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油价创历史新高

纽约油价创历史新高

一、纽约市场油价再创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霍丽君[1](2022)在《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文中指出1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1.1 原油:12月国际油价先降后升,1月多因素推动油价持续冲高2021年12月国际油价先降后升。2021年12月初,因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快速传播引发市场担忧,国际油价延续11月底的跌势,1日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降至65.57美元/桶和68.87美元/桶。随后,"欧佩克+"宣布将视情况灵活调整产量政策,加之奥密克戎变异病毒仅引发轻症、美伊核谈陷入僵局,国际油价震荡反弹,

韩冰[2](2021)在《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文中研究指明1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1.1原油:国际油价10月不断冲高,11月小幅下降10月,市场聚焦于天然气价格高企将促使更多石油用来满足发电和其他工业需求,叠加冷冬预期之下冬季石油需求可能更为强劲,国际油价不断冲高,26日布伦特原油近月期货价格达到86.4美元/桶,为2014年10月31日以来最高。10月,WTI、布伦特、阿曼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81.22美元/桶、83.75美元/桶和81.81美元/桶,环比分别上升9.68美元/桶、8.87美元/桶和8.82美元/桶。11月以来,"欧佩克+"坚持既定增产计划、全球石油需求复苏态势强劲继续给油价带来支撑,但美国要求多个石油消费大国释放战略储备、欧洲疫情进一步发酵施压油价,截至11月19日,11月WTI、

刘倩[3](2021)在《运用平行文本提高金融翻译质量 ——《期货期权达人迷》(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波[4](2020)在《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气候治理在治理主体、谈判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经日益完善,尤其是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使得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中国对于《巴黎协定》的通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及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式微。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全球事务参与的深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引领者”的角色越来越突出,这引起了我们对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思考,在过往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中,中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角色是怎样发生转变的?影响这一转变的因素是什么?在未来的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这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通过引进角色理论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力求搭建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更为准确地分析中国的角色。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可以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过程分为拒绝角色、承认角色和接受角色,并通过三个变量来分析造成不同阶段角色的原因,分别是国家的利益认知,国家的身份认知和国际体系因素,三个变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单独或共同影响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从20世纪70年代到1994年,中国对于国家利益的认知是摆脱贫困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刚刚起步的全球气候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还仅仅停留在科学研究层面,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利益需求,国家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去参与气候治理,而仅仅将其作为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手段。这一阶段正值美苏两强争霸阶段,中国作为后起者认识到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取得发展,在党的十三大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被正式提出,随着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加深,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也明确了此时自己的身份定位,那就是“和平的发展者”。此时的国际环境也较为复杂,日本经济崛起和亚洲“四小龙”腾飞,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发展经济的愿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挫,中国希望通过气候治理这一平台融入国际社会,改变不利的国际环境,而石油价格的下跌,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提供了好的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国际能源环境。这三方面因素造成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被动的参与,表现为拒绝角色。1995-2005年,中国逐渐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范围,此时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变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注重发展质量,但本质上来说,这一阶段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还是服务于发展速度这一目标。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想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苏联解体,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担当作用,这些因素明确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国际体系方面,面对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开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状况,并且科学评估中国的环境问题所带给外部的影响。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者的角色开始出现缺失,这也客观上减轻了中国的减排压力,给中国经济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条件,中国和欧盟提升了在气候变化中的合作水平,加强了中国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这一时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成本较高,因此中国还是倾向于采用煤炭和天然气作为替代,这就使得中国参与气候治理表现出两面性。这三个因素使得中国对于气候治理的参与相对于前一个阶段不再消极,但整体呈现出谨慎而保守的态度,表现为承认角色。2006到2015年阶段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经过改革开放将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到“十五”规划末期中国还未摆脱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大规模的资源消耗和高资本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国家的首要利益认知。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逐步加强,尤其是中国成功的抵御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进一步强化。在国际上与中国一起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了新兴国家群体,新兴国家群体为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原先由欧美所主导的世界格局。而这一时期,全球石油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煤炭消费的增长也十分有限,新能源的使用量开始出现较大增长,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能源结构开始向绿色能源方向发展,这也影响了中国的气候治理参与。因此,基于中国对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认知和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以及受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和油价大幅度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影响,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表现为对角色的接受,开始了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巴黎协定》开创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局面,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自下而上”的减排方式降低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抗性,提高了各国的履约积极性。但美国的退出和欧盟影响力的式微又给“后巴黎”时代蒙上了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的角色开始逐渐突出。而促成中国成为“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角色的,包括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利益认知,“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以及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此时又恰逢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解决全球治理困境的“中国方案”,这与气候治理存在天然的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理念支撑,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积极提供国际气候公共产品,践行“引领者”这一角色。基于上述对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首先,中国的自身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是决定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最根本因素,而将物质因素和观念因素相结合,区别于现实主义“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也区别于建构主义“国家利益是国际体系的建构”,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在面对利益时的主观认知。面对欧美发达国家所搭建的全球气候治理平台,中国更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和身份出发,基于自身的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增强适应自身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最终更有效和积极的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其次,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变化,是世界权力格局转变的一种表征,也是中国逐步崛起的过程。这明确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形成的基本机制,也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参与气候外交。

陈云富[5](2019)在《油价连创新高 供不应求再现?》文中指出进入3月份,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纽约市场油价一度升至每桶60美元附近,创下4个月来的新高,市场疑惑的是,在美国大力发展传统能源的背景下,原油市场再次接近新的平衡?数据显示,3月份开始,国际油价在前期的震荡盘整区间继续向上突破,纽约市场油价从每桶56美元左右,持续升值60美元附近,国内市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价格也从每桶450元左右升至460元上方,创下2018年11月下旬

霍丽君,康凯[6](2018)在《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文中认为1回顾1.1原油2017年12月,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第六个月上涨。北海福尔蒂斯输油管道意外关闭、利比亚一输油管道发生爆炸、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进一步下滑、产油国开始研究减产协议退出策略等因素为油价提供了重要支撑。12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分别为57.92美元/桶、64.19美元/桶和61.60美元/桶,环比分别上升1.38、1.58和0.78美元/桶。

王桂梅[7](2017)在《《中国日报》爱新闻网经济类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 ——以目的论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和深入,人们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日益关注。网络英语新闻作为人们了解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其翻译在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类英语新闻翻译能使不懂英语的国人也能获悉英文采集和报道的新闻,成为国人了解世界经济形势、获取前沿经济资讯的有效途径。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主要针对《中国日报》爱新闻网经济类英语新闻的特点,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分别从名词化结构和长句的扩展两方面,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比如,在翻译名词化结构时,还原其动宾结构或主谓结构,在翻译长句时采用顺译法、倒译法和分译法等,从而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传达准确的信息,便于读者理解。通过翻译和实习报告的撰写,笔者认识到,翻译新闻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读者的需要,有效地传播新闻信息。翻译时不仅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完整翻译,还须考虑到译文是否具有可读性,灵活地进行翻译。因此,笔者始终坚持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本实践报告是笔者亲身经验所得,希望能为经济类英语新闻的翻译研究尽绵薄之力。

李建波[8](2017)在《关联理论指导下《中国日报爱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日益密切。新闻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也变得越发重要,中国读者通过国外新闻洞察各国发生的时事,加深对西方国家的了解。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阅读英文新闻存在困难,因此新闻翻译具有现实意义。本报告首先介绍中国日报网爱新闻的英汉翻译实践项目的背景、翻译的过程和关联理论的核心思想,然后基于关联理论并结合新闻体裁的特点,从新闻标题、导语和主体三个层次对英语新闻汉译的策略进行分析。基于案例分析,笔者发现中西语言上的差异以及中西方读者认知环境的不同,因此,在翻译中应根据认知语境,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获得译本与源语文本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使译文准确、通畅。最后,笔者总结了翻译实践的经验以及关联理论对新闻类翻译的作用。实践表明,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新闻的语境以及读者的认知环境,以确保交际意图的实现。

王军,刘向东[9](2011)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输入型通胀需引起高度关注》文中认为2010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全面上涨态势。特别是受美国持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元贬值和泛滥的全球流动性大大加剧了市场涨价预期,推动全球资源性产品和重要农产品价格震荡上行。进入到2011年,澳大利亚极端天气又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粮食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紧张。联合国粮农

马登科[10](2010)在《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属于经济解释。传统经济学已经不能解释2002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急剧动荡。本文在“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全新视角下,第1-6章分别对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实体经济因素、虚拟经济因素及制度因素进行理论加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国际石油价格已不再被供需所决定,而是由其金融属性所决定。由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和浮动汇率制所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本质(制度性)原因。过剩流动性在实体经济里找不到投资的热土,便冲进了虚拟经济领域,造成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相对萎缩。虚拟经济里过剩的流动性乃国际石油价格急剧动荡的动力之源;第二,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早已三位一体,相互影响和联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尤其是外汇市场,超过100:1的高杠杆交易导致热钱四处游荡,使得美元汇率在高频投机下急剧动荡。国际石油的计价货币美元本身币值的不稳定性必然导致国际石油期货价格陷入动荡。但是自2002年1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过了35%,而国际油价最高时候曾经上涨超过了400%,美元因素只能解释石油价格动荡的部分原因;第三,全球大型的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是石油金融体系内的主导力量。金融工具的高杠杆特性推动他们的投机行为,于是他们利用左右国际石油价格的各种因素诸如美元、股市波动、原油库存、宏观经济指标、天气等等通过石油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市场平台并借助高端的程序化交易系统进行高频度的投机,最终这种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推动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暴涨暴跌。第7章建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冲击的VAR模型,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的动荡将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成巨大冲击。最后,第8章结合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的大背景,构筑起中国的石油金融体系。第9章为全文总结。

二、纽约市场油价再创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纽约市场油价再创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
    1.1 原油:12月国际油价先降后升,1月多因素推动油价持续冲高
    1.2 成品油:欧美汽油价格12月环比下降,1月环比上涨
2 近期石油市场特点
    2.1 WTI与布伦特原油价差12月环比扩大,1月环比缩窄
    2.2 美国原油库存减少,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增加
    2.3 欧佩克12月增产幅度不及预期,产油国供应中断频发引发市场供应忧虑
    2.4 1月WTI非商业净多仓增加
3 近期国际油价预测
附表

(2)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
    1.1 原油:国际油价10月不断冲高,11月小幅下降
    1.2 成品油:10月欧美汽油价格环比均上涨;11月欧洲汽油价格环比上涨,美国汽油价格环比下降
2 近期石油市场特点
    2.1 WTI与布伦特原油价差10月、11月环比均缩窄
    2.2 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减少
    2.3 10月世界石油供应环比大幅回升,年底将保持增长
    2.4 11月非商业净多仓增加
3 预测
附表

(4)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对研究现状的评价及本文研究视角的创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理论框架与变量组合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论析
        一、气候变化问题
        二、全球气候治理
    第二节 国家角色的论析
        一、角色理论论析
        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角色论析
    第三节 国家利益、身份认知、国际体系:变量设置与研究假设
        一、选取利益、身份和国际体系作为变量的理论依据
        二、国家利益、身份认知与国际体系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意义
        三、研究假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拒绝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被动参与(20世纪70年代-1994)
    第一节 基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利益观
        一、气候问题的“非经济”认知
        二、经济高速增长认知产生的背景
        三、基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利益认知下的国家发展策略
    第二节 “后起和平发展者”的身份认知
    第三节 紧张的国际环境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一、周边及国际环境
        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第四节 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国际参与
        一、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二、拒绝角色的环境治理国际参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承认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谨慎而保守参与(1995-2005)
    第一节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一、对气候问题的“经济”认知
        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利益认知的背景
        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认知下的发展
    第二节 “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
        一、“负责任大国”的文化渊源
        二、“负责任大国”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气候治理主体转变与油价大幅上升的国际体系
        一、“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兴起
        二、全球气候治理主体的变化
        三、全球油价大幅上涨的能源体系
    第四节 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一、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二、承认角色的气候治理国际参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受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2006-2015)
    第一节 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第二节 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
        一、中国新兴国家身份认知的产生
        二、低碳经济:新兴国家身份认知下的气候治理路径
    第三节 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与国际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一、新兴国家群体的兴起与气候治理参与
        二、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第四节 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一、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二、接受角色下中国的气候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巴黎”时代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
    第一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者
        一、经济“新常态”的国家利益认知
        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
        三、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
    第二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实践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
    二、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中所用图
附录二 论文中所用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6)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回顾
    1.1原油
    1.2成品油
2石油市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1WTI与布伦特价差略有缩窄;全年价差同比扩大
    2.2美国原油库存下降, 汽油、馏分油库存增加;全年美国原油、汽油、馏分油库存均下降
    2.3突发事件对国际油价构成重要支撑, 地缘政治风险对油价的影响明显增强
    2.4欧佩克减产执行率继续上升
    2.5原油期货合约非商业净多仓再创新高;2017年原油期货合约非商业净多仓大幅提高
3预测

(7)《中国日报》爱新闻网经济类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 ——以目的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项目意义
    第三节 实践报告的结构
第二章 《中国日报》爱新闻网经济类英语新闻文本特点
    第一节 词汇特点
    第二节 句式特点
第三章 基于爱新闻网经济类英语新闻文本特点的翻译示例
    第一节 名词化结构的汉译
    第二节 长句的汉译
第四章 目的论视角下的译例分析
    第一节 目的论概述
    第二节 译例分析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翻译经验
    第二节 翻译教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关联理论指导下《中国日报爱新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Report Structure
Chapter 2 Task Description
    2.1 Task Preparation
        2.1.1 Search f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2.1.2 Preparation of assisted translation tools
        2.1.3 Learning of the principles for news translation
    2.2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Tasks
        2.2.1 The schedule of the task
        2.2.2 Proofreading of the target text
        2.2.3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2.2.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2.3 Feedback on the Target Text
Chapter 3 Relevanc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Relevance Theory
        3.1.1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3.1.2 Context and cognitive environment
        3.1.3 Optimal relevance
    3.2 Relevance Theory in Translation
        3.2.1 Translation as a dual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3.2.2 Relevance-theoretic account of translation criteria
Chapter 4 Case Study
    4.1 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s
    4.2 Translation of News Leads
    4.3 Translation of News bodies
Chapter 5 Conclusion
Reference
Appendix

(9)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输入型通胀需引起高度关注(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全面走高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三、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将更为复杂
    (一) 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虽然脆弱但向好方向不变
    (二) 美元可能继续走弱
    (三) 国际原油价格或将出现明显上涨
    (四) 大宗商品间联动涨价效应明显
四、对主要国际大宗商品2011年的价格走势的预测
    (一) 能源
    (二) 有色金属
    (三) 农产品
    (四) 铁矿石、稀土与焦炭
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大我宏观调控难度
    (一) 加大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二) 加大国内企业转型的压力
    (三) 加大控制价格主导权的压力
六、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输入型通胀的建议
    (一) 打破跨国公司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垄断, 增强我国企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话语权
    (二) 加快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三) 扩大海外投资规模, 建立资源海外供应基地
    (四) 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10)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导论:论文选题及石油金融文献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1.1 传统经济学不能解释2002 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急剧动荡
        1.1.2 “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全新视角下的国际石油价格动荡解释
        1.1.3 构筑中国的石油金融体系乃当务之急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思路
    1.3 石油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1.3.1 石油期货市场理论综述
        1.3.2 石油美元理论研究综述
        1.3.3 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3.4 中国石油金融发展的研究现状
第2章 石油价格决定:石油的金融属性逐步取代商品属性
    2.1 国际石油的供给
        2.1.1 国际石油生产时空布局:“石油峰值论”之争
        2.1.2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石油的生产成本
        2.1.3 国际石油生产重中之重:OPEC产量控制
    2.2 国际石油的需求
        2.2.1 国际石油消费增长趋势:以新兴市场为例
        2.2.2 国际石油消费低碳约束:经济危机后的新能源投资
    2.3 国际石油定价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2.3.1 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变迁史
        2.3.2 国际石油定价现行公式对比
        2.3.3 中国石油定价体系现状
    2.4 国际石油定价的新变化:石油的金融属性
        2.4.1 国际石油衍生品市场的时空竞争格局
        2.4.2 国际石油价格的金融属性逐步取代其商品属性
        2.4.3 发达国家的石油金融体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油期货理论:石油价格决定的新平台及相关实证研究
    3.1 期货的产生、特点和交易流程
    3.2 石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国际石油期货价格主导现货价格
    3.3 石油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
        3.3.1 最优套期保值比
        3.3.2 套期保值效果:以航空燃油为例
        3.3.3 套期保值具体方案设计
    3.4 纽约原油对沪燃料油期货价格之传导实证研究
        3.4.1 指标的选取
        3.4.2 数据处理和计算结果
        3.4.3 小结
        3.4.4 案例:中国大豆产业的“沦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油美元理论:美元对国际油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石油美元理论
        4.1.1 石油美元的产生及影响
        4.1.2 石油美元的规模和投资特点
        4.1.3 “石油欧元”的挑战
        4.1.4 石油美元与中国
    4.2 石油美元环流理论
    4.3 美元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传导机制分析
    4.4 美元汇率变动对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4.5 美元、道琼斯指数、上证综指和原油之间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油投机基金:投机基金持仓头寸对国际油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石油投机基金的构成、规模及特点
        5.1.1 对冲基金
        5.1.2 期货投资基金(CTA)
        5.1.3 银行
        5.1.4 机构投资者
        5.1.5 私人股权基金
        5.1.6 指数基金
    5.2 投机基金持仓头寸对国际油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投机基金持仓头寸指标的选取
        5.2.2 实证分析
    5.3 国际石油期货价格波动的合理性:最优投机理论
    5.4 国际石油期货价格预测的复杂性:其他短期影响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际石油价格动荡的根源:美元本位制加上浮动汇率制
    6.1 历史的视角:三大汇率制度体系下的石油价格波动
        6.1.1 金本位制下的石油价格(1816──1944 年)
        6.1.2 美元-黄金汇兑本位制下的石油价格(1944 年7 月──1971 年8月)
        6.1.3 美元本位制与浮动汇率制下的石油价格(1971 年8 月至今)
    6.2 国际货币体系制度安排:蒙代尔对决弗里德曼
        6.2.1 货币三态论
        6.2.2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百年之争
    6.3 失去黄金“锚”的美元本位制: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
        6.3.1 资本存量严重脱离真实GDP增长
        6.3.2 金融市场交易规模逐步膨胀
        6.3.3 投机逐步主导虚拟经济的发展
        6.3.4 全球生产消费不平衡
    6.4 经济危机中的高盛案例:高杠杆加程序化交易
    6.5 零和博弈的背后:金融危机损失的美元到底哪去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对中国宏观经济冲击实证分析
    7.1 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变动与中国宏观经济
    7.2 VAR模型
    7.3 变量选择和数据描述
    7.4 计算结果和小结
第8章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构筑
    8.1 构筑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8.1.1 积极寻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8.1.2 争取扩大人民币结算试点到石油领域
        8.1.3 稳定人民币汇率: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
        8.1.4 争取建立更加协调统一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
    8.2 构筑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具体战略
        8.2.1 争夺国际石油金融体系的定价权:尽快推出石油期货品种
        8.2.2 设计简单科学的中国的石油衍生品交易品种:最多到期权
        8.2.3 维护中国石油价格的平稳:利用巨额美元储备组建国家石油基金
        8.2.4 继续完善石油外交机制:贷款(美元储备)换石油
        8.2.5 依据开发性金融理论:建立政策性的石油金融机构
        8.2.6 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保障:继续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8.2.7 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服务对象:引导中国相关石油企业合理利用石油期货期权套期保值
        8.2.8 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大力培养中国高端石油期货人才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存在的问题
    9.4 本文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四、纽约市场油价再创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J]. 霍丽君. 国际石油经济, 2022(01)
  • [2]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J]. 韩冰. 国际石油经济, 2021(11)
  • [3]运用平行文本提高金融翻译质量 ——《期货期权达人迷》(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刘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4]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 李波. 山东大学, 2020(02)
  • [5]油价连创新高 供不应求再现?[J]. 陈云富. 金融世界, 2019(04)
  • [6]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J]. 霍丽君,康凯. 国际石油经济, 2018(01)
  • [7]《中国日报》爱新闻网经济类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 ——以目的论为视角[D]. 王桂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8]关联理论指导下《中国日报爱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李建波.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9]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输入型通胀需引起高度关注[J]. 王军,刘向东. 中国经贸导刊, 2011(05)
  • [10]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D]. 马登科. 吉林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纽约油价创历史新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