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脑出血、GCS评分与手术指征的关系

幕上脑出血、GCS评分与手术指征的关系

一、幕上脑内出血量、GCS评分与手术适应证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波[1](2020)在《基底节脑出血内镜通道手术与经侧裂手术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一直以来都是神经外科治疗重点及难点。血肿形成后可出现占位效应,直接损伤脑组织,并造成血肿周边的脑组织缺血;于此同时,血肿凝结及液化分解的过程可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如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凝血酶、血浆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外科手术治疗可清除脑部血肿,减轻其因血肿所引起的占位效应以及脑组织缺血,还可清除因继发性脑损害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改善预后显得至关重要。许多专家学者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目前存有众多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在治疗HBGH中具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脑内血肿需分离外侧裂这一自然腔隙,仅需切开岛叶,距离基底节血肿腔仅1cm左右,路径较短,易于术中止血。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有利于完全清除血肿,有利于减轻手术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同时,经外侧裂岛叶入路避免了切开颞叶皮层可能造成对感觉、运动、语言中枢永久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更适用于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对于优势半球的血肿患者而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的患者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手术患者相比遗留语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但是大量重要的血管走行于外侧裂,这些血管损伤可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如致命大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等,故该入路对手术者的手术技能及手术设备的要求颇高。另一方面,近年来神经影像、神经内镜和导航技术的进步,使得神经外科微创手术达到满意的手术视野暴露效果。神经内镜技术以及相关器械的突飞猛进发展,使得其成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外科治疗方案。现有证据仍不能确定脑出血手术方案的一般策略,进一步的研究寻找更佳的手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侧裂、基底节区脑组织形态、动脉及静脉的解剖学研究,为脑出血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其次对经侧裂入路和神经内镜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对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与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进行比较,以对比经侧裂开颅手术和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价值。第一部分 外侧裂、脑岛叶以及基底节区显微外科解剖目的:侧裂岛叶基底节区域无论手术类型是动脉瘤、血管畸形还是肿瘤,对外侧裂、岛叶、基底节区及其血管关系的充分认识是进行该区域手术的必备条件。本研究通过对外侧裂、基底节区的相关解剖研究明确外侧裂、岛叶和基底节区的形态解剖结构、动脉供应和静脉引流,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及避免相关手术并发症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对成人尸头标本(13例,共26侧)进行外侧裂、岛叶及基底节的形态结构、大脑中动脉和侧裂静脉进行显微解剖。结果:外侧裂额顶盖及颞盖大部分脑沟、脑回和岛叶脑沟、脑回存在恒定解剖关系,可为到达岛叶的不同部位提供准确的解剖标志。最外侧豆纹动脉是岛叶手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距离岛顶14mm,穿入岛阈内侧15mm的前穿质。大脑中动脉的上干以及分支供应岛叶的前、中、后短回、岛叶短沟、岛周前沟以及岛顶。大脑中动脉的下干以及分支供应岛叶的后长回、岛周下沟以及岛阈。上干和下干共同供应了岛叶的中央沟以及前长回。岛叶动脉均值为94支(77-112支),动脉的直径均值为0.26mm(0.1-0.8mm),每条动脉的起源均可追踪到大脑中动脉的M2段。岛叶动脉以岛叶皮层以及最外囊的供应为主,而应壳核、苍白球以及内囊等部分主要由豆纹动脉进行供应。岛叶穿通动脉常常发自于后岛叶区域中央动脉以及角回动脉,进入到岛叶中央沟后半部分以及岛叶后长回部分,供应放射冠区。侧裂的静脉解剖特征多变异。3个半球中侧裂浅静脉缺如或发育不全,12个半球中侧裂浅静脉是单干,11个半球中侧裂浅静脉是双干。结论:对外侧裂、岛叶及基底节区域解剖结构的熟悉与理解,有助于岛叶、基底节区进行手术路径选择,同时在术中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免受损伤。第二部分经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和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探究目的:基底节脑出血可损伤内囊,导致高致残率和致死率。远端外侧裂入路能有效的缓解基底节脑出血。然而这一入路是困难的并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究经远端侧裂入路进行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的手术技巧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经远侧外侧裂入路进行基底节出血治疗的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手术录像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结合外侧裂、岛叶及基底节区域解剖知识,讨论经远侧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技术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38例基底节脑出血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经远端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治疗,其余2例改为经皮层经颞叶入路。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早期病例的三个阶段:侧裂分离阶段、岛叶造瘘阶段和血肿清除阶段。在随后的病例中,作者采用了适当的手术技术来预防并发症。结论:基底节脑出血可通过经远侧外侧裂入路进行治疗,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经远端外侧裂入路技术难度大。掌握外侧裂、岛叶和基底节区的相关显微外科解剖知识及一定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第三部分神经内镜对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治疗的手术技巧的研究目的:基底节区出血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脑出血类型之一,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近些年,神经内镜技术以及器械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成为了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外科治疗方案之一。本部分研究对神经内镜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及手术资料,讨论利用内镜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技巧。结果:39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成功实施内镜血肿清除手术,手术时间1.5±0.1h,血肿清除率89.1±3.8%,无术后再出血发生;无脑积水及死亡发生。多选择经额入路。采用回撤导管鞘逐步清除血肿的方法。对活动性出血内镜直视下电凝止血。结论:神经内镜下基底节血肿清除术可早期降低颅内高压,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具有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良好的视野,手术通路创伤小,对神经功能的破坏小等优势。第四部分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与经外侧裂入路手术的对比研究目的:目前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方案主要为保守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本部分研究对经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病例进行对比,评价两种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7例,分别行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77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成功实施内镜下(39例)和经侧裂入路(38例)血肿清除手术,血肿清除率分别为89.1±3.8%,81.1±4.7%(p=0.001),术后1周GCS评分分别为11.4±2.0,9.2±2.4(p=0.001),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评分分别为 2.3±1.6,3.4±1.5(p=0.002)。结论:基底节脑出血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均可达到血肿清除良好的效果,内镜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开颅手术。

郑航[2](2020)在《脑出血急性期微创治疗及微创联合醒脑静治疗疗效比较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急症,进展迅速,其急性期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促进血肿吸收,防止脑出血进一步进展是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关键所在。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逐渐兴起,并成为当前临床上认可的治疗手段。该治疗方法可清除绝大部分血肿,有效缓解高颅压,且创伤较小。但微创治疗有着严格的时间窗和适应症,且治疗费用及后期康复费用仍相对高昂。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因其起效迅速、应用便利的独特优势深受临床医生的青睐。醒脑静注射剂作为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能够清热解毒、开窍醒脑、凉血活血,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微循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作用,可加快脑出血患者康复,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微创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共同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中逐渐兴起,受到医疗工作者的关注。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微创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脑出血急性期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标准的72例HICH患者。按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治疗手段分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微创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组(观察组)和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微创手术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37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颅内血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变化,并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计算总有效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差异。结果:1.本研究观察组总例数35例,痊愈1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例数37例,痊愈0例,显效7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5%。在有效率方面,微创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组优于微创组治疗(P<0.05)。2.本研究微创手术组及微创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组均可降低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微创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组治疗脑出血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及改善日常行为能力方面优于微创手术组(P<0.05)。3.本研究微创手术组及微创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组均可减少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量,但微创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组与微创手术组比较在减少颅内血肿量方面尚无明确结论(P>0.05)。4.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对收集的7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有1例患者观察期内症状好转后出现再发出血,5例患者出现术后颅内积气,1例患者颅内感染,未见其他微创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并发脑梗死,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已剔除)。未见输注醒脑静注射液后出现皮疹、恶心、面红、瘙痒、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微创手术及微创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其中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组效果更好,能更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患者康复。

陈兵[3](2018)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治疗疗效分析及弥散张量成像在穿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出血位置以基底节区最常见。基底节区有皮质脊髓束走行,脑出血患者多出现偏瘫等后遗症。目前治疗脑出血主要目的改善患者肢体活动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血肿穿刺、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目前临床上穿刺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较多。治疗方式的选择和出血量以及出血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对于血肿大于30ml、意识清楚的患者,穿刺治疗和保守治疗效果有无差异穿有争议。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方式。获得原始数据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再处理可以获得弥散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检查可以了解纤维束的分布、走行情况,了解纤维束有无损伤、是否完整性。弥散张量成像可以用来评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弥散张量成像在临床中应用较多,关于弥散张量成像是否可以应用于脑出血治疗方式选择的报道较少。目前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钻孔血肿引流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清除血肿,减少血肿的压迫和再次损伤。对于少量出血、20ml<血肿量<30ml的患者,我们一般选择保守治疗。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手术技巧的提高,脑出血的手术指征有所放宽,对于少量,出血20ml<血肿量<30ml的患者,已经有不少临床神经外科医师行穿刺引流术。对于20ml<血肿量<30m的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究竟是否一定优于保守治疗尚无定论。弥散张量成像既可以定量的分析纤维束,也可以直观的显示纤维束。对于出血20ml<血肿量<30ml的患者行穿刺治疗和保守治疗治疗效果有无差异,以及弥散张量成像是否可以作为手术干预少量脑出血的指标还不清楚。目的:1.探讨软通道穿刺结合尿激酶是否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治疗方式,以及探讨该治疗方式安全性和有效性。2.探讨行软通道穿刺结合术后尿激酶治疗治疗和保守治疗治疗血肿量大于3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有无差异。3.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和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恢复是否相关,以及弥散张量成像是否可以作为手术干预少量脑出血的指标。方法:1.收集整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行穿刺引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评价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有治疗后脑内血肿量、治疗后患者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肢体运动反应。颅内血肿量可以根据颅脑CT计算获得;患者的睁眼反应、言语和肢体运动反应可以通过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进行评价,GCS评分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好。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200例行穿刺引流或行穿刺引流和颅内压探头植入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根据患者术前、术后的CT计算脑内的血肿量、根据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情况计算患者的术前、术后GCS评分,观察患者行穿刺治疗后脑内血肿量、GCS评分较术前有无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从出血量大于30ml、行穿刺治疗的140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保守治疗的出血量大于30ml的脑出血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每位患者的入院时的血肿量、GCS评分、1周后、1个月后GCS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2.自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200例行穿刺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60例少量出血、血肿量小于30ml、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和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患者。CST分级1级21例、CST分级2级31例、CST分级3级8例。CST分级1级患者抽取20例为手术组A组;CST分级2级和3级患者随机抽取20例为手术组B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保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的术前和术后的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肢体运动评分和手术组术前和术后的FA值,各组之间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患者根据CT计算术前血肿量。比较2组患者之间术前血肿量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值术后第1天的血肿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血肿量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的术前血肿量分别和保守治疗组的术前血肿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保守治疗组之间术前血肿量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记录手术治疗组的患者和保守治疗组患者术前、手术后1周和手术后1个月NIHSS肢体运动得分。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之间术前的、术后1周的和术后1个月的NIHSS肢体运动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A组和保守治疗组之间术前的、术后1周的和术后1个月的NIHSS肢体运动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之间术前的、术后1周的和术后1个月的NIHSS肢体运动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均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记录手术治疗组的所有患者的FA值,手术治疗组A和手术治疗组B的术前FA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术后一个月的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计算整理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的血肿量以及GCS评分。患者术前血肿量为31.45±6.33ml、术后第1天的血肿量13.65±2.29ml、术后第4天血肿量6.22±1.55ml,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第1天的血肿清除量约占术前血肿量的百分比)为0.56±0.05,术后第4天的血肿清除率(术后第4天的血肿清除量约占术前血肿量的百分比)为0.79±0.07,术前和术后第1天血肿量进行t检验,t=16.72,p<0.05,术前和术后血肿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和术后第4天血肿量进行t检验t=17.44,p<0.05,血肿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GCS评分6.95±1.19,术后第1天GCS评分10.80±0.83、术后第4天GCS评分12.00±0.86。术后第1天和术前GCS评分进行t检验,t=15.15,p<0.05,GCS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4天和术前GCS评分进行t检验,t=16.65,p<0.05,GCS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0.3±4.6岁、49.5±4.9岁,发病时的血肿量37.5±2.8ml、37.3±3.6ml,发病时的GCS评分6.35±1.18、6.10±1.41,1周后的GCS评分8.45±1.15、6.10±1.41;1个月后的GCS评分10.45±1.23、9.25±0.89。两组术后1周的GCS评分进行t检验,t=8.9,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GCS评分之间进行t检验,t=4.8,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别为50.8±4.5岁、49.5±3.5岁和50.0±3.2岁。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时的血肿量分别为24.8±3.9ml、24.7±3.5 ml和24.0±2.9 ml;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时的NIHSS肢体运动评分分别为4.80±0.89、4.65±0.81和4.60±0.88;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1周时的NIHSS评分分别为3.65±0.88、4.20±0.70和4.30±0.73;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1个月的NIHSS评分分别为:2.65±0.67、3.15±0.75和3.35±0.88。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术后第1天的血肿量分别为13.75±2.94ml、12.65±1.79 ml。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术前的FA值分别为0.32±0.05、0.24±0.05。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术后1个月的FA值分别为0.37±0.04、0.27±0.06。手术治疗组A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发病时的年龄、出血量和发病时NIHSS评分分别两两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之间对年龄、术前出血量、NIHSS评分进行了t检验,t值分别为1.08、0.09和0.72,p>0.05,手术治疗组A组和保守治疗组之间对年龄、术前出血量、NIHSS评分进行了t检验,t值分别为0.69、0.63和0.68,p>0.05,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之间对年龄、术前出血量、NIHSS评分进行了t检验,t值分别为0.48、0.65和0.19,p>0.05,认为各组具有同质性,可以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之间的FA值进行了t检验,t=4.35,p<0.05,认为两组之间FA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组病人的FA值不同,手术治疗组FA值高于手术治组B组。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FA值进行了t检验,t=4.8,p<0.05。手术治疗组A组术后1个月的FA值高于手术治疗组B组术后1个月的FA值。手术组A组、手术组B组1周后、1个月后NIHSS评分进行t检验,p<0.05。手术治疗A组NIHSS肢体运动评分低于手术治疗组B组。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的1周后、1个月后NIHSS肢体运动评分分别和保守治疗组1周后、1个月后NIHSS评分进行t检验。手术治疗组A组与保守治疗组之间比较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B组与保守治疗组之间比较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软通道穿刺结合术后尿激酶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有效的清除血肿、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2.血肿量大于3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软通道穿刺结合术后尿激酶治疗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3.对于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如果纤维束完整或少部分断裂,建议尽早行穿刺引流术,能够改善病人的预后;如果纤维束完全或大部分断裂,行穿刺引流术对改善病人的预后帮助不大。

高志波[4](2017)在《经脑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额叶、颞叶脑沟的解剖学研究:(1)探讨经脑沟手术入路的解剖,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2)将该入路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与对照组比较病人预后,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明确其优越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1)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6例(12侧),经扩大翼点开颅,以Yasargil翼点入路为基础,取额颞部弧形切口,起自颧弓上缘、耳屏前1cm,避开颞浅动脉主干,以翼点为中心,弧形向上、向后,经顶结节前1cm再拐弯转向前,止于额部发际内中线旁2cm。取骨瓣开颅,咬骨钳扩大骨窗,前至颞窝及额骨隆突后部,保留额骨隆突和颧弓,后至乳突前方;向下咬去近中颅窝底的颞骨鳞部,前下咬去蝶骨嵴至蝶骨平台,硬脑膜以外侧裂为中心弧形剪开,完全暴露外侧裂及附近的额、颞叶。确认外侧裂表面的血管分支,辨别额叶及颞叶的脑沟,显微镜(8倍)下仔细分离蛛网膜和软脑膜,观察相关脑回与颅骨的关系,分别测量相关脑沟深度及分离后脑沟的手术可操作空间(宽度)。(2)临床应用:自2013年12月到2015年5月利用经额下沟或颞上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51例,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2±10.4岁,GCS评分3-14分,平均6.6±2.9分,血肿量33.2-80ml,平均51.9±13.4m L,发病到手术时间2-30小时,平均5.4±5.2小时。经脑沟入路手术的患者术中行软脑膜缝合,术后常规行止血、脱水、神经营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处理,病人预后情况给予及时记录,出院的病人给予严密随访,做好记录,病人有癫痫发作症状者建议来院行脑电图证实,不愿来院的请家人做好记录等来院时再行脑电图检查证实,3个月时根据来院患者的表现及电话与家人沟通的情况判定每位患者的ADL评分。结果:(1)解剖:根据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位置,选定额下沟和颞上沟作为手术入路的脑沟,分别测量相关脑沟的深度和分离后脑沟可达到的宽度即手术可操作的空间,结果提示左侧额下沟平均深度为20.37±1.10mm,右侧额下沟平均深度为20.73±0.68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颞上沟平均深度为20.19±0.89mm,右侧颞上沟平均深度21.56±1.22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后脑沟的可操作空间即脑沟宽度左侧颞上沟平均宽度为15.01±0.68mm,右侧颞上沟平均宽度为15.04±0.40mm。颞上沟与额下沟均为垂直大脑表面向脑深部延伸的脑沟,右侧颞上沟视乎较左侧深。(2)临床:根据血肿的位置选择额下沟或颞上沟前部入路清除血肿,显微镜下止血,与同期开展的经脑皮质手术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病例比较,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再出血率较经皮质组低,经过对出院病人的随访,经脑沟入路手术组患者预后较经大脑皮质手术组患者好,癫痫发作率较经皮质组低。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量在30-80ml的患者,根据血肿的位置可考虑选择额下沟或颞上沟入路清除血肿,此手术入路患者的ADL预后评分优于传统的经脑皮质手术入路,癫痫的发生率低。

韩秀鹏[5](2017)在《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多项临床指标,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微创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本次研究严格按照所设计的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对入选的56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例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神经内镜组(A组)和小骨窗开颅组(B组)。首先对各组病例治疗前状况包括一般特征、术前意识状态、出血量、手术时机、伴随基础疾病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等进行评价,了解术前两组的基本情况是否具有可比性。随后对其手术时间、首次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期间的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感染率、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最后进行总体转归的比较,即手术后6个月疗效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病例的一般特征、术前意识状态、出血量、手术时机、伴随基础疾病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等,经统计检验,得出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2±0.40)h,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68±0.76)h,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结果存在差异(t=8.34,P<0.01),即A组平均手术时间要小于B组。(3)A、B两组在手术中平均失血量为分别为(35.61±13.52)ml和(277.14±101.33)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7.84,P<0.01)。(4)A、B两组术后平均残留血肿量分别为(5.31±7.15)ml、(10.48±8.67)ml,计算出血肿清除率分别为(90.12±4.32)%、(74.34±10.56)%,具有统计学差异(Z=4.38,P<0.05)。(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天)分别为(8.89±2.57)和(14.56±4.3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感染发生率方面,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第1周,A、B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第4周,A、B两组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同期A、B两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中,手术后第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A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速度要优于B组。(8)术后6个月随访资料中,A组预后良好率(81.82%)高于B组良好率(65.63%)(P<0.05)。结论:对于出血量30-50ml、病情较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而言,是一种更具有微创、快捷、血肿清除率高、出血少、恢复快、预后好等优点手术方法。

苏苟大[6](2016)在《微创血肿穿刺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文中提出背景脑卒中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出血作为脑卒中最严重的亚型,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居脑卒中首位。在中国及日本,脑出血占卒中患者的20%~30%;而在欧美脑出血占卒中患者的5%~15%。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神经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由长期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改变所致,为脑实质性出血[9],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70%~80%,是卒中中预后最差的疾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居各类卒中的首位,发病后早期病死率为35%~52%,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40%~60%)和病残率高(占生存者的50%~85%)等特点。正因为HICH对人类健康构成如此大的威胁,人们一直都在致力于探究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可以带来最好的预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但在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复杂,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有时,特别是血肿量较多的时候,药物治疗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需要外科开颅手术。但开颅血肿清除术因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有时病人对治疗并不满意。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微创血肿清除术,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了新的领域,操作简单,创伤少,手术时间短,费用低。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CT逐渐普及,为神经外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脑肿瘤、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能及时作出正确诊断。随后,有人开始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用立体定向或CT定位原理,取用钻或骨锥等在颅骨上开洞,用不同直径针或管穿刺抽吸血肿,手术创伤比开颅手术小,但治疗的效果并不满意,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死亡率、致残率等明显比开颅手术差。当时,Davidoff发表的死亡率高达63.3%,医学界对这一手术方式并不满意。我国,六十年代开始,贾宝祥等研究应用穿刺针穿刺血肿,并将针留置血肿腔内,再应用血肿液化剂将血肿融化,通过穿刺针引流出体外。该技术的出现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重大进步。经过不断完善,该技术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安全:(1)通过对穿刺针的改进,应用软管穿刺,减少对大脑的损伤,更加安全。(2)不一定需要立体定向仪和碎吸器,只需在CT上标记定位,常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就能手术,更适应于基层医院。(3)利用尿激酶等液化剂分次溶解血肿,避免一次性清除血肿,压力骤降,增加再出血的机会。(4)该手术创伤少、手术时间短,大多数病人能耐受手术,包括部分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颅腔内主要含有三种物质,即脑组织、脑血液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的压力。正常的ICP是完成神经系统的生理代谢功能和保证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必要条件。100多年前已有用腰椎穿刺来监测颅内压的,该术式方便简单、容易操作,但缺点是:腰部疼痛,有时穿刺针刺到神经根,疼痛反射到下肢;只能反应瞬间的压力,不能持续监测;需要患者配合,烦躁的病人不能进行等等。1951年,Guillaume和Janny首次把测压器置入患者脑室内,直接测量ICP。此后,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ICP测量有了飞速的发展。目前,ICP监测技术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2类。现在,侵入式已得到临床的普遍认可,但具有不少缺点,非侵入的ICP监测出现较晚,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侵入式ICP监测有不少的并发症,如:脑脊液漏、脑出血、颅内感染、异物残留等。因非侵入的ICP监测患者带来方便、无创等,随着保健和诊断的发展,越来越需要ICP的无创监测。在我国,颅内压监测的起步较晚,王忠诚院士所着的《王忠诚神经外科学》中详细阐述了在颅内压监测下的临床治疗、手术指征以及并发症。于2011年,我国的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对于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颅脑外伤形成了共识,同时,论述了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颅内压监测的指征和相关并发症。目前,颅内压监测在临床中大多数用于颅脑外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鲜有文献报道。国内有几位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基于ICH的发病特点和不良预后,寻求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势在必行,微创血肿穿刺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开辟了新的领域。本研究通过对77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病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比微创血肿穿刺术联合颅内压监测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目的通过分析11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的资料分析,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设备血肿穿刺采用韩国世运的脑室外引流管,颅内压监测采用Codman颅内压监测仪,常规的手术器械和材料,如神经外科专用的双极电凝、美敦力气钻及铣刀系统、日立电钻、吸引及冲洗设备、剪刀、止血纱、棉片、明胶海绵等。对象1.纳入标准:(1)年龄40~80岁;(2)血肿量30—60 ml;(3)CT证实为脑实质出血;(4)有明确高血压病史;(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入组标准者;(2)颅内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出血;(3)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4)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严重异常者;(5)既往有精神疾病的患者;(6)术前发生瞳孔散大等脑疝表现。手术方式:ICP+血肿穿刺组:壳核出血钻孔点为患侧额部,取直切口,牵开头皮、肌肉,钻骨孔1枚,大小约1cmX1cm的骨孔,电凝硬膜,“+”切开,选取脑室导管型颅内压探头,沿CT提示的血肿中心方向穿刺,用30ml注射器缓慢抽出血肿,量约40%-80%,留置血肿腔引流管,同时将检测仪调零。接颅内压监护仪,进行持续性颅内压监测。术后复查头颅CT,观察是否还有血肿残留物或有无再出血。根据颅内压状调整引流系统的高度或开(闭)情况、使用脱水剂、复查头颅CT。ICP值>20mmHg立即开放引流管或使用脱水药,颅内压恶性增高者急查头颅CT。颅内压趋于平稳、复查颅脑CT示血肿减少80%以上或引流超过7天给予拔出引流管。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采用“双管引流”,即血肿腔引流并对内侧脑室型颅内压探头脑室穿刺引流。常规开颅组:取额颞部“问号”切口,切开头皮、颞肌,钻孔后铣刀铣开骨瓣,“U”形剪开硬膜后,在颞叶中下回切开皮质,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血肿腔彻底止血,开放硬膜。骨瓣要视脑肿胀程度决定是否还纳,皮瓣下留置引流管。血肿穿刺组:手术方式同ICP+血肿穿刺组的血肿穿刺方式。评价指标再出血率、手术时间、死亡率、甘露醇用量、并发症发生、术后ICP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分级法评定。日常生活评定的良好率=Ⅰ+Ⅱ +Ⅲ/病例数×100%。统计方法统计分析,本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使用非参数检验。检验水平a=0.05,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1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根据住院号的末位数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颅内压监测(ICP)联合微创血肿穿刺术,同时选择同期入院41例和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则分别接受传统开颅治疗和血肿穿刺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6个月,记录相关数据。通过对比三组的再出血率、手术时间、死亡率、甘露醇用量、并发症发生、术后ICP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法评定,进一步评价微创血肿穿刺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1.ICP+穿刺组术后再出血3例,为8.33%,常规开颅组术后再出血2例,为4.88%,穿刺组术后再出血2例,为5.26%,χ2=0.45,P=0.80,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P+穿刺组手术时间均数为54.86±8.82分钟,常规开颅组手术时间为109.27±30.26分钟,穿刺组手术时间均数为41.71 ±7.65分钟,t1=10.99,P1=0.00,t2=6.87,P2=0.00,t3=13.83,P3=0.00,差异有统计意义。2.ICP+穿刺组术后随访ADL评分Ⅰ级5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4例,V级2例,死亡例数1例,死亡率2.78%,良好率80.56%;常规开颅组术后ADL评分Ⅰ分2级,Ⅱ级6例,Ⅲ级15例,Ⅳ级12例,V分4级,死亡例数2例,死亡率4.88%%,良好率56.10%;血肿穿刺组术后ADL评分Ⅰ分2级,Ⅱ级8例,Ⅲ级17例,Ⅳ级8例,V分2级,死亡例数1例,死亡率2.63%,良好率71.05%。对比三组的良好率,χ2 =5.48,P =0.06,三组之间的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的良好率两两比较,χ21 =5.23,P1 =0.02,χ22 =0.90,P 2=0.42,χ23 =1.89,P3 =0.24。血肿穿刺组与常规开颅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P+血肿穿刺组与血肿穿刺组和常规开颅组与血肿穿刺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P+血肿穿刺组术后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开颅组术后死亡2例,1例为术后再出血,另一例是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血肿穿刺组的1例死于冠心病。对比三组的死亡率,χ2 =0.5P =0.83,三组之间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甘露醇用量:ICP+穿刺组术后甘露醇平均用量为1465.28±426.36ml,常规开颅组术后平均用量为2783.54±539.11ml,血肿穿刺组术后甘露醇平均用量为2592.11 ±831.54,χ2=50.79,P1=0.00,三组甘露醇用量比较差异统有统计学意义。ICP+血肿穿刺组与血肿穿刺组相比,平均每病人甘露醇减少1086.83ml,即 42.93%。4.并发症发生:ICP+穿刺组术后肾功能损害1例,常规开颅组为6例,血肿穿刺组为3例,χ2=3.65,P =0.16,三组的肾功能损害差异统无计学意义。ICP+穿刺组术后水电解质紊乱2例,常规开颅组9例,血肿穿刺组为9例,χ2=5.51,P=0.07,三组水电解质紊乱比较,差异统无计学意义。三组的水电解质紊乱两两比较,χ21 =4.89,P1 =0.04,χ22 =0.80,P2=0.35,χ23 =2.39,P3 =0.12,ICP+血肿穿刺组与常规开颅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P+血肿穿刺组与血肿穿刺组和常规开颅组与血肿穿刺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P+血肿穿刺组与血肿穿刺组相比,肾损害和水电解质的发生率分别减少2.78%和16.79%。5.ICP+血肿穿刺组术后ICP值均数为:第1天9.94±2.37,第2天11.03±2.56,第 3 天 12.17±3.45,第 4 天 12.56±1.89,第 5 天 13.12±2.17,第 6 天11.78±3.07 第 7 天 9.27±3.17。6 ICP+血肿穿刺组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达42.55-80.65%,平均65.36%,经尿激酶注射并持续引流后,拔管前血肿清除率大于80%的有34例,达60-80%的2例。开颅组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达65.87-100%,平均85.65%。血肿穿刺组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达43.45-82.76%,平均63.42%,经尿激酶注射并持续引流后,拔管前血肿清除率大于80%的有35例,达60-80%的3例。7.ICP+血肿穿刺组引流前颅内压最高值<20mmHg3例,20-30mmHg31例,>30mmHg2例,引流后颅内压持续<20mmHg35例,术后颅内压出现持续30mmHg1例,在未发生脑疝前复查头颅CT发现再发脑出血,急诊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结论1.微创血肿穿刺手术在非脑疝的脑出血患者中,与开颅手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手术者必须严格手术适应症,对于有明显高血压病史、影像学检查无脑血管疾病、无活动性出血、无脑疝表现的患者,微创血肿穿刺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先进性。2.相对于传统的开颅手术,微创血肿穿刺手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良好。3.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非脑疝患者,微创血肿穿刺手术也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4.颅内压监测能早期发现再出血,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能稳定颅内压,从而改善预后。

江澈,陈状,王伟民[7](2016)在《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现代观点》文中研究指明急性脑出血导致临床预后不良与单位时间的脑内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及时清除脑内血肿能有效改善临床预后。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是当前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本文就脑出血微创治疗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分析各种微创技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明确以CT引导定位血肿为手术基础,以局部纤溶技术为主要血肿清除手段的微创治疗是今后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方法。

张伟[8](2015)在《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治疗策略及脑室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脑出血类型,手术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等。而对于手术必要性、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等的选择仍是临床中争论较多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及相关配套器材的发展,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所认可,但临床上对于神经内镜手术适应症及神经内镜手术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并与同期保守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不同手术方式、不同手术时间等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提供更多参考。方法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回顾性总结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23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手术治疗136例,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65例,开颅血肿清除术71例。根据血肿量大小分为少量出血组(<40m1)和大量出血组(≥40m1),其中少量出血组45例,大量出血组91例。而对照保守治疗组包括87例患者,其中少量出血组36例,大量出血组51例。各组间性别、年龄、血肿量、术前GCS评分等基线资料一致。评估标准包括手术前后的GCS评分、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等,将ADL评分Ⅰ-Ⅲ级患者设定为预后良好,Ⅳ-V级患者设定为预后不良。评价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差别,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疗效差别。78例在发病后6小时内手术(超早期手术),58例在发病后7-72小时手术(早期手术),比较不同手术时间术后死亡率、发生其它并发症率、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等,以评价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影响。结果1.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比较保守治疗组血肿平均吸收时间29.2±5.4天,平均住院时间28.4±7.1天,再出血21例(24.1%),出现其它并发症21例(24.1%),死亡11例(12.6%),治疗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64例(73.6%),Ⅳ-Ⅴ级23例(26.4%)。血肿清除手术组血肿平均吸收时间4.7±1.4天,平均住院时间19.1±3.2天,再出血10例(7.3%),出现其它并发症12例(8.8%),死亡7例(5.1%),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122例(89.7%),Ⅳ-Ⅴ级14例(10.3%)。两组比较,各统计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镜手术组与开颅手术组比较内镜手术组平均血肿清除率89.7±4.7%,平均手术时间103.6±32.1分钟,术中出血平均110.7±43.1ml,平均住院时间17.2±4.1天,术后再出血4例(6.2%),死亡3例(4.6%),术后GCS评分提高2分以上者51例(78.4%),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59例(90.8%),Ⅳ-Ⅴ级6例(9.2%)。开颅手术组平均血肿清除率87.8±6.7%,平均手术时间190.1±41分钟,术中出血平均480.2±81.1m1,平均住院时间21.1±3.4天,术后再出血6例(8.4%),死亡4例(5.6%),术后GCS评分提高2分以上者60例(84.5%),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63例(88.7%),Ⅳ-Ⅴ级8例(11.3%)。两组比较,手术用时、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血肿清除率、治疗后GCS变化、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预后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时期对预后的影响超早期手术组术后死亡1例(1.3%),术后发生其它并发症者8例(10.3%),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72例(92.3%),Ⅳ-Ⅴ级6例(7.7%)。早期手术组术后死亡6例(10.3%),术后发生其它并发症者14例(24.1%),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50例(86.2%),Ⅳ-Ⅴ级8例(13.8%)。两组比较,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超早期手术预后良好率优于早期手术,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血肿量与手术关系比较血肿量<40m1者,内镜手术组22例,术后死亡0例,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22例(100%),Ⅳ-Ⅴ级0例;开颅手术组23例,术后死亡0例,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23例(100%),Ⅳ-Ⅴ级0例。血肿量≥40m1者,内镜手术组43例,术后死亡3例(7.0%),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35例(81.4%),Ⅳ-Ⅴ级8例(18.6%);开颅手术组48例,术后死亡4例(8.3%),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Ⅲ级)37例(77.1%),Ⅳ-Ⅴ级11例(22.9%)。两组比较,血肿少于40m1组,内镜组与开颅组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相等;血肿大于等于40m1者,内镜组较开颅组死亡率低,而预后良好率更高,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在死亡率、病残率、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出现其它并发症等方面,手术治疗均优于保守治疗。2.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较开颅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虽有更高的血肿清除率,但差别尚无统计学意义。3.超早期手术(<6小时)与早期手术(6-72小时)相比,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率无明显差异。4.血肿量<40m1者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均有较好疗效;血肿量≥40m1者内镜组手术总体死亡率、预后良好率(ADL评分Ⅰ-Ⅲ级)、病残率(ADL评分Ⅳ-Ⅴ级)优于手术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背景和目的脑室出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神经科危急重症,病情进展较快,病死率较高,预后不佳。脑室外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出血的主要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被广泛认可。快速细孔钻颅脑室外引流术利用张庆林、张成教授发明的快速细孔钻颅器自1977年成功抢救一名脑疝晚期的脑室出血患者后在全省甚至全国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快速细孔钻颅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尚缺乏相关影响因素系统、全面的研究。本课题通过对快速细孔钻颅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及特重型脑室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此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资料和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GCS评分≤9分的重型、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共39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施行快速细孔钻颅脑室外引流术。随访术后第3个月GOS评分作为预后评价,1-2分预后差,3-5分为预后好。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1.一般情况男性238例,女性158例,男:女=1.5:1;年龄≤40岁79例,40岁-60岁198例,≥60岁119例;术前GCS评分3-5分179例,6-9分217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小时272例,>6小时124例;术后24小时内再出血87例;留置管时间≥10天211例,<10天185例,平均留置管时间12.4±6.7天;单侧引流206例,双侧引流190例;联合尿激酶治疗301例,单纯引流治疗95例;发生颅内感染18例,感染率4.5%;治疗中发生引流管堵塞71例,其中发生颅内感染7例,感染率9.9%。术后随访3个月,死亡(GOS1分)95例,植物生存(GOS2分)114例,完全恢复(GOS5分)107例,不完全恢复(GOS3-4分)80例。将GOS评分1-2分设为预后不良,3-5分设为预后良好。2.不同影响因素与预后关系2.1年龄≤40岁79例,死亡16例,死亡率20.3%,预后良好39例,预后良好率49.4%;年龄40岁-60岁198例,死亡52例,死亡率26.3%,预后良好97例,预后良好率48.9%;年龄≥60岁119例,死亡27例,死亡率22.7%,预后良好51例,预后良好率42.9%。经卡方检验,不同年龄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不是决定重型及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2.2 GCS评分3-5 179例,死亡51例,死亡率28.5%,预后良好89例,预后良好率49.7%;GCS评分6-9分者217例,死亡44例,死亡率20.2%,预后良好98例,预后良好率45.2%。两组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GCS评分不是决定重型及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2.3发病6小时以内手术272例,死亡36例,死亡率13.2%,预后良好151例,预后良好率55.5%;发病至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124例,死亡59例,死亡率47.6%,预后良好36例,预后良好率29.0%。两组比较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4术后24小时内再出血87例,死亡31例,死亡率35.6%,预后良好22例,预后良好率25.2%;术后24小时内未再出血309例,死亡64例,死亡率20.7%,预后良好165例,预后良好率53.4%。两组比较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2.5单双侧引流对留置管时间及血肿吸收时间影响双侧引流者平均留置管时间8.2±3.2天,脑室内血肿完全吸收时间平均7.1±2.7天;单侧引流者平均置管14.3±5.7天,脑室内血肿完全吸收时间平均11.4±3.2天。两者比较,P<0.05,说明双侧引流较单侧引流可更快的清除血肿,具有较短的留置管时间。2.6联合尿激酶应用301例,死亡59例,死亡率19.6%,预后良好149例,预后良好率49.5%;未用尿激酶者95例,死亡36例,死亡率37.8%,预后良好38例,预后良好率40%。两组比较死亡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预后良好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早期联合应用尿激酶可降低重症脑室出血患者死亡率,但对改善总体预后意义不大。2.7联合应用尿激酶者平均留置管时间7.9±3.2天,血肿平均吸收时间5.2±3.7天;未应用尿激酶者平均留置管时间15.2±6.1天,血肿平均吸收时间11.2±4.2天。两者留置管时间及血肿吸收时间分别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8发生颅内感染者共18例,死亡3例,死亡率16.7%,预后良好4例,预后良好率22.2%;未发生颅内感染者378例,死亡15例,死亡率3.9%,预后良好182例,预后良好率48.1%。两组比较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细菌培养结果3.1不同留置管时间与颅内感染关系将引流管留置时间分为≤7天、8-14天、15-20天及≥21天进行分组统计不同留置管时间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发现≤7天组及≥21天组颅内感染发生率较中间两组高,但四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引流管堵塞与颅内感染关系治疗中发生引流管堵塞需重新置管71例,其中发生颅内感染7例,感染率9.9%;引流管未发生堵塞325例,发生颅内感染11例,感染率3.4%,两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堵管可增加颅内感染的发生。3.3.颅内感染培养结果本组病例共发生颅内感染18例,总体感染率4.5%。其中细菌培养阳性11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溶血葡萄球菌1例,大肠埃希菌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例。结论1.快速细孔钻颅侧脑室外引流术用时短,操作简便,可在发病后快速施行,是挽救危重脑室出血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2.不同年龄患者死亡率及治疗预后良好率无明显差别,年龄对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预后无显着影响。3.经过积极救治,术前GCS评分较低的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也可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4.发病后尽早(6小时以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5.术后24小时内发生再出血可增加死亡率,影响患者预后。6.双侧脑室外引流较单侧脑室外引流血肿清除更快,留置管时间更短。7.应用尿激酶脑室内注入可加速血肿吸收,缩短留置管时间,降低死亡率,但对总体预后改善不明显。8.治疗中发生引流管堵塞可增加颅内感染发生率,而颅内感染可增加死亡率,影响患者预后。颅内感染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多见,且多为耐药菌。

庞春晓[9](2015)在《自发性脑室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脑室出血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常见治疗方法,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特点,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1.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64例,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A组)12例及外科手术治疗组(B组)52例,其中外科手术治疗组又分为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组(B1组)22例、神经内镜治疗组(B2组)19例、显微手术治疗组(B3组)11例;比较A、B两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及脑积水发生率;比较B组内三组不同术式的术后48小时血肿清除率、血肿消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ADL分级。1.所有结果均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内科保守治疗组与外科手术治疗组比较:(1)术后6个月ADL分级:内科保守治疗组:Ⅰ级1例(8.3%)、Ⅱ级2例(16.7%)、Ⅲ级2例(16.7%)、Ⅳ级3例(25%)、Ⅴ级4例(33.3%),优良率41.7%;外科手术治疗组:Ⅰ级8例(15.4%)、Ⅱ级12例(23.1%)、Ⅲ级16例(30.8%)、Ⅳ级9例(17.3%)、Ⅴ级7例(13.5%),优良率69.2%。外科手术治疗组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积水发生率:内科保守治疗50%(6例),外科手术治疗17.3%(9例),外科手术治疗组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外科手术治疗组组间比较:(1)术后48小时血肿清除率:侧脑室引流组、神经内镜组、显微手术组结果分别为:80%以上的分别为1例(4.5%)、6例(31.6%)、2例(18.2%);50%-80%的分别为3例(13.6%)、10例(52.6%)、7例(63.6%);50%以下的分别为18例(81.8%)、3例(15.8%)、2例(18.2%);血肿清除优良率分别为18.2%、84.2%、81.8%。神经内镜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肿清除时间:侧脑室引流组、神经内镜组、显微手术组结果分别为:1-5d时间内分别为1例(4.5%)、15例(78.9%)、7例(63.6%);5d-10d时间内分别为15例(68.2%)、2例(10.5%)、2例(18.2%);超过10d时间的分别为6例(27.3%)、2例(10.5%)、2例(18.2%);优良率分别为:72.7%、89.5%、81.8%。神经内镜组优于其他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侧脑室引流组、神经内镜组、显微手术组分别为:5例(22.7%)、1例(5.3%)、2例(18.2%);优良率分别为:77.3%、94.7%、81.8%。神经内镜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6个月ADL分级:侧脑室引流组:Ⅰ级2例(9.1%),Ⅱ级4例(18.2%),Ⅲ级6例(27.3%),Ⅳ级6例(27.3%),Ⅴ级4例(18.2%);优良率54.5%。神经内镜组:Ⅰ级4例(21.1%),Ⅱ级5例(26.3%),Ⅲ级7例(36.8%),Ⅳ级2例(10.5%),Ⅴ级1例(5.3%);优良率84.2%。显微手术组:Ⅰ级2例(18.2%),Ⅱ级3例(27.3%),Ⅲ级3例(27.3%),Ⅳ级1例(9.1%),Ⅴ级2例(18.2%);优良率72.7%。神经内镜治疗组优于其他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出血外科治疗方法优于内科保守治疗,而神经内镜治疗方法在脑室血肿清除率、血肿清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ADL分级方面优于其它组,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和学习。

李进[10](2015)在《血肿位置分型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方案及疗效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肿位置CT分型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适应证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02—2012-02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血肿CT分型开颅脑造瘘点选定组(观察组,n=120)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120),比较2组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随访半年评价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112/120,93.33%)与对照组(91/120,75.83%)比较差异显着(P<0.01);术后再出血量观察组为(42.72±18.96)mL,对照组为(98.43±19.67)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周GC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远期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血肿位置分型超早期或早期选择合适手术治疗方案,术后血肿清除明显、再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二、幕上脑内出血量、GCS评分与手术适应证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幕上脑内出血量、GCS评分与手术适应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底节脑出血内镜通道手术与经侧裂手术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外侧裂、脑岛叶及基底节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经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探究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四部分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与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经外侧裂入路及内镜通道手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脑出血急性期微创治疗及微创联合醒脑静治疗疗效比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入选标准
        3.1 病例纳入标准
        3.2 病例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临床病例分组
        4.2 治疗方法
        4.3 病例资料
        4.4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结果
        6.1 一般资料比较
        6.2 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血肿量比较
        6.3 有效率
        6.4 NIHSS评分
        6.5 ADL 评分
        6.6 血肿量变化
        6.7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第二部分 讨论
    1 理论探讨
        1.1 脑出血的发病机制
        1.2 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2 脑出血的中医病机与治疗
    3 醒脑静注射液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
        3.1 醒脑静注射液的方剂来源
        3.2 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研究
        3.3 醒脑静注射液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3.4 微创联合醒脑静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4 不足与展望
第三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出血的中西医治疗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A 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表
附录 B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表
附录 C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量表)

(3)高血压脑出血穿刺治疗疗效分析及弥散张量成像在穿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软通道穿刺结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临床资料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穿刺方法
        2.2 穿刺方向和路线确定
        2.3 保守治疗组治疗方式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颅脑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2 检查设备
    3 皮质脊髓束的完整性分级
    4 研究方法
    5 治疗方式
        5.1 保守治疗组
        5.2 手术治疗组
    6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7 结果
    8 讨论
    9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图表
缩略词表
致谢

(4)经脑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脑内血肿对大脑的损害
        1.2 脑出血后神经系统症状
        1.3 脑出血的管理
第一部分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相关脑沟入路的解剖基础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标本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2.1 实验前标本准备
        2.2.2 实验操作
    3.结果
        3.1 脑沟延伸方向的观察结果
        3.2 数据的测量
        3.2.1 脑沟的深度
        3.2.2 可分离脑沟的宽度
    4.讨论
第二部分 经脑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血肿量的计算
        2.3 麻醉
        2.3.1 方法
        2.3.2 诱导
        2.3.3 麻醉的维持
        2.3.4 麻醉管理
        2.4 手术操作
        2.5 术后处理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收集和评价指标
        1.3 资料分析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2.3 小骨窗开颅手术
        2.4 术后管理
        2.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一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量表
附表二 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
致谢

(6)微创血肿穿刺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对象
二、设备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一)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进展的概况
    (二) 颅内压监测用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略缩语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 血肿穿刺的方法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现代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概述
2 脑出血微创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3 脑出血微创手术时机
4 脑出血微创手术方法
    4.1 小骨窗开颅/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4.2 框架立体定向术或神经导航辅助血肿抽吸术
    4.3 立体定向软通道技术
    4.4 局部纤溶药物的应用
    4.5 脑室出血的微创治疗
5 结论和展望

(8)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治疗策略及脑室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高血压幕上脑出血及脑室出血概述
    第一节 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概述
    第二节 脑室内出血概述
    参考文献
第二章: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治疗策略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附图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三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影响因素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9)自发性脑室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二、诊断与分级
三、统计学方法
四、治疗方法
五、疗效评定标准
六、结果
七、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室出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血肿位置分型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方案及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讨论

四、幕上脑内出血量、GCS评分与手术适应证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底节脑出血内镜通道手术与经侧裂手术的对比研究[D]. 高文波. 山东大学, 2020(04)
  • [2]脑出血急性期微创治疗及微创联合醒脑静治疗疗效比较回顾性研究[D]. 郑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高血压脑出血穿刺治疗疗效分析及弥散张量成像在穿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陈兵. 青岛大学, 2018(07)
  • [4]经脑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D]. 高志波. 安徽医科大学, 2017(12)
  • [5]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D]. 韩秀鹏.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6]微创血肿穿刺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D]. 苏苟大.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4)
  • [7]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现代观点[J]. 江澈,陈状,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6(04)
  • [8]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治疗策略及脑室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影响因素[D]. 张伟. 山东大学, 2015(01)
  • [9]自发性脑室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分析[D]. 庞春晓. 大连医科大学, 2015(07)
  • [10]血肿位置分型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方案及疗效的影响[J]. 李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01)

标签:;  ;  ;  ;  ;  

幕上脑出血、GCS评分与手术指征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