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植物染料在丝绸上的应用

天然植物染料在丝绸上的应用

一、天然植物染料在真丝绸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祥荣[1](2021)在《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文章介绍了天然染料的概念、历史和染色方法,综述了天然染料用于纺织品染色印花的研究和产业化现状,展望了天然染料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方向。

陈俊婵[2](2021)在《贵州民间草木染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强林,肖秀婵,高进长,周筝,邱诚[3](2020)在《中草药类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其在真丝绸染色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中草药类天然染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且经其染整的纺织品还具有一定的治疗或保健作用。概述了中草药类植物天然染料的化学成分和治疗保健功能,综述了从32种植物中提取天然染料的工艺及其对真丝织物染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经中草药类天然染料染色的真丝织物的上染率、色牢度和保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天然染料新资源、丰富种类、补充色谱、提高染色牢度、减少环境污染研究方向。

李明霞[4](2020)在《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快速鉴别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的意义已从防寒保暖拓展到健康环保等功能,植物染料以其生态、绿色、环境友好等优良特性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广泛应用于各种高附加值纺织品的加工中。然而,由于植物染工业化进展缓慢,其工业化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鉴别方法尚在发展之中,特别是现在尚未有可行的植物染产品鉴别方法,这对植物染产业的推广产生了极大的阻碍。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植物染料染色织物鉴别的完整统一的标准,植物染与化学染纺织品区分难度较大,构建一种简单快速的植物染纺织品鉴别方法对植物染料的开发与应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题以植物染(茜草、姜黄、靛蓝)和化学染(直接染红224、直接染黄12、直接染蓝71)红黄蓝三色棉织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学脱色技术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以期获得一种快速高效且无损的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鉴别方法。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红黄蓝三色天然植物染料与化学合成染料对漂白棉织物进行染色研究,对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的K/S值进行了测试,探讨了染色过程中染料浓度及染色时间等不同染色工艺条件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确保制备样品的多样性与独立性,为后续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的快速鉴别研究提供实验原料。结果表明:本研究共计制备深色、中色及浅色等不同表观色深值的植物染色与化学染色红黄蓝三色棉织物480份,为后续的鉴别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样本空间;其中化学染色及植物染色红黄蓝棉织物最佳染料浓度分别为2.5%、3%、2.5%、6%、7%、6%,染色时间分别为45min和60min,此时染色棉织物所对应的K/S值分别为7.473、15.681、15.383和5.785、6.780、19.555。2、采用化学脱色法对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进行鉴别研究,探讨了过氧化氢、冰醋酸、亚氯酸钠等几种不同脱色试剂对植物染色和化学染色红黄蓝三色棉织物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亚氯酸钠与冰醋酸的复配溶液可使植物染色红黄蓝棉织物脱色,对化学染棉织物不会产生明显的脱色效果。但此方法对棉织物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且对实验设备及操作要求过高,无法实现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的快速无损鉴别。3、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监督的聚类分析方法——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对制备的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进行定性判定,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别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的可行性。采用标准正态化校正对原光谱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通过选定光谱分析范围来对模型进行优化,通过模型识别率和拒绝率来反映样本识别效果。结果表明:采用7500-4000cm-1波数范围内光谱建立的SIMCA模型对校正集样品的识别率和内部拒绝率均为100%,验证样品集的正确验证率为99%,即该模型可实现对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的快速分类识别。4、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两种定量分析方法对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进行定量分析鉴别。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法对原光谱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通过主成分数的选取来对模型进行优化。PLS定量分析结果:主成分数PC=8,相关系数R2=0.9978;PCR定量分析结果:主成分数PC=10,相关系数R2=0.9937。分别用PLS和PCR优化模型对验证集样本进行预测,两种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1366和0.1459,且两种建模方法对验证集中的六种不同染色棉织物样品的识别率均为100%,即两种算法对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的鉴别结果均较为理想。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植物染色棉织物和化学染色棉织物的快速无损鉴别。

乔鑫鑫[5](2021)在《《天工开物·彰施》中染色技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染料染色作为我国古代服饰着色的重要手段,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天工开物·彰施》中详细记载了二十八种颜色的染色技法,研究《天工开物·彰施》中的染色技法,对于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的结合,更好地传承并创新中国传统服饰染色技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天工开物·彰施》中记载的相关植物染料、染色技法、色彩等进行整理,并从中选择木红色、象牙色、金黄色、藕褐色、油绿色、豆绿色、蛋青色、包头青色共8种传统色彩进行复原实验。测得复原实验所得布样的K/S值及L*a*b*值,利用响应面法探究各个变量条件对布样显色特征的影响,建立回归方程,对复原工艺进行优化与预测。通过NCS测试,分析布样颜色白度、黑度及彩度特征,确定布样颜色在NCS色彩体系中的色彩范围。将DART-MS技术应用于植物染料在丝绸上的上染成份检测,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响应面软件建立了8种颜色染色工艺的回归方程,复原了5种颜色并对复原工艺进行了优化验证,经检测复原颜色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服用要求。确定了8种颜色在NCS体系中的色彩范围。用DART-MS技术确认了靛蓝染液、黄蘖染液及槐花染液染丝绸的部分色素成分。

李玉芳[6](2020)在《几种常见中国古代天然植物染料的分析鉴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染料是纺织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纺织品抹上了绚丽多彩的颜色,而且美化了人类生活。这些从动物、植物和矿物中获取的天然染料,在埋藏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颜色往往发生了变化,为了还原这些珍贵纺织品文物原始的颜色,对其所用染色材料的分析鉴定、了解其老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根据古代文献上记载的染色方法,选用茜草、苏木、红花、姜黄、栀子、槐花、黄檗、紫草8种我国古代常见传统植物染料对纯桑蚕丝绸和纯棉布进行模拟染色,并选用290-800nm波段光对模拟实验中染色的所有纺织品进行光老化,利用色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法(FT-IR)对老化前后的纺织品进行测定,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法测定样品上染成分老化前后的变化,为研究这些常用染料的老化褪色机理奠定了基础。由于UHPLC-Q-Tof-MS方法具有超高分辨率,适合纺织品文物染料样品含量低的特性,本研究采用该技术作为主要的分析手段。在利用UHPLC-Q-Tof-MS法对染料的分析中,选择合适的溶剂对纺织品纤维上的染料进行有效的提取是关键,该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的两步提取法,该方法由于其较强的溶解性且较为温和的特性,对纺织品纤维上的染料有较好的提取效果。通过优化UHPLC-Q-Tof-MS的试验参数,结合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的两步提取法提取纺织纤维上的染料,利用较少的样品准确检测到了光老化前后各种植物染料的主要上染成分。经过试验研究检测到了茜草根中主要上染成分-蒽醌衍生物、奈醌衍生物以及少量三萜化合物;苏木中主要上染成分-苏木素类和查尔酮类化合物,此外还有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红花中主要上染成分-红花苷;姜黄中主要上染色素-姜黄素类化合物及少量倍半萜类化合物;栀子中主要上染成分-环烯醚萜化合物如栀子苷、京尼平苷等,此外还检测出了有酸类化合物及少量黄酮类化合物如叶黄素和芦丁;槐花中主要上染色素-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黄檗中主要上染成分-生物碱类化合物如小檗碱、药根碱含有极性基团较多的化合物,还有少量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紫草根中用于染色的主要成分-萘醌类紫草素的衍生物。本研究还首次在一些植物的上染成分中检测到糖苷类化合物,如茜草根中的茜根酸(1,2-二羟基蒽醌-2-O-β-D-木糖(1→6)-β-D-葡萄糖苷),姜黄中的姜黄素-β-D-葡糖苷酸,槐花中的异鼠李素-3-芸香苷和山奈酚-3-芸香苷。此外,该研究还尝试探索了古代纺织品染色常用媒染剂-明矾的鉴定方法。利用电子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X)对染色后的纺织品纤维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确定了判断染色纺织品是否以明矾作为媒染剂的方法。最后,将成熟的染料提取方法和UHPLC-Q-Tof-MS检测手段应用于唐代、明代及清代的几件纺织品文物的染料鉴定工作中,确定了大唐西市博物馆馆藏品中红色和棕色丝线所用染料均为茜草,蓝色丝线所用染料为靛蓝;紫色丝线由紫草染色而成;青海海西州出土唐代纺织品碎片检测结果显示红色样品选用茜草进行染色,黄色样品选用了栀子进行染色;明代荆恭王墓出土纺织品主要植物来源为大黄;清代公主坟出土包袱皮中黄色丝线选用栀子作为植物染料来源;蓝色上染成分为靛蓝;床罩纱的绿色有可能来源于鼠李。该研究结果不仅提高人们对这些珍贵纺织品文物的科学认知,而且为其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姚国琦,逄志强,王秀宝[7](2019)在《天然染料海带色素的提取及染色工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天然染料的优缺点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应用中的问题、发展前景以及染色原理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海带绿染料的提取条件,并分别选择了不同的金属盐媒染剂和有机酸媒染剂对柞蚕丝、桑蚕丝进行直接、预媒和后媒染色。结果表明:海带绿染料适宜用5%的CuSO4铜化13 h后,按料液比1∶50,用丙酮乙醇混合液(体积比95∶5)于60℃恒温浸提2 h,粗产品收率为4.80%,2种染料在pH=3~7时稳定;通过色深值、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可知,柞蚕丝和桑蚕丝媒染染色要好于直接染色,其中预媒好于后媒,且金属盐媒染剂好于有机酸媒染剂;以FeSO4为媒染剂,采用预媒染色可以获得较高的色深值和染色牢度。

陶亚奇,王小雷[8](2019)在《服用植物染色剂原材料优选方案分析——以荷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植物染料具有生态、安全等特性,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天然植物染料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天然植物染料的来源主要是各种植物,它们与人造化学染料相比还存在诸多局限性,所以要挑选适用于服用植物染色剂原材料,以满足服装染料的要求。现介绍国内外天然植物染料的应用和发展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探究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存在的问题,以荷染为例,提出了服用植物染色剂原材料选取需要满足的要求。

朱莉娜,曲鑫璐,赵尊强[9](2018)在《黄栌色素提取及对真丝绸染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比了天然染料黄栌色素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最优。在超声波提取条件下,又比较了甲醇、乙醇、水作为溶剂的提取率,乙醇作溶剂效果最好。综合得出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50 mol/L乙醇,超声波功率400 W,料液比1∶15,温度30℃,时间30 min。利用黄栌染液对真丝绸进行超声波处理染色,最佳染色条件为:浴比1∶50,超声波功率250 W,温度40℃,时间60 min。黄栌提取液染色真丝绸具有一定的色牢度。媒染对染色真丝绸具有提高耐皂洗色牢度的作用。

叶清珠[10](2017)在《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中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植物染料以其绿色环保的优势重新成为了纺织行业领域的热点和研究方向。对天然植物染料进行了分类,论述了天然植物染料在我国的应用历史,并重点介绍了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中的染色性能和抗菌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展望了医疗保健功能型纺织产品的开发应用前景。

二、天然植物染料在真丝绸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植物染料在真丝绸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染料的概述
2 天然染料用于纺织品染色印花的研究现状
    2.1 可用于纺织品染色的天然染料的开发及应用
    2.2 针对不同纤维纺织品的天然染料染色工艺
    2.3 天然染料用于纺织品印花的技术研究
    2.4 提升天然染料染色性能和色牢度的方法研究
    2.5 天然染料染色织物功能性的开发
3 天然染料染色印花产业化现状
4 天然染料的发展方向

(3)中草药类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其在真丝绸染色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染料对真丝绸织物的染色原理
2 植物天然染料的提取方法
    2.1 热水提取法
    2.2 溶剂提取法
    2.3 碱性稀醇或碱性水提取法
    2.4 超声波提取法
    2.5 微波辅助提取法
    2.6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
3 植物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其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方法
    3.1 根部提取染料及其染色
    3.2 植物茎中提取染料及其染色
    3.3 植物花中提取天然染料及其染色
    3.4 果实中提取天然染料及其染色
4 结论与展望

(4)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快速鉴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染料简介
        1.1.1 植物染料的分类
        1.1.2 植物染料的提取
        1.1.3 植物染料的染色技术
    1.2 化学染料简介
    1.3 植物染纺织品鉴别研究进展
        1.3.1 酸碱显色法
        1.3.2 脱色法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4 拉曼光谱法
        1.3.5 微型光纤光谱技术法
    1.4 近红外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1.4.1 近红外光谱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1.4.2 近红外光谱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染色与脱色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案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样品制备结果
        2.3.2 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染色研究
        2.3.3 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脱色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IMCA近红外光谱植物染棉织物鉴别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案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染色棉织物红外光谱分析
        3.3.2 染色棉织物原始近红外光谱及预处理近红外光谱
        3.3.3 SIMCA建模
        3.3.4 SIMCA模型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PLS/PCR近红外光谱植物染棉织物鉴别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案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染色棉织物原始近红外光谱及预处理近红外光谱
        4.3.2 PLS建模及优化分析
        4.3.3 PCR建模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天工开物·彰施》中染色技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天工开物·彰施》中的色彩复原实验
    2.1 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
        2.2.1 色素提取
        2.2.2 色彩复原工艺
    2.3 测试方法
        2.3.1 CIE 1976 L*a*b*色彩体系测试
        2.3.2 NCS色序系统测试
        2.3.3 色牢度检测
        2.3.4 上染成分检测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染色工艺研究
        3.1.1 木红色染色工艺研究
        3.1.2 象牙色染色工艺研究
        3.1.3 金黄色染色工艺研究
        3.1.4 藕褐色染色工艺研究
        3.1.5 油绿色染色工艺研究
        3.1.6 豆绿色染色工艺研究
        3.1.7 蛋青色染色工艺研究
        3.1.8 包头青色染色工艺研究
    3.2 色彩复原工艺优化与预测
    3.3 确定复原颜色色彩范围
    3.4 分析研究上染有效成分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6)几种常见中国古代天然植物染料的分析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
    2.1 染料发展史研究
        2.1.1 染料起源
        2.1.2 染料发展历史简述
    2.2 染料分类研究
        2.2.1 按来源分类
        2.2.2 按颜色分类
        2.2.3 按分子结构分类
    2.3 古代植物染料的染色工艺研究
        2.3.1 直接染色工艺
        2.3.2 媒染染色工艺
        2.3.3 复色染工艺
    2.4 植物染料分析方法
        2.4.1 化学分析法
        2.4.2 光谱法
        2.4.3 色谱法
        2.4.4 质谱法
        2.4.5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2.5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方法研究路线
    3.3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4 模拟染色及光老化试验
    4.1 模拟染色
        4.1.1 茜草染色
        4.1.2 苏木染色
        4.1.3 红花染色
        4.1.4 姜黄染色
        4.1.5 栀子染色
        4.1.6 槐花染色
        4.1.7 黄檗染色
        4.1.8 紫草染色
    4.2 模拟样品光老化
    4.3 模拟样品的光老化前后染料颜色对比
        4.3.1 红色样品光老化前后颜色变化
        4.3.2 黄色样品光老化前后颜色变化
        4.3.3 紫色样品光老化前后颜色变化
    4.4 小结
5 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纺织品光老化进程的研究
    5.1 红外光谱测试条件及方法
    5.2 模拟染色样品光老化前后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5.2.1 空白丝绸及空白棉布光老化前后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5.2.2 染红色样品光老化前后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5.2.3 染黄色样品光老化前后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5.2.4 染紫色样品光老化前后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5.3 小结
6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的染料光老化进程分析
    6.1 染料提取实验方法及UHPLC-Q-Tof-MS测试条件
        6.1.1 植物染料提取方法
        6.1.2 UHPLC-Q-Tof-MS测试条件
    6.2 红色染料测试结果
        6.2.1 茜草
        6.2.2 苏木
        6.2.3 红花
    6.3 黄色染料测试结果
        6.3.1 姜黄
        6.3.2 栀子
        6.3.3 槐花
        6.3.4 黄檗
    6.4 紫色染料测试结果
        6.4.1 紫草
    6.5 小结
7 纺织品媒染剂分析方法研究
    7.1 SEM-EDX的媒染剂分析方法及测试条件
    7.2 SEM-EDX的媒染剂分析结果
        7.2.1 茜草-明矾媒染纺织品金属离子检测结果
        7.2.2 槐花-明矾媒染纺织品金属离子检测结果
        7.2.3 紫草-明矾媒染纺织品金属离子检测结果
        7.2.4 无媒染纺织品金属离子检测结果
        7.2.5 五倍子-绿矾媒染纺织品金属离子检测结果
    7.3 小结
8 古代样品植物染料分析检测
    8.1 分析步骤及测试条件
        8.1.1 测试条件
        8.1.2 样品染料提取
    8.2 唐代样品分析
        8.2.1 大唐西市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染料分析
        8.2.2 青海海西州出土唐代纺织品染料分析
    8.3 明代荆恭王墓出土纺织品染料分析
    8.4 两件清代纺织品染料分析
    8.5 小结
9 讨论
    9.1 模拟染色结果及光老化对染色结果的影响
    9.2 红外光谱检测结果分析
    9.3 染料提取及检测结果分析
    9.4 媒染剂分析方法及结果探讨
    9.5 古代纺织品植物染料分析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天然染料海带色素的提取及染色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染料概述
    1.1 天然染料的优缺点
    1.2 国外天然染料的发展现状
        1.2.1 日本
        1.2.2 韩国
        1.2.3 印度
        1.2.4 其他国家
    1.3 国内天然染料的发展现状
    1.4 天然染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4.1 原料供应
        1.4.2 染色牢度
        1.4.3 稳定性
        1.4.4 提取制备
        1.4.5 改变应用性能的局限性
    1.5 天然染料的发展前景
    1.6 天然染料的染色原理
        1.6.1 金属盐媒染
        1.6.2 有机酸媒染
    1.7 海带绿染料的提取及染色性能研究
2 实验
    2.1 仪器与药品
    2.2 海带绿染料的提取
    2.3 海带绿染料的染色工艺
        2.3.1 海带绿染液的配制
        2.3.2 直接染色法
        2.3.3 预媒染色法
        2.3.4 后媒染色法
    2.4 染色性能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海带绿染料的提取
    3.2 海带绿染料的溶解性
    3.3 海带绿染料染色
        3.3.1 金属盐媒染剂的染色性能
        3.3.2 有机酸媒染剂的染色性能
        3.3.3 海带绿染料的染色牢度
4 结论

(8)服用植物染色剂原材料优选方案分析——以荷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1.1 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1.2 国内研究应用现状
2 天然植物染料的含义及优点
    2.1 天然植物染料的含义
    2.2 天然植物染料的优点
        2.2.1 可再生性
        2.2.2 生态环保性
        2.2.3 医疗保健性
3 服用植物染色剂原材料的获取
    3.1 方法获取的原则
    3.2 较好的服用性能
    3.3 可控的价格成本
    3.4 服务地方经济
4 结语

(9)黄栌色素提取及对真丝绸染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材料
    1.2 仪器
    1.3 黄栌天然染料制备
    1.4 染色
        1.4.1 黄栌提取液对真丝绸直接染色
        1.4.2 真丝绸媒染染色
    1.5 测试
        1.5.1 上染率
        1.5.2 染色牢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黄栌色素提取工艺优化
        2.1.1 不同提取方法
        2.1.2 提取剂
        2.1.3 提取时间
        2.1.4 乙醇浓度
        2.1.5 超声波功率
        2.1.6 提取温度
        2.1.7 料液比
    2.2 黄栌提取液对真丝绸直接染色工艺优化
        2.2.1 染色温度
        2.2.2 染色时间
        2.2.3 浴比
        2.2.4 超声波功率
        2.2.5 正交实验
    2.3 媒染染色
    2.4 染色牢度
3 结论

(10)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中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植物染料的种类
2 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中的染色应用历史
3 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中的染色性能研究
4 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中的抗菌性能、医疗保健性能应用
5 展望

四、天然植物染料在真丝绸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 王祥荣. 纺织导报, 2021(09)
  • [2]贵州民间草木染绿研究[D]. 陈俊婵.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3]中草药类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其在真丝绸染色中的研究进展[J]. 李强林,肖秀婵,高进长,周筝,邱诚.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04)
  • [4]植物染与化学染棉织物快速鉴别方法研究[D]. 李明霞. 青岛大学, 2020(01)
  • [5]《天工开物·彰施》中染色技法的研究[D]. 乔鑫鑫. 北京服装学院, 2021(12)
  • [6]几种常见中国古代天然植物染料的分析鉴定研究[D]. 李玉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天然染料海带色素的提取及染色工艺[J]. 姚国琦,逄志强,王秀宝. 染整技术, 2019(09)
  • [8]服用植物染色剂原材料优选方案分析——以荷染为例[J]. 陶亚奇,王小雷.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Z1)
  • [9]黄栌色素提取及对真丝绸染色研究[J]. 朱莉娜,曲鑫璐,赵尊强. 印染助剂, 2018(08)
  • [10]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中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应用[J]. 叶清珠.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2)

标签:;  ;  ;  ;  ;  

天然植物染料在丝绸上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