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期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

中国转型期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

一、中国转型时期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二重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许世存[1](2013)在《吉林省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紧密,人口流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这股浪潮不仅波及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传统地区人口流动也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流动人口与流入地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这对关系至少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接纳、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是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或阻碍。由此出发,本文尝试综合两方面因素来对吉林省流动人口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进行探讨。研究首先厘清吉林省流动人口在人口属性结构、流迁原因、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勾勒出省内流动人口的总体特征;然后从三个方面把握了流动人口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通过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把握在心理层面上,流入地各要素(主要是制度因素)对流动人口自身融入与发展的影响。第二,通过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把握在经济层面上,流入地各要素对流动人口融入与发展的影响。第三,对省内流动人口之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从而挖掘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发展的反作用。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项Logit回归模型等,主要数据来源自《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吉林省数据库》、全国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吉林省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2》等,数据资料准确权威,分析具有可验证性。研究共包括七个章节,每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主要对研究涉及的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提炼、概括和评述。这些理论包括人口迁移理论、社会融入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等。文献研究为论文主体部分的实证分析提供铺垫和基础。第三章为吉林省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研究采用六普数据和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等国内权威数据,对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全面描述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流动人口面临着劳动强度很高、生活娱乐活动单一;消费水平较低、恩格尔系数较高;社会保障严重缺失、潜在风险严峻;一系列婚姻家庭问题凸显等等。第四章为吉林省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知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比较了个体行动因素和流入地的制度因素对流入人口心理层面融入感知的影响作用。分析显示,个体的社区参与水平和人际交往状况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此同时,户籍制度、子女入学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工作时间制度也对其社会融入感知有重要影响,这进一步验证了流入地对流入者的强烈影响。第五章为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运用多项逻辑回归模型探讨了省内流动人口的基本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一方面,流动人口教育水平等个体因素影响其经济融入和职业成就,另一方面,性别歧视、户籍歧视是影响流动人口实现职业发展和经济融入的重要因素,这显示了当地社会制度文化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影响。第六章为吉林省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采用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流动人口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结论是:在影响路径上,流动人口通过改变当地生产要素配置,其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影响效果上,外省流动人口对省内经济发展呈现为正效应,但不同地区呈现效果差异显着。第七章为讨论和对策建议,对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总结,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孟庆华[2](2011)在《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及和谐社会的建构》文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社会的和谐也能确保社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有关人的需要理论,可以推出社会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的理论与思想。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的根本动机就是正确引导人们在看待中国的不断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过程中,认真看待“社会需求”,努力完成“社会需求和谐”,并通过“社会需求和谐”作为理论,不断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从三方面来入手: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进行了阐述,阐述了社会需求的含义和社会需求的特性,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和谐理论。其次,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的指导。在明确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与建设途径的基础上,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理论与和谐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的双向互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对和谐社会建构的指导意义:推动当前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加深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执政党执政理念升华的体现。另一方面,建构和谐社会的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的发展:通过实践验证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理论正确性;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理论;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宋莹[3](2011)在《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数量显着增长,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着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意识逐步增强,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参与政治生活。但由于他们自身综合素质有限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加之我国制度供给的缺失,以及强势社会缺乏和谐包容之态等因素,使得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表达和满足,从而造成其非制度性参与的增多,群众性事件频繁发生,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情况的实证研究,分析当前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对应第一章;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部分,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第三部分是对策提出部分,对应第七章。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有关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特征、意义、主体、客体、类型、途径、出发点、运行机制和对其进行价值评价的标准、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后通过对官平村(化名)农民政治参与状况的问卷调查,将农村弱势群体和农村强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在政治参与原因、态度、效果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为理论和实践决策提供佐证。第三部分基于上述分析,从实现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度化与法制化、增强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组织化水平、改善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环境等三个方面探讨完善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的相关对策。

周嘉楠[4](2010)在《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从上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陆续建立辅导员制度至今,高校辅导员制度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辅导员制度进入到另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焦点。伴随着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而利用职业共同体理论,构建辅导员职业共同体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对于进一步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整篇论文一共分五章。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本篇论文选题的缘由、意义,关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文章的第二部分着重从主客观方面论述了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主体性诉求方面主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的个体发展以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客观方面主要论述了当前辅导员职业化所面对的三个客观现实,即社会转型期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信息网络化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首先通过回顾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分析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职业化发展趋向;其次,从辅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制度设计更加科学、专业化培训体系逐步确立、辅导员保障机制逐步完善、行业协会逐步发展五个方面解析了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第三,本文通过对上海六所高校专职辅导员的问卷调查,总结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职业共同体与职业化发展的内在逻辑。首先,文章从文化学语境、政治哲学语境和社会学语境三个维度阐述了共同体理论的相关研究;其次,文章进一步论述了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最后,在前两步论述的基础上,文章深刻分析了职业共同体的特点以及职业共同体对职业化发展的作用,并进一步设想了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构建。第五部分是第四部分的延伸,着重论述了职业共同体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启示。文章针对第三部分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科学的辅导员专业教育体系;打造合理的辅导员专业培训体系;树立职业典型,增加辅导员的职业美誉;建立职业组织,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五个方面的建议,以其突破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瓶颈,进一步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进程。

谢敬[5](2008)在《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伊始,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如非制度性参与的增多、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等等,这些问题说明当前弱势群体对政治参与的渴望以及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条件的有限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转型时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情况的整体把握和梳理,分析当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加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可行对策。文章首先对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第二章、第三章重点分析了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特征,并以存在问题为基点着重分析了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并在第四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首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发展经济,提高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社会“安全网”。其次,加快制度建设,实现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包括变革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消除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体制性障碍、完善具体的政治参与制度,拓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渠道、加强弱势群体的组织制度建设。同时,促进文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素质和能力。高度重视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改革成果的需要,也会对培育公民参与型文化、促进我国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安云初[6](2007)在《执政安全视域中的网络政治参与》文中指出网络,又称互联网、因特网,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也对人类政治生活的范式和民众的政治参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民众民主意识的空前高涨,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新的重要形式。网络政治参与是网络时代社会政治活动的相关者为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以网络为参与工具和实现途径的政治参与活动。它具有虚拟性、全球性、交互性、便捷性、自主性、直接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参与相区别,并对民众政治生活、社会政治生态和国家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网络政治参与与执政安全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依赖于执政安全,又能动地作用于执政安全。执政安全保障着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实现,又能动地决定着网络政治参与实现的深度和广度,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但是,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也使得这一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呈现出参与主体隐蔽复杂、参与程度难以控制、利益表达难以集中等特征,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危害执政安全。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影响,并以维护和促进执政安全为目标,从主体塑造、制度支撑、法制保障、基础建设、技术开发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翟波[7](2006)在《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是指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历史时期,主要由于社会的、制度的以及政策等外在原因而产生的社会弱势群体通过某种参与方式和途径,表达自身愿望、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事务的行为。文章认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和改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势在必行。文章从制度、政策和弱势群体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转型期我国政府完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具体途径。

张治栋[8](2005)在《跨国公司战略演变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跨国公司不仅是资源集合体,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载体,而且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无论是对东道国还是对投资母国,跨国公司都是增强其产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手段,跨国公司的战略演变也必然对东道国和母国的产业竞争力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增强产业竞争力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进程的加快,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将越来越依赖于国际直接投资。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进行直接投资都将影响我国的产业竞争力。然而,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发展极不平衡,目前我国是直接投资的主要东道国,而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相称。事实上,我国还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被动竞争者。跨国公司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从独立子公司战略和简单一体化战略到复合一体化战略的演变、20 世纪8090 年代从多元化战略到外源归核化战略的演变和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从你死我活的竞争到合作竞争战略的演变。这表明跨国公司不仅要利用其垄断优势,还要进行优势积累;不仅要进行内部积累,还要进行外部积累。跨国公司进行外部积累的目的是通过网络规模经济获取外部资源,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但是,跨国公司的本质是追求垄断利润,无论是内部积累还是外部积累,都是为了增强其垄断优势,而内部积累是其外部积累的基础。跨国公司战略演变对我国产业竞争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跨国公司外部化经营总体上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是有利的;而内部化经营则从总体上对我国产业竞争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外源归核化战略试图在利用我国资源禀赋的同时,加强对我国产业的控制;而作为合作竞争战略主要形式的R&D 联盟则是为了获取我国的创新资源。虽然跨国公司R&D 联盟对我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中也可能存在联盟“陷阱”。特别是在技术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和跨国公司对我国实行技术控制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技术引进或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实现技术赶超是不现实的。再者,即使通过R&D 联盟获取创新资源,从而能够进行外部积累,但作为联盟成员的企业必须进行一定的技术投入或资产投入,具备一定的内部积累。因此,我国必须增加自主创新的投入。通过对

崔会敏[9](2005)在《反思与选择:新公共管理时代的理性官僚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行政管理体制,理性官僚制自滥觞以来受到了普遍的推崇,成为现代社会的世界性命运。然而,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摒弃官僚制”为口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西方国家掀起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改革的理论对官僚制普通采取了批判和否定的态度,理性官僚制在后工业时代的合理性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风潮影响下,我们要认清自身条件与西方实行新公共管理的社会条件的差异,不盲目跟风,应当谨慎借鉴新公共管理,以完善理性官僚制作为行政改革的现实要求。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韦伯认为官僚制是法理型支配的最纯粹方式。它是人类行使支配的已知方式中最为理性者。在明确性、稳定性、纪律的严格性以及可预期性方面都比其它支配形式优越。尽管官僚制也有自身的缺陷,比如过度发展造成的人性异化和结构僵化等,在对后工业化的适应上出现了双重困境。但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类型”仍具有分析价值,其法理型基础是不可动摇的。而且理性官僚制的精髓是“理性”而不是“效率”,效率只是形式理性的一个结果。理性官僚制以非人格化、专业化、制度化的特征否定了家长制下的人治现象,促进行政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历史性转变。同时这些特征也构成理性官僚制的最大优势,即管理行为的可预期性。作为一种理性的行政管理体制,它在实践中仍有无可质疑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因为理性官僚制即使是现在也没有在“摒弃官僚制”的口号中终结,仍然是西方行政的组织平台。 第二部分是新公共管理对理性官僚制的冲击。以管理主义为取向的新公共管理以全新的公共理念对理性官僚制提出了直接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于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但新公共管理理论由于来自不同学科,缺乏系统梳理,存在内在矛盾与缺陷,使新公共管理缺乏成为范式所必需的基本特怔。正确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出现

李春明[10](2005)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政治文化理论传入我国以来,政治文化研究在我国理论界一直方兴未艾。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不论是政治文化理论研究,还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其着眼点应该在于促进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处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中。全球化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动力。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市场经济对民主与法治的内在需求,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向民主和法治方向发展的强大动力;全球化促进了政治多极化。政治多极化为我国政治文化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政治文化走向世界,进行平等的政治文化对话和交流,既保持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国特色”,又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保持一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和全球化统一的趋势,为保持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提供了文化动力。 全球化也给我国的政治文化发展带来强大的压力。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提出了挑战,这影响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全球化中的西方式民主化浪潮,严重影响着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对渐进性的政治文化发展模式带来极大压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严重干扰着我国政治文化的独立发展。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动力和压力,我们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趋利避害,积极融入到全球化中。要坚持政治文化发展的民族主体性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同时尊重世界各国的民族主体性。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性价值,同时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政治文化发展成果,并实现其中国特色的“创造性转换”,使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全球化中大有作为。 发展观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有两种发展观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消极影响最大,一种是新文化保守主义发展观,另一种是“全

二、中国转型时期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二重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转型时期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二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人口流动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对相关研究的总体评价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数据来源
    1.5 论文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1.5.1 可能实现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口流动的相关概念
        2.1.2 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
        2.1.3 社会融入与社会融入感知
    2.2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
        2.2.1 推—拉理论
        2.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3 新经济迁移理论和家庭决策理论
    2.3 社会融入的相关理论
        2.3.1 社会排斥理论
        2.3.2 社会融合理论
    2.4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2.4.1 古典增长理论
        2.4.2 新古典增长理论
        2.4.3 新经济增长理论
第3章 吉林省人口流动现状分析
    3.1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总体状况
        3.1.1 流动人口的数量与类型
        3.1.2 流动人口的滞留时间
        3.1.3 流动人口的流入区域
    3.2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地域与户籍结构分析
        3.2.1 流出地地域结构分布
        3.2.2 流出地城乡结构分布
    3.3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人口属性分析
        3.3.1 民族特点
        3.3.2 性别比
        3.3.3 年龄分布
        3.3.4 婚姻状况
        3.3.5 生育状况
    3.4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教育素质分析
        3.4.1 流动人口学历水平的总体状况
        3.4.2 不同流动类型、户籍属性对流动人口学历水平的影响
        3.4.3 性别与年龄对流动人口学历水平的影响
    3.5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分析
        3.5.1 流动人口总体流动原因分析
        3.5.2 外省流入人口流动原因分析
    3.6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
        3.6.1 就业状态与职业情况
        3.6.2 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
        3.6.3 住房状况与消费水平
        3.6.4 生活娱乐与社会参与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知分析
    4.1 理论框架与基本假设
        4.1.1 社会融入感知的理论框架与假设
        4.1.2 制度影响与社会融入感知
        4.1.3 个体行动与社会融入感知
    4.2 吉林省流入人口社会融入感知结构的因子分析
        4.2.1 样本选取和描述
        4.2.2 社会融入感知的因子分析模型检验
        4.2.3 吉林省流入人口的社会融入感知状况分析
    4.3 吉林省社会融入感知的多元回归分析
        4.3.1 制度设置与社会融入感知的多元回归分析
        4.3.2 个体行动与社会融入感知的多元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分析
        5.2.1 职业分布与职业角色
        5.2.2 工资水平与医疗保险
    5.3 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变量选取与测度
        5.3.2 变量的独立性检验
        5.3.3 模型参数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5.4 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变量选取与测度
        5.4.2 变量的独立性检验
        5.4.3 模型参数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引入流动人口的经济增长模型
        6.1.1 流动人口与经济增长要素
        6.1.2 流动人口经济增长模型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6.2.1 变量选取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3 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6.3.1 相关性检验
        6.3.2 模型参数检验
        6.3.3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与讨论
        7.1.1 吉林省人口流动特点
        7.1.2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融入感知
        7.1.3 吉林省流动人口的职业发展
        7.1.4 吉林省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7.2 促进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7.2.1 构建自由有序的流动机制
        7.2.2 提升流动人口社会参与水平
        7.2.3 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
        7.2.4 规范流动人口的用工制度
        7.2.5 增强流动人口教育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致谢

(2)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及和谐社会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理论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含义、特性
        一、社会需求的含义
        二、社会需求的特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和谐”与社会发展
        一、社会需求和谐的内涵
        二、人的需要关系到社会和谐
        三、社会公共需求的满足度是社会和谐尺度
        四、社会需求和谐与社会进步
第三章 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的指导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建设途径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
        三、和谐社会的建设途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理论与和谐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动机理论的比较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理论对社会建构指导的优势
        三、满足社会需求和谐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社会需求和谐理论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体现
        一、对社会不同群体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加以整合
        二、立足社会整体利益与整体需要的再分配
        三、大力满足公共需求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对和谐社会建构的指导意义
        一、推动当前社会持续向前发展
        二、 加深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三、执政党执政理念升华的体现
    第二节 建构和谐社会的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通过实践验证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理论正确性
        二、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理论
        三、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研究
        1.2.2 中国学者的研究
    1.3 研究的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可能的创新点
2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农村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2.1.1 农村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及构成
        2.1.2 农村弱势群体的特征
    2.2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基本内涵
    2.3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特征与意义
        2.3.1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特征
        2.3.2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意义
3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要素分析
    3.1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主体与客体
        3.1.1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主体
        3.1.2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客体
    3.2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类型与途径
        3.2.1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类型
        3.2.2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途径
    3.3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3.3.1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出发点
        3.3.2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归宿点
4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运行机制及价值评价
    4.1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运行机制
        4.1.1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
        4.1.2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调控机制
        4.1.3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反馈机制
    4.2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价值评价
5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5.1.1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度条件不足
        5.1.2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5.1.3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冷漠”
    5.2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5.2.1 基层政府行为失范: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渠道不畅
        5.2.2 经济落后: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撑
        5.2.3 教育落后: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缺少必要的文化根基
        5.2.4 政治文化滞后: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柱
        5.2.5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藩篱
6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实证分析
    6.1 被调查村基本情况
    6.2 被调查农民基本情况
    6.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6.3.1 农村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态度及原因比较分析
        6.3.2 农村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效果比较分析
        6.3.3 农村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愿景比较分析
7 加强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对策
    7.1 强化基层政权建设,构建制度化的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体系
        7.1.1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7.1.2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7.1.3 加强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
    7.2 构建各类农村弱势群体自治组织,拓展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途径
        7.2.1 加强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组织建设
        7.2.2 健全各种社会中介组织
        7.2.3 政府在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组织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7.3 改善农村参与环境,提高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效能
        7.3.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7.3.2 建设农村新型政治文化,构建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思想基础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节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深刻变化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
        三、信息网络化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
    第二节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主体性诉求
        一、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二、辅导员个人成长需要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第二章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演变
        一、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确立(1949-1965)
        二、政治辅导员制度的恢复发展(1978-1989)
        三、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完善(1990-2000)
        四、辅导员制度的快速发展(2000-至今)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果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第三章 职业共同体与职业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共同体的研究
        一、文化学语境下“共同体”的研究
        二、政治哲学语境下“共同体”的研究
        三、社会学语境下“共同体”的研究
    第二节 职业共同体的研究
        一、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二、职业共同体的发展
    第三节 职业共同体对职业化发展的影响
        一、职业共同体的特性
        二、职业共同体对职业化发展的作用
        三、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设想
第四章 职业共同体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构建科学的辅导员专业教育体系
        一、专业基础教育
        二、专业分层培训教育
        三、专业资格认证制度
    第二节 树立职业典型,增加辅导员的职业美誉
        一、用非制度建构,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二、明确角色定位,增强辅导员的工作实效
    第三节 建立职业组织,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一、职业组织是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基础
        二、辅导员职业道德是职业组织发展的规范保障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外研究
        (二) 中国学者的研究状况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结构
第一章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概述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特征
        (一) 弱势群体的涵义及构成
        (二) 弱势群体的特征
    二、政治参与的一般理论
        (一) 政治参与的涵义
        (二)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三、扩大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是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二) 提高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水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 重视弱势群体政治权利的行使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
第二章 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现状
    一、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动机
        (一) 经济利益动因
        (二) 非经济利益动因
    二、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方式
        (一) 制度化的参与方式
        (二) 非制度化的参与形式
    三、当前中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特征
        (一) 动机的偏差:单一的经济取向与政治“求佛主义”的严重
        (二) 态度的两极:政治冷漠与政治盲目并存
        (三) 行为的矛盾:低度认同与高频选择——弱势群体对待非制度化参与方式的无奈之举
        (四) 结果的背离:微观个体的暂时获益与宏观整体利益的逐步丧失
第三章 制约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一、经济层面:社会经济地位的弱势制约了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二、制度层面: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度低
        (一) 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
        (二) 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三、体制层面:传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局限
    四、文化层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弱势群体自身政治素质及教育水平低
        (一) 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 弱势群体自身素质的有限性也是其政治参与的障碍性因素
第四章 促进弱势群体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一) 坚持发展经济,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
        (二)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加快制度建设,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制度化水平
        (一) 改革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消除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度性桎梏
        (二) 完善具体政治参与制度,确保弱势群体的参政渠道的畅通
        (三) 完善有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
    三、促进文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参政素质和参政效率
        (一) 建设新型的政治文化
        (二) 提高弱势群体的教育程度,培养其参政素质
        (三) 消除社会歧视,创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和谐氛围
        (四) 提高弱势群体组织化程度
    四、重视和引导新闻媒体在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中的影响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执政安全视域中的网络政治参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政治参与与网络政治参与概述
    1.1 政治参与概述
    1.2 网络政治参与概述
    1.3 网络政治参与执政安全的一般关系
第二章 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正效应
    2.1 推动新型政治文化形成,增强民众政治责任感
    2.2 拓宽利益表达渠道,促进民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
    2.3 拓展参与范围,扩大执政基础
    2.4 促进政治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政治体系执政能力
    2.5 提高社会监督效力,强化政治体系合法性基础
第三章 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负效应
    3.1 敌意或恶意参与:没有硝烟的战争
    3.2 参与膨胀:政治动荡和动乱之源
    3.3 无序参与:泛滥的无政府主义
    3.4 信息鸿沟:两极分化和社会断裂的催化剂
    3.5 控制乏力:挑战政治体系权威
第四章 网络政治参与促进执政安全的现实选择
    4.1 主体塑造: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培育良性公民文化
    4.2 制度支撑: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民众有序参与
    4.3 法制保障: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保障民众参与权利
    4.4 基础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4.5 技术开发:加大技术开发力度,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动机
    二、本文所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分析
    四、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结构
第二章 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概述
    一、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现状
    二、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影响
    三、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第三章 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
    一、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理论前提
    二、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现实基础
第四章 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制度缺失限制弱势群体政治参与
    二、政策缺位束缚弱势群体政治参与
    三、自身素质弱化弱势群体政治参与
第五章 转型期我国政府加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途径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二、加快制度建设,实现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促进文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8)跨国公司战略演变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本文选题的背景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本文选题的意义
    四、本文的分析方法、基本框架和创新
上篇
    第一章 跨国公司战略演变与跨国公司理论分析的新要求
        第一节 跨国公司战略演变
        一、跨国公司复合一体化战略
        二、跨国公司外源归核化战略
        三、跨国公司合作竞争战略
        第二节 跨国公司理论分析
        一、垄断利润导向跨国公司理论分析
        二、比较优势导向跨国公司理论分析
        三、差异化导向跨国公司理论分析
        四、学习积累导向跨国公司理论分析
        第三节 跨国公司战略演变对跨国公司理论分析的新要求
        一、关于跨国公司理论分析的评价
        二、跨国公司战略演变的理论总结
        三、跨国公司战略演变对跨国公司理论的新要求
    第二章 一个新的理论解释——跨国公司网络规模经济分析
        第一节 规模经济理论概述
        一、古典和新古典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制度规模经济理论
        三、新贸易理论对规模经济的分析
        四、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对对规模经济的分析
        五、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的争论对规模经济理论的影响
        六、技术创新模式和实现方式的转变对规模经济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跨国公司网络规模经济分析
        一、跨国公司网络规模经济的形成
        二、跨国公司网络规模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三、创新型网跨国公司络规模经济的发展
        四、跨国公司网络规模经济的应用分析——跨国公司进入模型
        第三节 网络规模经济视角下的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一、跨国公司理论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目标的研究与局限
        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三重目标体系
        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
中篇
    第三章 跨国公司战略演变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第一节 跨国公司经营方式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外部化经营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有利影响
        二、跨国公司内部化经营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不利影响
        第二节 跨国公司归核化和R& D 联盟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外源归核化战略与产业控制
        二、跨国公司 R& D 联盟及联盟“陷阱”
        第三节 跨国公司产业转移、要素争夺和技术控制
        一、跨国公司对我国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差距的扩大
        二、跨国公司对我国生产要素的争夺与“吸管”效应
        三、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的控制与技术追赶的后果
    第四章 跨国公司战略演变对我国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和世界各产业进出口的基本状况
        一、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
        三、世界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从贸易量考察产业竞争力的指标
        一、我国分类商品可比净出口指数
        二、我国分类商品比较优势指数
        三、我国分类商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四、我国分类商品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第三节 我国进出口商品质量的变动分析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样本选取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样本分类量值表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质量的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
下篇
    第五章 我国FDI 发展阶段与企业“能力缺口”论
        第一节 FDI 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跨国公司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主体
        二、发达国家是FDI 的主要集散地
        三、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FDI 的发展
        第二节 FDI 发展阶段分析的基本框架
        一、FDI 发展阶段分析的基本框架
        二、FDI 发展阶段的宏观经济特征
        三、FDI 发展与企业能力和政府政策
        第三节 我国FDI 发展阶段的基本分析
        一、我国FDI 发展的宏观经济特征
        二、我国宏观经济特征处于FDI 发展的第三阶段
        三、我国FDI东道国地位主要由于外向型FDI 发展缓慢
        第四节 我国企业“能力缺口”论
        一、从国际竞争力结构比较和国际比较看我国企业“能力缺口”
        二、从外向型FDI 和出口贸易乖离现象看我国企业“能力缺口”
        三、从“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真实面貌看我国企业“能力缺口”
    第六章 我国内向型 FDI 由“身份政策”向“能力政策”的转变
        第一节 内向型FDI 政策的国际趋势
        一、世界银行对FDI 东道国因素的回归分析
        二、联合国贸发会议对FDI 东道国政策的调查结果
        第二节 我国内向型FDI 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额外激励政策的低效率
        二、我国投资自由化的高社会成本
        三、我国投资促进活动的高经济成本
        四、内向型 FDI“身份政策”与来源“东亚化”和投向“国产化”
        第三节 “身份政策”向“能力政策”转变的基本原则及政策措施
        一、跨国公司在我国内部化倾向与技术档次“双提高”现象
        二、“身份政策”向“能力政策”转变的基本原则
        三、“身份政策”向“能力政策”转变的政策措施
    第七章 我国外向型 FDI 发展的双导向-双选择模型
        第一节 后发国家外向型FDI 的国际经验——以东亚为例
        一、外向型 FDI 的基本形式——价值链分析
        二、外向型 FDI 的顺贸易导向——日本式投资
        三、外向型 FDI 的顺技术导向——韩国式投资
        第二节 日本外向型FDI 与产业空心化和泡沫经济的“综合症”
        一、日本得益于后发优势的经济发展与后发劣势的逐步显现
        二、日本外向型FDI 与产业转移和产业空心化
        三、日本经济萧条是产业空心化与经济泡沫的“综合症”
        第三节 我国外向型FDI 的双导向-双选择模型
        一、我国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动态分析与国际比较
        二、外向型FDI 的东亚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三、我国外向型FDI 的双导向-双选择模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反思与选择:新公共管理时代的理性官僚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韦伯的理性官僚制
    (一) 理性官僚制的概念
    (二) 反思:理性官僚制的双重困境
    (三) 理性精髓:对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理性官僚制的冲击
    (一) 管理主义取向: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创新
    (二) 反思: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矛盾与缺陷
    (三) 对新公共管理的理性认识
    (四) 服务而不是掌舵: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
三、中国的选择:完善理性官僚制
    (一) 谨慎借鉴西方风行的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 官僚制的非理性化:我国官僚制的现状
    (三) 按理性官僚制精神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
    二、近十年国内学术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创新价值
    四、本研究的逻辑思路和结构框架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背景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全球化动力
        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经济动力
        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政治动力
        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文化动力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全球化压力
        一、全球化威胁着政治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西方民主化浪潮挑战着政治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模式
        三、“文化霸权主义”影响着我国政治文化的独立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对全球化的理性态度
        一、积极融入是中国政治文化对全球化的价值态度
        二、独立自主是中国政治文化融入全球化的价值原则
        三、有所作为是中国政治文化在全球化中的价值追求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观的理性建构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两种政治文化发展观评析
        一、新文化保守主义政治文化发展观评析
        二、“全盘西化”政治文化发展观评析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观的具体建构
        一、“先进性”的政治文化发展观
        二、“理性”文化民族主义政治文化发展观
        三、新“体—用”政治文化发展观
        四、“实践性”的政治文化发展观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价值目标
    第一节 发展生产力型政治文化
        一、生产力型政治文化是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
        二、生产力型政治文化的内容
        三、生产力型政治文化的价值原则
    第二节 发展民主型政治文化
        一、民主型政治文化是世情国情的客观需要
        二、民主型政治文化的内容
        三、发展民主型政治文化的主要任务
    第三节 发展法治型政治文化
        一、法治型政治文化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二、法治型政治文化的内容
        三、发展法治型政治文化的主要任务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安排
    第一节 生产力型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安排
        一、科学规划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形式
        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价值选择
        三、形成“统筹兼顾”的操作运行机制
    第二节 民主型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安排
        一、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资源的挖掘与现代性转换
        二、“身边民主”式的“基础性”公民文化建设是起点工程
        三、“理性—积极”的公民文化建设是主体工程
        四、民主的执政文化建设是核心工程
    第三节 法治型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安排
        一、寓法治型政治文化发展于法治战略实施之中
        二、做好法治型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工作
第五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着力点
    第一节 政治认同的获得与维持
        一、三元一体的政治认同基础体系及其建设
        二、社会阶层分化形势下政治认同的获得与维护
        三、更加重视通过输入方式获得政治认同
    第二节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建设
        一、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问题的理论渊源
        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问题的实践源泉
        三、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的获得与维持
        四、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的评价标准
第六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代价及其调控
    第一节 政治文化发展的成本投入性代价
        一、政治文化发展的物质保障成本
        二、政治文化发展的认同成本
        三、政治文化发展的规范成本
        四、政治文化发展的机会成本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可能性代价
        一、全球化的负面作用降低我国的政治认同度
        二、改革开放中的政策缺陷降低人们的政策认同
        三、错误的发展观影响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代价的调控
        一、政治文化发展成本投入的合理性标准
        二、目前政治文化发展成本的重点投向
        三、形成可能性代价向现实转换的预防机制
第七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领导主体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文化发展的任务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文化发展的策略方法
    第二节 知识分子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探索主体
        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政治文化品性
        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政治文化发展功能
        三、知识分子发挥其政治文化发展功能的途径与方式
    第三节 中产阶层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兴的实践主体
        一、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特有的政治文化品质
        二、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独特的政治文化发展功能
        三、中产阶层发挥其政治文化发展功能的独特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中国转型时期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二重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D]. 许世存. 吉林大学, 2013(08)
  • [2]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及和谐社会的建构[D]. 孟庆华.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3]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研究[D]. 宋莹. 东华大学, 2011(07)
  • [4]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 周嘉楠.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6)
  • [5]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研究[D]. 谢敬. 南京师范大学, 2008(11)
  • [6]执政安全视域中的网络政治参与[D]. 安云初. 湖南师范大学, 2007(11)
  • [7]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翟波. 吉林大学, 2006(05)
  • [8]跨国公司战略演变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D]. 张治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6)
  • [9]反思与选择:新公共管理时代的理性官僚制[D]. 崔会敏. 河南大学, 2005(05)
  • [10]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D]. 李春明. 山东大学, 2005(01)

标签:;  ;  ;  ;  ;  

中国转型期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