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市樱花园建设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淮阴市樱花园建设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一、浅析淮阴市樱花园建设水土保持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仓仓[1](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晚清以降,自然灾害频仍,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内乱从生,使得导淮事业停滞不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方面鉴于淮河流域灾情日益严重,一方面也为了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特与1929年7月在南京成立了导淮委员会。该会成立以后,即着手对淮河流域进行水利勘测,并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确立了“以全局论,先去害,继兴利”,“以局部论,害先去其重者,利先兴其大者”的导淮原则。自1931年开始,导淮委员会根据以上计划,开展了排洪、灌溉和航运等工程的建设。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该会随中央政府西迁,导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导淮委员会由于经费拮据,虽未能完全按照导淮计划实施导淮工程,但是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航运工程包括邵伯船闸等7处、排洪工程包括杨庄活动坝等6处、灌溉工程包括安丰塘灌溉区等4处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办的水利工程包括整理六塘河等6处。西迁以后,导淮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以军事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整理了綦江、乌江和赤水河三条重要水道,以求开发西南交通,便利抗战物资的运输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更为方便整理以上水道,导淮委员会先后成立有綦江水道工程局、乌江水道工程局和赤水河水道工程局。至1945年因抗战胜利回迁南京止,相继开展有綦江初步整理工程与渠化工程、乌江水道龚滩至涪陵初步整理工程和赤水河航道第一期治标工程等多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较好的改善了西南水利交通状况,有利支援了抗战。自1945年9月起,导淮委员会开始进行人员与机构回迁,此项工作至1946年8月基本结束。与此同时,该会亦开始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进行复建,以恢复其灌溉、航运与排洪功能。而为了顺利开展复建工程,导淮委员会特制定了《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并与苏、皖两省府暨救济分署等机构召开了淮域复堤工程会议,以明确各方导淮职责和合作办法。复建工程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运河流域两大部分,分别由淮域复堤工程局和运域复堤工程局负责实施。其后经过一年多左右的工作,淮域复堤工程总规划1122.1公里,修复1079.8公里,基本按计划完成,而其他如疏浚工程也都按照先前规划得以顺利完成。运域复堤工程中的苏北运河工程、运河闸坝工程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也取得较大进展。至1947年7月,导淮委员会改组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余下淮河复堤工程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继续办理。另外由于当时中国教育尤其是水利教育落后,导致水利相关人才极度缺乏。导淮委员会为了加快导淮进程,提高工程质量,一方面自办有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导淮讲习会和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等水利教育机构,一方面派遣水利人员赴欧美等国考察相关水利。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导淮委员会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水利人才,较好的推动了导淮工程的开展。此外,导淮委员会成立以后,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该会不得不从各方筹集工程建设经费。1927年至193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以及向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1937年至1945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经济部和盐务总局等机构拨款。1945年至194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发的工粮。另外,导淮委员会还通过整理土地和征收船只过闸费亦获得一部分经费。总体而言,导淮委员会从1929年成立至1947年改组成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历时18载,辗转于多省,在财政紧张和战乱的状况下,为完善建淮河流域和西南水利防洪体系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得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水利专业人才。同时,导淮委员会的治淮工作与同期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的治黄与治江工作共同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整理全国水利的建设版图。大大推动了全国水利网的建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不过,导淮委员会在导淮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给工人发放劣质粮食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导淮事业的进程。

杨沁杰[2](2019)在《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十八大报告提出将“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行政区划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问题。省际边界区域是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等战略实施的重要部分,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特殊区域的区划体制调整,未能厘清不同层级政区调整的差别与特征,本文拟聚焦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以期为这一区域调整提供案例支撑、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行政区边缘经济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运用GIS可视化软件以及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针对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安排如下:(1)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随后进行了文献分析与研究综述,然后说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最后阐明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并做出技术路线图。(2)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与机制分析。通过省级、地级政区的时空演化特征,总结出各自的阶段历程,最后进行调整的机制分析。(3)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着重关注县级政区这一层的时空特征并划分为四个调整阶段,其后根据四种调整模式细化分析,最后进行特征总结。(4)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从不同调整模式中归纳各自的因素,县级市调整主要有对外合作、扶贫开发、增长极培育导向,市辖区调整主要有省际联动、生态保护和扩容提质导向,其他类型主要有统一管理和城市治理导向,最终构成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驱动机制。(5)县级政区调整的效应评价。通过市辖区调整的三个案例,分析三种导向下的相关效应。(6)结论回顾与研究展望。梳理研究中的结论要点和不足,根据现有形势对未来省际边界政区调整提出展望。

亓军红[3](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孙博[4](2017)在《骆马湖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骆马湖是江苏北部一个较大的湖泊,自其形成以来,长期作为苏北运河一个重要的调控运河水位的水柜,其形成以来,几经变迁。研究基于1128年来历史文献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以及图形数字化分析方法,对历史时期骆马湖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较详细探讨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1)黄河南徙是导致骆马湖发育的直接原因,此后骆马湖的演变过程深受黄河与运河的双重影响,并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更替特征。历史时期骆马湖其演变过程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南宋至万历的多湖并存时期,天启年间至清初的淤积时期,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扩张时期,清中晚期至解放前的衰亡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重生时期。(2)本文在对骆马湖演变历史的研究基础上,对骆马湖的成因以及影响其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湖区周边的水环境状况变迁与湖泊的演变显着相关,而这个变迁过程主要由历史上多次水利工程对骆马湖周边的水系格局的改造来体现,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下,骆马湖不断地从自然条件下的淤积趋势中逆转,屡次重生,湖泊面积也数次扩张,并且在人类的干预下逐渐补足了在利用其时的诸多不利地理环境因素,形成现在大致稳定的湖泊状态。2泥沙淤积是致使骆马湖萎缩的重要原因,骆马湖前期的演变主要受黄泛致淤影响较大,解放后湖泊的淤积作用主要由沂河主导。3湖滩围垦对骆马湖的演变过程有一定负面影响,但不是致其后期萎缩的最主要的因素,主要受制于湖泊本身的扩缩。4气候因素对骆马湖的变迁有一定影响,但其与人类营力共同作用下对骆马湖的影响比较复杂,对湖泊扩缩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细节仍需深入探讨。(3)从骆马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不难看出,骆马湖拥有的独特的社会价值是决定其屡废屡兴的更深层次原因,而其社会价值则得益处于黄河、沂河及运河三条水道交汇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性,同时,社会环境因素亦是影响湖泊演变节律的重要因子。

霍艳虹[5](2017)在《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先人在工业化到来之前通过与自然不断斗争最终与其和谐相处的产物,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且珍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汇集廊道。她一方面历经着2500多年的朝代更迭依然保持生命力,另一方面她贯穿我国南北五大水系、三大平原、四省两市,哺育了沿线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她是名副其实的“活着的”、与众不同的超大型线性文化景观遗产,她同时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标志着世界对这个独有的大型线性水利遗产、运河流域文化和巨型活态文化景观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我国古今水利成就以及中华文化的体悟与尊重。本研究正是在大运河后申遗时代的背景下,以及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试图以“文化基因”的视角深入挖掘京杭大运河自身存在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演进、传承的特点,通过对她的整体性研究,寻找不同地域文化下京杭大运河水文化传承的共性,以期更好地对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做出整体性、完整性、连续性的保护措施。研究借鉴了现代分子生物学中关于基因、基因表达、系统发生学等相关概念,从系统进化理论入手,探讨“文化基因”的传承方式和进化路径,结合生物学系统发生分析的方法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直观描述水文化之间的演进关系。在风景园林学科研究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文化基因”的淮安传统民居和扬州园林作为个案展开研究,挖掘共性中的个性,突出表现水文化遗产保护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时也彰显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特色魅力。希望通过从整体到个案再到整体的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拓新思路、提供新方法,为城市文化基因的挖掘、历史演进规律再现、历史记忆恢复以及地方情感的建立提供素材,为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在风景园林学领域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相关概念、方法和理论,其目的在于厘清庞大且繁杂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构建完整科学的系统发生树模型,以一种动态进步的眼光去审视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快速抓住自己领域的研究内容和重点,找到与其他领域之间内在的关系进行交叉研究。这是一个全新且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采用开放的结构形态,所研究的内容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又各成体系,需要大量的实例和实践进行验证。因此,论文结尾处并没有急于归纳最终论断,以期为今后研究留下扩充和调整的余地。

胡中升[6](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熊鹏凯,朱正强[7](2014)在《淮安市樱花园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以淮安市樱花园为例,通过分析樱花园创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分项实施等内容,探索樱花园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袁梦茹[8](2014)在《20世纪50年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加之交通便利,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开发较为充分的地区之一。隋唐至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显着发展,唐代就有“天下江淮为国命”之说。北宋以后,特别是黄河全面夺淮后,淮河流域的河道排水系统严重受阻,加剧了该地区的水旱灾害,严重影响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历代政府对淮河治理均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的总体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根治淮河水患,除害兴利成了淮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的迫切愿望。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失惨重;1954年,全流域更是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新生的共和国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淮河流域异常严峻的洪涝灾害形势,刚刚诞生不久的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作出了全面治理淮河的重大决策,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确立了“标本兼治,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总方针,从此掀起了治理淮河的高潮,使得淮河流域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减灾体系,有效的控制了水旱灾害对沿淮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水电与航运事业的建设亦得到长足进步。但由于受淮河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气候条件、人口稠密、土地集约度高等因素制约,以及前期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上的不足,淮河的防洪形势依然复杂而严峻。与洪灾相比,沿淮地区的涝灾亦十分严重,更加难以根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欲完成“根治淮河"的任务,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在工程建设中应主动杜绝浮躁、冒进情绪,坚持防洪、除涝、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好淮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本文从20世纪50年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背景入手,系统梳理20世纪50年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决策依据及规划纲要,着重分析研究20世纪50年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及特点,并对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进行探讨。同时在对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期望能对今后的淮河治理有所裨益。

裔兆宏[9](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吴梅[10](2013)在《淮河水系的形成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自然界及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河流是水的载体,孕育着人类文明,承载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淮河水系存在的“水多”(洪涝灾害)、“水少”(水资源短缺)、“水脏”(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已严重阻碍着淮河流域的发展。本文以淮河水系为研究单元,探究其形成的背景,复原其在各个时期的水系面貌及演变过程,分析影响水系变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研究其演变带来的环境响应,进而推测水系的未来变化趋势,为人类开发利用淮河、治理淮河提供历史的和科学的依据。因此对淮河水系形成与演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淮河的形成。以分析淮河流域的地质地貌背景、地质演化史为切入点,探讨淮河形成的过程,推测淮河贯通和独流入海的时间。(2)淮河水系包括干支流、湖泊和运河的演变过程。本章主要研究了淮河形成以后,其干支流、湖泊和运河在各个时期的变迁。(3)淮河水系变迁的原因。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分为自然因素(黄河干扰、气候变化、地质地貌等)和人为因素(水利开发、人为决河、人工采砂等)来分析。(4)淮河水系演变造成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因黄河夺淮,淮河水系变迁造成的淮河中下游水旱灾害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研究结论:(1)淮河是晚更新世时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2)历史时期淮河干流的变迁经历了独流入海—黄淮合流入海—淮河下游改道入江。湖泊的变迁经历了湖泊兴盛—逐渐淤废—新生湖泊—逐渐淤浅。(3)指出黄河改道夺淮是引起淮河重大变迁的根本性因素,不均衡降水和植被变化加剧了淮河变迁的速度,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淮河变迁,但不同时期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淮河水系变迁所起的作用不同。(4)因黄河夺淮流域内的洪涝灾害呈显着上升趋势,而旱灾则呈现陡然下降继而小幅上升的趋势;此外黄河夺淮还造成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5)黄、淮、运三者共同塑造了今日的黄淮平原,三者关系的本质或核心即人地关系。对三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对于今天治黄、治淮、黄淮水资源的利用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浅析淮阴市樱花园建设水土保持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淮阴市樱花园建设水土保持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述评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导淮委员会的成立
    第一节 导淮的经过
        一、民国以前之导淮
        二、北京政府时期之导淮
    第二节 民国初期导淮计划
        一、入江计划
        二、入海计划
        三、江海分流计划
    第三节 淮河流域苏皖治淮机构
        一、安徽省
        二、江苏省
    第四节 导淮委员会组建
        一、导淮委员会内部机构沿革
        二、导淮委员会的人事变动
        三、附属机关
    小结
第二章 全面抗战之前:积极开展导淮工程
    第一节 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的制定
        一、勘测淮河流域
        (一)工程测量
        (二)工程勘查
        二、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
        (一)排洪工程计划
        (二)灌溉工程计划
        (三)航运工程计划
    第二节 导淮工程的实施
        一、工程的实施
        (一)航运工程
        (二)排洪工程
        (三)灌溉工程
        二、土地整理
        (一)土地测量
        (二)土地征租与征地
        (三)土地验照注册
        (四)土地整理的设计
    第三节 征收船闸使用费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初期:办理綦江工程
    第一节 整理綦江水道工程
        一、綦江水道初步整理工程
        (一)计划的制定
        (二)工程的实施
        二、綦江渠化工程
    第二节 大常水力发电厂及代水泥厂制造厂的建设
        一、大常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二、代水泥制造厂的建设
    第三节 闸坝的管理修缮与征费
        一、闸坝的管理与修缮
        二、船闸使用费的征收
    第四节 綦江水道工程工费
    小结
第四章 全面抗战中期:整理乌江水道
    第一节 乌江工程前期准备
        一、乌江工程局的组织演变
        二、查勘测量乌江水道
        三、水位站和水文站的设立
        四、乌江工程施工方案及计划
    第二节 乌江工程的实施
    第三节 乌江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第四节 乌江工程的工料采购与经费支出
        一、乌江工程工料的采购
        二、乌江工程经费
    小结
第五章 全面抗战后期:疏浚赤水河水道
    第一节 赤水河工程计划的制定
    第二节 赤水河水文测验
    第三节 赤水河水道工程的实施
    第四节 赤水河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第五节 赤水河工程的经费与工具材料的管理
        一、赤水河工程的经费支出
        二、赤水河工程工具材料的管理
    小结
第六章 “百废待举”:导委会复建淮域工程
    第一节 “新旧交替”——开展复员工作
        一、复员的准备工作
        二、“青史留名”——刻碑造亭
        三、綦江各机关欢送导淮委员会复员
    第二节 淮域水利工程复堤计划的制定
        一、《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的制定
        二、加强合作——淮域复堤工程会议
        三、通海河工程经费保管委员会
        四、导淮委员会公地佃租清查办法
    第三节 、淮域复堤工程的实施
        一、复堤工程局的设立
        二、淮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一)依实际修改工程计划
        (二)工程的实施
        三、运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一)苏北运河工程的实施
        (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的实施
        (三)运河闸坝工程的实施
        (四)灾工与工粮
    小结
第七章 导淮委员会工程教育
    第一节 水利教育机构
        一、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
        二、导淮讲习会
        三、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
        (一)学校组织
        (二)教学
        (三)人事及经费
    第二节 出国考察与实习
        一、经委会派员赴外实习水利
        二、考察美国水利工程
    小结
第八章 导淮工程与中英庚款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第二节 导淮借款
    第三节 导淮借款所建工程效用
    小结
第九章 导淮与治黄、治江比较及对导委会评价
    第一节 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一、民国治黄机构及治黄工作
        二、民国治江机构及治江工作
        三、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第二节 对导淮委员会的评价与思考
        一、办理导淮工程
        二、整理西南水利
        三、复堤淮河工程
结语
附录
    一、导淮委员会大事记
    二、导淮委员会工程图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2)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分析与研究综述
        1.2.1 有关各级政区调整的研究综述
        1.2.2 有关省际边界地区的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说明
第二章 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与机制分析
    2.1 省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沿革与时空特征
        2.1.1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史沿革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空特征
    2.2 地级政区调整的发展脉络与时空特征
        2.2.1 调整的历史进程与阶段特征
        2.2.2 调整的模式选择与空间特征
    2.3 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机制分析
第三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
    3.1 县级政区调整的时序历程与空间特征
        3.1.1 不同时段下的调整重点
        3.1.2 多重尺度下的空间分异
    3.2 县级政区调整的模式分类与回顾总结
        3.2.1 县级政区调整的模式分类
        3.2.2 县级政区调整的回顾总结
第四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
    4.1 县级市调整的“多重功能”激发
        4.1.1 导向一:边境对外合作
        4.1.2 导向二:助力扶贫开发
        4.1.3 导向三:“增长极”培育
    4.2 市辖区调整的“多元空间”提升
        4.2.1 导向一:省际区域联动
        4.2.2 导向二:生态空间保护
        4.2.3 导向三:扩容提质优化
    4.3 其他类型调整“多样方式”创新
        4.3.1 导向一:多区统一管理
        4.3.2 导向二:城市有序治理
    4.4 差异化导向下县级政区调整的驱动机制
第五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效应评价
    5.1 省际联动效应——以京津冀为例
        5.1.1 背景分析
        5.1.2 效应评价
    5.2 生态保护效应——以湖北省郧阳区为例
        5.2.1 背景分析
        5.2.2 效应评价
    5.3 空间优化效应——以河南省陕州区为例
        5.3.1 背景分析
        5.3.2 效应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4)骆马湖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黄河、运河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研究
        1.2.2 自然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
        1.2.3 湖泊演变驱动力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3 1128 年以来黄河及运河的演变历史
    3.1 黄河南徙之后的黄河变迁历史
        3.1.1 多流入淮时期(1128 年~1546 年)
        3.1.2 独流入淮时期(1546 年~1855 年)
        3.1.3 北流入海时期(1855 年至今)
    3.2 黄河南徙之后的苏北运河发展历史
        3.2.1 运河废弛时期(1128 年~1293 年)
        3.2.2 借黄行运时期(1293 年~1688 年)
        3.2.3 黄运分离时期(1688 年至今)
4 骆马湖的历史演变过程
    4.1 骆马湖发育的地质基础
    4.2 骆马湖形成初期简析
        4.2.1 湖泊形成之前
        4.2.2 骆马湖形成的多湖并存时期
    4.3 明末以来骆马湖的演变过程
        4.3.1 骆马湖的淤积时期(天启年间至清朝初年)
        4.3.2 骆马湖的扩张时期(康熙至乾隆年间)
        4.3.3 骆马湖的衰亡时期(清中晚期至解放前)
        4.3.4 骆马湖的重生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5 骆马湖演变过程的驱动因子探究
    5.1 水利工程对水系格局的改变
    5.2 泥沙淤积
    5.3 湖滩围垦
    5.4 气候干湿变化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骆马湖保护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与述评
    1.1 研究缘起
        1.1.1 大运河后申遗时代对中华文化危机的再思考
        1.1.2 运河沿线城市形象趋同化
        1.1.3 遗产运河:为发掘中华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1.1.4 南水北调带来机遇与挑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模因(Meme)与文化基因
        1.2.2 线性文化遗产
        1.2.3 运河文化
        1.2.4 水文化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文化基因”(Cene)的研究
        1.3.2 线性遗产的研究
        1.3.3 水文化遗产的研究
        1.3.4 京杭大运河研究内容及趋势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价值
    2.1 研究内容与理论支撑
        2.1.1 研究主要内容
        2.1.2 理论支撑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目标和意义
        2.4.1 研究目标
        2.4.2 研究意义
    2.5 特色和创新价值
        2.5.1 选题特色
        2.5.2 主要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与价值
    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构成
        3.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
        3.1.2 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方法
        3.1.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
    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构成
        3.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等级构成
        3.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结构组成
        3.2.3 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3.2.4 京杭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资源
    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价值
        3.3.1 文化遗产六条价值标准的解读
        3.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价值综述
        3.3.3 京杭大运河自身价值评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流变及地域划分
    4.1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交流形成的大背景
        4.1.1 自然背景
        4.1.2 人文背景
        4.1.3 京杭大运河作为地域性文化交流载体的独特性
    4.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
        4.2.1 地域文化介质与地域文化流变性
        4.2.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特点
    4.3 “元——链——域——层”地域文化划分法
    4.4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与地域性划分
        4.4.1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的产生
        4.4.2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圈层的划分
        4.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地域性划分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5章“文化基因”的进化理论与传承路径研究
    5.1 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借鉴
        5.1.1 生物学进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
        5.1.2 文化进化论假说
    5.2 分子生物学相关概念解析
        5.2.1 基因(Gene)
        5.2.2 基因家族(Gene Family)
        5.2.3 基因表达与调控(Gene Expression & Regulation)
    5.3 分子系统发生与系统发生树
        5.3.1 系统发生学(Phylogenetics)
        5.3.2 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
    5.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分析
        5.4.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
        5.4.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
        5.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家族解析
        5.4.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5.5 “文化基因”的类型与传承路径
        5.5.1 主体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2 附着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3 混合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4 变异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本章小结
第6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嬗变
    6.1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概述
        6.1.1 淮安段运河系统发生分析
        6.1.2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类型及构成
    6.2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2.1 京杭大运河流域建筑“文化基因”的地域性
        6.2.2 影响淮安传统民居系统发生的重要因素
        6.2.3 时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从明到清
        6.2.4 空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与徽州、扬州传统民居之比较
        6.2.5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价值的传承
    6.3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3.1 京杭大运河与扬州的发展
        6.3.2 扬州园林的系统发生过程
        6.3.3 扬州园林的地域文化特征
        6.3.4 影响扬州园林风格的其他“文化基因”
    6.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表达分析
        6.4.1 园林建筑基因表达
        6.4.2 园林理水基因表达
        6.4.3 园林叠石基因表达
        6.4.4 园林植物基因表达
        6.4.5 园林建筑装饰基因表达
    6.5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6.5.1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保护的必要性
        6.5.2 卷石洞天景点现状及保护分析
        6.5.3 个园现状及保护分析
        6.5.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7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7.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与现存问题
        7.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
        7.1.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7.1.3 国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分析及启示
    7.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及措施
        7.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保护原则
        7.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模式
        7.2.3 构建“线性运河博物馆”
    7.3 “后申遗时代”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利用
        7.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利用现存问题
        7.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
        7.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生态化利用
        7.3.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科技再利用
        7.3.5 京杭大运河“线性旅游廊道”构想
    7.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保障措施
        7.4.1 摸清水文化遗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家底
        7.4.2 准确定位水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
        7.4.3 充分挖掘水文化遗产价值的可展示性“文化基因”
        7.4.4 科学评估水文化遗产既有“文化基因”的完整性
        7.4.5 构建完整的“文化基因”体系
        7.4.6 加强配套措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二、黄委会的成立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沿革
        二、机构设置
        三、组织结构特点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第三节 内部管理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二、人事管理
        三、财务管理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三、严密黄河防汛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一、筑堤坝阻敌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三、花园口合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淮安市樱花园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樱花园水利生态文明建设
    2.1 加强园内水土保持
        2.1.1 小型气象观测站。
        2.1.2 工程措施。
    2.2 完善园林植物生态
    2.3 调整植物、生物生态稳定体系
    2.4 美化古黄河沿岸水生态景观
        2.4.1 山林景色。
        2.4.2 湿地野趣。
        2.4.3 提升水岸景观整治效果。
    2.5 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建设
3 推进樱花园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8)20世纪50年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背景
    第一节 黄河夺淮后的淮河治理
    第二节 严峻的水旱灾害形势
    第三节 稳定社会、发展生产的需要
        一、稳定社会的需要
        二、发展生产的需要
第二章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
    第一节 战略决策及规划纲要
        一、毛泽东的治淮战略思想
        二、治淮的重大决策与部署
        三、治淮原则与规划
        四、水利工程规划纲要
    第二节 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
        一、水利工程的建设
        二、水利工程的分布
        三、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四、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分析
第三章 水利工程建设对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节 人民生产生活的改善
    第三节 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四章 对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
    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初步形成
        二、农业灌溉充分发展
        三、水运建设效益显着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的不足
    第三节 水利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淮河水系的形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流域自然地理
        1.1.2 研究项目依托
    1.2 研究时段的界定
    1.3 研究区域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5.1 国外学术研究综述
        1.5.2 国内学术研究综述
        1.5.2.1 建国前对淮河水系的记载和研究
        1.5.2.2 现代对淮河水系的综合介绍和研究
        1.5.3 国内学术研究存在问题
        1.5.3.1 缺乏系统的全面研究
        1.5.3.2 研究理论单一
        1.5.3.3 研究依据有限
    1.6 资料方法、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6.1 资料与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6.3 工作量
    1.7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淮河流域区域地质背景与淮河形成
    2.1 淮河流域区域地质背景
        2.1.1 淮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2.1.1.1 中朝准地台
        2.1.1.2 秦岭褶皱区
        2.1.1.3 扬子准地台
        2.1.2 淮河流域第四纪地质
        2.1.2.1 第四纪堆积物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2.1.2.2 第四纪地层
    2.2 淮河流域古地理演变
    2.3 淮北平原演变与淮河的形成
        2.3.1 早更新世淮北平原
        2.3.2 中更新世淮北平原
        2.3.3 晚更新世淮北平原
        2.3.4 全新世淮北平原
    2.4 本章小结
3 淮河水系干支流及运河的演变
    3.1 对黄河夺淮始端的再认识
        3.1.1 黄河夺淮始端的异议
        3.1.2 异议原因分析
    3.2 黄河夺淮前的淮河水系
        3.2.1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淮河水系
        3.2.1.1 干支流
        3.2.1.2 运河
        3.2.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淮河水系
        3.2.2.1 干流
        3.2.2.2 支流
        3.2.2.3 运河
        3.2.3 隋唐北宋时期的淮河水系
        3.2.3.1 干流
        3.2.3.2 运河
    3.3 黄河夺淮期间的淮河水系
        3.3.1 南宋
        3.3.2 元
        3.3.3 明
        3.3.4 清
        3.3.5 运河
    3.4 黄河北徙后的淮河水系
        3.4.1 清末民国时期
        3.4.2 建国初期的淮河水系
        3.4.3 淮河流域水系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淮河水系湖泊的演变
    4.1 先秦时期淮河流域的湖泊
        4.1.1 湖泊分布
        4.1.2 湖泊特点
    4.2 汉唐时期淮河流域的湖泊
        4.2.1 湖泊分布
        4.2.2 湖泊特点
    4.3 宋金以后淮河流域的湖泊
        4.3.1 淤废消亡型
        4.3.2 移动消亡型
        4.3.3 潴水新生型
    4.4 本章小结
5 淮河水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因素
        5.1.1 黄河干扰
        5.1.1.1 对河流的影响
        5.1.1.2 对湖泊的影响
        5.1.2 气候因素
        5.1.2.1 淮河流域的气候变迁
        5.1.2.2 淮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5.1.2.3 对水系演变的影响
        5.1.3 地质地貌因素
        5.1.3.1 地质因素
        5.1.3.2 地貌因素
        5.1.4 植被因素
    5.2 人为因素
        5.2.1 水利开发的影响
        5.2.1.1 黄河夺淮前
        5.2.1.2 黄河夺淮期间
        5.2.1.3 黄河北徙后
        5.2.2 人为决河
        5.2.3 水土流失
        5.2.4 人工采砂
6 淮河水系演变的环境响应
    6.1 流域内的洪涝灾害
    6.2 流域内的旱灾
    6.3 流域内的地震灾害
    6.4 生态环境的恶化
7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个人简历及研究工作)

四、浅析淮阴市樱花园建设水土保持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D]. 王仓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D]. 杨沁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骆马湖历史演变研究[D]. 孙博.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 [5]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霍艳虹. 天津大学, 2017(08)
  • [6]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
  • [7]淮安市樱花园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熊鹏凯,朱正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4)
  • [8]20世纪50年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研究[D]. 袁梦茹. 安徽大学, 2014(08)
  • [9]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10]淮河水系的形成与演变研究[D]. 吴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1)

标签:;  ;  ;  ;  ;  

淮阴市樱花园建设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