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韶岭左线隧道膨胀岩段施工技术

五韶岭左线隧道膨胀岩段施工技术

一、乌鞘岭左线隧道膨胀岩地段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武[1](2021)在《挤压性围岩隧道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挤压性围岩隧道修建时,围岩的自承能力弱,隧道容易产生过大变形,导致支护结构变形侵限、喷混凝土开裂、钢架扭曲等,不得不进行支护拆换,造成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控制这类挤压性大变形,一些特殊的支护方式,如多重支护、可让式支护等,逐步在国内外工程中得到应用。但是关于这类特殊支护工法的设计方法还不成熟,相关的围岩支护作用机理还需要深入研究。本论文依托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严重挤压大变形段,首先进行了考虑围岩强度劣化的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理论分析,然后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三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型,分别研究了大变形隧道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的力学作用机理。进一步,根据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比较了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的变形受力特征。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假设围岩粘聚力随塑性应变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弹塑性理论分析,推导了考虑围岩强度劣化时深埋圆形隧道围岩变形及与支护相互作用的计算公式,并将其应用于跃龙门隧道严重挤压大变形段,分别对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得到了围岩与支护的相互作用特征曲线。(2)双层支护的第二层支护施作时机是设计双层支护的关键要素。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过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三种施作时机下,第一、二层支护以及它们联合作用下的围岩支护变形受力。结果表明,在距离第一层支护闭合后1倍洞径处施作第二层支护较为合理。(3)针对一种高变形性能材料(hi DCon)的可让块,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三台阶开挖支护工法时,可让式支护的变形受力特点。结果表明,支护闭合后,支护仍然可以发生很大的容许变形(约占全部变形的40~50%),支护作用力缓慢增加,而不导致喷射混凝土部分发生破坏,达到可让式支护整体稳定。(4)双层支护通过选择第二层支护的施作时机,能够保证第二层支护处于弹性状态,形成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现场操作较为容易。可让式支护刚度较小,围岩变形更大,且可让式支护中的可让块设计施工相对较难,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

龚乙桐[2](2019)在《硬岩双护盾TBM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以深圳地铁6号线羊台山隧道工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深圳地铁6号线6101标羊台山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预测、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式,研究了新建TBM隧道下穿广深港高铁客运专线隧道施工稳定性以及双护盾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两个工程重难点问题,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建隧道下穿施工时对上部既有隧道沉降预测的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新建TBM双线隧道不同开挖顺序对既有高铁隧道产生的变形均在施工控制范围内,且先行开挖左线隧道有利于维持围岩的稳定以及便于施工。(2)高铁列车运营荷载对既有隧道底部围岩产生的竖向变形、竖向动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快速减小。高铁列车运营荷载对既有隧道底部围岩产生的影响深度约为6m,对下部新建TBM双线隧道产生的影响较小。(3)由双护盾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不同临近围岩级别、不同断层破碎带宽度、不同隧道轴线和断层破碎带夹角对围岩及管片产生的影响不同,且在断层破碎带区域管片及围岩的变形较非断层破碎带区域大。(4)基于试验段数据统计,分析了不同围岩级别下TBM掘进参数变化规律,确定了下穿段及穿越断层破碎带段TBM掘进参数合理范围,制定了施工辅助控制措施,有效地指导了双护盾TBM关键段施工。我国地铁隧道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建(构)筑物工程以及穿越不良地质段也逐渐增多。本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托对双护盾TBM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高铁隧道以及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两种典型工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施工影响并制定了相对应的施工对策。本文一些研究成果对今后类似城市地铁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张毅[3](2019)在《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变形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山区高速公路规模不断增加,其中很多路段穿越膨胀土等特殊土地区和滑坡地段。当隧道进出口穿越这些地段时,由于膨胀土和滑坡的共同作用,隧道施工时往往发生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研究膨胀土和滑坡共同作用下对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论文依托河南三淅高速公路项目,针对隧道穿越膨胀土滑坡地段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手段对滑坡地段膨胀土隧道变形机理和防控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膨胀土的基本力学指标、膨胀潜势、膨胀力及膨胀率等指标,研究了膨胀土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考虑体积变形,给出能够更好地估算非饱和土的强度、变形和渗透系数等参数、反映吸力作用下土的持水性能的土—水特征曲线。2、根据弹塑性力学的理论,推导出隧道开挖考虑土体膨胀特性的解析解,得到了不同含水率变化条件下的弱膨胀土围岩特征曲线,该曲线可以反映弱膨胀土围岩吸水膨胀后对支护受力及变形的影响。3、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隧道洞口段围岩吸水膨胀引起的滑坡滑动对围岩及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即隧道开挖支护后、滑坡体纵向错动位移分别为3cm、5cm、8cm、12cm时隧道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变形和受力分布情况,并研究削坡卸载对控制滑坡稳定性及隧道受力变形的效果。结果表明,围岩吸水膨胀后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沿着纵向发生较大的变形,最大纵向变形位于滑坡体的中间的隧道拱顶部位,为68mm,并随着滑坡的发展,其纵向变形逐渐向拱腰、拱脚部位延伸,位于滑坡体内的初期支护变形增长较快。对山体进行削坡卸载和基底加固方案后,得益于围岩的自重应力的降低和膨胀应力的减小,以及地基桩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滑坡体向临空面的滑动,故可以大幅减小滑坡体及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削坡卸载和基底加固”方案对于控制滑坡稳定性及隧道变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工程风险,增强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的施工实践证明,在不采取卸荷和隧道加固措施的条件下进行隧道洞口滑坡段施工的方案是不可行的。4、针对浅埋膨胀土隧道特征,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利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导洞法、交叉中隔壁法对穿越滑坡地段的浅埋弱膨胀土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浅埋膨胀土段隧道采用中隔壁导洞法施工可以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及支护压力,是比较合适的施工工法。根据计算结果总结了一套适合浅埋段膨胀土隧道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5、通过对隧道穿越滑坡段裂缝变形发展情况及滑坡体特征的分析,认为控制或降低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是防止膨胀土隧道滑坡体系破坏的关键。结合数值计算结果,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保等因素,提出“削坡卸载+基底加固+洞口挡墙支挡”的滑坡治理措施以及浅埋段隧道施工方法。通过治理,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同时,通过现场施工反馈可知,采用中隔壁导洞法开挖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及支护压力。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张雄伟[4](2017)在《挤压性围岩复杂隧道结构 ——小间距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及适用工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挤压性围岩(squeezing rocks)大变形问题作为世界难题,一直是隧道建设中相当棘手的工程难点。而在小间距隧道施工中,挤压性围岩的大变形问题会更加突出,其典型表现为“先挖先裂、左挖右裂”,即不仅先行隧道开挖产生大变形,而且后行隧道开挖还严重影响先行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施工相当棘手。作为工程的重难点,国内外在解决挤压性围岩的大变形问题上已积累了不少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但在小间距问题的研究目前还仅限于一般围岩环境。因此,针对挤压性围岩小间距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尤其是依托典型挤压性围岩小间距大变形案例的工程背景。本文关于挤压性围岩小间距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及适用工法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研究依托新建兰渝铁路新城子隧道出口喇叭口段典型挤压大变形隧道案例,对出口喇叭口段F32-1断层碎裂岩采用超前导洞应力释放方法成功通过两单线隧道小间距段的工程试验,从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的角度开展衬砌结构受力测试、初期支护变形量测及数值模拟分析。主要通过不同工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的对比分析,验证和论证超前导洞应力释放方法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试验工况进行总结提炼,分析工法的适用性,论证和完善超前导洞应力释放方法。超前导洞应力释放的作用机理是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形成二次应力释放,使原本由初期支护承受的一次应力释放,通过超前导洞先期释放一部分压力,从而减轻支护结构压力,这对解决挤压性围岩中二次衬砌长期安全的风险尤为重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解决挤压性围岩小间距隧道的工程问题,超前导洞应力释放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不仅可行而且确实有效。测试显示,相对常规三台阶,采用超前导洞应力释放可使二次衬砌受力无论最大值、最大增长速率还是三年的长期增长趋势均明显减小,初期支护变形尤其是侧向变形也明显减小。数值模拟分析表明,相对一线采用超前导洞、邻线采用三台阶的试验工况,相邻两线隧道施工均采用超前导洞的应力释放效果将更显着而且均衡,对挤压性围岩小间距大变形问题比较严重的环境是比较完善的适用方法。针对超前导洞应力释放方法,本文还提出了施工技术关键。目前兰渝铁路新城子隧道采用超前导洞应力释放的小间距段二次衬砌,施做最长已有两年半时间,为考察长期效果,本研究的测试项目将继续跟踪进行下去。

宋建平[5](2013)在《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以乌鞘岭隧道快速施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乌鞘岭隧道是兰新铁路兰州~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线的重点控制工程,位于祁连山中高山区,属于青藏高原东北路缘构造区,区域内地质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分布有F4、F5、F6、F7四条大断层,组成了宽大的“挤压构造带”,隧道穿越区域内较大范围存在复杂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流变变形等一系列地质难题,属国内外罕见。乌鞘岭隧道工程的主要特点是:高海拔、工程规模大、工期紧、地质复杂、工程难度大。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为工程案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的快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和总结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优化斜井断面尺寸,配备适应高原条件、容量大、高效能的机械设备,研制大型通风设备进行高原长斜井通风排烟,选择合理的运输组织以及成套的施工工艺,实现长斜井的快速施工:2、以乌鞘岭隧道大台竖井为例,阐述了施工机械配置模式、井底车场的运输组织模式、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施工通风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整个竖井分为四段,分别采取相应的开挖、支护以及装运技术进行施工,实现深竖井的快速施工3、遵循“弱爆破、少扰动、短进尺、快循环、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提出了乌鞘岭隧道穿越富水浅埋黄上地层、泥岩夹砂岩地层、砂岩和砂岩夹砾岩地层、F4、F5、F6、F7四条大断层组成的宽大“挤压构造带”等的快速施工技术。

李文江[6](2012)在《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弱围岩隧道的稳定性及变形控制一直是界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软弱围岩隧道工程的设计理念、稳定性判别方法和变形控制技术又是控制隧道施工安全、施工造价以及施工周期的决定因素。经过了多年来隧道界的共同努力,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远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在借鉴和传承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铁路隧道施工分部开挖的特点,针对软弱围岩山岭隧道,采用数值模拟和典型工程现场试验的方法,在施工变形特征、施工过程稳定性判别以及变形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形成以下主要成果:(1)软弱围岩隧道空间变形一般均包括三个部分,即掌子面前方的先行变形、掌子面变形和后方收敛变形。先行变形影响范围约为掌子面前方1.5D以内;对于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前方先行变形中,拱顶下沉较水平收敛更加明显。(2)软弱围岩隧道,围岩掌子面挤出变形、上台阶拱脚沉降变形均相对显着。隧道开挖后铁路单线隧道以收敛变形为主,铁路双线隧道拱顶沉降变形亦相对显着。(3)软弱围岩隧道产生较大变形的根本原因在于围岩软弱和地应力值相对较大,施工过程中洞周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和深度大,隧道变形的主方位一般为塑性区主发展方位。(4)定义了软弱围岩隧道体系的极限状态。软弱围岩隧道稳定可定义为:施工中围岩不发生坍塌,洞周位移协调发展且收敛,支护结构不产生影响承载能力的开裂和破损。当围岩和支护系统一起,或其一部分达到上述临界状态为隧道的稳定性极限状态。(5)将突变理论引用到隧道,形成了基于塑性应变突变理论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并确定了未支护隧道的极限位移。(6)根据钢架和混凝土喷层不同的材料特性和支护作用效果,研究中考虑了二者的不同作用时机,并在支护结构极限状态定义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围岩级别、不同埋深下的支护后隧道体系相应的极限位移。(7)采用面内非线性屈曲模型,对支护结构的承载极限和失稳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锚杆抗力在20~100MPa/m之间时,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为0.5~1.0MPa,说明在深埋软弱围岩隧道条件下,支护结构发生整体压溃的可能性很大。同时,支护结构在发生整体失稳时,一般变形是不协调的,这一点也符合工程实际情况。(8)在数值分析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体系。具体包括:开挖技术、支护技术、掌子面稳定技术、拱脚稳定技术、支护补强技术、超前支护技术以及空间变形监测及反馈技术等。(9)根据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各工况下隧道变形的计算统计结果、典型隧道现场测试统计结果以及计算极限位移和支护结构承载能力等,同时借鉴了相关工程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基准。(10)综合前述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内外相关工程经验,针对不同工况提出了软弱围岩施工变形控制措施方案,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依托工程,在实际过程应用中效果良好。

刘志春,李文江,朱永全,孙明磊[7](2008)在《软岩大变形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探讨》文中认为软岩大变形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始终是隧道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软岩大变形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的判别指标。结合乌鞘岭隧道工程实例,分析二次衬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初期支护变形与二次衬砌变形的关系、施作二次衬砌前支护变形速率与二次衬砌变形的关系、二次衬砌开裂断面对应的支护变形及二次衬砌分担围岩压力比例等。根据实测变形统计值、理论计算的极限位移及弹性位移,推算量测丢失位移,并得出实测变形、二次衬砌前变形速率与极限位移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不同大变形级别的乌鞘岭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的两个判别指标,即以隧道极限位移为基础,以现场量测日变形量与量测总变形量为依托的判别指标,在软岩大变形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方面进行探讨和尝试。

晏莉[8](2008)在《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并行隧道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隧道结构形式,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地采纳,尤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铁建设中十分常见。由于并行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影响因素很多,而且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又存在非常复杂的互制行为,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针对并行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求解半无限弹性平面内双孔圆形断面隧道开挖问题的理论方法,并且,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双孔并行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程度和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即并行隧道间距的确定原则、并行隧道施工的围岩稳定分析、并行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因素以及双孔并行隧道施工产生的地表沉降详细地分析了并行隧道施工所表现出的特性。并且,重点针对国内外多个双孔并行盾构隧道工程中现场量测得到的41个地表沉降分布曲线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盾构法施工的双孔并行圆形隧道开挖产生的地表沉降分布特点。2、提出了求解半无限弹性平面双孔并行隧道开挖问题的复变函数与交替法理论计算方法,并且通过计算机编程,顺利实现了该求解过程,得到了双孔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应力和位移解,并且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进行了验证。3、利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在不同隧道间距以及不同埋深的情况下,双孔并行圆形隧道开挖后产生的地表位移以及中间岩柱体上的垂直应力分布。同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单孔隧道计算结果的叠加值进行比较,最终得出了反映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异的关系曲线图,通过这些曲线图,可以对双孔并行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直接的判断。4、针对双孔并行隧道施工由于相互影响产生的与单洞开挖不同的断面变形情况,提出了适合于小间距双孔并行隧道的断面收敛模式,并且推导出与该隧道断面收敛边界条件相对应的极坐标下的函数表达式。此外,利用数值计算,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该收敛模式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5、结合双孔并行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值模型,通过50种不同的计算工况,考虑了影响双孔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程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即:双孔隧道的间距、围岩条件以及埋深,重点分析了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孔并行隧道施工由于相互影响,其衬砌结构所表现出的不同内力分布特征。6、提出了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方法,并且成功地运用到并行多孔隧道施工的实际工程中,针对后续隧道开挖对先建的相邻隧道结构安全性影响进行了有效的评价。7、结合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湘西段水平层状岩体下双孔并行隧道的现场量测情况,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间距及围岩互层类型对水平互层岩体下并行隧道施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中间岩柱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最终将计算结果直接用于指导实际工程施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张宇,何川,伍晓军[9](2007)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三维变形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乌鞘岭隧道岭脊F7断层和志留系地层的三维位移进行现场测试,并与三维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均值比较方法分析F7断层和板岩地段的三维变形规律,并与地应力场反演结果进行印证分析。结果表明,F7断层和千枚岩地段软岩隧道三维位移十分明显,具有隧道大变形特性,其纵向位移背离开挖面方向发展并在相距开挖面约2.0倍洞径时趋于稳定状态;F7断层地段隧道三维位移呈不均匀对称地发展变化,而板岩地段三维位移变化的一致性较好;隧道三维变形规律与隧道区域地应力场的分布存在相互印证关系。因此,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隧道三维位移测试并掌握其三维变形规律,对隧道工程的修建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王才高[10](2007)在《隧道施工中围岩及初期支护大变形的认识与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隧道施工中常有围岩或初期支护发生大变形的事例,每次造成的损失少则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加强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与探讨,预防发生大变形事故,是隧道施工人员需认真面对的课题。文章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对初支变形的原因、应对措施等作了一些简要介绍,希望能为类似工程防变形施工提供一点参考。

二、乌鞘岭左线隧道膨胀岩地段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鞘岭左线隧道膨胀岩地段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挤压性围岩隧道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挤压性围岩研究现状
        1.2.2 双层支护研究现状
        1.2.3 可让式支护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大变形概况
    2.1 跃龙门隧道工程介绍
        2.1.1 地形地貌
        2.1.2 工程地质
    2.2 跃龙门隧址区地应力测试
    2.3 针对大变形采取的措施
    2.4 跃龙门隧道施工现场介绍
        2.4.1 三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
        2.4.2 施工步序
    2.5 隧道大变形情况
    2.6 本章小结
3.考虑围岩强度劣化的隧道变形及支护作用理论分析
    3.1 不考虑围岩强度劣化的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理论分析
    3.2 考虑强度劣化的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理论分析
        3.2.1 强度劣化理论
        3.2.2 强度劣化参数及假定
        3.2.3 考虑强度劣化的深埋隧道弹塑性分析
    3.3 跃龙门隧道变形及支护作用的理论分析计算
        3.3.1 双层支护理论计算
        3.3.2 可让式支护理论计算
    3.4 本章小结
4.双层支护中第二层支护施作时机的数值模拟
    4.1 概述
    4.2 数值模型
    4.3 参数选取
        4.3.1 围岩参数选取
        4.3.1.1 本构模型选取
        4.3.1.2 具体参数选取
        4.3.1.3 围岩劣化参数
        4.3.2 支护参数选取
    4.4 施工过程
    4.5 工况
    4.6 围岩强度劣化模拟效果验证
    4.7 双层支护不同二次支护施作时机研究的结果分析
        4.7.1 围岩变形分析
        4.7.1.1 不同二次支护施作时机对拱顶沉降值的影响
        4.7.1.2 不同二次支护施作时机对拱腰收敛值的影响
        4.7.1.3 不同二次支护施作时机对拱底隆起值的影响
        4.7.1.4 双层支护各位置的变形规律对比
        4.7.1.5 与现场位移监测数据的比较
        4.7.1.6 不同二次支护施作时机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4.7.2 双层支护分析
        4.7.2.1 双层支护变形分析
        4.7.2.2 双层支护应力分析
        4.7.2.3 双层支护塑性区分析
    4.8 本章小结
5.可让式支护变形机理的数值模拟
    5.1 概述
    5.2 数值模型
    5.3 参数选取
        5.3.1 围岩参数选取
        5.3.2 支护参数选取
    5.4 施工过程
    5.5 结果分析
        5.5.1 围岩变形分析
        5.5.1.1 可让式支护对拱顶沉降值的影响
        5.5.1.2 可让式支护对拱腰收敛值的影响
        5.5.1.3 可让式支护对拱底隆起值的影响
        5.5.1.4 可让式支护各位置的变形规律对比
        5.5.2 可让式支护分析
        5.5.2.1 可让式支护变形分析
        5.5.2.2 可让式支护受力分析
        5.5.2.3 可让式支护塑性区分析
    5.6 本章小结
6.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的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值对比
    6.1 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值的对比
        6.1.1 双层支护理论值和模拟值计算结果对比
        6.1.2 可让式支护理论值和模拟值计算结果对比
    6.2 双层支护与可让式支护的对比
        6.2.1 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理论计算值的比较分析
        6.2.2 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数值模拟值的比较分析
        6.2.2.1 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各位置变形比较
        6.2.2.2 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应力比较
        6.2.2.3 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塑性区比较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硬岩双护盾TBM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以深圳地铁6号线羊台山隧道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工程概况
        1.2.1 工程地质条件
        1.2.2 水文地质条件
        1.2.3 工程重难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隧道TBM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3.2 下穿既有建(构)筑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3.3 穿越断层破碎带TBM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技术路线
2 双护盾TBM隧道下穿广深港高铁隧道施工及稳定性分析
    2.1 下穿广深港高铁隧道TBM施工及影响
        2.1.1 下穿段工程概况
        2.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3 下穿段施工及影响评估
        2.1.4 基于既有隧道沉降评估的施工建议
    2.2 双护盾TBM下穿广深港高铁隧道施工影响及稳定性分析
        2.2.1 TBM施工模拟介绍
        2.2.2 数值模型构建及模拟方案
        2.2.3 下穿广深港段双线隧道TBM施工方案及影响
        2.2.4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TBM施工方案建议
    2.3 广深港高铁运营荷载对新建隧道稳定的影响
        2.3.1 数值模型构建及模拟方案
        2.3.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2.3.3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的施工建议
    2.4 本章小结
3 双护盾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稳定性分析
    3.1 TBM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工程背景
        3.1.1 断层破碎带地质条件
        3.1.2 断层破碎带水文地质条件
    3.2 双护盾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数值模拟
        3.2.1 数值模型构建及参数取值
        3.2.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3.3 不同围岩级别的影响分析
        3.3.1 管片竖向变形分析
        3.3.2 管片水平位移分析
        3.3.3 管片最大主应力分析
        3.3.4 围岩应力分析
        3.3.5 地表沉降分析
    3.4 穿越不同断层破碎带TBM施工的稳定性
        3.4.1 不同断层宽度的影响分析
        3.4.2 不同隧道轴线和断层破碎带夹角影响
    3.5 基于数值模拟的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建议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掘进数据分析的双护盾TBM施工技术
    4.1 TBM试掘进数据及分析
        4.1.1 TBM掘进机推力变化
        4.1.2 TBM掘进机扭矩变化
        4.1.3 TBM掘进机刀盘转速变化
        4.1.4 TBM掘进机贯入度变化
        4.1.5 基于数据分析的TBM掘进机掘进特性
    4.2 基于TBM掘进特性的下穿广深港高铁隧道施工控制
        4.2.1 广深港高铁隧道健康状态评估
        4.2.2 广深港客运专线结构允许变形量确定及施工辅助措施
    4.3 双护盾TBM穿越断层破破碎带施工控制技术
        4.3.1 双护盾TBM穿越断层破碎带出现的施工难点
        4.3.2 双护盾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控制措施
    4.4 双护盾TBM重点段掘进施工及现场监测
        4.4.1 穿越断层破碎带段TBM施工及监测
        4.4.2 下穿广深港高铁TBM施工及监测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成果

(3)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变形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膨胀土膨胀特性及胀缩机理研究
        1.2.2 膨胀土隧道变形和施工技术研究进展
        1.2.3 隧道与滑坡段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2.4 滑坡地段-隧道加固技术方面研究进展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膨胀土隧道滑坡段施工地质灾害
    2.1 概述
    2.2 工程概况
        2.2.1 隧道概况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3 隧道洞口滑坡体特征
        2.3.1 滑坡体研究及监测
        2.3.2 滑坡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2.4 隧道病害类型
        2.4.1 隧道洞口段塌方
        2.4.2 隧道结构开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膨胀土围岩工程特性试验
    3.1 概述
    3.2 膨胀性围岩基本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3.3 膨胀性围岩的膨胀特性试验
    3.4 膨胀性围岩抗剪强度特性试验
        3.4.1 固结排水剪试验(CD)
        3.4.2 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
        3.4.3 固结不排水剪试验(CU)
    3.5 膨胀性围岩土—水特征曲线
        3.5.1 基本概念与物理意义
        3.5.2 试验方法
        3.5.3 试验结果分析
        3.5.4 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弱膨胀土隧道围岩膨胀特征曲线及失稳破坏机理
    4.1 概述
    4.2 考虑膨胀特性的隧道开挖解析解及围岩特征曲线
        4.2.1 弹性分析
        4.2.2 弹塑性分析
    4.3 浅埋弱膨胀土隧道围岩失稳破坏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
    5.1 概述
    5.2 滑坡体发展对初期支护稳定性的影响
        5.2.1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5.2.2 围岩及隧道初期支护结构位移分析
        5.2.3 坡体及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5.3 卸载和基底加固对滑坡及隧道变形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滑坡治理后浅埋膨胀土段施工工法力学响应数值模拟
    6.1 概述
    6.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6.3 不同施工工法下的围岩力学响应
        6.3.1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力学响应
        6.3.2 中隔壁导洞法施工力学响应
        6.3.3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力学响应
    6.4 不同施工工法的对比
        6.4.1 不同施工工况下围岩变形特征对比
        6.4.2 不同施工工况下地表沉降特征对比
        6.4.3 不同施工工况的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变形防控措施
    7.1 概述
    7.2 洞口段滑坡治理
        7.2.1 削坡卸载
        7.2.2 洞内基底加固
        7.2.3 洞口挡墙支挡
    7.3 隧道结构变形控制
    7.4 防控措施效果评价
        7.4.1 滑坡治理效果分析
        7.4.2 隧道变形控制效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主要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挤压性围岩复杂隧道结构 ——小间距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及适用工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挤压性围岩
    1.2 小间距问题
    1.3 兰渝铁路隧道挤压大变形案例
    1.4 关于挤压性围岩小间距问题的研究
第2章 依托工程背景
    2.1 新城子隧道概况
    2.2 地质概况
    2.3 施工中出现的大变形问题
    2.4 超前导洞应力释放试验概况
第3章 支护结构力学特性测试与分析
    3.1 衬砌结构受力测试及初期支护变形量测
    3.2 衬砌结构受力的对比分析
    3.3 初期支护变形的对比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数值模拟分析
    4.1 分析方法与模拟工况
    4.2 计算参数
    4.3 不同工况下衬砌结构受力的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施工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5.1 试验段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
    5.2 实施情况
    5.3 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5.4 挤压性围岩小间距隧道工法适用性分析
    5.5 挤压性围岩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关键
第6章 主要结论
第7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情摘要

(5)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以乌鞘岭隧道快速施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乌鞘岭隧道概况
        1.2.1 地形地貌
        1.2.2 地层岩性
        1.2.3 地质构造
        1.2.4 水文地质
        1.2.5 气象和地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辅助坑道的设置
    2.1 辅助坑道的设置原则
    2.2 辅助坑道的工程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轨运输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3.1 无轨运输斜井的技术条件
        3.1.1 优化斜井断面尺寸
        3.1.2 合理设置斜井坡度
        3.1.3 设置适应高效运输的会车道、调车洞和井底车场
    3.2 施工机械能力系统匹配
    3.3 施工通风设计
        3.3.1 通风难度
        3.3.2 通风总体设计
        3.3.3 通风效果
    3.4 倒坡施工排水技术
    3.5 快速施工技术
        3.5.1 施工方法
        3.5.2 开挖断面的台阶高度选择
        3.5.3 作业要点
        3.5.4 施工效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轨运输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4.1 洞外卸碴设施及布置
    4.2 井底车场
    4.3 调车环岛技术
    4.4 机械设备配备技术
    4.5 斜井有轨与无轨运输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竖井快速施工技术
    5.1 工程概况
    5.2 施工机械设备
    5.3 井底车场布置
    5.4 通风的特殊处理
    5.5 竖井快速施工技术
        5.5.1 锁口段施工
        5.5.2 2.4~26m段施工
        5.5.3 26m~170m段施工
        5.5.4 170m~516.14m段施工
        5.5.5 马头门施工
    5.6 施工效果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地质条件正洞快速施工技术
    6.1 富水浅埋黄上地层及泥岩地层正洞快速施工技术
        6.1.1 进口段左线富水浅埋黄土地层正洞施工
        6.1.2 进口段右线泥岩地层正洞施工
    6.2 砂岩及砂岩夹砾岩地层快速施工技术
        6.2.1 出口段右线正洞快速施工
        6.2.2 出口段左线平行导坑快速施工
    6.3 岭脊地段软弱地层正洞快速施工技术
        6.3.1 F4断层段正洞施工
        6.3.2 志留系千枚岩地段正洞施工
        6.3.3 F7断层段施工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个人简历

(6)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研究现状
        1.2.2 关于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
        1.2.3 典型工程实例
        1.2.4 隧道稳定性及判别技术研究现状
        1.2.5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研究
    2.1 软弱围岩及其分类
    2.2 分析工况及计算模型
    2.3 洞周位移规律
        2.3.1 计算结果
        2.3.2 典型工程现场试验结果
    2.4 掌子面挤出变形特征
        2.4.1 计算结果分析
        2.4.2 典型工程现场试验验证
    2.5 拱脚变形随上台阶长度的变化规律
        2.5.1 计算结果
        2.5.2 典型工程现场试验验证
    2.6 小结
第3章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3.1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问题
    3.2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机理的解析分析
    3.3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机理的数值分析
        3.3.1 围岩特性的影响
        3.3.2 埋深的影响
        3.3.3 地应力组合形态的影响
        3.3.4 断面形式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判别技术研究
    4.1 隧道的定义
    4.2 施工过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
    4.3 软弱围岩稳定性判别技术研究
        4.3.1 围岩稳定性的判别原理
        4.3.2 突变理论及突变模型
        4.3.3 围岩稳定性的极限状态及极限位移
        4.3.4 塑性应变突变理论的实际应用
    4.4 隧道结构体系稳定性判别
        4.4.1 支护施作时机和支护作用时机
        4.4.2 不同支护时机下围岩变形分析
        4.4.3 支护结构体系安全性评价方法
        4.4.4 钢架与喷混凝土作用时机的影响效应
        4.4.5 隧道体系稳定极限位移
    4.5 基于屈曲原理的支护结构稳定性判别技术研究
        4.5.1 屈曲原理
        4.5.2 隧道支护结构屈曲模型的概化
        4.5.3 隧道支护结构失稳模态分析
        4.5.4 支护结构极限承载力
        4.5.5 非线性屈曲原理在上台阶高度优化中的应用
    4.6 小结
第5章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5.1 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理念与技术体系
        5.1.1 控制理念
        5.1.2 深埋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体系
    5.2 工法要素优化研究
        5.2.1 台阶长度施工效应分析
        5.2.2 支护闭合时机分析
        5.2.3 上断面扁平率施工效应分析
    5.3 支护效应研究
        5.3.1 支护厚度效应分析
        5.3.2 两水隧道现场试验结果
        5.3.3 双层支护中二次支护时机分析
    5.4 拱脚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5.4.1 扩大拱脚支护效应分析
        5.4.2 上台阶临时仰拱支护效应分析
        5.4.3 基本结论
    5.5 掌子面挤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5.5.1 不同控制技术施工效应对比分析
        5.5.2 预留核心土尺寸效应分析
        5.5.3 基本结论
    5.6 超前支护技术分析
    5.7 支护补强控制变形技术
        5.7.1 天平山隧道支护补强试验
        5.7.2 青藏铁路二期关角隧道
    5.8 近接工程隧道变形控制技术
    5.9 空间变形监测技术
        5.9.1 变形监测的意义
        5.9.2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监测的要求
        5.9.3 软弱围岩隧道监控量测内容
    5.10 小结
第6章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基准研究
    6.1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基准制定的基本思路
    6.2 常规预留变形量统计
    6.3 计算位移样本统计分析
    6.4 典型实测位移样本统计分析
    6.5 隧道施工变形与极限位移的关系
    6.6 管理控制限值的制定
    6.7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变形应对措施
    6.8 典型工程应用实例
        6.8.1 乌鞘岭隧道变形分级及管理基准
        6.8.2 两水隧道变形分级及管理基准
    6.9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7)软岩大变形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软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讨论及确定方法
    2.1 软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的讨论
    2.2 二次衬砌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2.2.1 地质因素
        2.2.2 工程因素
        2.2.3 与现场量测有关的因素
    2.3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的确定方法
3 量测变形统计及相互关系分析
    3.1 初期支护变形与二次衬砌变形关系分析
    3.2 二次衬砌前初期支护变形速率与二次衬砌变形的关系分析
    3.3 变形统计及典型断面分析
        3.3.1 变形及变形速率统计
        3.3.2 典型断面分析
4 隧道极限位移
5 量测丢失位移及总位移估算
6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的确定
7 结论

(8)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并行隧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分析研究
        1.2.2 数值分析研究
        1.2.3 试验研究
        1.2.4 现场测试与施工方法研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二章 并行隧道施工特性分析
    2.1 并行隧道间距的确定原则
    2.2 并行隧道施工的围岩稳定分析
        2.2.1 破坏作用机理
        2.2.2 中间岩柱体失稳过程
    2.3 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因素
        2.3.1 隧道间距
        2.3.2 隧道埋深
        2.3.3 围岩级别
        2.3.4 隧道支护类型
    2.4 双孔并行隧道施工产生的地表沉降
        2.4.1 双孔并行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的预测方法
        2.4.2 双孔并行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的现场监测资料
        2.4.3 双孔并行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分布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无限平面双孔并行隧道开挖弹性问题解析解
    3.1 引言
    3.2 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法原理
        3.2.1 应力函数的复变函数表示
        3.2.2 应力和位移的复变函数表示
        3.2.3 边界条件的复变函数表示
        3.2.4 保角变换与曲线坐标
    3.3 Schwarz交替法的基本原理
    3.4 半无限弹性平面双孔并行圆形断面隧道开挖的解析解
        3.4.1 问题的描述
        3.4.2 半无限弹性平面存在洞1的解
        3.4.3 洞2周边附加面力的确定
        3.4.4 在均布径向应力及反面力作用下只存在洞2的解
        3.4.5 应力场和位移场的求解
        3.4.6 求解半无限弹性平面双孔并行隧道开挖问题的实现
    3.5 计算精度的讨论
        3.5.1 附加面力的逼近精度
        3.5.2 迭代计算的精度分析
        3.5.3 洞周位移的分析
        3.5.4 理论与数值计算方法的比较
    3.6 工程实例分析
    3.7 双洞开挖影响因素分析
        3.7.1 考虑不同洞室间距的影响
        3.7.2 考虑不同洞室埋深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孔并行隧道施工断面收敛模式研究
    4.1 引言
    4.2 单孔隧道开挖的断面收敛模式
    4.3 双孔隧道开挖的断面收敛模式
    4.4 工程实例分析
        4.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4.4.2 隧道开挖效应的模拟
        4.4.3 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孔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的数值计算分析
    5.1 引言
    5.2 有限差分法FLAC软件基本原理介绍
        5.2.1 增量弹性法则
        5.2.2 屈服函数和势函数
        5.2.3 塑性修正
    5.3 双孔并行隧道施工的数值模拟
        5.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5.3.2 计算参数的选取
        5.3.3 隧道施工过程模拟的FLAC实现
        5.3.4 模拟的开挖顺序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4.1 考虑不同围岩条件的影响
        5.4.2 考虑隧道不同埋深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并行多隧道开挖对相邻隧道衬砌安全性影响分析
    6.1 引言
    6.2 工程概况
    6.3 乌鞘岭隧道F7断层带施工进度分析
    6.4 现场量测分析
        6.4.1 施工第二阶段选取的典型断面
        6.4.2 施工第三阶段选取的典型断面
        6.4.3 施工第四阶段选取的典型断面
    6.5 并行多孔隧道开挖的数值模拟
        6.5.1 数值模型的建立
        6.5.2 计算参数的选取
        6.5.3 模拟的开挖顺序
        6.5.4 隧道衬砌的安全性评价
    6.6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6.6.1 工况一(正洞先于迂回导坑施工)
        6.6.2 工况二(迂回导坑先于正洞施工)
        6.6.3 工况三(三孔隧道施工)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层状岩体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
    7.1 引言
    7.2 工程概况
    7.3 现场实测情况及分析
        7.3.1 现场监控量测内容
        7.3.2 现场监控量测方法
        7.3.3 量测断面布置及测点埋设
        7.3.4 现场监控量测数据采集频率的选择
        7.3.5 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和分析
        7.3.6 数值模拟分析
    7.4 水平层状岩体下并行隧道施工的数值模拟
        7.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7.4.2 计算参数的选取
        7.4.3 模拟的开挖顺序
    7.5 并行隧道施工的特征分析
        7.5.1 塑性区分析
        7.5.2 位移分析
        7.5.3 中间岩柱垂直应力分析
        7.5.4 不同围岩条件对中间岩柱垂直应力分布影响
        7.5.5 中间岩柱稳定性分析
        7.5.6 层面存在的影响分析
        7.5.7 支护结构安全性分析
    7.6 工程应用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三维变形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乌鞘岭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2 乌鞘岭隧道三维变形测试及结果
3 乌鞘岭隧道三维变形规律分析
4 隧道三维位移与地应力场的相互印证
5 后期施工设计修正与措施调整
6 结语

四、乌鞘岭左线隧道膨胀岩地段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挤压性围岩隧道双层支护和可让式支护比较研究[D]. 陈俊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硬岩双护盾TBM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以深圳地铁6号线羊台山隧道工程为例[D]. 龚乙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变形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D]. 张毅. 长安大学, 2019(01)
  • [4]挤压性围岩复杂隧道结构 ——小间距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及适用工法研究[D]. 张雄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6)
  • [5]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以乌鞘岭隧道快速施工为例[D]. 宋建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6]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D]. 李文江.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7]软岩大变形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探讨[J]. 刘志春,李文江,朱永全,孙明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3)
  • [8]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应用研究[D]. 晏莉. 中南大学, 2008(12)
  • [9]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三维变形规律分析[J]. 张宇,何川,伍晓军. 岩土工程学报, 2007(10)
  • [10]隧道施工中围岩及初期支护大变形的认识与探讨[J]. 王才高. 企业技术开发, 2007(09)

标签:;  ;  ;  ;  ;  

五韶岭左线隧道膨胀岩段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