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线性法分析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

运用多元线性法分析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

一、应用多元线性方法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国志[1](2021)在《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运营特征研究 ——以2018年后专项债资金的投入为视角》文中认为本文研究2018年后,浙江省政府专项债资金投入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去的新型关系。通过政府专项债资金投入到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去运营使用进而产生的各种市场业态特征和新型资本关系的挖掘,进一步勾勒政府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之间新的政企合作关系,以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新发展指明道路,迎来最新的发展契机。本文通过专项债资金投入到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去的各种市场特征,以投入使用的市场类型、市场化进程、市场现状等事实的梳理,记述专项债资金投入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的市场总体特征。以专项债资金投入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使用的实例,剖析浙江省区域发展的一个方面。本文梳理专项债资金投入到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去的市场运营特征中出现的利率特征、杠杆特征和风险特征。以数据实证分析的方式预测了利率、杠杆率的未来趋势,并解析了伴随的相关现象。最终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策建议和未来展望。总的来说,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较为成功的实现了市场化转型运营,很好平衡了政府、金融机构、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的投入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蔡琬琳[2](2021)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是全球经济危机频发的根源所在。因此,国际社会纷纷主张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推动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发展,这为人民币的崛起创造了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人民币逐渐在世界经济及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自2009年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来,人民币的崛起态势十分瞩目。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货币锚的本质是货币合作框架下的汇率协调机制,在一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成为其他国家货币的参照标准。因此,促进人民币在更广的区域范围发挥货币锚效应,能够为未来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创造条件,是我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塑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自2013年提出以来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一带一路”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以亚欧大陆为核心,已经进一步延伸至大洋洲、非洲及美洲等地区。“一带一路”所引领的国际合作新格局,之于人民币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故而被视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为切入点,探究我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既能够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又能够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把握重点方向,提升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推动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的边际创新。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遵循“提升货币锚地位、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一逻辑主线,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弥补了人民币国际化深层次研究的不足。第二,研究范围的拓展。本文将研究样本从东亚或者亚洲一隅扩展到“一带一路”区域,使得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也能够对空间分布特征有更加全面的把握。第三,研究方法的适度突破。本文在第4章、第5章、第6章的实证研究中,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创新,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稳健有效。本文按照“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基础、研究的核心、研究的落脚点”这一思想脉络展开,全文共由八章构成。从研究的出发点来看,本文第1章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这一研究主题,提出了四个关键问题,即人民币是否具备发挥货币锚效应的条件?人民币是否在“一带一路”国家发挥了货币锚效应?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以及我国是否具备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从研究的基础来看,本文第2章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替代理论和计价货币选择理论进行梳理,为后文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从而更好地把握国内外研究动向,明确已有研究的局限以及可拓展的方向。从研究的核心来看,本文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分别对提出的四个核心问题进行了逐一回答与分析。首先,本文对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现实背景进行了探究。一方面,对货币锚的演进历程进行总结。从中发现,货币锚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信用锚需要以货币发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贸易基础作为支撑。在牙买加体系下,虽然美元仍是主导货币锚,但世界各国对于货币锚的选择已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为我国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货币锚效应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分别对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内部基础、外部机遇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研判。结果发现,虽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前景依然明朗。我国应在经济实力提升、对外开放程度深化、汇率制度灵活性增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大好国际机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发展新型经济全球化,以更加合作的态度共建“一带一路”。同时,通过积极拓宽人民币的流通渠道、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人民币成为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等,破除资本账户不完全开放的限制、消除内部短板、突破美元霸权的外部制约。其次,为了更加直观地把握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作为隐性货币锚的现状,本文通过使用改进的外部货币锚模型,分阶段对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效应进行测度,并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大国际货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得到了显着提升,美元的主导货币锚地位始终十分稳固,欧元的货币锚地位有明显的削弱。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虽然仍不及美元,但已可以与欧元相较。对于样本国家来说,美元和人民币的辐射范围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货币,而欧元则更多地表现出区域性货币的性质。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虽然人民币在某些国家的货币锚效应仍然较弱,但其影响范围已覆盖五大洲,不存在真空区域。伴随着人民币的崛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外部驻锚正从美元和欧元的“二极系统”,朝着美元、人民币和欧元的三极化方向发展,且货币锚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多样化和区域异质性特征。再次,鉴于人民币在“一带一路”不同国家的货币锚效应存在差异,本文使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人民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首先,通过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的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可知,政府合作、贸易、投资、金融四个层面对人民币发挥货币锚效应存在较为重要的影响。为了验证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实证研究假设,本文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应用面板有序Logit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基础回归分析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政府合作层面,一国与中国的政府合作越紧密,其选择人民币作为货币锚的可能性越大。在贸易层面,贸易依赖度对人民币锚效应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影响主要来源于样本国家从中国的进口贸易。在投资层面,双向投资依存度均对促进人民币锚效应的发挥有积极作用,说明建立人民币良性“流出-回流”机制,对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金融层面来看,当前人民币“走出去”的推进阶段,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扩大金融开放,并不能显着提升人民币成为其货币锚的可能性,而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才是提升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的重要保障。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遵循“经济融合、到金融合作、最终到货币合作”这一推动区域货币合作的渐进式路径,本文先后从经贸合作现状、金融合作进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货币合作的基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态势较好,并且致力于寻求经贸合作的新突破,未来的合作潜力巨大。同时,贸易和投资的良好发展势头催生了金融合作需求,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为开展深层次区域货币合作创造了条件。考虑到东盟所具有的最坚实的贸易与投资基本面支持,是我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优先方向和突破口。因此,本文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使用OCA指数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力。结论显示,中国及东盟各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逐渐提升,且中国具有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力。目前,最适合与中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国家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缅甸和文莱是潜力最小的国家。从研究的落脚点看,本文第7章基于全文的研究,为我国走出一条平衡本国国情与国际标准,统筹发展效益与风险防范,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而致远,我国应遵循如下路径:在政策上依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协同,按照“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路径,在模式上采取“政府作用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在空间上完成“东盟、‘一带一路’、全球”的分区域拓展,在程度上实现“探索、加强、突破”的分层次推进,在目标上达成“提高货币锚地位、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阶段性提升。具体来看,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合作渠道为人民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培育人民币的真实需求,通过金融渠道促进人民币的良性循环,以实现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货币锚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在与我国合作基础较好的区域,如东盟区域,优先开展深层次货币合作,同时遵循经济合作先行的渐进式发展路径,在其他区域,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和合作现状,夯实经济合作基础。最后,第8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作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郭璇[3](2021)在《公司债信用利差对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公司债作为公司外部融资的重要手段和金融市场上重要的融资工具,已经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流动性得到显着增加,成为我国债券交易市场上一大主力品种。公司债信用利差是公司债收益率与无风险债券收益率的差值,反映了投资者所要求的信用风险补偿,是反映公司债风险溢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债券违约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信用利差开始出现分化,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关于信用利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作用等方面,对于公司债信用利差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还相对较少。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市场中信用利差的变动将更加市场化,投资者增强了对信用风险的感知,研究公司债信用利差对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正确认识债券市场的风险,对于投资者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发行公司债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我国沪深627家上市公司78个月度的27259组公司债券数据样本,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和加入信用利差因子的Fama-French三因子拓展模型,对信用利差和股票收益率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通过改变公司债信用利差的计算方法对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发现:(1)信用利差与公司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公司债信用利差确实对股票收益率产生影响。(2)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比加入信用利差因子构建的三因子拓展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我国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市场因子、规模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是影响股票收益率的重要因素,三因子模型平均拟合度达到0.8458;拓展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加入信用利差因子对原有因子的显着性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市场因子仍然是对股票收益率影响力度最大的因子,小公司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也依然成立,信用利差因子在大多数投资组合中也是显着的,其系数在高信用利差组合中为正,低信用利差组合中为负,表明信用利差对公司股票收益率有正向影响,且在高信用利差组公司中这种影响更为显着,拓展模型的平均拟合度较三因子模型也有所提高,达到0.8833。最后结合研究结果与当前我国公司债和股票市场的情况,从完善公司债市场发展、强化公司债市场监管和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姚润萌[4](2021)在《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中资美元债主要是指中国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者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美元计价的、按约定还本付息的债券。近几年来,我国对企业境外发债的政策态度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国内各类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融资渠道的选择和融资成本的高低。因此,在境内融资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资企业发行美元债成为常见的融资方式。我国境外发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城投和境内金融机构(如银行)等行业,中资美元债的发行利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不同行业的中资企业融资成本和收益情况,还可以进一步表明我国境外发债融资的政策倾向和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对我国企业境外融资的影响。因此,明确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发债企业合理降低融资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和经营风险,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和融资策略;有利于投资者及时关注发债风险,调整投资策略,更全面地了解美元债市场的市场特征和潜在风险;也有利于政府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稳定和促进我国美元债市场的发展。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中资美元债的基本情况,包括相关概念、发行方式、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并分析了中资企业进行海外发债融资的原因和中资美元债面临的风险挑战。其次,本文对影响中资美元债券发行利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与国内发债融资相比,发行美元债还需考虑汇率变动及美国国债利率等因素。最后,本文以2016-2019年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中资美元债为样本,以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中资美元债票面利率与同期限结构下美国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差额)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从债券自身特征、企业经营情况与宏观经济三个角度来分析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结论:第一,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与中资美元债的发行利差呈正相关关系。美元升值,则发行人在海外的筹资成本会上升,美元债务负担加重,违约风险增大,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发行利差会增大;第二,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与中资美元债的发行利差呈正相关。基准利率上升,反映市场上流动性紧张,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上升,发行利差会增大;反之,若基准利率下降,说明美联储在释放美元的流动性,中资美元债的融资成本也会下降,发行利差减小;第三,主体评级与中资美元债的发行利差呈负相关关系。投资者更青睐于评级较高的境内主体发行的中资美元债券,主体评级越高的债券,其中资美元债的发行利差越低。另外,本文在对产权性质的进一步考察中发现,国有企业的美元债发行利差更低,这表明非国有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经营状况与盈利能力,增加信息披露的强度与透明度,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以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本文通过对不同行业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房地产类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尤其受到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变动的影响,而城投类中资美元债则要注意发行主体的财政风险和汇率波动性,其他行业在关注汇率波动的同时要注意自身的评级情况,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本文拓展了对中资美元债的定量分析,并且从发债企业的产权性质和行业性质出发,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与行业分类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另外,本文认为,进行海外融资的境内企业要格外关注汇率风险及市场波动风险,及时对风险作出预判,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政府要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及扶持力度,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性与信息共享,推动美元债市场的健康发展。

刘洪博[5](2021)在《我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作为保险公司债权融资的一种新兴债券,在相关政策出台后,逐步代替了次级债成为保险公司补充资本最重要的债务性资本工具。作为一种信用债,信用风险是其最主要的风险。2014年3月,“11超日债”发生实际违约,标志债券产品不再是零风险产品,债券刚兑现象被打破。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再次发生集体违约现象,不过主角却成为了地方国企,青海国投、华晨集团、紫光集团、永煤集团等发行的债券延期兑付或实质违约对信用债市场产生了不小冲击,信用债券的发行受到一定影响。债券的信用价差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一大标准,近年来被学界广泛研究。不同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的信用价差存在较大差距,但是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信用评级等级是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衡量指标,然而,2020年由青海国投开始的违约潮中,地方国企的信用评级和发行债券的信用评级均为AA+、AAA高等级评级。加之我国信用评级因市场起步晚、制度尚不完善、存在较多评级乱象的原因,信用评级等级不能充分科学、客观的反映债券的偿本付息能力,需要对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多方面考察。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债券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其次,详细介绍了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和信用价差的相关概念以及债券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再次,对我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从宏观环境、微观主体和微观个券三个角度进行定性分析,探究各因素与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的作用关系。然后,本文以2015年-2020年已经上市发行的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为样本,借用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出对我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影响权重最高的因子,并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分别选出GDP增速、发债主体成长能力、发债主体规模和M2增速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再将公司属性变量和信用评级变量引入模型,构造出我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并进行了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如下:从宏观环境看,GDP增速和M2增速与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存在负相关关系,存款准备金率与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从微观主体角度看,发债主体的规模、财务状况(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主体的信用评级等级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的发债成本,实证结果表明这些变量均与信用价差存在负相关关系。从微观个券角度看,债券发行规模和债券信用评级等级与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存在负相关关系,债券信用评级情况依旧是投资者衡量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参考。公司属性中,寿险公司比非寿险公司更有发债成本优势,但是是否国有、是否上市并没有显着性影响。最后,基于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和实证结果,本文分别从保险公司角度、监管角度和投资者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以此推动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市场更好的发展。

蒲诗璐[6](2021)在《印度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及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提出毋庸讳言,政府债务已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融资手段或者调控工具,无论是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还是为调整经济结构、熨平经济周期,抑或改善融资渠道,政府债务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政府债务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累积水平过高以致于超过政府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可能成为引爆经济动荡甚至债务危机的导火索。据国际金融协会报告,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达到281万亿美元的新高,全球债务与GDP之比超过355%,这表明债务高企已成为困扰全球经济的重大问题,Covid-2019疫情却又使全球债务问题雪上加霜,全球经济正在债务上走钢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组织纷纷预测,爆发世界性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印度是新兴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其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经济增长明显提速。但是,伴随工业化的急速推进,印度政府债务规模也在持续攀升,在当前全球债务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印度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印度政府债务究竟有没有风险,其可持续性状况到底如何?是否真正潜伏着危机?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加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加强财政管理和债务管理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印度政府债务的演变、风险及可持续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弄清印度政府债务演变的特征、问题及其成因。更重要的是试图探讨印度政府债务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一般性规律,以期为中国政府如何防范债务风险、增强债务可持续性、提升债务资金的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绪论部分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明确指出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研究边界和研究意义。在全球债务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以印度政府债务的风险及可持续性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丰富经济学和财政学中有关政府债务风险及可持续性问题的理论探索,还可以在实践上为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和债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第二章从政府债务的内涵、特征、分类与功能,政府债务与国家财政的关系,政府债务的经济效应,政府债务风险理论,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等几个方面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了文献梳理。逻辑上层层递进,既明确了本文关于印度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范围,也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任务和目标,为全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思路引导、以及方法(论)指导。第三章从宏观上对印度政府治理体制、财政分权关系、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演进进行了详细梳理,同时还对印度近年来的财政收支情况和莫迪政府财税改革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剖析,旨在为本文关于印度政府债务风险及可持续性演变特征提供制度维度的解释。研究认为,财权和事权不断从中央向地方分散;政府债务积累是长期推行扩张性投资政策、快速增加非生产性支出、对各邦援助、以及国内外非债务性资源动员不足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融资管制不断放松;为防范债务危机政府也加强了关于财政和债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第四章研究了两方面内容,一是从总量和结构上对印度内债和外债分别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分别揭示了印度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变化特征;二是采用债务评估单一指标法分别对印度政府内债和外债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论认为:(1)内债。快速增长开始于8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达到峰值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内债始终是拉动政府债务变化的主导力量;主要原因可能有经济增长缓慢、税收和非税收入的拓展空间有限、五年发展计划对资金的需求过大、财政支出中非发展性支出占比过高等等;内债风险主要集中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2003年前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三个时段。(2)外债。快速增长集中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峰值16.3%出现在1991年);外债增长不仅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而且跟对外贸易状况有直接关系;主权外债占比较低、多边主权债务占比较高、币种安排较为分散表明印度外债的潜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数样本年份里外债风险相对较小,而外债风险相对较大年份主要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即印度债务危机爆发时期。第五章以Romer(2005)跨期预算约束理论为基础,构建政府内债动态方程(35)b(28)pd-s(10)b(r-g)和政府外债动态方程Df(28)z(10)(ex-i)*e,分别从“质”和“量”的维度对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1)内债的不可持续性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从“质”来看,经济增速慢于债务利率导致内债的不可持续;从“量”来看,财政赤字规模的持续扩大导致内债的不可持续。(2)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较好和可持续性较差的年份大体相当,可持续性较差的时段集中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90年代末到2003年前后两个时段。(3)外债的不可持续也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从“质”来看,外贸出口增长率(外债资金的出口创汇能力)小于美元外债的利率;从“量”来看,外贸处于进口大于出口的逆差状态。(4)1970-2018年间大多数年份里印度外债可持续性较差,而80年代初到1992年前后又是印度外债可持续性最差的时段,导致印度外债可持续性较差的主要因素是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第六章依据“财政疲劳”理论构建印度财政反应函数,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测算出印度政府债务负担率的上限及财政空间,进而设计四种研究情境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研究结论认为:(1)印度政府负债率的理论上限为80.3%,历年实际负债率处于37.7%-82.1%之间,多数年份实际负债率低于负债率的理论上限,这表明印度政府债务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1990年前后和2003年前后两个时段,实际债务率超过债务率理论上限的年份较多,表明这两个时段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最差。(2)采用工具变量数值情境模拟方法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缺口、债务偿付利率与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之间成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率、经济产出缺口与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根据前文研究得出五点结论,即印度财权和事权分权趋势明显但监管力度加大,债务扩张导致其风险放大但态势总体可控,债务规模和资金效率共同作用债务可持续性,经济增长、财政支出规模、债务利率水平等因素及其波动情况等宏观变量对债务可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据此提出对中国的启示或建议:加强财政支出和赤字管理,合理确定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或危机;防范政府债务因经济下滑而出现较大风险;推动金融和债务管理改革,降低政府债务成本和风险;在印度的中资企业当以防范政治风险而非债务风险为主。本文的创新工作主要表现在:第一,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认为债务可持续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单一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无法对一国债务可持续性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本文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研究,既有描述性分析,也有单一指标评估,还通过自建模型对其可持续性进行测度,此外还从相关政策或制度维度对其可持续性的演变特征进行解释,这种研究视角有助于研究任务同时发力和研究结论相互佐证,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第二,使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全新的政府内债可持续性动态测度模型:(35)b(28)pd-s(10)b(r-g)和外债可持续性动态测度模型:Df(28)z(10)(ex-i)*e,从“质”和“量”的维度对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又以跨期预算约束理论、财政反应函数理论、“疲劳财政”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上限阈值测度和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识别的实证模型,是对债务可持续性指标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第三,得出了新的研究结论。如,本文认为带给印度政府债务风险最大的是外债而不是内债;又如,本文认为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较好与较差的年份大体相当,目前印度政府债务具有一定可持续性,风险总体可控,但政府进一步提高债务水平的财政空间越来越小。

朱田力[7](2021)在《标的股票价格波动率对可转债价值偏离度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丰富,可转债越来越吸引投资者和筹资者的注意。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债性和股性的金融工具,因为给投资者带来股权收益的同时又提供投资者债券价值的保护,被视为理想的投资产品,但是可转债市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地位依然较低,这也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不平衡。大部分企业融资首选股权融资,长期以往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转债作为一种混合型金融工具,被称为联系这两个市场的桥梁。对于投资者来说,研究可转债的价值偏离程度以及影响其价值偏离的因素非常关键,可以有效指导投资者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合理的投资。大量经验表明可转债在发行首日存在价值偏离的现象,本文从股票市场切入,分析标的股价波动率对可转债价值偏离程度的影响。本文选取2017年-2019年沪深两地发行的122只可转债,计算其标的股票价格历史波动率,运用扩展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可转债发行首日的理论价值,对比其市场价格,计算出122只可转债的价值偏离程度,建立总体样本的多元回归模型,再根据样本可转债的信用评级进行分组回归,分析标的股价波动率对可转债价值偏离度的影响以及不同信用评级下股价波动率对可转债价值偏离影响的程度。结果发现标的股价波动率与可转债价值偏离明显正相关,而且信用评级较高的可转债,标的股价波动率对其价值偏离度的影响越大。本文为发行者提出的建议是选择可转债发行时间之前应该分析标的股票市场的股价波动情况,挑选合适的时机发行,当股价波动剧烈的时发行可转债可以适当提高可转债的制定价格。本文为投资者提出建议是选择信用评级高的可转债进行投资,并且密切关注正股股价的波动情况,当正股波动剧烈时,可转债被低估的可能性较大,从而买入可转债获得收益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也要防范正股价格波动过于剧烈带来的投资风险。

王曼[8](2020)在《基于经济增长的日本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政府要破解资金约束、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离不开政府债务手段。但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潜在风险,可能会反过来制约经济增长,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地方政府债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得失,一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成因复杂,其本质是一种体制现象,它既彰显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反映了央地之间事权和财权不相匹配的事实。改革开放初期,举债是中国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举债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尤其是近年来,不论是处于经济扩张周期还是紧缩周期,地方政府都具有扩大投资性财政支出、进行债务融资的冲动,呈现出了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这无疑突显了防范金融风险、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紧迫性。对日本而言,地方债是战后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补充,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自日本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以来,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一部分原来由国家承担的事务需要由地方自治体承担,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融资压力。面对经济萧条压力与财政收支增速差的扩大,日本地方政府把增发地方债作为配合中央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使得地方债务规模不断攀升。2018年末,日本GDP总量为4.97万亿美元左右,但是国家债务却高达1100万亿日元(近10万亿美元),负债率200%。相对于居高不下的日本国债而言,日本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科学的规模控制标准,不断强化地方债的发行管理、运行管理和风险管控,2000年以后的日本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一直维持在200万亿日元左右,地方政府债券的年发行额也基本保持平稳,地方政府债务初步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避免了将债务规模过大风险传递到经济增长上。疫情影响之下,中国当前面临两大压力,一是经济增速的下滑;二是地方债放量发行加大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因此,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打好攻坚战,就必须在研判中国地方债态势的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地方债问题演化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灰犀牛”。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1)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债务的一般理论入手,以经济增长为视角对地方政府的举债原因、适度规模和债务管理理论进行回顾。借助拓展后的IS-LM模型与巴罗模型、新经济增长理论等,厘清地方政府债务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短期与长期机制,为适度债务规模的测算铺垫坚实的理论基础;(2)对日本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战后日本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入手,在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的长期博弈中,揭示日本地方政府债务在经济增长视角下的动态变化特征,挖掘地方债发行与经济增长阶段间的规律性,为实证分析提供重要的现实基础;(3)在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的基础上,对日本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结合日本都道府县地方债的分布特征,对日本地方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其次,使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短期市场经济发展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第三,以巴罗模型为基础,从长期维度建立二次项模型。运用迭代法中的梯度下降法对日本地方债与地区经济增长二者间关系进行数据拟合,实现多次函数关系的回归,同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原理,对日本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最后,通过动态面板门槛方法,对日本地方政府债务“门槛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寻适度规模;(4)进行分析日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管控措施。其在发行、运行和风险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将为中国把握债务管理与稳增长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启示;(5)结合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财政体制改革方向,尤其是从处理好债务规模与债务期限、债务规模与地区间差异等方面,为中国地方债务适度规模的控制、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以下命题:(1)日本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是促进还是抑制作用;(2)日本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为“倒U型”关系。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命题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第一,战后日本地方债的爆发式增长均与应对财政危机、服务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日本利用地方债务配合财政杠杆干预国家经济,对公共事业投资,创造了市场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本文收集并整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2009—2015年日本34个都道府县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日本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经济增长为非线性关系,呈“倒U型”,梯度下降法下运用Python软件拟合的负债率最优解介于20%—25%之间,门槛模型测得债务阈值为23.7%,表明适度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损害稳态经济增长;除此之外,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高校教育的投入,仍然是目前拉动日本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日本少子高龄化的时代,政府消费仍是提振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但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逐渐弱化。东京圈、关西圈和名古屋圈这三大都市圈对债务的依赖程度较低,三大都市圈外的地区受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更为明显,表现出债务驱动经济增长的特征。第三,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规模与用途等较为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增长,与日本行之有效的债务规模管理措施密切相关。本文的创新点如下:一是丰富了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理论研究。通过剖析日本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分配的长期博弈,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动态特征与规律性,体现了日本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密切相关性;二是融合了多种经验分析方法。利用梯度下降法原理并借助Python软件较为直观的可视化优势,模拟日本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效果;再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计量检验,更增强了日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控经验的说服力;三是补充了实证领域中,关于日本地方债务与经济增长关系呈“倒U型”的结论,并将门槛模型应用于探寻其适度规模上。

祖晓曦[9](2020)在《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1997年全面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创新与发展,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债券规模稳步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力军”。2019年,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5.3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量达38万亿元;2019年末,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99.1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达86.4万亿。因此,深入探讨研究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对我国整个债券市场具有代表性意义。其次,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生命力所在,一个高流动性的证券市场可以稳定金融市场健康运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我国银行间信用类债券的流动性水平,有助于形成合理的信用债券价格曲线,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企业直接融资成本。当前,学者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研究相对较少,而将流动性问题多聚焦于股票市场;而在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研究问题上,大多关注在流动性较强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对信用类债券流动性问题研究偏少,因此有必要对信用类债券流动性问题予以更多探讨。本文围绕如何提升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问题展开,首先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进行简要分析,阐述我国银行间市场发展与特点、回顾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问题及分析流动性问题产生深层次原因。其次,对债券流动性度量指标进行分析,筛选符合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的测算指标并进行相应测算。再次,本文对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的宏观影响因素及微观影响因素进行机理分析,并对影响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的各类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本文落脚点在于提出改善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的流动性具体对策,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宏观、微观二个角度出发提出合理建议。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具体阐述了我国银行间市场发展与特点、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问题及分析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产生原因,表明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与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紧密相关。2.具体测算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的流动性。首先,分析了各类信用类债券的流动性测算指标,并结合我国银行间市场运作特点,选取了三种流动性测算指标:交易量、换手率、Amihud非流动性指标。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近几年市场数据,用三类指标测算了我国银行间信用类债券流动性。同时,结合选取的测算指标,将银行间债券市场不同的债券流动性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利率债流动性水平相对较高,而银行间市场信用债的流动性水平相对较低。就信用债而言,各个券种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也较大。3.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首先,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对影响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外部影响因素及债券自身影响因素二个维度,选取相应的因变量及自变量,对影响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4.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对改进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的流动性提出建议。

李欣亭[10](2020)在《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研究》文中指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债在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其价格变动规律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早期理论认为,交易是无摩擦的,信用债券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公司违约。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由交易障碍造成的巨大损失促使学者重新思考信用债风险的构成。基于此,本文以交易损失为切入点,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出发,构建了非完美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模型。在此框架下,以中美两市场为研究样本,分别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来源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建立了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模型。首先,将市场微观结构下的交易折价模型引入到信用债简约定价理论中,提出一个考虑信用风险和交易风险的债券定价模型;而后,在模型中分析了信息水平、资金约束、市场竞争性程度对债券交易损失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指出市场下行是引起投资者信息水平和风险承受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即下行风险是交易损失的主要来源。第二部分根据上述模型,实证检验了下行风险在两种信用债收益(即到期收益与持有收益)中的作用。一方面,采用GMM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下行风险对收益利差的影响,指出其解释能力远高于流动性风险,且这一解释能力随信用风险增加而显着提高;另一方面,采用Fama-French投资组合分析法,验证了下行风险对超额收益率的预测作用,并依此构建下行风险因子,完善了信用债因子定价模型,提高了模型的解释能力。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信息对债券持有收益率的预测作用。首先,在给定的曲线信息条件下,分别检验了货币政策和市场活动对无风险利率变动的预测能力,并指出前者的引入对预测模型并无帮助,而后者能够提供显着且稳健的额外预测能力;然后,本文检验了宏观信息对信用债风险收益的预测能力,采用一种新的降维方法,从大规模宏观变量中提取预测指标_(2,发现其对超额收益有显着预测能力;同时,本文还分析了_(2与信用风险因子和下行风险因子间的关系,指出对于信用水平较低的债券,宏观信息通过影响市场两种风险因子水平,进而影响信用债收益。第四部分分析了危机时期信用债风险与收益的变化情况。首先,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下,信用风险与下行风险间的相关性是变化的;然后,利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对第一部分定价模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在市场恶化环境下,风险相关性会扩大债券收益损失,并导致危机的持续性。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以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扩展了信用债简约定价模型,并从投资者风险承受力和信息精度两个角度对下行风险的形成机制给出一个新的诠释。其次,本文依据交易理论,分析了下行风险对超额收益的预测能力,并依此完善了债券市场因子定价模型,同时填补了当前中国市场对相关研究的空白。再次,提出了一种新的降维方法,通过从大规模宏观变量中提取有效信息,可全面考虑宏观信息对信用债收益的预测能力,并给出宏观信息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实证部分均以中美两市场为研究样本,增强了主要结论的鲁棒性,同时通过分析二者在指标选取、收益变动规律等方面的差异,研究了中国信用债市场特征在收益分析中的影响。

二、应用多元线性方法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多元线性方法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运营特征研究 ——以2018年后专项债资金的投入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政策概述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以及局限、不足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
        1.5.2 局限、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2.1 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2.2.2 专项债及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3 专项债资金投入的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市场总体特征
    3.1 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市场融资现状
    3.2 专项债资金投入的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表现
        3.2.1 相关的市场类型辨析
        3.2.2 市场化进程
        3.2.3 市场化现状
        3.2.4 其他市场业态
        3.2.5 总体特征与运营特征
4 专项债资金投入的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市场运营特征
    4.1 利率特征
        4.1.1 专项债利率具有相应的市场发行优势
        4.1.2 专项债资金投入的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的利率特征
        4.1.2.1 利率相关的市场政策走在前列
        4.1.2.2 利率引发的市场购买力强劲
        4.1.2.3 利率导致的市场性能优越
    4.2 杠杆特征
        4.2.1 专项债杠杆率具有一定的市场投资优势
        4.2.2 专项债资金投入的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杠杆率特征
        4.2.2.1 杠杆率的额度偏低
        4.2.2.2 杠杆率的使用调控有力到位
        4.2.2.3 杠杆率的债务幅度需要加大
    4.3 风险特征
        4.3.1 专项债风险具有较大的市场连带影响
        4.3.2 专项债资金投入的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特征
        4.3.2.1 债务风险防控安全有效
        4.3.2.2 债务风险与相应项目的市场运营息息相关
        4.3.2.3 债务风险与债务主体的责、权、利直接相关
5 实证分析
    5.1 专项债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5.2 研究假设
    5.3 描述性统计
    5.4 相关性分析
    5.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5.1 有关利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5.5.2 有关杠杆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5.6 结论
6 对策建议及前景展望
    6.1 对策建议
    6.2 发展前景及展望
参考文献

(2)“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最优货币区理论
        2.1.2 货币替代理论
        2.1.3 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货币锚的概念及特性
        2.2.2 货币锚效应测度的实证方法
        2.2.3 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
        2.2.4 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
        2.2.5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现实背景
    3.1 货币锚的演进历程
        3.1.1 金本位时期:黄金锚
        3.1.2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黄金-美元锚
        3.1.3 牙买加体系时期: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锚
    3.2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内部基础
        3.2.1 经济实力的显着增强
        3.2.2 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深化
        3.2.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3.2.4 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序推进
    3.3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外部机遇
        3.3.1 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3.3.2 全球经济格局面临多元化调整
        3.3.3 “一带一路”引领国际合作新格局
    3.4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制约因素
        3.4.1 资本账户的不完全开放
        3.4.2 金融体系的不完善
        3.4.3 美元强大的计价货币惯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效应测度
    4.1 基础分析框架
        4.1.1 模型的设定
        4.1.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4.2 模型的扩展与改进
        4.2.1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辅助回归
        4.2.2 样本区间的划分:基于Bai-Perron方法的多重结构突变检验
        4.2.3 回归方法的选择:似不相关模型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平稳性检验及结果说明
        4.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
    5.1 “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人民币锚效应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5.1.1 政府合作渠道
        5.1.2 贸易渠道
        5.1.3 投资渠道
        5.1.4 金融渠道
    5.2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设定
        5.2.1 变量及数据来源
        5.2.2 模型设定及回归方法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基础回归结果
        5.3.2 稳健性检验
        5.3.3 进一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6.1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基础
        6.1.1 贸易和投资的合作现状
        6.1.2 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潜力
    6.2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进展
        6.2.1 货币合作的初步成果
        6.2.2 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
        6.2.3 资本市场合作的有益尝试
        6.2.4 开发性金融合作的突破进展
    6.3 基于OCA指数的区域货币合作潜力分析:以东盟为例
        6.3.1 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背景
        6.3.2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区域货币合作推动欧元国际化的经验借鉴
        6.4.1 欧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6.4.2 欧元国际化模式的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继续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的货币锚地位
        7.1.1 在政府合作层面为人民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7.1.2 在贸易和投资层面培育人民币的真实需求
        7.1.3 在金融层面促进人民币的良性循环
    7.2 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区域货币合作
        7.2.1 东盟区域:开展深层次货币合作
        7.2.2 其他区域:夯实经济合作基础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3)公司债信用利差对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关系研究
        1.2.2 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3 信用风险与股票收益率的相关研究
        1.2.4 公司债信用利差与股票收益率的相关研究
        1.2.5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司债
        2.1.2 信用利差
    2.2 理论基础
        2.2.1 有效市场假说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信用风险理论
    2.3 公司债信用利差与公司股票收益率的理论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司债信用利差与股票收益率的多元线性回归
    3.1 研究假设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2.1 样本选择
        3.2.2 数据来源
    3.3 公司债信用利差与股票收益率的多元线性回归
        3.3.1 变量定义
        3.3.2 描述性统计
        3.3.3 豪斯曼检验
        3.3.4 模型构建
        3.3.5 回归结果分析
    3.4 稳健性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Fama-French模型及添加信用利差因子的拓展模型
    4.1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介绍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1 样本选择
        4.2.2 数据来源
    4.3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实证检验
        4.3.1 样本分组和因子构建
        4.3.2 模型构建
        4.3.3 回归结果分析
    4.4 添加信用利差因子的Fama-French三因子拓展模型
        4.4.1 样本分组和因子构建
        4.4.2 模型构建
        4.4.3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4 回归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完善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和建设
        5.2.2 强化公司债市场的监管
        5.2.3 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2.3 总体评价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中资美元债的基本情况
    2.1 中资美元债的概念及分类
    2.2 中资美元债融资的模式与选择
    2.3 中资美元债的发展现状
        2.3.1 中资美元债的发行政策演变过程
        2.3.2 中资美元债的发展历程
        2.3.3 中资美元债一级市场的整体情况
    2.4 中资企业发行美元债的原因
        2.4.1 拓宽融资渠道的需要
        2.4.2 降低融资成本的需要
        2.4.3 寻求套利机会
        2.4.4 规避监管的需要
    2.5 中资美元债市场的风险分析
        2.5.1 汇率风险
        2.5.2 期限错配风险
        2.5.3 市场波动风险
        2.5.4 政策监管风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影响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因素分析
    3.1 债券自身特征
    3.2 发债主体经营情况
    3.3 宏观经济因素
    3.4 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特有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及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数据来源和变量的选取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2 变量的选取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多元回归分析
    4.4 基于产权性质的进一步考察
    4.5 基于发债行业的进一步考察
    4.6 稳健性检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宏观变量
        1.2.2 微观变量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
        2.1.2 信用价差
    2.2 债券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2.2.1 传统的回归模型
        2.2.2 结构化模型
        2.2.3 简约化模型
        2.2.4 混合模型
    2.3 因子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3.1 宏观环境
        3.1.1 无风险利率
        3.1.2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1.3 国内生产总值
        3.1.4 消费者物价指数
        3.1.5 货币供应量
    3.2 微观主体
        3.2.1 发债主体规模状况
        3.2.2 发债主体盈利能力
        3.2.3 发债主体偿债能力
        3.2.4 发债主体成长能力
        3.2.5 发债主体现金流量
        3.2.6 发债主体属性
    3.3 微观个券
        3.3.1 微观个券的发行规模
        3.3.2 微观个券的信用评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4.1.1 变量设置
        4.1.2 数据来源
    4.2 因子分析
        4.2.1 变量考察
        4.2.2 因子提取
        4.2.3 主因子命名解释
    4.3 回归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对保险公司的发债建议
        5.2.2 对监管机构的监管建议
        5.2.3 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印度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及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政府债务的内涵、特征、分类与功能
        2.1.1 政府债务的内涵
        2.1.2 政府债务的特征
        2.1.3 政府债务的类型
        2.1.4 政府债务的功能
    2.2 政府债务与财政的关系
        2.2.1 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
        2.2.2 政府债务与财政的关系以及“财政疲劳”理论
    2.3 政府债务的经济效应
        2.3.1 政府债务有害论
        2.3.2 政府债务中性论
        2.3.3 政府债务有益论
        2.3.4 政府债务的非线性效应论
    2.4 政府债务风险理论
        2.4.1 政府支出扩张及预算约束理论
        2.4.2 债务危机风险
        2.4.3 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
    2.5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
        2.5.1 政府债务可持续的内涵
        2.5.2 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理论
        2.5.3 一般均衡条件下政府债务跨期预算理论
        2.5.4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测度
        2.5.5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2.6 文献综述
        2.6.1 政府债务理论沿革综述
        2.6.2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研究综述
        2.6.3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研究综述
        2.6.4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2.6.5 文献评析
    2.7 核心概念界定
        2.7.1 财政赤字
        2.7.2 赤字财政政策
        2.7.3 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2.7.4 发展性支出与非发展性支出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印度财政体制及债务管理制度的变迁
    3.1 印度国家治理体系
        3.1.1 宪法及政治体制
        3.1.2 国家权力三权分治
    3.2 印度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3.2.1 央、地事权划分
        3.2.2 央、地财政支出责任划分
        3.2.3 央、地税收权力划分
    3.3 财政收支运行状况
        3.3.1 央、地财政收入情况
        3.3.2 央、地政府财政支出状况
        3.3.3 财政盈余/赤字及债务状况
    3.4 印度政府债务管理
        3.4.1 政府债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能
        3.4.2 政府债务管理的目标
        3.4.3 印度国债市场的演变
        3.4.4 《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法(2003)》
    3.5 莫迪政府财税改革
        3.5.1 财税改革背景
        3.5.2 财税改革目标
        3.5.3 财税政策及改革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印度政府债务、演变趋势及风险描述性分析
    4.1 印度政府内债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
        4.1.1 印度政府内债的规模分析
        4.1.2 印度政府内债的结构分析
    4.2 印度政府外债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
        4.2.1 印度政府外债规模分析
        4.2.2 印度政府对外债务结构分析
    4.3 印度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4.3.1 印度内债风险分析
        4.3.2 印度外债风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测度与分析
    5.1 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1.1 理论分析框架
        5.1.2 政府内债可持续性测度方法
        5.1.3 政府外债可持续性测度方法
        5.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测度与分析
        5.2.1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测度
        5.2.2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分析
        5.2.3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测度与分析
        5.3.1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测度
        5.3.2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分析
        5.3.3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分析
    6.1 “财政疲劳”及政府债务上限问题研究
        6.1.1 “财政疲劳”与政府债务可持续
        6.1.2 基于“财政疲劳”理论的债务上限问题研究
    6.2 研究模型构建
        6.2.1 理论模型构建与推导
        6.2.2 实证模型构建及标准设定
    6.3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检验
        6.3.1 变量、样本与数据说明
        6.3.2 检验结果及分析
        6.3.3 政府债务上限测度
    6.4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子识别
        6.4.1 研究情境设计
        6.4.2 影响因子识别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结论
        7.1.1 财权和事权分权趋势明显但监管力度加大
        7.1.2 债务扩张导致其风险放大但态势总体可控
        7.1.3 债务规模和资金效率共同作用债务可持续性
        7.1.4 宏观经济变量与债务可持续性的关联
    7.2 对中国的几点启示或建议
        7.2.1 加强财政支出和赤字管理
        7.2.2 防范政府债务因经济下滑而出现较大风险
        7.2.3 推动金融和债务管理改革
        7.2.4 在印度的中资企业应主要防范和规避政治风险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标的股票价格波动率对可转债价值偏离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创新与不足
2 文献回顾
    2.1 可转债定价模型的研究
    2.2 可转债价值偏离现象研究
    2.3 基于股票市场对可转债定价影响研究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可转债相关概念
    3.2 信用评级的概念
    3.3 理论基础分析与研究假说
    3.4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 模型设计与数据处理
    4.1 可转债纯债价值计算
    4.2 可转债期权价值的计算
    4.3 可转债价值偏离度的计算
    4.4 回归模型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总体回归模型相关性分析
    5.3 总体回归模型多重共线性检验与异方差检验
    5.4 总体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5 总体回归模型稳健性检验
    5.6 分组多元回归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8)基于经济增长的日本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研究
        1.2.2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
        2.1.2 地方政府债务
        2.1.3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
        2.1.4 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的界定
    2.2 地方政府举债原因及适度规模理论
        2.2.1 公共物品与财政分权理论
        2.2.2 古典学派的适度负债理论
        2.2.3 李嘉图等价定理
        2.2.4 公共选择学派的适度负债理论
    2.3 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
        2.3.1 凯恩斯学派及IS-LM模型扩展
        2.3.2 新经济増长理论
        2.3.3 巴罗模型及其拓展
第三章 日本央地财政关系下的地方债发展历程
    3.1 日本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3.1.1 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与支出结构
        3.1.2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划分与收入结构
        3.1.3 租税调整与地方财政收支变化
    3.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来的地方债发展
        3.2.1 高速增长时期地方债发行剧烈震荡
        3.2.2 石油危机下地方债呈爆发式增长
        3.2.3 泡沫经济时期地方债稳中有降
        3.2.4 长期萧条时期地方债迅速攀升
        3.2.5 全球金融危机后地方债总量趋稳
第四章 经济增长视角下日本地方债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4.1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直观分析
        4.1.1 日本都道府县地方债分布特征
        4.1.2 日本地方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
    4.2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短期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4.2.1 向量自回归模型
        4.2.2 数据的选取与检验
        4.2.3 脉冲响应
        4.2.4 结果分析
    4.3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4.3.1 构建研究模型
        4.3.2 变量定义与描述
        4.3.3 计量方法的选择
        4.3.4 计量结果分析
    4.4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门槛特征
        4.4.1 模型的设定
        4.4.2 模型的估计方法
        4.4.3 实证结果与结论
第五章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管控措施
    5.1 规范的发行制度
        5.1.1 从审批制到协商制
        5.1.2 运用地方债计划控制规模
        5.1.3 明确规定地方债用途
    5.2 市场化的运行模式
        5.2.1 债务发行方式市场化
        5.2.2 债务融资来源多元化
    5.3 严密的风险控制
        5.3.1 对流通渠道进行监管
        5.3.2 设立偿债准备金制度
        5.3.3 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和重组机制
第六章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6.1 完善财政制度与创新财政体制
        6.1.1 明确政府间财权事权
        6.1.2 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
        6.1.3 健全准备金偿付制度
        6.1.4 成立地方政府融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6.2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与监管
        6.2.1 强化地方政府财政信息披露制度
        6.2.2 处理好债务规模与债务期限的关系
        6.2.3 处理好债务规模与地区间差异的关系
        6.2.4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警响应机制
    6.3 加快市场与相关保障制度建设
        6.3.1 推进市场化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
        6.3.2 完善地方政府债券保障机制
        6.3.3 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
        6.3.4 加大违约惩戒机制实施力度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及流动性相关理论
    2.1 债券市场流动性的界定
    2.2 债券市场流动性测算指标研究
    2.3 债券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研究
    2.4 我国信用类债券问题的研究
    2.5 流动性相关理论
    2.6 小结
3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3.1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运作特点
        3.1.1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3.1.2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运作特点
    3.2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回顾
        3.2.1 2011年、2014年底银行间流动性收紧
        3.2.2 2013年、2016年“钱荒”危机
    3.3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成因分析
        3.3.1 短期成因
        3.3.2 长期成因
    3.4 小结
4 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测算
    4.1 信用类债券流动的测算指标分析
    4.2 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的测算
        4.2.1 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成交量
        4.2.2 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换手率
        4.2.3 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Amihud非流动性指标
    4.3 小结
5 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及传导机理
        5.1.1 宏观制度因素及传导机理
        5.1.2 微观主体因素及传导机理
    5.2 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5.2.1 外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2 实证过程及相关结果
        5.2.3 债券自身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4 实证过程及相关结果
    5.3 小结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2.1 完善债券宏观顶层制度搭建
        6.2.2 提高微观主体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0)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 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研究评述
    2.1 信用债定价模型
    2.2 信用债券收益研究
        2.2.1 收益利差
        2.2.2 超额收益
    2.3 信用债券交易中的风险
        2.3.1 市场微观结构下的交易理论
        2.3.2 流动性风险
        2.3.3 信息不对称
        2.3.4 投资者行为
        2.3.5 下行风险
    2.4 宏观信息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模型
    3.1 信用风险下的债券价格
    3.2 信用债券交易折价模型
        3.2.1 市场假设
        3.2.2 投资者需求
        3.2.3 债券出清与均衡价格
    3.3 下行风险与交易折价
    3.4 价格操控与交易折价
    3.5 考虑交易风险的债券价格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下行风险与收益利差
    4.1 下行风险测度
    4.2 模型设定与方法
    4.3 下行风险与美国公司债利差
        4.3.1 美国公司债市场数据
        4.3.2 描述性统计
        4.3.3 结果分析
    4.4 下行风险与中国信用债利差
        4.4.1 中国债券市场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4.4.2 结果分析
    4.5 两市场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下行风险与超额收益
    5.1 模型方法与变量选取
    5.2 美国公司债收益预测
        5.2.1 样本描述
        5.2.2 单变量组合构建
        5.2.3 双变量组合分析
        5.2.4 Fama-Macbeth回归模型
        5.2.5 下行风险因子与债券收益
    5.3 中国信用债收益预测
        5.3.1 样本描述
        5.3.2 单变量组合构建
        5.3.3 双变量组合分析
        5.3.4 下行风险因子与债券收益
    5.4 两市场比较分析与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非完美市场下的宏观信息与信用债收益预测
    6.1 宏观信息与无风险收益
        6.1.1 模型设定
        6.1.2 货币体系与利率
        6.1.3 市场活动与利率
    6.2 宏观信息与风险收益
        6.2.1 模型设定与方法
        6.2.2 宏观信息的预测能力
    6.3 宏观信息与风险因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危机时期的信用债风险与收益
    7.1 信用风险与下行风险相关性
    7.2 考虑风险相关性的债券定价模型
        7.2.1 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
        7.2.2 联合分布函数的构建
    7.3 算例分析
        7.3.1 相关性水平与债券价格
        7.3.2 金融危机时期的相关性与价格波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应用多元线性方法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运营特征研究 ——以2018年后专项债资金的投入为视角[D]. 郑国志. 浙江大学, 2021(09)
  • [2]“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D]. 蔡琬琳. 吉林大学, 2021(02)
  • [3]公司债信用利差对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D]. 郭璇.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D]. 姚润萌.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我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研究[D]. 刘洪博.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印度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及可持续性研究[D]. 蒲诗璐. 四川大学, 2021(12)
  • [7]标的股票价格波动率对可转债价值偏离度的影响研究[D]. 朱田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8]基于经济增长的日本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研究[D]. 王曼. 河北大学, 2020(02)
  • [9]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类债券流动性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 祖晓曦. 浙江大学, 2020(02)
  • [10]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研究[D]. 李欣亭. 天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运用多元线性法分析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