科(fVeillonellaceae)、韦荣球菌属(gVeillonella)、双歧杆菌目(oBifidobacteriales)、双歧杆菌科(fBifidobacteriaceae)、乳酸菌科(fLactobacillaceae)、乳酸菌属(gLactobacillus)、消化链球菌属(gPeptostreptococcus);分类单元在健康人群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为:拟杆菌门(pBacteroidetes)、拟杆菌纲(cBacteroidia)、拟杆菌目(oBacteroidales)、普雷沃氏菌科(fPrevotellaceae)、普雷沃氏菌属(gPrevotella)、梭杆菌门(pFusobacteria)、梭杆菌纲(cFusoFusobacteriia)、梭杆菌目(oFusobacteriales)、梭杆菌科(fFusobacteriaceae)、梭杆菌属(gFusobacterium)、绿弯菌门(pChloroflexi)、纤线杆菌纲(cKtedonobacteria)、莫拉克斯氏菌属(gMoraxella)、放线杆菌属(gActinobacillus)、肉杆菌科(fCarnobacteriaceae)、颗粒链菌属(gGranulicatella)。两组患者在物种丰富度(richness)和覆盖度(Good’s coverage)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物种数量(Shannon和Simpson)和均匀度(Pielou’s evennes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湿疹湿证患者与湿疹非湿证患者系统发育地位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种与上述相同,分类单元在湿疹湿证患者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是:毛螺菌科(fLachnospiraceae)、红蝽菌纲(cCoriobacteriia)红蝽菌目(oCoriobacteriales)、红蝽菌科(fCoriobacteriaceae)、奇异菌属(gA topobium)、巨型球菌属(gMegasphaera)、丁酸弧菌属(gButyrivibrio);分类单元在湿疹非湿证患者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是:放线杆菌属(gActinobacillus)、细杆菌属(gAnaerofilum)、厌氧菌属(gAnaerofustis)、脱卤杆菌科(fDehalobacteriaceae)、脱卤杆菌属(gDehalobacterium)、真杆菌科(fEubacteriaceae)、毛螺菌科梭菌属(fLachnospiraceae,gClostridium)。湿疹湿证组的物种数量(Simpson)指数显着高于湿疹非湿证组(P<0.05),在丰富度、均匀度、覆盖度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3.代谢组学研究分析结果(1)经过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C-DA)验证后显示,湿疹各组证型患者与健康人之间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湿疹脾虚湿蕴证组与非湿证组之间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湿疹湿热浸淫证组与非湿证组之间代谢物不存在显着差异,模型不成立。(2)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后发现,湿疹组相比于健康人群上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及其代谢物、苯及其衍生物和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分别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对甲氧基苯甲酸(Anisic acid),2-氨基苯磺酸(2-Aminobenzenesulfonicacid),丙氨酸酪氨酸(Alaninetyrosine),2-脱氧肌苷(2’-Deoxyinosine),顺式 4-羟基-D-脯氨酸(Cis-4-Hydroxy-D-Proline),肌酸(Creatine);下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代谢物和甘油磷脂类物质,分别为甘氨酰-L-缬氨酸(Glycyl-L-valine),3-脲基丙酸(3-Ureidopropionate),甲基丁二酸(2-Methylsuccinic Acid),戊二酸(Glutaric Acid),乙基丙二酸(Ethylmalonate),甲酰四氢叶酸(10-Formyl-Thf),亚叶酸(Folicacid)。主要富集的通路有嘌呤代谢通路(Purine metabolism),抗叶酸途径(Antifolate resistance),嘧啶代谢通路(Pyrimidine metabolism)。湿疹脾虚湿蕴证组相比于湿疹非湿证组上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代谢物和苯及其衍生物,分别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谷氨酰-蛋氨酸(Glu-Met),鸟苷(Guanosine),L-蛋氨酸-L-谷氨酸(Met-Glu),丙氨酸酪氨酸(Alaninetyrosine),5’-脱氧腺苷(5’-Deoxyadenosine),2-脱氧腺苷(Deoxyadenosine),4-胍基丁酸(4-Guanidinobutyric Acid)等;下调的差异代谢物为脂肪酰类、氨基酸及其代谢物、核苷酸及其代谢物,分别为肉碱C10:1(Carnitine C10:1),十一烷二酸(Undecanedioic acid),O-乙酰肉碱(Acetyl-L-carnitine),肉碱 C5:0(Carnitine C5:0),L-氢化乳清酸(L-Dihydroorotic Acid),溶血磷脂酰胆碱 20:2(2n 异构 2)(LysoPC20:2(2nisomer2)),溶血磷脂酰胆碱 16:1(2n 异构)(LysoPC 16:1(2n isomer))。主要富集的通路有ABC转运蛋白通路(ABC transporter),嘧啶代谢通路(Pyrimidinemetabolism),嘌呤代谢通路(Purinemetabolism),半乳糖代谢通路(Galactose metabolism),色氨酸代谢通路(Ascorbate and aldarate metabolism)4.16S rDNA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结果在湿疹与健康人群的比对中,多数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呈负相关,相关性最高的门分类水平为变形菌门(pProteobacteria),其中伯克霍尔德菌属(gBurkholderia),gChelativoran,gDevosia,奈瑟氏菌属(gNeisseria),盐单胞菌属(gHalomonas),gChelativorans,厚壁菌门消化链球菌科(pFirmicutes,fPeptostreptococcaceae)产生的化合物数量最高,相关性最高的代谢物有色氨酰谷氨酸,腺苷-3’-磷酸,2-’脱氧鸟苷5’-一磷酸(dGMP),5-尿嘧啶核苷酸,L-高胱氨酸,硫胺素单磷酸盐,2’-O-甲基腺苷等。奈瑟氏菌属最相关的代谢物色氨酰谷氨酸和L-高胱氨酸在湿疹人群中显着降低,消化链球菌科最相关的代谢物2-巯基苯并噻唑在湿疹人群中显着升高。在湿疹湿证人群与非湿证人群的比对中,多数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呈正相关,相关性最高的门分类水平为厚壁菌门韦荣球菌属(pFirmicutes,g-Veillonella)产生的化合物数量最高,其次为厚壁菌门 Lachnoanaerobaculum 属(pFirmicutes,gLachnoanaerobaculum),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属(pBacteroidetes,gPrevotella),厚壁菌门(pFirmicutes)毛螺菌科 Moryella 菌属(fLachnospiraceae,gMoryella)。相关性最高的代谢物有L-蛋氨酸-L-谷氨酸和谷氨酰-蛋氨酸。厚壁菌门韦荣球菌属在湿疹湿证中的相对丰度显着增高,且与L-蛋氨酸-L-谷氨酸(|r|=0.60)和谷氨酰-蛋氨酸(|r|=0.59)均呈正相关性。在应用除湿胃苓汤治疗脾虚湿蕴证患者疗后与疗前对比中,普雷沃氏菌属(pBacteroidetes,gPrevotella)和厚壁菌门,链球菌属(pFirmicut es,g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且均与肉碱C10:1(Carnitine C10:1)呈正相关,分别为(|r|=0.68;|r|=0.64)。在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浸淫证患者疗后与疗前对比中,厚壁菌门链球菌属(pFirmicutes,g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且与鸟苷3’,5’-环一磷酸(Gua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水平呈正相关(|r|=0.62)。结论:本课题首次以病证结合的方式,利用16Sr DNA高通量测序结合菌群代谢组学技术完成了湿疹湿证患者的舌苔微生态结构与代谢物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湿疹患者中湿证与非湿证舌苔菌群多样性特征及其舌苔组织代谢谱的特点,总结如下:临床研究部分:(1)运用除湿胃苓汤和龙胆泻肝汤分别对于脾虚湿蕴证和湿热浸淫证的湿疹患者进行干预,其皮损评分和自觉症状评分改善显着,此两种经典复方饮片在湿疹疾病的改善上疗效确切;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浸淫证患者,在治疗4周时,疾病皮损评分及症状已明显得到改善,并且症状如POEM评分、瘙痒和睡眠得到改善尤为显着,且改善时间较早(2周时点),这可能与湿热浸淫证患者多处于湿疹的急性期状态有关;(2)两组受试者的中医湿证评分得到改善的时间相对滞后,且EASI50以上人群舌苔样本代谢物前后差异无意义,这可能与湿证的发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水液代谢异常相关,其宏观与微观的结果存在不一致。考虑证候的发生发展是长期慢性的过程,因此其评分有效时点的出现,也在疾病有效时点之后,推断舌苔样本差异代谢物有意义的时点应与湿证改善时点相对应。舌苔菌群16S rDNA研究部分:(1)利用16S rD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疹湿证患者舌苔菌群的结构分析,发现湿疹与健康人,湿疹湿证与湿疹非湿证人群舌苔菌群在丰度和多样性方面均有显着差异;(2)通过对湿疹湿证患者的舌苔微生物数据与舌苔组织代谢谱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舌苔菌群的改变与代谢表型有显着相关性,通过结合临床舌诊可以对证候的早期预警并通过纠正菌群加以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应用两种复方对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患者进行干预,拟杆菌门与普雷沃氏菌属的丰度均显着增加,而厚壁菌门变化不明显,这表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显着下降,这或许是改善湿疹湿证的证据之一,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菌群的后续研究意义较大。代谢组学研究部分:(1)湿疹组患者(包括湿证与非湿证)与健康人之间的舌苔样本代谢物均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湿疹患者脾虚湿蕴证人群与非湿证人群舌苔样本代谢物均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说明疾病与证候,即湿疹与湿证是共同作用并导致患者处于病理状态的因素。(2)利用UPLC-QTOFMS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分别识别湿疹与非湿疹,湿疹湿证与非湿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标记物及其相关的代谢功能分析,发现湿疹湿证患者的代谢异常主要与TCA循环、糖酵解途径能量代谢障碍及菌群介导的色氨酸、脂多糖代谢紊乱有关。

毛和荣[3](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黄英华[4](2020)在《朝鲜《医方类聚·妇人门》文献研究》文中认为《医方类聚》是朝鲜世宗大王下令编纂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医学类书,于世宗二十五年(1445年,明正统十年),由多位文官与医官共同编纂而成。该书初稿达365卷之多,校勘后初刻本为266卷,现存262卷,收方5万余首,凡950多万字。原书汇集先秦至明初的152部中国古籍及1部朝鲜医籍,是中国医学对外传播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及临床实用价值。《医方类聚》共设立92门,涵盖内、外、妇、儿、养生、急救等各方面内容,《妇人门》为卷206~238,占《医方类聚》全书卷数的近1/8,蕴含丰富的中医妇产科文献资料,而目前未见国内外针对该部分内容的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将深入探讨《医方类聚》中《妇人门》的编纂背景,分析其内容及编纂方式,将《妇人门》与现存中朝着名医籍中的妇科部分或妇科专着相比较,从而深入总结《妇人门》的学术价值。同时,还将《妇人门》主要引用医籍的文字与各书现存最佳版本的原文加以比对,以明确《妇人门》的文献价值。这一研究对于解读《医方类聚·妇人门》(以下简称《妇人门》),发掘其未被认识的文献价值、医学内涵,探寻当时中朝医学交流情况,以及中医学对东亚医学的影响和传播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妇人门》的编纂背景《医方类聚》汇集了大量文献,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15世纪,朝鲜王朝的政治、经济、外交环境良好,为《医方类聚》成书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朝鲜医学水平的提高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医书的编纂和出版。世宗大王对塑造本民族特色文化的追求,直接推动了《医方类聚》的编纂。在中朝长期的医药交流中,朝鲜储备了大量中医典籍,为《医方类聚》编纂提供了文本来源。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医方类聚》得以成书。原书从编纂到校勘、刻印,时间长达34年,各时期的参与者文化素质较高,又有王子负责监督,初稿完成后又进行了严格的校勘,从而有效保证了原书的编撰水平和刊刻质量。《医方类聚》成书百余年后,朝日之间爆发战争,朝鲜历史上称为“壬辰之战”。1598年藏于朝鲜的唯一一部原刊本作为战利品被带回日本,收藏于仙台医工藤平助家中,其中缺10余卷,后被收于贮藏条件更好的江户医学馆。原刊本随着德川幕府的倒台,辗转多地,现藏宫内厅书陵部。1852年,熟悉相关情况的日本考证学泰斗喜多村直宽萌发了复刻原书的想法,以之为底本组织刊刻,不仅订正了原书的个别错误,尤其难得的是还辑补了已缺失的7卷,辑补后全书仅缺4卷。辑补本于日本文久元年(1861)复刻完成,故称“文久元年本”。1876年,日朝两国局势缓和,喜多村直宽将文久元年本赠与朝鲜。1965年,韩国模写文久元年本《医方类聚》重新出版。1979年,台湾将韩国模写本全文缩小影印出版。1982年,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湖州中医院点校日本文久元年本出版,但对内容做了删改,幸而2006年重新点校时对删除内容又作了恢复。2002年,北京的中国文化研究会与九州出版社合作影印了日本文久元年本,并参考了从日本得到的朝鲜原版复制件,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底本。笔者研究所据之版本即为此本。在了解《医方类聚》整体状况的基础上,笔者考察了朝鲜及中国妇产科学发展历史,发现在《医方类聚》编纂年代,朝鲜本土的妇产科史料极少,难以探讨其对书中《妇人门》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原书中收载的中国医书状况,更应着重考证此前中国中医妇产科的发展史实。故以时代为序,考察了《医方类聚》成书前中医妇产科的历史,发现大体分为4个阶段:①远古至秦汉时期,为中医妇产科起源与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阶段;②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中医妇产科向专科化发展的阶段;③宋代,为中医妇产科独立分科的阶段;④金元明时期,是中医妇产科进步与发展的阶段。历史考证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妇人门》内容奠定了可靠基础和研究依据。2.《妇人门》的内容解析在分析《妇人门》内容来源的过程中,笔者考察了中、朝、日多种书目及其他相关记载,发现《妇人门》的内容源于84部中国书籍及1部朝鲜医籍,其引用书籍范围很广,涉及医书8类、78部,非医书4部,无从判断类别者3部。引用医籍类别中,以方书为主,妇科专着较少,客观表明妇产科内容被集于方书之中。引用书籍以宋金元时期的医书为主,而有9部为明代书籍。成书于明代中期的《妇人门》引用同时代中国书籍的情况,充分显示出当时的朝鲜引进中国医学速度之快。经统计分析,发现《妇人门》引用85部书籍共590次;结合引用文字数量,考证出引用内容较多的5部书,依内容多少排序为:《妇人大全良方》《圣惠方》《巢氏病源》《千金方》《圣济总录》(文中书名均是《医方类聚》引用时所用。下同)。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妇人门》引用了中国已佚医书15部,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辑佚价值。例如元·李辰拱所着妇产科专书《胎产救急方》曾被认为已经亡佚,而后来发现了该书江户医学馆藏抄本,2010年经中国中医科学院郑金生主持编纂的《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收录,笔者经过比对得知,《妇人门》所引《胎产救急方》比回归本有更高的文献版本价值,这是一个可喜的新发现。《妇人门》共33卷,分为29类,因现存版本缺卷,有实际内容者为31卷、26类。其中,产后、妊娠、调经、胎教、坐月、产难、胞衣不下等7类、22卷与妇产科相关;另有通治、诸风、诸虚、劳瘵、伤寒等综合性论述19类,约9卷,包含现代临床多科疾病,远不止妇产科疾病的范畴,这些综合性论述引自不同医籍中原归类于妇人的部分。由此表明,《医方类聚》编纂者尽可能汇集了当时所参考的各种医书中属于妇科的内容,尽管实际上并不属于妇科。《妇人门》载方众多,包括有名方剂4121首,无名方剂2268首,共计6389首,其中含食疗方剂71首。《妇人门》涵盖妇产科疾病47种,较201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记载的43种还多出4种,足见《妇人门》内容之丰富。这些珍贵的资料,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3.《妇人门》的编纂方式笔者详尽研究了《医方类聚》的编纂方式,发现《医方类聚总目》中各门通常分2级,如下所示,其中括号中内容为笔者所加:卷之四(第1级为卷数)五藏门一(第2级为各门名称)《妇人门》在总目及分目的分类中均与其他门有所不同,总目中除上以外还增加了1 级,即将调经、通治等29类具体名称设为了第3级,如:卷之二百六(第1级为卷数)妇人门一(第2级为各门名称)调经一(第3级为具体类别名称)其他门分目多分为4级,如:五脏门四(第1级为该门的名称)圣惠方一(第2级为“论”或所引用书籍的名称)治肝虚补肝诸方(第3级为所引书籍的章节名称)补肝柏子仁散(第4级为方名)《妇人门》与其他门有所不同,分目为5级,增列调经、通治等具体类别名称,设为第2级。如:妇人门二(第1级为该门的名称)调经二(第2级为具体类别名称)《千金翼方》(第3级为“论”或所引用书籍的名称)崩中(第4级为所引书籍的章节名称)鳖甲散(第5级为方名)综合比较各门内容,笔者认为,之所以采用这种编纂方式,或许与《妇人门》卷数较多、难以检索、妇科已独立分科有一定关联。比对所引原书发现,《妇人门》各分目中第3级所引书籍的章节名称,并非完全引用自中国原书,编纂者根据需要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其特点有二:①当所引书籍原章节目录与《妇人门》各分目主旨联系不紧密时,略去原章节目录;②去掉数字等无关内容,使书写格式更为统一,由此形成了更符合《妇人门》内容及体例的新目录。《妇人门》分目中的第5级为方剂名,研究可知,所引书籍原目录中有方名者,直接引用,无方名者,则从原书中找出方名,列入目录,足见其编纂之细致而规范。《妇人门》正文分为29类,每类分“论”“方”及“禁忌”“针灸”等若干部分,每部分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所引医籍。其中“论”是汇集相关总论、病因、病机、证候、诊断、医案等内容;“方”是该类病证相应的处方用药;继述禁忌、针灸、导引、食治中的某一类或几类。这种编纂方式,可清晰显示不同时代、不同医家的观点和不同治法,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很大便利。《妇人门》中还设有附注部分,是编纂者将所引正文与其他医书相互比较之后,对不同之处所加的标注。这些附注属于引文,而非编纂者自己的评论。附注虽然只有单行大字和双行小字两种方式,但实际使用中情况复杂,其特点是引文较多时用大字,较少时则用小字;同时大字注中也会夹杂小字。这一特点的总结,对区分原书正文与注文,尤其是追溯亡佚医籍文字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妇人门》的编纂特点鲜明,目录层级清晰,内容以理论居先,同时又重视临床实用。书中附注引文数量庞大,编纂者为判断每条引文的相似程度和优劣,进行了认真比对,这一特色在既往研究中未见有人提及。当然,笔者也发现该书编纂存在若干不足,如:附注引文起始处〇形标记时有时无,不够规范等,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尚待今后深入探讨。4.《妇人门》编纂思路之比较分析笔者将《妇人门》与多种中朝着名医籍中同类内容进行了比较,其中中国医籍选取《巢氏病源》《千金方》《圣惠方》《妇人大全良方》《圣济总录》《普济方》6种,朝鲜医籍选择《乡药集成方》《东医宝鉴》《医林撮要》3种。独创性地以目录比较为切入点。与中国6种医籍比较发现,《巢氏病源》《千金方》《圣惠方》妇人部分均占全书的10%左右,《医方类聚》继承了这一传统。《妇人门》目录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妇人大全良方》,少部分借鉴了《圣济总录》。《妇人门》在此基础上又做出调整,形成独具特色的类目设置。《妇人门》与《普济方》妇人部分疾病范围相似度很高,很可能是由于成书年代及引用文献范围接近所致。与朝鲜3种医籍比较发现,《医方类聚》以《妇人门》概括全部妇产科内容的独特编纂方式,体现出妇产科独立分科的意识,当与《乡药集成方》有关。成书晚于《医方类聚》的《医林撮要》《东医宝鉴》将妇人部分列于全书相对靠后位置的做法,以及《东医宝鉴》分目在总目基础上进一步分级的方式,很可能参考了《医方类聚》的思路。5.《妇人门》引用文献之价值分析将《妇人门》引用次数最多的4种医籍即《巢氏病源》《千金方》《圣惠方》《妇人大全良方》,分别与现存最佳版本予以逐字比对,发现《妇人门》中的《巢氏病源》所据底本脱字甚少,较日本现存影宋写本、甚至写本所据底本更佳。《妇人门》中引用的《千金方》,所据底本与现存影宋刊本不同,但也属于宋臣整理后版本,与未经宋臣整理的《孙真人千金方》差距较大。而《妇人门》所引《圣惠方》中脱字较多,所据底本与影宋抄本细微差异颇多,两版本虽非常接近,但亦有不同。《妇人门》所引《妇人大全良方》很可能是元代版本,而目前国内现存唯一元本有缺页,据《医方类聚》可为其补入,有非常高的文献学价值。研究还发现,《妇人门》选择引用某一书籍时,其具体章节的去留,遵循“择优引用、多方兼顾;唯存此书、余处皆无”的原则,在引文抉择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原书中未直接引用的内容又以附注形式保留,在文献版本学方面也有极好的参考价值。6.结论(1)《医方类聚》的成书与多种因素有关,中国医籍的顺利传入、社会医治疾病的需要、朝鲜世宗大王对塑造本民族文化的迫切愿望,直接推动了该书编纂;而其中《妇人门》的编纂则更多地接受了中国医学的影响,是对中国明代及以前医学成果的真实反映与完整传承。(2)《妇人门》大部分内容引自中国宋金元时期方书,内容以妇产科疾病为主,同时也含有大量妇人易患的其他疾病,其内容丰富,载方众多,对临床应用有非常可靠的参考价值。(3)《妇人门》目录分级非常细致,且层级分明;正文的编纂方式充分展现出不同时代、不同医家的见解,有助于读者深入认识疾病;附注用来补充医论、方名、主治、疗法、药物、煎服法、其他方剂、方见8方面的内容,作用广泛而具体。(4)对《妇人门》编纂思路影响较大的书籍,是中国医籍《妇人大全良方》《圣济总录》和朝鲜医籍《乡药集成方》,《巢氏病源》《千金方》《圣惠方》的影响较小。《妇人门》与《普济方》妇人部分疾病范围相似度很高。《妇人门》对后来的《医林撮要》及《东医宝鉴》的编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5)明代中期已有大量中国医籍传入朝鲜,《妇人门》以优良版本为底本,择优选取、合理排列不同文献的相似内容,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中朝医学交流情况的真实体现,承载着中医学对外传播的历史。7.创新点本文选题新颖,方法创新。《医方类聚》中的《妇人门》独具特色,而目前中医学术界尚无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笔者运用历史学、统计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的方法,研究《妇人门》,为医史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文中指出了《妇人门》编纂方法的先进性,论述了《妇人门》“附注”的重要意义。文中详细论述了《妇人门》引文的版本价值,特别是发现了《妇人门》所引《巢氏病源》《胎产救急方》的重要版本价值。

彭丽媛[5](2020)在《脱发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在《嗟发落》中曾写道:“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可见脱发之病,今人古人皆忧心。查阅近三年的脱发治疗研究进展相关文献可知,西医药物、手术、激光等疗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治疗脱发经过历代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论述及方药。现代中医学对脱发古代文献的研究或限于某本专着;或专于某个理论的发挥;或偏于治脱发方剂用药规律的研究。收集散落在古代文献中的脱发相关内容,对脱发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发展演变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脱发病的理论发展及临床实践。研究内容与方法:利用电子数据库,全面检索中医古籍(1911年之前)中与脱发相关文献资料。首先,选取不同朝代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样本进行初步翻阅,记录脱发同义的“发堕”“发落”“发脱”“发少”等词,并作以简单分析,进一步确定检索关键词。其次,利用中医类大型电子丛书第5版《中华医典》进行检索,为保证检索书籍的全面性,充分利用其他数据库网站,如中医宝典、国学大师等进行补充检索。最后,检索出的条文均查阅纸质书籍,确保条文原意不会出现重大差错。在收集好资料后,以朝代为纲,将所收集资料分为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运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及描述性研究法,概括每个阶段脱发相关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创新之处,并结合各阶段的背景,分析各朝代脱发发展特点、学术源流传承关系。本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脱发的定义,区分了生理性脱发与病理性脱发,对脂溢性脱发和斑秃两种常见脱发类型的临床表现进行介绍。对古代文献中出现的脱发相关病症名进行了源流梳理及含义解释。第二部分:分四个历史时期介绍古代文献中脱发相关内容。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中与毛发相关的理论,是后世脱发理论的发展基础。《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记载的生发药物,成为后世治脱发常用药。《伤寒杂病论》治疗虚劳脱发注重调和营卫、温补脾阳,对李中梓、黄元御等医家遣方用药产生了影响;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首次全面论述了毛发病的病因病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保存了大量的治脱发外用方,但因辨病用方、方证不清及脱发本身作为损美性疾病不被医家重视等原因,这些方在宋金元时期辨证论治脱发兴起之后渐渐被忽略;宋前期,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仍然有大篇幅录外用生发方,由博返约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则无此做法,仅有几首内服丸方治妇人脱发。金元时期是辨证论治脱发的开端,医家不再热衷于大量收集脱发外用方,治脱发内服方随之出现。宋金元之前脱发总体病因病机以血虚、外风为主,而金元四家在各自思想特色的框架下,创新了脱发病因病机的内容。刘完素创玄府论,张从正的血热、痰湿脱发论使脱发病因病机由虚转向实,李杲从脾胃论治脱发,朱丹溪则认为脱发多阴虚有热;在宋金元辨证论治脱发风气影响的基础上,明清时期脱发的辨证分治进一步发展完善,与脱发有关的“油风”“蛀发癣”首次在明清医籍中出现。诸医家在充分研究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有很多辨证、治法、方药上的创新,如黄元御在《黄帝内经》营卫理论及《伤寒杂病论》营卫不和用方的基础上,发展了用桂枝汤为底方培补营卫治疗脱发的理论。龚廷贤、李中梓在前人重视脾胃的基础上,注重用脾肾同补治疗脱发。李梴《医学入门》首次明确提出内风脱发,使“风动发脱”的病机从宋金元之前偏重外风转为注重内风。第三部分:结合上述对脱发古代文献的分析,从脱发的辨病辨证演变过程、古今脱发病因病机异同、治脱发外用方剂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脱发从先秦到清代,经历了辨病论治到辨证论治的演变,现代多以辨证论治为主,但不可忽略的是,古代医家在辨病时期积累了大量通用方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许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古今脱发病因病机都离不开五脏、气血、外邪三方面,但总体来看,古代治脱发重虚,善用补益药,而今人脱发病因病机以湿热、阴虚有火等实或虚实夹杂为主,所以用药不应该再专注于温补;对唐宋时期治脱发外用方进行分析,发现其多用解表药,解表药具有开头皮毛窍、祛风、散湿的功效,有助于提高外用方剂的疗效。研究结论:1、先秦两汉时期是脱发理论的奠基时期。此时期医经、本草、经方中的脱发相关内容,为后世医家论治脱发奠定了理法方药的基础。2、隋唐时期是脱发理论的进一步充实期。脱发病因病机的论述进一步丰富与系统化,但仍然以虚为主。此时期记载了许多治脱发外用方,治脱发方药与医理呈独自发展状态,辨病用方;3、宋金元时期是脱发理论的变革时期。宋前期可看出外治脱发方的衰落过程,宋后期辨证内治脱发开始兴起,脱发病因病机呈多元化发展,注重实性病机。出现了与证型相对应的内服方,治脱发方药与医理走向融合,随法遣方;4、明清时期是脱发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时期。明清医家在脱发理法方药上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的体悟,更新古论、古方新用。此时期以内治脱发为主,亦有内外同治法。

肖鹏[6](2020)在《湿包疗法联合内服当归饮子治疗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湿包疗法联合中药制剂内服、外用对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湿包疗法的临床疗效,为手足慢性湿疹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的临床选择。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由Excel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口服中药制剂当归饮子以及外擦中药软膏(蛇黄膏+愈肤膏));试验组采用湿包疗法和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第12周随访。分别于治疗前、每周治疗后以及治疗后第12周对患者皮损各疗效指标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如实记录患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复发情况等。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皮损各疗效指标的积分,试验组皮损各项疗效指标积分比较P均<0.05,说明试验组治疗前后皮损各项疗效指标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可以改善手足慢性湿疹的红斑、丘疹、表皮剥脱、渗出/结痂、苔癣样变、瘙痒以及受累面积。对照组除受累面积(P>0.05)以外,其余各项指标积分比较P均<0.05,说明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异除受累面积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红斑、丘疹、表皮剥脱、渗出/结痂、苔癣样变、瘙痒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可以改善手足慢性湿疹的红斑、丘疹、表皮剥脱、渗出/结痂、苔癣样变、瘙痒。但对皮损处的受累面积无改善。(2)两组治疗前后EASI积分及病情总分积分组间比较P均>0.05,说明两组EASI积分及病情总分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针对手足湿疹患者的总体疗效方面无显着差异;(3)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试验组在表皮剥脱、苔癣样变、瘙痒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其余指标的疗效方面无优势。(4)试验组中的极个别患者在治疗期间因皮损处潮湿而存在轻微不适反应,治疗结束后予以基本润肤,可基本缓解;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湿包疗法联合基础治疗(口服中药制剂当归饮子和外擦中药软膏)疗效确切,在改善表皮剥脱、苔癣样变,缓解瘙痒程度方面要优于单纯基础治疗;本方法应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吕晓雪[7](2020)在《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医学词汇包括医籍中的医学词汇与非医籍中的医学词汇。非医学典籍主要包括辞书及文史杂书。其中辞书中收录的医学词汇数量占非医籍医学词汇数量的绝大多数。本文将我国古代重要的、影响力大且具有代表性的11部辞书中的医学词汇作为研究语料,旨在揭示我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的面貌与特点,描述词义的演变发展轨迹,探讨辞书对医学词汇的处理方式与传承创新。意义第一,研究辞书医学词汇,可与医籍中的医学词汇互补互证;第二,为医学词汇史提供素材;第三,为编纂医学词汇词典提供借鉴;第四,为中医词汇的训诂和研究提供语料。方法本文将古代辞书中的医学词汇作为封闭材料,将词汇进行分类,统计出每一类别中医词的数目,用静态描写法描绘医学词汇的发展概貌;利用历时与共时的比较方法探究词汇的历史演变轨迹及释义的传承、演变;将词义间有关联的词汇类聚,探究名源,互相比堪,发现其异同,发掘内部系统,沟通词际关系。医学词汇兼涉医学与语言学两个领域,具有普通汉语词汇的特点,又具备医学专业词汇的特殊性,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等文史界的研究方法对医学词汇进行考证。结论医学词汇数目逐渐增多,新词、新义的不断涌现是医学词汇的总体特点。在音节层面上,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特点由以单音节词爲主逐步发展到以双音节词为主;在复合词中以联合式复合词为主;在词汇义类层面上,以名物词为主,性状词与动词数目较少;在词义层面上,医学词汇的义项逐渐增多,词义变化丰富,并与普通词汇有交叉点,部分医学词汇词义扩大到普通词汇范畴;文字方面,异体字增多是医学词汇最大的特点。同时,伴随医学的发展,同形字大量产生,同一个字形常常用来表示不同的医学概念。在辞书的释义方面,对被释词的训释逐步精细、明晰,在继承前代辞书释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人们对医学词汇新的认识。由两汉时期对医学词汇的单一释义形式发展到後世的综合性释义。

高薇[8](2020)在《中脘-天枢-气海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探讨及临床治疗思路总结》文中认为本人在随师跟诊期间,发现导师李瑞教授善用中脘-天枢-气海穴调节中焦气机而治疗多种病证,且治疗效果明显,故本课题将从中脘-天枢-气海穴的古今临床应用、中脘-天枢-气海穴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探讨及李瑞教授临床治疗思路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以中脘-天枢-气海穴为切入点,将其主治规律、理论依据以及李瑞教授临床治疗思路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于针灸临床的认知和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目的和意义1对中脘-天枢-气海穴的古今临床应用规律进行研究,以了解中脘-天枢-气海穴的古今临床应用情况。2对中脘-天枢-气海穴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进行理论探讨,总结自《黄帝内经》至近代医家有关中脘-天枢-气海穴和中焦气机的论述,对三穴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化研究。3对李瑞教授的临床治疗思路进行总结,主要通过对李瑞教授门诊病例的收集整理,对中脘-天枢-气海穴的临床应用进行系统化研究,整理出中脘-天枢-气海穴的主治病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李瑞教授的临床治疗思路。研究方法1采用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的检索方式,古代文献以《中华医典》所收录的中医古书籍为基础进行检索,现代文献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基础进行检索,分别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录入文献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中脘-天枢-气海穴古今临床主治病证。2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中脘-天枢-气海穴及气机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图书馆馆藏及网络数据库等途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三穴与中焦气机及全身气机之间的关系,发掘整理中脘-天枢-气海穴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依据。3通过跟随李瑞教授出诊,收集以中脘-天枢-气海穴为主穴治疗疾病的相关病例,建立病例数据库,对录入病例进行分析,整理出中脘-天枢-气海穴的主治病证。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李瑞教授交流讨论并参阅其着作、论文、授课等资料,总结李瑞教授临床运用中脘-天枢-气海穴的治疗思路。研究成果1中脘-天枢-气海穴的古今临床应用规律(1)在古代文献中,中脘-天枢-气海穴可以治疗多种病证,所治病证涉及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外科及中医儿科病证,但以治疗内科脾胃系病证为主,如霍乱病、泄泻病、腹胀满病等病证。中脘-天枢-气海穴善理气调血,治疗气血失调的病证,如积聚病、症瘕病、虚劳病、贲豚气等。中脘-天枢-气海穴在古代临床应用中仅涉及灸法和针刺法,其中以灸法为主。(2)现代文献中,中脘-天枢-气海穴治病范围十分广泛,治疗病证涉及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等疾病。其中最善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以胃肠道疾病为主,如胃炎、肠炎、便秘等疾病。最常用于治疗肥胖病。中脘-天枢-气海穴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有着较为丰富的刺激方法,以针刺法为主。2中脘-天枢-气海穴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基础(1)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机以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水谷、津液、气血、阴阳才能循行周身,脏腑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因此临床应该重视气机理论的应用。(2)中焦气机是气机运转的枢纽。中焦气机升降有常,则水谷、津液、气血才能正常化生转输,沟通上、下二焦,营运三焦;脾升胃降有序,才能使心肺之气得降,肾肝之气可升,四象轮旋,脏腑安和;营卫自中焦而出,才能灌输脉中、周行全身,濡脏腑、荣四末,以供生生不息之机。(3)中脘-天枢-气海穴,居腹中脐周,应天、人、地三部,构成了天地相交,上下贯通,阴阳升降之所,形成了气机运行之枢要,而有条达中焦,通行三焦;斡旋脾胃,通畅脏腑;调运脉气,通贯诸经之功,因此中脘-天枢-气海穴可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3李瑞教授的临床治疗思路总结(1)李瑞教授门诊病例资料研究①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以中脘-天枢-气海穴为主穴治疗疾病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李瑞教授门诊病例资料,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例资料为重点,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病例资料为参照进行研究,共涉及2019年患者64人,2012年至2018年患者264人。②通过对2019年64例与2012-2018年264例,以中脘-天枢-气海穴为主穴的病例进行统计分类,2019年病例共涉及30种病证,2012-2018年病例涉及67种病证,主治病证涉及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外科、中医五官科等各科病证,主治范围相对广泛。其中以治疗中医内科病证为主,善调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③中脘-天枢-气海穴在所纳入的病例中仅涉及针刺法,以常规针刺为主,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连接电针进行辅助治疗,其电针常选择的穴位为天枢穴。(2)李瑞教授临床治疗思路总结李瑞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中焦脾胃气机为全身气机之主导,上焦心肺、下焦肝肾之气机有赖于中焦气机之枢纽作用,因此李师认为凡治病必求本,而本则多责之于脾胃,因此临床治病,必先调畅脾胃。同时,对于气血之盛衰、气机之升降、津液之清浊等方面也是从脾胃入手进行诊治,以此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思想,对于不寐、咳嗽、胸痹、头痛、眩晕、腹胀、胃痞、腰痛、癃闭、虚劳、肥胖、风湿痹病等内科病证以及妇科病证、五官科病证、皮肤科病证、外科病证等,都起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及意义1本课题总结出中脘-天枢-气海穴古今临床应用的主治病证,可得出中脘-天枢-气海穴在古今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可治疗多系统病证,善治脾胃病证。中脘-天枢-气海穴在古代临床应用中以灸法为主,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则以针刺法为主。2中脘-天枢-气海穴对人体的调理意义重大。其位处脐周四旁,可直接调节中焦气机,盖中焦气机乃气机运转的枢纽,对人身之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的转输营运起着轴枢之用,因此针刺中脘-天枢-气海穴可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3本课题总结出中脘-天枢-气海穴在李瑞教授门诊应用的主治病证,可得出中脘-天枢-气海穴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可治疗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外科、中医五官科等各科病证,其中以治疗中医内科病证为主,善调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通过病例的采集与数据分析研究,了解李瑞教授治疗疾病的思路。李瑞教授认为中焦脾胃气机为全身气机之主导,上焦心肺、下焦肝肾之气机以及全身气血的运行皆赖于中焦气机之枢纽作用,强调治病必求于本,以调畅中焦脾胃气机为先,在保证气机通畅的基础上,辨证施治,对症治疗。因此临床治病,李师常取中脘-天枢-气海穴调节中焦气机,通调全身气机以治多种病证。临床运用时常以中脘-天枢-气海穴为主穴,依据不同疾病及症状,再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疗效显着,李瑞教授运用此法治疗多种病证皆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王英璟[9](2019)在《中国画养生功能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典型性代表,其所具有的养生功能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得到强调,属于中国绘画美学“体用美学”的部分。然而,中国画这部分属于最高层级,即上升到道的境界的功能,在清末民国时期因外部大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受到影响,中国画养生功能发挥和探索几近中止。由于目前中国画的存在环境、发展模式、人员构成及其性质与养生功能中止前有很大的不同,原本已经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和探索的中国画养生功能,迄今为止仍然处于在本领域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与研究的状态。有鉴于此,本文致力于对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对其核心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和新角度的探索,借此推进对于中国画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本文以中国画为研究对象,不是从具体的养生门派(比如道家养生、道教养生、儒家养生、中医养生)等出发,而是从整个养生链的原理出发,为中国画养生找到根据和定位。本文以中国画的养生功能为研究中心,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访谈法,以中国历代书论画论为基础资料,以中国养生理论为对应依据,辅以对中国画所呈现出来的养生功能与西方绘画及其它养生方式的对比,解析一直流传但没有得到深入探索和辩证分析的“中国画养生”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画养生功能因为创作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探讨了写意画与工笔画在养生方面产生的不同效应,不同画科在养生方面的差异,以及文人写意背后所要求的综合素养、整个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中所包含的养生功能。本文认为,中国画养生是以静为主,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其核心是修性,也可以说是修心神,但是其修命的部分也很重要。综合各方面来看,中国画的确是比较完美的养生方式。论文一共分为六小部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从总体上阐释和论述中国画养生功能的原理和历史流变,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大部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画养生功能进行具体的解析和阐述,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此三小部分;第三大部分是对中国画养生中的不足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文的余论部分。第一章首先对争论已久的“中国画”概念进行梳理,对养生概念进行解析并概括论述其原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画的养生功能与其它在普遍意义上被认可的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尝试为中国画养生功能定位。中国画养生功能在养生链条中进入的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怡情养性,从长远来看可以调节人的性情,完善人的性格;二是养命,与气功和太极拳有相通之处,在命体上进行调节。中国画养生功能的发生是分层次的,与艺术所达到的水平直接相关,艺术境界所达到的阶段与养生功能到达的层级实现了完美对接,如果实现书画艺术养生的各个层面,必须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平和修为,并非浮于表面的一日之功。第二章梳理了中国画养生的流变,依次讨论了魏晋山水画“畅神”“卧游”说中隐含的养生之义,隋唐时期提出的“代取杂欲”,宋代到明代文人写意画中对“得意”“适意”“尽意”的追求,清代中国画养生的综合发展,清末民国从“养生”到“治生”的转变,新时期中国画养生大众化和外向化的转向。论文提出,中国画的养生功能与“以书入画”密切相关,新时期,正是书法在中国画中的缺位,不但使其养生功能减弱,而且影响了中国画的正常传承和特色的保留。第三章首先对文人画、写意画和工笔画等概念进行厘清,着重探究中国画创作主体在身份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创作原动力对作品风格的影响。继而探讨三者对养生的影响,从心源上分析各种中国画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主要创作动机的不同所生发出来的不同艺术精神和作品风格,从而区别了中国画创作主体的不同内在驱动力与作画方式。由此探讨了如下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作品审美要求的差异,决定着创作过程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养生效果。本章认为,文人写意画能够更加全面的体现中国画的养生功能。第四章沿着文人写意画的创作流程,进一步研究了文人写意画中的养生功能。文人写意画是自然产生的,先有文人后有文人写意画,但是在文人写意画兴起之后,对文人画家这一群体有了比较全面的要求,分别体现在文化素养、书法功力和品德修养上,这是文人写意画产生的前提,其中的养生意蕴是综合性的,包括读书以养气,以书入画以抒情,万物静观中的休闲情调。不过,这是比较理性的人为可以控制的,最重要的是人的本心喜好所决定的“同气相求”,主动地选择中国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渠道,形成良性循环。在文人画家成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整个创作过程所包括的环境要求、心理准备、身心状态和具体的创作技术中的养生功能。这一部分以整个中国画的完成活动为线索,以文人写意画为核心,将“环境”“器具”“心态”“技术”“评”“赏”中的养生机理进行了概括整合。第五章辨析中国画中最主要的三科(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在养生方面所处的位置以及原因。由于三个画科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文人参与和重视程度不同,最主要的是其自身特质的差异,其养生功能也就有所差别。其中,山水画被称为“画中烟云供养”,而人物画的养生功能由于种种原因无人提及,花鸟画还没来得及提及中国画的养生功能的发展就进入了中止期。在对画中三科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三者体现出来的特质,同时根据中医情志相胜理论,以及人的性格所具有的后天可塑性的特点、性格对疾病发生的影响等,将三科设定性格类型并与人的性格进行匹配,以期待达到调节性格,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效应。历来对书画养生功能的研究只从正面即优势入手,对其可能存在的不足有所忽视。余论从现实接触到的画家群体实况入手进行分析,对中国画养生功能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隐患,从多个角度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提出中国画养生功能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不可避免,也并非其自身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关键还是从事这项活动的个人,主要是个人要有意识的进行防护,提高养生意识的观点。

孔谦[10](2019)在《基于数字化处理的《真本千金方》俗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出土文献越来越多,临床医学和中医文化传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医古籍整理成为中医学领域未来不可缺的一部分,而俗字识别是其中一大障碍。同时,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传统古籍由于自身的局限面临着许多挑战,学者们开始从数字化方向寻找新的古籍研究思路和方法。其中,《千金要方》是古往今来医学典籍集大成之作,原本早佚,《真本千金方》作为其现存最早版本,包含大量的俗字,具有极高的文献参考价值。目前,尚没有学者对其进行俗字研究与数字化处理。为此,本文选取《真本千金方》为医学古籍代表,运用校勘、训诂、文字等方法尽可能全面地对其中的俗字进行了梳理、分类和系统描写,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一个可供查询的俗字字库和医古籍检索系统。本文在对《千金要方》基本概况取得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以俗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四种俗字考辨方法,统计出661对存在于《真本千金方》中的正俗关系字,制作成完备的俗字字表。为了解决计算机对相当一批俗字字形输录的困难,采取新造字的方法,提取原籍字符图片,利用造字软件对字形进行处理和编码,实现了692个包括俗字在内的计算机未显示字的数字化,为俗字字库建设和全文本检索系统开发打下了基础。其后,从文字学本体出发,借鉴张涌泉先生的俗字字分类方法,将《真本千金方》中的俗字分为九大类别,每类举典型例证考辨说明,用以解释俗字字形背后的形成机制和理据。同时,梳理总结了30组俗字通例,以期探索考识俗字的一般性规律。结合三种现存《千金要方》的主要版本进行对比校勘,尽可能恢复了《真本千金方》原貌。以此为基础,本文设计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真本千金方》为蓝本的医古籍检索系统,通过章节检索、字环境统计、正俗字关联三种系统功能的实现和测试,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对古籍全文进行浏览。遇到造成阅读困难的俗字,能够通过粘贴复制或直接输入的方式关联到其对应的正字,扫除了以往古医籍检索平台以图形代替生僻字导致无法进行字符检索和正俗字关联检索功能缺失的弊端。《真本千金方》俗字的研究,厘清了中医古籍整理和校释的部分障碍。而俗字字库的建设和医古籍检索系统的开发,为相关古籍数字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范本和可借鉴操作的实例。

二、北宋时期中国皮肤科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宋时期中国皮肤科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膏摩疗法与临床应用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膏摩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章 膏摩疗法历史的古代文献研究
    1.研究目的
    2.古代文献来源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4.1 两晋南北朝时期膏摩文献研究
        4.1.1 《肘后备急方》与膏摩疗法
        4.1.2 《刘涓子鬼遗方》与膏摩疗法
        4.2 隋唐时期膏摩文献研究
        4.2.1 《千金方》与膏摩疗法
        4.2.1.1 炮制研究
        4.2.1.2 治疗范围
        4.2.2 《外台秘要》与膏摩疗法
        4.3 宋金元时期膏摩文献研究
        4.3.1 《太平圣惠方》与膏摩疗法
        4.3.1.1 《太平圣惠方》与摩腰方
        4.3.2 《圣济总录》与膏摩
        4.4 明清时期膏摩文献研究
        4.4.1 《本草纲目》与膏摩疗法
        4.5 膏摩疗法的临床应用
        4.5.1 用于外感病初期
        4.5.2 用于急救疾病
        4.5.3 用于脏腑病证
        4.5.4 用于伤科疾病
        4.5.5 用于五官科疾病
        4.6 古代膏摩疗法中的手法应用
        4.6.1 两晋南北朝时期
        4.6.2 隋唐时期
        4.6.3 宋金元时期
        4.6.4 明清时期
        4.7 膏摩剂的制作法
        4.7.1 膏摩方膏剂应用及制作方法与发展
        4.7.1.1 膏摩膏方的演变与发展
        4.7.1.2 膏剂制作中的不同溶剂方法
        4.7.1.3 膏剂制作过程中药物浸泡的方法
        4.7.1.4 膏剂制作过程中煎煮火候的方法记载
        4.7.1.5 膏剂制作过程中凝膏的方法
        4.8 运用膏摩疗法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 膏摩疗法的古代临床应用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资料来源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4.1 古代文献中的治疗内科疾病膏摩方
        4.1.1 治疗内科疾病的膏摩方药物特点
        4.2 古代文献中的治疗中医外科疾病膏摩方
        4.2.1 治疗外科疾病的膏摩方药物特点
        4.3 古代文献中的治疗小儿科疾病膏摩方
        4.3.1 治疗小儿科疾病的膏摩方药物特点
        4.4 古代文献中的治疗骨伤科疾病膏摩方
        4.4.1 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膏摩方药物特点
        4.5 古代文献中的治疗妇科疾病膏摩方
        4.5.1 治疗妇科疾病的膏摩方药物特点
        4.6 总结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微生态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药研究进展
        1.1.1 源流与概述
        1.1.2 古代中医对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近代医家对湿疹的辨证论治
    1.2 “湿证”的证候概述
        1.2.1 病、证、症的关系
        1.2.2 湿邪的特点及致病规律
        1.2.3 湿邪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2.4 湿疹相关的“湿证”证候
        1.2.5 湿疹相关的“非湿证”证候
    1.3 舌苔的临床应用及微生态研究
        1.3.1 舌诊起源及概述
        1.3.2 舌苔微生态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试验方案
        2.2.1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设计方法
        2.3.2 横断面研究
        2.3.3 样本量估计
    2.4 单臂临床试验
        2.4.1 技术路线图
        2.4.2 干预方法
        2.4.3 疗程
        2.4.4 日常护理
        2.4.5 合并用药
        2.4.6 观察指标
        2.4.7 治疗期观察时间
        2.4.8 舌苔标本采集
        2.4.9 不良事件的分析
        2.4.10 疗效评价
        2.4.11 安全性评价标准
        2.4.12 伦理审查
        2.4.1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
    3.1 横断面(组间)比较
        3.1.1 基线情况
        3.1.2 治疗前病情及严重程度评分情况
    3.2 组内比较
        3.2.1 除湿胃苓汤方证组
        3.2.2 龙胆泻肝汤方证组
    3.3 小结
第四章 湿疹湿证患者舌苔菌群的多样性组成谱研究
    4.1 引言
    4.2 样本来源
    4.3 工作流程
        4.3.1 舌苔微生物组总DNA提取
        4.3.2 目标片段PCR扩增
        4.3.3 扩增产物磁珠纯化回收
        4.3.4 扩增产物荧光定量
        4.3.5 测序文库制备
        4.3.6 上机进行高通量测序
    4.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4.4.1 原始双端测序数据
        4.4.2 序列长度分布统计
        4.4.3 物种分类学注释
    4.5 结果和讨论
        4.5.1 湿疹各组患者与健康人群
        4.5.2 湿疹湿证患者与非湿证患者
        4.5.3 脾虚湿蕴证组治疗前后
    4.6 小结
第五章 湿疹湿证患者舌苔菌群的代谢组学研究
    5.1 引言
    5.2 一般情况
        5.2.1 样本来源
        5.2.2 工作流程
    5.3 舌苔组织代谢分析结果
        5.3.1 非靶向检测数据结果
        5.3.2 主成分分析(PCA)
        5.3.3 靶向检测数据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菌群与代谢谱数据的关联性分析
    6.1 引言
    6.2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6.3 数据处理方法
    6.4 舌苔菌群的结构变化与宿主代谢标记物的关联性分析
        6.4.1 湿疹组与健康人
        6.4.2 湿疹湿证组与非湿证组
        6.4.3 脾虚湿蕴证治疗前与治疗后
        6.4.4 湿热浸淫证治疗前与治疗后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临床结果分析
    7.2 组学分析结果
        7.2.1 舌苔菌群的多样性组成谱
    7.3 湿疹湿证机制的初步探讨
        7.3.1 湿疹湿证对舌苔微生态的影响
        7.3.2 方剂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7.4 结论
    7.5 创新性
    7.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2.1 研究对象
        2.2 概念界定
        2.2.1 荆楚文化
        2.2.2 中医药文化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2.2.4 “一带一路”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内容
        4.2 基本框架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5.1 研究重点
        5.2 研究难点
        5.3 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3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1.1 历史基础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1.2 现实因素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2.1 建设过程
        2.2 建设模式
        2.3 建设成效
        2.4 建设困境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3.1 传播主体分析
        3.2 传播内容分析
        3.3 传播媒介分析
        3.4 传播受众分析
        3.5 传播效果分析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5 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致谢

(4)朝鲜《医方类聚·妇人门》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医方类聚·妇人门》的编纂背景
    1.1 朝鲜医书《医方类聚》概况
        1.1.1 《医方类聚》的成书背景
        1.1.2 《医方类聚》的编纂与流传
        1.1.3 《医方类聚》的内容
    1.2 《医方类聚·妇人门》的学术渊源
        1.2.1 中医妇产科的起源
        1.2.2 中医妇产科向专科化发展
        1.2.3 中医妇产科的独立分科
        1.2.4 中医妇产科的进步与发展
    1.3 小结
2. 《医方类聚·妇人门》的内容解析
    2.1 《医方类聚·妇人门》的内容来源
        2.1.1 《医方类聚·妇人门》引书来源
        2.1.2 《医方类聚·妇人门》引书次数统计
        2.1.3 《医方类聚·妇人门》所引佚书
        2.1.4 《医方类聚·妇人门》引书特点
    2.2 《医方类聚·妇人门》的内容分析
        2.2.1 《医方类聚·妇人门》总体内容构成
        2.2.2 《医方类聚·妇人门》各部分内容构成
    2.3 小结
3. 《医方类聚·妇人门》的编纂方式
    3.1 《医方类聚·妇人门》的目录构成特色
        3.1.1 《医方类聚》全书的目录构成
        3.1.2 《医方类聚·妇人门》的目录构成
    3.2 《医方类聚·妇人门》正文的编纂
        3.2.1 《医方类聚·妇人门》“论”的编纂方式
        3.2.2 《医方类聚·妇人门》“方”的编纂方式
        3.2.3 《医方类聚·妇人门》其他疗法的编纂方式
    3.3 《医方类聚·妇人门》附注的编纂
        3.3.1 《医方类聚·妇人门》附注的编纂方式
        3.3.2 《医方类聚·妇人门》附注的作用
    3.4 《医方类聚·妇人门》的编纂特点
        3.4.1 纲举目张,思维清晰
        3.4.2 理论先行,勿轻实用
        3.4.3 附注引文,精心编排
        3.4.4 标识有缺,白璧微瑕
    3.5 小结
4. 《医方类聚·妇人门》编纂思路之比较分析
    4.1 与中国诸种着名医籍之比较
        4.1.1 与《巢氏病源》妇人部分之比较
        4.1.2 与《千金方》妇人方之比较
        4.1.3 与《圣惠方》妇人部分之比较
        4.1.4 与《圣济总录》妇人部分之比较
        4.1.5 与《妇人大全良方》之比较
        4.1.6 与《普济方》妇人部分之比较
    4.2 与朝鲜诸种着名医籍之比较
        4.2.1 与《乡药集成方·妇人科》之比较
        4.2.2 与《医林撮要》妇人部分之比较
        4.2.3 与《东医宝鉴·妇人》之比较
    4.3 《医方类聚·妇人门》编纂的独特之处
        4.3.1 分纲列目,结构清晰
        4.3.2 博采众长,独辟蹊径
        4.3.3 保存原目,别出心裁
    4.4 小结
5. 《医方类聚·妇人门》引用文献之价值探讨
    5.1 《医方类聚·妇人门》所引《巢氏病源》
        5.1.1 引用《巢氏病源》概况
        5.1.2 所引《巢氏病源》与影宋写本的比较
    5.2 《医方类聚·妇人门》所引《千金方》
        5.2.1 引用《千金方》概况
        5.2.2 所引《千金方》与影宋刊本的比较
    5.3 《医方类聚·妇人门》所引《圣惠方》
        5.3.1 引用《圣惠方》概况
        5.3.2 所引《圣惠方》与影宋抄本的比较
    5.4 《医方类聚·妇人门》所引《妇人大全良方》
        5.4.1 引用《妇人大全良方》概况
        5.4.2 所引《妇人大全良方》与元本的比较
    5.5 《医方类聚·妇人门》文献引用的规律
        5.5.1 择优引用,多方兼顾
        5.5.2 唯存此书,余处皆无
    5.6 《医方类聚·妇人门》文献引用的特色
        5.6.1 据实引录,引用规范
        5.6.2 依据体例,略有调整
        5.6.3 引文量大,利于辑佚
        5.6.4 底本精善,可供校勘
    5.7 小结
6. 结论
7. 创新点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附录
11.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脱发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脱发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2 脱发的历史发展研究
    3 古籍专书研究
    4 现代实验研究
前言
1 脱发定义及病症名源流考
    1.1 脱发定义
    1.2 脱发病症名源流考
2 先秦两汉时期对脱发的主要认识
    2.1 《内经》《难经》
        2.1.1 肾与脱发
        2.1.2 肺与脱发
        2.1.3 虚邪与脱发
    2.2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
        2.2.1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长发、坚发药物
        2.2.2 后世本草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基础上继承与创新
    2.3 《伤寒杂病论》
3 晋唐时期对脱发的主要认识
    3.1 《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
    3.2 《诸病源候论》
        3.2.1 系统论述“毛发病”
        3.2.2 明确血虚脱发的病机
        3.2.3 记载鬼舐头之名
        3.2.4 虚劳脱发的进一步发展
        3.2.5 预防脱发的养生方法
    3.3 《千金方》《外台秘要》
4 宋金元时期对脱发的主要认识
    4.1 官修医书
        4.1.1 《太平圣惠方》
        4.1.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1.3 《圣济总录》
        4.1.4 《御药院方》
    4.2 金元四大家
        4.2.1 刘完素从玄府论治脱发
        4.2.2 李东垣从脾胃论治脱发
        4.2.3 张从正从实邪论治脱发
        4.2.4 朱丹溪从阴虚脱治发论
5 明清时期对脱发的主要认识
    5.1 病因病机的创新发展
        5.1.1 内风脱发
        5.1.2 心与脱发相联系
        5.1.3 血瘀脱发
    5.2 治则治法的创新发展
        5.2.1 外科着作中的内外同治法
        5.2.2 温补脾肾
        5.2.3 培补营卫
6 脱发的古代文献研究对今之脱发诊疗的启示
    6.1 脱发从辨病到辨证的演变启示
    6.2 治脱发外用方善用解表药与治标药
    6.3 古今脱发病因病机异同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古代脱发医案选辑
致谢
个人简历

(6)湿包疗法联合内服当归饮子治疗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一般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分组情况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诊断标准
        3.1.1 西医诊断标准
        3.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剔除及脱落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方案设计
        4.1.1 样本量估算法
        4.1.2 随机分组方法
        4.2 治疗方法
        4.2.1 基础治疗
        4.2.2 实验治疗
        4.2.3 日常调护
        4.3 观察方法及疗程
        4.4 技术路线
        4.5 观察指标
        4.5.1 湿疹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EASI)
        4.5.2 瘙痒评分标准
        4.5.3 病情总分计算
        4.5.4 其他观察指标
        4.5.5 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流程
        4.6 疗效评定
        4.6.1 疗效评定方法
        4.6.2 疗效评定标准
        4.6.3 安全性评价
    5.统计方法
    6.结果与分析
        6.1 一般临床资料
        6.2 受试者入组特征及基线比较
        6.2.1 性别分布特征及基线比较
        6.2.2 年龄分布特征及基线比较
        6.2.3 病程分布特征及基线比较
        6.2.4 发病部位分布特征及基线比较
        6.2.5 受试者治疗前观察指标的基线比较
        6.3 治疗结果疗效分析
        6.3.1 试验组治疗前后EASI各分类评分差异比较
        6.3.2 对照组治疗前后EASI各分类评分差异比较
        6.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ASI各分类评分差异比较
        6.3.4 治疗前后受累面积比较
        6.3.5 治疗前后EASI评分比较
        6.3.6 治疗前后病情总分比较
        6.3.7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6.3.8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6.3.9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中医对手足慢性湿疹的认识
        1.1 命名
        1.2 病因病机与辨证立法
        1.3 慢性湿疹的经验方及专方论治
        1.4 慢性湿疹的外治
        1.4.1 中药外治
        1.4.2 非药物外治
    2 西医对慢性湿疹的认识
        2.1 湿疹定义
        2.2 湿疹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慢性湿疹西医治疗措施
        2.4.1 基础治疗
        2.4.2 系统治疗
        2.4.3 局部治疗
    3 湿包疗法
        3.1 定义
        3.2 湿包疗法的沿革发展及具体应用
        3.3 湿包疗法的作用机制
    4 中药软膏研究进展
        4.1 蛇黄膏运用研究进展
        4.2 愈肤膏运用研究进展
    5.内服中药制剂当归饮子
        5.1 当归饮子源流
        5.2 具体分析
    6.结论
    7.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外治法定义
        1.2 中医外治法的源流
        1.3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湿疹中的应用
        1.3.1 摩擦法
        1.3.2 戳药法
        1.3.3 洗药法
        1.3.4 涂药法
        1.3.5 敷贴法
        1.3.6 封药法
        1.3.7 烘药法
        1.3.8 搓药法
        1.3.9 熏药疗法
        1.3.10 薄贴法
        1.3.11 毫针疗法
        1.3.12 火针疗法
        1.3.13 耳针治疗
        1.3.14 梅花针疗法
        1.3.15 艾灸法
        1.3.16 拔罐法
        1.3.17 喷灸疗法
    2 西医学外治法对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2.1 西医外治法定义
        2.2 西医外治法的源流
        2.3 西医学外治法在慢性湿疹中的应用
        2.3.1 药物涂搽法
        2.3.2 物理疗法
        2.3.3 手术治疗
    3.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
    典型病例展示1(治疗前后对比)
    典型病例展示2(治疗前后对比)
附件2:随机数字表
附件3:CRF表
附件4:生活质量调查表及疗效满意度问卷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古代辞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医学词汇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辞书医学词汇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论
        1 选题理由
        2 研究意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4 研究目标
        5 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古代辞书医学词汇概况
        第一节 单音节词
        1 概况
        2 单音节造词法分析
        3 辞书医学词汇单音节词的特点
        第二节 复音节词
        1 概况
        2 双音节词
        3 多音节词
    第三章 辞书医学词汇分类研究
        第一节 名物词
        1 分类
        2 名实关系
        3 名羲考察
        第二节 性状词
        第三节 动词
    第四章 辞书医学词汇词际关系研究
        第一节 同义词
        1 同训、互训、递训
        2 统言、析言
        第二节 反义词
        第三节 同音词
        第四节 同形词
        第五节 同源词
    第五章 辞书医学词义内部系统研究
        第一节 本义---引申义
        第二节 义项逐渐增多
    第六章 医学词汇语义分析
        第一节 义素分析法
        第二节 语义场
        1 人体语义场
        2 疾病语义场
        3 药名语义场
        第三节 语义演变
        1 扩大
        2 缩小
        3 转移
        4 义位增加
    第七章 辞书医学词汇字形研究
        第一节 辞书医学词汇字形发展趋势
        1 早期人体名中象形字、会意字居多
        2 後期多发展为形声字
        第二节 异体字
        1 改变义符
        2 改变声符
        第三节 通假字
        第四节 字形类聚
        第五节 医学词汇字形的选用
        1 误字行而正字废
        2 借字行而本字废
        第六节 本原字---区别字
        第七节 古今字
    第八章 辞书医学词汇音韵研究
        第一节 反切中反映出的语音流变
        第二节 音训
        第三节 音转
    第九章 辞书医学词汇词绦与释义研究
        第一节 辞书释义特点(以《说文》《释名》为例)
        1 《说文》训释特点
        2 《释名》训释特点
        第二节 历代辞书对医学词条的传承与改造
        1 後代辞书传承前代辞书内容
        2 後代辞书补充前代辞书医词训释
        第三节 释义越来越细化、明晰
        第四节 音项
    第十章 辞书医学词汇考释举例
        [嗌、噎、喝、(?)]
        [疥、痎、痟、(?)]
        [芎劳、蘪芜、江蓠、蓠]
        [疛、殟、(?)、(?)、痫]
        [痿、痹]
    小结
        1 古代辞书医学词汇历史分期特点
        1.1 两汉
        1.2 魏晋南北朝
        1.3 唐宋
        1.4 明清
        2 古代辞书医学词汇历时层面特点
        2.1 两汉时期的医学词汇奠定俊世医学词汇的基础
        2.2 单音节向复音节转换
        2.3 词的历时替换
        3 二次注家释义特点
        3.1 《尔雅》郭璞注
        3.2 邢昺《尔雅疏》
        3.3 《尔雅正义》《尔雅义疏》
        3.4 《尔雅补注》
        3.5 《陆锦燧日记》
        3.6 《方言笺疏》
        3.7 《段注》
        3.8 《义证》《句读》
        3.9 《通训定声》
        3.10 《广雅疏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中脘-天枢-气海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探讨及临床治疗思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针灸中脘-天枢-气海穴的现代研究进展
    1 中脘-天枢-气海穴的认识
    2 针灸中脘-天枢-气海穴治疗疾病的临床进展
    3 针灸中脘-天枢-气海穴治疗疾病的作用基础
    4 总结
    5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脘-天枢-气海穴的临床应用研究分析
    1 中脘-天枢-气海穴的古代临床应用研究分析
        1.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3 研究结论
    2 中脘-天枢-气海穴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分析
        2.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3 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中脘-天枢-气海穴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探讨
    1 气机
        1.1 气的概念
        1.2 气机及气机理论
    2 中焦气机与气机的关系
        2.1 中焦气机为三焦之气运转之轴
        2.2 中焦气机为脏腑之气升降之枢
        2.3 中焦气机为经脉之气循行之要
    3 中脘-天枢-气海穴与中焦气机的关系
        3.1 中脘-天枢穴-气海穴的认识
        3.2 中脘-天枢-气海穴与气机的关系
第四部分 李瑞教授国医堂门诊病例资料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研究结论
第五部分 讨论
    1 中脘-天枢-气海穴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基础
        1.1 气乃人体生命之动力
        1.2 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
        1.3 治疗疾病以调气为要
        1.4 中焦气机为治病之本
        1.5 中脘-天枢-气海穴可调中焦气机而治百病
    2 中脘-天枢-气海穴应用的广泛性
    3 李瑞教授临床治疗思路总结
        3.1 气血为本,脾胃乃源,治病必求本
        3.2 气机为要,中焦乃枢,理气必调中
        3.3 首抓主证,顾及兼证,配穴必循法
    4 验案举隅
        4.1 脾约案
        4.2 不寐案
        4.3 头痛案
        4.4 乳痈案
        4.5 痹证案
第六部分 结论
    1 中脘-天枢-气海穴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基础
    2 中脘-天枢-气海穴的作用及临床适用病证
    3 李瑞教授独特的临床治疗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 病历模板
    附录2 引用书目

(9)中国画养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释题
    二、选题缘由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选题意义
第一章 养生原理与中国画养生功能之根据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与阐释
        一、“中国画”简述
        二、“养生”的概念及原理
    第二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概述
        一、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的位置
        二、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的途径
        三、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的层面
第二章 中国画养生功能观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的萌芽时期
        一、隐含于魏晋时期
        二、显现于隋唐时期
    第二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的发展时期
        一、宋元至明代前期基本成型
        二、明代中后期到清代的丰富发展期
    第三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的转变期
        一、清末民国——从“养生”到“治生”的转变
        二、近现代——外向化与大众化的转变
第三章 写意画与工笔画养生功能之差异论析
    第一节 中国画创作内驱力的差异
        一、绘画者名称的演变及其内蕴
        二、中国画创作主体内在动力与养生
    第二节 写意画与工笔画养生功能的不同
        一、文人画与写意画的界定
        二、写意画与工笔画在养生中产生的不同结果
        三、文人写意画中的养生意蕴
第四章 文人写意画养生功能论析
    第一节 文人画家综合素养中的养生功能
        一、读书以养气——文人画家所读的书
        二、“以书入画”——书法养生的移入
        三、“万物静观皆自得”——文人的养生情调
    第二节 创作环境与用具中的养生功能
        一、中国画创作环境中的养生功能
        二、古代文房用具中的药物养生
    第三节 创作时的心理要求与养生功能
        一、“兴”的产生与养生“恍惚”之境
        二、作画过程中的“守一”
        三、延续到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之道
    第四节 创作姿势中的养生功能
        一、创作姿势的演变
        二、正确的创作姿势
        三、创作中的姿势与练功的关系
    第五节 执笔创作所刺激到的穴位
        一、指实掌虚对穴位的刺激
        二、运腕用笔对原穴的作用
第五章 不同中国画科相应的养生功能
    第一节 “画中烟云供养”之论析——山水画的养生功能
        一、山水画养生功能的渊源
        二、山水画养生功能产生的原因
        三、山水画养生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花鸟画与人物画中的养生功能
        一、关于花鸟画、人物画养生功能现状的分析
        二、花鸟画养生功能论析
        三、人物画养生功能论析
    第三节 情志相胜-体质与中国画的配伍
        一、不同画科的选择与创作者身心的关系
        二、性情、性格、气质和个性及其关系
        三、中国画与性格的培养
余论: 中国画养生功能中的优缺点及其拓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基于数字化处理的《真本千金方》俗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材料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
2 《千金要方》基本概况
    2.1 《千金要方》作者简介
    2.2 《千金要方》内容价值
    2.3 《千金要方》版本述略
3 《真本千金方》俗字研究
    3.1 《真本千金方》俗字表整理
    3.2 《真本千金方》俗字分类
    3.3 《真本千金方》俗字通例
    3.4 《真本千金方》俗字成因
    3.5 本章小结
4 《真本千金方》异文考
    4.1 校勘异文
    4.2 用字异文
5 《真本千金方》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真本千金方》检索系统的设计
    5.2 《真本千金方》检索系统的实现
    5.3 《真本千金方》检索系统功能测评
6 结语
    6.1 研究小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北宋时期中国皮肤科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膏摩疗法与临床应用的古代文献研究[D]. 刘城财.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微生态的探索性研究[D]. 李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朝鲜《医方类聚·妇人门》文献研究[D]. 黄英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脱发的古代文献研究[D]. 彭丽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湿包疗法联合内服当归饮子治疗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肖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D]. 吕晓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中脘-天枢-气海调节中焦气机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探讨及临床治疗思路总结[D]. 高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中国画养生功能研究[D]. 王英璟.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基于数字化处理的《真本千金方》俗字研究[D]. 孔谦.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北宋中国皮肤病学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