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顿旧书——海外华人文化研究一瞥

莱顿旧书——海外华人文化研究一瞥

一、莱顿的旧书——海外中国文化研究一瞥(论文文献综述)

于晨阳[1](2021)在《从中俄学术交流视角看史禄国致阿列克谢耶夫的信件》文中认为史禄国(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Широкогоров,1887-1939)是 20 世纪俄国杰出人类学家,他的“族体”理论影响了俄罗斯和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界。1922年史禄国流亡中国,在中国一些高校任教,并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研究。1927-1932年间他与欧洲和祖国朋友的通信是他与欧洲、俄罗斯学术界交流沟通信息的重要学术渠道之一。近年发掘并公布史禄国写给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Василй МихайловичАлексеев)的18封信。本研究从中俄学术交流的视角出发整理、研究这18封信件。本文将从学术交流的视角,结合相关史料对这18封信件进行梳理。本文除绪论外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结合相关档案和学术研究对通信双方进行介绍,然后对现存信件进行详细描述。接下来以时间为线索,梳理20世纪中国人类学史,并以信件中涉及理论和事件为基础,结合档案文献与研究描述1927年史禄国执教高等学府直至1939年去世对中国人类学的贡献,以及史禄国和中国学术界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对史禄国与阿列克谢夫思想交流的探究:结合当时国际、苏联学术界情况,总结史禄国和阿列克谢耶夫在信中对苏联汉学界、学术界,国际汉学界、学术界的看法与思想交锋。最后考察史禄国与阿列克谢耶夫通信的学术交流意义,并以此为例探究20世纪初的中俄学术交流特点,并思考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研究的发展之道。本文采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梳理史禄国与阿列克谢耶夫书信往来,系统收集相关史料与研究材料,并辅以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理论对信中观点加以整理分析,力图还原20世纪初的这一场中俄学术交流。

黄秋硕[2](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表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尹敏志[3](2017)在《一人本屋弘文庄》文中认为昭和二年(1927),当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生反町茂雄(1901-1991)决定去一诚堂书店当学徒工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反町所在的东大法学部政治学科,是全国学子梦寐以求之地,律师和政治家的摇篮,考进这里,就算半只脚迈进了日本上流社会。而书店的学徒工大多是农家子弟,小学或初中毕业,每天被人呼来唤去,擦窗抹地,搬箱摞书,从早晨七点干到晚上十二点,每月单休,月薪仅有二十日元。媒体报

邓雷[4](2017)在《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呼吁简本《水浒传》研究以来,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然而关于简本《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依然很少,不少简本《水浒传》未得到相应的关注,更不必说对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将京本忠义传、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英雄谱本、二刻英雄谱本、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八卷本、三十卷本等十六种简本基本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对诸简本进行系统划分,诸如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属于嵌图本系统,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属于嵌图本后续本系统,基本以系统为单位,以系统底本的刊刻时间为轴,对诸种简本逐一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仅对单一的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与其他的版本进行比对,力求将其置于整个《水浒传》版本链条中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文字校勘、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详尽的文本比对等方法,对诸简本的版本系统进行判别,梳理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对之前不少未受关注的简本《水浒传》进行了研究。如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等。其二,对所有的《水浒传》简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其三,使用传统文字比勘法的同时,还使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

刘海港[5](2016)在《草的“生长” ——一种新的景观元素在中国的演进》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化研究领域,中国建筑景观中草元素的演进,既鲜有研究,也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历次变革中,诸景观中被引进的草元素,明显具有西方“文明”的影子,以此切入,历时性地揭示了中西文化互动的具体性。文章以天坛为个案,结合其传统礼制及民间传说,发现随着草元素置入其中,天坛从皇家垄断,逐渐走向了公众;继而结合北京、上海、天津殖民性景观中草元素的“生长”历程,揭示出晚清以来各时段中,在荒草、野草、青草、草坪的生长、更替的关系背后,是社会各阶层在心态、价值层面的博弈和抗争。另,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各公共性景观的建设也在提速,表面看,是景观中草元素日趋同质化,背后则潜藏着文化竞争的诉求。此外,中、美均有被殖民的历史,在对中美、英美文化景观互动的历史比较中,笔者发现,草在中、美景观中的“生长”历程,存有结构性的类似;藉此,本文对殖民性和民族性进行了反思,发现,同样被殖民后,美国发展并且输出了自己的新文化,而一部分国人却仍在强调民族主义。在研究中,笔者揭示出了文化演进的时代具体、复杂性,和后殖民文化的特点,期待有助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曾静[6](2015)在《生命的“逃逸线” ——精神分裂分析视野下的布莱克诗歌》文中提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与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和菲利克斯·伽塔利(Felix Guattari)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德勒兹和伽塔利的精神分裂分析理论却是阐释布莱克的欲望观、生成思想和逃逸线倾向的有力工具。尽管布莱克常被冠以浪漫主义诗人的名号,但其思想却并非只有那个时代的特质,还有不少后现代特征,可称之为一位兼具浪漫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风格的重要文学人物。关于他的研究已历经两个世纪,逐步完成了从文本、生平整理,到现代各理论学派的研究阐释,再步入以后现代理论为工具进行再拓展的过程。有了前人研究的雄厚基础,继起的新一代布莱克学者逐步在微观层面上关注其作品中的差异和区别,在修正甚至颠覆既有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更具时代意义的阐释方式和结论,让布莱克研究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活力。在这些后现代布莱克研究方法中,德勒兹和伽塔利的精神分裂分析法是目前最为活跃,热度不断上升,范围逐渐扩大的一种理论工具。本文正是以该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即欲望、生成和逃逸线为工具来探讨布莱克的几首长诗,即《泰瑞尔》、《四佐亚》、《弥尔顿》和《耶路撒冷》,以及相关的诗歌和艺术作品,意欲在目前已有的成果上,从现当代文艺批判角度关注该领域或被他者化的维度,着力于发掘其思想中生成他者,与他者合力的开放性特质,来丰富和深化对布莱克思想体系的阐释和理解,为国内外研究接轨加速。本文三个章节顺次以欲望、生成和逃逸线为核心议题。第一章深入讨论布莱克的欲望观,欲望对其创作的影响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该章以德勒兹和伽塔利的欲望论为理论工具对布莱克艺术作品中展现的欲望及其性质、作用和目的进行探讨,认为布莱克不仅持有充盈欲望观,强调其内在性和创造性,而且还赞同将欲望作为工具和武器来形成具有强烈瓦解力的欲望政治,目的在于冲击和突破资本主义俄狄浦斯化的精神陷阱,释放欲望的真实创造力和革命力量,为欲望正名。第二章重点探讨在欲望的催动下,布莱克如何利用诗歌和艺术作品来表达其思想中潜在的生成论。本章以极具流变思维特征的生成论为理论指导,逐一探讨德勒兹生成链条中的生成女人、生成儿童和生成动物在布莱克诗学艺术中的具体体现,认为布莱克在诗歌和艺术作品中,利用了生成论的话语和手法,有意制造出一系列难以辨识划分的区域。处于这些区域的“人”、女人、儿童和动物剥离了身份和物种类别的划分,趋近如其所是的状态。这种生成是一种反抗将弱势群体边缘化、他者化思想暴行的手段,旨在让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新的“人”成为可能。第三章将侧重点放在布莱克生成思想中,在国家、宗教和文化层面上的逃逸活动。本章将讨论布莱克时代东西方往来的具体情况,旨在论证东方在那时已转化为西方的他者,而布莱克不但知晓东方,尤其是中国,还将一个典型的东方意象“曼荼罗”放置在其思想的核心位置上。这说明,布莱克在思想上遵循解辖域的逃逸线运动,持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立场,践行生成他者,走向他者,拥抱与他者合力的健康心态。总之,布莱克具有德勒兹和伽塔利所欣赏的那种居于“之间”的、少数弱势的、天才的游牧诗人特征,他颂扬欲望的积极作用,以生成和逃逸之方式突破了“人”、国家、社会以及文明“非此即彼”和“或此或彼”的狭隘意识和存在局限,预见了它们可以“亦此亦彼”的和合状态共生共存,这是精神分裂分析学让布莱克思想焕发出的时代活力。

陈滔娜[7](2013)在《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文中指出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迫使中国教育界做出回应,中国教育与中国外交、政治、经济等一起逐步面向国际体系,寻求国际认同,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逐步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学术化与专业化。国际化是一种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包括课程的国际化,学者与学生学习、研究与流动的国际化,跨国界的教育项目合作等内容。教育的国际化强调国际化的影响,国际化不仅有国际资源的参与、国际教育力量的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国际化活动应该产生的国际影响。关注西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国外大学寻求合作,学习和模仿现代性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特征。本文以校际合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学界公认的民国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成功个案——哈佛燕京学社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校际合作视角分析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发展、变迁,探讨这一校际合作良性运行的制度支撑及其教育影响,关注其在民国教育国际化努力中的表现。这一研究可以拓展教育史学界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内涵,并能为今天的校际合作提供历史经验及现实借鉴,提高国际合作办学的效益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将民国时期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从校际合作的起因、过程、结果与影响展开分析研究。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和第七章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问题、方法、资料与结论,第二章讨论哈佛燕京学社的缘起与创立过程。第三、四、五、六章以哈佛燕京学社为个案从组织制度、资金筹措、教学研究、资料图书四个方面对校际合作的具体要素展开研究。校际合作是基于共同需要与共同目标的产物,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优势互补以及走向双赢。哈佛燕京学社的创办是双方对发展基金的需求与对办学理念的一致追求的结果,其合作过程实现了资源共享、平等互惠、学术发展等预期目标。作为一个校际合作组织,其正常运转依赖于它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固定的合作基金、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等因素。哈佛燕京学社的组织结构包括托事部、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和哈佛燕京学社哈佛教育委员会三个部分。学社设有年度评估、项目申请、经费预算与使用评价等合作制度,这些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合作的正常开展,促使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办学资金是校际合作中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哈佛燕京学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争取到固定的资金支持,成功合作背后有巨额的霍尔基金作为支撑。合作基金的使用过程由托事部监督,使用对象及方法是以合作协议为参照,学社所有基金的使用范围限于“中国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学社对中国研究领域作了具体划分:历史和宗教史、哲学和宗教哲学、语言和文学、艺术考古和人类学四个部分(或可再细分为中国历史、宗教、哲学、文学、语言、考古、艺术等七个领域),这一界定明确了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方向。校际合作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的学术合作与研究,拓宽了学术合作的广度,也加深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形成了不带功利性的学术研究取向,体现了学术共同体式校际合作的魅力。燕大与哈佛通过校际合作为中美双方共同培养了一批批研究中国学的学者。在哈佛燕京学社的支持下,燕京大学以硕士培养为主,哈佛大学以博士培养为主,通过提供攻读学位奖学金、交换教员、设立客座教授等途径,培养了大批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学者和中国的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这一合作将西方学术研究方法与本土研究对象相结合的做法使教育合作既符合国情,又与世界接轨,是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体现。在资料与图书建设上,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建设、《燕京学报》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等学术期刊创办与古籍《引得》的编撰三个方面。哈佛燕京图书馆至今闻名世界,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圣地。《燕京学报》在民国期间就是学术领域的三大国学期刊之一,与国立北京大学的《国学研究》和清华大学的《清华学报》三足鼎立,尤其注重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与新方法的使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主要刊发不同国家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至今仍是汉学界国际着名刊物。学社通过资料的建设与大量学术刊物学术专着的发行,提高了学社在国际上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吸引众多一流学者到燕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学社《引得》编纂处的各种古籍《引得》更是为传承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研究载体。研究发现,强烈的合作意愿是校际合作的起点,双方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发展,同时合作目标明确,界定清楚,便于评估;合作内容具体,便于合作教育活动的开展;合作过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照章办事、科学评估,这些管理的制度化管理是合作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这一校际合作带有浓厚的学术共同体特色,以学术共同体作为校际合作的载体,为校际合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一合作也体现了国际与本土融合的生命力,不考虑本国优势、本国需要、本国发展的校际合作终究没有根基,无法持续发展。这一研究发现能够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历史的镜鉴。本研究资料来源包括耶鲁大学整理的亚联董档案、上海图书馆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以及各类公开发表的民国教育研究成果,本文是从国际化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校际合作开展的一种尝试性研究。

孟祥春[8](2011)在《利维斯文学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维斯(F.R. Leavis, 1895-1978)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先驱之一,是影响深远的《细察》杂志的创办者。他的文学批评以文化批评为基石,实质上重新书写了英国的诗歌史与小说史,决定性地塑造了20世纪中期英国的批评图景,同时还大大提升了“英文”以及文学批评自身的地位。他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和争议的批评家,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批评家之一。本研究把利维斯置于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语境,旨在全面系统地“细读”、还原、阐发并评判利维斯批评的三大方面,即文化批评、诗歌批评与小说批评,并探讨其内容、维度、性质、得失、历史地位及当下意义。在文化批评层面,本研究重点考察利维斯的“有机共同体”思想、“文学主义”、“少数人文化”思想、“技术功利主义”批判以及对“理想读者”的呼唤,并呈现其文化批评通向社会健康与人类目的这一特质。在“批评观”层面,重点研究利维斯对文学批评的性质、标准、功能的看法,其文学批评与理论和哲学的纠结以及他的语言观。在诗歌批评领域,重点阐述利维斯对英国诗歌史的重新书写,包括对其中的诸多传统的重构或者阐释,如17世纪的“智性之线”,18世纪的“奥古斯都传统”,19世纪诗歌对创造“梦的世界”的关注,20世纪由T.S.艾略特、庞德与霍普金斯所引领的英诗新方向等,同时探讨利维斯诗歌批评的维度与得失。在小说批评领域,着重论述利维斯构建的“伟大的传统”的多重含义与他的小说观,考察多种批评维度如“艺术性”、“具体性”、“真实感”、“成熟性”、“完整性”、“道德”与“人生”等在其批评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评判其小说批评中“传统的构建”、“比较文学的自觉”、艺术家与作品的大胆重估、文化健康关注等长处与“反哲学”和“反理论”的批评姿态、以及对“审美”的强调不够等缺憾;同时对其文学批评的种种误读进行匡正,并尝试对其文学批评作出定性评价。利维斯的文学批评拒绝“抽象”与“标准化”,拥抱“具体性”;其批评立场具有“反精英”的“精英主义”倾向;利维斯的批评高扬“人文主义”,它基于“细读”却又超越“细读”,从“文内”走向“文外”,并最终走向“人生-人性-道德”关注。他的文学批评因其独特而完整的体系、方法、维度与饱含时代情怀和社会责任的多维关注,对中国当前的文化反思、文论建设和批评实践都有着参照系的意义。

潘红[9](2011)在《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文中指出翻译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对原着的一种修辞重构,翻译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又反过来对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林纾、魏易合译的《迦茵小传》在晚清引发了激烈的道德争议,体现了新旧交替时期的意识形态冲突。本论文基于翻译是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这一理念,以广义修辞学理论为依托,以林纾、魏易合译的《迦茵小传》为研究个案,通过林译本与原着的对勘细读,深入文本的内部,同时将林译《迦茵小传》置于晚清社会“救亡启蒙”的公共叙述语境之下,分别从林译本的人物身份建构、道德修辞话语语义指向、林译“迦茵”形象塑造的修辞特征等不同层面,对林译本的修辞话语特点进行描写和分析,对译本修辞成因的意识形态规约、译本修辞话语对现实的表征和建构等特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深入到译本的精神建构层面,剖析作为个人叙述的译本和社会集体叙述之间的关系,阐述译本修辞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徐燕[10](2010)在《隋唐故事考论》文中认为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发生其间的历史事件、活动其中的英雄人物,时人已开始关注,宋人以至今人一直保持关注热情。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人们谈论甚至解释隋唐历史事件、议论品评人物,表现于史传、笔记、小说、说唱文学、戏曲等各种文体中,由此产生隋唐故事。隋唐故事有历史基础但不是完全照搬历史,相关作品数量越来越多,影响大,明清时期已引起人们注意,出现种种研究性文字。迄今为止,明显的遗憾是整体性研究不足,局限在单篇作品研究、就某一隋唐人物故事加以梳理与研究、对(某一个时期)某一种文学类型中的隋唐故事进行整理与研究。整体不等于是所有作家作品的简单叠加,应该包含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种种有机联系。只有在整体研究基础上,才能发现单篇作品在整体演进中具有的意义、做出的贡献,客观评价其地位;才能发现作品间借鉴与拓新的情况,有助于客观呈现说唱文学戏曲小说间交叉互动关系;才能理清隋唐故事演变发展的脉络,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发现进而解释一些有趣且富有理论色彩的问题:隋唐故事早于“水浒”故事,几与“三国”故事同时产生,隋唐系列产生二十多部小说,作品数量超越“水浒”、“三国”系列,但隋唐系列小说竟未有一部能跻身“名着”,其原因为何?隋唐系列小说中不少是抄袭模仿、辑补连缀之作,其被一写再写、一续再续,盛行一时的原因是什么?诸如此类。有鉴于此,本文从整体上把握隋唐故事。所谓“隋唐故事”,指有关隋唐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传闻的故事,明清时期,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通俗长篇小说则统称“隋唐系列小说”,它们堪称隋唐故事的标志性作品,因此本文以隋唐系列小说为切入点,对隋唐故事进行资料长编式的整理与研究。题材方面,“隋唐故事”关键在“隋唐”,就本文的研究而言,集中在隋末到唐代中期,隋朝开国故事、有关晚唐时期历史事件、人物传闻的故事,基本不在研究范围内。“隋唐故事”的载体包括史传、笔记、说唱文学、戏曲、小说。时间方面,作品问世的上限在唐代前期,隋唐故事开始出现作品,下限在清末民初。研究范围涵盖作品生成研究;流变和传播研究;作品内容、艺术、人物研究,包括比较研究。唐宋人笔记《隋唐嘉话》、《酉阳杂俎》、《逸史》、《唐语林》、《东京梦华录》记载隋唐逸闻轶事,一方面保存了不少宝贵的隋唐历史掌故,是说唱文学、小说、戏曲乃至史传中相关故事的最初源头,另一方面也记录了一些比较荒诞离奇的事情,促使隋唐故事向虚构化传奇化发展。一些叙事技巧在这些笔记中已比较成熟,尉迟恭、秦琼、单雄信等人的英雄形象已初步树立起来,被隋唐系列小说所继承并发扬,主要表现在不仅表现出他们作为英雄的共性,对个性也有所刻画。晚唐宋初,出现文言小说《隋遗录》、《海山记》、《开河记》、《迷楼记》,合起来正好完整的描绘了隋炀帝一生,既客观揭示出隋炀帝荒淫残暴导致身死国灭的史实与教训,又增添许多于史无证的细节,审视人物内心,描写人物情感,避免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后世文艺作品叙述的隋炀帝故事,塑造的隋炀帝形象,表达的思想情感态度,基本没有超出它们的范围。唐宋时期,也产生一系列记录隋唐历史的史着。就隋唐故事的生成与发展而言,《隋史》、两《唐书》的意义首先在于:记录了较完整详细的隋唐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提供解释历史的切入点,为隋唐系列说唱、戏曲、小说作品创作提供了基础资料;《资治通鉴》含《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它的意义首先在于:年经事纬的时空安排,为隋唐系列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仿效的结构框架;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客观叙述,为隋唐系列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取鉴的叙事模式;《资治通鉴目录》提纲挈领的概括历史,《资治通鉴纲目》分纲立目记事,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小说分节立目的外在体式。说唱文学中的隋唐故事可追溯到中晚唐,《韩擒虎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代表早期的作品。《韩擒虎话本》对史实进行了较多艺术加工,即割弃人物的一些经历,选择重要的最能凸显人物的事迹;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把众多人物事迹并入一人事迹中;增添不少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世所罕见的智勇双全的少年将军形象,堪称白话类英雄传奇之祖,在创作故事与塑造英雄方面给予隋唐系列小说乃至后世英雄传奇小说深刻影响,《说唐全传》写韩擒虎有相通处。《唐太宗入冥记》首次颠覆唐太宗贤君明主的形象,深刻影响了隋唐系列小说创作,不仅故事情节被《隋唐演义》第六十八回沿袭,而且隋唐系列小说有所刻画与揭露唐太宗的阴暗面。宋元明时期,隋唐故事在说唱文学领域继续发展。宋元话本《隋炀帝逸游召谴》初步整合《隋遗录》等文言小说的内容,在具体情节顺序上,《隋炀帝艳史》与《隋炀帝逸游召谴》十分接近。元话本《薛仁贵征辽事略》更进一步表现出说唱文学超越历史的艺术创造思维。它有机结合据史、移花接木、变形、杜撰几种方法,创造出全新的薛仁贵征东故事,在创作方法上给予《隋史遗文》、《说唐全传》等一系列演义历史,越演越远离历史的小说以示范与启发。明成化词话《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是薛仁贵故事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新撰的情节为《说唐后传》所因袭。明末清初说书艺人柳敬亭是说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隋唐故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隋唐”成为南北说书的重要书目,形成各自不同的师徒传承谱系,其鼻祖都可以推至柳敬亭。清代至民初的说唱文学领域,隋唐故事持续发展,南方评话系统与北方评书系统中均形成稳定的隋唐书目与传承体系;鼓词系统中也蕴含丰富的隋唐故事。这一方面得益于前代说唱文学与戏曲,尤其得益于隋唐系列小说的积累与刺激;另一方面,相关评话评书鼓词作品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合理扬弃与拓新,使隋唐故事能够保持鲜活生命力,促进隋唐故事不断丰富与发展。隋唐故事也是元明杂剧的重要题材。一方面薛仁贵故事、隋炀帝故事获得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尉迟恭故事,尉迟恭英勇忠直的个性基本体现出来,隋唐系列小说叙述的尉迟恭故事,塑造的尉迟恭形象,基本没有超出杂剧的范围,惟情节详略差异;瓦岗英雄故事也渐趋成熟,形成相对稳定的故事体系,隋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已大多出场且粗具性格,隋唐系列小说叙述相关故事,塑造相关人物,未超出杂剧定下的基调。隋唐题材的明清传奇作品,从内容上来说,兴趣基本在争战攻伐、英雄事迹上,亦有所渗入男女情事,夹杂怪力乱神的内容。时间上,不少作品创作的具体年代不详,它们与一些隋唐小说在情节内容上明显具有相似相近处,但因袭关系一时难以确定;比较明显的,有部分关于薛仁贵故事的传奇作品产生于《说唐后传》前,是《说唐后传》创作材料的来源之一;也有传奇作品产生于一些隋唐小说之后,明显吸收了隋唐小说的一些情节。京剧与地方戏中蕴含庞大的隋唐剧目,它们富于民间趣味与精神;它们与前代及同时代的戏曲、说唱文学作品,尤其是隋唐系列小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客观呈现出戏曲与说唱文学,戏曲与小说互动之频繁。明代中晚期至清代,隋唐系列小说堪称隋唐故事的大成之作。它们的产生盛行,既得益于史学与文学传统、自身题材优势,也离不开读者群的形成与壮大以及读者阅读兴趣的激励、一批小说作家的加工写定。它们大致经历了从历史演义到英雄传奇再到武侠小说的演变发展过程,其间儿女、神魔故事杂糅渗透,只不过不成为主要矛盾,不决定小说的类型。《绿牡丹》不仅是隋唐系列小说演变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它是唯一一部武侠小说,而且在武侠小说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它把关注点从“江山”转向“江湖”,武侠小说第一次创新自此初露端倪;它以武林正邪斗争和男女侠情故事构成主要内容,这种写法是民国以来武侠小说主要写法,《绿牡丹》开其先河,也提供很多演变经验。隋唐系列小说演变发展的过程同时是隋唐故事丰富发展、各人物形象渐趋立体丰满的过程,是下层趣味不断渗透发展的过程,即忠君观念渐趋淡化,强调“义”;封建贞节观念有所减弱,女性地位有一定提高;英雄人物逐步从道德模型转变成较真实的人。在故事人物的身上,既有民族文化心理的投射,也有时代话语的体现。秦琼单雄信形象的演变,代表忠义、侠义精神孕育发展但最终走向幻灭的历程,离不开明清易代的背景。喜剧英雄程咬金身上,寄托着市民阶层发迹变泰的理想、反映他们追求现世生活以及圆融迂回的处世态度。女将形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隋唐系列小说中,她们情欲觉醒,反抗精神加强,与独特的文化与时代背景有关,即明季多奇女子;商品经济繁荣,女性地位提高;市民理想寄托;侠女求偶母题的影响。她们身上也留有男性视角的印记,表现在对女将外貌描写的玩赏态度、忽视女将心理历程与昭示“女为男用”的心理上。在对女将爱情婚姻的描写中,也渗透着大汉族主义的思想。隋唐系列小说终究未有一部能够跻身“名着”行列,原因大概在于战线太长,结构松散;中心人物不一,人物个性不足;各个故事群着眼点各不相同,作品主旨不统一,内涵欠深刻;归根到底缺少一个伟大的加工写定者。在历时性的整理与研究中,在对各具体作品条分缕析基础上再把握探讨整体的过程中,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唐代至明成化年间,通过笔记、史传的记载,经由文言小说、说唱文学、杂剧传奇的加工咏唱,已经形成四大故事体系——隋炀帝故事、薛仁贵故事、尉迟恭故事、瓦岗英雄故事,显示出隋唐故事由分散到整合,又多线发展的趋势。英雄人物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们的故事越来越摆脱史籍束缚而形成独立体系。明代中晚期至清代以来,隋唐系列小说的发展基本未打破这种格局与趋势,基本形成以李世民、隋炀帝、秦家将、罗家将、薛家将为中心的五个故事群。此时期,隋唐故事在戏曲说唱文学中获得持续发展。它们的兴趣基本仍在战争兴废、英雄业绩上,其间儿女、神怪杂糅,与隋唐系列小说乃至隋唐故事长期发展的趋势一致;隋炀帝、李世民、秦琼、罗成、程咬金、薛仁贵、薛丁山等人物依旧占据故事的中心,形象也基本未脱长久以来隋唐故事定下的基调,但经历更加丰富,形象更立体丰满;表现出更浓重的世俗化情趣与情感,也融入地方风情以及时代精神,兼顾了戏曲说唱文学表演的特性,更多的考虑了观众审美与接受。它们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改写自小说。二、戏曲、说唱文学独立创造隋唐故事。三、戏曲与说唱文学间相互改写。四、戏曲间的相互借鉴。五、说唱文学间的相互借鉴。隋唐故事持久流传,持续演变与发展,其间伴随着叙事艺术的发展,各种题材的杂糅渗透,各种文体的交叉互动,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与时代话语的彰显。

二、莱顿的旧书——海外中国文化研究一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莱顿的旧书——海外中国文化研究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中俄学术交流视角看史禄国致阿列克谢耶夫的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史禄国致阿列克谢耶夫信函
    一、史、阿生平及学术道路
    二、收藏于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圣彼得堡分馆的史禄国信件
第二章 从史、阿通信看初创时期的中国人类学
    一、1927年之前的中国人类学界
    二、史禄国的中国人类学研究
    三、史禄国与中国学者的考古学研究
第三章 史、阿通信所折射的20世纪初国际学术界
    一、苏联学术界
    二、史、阿与苏联汉学
    三、从史、阿通信中看20世纪初的欧洲学术界
第四章 史、阿通信的学术交流意义
    一、史禄国与“中国丛”
    二、史、阿通信对中国研究的启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3)一人本屋弘文庄(论文提纲范文)

(4)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
第一章 简本《水浒传》祖本探考
    前言 材料的择取
    第一节 祖本引首诗与回末诗的问题
    第二节 祖本分回的问题
    第三节 祖本回数的问题
    第四节 祖本分卷以及卷数的问题
    第五节 简本祖本与繁本关系的问题
    第六节 祖本第九回的问题
    第七节 从引首诗看简本祖本田王故事的品质
第二章 《京本忠义传》的研究与思考
    第一节 前人关于《京本忠义传》的研究
    第二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歧路与困惑
    第三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版本启示
第三章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种德书堂本与容与堂本比对研究
    第三节 种德书堂本中的田王故事
第四章 插增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插增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卷数、回数、回目比对
    第三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插图、插图标目比对
    第四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正文比对
第五章 评林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评林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轮王寺本与内阁文库本研究
    第三节 评林本中的余呈问题
    第四节 评林本的编辑问题
第六章 英雄谱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英雄谱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疑
    第二节 刘世德先生关于初刻、二刻英雄谱本的研究以及补遗
    第三节 钟伯敬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第四节 评林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第七章 嵌图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嵌图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第二节 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的研究
    第三节 嵌图本与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的研究
    第四节 嵌图本与其后续本的研究
第八章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陈枚与《水浒传》
    第三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回目研究
    第四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第九章 三十卷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第二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图像与标目研究
    第三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结语
附录
    一、简本《水浒传》版本知见录
    二、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辑录
主要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后记

(5)草的“生长” ——一种新的景观元素在中国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草与天坛景观
    第一节 天坛景观中的荒草
    第二节 天坛景观中草元素生长的可能性
    第三节 天坛公园景观的制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草的“生长”(1)—民国时期
    第一节 草坪、荒草和野草
    第二节 北京使馆区的草坪
    第三节 上海、天津使馆区中的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草的“生长”(2)—新中国成立以来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生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美英殖民关系结构中的草
    第一节 英、美殖民进程中的草
    第二节 中美殖民进程中的草
    第三节 对后殖民主义的反思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配图来源
附录部分
致谢

(6)生命的“逃逸线” ——精神分裂分析视野下的布莱克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布莱克的生命力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布莱克与德勒兹和伽塔利
    第四节 全文概览
第一章 “嘶鸣的欲望”:布莱克的欲望革命
    第一节 欲望概述
    第二节 “欲望之箭”
    第三节 欲望政治
    第四节 “神圣家庭”的破灭
第二章 “人张开的双眼”:生命生成
    第一节 生成概述
    第二节 “他生成所凝视之物”:生成女人
    第三节 “以婴孩之梦生欢悦”:生成儿童
    第四节 “与智慧的动物交谈”:生成动物
第三章 “似闪电般去中国”:神圣逃逸线
    第一节 逃逸线概述
    第二节 作为他者的东方
    第三节 走向东方
    第四节 迷幻曼茶罗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布莱克诗歌散文作品简表
附录(二) 版画配图

(7)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校际合作的研究:主题、方法与研究路径
        二、中西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民国高等教育研究
        三、民国的教育国际化研究
        四、关于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本研究概念的界定
        一、校际合作
        二、燕京大学
        三、哈佛燕京学社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合作与共进: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与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第一节 燕京大学的合作办学理念
        一、联合而成的燕京大学
        二、“中西一冶”理念下的燕京大学
    第二节 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
        一、与普林斯顿大学共享师资
        二、与密苏里大学共建新闻专业
        三、与牛津大学共建导师制课程
        四、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携手服务社会
    第三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一、汉学的荒村与办学资金的匮乏:二十世纪初的哈佛大学
        二、霍尔与霍尔基金
        三、走向合作: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第三章 学社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第一节 三三三:学社的组织架构
        一、学社托事部
        二、哈佛教育委员会
        三、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后改为北平办事处)
    第二节 有章可循:学社的制度建设
        一、学社规章制度
        二、规章制度的执行
第四章 学社资金筹措与使用
    第一节 永不言弃:哈佛燕京学社的资金筹措
        一、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的筹措
        二、哈佛燕京学社经费的筹措
        三、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筹措的分析与思考
    第二节 专款专用开源节流:学社的资金使用
        一、学社经费的使用概况
        二、学社经费的主要使用对象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策略
        四、资金使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应对
第五章 国际与本土的融合:学社的教学与研究
    第一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本科生教学
        一、学社的本科教育宗旨与要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略
        三、教师与导师的言传身教
        四、战争对学社校际合作教学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生教学
        一、研究生培养宗旨与研究领域的限定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燕京大学
        三、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哈佛大学
        四、燕京大学研究生培养体系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的努力
第六章 资料与研究的互动:学社的学术资料建设
    第一节 图书馆的国际化建设策略
        一、燕京哈佛共建学社图书馆
        二、中外文图书的收购与收藏
    第二节 国际化学术期刊的创办
        一、《燕京学报》(中文版)
        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英文版)
    第三节 学社《引得》编幕
        一、成立引得编幕处
        二、引得的内容体系
        三、引得的学术评价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哈佛燕京学社章程
    二、1936年4月21日叶理绥在中国联合大学年度餐会上的讲话
    三、燕京大学代理校长梅贻宝1942年8月31日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四、1942年12月30日叶理绥对梅贻宝校长的回信
    五、1942年7月18日郑德坤写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后记

(8)利维斯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弗·雷·利维斯的生平
    第二节 英国文学与批评传统中的利维斯
    第三节 中西方的利维斯研究
    第四节 本研究的缘起、思路、价值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利维斯的文化批评
    第一节 追忆逝去的乡村:“有机统一体”思想
    第二节 “少数人文化”思想
    第三节 “技术功利主义”批判与“文学文化”的高扬
    第四节 文学、教育、与理想读者
第二章 利维斯的文学批评观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本质、功能与标准
    第二节 文学批评与理论及哲学问题
    第三节 利维斯的语言观
第三章 利维斯的诗歌批评
    第一节 利维斯“重估”英诗200 年(17 世纪初-19 世纪初)
    第二节 英诗新方向的构建(19 世纪20 年代以来)
    第三节 利维斯诗歌批评的维度与得失
第四章 利维斯的小说批评
    第一节《伟大的传统》与“伟大的传统”
    第二节 利维斯的“小说观”及小说批评的维度
    第三节 利维斯评判小说家
第五章 利维斯批评的定性、贡献、历史地位及当下意义
    第一节 利维斯批评的定性、贡献与历史地位
    第二节 利维斯批评的当下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后记

(9)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林纾及林译小说研究概述
    二、国内翻译界对林译小说研究的局限
    三、本论文的观点、思路和选题意义
第一章 作为修辞行为的翻译和意识形态
    第一节 翻译:意识形态制约下的修辞行为
        一、对"意识形态"的概念界定
        二、翻译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三、翻译过程;从原着到译本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林译小说:晚清意识形态下的西方文学叙述
        一、晚清社会公共叙述话语核心:"陆沉"、"保种"、"启蒙"
        二、林译小说:对晚清公共叙述话语的呼应
    第三节 林纾的翻译思想:意识形态驱动下的审美追求
        一、林译小说文言审美背后的意识形态
        二、林译小说叙事审美背后的意识形态
    第四节 增删改写:林译小说的意识形态建构策略
        一、林译小说遭人诟病的增删改写
        二、林译小说增删改写中的主体意识形态建构
        三、林译小说的修辞力量:本土意识形态的重塑
    本章结语
第二章 《迦茵小传》的"生前身后":修辞引发的意识形态冲突
    第一节 哈葛德的西方影响和中国遭遇
        一、哈葛德的西方影响
        二、晚清语境中哈葛德小说的译介
        三、中国学者对哈葛德的贬抑评价
    第二节 哈葛德小说Joan Haste在晚清的译介
        一、哈葛德《迦茵小传》原着(Joan Haste)
        二、哈葛德Joan Haste在晚清的两部译本
    第三节 林译《迦茵小传》在晚清的接受
        一、围绕林译《迦茵小传》展开的道德争议
        二、围绕蟠溪子《迦因小传》半部译本的纷争
        三、林译《迦茵小传》的当代评价:意识形态的惯性
    本章结语
第三章 《迦茵小传》人物身份建构:中西称谓的修辞对抗和意识形态
    第一节 迦茵称谓符号的背后:个体尊严和父权统治
        一、迦茵的自我身份定位:自谦语"贫女"、"羁寒之女"、"薄命人"
        二、他人对迦茵的身份认证:"薄命人"、"贫贱之女"、"痴婢"
    第二节 男女尊卑不同的称谓修辞场和译本意识形态指向
        一、"君家人"的文化蕴含
        二、"异性而称"的修辞意义
        三、迦茵和亨利恋人之间的称呼及语义内涵
    第三节 长幼有序的称谓方式及其文化意义
        一、林译本中长者的称谓方式
        二、林译本中长辈对晚辈的称谓方式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林译《迦茵小传》话语重构:传统伦理规范下的道德话语修辞场
    第一节 《迦茵小传》核心修辞话语:"孝"、"恩"
        一、林纾对"孝"、"恩"的文化体认
        二、重构家庭伦理:关键词"孝"
        三、重构家庭伦理:关键词"恩"
    第二节 《迦茵小传》核心修辞话语:"义"
        一、儒家道德标准和"义"的文化内涵
        二 重构社会道德:关键词"义’
    第三节 《迦茵小传》核心修辞话语:"礼"
        一、"礼"的文化内涵和林纾的男女"礼防"意识
        二、重构男女爱情话语:关键词"礼"
        三、"礼"对"欲"的克制、对"情"的保留
    第四节 《迦茵小传》核心修辞话语:"贞操"、"志节"
        一、晚清社会的女性观和林纾的女性意识
        二、重构女性德行话语:关键词"贞操"、"志节"
        三、重构婚姻伦理话语:关键词"夫纲"、"夫妇倡随"
    本章结语
第五章 林译"迦茵"形象的修辞幻象:本土意识形态的表征
    第一节 "迦茵"之美:从原着到译本的审美变异
        一、迦茵之美:从坚毅之美到柔弱之美
        二、迦茵之美:从优雅之美到娇媚之美
        三、迦茵之美:从尊严之美到忧郁之美
    第二节 "迦茵"性格:本土意识形态下的西方女性幻象
        一、迦茵性格的审美幻象:"学问"、"闺秀"
        二、迦茵性格的审美幻象:"操守"、"胆干"
        三、迦茵性格审美幻象:失落的"石楠"和增补的"弱柳"
        四、迦茵性格审美幻象:删与不删之间的迦茵临终之吻
    本章结语
结论
    一、作为修辞重构的翻译:对林译小说中“增删改写”的重新思考
    二、林译小说修辞重构中的意识形态参与
    本论文的创新特点
    本论文的不足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隋唐故事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与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史传与笔记:解释历史的切入点与虚构原则
    第一节 史传的资料价值与文学意义
        一、《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基础资料
        二、《资治通鉴》:文学意义
    第二节 唐宋笔记与文言小说记述的隋唐故事
        一、笔记记载的隋唐故事:迈向虚构与传奇的一步
        二、《隋遗录》与“隋炀帝三记”:立体化的隋炀帝故事
第二章 说唱文学:持久涉足与审美演变
    第一节 唐代至明中期说唱文学领域的隋唐故事
        一、《韩擒虎话本》:传奇英雄形象的初步彰显
        二、《唐太宗入冥记》:贤君明主形象的颠覆
        三、《隋炀帝逸游召谴》:隋炀帝故事的初步整合
        四、《薛仁贵征辽事略》:薛仁贵故事的基本定型
        五、《新刊全相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薛仁贵故事的进一步丰富
    第二节 明末清初至民初说唱文学领域的隋唐故事
        一、柳敬亭与隋唐故事
        二、南方评话系统中的隋唐书目及传承概况
        三、北方评书系统中的隋唐书目及传承概况
        四、鼓词(含子弟书等)作品
第三章 戏曲传唱:典型化趋势与传播强度
    第一节 元明杂剧作品
        一、隋炀帝故事
        二、尉迟恭故事
        三、瓦岗英雄故事
        四、薛仁贵故事
    第二节 明清传奇作品
        一、隋炀帝故事
        二、尉迟恭故事
        三、秦琼故事
        四、罗成故事
        五、其他瓦岗英雄的故事
        六、其它相关隋唐故事
        七、薛家将故事
    第三节 京剧与地方戏传统剧目
        一、尉迟父子故事
        二、秦家将故事
        三、罗家将故事
        四、其他瓦岗英雄故事
        五、其它相关隋唐故事
        六、薛家将故事
        七、《绿牡丹》故事
第四章 系列小说:叙事发展的集大成之作
    第一节 隋唐系列小说盛行一时的原因
        一、史学与文学传统:奠定创作基础与培养阅读兴趣
        二、作者因素:创作动机
        三、读者因素:阅读兴趣与读者群的形成壮大
        四、题材优势:“有热闹的故事”
    第二节 隋唐系列小说的演变发展
        一、小说类型的演变:历史演义、英雄传奇、武侠小说
        二、故事内容的演变:情节趋于完整丰富、人物形象逐渐鲜明
        三、思想意蕴的演变:下层趣味的发展
    第三节 《绿牡丹》:隋唐系列小说转向问题
        一、历史演义、英雄传奇转向武侠小说
        二、“江山”转向“江湖”
        三、武林正邪模式
        四、儿女侠情模式
第五章 文化解读与文学沉思
    第一节 “义”的构建与幻灭——从秦琼和单雄信形象说起
        一、真实的历史人物
        二、小说对二人的重塑
        三、演变的原因
    第二节 市民理想与处世态度的反映——程咬金形象新解
        一、历史上的程咬金
        二、小说对程咬金的改造
    第三节 努力超越与男性视角局限——解读女将形象
        一、女将形象的演变发展
        二、男性视角的局限
        三、女将的婚姻模式与大汉族主义
    第四节 隋唐系列小说不能跻身名着的原因——以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比较为主
        一、战线太长,结构松散
        二、中心人物不一,人物个性不足
        三、着眼点不同,主旨不统一
        四、缺少一个伟大的加工写定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隋唐系列小说海外传播与影响
附录二 目前可见的相关评书出版物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莱顿的旧书——海外中国文化研究一瞥(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中俄学术交流视角看史禄国致阿列克谢耶夫的信件[D]. 于晨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一人本屋弘文庄[J]. 尹敏志. 书城, 2017(07)
  • [4]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D]. 邓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5]草的“生长” ——一种新的景观元素在中国的演进[D]. 刘海港.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6]生命的“逃逸线” ——精神分裂分析视野下的布莱克诗歌[D]. 曾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3)
  • [7]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D]. 陈滔娜. 南京大学, 2013(01)
  • [8]利维斯文学批评研究[D]. 孟祥春. 苏州大学, 2011(06)
  • [9]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 潘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隋唐故事考论[D]. 徐燕. 扬州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莱顿旧书——海外华人文化研究一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