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经济没有“崩溃”?

为什么中国经济没有“崩溃”?

一、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崩溃”?(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华,滕建滔[1](2022)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党组织的现代性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努力建造以党组织为组织实体的价值共识核心发源地的功能主体,以党组织公有属性为价值关系的社会网络,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生成的主体,以中国社会现代化推动世界社会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方向,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变革者与主导者,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结构、内容、功能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韩德睿[2](2021)在《历史制度主义权力观:论国际关系中国家的制度性权力转换》文中研究指明借鉴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的渐进式变迁基本观点,本研究着重分析了国际制度中制度性权力的渐进性,即制度性权力的转换。具体来说,特定国家会通过一种合法的、渐进的、成本低且效果显着的方式,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对本国的制度性权力进行转换,最终实现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本文的研究重点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历史制度主义的权力观念;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国际制度的特点;国家的制度性权力转换过程,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以及制度性权力转换的多种后果。本文意在阐明,在承认存在激进变迁或重大转折的同时,国际制度和制度性权力具有普遍的渐进性特点;用渐进性的视角去理解国际关系是重要的,不应为变化而变化,而是要关注变化的过程和因果关系,以此才能为随时可能发生的真正变化做好准备。基于这些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国际关系中的制度性权力,以及国际关系视角下的历史制度主义权力观这几项关键的概念进行了全面阐述。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以及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一道,并称为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三种理论都有着对制度独特的见解。而历史制度主义是三大理论中关注时间和过程最多的,这与本文的主导思想完全吻合。其次,在全面介绍制度性权力概念的基础上,对制度性权力的内涵进行进了一步的延伸。制度性的权力的定义是,一种国家持有的,基于已有国际制度,合法且具有渐变性的间接权力。制度性权力具有五种性质,分别是非排他性,相对非公平性,合法性,间接性以及渐变性。最后,提出历史制度主义权力观。这种观点认为,在国际制度备受各国重视的今天,对寓于其中的权力进行渐进性的转换是国家的一种重要的且具有合法性的战略行为。第二章着重探讨了在制度性权力转换之前,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国际制度的特点。为什么许多国际制度虽然经常出现剧烈的小范围颤动,但总体上它们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或者说,为什么制度的稳定性是重要的。国际制度难以更迭的原因有四个,包括国际体系单一化与国际制度黏性,全球化不可逆与国际无政府假定。国际制度的渐进式变迁包括替代,堆叠和漂移。关键节点和路径依赖理论试图解释文章的前提假设之一即国际制度确实在发生着变化,但并不是在剧烈转变,这种转变需要特定事件的刺激,并在刺激之后继续维持一种稳定的路径依赖状态。最后,文章讨论了国家为什么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制度环境中对制度性权力进行转换而不是重塑。其原因包括转换的隐蔽性,低成本性以及合法性的增持。总之,虽然历史制度主义主要用来分析国内制度,但是历史制度主义和国际制度之间是存在互嵌性的。第三章展现了制度性权力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遵循了从原始权力的持有到新权力的再持有的理念。在国际制度设立或者准备设立之前,原始的制度性权力就已经开始积累。在国际制度正式建立之后,制度性权力首先会分配给参与制度的各个国家。随着制度内各个国家博弈的展开以及制度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度性权力会变得集中,渐渐的有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集团把持。在持有了制度性权力之后,国家开始运用制度性权力。这些运用包括了制度霸权、制度约束和制度竞争等行为。而运用制度性权力的过程,就是检验制度性权力的过程,国家会在这一过程中判断权力的有效性和权力的成本收益,以决定对制度性权力进行调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加之国家对制度性权力的检验,国家将会更新制度性权力,这种行为包括制度退出或威胁退出,以及在制度框架内重新谈判等等。在更新之后,如果国家获得了新的制度性权力,国家会继续以一种合法和低成本的方式对国际制度甚至国际体系施加影响。如果国家的更新行为失败,则会面临一系列不利的后果,甚至会使国家后悔对制度性权力进行转换。第四章讨论了制度性权力转换的后果。除了权力的后果以外,引入两种概念来解释制度性权力转换的制度性后果,包括预期后果和非预期后果。一个人或组织做出每一项行为之前,例如改革等等都会有一个期待的理想目标,如果这个目标最终实现,那么预期后果就形成了。非预期后果就会比预期后果更加复杂一些了。非预期后果指的是没有预期或预见的人或组织的有目的行动结果。从制度以外的视角,将制度性后果假设分为四种,非预期制度成熟,预期制度成熟,非预期制度崩溃,预期制度崩溃。第五章作为案例分析的章节选取尼克松冲击作为第二个案例,它是指由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71年为了应对美国国内不断增加的通货膨胀和其他国家对美元的操纵,实行的工资和物价冻结,进口附加费以及单方面取消直接国际美国美元兑换黄金等一系列经济措施。到1973年,以自由浮动的法定货币为基础的现行制度实际上取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尼克松虽然又一次令美国背上了单边主义的骂名,但是他拯救了美元,维护了美国的金融霸权这一重要的制度性权力。这一案例良好的诠释了制度性权力几乎每一个性质。

马淑琴[3](2021)在《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在第二国际时期,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内外引起激烈的争论,造成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解的混乱,这无疑对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考察了关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各种争论及其自我辩护,剖析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实质,并结合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和列宁的革命辩证法,探讨了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从而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命力。首先,本文考察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挖掘了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全面阐释了围绕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各种争论及其自我辩护。伯恩施坦面临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修正。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折中主义和空想主义,混淆马克思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关系,用新康德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贬低为庸俗唯物主义。伯恩施坦彻底否定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主张“运动就是一切”,反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崩溃论”,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在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内,人们围绕着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这些主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伯恩施坦也对此进行了自我辩护。我们只有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立场,才能真正认清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实质。其次,本文指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依托实证主义、机会主义、新康德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其理论实质是:用实证性取代辩证性,用局部性割裂整体性,用改良性抹杀革命性。伯恩施坦批判马克思陷入黑格尔辩证法陷阱,他认为马克思对现实运动的辩证考察是对事物进行真正科学观察的障碍。伯恩施坦主张,对事实应采取直观的态度,他将自然科学方法移植到对社会生活、政治制度、法权关系和社会观念的判断当中,用实证性取代辩证性。伯恩施坦从新康德主义出发,在纯粹理论和应用理论之间进行划界——纯粹理论是从全部经验中推演出来的认识原理且具有不变性,应用理论所针对的是各个现象或各个实践事例且具有可变性——导致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伯恩施坦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整体性割裂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部性,导致唯物主义历史观庸俗化。伯恩施坦反对阶级斗争,将社会主义的实现寄托于资本主义改良政策,强调对立面斗争外的相似力量的合作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一系列改良主义策略。他认为马克思的革命策略已经过时,主张通过议会民主实现社会改良,最终导致用改良性抹杀革命性。最后,本文在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实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和列宁的革命辩证法,进一步探讨了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从而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卢卡奇揭露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实证性,认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总体性辩证法,即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统一关系基础上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既是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又是历史过程中的客体,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才能实现这种总体性的辩证法,扬弃物化的社会关系,实现共产主义。列宁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改良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通过俄国十月革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证明了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批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同时,导致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许林[4](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提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王戴林[5](2020)在《认知理论视角下的美国朝核政策研究 ——以奥巴马和特朗普时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为什么美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对朝施行了诸多政策,却未能成功解决朝核问题?本文以罗伯特·杰维斯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美国总统对朝知觉是影响美国朝核政策成败的关键因素——当美国总统长期对朝存在着错误知觉时,美国的对朝政策总是陷入困境,美朝冲突不断、关系持续紧张,半岛问题难以成功解决;当美国总统对朝进行调整知觉、采取符合半岛实际的朝核政策时,美朝冲突减少、关系趋于缓和,朝核问题回归对话解决轨道,半岛局势日益稳定。本文对奥巴马时期的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和特朗普时期的对朝“极限施压”政策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奥巴马时期的对朝“战略忍耐”政策高估了“朝鲜崩溃论”、对朝判断脱离实际,高估了对朝制裁效果、轻视朝鲜的抗压能力,低估了朝核计划进展、轻视朝鲜核打击能力,最终导致半岛局势更加紧张。但该政策也为后任应对朝核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特朗普时期的“极限施压”政策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朝鲜崩溃论”、对朝判断回归实际,正视了对朝制裁效果和朝鲜的抗压能力,正视了朝鲜的核计划进展与核打击能力,从而促使朝核问题重回对话谈判轨道,半岛局势恢复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该政策能否完全解决朝核问题还有待时间检验。

李孝文[6](2020)在《“文革”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前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于如何评价和认识“文革”经济发展史,“文革”结束即已经开始。但作为对“文革”经济史开展学术性研究,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近四十年。梳理学界近四十年的相关成果论着,可将其分为研究“起步”、“争鸣”和“拓展”三个阶段;期间,“崩溃边缘论”和“有所发展论”的讨论,是学界学术争鸣的主要内容。它既是认识与深化“文革”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探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文革”经济史的研究,虽然成果已经不少,但却还没有一篇涉及国内外“文革”经济史研究的学术综述;这对准确把握“文革”经济史“崩溃边缘论”和“有所发展论”异同与争论误区,深化“文革”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便是本文选题的学术价值。本文通过对已有学术文献的综合梳理与分析,以绪论开篇,在各阶段设章,进而阐述深化研究思考,铺垫五章框架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梳理分析已有学界研究文献,确立论文选题研究意义与价值;爬梳已有研究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涉及内容,寻找深化的瓶颈,形成递进式深化研究,最后构成前沿研究的思考,铺垫五章研究框架。第二章:研究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5年)。李成瑞是学术研究开始的代表者,柳随年、吴群敢、赵德馨和美国《剑桥》学者等的跟进研究,基本共识有:“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历经了“三落两起”或“三起三落”五或六个阶段;“文革”经济“一度濒临崩溃边缘”但同时也“有所发展”,则对应了中共高层和若干《决议》认识。第三章:学术分歧阶段(1996-2008年)。1996年开始,在“总体上整个国民经济”的“濒临崩溃边缘”和“有所发展”之间,形成了以席宣、金春明、王海光和陈东林、武力等学者的对垒;“崩溃边缘论”的支撑,集中在“经济体制”、“人力资源”、“贫困化”三大“危机”和以某些发展取代了应有大发展;“有所发展论”则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工业交通、农业、科学技术及三线建设也取得了一定发展等相应。台湾陈永发教授则认为:与其争论“崩溃”还是“发展”,“毋宁说是老百姓的生活并无任何实质改善”。第四章:研究进一步拓展阶段(2009-2018年)。该阶段在前阶段学术争鸣缺乏实质性交锋而渐趋冷却和又在“文革”爆发五十周年前后呈中观、微观方面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态势:在陈东林新着关于“文革”经济“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现代化进程的四个起步”及与改革开放的联系等方面,持续其“有所发展”观点外,则深化了三线建设、福建等省区乃至深入县域、家庭等个案等中观与微观方面的研究。第五章:研究瓶颈的突围分析。本章在二、三、四章研究递进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文革”经济史研究深化的关键,要在“崩溃边缘论”和“有所发展论”的争鸣中,避免自言自语、各说各话的研讨范式,进而在实质性问题的交锋中达成共识;“崩溃边缘论”和“有所发展论”的分歧,实际是“文革”经济史总体评价问题的两面而非相互否定的结论;客观正视“文革”时期经济“有所发展”研究,则更应关注为何没有获得更好更大的“应有发展”并深化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正确选择的认识;探寻“文革”经济与改革开放经济的关系,则应立足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再出发的当下,如何继续与深化市场经济改革。这样,将有助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准确认识。

张海成[7](2020)在《卡尔·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文中认为卡尔·波兰尼是从经济思想史入手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过程的。他通过对早期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经济生活本来是嵌含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屈从于市场之下,这就形成了社会与市场的博弈。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劳动力、土地和货币的商品化为条件,这是人类不幸的开端。为使人和社会免遭市场的摧残,自发的社会保护应运而生。所以波兰尼认为市场永远无法完全脱嵌于社会,纯粹的自律性市场就是一个乌托邦。市场扩张和社会保护所形成的双向运动引发了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社会灾变,法西斯主义兴起就是因为其为资本主义危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文明的崩溃是缘于国际制度的损坏,以及由市场经济无节制扩张所导致的种种社会灾难。波兰尼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手段,这个问题将无法解决,而政府的手段不可避免地运用政治权力将自由市场经济置于社会的有效控制之下。同时,为防止极权主义产生,必须要为扩大民主治理而进行斗争。因为政治权力与被赋予民主权力的公民相结合,才是对抗市场无情扩张的最佳制衡力量。波兰尼也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和道德危机。他认为对自由、民主和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塑造是社会危机的真正出路。波兰尼运用整体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剖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方法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全新视角,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吴振鹏[8](2020)在《1917年俄国革命期间民众与政府关系研究 ——基于国家机器崩溃与重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基于国家机器崩溃及重建的视角,考察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前到十月革命结束后这段时间里俄国民众与政府关系的互动过程。从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到十月革命最终建立新型国家,期间经历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广大民众政治立场的不断变化。而这些政治力量与广大民众之间如何互动,对俄国革命进程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因此,厘清1917年俄国革命期间民众与政府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俄国革命进程及其历史意义。民众与政府的关系变化是政府能否维持正常统治的关键,也是决定一场彻底的革命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俄国革命期间影响民众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土地与面包问题等等。然而1917年俄国革命不同于一般革命,它是一场接连推翻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彻底革命,革命过程中国家机器经历了被摧毁、再重建、又被破坏、以及建立新型国家机器等多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民众与政府间关系也随着国家机器的崩溃与重建而发生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家机器崩溃与重建时期民众自发性与政府主动性二者关系变化的分析,探讨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因无法正确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而必然倒台的结局,以及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迅速建立新型国家机器以及正确引导民众对巩固新政权的重要性。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革命前民众与沙皇政府的关系。这一时期由于国家机器仍然有效,即使民众与沙皇政府之间矛盾众多,但民众自发性还没有出现,政府处于主动地位。第二部分论述国家机器崩溃时双方关系的变化。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即二月革命结束后、四月事件和民众需求正式提出后,因为国家机器的崩溃,民众自发性开始出现,政府开始着手重建国家机器,但却没有从民众需求入手对其加以引导,结果使得政府主动性和民众自发性都不断提高,双方关系也不断恶化。第三部分考察国家机器重建期间民众与政府的关系。七月事件前后国家机器重建已经完成,但随着政府主动性和民众自发性的不断提高,双方关系也随着国家机器的重建走向彻底的对立。第四部分是十月革命与重建新型国家机器的实践。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民众与布尔什维克间开始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众与政府关系,但此时国家机器的重建仍未完成,所以双方关系依然是不正常的,但布尔什维克通过重建国家机器和对民众进行引导两种手段,使民众自发性消失的同时政府主动性也得到完全恢复,最终使双方关系正常化。

王彩虹[9](2019)在《罗宾·布莱克本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理论。它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演进规律的论证,为人类社会走向更加文明美好的未来指明方向。在对具体社会形态的论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采取客观、辩证的历史分析与哲学批判态度。对奴隶制的研究亦是如此,他们不仅给出了关于奴隶制的一般分析,而且对美洲的现代奴隶制也有所关涉。他们认为,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奴隶制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特定历史条件的独特表现形式,它不只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一种理性分析给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带来很大的启发,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罗宾·布莱克本(Robin Blackburn)试图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奴隶制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借鉴其他思想资源开展关于以美洲奴隶制为代表的新奴隶制的深入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他将发生在15到19世纪,产生于美洲大陆的殖民地奴隶制称为“新世界奴隶制”,简称“新奴隶制”。他的新奴隶制思想从分析资本主义动态发展历史的维度出发,展开了对美洲奴隶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体等的历史化的哲学分析,从而形成一种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进而将对该问题的研究推向一个更为空间化的、历史化的、动态化的较为整体的视角。在布莱克本看来,美洲奴隶制度并不是一个旧世界的古老遗迹,而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现代劳动力体系,它能够满足新兴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其空间拓展,产生了具有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种植园奴隶制。其实,“新世界”主要是指当时资本主义发现的未被开垦、未被教化、未被资本主义统治了的美洲大陆,新奴隶制推动了殖民地向资本主义的最终走向。与古代传统的建立在“自由经济”基础上的旧奴隶制生产方式相比,新世界奴隶制度在性质上是全新的,它以“自由的”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更多地体现出商业化特征,是一种“商品经济”的形态。奴隶种植的烟草、糖和棉花促成了一个广阔的新的消费世界的诞生,新奴隶制使大西洋贸易成为16世纪到19世纪全球交易的领头羊。他强调,新奴隶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逻辑的第一个最不伪装的表达。随着奴隶种植园的兴起,美国的奴隶制变成了“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产物和附属物”,奴隶制的利益是原始积累的核心,扩张的原始积累为工业资本主义铺平了道路。虽然奴隶种植园不是资本主义企业,但它们也不像东欧的封建庄园那样远离资本主义模式,正因为如此,研究美洲种植园奴隶制的合理路径应当从研究资本主义及其发展历史来进行切入。通过对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兴起、美洲大陆的奴隶制度、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及新世界奴隶制下的英国工业主义的研究,布莱克本得出结论:奴隶贸易和与种植园有关的经济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熔炉提供了其所需要的氧气,原始积累是“延伸的”,而不是“一个插曲”,它是资本主义过程中的一个持续进行的方面。由此出发,布莱克本提出了他关于新奴隶制和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一个连贯的、有效的、唯物主义的分析,从而提供了一个关于新奴隶制的发展历史及其在资本主义进程中重要意义的合理解释。与此同时,正是在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启示下,布莱克本通过具体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展,形成了自己对于未来社会形态的价值预设和总体设想。他在对殖民地奴隶制基础上的近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探究后,看到了理想社会形态的曙光,进而预设了他所认可的未来社会模式,即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审视布莱克本关于美洲殖民地的奴隶制思想,对于我们深化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养分。全文立足于唯物史观展开对布莱克本新奴隶制思想的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出其颇具唯物史观属性的新奴隶制思想所呈现的逻辑关系。第一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共有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布莱克本新奴隶制思想的理论缘起。第二章主要阐释新奴隶制思想的主旨,重点说明了15世纪产生于美洲大陆的新奴隶制是国际资本主义时代殖民主义的特定产物。从其本质来看,它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交换为媒介,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新奴隶制,是一种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理性生产方式;从其表现形式而言,新奴隶制是一种具体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方式,种植园奴隶劳动构成一种明显的资本主义劳动体系,这些均是资本主义逻辑的直接表达,也是布莱克本新奴隶制思想的核心。第三章重点考察布莱克本新奴隶制思想中关于美洲奴隶制运行的动力源问题。布莱克本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去解释新奴隶制的驱动力,主要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扩张积累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在他看来,新奴隶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方式,新奴隶制的利益是原始积累的核心。同时,扩张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种植园以奴隶贸易为主的经济效益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铺平了道路。第四章集中论述新奴隶制的固有矛盾。布莱克本通过认真分析种植园黑人奴隶被奴役、被异化的状态后认为,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正是如同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一样,是一种被压迫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因此,黑人奴隶必然会奋起反抗,并成为自我解放(美洲废奴运动)的中坚力量。在他看来,这样一种自我解放方式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新的认识以及经济活动的新的建构。正是通过对特定社会结构下的社会主体的存在状态和新奴隶制的未来命运的分析,才更加揭示了新奴隶制走向终结的必然结果。同时,旧结构的解体意味着必须走向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美洲奴隶制具体研究的启发下,布莱克本才形成了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价值预设和制度安排。因此,第五章详细探讨新奴隶制的目标指向,即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预设和未来社会主义的构建性思考。在他看来,经济民主的社会是坚持公平、民主、正义、自由的社会,因而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它将更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结语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布莱克本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新奴隶制思想作出总结和审视,揭示出其新奴隶制理论体系的合理内核和价值意义。总体来看,全文是以新奴隶制为基础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揭示以及对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下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的进一步认识。将现实和具体问题回归到历史来进行考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重要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就是对现代人类存在状态之基本框架的分析,是对现代文明发展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作为一个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布莱克本的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与传统对奴隶制的研究不同,布莱克本把新奴隶制看作是资本主义时代下的一种新的形态呈现和制度模式,将它作为资本主义研究的事实基础和逻辑起点,重点讨论的以美洲奴隶制为代表的新奴隶制这样一种新型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揭示出资本主义在快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积累和发展手段,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危机,进而阐明它如何为未来社会主义铺平道路。综合来看,布莱克本基于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研究的有益补充,因此,研究其思想不仅有益于深化和拓展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而且能够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未来方向提供一些新的可能思路和视野。

慕冬亮[10](2019)在《软件漏洞发现、识别及诊断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软件系统已经应用到现实世界中的各个方面,因此软件系统的漏洞严重威胁着用户,企业,甚至国家。而即使软件开发者用尽最大努力,软件漏洞在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且无法避免。软件公司建立自己的测试团队,并利用各种方式,如模糊测试(Fuzz Testing)来发现各种软件系统中的存在的漏洞。然而,随着软件复杂度的日益增加及软件开发周期的日益缩短,检测软件漏洞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这导致软件公司的内部测试团队已然无暇在软件发布之前检测到所有可能的漏洞。当这些漏洞被有意或无意间触发之后,软件系统就会非正常退出或者崩溃,从而严重影响软件的可靠性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修复软件系统中的安全漏洞使其不再受攻击,如今的软件厂商除了软件漏洞挖掘技术之外,还采取以下两种新的策略。一,软件供应商通过各种漏洞报告网站,或漏洞赏金计划来鼓励软件用户(如黑客,安全分析人员,研究学者,普通用户等)提交漏洞报告。随后,软件开发者通过分析漏洞报告并重现该漏洞来识别这些软件漏洞。通过漏洞重现,软件开发者可以很容易找到漏洞的根本原因。二,软件供应商会自动化地收集软件崩溃报告,并从中分析并定位软件漏洞的根本原因。软件开发者对崩溃报告中的信息(如Core dump/Memory dump)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找到导致软件崩溃的漏洞,以及崩溃的传播过程。综上所述,当软件厂商获知漏洞细节之后,他们会开发出来对应的漏洞补丁来修复漏洞,以防被别有用心的攻击者所利用。因此,对于一个软件漏洞,我们可以通过增强三个阶段—软件漏洞挖掘,软件漏洞重现,软件崩溃分析来提升软件漏洞的发现、识别及诊断技术。同时,这三个阶段的性能,以及效果提升对于最后的漏洞修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三个阶段,我们利用一些新型方式,如硬件辅助,深度学习来提高其性能及效果。现有的基于代码覆盖率的二进制模糊测试主要受限于繁重的动态插桩,其性能远低于源码级别的模糊测试。在漏洞挖掘阶段,我们设计了 PTrix,利用Intel PT这个硬件特性来替代繁重的动态插桩来收集代码覆盖,从而提高二进制模糊测试的性能,并且发现新的深层次漏洞。在漏洞重现阶段,我们首次对大量现实世界中的安全漏洞,执行一个大规模的经验性实验来调研软件漏洞的可重现性。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漏洞报告中普遍缺少各种信息,并且现实世界中的安全漏洞具有很低的可重现性。同时,众包收集的信息可以帮助安全分析专家提高漏洞复现的成功率,但是在解决不可重现的例子时仍然面临很多关键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寻找解决方案,我们调研了黑客,学者以及工程师这些软件安全方向有丰富领域专长的人。除了因特网范围内的众包,我们还发现安全专家重度依赖人工调试以及试探性的推测来推断丢失的信息。最后,在软件崩溃分析阶段,POMP利用Intel PT记录软件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流,并通过逆向执行恢复程序执行过程的数据流,从而定位导致程序崩溃的根本原因。其中POMP利用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来进行内存别名分析。而假设检验的计算复杂度是指数级的,严重影响崩溃分析的性能和效果。为了提高内存别名分析的效率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尝试。一,我们设计POMP++,并引入逆向执行机制来恢复程序崩溃之前的执行状态。此外,POMP++利用静态分析Value-set Analysis来确认内存别名关系,从而提高数据流恢复的能力;二,我们设计并开发了 RENN,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学习二进制代码访问内存的特征。然后它推测内存引用所访问的内存区域。由于不同的内存区域天然说明它们之间non-alias的关系,我们的神经网络框架可以极大减少假设验证的负担,以便更好地追踪二进制中的non-alias关系。我们通过对比这些工作与现有工作来评估对应的有效性。我们的结果表明,PTrix可以在给定时间内获得更好的测试速度以及达到一些其他工具错过的代码区域。此外,PTrix还找到了在之前测试完善的二进制文件中35个新的漏洞,表明其可以补充现有测试工具的能力;POMP++可以定位到大多数现实世界中漏洞的根本原因,同时更加精确地和有效地定位导致程序崩溃的程序语句,使得软件崩溃诊断更加方便;RENN可以极大地提高诊断软件崩溃根本原因的效率。与现有的先进工作相比,RENN可以到达平均快36.25%的执行速度,检测到平均多21.35%的非内存别名对,最终成功诊断出更多例子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崩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崩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中国共产党指导理论的现代性
    (一)阐释封建社会组织指导理论缺乏现代性———引入希尔伯特数学思想的证明
    (二)证明封建社会组织指导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现代性
三、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现代性
    (一)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劳动的主体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
    (三)中国共产党具有创新价值生成的功能特征
四、结论

(2)历史制度主义权力观:论国际关系中国家的制度性权力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制度性权力
        (二)历史制度主义
        (三)国际制度中的权力现象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方法
        (二)内容分析方法
        (三)历史分析方法
    第五节 文章结构
    第六节 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厘定和观念路径提出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概念和比较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国家的制度性权力:定义和性质
        (一)制度性权力的定义
        (二)制度性权力的五种性质
    第三节 历史制度主义中的转换:概念和运用
    第四节 历史制度主义权力观:一种观念路径
        (一)权力本体内存在着时间维度和过程维度
        (二)权力依赖甚至依附于和国际制度的关系
        (三)权力的延续比寻找新的权力优势更重要
第二章 转换之前: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国际制度
    第一节 国际制度因何难以更迭
        (一)国际体系单一化与国际制度黏性
        (二)全球化不可逆与国际无政府假定
    第二节 渐进式的国际制度变迁
        (一)国际制度的替代
        (二)国际制度的堆叠
        (三)国际制度的漂移
        (四)国际制度中的路径依赖与关键节点
    第三节 国家因何转换而非重塑制度性权力
        (一)制度性权力转换具有隐蔽性
        (二)制度性权力转换具有低成本性
        (三)制度性权力转换可以增持合法性
第三章 国家的制度性权力转换:基于历史制度主义权力观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国家的制度性权力积累和持有
        (一)制度性权力的非排他性积累
        (二)制度性权力的非公平性持有
    第二节 国家的制度性权力运用
        (一)国际授权:在制度内运用权力
        (二)制度霸权和制度现实主义:在制度外运用权力
        (三)制度性权力运用后的防御性调整
    第三节 国家的制度性权力更新
        (一)议价和谈判策略
        (二)重新谈判策略
        (三)制度退出策略
        (四)威胁性制度退出策略
        (五)重新加入制度策略
第四章 转换之后:制度性权力转换的后果假设
    第一节 国家的制度性权力再持有或丧失
    第二节 非预期制度成熟和非预期制度崩溃
    第三节 预期制度成熟和预期制度崩溃
第五章 案例研究:1971 年的“尼克松冲击”和美元霸权的救赎
    第一节 渐进式的国际货币制度变迁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元霸权的建立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元霸权的危机
    第四节 “尼克松冲击”和美元霸权的转换
第六章 结论和余论
    第一节 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弱势形象与复合型强势地位:制度性权力转换和中国崛起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3)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写作思路
第1 章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问题缘起
    1.1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1.1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1.2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
    1.2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1.2.1 伯恩施坦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1.2.2 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布朗基主义”的理解
        1.2.3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新康德主义基础
    1.3 关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各种争论及其自我辩护
        1.3.1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
        1.3.2 反对“崩溃论”
        1.3.3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第2 章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实质
    2.1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用实证性取代辩证性
        2.1.1 批判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
        2.1.2 直观事实而歪曲现实运动
    2.2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用局部性割裂整体性
        2.2.1 纯粹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划界
        2.2.2 唯物主义历史观庸俗化
    2.3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用改良性抹杀革命性
        2.3.1 提倡改良主义的策略
        2.3.2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过时论
第3 章 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3.1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3.1.1 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辩证统一关系
        3.1.2 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3.2 列宁的革命辩证法
        3.2.1 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的坚持——无产阶级斗争
        3.2.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3.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1.4.1 研究重点
        1.4.2 创新之处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4.2.1 远方的乌托邦
        4.2.2 愚昧的中国
        4.2.3 黄祸论
        4.2.4 中国崩溃论
        4.2.5 中国威胁论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5.3.1 注重关注度
        5.3.2 彰显独特性
        5.3.3 扩大接触面
        5.3.4 铺陈情感律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认知理论视角下的美国朝核政策研究 ——以奥巴马和特朗普时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提出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结构安排
第一章 知觉理论的理论阐述和分析框架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理论
    第二节 美国朝核政策陷入困境的知觉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奥巴马时期的对朝知觉与“战略忍耐”政策
    第一节 奥巴马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的出台背景
    第二节 对朝知觉下“战略忍耐”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节 奥巴马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的知觉理论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朗普时期的对朝知觉与“极限施压”政策
    第一节 特朗普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出台背景
    第二节 对朝知觉下“极限施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节 特朗普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知觉理论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觉理论视角下奥巴马和特朗普时期朝核政策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对朝鲜及其政权的知觉比较分析
    第二节 对朝鲜制裁效果的知觉比较分析
    第三节 对朝鲜核武能力的知觉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文革”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前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意义
        1.1.1 社会与学界分歧
        1.1.2 深化研究的价值
    1.2 总体研究概况简介
        1.2.1 研究的三个阶段
        1.2.2 研究的内容概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1995 年:研究起步阶段
    2.1 起步阶段相关论着
    2.2 “文革”经济史研究的起步
        2.2.1 研究开始的代表者
        2.2.2 国内学术跟进研究
        2.2.3 国外学术跟进研究
    2.3 本阶段小结
第3章 1996-2008 年:学术分歧争鸣阶段
    3.1 分歧阶段相关论着
    3.2 学术研究分歧的开端
    3.3 赞同“崩溃边缘论”的观点
        3.3.1 在体制人力民生领域的“危机”
        3.3.2 以某些发展取代了应有大发展
    3.4 主张“有所发展论”的观点
        3.4.1 社会生产力指标显示有所发展
        3.4.2 工农交科三线建设方面有成就
        3.4.3 用“有所发展”更加符合事实
    3.5 “文革”时期三线建设评价
        3.5.1 三线建设存在的问题
        3.5.2 三线建设取得的成就
    3.6 省区市经济发展研究的拓展
        3.6.1 北京市经济的研究
        3.6.2 山西省经济的研究
        3.6.3 内蒙古区经济的研究
    3.7 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关系
        3.7.1 为经济发展奠基物质基础
        3.7.2 为对外经济交往积累经验
        3.7.3 有助突破传统体制“栅栏”
    3.8 本阶段小结
第4章 2009-2018 年:研究深化拓展阶段
    4.1 拓展阶段相关论着
    4.2 “有所发展论”的继续推进
        4.2.1 “有所发展论”不断完善
        4.2.2 弱化“崩溃”强调“发展”
    4.3 “文革”经济史个案继续研究
        4.3.1 三线建设评价研究的继续
        4.3.2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拓展
        4.3.3 家庭经济生活研究的拓展
    4.4 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关系研究深化
        4.4.1 为建立工业体系做出贡献
        4.4.2 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起步
    4.5 本阶段小结
第5章 “文革”经济史研究的思考
    5.1 “崩溃边缘”与“有所发展”不是相互否定
    5.2 关注“有所发展”更应关注应有的更大更好发展
    5.3 “文革”与“改开”的经济发展关系应盯住机制体制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卡尔·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波兰尼生平及《巨变》的写作背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论文的主要观点、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波兰尼视野下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崩溃
    第一节 均势制的失败与和平的终结
        一、百年和平与均势制度
        二、国际金融与战争危机
    第二节 金本位制的崩溃与重建
        一、金本位制的崩溃
        二、金本位制重建的失败
    第三节 自律性市场制度的瓦解
        一、自律性市场制度的概念
        二、社会与市场之间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波兰尼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
    第一节 经济制度的演变和市场的起源
        一、早期社会的经济制度
        二、市场的本质及其起源
    第二节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进步的反人类本质
        二、市场要素的商品化过程
        三、贫穷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四、经济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性质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变迁
        一、阶级利益不能解释历史
        二、社会灾难及其文化根源
        三、法西斯主义的解决方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波兰尼与马克思的思想比较
        一、波兰尼对马克思的曲解
        二、波兰尼与马克思批判思想的不同之处
        三、波兰尼与马克思批判思想的趋同之处
    第二节 波兰尼对凯恩斯的超越
        一、凯恩斯的新经济思想
        二、波兰尼对凯恩斯新经济思想的修正
    第三节 波兰尼对哈耶克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的批判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之争
        二、奴役之路还是自由之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现实观照
    第一节 社会现实与波兰尼的社会理想
        一、20世纪的世界政治和经济
        二、波兰尼基于社会现实的哲学转向
        三、波兰尼经济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当代社会反制市场经济扩张的必要性
        一、反制市场的现实力量
        二、计划其实无处不在
        三、当代社会反向运动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与国际新秩序展望
        一、新自由主义企图建立国际秩序的失败
        二、当代国际新秩序的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局限
    第一节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原创性
        一、波兰尼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二、“嵌入”和“脱嵌”概念的意义
        三、“双向运动”思想的原创性
    第二节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一、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二、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
        三、分层和分类整合原则
    第三节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一、对概念的建构存在模糊性
        二、对历史的解释缺乏准确性
        三、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1917年俄国革命期间民众与政府关系研究 ——基于国家机器崩溃与重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述评
        (二)国内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革命前民众与沙皇政府的关系
    第一节 民众与沙皇政府的主要矛盾
        一农民与政府在土地问题上的矛盾
        二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及其与政府的矛盾
        三“军队政治化”及士兵与政府的矛盾
    第二节 战争促使民众与政府关系恶化
        一战争情况下俄国农民状况的恶化
        二战争情况下俄国工人运动的变化
        三革命前国家机器的非常态运行
第二章 国家机器崩溃时期的民众与政府关系
    第一节 二月革命下国家机器的崩溃
        一二月革命的爆发
        二沙俄国家机器的崩溃
    第二节 革命后的民众与临时政府的关系
        一民众自发性的高涨
        二临时政府对国家机器恢复的尝试
        三临时政府对民众初步引导的成功
    第三节 四月事变下民众与政府的关系
        一政府的错误策略及四月事件的爆发
        二四月事件时下各方的反应
        三四月游行后民众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民众自发性再度高涨
        一“工人监督工厂问题”的正式提出
        二农民“土地问题”的正式提出
        三民众各种需求正式提出对双方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 国家机器重建期间民众与政府的关系
    第一节 七月事变前民众与政府的关系
        一四月事变后临时政府的举措
        二六月游行——民众与政府冲突的预演
    第二节 七月事件时民众与政府关系
        一七月事件的爆发
        二各政治力量对七月事件的反应
    第三节 七月事件后民众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一七月事件后临时政府恢复国家机器的举措
        二民众运动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第四章 十月革命与新型国家机器的实践
    第一节 科尔尼洛夫叛乱与国家机器的崩溃
        一国家机器与政府走向对立
        二国家机器的彻底崩溃
    第二节 布尔什维克政策的调整
        一调整政策的必要性
        二“和平问题”上的调整
        三“土地问题”上的调整
        四“工人监督工厂”问题上的调整
    第三节 十月革命前民众与布尔什维克的关系
        一民众与布尔什维克关系的变化
        二十月革命中民众与布尔什维克的关系
    第四节 十月革命后民众与布尔什维克的关系
        一重构民众与政府关系的必要性
        二国家机器的重建与民众无政府主义的终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罗宾·布莱克本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历程
    二、研究现状
    三、核心内容
    四、研究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布莱克本新奴隶制的思想起源
    1.1 历史背景
        1.1.1 动荡的战后世界局势
        1.1.2 激进的学生运动
    1.2 理论渊源
        1.2.1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
        1.2.2 美洲奴隶制思想的研究取向
第二章 新奴隶制思想的主旨
    2.1 新奴隶制是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2.1.1 殖民地奴隶制兴起的过程
        2.1.2 黑人奴隶制形成的客观条件
        2.1.3 美洲奴隶制形成的推动因素
    2.2 新奴隶制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生产方式
        2.2.1 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2.2.2 以交换为媒介的商品经济
        2.2.3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
    2.3 新奴隶制是资本主义逻辑的直接表达
        2.3.1 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相对应的新范式
        2.3.2 是一种具体的资本主义经济范畴
        2.3.3 是一种明显的资本主义现代劳动体系
    2.4 小结
第三章 新奴隶制运行的动力源
    3.1 新奴隶制经济是一种经济上可行的系统
        3.1.1 奴隶劳动的效率否定性
        3.1.2 新奴隶制的经济可行性
    3.2 新奴隶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方式
        3.2.1 马克思的原始积累观
        3.2.2 威廉姆斯命题
    3.3 扩张的原始积累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3.3.1 奴隶贸易创造了新的消费文化
        3.3.2 原材料提供扩大了市场的供需
        3.3.3 新金融工具实现了资本的再积累
    3.4 小结
第四章 新奴隶制的固有矛盾
    4.1 新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瓦解
        4.1.1 新奴隶制的终结是一场“漫长的革命”
        4.1.2 解体不彻底赋予殖民主义以新的含义
    4.2 新奴隶制矛盾分析的差异透视
        4.2.1 以戴维斯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霸权论”
        4.2.2 以德雷舍尔为代表的“道德爆发论”
        4.2.3 以威廉姆斯为代表的“经济决定论”
    4.3 新奴隶制终结的主体力量
        4.3.1 黑人奴隶是工人阶级的重要构成
        4.3.2 黑人奴隶是自我解放的中坚力量
        4.3.3 林肯是奴隶解放的领导力量
    4.4 小结
第五章 新奴隶制思想的目标指向
    5.1 新奴隶制隐射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
        5.1.1 社会政治系统批判: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5.1.2 社会经济系统批判:企业管理革命的规划
        5.1.3 社会生活系统批判:弱势群体权利的关注
    5.2 新奴隶制导向的经济民主预设
        5.2.1 企业自我管理形式
        5.2.2 员工持股计划
        5.2.3 雇员自治模式
        5.2.4 社区自治方式
    5.3 经济民主社会主义的路径探索
        5.3.1 摆脱驯服消费者主权的桎梏
        5.3.2 推动参与式民主的落实
        5.3.3 实现社会基本保障的供给
    5.4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罗宾·布莱克本生平简介
    附录二 :罗宾·布莱克本学术成果年表
    附录三 :罗宾·布莱克本照片和签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10)软件漏洞发现、识别及诊断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相关工作
        1.1.1 漏洞挖掘
        1.1.2 漏洞重现
        1.1.3 崩溃分析
        1.1.4 二进制分析中的机器学习
    1.2 研究内容
        1.2.1 软件漏洞挖掘
        1.2.2 软件漏洞重现
        1.2.3 软件崩溃分析
    1.3 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 软件漏洞挖掘
    2.1 引言
    2.2 背景知识
        2.2.1 American Fuzzy Lop
        2.2.2 Intel PT
    2.3 设计
        2.3.1 综述
        2.3.2 流程细节
        2.3.3 效率提升
        2.3.4 新型反馈机制的附带好处
    2.4 评价
        2.4.1 实验设置
        2.4.2 执行速度评价
        2.4.3 代码覆盖评测
        2.4.4 现实案例研究
    2.5 总结
3 软件漏洞重现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集
        3.1.1 研究方法综述
        3.1.2 漏洞报告数据集
    3.2 重现实验设计
        3.2.1 重现工作流程
        3.2.2 分析团队
        3.2.3 默认设置
        3.2.4 可控信息源
    3.3 评估结果
        3.3.1 时间消耗
        3.3.2 可重现性
        3.3.3 缺失信息
        3.3.4 补充因素
    3.4 缩小差距
        3.4.1 方法与结果概述
        3.4.2 案例研究
        3.4.3 观察和经验
    3.5 讨论
        3.5.1 建议
        3.5.2 限制
        3.5.3 未来展望
        3.5.4 重现漏洞数据集
    3.6 总结
4 软件崩溃分析之POMP++
    4.1 引言
    4.2 威胁模型
    4.3 综述
        4.3.1 目标
        4.3.2 逆向执行
        4.3.3 Value-set Analysis确认别名关系
        4.3.4 定位根本原因
    4.4 设计
        4.4.1 定制Value-setAnalysis
        4.4.2 逆向执行
        4.4.3 后向染色分析
    4.5 评价
        4.5.1 实验设置
        4.5.2 实验结果
    4.6 总结
5 软件崩溃分析之RENN
    5.1 背景和动机
        5.1.1 逆向执行
        5.1.2 局限性
    5.2 关键技术
        5.2.1 现有神经网络框架
        5.2.2 我们提出的技术
        5.2.3 讨论
    5.3 实现
    5.4 评估
        5.4.1 数据集
        5.4.2 实验设置
        5.4.3 实验结果
    5.5 总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简历与科研成果

四、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崩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研究[J]. 陈建华,滕建滔.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2(01)
  • [2]历史制度主义权力观:论国际关系中国家的制度性权力转换[D]. 韩德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3]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考察[D]. 马淑琴. 吉林大学, 2021(01)
  • [4]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认知理论视角下的美国朝核政策研究 ——以奥巴马和特朗普时期为例[D]. 王戴林. 外交学院, 2020(08)
  • [6]“文革”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前沿研究[D]. 李孝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7]卡尔·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D]. 张海成. 黑龙江大学, 2020(12)
  • [8]1917年俄国革命期间民众与政府关系研究 ——基于国家机器崩溃与重建的视角[D]. 吴振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9]罗宾·布莱克本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研究[D]. 王彩虹. 山西大学, 2019(02)
  • [10]软件漏洞发现、识别及诊断技术的研究[D]. 慕冬亮. 南京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为什么中国经济没有“崩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