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玉米秃点的经验

预防玉米秃点的经验

一、防治玉米秃尖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鄂继芳,杨树青,娄帅,刘鹏,靳亚红[1](2021)在《井渠轮灌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含盐量与玉米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究井渠轮灌下不同秸秆还田的耕作模式对土壤含盐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设置"渠井渠"灌溉模式下无秸秆还田的常规耕作(CK)、秸秆表覆旋耕(BF)、秸秆深埋深翻(SM)和秸秆混拌旋耕(HB)4种处理,于2018年和2019年在河套灌区开展了井水与渠水轮灌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井渠轮灌下各处理收获后1 m土体均积盐,秸秆还田处理均显着降低土壤积盐率(P<0.05),BF、SM和HB处理积盐率较CK处理分别下降8.7、12.4、6.9个百分点,SM处理积盐率最小,仅为3.2%,且在20~40 cm土层形成脱盐区;收获后CK处理不同土层饱和浸提液的钠吸附比(SAR)较初始值提高10.2%~53.3%,土壤钠质化风险很大;秸秆还田处理有效降低了SAR,SM处理收获后不同土层的SAR最小,较初始值下降了0.4%~73.0%,可有效缓解土壤钠质化。通径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主要决策因子是穗长,限制因子是秃尖长。BF、SM和HB处理分别较CK增产11.2%、19.8%、11.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8.4%、36.1%、21.2%,SM处理综合效果较好。该研究可为河套灌区地下微咸水安全利用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王鼎新[2](2021)在《风沙土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制度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为探明风沙土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水分一体化最佳灌溉制度,本文开展了以下2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2018年,进行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灌溉适宜灌溉制度试验,设置需水系数 0.4(W1)、0.6(W2)、0.8(W3)、1.0(W4)、1.2(W5)和施氮量(LF:225kg/m2、HF:300kg/hm2),分析常规施肥和增量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溉水量对玉米的生长、产量、土壤水分分布及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2)基于2018年灌溉试验获得适宜施肥量(300kg/hm2),2019年研究施肥频次分一次和四次的条件下,不同灌溉水量下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水肥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以上两个试验,得出适用于风沙土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的较优灌溉制度,为风沙土地区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科学的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玉米株高、茎粗、LAI和地上干物质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灌水量对玉米植株形态指标、LAI、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明显。在施肥量为225kg/hm2条件下,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影响显着,低于中水处理的玉米株高、茎粗、LAI、地上部分干物质量以及产量有显着下降,在中水处理及以上可以获得较高的玉米生长性状、产量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2)在施肥量为300kg/hm2条件下,灌水量对玉米生长性状及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影响逐渐变小,同时各个灌溉处理对玉米性状与产量有一定增加。中水处理灌溉前后含水率70%~100%田间持水量之间变化,且土壤水分分布较好;高水处理不利于提高各层硝态氮含量,反而会使硝态氮含量有明显下降;土壤速效钾残留量远大于硝态氮的含量,灌溉水量越大,土层深度的速效钾含量就越小。(3)在施肥量为300kg/hm2,提高施肥频次(分四次施肥)的条件下,高水处理比其他处理在玉米株高、茎粗、LAI增加较多,在地上干物质和产量性状上低水处理与其他处理相差较大。土壤含水率各处理大体有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高水处理表层灌前和灌后含水率较其他处理多。适当的灌水量(中水处理以上)增加有利于提高各层硝态氮含量;速效钾含量随着生育期有先小幅下降再有大幅下降的趋势,低水处理较其他处理各个时期都有着较大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4)综合玉米生长生理状况、产量以及风沙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特征情况来看,施肥量为300kg/hm2,分四次施肥条件下在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较一次施肥处理条件下,相同的灌水量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都有所提高,其中产量提高约10%,且分四次施肥的处理水分分布均匀度更高,土壤硝态氮含量残留更多,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布更均匀,是风沙土地区较为合适的玉米滴灌灌溉制度。辽西北风沙土地区建议采用300kg/hm2纯氮施肥量,分4次溶水施肥滴灌,玉米膜下滴灌灌溉水量宜控制中水处理(0.8KciET0,即苗期灌水总量为32mm分2次灌溉、拔节期灌水总量为46mm分3次灌溉、穗期灌水总量88mm分4次灌溉、灌浆期灌水总量62mm分3次灌溉、完熟期灌水1次灌水19mm)为该地区最佳灌溉制度。

杜建斌[3](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靳亚红[4](2020)在《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探究节水节肥增产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2年田间试验,初步集成了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试验包括2个因素,主因素秸秆还田方式(无秸秆、上膜上秸、上膜下秸)副因素施肥水平(低肥(N135 kg/hm2、P90 kg/hm2)、中肥(N225 kg/hm2、P150 kg/hm2)、高肥(N315 kg/hm2、P210 kg/hm2)),组合成共9个处理,通过对农田环境及玉米生长变化情况,与对照(不施肥)对比,进行核心技术筛选;将初步筛选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的上膜下秸中肥、上膜上秸高肥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形成集成技术;同时进行大田试验,评价其对农田环境、玉米生长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适宜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为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提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农田环境效应评价:上膜下秸低肥根层土壤含水率比其他处理高10.23%~53.77%,其中该处理与上膜下秸中肥土壤含水率无显着性差异;土壤含盐量随着施肥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上膜上秸低肥较其他处理低5.99%~30.77%;土壤含盐量根层积盐程度小于深层;各处理较对照碱解氮含量增加69.22%~96.20%、速效磷含量增加24.15%~39.04%、有机质含量增加1.17%~11.21%。(2)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效应评价:玉米株高、茎粗从抽雄期到成熟期表现为为相同秸秆还田处理下中肥>高肥>低肥、相同施肥水平下上膜下秸>上膜上秸>地膜覆盖;上膜下秸中肥产量平均达到13404 kg/hm2,上膜上秸高肥产量平均达到11944 kg/hm2,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可达2.71 kg/m3~3.10 kg/m3,各处理肥料偏生产力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3)集成技术效果评价:玉米生育期内当地技术比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技术、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技术土壤含水率提高3.52%和1.48%,含盐量提高9.5%和4.6%,土壤养分变化大小依次是:当地>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技术较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和当地投入金额减少16.53%和32.91%,产出金额增加 6.32%和 7.25%。综上,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集成技术能够较好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效增产、增加经济收入,是适宜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盐碱地夏玉米种植条件下较优的集成技术模式。

赵云雄[5](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氮对两熟玉米土壤碳库及光能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氮肥不合理使用增加了环境负担严重影响土壤质量,秸秆还田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本试验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实验田(22°50′N,108°17′E)进行。供试品种为正大619,种植密度为55556株/ha,行距0.6 m,株距0.3 m。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还田方式:秸秆不还田的传统种植(TP),秸秆全量还田(SR);副区为施氮处理:100 kg/ha(N100)、150 kg/ha(N150)、200 kg/ha(N200)、250 kg/ha(N250)、300 kg/ha(N300),3次重复。探讨了秸秆还田和施氮对玉米光合生理、土壤养分、土壤有机碳组分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秸秆连续还田减少氮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在春玉米和秋玉米生长季,秸秆还田分别提高了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干物质积累量(DM)、净光合速率(Pn)、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CR)和反射率(PR),降低透射率(RR)。较传统种植,秸秆还田处理的春秋季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RR分别降低了23.42%和31.62%(P<0.05)。LAI、CCI、DM、Pn、CR和蒸腾速率(Tr)与施氮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且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增长幅度逐渐下降。2.秸秆富含丰富的氮、磷、钾元素,对土壤养分调节起着重要作用,春玉米生长季,秸秆还田较传统种植,降低了全氮(TN)和铵态氮(NH4+-H)含量,提高了硝态氮(NO3--N)、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秋玉米生长季,秸秆还田较传统种植,显着提高了TN、NH4+-H、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显着降低了NO3--N。施氮量与土壤养分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且与NO3--N和速效磷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增加施氮量有利于维持农田土壤养分。秸秆逐季连续还田能提高土壤TN、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3.春玉米生长季,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分别是9.34 g/kg、2.60 mg/kg、137.13 mg/kg(秸秆还田)和9.25 g/kg、2.44 mg/kg、84.30 mg/kg(传统种植);秋玉米生长季,土壤SOC、LOC、MBC分别是9.91 g/kg、2.47 mg/kg、111.89 mg/kg(秸秆还田)和9.23 g/kg、2.11 mg/kg、92.05 mg/kg(传统种植),并且秸秆还田显着高于传统种植(秋玉米LOC除外)(P<0.05)。SOC、LOC、MBC与施氮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秸秆处理和施氮量及其互作显着影响成熟期土壤MBC含量(P<0.05),秸秆连续还田对土壤SOC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4.春玉米生长季,秸秆处理和施氮量及其互作显着影响千粒重(P<0.05),秸秆还田的行粒数、千粒重、光能利用率和产量较传统种植分别提高了2.10%、5.63%、10.43%和10.59%;秋玉米生长季,秸秆处理和施氮量及其互作显着影响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P<0.05),秸秆还田较传统种植的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了4.39%、5.69%和14.37%(P<0.05)。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穗粗、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缩短秃尖长。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氮量在200-300 kg/ha间差异不显着,施氮250 kg/ha产量最高,连续还田四季秸秆还田N200处理产量高于传统种植任何施氮水平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全量还田结合250 kg/ha能获得高产,施氮量超过250 kg/ha后产量会下降,为保证玉米产量,施氮量不能低于200 kg/ha。

王筱惠[6](2020)在《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通过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等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探讨以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为主要调控手段的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以明确增产效应和机理,对于进一步提高群体产量、缩小产量和资源效率差距有重要意义。试验以玉米品种恒单188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五个处理,分别为T1:滴灌+覆膜+6万株/公顷;T2:滴灌+覆膜+7.5万株/公顷;T3:滴灌+不覆膜+6万株/公顷;T4:滴灌+不覆膜+7.5万株/公顷;CK:坐水种+不覆膜+6万株/公顷。研究了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日变化、叶片荧光参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天时间里,CK、T1和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会比T2和T4处理更晚达到峰值。在同一时期,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是T1处理最好。2、覆膜能有效提高植株的光化学活性;与覆膜滴灌相比,无膜滴灌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活性低,受到的胁迫更严重。随着密度增加,抑制了电子传递的过程;光系统Ⅱ吸收的光能用于荧光和热耗散的部分逐渐增加,而用于光化学反应的部分逐渐减少,光合活性降低。3、种植密度越大,群体内部竞争越激烈,雌穗受到的抑制程度更大,结果导致雌穗占干物质比例表现为T1和T3处理高于T2和T4处理,种植密度为6万株/公顷时,T1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4、相同密度下,穗重、穗长、穗粗、单位面积内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均表现为T1和T2处理高于T3和T4处理;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和秃尖长均表现为T3和T4处理高于T1和T2处理。不同密度膜下滴灌时,株高、穗位高和籽粒穗行数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穗重、穗长、穗粗、秃尖长、穗位系数、籽粒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综合所有数据,在膜下滴灌模式下,T1和T2处理均高于T3和T4处理;在密度为7.5万株/公顷膜下滴灌处理下,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T2处理分别较CK、T1、T3和T4增产87.34%、17.64%、25.83%和18.10%)。

李爽[7](2020)在《优良鲜食糯玉米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13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各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表现、病害鉴定结果、果穗及籽粒的品质鉴评等进行比较鉴定,筛选出优良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吉糯20号,并对吉糯20号的适宜密度试验、追肥试验和生长动态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粘1号、吉农糯8号、九粘6号、富尔金糯976、通粘3号、吉糯20号、斯达糯44、中糯336品种,因鲜穗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建议续试或推广种植;而金糯1607、黄粘早1号、万糯2017、京科糯617品种,因鲜穗产量低,优点不突出,不适合在本区域推广种植。(2)吉糯20号作为春播玉米在吉林省地区适宜播种密度为4500株/亩,施入氮肥量为25 kg/亩。不同肥料施用量之间、不同种植密度之间差异极显着,随着肥料施用量或种植密度的增加,鲜穗产量都呈现先增后减。种植密度和肥料互作差异显着,在施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低密度鲜穗产量最低;在种植密度不变的条件下,低施肥量的鲜穗产量也是最低。(3)吉糯20号的生长动态表现在植株高度生长、植株的干物质重变化、果穗籽粒灌浆速度和鲜穗百粒重呈“S”型曲线变化;果穗籽粒含水量随授粉后的天数的增加而减少;在授粉39天后粗淀粉含量变化不大。

王洪预[8](2019)在《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现有耕地面积条件下,增加密度是挖掘玉米单产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我国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最经济有效,农民易于掌握、易于推广应用的措施。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条件下,玉米密植栽培后,群体内通风透光和田间小气候均发生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动亦随之改变。玉米高密度栽培易出现病虫害加重、倒伏、空秆、早衰等问题。为保持高产,肥料和农药的用量加大,环境风险增加。因此,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点,本研究于2012年至2018年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吉林大学农业实验基地(43°54′N,125°16′E)进行了多年田间试验。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重点研究了缩垄种植、玉米宽窄行种植、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与大豆轮作四种种植模式,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并总结了四种种植模式下的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技术,以期为我国东北黑土地区春玉米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行距可以显着的影响玉米穗位叶的叶倾角、叶面积以及群体LAI(叶面积指数),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差异显着,表现为40cm>50cm>60cm处理,XY335在开花期最大LAI为5.91,ZD958最大LAI为6.12。随行距的增加LAD(光合势)有降低的趋势,小行距(40cm)处理下群体光能利用率显着或极显着的高于其它处理。整个生育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S型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行距下玉米籽粒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籽粒产量GY和生育期光合势LAD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达显着水平。(2)宽窄行种植模式,增产与否与玉米耐密性及株型密切相关。株型收敛、耐密性强的玉米品种,宽窄行种植更易获得高产。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方式均表现随种植密度增加,百粒重下降,穗粒数减少,此时产量提高,依靠有效穗数的增加。宽窄行种植模式下,N肥深施(种下15cm)较N肥浅施(种下10cm)有更好产量表现。底肥结合追肥的氮肥施入方式,显着优于底肥一次性的施入方式。相同密度条件下,缓释尿素较常规尿素有更大叶面积,更高收获指数,更低根冠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宽窄行种植方式与均匀垄种植方式相比,显着降低穗腐病的发生。(3)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要获得间作优势,需加大间作主作物玉米的种植密度。主作物玉米的种植密度在在9.2万株/公顷之间时,产量最高,可达14044kg/hm2,额外增收大豆947 kg/hm2。间作体系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55公斤/公顷。以生物学产量计算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02-1.17,以籽粒产量计算的LER为1.06-1.16,均大于1,说明该间作系统具备间作优势。(4)玉米短期连作种植,与轮作玉米相比,籽粒产量变化不显着,但衔接大豆茬口的轮作玉米,与衔接玉米茬口的连作玉米相比,籽粒产量均有增加趋势,且随轮作年限延长,增产趋势更加明显,轮作5年以后,轮作玉米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连作玉米(F=5.70,P=0.0245),增产幅度在20%以上。玉米多年连作(连作7年)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均有下降趋势;玉米和大豆轮作7年后,土壤有机质变化不显着。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无明显规律。玉米连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连作玉米特有细菌属为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和(RB41)属,而轮作玉米特有细菌属为慢生根瘤属(Bradyrhizobium)和(CandidatusSolibacter)属。玉米连作后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轮作玉米相比,玉米多年连作后,子囊菌门(Ascomycetes)和被胞菌门(Toectomyces)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10.23%和0.63%;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相对丰度升高了12.03%。在真菌属分类水平上,轮作土壤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葛春艳[9](2019)在《优良糯玉米杂交种ND603筛选及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350份糯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经过2年的小区试验和1年的全省特用玉米区域试验,筛选出1份高产优质糯玉米杂交种--ND603。并以ND603为研究对象,研究5种不同栽培密度(5.25;6.0;6.75;7.5;8.25万株/hm2)和3种施N量(138,184,230 kg/hm2)对ND603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D603是一个高淀粉糯玉米品系,粗淀粉含量占76.8%,且其中的淀粉全为支链淀粉,容重高达824g/L。(2)低密度时,ND603的株高和穗位高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发生显着改变;穗长、行粒数、穗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变长(多、重),百粒重增加,秃尖长变小;高密度时,株高和穗位高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穗长、行粒数、穗粒重先变长(多),后缩短(减少),百粒重降低,秃尖长增加。(3)ND603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穗长、行粒数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秃尖长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4)ND603在吉林省春播玉米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6.75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230kg/hm2。

田川[10](2019)在《玉米Reid群核心种质及其改良系抗倒伏性相关性状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以Reid群核心种质PH6WC、郑58,及其改良系J1590,J1595,J172,J1047,J1050为母本,No-Reid群优良自交系PH4CV、PHB1M、J1518、J1577,Dom群昌7-2、J1633为父本,组配7×6共42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试验设置6万/hm2、8万/hm2、10万/hm2三个密度,进行倒伏相关性状,以及配合力、杂种优势研究。选取10个代表性的杂交组合,采用裂区试验的方法,通过与倒伏率的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倒伏的主要因素及改良效果。设置作对照品种为郑单985、先玉335。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种植密度的上升,绝大部分杂交组合的株高、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也有一部分呈现出下降、或者先升后降、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各组合的穗位系数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倒伏率也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出与穗位、穗位系数的正相关趋势。2.三个密度下,BY2(PH6WC×昌7-2)、BY7(郑58×PH4CV)、BY25(J172×PH4CV)、BY31(J1047×PH4CV)、BY32(J1047×昌7-2)和BY37(J1050×PH4CV)三个密度下倒伏率的较先玉335(BY1)的倒伏率有所降低,但高于郑单985(BY8),说明抗倒伏性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明显;抗倒伏率改良效果较好的组合BY26(J172×昌7-2),株高、穗位改良效果最好的为BY2(PH6WC×昌7-2)。3.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超过对照品种先玉335(CK1)、郑单985(CK2)的组合有7个,其中,超标优势值大于10%的优势组合有2个,分别为BY23(J1595×J1577)、BY24(J1595×PHB1M)。就杂优模式而言,Reid群与Non-Reid群、Dom群杂交的组合,产量等性状杂种优势表现较好的优势模式为Reid×Non-Reid,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4.一般配合力分析表明,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的自交系为改良系J1590、J1595、和骨干系PH6WC、郑58。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所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中,特殊配合力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有8个,分别为郑58×J1518、郑58×PHB1M、J1590×J1577、J1595×PH4CV、J1595×昌7-2、J1595×J1577、J1047×昌7-2、J1047×J1577。其中,郑58×J1518、J1590×J1577、J1595×J1577、J1047×J1577,郑58×PHB1M和J1595×PH4CV的遗传模式为Reid×Non-Reid,J1595×昌7-2、J1047×昌7-2的模式为Reid×Dom。

二、防治玉米秃尖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治玉米秃尖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井渠轮灌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含盐量与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1 土壤电导率及含盐量
        1.3.2 考种测产及水分利用效率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井渠轮灌下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2.2 井渠轮灌下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积盐率的影响
    2.3 井渠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收获后土壤钠质化的影响
    2.4 井渠轮灌下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4.1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响应
        2.4.2 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束语

(2)风沙土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制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1.2.2 滴灌水肥一体化对作物生长状况和产量的研究进展
        1.2.3 玉米灌溉制度确立和优化研究进展
        1.2.4 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
        1.2.5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灌溉适宜灌溉制度试验
        2.3.2 施入最优肥料后风沙土玉米膜下优化灌溉制度试验
    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2.4.1 玉米生长与生理指标的测定
        2.4.2 土壤水分与养分含量的测定
        2.4.3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蒸发量和降雨量观测
        2.4.4 灌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5 数据分析
第3章 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适宜灌溉制度初步研究
    3.1 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株高
        3.1.2 茎粗
        3.1.3 叶面积指数
        3.1.4 叶片SPAD值
    3.2 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
        3.2.1 玉米产量指标
        3.2.2 玉米干物质重
        3.2.3 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3.3 灌水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3.1 土层土壤动态水分变化
        3.3.2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3.4 灌水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1 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
        3.4.2 土壤速效钾分布特征
        3.4.3 水肥分布相关性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适宜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4.1 灌溉量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4.1.1 株高
        4.1.2 茎粗
        4.1.3 叶面积指数
        4.1.4 叶片SPAD值
    4.2 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2.1 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
        4.2.2 玉米干物质重
        4.2.3 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灌水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1 土层土壤动态水分变化
        4.3.2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4.4 灌水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1 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
        4.4.2 土壤速效钾分布特征
        4.4.3 水肥分布相关性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讨论与结论
        5.1.1 讨论
        5.1.2 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技术模式对土壤生境影响
        1.2.2 不同技术模式对玉米生长指标及产量影响
        1.2.3 集成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气象资料
        2.1.3 试验区土壤基本状况
        2.1.4 玉米生育期划分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设计1
        2.2.2 试验设计2
    2.3 观测内容及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环境影响
    3.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含水率影响
    3.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盐分影响
        3.2.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不同土层土壤含盐量影响
        3.2.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土壤盐分盈亏分析
    3.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养分影响
        3.3.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碱解氮影响
        3.3.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速效磷影响
        3.3.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有机质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4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
    4.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指标影响
        4.1.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株高影响
        4.1.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茎粗影响
        4.1.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影响
    4.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影响
        4.2.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影响
        4.2.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4.2.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下水盐调控对玉米产量反馈机制
        4.2.4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4.2.5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肥料偏生产力及农学效率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
    5.1 集成技术构建理论依据
    5.2 集成技术构建边界因素
    5.3 集成技术介绍
        5.3.1 集成技术概述
        5.3.2 核心技术
        5.3.3 配套技术
    5.4 集成技术操作规程
        5.4.1 集成技术(一)操作规程
        5.4.2 集成技术(二)操作规程
    5.5 小结与讨论
6 集成技术监测与筛选研究
    6.1 农田土壤环境效果评价
        6.1.1 土壤含水率
        6.1.2 土壤含盐量
        6.1.3 土壤碱解氮
        6.1.4 土壤速效磷
        6.1.5 土壤有机质
    6.2 玉米生长指标
        6.2.1 株高
        6.2.2 茎粗
        6.2.3 叶面积
    6.3 集成技术效益评价
        6.3.1 集成技术投入分析
        6.3.2 集成技术产出分析
        6.3.3 社会效益分析
        6.3.4 生态效益分析
    6.4 集成技术效果可行性分析
        6.4.1 影响推广因素
        6.4.2 明确优产新思路
        6.4.3 政府扶持与补贴
        6.4.4 搞好典型带动面上发展
        6.4.5 构建农民推广体系
    6.5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秸秆还田与肥料核心技术筛选研究
        7.1.2 集成技术监测与评价研究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秸秆还田和施氮对两熟玉米土壤碳库及光能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秸秆还田的应用与发展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2.5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1.2.6 秸秆还田对作物光能利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光合生理
        2.3.2 考种与测产
        2.3.3 产量水平光能利用效率
        2.3.4 土样采集
        2.3.5 土壤有机碳组分测定
        2.3.6 土壤养分测定
        2.3.7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3.1.2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玉米蒸腾速率的影响
        3.1.3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玉米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影响
        3.1.4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3.1.5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6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土壤养分
        3.2.1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3.2.2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3.2.3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2.4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3.3 土壤有机碳组分
        3.3.1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有机碳(SOC)的影响
        3.3.2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活性有机碳(LOC)的影响
        3.3.3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影响
    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3.4.1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
        3.4.2 农艺性状相关指标
    3.5 相关性分析
        3.5.1 产量与光合生理指标、光能利用率的相关分析
        3.5.2 产量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分析
        3.5.3 产量与有机碳组分的相关分析
        3.5.4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对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5 结论
6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干旱(水资源缺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膜下滴灌的研究进展
    1.4 种植密度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分析
    2.5 技术路线
三、结果与分析
    3.1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的影响
    3.2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3.3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3.5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四、讨论
    4.1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叶片光合和荧光的影响
    4.2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4.3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优良鲜食糯玉米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糯玉米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方法
    2.4 试验调查项目和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鲜食糯玉米的品种试验
    3.2 吉糯20号的种植密度和追肥试验结果
    3.3 吉糯20号的植株生长发育试验结果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讨论
    5.1 种植密度与肥料对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影响
    5.2 种植密度与肥料对糯玉米糯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5.3 种植密度与肥料对糯玉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玉米宽窄行种植方式
        1.2.2 高光效种植方式
        1.2.3 行距对玉米株型结构及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1.2.4 行距对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1.2.5 行距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2.6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
        1.2.7 玉米和大豆轮作种植模式
        1.2.8 玉米产量形成的相关理论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缩垄种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群体形态指标
        2.3.2 群体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2.3.3 群体透光率的测定
        2.3.4 群体物质积累量和转移速率
        2.3.5 群体产量和穗部性状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缩小行距对玉米株型结构的影响
        2.4.2 不同行距对玉米光合生理的影响
        2.4.3 缩小行距对玉米群体透光率及光能利用的影响
        2.4.4 缩小行距种植对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2.4.5 缩小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2.4.6 不同行距处理玉米籽粒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分析
    2.5 讨论
        2.5.1 缩垄种植与群体产量的关系
        2.5.2 不同行距配置与光能利用的关系
        2.5.3 缩垄种植与群体结构的关系
    2.6 小结
第3章 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N肥利用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设计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密度对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3.3.2 玉米宽窄行种植氮肥施入方法研究
        3.3.3 宽窄行种植对穗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玉米大豆间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 引言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方法
        4.2.3 测定指标
        4.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间作玉米最佳种植密度
        4.3.2 间作玉米最佳氮肥施用量
        4.3.3 间作玉米根系形态变化
        4.3.4 间作边行优势效应
        4.3.5 间作系统土地当量比(LER:Land equivalent ratio)
        4.3.6 间作体系和单作体系氮肥利用效率差异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连作和轮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连作和轮作玉米产量
        5.3.2 连作和轮作玉米农艺性状
        5.3.3 连作和轮作玉米穗部性状
        5.3.4 连作和轮作玉米功能叶片光合生理特性
        5.3.5 连作和轮作玉米土壤肥力和生物学特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优良糯玉米杂交种ND603筛选及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糯玉米研究的现状
        1.1.1 国外糯玉米研究现状
        1.1.2 国内糯玉米研究现状
    1.3 栽培密度对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1.4 施氮量对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优良糯玉米ND603的筛选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参试杂交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2.2.2 ND603参加2018吉林省糯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的情况
    2.3 小结
第三章 糯玉米ND603的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其主要农艺性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ND603生育性状影响的研究
        3.2.2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处理对ND603植株性状影响的研究
        3.2.3 不同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ND603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3.2.4 ND603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糯玉米杂交种DN603试验的研究
        4.1.2 栽培密度、施氮量与糯玉米产量的关系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玉米Reid群核心种质及其改良系抗倒伏性相关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文献综述
    1.1 玉米倒伏类型及影响
    1.2 种植密度与玉米倒伏和产量的关系
        1.2.1 种植密度与倒伏的关系
        1.2.2 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1.3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1.4 国内外玉米杂种优势群及优势模式概述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2.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抗倒伏性相关性状的试验设计
        2.2.2 杂种优势分析等的试验设计
    2.3 抗倒伏相关性状测定及统计分析
        2.3.1 抗倒伏相关性状测定
        2.3.2 其他调查项目
        2.3.3 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种植密度对株高、穗位高及穗位系数等抗倒伏性相关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密度条件下株高的变化趋势
        3.1.2 不同密度条件下穗位的变化趋势
        3.1.3 不同密度条件下穗位系数的变化趋势
        3.1.4 不同密度条件下倒伏率的变化趋势
        3.1.5 三个密度下株高、穗位、穗位系数与倒伏率的相关性分析
    3.2 杂种优势分析
        3.2.1 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表现
        3.2.2 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各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3.2.3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2.4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4.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自交系茎秆主要性状与倒伏率的相关分析
        4.1.2 关于杂种优势分析
        4.1.3 关于配合力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防治玉米秃尖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井渠轮灌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含盐量与玉米产量的影响[J]. 鄂继芳,杨树青,娄帅,刘鹏,靳亚红.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 [2]风沙土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制度优化研究[D]. 王鼎新. 扬州大学, 2021(08)
  • [3]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D]. 靳亚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秸秆还田和施氮对两熟玉米土壤碳库及光能利用的影响[D]. 赵云雄. 广西大学, 2020(02)
  • [6]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王筱惠.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7]优良鲜食糯玉米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 李爽.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8]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D]. 王洪预. 吉林大学, 2019(02)
  • [9]优良糯玉米杂交种ND603筛选及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D]. 葛春艳. 延边大学, 2019(01)
  • [10]玉米Reid群核心种质及其改良系抗倒伏性相关性状研究[D]. 田川.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预防玉米秃点的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