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坟铜矿矿石室内浸出性试验研究

寿王坟铜矿矿石室内浸出性试验研究

一、寿王坟铜矿矿石室内可浸性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16)在《甘肃岗岔—克莫一带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甘肃省合作市岗岔-克莫金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北侧,北为岗岔金矿区,南为克莫28号金异常区。岗岔金矿床为甘肃甘南地区近几年新发现的受近南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型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本文以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对矿床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石英红外光谱、石英热释光、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等几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为矿区深部矿化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深部找矿勘查。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岗岔金矿区主要赋矿围岩安山岩为富Mg的钙碱性-偏铝质岩石,闪长岩为富Mg的钙碱性岩石-低钾岩石,闪长质“侵出相”岩石为富Mg的钙碱性-偏铝质岩石。这三类岩石均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呈弱负异常。2.岗岔金矿床主要赋矿围岩火山岩及侵入岩形成时代为242Ma-246Ma,成矿年龄为225Ma,前者的形成为后期成矿作用提供良好的成矿条件及成矿环境,侵入体为该矿区重要的找矿标志,对西秦岭北缘找矿具有重要意义。3.硫、铅同位素组成共同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与深部岩浆(壳幔混合来源)上侵有关,这类岩浆可能为下地壳拆沉形成的。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热液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并混少量大气降水,反映岗岔金矿床与岩浆活动关系较为密切。4.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H2O的相对光密度值E1<2有利于成矿,CO2的相对光密值E2 0.3-0.5有利于成矿;D2/D1比值>0.2有利于成矿。该矿区大多数石英样品热释光呈现钝峰及无峰状态,表明该区受到了强烈的构造成矿作用。5.岗岔金矿床以亏硫型、低温元素(As+Sb)组合P型黄铁矿为主,矿床剥蚀度为25.538.5%,平均31.1%;黄铁矿形成温度范围为84.4386.6℃,主要集中在200280℃;黄铁矿中的ω(Fe)/ω(S+As)值集中分布在0.84-0.89之间,为浅成中低温矿床,推测Au3号矿脉第18-26勘探线、第2-5勘探线标高3000m以下,以及第5-23勘探线标高2800m以下可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6.根据野外地质基础调查及室内实验分析推测,岗岔金矿区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李建全[2](2011)在《抚顺红透山铜矿硫精矿氧化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硫精矿氧化"问题成为了制约矿山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技术问题。首先对原矿和硫精矿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然后对其反应机理和燃烧机理进行分析,最后从多个分析角度,提出了防止硫精矿氧化的具体措施,硫精矿氧化程度得到了改善,提高了产品价值和竞争力。

金吉梅[3](2010)在《微生物强化浸出氧化铜矿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浸出技术以其成本低、投资小、流程简单、环境污染小、适合于低品位矿的加工利用,显示了其处理低品位矿的优点,具有可以扩大可利用资量的潜力。在我国铜矿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东乡铜矿的酸性矿坑水,从中分离培养氧化亚铁硫杆菌作为试验用细菌,进行了铜矿的细菌浸出研究。针对云南某氧化铜矿进行探索试验,由于该矿氧化率高达79%,先采用常温酸浸把其中的氧化铜及部分次生硫化铜先浸出,再利用细菌摇瓶浸出浸低品位的浸渣,着重分析细菌浸出部分,分析浸出过程中各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本试验中适宜细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为溶液pH为2.0、温度为30℃、溶液中Cu2+低于0.015mol/L。常温酸浸试验在最佳条件下达到80.13%的回收率。在细菌浸出浸渣体系中,浸出35天,铜浸出率可达61.3%,而在无菌条件对比试验结果,铜的浸出率为32.5%。摇瓶浸出最佳试验条件为:矿浆浓度10%,矿石粒度-0.074+0.045mm,pH为2,细菌接种量为10%。加入催化离子进行做对比试验,加入Ag+浸出率达70.25%。利用S- H2O、Fe- H2O、Cu-Fe-S-H2O系Eh-pH图分析溶解过程。各相晶体结构性质决定着黄铜矿氧化溶解的行为。Ag+的催化过程在有细菌的条件下加速溶解黄铜矿。

高曙光,张卫民,严思静[4](2008)在《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工艺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介绍了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工艺中的几种浸出方式和影响因素,并对浸出工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见解,指出采用微生物浸出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的可行性和加强其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吴超,李孜军,周勃,吴爱祥[5](2007)在《露天矿“废石场”铜金属溶浸提取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稀硫酸溶液,对露天矿废石场4个矿样进行铜金属溶浸提取室内实验,得出不同实验条件下浸出率、浸出液金属含量和浸出周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浓度ρ(H2SO4)为5-10 g/L的稀硫酸作为浸取液浸出铜的浓度和浸取母液的pH值等指标能满足下一步回收铜的技术要求;用原样直接浸取,其浸取率约在30%-60%之间,其中B-1号样的回收率较高,B-2号样较低,如对原样进行适当破碎,则可使浸出率进一步提高;从渗透性来看,B-1号样最好,B-2次之,B-3,B-4渗透性较差;对于渗透性差的矿石类型,建议废石场的堆高为4-6 m,此时浸出周期估计为30-150 d,其中B-1号矿样的矿石类型浸取周期较短,其余几种矿石类型浸取周期将会长一些.

龙涛,余斌[6](2006)在《老鸦冲铜矿氧化矿石室内可浸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安徽岳西老鸦冲铜矿氧化矿进行了室内搅拌浸出和摇瓶试验,试验表明,该矿石经过28d摇瓶酸浸,浸出率达到84%以上,耗酸折算后每吨电解铜消耗硫酸2.5 t,浸出酸耗较低。

刘坚[7](2005)在《空区存窿矿石细菌浸出室内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寿王坟铜矿空区存窿矿石进行了室内化学浸出与细菌浸出试验。通过摇瓶与柱浸试验研究不同浸出剂、矿石品位、矿石粒度与浸出的关系。试验表明,寿王坟铜矿采用细菌浸出回收铜资源是可行的,为进一步进行现场工业试验提供了依据。

刘坚[8](2004)在《地下采空区存窿矿石细菌浸出室内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对寿王坟铜矿采空区存窿矿石进行了室内化学浸出与细菌浸出试验。通过摇瓶与柱浸试验研究了不同浸出剂、矿石品位、矿石粒度与浸出的关系。试验表明,寿王坟铜矿采用细菌浸出回收铜资源是可行的,为进一步进行现场工业试验提供了依据。

刘媛媛[9](2004)在《铜矿峪低品位矿石地下生物浸出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铜矿峪低品位矿石进行了室内摇瓶和柱浸试验。试验表明 ,采用细菌浸出可将铜浸出率提高 10 %以上。为了克服地下浸出过程中存在的温度和氧气不足的问题 ,生产中采用细菌先将Fe2 + 氧化为Fe3+ ,然后将含有Fe3+ 的溶液注入地下矿体进行硫化矿氧化浸出的方案。本文还对工程投资、技术经济指标、对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采用地下生物浸出技术不仅能提高矿山资源利用率 ,而且投资少、见效快

王玉山,王燕[10](2002)在《采空区存窿铜矿石室内可浸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寿王坟铜矿的空区存窿矿石进行了室内摇瓶浸出试验和柱浸试验。试验表明寿王坟铜矿的矿石仅采用化学浸出 ,铜的浸出率较低 ,为 4 6 %左右 ,采用细菌浸出可将铜的浸出率提高 2 6 % ,达 72 %。铜的浸出率与矿石的粒度成反比 ,即矿石的粒度越大 ,铜的浸出率越小。在生产中 ,先用酸浸出 ,然后再用细菌浸出的方案 ,既可加快铜的浸出 ,又可以降低浸矿时的酸耗 ,降低生产成本。

二、寿王坟铜矿矿石室内可浸性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寿王坟铜矿矿石室内可浸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岗岔—克莫一带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工作区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侵入岩
        2.2.4 区域变质作用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5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2.6 区域矿产分布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矿区地层
        3.1.2 矿区构造
        3.1.3 矿区岩浆岩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类型
        3.3.2 矿石结构构造
        3.3.3 矿石矿物组成
    3.4 成矿阶段划分与矿物共生组合
        3.4.1 岩浆成矿期(I)
        3.4.2 热液成矿期(II)
        3.4.3 表生氧化期(III)
    3.5 围岩蚀变与矿化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4.1 岩石学特征
    4.2 测试方法及结果
        4.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4.2.2 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3 小结
第5章 矿床年代学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5.1 LA-ICP-MS锆石U-Pb定年
        5.1.1 样品采集
        5.1.2 测试方法
        5.1.3 测试结果与分析
        5.1.4 讨论
    5.2 黄铁矿Rb-Sr定年
        5.2.1 样品采集
        5.2.2 测试方法
        5.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5.2.4 讨论
    5.3 S、Pb、H、O同位素特征
        5.3.1 硫、铅同位素
        5.3.2 氢、氧同位素
        5.3.3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探讨
        5.3.4 矿床成因探讨
    5.4 小结
第6章 石英红外光谱及热释光特征研究
    6.1 石英红外光谱特征
        6.1.1 基本原理
        6.1.2 样品采集与测试
        6.1.3 分析与讨论
    6.2 石英热释光特征
        6.2.1 基本原理
        6.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6.2.3 分析与讨论
    6.3 小结
第7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
    7.1 黄铁矿产出特征
    7.2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
        7.2.1 原理及应用
        7.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7.2.3 黄铁矿热电性特征
        7.2.4 成矿温度
        7.2.5 矿体剥蚀深度
        7.2.6 矿体延长深度
    7.3 黄铁矿成分标型
        7.3.1 主量元素特征
        7.3.2.微量元素特征
    7.4 小结
第8章 斑岩系统特征
    8.1 地层与构造
    8.2 地球化学勘查
    8.3 地球物理勘查
    8.4 短波红外勘查
    8.5 多斑结构岩石
    8.6“不混溶珠滴”岩石
    8.7 隐爆角砾岩脉
    8.8 其它证据
    8.9 小结
第9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抚顺红透山铜矿硫精矿氧化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原矿及硫精矿物组成分分析
    2.1 坑口原矿矿物组成:
    2.2 硫精矿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3 硫精矿氧化原因分析
    3.1 基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2 氧化机理的理论分析
4 防止氧化的措施

(3)微生物强化浸出氧化铜矿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冶金研究进展
        1.1.1 生物冶金研究的历史
        1.1.2 硫化铜矿的细菌浸出技术的研究现状
        1.1.3 我国加强细菌浸铜工艺研究和应用的必要性
    1.2 常见的浸矿微生物
        1.2.1 嗜中温细菌
        1.2.2 中等嗜热细菌
        1.2.3 高温嗜热菌
    1.3 微生物浸矿作用机理
        1.3.1 微生物浸出硫化矿作用机理
        1.3.2 Fe~(2+)的细菌氧化机理
        1.3.3 元素硫的细菌氧化机理
        1.3.4 原电池反应浸出机理
    1.4 影响微生物浸矿过程的因素
        1.4.1 微生物因素
        1.4.2 物理化学因素
        1.4.3 工艺技术影响
        1.4.4 其他影响因素
    1.5 微生物浸矿发展趋势
    1.6 生物浸矿工艺学研究
    1.7 论文研究的意义、方向和主要内容
        1.7.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实际矿石
        2.1.2 菌种
        2.1.3 培养基
        2.1.4 试验药剂及试验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细菌培养
        2.2.2 亚铁滴定测定
        2.2.3 活性菌体计算
        2.2.4 摇瓶浸出
    2.3 铜浸出率的计算公式
    2.4 测定方法
        2.4.1 铜离子浓度测定
        2.4.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2.4.3 pH 值的测定
        2.4.4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第三章 细菌基本生理特性及生长的研究
    3.1 微生物生长特征曲线
    3.2 培养基初始PH 值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3.3 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3.4 细菌的驯化
    3.5 Cu~(2+)对细菌中Fe~(2+)氧化活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化铜矿浸出试验研究
    4.1 矿样
    4.2 试验研究
    4.3 常温酸浸试验
    4.4 细菌浸出试验
        4.4.1 矿物粒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4.4.2 矿浆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4.4.3 接种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4.4.4 初始pH 对浸出率的影响
        4.4.5 矿浆电位与浸出率的关系
        4.4.6 有菌与无菌对浸出效果的影响
        4.4.7 Ag~+对浸出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黄铜矿分解的机理分析
    5.1 电位一PH 图的理论基础
        5.1.1 S—H_2O、Fe—HO、CuFeS_2—H_2O 系的电位—pH 图的绘制及其分析
    5.2 黄铜矿晶体性质及其溶解机理
    5.3 在细菌作用下银离子的催化机理
第六章 结论
    1、细菌的基本生理及氧化活性研究
    2、细菌浸出浸渣的研究
    3、细菌浸出过程的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露天矿“废石场”铜金属溶浸提取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稀硫酸浸出氧化铜矿的原理及实验方法
    1.1 稀硫酸浸出氧化铜矿的原理
    1.2 实验研究方法简述
2 矿样分析
    2.1 矿样采集与块度
    2.2 矿相分析
    2.3 容重及化学成份分析
3 浸矿试验
    3.1 试验参数与装置
        1) 浸取液的确定及浓度
        2) 矿样的配制
        3) 浸取方式的确定
        4) 固液比和浸出时间 (周期)
        5) 设备和装置
    3.2 试验方法
    3.3 测定结果
    3.4 数据计算与分析
        1) 浸出液中铜的质量浓度
        2) 浸出率的计算
4 结 论

(9)铜矿峪低品位矿石地下生物浸出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细菌浸出室内试验
    2.1 矿石性质
    2.2 细菌浸出试验
        2.2.1 细菌的培养及条件试验
        2.2.2 加Fe3+的浸出试验
        2.2.3 柱浸试验
3 细菌浸出工业化实施方案及系统构成
    3.1 实施方案
    3.2 工业化系统
        3.2.1 崩落区制液系统构成
        3.2.2 地表堆浸制液系统
        3.2.3 生物氧化系统
        3.2.4 萃取—电积工艺
4 投资估算
5 技术经济指标
    5.1 技术指标
    5.2 成本分析
        (1) 制液系统直接成本 (元/t电铜) 如下:
        (2) 阴极铜制造成本 (元/t电铜) :
        ①辅助材料:
        ②燃料动力:
        ③
    5.3 经济分析
        (1) 产值利润:
        (2) 盈亏平衡点:
        (3) 净态投资收益率:
6 环境影响评价及技术推广前景
    6.1 环境影响评价
    6.2 技术推广前景
7 结 论

四、寿王坟铜矿矿石室内可浸性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岗岔—克莫一带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李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2]抚顺红透山铜矿硫精矿氧化问题研究综述[J]. 李建全.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3)
  • [3]微生物强化浸出氧化铜矿的试验研究[D]. 金吉梅.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8)
  • [4]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工艺研究进展[J]. 高曙光,张卫民,严思静. 湿法冶金, 2008(02)
  • [5]露天矿“废石场”铜金属溶浸提取的试验研究[J]. 吴超,李孜军,周勃,吴爱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02)
  • [6]老鸦冲铜矿氧化矿石室内可浸性试验研究[J]. 龙涛,余斌. 铜业工程, 2006(03)
  • [7]空区存窿矿石细菌浸出室内试验研究[J]. 刘坚.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5(01)
  • [8]地下采空区存窿矿石细菌浸出室内试验研究[J]. 刘坚.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4(06)
  • [9]铜矿峪低品位矿石地下生物浸出可行性研究[J]. 刘媛媛. 矿冶, 2004(01)
  • [10]采空区存窿铜矿石室内可浸性试验研究[J]. 王玉山,王燕. 黄金, 2002(07)

标签:;  ;  

寿王坟铜矿矿石室内浸出性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