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的解读

老子“无”的解读

一、对老子“无”的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魏义霞[1](2021)在《康有为、谭嗣同的老子观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哲学家对老子倍加关注,康有为、谭嗣同也不例外。一方面,对老子的批判使他们两人的老子观最为接近,而与严复、梁启超和章炳麟等近代哲学家的老子观渐行渐远;另一方面,康有为、谭嗣同无论对老子的审视维度、思想解读还是态度评价都迥然相异,流露出不同的老学观和学术观。康有为将老子视为孔子的对立面,为了推崇孔子而批判老子;谭嗣同则基于老子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从崇俭尚静的角度批判老子。比较康有为、谭嗣同的老子观,既有助于深刻理解他们以及近代哲学家的老子观的异同,又有助于直观感受老子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命运。

赖锡三,任博克,莫加南,杨阳露,李志桓[2](2021)在《《老子》“损有余补不足”的“天均永续”之道》文中提出赖锡三(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各位朋友,大家好!这个活动,首先要感谢中山大学的莫加南老师,我们两人共同执行一项标杆计划,想通过中山大学搭起一个共生的平台。要特别感谢"汉学研究中心",这两年将会跟我们密切合作。这个在线会议,共有十个场次的导读与对谈活动,每个场次各有特色。大约一个半月,每周都有两场研读与对话活动。

张达玮[3](2021)在《互文见义与道统有无——《老子》中的互文修辞》文中研究说明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并且在《老子》中被多次使用。互文修辞对于理解《老子》的语言结构和哲学思想具有独特的意义。历代《老子》注解之中仅有两处提及互文,现当代学者由于忽视互文修辞的重要性,在对《老子》的理解上出现很多不合理的谬误。通过互文修辞,可以基于文本自身的结构与含义论证道统有无的哲学观、体用不二的体用观以及无古无今的时间观。

张佩荣[4](2021)在《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以“道”、“德”为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之意”作为老子思想之枢要,扎根于老子对人性的省察、以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反思,集中展现了老子对道德之本意的思考。学界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且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道德之意”的阐发,缺乏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之间的通贯性。这种通贯性的缺乏,不仅导致对老子的“道德之意”的阐发不够完整,而被理解为“半截的”(1)道德学说,而且对老子致思之旨和终极关怀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针对既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循着老子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以《老子》文本的历史性考察为起点,剖析老子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以及其构建哲学思想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到天人一体关系中,即在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下,探析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将从老子“道德之意”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思维理路、具体意涵几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论述。第一部分,厘清老子之所以要“深原道德之意”的历史缘由。循着形下的历史层面与形上的超越层面相结合的路线,对天下失序与“大道之失”发生的缘由,展开历史阐释和逻辑分析。具体来说,春秋时期出现的欲望的脱缰和生命的异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信仰体制坍塌所造成的危机,因此,很有必要对王权神授的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天人关系展开反思。本文通过对肇始于“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成熟于西周的“德-礼”体系,以及春秋出现的“礼坏德衰”,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性阐述,来发掘其中周德与天命,礼制与宗法的内在关系,从而理解老子时代出现“德衰礼坏”的历史必然性。老子反思的是当“人伦关系”取代了“天人关系”成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后,人们的生存境遇不再呈现出内在的生命原则和个体自然的差异性,而是被某种外在的、强力的秩序所裹挟,而无暇安性命之情。针对当时的现实问题,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德衰”解释成为“大道之失”的结果。在老子看来,需要保持“不失”、且“有以为”的“周德”,难以超越氏族血亲伦理与王权政治的局限性。因而,他一方面通过“上德不德”的反向思维和否定形式,剥离“周德”的人伦衍义。另一方面,他试图从人性觉醒的角度,为人类道德寻找宇宙论根基,进而发出“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第二部分,梳理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即从史巫之学到致道之学的转化,从天命信仰到天道自然的转化。史官所具有的天道观念和省察历史逻辑的智慧,以及《周易》古经所蕴含的辩证思维和宇宙生命的整体图式,使得老子能够超越善恶观念的相对性,跳出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域,追问的是道德的根源性内容。也就是说,老子基于万物的本根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对“道德”的思考并非囿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由位分或职分决定的尽职尽伦的规范,而是从宇宙生命整体对于个体存在之意义开始的思考。第三部分,系统地阐释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分别从老子的思想前提、思维路径和致思之旨三个方面的论证,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既形而上地追问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又形而下地关切个体存在之真实。具体来说,就思想前提而言,老子基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视角,来思考万事万物之所以如此的终极根据;就思维路径而言,老子从对形下世界的关切出发,向上追问到宇宙的根基处,将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归根到形而上的方面去。反之,又从形上的追问中推衍出他对形下的现实关切;就致思之旨而言,老子旨在为人类生存活动之自然,寻求宇宙论的根据。系统性论证老子“道德之意”缘何能够实现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的贯通,避免被诠释成“半截子”的道德学说。第四部分,在老子“道德之意”具体内涵的逐一阐释中,体会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内蕴着“道”的始基性作用、“德”的个体性特征、“自然”的核心价值、以及“无为”的实现方式;并梳理这些具体意涵之间的关系,凸显“道德之意”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枢要地位。具体来说,“道生德畜”是宇宙整体生生不息的终极动力,是万物得以存在的至上根据,是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的内在根基。而“尊道而贵德”就是维护宇宙生命的根本原则,是楔接神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道德得以实现的终极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主张,既强调天人一体的整体性,又强调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那么,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意旨在于因任“自然”,而实现这一核心意旨则在于“无为”。总之,在老子“道德之意”的系统展开中,首先体会到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即老子是在“周德”的反思基础上,提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主张,实现了从有为之“德”向“上德不德”,从狭义道德向广义道德,从具体德目向根源性道德的回归。其次,发现老子将道德的始源内容和人的真实本性,都放置在天人一体的宇宙生命整体当中,在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中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最后,发现老子关于“道德之意”的思考,实现了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的贯通,即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结合、存有原理与应然原理的有机结合,是一套体系融贯的道德思想。也正是老子的这一思维理路,使得他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呈现出“天之所与、人之所为”的双向度特征。

崔竹青[5](2021)在《老子“贵柔”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老子作为先秦道家的创始人,他的“贵柔”思想对其所处时代的人民安身立命和统治者治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周守藏室之史,老子遍历了历史上的成败、祸福之事,由此明白了柔弱、虚静、谦下不争的无为之道的重要性。老子的“贵柔”思想不仅适用于战乱纷繁的时代,其弱道哲学对当今社会中人的修身养性、调节人际关系等皆有重要作用。老子“贵柔”思想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老子“贵柔”思想的提出,包括对老子所处时代背景的概述和老子本人经历的描写,春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止,统治者的昏聩造成了国家的昏暗、政治的变动不居和社会民不聊生,而文化上的多元性却催生出了一批寻求济世救民之方的伟大思想家,老子便是其中之一,他的独特经历为其提出“贵柔”思想奠定了基础。老子的居柔守雌思想在先秦思想家中是独树一帜的,老子对柔弱的思考在强调刚健之气的中华民族文化中亦是独特的存在。第二部分是老子“贵柔”思想的主要内容,老子所尊崇的道,其性质表现为柔弱不争,老子用水、婴儿等具体事物来解释他所尊崇的柔弱之道,居柔守弱之人对于万物的作用就如同水一般,水虽居于低洼肮脏之处,却能辅育万物而不因此自我夸耀。老子对于如何在实践中体道、悟道以及最终复归于柔弱无为的大道进行了方法论上的阐释,人们需要从二元对待的知识论层面跳脱出来,不再只拘泥于经验世界之中,关闭与外界连接的欲望孔窍,涤除后天产生的私心杂念、偏执成见对人的障蔽,如此才能向内探求;在处理自身存在与自我意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收敛自身的锋芒,保持虚静的状态,如此才能不与他人纷争,时刻保持柔弱的状态,才能无所阻碍的复归于大道。最后一部分是对老子“贵柔”思想地再思考。老子的贵柔思想对我们回归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尊重老子的“贵柔”之道,培养“柔弱”的德行,才能够使自己把握道之体用,以复归虚静之境,超脱于外物之牵绊,达到物我和谐、精神自由、不为物累的境界。

魏义霞[6](2020)在《严复的老学观及其意义》文中指出严复具有明显的道家情结,这一点在1918年之前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老学观能充分呈现。《〈老子〉评语》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部解读《老子》之作,集中展示了严复的老学观。严复的老学观既是他的国学观、哲学观的组成部分,又显示出严复解读老子思想的独特神韵和意义价值。

王立梅[7](2020)在《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老子思想域外学术知识扩散趋势研究 ——以WOS论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老子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不同于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有国家力量的推动,老子的道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是完全自发的行为,而且老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对老子思想域外知识扩散进行研究有利于为老子思想今后在域外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明体系融入世界文明体系。学术知识的扩散,可以通过论文引用与被引用来具体体现。本文主要基于引文内容,建立知识扩散研究框架,来研究老子思想在域外学术界的知识扩散趋势,有效的揭示被引文献所传播的信息。获取域外以老子思想研究为主题的文献作为本文的中心文献集,利用被引关系,获取相应的施引文献集,并提取相应的引文内容文本。主要研究方法是引文内容分析法、共词分析法。在对研究文献数据和引文文本内容进行主题关键词提取时分别采取LDA主题模型和权重排序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研究中心文献数据集、引文文本数据集、施引文献数据集的关键词分布及核心关键词演化,了解知识扩散中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演变脉络。其次,构建各个数据集关键词共现网络更加全面的了解各个数据集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各个数据集关键词共现网络叠加构建的无向知识扩散网络,利用不用颜色标度来展示知识扩散的动态过程,便于了解域外老子思想研究领域的知识形成、扩散、转化的整体过程和结果,从而发现老子思想域外学术研究领域的知识扩散趋势。最后,基于引文内容,将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转化为文献主题词之间的引证关系,构建了一个知识在文献之间基于引证关系所形成的有向的知识扩散网络,研究具体是老子思想研究的哪种学术观点在域外流动与扩散及其扩散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学术界对老子思想研究的热度呈现上升趋势,老子思想在学术知识扩散过程中影响广度和影响深度扩大,不仅表现出国家/地区的多样化,而且呈现了明显了跨学科多元的研究趋势,在整个知识扩散过程中,不仅仅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影响了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老子思想研究领域的知识扩散呈现了老子思想理论解读研究向老子思想现实应用研究转移扩散的趋势,在形成阶段更侧重对老子核心思想的论述解读,在传播阶段则侧重老子思想应用价值层面的研究;域外老子思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老子思想与不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结合或碰撞,从而使研究内容与主题得到不断拓展与深化,域外对老子思想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充分显示老子思想作为中国哲学文明中的重要代表,其中蕴含着对万物起源和运行的自然哲学原理,以及揭示了为人、为政、为学、为战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在域外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而且这些观点对多个研究领域也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舞台。

郭晓阳[8](2020)在《吴澄《老子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澄,元朝着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吴澄生于南宋末年,其二十七岁时,南宋灭亡进入元朝。吴澄作为元朝理学的集大成者,直接宋代理学之端绪,与许衡齐名,有南吴北许之称。吴澄学问广博,着作等身,经学主要以《五经纂言》为代表,又旁涉史学、文学、医学等各领域。理学领域,主要继承朱学并对陆九渊心学多有吸收,遂以“和会朱陆”为主要思想特征。政治上,吴澄官至国子监、翰林学士,又曾担任地方学政。但其一生淡泊名利、厌恶科举仕途,对现实政治怀有深刻的思考。其思想在《老子注》一书中有较集中的体现。《老子注》是吴澄辞官返乡途中留居清都观时所作。其老学思想主要表现在道论和政治关怀等方面。具体来讲,吴澄的道论包括道理论、道德论、道气论、道物论等。在理学思想高度成熟的背景下,吴澄多以“理”与《老子》之“道”相汇通,借鉴了“理一分殊”等思想命题来阐发“道”与“理”、“德”以及“气”还有“天地万物”的关系。可以说吴澄的道论吸收了大量理学以及佛学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并从宇宙论、本体论层面进行了系统阐发。但为人所忽略的是,此注本凝结着吴澄对于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怀。吴氏厌倦仕途,本不是职业的政治家,但对于现实政治却有着深入的思考。他的经世致用思想、三代之治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老子注》一书中,其理论为现实政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除此之外,吴澄搜集十多家《老子》世传注本,以“文义”为划分依据以恢复《老子》本义为初衷,对其进行校定组合,最终分为六十八章。其六十八章分法在老学史上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吴澄作为元朝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视野却不局限于理学领域。其《老子注》无论文献版本的考校还是思想层面的阐释都具有新意,不仅为我们全面认识吴澄的学术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中国老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James Patrick Chambers[9](2019)在《马克思和老子的辩证综合》文中指出这篇实验性的论文把马克思理论和老子辩证地综合在一起。综合后呈现出来的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一种积极的唯物主义的否定。马克思和老子的综合体现在本体论、形而上学、认识论、科学方法、伦理学和政治学中,概括地讲,体现在他们的基础性原则的所有方面。虽然本文比较了马克思和老子,但本文主要探讨的不是二者之间的异同。相反本文试图构建一种对老子的唯物主义的阐释,使之可以为马克思理论服务。本文把马克思唯物主义阐释为是一种本体论,这种阐释是守旧和传统的。本文重构了马克思理论的形成过程,它是在对黑格尔进行唯物主义反驳中成形的,这一重构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思想的本体论维度的阐释。马克思唯物主义是基于先前已有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的影响将被确认为是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本文将把这些唯物主义思想和对通常不具有任何本体论维度或唯心主义维度的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的辩证的人文主义阐释结合起来。虽然这些观点并不新颖,但它们将以一种新颖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本文将重新阐释学术界中有关老子的一些老生常谈的观点,这些阐释将把老子思想置于一个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论争的异域背景中,从而形而一种新的有关老子的理论。在这个新的背景中尽管研究老子的学者们仍会辨认出这些思想,但这些思想将会有一个不同的指向,从而构成了老子研究范式的一个转变。为了证明这一根本转变是正确的,本文将会论述老子研究中的相对的阐释学上的自由。本篇论文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可能是黑格尔,因为本文对唯物主义的讨论是随着反驳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展开的。本文将以唯物主义的方式来改变黑格尔辩证法,以此来完成这种综合。本文提到的所有唯物主义理论原则都是和黑格尔的立场相对立的。由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对理解马克思和重构老子至关重要,所以本文将竭力论证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传统本体论阐释。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本体论维度是一个比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本体论维度更有争论性的话题。因为这个问题如此复杂,对它的研究也如此繁多,所以我选择了一个较新的、较为有代表性的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阐释,这个阐释完全忽略了以前那些传统的解释,本文将通过对它的批判来论证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传统解释。本文在论述黑格尔对《道德经》的批判时引入了老子,黑格尔并没有认识到老子哲学的重要意义。通过重构对老子的阐释,本文将会把老子置于黑格尔哲学的对立面。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解释为是由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上的差距所致。然而本文认为黑格尔不能理解老子,主要是因为黑格尔对哲学史的唯心主义理解导致他把老子放置在他的历史叙事中一个较低的位置上。本文将通过对《道德经》第一章的深入分析来重构老子的基本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形而上学。这种重构和唯物主义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扬弃是相容的。本文将会简要比较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通过比较会发现两者之间某些明显的不寻常的相似之处,老子将会由此被引入到唯物主义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反驳中。而这仅仅是一个前奏,用来介绍马克思以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形式将概念科学,从他之前的唯物主义对黑格尔的片面的反驳中拯救出来。马克思概述了概念科学被重新阐释为历史实践的一个环节的原则。相反老子提出了一种由共情体验构成的概念美学。这两种观点都将被论述为是植根于共同的本体论原则中的。概念科学的本体论根源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方法论提供了依据。他的资本主义科学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具体共相的运用。它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具体共相的反驳基础上的。这种反驳和在它之前的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反驳采取了相同的形式。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具体共相是唯物主义本体论的方法论体现。本文提出了一种复杂的形而上学的工具,为指导马克思方法论的一系列复杂的原则奠定了基础。这种形而上学取决于老子的缺席观念--无的优先权。马克思的伦理学是一种历史人文主义的自然主义形式,它源自于亚里士多德。老子的伦理学是一种非历史的反人文主义的自然主义形式,当然,这里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都是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来讲的。老子的伦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持批判态度。两者的差异似乎非常明显。然而本文试图将两者的差异阐述为分别以马克思和老子为代表的概念的科学运用和概念的审美运用在伦理学中的统一。可以认为这两种学说都是从相同的唯物主义原则出发,都是从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伦理学的一种辩证的张力中梳理出来的。马克思和老子之间存在着深刻差异,他们分别代表了典型的科学理论和美学理论主张。把两者综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形而上学的现实是两种运动的辩证统一,这两种运动在人的生活体验中分别表现为科学的和审美的认知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各自追求的毫不相干的思潮就可以在一个单一的观点中结合起来,就像他们所理论化了的辩证世界一样。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双方不仅通过对比,而且通过相互补充丰富了对方。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一种斗争、一种世界观和一项生命工程,本文把对老子的阐释当作是对马克思思想系统阐释的一种补益。

王耀辉[10](2019)在《宋儒非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宋代,随着儒学复兴运动的发展,一些儒者出于儒家立场,不断对老子思想进行批评。宋儒的非老思想,对宋代老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用思想史与学术史、文献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政治史与社会史的视角,具体分析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儒者对老子思想的种种批评,以及当时不同身份的其他解《老》人士对这些批评的回应,籍此揭示影响宋代老学发展的因素,反思宋儒对老子思想的偏见与批评,探讨儒、道思想之间的深层关系。基于儒家立场,一些北宋儒者往往视老子为异端。他们指责老子的“绝仁弃义”之说为乱政亡国之言,称老子的清静无为是一切因任自然、无所作为,根本无法用于治国。至于老子的贵身轻名思想,则被斥为独善其身、不顾国家社会之论。而其物极必反思想,也被冠以阴谋权术之名。同时,一些理学家还对老子的道论进行了批评。他们之所以批评老子,除了因为儒、道两家在修身、治国理念上存在分歧,尤其是老子对儒家伦理有所非议外,还有着具体的历史原因。范仲淹对老子贵身轻名思想的批评就与回应吕夷简的指责有关,苏轼、程颐非议老子则与反对王安石变法密切联系。面对当时儒者对老子思想的批评,陈景元、苏辙、宋徽宗等人在注解《老子》的过程中,多认为老子之道中包含儒家伦理,儒、道思想并不存在根本矛盾,而老子之所以非议儒家伦理,目的是矫正时弊;老子的无为也不是因循放任、无所作为,而是无心而为、自然而为;至于老子“将欲翕之,必固张之”之语,意在强调见微知着,其并非阴谋权术。需要注意的是,在回应非老思想的过程中,宋徽宗并没有将老子的无为注解成无所作为。不过,南宋一些儒者并不认同北宋老学的一些思想观点。其中,一些理学家认为老子之所以非议儒家伦理,其原因在于老子以无论道,没有认识到儒家伦理与道的一致性。还有一些儒者指责老子此语有矫枉过正之弊。在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理解上,一些南宋儒者仍然坚持传统观点,认为老子的无为即纯任自然、无所事事之意。并且,其中的一些儒者还从公私之心、天理人欲、道德教化等方面历陈孔、老之异。在他们看来,尽管孔子和老子都讲无为,但是孔子主张无为是出于公心,老子却出于自利之心;孔子主张节制、引导人欲,老子却强调禁止人欲;孔子重视休养生息的同时,还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老子则忽视道德教化。这些差别,使孔、老之无为有着天壤之别,二者并不像一些人宣称的那样有着根本的一致性。面对宋儒的非老思想,南宋一些《老子》注解者在继承北宋老学思想的基础上,指出老子之无为并不是要摒弃儒家伦理,不用礼乐刑政。他们继续强调老子无为思想中的有为因素,以突出孔、老无为思想的共性。为说明这一点,他们一方面肯定文景之治来说明老子学说之功效,另一方面批评魏晋清谈之士没有真正理解老子,以此来为老子思想辩护。在修身论上,南宋《老子》注解者认为老子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其养生思想并非长生方术。他们声称,老子之所以让人节制欲望,是希望人们精神上宁静自然,与道合真。至于以德报怨,其含义是用道的视角看待怨恨,从而超越怨恨,不要冤冤相报。在道论上,南宋老学则继承了北宋老学的观点,继续强调老子之道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包含仁义礼智。针对老子的“一生二”之语,一些《老子》注解者依然认为它是在讲道生阴阳二气,道气关系正体现了老子道论的玄妙之处。处于强势话语系统中的儒者对老子思想的非议,促使当时的《老子》注解者必须对此进行回应。可以说,宋儒的非老思想,对宋代老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另外,相当一部分宋儒是在特定的政治形势下对老子思想进行批评的,他们并没有对老子学说完全否定,他们对老子思想的态度是复杂的。这种历史现象启示我们,对一种思想学说而言,其能够有所发展,离不开来自其他学说的批评。因此,在思想史研究中,我们要重视重视思想间的矛盾与冲突。另外,一些思想家虽然宣称自己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但是,他的某些观点与看法可能是冲突的、矛盾的。对这种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我们在思想史研究中不应回避,而应加以历史地、整体地分析。

二、对老子“无”的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老子“无”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康有为、谭嗣同的老子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迥异其趣的审视维度
二、尽显个性的思想解读
三、似同非同的态度评价
四、老子的近代视界

(3)互文见义与道统有无——《老子》中的互文修辞(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文修辞:理解《老子》的一种新视角
二、《老子》中的互文修辞
三、道统有无、体用不二、无古无今:互文修辞视角下《老子》“道论”新释
四、结语

(4)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与意义
        1.1.1 学术角度:“道德之意”对老子思想体系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1.2 现实角度:老子的“道德之意”具有根基性意义和范导性作用
    1.2 综述与反思
        1.2.1 以往的老学研究
        1.2.2 以往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研究
    1.3 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文献说明
第2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时代背景
    2.1 天下失序
        2.1.1 失序的世象:欲望脱缰与生命异化
        2.1.2 失序的实质:“德衰”与“礼坏”
        2.1.3 失序的影响:“崩坏”与“突破”
    2.2 老子反思既有秩序:以“德-礼”体系为核心
        2.2.1 周德与天命
        2.2.2 礼制与宗法
        2.2.3 人文理性与强力秩序
    2.3 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以“周德”为参照
        2.3.1 道德反思:“失道而后德”
        2.3.2 政治批判:“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3.3 人性觉醒:“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
第3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
    3.1 历陈古今之变的史官出身
        3.1.1 史官之学
        3.1.2 史官之术
    3.2 本源天地之始的宇宙图式
        3.2.1 巫与无
        3.2.2 易与道
    3.3 由“命”而“道”的转化
        3.3.1 天命信仰
        3.3.2 天道自然
第4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
    4.1 老子的思想前提
        4.1.1 玄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与根源性
        4.1.2 玄览:“知常曰明”
    4.2 老子的思维路径
        4.2.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2.2 推天道以明人事
        4.2.3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3 老子的致思之旨
        4.3.1 天之道
        4.3.2 人之德
第5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具体意涵
    5.1 从道与万物的关系看“道德之意”:“道生之”
        5.1.1 “道”之考释:至上之“导”与生命之“(?)”
        5.1.2 本根之道:“道”为“天地根”
        5.1.3 生化之道:道生万物
        5.1.4 存有之道:“道者,万物之奥”
    5.2 从道与德的关系看“道德之意”:“德畜之”
        5.2.1 “德”之字源解析
        5.2.2 得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5.2.3 修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5.3 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价值:自然
        5.3.1 “自然”辩义:生命的自觉
        5.3.2 自然的主体:“万物之自然”
        5.3.3 自然的根基
    5.4 老子“道德之意”的实现原则:无为
        5.4.1 “无为”的涵义
        5.4.2 “无为”的实现
        5.4.3 “无为”的意义
第6章 结论
    6.1 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6.2 老子“道德之意”的形上内蕴:“人之为人”
    6.3 老子“道德之意”的现实关切:根基与范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老子“贵柔”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老子“贵柔”思想的提出
    (一)老子所处的时代与“贵柔”思想的提出
    (二)老子本人对“贵柔”思想的独特思考
二、老子“贵柔”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柔弱与坚强
        1.柔弱胜刚强
        2.至柔与至坚
    (二)柔弱与无为
        1.上善若水
        2.少私寡欲
        3.功成身退
    (三)专气以致柔
        1.涤除玄鉴
        2.塞兑闭门
        3.致虚守静
三、老子“贵柔”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培养“贵柔”之德
    (二)尊重“柔弱”之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6)严复的老学观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动老子思想的内容转换
二、彰显老子的哲学家身份
三、为老子正名
四、反击时人对老子的污名化

(7)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老子思想域外学术知识扩散趋势研究 ——以WOS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老子思想域外学术传播研究
    2.2 基于引文的知识扩散研究现状
        2.2.1 基于引文计量的知识扩散研究
        2.2.2 基于文献内容的知识扩散研究
        2.2.3 基于引文内容文本的知识扩散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案
    3.1 研究框架与步骤
    3.2 数据选择与获取
    3.3 引文内容文本的识别与抽取
    3.4 研究文献主题识别及引文内容主题识别
        3.4.1 数据前期准备
        3.4.2 主题关键词提取
    3.5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总结
第四章 老子思想域外学术研究领域概况
    4.1 年代分布特征分析
        4.1.1 中心文献年代特征分析
        4.1.2 施引文献年代特征分析
    4.2 国家/地区分布特征分析
        4.2.1 中心文献国家/地区分布特征分析
        4.2.2 施引文献国家/地区分布特征分析
    4.3 机构分布特征分析
        4.3.1 中心文献机构分布特征分析
        4.3.2 施引文献机构分布特征分析
    4.4 学科分布特征分析
        4.4.1 中心文献学科分布特征分析
        4.4.2 施引文献学科分布特征分析
    4.5 论文引证情况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子思想域外学术研究领域知识扩散演化分析
    5.1 基于核心关键词演化的知识扩散分析
        5.1.1 中心文献集关键词词频分析
        5.1.2 引文内容文本集关键词词频分析
        5.1.3 施引文献集关键词词频分析
        5.1.4 基于各数据集核心关键词演化的知识扩散分析
    5.2 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演化的知识扩散网络分析
        5.2.1 中心文献集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5.2.2 引文内容文本集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5.2.3 施引文献集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5.2.4 基于各数据集关键词共现网络演化的知识扩散网络分析
    5.3 基于引用内容的知识扩散网络演化分析
        5.3.1 基于引文内容的知识扩散网络的节点与联系定义
        5.3.2 基于引文内容的知识扩散网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吴澄《老子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关于宋元老学的研究
        2、对吴澄个人思想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点
第一章 吴澄生平及其与《老子注》
    一、吴澄生平
    二、吴澄与《老子注》
第二章 《老子注》文本特征
    一、立足文献多重考究
        (一) 字义考证
        (二) 《老子》文法研究
        (三) 辨析《老子》体例结构
    二、《老子注》篇章体例与时代思想之关系
        (一) 吴澄改经之背景研究
        (二) 《老子注》与时代思想的渊源
第三章 《老子注》诠释特色
    一、儒释道三教融合
        (一) 援儒释老
        (二) 实华对举
        (三) 融佛解老
    二、圣道统一论
        (一) “圣道统一”的基本内涵
        (二) “得道”与“成圣”的基本途径
        (三) 吴澄对佛道二教的态度
第四章 吴澄的老学思想
    一、道论
        (一) 道理论
        (二) 道德论
        (三) 道气论
        (四) 道物论
    二、政治关怀
        (一) 上古之道与经世致用
        (二) 回向三代得君行道
        (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马克思和老子的辩证综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对黑格尔、马克思和老子的阐释
        1.1.1 黑格尔
        1.1.2 马克思
        1.1.3 老子
    1.2 章节简介和文献综述
        1.2.1 第二章黑格尔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否定
        1.2.2 第三章黑格尔和老子之间的对立:通向唯物主义的道路
        1.2.3 第四章认识论中的马克思的“实践”科学和老子的“无为”美学
        1.2.4 第五章老子的“无”对马克思的具体共相的完善
        1.2.5 第六章马克思和老子的伦理学
        1.2.6 结论
    1.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黑格尔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否定
    2.1 唯心主义和对改变的恐惧
    2.2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概念
    2.3 黑格尔对唯心主义的界定
        2.3.1 斯特恩反对黑格尔对唯心主义的界定中的精神唯心主义
        2.3.2 斯特恩的概念现实主义阐释
        2.3.3 斯特恩阐释的精神论含义
    2.4 黑格尔唯心主义定义中的宗教维度
    2.5 伊林柯夫对黑格尔对观念概念的发展的观点
    2.6 黑格尔对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的观点和绝对唯心主义的关联
第三章 黑格尔与老子之间的对立:通向唯物主义的道路
    3.1 黑格尔在解读老子时表现出的欧洲中心主义偏见
    3.2 黑格尔对老子的批判
    3.3 《道德经》第一章中的哲学观
        3.3.1 第1-4行:非概念的道:对定在的准解释
        3.3.2 第5和第6行:背景/前景、不确定/确定、无名/名的对立
        3.3.3 第8行:老子有关欲望、界限和概念的观点
        3.3.4 第7行:没有欲望的认知是绝对的模仿
        3.3.5 第9行和第10行:对立统一
        3.3.6 第11-13行:准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玄妙
    3.4 结论
第四章 认识论中的马克思的“实践”科学和老子的“无为”美学
    4.1 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和老子美学的反驳
        4.1.1 老子的认识论
        4.1.2 费尔巴哈和唯物主义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反驳
        4.1.3 老子和有限
        4.1.4 费尔巴哈和老子
    4.2 马克思:实践和概念科学
        4.2.1 实践是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洞见的辩证批判
        4.2.2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概念科学转变成唯物主义的实践科学
    4.3 老子和美学体验
    4.4 把马克思和老子并列在一起
        4.4.1 老子的消极地看和马克思的积极地知觉
        4.4.2 马克思的科学论和人的自我意识
        4.4.3 老子的美学和人的自我意识
第五章 老子的“无”对马克思的具体共相的完善
    5.1 有限辩证法和马克思
        5.1.1 克莱蒂和史密斯的对立
        5.1.2 黑格尔消除了物质的独立性
        5.1.3 史密斯罗列出四种黑格尔不否认有限的方式
        5.1.4 黑格尔的方法本体论和马克思的方法本体论的对比
        5.1.5 黑格尔和马克思中的同一性原则和非矛盾性原则
        5.1.6 黑格尔的普遍性的具体化
        5.1.7 从本质到观念的转变和黑格尔的具体共相中的唯心主义
        5.1.8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具体共相中的唯心主义的扬弃
    5.2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具体共相
        5.2.1 唯心主义的/绝对的内在关系问题
        5.2.2 布莱恩的内在关系命题的提纲
        5.2.3 抽象共相和具体共相
        5.2.4 范畴的经验推导
        5.2.5 倾向的条件性质
        5.2.6 资本主义的具体共相和共产主义的具体共相
    5.3 无
第六章 马克思与老子的伦理学
    6.1 亚里士多德的功能论证
    6.2 马克思的功能论证
        6.2.1 马克思的反伦理修辞倾向
        6.2.2 伦理学中的正义
        6.2.3 资本主义和异化
    6.3 马克思和老子对伦理评判的敌视
        6.3.1 马克思和老子中关于伦理学的两种思想倾向
        6.3.2 意识形态及老子对道德的欲望面的批判
    6.4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和老子的反亚里士多德式的人文主义的被忽视的倾向
        6.4.1 德的伦理学
        6.4.2 德的美学政治
        6.4.3 道德的欲望的一面、反和无为
    6.5 老子的原始主义和马克思的未来主义的对立
    6.6 屈从于阶级斗争
        6.6.1 老子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6.6.2 手段和目的的重新统一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宋儒非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宋代老学研究概况
        (二) 宋代非老思想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北宋儒者对老子思想的批评
    第一节 柳开、石介、范仲淹、苏轼的非老思想
        一、柳开、石介:斥老子为夷狄
        二、范仲淹、苏轼:指责老子思想于国有害
    第二节 张商英、欧阳修、刘敞等儒者的非老思想
        一、晁迥、张商英:以佛为本,批评老子修身思想
        二、欧阳修、刘敞、晁说之等儒者:基于儒家立场非议老子
    第三节 理学家对老子思想的批评
        一、与其他儒者非老思想的相通之处
        二、对老子思想批评的深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宋《老子》注解者对批评的回应
    第一节 王安石学派对非老思想的回应
        一、王安石:基于儒家立场,会通儒道
        二、王雱:孔、老相为终始,如今当以老氏为正
        三、吕惠卿:孔、老修身治国思想存在一致性
    第二节 司马光、苏辙对非老思想的回应
        一、司马光:儒、道思想不存在根本冲突
        二、苏辙:孔、老思想相通,各有优长
    第三节 陈景元、宋徽宗对非老思想的回应
        一、陈景元:以道为本,融通儒道
        二、宋徽宗无为思想辨析
        三、宋徽宗在道论方面对非老思想的回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宋儒者对老子思想的批评
    第一节 朱熹及其弟子门人的非老思想
        一、对苏辙老学思想的批评
        二、对老子道论和心性论的非议
        三、对老子修身论与政论的指责
    第二节 陆九渊、胡宏、吕祖谦等理学家的非老思想
        一、陆九渊、杨简对老子思想的批评
        二、胡寅、胡宏、张栻的非老思想
        三、吕祖谦、魏了翁、陈着对老子思想的指责
    第三节 南宋其他儒者对老子思想的批评
        一、陈亮、叶适、周南的非老思想
        二、留正、方逢辰、晁公武等儒者对老子思想的指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宋《老子》注解者对批评的回应
    第一节 叶梦得、程大昌对非老思想的回应
        一、叶梦得:儒、道相通,老子思想值得肯定
        二、程大昌:儒、道各有侧重,但思想并不冲突
    第二节 林希逸、刘辰翁、员兴宗等儒者对批评的回应
        一、林希逸:老子之言不叛吾书,但时有太过
        二、刘辰翁、员兴宗:虽曾非老,但又注老、尊老
    第三节 李嘉谋、董思靖、范应元等道士对非老思想的回应
        一、李嘉谋:老子思想可用于求道、治国、修身
        二、董思靖、范应元:老子思想与理学存在相通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宋儒非老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宋儒非老思想对老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宋儒对老子道论之批评与《老子》注解者的回应
        二、宋儒对老子政论的非议与注《老》人士之回应
        三、宋儒对老子修身论的指责与《老子》注解者的回应
    第二节 宋儒非老思想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宋儒对老子思想的复杂态度
        一、非老的理学家对老子思想的肯定与认可
        二、其他非老的儒者对老子思想的复杂态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对老子“无”的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康有为、谭嗣同的老子观比较[J]. 魏义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1(06)
  • [2]《老子》“损有余补不足”的“天均永续”之道[J]. 赖锡三,任博克,莫加南,杨阳露,李志桓.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11)
  • [3]互文见义与道统有无——《老子》中的互文修辞[J]. 张达玮.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4]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D]. 张佩荣. 吉林大学, 2021(01)
  • [5]老子“贵柔”思想研究[D]. 崔竹青.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严复的老学观及其意义[J]. 魏义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0(06)
  • [7]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老子思想域外学术知识扩散趋势研究 ——以WOS论文为例[D]. 王立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吴澄《老子注》研究[D]. 郭晓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马克思和老子的辩证综合[D]. James Patrick Chambers. 河北大学, 2019(08)
  • [10]宋儒非老思想研究[D]. 王耀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老子“无”的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