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公司债回购巧开 沪深交易所与债市角力

同期公司债回购巧开 沪深交易所与债市角力

一、企业债回购同期巧合开放 沪深证交所角力债券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张阳[1](2017)在《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化建构 ——以偿债能力为中心展开》文中研究指明信息犹如血液与灵魂,贯穿证券市场始终。它是投资者的决策依据,是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前提。证券市场本质即为资金融通的信息聚合,而信息披露则是其最重要的制度基石。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有助于遏制市场违规行为,引导投资者审慎辨识证券价值与潜在风险,进而促进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然而,囿于"重股轻债"的观念桎梏,相较于股票市场制度的稳健发展,同为证券市场核心构成的债券市场制度却一直颇受冷遇。其中,尤以公司信用类债券问题最为突出。由于漠视公司信用债的本质与特性,现有制度过多依赖和参照股票,致使公司信用债市场信息披露运行失序、内容乏实、配套缺失,陷入"同质化、粗糙化、形式化"的困局。立法中,上位法尚付阙如,下位法各行其是,信息披露规则离心失范;执法上,多头监管,央行、证监会、发改委及银监会部门利益纠葛,权力边界模糊不清,信息披露监管错位软化;司法下,权利救济复杂,社会因应滞后,司法保障避重就轻,信息披露"最后防线"功能未彰。割裂的债券市场与碎片化的制度体系业已成为公司信用债市场持续发展的"绊脚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股债差异,明晰公司信用债的本质和特性,从市场化要义出发,统一建构契合债券属性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公司信用债本质是以证券形式表彰的契约式债权债务关系,其风险主要源于信用风险,投资者更为关注发债主体的偿债能力变化。因此,在信息披露制度建构中应秉承以偿债能力为中心,以统一化建构为主线。一方面,总体思路要坚持统一与差异"二元并进",既要以《证券法》为基本蓝图对顶层设计进行统一化建构,又要基于债种、主体或市场的区别对具体制度予以差异化安排;另一方面,基本进路则应在深入理解债券本质与特性基础上以偿债能力为中心进行规则设计,根据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式信息披露;此外,还应以发行主体、中介机构、投资者、监管司法以及信披平台等为切入点全面加强配套性制度建设。通过如上三举并施,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将日臻完善,其制度功效亦会渐趋显现。

张兴巍[2](2014)在《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表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市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体经济,而企业又是微观经济的基础,因而评判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提升企业价值。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企业家之间关系的核心是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作为委托方可能面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套牢风险。那么,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如何应对风险并提升企业价值?既往的实证研究集中讨论了私募股权投资对持股企业的筛选效应/逆向选择效应、增值服务效应、治理效应、认证效应、逐名效应、市场势力效应等。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的影响既体现在市场表现上也体现在经营绩效上,二者有关联但却并不相同。基于理论与文献述评,论文重点研究三个专题,即PE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持股公司发行市盈率、上市首日涨跌以及上市后市场表现?PE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经营绩效及其上市前后的变化?PE的差异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的市场表现和经营绩效?考虑到创业板是我国PE退出的主要市场,企业多有“两高六新”特征,IPO时的高市盈率问题和上市后的业绩下滑问题又非常突出,故被选为研究对象。论文共设6章,重点讨论3个专题。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理论与文献述评;第3章为专题一,探讨PE持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影响和方式;第4章为专题二,探讨PE持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及其变化的影响和方式;第5章为专题三,探讨PE组织背景、市场声誉、管理人特征、投资策略及网络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差异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市场表现;第6章为结论与建议。在每个专题具体的研究中,论文首先进行了背景分析,阐述该专题下的研究问题、基本观点和验证思路;其次,为了进行规范的实证分析,除去通过wind数据库等进行常规的数据收集和计算外,论文还通过招股说明书、wind数据库手工收集整理了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近30项与私募股权投资相关指标的数据;第三,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基本观点,主要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均值检验、单变量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交互效应分析和Heckman两阶段分析等;此外,为保证结论的客观和稳健,论文还进行了相关的检验和比较,包括替代变量回归检验、配对样本检验、均值检验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对比、直接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的结果对比,以及数据趋势特征和实证分析的对比分析等。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PE通过发动更多的网下机构投资者参与IPO竞价进而提升了持股企业发行市盈率,体现出“市场势力”效应,同时,PE会显着降低持股企业长期累计超额收益率。(2)有无PE持股的公司在上市前盈余管理上无显着差别,PE对持股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主效应和多个间接效应。两个主效应分别是“逆向选择效应”和“增值(服务)效应”。PE的问接效应即PE持股企业在税务筹划、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长期债务融资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和无PE持股企业存在差异,进而导致经营绩效不同。(3)PE五类差异导致其对持股企业经营绩效和市场表现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总体上,PE的组织背景和投资策略差异对持股公司经营和市场表现影响都颇为显着,PE市场声誉差异对市场表现影响较显着,PE网络能力差异对经营绩效有影响,而PE管理人差异的影响不显着或不重要。具体地,PE股权背景、投资规模、投资阶段、分阶段投资、联合投资、持有期限等差异等会间接影响企业经营和市场表现。论文的研究结论对政府、私募股权融资企业、私募股权基金出资人、股票投资者、中介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参与主体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政府既是私募股权市场的参与者又是监管者,作为参与者应逐渐淡出市场,或增强筛选和增值服务能力并加强投后监督;作为监管者,一方面应坚持并加大中报企业财务检查,另一方面要继续搭建平台,鼓励引导PE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实施差别化的PE政策,如严厉打击PE发动市场势力哄抬发行价的行为,鼓励PE分阶段投资、联合投资,鼓励民营PE投资等;此外,继续推行市场化改革也有利于PE市场的发展。对于私募股权融资企业而言,首先要了解PE盈利模式及操作风格等,切勿盲目融资;其次,当前我国企业可考虑引入国有PE和非国有PE联合投资;第三,针对我国PE市场普遍的逆向选择效应,优质企业融资时应通过“信号效应”或信息披露等证明自身质量;此外,尽管PE入股后带来融资便利,但企业不宜因此过度融资,否则会影响经营绩效。对于股权基金出资人而言,要意识到PE投资项目IPO退出的高收益是以承担很大的退出风险为代价获得的;要认识到PE机构存在差异,如分阶段投资的PE往往筛选增值能力更强、国有PE市场影响力更大等;第三,应尽量约束PE给投资企业过度融资。对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而言,应选择与互补型的PE机构合作,在选项时应关注会计师质量、政治关联情况等因素,尤其要重视提升尽职调查和选项能力。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应关注打新股阶段和IPO后私募股权投资持股解禁前(约IPO后一年内)内PE持股及其特征差异对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影响。对于中介机构而言,PE投资强化了会计师声誉的正向作用,抑制了负向作用,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王磊彬[3](2010)在《多次融资、长期市场反应与公司特征》文中指出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场所:资本供给者出于保值、增值的目的将钱投资于该市场;作为资金需求方的各类型企业则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频繁进出资本市场、利用各种允许的外部融资渠道、方式进行筹资活动;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则为了培育和发展市场的需要,制定规章、政策对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和转换进行规范和约束。而所有这些有关方面的努力只是保证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当我们主要关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时,资源配置的核心便成了急需资金的企业——市场的需求方,通过某特定类型的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同时又要给投资者——资金的供给方带来预期的投资回报(即事件公司的长期市场表现或长期市场反应)。在客观上,本文研究同时关注了一次和多次融资,但显然多次融资的企业是最需要资本供给的企业。如何保证最需要资金的企业能够获得有效供给,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基于资金需求方角度的分析。对于投资者而言,多次融资公司给其带来了怎样的市场回报,其初始财富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更是关系到每一个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无疑关注多次融资的长期市场反应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围绕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核心,分别从资金的需求方——多次融资企业和资金的供给方——投资者两个角度,重点关注并发现不同类型的多次融资事件给公司价值和投资者财富带来不同程度影响的基础上,从多次融资公司的公司特征出发,尝试性解释了多次融资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融资;为什么能进行多次融资;以及多次融资后的市场评价为什么发生了反转。从而实现了对本文关注的多次融资这一研究主题相对完整的描述和分析,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逻辑统一体。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指出研究主题,界定研究范围;并对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框架进行了总结性勾勒。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于各种形式的外部融资,循着该领域研究路径的历史变迁,分别从短期公告效应和长期市场表现这两个角度,兼顾实证发现和理论解释这两个方面,对外部融资的市场反应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分别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回顾与评述。第三章则围绕多次融资长期市场反应这一研究核心,提出问题,设定模型并对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围绕多次融资这一研究主题,本章还对研究区间内我国企业各种外部融资的渠道、资金来源及相对重要性进行了概要性分析。第四章应用第三章设立的模型,结合其描述性分析结果,对多次权益融资的长期市场反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实证研究。第五章同样依据第三章设立的模型,结合其描述性分析结果,对多次债务融资的长期市场反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实证研究。第六章进一步围绕多次融资这一研究主题,从公司特征出发对多次融资的发生及融资后市场反应的反转机理进行了尝试性探索。第七章为本文的最后一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提出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并依据研究结论向政府、证券监管部门和各类投资者作了具体建议。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尚待研究确认的内容。本文的主要观点或者说研究结论包括:第一、1996—2001年,市场以公开权益融资为主,具体来说是IPO融资占支配地位;2002年到2005,银行贷款成为市场融资的主体;2006年与2007年,市场以公开权益融资为主,更具体地讲是IPO融资占支配地位;2008年到2009年,银行贷款再次成为市场融资的主体。定向增发和公开债务发行虽然从2006年开始便迅速发展,但依旧是依附于IPO和银行贷款之后的融资选项。第二、传统意义上的一次SEO发行长期市场反应为负,多次SEO融资反倒使市场的评价显着趋好;一次定向增发的长期市场反应同样为负,多次PPE融资也使市场的评价显着趋好;不管是否控制其他类型融资交叉影响,都发现首次公开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表现显着趋弱。结合一次融资和多次融资的结果,有:中国市场背景下,权益融资市场长期反应为负,但多次权益融资市场评价变好。第三、传统意义上的一次公开债务发行长期市场反应显着为正,多次公开债务融资反倒使市场的评价趋差;通常意义上的一次银行贷款的长期市场反应为正,多次银行贷款融资也使市场的评价显着趋差。结合一次融资和多次融资的结果,有:中国市场背景下,债务融资市场长期反应为正,但多次债务融资市场评价变差。第四、多次融资企业较一次融资企业更缺乏现金、流动性严重不足,表现了更显着的财务窘境,破产风险也较高,这些表明多次融资公司更加急需资金支持。第五、不管是权益的多次融资,还是债务的多次融资,事件公司都展示出较一次融资公司更强的获利能力和更稳健的资产质量,这一发现恰恰解释了为什么各种投资者愿意把钱投给多次融资公司。第六、相对而言,多次权益融资企业比一次权益融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更高。相反,多次债务融资企业比一次债务融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更差。本文研究有一定的探索性,论文的主要改进和创新包括:第一、在研究方法上,控制了同时发生的其他类型融资交叉影响,建立起适应中国市场实际的,可同时研究任一特定类型融资多次发行长期市场反应和一次发行长期市场反应“两位一体”的新回归模型。第二、不管是权益融资,还是债务融资,多次融资对公司股价的影响较一次融资的情况均发生了显着反转。多次权益融资使投资者财富产生显着的溢价;相反,多次债务融资则使投资者财富发生了明显的毁损。第三、确认多次融资企业较一次融资企业的确更急需资金支持;确认多次融资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获利能力的确比一次融资企业强,这也正是投资者为什么愿意把钱投给多次融资企业的原因;证明多次融资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能够解释,多次融资较一次融资后市场评价发生反转的原因。

崔健[4](2010)在《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文中研究指明尽管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货币,但是对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性质至今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解释。当我们对经济周期理论中货币的作用进行梳理时同样存在这样的疑问,因为在不同经济学家那里,货币是各不相同的。目前的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依然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实物经济的面纱,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充其量只会对实物经济产生润滑或扰乱作用。但经济中的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并不是来自任何实物生产的技术关系,而只是来自于货币金融体系。在这个货币金融体系中,所有的宏观变量都是整个货币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些宏观变量要求保持稳定的比例才‘得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只有建立在货币量值基础之上,将货币分析与实物分析统一起来,以社会关系为分析对象的经济周期理论才可能真正揭示经济周期的本质。本文从信用货币的历史演变入手来进行分析,通过对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的资金流动来探究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进一步肯定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在对信用货币创造的重要影响,也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信用货币会随时被创造出来,并不必然投入到生产活动当中去。由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货币的流出和流入同样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上升和下降的波动影响,因而依据货币供应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考虑到中国转轨经济时期金融机构所处的特殊历史变革阶段,我们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中国信贷管理制度的变迁,发现政府因素一直内生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中国的金融制度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色彩,这一点是无法用古典或新古典范式来分析的。因为综观整个经济理论史,充满自由主义的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没有理会(甚至排斥)政府因素,而只关注于厂商和个人。基于这种制度的视角,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包括信贷管理制度在内的中国金融制度是循着原有历史逻辑而持续性地变迁的,这个过程被深深烙上了政府主导的印记,所以它的信用货币的创造必然有其特殊性。”在信用货币创造中另外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就是中央银行的作用。孙国峰(2003)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归结为提现制约、清算制约和中央银行设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约三项。对于存款准备金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我国2006年1月—2008年5月间频繁上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存量之间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准备金数量和货币存量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准备金数量和贷款量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认为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抑制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由于货币供给内生性加大了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并使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简单地使用收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同时对于存在的流动性过剩、消费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投资和出口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作者认为不是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就能够解决的。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国际金融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宏观调控也日益严峻,政府应慎重选择调控工具和调控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过热、结构失衡问题。对于信用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房地产这个特殊市场介入分析。对1998年1季度到2009年2季度我国贷款、房地产价格走势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贷款是房价上涨的原因,这种情况在长期更加显着。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将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宏观经济,来研究货币对物价、对GDP的影响。通过将货币存量和流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解释了我国M2/GDP畸高的现象以及信用货币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董春英[5](2008)在《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依存关系?我国的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以研究,以期对上述问题作出初步的回答。本文首先对传统金融理论中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建国以来三阶段的金融发展历程。其后,通过构造合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测度变量,分别就利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四个方面的相关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1952—2006年的金融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的动态关系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无法解释中国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金融的实质是支持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型金融;传统金融发展理论难以解释中国金融的独特实质;中国金融的独特实质决定了中国金融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独特性。最后,基于实证结果以及中国金融的本质特性,本文对中国金融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中国金融改革应循序渐进,不应仓促进行;金融改革必须配合并滞后于国有企业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滞后于金融机构商业化改革;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等。

潘晓佳[6](2007)在《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动性一直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十分重视对市场流动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生命力所在,是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来说,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从1984年开始起步,至今发展仍较为缓慢,存在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企业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一条“短腿”。从理论意义上讲,研究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可以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现实意义上讲,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各国都致力于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大部分国家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在近年来也多次表示应该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对于企业债券市场的改革和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选取换手率作为衡量指标,运用大量数据对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与国际市场和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进行对比,得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的结论。然后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企业债券流动性进行对比,发现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最高,上海证券交易所次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流动性最低。接下来本文从企业债券的流通场所、交易方式、交易品种、利率水平以及投资者结构等方面说明了企业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具体表现。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到现象背后,将市场流动性不足的表现按照影响流动性的制度因素分类,重点分析导致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深层制度因素,找到了限制企业债券流动性的根源,把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刘智[7](2007)在《转型期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不断创新,衍生性金融产品已经从只有少数专业人员才能理解的语言转变成一般投资者都必须具备的知识。2000年以来,国际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较为迅猛,从2000年至2005年,全球期货总成交额年均增长率为25.9%,全球场内期权总成交额年均增长率为43.4%。与此同时,全球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也从2000年95万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6月底的338.6万亿美元。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博弈、知识博弈、则富博弈正在金融衍生品市场激烈展开,对此,我们显然不能置身事外、视而不见。创新的本质在于实践,创新如果仅仅停留在观念、思想和制度上,没有转化为行动和成果,创新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成为大型金融机构特有的工具,他们凭借创新,将变化看作是开创一个企业或服务的机遇。对于创新而言,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它是否能够赢得市场。不具有创新市场的能力就会被远远地抛在竞争者的后面,这是人们的共识。对于中国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理解,而是在别人已经开始全新金融理念运用的时候,我们却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在判断中国的金融业是否有创新能力的时候,首先需要看到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市场。因此,研究中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问题,从逻辑上讲,首先应该分析以下问题:(1)在判断中国的金融业是否有创新能力的时候,首先需要看到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市场。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政府与金融机构谁应该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在“中国特色”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过程中,有那些弊端?在中国金融进一步对外开放过程中,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应如何与国际接轨?(2)从各个方面看,中国都应该成为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地方,经济生活中各个层面存在的巨大风险需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进行分散和管理。直接运用“拿来主义”固然可以暂时解决一些困难,但运行起来问题不少。就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状况而言,由政府推动的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受到内部制度和外部环境的多重约束,使得这一时期的衍生产品创新更多的带有鲜明的引进和补课特征,已经不能适应WTO后金融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造成这种状况除了思想观念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以及技术因素以外,制约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还有那些因素?(3)在真实的世界中,所有的国家都拥有“丰富”的惯例体系:反映文化渊源的习惯、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共同的社会期望以及将这种期望融入日常经营行为的方式。因此,当交易从一种文化背景转变到另一种文化背景时,必须考虑文化背景的作用。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的惯例体系,它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过程和投资者行为?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可以为研究转型期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个例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本文的研究的重点主要不在于刻意描述衍生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而是重在如何将这些原理运用于中国实践,使其本土化,变成中国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金融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甚至是核心部分,控制金融资源,或者主导金融改革和发展,是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内在意蕴。就转型期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研究的特殊性而言,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创新都与制度变迁有关,但这个观察却经常不能覆盖金融衍生产品的自主型创新。这就决定了金融衍生金融产品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交易所市场构建和定价技术提高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我国承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金融制度载体的先进程度究竟如何。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其要点是:(1)政府管制与市场化趋势成为观察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两条主要线索: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一方面源于市场参与者规避金融监管以及税收、会计方面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投资者重新分配金融风险的需要。(2)在研究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把注意力从机构改革以及纠结于其中的支配权力中转移出来,更多的关注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以及投资者的利益。(3)在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是说政府要亲自制定创新项目、干预创新过程,而是需要政府创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创新条件和机制。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金融市场机制的建设、激励机制和制度改革,而不是单个机构的命运。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说明,必须竭力避免基于政策压力和利润诉求的刻意的衍生产品创新。(4)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价值仅在于它能得到什么样的现实。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重大问题的出现是其研究的出发点。中国与西方相比,劣势在于分析技术,优势在于体制转型中出现的更为丰富的经济金融现象。从分析个案到推断总体,尽可能敏感、准确地捕捉我国金融运行中衍生产品创新的典型事实,实行开放式的实证研究是从事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研究的必然选择。(5)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必须基于内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中国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系统地设计制度供给和风险监管。政府在促进和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金融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应该有两点:首先,要制定与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相匹配的制度创新的总体规划。其次,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培养一种维持自由试验环境的能力。在以上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对近年来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资产证券化创新、债券远期、利率互换、人民币远期、人民币与外币掉期、认股权证以及股指期货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其发展中的弊端给出了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转型期中国金融改革的现实出发,建立了一个基本分析框架;(2)借助于这一分析框架,从分析个案到推断总体,尽可能敏感、准确地捕捉我国金融运行中衍生产品创新的典型事实,进行了开放式的实证研究;(3)对我国2005年以来出现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张炳雷[8](2006)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缺失研究》文中指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中,股票市场无论对经济发展还是对社会经济秩序的调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的。中国股票市场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后,以往因为股市繁荣而掩盖的种种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暴露,长期累积的各种矛盾同时爆发,连续六年的股市低迷状态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国股票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出现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中国股票市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有着明显的区别。无论在对经济运行、金融秩序还是社会生活的影响上,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相比,在某种程度上,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甚至完全与其股票在市场上表现脱节。本文从中国股票市场的基础性缺失着手,详细分析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中国特有的文化、经济背景下,股票市场的制度演进、变革过程,通过与发达国家成熟股票市场的对比和对中国股票市场内部基本矛盾的分析,找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即中国股市存在着基础性的缺失,是一个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畸形运行的市场。而这种基础性的缺失和制度的逆生性,无法形成制度供给上的正反馈,最终造成了有效制度供给不足。制度的缺失反映在微观行为上,显现为股市的强烈投机性、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及生产经营中的行为扭曲等形式。提出仅仅通过政府组织设计而建立的股票市场根本无法完成股票市场所应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吕日[9](2006)在《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践相比,目前国内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显得滞后和薄弱。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下,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来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和积极的尝试。本文是以制度变迁为主线,以中国证券市场整体发展进程和其庞大制度体系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基础性的若干重要分支内容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的。一是构建理论框架,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力和技术发展对制度环境产生影响,制度环境的变化又制约制度变迁的整个过程,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因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产生并选择可替换的制度安排和可实施的制度装置,最终完成制度变迁;二是分析制度特征和演变过程。主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的演进过程,归纳了各个阶段的制度特征,深入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发行、交易、监管等重要制度的变迁过程、原因和绩效并探讨其演进方向和合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特征进行总结性评价;三是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行为主体—政府、上市公司、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规范各行为主体的合理方法;四是对股权分置改革这一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制度变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整体影响提出见解;五是在对核心的制度变迁及各行为主体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创新的基本思路,主要是以强制性制度变迁打破路径依赖,并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创造适合的制度环境,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最后明确地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创新的具体制度安排。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宽了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各类投资者及上市公司等相关行为主体提供参考,而且也为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的创新提出意见和建议。

唐楚生[10](2005)在《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上市公司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整个证券市场上,不论是公司数量还是资产总量、股本规模,农业上市公司所占份额都不足5%。但是,正如不能因农业随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而否认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样,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农业上市公司的作用及影响。农业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作为具有一个特征鲜明的行业,对证券市场乃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在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一个现实而又不能的回避的问题是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总体偏低,存在严重的二元股权结构问题,流动负债比重过大等。这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深刻地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影响并决定企业行为特征及企业的绩效。因此,如何优化农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成为困扰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紧紧围绕如何优化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其内容可概括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基础分析,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该部分旨在为研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做好理论铺垫和明确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实基础。第二部分研究农业上市公司资本运动中的财务政策选择行为为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包括第四、五、六章。公司资本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调整和形成过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财务政策的选择和形成,一方面受到现有资本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并以现有的资本结构为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每一个具体的财务政策的实施及结果,又会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改变着现有的资本结构。第四章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03年的截面数据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专门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对资本结构和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第六章则从股利分配政策角度分析其对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论证股利政策优化、合理的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方式和策略的协调配合将有利于资本结构的优化。第三部分为资本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包括第七、第八章。笔者在第七章提出了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借以构建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微观制度基础,第八章则在宏观上,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育完善资本市场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宏观经济体制、市场环境制度和社会文化制度这三个影响和决定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外部制度环境的优化措施。这两章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完整对策措施。 经过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二、企业债回购同期巧合开放 沪深证交所角力债券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债回购同期巧合开放 沪深证交所角力债券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化建构 ——以偿债能力为中心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态势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创新及缺憾
第一章 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本质与特性
    第一节 公司信用类债券本质:信息披露制度建构的逻辑起点
        一、归宗:发行人与投资者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衍化:契约式、资金型、证券化的"债"
    第二节 公司信用类债券特性:信息披露制度建构差异化缘起
        一、产品:风险收益及品种数量的股债区别
        二、主体:发行人及投资者范围的股债差异
        三、定价:价格生成及价格修正的股债分歧
第二章 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市场化要义
    第一节 价值取向:市场化与法治化的二维解读
        一、市场化:"契约自由"与"市场正义"
        二、法治化:"硬软结合"与"动静兼备"
    第二节 制度功能:信息披露作用机理的三重视角
        一、宏观层面:优化信用债市场资源配置
        二、中观范畴:促进信用债主体市场约束
        三、微观视角:增强信用债的投资者保护
    第三节 理性诉求:相关市场主体的应然角色考察
        一、发行人:自我约束下的端口内部治理
        二、中介组织:诚信义务下的市场看门人
        三、监管机构:服务与规范下的监管治理
        四、投资者:理性投资下的买者风险自负
第三章 割裂式债券市场与碎片化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第一节 现实观照:监管架构、制度供给与信披平台
        一、"重叠式"四龙治水的监管架构
        二、"瘦金形"四层规范的制度供给
        三、"分立化"四态并存的信披平台
    第二节 问题检视:运行失序、内容乏实与配套缺位
        一、法的运行视域下信息披露的制度迷思
        二、信息披露法律规范内容的实质性局限
        三、基础设施不统一与配套性制度欠规范
第四章 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化建构
    第一节 总体思路:统一与差异的二元并进
        一、顶层设计统一化建构:以《证券法》为基本法律蓝图
        二、具体制度差异化安排:基于债种、主体及市场的划分
    第二节 基本进路:以偿债能力为中心展开
        一、直接因素:资产负债增减与抵押担保变动的核心披露
        二、间接因素:治理结构、经营管理与外部条件的次披露
    第三节 配套制度:市场化引领下全面推进
        一、完善发行主体内部治理
        二、规范中介机构市场行为
        三、加强债券投资者的教育
        四、统筹监管执行与司法适用
        五、推进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表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1.5 主要贡献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2.1 私募股权投资概念界定
    2.2 主要相关理论分析
        2.2.1 主要理论发展与比较
        2.2.2 私募股权投资存在的主要风险与问题
        2.2.3 缓释与解决私募股权投资风险与问题的主要机制
    2.3 主要相关文献述评
        2.3.1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影响的几个主要假说
        2.3.2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差异及其对与企业的影响
        2.3.3 私募股权投资及机构差异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
    2.4 理论与文献的评价与研究改进
第3章 私募股权投资持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
    3.1 私募股权投资与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3.1.1 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影响因素
        3.1.2 私募股权投资与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3.1.3 政治关联与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3.2 实证分析
        3.2.1 数据与变量
        3.2.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3.2.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3.3 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3.3.1 配对样本法检验
        3.3.2 Heckman两阶段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4.1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经营绩效
        4.1.1 筛选评估
        4.1.2 参与治理
        4.1.3 增值服务
        4.1.4 样本与数据
    4.2 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描述统计
        4.2.2 均值检验
        4.2.3 多元回归分析
    4.3 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业绩下滑的基本情况
        4.3.2 均值检验
        4.3.3 多元回归分析
    4.4 私募股权投资作用于企业经营绩效及其变化的机理分析
        4.4.1 均值检验
        4.4.2 交互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差异及其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影响的分析
    5.1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差异及其影响
        5.1.1 机构背景差异及其影响
        5.1.2 市场声誉差异及其影响
        5.1.3 管理人差异及其影响
        5.1.4 投资策略差异及其影响
        5.1.5 联合投资网络差异及其影响
    5.2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差异的变量选择与描述统计
        5.2.1 变量与数据来源
        5.2.2 描述性统计
    5.3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差异对市场表现的影响
        5.3.1 PE机构差异对市场表现影响的分组比较
        5.3.2 PE机构差异对IPO定价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5.3.3 PE机构差异对IPO首日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5.3.4 PE机构差异对IPO后市表现影响的实证分析
        5.3.5 PE机构差异对市场表现影响的比较分析
    5.4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差异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5.4.1 PE机构差异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分组比较
        5.4.2 PE机构差异对持股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5.4.3 PE机构差异对持股公司上市前后经营绩效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5.4.4 PE机构差异对经营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基于政府视角的结论与建议
    6.2 基于私募股权融资企业视角的结论与建议
    6.3 基于其他参与者视角的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3)多次融资、长期市场反应与公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主题与范围界定
    1.3 基本思路和文章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外部融资与公告效应
        2.1.2 外部融资与长期市场反应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外部融资与公告效应
        2.2.2 外部融资与长期市场表现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2.3.1 国内研究急待突破之处
        2.3.2 国内外研究尚待完善之处
3 多次融资的长期市场反应:研究模型、融资事件与初步分析
    3.1 问题的提出
    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3.2.1 模型设定
        3.2.2 数据来源与取舍标准
        3.2.3 描述性分析
    3.3 融资事件的确认
        3.3.1 数据来源与取舍标准
        3.3.2 IPO融资年度、行业与上市地分布
        3.3.3 SEO融资年度、行业与上市地分布
        3.3.4 PPE融资年度、行业与上市地分布
        3.3.5 PD融资年度、行业与上市地分布
        3.3.6 BL融资年度、行业与上市地分布
        3.3.7 本节小结
    3.4 样本观测值的合成与初步分析
        3.4.1 融资虚拟变量的生成与观测值合成
        3.4.2 样本观测值的描述性分析
        3.4.3 单变量分析
        3.4.4 样本观测值的相关性分析
4 多次权益融资的长期市场反应:回归分析与结果
    4.1 SEO融资的长期市场反应
        4.1.1 多次SEO的长期市场反应
        4.1.2 一次SEO的长期市场反应
    4.2 定向增发融资的长期市场反应
        4.2.1 多次PPE的长期市场反应
        4.2.2 一次PPE的长期市场反应
    4.3 IPO的长期市场反应
    4.4 结论与启示
5 多次债务融资的长期市场反应:回归分析与结果
    5.1 公开债务发行的长期市场反应
        5.1.1 多次PD的长期市场反应
        5.1.2 一次PD的长期市场反应
    5.2 银行贷款的长期市场反应
        5.2.1 多次BL的长期市场反应
        5.2.2 一次BL的长期市场反应
    5.3 结论与启示
6 从公司特征探寻多次融资发生与相应市场反应的机理
    6.1 问题的提出、研究假设与模型
    6.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融资
        6.2.1 变量选取、含义与来源
        6.2.2 描述性分析
        6.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6.3 为什么能够进行多次融资
        6.3.1 变量选取、含义与来源
        6.3.2 描述性分析
        6.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6.4 为什么多次融资后市场反应发生反转
        6.4.1 变量选取、含义与来源
        6.4.2 描述性分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6.5 结论与启示
7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政府、证券监管部门及各类投资者的建议
    7.3 尚待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相关研究及其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
    五、论文不足之处
第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中的货币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一、维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
        二、霍特里纯货币理论
        三、哈耶克信贷周期理论
    第二节 货币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一、弗里德曼的经济周期理论
        二、莱德勒的动态延滞结构模型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一、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二、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周期理论
        三、后凯恩斯学派经济周期理论
        四、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一、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中的货币
        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
    第五节 对经济周期理论中货币作用的重新认识
第二章 信用货币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
        一、马克思的信用观
        二、希法亭的信用观
        三、熊彼特的信用观
    第二节 信用货币的产生
        一、商品货币
        二、纸币
        三、信用货币
    第三节 金融机构在信用—货币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一、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信用—货币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不容忽视
    第四节 信贷、资本市场对信用货币创造的影响
        一、信贷市场对信用货币创造的影响
        二、国债市场对信用货币的创造
        三、企业债券市场对信用货币创造的影响
        四、股票、基金市场对信用货币创造的影响
        五、信托产品市场对信用货币创造的影响
    第五节 一个内生的信用货币分析框架
第三章 中国金融体系的信贷供给
    第一节 中国金融市场状况分析
        一、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
        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
        三、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的融资结构
    第二节 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银行存贷差与信贷资金供给
        二、资本充足率监管与信贷资金供给
        三、不良贷款率监管指标与信贷资金供给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下的信贷供给
        一、信贷管理制度的变迁
        二、制度变迁下的信贷供给特征
        三、制度变迁下的信贷供给行为
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第一节 基于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再贷款
        二、再贴现
        三、存款准备金
        四、中央银行票据
    第三节 基于货币内生视角的分析
第五章 信用货币与房地产市场波动
    第一节 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波动
        一、基于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
        二、抵押约束与资产价格波动
    第二节 日本80年代的"泡沫经济"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
        一、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度较高
        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三、我国信贷波动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经验检验
        四、银行信贷资金助推下的房地产业风险分析
第六章 信用货币与物价及经济周期波动
    第一节 信用货币与物价水平波动
        一、货币学派的观点
        二、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三、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国"高货币化之谜"的分析
        一、政府主导型的信贷市场模式
        二、低利率化时代对货币投放的影响
        三、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中国之谜"的原因
    第三节 信用货币与经济周期波动
        一、信用货币与投资
        二、信用货币与经济波动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1.2.1 理论研究综述
        1.2.2 实证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
    2.1 金融发展历程回顾
        2.1.1 第一阶段: “大一统”的财政性金融(1949年—1978年)
        2.1.2 第二阶段: 国有为主体的计划金融(1979年—1997年)
        2.1.3 第三阶段: 国有为主体的政府主导金融(1998年—2006年)
    2.2 我国金融现状分析
        2.2.1 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机构
        2.2.2 中国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发展状况
        2.2.3 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与模型剖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金融发展的概念
        3.1.2 经济增长的界定
    3.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
        3.2.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探究
        3.2.2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分析
    3.3 经济增长模型中的金融作用机制
第四章 数据、变量、模型及研究方法简介
    4.1 金融发展的测度指标
        4.1.1 实际利率
        4.1.2 经济货币化进程指标
        4.1.3 金融中介指标
        4.1.4 资本化率指标
    4.2 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
    4.3 实证模型和分析方法简介
        4.3.1 格兰杰因果检验
        4.3.2 因素模型
        4.3.3 系统VAR模型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中国实证
    5.1 利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
        5.1.1 中国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状况描述
        5.1.2 对此进一步解释
    5.2 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
        5.2.1 中国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的状况描述
        5.2.2 中国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5.2.3 中国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建立与结果估计
    5.3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
        5.3.1 中国金融中介率与经济增长的状况描述
        5.3.2 中国金融中介率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5.3.3 中国金融中介率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建立与结果估计
    5.4 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
        5.4.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状况描述
        5.4.2 中国资本化率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5.5 系统VAR模型
第六章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6.1 支持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型金融的内在原因
        6.1.1 作为经济改革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
        6.1.2 财政无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6.1.3 金融资源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6.2 支持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型金融的内涵
        6.2.1 金融体系
        6.2.2 资金供给
        6.2.3 资金需求
    6.3 支持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型金融的弊端
第七章 对中国金融改革的若干建议
    7.1 中国金融改革应循序渐进
        7.1.1 中国金融改革应滞后于国有企业改革
        7.1.2 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滞后于金融机构商业化改革
    7.2 完善中国金融市场,提高金融发展程度
        7.2.1 改革金融体制和改善非国有经济的融资环境
        7.2.2 资本市场的整顿问题
        7.2.3 对资本市场采取逐步开放的策略
    7.3 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及完成的论文)
附录B (实证数据表)
致谢

(6)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
    二、本文思路及结构
    三、本文创新
第一章 国内外关于流动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第一节 国外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概述
    第一节 企业债券定义
    第二节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及市场结构
    第三节 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流动性指标的选取
    第二节 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的表现
    第一节 企业债券市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第二节 企业债券流动性不足的市场表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约中国企业债券流动性的制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与交易成本相关的制度因素
    第二节 与市场参与者相关的制度因素
    第三节 与市场结构相关的制度因素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转型期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0.3 结构安排与主要观点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1.1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及关键争论
    1.2 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动因研究
    1.3 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制度基础与路径选择
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研究
    2.1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理论体系
    2.2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与实证分析
    2.3 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制度障碍与解决对策
3. 利率衍生产品创新研究
    3.1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与展望
    3.2 利率风险管理与衍生产品发展
    3.3 中国利率衍生产品创新研究
4. 外汇衍生产品创新研究
    4.1 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及其影响
    4.2 外汇远期:远期结售汇与NDF 交易
    4.3 人民币与外币掉期研究
5. 认股权证与股指期货创新研究
    5.1 股权分置改革与认股权证市场的重建
    5.2 中国股指期货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缺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本文选题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失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对中国股票市场单项制度的评述
        二、对中国股票市场总体制度的评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逻辑及框架
        一、研究的思路逻辑
        二、论文的内容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辩证法的思想与方法
        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三、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
        四、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涉及问题的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节 金融不稳定模型
        一、费雪模型
        二、凯恩斯模型
        三、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第三节 股票定价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演进历程及其制度缺失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演进历程
        一、股票市场的初创阶段(1990 年12 月至1995 年1 月)
        二、股票市场的高速扩张阶段(1995 年1 月至1999 年7 月)
        三、股票市场的规范与完善阶段(1999 年7 月至今)
    第二节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失现状分析
        一、中国股票市场构成主体的制度缺失分析
        二、股票一级市场的制度缺失分析
        三、股票二级市场的制度缺失分析
        四、股票监管制度分析
第四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失的深层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股票市场的基础性缺失及其表现
        一、中国股票市场的基础性缺失
        二、中国股票市场基础性缺失的表现
    第二节 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
        一、公司上市和进行资本扩张的目的扭曲
        二、股票市场运行目的的偏差
        三、对金融资本的制度阻隔造成股票市场运行紊乱
        四、金融制度改革的同时面临金融市场开放的压力
第五章 发达国家与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比较分析
    第一节 股票市场投资主体构成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股票发行市场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股票交易市场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证券交易所的设立
        二、交易制度的安排
        三、股票交易市场的结构
        四、股票市场的监管制度
        五、股票市场与金融系统的整体性
第六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重构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股票交易方式的制度完善
    第二节 股票交易市场的制度调整
    第三节 股票市场交易产品的补充
    第四节 股票市场整体运行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9)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基本假设和概念
    第三节 研究文献评述
    第四节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节 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对制度变迁理论的批判性思考
第三章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研究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变迁研究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研究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变迁研究
    第四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总结性评价
第四章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主体行为分析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分析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中的上市公司的行为分析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第四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中的中介机构的行为分析
第五章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分析
    第一节 股权分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第二节 股权分置改革现有方案分析
    第三节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的模型分析
    第四节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创新研究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创新的原则分析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创新研究
    第四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创新的具体制度安排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10)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四、本文主要内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六、可能的创新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资本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一、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三、新资本结构理论
第三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制度基础
    一、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概况
    二、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
    三、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制度基础
第四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分析
    一、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理论分析
    二、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
    三、进一步讨论
第五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优化
    一、农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实证描述与分析
    二、农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动因分析
    三、农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优化的对策分析
第六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股利政策优化
    一、农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二、农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与决策
    三、农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优化分析
第七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一、公司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内在联系
    二、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三、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
第八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外部环境及制度建设
    一、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经济制度环境
    二、完善和规范资本市场,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市场环境
    三、构建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企业债回购同期巧合开放 沪深证交所角力债券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化建构 ——以偿债能力为中心展开[D]. 张阳. 武汉大学, 2017(07)
  • [2]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表现的影响研究[D]. 张兴巍. 天津财经大学, 2014(10)
  • [3]多次融资、长期市场反应与公司特征[D]. 王磊彬.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4]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 崔健. 南开大学, 2010(08)
  • [5]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董春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6]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研究[D]. 潘晓佳. 厦门大学, 2007(07)
  • [7]转型期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研究[D]. 刘智.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
  • [8]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缺失研究[D]. 张炳雷. 吉林大学, 2006(11)
  • [9]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 吕日. 吉林大学, 2006(11)
  • [10]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 唐楚生.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同期公司债回购巧开 沪深交易所与债市角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