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区分“摘要”和“摘要”

应区分“摘要”和“摘要”

一、“摘要”与“提要”宜分清(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19)在《《内经》“关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比较《内经》“关刺”法与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内经》“关刺”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方法:课题将纳入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内经》“关刺”组(观察组)和普通针刺组(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第1疗程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观察腰椎JOA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记录治疗前后的腰椎前屈度变化,评定腰椎功能,所得结果均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一般情况及治疗前JOA评分、VAS评分与腰椎前屈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JOA评分中尤以主观症状与生活质量方面改善最为显着;3.本研究将两组首次治疗后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在患者主观症状、生活质量及VAS评分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均P<0.01),且观察组首次治疗后在主观症状与生活质量方面评分近于或优于对照组第1疗程治疗后评分,疗效显着;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6.67%,对照组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P<0.01,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内经》“关刺”法和普通针刺法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2.《内经》“关刺”法与普通针刺相比,更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3.《内经》“关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即时治疗作用明显,起效更快,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王广福[2](2019)在《魏际瑞文学研究》文中指出魏际瑞是明末清初江西宁都的一个作家,他创作的古文文体多样,有夹叙夹议的序体文、斩识切理的策论文、真切主情的说记文、事练通达的碑颂文、洋溢至性的铭赞文、见识超群的杂着文,他的古文熟于规矩能生变化,文笔纵横有豪气。他的诗歌内容多样,有情致深婉的寄内诗、活泼快意的纪游诗、悲慨惆怅的怀古诗、浓浓真情的赠别诗、抨击时弊的讽刺诗、伤感矛盾的抒情诗,诗歌以情为主,表达自己所思所感所想。他的赋体虽为数不多,内容题材涉及景物、时令气候、地名、梦境、记事等。从这些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魏际瑞写作赋体主要是模拟屈原、宋玉的骚体赋。语言优美,对仗工整,善用比喻,呈现出整饬优美的整体风格。在继承前人优秀的传统之外,魏际瑞也有创新,他在自己的记事赋中,能把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写得跌宕起伏。他的词作继承了前人词牌创作的一般格式范例,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同时,他还大胆自制新的词牌,以诗入词,以三字经入词,一叠到底,这些都是超越前人的非凡创造,这充分体现了魏际瑞作为文人的创造能动性。

黄文[3](2018)在《铁保诗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保(1752-1824),栋鄂氏,先世姓觉罗,字冶亭,号梅庵,室名惟清斋,满洲正黄旗人。清代乾嘉时期的书法家、诗人、学者,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具有一席之地。铁保少有诗名,与百龄、法式善并称“三才子”。他的着作颇丰,尤擅诗文,辑有八旗诗作总集《白山诗介》与《熙朝雅颂集》而外,独立完成的着作尚有《惟清斋全集》十九卷,其中诗文作品较多,诗歌共六百七十五首,文共七十六篇,词作共三十二首,此外还有近三万字的《梅庵自编年谱》两卷。目前学术界对于铁保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仍没有一部铁保诗文研究专着,本文将弥补这一不足。论文将现存铁保诗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和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多重维度的研究,旨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铁保诗文有一个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明确进行铁保诗文研究的目的,探讨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并且确立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与文艺研究方法论进行研究,其次简要介绍关于铁保诗文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要说明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正文共设六章。第一章介绍铁保的生平、交游与着述。考证铁保的生平事迹,以《梅庵自编年谱》作为主要参考资料,通过文献典籍、地方志、时人的文学作品作为补充,按照其人生经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梳理铁保与当时文人的交游情况,主要考察铁保的交游情况,注重研究他们之间诗文创作方面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此外,从创作者和编撰者的视角考察铁保的文学贡献,考辨铁保着作的版本以及考述其编撰的典籍。第二章考察论述铁保的思想性格以及创作思想。铁保积极学习汉民族文化,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成为其主导思想。铁保为满族诗人,他对于文学的崇尚,直接来源自汉文化的影响。铁保在主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又始终保持着满洲族的习武传统。总结铁保的创作思想并与同时期的创作思想作对比,可以突出其别具一格之理念。铁保的诗歌创作理念与同时代的袁枚“性灵说”有所不同,他追求表现“真性情”,对于规避性灵派“浮滑”的缺陷有所裨益。此外,铁保对作词以及戏曲创作亦有所见解,了解其基本的创作理念可以更深入地分析理解他的文学作品。第三章将对铁保的诗歌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类研究。铁保诗歌集《梅庵诗钞》五卷保存了大量诗歌,原集按照诗歌体裁分类,分别为:古乐府、五七言古、五七言律、五言排律、五七言绝句。本文为了便于把握铁保创作的思想内涵,注重其文学的社会效果,按照创作时间进行分期研究,主要研究晚年贬谪至西域的诗歌。通过分期研究,凸显铁保诗歌不同时期的特色,并且能够把握不同地域文化对于诗歌风格的影响。第四章将对铁保的词作进行研究。目前关于铁保词的研究尚且不够全面,为了深入研究铁保词作将这些作品归为一章,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对词进行时间考述,除词中的内容提示,还从铁保的其他诗文作品以及他人的诗文集中寻找依据。再对词的内容进行分析,按照内容主要分为四个类别。此外,对铁保词的创作心态进行剖析。最后对词的艺术特色进行概论。第五章为铁保文研究。本文对铁保文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文类文与非公文类文,又借鉴《惟清斋全集》原有的分类方法细分多种类别,分析各自的发展与流变过程,对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做出评价与总结。此外,归纳铁保文的艺术特色,主要通过对铁保文的详细解读,从语言、表现手法、选材范围以及行文结构多个方面,全面把握其创作的艺术特色。第六章讨论铁保诗文的地位及影响。确定铁保诗文的地位,分别论述其在清代乾嘉文坛中的地位以及在满族文学史中的地位。由于其他人没有明确定论,本文将结合铁保的诗文研究作出较为客观的定位。最后将研究铁保诗文对其他文人及后世创作产生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后人的评价。附录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铁保的人物评记;二是关于铁保的序跋评点;三是铁保生平大事记列表,关于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为后续学者进行研究提供方便。总之,通过对铁保的生平经历进行考证,总结其思想性格与创作思想,并对其诗文进行分期研究并归纳艺术特色,对铁保诗文地位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窥探出铁保真实而潜在的内心世界,对于认识和评价铁保的文学地位起借鉴作用。

常威[4](2018)在《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文中认为阳明心学的产生不仅掀起了明代思想界的惊涛骇浪,而且对当时的文学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乃至后世以及域外近代文学仍受其沾溉,明代散文亦从中获益匪浅。不过,阳明心学视阈下的散文研究较大程度上仍夹杂于文学的整体畛域而未完全独立,更为系统与细化的研究尚待深入。而整体而细化的阳明学与明代散文耦合研究,不仅有助于呈现二者耦合的基本体貌,直观阐发阳明学介入了明代散文发展的哪些方面,并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而且通过研索融摄阳明学与其他哲学(如理学、关学、政治哲学)学者的文学创作,从中抽绎体现不同哲学思想的散文理论以作比照,这与直接抉发阳明学派的文学思想或泛泛而谈由阳明学而滋生的情欲、自然等理论学说相较,显然更易发露阳明学影响明代散文的方面与程度,且使二者的关联更为紧密,而避免浮泛其上或似是而非。本文整体上从散文理论、思潮、流派、要素及文学思想入手,不仅关注明代散文发展进程中出现诸现象原因、发展进路及嬗变规律的阳明学质素,而且期望对阳明学影响明代散文思想形成与流迁的具体情形作出说明,以期在总结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既有研究领域、视阈,推进既有方面的研究程度,推动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绪论主要交代选题缘起与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并基于对研究现状及不足的勾稽,明确研究范畴以及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阳明学与明代文学耦合的内在理路。指出明代程朱理学实已沦为科举之学,士人学子大多汲汲于功名利禄,士习、学风日下。是故,王阳明高树“忘己之学”之帜,并力倡“天下未有学而不能行者”,以疗救为学沉疴。在追名逐利之风的熏染下,学者之心自然早己不复得古人之正,士风隳败、才德不称成为当时难以治愈的一大顽疾,于是阳明又倡“致良知”以补正人心。鉴于“天下之事,其在今日,鲜不伪者也,而文为甚”的情形,正文自然成为正心的题中之意。而此弊在激动时人“正文体”观鹊起的同时,也触发了阳明学“修辞立诚”观的突显,并推助“文如其人”向“文即其人”观的演进。第二章主要论述阳明学“心即理”主张下的“正心”所倡言的“师古人之心”本质上暗合了散文载道传统。明中叶后,华而无实的文风渐滋日盛,时人每有“文佞”之议,寓含了对文、道、人疏离的深刻体认。在此情形下,同样以复兴儒道为职志的阳明心学承担起救弊之责,而“师古人之心”的倡言及师心即师天、师道的互转,比“师古人之文”无疑在学道取资上更加勘进一步,其要求道熔铸于心而自然发露。这样,具道于心而自然发抒之文便如同三代之文,不论诉诸何种内容,以何种形式表现,必然叠合而充溢着道的气息,“莫非道之用也”。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散文有一股“以复古为解放”的洪流。面对台阁末流流弊,七子派之复古已含蕴着革文弊近习、纠偏帖括与格调美的标举等解放的因子,但形式摹拟的注重又不免沦处于另一种守旧。阳明虽未明言复古,但未尝不复古,他已彰显鲜明的复古人之心倾向,可谓词章之真能复古者。这影响于文章,特重其蓄存的古人之心,力戒“在词语上驰骋”,不可伪为,也衍生了反虚文比拟、尚质、兼采通变与法出自然等文论话语。受心学派影响,部分七子派成员李梦阳、徐祯卿、王九思、郑善夫等发生了复古思想的转化,而鉴于七子派复古重情求真的的后期转变,契合了心学派的文学思想主张,因此也发生了心学派投身七子派的情形,黄省曾“不复古文,安复古道”的宣言直接表露了对七子派倡复古文的肯定与依归。第四章探讨明代散文流派蜂起与迭变的心学诱因,认为阳明心“学贵自得”下滋生的明代学人偏胜、矫激的性格特质成为明代散文流派迭变频仍的一个重要成因。要之,主导某一流派的筚路蓝缕者的心态与性格虽无法决定其文学主张的具体指向与内容,但却与他们文学思想的表述方式有莫大关联。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流派或激进、或持平、或调和、或创新的面向以及程度,进而影响着它的后续演进。第五章主要论述明代诗文“载道派”与“缘情派”以阳明学为节点的分野固然是一种大势所趋,不过明代诗文的理、情向度并非呈现一种交互递嬗的局面,实际上则是一种交织、延迟又递嬗的情形。明代的诗文之辨,虽然大都将主情的诗与主理的文相对立,但是前七子所主张的“诗主情”则饱含儒道内涵。而因为阳明学本质重儒道的倾向,兼之唐宋派继承阳明学时的儒道侧重,所以重情但更重道的阳明心学并没有即刻导致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转轨。至于阳明后学因背离阳明心学的“致”而过分强调“良知”,因而有跳脱理道的拘囿而有对个人情欲的强调,而这一转变也滋生了晚明文学重情说的蜂起,但是此期学人看似对理道的背离未尝不是对世俗儒家伦理的回归。第六章主要论述知觉、感应中寓含的直觉思维为阳明心学与公安派小品文间的热烈互动提供了无限可能。其影响所及,一在于不避俚俗的口语化语言。二在于行文不遵法度,一任思虑流淌而不加理性约束。三则表现为对事物的不加择选的瞬间捕捉,所以公安派小品文创作瞩目的焦点常常落于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自然风物上。还需提及,阳明学的“求乐”倡言所导致的对自适人生的追求也为时人追求文章自适提供了思想保障,而这种人之自适在文章中折射的求适趋向,又反哺于时人追求人生自适意识的生成。换言之,浓郁而强烈的自适追求使得时人将文纳入他们构建自适人生的体系,并酝酿了他们“以文求适”观的生成。第七章论述王阳明“知行合一”所瞩目的知行和会触发了其对名副其实的强调,而名实相副中对“实”的瞩目也必然要求他在文道关系的梳理中坚守“文以载道”的传统,从而在对孔子删述六经的论述中,确立了六经作为文章创作的最高典范,并明确了六经作为文以载道的生成来源以及归宿的思想倾向,由此也体现出浓郁的政治事功色彩。而“四句教”所透显的不着点尘、不为杂念所染的修行策略,则促推了他对光风霁月为文境界的称许。此外,“德业之外无事功”的德本之论以及“心外无物”的宏大境界也成就了其“醇而肆”的文风。第八章论述融汇关学、程朱、阳明学的关学大儒冯从吾亦不乏圆融又颇具启发意义的文学理论建构。他的理学、文学并不相碍但以理为本的文学倾向、将主静但又标举动亦是静的理学主张融渗于文章写作法门,明显烙刻了程朱理学的印记,但又体现出一己独有的特色,其文须自得妙悟的思想则和阳明学派的“学贵自得”思想与文学主张多有契合,而由注重躬行实践带来的对文人之行的重视则更多地是其实学思想浸润的结果。第九章主要论述由于深厚的阳明学修养,“平生志伊尹”的政治期许,以及因地域因缘从而对江西欧、曾、王等古文大家及其重文主张的追慕,兼之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深刻的文章体悟,李绂的文学观融摄于心学、政治与文学之间。李绂在阳明学扫清成圣障碍及尤重躬行有得的思想支撑下,打通了道统与治统的隔阂,并由此建构了“文——道——治”的话语体系,实现了文道与治道的融合。其“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的思想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李绂在文论上的事功倾向。其“诗文,心之所发见”的立论则带上了鲜明的心学色彩。受阳明学考据传统及清初考证学的影响,李绂多以考据入文章。心学家的李绂在文章体认与创作上,反突破了理学与心学范囿,每站在文学本位思考文章内容、体式、技巧诸方面的问题。

李皙子[5](2016)在《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对针灸治疗心系疾病用穴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对古今针灸治疗心系疾病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针灸治疗该系疾病的用穴规律,证实复杂网络方法的可行性,并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采集针灸治疗心系疾病的古代及现代文献。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林昭庚主编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确定心系疾病对应的古代病名及现代病名。古代文献以《中国针灸文献提要》为基础进行全面采集。现代文献通过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集,纳入针灸处方中包含十四经腧穴,以针刺、电针、艾灸为主要干预手段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严格的数据筛选后,录入合格文献,建立心系疾病针灸文献数据库及腧穴数据库,构建腧穴-腧穴网络,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对针灸治疗心系疾病的穴位重要性进行评估,发现有效穴位对,提取核心穴组,同时根据频次统计与社团划分探索针灸治疗该系疾病的经络和特定穴使用规律。结果:古代腧穴-腧穴网络穴位节点共91个。度数排名前列的腧穴为神门、大陵、内关、心俞、巨阙,介数中心性排名前列的腧穴为心俞、大陵、中冲、内关、神门,特征向量中心度排名位于前列的穴位为神门、大陵、巨阙、内关、足通谷,使用频次排名前列的腧穴为心俞、巨阙、大陵、内关、神门。核心穴组包括神门、大陵等14个穴位。针灸处方选取经络广泛分布于十四经,以手厥阴心包经选取频次最多。特定穴选用最多的为五输穴的输穴,其次为原穴和交会穴。社团主要划分为特定穴及胸腹部穴位。现代腧穴-腧穴网络穴位节点共83个,度数排名前列的腧穴为内关、心俞、膻中、神门、厥阴俞,介数中心性排名前列的腧穴为内关、阳陵泉、心俞、神门、膻中,特征向量中心度排名位于前列的穴位为内关、心俞、膻中、神门、三阴交,使用频次排名前列的腧穴为内关、心俞、膻中、神门、足三里。核心穴组包括心俞、内关等41个穴位。针灸处方选取经络广泛分布于十四经,以手厥阴心包经选取频次最多。特定穴选用最多的为络穴,其次为八脉交会穴与背俞穴。社团主要划分为特定穴及心经、心包经穴位。结论:古今腧穴-腧穴网络均符合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针灸治疗心系疾病所选择的穴位遵循“循经取穴”规律,并且重视局部腧穴和特定穴的选取。穴位所属经络与特定穴对社团的划分有重要意义。治疗心系疾病时,选穴宜分清主次,围绕腧穴-腧穴网络中的重要穴位节点进行配穴,选用核心穴组,以发挥腧穴协同作用的最大疗效。

邓霭静[6](2014)在《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带下病,多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属中医妇科临床常见病证,发病率很高,正如俗语“十女九带”所言不虚。除了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带下病的高复发率也是其临床特点,故该病为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其发病上,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常常并见月经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间期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导致流产、不孕症、妊娠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疾病。如治不及时、治不彻底,致使病程迁延日久者,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从历代医家到现代中医,对带下病的论述众多,其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文献记载,以《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为起点,至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各派医家、学者诸多争鸣,期间以宋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尤为突出,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涌现、冲击。随之而来的是诊治方药推陈创新,理论水平与诊疗效果的提升。迄至明清时期,各类医论医着空前丰富,多对前朝的医说医述进行归纳总结,也不乏新观点论述,多本医着分纲别领的对其概念性状、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法方药、预后转归进行归类分析,如《女科经纶》、《妇科玉尺》、《医宗金鉴》等,认识更为全面,更贴近于临床实际,治疗逐渐趋于理、法、方、药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带下病的辨证论治重要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且年代距今最为接近,对后世医家带下病的治疗和研究影响十分密切。近现代的带下病诊治认识研究已趋于完备,并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其中地域诊治特色开始涌现,逐渐向学派发展,可谓中医妇科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而近代中医妇科学术界对带下病的认知不断深化,现代医学认为带下病主要为细菌、病毒及原虫等的侵入感染或生殖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时受累;病情可轻可重,轻者无症状,重者引起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从治疗带下病的手段来看,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全身抗炎和(或)局部抗炎,此法虽能暂时杀灭细菌或寄生虫,但常引起生殖系统菌群失调而致久治难愈的生殖系统炎症,如何既能有效杀菌又能维持体内正常菌群比例是现代医学防治带下病的关键。此外现代医学对非生殖器炎症所致者(称为非炎性带下病)疗效甚微。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得出,尽管在带下病的诊治研究中,中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学者关于带下病证治研究重点仍然在临床,主要集中在药物、针灸临床诊治研究方面,对药物、针灸疗效做出评价,缺少对药物、针灸应用依据的文献探讨。而中医古籍文献对国人、甚至对世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珍贵宝库,本研究将带下病的诊治文献作为整体,立足于古代文献,以时间为主轴,从学术发展的纵向角度,探索带下病学术源起与发展脉络,横向宏观系统的整理凝练;以主体医家医着为纲目,领会医家在解决带下病诊治过程中的新问题,并总结再次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理论、新成就;同时在收集到的资料允许的范围内,注意岭南带下病诊治与域外带下病诊治的联系,关注深层学科观点的挖掘,加强区域视角与全局的交互渗透研究,提炼岭南区域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文献研究法:包括文献的发掘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本论文研究方法上,着重阅读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相关古籍原着,查阅核准近现代文献资料的出处。共阅读中医古籍原着计有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薛己《女科撮要》、万全《万氏妇人科》、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傅山《傅青主女科》、萧埙《女科经纶》、陈念祖《女科要旨》、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沈金鳌《妇科玉尺》、陈佳园《妇科秘方》、不着撰人《妇科秘书》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以及岭南医家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谢泽霖《妇科学讲义》、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等计有50余本,从这批古籍原着资料截取一手资料。因此本论文有关中医带下病证文献资料有部分是过去没有被引用过的。论文充分利用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古籍,如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之《中医古籍珍本提要》、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之《近代中医珍本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共4个朝代22位医学家着作)均列入收集范围。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部分,主要参照2000年前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文康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后出版,朱世增主编的《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对近代着名中医专家对带下病证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依据的文献除中医古籍原着外,还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等方式。岭南地方医学文献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书。理论评述法:在占有原创资料基础上,按照历史时期分段评述。每一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特点都有所不同,本文采用传统阐释、归类分析、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进行评述,探讨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内涵及及临床价值。基于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考,以朝代为纲纵向研究,按照年代沿革之先后,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对自《史记》文史文献到内难金匮等经典医学着作,历代医家之论述,从流溯源。第二部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着重于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理论学说内涵研究,从横向探讨带下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方药治疗、医案举隅及防护等方面进行分类,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发掘凝练。第三部分对岭南医学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析理,这也是地域性学派研究的现代延续。结果: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探讨,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渊源于《内经》时代,《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始以“带下”作为正式病名出现在医籍文献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沿用“带下”的病名,开创了阴道纳药外治妇科疾病的先河;而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扁鹊之为带下医,犹幼科自称痘医也,痘虽幼科之一证,而亦人人多有之事,可见“带下”泛指当时的妇产科疾病。②魏晋隋唐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认识逐渐深化。一方面,它延续秦汉以来“带下”泛指妇科疾病概念,《诸病源候论》有“带下五候”、“带下三十六疾”、“带下无子候”之说,病因不离六淫七情劳伤,病机冲任带经络损伤,发病部位在阴中,随经络发散至腰部、腹部、胁下等部位,诊治上亦有专药、专方;也泛指病邪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千金翼方》在带下病的病名上又补充“白崩中”、“赤白杂汁”,而区分治疗“赤白痢”、“赤白淫”,说明三者均为带脉以下,阴中流出的浊物,带下病发展到这一阶段,痢疾、白淫与带下病等妇科杂病逐渐有所区分。③宋金元医学理论创新,很大程度上发展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说。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家在诊治带下病理论上均有新的突破,如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等认为其成因为湿热,治以清热攻邪为法;李东垣以脾虚辨带,带下病多与脾胃虚弱及阴火有关,治以升阳补脾为法;朱丹溪主湿痰,治以湿热为主,兼痰,兼虚,对治疗带下病产生深远影响。而带下病属于妇科专科病,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认为“凡妇人有白带是第一病”,妇人以血为基本,治疗的根本在于调血,以四物汤为基准加减治疗。齐仲甫《女科百问》对于“妇人有带下或淋漓不断何以别之”鉴别:“秽液与血相称兼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久而则为淋沥之病也。”宋代带下病的病名不如既往泛用在妇科疾患,已有部分医家将其局限在赤带和白带二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曰“今人所患,惟赤白二带而已”④明清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理论与临证经验日臻成熟,经、带、胎、产中医妇科四大证概念形成,在对带下病锁定在赤白带下、赤带、白带等之间,多渠道、多途径的辨带治带。对带下病诊治基调上有一定的学派聚集现象,如薛己《女科撮要》、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赵献可《邯郸遗稿》、万全《万氏妇人科》等,认为带下旨在脾肾亏虚气脱,止带以温补脾肾为主。而萧壤《女科经纶》认为带下属于风冷入脬、任脉经虚湿热冤结。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而来。温病名家王孟英认为带下病“虚寒较少,故天士治带,必以黄柏为佐也”,清晰可见其清热治带的学术倾向。明清医家还创立临床治疗白带确有疗效的名方,如《傅青主女科》完带汤、陈佳园《妇科秘方》白带验方等。⑤民国期间。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知识传入,唐容川、张锡纯、张寿颐等是近代主张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提出“中西汇通”口号,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尝试中西医汇通治疗带下病:“后观西法,亦谓大肠病则流白痢,子宫病则流白带,其理相同。法用儿茶、白矾、石榴皮、没石子等水洗之”。张山雷办中医教育,编撰《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教本而广泛流传。民国时期妇科病证包括带下病的诊治,也逐渐接受妇科检查技术。中医诊治带下病诊疗技能通过学术刊物得到交流。第二部分着重对现代名医尤其是妇科名医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包括叶熙春、蒲辅周、邹云翔、王渭川、王慎轩、朱小南、龚志贤、程门雪、韩百灵、裘笑梅、赵棻、徐荣斋、哈荔田、黄宗勖、邱茂良、许玉山、黄绳武、祝谌予、俞慎初、郑魁山、班秀文、庞泮池、何子淮、何任、王子瑜、蔡小荪、柴浩然、丁启后、徐志华、夏桂成、张良英、门成福等33位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现代带下病的范围涵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阴痒等现代疾病中涉及带下量、色、质、味异常者;现代名老中医对带下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多在古代名医基础上延续前人理论学说,如遵清代傅山治五色带下之法论治,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湿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然而现代名老中医在认识上辨证分型上更为完善,认为带下即为湿病,治带即治湿,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内湿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外湿又多由湿邪入侵,流注下焦,任带失约而致。带下病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肝,以及外湿、湿毒秽浊等。或因脾气受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失于输布反聚为湿,湿浊下注任、带失约而成;或肾阳不足,下元亏损,带脉失约,任脉不固,精液滑脱不能固摄而成;或肝气郁滞,肝气失于条达,阻碍脾运,湿浊下注而成;或久居阴湿之地,或湿毒秽浊内侵,损伤冲任之脉而成。然病因之关键乃水湿之邪,最后必致冲任损伤,带脉失约。对带下病证治疗,现代医家比较一致认同的是:尤其强调从白带的质、量、色、状,以及气味来分析,认为临床虚实相杂者多,全实者少,全虚者亦不多。治疗应着眼于湿,调治应注重以脾、肾、肝为主,必须兼顾冲、任、带脉。临证用药,现代医家多主张以内服药物为主,同时提倡酌加外用熏洗药、外涂药剂,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缩短疗程。辨病、辨证论治,中药、针灸兼可施行,取其多点、多效,联合取效。但若久治不愈,则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因。第三部分是笔者针对所在地域,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对带下病的诊治方法及药物,说明在岭南地域应用中医中药诊治妇科带下病至少有1600多年历史。论文研究历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学术特点:①带下病证乃湿热所化、湿盛脾虚。湿热所化如带而下,湿热冤结于带脉不散,热去湿除病自除。明代盛端明、清代何梦瑶、近代吕楚白、近代谢泽霖,现代蔡仰高、现代郑定良等名医,基本持这种学术观点。岭南医家从湿热病因认识妇科带下病,与气候炎热潮湿分不开,现代名医梁剑波强调黄带宜从湿毒医,罗元恺教授辨治白带分型有“湿热型”、“湿毒型”。带下病“湿热”概念,亦源于岭南气候湿热蒸熏,易为虫毒病菌滋生温床。②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既认识湿热、湿盛、湿毒带下而应用化湿清热解毒治则及方药,又重视妇人体质脾肾虚肝阴不足的另一方面,强调固本培元顾护真阴治则诊治带下病。清代刘渊、现代罗元恺,传承张景岳学说,应用滋肾补脾养肝治则方药诊治带下病证属于虚者。潘兰坪《叶案括要》卷八淋带篇,诊治带下重视顾护真阴固本培元,基于岭南人体质以气虚、阴虚、气阴不足或血热者多见。③临证善于专方专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治疗带下病。如近代谢泽霖推崇傅青主完带汤,现代蔡仰高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分别研制有扶脾胜湿汤、完带汤加味方、家传密验白带丸分别治疗各不同证型者;外用蛇床子汤煎洗阴道,治疗白带久流不止者。常用岭南草药有五指毛桃根、金钟根即牛大力、金樱根、白饭草即火炭母。罗元恺教授自拟方茵陈败酱汤方中金樱子,以及熏洗方大飞扬均岭南草药。结论:带下病中医古籍诊治研究构成了妇科中医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对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的古籍文献,以及近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凝练,丰富了中医带下病诊治的内容,对其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预后转归做出了纲领性归纳。对带下病的诊治系统性的完善,并且加入所在地域的地方文献流派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上述关于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五个时期的划分研究分类方法,以及各个时期学术特点与对原创中医古籍着作的引用评述,未见有更为详尽者,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一;二、现代以名老中医(包括岭南名医)学术经验为重点内容,从带下病的定义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案方药、学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整理研究,尤其是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分析整理研究,为过去所未有,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二。

梁文慧[7](2012)在《补脾养心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HT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补脾养心法对抑郁症心脾两虚证患者血清5-HT水平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本临床研究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以中药归脾汤,对照组给予西药百优解(盐酸氟西汀胶囊),两组均以6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患者血清5-HT水平,治疗前及用药2、4、6周后HAMD评分、HAMD减分率、HAMD疗效、中医症状评分、中医症状减分率、中医症状疗效,并用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减分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的HAMD疗效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2周时中医症状评分,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周、6周时两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分治疗组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脾两虚是抑郁症的重要病机,补脾养心法是其重要治法,归脾汤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剂。应用补脾养心法治疗抑郁症HAMD疗效、中医症状疗效与百优解(盐酸氟西汀胶囊)相当,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起效较百优解(盐酸氟西汀胶囊)快,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抑郁症患者外周血5-HT水平干预抑郁症,改善临床症状。

申载薰[8](2011)在《芪莲舒痞颗粒影响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DNA含量及NF-κB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芪莲舒痞颗粒对CAG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DNA含量及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芪莲舒痞颗粒逆转CAG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MNNG+雷尼替丁+乙醇+饥饱失调”的综合方法复制Wistar大鼠CAG癌前病变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芪莲舒痞大、中、小剂量组和胃复春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药物干预后观察:免疫组化、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及NF-κB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结果:①胃黏膜病理变化:造模各组大鼠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生例数与正常组比较,均显着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QLSP大、中剂量组胃黏膜炎症发生例数均显着减少(P<0.01或P<0.05), QLSP大剂量组萎缩、肠上皮化生的发生例数显着减少(P<0.05);药物干预各组间异型增生的发生例数无统计学差异。②胃黏膜端粒长度:正常组为20.01±1.40bp,模型组13.32±1.62bp,胃复春组16.91±1.88bp,QLSP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19.27±1.94bp、17.91±1.63bp、16.23±2.16bp。经统计学分析,模型组、胃复春组、QLSP中、小剂量组端粒长度较正常组明显缩短(P<0.01);经胃复春、QLSP治疗后,端粒长度较模型组均明显增长(P<0.01)。与胃复春组比较,QLSP大剂量组端粒长度显着增长(P<0.01),QLSP中、小剂量组则无明显差异。③胃黏膜端粒酶活性比较:正常组端粒酶阳性率为0(0/20),模型组为66.7%(10/15),胃复春组为33.3%(5/15),QLSP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0(0/15)、26.7%(4/15)、33.3%(5/15)。经统计学分析,模型组、胃复春组、QLSP中小剂量组端粒酶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或P<0.05);QLSP大剂量组端粒酶活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LSP中剂量组端粒酶阳性率较胃复春组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④DNA含量比较:正常组为11.49±2.65μg,模型组36.48±4.81μg,胃复春组26.39±5.85μg,QLSP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16.99±4.62μg、20.37±4.70μg、28.41±4.53μg。经统计学分析,模型组、胃复春组、QLSP大、中、小剂量组DN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经胃复春、QLSP治疗后,DN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与胃复春组比较,QLSP大、中剂量组DNA含量显着减少(P<0.01),QLSP小剂量组则无明显差异。⑤胃黏膜NF-κB的表达:正常组阳性表达率为0(0/20),模型组为80%(12/15),胃复春组为33.3%(5/15),QLSP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26.7%(4/15)、40%(6/15)、60%(9/15)。经统计学分析,模型组、胃复春组、QLSP大、中、小剂量组胃黏膜NF-KB表达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或P<0.05);胃复春组和QLSP大剂量组胃黏膜NF-κB表达阳性表达率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1或P<0.05);胃复春组、QLSP各剂量组胃黏膜NF-KB表达阳性表达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芪莲舒痞方能有效逆转CAG癌前病变,从而证明运脾益肾、化瘀解毒是治疗CAG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芪莲舒痞颗粒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CAG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端粒长度的缩短,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及DNA含量的增加,降低DNA多倍体的比例,抑制NF-κB的表达等有关。芪莲舒痞颗粒可能从多个环节、多个靶点阻断和逆转胃黏膜癌前病变。

张春芳,刘志新[9](2010)在《近15年国内科研论文摘要研究透视》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了解和掌握国内科研论文摘要研究概貌,用文献法对近15年(1994~2008年)刊登在国内13种编辑出版类和外语类核心期刊中有关摘要研究的文章进行了检索统计,结果显示:摘要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方法以非材料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为辅;研究内容主要从"标准"和"规范"的角度探讨中文摘要,从文体、语篇和语用视角探讨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研究涵盖语义、语法、语用和语篇四个层面,辐射编辑学、语言学、医学等多种学科。针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高延娥[10](2010)在《益阴明目合剂稳定眼压及视神经保护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用益气养阴明目开窍法治疗中晚期青光眼,并探讨其稳定眼压及视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1.实验研究:用益阴明目合剂给高眼压大鼠灌胃,检测其对高眼压大鼠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nitrous oxide, NO)、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 MDA)和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的影响。2.临床研究:用益阴明目合剂治疗中晚期青光眼,通过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眼压的比较,总结和评价其疗效。结果:1.益阴明目合剂能有效提高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SOD活性,降低MDA、Glu含量,降低血浆ET和NO含量。2.益阴明目合剂治疗中晚期青光眼效果显着,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1.益阴明目合剂治疗中晚期青光眼疗效确切;2.益阴明目合剂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增强耐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谷氨酸的释放、降低内皮素含量等作用而起到稳定眼压和视神经保护的作用。

二、“摘要”与“提要”宜分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摘要”与“提要”宜分清(论文提纲范文)

(1)《内经》“关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五)安全性观察
    (六)治疗过程异常情况及处理
    (七)统计学处理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对比分析
    (二)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评价
    (三)次要疗效评价指标评价
    (四)临床疗效评价
    (五)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三、历代医家对《内经》“关刺”法操作的认识
    四、本文对《内经》“关刺”法的认识
    五、探析《内经》“关刺”法的作用机制
    六、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2)魏际瑞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魏际瑞家世生平考述
    第一节 魏际瑞家世考述
    第二节 魏际瑞生平考述
第二章 魏际瑞古文摭观
    第一节 夹叙夹议的序体文
    第二节 斩识切理的策论文
    第三节 真切主情的说记文
    第四节 事练通达的碑颂文
    第五节 洋溢至性的铭赞文
    第六节 见识超群的杂着文
第三章 魏际瑞诗歌管窥
    第一节 情致深婉的寄内诗
    第二节 活泼快意的纪游诗
    第三节 悲慨惆怅的怀古诗
    第四节 浓浓真情的赠别诗
    第五节 抨击时弊的讽刺诗
    第六节 伤感矛盾的抒情诗
第四章 魏际瑞词赋厘析
    第一节 整饬优美的赋体
    第二节 艳丽柔情的词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3)铁保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目的
        (三)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清人的评论
        (二) 今人的研究
        (三) 分析评价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文本分析法
        (三) 比较研究法
        (四) 文史结合法
    四、拟解决的问题及突破点、难点、创新点
        (一) 拟解决的问题
        (二) 突破点
        (三) 本文的难点
        (四) 创新点
    注释
第一章 铁保的家世、生平、交游与着述
    第一节 铁保家世考述
        一、先祖起源
        二、家族谱系
        三、家庭成员
    第二节 铁保生平考证
        一、接受教育
        二、官场升迁
        三、贬谪西域
        四、发配吉林
        五、晚年赋闲
    第三节 铁保交游考略
        一、乾隆四家之间的互动
        二、铁保与朋友的唱和
        三、铁保师徒间的交谊
    第四节 铁保着作考述与编撰典籍考述
        一、铁保诗文集考述
        二、铁保编纂典籍述略
    注释
第二章 铁保思想考论
    第一节 铁保的思想性格
        一、以儒为主
        二、尚文精神
        三、尚武精神
    第二节 铁保的文学思想
        一、诗论
        二、曲论
    注释
第三章 铁保诗歌研究
    第一节 铁保早期诗歌——入仕之前(1752-1771)
        一、早期诗歌内容
        二、早期诗歌风格
    第二节 铁保中期诗歌——仕宦京城(1772-1798)
        一、中期诗歌内容
        二、中期诗歌风格
    第三节 铁保后期诗歌——游宦地方(1799-1808)
        一、后期诗歌内容
        二、后期诗歌风格
    第四节 铁保晚期诗歌——两次贬谪(1809-1824)
        一、西域诗歌内容
        二、晚期诗歌风格
    注释
第四章 铁保词研究
    第一节 词作创作时间
    第二节 词作的思想内容
        一、咏物抒情词
        二、感慨咏怀词
        三、送别怀人词
        四、借景抒情词
    第三节 铁保词的创作心态探微
        一、遭遇贬谪之后的无奈心态
        二、远离家乡亲人的思念心态
        三、经历官场沉浮的超脱心态
        四、远离世俗生活的闲适心态
    第四节 词作的艺术特色
        一、自然流畅的语言特色
        二、寄托比兴的表现手法
        三、善于写实的表达方式
    注释
第五章 铁保文研究
    第一节 公文类文研究
        一、表的写作
        二、疏的写作
    第二节 文学类文研究
        一、赋体类文写作
        二、传体类文写作
        三、序体类文写作
        四、记体类文写作
        五、说体类文写作
        六、杂文类文写作
    注释
第六章 铁保诗文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铁保诗文的地位
        一、铁保诗文在清代文学中的地位
        二、铁保诗文在满族文学中的地位
        三、铁保诗文在西域文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铁保诗文的影响
        一、铁保诗文在当世的影响
        二、铁保诗文对后世的影响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代文章学的思想传统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三、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阳明学与明代文学之耦合——正学、正心到正文的自然递嬗
    第一节 儒学式微与阳明学的正学倾向
        一、“举业盛而圣学亡”
        二、学风、士习的嬗变与“忘己之学”的解阐
        三、“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第二节 人心不古与阳明学“正心”的理想悬设
        一、德性的缺位与“正人心”的擎举
        二、致良知的“正心”指向与达成路径
    第三节 文章趋伪与心学派“修辞立诚”观的突显
        一、“今天下事鲜不伪者,而文为甚”
        二、“正文体”观的鹊起与“正人心”的互动
        三、修辞立诚:从心正(实)到文正(实)
        四、“文者,人之象也”与“文如其人”到“文即其人”的演进
第二章 阳明心学与散文载道传统的进境
    第一节 “文佞论”的提出与明代“文以载道”观的审视
    第二节 殊途同归——阳明心学复兴儒道的终极旨趣
        一、反动其外,承继其中
        二、心学、理学异同之比较
        三、佛、道的纠缠与儒道的持守
    第三节 “师古人之心”与散文载道传统的进境
        一、阳明学与“师古人之心”的衍生
        二、师心即师天与文、道叠合进境
第三章 阳明心学与明代散文复古进路
    第一节 守旧与解放: 七子派复古的内在矛盾
        一、台阁体的救赎与形式模拟的固守
        二、摆落拘缠,自出机杼: 革文弊近习、纠偏帖括与格调美的标举
        三、创造者必敏于模仿: 为七子派拟仿一辩
    第二节 复圣人之心: 阳明心学的复古向度及特质
        一、王阳明: 词章之真能复古者
        二、反虚文比拟、尚质、兼采通变与法出自然: 复圣人之心与文论建构
    第三节 心学派与七子派复古之交互影响
        一、李梦阳、徐祯卿、王九思、郑善夫、屠隆: 心学派对七子派复古之影响
        二、“不复古文,安复古道”: 七子派复古影响心学派的面向及程度
第四章 阳明学与明代散文流派的迭变
    第一节 明代散文流派蜂起与迭变探因
    第二节 偏胜、矫激: 明代散文流派迭变的性格诱因
    第三节 明人心态(胜心)、性格(矫激)与文学流派嬗变的思考
第五章 阳明学与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流转
    第一节 明代诗文辨体与前七子“诗主情”说的理道倾向
        一、七子派诗文辨体与明代诗文主情说的前奏
        二、国家与社会: 七子派主情说的价值归趋
    第二节 阳明学与明代诗文理、情递嬗的延宕
        一、王阳明: 道德行为中的情感认同
        二、阳明后学: 道德的失语与情感的独语
        三、天理、人情的分合与阳明及其后学的正解与误解
    第三节 阳明后学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其理道向度
        一、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小品文的扬情抑理
        二、并非反动: 世俗儒家伦理的转向
    第四节 理情递嬗与明人奇正、雅俗观的转换
第六章 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与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趋向
    第一节 知觉与感应: 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内涵与表现
    第二节 信笔扫抹,不经思维: 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倾向
        一、独抒性灵与“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
        二、口语、无法、瞬间捕捉与尚趣——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表征
    第三节 从人之自适、文之自适到以文求适
        一、心学渊源——“乐是心之本体”
        二、自适人生的期许与以文求适观的生成
第七章 王阳明文章学思想的心学映像
    第一节 “知行合一”与文以载道的来路与归途
        一、“知行合一”与名副其实的拓衍
        二、名实相副与文以载道的来路与归途
        三、名实相副与文以载道的政治事功倾向
    第二节 “四句教”与光风霁月的文境论
        一、尘沙之喻与“四句教”的解读
        二、“四句教”与光风霁月的文境
    第三节 阳明心学与醇而肆的文风
        一、“德业之外无事功”与文风之“醇”
        二、“心外无物”与文风之“肆”
第八章 心学、理学、关学的交会: 冯从吾文学观的融摄维度
    第一节 “做圣人易、做文人难”
    第二节 “作文害道”之辨与文质之辩
    第三节 “学贵自得”与文需自得妙悟
    第四节 动亦是静与为文法门
    第五节 躬行践履与以文观人
第九章 心学、政治、文学的张力与融摄——李绂文学观的维度建构
    第一节 心学统摄下的道统、治统与文道、治道的融合
    第二节 政治本位: 从“有德者必有言”到“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
    第三节 心学本位: 诗文,心之所发见
    第四节 心学传统与时代熏染: 考据入文章
    第五节 理学观念的突围与文学本位的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后记

(5)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对针灸治疗心系疾病用穴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采集
        2.1.1 古代文献的采集
        2.1.2 现代文献的采集
    2.2 数据筛选
        2.2.1 古代文献数据筛选
        2.2.2 现代文献数据筛选
        2.2.3 筛选过程
        2.2.4 文献概况
    2.3 数据录入
        2.3.1 古代文献数据录入
        2.3.2 现代文献数据录入
    2.4 数据预处理
        2.4.1 建立腧穴数据库
        2.4.2 建立腧穴-腧穴网络
    2.5 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2.5.1 基本概念与指标
        2.5.2 算法
        2.5.3 研究工具
3 结果
    3.1 古代文献分析结果
        3.1.1 古代腧穴-腧穴网络性质
        3.1.2 穴位节点重要性评估
        3.1.3 穴位配伍统计
        3.1.4 经络频次统计
        3.1.5 特定穴频次统计
        3.1.6 k-shell分析
        3.1.7 社团划分
        3.1.8 常见心系疾病常用穴位
    3.2 现代文献分析结果
        3.2.1 现代腧穴-腧穴网络性质
        3.2.2 穴位节点重要性评估
        3.2.3 穴位配伍统计
        3.2.4 经络出现频次
        3.2.5 特定穴出现频次
        3.2.6 k-shell分析
        3.2.7 社团划分
        3.2.8 常见心系疾病常用穴位
4 讨论
    4.1 中医对心系疾病的认识
        4.1.1 古代文献对心系疾病的描述
        4.1.2 心系疾病的病因病机
        4.1.3 心系疾病的治疗
    4.2 对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结果的讨论
        4.2.1 腧穴-腧穴网络基本性质
        4.2.2 穴位节点重要性评估
        4.2.3 穴位配伍方式
        4.2.4 核心穴组
        4.2.5 社团划分
        4.2.6 经络与特定穴的运用
    4.3 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的讨论
        4.3.1 穴位节点重要性评估的指标
        4.3.2 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与关联规则算法的对比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综述 复杂网络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件二:检索策略
附件三:质量评分量表
附件四:学术成果

(6)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1部分 带下病中医证治学术源流考
    1.1 秦汉时期
        1.1.1 黄帝、岐伯《黄帝内经》
        1.1.2 张仲景《金匮要略》
        1.1.3 秦越人《难经》
        1.1.4 神农氏《神农本草经》
    1.2 魏晋隋唐时期
        1.2.1 王叔和《脉经》
        1.2.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1.2.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1.2.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1.3 宋金元时期
        1.3.1 宋代官修中医方剂着作
        1.3.2 齐仲甫《女科百问》
        1.3.3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1.3.4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1.3.5 金元四大家
    1.4 明清时期
        1.4.1 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1.4.2 万全《万氏妇人科》、《广嗣纪要》
        1.4.3 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
        1.4.4 武之望《济阴纲目》
        1.4.5 李时珍《本草纲目》
        1.4.6 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
        1.4.7 赵献可《邯郸遗稿》
        1.4.8 傅山《傅青主女科》
        1.4.9 萧埙《女科经纶》
        1.4.10 吴谦《医宗金鉴》
        1.4.11 陈念祖《女科要旨》
        1.4.12 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
        1.4.13 沈金鳌《妇科玉尺》
        1.4.14 王清任《医林改错》
        1.4.15 陈佳园《妇科秘方》
        1.4.16 不着撰人《妇科问答》
        1.4.17 不着撰人《妇科秘书》
        1.4.18 钱少楠《钱氏秘传产科方——试验录》
        1.4.19 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1.4.20 唐容川《血证论》
    1.5 现代时期
    1.6 民国时期
        1.6.1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1.6.2 张寿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1.7 民国以前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特点
        1.7.1 病名沿革
        1.7.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1.7.3 治疗带下病中药方剂及针灸手法
        1.7.4 崩、漏、带三者关系
第2部分 近现代名医诊治妇科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
    2.1 现代时期
        2.1.1 叶熙春
        2.1.2 蒲辅周
        2.1.3 史沛棠
        2.1.4 邹云翔
        2.1.5 王渭川
        2.1.6 王慎轩
        2.1.7 朱小南
        2.1.8 龚志贤
        2.1.9 程门雪
        2.1.10 韩百灵
        2.1.11 裘笑梅
        2.1.12 赵菜
        2.1.13 徐荣斋
        2.1.14 哈荔田
        2.1.15 黄宗勖
        2.1.16 邱茂良
        2.1.17 许玉山
        2.1.18 黄绳武
        2.1.19 祝谌予
        2.1.20 俞慎初
        2.1.21 郑魁山
        2.1.22 班秀文
        2.1.23 庞泮池
        2.1.24 何子淮
        2.1.25 何任
        2.1.26 王子瑜
        2.1.27 蔡小荪
        2.1.28 柴浩然
        2.1.29 丁启后
        2.1.30 徐志华
        2.1.31 夏桂成
        2.1.32 张良英
        2.1.33 门成福
    2.2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的特点
        2.2.1 中医带下病诊治范围的扩大
        2.2.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2.2.3 相近各病之间的类同与区分
    2.3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之再发展
        2.3.1 中医药期刊
        2.3.2 中医药学校
        2.3.3 中医妇科学教材
        2.3.4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第3部分 附篇: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
    3.1 清代以前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3.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3.1.2 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
        3.1.3 刘渊《医学纂要》
        3.1.4 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
        3.1.5 潘名熊《叶案括要》
    3.2 近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3.2.1 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
        3.2.2 谢泽霖《妇科学讲义》
    3.3 现代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
        3.3.1 蔡仰高
        3.3.2 郑定良
        3.3.3 梁剑波
        3.3.4 罗元恺
    3.4 岭南妇科带下病诊治的主要学术论点
        3.4.1 岭南医家对带下病证湿热所化、湿盛脾虚认识
        3.4.2 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
        3.4.3 带下病的方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详细摘要

(7)补脾养心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HT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标准
        (一)诊断标准
        (二)纳入病例标准
        (三)排除病例标准
        (四)病例脱落标准
        (五)病例统计原则
    二、一般资料
    三、观察及治疗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观测指标
    四、疗效判定标准
        (一)西医疗效指标:参照参照 1984 年中华医学会抑郁症疗效标准制定
        (二)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三)检测指标与方法
    五、观察记录
    六、安全性评价标准
    七、统计学分析
    八、实验结果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5-HT 比较
        (二)临床疗效比较
        (三)安全性指标观察
讨论和分析
    一、本研究治疗前后相关分析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5-HT 比较(详见表 4)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AMD 评分、HAMD 减分率、HAMD 疗效比较(详见表 5、6)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详见表 7、8)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sberg 评分比较(详见表 9)
        (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二、抑郁症与郁病的关系
    三、从心脾论治抑郁症的理论基础
        (一)脾和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脾密切相关
        (三)心主神明和抑郁症
        (四)心气和抑郁症
        (五)心主血脉和抑郁症
    四、心脾两虚是郁病的重要病机
    五、抑郁症与 5-HT(5-羟色胺)
    六、心脾两虚证与抑郁症及 5-HT
    七、中药与 5-HT
    八、补脾养心法是治疗抑郁症心脾两虚证的基本治法
    九、归脾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十、归脾汤治疗抑郁症的机制
        (一)归脾汤可通过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干预抑郁症
        (二)归脾汤的抗抑郁机制与其维持正常的 T3、T4 分泌及海马形态有关
        (三)归脾汤通过降低血中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 CORT(皮质醇)含量,纠正 HPA 轴亢进发挥抗抑郁作用
        (四)归脾汤能够维持皮质酮和 E2 正常分泌,保护海马,这可能是其抗抑郁机制之一
        (五)归脾汤可能通过保护海马 CA3 区神经元不受损伤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六)归脾汤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芪莲舒痞颗粒影响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DNA含量及NF-κB表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芪莲舒痞颗粒对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造模药物
        1.4 实验仪器
        1.5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实验分组
        2.3 给药方法
        2.4 取材方法
        2.5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整体情况
        3.2 各组大鼠胃组织变化
        3.3 QLSP颗粒对大鼠端粒长度的影响
        3.4 QLSP颗粒对大鼠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4 实验结论
    实验二 芪莲舒痞颗粒对DNA含量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造模药物
        1.4 实验仪器
        1.5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实验分组
        2.3 给药方法
        2.4 取材方法
        2.5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实验三 芪莲舒痞颗粒对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造模药物
        1.4 实验仪器
        1.5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实验分组
        2.3 给药方法
        2.4 取材方法
        2.5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免疫组化检测NF-κB定性表达结果
        3.2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4 实验结论
讨论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念
    2 历代医家对痞满的认识
        2.1 《黄帝内经》对痞满的认识
        2.2 《伤寒论》对痞满的认识
        2.3 《诸病源候论》对痞满的认识
        2.4 金元医家对痞满的认识
        2.5 明清医家对痞满的认识
    3 痞满的病因病机
        3.1 中医对痞满病因的认识
        3.2 对痞满病机的认识
        3.3 对痞满临床表现的认识
    4 现代研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4.1 现代研究对病因的认识
        4.2 现代研究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4.3 西医治疗CAG癌前病变的现状
        4.4 西医治疗CAG癌前病变存在的不足
        4.5 国内外研究动态
    5 CAG癌前病变的中医治疗
    6 芪莲舒痞方的方解及组方特点
        6.1 处方组成
        6.2 方解
        6.3 药物的文献研究
        6.4 现代药理研究
    7 芪莲舒痞颗粒逆转CAG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探讨
        7.1 芪莲舒痞颗粒对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7.2 芪莲舒痞颗粒对NF-κB的影响
        7.3 芪莲舒痞颗粒对DNA含量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个人简历
详细摘要

(10)益阴明目合剂稳定眼压及视神经保护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药物及试剂
        (三)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一) 动物分组及给药
        (二) 急性高眼压模型制作
        (三) 急性高眼压造模后大鼠变化情况
        (四) 取材方法
        (五) 检测指标
    三、统计学处理
    四、检测结果
        (一) 各组视网膜Glu含量检测值及组间比较
        (二) 各组视网膜SOD活性检测值及组间比较
        (三) 各组视网膜MDA含量检测值及组间比较
        (四) 各组血浆NO含量检测值及组间比较
        (五) 各组血浆ET含量检测值及组间比较
临床研究
    一、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一) 病例诊断标准
        (二) 病例选择标准
        (三) 病例排除标准
    二、对象与方法
        (一) 病例来源
        (二) 一般资料
        (三) 方法
        (四) 检查仪器及方法
        (五) 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一) 疗效判定标准
        (二) 治疗后视力评分统计表
        (三) 治疗后视野评分统计表
        (四) 治疗后总分统计表
        (五) 治疗后疗效分析
        (六) 治疗前后眼压变化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及立法组方依据
        (一) 文献回顾
        (二) 病因病机
        (三) 玄府学说与青光眼
        (四) 治疗
        (五)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二、本方主要组成及配伍分析
        (一) 主要组成
        (二) 方解
    三、组方配伍特点
        (一) 益气养阴以治本
        (二) 注重开窍
    四、现代药理研究
        (一)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二) 增强耐缺氧能力
        (三) 改善微循环
        (四) 调节/增强免疫
        (五) 降低眼压
        (六) 镇静、催眠作用
        (七) 抑制谷氨酸的释放
        (八) β-受体阻断剂作用
    五、现代医学对稳定眼压、视神经保护的认识
        (一) 视神经保护
        (二) 视神经再生
        (三) 神经移植
    六、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一) 视网膜Glu检测结果分析
        (二) 视网膜SOD、MDA检测结果分析
        (三) 血浆NO检测结果分析
        (四) 血浆ET检测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四、“摘要”与“提要”宜分清(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经》“关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魏际瑞文学研究[D]. 王广福.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3]铁保诗文研究[D]. 黄文. 新疆大学, 2018(12)
  • [4]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D]. 常威. 南京大学, 2018(01)
  • [5]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对针灸治疗心系疾病用穴规律的研究[D]. 李皙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6]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D]. 邓霭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7]补脾养心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HT影响的研究[D]. 梁文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3)
  • [8]芪莲舒痞颗粒影响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DNA含量及NF-κB表达的实验研究[D]. 申载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9]近15年国内科研论文摘要研究透视[J]. 张春芳,刘志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03)
  • [10]益阴明目合剂稳定眼压及视神经保护机理的研究[D]. 高延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应区分“摘要”和“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