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自备电厂冲渣废水循环回用技术

武钢自备电厂冲渣废水循环回用技术

一、武钢自备电厂冲渣废水循环回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黄西蒙[1](2021)在《基于两阶段DEA的钢铁企业水-能-环境效率评价及绿色信贷动态博弈配置方法研究》文中提出

张凯莉[2](2018)在《典型钢铁工业园水网络优化》文中指出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且环境排放标准日趋严格,钢铁企业因“高耗水、高污染”备受关注,节水减排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水网络优化法基于过程系统工程原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系统层面充分发掘节水减排潜力,是实现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控制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典型长流程钢铁工业园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工业园区水网络优化研究,以期为我国钢铁工业园区的节水减排提供数据和方法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提出典型长流程钢铁工业园涉水单元多出口模型。根据涉水单元实际用水特点(双出口、多出口),对钢铁工业园水网络中典型涉水系统(软环、净环、浊环、直流用水系统、水源、水阱、废水处理系统和脱盐系统)建立统一单元模型,为充分考虑涉水单元多出口水流的回用奠定了基础。(2)工序水网络超结构设计。以涉水单元模型为基础,综合工序生产用水、排水特点,以直接回用、循环和处理后回用、处理后循环为基本策略,建立生产工序水网络超结构;(3)工业园区水网络超结构设计。在工序水网络超结构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预处理水系统、综合废水处理及脱盐水系统,并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多出口脱盐水系统为集成中心,且考虑工序间直接-间接综合集成模式,构成全水网络层面的园区水网络超结构。(4)建立典型钢铁工业园水网络多尺度优化模型。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建立涵盖单元、工序和园区三个尺度的园区水网络优化模型框架。该模型通过涉水单元的一级循环、工序水网络的二级循环和园区水网络的三级循环系统间的协调配合,探索钢铁工业园节水减排的优化方案。工业实际案例研究表明,仅考虑工序间间接集成优化时,综合用水成本可减少21%,而综合考虑直接和间接混合集成时,综合用水成本可减少23%。进一步的水网络关键操作参数变化对优化方案的影响研究表明,盐平衡是钢铁工业园水网络运行的关键运行因素,新水含盐量、用水单元进水含盐量控制标准以及脱盐的处理效果均对水网络优化有重要影响。(5)提出钢铁工业园废水零排放方案。针对浓盐水为钢铁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的主要障碍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两种浓盐水零排放工艺,并对其建立单元模型,构建面向废水零排放的园区水网络超结构以及相应的优化模型。经案例分析可知,考虑了浓盐水零排放系统的水网络超结构可实现废水零排放,且以两级反渗透为基础的浓盐水零排放工艺较以多效蒸发-电渗析为基础的零排放工艺更具成本优势。(6)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钢铁工业园水网络进行优化分析。钢铁园区水网络中各尺度子系统关联紧密,相互作用关系复杂,为提高水网络健壮性,本文采用两阶段随机规划法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钢铁工业园水网络进行优化设计。案例中研究新水水质波动以及焦化废水溢流等不确定因素下的水网络优化方案。通过优化分析可知,考虑了不确定因素的水网络中脱盐系统、综合废水处理系统以及浓盐水处理系统的最大允许出口流量增大,表示当不确定参数实现时,系统无法通过仅调节流量使得水网络正常运行,而需在水网络设计阶段增大水处理系统规模。

罗述华[3](2011)在《炼铁企业清洁生产潜力研究 ——以伊犁钢铁公司炼铁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工业生产和企业发展模式,它是以技术、管理为手段,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通过对生产的全过程的排污审核筛选并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以消除和减少工业生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双重目的的综合性措施。炼铁工业是高消耗、高排放、增加环境负荷的主要产业之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实施清洁生产。本次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对企业状况详细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清洁生产潜力进行深入挖掘;(2)探索适合炼铁厂发展的环境管理模式;(3)提出有效的清洁生产改进措施;(4)对中高费方案进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炼铁厂生产的同时消耗大量原煤和水资源,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本文提出了符合炼铁厂生产实际的清洁生产措施,对实施的无低费和中高费方案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指出炼铁厂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常见实施方案和持续清洁生产的建议,同时对炼铁厂清洁生产模式进行了探索,为炼铁厂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

张运华[4](2011)在《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工业废水,虽然企业在各工序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废水回用或污水达标排放处理设施,但为满足生产要求,降低浓缩倍数,回用循环水处理过程中必须定期排污,这些未经处理的回用循环过程中的排污水和少量工序事故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与少部分生活污水、雨排水等汇合到一起,形成的混合废水,称之为钢铁工业综合废水。钢铁工业循环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往往在95%以上,其综合废水也主要来源于浊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敞开式净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一般作为浊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和冷轧、硅钢等经单独处理后达标排放的特种工业废水以及少部分生活污水、雨排水等。其中,冷轧含油/乳化液、平整液废水和热轧含油循环废水是两种重要而难处理的工业污水,也是造成综合废水处理难度大和影响回用的主要原因;目前,大流量的综合废水有效处理方法报道甚少,处理后的综合废水由于电导率的偏高等因素影响了回用范围;综合废水处理产生的综合污泥必须用汽车送去填埋、既增加运输和处置费用、又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其有效利用研究目前尚无报道;而热轧和冷轧含油废水常规方法存在运行费用高、药剂消耗量大、出水不稳定等缺点,特别是前者用传统的石英砂、无烟煤深度除油除浊,易出现跑料、板结、寿命短等现象。有鉴于此,论文课题在充分的文献调研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及其处理产生的综合污泥和前者主要来源组成的热轧、冷轧含油废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先进水处理技术和污泥资源化技术研究,对于减少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实现钢铁工业清洁生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同时对于发展工业污染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学术价值。本论文共分七张,即: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技术工艺设计与优化研究;第三章新型电吸附技术深度处理钢铁工业再生水技术研究;第四章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第五章亲油性改性滤料深度处理钢铁工业热轧高线含油废水的研究与应用;第六章含油/乳化液、平整液废水处理的技术研究;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并确定了利用国外高密度沉淀技术和V型滤池过滤技术处理大流量的钢铁工业综合废水的技术工艺路线,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具有应用推广前景;对该技术工艺的核心即化学药剂处理单元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武钢A综合废水处理厂水质条件下,在前混凝处理工艺中,Ca(OH)2加入量是去除硬度的关键因子,pH和电导率可以反映硬度去除的效果,pH值控制在9.6左右可取得硬度去除的最佳效果,随着石灰投加量增加,CODCr去除效果更好,与之相匹配的聚合硫酸铁(PFS)和聚丙烯酰胺(PAM)最优投加量分别为40ppm和0.3ppm,但是,总铁含量与PFS投加量正相关,因此,PFS投加量不宜偏高;污泥循环对强化系统去除浊度、CODCr和进一步降低电导率是非常有效的,并可以改善系统结垢的性能,污泥回流比控制在5%-20%为最佳;Ca(OH)2、PFS、PAM和回流污泥的投加次序对浊度、CODCr、硬度的去除和电导率的降低有影响:Ca(OH)2先于PFS投加、PAM同时分别向回流污泥和絮凝反应池投加是较佳的投加方式;在后混凝处理工艺中,混凝剂采用PAC替代PFS,可降低总铁,PAC投加量3 ppm为佳;出水pH调节用的H2SO4投加量约12ppm为佳;在出水消毒工艺中,采用紫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或紫外与次氯酸钠联合消毒取代次氯酸钠消毒,这样对降低Cl-和电导率均有明显效果。出水水质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出水水质指标均优于优化前出水水质指标,且出水水质较为稳定;优化后出水水质指标都能达到武钢直接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要求,同时,为离子交换软化/脱盐系统等特殊生产用水的深度预处理创造了条件。2.开展了将新型电吸附技术应用于处理后的综合废水(以下称为工业再生水)深度净化脱盐处理的研究,使之达到特殊用途标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电导率在700μS/cm左右,工作流量从500L/h逐步增大至1000L/h时,电吸附技术处理的出水水质稳定,完全能够满足武钢离子交换软化/脱盐系统等特殊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对电导率、Cl-、Ca2+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75%和68%左右,对COD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产水率可达到75.3%,明显优于传统技术。电吸附技术对前期预处理要求较低,整套处理系统的产水和再生不需要添加任何酸、碱和盐溶液等化学药剂,不会引入污染。因为无需使用膜或者高压泵,电吸附技术比电渗析和反渗透等传统方法运行成本更低、操作更为简便、更为节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3.对综合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污泥进行了资源化利用研究,主要是利用综合污泥制备改性综合污泥质多孔陶瓷滤料,首先,针对成孔剂添加工艺,研究了不同的成孔剂、不同的成孔剂添加量、骨料颗粒级配对Pa、Wa、D的影响以及成孔剂颗粒、烧成温度对Pa、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粉为最佳成孔剂,成孔剂和骨料的颗粒级配对滤料的显气孔率影响不大,煤粉添加量在一定范围内与综合污泥质多孔陶瓷滤料的Pa、D成线性正相关关系,可通过控制煤粉添加量实现对Pa、D的调控;烧成温度控制在1130℃~1160℃范围内为佳,此范围内研制滤料的理化性能良好,气孔率较大;陶瓷滤料显气孔率与抗压碎强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拟合,可通过调控煤粉添加量来平衡多孔陶瓷滤料的P与抗压碎强度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滤料显气孔率高且抗压碎强度也大,得到适合需要的多孔陶瓷滤料。在此基础上,对综合污泥质多孔陶瓷滤料进行了亲油改性研究,通过对照试验和多参数的测试结果分析,确定武钢综合污泥质陶瓷滤料亲油性涂层表面最优改性条件为:改性剂为202含氢硅油,固化时间为25min.,固化温度为200℃,涂层次数为1次,体积浓度为10%。4.研究了用改性综合污泥质多孔陶瓷滤料对热轧高线含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优化了相关操作工艺参数,并用FTIR、SEM、XRD等测试手段对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油等污染物去除的机理,并与传统石英砂滤料进行了对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传统的石英砂滤料,改性滤料具有出水水质好,除浊率高,周期长,水头损失小的优点;设计的串级连续流的压力过滤工艺,采用“反粒度过滤”的运行方式,每段滤层仍保持均质滤料结构,使得截污量在整个滤层中分布趋于均匀,并有效避免了混层的发生,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经过连续反洗再生实验和性能测试,证明改性滤料能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除油、除浊、耐磨和耐腐蚀的性能;现场中试和生产性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采用以武钢综合污泥质改性滤料为核心的过滤工艺,除油和悬浮物效果明显,在进水水质条件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处理后的出水悬浮物始终保持在30mg/L以下,油在4mg/L以下,满足武钢热轧高线生产的需要,避免了传统石英砂易板结、跑料、使用寿命短等弊端,为钢铁工业综合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典范。5.对冷轧含油/乳化液、平整液废水这一综合废水主要来源,进行了处理研究,采用气能絮凝(GEF)、超滤(UF)、电化学催化氧化(ECO)、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通过不同组合、调试研究、逐步完善,最终确定了以电催化氧化为主体的新型组合工艺处理冷轧含油/乳化液、平整液废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EF+ECO+MBR"和"UF+ECO+MBR"两种新型组合工艺,均能有效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最终出水CODCr≤30mg/L,满足《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但前者出水水质更稳定一些,"GEF+ECO +MBR"新型组合工艺处理冷轧乳化液、平整液废水为最佳工艺。该工艺达到了生产回用水水质要求,为冷轧乳化液废水深度处理和资源化提供了新的工艺路线[11。

虞海燕[5](2011)在《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少,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虽然起步晚,但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北地区钢铁工业的科学发展,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基于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以西北地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酒钢)为重点对象开展研究,以期为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从矿山资源利用、选矿、冶炼以及轧钢等工艺设备情况、生产现状、综合能耗水平、环保和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总结提出了酒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证了酒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通过物质流、能量流、水资源流的减量化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档次质量提高、污染物以及碳排放减少、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增强,使企业步入“资源效率提高—能耗降低—环境改善—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3)基于剖析酒钢生产设备、产品、能源、资源等的现状,结合酒钢“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以低成本、高效益、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酒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酒钢铁前、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论证了酒钢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并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基于西北地区的特点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对酒钢钢材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产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酒钢在经历了由棒线材到扁平材、由普碳钢到不锈钢的二次重大产品结构调整后,今后必须由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转移到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轨道上。逐步形成普碳钢的拳头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扩大不锈钢的品种、产能和产量,是酒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5)西北地区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要贯彻“依靠科技,重视创新,人才为本”的思想;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研开发平台,汇聚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使酒钢等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的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完成之时,适逢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启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希望本文对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孙德刚[6](2010)在《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特征及节能减排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工业锅炉年耗煤4亿t,每年向大气排放600万t SO2、800万t烟尘,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开展燃煤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节能减排研究,对我国未来大气污染控制和能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燃煤工业锅炉气态污染物TSP、SO2、NOX、CO的排放水平分别为283~350 mg/m3、914.6~1245.7 mg/m3、64.2~136.6mg/m3、109.9~890 mg/m3。TSP、SO2、NOX、CO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849~20.38 g/kg、16.83~54.01 g/kg、1.441~3.791 g/kg、1.509~52.56 g/kg。测试锅炉二价汞、元素汞和颗粒汞的排放水平分别为0.3~5.7μg/m3、1.5~3.8μg/m3、0.008~0.023μg/m3。湿式除尘脱硫设施对TSP和SO2、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4.2~73.8%、13.0~32.6%,去除效率低,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超标严重。沈阳工程技术处采暖期内单位面积耗标煤量为33.5kg/m2,而沈阳市内仅为30 kg/m2,通过能耗对比,发现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潜力较大。通过分层燃烧技术改造、减少锅炉内部阻力两项节能技术措施和湿式除尘废水回用和旋流板塔双碱法脱硫两项减排技术措施的实施,节煤900 t,节电20万kWh,TSP排放浓度从348mg/m3降低到176mg/m3,SO2排放浓度从1274mg/m3降低到815mg/m3,提高了锅炉运行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提高锅炉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强化用煤管理、强化水质管理、及时调整锅炉燃烧、强化除尘脱硫装置、及时清除受热面积灰等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了锅炉效率,节煤200 t,降低了燃煤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通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对沈阳工程技术处燃煤工业锅炉采取措施后节能减排效益进行了分析。经济效益中节能项目需要投资49万元,节能效益为76.8万元,投资回收期为0.638年。环境治理项目需要投资216万元,环境效益为4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5.4年。以沈阳市为例进行了外延分析,计算表明,如果采取节能措施,沈阳市每年可以节约燃煤32.67万t,显着降低运行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

冀岗[7](2010)在《钢铁企业节水减排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必需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用水的有效提高是中国小康目标实现的难点;水资源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仍是我国未来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面对钢铁行业空前严峻的节水形势,立足技术进步,加大水资源的统筹循环利用,成为钢铁企业提升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西南地区的大范围干旱,不仅对中国水资源带来考验,也给节水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外排废水量较以前已有了很大的削减,但排放量仍比较大,不仅浪费水资源,还要交纳大量排污费,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样对社会、对企业都不利,从我国钢铁企业自身发展考虑,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排废水,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太钢一直致力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循环经济,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减少新水耗量,实现废水资源化,优化供排水方式,实施分质供水、分质排水、分质处理、水量平衡等技术措施,使全公司吨钢耗新水量大幅度下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节水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技术,结合太钢周边水环境质量现状、太钢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及自身条件,积极探索研究钢铁企业工业废水“零排放”途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针对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水资源利用现状,给出一些建议;(2)针对太钢废水水质及水量的特殊性,提出采用预处理单元+膜处理单元+浓缩结晶单元工艺方案。用TMF膜组件和传统石灰软化相结合的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硬度和重金属物质,经过石灰纯碱软化和机械搅拌澄清池浓缩分离,去除8085%的钙镁硬度和95%重金属物质及对浓水反渗透有威胁的有机化合物。经过投加石灰纯碱TMF单元和钠床软化单元处理过的浓盐水再进入浓盐水反渗透单元。最后剩余浓盐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产生凝结水和杂盐,凝结水回收利用,结晶杂盐袋装后作为融雪剂或作它用,最终实现“零排放”。

杨志泉[8](2009)在《武钢炼铁“十一五”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文中认为"十一五"以来,武钢炼铁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目标,结合武钢生产实际,加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投入,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升工艺技术和节能减排装备水平,生产技术指标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取得显着进步。

王习斌,魏建新,周章华,吴高明[9](2008)在《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节能减排》文中提出总结了"十五"以来,武钢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武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做法。

杨志泉[10](2008)在《武钢炼铁系统“十五”以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技术进步》文中研究指明"十五"以来,武钢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目标,结合武钢实际,加大技术改造和节能环保投入,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升工艺技术和节能环保装备水平,生产技术指标不断优化,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取得显着进步。

二、武钢自备电厂冲渣废水循环回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钢自备电厂冲渣废水循环回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典型钢铁工业园水网络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钢铁企业用水排水特点
        1.1.1 典型钢铁生产流程
        1.1.2 钢铁企业用水特点
        1.1.3 钢铁企业水处理及排水特点
        1.1.4 钢铁企业水网络的特点
    1.2 水网络优化法
        1.2.1 单水网络优化
        1.2.2 工业园水网络优化
        1.2.3 钢铁工业园水网络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2章 钢铁工业园多尺度水网络优化模型
    2.1 钢铁工业园水网络涉水单元模型
        2.1.1 用水单元模型
        2.1.2 水处理单元模型
        2.1.3 钢铁工业园水网络多出口涉水单元模型
    2.2 钢铁工业园水网络超结构
        2.2.1 钢铁工业园内工序水网络超结构
        2.2.2 钢铁工业园总体水网络超结构
    2.3 钢铁工业园水网络优化数学模型
    2.4 案例分析
        2.4.1 工序间接集成优化结果分析
        2.4.2 工序直接和间接混合集成优化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钢铁工业园水网络关键因素影响分析
    3.1 影响钢铁工业园水网络的关键因素
    3.2 案例分析
        3.2.1 水源Cl~-离子浓度影响分析
        3.2.2 脱盐系统软水中Cl~-离子浓度影响分析
        3.2.3 净环水质标准中Cl~-离子浓度影响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铁工业园废水零排放方案
    4.1 浓盐水处理技术
    4.2 钢铁工业园废水零排放
        4.2.1 浓盐水零排放系统单元模型
        4.2.2 钢铁工业园废水零排放超结构
        4.2.3 钢铁工业园水网络废水零排放优化模型
    4.3 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确定条件下钢铁工业园水网络优化
    5.1 不确定条件下水网络优化方法
    5.2 钢铁工业园不确定条件下水网络优化模型
    5.3 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符号与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附录A 冷却塔水量损失计算经验公式
附录B 钢铁工业园各工序典型水系统
附录C 钢铁工业园多尺度水网络优化数学模型
附录D 第2章案例分析中水量、水质相关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炼铁企业清洁生产潜力研究 ——以伊犁钢铁公司炼铁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清洁生产的内涵
        1.2.1 清洁生产的定义
        1.2.2 清洁生产的内容
        1.2.3 清洁生产的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国外经验及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1.4.1 国外实施清洁生产的几点启示
        1.4.2 我国清洁生产实施的问题
        1.4.3 建议和措施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炼铁厂生产及排污现状
    2.1 企业概况
    2.2 企业生产工艺概况
        2.2.1 炼铁工艺简述
        2.2.2 主要生产设备及技术参数
        2.2.3 原料消耗情况及主要技术指标
    2.3 产排污状况分析
        2.3.1 产排污概况
        2.3.2 污染物排放情况
    2.4 污染防治设施简介
        2.4.1 大气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2.4.2 水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2.4.3 噪声及控制
        2.4.4 固体废物处置
        2.4.5 环保设施投运情况
    2.5 企业现状分析
        2.5.1 对照行业标准
        2.5.2 存在问题
第三章 炼铁厂清洁生产潜力发掘
    3.1 物料平衡分析
        3.1.1 水平衡分析
        3.1.2 金属平衡分析
        3.1.3 煤气平衡分析
        3.1.4 物料损失原因分析
        3.1.5 浪费产生原因分析
    3.2 生产过程潜力挖掘
        3.2.1 生活区污水收集利用
        3.2.2 焦比调整
        3.2.3 用电设备计量装置
        3.2.4 粉尘无组织排放
        3.2.5 高炉渣综合利用
        3.2.6 煤气用量改良
        3.2.7 其他潜力挖掘
第四章 炼铁厂清洁生产改进措施
    4.1 措施的产生
    4.2 措施的筛选
    4.3 持续清洁生产措施
        4.3.1 持续清洁生产的组织落实
        4.3.2 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的管理制度
第五章 措施实施分析
    5.1 中高费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5.1.1 方案1:生活污水综合利用
        5.1.2 方案2:炉渣综合利用
        5.1.3 方案3:煤气管道改造
        5.1.4 方案24:球团矿选烧项目建设
    5.2 已实施方案效果分析
        5.2.1 方案实施状况
        5.2.2 污染物总量削减情况
        5.2.3 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前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果对比
        5.2.4 计划实施中高费方案效果预测
第六章 炼铁厂环境管理模式探索
    6.1 企业建立环境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6.2 炼铁厂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
    6.3 炼铁厂环境管理模式的具体运作
    6.4 炼铁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的产生、组成及特点
        1.2.1 钢铁工业用水
        1.2.2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的产生及特点
        1.2.2.1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的产生与组成
        1.2.2.2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的污染物及水质、水量特点
    1.3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1.3.1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混凝法处理的原理与工艺过程
        1.3.1.1 混凝原理与过程
        1.3.1.2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1.3.1.3 Ca(OH)_2的软化、去铁、去SS和降浊机理
        1.3.2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的设备与设施
        1.3.2.1 混凝沉淀
        1.3.2.2 过滤设备与设施
        1.3.3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的主要药剂
        1.3.3.1 混凝剂的选择
        1.3.3.2 消毒剂或消毒方式
    1.4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资源化回用现状与趋势
    1.5 电吸附技术在水处理深度净化脱盐中的研究进展
        1.5.1 电吸附技术原理
        1.5.2 电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6.1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污泥的产生及危害
        1.6.1.1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污泥的形成和组成
        1.6.1.2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污泥的危害
        1.6.2 污泥资源化利用状况
        1.6.2.1 工业污泥在建筑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
        1.6.2.2 污泥质多孔滤料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6.3 多孔滤料的吸附除油机理
        1.6.3.1 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
        1.6.3.2 吸附的相关理论
        1.6.4 多孔滤料的制备与理化性能表征
        1.6.4.1 多孔滤料应具备的特点
        1.6.4.2 多孔滤料的制备方法
        1.6.4.3 多孔滤料的性能及其参数测试方法
    1.7 乳化液、平整液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1.7.1 乳化液、平整液废水的产生与特点
        1.7.2 冷轧乳化液、平整液含油废水处理的技术发展概况
        1.7.2.1 物化工艺
        1.7.2.2 生化工艺
        1.7.3 电催化氧化法研究现状
        1.7.3.1 电催化氧化降解原理
        1.7.3.2 电催化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8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总体思路和内容
        1.8.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8.2 研究的总体思路
        1.8.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与优化研究
    2.1 前言
    2.2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技术工艺设计
        2.2.1 水质、水量特征及要求
        2.2.2 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
        2.2.3 主要处理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的确定
        2.2.3.1 格栅、提升泵站和调节池
        2.2.3.2 前混凝
        2.2.3.3 高密度沉淀池
        2.2.3.4 后混凝
        2.2.3.5 滤池组
        2.2.3.6 清水池及加压泵站
        2.2.3.7 污泥脱水
        2.2.4 化学处理
        2.2.5 运行现状评价分析
    2.3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化学处理优化研究
        2.3.1 实验
        2.3.1.1 实验用水与回流污泥
        2.3.1.2 实验用药品
        2.3.1.3 静态试验用仪器
        2.3.1.4 动态试验装置
        2.3.1.5 静态实验方法
        2.3.1.6 动态实验方法
        2.3.1.7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2.3.2 静态试验结果与分析
        2.3.2.1 前混凝不同条件下Ca(OH)_2投加量对电导率和pH的影响
        2.3.2.2 前混凝Ca(OH)_2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2.3.2.3 前混凝PFS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2.3.2.4 前混凝Ca(OH)_2和PFS投药量正交试验优化结果
        2.3.2.5 前混凝PAM投加量对浊度和COD_(Cr)的影响
        2.3.2.6 前混凝Ca(OH)_2和PFS投加次序的影响因素
        2.3.2.7 污泥回流比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2.3.2.8 回流污泥投加方式的影响
        2.3.2.9 回流污泥循环次数的影响
        2.3.2.10 后混凝PFS投加量对浊度和电导率的影响
        2.3.2.11 后混凝PFS投加量对总铁的影响
        2.3.2.12 后混凝的加酸pH值调节
        2.3.2.13 PFS和PAC在后混凝中的选择
        2.3.2.14 消毒方式的选择
        2.3.3 有关机理的讨论
        2.3.4 动态试验结果与讨论
        2.3.4.1 "前混凝+絮凝+沉淀池"模块Ca(OH)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3.4.2 "水质调节+后混凝+过滤"模块中PFS和PAC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3.4.3 优化工艺参数的整体系统连续运行试验验证
        2.3.4.4 整体系统出水pH值和电导率下降率
        2.3.4.5 整体系统出水的硬度和碱度去除率
        2.3.4.6 整体系统出水的总铁和浊度
        2.3.4.7 整体系统最终出水水质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电吸附技术深度处理钢铁工业再生水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水质及水量
        3.2.2 试验装置
        3.2.3 试验流程
        3.2.4 水质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吸附工作过程分析
        3.3.2 对电导率、Cl~-、Ca~(2+)的去除效果分析
        3.3.3 COD_(cr)去除效果分析
        3.3.4 pH的变化
        3.3.5 耗电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
        4.2.1 原料和药品
        4.2.1.1 综合污泥的特性和成份分析
        4.2.1.2 其它骨料和成孔剂
        4.2.1.3 表面亲油改性剂
        4.2.1.4 其它药剂
        4.2.2 仪器设备
        4.2.2.1 仪器
        4.2.2.2 除油实验装置
        4.2.3 实验方法
        4.2.3.1 综合污泥质多孔滤料的制备实验
        4.2.3.2 滤料表面亲油改性实验
        4.2.4 测试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多孔滤料制备与性能评价
        4.3.1.1 成孔剂种类及添加量对Pa、Wa、D的影响
        4.3.1.2 骨料颗粒级配对Pa、Wa、D的影响
        4.3.1.3 成孔剂颗粒级配对Pa、D和抗压碎强度的影响
        4.3.1.4 烧成温度对Pa、D、抗压碎强度的影响
        4.3.1.5 成孔剂对滤料形貌结构的影响
        4.3.1.6 显气孔率与抗压碎强度的关系
        4.3.1.7 综合污泥质滤料的性能测试和评价
        4.3.2 综合污泥质多孔滤料表面亲油改性
        4.3.2.1 两种改性剂的选择
        4.3.2.2 表面亲油改性预处理方法优选
        4.3.2.3 表面亲油改性固化工艺优化
        4.3.2.4 表面亲油改性优化工艺的再验证
        4.3.2.5 改性综合污泥质滤料的综合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亲油性改性滤料深度处理钢铁工业热轧高线含油废水的研究与应用
    5.1 前言
    5.2 武钢热轧高线含油废水油污染性状分析
    5.3 实验
        5.3.1 实验用水与滤料
        5.3.2 仪器
        5.3.3 试验方法
        5.3.3.1 实验室一次性试验Ⅰ(研究除油率影响因素)
        5.3.3.2 实验室一次性试验Ⅱ(滤料性能比较)
        5.3.3.3 实验室连续运行实验
        5.3.3.4 现场中试试验
        5.3.3.5 现场生产性试验
        5.3.4 试验测试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除油工艺的因素影响规律
        5.4.1.1 pH值
        5.4.1.2 初始油含量
        5.4.1.3 进水浊度
        5.4.1.4 滤速
        5.4.1.5 滤料粒径
        5.4.1.6 滤床厚度
        5.4.1.7 滤料反冲洗再生
        5.4.1.8 改性滤料除油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5.4.2 改性滤料与传统石英砂滤料的性能比较
        5.4.2.1 悬浮物去除效率的比较
        5.4.2.2 油去除率的比较
        5.4.2.3 水头损失的比较
        5.4.2.4 过滤周期比较
        5.4.3 实验室动态连续运行
        5.4.3.1 滤料级配参数对除油降浊影响
        5.4.3.2 改性滤料反冲洗实验
        5.4.3.3 改性滤料耐磨性能的变化
        5.4.4 武钢现场中试连续运行试验结果
        5.4.5 武钢现场生产性连续运行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含油/乳化液、平整液废水处理的技术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
        6.2.1 废水水质及试验水量
        6.2.2 试验设备
        6.2.3 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6.2.4 主要试验装置的设计
        6.2.4.1 超滤系统
        6.2.4.2 气能絮凝装置
        6.2.4.3 催化氧化处理系统
        6.2.4.4 膜生化系统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气能絮凝与超滤单元预处理的效果比较
        6.3.2 电化学催化氧化对去除废水中COD效果
        6.3.3 温度对生化系统运行的影响
        6.3.4 最终出水水质全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
    1.2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1.2.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1.2.2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
    1.3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1.3.1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1.3.2 国内钢铁工业现状
    1.4 国内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
    1.5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1.6 我国西北地区钢铁工业概况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现状分析
    2.1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现状分析
        2.1.1 矿山资源及开采现状
        2.1.2 选矿设备及生产能力
        2.1.3 铁前设备及生产能力
        2.1.4 炼铁设备及生产能力
        2.1.5 炼钢设备及生产能力
        2.1.6 热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2.1.7 冷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2.1.8 能耗、环保、资源水平
    2.2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2.3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3.1 西北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特点
        3.1.1 资源分布总体情况
        3.1.2 铁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3.2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3.2.1 煤资源梯度利用
        3.2.2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
        3.2.3 钢铁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3.3 钢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3.3.1 物质流
        3.3.2 能源流
        3.3.3 水资源流
    3.4 小结
第4章 酒钢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4.1 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4.2 钢铁主业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4.2.1 铁前发展战略
        4.2.2 炼钢发展战略
        4.2.3 轧钢发展战略
    4.3 关联产业整合优化发展战略
        4.3.1 铬、镍、钨、钼资源开发
        4.3.2 伴生铜矿资源开发
        4.3.3 电解铝及铝合金产业发展
    4.4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4.5 小结
第5章 酒钢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5.1 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5.1.1 碳钢产品结构
        5.1.2 不锈钢产品结构
    5.2 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5.2.1 指导思想
        5.2.2 产品发展方向
    5.3 产品结构调整内容
        5.3.1 不锈钢产品
        5.3.2 棒线材产品
        5.3.3 板材产品
    5.4 小结
第6章 酒钢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
    6.1 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6.1.1 科技工作体系
        6.1.2 科技工作现状
        6.1.3 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6.2 科技发展外部环境
        6.2.1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6.2.2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导向
    6.3 科技发展战略
        6.3.1 基本思路
        6.3.2 科技发展目标
        6.3.3 科技发展着力点
    6.4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6.4.1 人力资源现状
        6.4.2 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6.4.3 科技队伍建设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作者简介

(6)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特征及节能减排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燃煤工业锅炉概述
        1.1.2 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及其影响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排放特征方面研究
        1.3.2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案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气态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2.1 测试燃煤工业锅炉的选择
        2.1.1 锅炉类型
        2.1.2 锅炉容量
        2.1.3 燃料类型
        2.1.4 燃烧方式
        2.1.5 污染控制设施
    2.2 测试方法和测试流程
        2.2.1 测试方法
        2.2.2 测试流程
    2.3 气态污染物测试
        2.3.1 测试仪器
        2.3.2 测试计算
    2.4 总烟尘(TSP)测试
        2.4.1 测试仪器
        2.4.2 等速采样
        2.4.3 采样步骤
        2.4.4 测试计算
    2.5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2.6 测试结果
        2.6.1 气态污染物排放水平
        2.6.2 除尘脱硫装置对气态污染物去除效率
        2.6.3 排放因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汞排放特征研究
    3.1 烟气中汞采样方法
    3.2 汞样品采集和回收
        3.2.1 仪器装置
        3.2.2 主要试剂药品
        3.2.3 测试准备
        3.2.4 测试过程
        3.2.5 样品回收
    3.3 固液样品的采集和回收
    3.4 样品分析
        3.4.1 F732-V 智能型测汞仪
        3.4.2 DMA-80 直接测汞仪
    3.5 测试结果
        3.5.1 各类汞的排放水平
        3.5.2 除尘脱硫装置对各类汞的去除效率
        3.5.3 各类汞的排放因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4.1 分层燃烧节能技术
        4.1.1 分层燃烧技术的应用意义
        4.1.2 链条锅炉燃烧主要缺陷
        4.1.3 分层燃烧的工作原理
        4.1.4 分层燃烧主要优点
        4.1.5 运行操作要求
    4.2 减少锅炉内部阻力节能技术
        4.2.1 锅炉内部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4.2.2 阻力过大产生的危害
        4.2.3 锅炉内阻过大的原因
        4.2.4 减少内部阻力的方法
    4.3 湿法除尘废水循环回用减排技术
        4.3.1 湿法除尘废水水质特点
        4.3.2 湿法除尘废水治理技术
        4.3.3 除尘废水回用与烟气脱硫相结合
    4.4 旋流板塔双碱法脱硫技术
        4.4.1 基本原理
        4.4.2 工艺流程
        4.4.3 运行注意事项
        4.4.4 除尘脱硫的安全性增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研究
    5.1 提高锅炉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
    5.2 强化用煤的管理工作
    5.3 强化水质管理
    5.4 及时调整锅炉燃烧
    5.5 强化除尘脱硫装置日常管理
    5.6 及时清除受热面积灰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能减排措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分析
    6.2 环境效益分析
        6.2.1 节能的环境效益
        6.2.2 减排的环境效益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钢铁企业节水减排技术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十·五"以来,钢铁行业水资源节约成绩显着
    1.2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在用水环节存在的问题
    1.3 钢铁工业重点节水技术与管理措施
        1.3.1 废水处理回用技术方案选择
        1.3.2 重点节水技术措施
        1.3.3 节水的管理措施
    1.4 课题来源与背景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钢铁企业节水经验实例
    2.1 宝钢实例
    2.2 首钢实例
    2.3 莱钢实例
    2.4 济钢实例
    2.5 邯钢实例
    2.6 唐钢实例
3 钢铁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展望及建议
    3.1 钢铁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展望
        3.1.1 废水处理回用是循环经济和污水生态化的具体体现
        3.1.2 钢铁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展望
    3.2 我国钢铁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议
        3.2.1 采取严格的准入标准淘汰高耗水、高污染产能
        3.2.2 节约优先、针对性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2.3 要制定企业用水制度、用水计划
        3.2.4 在优化钢铁企业布局时,合理考虑内陆钢厂水资源需求
        3.2.5 寻求适用的对标方法和标杆
        3.2.6 注重进一步开发应用先进的节水和水污染治理技术
        3.2.7 中水回用
4 近年来太钢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探索与实践
    4.1 太钢概述
    4.2 太钢水资源介绍
        4.2.1 太钢周边水环境质量现状
        4.2.2 太钢用水特点
        4.2.3 太钢水资源的使用情况
    4.3 太钢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
    4.4 目前太钢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实践
        4.4.1 调整内部循环工艺
        4.4.2 改造水处理系统
        4.4.3 改造输配水管网,实现分质供水
        4.4.4 成立攻关小组,攻关废水处理项目难点,实现废水循环利用
    4.5 太钢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努力方向
        4.5.1 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
        4.5.2 强化硬件设备,提高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率
        4.5.3 积极探索工艺节水新途径
    4.6 太钢废水"零"排放可行性探索
        4.6.1 太钢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必要性
        4.6.2 太钢废水零排放可行性探索
5 太钢废水零排放方案
    5.1 预处理单元
        5.1.1 反应池和澄清池
        5.1.2 TMF单元
        5.1.3 双级钠床软化
        5.1.4 污泥处理单元
    5.2 反渗透单元
    5.3 高浓度盐水蒸发结晶单元
    5.4 方案可行性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武钢自备电厂冲渣废水循环回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两阶段DEA的钢铁企业水-能-环境效率评价及绿色信贷动态博弈配置方法研究[D]. 黄西蒙.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典型钢铁工业园水网络优化[D]. 张凯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8(02)
  • [3]炼铁企业清洁生产潜力研究 ——以伊犁钢铁公司炼铁厂为例[D]. 罗述华. 新疆大学, 2011(12)
  • [4]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D]. 张运华. 武汉大学, 2011(07)
  • [5]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虞海燕. 东北大学, 2011(07)
  • [6]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特征及节能减排措施研究[D]. 孙德刚. 清华大学, 2010(02)
  • [7]钢铁企业节水减排技术的探索与研究[D]. 冀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8]武钢炼铁“十一五”节能减排技术进步[A]. 杨志泉. 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 2009
  • [9]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节能减排[A]. 王习斌,魏建新,周章华,吴高明. 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8
  • [10]武钢炼铁系统“十五”以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技术进步[A]. 杨志泉. 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 2008

标签:;  ;  ;  ;  ;  

武钢自备电厂冲渣废水循环回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