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夜生活扫描

莫斯科夜生活扫描

一、莫斯科夜生活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Bolatbayeva Zhanna[1](2021)在《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形象感知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地形象是影响游客到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南的旅游业也得以发展。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的邻国,有地缘优势。哈萨克斯坦是内陆国家,气候、地理环境和地形跟中国海南省是完全不同的,从旅游自然环境上,对哈萨克斯坦游客就极具吸引力。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深入,哈萨克斯坦作为重要节点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选择到国外旅游。中国跟哈萨克斯坦的地缘优势,让其成为旅游目的地首选。中国海南省应努力完善设施建设,改进服务,吸引更多的哈萨克斯坦游客,提高哈萨克斯坦游客旅游满意度,促进中哈旅游文化交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动机和形象感知,探究哈萨克斯坦游客到海南旅游的动机,并深入分析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环境认知、旅游资源认知、旅游娱乐设施认知、旅游服务满意度认知、整体形象认知,从而挖掘海南旅游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海南旅游还存在着旅游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不健全、导游服务质量不佳、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因而,要想吸引更多的哈萨克斯坦游客到琼旅游并提升其旅游体验质量,应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旅游场所的环境卫生,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于导游的培训;加强旅游营销宣传,塑造和传播中国的正面旅游形象;出台更加普惠的签证政策,提高哈国居民入境中国的便利性等。这有利于中国旅游形象的传播,也给哈萨克斯坦发展自己的旅游业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牛艳莉[2](2020)在《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坛被誉为女性诗歌的“领头羊”。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她始终保持旺盛的诗歌创造力,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重要的诗歌作品。论文以翟永明近40年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对其诗歌文本、诗学衍变轨迹、独异的诗学主题与艺术探索,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她与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进程的深层关系。论文共四章。绪论从本论文的研究缘起、问题意识入手,进而对已有的翟永明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以及相关研究发现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已有研究尚存的不足及研究盲点,并就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学术预期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聚焦翟永明的人生道路与诗歌写作。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可分为:诗歌写作“喷涌期”(1984-1990),诗歌写作“裂变期”(1991-1999),诗歌写作“整合期”(2000-2020)这样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其童年强烈的“创伤经验”的喷涌。在青少年时期的文学积累和19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诱发下,翟永明以独具个性的“黑夜”、“死亡”意识、以结构精致完整的组诗形式出现在诗坛。这一时期她的写作具有明显的“独白呓语”的特点,其女性视角主要集中在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及其在男权世界中的苦闷与抗争。第二个阶段贯穿整个1990年代。在时代的急剧转型中,翟永明不断寻求诗歌写作的新变,她告别了相对单一的自我经验,而扩展至与现实、世界的对话与交流。翟永明这一阶段的诗歌有明显的“向外转”的倾向,在广泛涉猎“公共经验”的同时,对其进行“个人化”的经验甄别与提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复杂现实对话的新方式。这一阶段为翟永明诗歌写作的“裂变期”,在“无用”而“沉潜”中不断调整诗歌的书写策略,重新释放出诗歌的活力。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写作。从“白夜”开始,翟永明的写作开始变得更为自由和开阔,不断地与现实、传统进行对话,甚至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式批评,体现了诗人此时期交流诗学的特色。可以说这一时期,翟永明进入到更自如、更综合的诗歌写作时期,回应现实、回归传统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书写内容;此时期她的诗歌形式也变化多端,诗歌语言趋于质朴,更加注重诗歌的节奏和语感。翟永明这三个阶段的诗歌既与时代语境的转型密切相关,更是其遵循内心、不断追求诗歌艺术精进的体现。第二章对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群像进行解读,研究其诗歌对女性经验的挖掘与书写。第一节首先从身体、生育等女性的性别经验入手,分析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身体经验。在此基础上,考察她在诗歌中与西方女性(以普拉斯、弗里达·卡洛为主)的对话,这是其精神症候的典型体现。最后,翟永明在诗歌中从“倾听和注视”出发,在对世界的体认中建构起女性主体形象。第二节分析翟永明诗歌中的母亲形象,以及抒情主体与“母亲”的精神交流。与母亲的对话和交流,是翟永明诗歌女性经验书写的贯穿性主题,这在从《母亲》到《十四首素歌》的诗歌文本中有所体现。翟永明对母亲的书写,经历了情感表达上的从独白到对话的方式演变,通过母女之间女性经验的重合与冲突,彰显女性生存的共同悲剧。第三节分析翟永明诗歌对中国古代女性的书写。通过时空并置、灵魂对话和文化透视的多元艺术形式,翟永明对鱼玄机、李清照、杨玉环、虞姬等展开书写,由此敞开了被遮蔽的女性经验,并由历史返观当下的女性诗歌。翟永明对女性的书写由自我隐秘经验出发,题材范围逐渐扩展,写作手法也不断调整,建构了时间跨度大、空间涉猎广的女性群像。她的女性经验不仅在其女性群像中得以表达,而且她也籍此建构了自身独特的女性观、诗歌观。第三章通过色彩诗学、空间诗学、时间诗学、戏剧性诗学等关键词对翟永明的诗歌及诗学特征进行解读,借此发掘翟永明诗歌的内在肌理和文本建构方式,这也是解读翟永明诗歌的关键入口。第一节为翟永明的“色彩诗学”,以《女人》为例,对翟永明诗歌中的色彩运用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黑色、白色、红色在其诗歌中的意蕴。翟永明的诗歌书写有效调动了颜色的暗示功能与隐喻意味,在诗歌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色彩诗学”。第二节为翟永明的“空间诗学”,以法国思想家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为参照,解读翟永明诗歌的多重空间书写。从早期的幽闭空间如“黑房间”、“静安庄”,到消费时代的开放空间如“咖啡馆”、“酒吧”,翟永明的诗歌空间书写有明显的转向。而对“建筑”的兴趣与书写,则使得翟永明以“纸上建筑”的视野重铸诗歌观,深刻地影响了她1990年代后期以来的诗歌写作。第三节为翟永明的“时间诗学”,通过对作为时间意识的“黑夜”的考察,辨析翟永明诗歌中的时间观念。翟永明对时间的感知与书写经历了由紧张而至舒展的过程,由“性别化”的时间感知到“超性别”的时间感知方式,建构了基于自身经验而又极具包容性的“时间诗学”。第四节为“戏剧性诗学”,旨在考察翟永明诗歌的文体探索与结构意识。对其诗歌内部的“用典”、“复调”等进行解读与分析,考察翟永明组诗、长诗的结构技巧。翟永明自幼喜爱戏剧,她在后来的诗歌写作中将之发展、改造,并在与现实的对话中创造性地运用,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戏剧性诗学”。第四章为“当代诗歌史中的翟永明”,尝试阐释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中的位置与价值。第一节分析翟永明对女性诗歌理论、批评的参与及贡献。自“黑夜意识”提出以来,翟永明一直是女性诗歌的理论支撑者和反思者,她对女性诗歌的真知灼见,影响了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除此之外,翟永明对中国传统女性颇有研究,她有多本散文集涉及古代女诗人,这其实是在对女性诗歌的历史进行溯源,对女性诗学的建构有着不言而喻的价值和意义。第二节考察翟永明与当代诗歌场的关系。40年来,翟永明一直随时代而变,不断矫正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并一直秉持个人化的独立价值立场和审美立场。与此同时,翟永明对绘画、建筑、电影等艺术领域多有研究,她也一直致力于诗歌与其他艺术的跨界融合,这在媒介融合的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翟永明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她既融入了特定的地域(四川)与代际(第三代诗人),又在一定程度上游离而出。翟永明相对于特定代际和地域的“溢出”与“飞翔”,使其成为一个难以被标签化的诗人。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也是对诗人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的特殊地位与价值进行了总结。翟永明开启了当代诗歌的女性写作源头,之后以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作品持续参与女性写作,在新世纪又将其引向更加广阔的外部空间,超越女性自身,实现诗意升华,为女性写作在新诗史留下浓墨重彩。诗歌创作之外,翟永明对女性诗歌理论、批评的高度参与和重大贡献,对当代女性诗学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翟永明艺术涉猎广泛,其诗歌中其他艺术元素的渗透与融合,及其在戏剧、绘画、建筑、电影等诸多领域的跨界建构在媒介融合的当今时代具有相当意义。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翟永明都一直秉持个人化的独立审美和价值立场,以女人的细腻感知和女诗人的独特视角,用诗歌反映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为其诗歌创建了文学史意义!“完成之后又怎样”?让我们期待翟永明在未来的语境中为我们呈现更多的欣喜与奇迹!

韩育林[3](2020)在《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防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黑夜不再是社会发展在时间连续性上的阻隔,方兴未艾的夜间经济已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夜间的治安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案件警情高发,安全风险加大,防控难度陡增。在如何平衡夜间娱乐休闲与社会秩序维护的问题上,当前社会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何保障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秩序稳定成为一个应予重视的课题。本研究根据时空社会学理论、情境犯罪预防理论、死角理论,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状况和防控措施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问题主要表现在更易受“黄赌毒”侵扰、侵害人身安全类警情集中多发、发生火灾和遭受暴恐袭击的风险隐患增大、夜间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非法留宿问题严重等方面。目前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夜间治安防控、“反应性警务”和“运动式整治”交替式的治安管控、以传统经验为主开展夜间治安检查、主要依靠视频监控的夜间安全技术防范。由于受到特殊时间空间的复杂交织、夜间治安秩序相关法律的缺乏、偏重管控打击的警务运行机制、未形成社会充分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场所岗位责任制的空间缺位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时段的治安防控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域外国家虽与我国国情不同,但仍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通过对荷兰、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做法的探讨,归纳出设置维护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专门力量、充分动员非警务力量参与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规制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经营、重视场域日常安保和应急管理等经验举措。结合国外的经验做法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完善路径,主要有完善娱乐场所治安监管的法律制度建设;构建适应娱乐服务场所夜间防控的警务运行体系;构筑群防群治的基层防线;强化娱乐服务场所自身的夜间防范;加强娱乐服务场所关联区域的防控。极具潜力的夜间经济、庞大的娱乐服务市场及与之伴生的娱乐服务场所治安问题,凸显构建全时空治安防控模式的重要意义。娱乐服务场所作为夜间治安问题多发场所,影响到社会风气,关乎整体社会治安,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防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理应根据时代的变迁发展完善。

邱华栋[4](2020)在《北京传(下)》文中认为第七章:清京师八旗内城与民人外城清朝的北京以及附近地区,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分为京师、顺天府和京县三个层次。京师是首都的意思,指的就是北京城区,从外向内,包括了近郊、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一圈套一圈。顺天府,在清代管辖有二十四个州县。首先下辖了两个京县,也就是直辖县,这两个县的地位比一般的县要高,分别是大兴和宛平,大兴在东,宛平在西。其余

杨婧[5](2020)在《北京老城区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铁从诞生之初就与历史街区密切相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城市修建地铁也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历史街区与地铁在文化保护、用地功能、空间布局、经济效益、交通联动等多方面关系愈加紧密,正确认知两者关系,探寻两者相互作用机制,协调平衡两者矛盾、冲突成为实现现代社会与古城文化融合发展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现状,重点分析了北京市地铁与历史文化街区相关领域研究,并说明了本研究意义、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确定论文研究内容具有独特性与必要性。随后对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现状、地铁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归纳与分类,依据大数据信息、规划院资料与实际调研情况,总结出现阶段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地铁之间存在的七个层面的核心问题,依据文化保护优先、地下地下整合利用、功能耦合、多元主体协同、传统理论嬗变运用等理论,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问题研究基于北京市19片历史文化街区与26个互动地铁站实际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总结在不同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与地铁之间的相互推动与制约作用。最后综合前文所有原因分析、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进行文化、功能、空间、交通、经济、政策、生态问题可实施策略研究,确保实现北京市地铁与历史文化街区协调发展。北京市是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与地铁冲突最显着的城市,本文旨在以北京市为代表案例,对城市历史、现代化地铁整体发展深入研究,尝试解决历史遗产保护与地铁建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我国乃至其他国家城市历史与地铁建设协调发展提供预防性策略与优化性策略,以期实现在保留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解决老城交通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王蒙[6](2020)在《笑的风》文中提出致读者二○一九年七月八月,我写完中篇小说《笑的风》近八万字。同年十二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杂志卷首语特别提到,此作"是一篇显然具有长篇容量的中篇小说"。二○二○年一月、二月,《笑的风》分别被《小说选刊》与《小说月报》选载。同时出现了一个在我写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发表与选载后的小说,把我自己迷上了,抓住了。我从发表出来的文本中,发现了那么多蕴藏

姚久员[7](2020)在《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及联想数据库设计》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始终关注对语言意识的研究。语言意识是意识形象,它们通过单独的词汇、词组、成语、语篇、联想场和作为知识的联想词库等手段外显出来。双语或多语语言意识研究能够揭示出民族文化、思维和认知方式的共性和差异。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创造世界生态文明、共建美好未来有着重大意义。对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的多语语言意识对比研究是我们了解民族世界图景、人类自然观多样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理论为基础,选取斯瓦迪士《百词表》中五个“自然类”核心词的语言意识为研究对象。被试为中国和部分斯拉夫国家的大学生,借助《俄语区域联想词典》、《斯拉夫语联想词典》、《波兰语联想词典及补充》中的实验数据。同时,还运用自由联想实验的方法,实施汉语联想实验,在此基础上开展对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依据对比实验数据,说明多语联想数据库的使用和数据需求,并针对数据库功能进行设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语联想场的描述和分析,对比汉语和斯拉夫语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进而揭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和认知特点及自然观。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本章由三小节组成,包括语言意识理论、核心词研究和多语语言意识研究方法。第三章是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第一部分是中国大学生汉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第二部分以《俄语区域联想词典》为依据,描写和分析俄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第三部分以《波兰语联想词典及补充》为依据,描写和分析波兰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第四部分以《斯拉夫语联想词典》为依据,描写和分析保加利亚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第四章是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的联想方式和联想内容的对比研究。第一部分是联想方式的对比;第二部分是联想内容的对比。第五章是多语联想数据库的设计。第一部分是多语联想数据库系统总体需求;第二部分是多语联想数据库功能设计。

赵培贤[8](2020)在《机器翻译中句子逻辑错误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俄罗斯与北极》英译汉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变暖加速北极冰雪消融,这为生态系统带来诸多影响,同时也使得北极政治讨论越来越白热化,而相关文献的汉译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北极事务。以此为契机,笔者有幸参与“‘Russia and the Arctic:Environment,Identity and Foreign Policy’(中文译名《俄罗斯与北极》)英译汉”项目。《俄罗斯与北极》原文文体介于学术专着与通俗文学之间,题材属于国际政治,笔者以“机器翻译+人工译后编辑”的模式完成此次翻译项目。在译后编辑过程中,笔者发现机翻译本中句子层面的逻辑错误是影响译本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过分析和比对,笔者对逻辑错译进行分类,发现机翻译本易出现的逻辑问题主要表现为句子切分生硬、逻辑连接词硬译、逻辑关系不清晰和语序结构混乱。笔者遵循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自动化用户协会(TAUS)译后编辑指南为依据,结合国内外学者己有翻译研究发现,采用信息重组、逻辑显化、具体增译和语序调整的翻译策略对上述逻辑问题进行修补。在完成句子层面逻辑错误的译后编辑后,笔者总结了相对应的译后编辑策略,发现语义与信息、逻辑与语序、标点与格式是进行高质量译后编辑的三个主要切入点。在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对译后编辑过程中的句子逻辑错误的发现、分类和编辑策略策略进行了总结,对机器翻译和人工译后编辑相结合的翻译模式也进行了反思。本翻译实践报告对同类型机翻文本的逻辑错误具有预测性,也为其他翻译人员开展译后编辑提供策略参考。

刘景明[9](2020)在《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这一思潮不仅是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批判,也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好契合了这一思潮。对于影像艺术而言,数字技术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耦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形式上的转变,更是一种围绕视觉体验而展开的崭新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乃至整个世界观的变化。影像的数字化不仅在于表面形式的变化,同时它已演变为一种超媒介,连接着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成为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新手段,可谓是一次巨大的转型。然而数字化带给影像艺术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诸多问题变得扑朔迷离,需待进一步探究,尤其是在创作上必然会面临的转型问题。本文以数字化的影像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中出现的表征危机和转向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技术”“形式”“观念”,乃至“社会文化生活”等要素为出发点,对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及其创作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本文一开始以影像技术和艺术观念发展演进为线索,对影像艺术从传统的胶片形式发展到数码影像的流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如此,一方面旨在理清影像艺术发展脉络,以便对影像艺术的演进有个总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在于明确了影像艺术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技术”与“观念”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形成和发展的。数字技术介入影像后,传统影像逐渐转型为数码影像,这也必然带来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接着依据数字技术的发展历程,把数码影像界定为三个阶段:单机时代、网络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再按这一界定梳理和探讨了各个阶段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和技术特点,并归纳出数码影像艺术的基本特征。随后本文结合符号学、拟像理论,讨论了在后现代语境下,影像艺术在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表征危机,以及影像观念的非表征转向,即数码影像不再以客观再现和表意再现为己任,转而向多元化、过程化、体验化、关系化的非表征方向发展。并认为这一转向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数字技术的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影像艺术形式和观念的转型,必然反映到创作上,并通过创作展现出来。本文从以受众体验为核心的非表征创作观念(观念层)、数码影像独有的创作语言和创作范式(技术层)以及以交互本质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关系层)三个层面,来重构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思维,并强调“创作权”转移在重构中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反映出数码影像作品中互动形式及关系的多样性。在此思维的指引下,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和自身实践,从受众的体验出发,依据相应的创作流程,从感知阶段、行为阶段和反思阶段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创作策略。最后提出从审美价值、社会效能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对创作实践进行衡量评价的观点。总而言之,本文基于当下的艺术思潮,从“技术”与“观念”相因相生的角度来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为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并给创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张敏[10](2020)在《试析明清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文中提出黑夜叙事为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指的是古代小说时间叙事层面中的黑夜叙事。古代小说的时间设置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针对小说的“白天—黑夜”叙事角度,学者多将视野集中于古代小说的白日描写,黑夜叙事则不同程度地被忽略。实际上,在古代小说中,黑夜叙事作为时间叙事层面中常见的叙事领域,在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作用、故事描绘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本文拟以明清时期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为研究对象,采用横向与纵向的研究向度,以历史脉络为经,在历代小说叙事发展的背景下探讨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的形制与嬗变,以同时期同类型小说的黑夜叙事为纬,分别从叙事母题、叙事意象、叙事形态、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与叙事文化阐释六个方面探讨黑夜叙事在明清世情小说中的重要功用,由此窥探古代小说中的黑夜叙事的发展脉络与叙事模式。以此入手,本文可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依次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选题背景与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主要是对前人有关古代小说黑夜叙事倾向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论述,探讨古代小说黑夜叙事研究层面的成果与不足。第一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母题探究,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为“鬼怪”母题,探讨神异鬼怪母题小说中黑夜叙事的叙事模式与审美意蕴,主要从“鬼怪”母题小说黑夜叙事的发展嬗变与恐怖朦胧意蕴切入;第二节为“情爱”母题,探讨以“情爱”为主题小说的黑夜叙事写作手法与叙事作用,主要从叙事人物与黑夜故事对于情节发展作用进行探究;第三节为“梦境”母题,探讨以“梦境”为母题小说中黑夜叙事在全书结构中的位置与梦境的叙事作用,主要关注梦境的构造与黑夜叙事的衔接。第二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意象分析,主要涉及“月”“烛”“火”三个较为典型的黑夜意象,探讨这三个意象在黑夜叙事中的叙事功用与审美意蕴。第一节为“月”意象,主要从“月”意象的审美心境和原型象征解读“月”对小说意境和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第二节为“烛”意象,也可以称之为“灯”意象,是我国古代生活较为典型的照明意象,本节从灯烛的照明作用、象征意义、点明时间、塑造人物等角度切入,以期厘清照明意象在黑夜叙事中的作用;第三节为“火”意象,主要从“火”意象的象征性出发,探讨“火”意象在黑夜叙事中的审美意蕴与情节建构作用。第三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形态分析,黑夜叙事形态举例较为典型的“夜宴”“夜行”“夜异”“夜谈”四种黑夜叙事形态,并分别从建构模式、叙事作用两个维度,探究不同黑夜叙事形态对于黑夜叙事的作用。第四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时间探析,本部分从叙事时间角度出发,共列为三节:第一节为黑夜时间节点,主要关注点明黑夜时间的关键词,以此确立黑夜故事时间;第二节为黑夜叙事频率,从黑夜叙事的快慢与节奏中窥探黑夜叙事频率展现的叙事密度,从而进一步探究小说中黑夜叙事的密度变化;第三节为黑夜叙事时长,从故事时间、叙事时间二者之间的时长变化探求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的发展嬗变。第五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空间探析,主要从空间叙事视角与叙事场景书写两方面切入。第一节黑夜空间叙事视角,从黑夜空间的全知、限制与综合视角详解空间多方面视角是如何呈现黑夜叙事空间的构建的。第二节黑夜空间场景书写,主要从场景的静态描写与不同场景的转换进一步分析黑夜叙事空间场景的布局与跳跃方式,从而有助于厘清空间建构对黑夜叙事的功用。第六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文化阐释,从夜禁制度、视线遮蔽与文人写作倾向三方面论述黑夜叙事的叙事意蕴与文化成因。夜禁制度的施行,给予黑夜活动反常规的特性;而明清时期夜禁制度的废弛,使得明清时期夜间生活公共化成为可能,明清时期夜间居民活动增多,黑夜叙事逐渐成为文学中一个新兴的写作方向。第二节则从黑夜的视线遮蔽作用切入,黑夜的视线遮蔽作用可以为小说黑夜叙事营造私密空间,同时黑夜也可以创建视线盲区,从而产生一系列借助黑夜的视线盲区而产生的黑夜逃亡、暗杀等故事。第三节从文人写作角度探究明清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现象,明清时期文人出现“宵灯夜话”趋势,为小说的黑夜叙事奠定了写作基础,服务情节需要也是文人选择黑夜叙事的重要原因,同时,不得不提及的是,读者作为小说的受众群体,多偏好夜间故事的审美期待,也极大地推动了文人黑夜叙事倾向这一现象的形成。最后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

二、莫斯科夜生活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莫斯科夜生活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1)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形象感知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目的地旅游形象
        2.1.2 旅游感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旅游满意度理论
        2.2.2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2.2.3 心理学认知理论
第3章 哈萨克斯坦旅游发展及哈萨克斯坦海南旅游概况
    3.1 哈萨克斯坦旅游业发展概况
        3.1.1 哈萨克斯坦现有的旅游业规模
        3.1.2 哈萨克斯坦目前的旅游业结构
    3.2 哈萨克斯坦出境旅游发展现状
        3.2.1 哈萨克斯坦出境旅游发展现状
        3.2.2 哈萨克斯坦赴海南旅游概况
        3.2.3 哈萨克斯坦出境旅游游客结构特征
    3.3 小结
第4章 哈萨克斯坦游客到海南旅游动机调查分析
    4.1 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问卷设计
        4.1.3 调查对象与实施
    4.2 受访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4.3 受访者旅游动机调查分析
第5章 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形象感知调查结果分析
    5.1 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环境感知的调查结果分析
        5.1.1 海南旅游形象调查——气候感知
        5.1.2 海南旅游形象调查——环境感知
    5.2 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资源感知的调查结果分析
    5.3 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设施感知的调查结果分析
    5.4 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服务(满意度)感知调查结果分析
    5.5 小结: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总体形象感知
第6章 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形象感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6.1 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形象感知存在的问题
    6.2 针对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形象感知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6.2.1 改善旅游场所的环境卫生,提升哈萨克斯坦游客旅游体验质量
        6.2.2 加强旅游市场服务监管,加强对导游的培训
        6.2.3 优化旅游营销宣传,塑造和传播中国的正面旅游形象
        6.2.4 出台更加普惠的签证政策,提高哈国居民入境中国的便利性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调查问卷

(2)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思路、框架与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翟永明的人生道路与诗歌写作
    第一节 诗歌写作“喷涌期”(1984-1990)
        一、“创伤体验”与翟永明1980年代的创作心态
        二、美国“自白派”诗歌与翟永明的情绪共振
        三、“对抗”诗学与“组诗”形式:1980年代诗歌的阶段特征
    第二节 诗歌写作“裂变期”(1991-1999)
        一、时代转型与翟永明1990年代的诗歌观念
        二、公共经验的个人提取:诗歌经验的扩容
    第三节 诗歌写作“整合期”(2000-2020)
        一、全球化语境下翟永明诗学策略的调整
        二、消费时代的诗歌回应
        三、“在春天想念传统”:古典诗心的回归
第二章 女性群像与女性经验书写
    第一节 女性经验的敞开:身体、生育及其他
        一、“身体”的言说:遮蔽与敞开
        二、“生育”与女性的宿命
        三、作为“镜像”的异域女性与艺术
        四、“倾听与注视”:女性主体的建构
    第二节 “通过母亲回溯过去”:女性命运溯源
        一、《母亲》、《死亡的图案》中的母女经验
        二、《十四首素歌》:追溯母亲的过去
        三、“生者是死者的墓地”:领悟生命与死亡
    第三节 翟永明书写女性群像的三重路径
        一、“时空并置”:女性艺术的共时呈现
        二、“灵魂对话”:遮蔽与发现
        三、“文化透视”:“被书写”的历史
第三章 翟永明诗学多维透视
    第一节 “颜色”的交错融合:翟永明的色彩诗学
        一、《女人》组诗的色彩运用统计
        二、“黑夜”及其扩散:男权枷锁与自我的深渊
        三、“红”:来自生命内部的激情
        四、“白”:澄明之境
    第二节 现实空间与隐喻空间:翟永明的“空间诗学”
        一、“房间”隐喻与“家宅”诗学
        二、“静安庄”与“南部地区”:孤独的诗学
        三、“酒吧”“咖啡馆”:消费时代的精神驿站
        四、“纸上建筑”:空间与形式
    第三节 “夜”的思考与表达:翟永明的时间诗学
        一、作为时间意识的“黑夜”
        二、《女人》的时间隐喻
        三、去性别化的“白夜”
    第四节 文体拓展与“戏剧性”诗学
        一、“用典”:文本内部的“镶嵌”结构
        二、“对话”:诗的“戏剧化”
        三、长诗、组诗的多元结构探索
第四章 当代诗歌史中的翟永明
    第一节 “女性诗学”的建构与反思
        一、“女性诗歌”的理论建构与“在场”守护
        二、寻找女性诗歌的历史源头
    第二节 翟永明与当代诗歌“场域”
        一、诗歌与现实关系的不断矫正
        二、“跨界”的艺术实践
        三、地域与代际视野中的翟永明
结语
附录: 翟永明重要作品及活动(1986-2020)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2.1 娱乐服务场所
        1.2.2 夜间
    1.3 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4.1 时空社会学理论
        1.4.2 情境犯罪预防理论
        1.4.3 死角理论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研究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比较研究法
2 娱乐服务场所夜间的主要治安问题
    2.1 更易受“黄赌毒”侵扰
        2.1.1 难以根治的卖淫嫖娼问题
        2.1.2 “变幻多端”的赌博问题
        2.1.3 日益严峻的吸贩毒问题
    2.2 侵害人身安全类违法犯罪案件集中多发
        2.2.1 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类警情居高不下
        2.2.2 易发生“捡尸”类性侵犯罪
    2.3 发生火灾事故和遭受暴恐袭击的风险隐患增大
        2.3.1 发生火灾事故的安全隐患大
        2.3.2 遭受暴恐袭击的潜在风险高
    2.4 夜间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非法留宿问题严重
        2.4.1 夜间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屡禁不止
        2.4.2 非法留宿问题日趋严重
3 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3.1 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现状
        3.1.1 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夜间治安防控
        3.1.2 “反应性警务”和“运动式整治”交替式的治安管控
        3.1.3 以传统经验为主开展夜间治安检查
        3.1.4 主要依靠视频监控的夜间安全技术防范
    3.2 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制约因素
        3.2.1 特殊时间空间的复杂交织
        3.2.2 夜间治安秩序相关法律的缺乏
        3.2.2.1 娱乐休闲的相关规定未能及时跟进场所夜防形势
        3.2.2.2 管理主体的职责义务不明确
        3.2.2.3 对场所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
        3.2.3 偏重管控打击的警务运行机制
        3.2.3.1 秩序与自由权衡中治安控制力度选择的矛盾
        3.2.3.2 受制于“重打轻防”的惯性思维定势
        3.2.4 未形成社会充分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
        3.2.4.1 缺乏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
        3.2.4.2 群众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不足
        3.2.5 场所岗位责任制的空间缺位
4 国外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经验借鉴
    4.1 设置维护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专门力量
        4.1.1 荷兰的“夜间市长”制
        4.1.2 德国的“风纪警察”制
        4.1.3 英国的“夜皇”制
    4.2 充分动员非警务力量参与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
        4.2.1 澳大利亚的“绅士协议”
        4.2.2 美国的商业性警务
        4.2.3 新加坡的邻里社会动员
    4.3 规制娱乐服务场所夜间经营
        4.3.1 对营业时间的限制
        4.3.2 对酒精饮料售卖与饮用的限制
        4.3.3 对来场所娱乐休闲人员的限制
    4.4 重视娱乐服务场所及其相关场域的日常安保和应急管理
        4.4.1 专业化的场所安保方式
        4.4.2 扩大至场所周边的夜间巡逻防护
        4.4.3 构建场所遭受暴恐袭击的应急机制
    4.5 国外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经验的辩证认识
5 完善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具体路径
    5.1 完善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监管的法律制度建设
        5.1.1 突出防控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问题的专门立法
        5.1.2 明确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主体的职责与义务
        5.1.3 加大对娱乐服务场所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5.2 构建适应娱乐服务场所夜间防控的警务运行体系
        5.2.1 基于智慧警务织密夜间信息防控网
        5.2.2 形成常态化夜间警务运作模式
        5.2.3 增设维护场所秩序的专职警务人员
        5.2.4 提升警察夜间执法执勤能力
    5.3 构筑群防群治的基层防线
        5.3.1 完善场所从业人员和消费人员的举报激励机制
        5.3.2 发动周边群众参与场所巡防工作
    5.4 强化娱乐服务场所自身的夜间防范
        5.4.1 合理设置场所内部布局
        5.4.2 规范从业人员的身份识别登记
        5.4.3 严格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拒进义务
        5.4.4 强化场所内部的隐性安保力量
        5.4.5 健全场所内部的应急处置预案
    5.5 加强娱乐服务场所关联区域防控
        5.5.1 增加夜间周边地区“见警”的覆盖面
        5.5.2 强化场所周边街面照明及监控
        5.5.3 加强场所周边区域巡逻守护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 在学期间参编的学术专着
致谢

(4)北京传(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七章:清京师
    八旗内城与民人外城
    宫城皇城大城
    三山五园
副章:恭王府与东交民巷
    恭王府花园
    东交民巷
第八章:民国北平市
    “北洋”北京
    市民公园
    文化中心
    日据时期
    北平北京
    老舍
副章:正阳门火车站和老舍
    正阳门火车站
第九章:新中国首都
    新首都的空间变化
    天安门广场的改造
    居民区的时空演变
    北京城的代表色
副章:“梁陈方案”与“国庆十大建筑”
    “梁陈方案”
    “国庆十大建筑”
第十章:国际化大都市
    同心圆:六环大都市
    金融街一瞥
    立体交通网
    奥林匹克中心区
    南来的水
副章:长安街与北京天际线
    长安街
    北京天际线
第十一章:未来之城
    京津冀区域大空间构想
    雄安新区远景
    世界城市之梦
副章:城市副中心与北京新机场
    北京城市副中心
    北京新机场
终章:智慧北京
    智慧城市
    比特之城
    智慧北京

(5)北京老城区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铁诞生自历史城市核心地段
        1.1.2 大规模地铁建设给历史城市带来多元化影响
        1.1.3 北京市地铁建设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冲突严峻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历史文化街区
        1.4.2 地铁站
    1.5 既有研究综述
        1.5.1 国内研究动态
        1.5.2 国外研究动态
        1.5.3 当前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不足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7.3 研究依据资料
第2章 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与地铁发展现状分析
    2.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现状
        2.1.1 保护更新发展历程
        2.1.2 保护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2.1.3 注重多元历史要素的保护与更新
        2.1.4 维护与经营方法持续调整
        2.1.5 街区更新以功能分类为主导
        2.1.6 地下空间利用成为新趋势
    2.2 北京老城区内地铁建设发展现状
        2.2.1 地铁建设特征呈阶段性
        2.2.2 地铁线路、站点的变化与调整
        2.2.3 地铁施工技术发展更新
        2.2.4 地铁运营思路的变通
    2.3 历史文化街区与地铁相互作用现状
        2.3.1 相互作用关系分阶段演变
        2.3.2 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功能、经济特征
        2.3.3 受地铁影响的历史文化街区特点分析
        2.3.4 对历史文化街区作用的地铁站特点分析
    2.4 历史文化街区与地铁站协调发展的问题
        2.4.1 问题梳理依据原则
        2.4.2 文化层面问题:保护受阻、文化效益缺损
        2.4.3 功能层面问题:街区功能结构被改变
        2.4.4 空间层面:空间组织混乱、空间衔接生硬
        2.4.5 交通、经济、政策等实施与管理层面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层面影响分析
    3.1 地铁为街区文化保护带来机遇与挑战
        3.1.1 发展的机遇
        3.1.2 面对的挑战
        3.1.3 挑战远大于机遇
    3.2 街区物质文化受损分析
        3.2.1 一次性损坏
        3.2.2 持续性损坏
        3.2.3 结果分析
    3.3 街区非物质文化受损分析
    3.4 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影响机制分析
        3.4.1 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效益
        3.4.2 现代文化高速发展并产生高影响力
        3.4.3 工程技术难以支撑历史地区地铁大规模建设
        3.4.4 街区文化依靠地铁联动,构成城市文化网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层面影响分析
    4.1 功能活跃度分析
        4.1.1 数据来源与分析
        4.1.2 地铁对历史文化街区活跃度影响分析
        4.1.3 活跃度结果分析
        4.1.4 研究存在局限性
    4.2 功能耦合度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分析
        4.2.2 地铁与街区内功能耦合度分析
        4.2.3 耦合分析结果
        4.2.4 研究存在局限性
    4.3 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影响机制分析
        4.3.1 街区活力需要依靠地铁带动
        4.3.2 街区已有功能约束地铁站附近新功能拓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层面影响分析
    5.1 地上空间分析
        5.1.1 地上衔接空间类型多样
        5.1.2 街巷空间尺度与衔接空间
        5.1.3 传统街巷肌理与衔接空间
        5.1.4 街区整体空间氛围与衔接空间
    5.2 地下空间分析
        5.2.1 街区与地铁地下站域竖向空间关系
        5.2.2 街区与地铁地下空间联通空间
    5.3 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影响机制分析
        5.3.1 缺乏传统空间格局保护意识
        5.3.2 街区既有空间可利用空间不足
        5.3.3 规划实施缺乏后续管理与维护
        5.3.4 街区空间被地铁站域激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实施与管理层面影响分析
    6.1 地铁规划实施后街区地价分布问题分析
        6.1.1 街区地价以地铁站为中心圈层式减弱-增强分布
        6.1.2 地价不均衡分布成因分析
        6.1.3 地铁对历史文化街区经济影响机制分析
    6.2 地铁规划实施后街区交通换乘问题分析
        6.2.1 地铁与其他动态交通换乘
        6.2.2 地铁与静态交通换乘
        6.2.3 交通换乘不畅问题原因分析
        6.2.4 地铁对历史文化街区交通影响机制分析
    6.3 地铁运营中管理政策问题分析
        6.3.1 交通、社会安全管理政策分析
        6.3.2 街区管理政策均质化分析
        6.3.3 管理政策均质化问题原因分析
    6.4 地铁建设评估问题分析
        6.4.1 缺乏建设适宜性评价与空间管制
        6.4.2 缺乏建设评估与空间管制原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铁站作用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7.1 文化策略:全面增强街区与地铁文化联动性
        7.1.1 预防性策略:建立健全文化多重立体保护体系
        7.1.2 优化性策略:利用地铁串联街区整合文化资源
    7.2 功能策略:地铁与街区功能耦合发展
        7.2.1 预防性策略:依据需求补充功能
        7.2.2 优化性策略:规避不适宜功能区
    7.3 空间策略:协调地上地下空间组织
        7.3.1 预防性策略:控制衔接处平面空间尺度
        7.3.2 优化性策略:增强两者地下空间互动性
        7.3.3 指导性策略:划定空间管制范围
    7.4 多元角度策略共同支撑地铁与街区协调发展
        7.4.1 经济角度:街区商业一站式发展
        7.4.2 交通角度:便捷高效的衔接交通系统
        7.4.3 政策角度:完善相关规划、管理办法
        7.4.4 生态角度:地铁建设先评估,后实施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笑的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春风飘扬“喜”从天降
第二章大媳妇的力量与风景
第三章暖和的小家家
第四章动荡年代的平安与幸福
第五章啊!北京
第六章患病见真情
第七章一曲温柔《乡恋》痴
第八章嘛事儿啊,他妹子
第九章大上海、《小街》、蓬拆拆
第十章火星、仙女、窑子货
第十一章只不过是想念你
第十二章一九八五年西柏林地平线上
第十三章洲际饭店梦幻曲
第十四章滚石击打爱情生猛
第十五章枪杀了也是爱了
第十六章离婚过堂
第十七章拳打脚踢目标清
第十八章为妇女出气“哈勒绍”
第十九章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第二十章快意咏新歌
第二十一章神秘的烤箱究竟要烤什么呢
第二十二章幸福总是携带着一点尴尬
第二十三章至人无梦
第二十四章神童现身满乾坤
第二十五章谁为这些无端被休的人妻洒泪立碑
第二十六章田园将芜胡不归
第二十七章玉堂春暖餐厅
第二十八章金丝雀与外语桥
第二十九章不哭

(7)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及联想数据库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一)内容创新
        (二)成果创新
    注释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语言意识理论
        (一)语言意识的概念和界定
        (二)多语语言意识
        (三)语言意识核心词
        (四)核心词语言意识研究
    二、多语语言意识研究方法
        (一)自由联想实验
        (二)《联想词典》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实验对比研究
    一、汉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实验被试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五)实验数据处理
        (六)实验结果
    二、俄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实验被试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五)实验数据处理
        (六)实验结果
    三、波兰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实验被试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五)实验数据处理
        (六)实验结果
    四、保加利亚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实验被试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五)实验数据处理
        (六)实验结果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分析
    一、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方式对比
    二、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内容对比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多语联想数据库建设方案
    一、多语联想数据库系统总体需求
        (一)多语联想数据库使用需求
        (二)多语联想数据库数据需求
    二、多语联想数据库功能设计
        (一)多语联想数据库帐户管理功能
        (二)多语联想数据库信息管理功能
        (三)多语联想数据库信息检索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大学生汉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问卷调查
    附录2 俄罗斯大学生斯瓦迪士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问卷
    附录3 中国大学生汉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
    附录4 俄罗斯大学生斯瓦迪士核心词联想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机器翻译中句子逻辑错误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俄罗斯与北极》英译汉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任务简介
    2.1 课题来源和背景
    2.2 原文作者简介
    2.3 原文简介
第三章 翻译过程介绍
    3.1 译前准备
    3.2 翻译过程
    3.3 译后编辑
    3.4 译后反思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句子切分生硬——信息重组法
    4.2 逻辑连接词硬译——逻辑显化法
    4.3 逻辑关系不清晰——具体增译法
    4.4 语序结构混乱——语序调整法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REFERENCES
中文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0.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0.2.1 相关概念
        0.2.2 研究范围和对象
    0.3 研究概况及文献梳理
        0.3.1 国外研究概况
        0.3.2 国内研究概况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0.4.1 研究方法
        0.4.2 预期结果及创新点
    0.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从银盐到数码——影像艺术的流变
    1.1 影像的源起——摄影术的发明和发展
        1.1.1 真实再现的极致追求催生了摄影术的发明
        1.1.2 早期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2 技术与观念相互作用下的影像艺术流变
        1.2.1 早期再现与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1.2.2 现代艺术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1.2.3 进入后现代艺术视野的影像艺术
    1.3 摄影衍生的其他影像形式——动态影像
    1.4 影像艺术的数字化
        1.4.1 数码影像的兴起和发展
        1.4.2 传统影像与数码影像的比较
        1.4.3 作为艺术的数码影像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2.1 数码影像艺术表现形式演进
        2.1.1 优化与表现:单机时代的数码影像
        2.1.2 多元与互动:网络时代的数码影像
        2.1.3 影像的“内爆”:智能时代的数码影像
    2.2 数码影像的特征
        2.2.1 科技性
        2.2.2 虚拟性
        2.2.3 媒介性
        2.2.4 开放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码影像艺术观念的非表征转向
    3.1 数字化背景下影像的表征危机
        3.1.1 影像的表征观——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
        3.1.2 影像数字化的表征危机
    3.2 “拟像理论”视野下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3.2.1 拟像理论
        3.2.2 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3.2.3 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影响
    3.3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动因
        3.3.1 当下社会经济文化新环境是其转变的现实环境和时代需求
        3.3.2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其转变的意识动力
        3.3.3 数字技术是其存在的形式和物质力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思维重构
    4.1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创作观念
    4.2 基于“人机”关系的数码影像创作思维
        4.2.1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目标对象的“人”
        4.2.2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本体语言的“机”
        4.2.3 构建数码影像创作中的“人机”关系
    4.3 基于场域理论的数码影像创作主客体关系嬗变与重构
        4.3.1 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和传受模式
        4.3.2 场域理论视野下的数码影像艺术
        4.3.3 数码影像艺术场域中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4.3.4 创作主客体关系重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策略
    5.1 创作流程三阶段
    5.2 数码影像艺术创作策略构建
        5.2.1 感知阶段策略:实现影像视觉新形式
        5.2.2 行为阶段策略:创建影像视觉新体验
        5.2.3 反思阶段策略:演绎拓展影像新境界
    5.3 创作实践评价
        5.3.1 审美价值
        5.3.2 社会效能
        5.3.3 创新发展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试析明清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现状及意义
    0.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母题探究
    1.1 母题
        1.1.1 “母题”概念阐释
        1.1.2 母题特点
    1.2 “鬼怪”母题
        1.2.1 黑夜鬼怪母题叙事模式
        1.2.2 黑夜鬼怪母题叙事特征
        1.2.3 黑夜鬼怪母题创作意蕴
    1.3 “情爱”母题
        1.3.1 黑夜情爱母题叙事模式
        1.3.2 黑夜情爱母题叙事特征
        1.3.3 黑夜情爱母题创作意蕴
    1.4 “梦境”母题
        1.4.1 黑夜梦境母题叙事模式
        1.4.2 黑夜梦境母题叙事特征
        1.4.3 黑夜梦境母题创作意蕴
2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意象分析
    2.1 小说意象
    2.2 “月”意象
        2.2.1 月意象类别
        2.2.2 月象征意蕴
    2.3 “灯”“烛”意象
        2.3.1 灯烛意象类别
        2.3.2 灯烛象征意义
    2.4 “火”意象
        2.4.1 火意象类别
        2.4.2 火意象作用
3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形态分析
    3.1 叙事形态
    3.2 夜宴
        3.2.1 建构模式
        3.2.2 叙事作用
    3.3 夜行
        3.3.1 建构模式
        3.3.2 叙事作用
    3.4 夜异
        3.4.1 建构模式
        3.4.2 叙事作用
    3.5 夜谈
        3.5.1 建构模式
        3.5.2 叙事作用
4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时间探析
    4.1 黑夜时间节点
        4.1.1 黑夜时间词语类别
        4.1.2 黑夜时间词语特点
        4.1.3 黑夜时间节点作用
    4.2 黑夜叙事频率
        4.2.1 黑夜叙事频率分类
        4.2.2 黑夜叙事频率特点
        4.2.3 黑夜叙事频率作用
    4.3 黑夜叙事时长
        4.3.1 黑夜叙事时长类别
        4.3.2 黑夜叙事时长特点
5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空间探析
    5.1 黑夜空间叙事视角
        5.1.1 全知视角
        5.1.2 限知视角
        5.1.3 综合视角
    5.2 黑夜空间场景书写
        5.2.1 黑夜空间场景描写
        5.2.2 黑夜空间场景转换
6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意蕴探究
    6.1 夜禁制度废弛
        6.1.1 夜禁制度的确立到废弛
        6.1.2 明清时期夜生活的体现
        6.1.3 黑夜活动的反常规特征
    6.2 视线遮蔽作用
        6.2.1 搭建私密空间
        6.2.2 创建视线盲区
        6.2.3 营造审美意蕴
    6.3 文人写作倾向
        6.3.1 文人“宵灯夜话”趋势
        6.3.2 服务情节设置
        6.3.3 受众审美期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莫斯科夜生活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 [1]哈萨克斯坦游客对海南旅游形象感知的调查研究[D]. Bolatbayeva Zhanna. 海南大学, 2021(02)
  • [2]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D]. 牛艳莉. 山东大学, 2020(04)
  • [3]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防控研究[D]. 韩育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2)
  • [4]北京传(下)[J]. 邱华栋. 芙蓉, 2020(04)
  • [5]北京老城区地铁站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影响研究[D]. 杨婧. 天津大学, 2020(02)
  • [6]笑的风[J]. 王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3)
  • [7]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及联想数据库设计[D]. 姚久员.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机器翻译中句子逻辑错误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俄罗斯与北极》英译汉翻译为例[D]. 赵培贤.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9]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D]. 刘景明. 上海大学, 2020(03)
  • [10]试析明清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D]. 张敏. 辽宁大学, 2020(01)

标签:;  ;  ;  

莫斯科夜生活扫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