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老师说的对吗?

一百个老师说的对吗?

一、老师一百个正确?(论文文献综述)

艾蔻[1](2021)在《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文中研究说明序章比起京城的繁华闹市,这里的傍晚有些过于安静。秋色渐浓,小径上梧桐树的落叶多了起来,不知从哪天开始,黑蚱蝉们集体收声,回旋在耳边此起彼伏的嘶鸣仿佛转移到了另一座星球。每天晚饭后,石华独自散步,沿着小区花园的石板路走上一个小时。多年来,石华始终保持着七十五厘米的步幅和每分钟一百一十六步的步速。没人能跟上她的步子。亲友们抱怨,

张梦飞[2](2021)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研究》文中提出语文教材是学生知识获取、人格养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官方渠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材中塑造的典型男女人物形象能够增进学生对男女两性人物特质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性别意识、性别价值取向及性别角色规范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及健康人格的养成有着巨大的裨益。本文以部编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综合前人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通过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以及教材中塑造的男性形象对学生性别意识、性别角色的影响。本文共有五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目前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的阐释等,对部编版语文教材、男性形象、性别角色社会化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对本文采用的社会学习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进行了理论梳理。第一章是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分析,主要对教材中男性作者的数量、题目中含有性别倾向的篇目、课文中男性人物的数量、插图中人物的性别、精读与略读课文及课后辅助系统中男性人物的数量等外在形象进行了量的统计与分析,初步了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人物的分布。第二章主要从教材中男性人物所处的时代、国别、职业、家庭角色等外在形象及道德品质、心理情绪等内在形象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总结得出男性的内外形象,并通过对学生的访谈、问卷调查、日常观察、游戏活动、教师访谈等方面搜集教师与学生对教材中男性形象的看法,从教师与学生对该版本语文教材的感知层面进行论述,主要探讨了教师与学生是否感知到教材中的男性形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男性形象,以及教材中的男性形象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怎样理解文中的男性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叙述。第三章主要试图探究该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形成的原因:父权制文化的缩影、教材编者的无意识行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再现、女性作者声音的缺失以及该版本小学语文教材是通过何种形式呈现男性人物的形象:故事情节的刻画、插图的呈现、活动系统的展现。第四章是本研究的结论及建议,从教材中的男性形象、男性形象对学生性别角色社会的影响两方面进行总结。同时,根据前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的呈现特点及形成原因从而提出教材编订与审定、教师层面的建议。在教材的编订层面:首先,教材编者要摒弃性别刻板印象,秉承两性平等的理念编写教材。其次,教材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应该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时代化。最后,增加女性人物数量,丰富女性形象。在教材的审定层面:教材审定部门要制定相关原则和规定,将性别意识、性别平等的理念融入审定工作,为教材编定者树立正确的编订方向。要加强与学科专家、心理学家等社会力量的联系,检核教科书,剔除性别偏见与性别歧视。在教师层面:教师要对男性形象进行多元化解读,恰当地传递教材中的性别意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因性施教”,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角色行为,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陈国勇[3](2021)在《丢包环境下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及应用》文中指出近几十年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芯片计算能力的急速发展,以及实际工程技术需求的推动,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关注。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是指一队相同的或者功能各不相同的智能体,能够通过物理或通信设备相互联系,在提前设计的控制器驱动下协作完成一些工作目标。其中,一致性问题是协同控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多智能体系统有并行性、平行性、易于升级改造等优点,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智能电网、智能工厂、环境监测等。因此,研究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在实际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包丢失现象极为常见。丢包通常由通信噪声、带宽受限、信息拥塞等造成,并且丢包率往往会随着智能体数量的增加而上升。一方面,丢包率的上升会降低多智能体系统的性能甚至会破坏一致性;另一方面,丢包时如何设计控制器依旧未被完全解决。因此研究丢包环境下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很有必要。本文主要探讨丢包环境下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及应用,包括线性系统的一致性问题研究和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多机器人系统圆周编队控制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概括如下:·基于置零法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对于同步丢包下的线性离散多智能体系统,给出了丢包驻留时间的期望、成功接收信息时间的期望、从丢包到成功接收信息的切换次数的期望、从成功接收信息到丢包的切换次数的期望以及成功接收信息和丢包的唤醒次数的期望。基于这些期望,分析了马尔可夫的动态特性,并设计了线性一致性控制器,使得在任意的丢包初始条件下,多智能体系统几乎必然能够达到一致。对于异步丢包下的线性离散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丢包信道的切换模型。并据此,设计了一种易于实现的线性一致性控制器,从而实现异步丢包下离散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几乎必然一致性。·基于预测控制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首先提出了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预测控制框架来主动补偿数据包丢失,然后给出了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预测控制器的设计细节。根据分离定理将一致性问题转化为稳定性问题,并给出了衡量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损耗函数。通过分析损耗函数的变化,得出预测时域、丢包率、多智能体动力学特性与一致性的内在联系,并基于这些关系得出系统达到均方一致的充分条件。·无精确丢包模型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由于恶意攻击者的策略极难提前得到,因此丢包模型和丢包率一般无法提前精确获得。基于丢包状态和成功接收状态在长时间运行中激励时间的占比分析了系统状态的变化。由于攻击者的存在,丢包模型可能会发生改变,分析过程使用了这两个占比的上下界。通过分离定理和改变系统步长将系统转化为多模态切换系统,然后研究等价系统的状态变化,最终得到系统达到几乎必然一致的充分条件。·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圆周编队控制问题。主要目标是在优先级未知的情况下,设计控制器使得所有机器人围绕同一个圆心旋转并且空间分布满足平衡圆周运动。首先,设计了基于反步法的编队控制器使得所有机器人围绕同一个圆心旋转,圆心的位置信息通过所有机器小车共同执行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得到。接着,提出了改进的分布式排序算法及应用了最大一致性算法和最小一致性算法来分布式地设置旋转半径、旋转角速度和航向角参数,最终使得所有机器小车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同一个圆轨上。

苟靖[4](2021)在《基于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的小学实用文教学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合格的读者需要同时掌握阅读文学文本和实用文本的能力,这二者不可或缺。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数不胜数,语文教学便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以上两种阅读能力放置于相同的地位。但是在我国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喜欢和重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遇到实用类文本便草草了之,这样的做法既与课程标准的内涵相违,同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闻、报告、演讲稿等实用文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因而实用文的阅读能力对现代社会公民来说已经愈发重要。同时国外的课程和教材对于实用文的重视程度都较高,如NAEP、PISA等国际知名的测试中明确提出信息类文本,也就是实用文的测试要求,其他国家对于实用文阅读的重视从中可窥见一二。适宜的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为此实用文教学内容的呈现对于实用文教学来说显得尤为关键。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基于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实用文的筛选和整理,对实用文的数量和亚类进行统计,教材中一共有科普文、新闻、议论文、演讲辞这四中实用文亚类,本研究按照年段、类型选取八篇课文分析其教学内容。基于文献研究法理清实用文和阅读教学的概念,并构建本文的内容分析框架——六层次阅读能力评估框架,并利用该框架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学习提示和课后练习进行分析,以得出教材中提示的教学内容,同时搜集关于每篇课文的十份公开发表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统计在教师的教案中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所出现的频次,以从整体上了解教案中实用文的教学内容。研究发现:教案与教材中所提示的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较高;六层次阅读评估框架中不同实用文亚类差异性不大;不同来源的实用文教学内容所指向的阅读能力结构一致;实用文的教学内容更为关注对复述、重整和评鉴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更为关注低阶能力的培养以及个别实用文教学内容有待商榷。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实用文的教学提出的建议:第一、把握实用文的文体性质;第二、关注高阶能力的培养;第三、兼顾文体和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刘颖[5](2021)在《四年级学生理解竖式除法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数学理解这个领域,概念性理解与程序性理解一直是国内外热议话题。我国课标指出:“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1)竖式除法不仅涉及程序性知识,也涉及乘法、减法以及除法的相关概念性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也是进一步学习与理解运算的关键。学生在学习该算法时存在诸多困难,教师一般会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记住运算的程序,并不强调算理,导致学生只会计算,却不知为何可以这样计算,也不知道计算过程的实际意义,归根到底源于对算理的不理解。从竖式除法内容来看,整数竖式除法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整数竖式除法的内容包括“被一位数除”和“被两位数除”。学习“被一位数除”是学习“被两位数除”以及“小数除法”的基础。而“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相较“两位数被一位数除”而言,计算的程序不变,难度有所增加,因此本文以“三位数被一位数除”为例考察学生对竖式除法的理解现状,发现学生理解存在的困难之处以及背后的原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本文采用测验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数学理解以及竖式除法的研究现状,将数学理解分为“程序性理解”与“概念性理解”两个维度,然后分别构建研究框架,考察学生在这两个维度上对于竖式除法的理解情况。“程序性理解”维度框架的构建借鉴沃斯的分类方法,主要研究三个问题:学生程序性理解现状如何;存在哪些计算错误;计算错误背后的原因。“概念性理解”维度框架的构建借鉴斯莱斯尼克的问卷,调查学生对5部分内容的理解现状:位值概念;商、余数、部分积的实际意义;横式与竖式的转化;竖式与实际情景的转化以及为何从高位算起。本文参考特蕾莎的理解水平构建“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评价框架,用以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最后选取上海市某所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测验卷进行测验并对学生、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总体来说,学生对于竖式除法的程序性理解情况较好,概念性理解情况较差,即计算正确率较高,但对算理理解情况较差。在程序性理解层次上,学生在计算时主要出现了6种错误:减法错误;乘法错误;余数错误;书写格式错误;抄写错误;关于“0”的错误。其中最后一种错误率较高。究其原因,学生犯程序性错误除了粗心之外,多是概念性理解不佳造成的。在概念性理解层次上,学生对于竖式除法中“位值”概念以及“竖式与实际情景的转化”理解情况较好,对“商、部分积、余数实际意义”以及“横式与竖式的转化”理解情况较差。并且学生对“为何从高位算起”缺乏思考。在理解水平上,绝大部分学生都处于2水平,即能够较好的理解竖式除法中的“位值”概念,但不能理解数的拆分与组合,对于除法模型理解不深刻,无法体会竖式除法的便捷性。影响学生理解困难的原因主要有4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不足;算法规则本身难度大;教师教学不足;教科书呈现方式不足。综上所述,笔者提出5点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竖式除法的建议: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算理;在教学中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在教学中使用多种表征方式;教科书编排高质量的现实情景例题;教科书中增加多样表征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郭喜彬[6](2020)在《我国少儿类主题出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3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主题出版工程后,主题出版在出版行业中的序幕正式拉开。尽管主题出版由来已久,但在之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概念,因此,对于主题出版工作的认识与规划将从这个时间节点展开新篇章。主题出版一经提出,便受到国家政府与出版界的高度重视。由于主题出版是体现国家主流价值观的重点出版,所以主题出版对于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少儿类主题出版具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塑造品牌形象的价值,研究专门以少年儿童为目标读者的少儿类主题出版,对于主题出版与少儿出版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与参考意义。少儿类主题出版具有鲜明的特征:与一般少儿出版物相比,具有明显的主题色彩;与成人类主题出版物相比,则更加注重少儿的阅读特点。主题出版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少儿类主题出版图书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少儿类国家重点主题出版的图书选题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双效少儿类主题出版图书不断涌现。但是,在这些成就背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出版质量与作者资源的问题,市场开发与营销宣传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国家和出版社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少儿类主题出版的扶持力度;出版社需要在整体规划、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版权输出等方面发挥优势,做好少儿类主题出版工作;出版人需要回归少儿本位,从少年儿童的角度出发打造适合少儿阅读的主题出版物。面向少儿的主题出版,承载了特殊的时代使命,通过对少儿类主题出版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其更健康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郝丹梅[7](2020)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张闻天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早年投身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经过五四时期先进思想的洗礼,张闻天在“五卅”运动的革命风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和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生涯。延安时期是张闻天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张闻天领导和参与党的各项重大工作实践,为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为这些历史贡献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思想来源、时代的实践需求和良好的个人条件。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实现全民族抗战的理论武器,是张闻天长期坚持理论学习和担任领导工作丰富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张闻天的思想认识在经历遵义会议前的重要转变的基础上,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进一步反思,最终转变到以毛泽东为代表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正确轨道上来。张闻天的思想转变为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张闻天在党内职务的变动促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心转变。遵义会议至六届六中全会前,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决定了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展开;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和干部教育处处长,因而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以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为中心来进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依托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干部院校,借助《斗争》《解放》《共产党人》等报纸刊物,采用报告发言,利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马列经典着作、中级读物和辅助读物等教材文本为实践载体,在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下,运用说服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批评等重要方法,形成了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内容,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为主线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丰富内涵。延安时期张闻天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理论,而且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军队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文化运动、青年运动等诸多重要实践领域,为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科学性、务实性、前瞻性的理论特色。这一理论不仅在丰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充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推进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而且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越发深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内背景下,立足新的时代要求,借鉴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山丹[8](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方甜甜[9](2020)在《中级水平老挝学生汉语概数表达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概数表达是汉语里独特且复杂的一类,使用频率非常高。老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侗傣语支,在概数的表达上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这造成了老挝学生学习汉语概数表达方面的困难。本文首先考察了概数表达在老挝学生用汉语教材和水平大纲里的分布,其次把在教材中出现的概数表达的用法和老挝语进行对比,然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老挝学生在学习汉语概数表达方面的特点和困难,最后提出教学建议,以促进对老挝学生汉语概数表达的教学。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概数表达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考察概数表达在老挝汉语教材和汉语水平大纲中的分布,分析汉语概数表达的语义和搭配,并和老挝语进行对比。第三部分从汉语教学经验和研究角度设计出关于汉语概数表达的调查问卷,从语言的相似性、语言规则的复杂性等方面对老挝学生使用汉语概数表达的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影响老挝学生汉语概数表达使用效果的因素有:目的语的复杂性、母语的负迁移,还有学生的民族、华裔背景。最后一部分针对老挝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概数表达的使用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和学习方法。

尹伊[10](2020)在《流产布鲁菌rfbE和vdtR基因缺失株毒力减弱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鲁菌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根据其表型,可分为光滑型和粗糙型布鲁菌。布鲁菌无经典的毒力因子,其毒力主要体现在宿主细胞内寄生和存活、逃逸宿主免疫应答、抑制细胞凋亡、在宿主体内建立慢性感染的能力。因此,布鲁菌毒力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光滑型布鲁菌在感染过程中,小部分布鲁菌可自发突变为粗糙表型并诱导巨噬细胞死亡,该特征对于布鲁菌在细胞间扩散和再感染至关重要。但粗糙型布鲁菌感染致死细胞的分子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以布鲁菌rfbE基因缺失株(粗糙型布鲁菌突变株,以下称为RB14株)为模式菌株,探讨粗糙型布鲁菌感染致死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首先,验证了 RB14感染致死巨噬细胞依赖于布鲁菌Ⅳ型分泌系统(T4SS)。为进一步验证巨噬细胞死亡依赖于布鲁菌T4SS结构组分还是分泌活性,我们构建了两个仅影响T4SS分泌活性,而不影响T4SS组分表达的T4SS VirB4和VirB11 ATP结构域突变株用于研究。细胞毒性分析表明,RB14诱导的巨噬细胞死亡依赖于T4SS的分泌活性。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使用过表达和转染方法评估了15个已报道的T4SS效应蛋白在细胞毒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5个效应蛋白过表达株均无细胞毒性。此外,选取其中的10个效应蛋白单独转染或五个效应蛋白共转染均无细胞毒性,结果预示,已报道的15个效应蛋白与RB14感染致死巨噬细胞无关。我们还评估了内质网压力应激IRE1α通路、Txnip-和Caspase-2蛋白在RB14诱导巨噬细胞死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IRE1α激活、Caspase和Caspase-2激活与RB14感染致死巨噬细胞无关。同时,RB14感染casp2和txnip基因敲除细胞与亲本细胞相比呈现相似的致死特性。总之,RB14感染致死巨噬细胞依赖于T4SS的分泌活性,且与巨噬细胞IRE1α、Txnip、Caspase-2介导的信号通路无关。在前期研究中,我们新发现一个流产布鲁菌DeoR家族转录调控子与细菌毒力相关,将该基因命名为vdtR基因。在本研究中,我们成功构建了流产布鲁菌vdtR基因缺失株ΔvdtR和原位回复株△vdtR-Rev。基本表型分析发现,vdtR缺失不影响布鲁菌LPS结构和生长特性;耐受性试验发现,vdtR缺失不影响布鲁菌抵抗氧化应激、氮化应激、阳性杀菌肽和自然血清的杀伤。细胞感染试验发现,ΔvdtR缺失株显着减弱胞内存活能力,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发现,△vdtR缺失株显着减弱布鲁菌逃逸溶酶体降解及转运至内质网形成成熟复制小体的能力。动物感染试验发现,ΔvdtR缺失株感染小鼠的脾脏载菌量显着低于野生株,预示VdtR在布鲁菌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讨其调控的分子机制,后续研究中我们基于细菌转录组学比较分析野生株和△vdtR缺失株差异转录基因。经qPCR验证发现,VdtR调控7个关键靶基因的表达,包括BABRS27025-55基因簇6个基因和BABRS27060基因,RT-PCR分析发现BABRS27025-55基因簇具有共转录现象。之后,通过LacZ报告基因分析启动子活性显示,仅BABRS27055基因启动子依赖于VdtR蛋白的表达,结果预示,VdtR蛋白通过调控BABRS27025-55基因簇同一操纵子发挥调控作用。为验证VdtR的直接调控作用,我们通过EMSA试验分析发现,VdtR蛋白可以直接结合BABRS27055基因的启动子区。为进一步探讨VdtR的功能,在布鲁菌胞内感染状态下基因转录分析发现,BABRS27025-55基因簇呈现显着的下调表达,且验证了胞内布鲁菌基因簇的表达同样依赖于VdtR蛋白,vdtR缺失后,布鲁菌BABRS27025-55基因簇不能被抑制表达,呈现整体上调表达的趋势。综上所述,VdtR在调控布鲁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布鲁菌逃逸溶酶体降解,形成成熟复制小体相关,发现了其抑制表达的关键基因簇,预示该基因簇参与的代谢在布鲁菌胞内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布鲁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二、老师一百个正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师一百个正确?(论文提纲范文)

(1)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序章
一九八四·女卫生兵方队
    一、意外出现了
    二、集结!四百二十二名女兵
    三、长达十五秒的静站
    四、焦头烂额的教练员
    五、夏日奇冰
    六、皮靴啊裙子啊,焕然一新
    七、你好,斜线
    八、银杏树的果子
一九九九·女兵方队
    一、长号在前
    二、大场面
    三、一起减肥吧
    四、又见沙河机场
    五、数以吨计的汗水啊
    六、调步子的人
    七、想去仪仗队看“火花”
    八、芳邻
    九、南池子街口一朵小花
二〇〇九·三军女兵方队
    一、阅兵史上最大的数字
    二、第一场雪
    三、良乡的日日夜夜
    四、向女神致敬
    五、最牛排面
    六、同心同行
    七、七排头不练了!
    八、在雨中
    九、青春啊,各奔东西
二〇一五·白求恩医疗方队
    一、恋爱中的宝贝
    二、唯一的女兵方队
    三、战争,女人从未走开
    四、学兵的逆袭
    五、从素描到油画,从油画到水墨丹青
    六、女将校领队
    七、太阳照常升起
    八、管亚新,我找了你三十年
二〇一九·女兵方队
    一、集结!五百零二名女兵
    二、拥抱的力量
    三、女兵堆里的男干部
    四、医务室里欢乐多
    五、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六、中秋之夜
    七、星光熠熠
    八、执念
    九、即将踏上征程
尾声

(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部编本教材的出现
        (二)追求男女平等的热点
        (三)对教材中的男性研究较少
        (四)社会性别角色互渗现象的出现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对语文教材的研究
        (二)对教材中男女性别的研究
        (三)非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
        (四)有关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
        (五)语文教材对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研究
        (六)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1.男性形象
        2.部编版语文教材
        3.性别角色社会化
        (二)理论基础
        1.社会学习理论
        2.符号互动理论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过程
    七、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人物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一、课本中男性人物分布及量的分析
        (一)选文男性作者的数量分析
        (二)课文题目中含有性别倾向篇目的统计分析
        (三)对精读、略读课文及辅助系统中两性人物的统计
        (四)教材插图人物性别的统计与分析
        (五)课文中两性人物的数量统计与分析
第二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与师生感知
    一、教材中男性人物外在形象的统计与分析
        (一)男性所处时代的统计与分析
        1.课文中男性所处时代的统计
        2.各时期男性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男性人物国别的统计与分析
        1.课文中男性人物的国别统计
        2.国外男性形象的分析
        (三)男性角色的统计与分析
        1.男性社会角色的统计与分析
        2.男性家庭角色的统计与分析
    二、教材课文中男性的内在形象统计与分析
        (一)男性道德形象的统计与分析
        1.有关他人的道德品质
        2.有关自我的道德品质
        3.有关集体的道德品质
        4.有关自然的道德品质
        (二)男性心理形象的统计与分析
        1.情绪
        2.性格
    三、男性形象与师生感知
        (一)教师对教材中男性形象的认识与运用
        (二)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的感知
第三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形成的原因及塑造方式分析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父权制文化的缩影
        (二)教材编写者的无意影响
        (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再现
        (四)女性作者声音的缺失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塑造的方式
        (一)故事情节的刻画
        (二)插图的呈现
        (三)活动系统的展现
        1.口语交际与习作
        2.经典阅读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一)教材中的男性形象
        (二)男性形象与育人价值
        1.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引领学生角色担当
        2.增强学生角色归属感,提高学生行为动机
        3.深化学生角色认知,影响学生职业选择
    二、研究建议
        (一)教材的编订
        (二)教材的审定
        (三)教师及其对教材的运用
        1.恰当地传递教材中的性别意识
        2.教育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角色行为
        3.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丢包环境下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丢包环境下线性多智能体一致性理论研究
        1.2.2 多智能体系统应用研究:圆周编队控制
    1.3 本文研究动机及内容
        1.3.1 研究动机
        1.3.2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础知识
    2.1 图理论
    2.2 随机过程
    2.3 矩阵知识
第3章 基于置零法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
    3.1 引言
    3.2 系统结构
        3.2.1 系统描述
        3.2.2 所需引理
    3.3 主要结论
        3.3.1 同步丢包情况下的一致性分析
        3.3.2 异步丢包情况下的一致性分析
    3.4 数值仿真
        3.4.1 同步丢包
        3.4.2 异步丢包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预测控制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2.1 系统模型
        4.2.2 预测控制器与缓冲器
    4.3 系统分析与主要结论
        4.3.1 系统状态变化分析
        4.3.2 主要结论
    4.4 仿真实例
        4.4.1 基于置零法的控制器设计
        4.4.2 基于预测控制的控制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精确丢包模型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2.1 系统模型
        5.2.2 问题分析
    5.3 系统分析与主要结论
        5.3.1 系统状态变化分析
        5.3.2 主要结论
    5.4 数值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一致性算法的非完整约束多智能体系统圆周编队控制问题
    6.1 引言
    6.2 问题描述
        6.2.1 系统模型
        6.2.2 网络拓扑
        6.2.3 目标
        6.2.4 所需引理
    6.3 控制器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6.3.1 基于一致性的共同圆心位置设计
        6.3.2 基于反步法的控制器设计
    6.4 参数分布式给定算法
        6.4.1 旋转半径给定设计:最大一致性算法
        6.4.2 旋转角速度给定设计:最小一致性算法
        6.4.3 航向角配置参数给定设计:改进的分布式排序算法
    6.5 实例仿真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的小学实用文教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实用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1.1.2 实用文阅读教学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处于羸弱的境地
        1.1.3 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
        1.3.2 实用文
        1.3.3 阅读教学内容
第2 章 文献综述
    2.1 阅读能力
        2.1.1 阅读能力的构成
        2.1.2 阅读能力的评价
    2.2 实用文的相关研究
        2.2.1 实用文的概念
        2.2.2 实用文的文体特点
        2.2.3 实用文分类
    2.3 实用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2.3.1 实用文的教学价值
        2.3.2 实用文的教学目标
        2.3.3 实用文的教学内容
        2.3.4 实用文的教学策略
第3 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思路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思路
    3.3 研究工具
        3.3.1 分析框架构建依据
        3.3.2 基于六层次阅读系统的教学内容分析框架
第4 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实用文篇目分析
        4.1.1 实用文篇目统计及分类
        4.1.2 实用文亚类分析
    4.2 实用文亚类的教学内容分析
        4.2.1 科普文教学内容分析
        4.2.2 新闻教学内容分析
        4.2.3 演讲辞教学内容分析
        4.2.4 议论文教学内容分析
    4.3 实用文的能力指向分析
        4.3.1 指向复述的教学内容分析
        4.3.2 指向解释的教学内容分析
        4.3.3 指向重整的教学内容分析
        4.3.4 指向伸展的教学内容分析
        4.3.5 指向评鉴的教学内容分析
        4.3.6 指向创意的教学内容分析
第5 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教案与教材中提示的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较高
        5.1.2 六层次阅读评估框架中不同实用文亚类差异性不大
        5.1.3 不同来源的实用文教学内容所指向的阅读能力结构一致
        5.1.4 实用文的教学内容更为关注对复述、重整和评鉴能力的培养
        5.1.5 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更为关注低阶能力的培养
        5.1.6 个别实用文教学内容有待商榷
    5.2 研究建议
        5.2.1 把握实用文的文体性质
        5.2.2 关注高阶能力的培养
        5.2.3 兼顾文体与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5)四年级学生理解竖式除法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各国课程标准都强调对“运算”的理解
        1.1.2 学生在理解竖式除法上存在诸多困难
        1.1.3 关于学生是否应该学习竖式除法存在争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数学理解
        1.4.2 程序性理解与概念性理解
        1.4.3 除法与竖式除法概念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学理解的相关研究
        2.1.1 数学理解的内涵
        2.1.2 程序性理解与概念性理解
    2.2 理解竖式除法的相关研究
        2.2.1 竖式除法概念的相关研究
        2.2.2 学生理解竖式除法的相关研究
        2.2.3 竖式除法理解层次与评价的相关研究
    2.3 竖式除法的教学
        2.3.1 强调算法多样性
        2.3.2 强调活动与操作
        2.3.3 设计高质量的例题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数学理解的两个层次
        2.4.2 理解的水平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3.1 测试法
        3.3.2 访谈法
        3.3.3 内容分析法
    3.4 研究框架的构建
        3.4.1 考察学生程序性理解框架的构建
        3.4.2 考察学生概念性理解框架的构建
    3.5 数据的编码
        3.5.1 学生与教师的编码
        3.5.2 研究框架与测试卷的编码
    3.6 研究工具的设计
        3.6.1 测试卷的设计
        3.6.2 访谈的设计
第4章 数据的分析与讨论
    4.1 学生在程序性理解层次上的表现
        4.1.1 学生在程序性理解层次上的总体表现
        4.1.2 学生出现的程序性错误及错误原因
    4.2 学生在概念性理解层次上的表现
        4.2.1 学生在概念性理解层次上的总体表现
        4.2.2 学生在概念性理解层次各个维度上的具体表现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的结论
        5.1.1 学生在程序性理解层次上的表现
        5.1.2 学生在概念性理解层次上的表现
    5.2 影响学生理解的因素
        5.2.1 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不足
        5.2.2 算法规则本身的难度
        5.2.3 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与呈现方式
        5.2.4 教师的教学
    5.3 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5.3.1 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5.3.2 对优化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5.4 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测试卷的试测版本
附录B 测试卷的最终版本
附录C 沪教版教科书涉及“整数除法”的教科书梳理
附录D 概念性理解部分测试题的评分标准与理解水平
附录E 教师的教学案例
致谢

(6)我国少儿类主题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主题出版的研究
        (二)关于少儿类主题出版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主题出版
        (二)少儿类主题出版
第一章 少儿类主题出版的发展历程、出版价值与特征
    第一节 少儿类主题出版的发展历程
        一、主题出版的发展历程
        二、少儿类主题出版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少儿类主题出版的价值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培养文化自信
        三、塑造品牌形象
    第三节 少儿类主题出版物的特征
        一、与一般少儿出版物对比主题色彩明显
        二、与成人类主题出版物对比更注重少儿阅读特点
第二章 少儿类主题出版图书所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少儿类主题出版图书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一、少儿图书出版的整体规模
        二、少儿类主题出版图书的市场规模
    第二节 少儿类国家重点主题出版图书选题增加
        一、少儿类国家重点主题出版图书的选题类型
        二、少儿类国家重点主题出版图书的出版社分析
    第三节 少儿类主题出版助推少儿出版向高质量发展
        一、少儿类主题出版图书获奖占比提升
        二、双效少儿类主题出版图书不断涌现
第三章 少儿类主题出版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出版质量与作者资源的问题
        一、选题局限、重复出版
        二、形式单一、内容同质化
        三、专业作者人才稀缺
    第二节 市场开发与宣传营销问题
        一、市场开发力度不足
        二、宣传营销缺乏重视
第四章 少儿类主题出版的发展建议
    第一节 政府部门加强对少儿类主题出版的扶持力度
        一、加强对少儿类主题出版的政策支持
        二、加大对少儿主题阅读的宣传和推荐力度
    第二节 发挥出版社优势做好少儿类主题出版工作
        一、依托重点出版工程
        二、发挥专业出版特色
        三、充分利用新兴技术
        四、培育优秀作者人才
        五、致力版权输出
    第三节 回归少儿本位打造少儿类主题出版物
        一、以少儿视角撬动大主题
        二、以少儿阅读需求讲好主题故事
        三、以少儿审美创新主题出版特色
        四、以少儿游戏精神打造主题出版新体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张闻天研究成果的介绍
        1.2.2 关于张闻天思想的研究述评
        1.2.3 关于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条件
    2.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2.1.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2.1.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
    2.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时代需求
        2.2.1 实现全民族抗战时代任务的需求
        2.2.2 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的需求
        2.2.3 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的需求
    2.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个人因素
        2.3.1 扎实的理论功底
        2.3.2 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转变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
    3.1 延安时期是张闻天个人思想转变的主要时期
        3.1.1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思想的重要转变
        3.1.2 延安整风运动是实现张闻天思想重大转变的关节点
    3.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发展的两个侧重点
        3.2.1 六届六中全会前聚焦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确立
        3.2.2 六届六中全会后集中于理论宣传和干部培养
4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载体
    4.1 干部院校是集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
        4.1.1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4.1.2 陕北公学
        4.1.3 延安马列学院
    4.2 报纸刊物是进行广泛宣传、鼓动群众的锐利武器
        4.2.1 《斗争》
        4.2.2 《解放》
        4.2.3 《共产党人》
    4.3 报告发言是进行时政教育的主要形式
        4.3.1 理论深刻、主题明确的会议报告
        4.3.2 文本简短、观点鲜明的总结发言
    4.4 教材文本是进行深入学习、系统教育的重要读本
        4.4.1 编着《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4.4.2 领导编译马列经典着作
        4.4.3 指导中级读物与辅助读物的编辑出版
5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内涵
    5.1 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是核心内容
        5.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
        5.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5.2 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是根本出发点
        5.2.1 党的领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核心力量
        5.2.2 民主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组织保障
        5.2.3 教育引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重要方法
    5.3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心任务
        5.3.1 两条战线的斗争是主要武器
        5.3.2 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导权的争取是核心要素
        5.3.3 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重要方式
    5.4 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是主线
        5.4.1 党的策略路线的宣传教育
        5.4.2 革命前途的宣传动员
        5.4.3 同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
6 延安时期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6.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6.1.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
        6.1.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
        6.1.3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
    6.2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6.2.1 说服教育的方法
        6.2.2 实践锻炼的方法
        6.2.3 自我批评的方法
7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运用
    7.1 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1.1 培养能够统一理论与实际的干部
        7.1.2 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7.1.3 党组织机构的建立
        7.1.4 党内民主建设
    7.2 军队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2.1 取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7.2.2 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
        7.2.3 强化政治教育,规范军队政治行为
    7.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3.1 上层统一战线与下层统一战线的辩证关系
        7.3.2 “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
        7.3.3 抵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关门主义
        7.3.4 批评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错误
    7.4 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4.1 文化运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7.4.2 肯定文化人与知识分子在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7.4.3 重视文化人,培养文化人
        7.4.4 正确指导文化团体,保障文化人利益诉求的实现
    7.5 青年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5.1 青年团的改造与优化
        7.5.2 青年救国组织的指导
        7.5.3 青年理想观的培养
8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8.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特色
        8.1.1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性
        8.1.2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务实性
        8.1.3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前瞻性
    8.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
        8.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8.2.2 充实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
        8.2.3 推进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8.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现实启示
        8.3.1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8.3.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
        8.3.3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
        8.3.4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中级水平老挝学生汉语概数表达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汉语概数表达的研究
        二、关于概数表达教学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五节 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情况
第一章 已学汉语概数表达分析
    第一节 “多”
        一、在教材中的分布
        二、“多”与老挝语对应形式对比
    第二节 “几”
        一、在教材中的分布
        二、“几”与老挝语对应形式对比
    第三节 “来”
        一、在教材中的分布
        二、“来”与老挝语对应形式对比
    第四节 “近”
        一、在教材中的分布
        二、“近”与老挝语对应形式对比
    第五节 “左右”
        一、在教材中的分布
        二、“左右”与老挝语对应形式对比
    第六节 “大概”
        一、在教材中的分布
        二、“大概”与老挝语对应形式对比
    第七节 数字连用表示概数
        一、在教材中的分布
        二、数字连用与老挝语对应形式对比
第二章 老挝学生汉语概数表达使用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的时间和方式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二、概数表达方式使用情况分析
    第三节 产生偏误的原因
        一、语内迁移
        二、语际迁移
        三、学习环境
        四、交际策略
第三章 老挝学生汉语概数表达教学建议
    第一节 教师教学策略
        一、熟悉教材,备课充分
        二、注重对比,循序渐进
    第二节 学生学习策略
        一、用汉语学习汉语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学习汉语
    第三节 教材编写策略
        一、合理编排语言点
        二、配套教材相呼应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流产布鲁菌rfbE和vdtR基因缺失株毒力减弱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布鲁菌病
    1.2 布鲁菌病原学及分类
    1.3 布鲁菌胞内移行机制
    1.4 布鲁菌主要毒力因子
        1.4.1 脂多糖(LPS)
        1.4.2 Ⅳ型分泌系统(T4SS)
        1.4.2.1 T4SS的组成及结构
        1.4.2.2 T4SS的调控及功能
        1.4.2.3 T4SS的效应蛋白
    1.5 粗糙型布鲁菌致死巨噬细胞的研究概述
    1.6 转录调控因子概述
第二章 RB14感染致死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2.1 目的与意义
    2.2 材料
        2.2.1 菌株、质粒和细胞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主要试剂及耗材
    2.3 实验方法
        2.3.1 主要溶液的配制
        2.3.2 引物设计
        2.3.3 质粒构建方法
        2.3.3.1 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
        2.3.3.2 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
        2.3.4 菌株构建方法
        2.3.4.1 构建光滑型布鲁菌过表达T4SS分泌蛋白菌株
        2.3.4.2 构建布鲁菌T4SS分泌活性报告菌株
        2.3.5 细胞系构建方法
        2.3.5.1 sgRNA设计
        2.3.5.2 sgRNA连接载体
        2.3.5.3 质粒转染293T细胞
        2.3.5.4 病毒的收集
        2.3.5.5 病毒感染靶细胞
        2.3.5.6 细胞编辑情况验证及单克隆细胞的筛选
        2.3.6 细胞感染试验
        2.3.7 细胞转染方法
        2.3.8 细胞毒性分析
        2.3.9 Luc酶活性检测
        2.3.10 免疫印迹
    2.4 结果
        2.4.1 粗糙型布鲁菌RB14致死巨噬细胞依赖于Ⅳ型分泌系统
        2.4.2 粗糙型布鲁菌RB14致死巨噬细胞依赖于T4SS的分泌功能
        2.4.3 经典的T4SS效应蛋白无明显致死巨噬细胞的活性
        2.4.4 RB14感染致死巨噬细胞与Txnip-或Caspase-2-介导的信号通路无关
    2.5 讨论
第三章 VdtR调控流产布鲁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3.1 目的与意义
    3.2 材料
        3.2.1 菌株,质粒,细胞,实验动物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3 主要试剂
    3.3 方法
        3.3.1 主要溶液的配制
        3.3.2 引物的设计
        3.3.3 自杀性质粒及原位回复质粒的构建
        3.3.4 菌株的构建
        3.3.5 LPS染色
        3.3.6 生长曲线的测定
        3.3.7 耐受性实验
        3.3.8 胞内存活实验
        3.3.9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3.3.10 小鼠致病性实验
        3.3.11 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3.3.12 基因的共转录分析
        3.3.13 启动子活性测定
        3.3.14 VdtR蛋白结合位点的检测
        3.3.14.1 VdtR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
        3.3.14.2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
        3.3.15 VdtR转录调控作用
    3.4 结果
        3.4.1 质粒构建结果
        3.4.2 缺失株和回复株构建结果
        3.4.3 vdtR基因缺失未引起布鲁菌脂多糖表型的变化
        3.4.4 vdtR基因的缺失不影响布鲁菌体外生长能力
        3.4.5 vdtR基因的缺失不影响布鲁菌抵抗免疫介质杀伤
        3.4.6 胞内存活结果及间接免疫荧光结果
        3.4.7 小鼠致病性分析
        3.4.8 比较转录组学和qPCR验证分析
        3.4.9 基因簇共转录的分析
        3.4.10 启动子活性分析
        3.4.11 VdtR蛋白结合位点的检测
        3.4.11.1 VdtR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结果
        3.4.11.2 探针的制备
        3.4.11.3 凝胶迁移实验(EMSA)
        3.4.12 胞内布鲁菌VdtR调控基因簇的转录水平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老师一百个正确?(论文参考文献)

  • [1]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J]. 艾蔻. 芳草, 2021(04)
  • [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 张梦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丢包环境下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及应用[D]. 陈国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基于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的小学实用文教学内容研究[D]. 苟靖.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四年级学生理解竖式除法的调查研究[D]. 刘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我国少儿类主题出版研究[D]. 郭喜彬.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 郝丹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中级水平老挝学生汉语概数表达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D]. 方甜甜.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10]流产布鲁菌rfbE和vdtR基因缺失株毒力减弱的分子机制研究[D]. 尹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标签:;  ;  

一百个老师说的对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