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97 常见问题

Office97 常见问题

一、Office97使用常见问题解答(论文文献综述)

陈沼桦[1](2021)在《童年创伤与成年抑郁:动态预测及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抑郁症是一种严重限制个体社会功能、降低生活质量的常见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其核心特征是情感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愉悦感缺失),伴随不同严重程度的躯体表现、认知和行为改变,可能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抑郁症主要发生在青春期晚期至成年早期,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个体出现抑郁症状是其后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多种因素会导致抑郁症发生,其中童年创伤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但童年创伤对抑郁的预测作用及中介机制尚不明确,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对于优化抗抑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治疗作为抑郁症治疗的方法广受关注,研究表明慈心冥想(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LKM)作为新兴的心理治疗方式,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识别、体验积极情绪,进而增加多种个体积极资源,以减少童年创伤经历对个体带来的影响。有童年创伤经历的个体自我批评水平高,LKM也可以降低个体的自我批评水平,或可更好地降低其抑郁水平,但缺乏实证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在一般人群和抑郁症患者群体中开展调查,基于易感性-应激模型探讨童年创伤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以及可能的中介作用机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童年创伤经历个体和抑郁症患者临床实际特点构建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方案,并将其应用于抑郁症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提供新的方向和依据。方法1.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预测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自我描述任务(SDT)、应付方式问卷(CS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某大学5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T1,2016年)。首次施测后每次间隔一年采用BDI-Ⅱ、ASLEC、SSRS、CD-RISC对其中433名研究对象进行3次追踪调查(T2-T4,2017-2019年)。构建并检验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探讨上述心理变量在童年创伤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2.童年创伤对临床抑郁症的预测采用BDI-Ⅱ、CTQ-SF、EPQ、CD-RISC对115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构建并验证童年创伤对抑郁的预测模型,探讨人格、心理弹性在童年创伤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3.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对临床抑郁症的作用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61例抑郁症患者,依据CTQ-SF结果及访谈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童年创伤经历,将其分为童年创伤阳性组、童年创伤阴性组,随机将患者分至LKM组(30例,CTQ阳性/阴性:25/5),对照组(31例,CTQ阳性/阴性:26/5)。LKM组给予8周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疾病健康宣教。干预前后使用BDI-Ⅱ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水平进行测量,评估干预的效果。4.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影响临床抑郁症潜在的心理、生理机制干预前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量表评定:SDT、CD-RISC、主观幸福感量表;免疫指标测定(干预组n=24,对照组n=5):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补体(C3和C4),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Ig E),探讨LKM对临床抑郁症患者作用的可能的心理和免疫功能作用机制。结果1.在一般人群中,抑郁情绪与童年创伤、精神质人格、神经质人格、消极自我描述、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幻想、自责、合理化及退避呈正相关;与内外向人格、积极自我描述、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应付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呈负相关。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抑郁与童年创伤及其分维度、神经质人格、精神质人格呈正相关;与内外向人格、心理弹性呈负相关。2.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预测的综合中介作用模型显示,童年创伤与抑郁间的总效应值为0.32(P<0.01),间接效应为0.25(P<0.01),对应的95%CI(0.18~0.32)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显着,占总效应的78.12%,其中神经质、消极自我描述、幻想、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起部分中介作用。T1-T4即时模型显示,童年创伤对T1抑郁的直接效应为0.09,且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影响T1抑郁,效应值为0.13(P<0.01)。童年创伤对T2-T4抑郁无直接作用,仅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影响T2-T4抑郁,效应值分别为:0.13、0.07、0.12(P<0.05)。延时模型显示,童年创伤通过T1、T4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T1抑郁间接预测T4抑郁,效应值为0.09。3.童年创伤对临床抑郁症预测的中介作用模型显示,童年创伤对抑郁的总效应为0.30(P<0.01),间接效应为0.16(P<0.05),占总效应的53.33%,神经质、心理弹性在童年创伤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干预研究对各心理变量进行2(干预组、对照组)*2(童年创伤阳性、阴性)*2(前测、后测)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心理弹性、消极自我描述、积极自我描述的分组(干预组、对照组)*时间(前测、后测)交互效应显着[F(1,57)=7.63,P=0.008,ηp2=0.12;F(1,57)=5.24,P=0.026,ηp2=0.08;F(1,57)=9.00,P=0.004,ηp2=0.14;F(1,57)=4.59,P=0.036,ηp2=0.08],幸福感的交互效应不显着。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抑郁、心理弹性、消极自我描述、积极自我描述的分组效应在后测时显着,即干预后CTQ阳性与CTQ阴性的干预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消极自我描述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而心理弹性、积极自我描述显着高于对照组。5.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白介素-6,C反应蛋白,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Ig E水平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一般人群中,抑郁情绪与童年创伤、精神质、神经质、消极自我描述、生活事件及幻想、自责、合理化、退避应付方式呈正相关;与内外向、积极自我描述、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求助、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呈负相关。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抑郁与童年创伤及其分维度、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内外向、心理弹性呈负相关。2.在一般人群中,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且通过神经质、消极自我描述、幻想应付方式、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的综合中介作用对抑郁情绪产生稳定的影响。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之间起即时、延时的动态中介作用。3.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童年创伤对抑郁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且通过神经质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4.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伴童年创伤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提高心理弹性,降低消极自我描述,提升积极自我描述。但对于不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还需要增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目前尚不能得出该干预对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抑郁症患者效果更好的结论。

李红坡[2](2020)在《连续排水边界下结构性软土地基一维固结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排水边界条件是地基固结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太沙基固结理论将土体边界限定为完全排水或完全不排水,虽然求解简便,却存在着一些缺陷,而梅国雄提出的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却能很好地反映土体边界的透水能力及边界处孔压的变化。同样,以往对软黏土地基固结理论的研究中很少考虑土体的结构性,但实际上结构性是软黏土地基的重要特性之一,土体结构性破坏前后地基的固结特性会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软黏土地基固结理论中考虑软黏土的结构性具有实际意义。为了更好地反映软黏土地基实际的固结状况,本文将对连续排水边界下变荷载作用时考虑土体结构性以及初始孔压沿深度方向任意分布的软黏土地基的一维固结理论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单层软黏土地基的固结问题,考虑软黏土结构性、初始孔压沿深度方向任意分布及变荷载作用,采用更准确的变荷载下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及反映压缩系数与渗透系数随地基结构性破坏而变化的简化模型,推导了问题的解析解,并给出了单级匀速加载时的特殊解答。在通过对解答的退化验证本章解答正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界面参数、加载时长、软黏土结构性、初始孔压、土体结构屈服应力对单层结构性软黏土地基排水固结的影响。(2)对单层结构性软黏土地基的固结问题进行拓展,进而求解了双层结构性软黏土地基的固结问题,得到了对应的解析解,给出了单级匀速加载时的特殊解答;在通过对解答的退化验证本章解答正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界面参数、加载时长、软黏土结构性、土体结构屈服应力及顶层底层土体厚度对双层结构性软黏土地基排水固结的影响。(3)对更具一般性的成层结构性软黏土地基的固结问题进行了求解,推求了成层软黏土地基的解析解及单级匀速加载时的特殊解,在退化验证了解答的正确性后,分析了界面参数、加载时长、软黏土结构性、土体结构屈服应力、地基渗透性及压缩性、各土层厚度对成层结构性软黏土地基排水固结的影响。

盛强[3](2019)在《PVC型材车间生产排程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随着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之间同质化的日益严重,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凸显优势,必须通过按时交货、节约成本等手段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再者,客户对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也直接造成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由传统的单一品种或少品种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为如今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企业更加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排程进行优化,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排程方案保证在客户规定的交货期内尽早完成生产任务,通过提升企业在客户面前的信誉度进而提升企业地位。生产排程作为提升企业信誉度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对其优化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从事PVC型材制造的A企业车间生产排程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研究:(1)首先对生产车间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当前生产排程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如工人凭主观经验导致排程时间长、效率低、精度差,不能从整体优化角度出发将生产资源合理分配给生产设备等;(2)对不合理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方案并确定企业完工时间最早的优化目标;(3)根据完工时间最早的优化目标对相关数学模型进行构建,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对启发式算法的三级启发规则进行选用;(4)通过对企业生产排程优化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进行系统Excel表格的结构设计,并使用VBA编程语言对符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的生产排程优化系统进行设计,以直观的特色任务表、甘特图视图形式来为企业执行生产任务提供参考方案,大大提高了生产排程效率,并实现了企业的优化目标。

刘海朝[4](2018)在《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通信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畜牧业重要的现代化支持工具,其推广应用对行业信息传播、企业宣传和技术推广等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课题在深入调查和分析我国养羊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山羊养殖的特点和要求,基于微信WEB开发工具,采用微信小程序开发语言(JavaScript、WXML和WXSS),结合Bmob移动云端数据库,设计并开发了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并进行了应用推广。按照应用功能的不同,系统设计分为首页、交易市场、资讯发表、接口应用和个人页面5大板块,涵盖了山羊品种选择、山羊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饲养管理和应用技术推广等整个养羊环节上的关键内容。移动应用系统中的首页板块是设计开发的重点,该板块拥有8大功能模块。饲养管理模块除了包含系统的介绍之外,主要是由普通管理员进行操作,管理员登录饲养管理后台,定期发布养羊资讯和养羊技术;企业资讯模块是专门为企业开发,编辑并发布信息,满足了企业进行推广和宣传的需要;饲料营养模块推荐了经典饲料配方、羊友分享饲料配方和山羊自助精料配制等功能;疾病问诊模块主要以图片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羊病症状和诊断功能,系统遵循专家诊病思维,按照数值诊断规则,反馈给用户最可能的疾病结果和相应的治疗方案;云牧场模块是为规模化羊场提供数据管理系统,羊场管理者可以随时添加羊场的相关数据,并形成数据报表;问答园区模块是为网友分享生产经验、提问或回答问题而设计;专家坐诊模块旨在让专家以远程视频的方式指导终端养羊户进行生产操作,提供技术指导和进行管理优化;管理员模块根据权限的不同,分为普通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本系统除了以上8大功能模块以外,还有其他辅助性功能,这些功能让系统更加完善和强大。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且最新版本也已提交运行。试用检测结果表明,本系统功能配套和流程设计合理,运行安全可靠,具有实用性突出、操作简单和界面美观等特点。该系统突破了山羊管理信息系统PC版的使用限制,用户可以随时在线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不仅能加速养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且能显着提升养羊户的经济效益。

李新甜[5](2017)在《《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实践项目的材料节选自珍妮·威廉姆斯和安德鲁·切斯特曼所着的《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一书。笔者以该书第四章至第十章的英译汉翻译实践为研究对象,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四个层面分析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所采用的处理方式。笔者通过分析得出:在翻译中,意义上的对等比形式上的对等更加重要。若要译语接受者在读译文时能与原语接受者获得相同的反应,针对某些翻译就不得不放弃形式的对等,而更倾向于意义的对等。这样的对等也是一种动态的、自然的对等。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结构和形式上都有所不同,为了达到动态对等,就需要在翻译时使用一些补充、省略等手段,以帮助译语接受者在读到译文时尽可能和原语接受者有相同的感受。本翻译实践项目所选材料因节选自《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一书,书中针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方法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及对翻译研究感兴趣的人士皆有一定的帮助,期望此次翻译实践及针对实践的翻译报告对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者有一定参考和帮助。

牛犇[6](2014)在《复杂固结排水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在实际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砂井/排水板打设深度内形成的一般都是多层竖井地基。多层竖井地基固结理论的求解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求解需要满足土层与土层之间的孔压连续、流量连续条件,以及砂井内部不同层之间的孔压连续、流量连续条件。而由于孔压表达式中存在无穷级数,将使得多层竖井地基的固结度解答存在收敛性问题,这一点,让求解过程变得更为困难。目前的多层竖井地基固结度解答,要么未完全考虑最终固结度的影响因素(井阻、涂抹效应),要么是停滞在双层的结果而无法推广至更多层。本文基于唐晓武的竖井地基固结解,求得了三层以及多层竖井地基固结度的解答,并对收敛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传统海涂围堤以土石结构为主,堤心填石料,堤内填淤泥,形成挡潮闭气结构。目前由于受到国家政策限制以及土石资源的消耗,土石资源已经严重匮乏,充泥模袋作为一种新型的填筑材料应运而生。国内外目前关于土工模袋的研究多集中在模袋的受力、充填、渗透特性,对于模袋土体的固结问题则研究甚少,而关于排水板充泥模袋的固结问题更是未有先例。本文求得了正方形影响区竖井地基固结度的解答,在考虑了边界透水性之后,将其解答应用于排水板充泥模袋固结问题的估算,发现其估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实际室内实验结果一致。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得到了三层竖井地基固结度解答。推导过程中证明了多层竖井地基的正交关系,并求得了不同的边界情况下的三层竖井地基固结度解答。三层竖井地基固结度结果存在不收敛的情况。在GPA/MPA参数异常严重的情况下,固结度将不再收敛。在GPA/MPA参数异常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两步控制法改善最终固结度的精度。本章研究了两步控制法的适用范围,并具体阐述了运用两步控制法的操作流程。本文运用两步控制法改善了计算精度,并计算了乐清电厂海堤填筑工程的孔压,得到了与实测结果相吻合的结果。2.本文求得了多层竖井地基固结度的递推解解答以及扩大矩阵的解答。递推解解答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双曲函数的存在,传递矩阵具有离散性,矩阵的连乘使得传递矩阵的离散性放大、计算误差增加,而判定矩阵本身具有不稳定性,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导致了结果的不收敛。而通过扩大矩阵能够得到收敛的多层竖井地基固结度解答,其求解关键在于扩大连续矩阵的大小3.本文利用扩大矩阵的方法求得了多层竖井地基固结度解答的通用表达式。本文以四层竖井地基为例,进行了相关的固结分析。本文将四层竖井地基计算结果与双层竖井地基固结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证明两者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本文进行了四层竖井地基固结性状的计算分析,分析了四层竖井地基参数变化对固结度的影响,提供参考性的结论。4.本文求得了考虑边界透水性的竖井正方形地基固结度解答。通过等效面积计算,对比了与六边形影响区、圆形影响区结果的差别大小,证明了将正方形影响区简化为圆形影响区会差生较大的误差。在考虑了边界透水性之后,本文将该理论应用于打设排水板充泥模袋体系的固结度估算,得到与室内实验一致的结果。本文利用有限元及正方形影响区竖井地基解答对打设/不打设排水板情况下充泥模袋的固结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利用有限元研究了模袋宽高比变化及模袋高度单因素变化对固结速率的影响。经过计算,为工程实际中的模袋宽高比设计提出了宽高比为4:1的设计建议。5.本文为考虑边界透水性的竖井正方形固结度解答考虑了更为实际的因素,包括不同的渗透系数分布模式以及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因素,并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固结度表达式。通过非线性固结的参数分析,得出结论,在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因素时,土体表面的荷载以及土体的自身属性将影响到整体的固结速度。研究使理论能参照实际,提供多种因素条件下最终固结度的解答,方便与实际结果对照。

王恒宇[7](2015)在《竖井淋洗修复污染地基的研究》文中指出竖井淋洗系统将塑料排水板引进到传统的井点泵洗法中,使得淋洗技术可以拓展到低渗透性土体。该系统具有通过缩短排水路径来实现加速土体修复的特征,现有研究将抽液边界条件设定为无穷远处污染物浓度为零,显然不符合近间距排水板淋洗的工况。本文提出Neumann抽液边界条件,对前人理论模型做出改进。针对竖井淋洗系统中塑料排水板呈网点式布置的情况,提出了简化的竖井淋洗修复二维平面模型;针对竖井淋洗系统中塑料排水板呈轴对称布置的情况,提出了简化的竖井淋洗系统的轴对称模型;针对排水板周边区域复杂工况,提出了考虑涂抹效应的简化排水砂墙模型,和考虑土工织物淤堵及形成滤饼的情况的一维淋洗修复模型。以上模型均假设土颗粒对污染物为线性平衡解吸附。针对已有文献中发现的一维土柱淋洗试验中的拖尾现象,提出了非平衡解吸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污染物非平衡解吸的机理及特性。借助于这些理论模型,分析了竖井淋洗系统的影响因素。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1)针对竖井淋洗系统中塑料排水板呈网点式布置的情况,提出了简化的竖井淋洗修复二维平面模型,并得到了该模型的解析解。该模型中的Neumann抽液边界条件能够反映竖井淋洗系统通过缩短排水路径来实现加速修复的特征;基于通量边界条件的模型会得到偏向保守的解。该解析解能考虑污染土体初始浓度随深度变化的情况,同时该简化二维模型能够有效模拟采用竖井淋洗系统修复土体时污染物的运移情况。(2)提高淋洗液注入速率可以有效提高淋洗效率,达到一定修复程度所需要的淋洗时间随淋洗液的注入速率的增加线性减少;减小注液排水板和抽液排水板的间距也可以有效提高淋洗效率。在竖井淋洗系统现场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污染场地规模和技术能力,以节约成本为导向,最优化设计注液速率和排水板间距这两个关键参数。(3)针对竖井淋洗系统中塑料排水板呈轴对称布置的情况,提出了简化的竖井淋洗系统的轴对称模型,并采用半解析法获得此模型的理论解。该理论解考虑了污染土体初始浓度随深度变化的情况;即使抽液排水板只有三根,基于简化轴对称模型得到的本文解也能够有效的模拟采用竖井淋洗系统修复土体时污染物的运移的情况,本文解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精度的要求。(4)建立了考虑涂抹效应的简化排水砂墙模型,及考虑土工织物淤堵及形成滤饼的情况的一维淋洗修复模型,并求得了相应的的解析解。该解析解模型简单,求解方便,能够较好的反应排水板周边区域复杂状况时对淋洗修复的影响。(5)针对已有文献中发现的一维土柱淋洗试验中的拖尾现象,提出了非平衡解吸理论,并求得相应的解析解。该理论对于不同的解吸附特性都有很好的反映,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相较于平衡解吸理论,本文提出的非平衡解吸理论更为合理,能更好的反应污染物解吸附的特性和机理,能够更好的预测土体淋洗修复时浓度的变化,更好的拟合淋洗修复试验结果。

周婧景[8](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刘俊俏[9](2014)在《梯度饱和土的固结及波散射问题》文中指出梯度饱和土的固结理论及其中弹性波的散射理论,是当今水利水电工程和岩土工程领域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固结理论在地基沉降、地基承载极限计算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弹性波的散射在无损探伤、地震工程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背景。本文针对现有梯度饱和土固结和弹性波散射问题研究的不足,利用边界元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梯度饱和土固结和弹性波散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主要对研究现状做了较为详细的回顾。通过新型材料力学性能的现状分析,给出了梯度饱和土的概念和性能;根据经典饱和土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的概述,说明了梯度饱和土固结研究的必要性;对弹性波散射文献的回顾,确定了梯度饱和土中弹性波散射的研究方法;对数值分析方法的概述,说明了边界元方法是解答梯度饱和土固结和弹性波散射最有效的方法;最后给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基于传统的饱和多孔介质理论,以Biot理论为基础,根据渗流理论、弹性力学知识等,在基本假设条件下,详细推导了梯度饱和土介质中的控制固结和弹性波散射的基本方程.这些基本方程和经典饱和多孔介质的区别是一些材料参数是随位置坐标变化的。第三章研究了梯度饱和土的固结问题,首先采用积分变化和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研究了梯度饱和球在表面受有恒定向心荷载作用下的固结问题,其次采用分离变量和正交函数方法,研究了常荷载作用下梯度饱和土层在两面透水和上表面透水下表面不透水两种情况下的固结问题,最后利用常数边界元方法,研究了动态荷载作用下梯度饱和土在两种边界条件下的固结问题。第四章研究了SH波在正交各向异性梯度饱和土中缺陷处的散射,首先利用常数边界元方法,研究了梯度饱和土条中任意裂纹对SH波的散射,给出了裂纹面上入射波和散射波的位移计算公式;其次利用线边界元方法研究了梯度饱和土条中椭圆空腔对SH波的散射,给出了椭圆边界上入射波场和散射波场的位移计算方法。第五章首先给出了预测和计算地基沉降的经验公式及其计算思路,然后根据居民住宅建筑物的观测沉降时间关系,利用三种经验公式对其进行数据拟合,给出预测和估算公式,比较各种经验公式的优点和缺点。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后,针对不足之处展望了今后的工作重点。本文的创新工作包括:1、通过饱和多孔材料和功能梯度材料的组合,引入了非均匀梯度饱和土的概念,研究了其中的固结和弹性波散射。2、用数学方法严格推导了梯度饱和土中的Green函数,并用常数边界元和线边界元进行了数值算例和分析。3、用最简洁的方法给出了二重积分和曲线积分的联系,通过Green公式,给出了边界积分方程的推导过程。

黄大中[10](2014)在《水位变化引发的土层耦合固结变形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面沉降具有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及不可逆的特点,已成为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之一。在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的沿海沿江软土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开采地下水与地面沉降控制之间的矛盾已越来越突出。因此对软土地区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理论展开更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完全必要的。目前大多数地面沉降计算理论基于部分耦合模型,假定软土层只发生一维竖向变形,没有考虑软土层的耦合固结变形。少数基于耦合模型的沉降计算理论多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数值方法求解,缺少解析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抽水引发的软土层固结理论研究,目前也还没有能同时考虑软土非线性和大应变下的固结解析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了水位变化引发的土层耦合固结变形理论,获得在实际抽水边界下地面沉降的解析解和半解析解,深入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引发的土层耦合固结变形的性状及相关土体参数对固结性状的影响,为地面沉降防控提供较现有理论更为贴近实际的土层固结变形计算方法。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包括:(1)对于地下水位随时间大面积均匀下降时软土层的一维固结问题,根据Duhamel原理分别推导了潜水层和承压层水位随时间变化下软土层固结的解析表达式。当水位随时间先线性下降,后达到恒定值时,分别得到了基于一维线性固结理论、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和一维大应变非线性固结理论下相应问题的解析解。根据所得解析解对水位变化引发的软土层的固结性状进行了分析。(2)对于含水层中水位不均匀下降的情况,基于Biot固结理论对软土层固结进行求解。首先应用Laplace-Hankel变换推导了轴对称固结控制方程在变换域内的一般解,基于一般解得出了边界处水位随时间变化下软土层固结的解析表达式。对于有限区域内水位均匀下降和水位随时间轴对称下降时的情况,分别在变换域内得出了相应的解析解。基于所得解析解,对软土层的固结性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关土体参数对固结性状的影响情况。(3)对于土层中心处存在竖向线抽水源的情况,应用Laplace-Hankel变换推导了竖向线抽水源作用下单层土的轴对称固结一般解。基于所得一般解,分别对承压含水层—软土层系统和潜水含水层—软土层系统的抽水固结问题进行了求解,在变换域内得出了相应的解析表达式。根据所得解答分析了在含水层中抽水时承压含水层一软土层系统和潜水含水层—软土层系统的固结性状,并总结了相关土体参数对固结性状的影响情况。(4)对于水位下降为非轴对称分布的情况,基于三维固结理论对软土层固结问题进行了求解,得出了Fourier展开后在Laplace-Hankel变换域内的一般解表达式。针对有限区域内非轴对称降水情况,推导了变换域内相应的固结解析表达式。根据所得解答,分析了非轴对称降水条件下软土层固结的性状。(5)考虑软土层本构关系为修正剑桥模型,软土层渗流和压缩为非线性,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抽水引起的土层固结变形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土体弹塑性、非线性压缩、非线性渗流对土层固结变形性状的影响。

二、Office97使用常见问题解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ffice97使用常见问题解答(论文提纲范文)

(1)童年创伤与成年抑郁:动态预测及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既往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童年创伤对成年抑郁的动态预测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对临床抑郁症的作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影响临床抑郁症的潜在心理、生理机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慈心冥想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连续排水边界下结构性软土地基一维固结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固结边界条件研究现状
        1.2.1 半透水边界条件
        1.2.2 连续排水边界条件
    1.3 结构性软土研究现状
        1.3.1 土的结构性
        1.3.2 结构性软黏土固结理论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连续排水边界下单层结构性软土地基一维固结研究
    2.1 引言
    2.2 连续排水边界下变荷载作用时单层结构性软土地基一维固结解答
        2.2.1 问题的数学模型
        2.2.2 结构性未破坏阶段单层地基固结解答
        2.2.3 结构性破坏阶段单层地基固结解答
        2.2.4 结构性完全破坏阶段单层地基固结解答
        2.2.5 单级匀速加载下的特殊解答
    2.3 解答验证
    2.4 连续排水边界下单层结构性软土地基固结分析
        2.4.1 界面参数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2.4.2 加载时长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2.4.3 软黏土结构性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2.4.4 初始孔压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2.4.5 加载荷载与土体结构屈服应力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续排水边界下双层结构性软土地基一维固结研究
    3.1 引言
    3.2 连续排水边界下变荷载作用时双层结构性软土地基一维固结解答
        3.2.1 问题描述
        3.2.2 结构性未破坏阶段双层软土地基固结解答
        3.2.3 结构性破坏阶段双层软土地基固结解答
        3.2.4 结构性完全破坏阶段双层软土地基固结解答
        3.2.5 单级匀速加载下的解答
    3.3 解答验证
    3.4 连续排水边界下双层结构性软土地基固结分析
        3.4.1 界面参数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3.4.2 加载时长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3.4.3 软黏土结构性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3.4.4 土体结构屈服应力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3.4.5 底层与顶层土体厚度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续排水边界下成层结构性软土地基一维固结研究
    4.1 引言
    4.2 连续排水边界下变荷载作用时成层结构性软土地基一维固结解答
        4.2.1 问题描述
        4.2.2 结构性未破坏阶段成层软土地基固结解答
        4.2.3 破坏阶段结构性软土地基固结解答
        4.2.4 完全破坏阶段结构性软土地基固结解答
        4.2.5 单级匀速加载下的解答
    4.3 解答验证
    4.4 连续排水边界下成层结构性软土地基固结分析
        4.4.1 界面参数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4.4.2 加载时长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4.4.3 软黏土结构性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4.4.4 土体结构屈服应力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4.4.5 土层厚度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4.4.6 渗透性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4.4.7 压缩性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5.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

(3)PVC型材车间生产排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和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3.4 论文的组织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产排程问题基本理论综述
    2.1 生产排程问题
        2.1.1 生产排程的概念
        2.1.2 生产排程的基本过程
        2.1.3 生产排程问题的分类和特点
        2.1.4 生产排程问题的研究方法
    2.2 计算机辅助排程及优化
        2.2.1 计算机辅助排程及优化概述
        2.2.2 基于Excel VBA的计算机辅助排程优化特点及优势
    2.3 启发式算法
        2.3.1 启发式算法的定义
        2.3.2 启发式算法的优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VC型材车间生产排程分析
    3.1 A企业概况
    3.2 PVC型材加工流程介绍
    3.3 PVC型材车间生产排程现状分析
        3.3.1 PVC型材车间生产排程现状
        3.3.2 PVC型材车间现有生产排程方法及存在问题
    3.4 生产排程系统的优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企业PVC型材车间生产排程优化模型及启发算法
    4.1 问题描述
    4.2 生产排程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模型假设
        4.2.2 参数定义
        4.2.3 数学模型构建
    4.3 基于规则启发式算法的研究
        4.3.1 基于线性规划方法求解的局限性
        4.3.2 基于规则方法的分类
        4.3.3 基于规则启发式算法的规则选用
        4.3.4 基于规则的启发式算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Excel VBA的A企业排程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企业计算机辅助生产排程需求分析
    5.2 生产排程优化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3 系统开发总体流程及程序设计
        5.3.1 系统开发总体流程
        5.3.2 系统建模
        5.3.3 程序流程图
    5.4 系统Excel表格设计
        5.4.1 数据E-R模型
        5.4.2 系统Excel表逻辑设计
    5.5 程序实现
        5.5.1 交互界面的实现
        5.5.2 系统的运行流程
        5.5.3 前处理过程的实现
        5.5.4 生产排程的实现
        5.5.5 后处理过程的实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企业PVC型材车间生产排程优化求解实例
    6.1 订单需求产品数据的输入
    6.2 前处理部分求解实例
        6.2.1 生成本期初始状态表求解实例
        6.2.2 获取可用模具部分求解实例
    6.3 生产排程部分求解实例
    6.4 后处理部分求解实例
        6.4.1 生产计划表调整部分求解实例
        6.4.2 甘特图更新部分求解实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1.2 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
        1.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特点
        1.2.2 管理信息系统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
        1.2.3 管理信息系统在饲料营养方面的应用
        1.2.4 管理信息系统在疾病智能诊断方面的应用
    1.3 研制开发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2 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设计
    2.1 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
        2.1.1 系统设计思想
        2.1.2 系统设计原则
        2.1.3 系统功能设计
        2.1.4 系统开发流程
    2.2 系统研究开发方法
        2.2.1 系统开发工具
        2.2.2 系统运行体系
        2.2.3 移动数据库的搭建
3 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开发的针对性
    3.1 山羊饲养管理流程
    3.2 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3.2.1 系统的整体需求
        3.2.2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3.2.3 系统的其他非功能性需求
    3.3 系统主要模块和名称
4 山羊管理信息应用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4.1 用户连接使用
    4.2 系统界面和模块框架
    4.3 系统模块使用说明
        4.3.1 注册登录模块
        4.3.2 饲养管理模块
        4.3.3 企业资讯模块
        4.3.4 饲料营养模块
        4.3.5 疾病问诊模块
        4.3.6 云牧场模块
        4.3.7 问答园区模块
        4.3.8 专家坐诊模块
        4.3.9 管理员模块
        4.3.10 交易信息平台
    4.4 系统维护更新和安全防护
    4.5 系统应用效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的科学性特点
    5.2 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的先进性特点
    5.3 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的实用性特点
    5.4 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的易开发和易推广特点
    5.5 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存在的不足和改善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1: 系统开发代码(部分)
    附2: 调查问卷(部分)
作者简历

(5)《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Project and Translation Process
    1.1 Th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ject
        1.1.1 The Introduction about the Source Text
        1.1.2 Introduction about the Authors of the Book
        1.1.3 The Objec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1.2.1 Preparation Before the Translation
        1.2.2 Process During the Translation
        1.2.3 Assessment After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2.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2.2 Skopos Theory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The Use of Literal Translation
    3.2 The Use of Free Translation
    3.3 The Translation Based on Skopos Theory
    3.4 The Use of Self-Assessment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6)复杂固结排水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竖井处理软土地基及其固结理论的发展
    1.2 多层(≥3)竖井地基固结理论研究的提出
    1.3 充泥模袋的工程应用及模袋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1.4 充泥模袋固结问题研究的提出
    1.5 本文基本概念和定义
    1.6 研究思路
2 基于精度控制的三层竖井地基固结解
    2.1 求解三层竖井地基固结度解答
        2.1.1 计算模型建模
        2.1.2 三层竖井地基正交关系
        2.1.3 三层竖井地基固结度解答
    2.2 三层竖井地基固结度解答验证
    2.3 三层竖井地基固结解收敛性分析
        2.3.1 收敛性问题研究
        2.3.2 参数异常不严重的算例分析
        2.3.3 两步控制法的适用性研究
        2.3.4 两步控制法操作流程
    2.4 基于精度控制的三层竖井地基固结解应用
    2.5 本章成果
3 多层竖井地基固结理论
    3.1 推导多层竖井地基固结递推解
        3.1.1 递推解求解过程
        3.1.2 多层竖井地基固结度递推解计算可行性分析
    3.2 多层竖井地基固结的扩大矩阵解
        3.2.1 多层竖井地基固结的扩大矩阵解答
        3.2.2 四层竖井地基固结度的扩大矩阵解答验证
        3.2.3 四层竖井地基的扩大矩阵解答计算实际算例
        3.2.4 四层竖井地基固结性状分析
    3.3 本章成果
4 竖井正方形地基固结解及在模袋固结中的应用
    4.1 竖井正方形地基固结度求解
    4.2 正方形、正六边形、圆形影响区解答的比较
    4.3 考虑边界透水性的竖井正方形地基固结度解答应用
        4.3.1 估算方法计算模袋体系固结度
        4.3.2 排水板充泥模袋固结的有限元分析
        4.3.3 打设排水板充泥模袋固结问题的室内实验
        4.3.4 估算方法、有限元、室内实验结果对比
    4.4 正方形影响区固结理论计算模袋体系固结问题参数分析研究
        4.4.1 正方形影响区竖井地基固结度解答的参数分析
        4.4.2 估算方法的参数分析
    4.5 有限元计算分析未打设/打设排水板充泥模袋固结问题
        4.5.1 未打设排水板充泥模袋固结问题计算
        4.5.2 打设排水板充泥模袋固结问题计算
        4.5.3 未打设/打设排水板充泥模袋固结快慢的比较
    4.6 有限元计算计算模袋形状变化对最终固结度的影响
        4.6.1 宽高比对模袋土固结的影响
        4.6.2 模袋土截面高度单因素变化对模袋土固结的影响
    4.7 本章成果
5 考虑复杂情况的竖井正方形地基固结度解答
    5.1 考虑不同渗透系数分布模式的正方形影响区固结度解答
        5.1.1 渗透系数分布模式
        5.1.2 用统一分布函数推导固结度解析解
        5.1.3 不同渗透系数分布模式下的固结度解析解
    5.2 考虑非线性因素情况下的正方形影响区竖井地基理论解答
        5.2.1 非线性假设条件
        5.2.2 考虑非线性因素的固结理论推导
        5.2.3 非线性固结参数研究
    5.3 本章成果
6 成果与展望
    6.1 本文成果
    6.2 对于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竖井淋洗修复污染地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土壤污染现状
    1.2 污染地基修复技术现状
        1.2.1 淋洗技术
        1.2.2 蒸汽浸提技术
        1.2.3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1.2.4 氧化-还原技术
        1.2.5 其他修复技术
    1.3 淋洗技术的发展
        1.3.1 传统井点泵洗法的缺陷
        1.3.2 新型井点泵洗法
    1.4 竖井淋洗修复系统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1.5.1 问题的提出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5.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5.4 本文创新点
2. 竖井淋洗系统修复污染地基平面二维解析解
    2.1 前言
    2.2 数学模型
        2.2.1 模型的简化
        2.2.2 模型的假设条件
        2.2.3 控制方程
        2.2.4 边界条件
    2.3 模型的求解
        2.3.1 隔离层底边界
        2.3.2 半无穷底边界
    2.4 与数值解的比较
    2.5 与试验方法及MODFLOW/MT3D方法的比较
    2.6 参数分析
        2.6.1 不同抽液边界的比较
        2.6.2 注液/抽液速率的影响
        2.6.3 排水板间距的影响
        2.6.4 分配系数的影响
        2.6.5 纵向弥散度的影响
        2.6.6 垂向弥散度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竖井淋洗系统修复污染地基轴对称模型解答
    3.1 前言
    3.2 基本假设和计算模型
    3.3 模型的解答
        3.3.1 半解析方法
        3.3.2 方程的求解
    3.4 与数值解的比较
        3.4.1 与抽液砂墙模型的比较
        3.4.2 与3根抽液排水板模型的比较
        3.4.3 与6根抽液排水板模型的比较
    3.5 结果和讨论
        3.5.1 土体划分层数m对结果的影响
        3.5.2 本文解和Gabr等(1996b)解析解的比较
    3.6 试验分析
        3.6.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3.6.2 试验结果和参数反演
    3.7 本章小结
4. 考虑排水板复杂工况的淋洗修复解析解
    4.1 前言
    4.2 考虑涂抹效应的一维淋洗修复模型
        4.2.1 数学模型
        4.2.2 模型的解答
    4.3 考虑土工织物淤堵及滤饼的一维淋洗修复模型
        4.3.1 数学模型
        4.3.2 模型的求解
    4.4 与数值方法的比较
        4.4.1 与考虑涂抹效应的一维淋洗修复模型的比较
        4.4.2 与考虑土工织物淤堵及滤饼的一维淋洗修复模型的比较
    4.5 算例分析
        4.5.1 涂抹效应对土体淋洗效率的影响
        4.5.2 滤饼和土工织物淤堵对土体淋洗效率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非平衡解吸的淋洗修复一维解析解
    5.1 前言
    5.2 平衡解吸模型的缺陷
        5.2.1 平衡解吸模型及其解答
        5.2.2 平衡解吸模型的不适用性分析
    5.3 非平衡解吸理论
        5.3.1 数学模型
        5.3.2 模型的解答
    5.4 运移参数的反演
    5.5 算例分析和讨论
        5.5.1 算例1-Cd(Ⅱ)在不同流速下的非平衡解吸特性
        5.5.2 算例2-高岭土中不同重金属离子解吸附特性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8)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一) 研究动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范围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注释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三、其他
    注释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注释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注释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注释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第三节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二、小结
    第三节 小结
    注释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第三节 小结
        一、0——3岁教育指南
        二、3——6、7岁教育指南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注释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思路与成果
        二、理论之凝练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一、研究展望
        二、前瞻未来
    注释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9)梯度饱和土的固结及波散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及其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新型材料
        1.1.1 功能梯度材料(FGM)
        1.1.2 饱和多孔材料
        1.1.3 梯度饱和土
    1.2 饱和土固结
        1.2.1 饱和土固结背景
        1.2.2 饱和土固结理论的应用
        1.2.3 梯度饱和土固结模型
    1.3 弹性波散射
        1.3.1 经典材料中弹性波的散射
        1.3.2 新型材料中弹性波的散射
        1.3.3 弹性波散射的研究方法
    1.4 边界元综述
        1.4.1 数值方法概述
        1.4.2 边界元方法的发展
        1.4.3 边界元方的四个特点
        1.4.4 边界元使用
    1.5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梯度饱和土的基本方程
    2.1 引言
    2.2 基本假设
    2.3 运动方程
    2.4 有效应力原理
    2.5 本构方程
    2.6 守恒方程
    2.7 达西定律
    2.8 本章总结
第3章 梯度饱和土的一维固结
    3.1 梯度饱和球的一维固结
        3.1.1 问题的描述
        3.1.2 问题的解答
        3.1.3 数值结果和分析
        3.1.4 结论和讨论
    3.2 常荷载下梯度饱和土层的固结
        3.2.1 问题的描述
        3.2.2 问题的解答
        3.2.3 固结度
        3.2.4 数值结果和讨论
        3.2.5 结论
    3.3 动荷载下梯度饱和土层的固结
        3.3.1 问题的描述
        3.3.2 格林函数
        3.3.3 边界积分方程
        3.3.4 边界元公式
        3.3.5 固结度的定义和计算
        3.3.6 结果和讨论
        3.3.7 结论和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梯度饱和土中缺陷处SH波散射
    4.1 梯度饱和土中裂纹对SH波的散射
        4.1.1 问题的描述
        4.1.2 格林函数
        4.1.3 入射波场
        4.1.4 边界积分方程
        4.1.5 常单元边界元公式
        4.1.6 数值结果和讨论
        4.1.7 结论
    4.2 梯度饱和土中椭圆腔对SH波的散射
        4.2.1 问题的描述
        4.2.2 格林函数
        4.2.3 入射波场
        4.2.4 边界积分方程
        4.2.5 线单元边界元公式
        4.2.6 数值结果和讨论
        4.2.7 结论
    4.3 本章总结
第5章 固结理论的沉降预测应用
    5.1 地基沉降量计算模型
        5.1.1 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
        5.1.2 固结度对数方法模型
        5.1.3 泊松曲线方法模型
    5.2 地基沉降的预测应用实例
        5.2.1 双曲线模型应用
        5.2.2 固结度理论对数模型应用
        5.2.3 泊松曲线模型应用
        5.2.4 分析和总结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边界积分方程的推导
    A.1 二重积分和曲线积分的关系
    A.2 格林公式
    A.3 脉冲函数
    A.4 边界积分方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水位变化引发的土层耦合固结变形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列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开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现状
        1.2.1 国内地面沉降现状
        1.2.2 国外地面沉降现状
    1.3 地面沉降理论研究现状
        1.3.1 抽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机理
        1.3.2 抽水引发的地面沉降计算模型的研究现状
        1.3.3 抽水引发的土体固结解析解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本文研究意义
        1.4.2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地下水渗流和土体变形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水文地质系统基本概念
    2.3 地下水渗流基本理论
        2.3.1 地下水非稳定渗流控制方程
        2.3.2 地下水非稳定渗流边界条件
    2.4 多孔介质固结基本理论
        2.4.1 多孔介质耦合固结控制方程
        2.4.2 物理参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2.5 多孔介质固结理论与地下水渗流理论的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固结解析解
    3.1 引言
    3.2 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固结解析解
        3.2.1 潜水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固结解析解
        3.2.2 承压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固结解析解
    3.3 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3.3.1 基本假定及控制方程
        3.3.2 潜水层水位变化下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3.3.3 承压层水位变化下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3.4 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大应变固结解析解
        3.4.1 基本假定及控制方程
        3.4.2 潜水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大应变固结解析解
        3.4.3 承压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大应变固结解析解
    3.5 本章小结
    附录1
第4章 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轴对称固结解析解
    4.1 引言
    4.2 轴对称固结控制方程和求解
        4.2.1 轴对称条件下Biot固结控制方程
        4.2.2 方程在变换域内的一般解
    4.3 边界处水位下降已知时的软土层固结解析解
    4.4 有限区域内水位均匀下降引发的软土层固结解
        4.4.1 变换域内问题的解析解
        4.4.2 解析解的退化
        4.4.3 固结性状分析
    4.5 水位随时间轴对称下降引发的软土层固结
        4.5.1 变换域内问题的解
        4.5.2 固结性状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竖向线抽水源作用下含水层—软土层系统轴对称固结解析解
    5.1 引言
    5.2 抽水源作用下轴对称固结方程的求解
        5.2.1 基本假定和控制方程
        5.2.2 方程的在变换域内的一般解
    5.3 抽水作用下承压层—软土层系统固结解析解
        5.3.1 变换域内问题的解析解
        5.3.2 固结性状分析
    5.4 抽水作用下潜水层—软土层系统固结解析解
        5.4.1 变换域内问题的解析解
        5.4.2 固结性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位非轴对称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三维固结解析解
    6.1 引言
    6.2 三维固结控制方程和求解
        6.2.1 圆柱坐标系下Biot三维固结控制方程
        6.2.2 方程在变换域内的一般解
    6.3 非轴对称降水引发的软土层固结问题求解
    6.4 非轴对称降水引发的固结性状分析
        6.4.1 竖向位移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6.4.2 径向位移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抽水作用下土层非线性弹塑性固结有限元分析
    7.1 引言
    7.2 软土层轴对称非线性固结数值模拟
        7.2.1 软土非线性压缩和渗流模型
        7.2.2 抽水引发的土层轴对称非线性固结变形计算
    7.3 软土层非线性弹塑性固结数值模拟
        7.3.1 土体弹塑性模型
        7.3.2 抽水引发的软土层轴对称非线性弹塑性固结计算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Office97使用常见问题解答(论文参考文献)

  • [1]童年创伤与成年抑郁:动态预测及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D]. 陈沼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2]连续排水边界下结构性软土地基一维固结理论研究[D]. 李红坡. 广西大学, 2020(02)
  • [3]PVC型材车间生产排程优化研究[D]. 盛强.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4]山羊管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刘海朝.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翻译报告[D]. 李新甜.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6]复杂固结排水系统的研究[D]. 牛犇. 浙江大学, 2014(08)
  • [7]竖井淋洗修复污染地基的研究[D]. 王恒宇. 浙江大学, 2015(08)
  • [8]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9]梯度饱和土的固结及波散射问题[D]. 刘俊俏. 宁夏大学, 2014(03)
  • [10]水位变化引发的土层耦合固结变形理论研究[D]. 黄大中. 浙江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Office97 常见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