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LAK治疗恶性浆液腔积液38例疗效观察

TIL/LAK治疗恶性浆液腔积液38例疗效观察

一、TIL/LAK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38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同[1](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秦叔逵,李进,韩宝惠,马军,江泽飞,张力,周彩存[2](2020)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浆膜腔积液是指多种恶性肿瘤累及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及其浆膜所引起的积液[1],也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通常提示患者已达晚期阶段,往往明显地影响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其中,有30%~40%的病例顽固难治,临床上缺乏标准的治疗药物和方案,预后较差。

王佩佩[3](2020)在《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多种不同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辅助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甄别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干预治疗癌性腹水的优势品种。2研究方法2.1传统Meta分析以主题词“癌性腹水”、“中药注射液”、“随机”等及其相关自由词制定文献检索表达式,全方位检索2019年12月31日以前的中英文数据库相关文献,且使用灰色文献检索、引文检索等,收集所有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RCT研究。严格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评价最终纳入的RCT文献质量,提取纳入研究的基线资料、文献信息、结局指标等数据资料,运用Stata 16.0软件及RevMan5.3进行卡方检验及汇总效应量,并根据研究特征预先设置亚组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相关变量因素进行回归分析。2.2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检索关于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所有研究(含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的直接比较),纳入符合基本假设的RCT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假设检验,评估其迭代收敛性,基于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效应模型进行网状Meta分析,运用R软件gemtc包、WinBUGS及Stata 16.0软件对各RCT结局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绘制各治疗措施比较的网状证据图及贡献图,计算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在各结局指标的排序概率及累计概率,进一步统计曲线下面积,预测不同中药注射液在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排序的可能性。3研究结果3.1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DDP)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Meta分析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35项,共计癌性腹水患者2490例,对照组1224例,治疗组1266例,涉及9种中药注射液。低偏倚风险≥3的研究约占20%。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顺铂腹腔灌注相比,中药注射液联合DDP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Meta分析汇总的效应量及其可信区间分别为:临床总有效率OR=3.38(95%CI[2.79,4.09]),Z=12.57(p<0.00001)、KPS 评分改善率 OR=3.58(95%CI[2.73,4.69]),Z=9.22(p<0.00001)、骨髓抑制事件发生率 OR=0.36(95%CI[0.28,0.47]),Z=7.50(p<0.00001)、恶心呕吐事件发生率 OR=0.33(95%CI[0.26,0.42]),Z=8.92(p<0.00001)、肝肾功能受损事件发生率 OR=0.36(95%CI[0.20,0.64]),Z=3.40(p=0.0007)、发热事件发生率 OR=0.42(95%CI[0.26,0.70]),Z=3.40(p=0.0007)、腹痛事件发生率OR=0.52(95%CI[0.21,1.31]),Z=1.39(p=0.16)。除在降低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结局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癌性腹水原发灶不同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对胃癌、肝癌、卵巢癌等原发灶引起的相关腹水均具有明显疗效,各个亚组内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肝癌组、卵巢癌组不同亚组之间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异质性(p=0.90)。不同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亚组分析提示:与单纯DDP灌注相比,艾迪注射液+DDP灌注组、康艾注射液+DDP灌注组、康莱特注射液+DDP灌注组、榄香烯注射液+DDP灌注组、复方苦参注射液+DDP灌注组、猪苓多糖注射液+DDP灌注组、香菇多糖注射液+DDP灌注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DDP灌注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DDP灌注组9个亚组内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不同中药注射液的亚组间无明显异质性(p=0.93)。与单纯DDP灌注相比,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腹腔灌注对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降低肿瘤标志物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对该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经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的不同、疗程及用药频率、用药剂量、样本量等多因素对本研究结果影响较小。以临床有效率为例Egger法检验提示本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3.2不同中药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最终纳入符合同质性假设的定量分析研究31项,共涉及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猪苓多糖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8种中药注射液分别联合DDP腹腔灌注及单纯DDP腹腔灌注9种干预措施,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DDP+榄香烯(70.8%)>DDP+复方苦参(67.8%)>DDP+康莱特(65.9%)>DDP+鸦胆子油乳(58.6%)>DDP+猪苓多糖(57.1%)>DDP+艾迪(48.4%)>DDP+香菇多糖(41.7%)>DDP+康艾(39.2%)>DDP(0.5%);②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DDP+猪苓多糖(75.7%)>DDP+艾迪(59.8%)>DDP+康莱特(56%)>DDP+鸦胆子油乳(54.2%)>DDP+复方苦参(53%)>DDP+香菇多糖(50.9%)>DDP(0.5%);③在降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DDP+艾迪(89.6%)>DDP+鸦胆子油乳(57.6%)>DDP+复方苦参(57.5%)>DDP+猪苓多糖(57.5%)>DDP+康莱特(55.7%)>DDP+香菇多糖(47%)>DDP+榄香烯(46.9%)>DDP+康艾(28.9%)>DDP(9.4%);③在降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DDP+艾迪(75.2%)>DDP+榄香烯(66%)>DDP+复方苦参(58.5%)>DDP+康莱特(58.1%)>DDP+猪苓多糖(57.3%)>DDP+鸦胆子油乳(56.7%)>DDP+康艾(48%)>DDP+香菇多糖(24.3%)>DDP(5.9%);④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相对综合优势;复方苦参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恶心呕吐事件发生数方面具有相对综合优势;康莱特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艾迪注射液在同时降低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占相对优势。且与康艾注射液+DDP相比,艾迪注射液+DDP(OR=0.19,95%CI[0.04,0.78])可明显降低骨髓抑制事件发生率,两两间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斗图提示不同结局指标可能存在小样本发表偏倚。4研究结论与单纯DDP腹腔灌注治疗相比,中药注射液联合DDP腹腔灌注可显着提高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胃癌、肝癌、卵巢癌等不同原发灶相关腹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具有显着疗效。同时可改善恶性肿瘤相关腹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事件的发生率。其中榄香烯注射液在提高近期疗效方面可能具有相对优势,艾迪注射液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对优势可能性较大,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综合优势。

彭国正[4](2019)在《恩度腔内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rmhTNF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恩度腔内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rmhT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浆膜腔积液(MSCE)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MSCE患者均进行化疗,对照组联合应用顺铂腔内灌注,研究组联合应用恩度腔内灌注治疗。观察对比两组MSCE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水平、体内血清rmhTNF水平。结果:研究组MSCE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MSCE患者(P<0.05);研究组MSCE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MSCE患者(P>0.05);研究组MSCE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着高于对照组MSCE患者(P<0.05);研究组MSCE患者体内血清rmhTNF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MSCE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MSCE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全身化疗联合恩度腔内灌注的疗效更为显着,能显着提高MSCE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及生活质量;二者联合不会增加MSCE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值得应用及推广。

张润[5](2018)在《细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细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患者41例。均在超声定位下行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待24h引流量<50ml后,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21例给予顺铂30mg+白介素-2 100万u+地塞米松5mg心包腔内注入,同时联合地塞米松10mg全身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给予顺铂30mg+白介素-2 100万u+地塞米松5mg心包腔内注入。观察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及病理类型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超声定位下行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术,均一次性成功,无穿刺并发症发生,导管留置时间最长达20天,穿刺处无红肿、渗出、感染等发生;(3)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45%vs 65%,P<0.05);(4)两组患者心包腔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缩窄性心包炎。结论超声定位下行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术,操作简单、安全,无脱管、渗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顺铂腔内化疗已广泛应用于恶性浆膜腔积液治疗,但单独用药有效率较低,联合应用疗效更好。顺铂30mg+白介素-2 100万u+地塞米松5mg心包腔内注入联合或不联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联合组更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康康[6](2017)在《多浆膜腔积液、Warburg效应—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以多浆膜腔积液、Warburg效应为临床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多浆膜腔积液、Warburg效应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1例,男,51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右侧胸痛7d入院,行CT、PET-CT、内科胸腔镜检查。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2010至2016年有关大B细胞淋巴瘤、large B-cell lymphoma、低血糖、高乳酸、肿瘤、hypoglycemia、lactic acidosis、tumor等关键词的文献,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CT检查示胸腔、腹腔积液,超声心动图示少量心包积液;PET-CT示双侧胸膜、腹膜葡聚糖高摄取率;入院后多次血糖检测低于正常,最低至1.17mmol/L,血乳酸异常升高;胸水LDH 5158 U/L,CA-125 3251 U/mL;胸水细胞学检查见原幼淋巴样细胞;胸腔镜活检病理确诊DLBCL。随之给予化疗3周期,症状缓解。检索文献605篇,共报道3981例DLBCL,累及1处及以上浆膜腔者108例(2.71%),多浆膜腔累及者30例(0.75%);低血糖、高乳酸血症个案报道15例,均为国外文献报道,15例病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13例,其中DLBCL4例,Burkitt淋巴瘤3例,T细胞淋巴瘤2例,另有4例未提及淋巴瘤具体分型。结论:以多浆膜腔积液、Warburg效应为临床表现的DLBCL较少见,胸腔镜检查对多浆膜腔积液疾病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颇具优势。

张芷毓,秦叔逵[7](2017)在《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知网(CNKI),收集199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发表的有关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Juni 4条质量评价标准和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纳入符合要求的RCT,并对其数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0版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情况。结果初步检索相关研究文献730篇,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RCT 22项,合计12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榄香烯乳联合常规化疗组(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42,95%CI:1.251.60,P<0.01)和生活质量改善率(RR=2.08,95%CI:1.762.47,P<0.01)均显着高于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联合组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但是发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胸腔内给药后两组胸痛发生率分别为29.79%和2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7,95%CI:0.961.96,P=0.08)。Juni质量评价标准显示,纳入的RCT质量评价仅为B级或C级,GRADE系统证据质量评价均为中级;但漏斗图显示纳入的RCT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能够显着地协同增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减轻了大剂量单药灌注化疗引发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因此,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一种优选方案。但是,鉴于受到当时医学科学发展和研究水平的局限性,纳入的RCT质量不高,本Meta分析的结论尚需进一步证明,建议开展大样本的、高质量的RCT和/或真实世界研究(RWS),以获得更充分的、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加以支持。

秦叔逵,杨柳青,梁军,程颖,谭清和,毕经旺,王理伟,胡冰,石建华,孙国平,白玉贤,陶敏,郭伟剑,鲁冰,张贺龙[8](2017)在《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和确证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全国14家大型医院肿瘤中心开展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s.gov注册号:NCT01327235)。入选中等量以上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A组(恩度单药组)、B组(顺铂单药组)和C组(恩度联合顺铂组)。3组均在充分穿刺抽液或引流后给药。A组腔内注射恩度,45 mg/次(胸腔)或60mg/次(腹腔);B组腔内注射顺铂,40 mg/次;C组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剂量相同;3组给药时间均为d1、d4、d7,连用3次为1个疗程。参照WHO标准,严密观察客观缓解率(ORR)、疾病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并评价安全性。结果全分析集(FAS)共纳入317例,其中A组105例,B组104例,C组108例;符合方案集(PPS)共纳入275例,其中A组98例,B组89例,C组88例。FAS和PPS分别有298例和273例可评价疗效。FAS中A、B、C3组的ORR分别为48.51%、46.39%和63.00%(P=0.0373),两两比较,C组较A、B组高(P=0.0189)。其中,既往无腔内治疗、胸腔积液、女性、无全身化疗、积液初治、充分引流、血性积液以及非胃癌来源的患者,应用恩度具有更好的ORR(P<0.05或P<0.01)。对于血性积液,A、C组ORR分别为71.05%和80.00%,均显着优于B组的45.16%(P=0.0090);其中,对于血性胸腔积液,A、C组ORR分别为71.42%和88.88%,均显着优于B组的40.00%(P=0.0013)。A、B、C组的中位TTP分别为68.869天、44.951天和69.030天(P=0.0121);两两比较,A、C组的中位TTP均长于B组(P=0.0240,P=0.0046)。第3次和第6次用药后,A组QOL评分和KPS评分获得改善人群的比例均显着高于B、C组(P<0.05或P<0.01)。安全性方面,317例均进入安全分析集分析。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低于B组(P=0.0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6)。结论采用恩度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疗效,尤其是对血性积液;恩度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TTP,改善患者QOL,且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宋凤丽[9](2016)在《温阳利水方外用治疗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的临床及对细胞因子调节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以文献研究为理论依据,提出温阳利水方,通过临床病例观察,进行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评分、尿量计算及血IFN-γ和IL-4水平测定,对温阳利水方外敷神阙穴治疗恶性腹水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温阳利水方外敷神阙穴治疗恶性腹水对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影响,为外用中药的应用提供临床服务,便于进一步临床推广。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中心对照研究,拟定入组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均来自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肿瘤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入组前均予以腹腔穿刺置管,但不引流腹水,以备抽取腹水之用。治疗组为中药外敷加常规利尿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利尿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外敷治疗采用中药“温阳利水方”外敷。利尿治疗为托拉塞米20mg入壶每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观察期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的变化、腹围及24小时尿量的变化、送检血IFN-γ和IL-4、给予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血IFN-γ及IL-4结果提示,治疗组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从腹水B超、腹围、24小时尿量情况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腹水最大液平直径变化、腹围变化和24小时尿量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治疗后,腹水情况均有改善,组间比较,腹水改善情况,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中医各临床症状积分评估,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腹胀、小便短少、腹痛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食少纳呆及乏力两方面,无明显改善;治疗组在腹胀、小便短少、腹痛三个方面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中药用药安全性上,治疗前后检测相关指标,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未发现有意义的临床改变,研究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皮肤反应,停药后即消失,综合多种因素,考虑无影响安全性因素存在。研究结论:温阳利水方外敷神阙穴联合利尿剂治疗恶性腹水使腹围及24小时尿量有所改善,较单纯应用利尿剂效果明显,另外通过测定血中IFN-γ及IL-4水平,判断Th1/Th2的状态,反映了温阳利水方外敷治疗腹水的机制与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通过调节Th1/Th2的平衡,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结合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一步明确该组方可以缓解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从中医角度而言,温阳利水方可以通过温运脾胃中焦阳气,使三焦的气化、肾气的开阖、肺气的肃降功能正常,从而达到水道通调,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各司其职,最终水得利,腹胀消的治疗目的。

贾琳[10](2014)在《VEGF-A,C,D作为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预后及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文中指出肺癌、乳腺癌和恶性淋巴瘤是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前3位病因,一旦出现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平均生存期往往不到6个月。恶性腹腔积液最常见于消化道肿瘤和妇科肿瘤,一旦肿瘤患者出现了恶性腹腔积液,即预示中位生存期不足20周,尤其以消化道肿瘤引起的恶性腹腔积液预后最差,生存期仅12-20周。心包积液一般为患者临终前表现,预后更差。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治疗常常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和挑战。目前恶性浆膜腔积液的常规治疗主要是利尿、限盐、浆膜腔穿刺抽液术、腔内化疗,生物反应调节剂,中药,热疗等,但疗效均不理想,治疗后腔内积液往往减少不明显、复发较快,同时几乎所有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研究表明:肿瘤浸润或转移至胸腹膜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水平的升高、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是浆膜腔内积液形成的重要机制。VEGF家族包括6种类型:VEGF-A、B、C、D、E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placental growth factor),主要由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VEGF-A是肿瘤血管生成中最重要的调控因子,VEGF-C和VEGF-D是肿瘤淋巴管生成中最重要的调控因子。应用血管生成抑制剂,特别是靶向VEGF的药物,已经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对浆膜腔积液中VEGF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代表血管生成的VEGF-A研究,代表淋巴管生成的VEGF-C,VEGF-D研究甚少。国产一类创新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商品名endostar,恩度)是一种人源化广谱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下调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直接作用靶点为血管内皮细胞,发挥直接和间接抗血管作用。近年来,有多位学者探索应用恩度单药或者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结果发现,这种方法高效低毒,控制积液作用强,耐受性高,并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恩度等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疗效评价体系、探索针对性的分子标志物来预测恩度的疗效,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人们去做。如何完善并利用分子标记物来指导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诊断、预后、预测其疗效、优化其治疗是未来工作的方向。本研究通过检测原发于肺癌及胃癌的恶性浆膜腔积液上清及细胞水平的VEGF-A,C,D的蛋白含量及表达,探究三因子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预后及恩度疗效预测的临床价值。并建立了稳定整合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胃癌未分化NUGC-4-luc细胞系,并以该细胞系为基础,建立胃癌裸鼠腹水瘤模型,结合生物发光活体成像(in vivo bioluminescent imaging system)动态监测腹水癌细胞的变化,并检测腹膜结节微血管密度MVD(microvesseldensity)、淋巴管密度LVD (1ymphatic vessel density)的数量,综合评价分子标志物VEGF-A,C,D在恶性浆膜腔积液靶向治疗中的价值。第一部分VEGF-A,C,D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诊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目的:评价VEGF-A,C,D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诊断,预后的临床价值,寻找合适的检测水平,为局部抗血管抗淋巴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方法检测浆膜腔积液患者外周血清79例(肺癌30例,胃癌21例,良性积液28例),积液上清96例(肺癌38例,胃癌30例,良性积液28例) VEGF-A,C,D的蛋白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ICCimmunocytochemistry)检测积液细胞水平71例(肺癌34例,胃癌17例,良性积液20例)VEGF-A,C,D的蛋白表达,通过SPSS17.0分析其诊断,预后,临床病理因素及其相关性的临床意义。结果:1VEGF-A1.1VEGF-A含量及表达:血清sVEGF-A含量在癌组及良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积液上清pVEGF-A含量在肺癌及胃癌组均高于良性积液组(p<0.05),且pVEGF-A的升高在肺癌组和胃癌组间无差别(p>0.05)。pVEGF-A与sVEGF-A含量在良性积液组相近,但在恶性积液中显示pVEGF-A明显高于sVEGF-A水平(p<0.05)。20例良性积液未见癌细胞,染色部位主要位于间皮细胞胞浆,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均未着色。细胞水平(cVEGF-A)在51例恶性积液患者中表达率为52.94%,均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的胞浆。1.2VEGF-A与临床病理因素联系:pVEGF-A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恶性积液,血性积液及单发胸腹膜转移成正相关(p<0.05)。cVEGF-A与年龄呈负相关,回归系数B为0.340(p<0.05)。1.3血清sVEGF-A,积液上清pVEGF-A与生存关系:以恶性积液患者血清及上清三指标含量的中位值为临界值,分为高含量及低含量组,对比其1年生存率情况。 pVEGF-A水平>406.19pg/ml较pVEGF-A≤406.19pg/ml患者1年生存期短,统计学差异处于边缘值(p=0.066)。sVEGF-A水平未显示1年生存差别(p>0.05)。2VEGF-C, VEGF-D2.1VEGF-C,VEGF-D的含量及表达:血清sVEGF-C,sVEGF-D含量在癌组及良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积液上清pVEGF-C,pVEGF-D含量在癌组及良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细胞水平cVEGF-C,cVEGF-D在51例恶性患者中表达率分别为70.58%和82.35%,均主要表达与癌细胞的胞浆。cVEGF-D在肺癌及胃癌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阳性表达,尤其是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VEGF-A,cVEGF-C (p<0.05)。cVEGF-A,C,D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肺癌组与胃癌组无病种差别(p>0.05)。2.2VEGF-C, VEGF-D与临床病理因素联系:pVEGF-C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pVEGF-D与年龄正相关,与恶性积液及单发浆膜转移成负相关(p<0.05)。sVEGF-C,sVEGF-D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cVEGF-C,cVEGF-D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2.3血清sVEGF-C,sVEGF-D,积液上清pVEGF-C,pVEGF-D与生存关系:上清pVEGF-C,pVEGF-D,及血清sVEGF-C,sVEGF-D水平均未显示1年生存差别(p>0.05)。结论:1积液上清VEGF-A在良恶性积液有差异,提示可能成为良恶性积液的肿瘤标志物。上清VEGF-A在1年生存预后中达到统计学边缘值,需引起重视,需扩大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探讨其预后价值。2积液上清及细胞水平VEGF-A与年龄呈负相关,提示随年龄增长,VEGF-A水平下降;积液上清VEGF-A在恶性、血性积液及单发浆膜转移中,含量高于良性、非血性及非单发浆膜转移患者。3积液上清VEGF-C,VEGF-D在良恶性诊断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癌细胞水平却高表达。临床需扩大良性积液样本,进行病种分层后进一步研究其积液上清的诊断价值。4血清VEGF-A,C,D水平在浆膜腔积液诊断及预后中均无明显临床意义,亦与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关联。提示血清学标志物在浆膜腔积液的诊断预后价值可能不及局部标志物。第二部分VEGF-A,C,D在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疗效预测的临床意义目的:评价VEGF-A,C,D在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20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恩度腔内治疗前后,积液上清VEGF-A,C,D蛋白含量,通过SPSS17.0分析以上三因子在恩度疗效预测中的价值。结果:1局部浆膜腔单药恩度组,局部浆膜腔恩度联合顺铂组及局部恩度联合全身抗肿瘤治疗组,在客观有效率RR(CR+PR),临床获益率DCR(CR+PR+SD)及局部进展PD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2积液上清VEGF-A,C,D蛋白含量与疗效的关系:以疗效评价指标RR,SD,PD进行分组:三因子治疗前后变化差值(d0-d7)及治疗前后变化差值比(d0-d7/d0),在RR,SD,PD组间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别,p>0.05,其中上清VEGF-A差值比(d0-d7/d0)组间p=0.085。3积液上清VEGF-A,C,D蛋白含量在治疗组间的差别:积液上清VEGF-A,C,D的治疗前后变化差值比(d0-d7/d0)在三治疗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积液上清VEGF-A,C,D的治疗前后变化差值(d0-d7)及治疗前后变化差值比(d0-d7/d0)在RR, NC, PD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别,提示以上三因子尚不能预测局部恩度疗效。2积液上清VEGF-A,C,D治疗前后变化差值比(d0-d7/d0)在恩度不同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别,提示以上三因子尚不能指导临床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第三部分VEGF-A,C,D在恩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胃癌腹水瘤模型中的研究目的:结合癌细胞监测及血管、淋巴管内皮标记,综合评价分子标志物VEGF-A,C,D在胃癌腹水瘤模型中的价值;探讨恩度顺铂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方法:培养NUGC-4-luc细胞(RPMI1640培养基+10%FBS+1%P/S),取5x106数量级细胞在0.5ml PBS中,腹腔接种28只雌性裸鼠,接种后每周行动物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接种一周后随机分组:Group1:顺铂(1mg/kg)d1-3+恩度(8mg/kg)d4-7;Group2:恩度(8mg/kg) d1-4+顺铂(1mg/kg)d5-7;Group3:恩度(8mg/kg)+顺铂(1mg/kg)d1,4,7;Group4即对照组:生理盐水50ul d1-7,均腹腔给药,连用2周(每周成像一次),停药观察一周成像后处死。处死后取腹水上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积液上清VEGF-A,C,D蛋白含量;腹膜结节包被蜡块后,HE确认癌细胞,应用IHC方法,检测VEGF-A,C,D及MVD,LVD。动物发光数据先经IVIS系统处理,后通过SPSS17.0,分析其活体成像,VEGF-A,C,D蛋白表达及含量,LVD,MVD数量在四个治疗组间的差别。结果:1成瘤情况5×106数量级NUGC-4-luc细胞接种于裸鼠腹腔。7天后,据测量的癌细胞光子数进行分组,四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Group2中1只动物在用药后第18天意外死亡。裸鼠用药后隔日测量四组小鼠的体重并记录,绘制小鼠体重变化曲线,4组无明显区别(p>0.05)。裸鼠处死后显示血性腹水明显,腹膜细小结节多而广泛。2用药疗效2.1四组腹水量(ml):Group4(4.87±0.45)>Group1(3.1±0.53)>Group2(2.0±0.08)>Group3(1.8±0.16)。2.2四组腹膜结节数量:Group4(33.75±2.5)> Group2(21.66±5.77)> Group3(18.75±2.5)> Group1(8.75±4.78)。2.3癌细胞光子数据每次测量的癌细胞光子数绘制肿瘤的生长曲线,结果经统计分析后显示,在第1天及第8天四治疗组无明显区别,p>0.05。第15天及21天时显示,Group1, Group2, Group3均优于Group4,p<0.01。其中第15天时(用药后2周),恩度联合顺铂组(Group3)及顺铂序贯恩度组(Group1)均优于恩度序贯顺铂组(Group2),p<0.05;但Group3与Group1无明显区别,p>0.05。第21天时(用药后2周,观察1周),Group3仍优于Group2,p<0.05。2.4腹膜结节MVD,LVD数量D2-40和CD34以染成棕黑色管腔的判定为淋巴管及血管。MVD在四组间有差异(p<0.01),经过两两比较,MVD数量Group4>Group1> Group2(p<0.01),Group2与Group3无差别(p>0.05)。而LVD数量在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3VEGF-A,C,D的蛋白含量及表达3.1腹水上清VEGF-A,C,D的蛋白含量:上清VEGF-A在四组有差别(p<0.05);经过两两比较,四组均有差别(p<0.05),VEGF-A蛋白含量在Group4> Group1> Group2> Group3。而腹水上清VEGF-C, VEGF-D的蛋白含量在四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3.2腹膜结节VEGF-A,C,D蛋白表达:VEGF-A,C,D均在癌细胞胞浆着色,统计后发现VEGF-A在四组表达有差别(p<0.05),两两比较,Group4>Group2>Group1(p<0.05),Group1与Group3无区别(p>0.05)。而腹膜结节VEGF-C, VEGF-D的蛋白表达在四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4VEGF-A蛋白含量与腹水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994(p<0.01)。VEGF-A蛋白表达与腹膜结节数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972(p<0.01);与MVD及癌细胞光子数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1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稳定整合luciferase的胃癌未分化NUGC-4-luc细胞系,并建立了以该细胞系为基础的胃癌裸鼠腹水瘤模型,为利用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技术,研究胃癌腹膜转移瘤的生长转移机制及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稳定可靠、直观、方便、灵敏的动物模型。2本研究中恩度联合顺铂及序贯组均耐受性好,治疗应至少2周后差别显着。首次结合活体成像及MVD,提示恩度联合顺铂优于序贯,联合组对癌细胞的杀伤及对血管内皮的抑制作用均最大;顺铂序贯恩度杀伤癌细胞优于恩度序贯顺铂;恩度序贯顺铂对腹膜血管内皮的抑制优于顺铂序贯恩度,故提示可以通过分子标志物预测靶点变化及功能成像监测癌细胞数量,共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靶向及细胞毒药物的用药时机。3VEGF-A与腹水量及腹膜结节数量正相关,提示VEGF-A不仅可以预测腹水量还可以预测腹膜结节的变化,突破了临床只依据腹水量判断疗效的局限性。VEGF-A与癌细胞光子数及MVD无相关关系,提示VEGF-A优化治疗作用局限。4未发现腹水及腹膜结节VEGF-C,VEGF-D,LVD在四治疗组间差别,尚不能提示其疗效预测作用。

二、TIL/LAK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38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IL/LAK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38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恶性浆膜腔积液
    1.2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2 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研究
    2.1 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转化研究
    2.2 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2.3 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系统评价
3 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建议用法
    3.1 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方案
        3.1.1 恩度单药治疗
    3.2 恶性心包积液的治疗方案推荐
        3.2.1 恩度单药治疗
        3.2.2 恩度联合顺铂治疗
4 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安全性管理
    4.1 恩度的不良反应概述由于采取腔内给药,恩度的总体安全性良好。
    4.2 不良反应和处理建议
        4.2.1 心脏不良反应
        4.2.2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4.2.3 高血压
        4.2.4 其他不良反应
    4.3 特别关注
5 结语

(3)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治疗癌性腹水的进展
        1 概述
        2 病理机制
        3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癌性腹水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内治法
        3 外治法
        4 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疗法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方案
        3.1 技术路线图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3 文献来源与检索
        3.4 文献筛选
        3.5 资料提取
        3.6 质量评价
        3.7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文献检索策略及结果
        4.2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4.3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4.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4.5 传统Meta分析结果
        4.6 网状Meta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总体研究结果概述
        5.2 腹腔灌注疗法
        5.3 中药注射液结果分析
        5.4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的具体标准
    附录2 改良Jadad评分量表
    附录3 WHO癌性腹水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附录4 CBM数据库检索策略及步骤
    附录5 贝叶斯MCMC模型有效率代码
    附录6 不同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图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恩度腔内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rmhTNF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1.2.2 研究组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1.3.2 不良反应
        1.3.3 生活质量
        1.3.4 血清rmhTNF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MSCE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对比两组MSCE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2.3 对比两组MSCE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水平
    2.4 对比两组M S C E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体内血清rmhTNF水平
3 讨论

(5)细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附录 A 病例资料
附录 B 典型病例
附录 C 英文缩略词
附录 D 个人简历
附录 E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F 发表文章

(6)多浆膜腔积液、Warburg效应—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病例报告
文献复习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试验设计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2检索策略
    1.3 排除标准
    1.4 质量评价
        1.4.1 文献质量评价
        1.4.2 偏倚风险评估
        1.4.3 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
    1.5 数据提取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RCT的质量评价结果
        2.2.1 文献质量评价
        2.2.2 偏倚风险评估
        2.2.3 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ORR
        2.3.2 Qo L
        2.3.3 不良反应
        2.3.3. 1 胸痛
        2.3.3. 2 发热
        2.3.3. 3 胃肠道反应
        2.3.3. 4 骨髓抑制
        2.3.3. 5 肝、肾功能损害
    2.4 敏感性分析
    2.5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8)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排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药品来源
        1.2.3 不良反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客观缓解率
    2.3 影响ORR的分层因素分析
    2.4 生存分析
    2.5 3组QOL评分及KPS评分改善情况
    2.6 不良事件(AE)
3 讨论

(9)温阳利水方外用治疗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的临床及对细胞因子调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腔积液的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腔积液的概述
        2. 恶性腹腔积液的流行病学特点
        3. 恶性腹腔积液形成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1 恶性腹腔积液形成的病因
        3.2 恶性腹腔积液的发病机制
        4. 恶性腹水的诊断方法
        4.1 病史、症状及体征
        4.2 影像学检查
        4.3 腹腔镜检查
        4.4 脱落细胞学检查
        4.5 腹水常规及生化检查
        4.6 肿瘤标记物
        4.7 Th1/Th2细胞因子
        5.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进展
        5.1 恶性腹水的常规治疗
        5.2 腹腔静脉分流术(peritoneovenous shunts,PVS)
        5.3 腹腔内灌注化疗
        5.4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5.5 腹腔内放射性同位素治疗
        5.6 全身化疗及支持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恶性腹腔积液的中医研究进展
        1. 概述及历史沿革
        2. 病因病机
        2.1 鼓胀的病因
        2.2 关于鼓胀病机的各家学说
        3. 中医辨证论治
        3.1 鼓胀的中医辨证论治
        3.2 关于鼓胀辨证论治的各家学说
        3.3 鼓胀辨证论治的验方
        3.4 鼓胀辨证论治的特殊疗法
        3.5 鼓胀的外治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一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
        2. 文献筛选标准
        3. 文献分析方法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中医证型、处方及治法
        2. 单味药使用频数及频率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二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与内容
        4.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结果
        2.1 疗效指标
        2.2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2.3 安全性评估
    小结
    讨论
        1. 疗效分析
        2. 安全性分析
        3. 组方理论依据
        4. 外敷神阙穴用药及透皮作用依据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VEGF-A,C,D作为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预后及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VEGF-A,C,D 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诊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VEGF-A,C,D 在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疗效预测的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VEGF-A,C,D 在恩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胃癌腹水瘤模型中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 VEGF 家族因子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疗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恩度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情况

四、TIL/LAK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38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秦叔逵,李进,韩宝惠,马军,江泽飞,张力,周彩存.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0(09)
  • [3]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D]. 王佩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恩度腔内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rmhTNF水平的影响[J]. 彭国正. 药品评价, 2019(12)
  • [5]细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D]. 张润. 蚌埠医学院, 2018(02)
  • [6]多浆膜腔积液、Warburg效应—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 韩康康. 山东大学, 2017(04)
  • [7]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张芷毓,秦叔逵.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09)
  • [8]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J]. 秦叔逵,杨柳青,梁军,程颖,谭清和,毕经旺,王理伟,胡冰,石建华,孙国平,白玉贤,陶敏,郭伟剑,鲁冰,张贺龙.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03)
  • [9]温阳利水方外用治疗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的临床及对细胞因子调节的研究[D]. 宋凤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VEGF-A,C,D作为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预后及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D]. 贾琳. 河北医科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TIL/LAK治疗恶性浆液腔积液38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