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

我国税收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

一、我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韩菲[1](2021)在《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我国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特别是由颗粒物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显着增加了居民的致病和致死风险。因此,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2018年起,环保税法开始实施,其能否在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趋缓和大气环境风险递增的压力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被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出发,在详细考察了当前全球及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环保税法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围绕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环保税法实施中的问题及提出了完善建议和优化路径。本文首先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来讲:(1)分别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区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数据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数据,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对我国环保税法的PM2.5减排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对全国和31个省份的PM2.5年均浓度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均产生了减排效应。第二,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减排效应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且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的PM2.5年均浓度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保税法对各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第三,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的减排效应与各省PM2.5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环保税法的减排效应也较好;反之,则较差。(2)采用了贝叶斯LASSO回归模型对环保税法PM2.5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大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选择的10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PM2.5年均浓度的减排效应,即地区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TOV-GDP)是负相关影响因素,城镇化率(UR)、大气污染的环保税税率(TRAP)、地方环保税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和地形起伏度(RA)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而有6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工业PM2.5排放总量的减排效应,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PC)是负相关影响因素,第二产业比例(PSI)、环保税税率(TRAP)、环保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地形起伏度(RA)和植被覆盖度(VC)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3)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所以本地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是各个地区排放出的PM2.5污染物经过区域空气流通后导致的最终观测结果,因而在前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测度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程度的指标,并根据该指标计算了2018-2019年我国省级区域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数,结果显示: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的减排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且不同省份空间溢出的程度和方向不同。其次,本文从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对工业污染企业外迁的影响效应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1)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通过熵值法构建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程度综合指标,并在控制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等五个经济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岭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比较了这两种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影响效应的强弱。结果显示:第一,在考虑并控制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基础上,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通过比较排污费率和环保税率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回归系数大小可知,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强于排污费制度的影响效应。(2)本文以2018—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根据本地区环保税税率与周边地区环保税税率的关系,将31个省区分为“税率高地”和“税率洼地”两类区域,并在剔除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污染工业外迁混杂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带有空间滞后项的贝叶斯面板回归模型分别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对“税率高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出效应,对“税率洼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入效应。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的实施对于本地污染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第二,本地环保税率与周边省区环保税税率的不同确实会促使污染工业企业向环保税率低的地区迁移,即“税率高地”向周边迁出,周边向“税率洼地”迁入;第三,“税率洼地”环保税税率的提高,会对其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和高污染工业企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均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第四,“税率高地”地区的环保税率对本地高污染工业还未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效应。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环保税法在制定和实施中的存在税率设置不够清晰明确、缺乏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监测机制、环保税收益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因而,本文建议(1)在设计环保税的计算规则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的社会成本、治理成本,特别是不同主体的污染治理或防范成本,区分不同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计税办法。(2)在征管体制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税务与环保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环保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以加强污染排放量监测工作,并加强对监测主体的资源支持和责任约束。(3)在收益分配和使用方面,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权分配收益并专门用于环保支出。此外,应当将环保税的征管裁量权主要赋予地方政府,鼓励其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适当的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林诗瑄[2](2021)在《减税降费背景下广东省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税收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财政支出呈现刚性特征,并且会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和职能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因此地方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对保证地方政府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全面施行减税降费政策,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减轻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然而,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也直接对地方税收收入产生了影响。在短期内,这一政策势必会对一部分税收质量不佳的地方政府的财政供给能力造成挑战,所以通过对减税降费背景下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进行研究,挖掘出当下地方税收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方能为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反映我国的经济走势和方向。自减税降费政策出台以来,广东省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2019年广东全省减税降费规模超过3000亿元。但是,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属2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缩影,也增强了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研究对象的差异性。为了掌握当下广东省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具体情况,本文根据影响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四大因素,并结合指标选取的三大原则,构建了拥有5项准则层,14个指标的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评估体系。论文采用客观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将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运用,依据因子综合得分的聚类结果,把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划分为5个等级:广州、深圳属于第一等级,珠海、东莞属于第二等级,汕头、阳江、韶关、清远、佛山属于第三等级,揭阳、云浮、中山、河源、肇庆、惠州、湛江、江门、潮州属于第四等级,而梅州、茂名、汕尾则属于第五等级。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从税源结构、税收与经济协调性、税收增长和税种结构这四个层面展开综合分析,发现全省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税收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税源质量差异大;第三,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第四,尚未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地方税制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六大政策建议:一是要充分利用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要提升税收征管和服务水平;三是通过加强区域间合作,增大税源总量;四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税源质量的整体提升;五是要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六是要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细化到各市,本文选择按照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地域分布对21个地级市进行分类分析,先找出问题,再结合各市实际提出政策建议。针对珠三角各市存在的第三产业税负重和缺乏新兴税源导致的税收增长动能不足问题,首先要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向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其次要寻找经济新突破,培植新税源;针对东翼各市存在的地方税源规模收缩,缺乏支柱型产业和税源与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首先要培育支柱型产业,涵养优质税源,其次要利用税收政策促进税源与经济相协调;针对西翼各市存在的税源结构不合理和税收增长乏力问题,首先要依托自身优势产业,优化税源结构,其次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针对山区各市存在的税源分布分散且质量不高、缺乏支柱性工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税种结构不合理,资源税占比过高这3大问题,首先要树立税源意识,其次要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最后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对资源税的依赖。

刘艳[3](2020)在《征管体制改革背景下税收征管效能研究 ——以S市税务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7月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新一轮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拉开帷幕,分设24年的国税地税重新合并。这次改革涉及到机构重组、人员整合、经费拨付等人、财、物、事诸多变革与利益调整,改革力度难度之大,前所未有。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基本上实现了理顺权责关系,降低纳税成本,提高征管能力的预期目标。但如何持续稳步提高税收征管效能,提升办税服务质量,却是基层税务机关必须严肃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税收征管效能为研究对象,基于税收征管质量5C监控评价体系,从税收征管质量、税收征管能力、税收征管成本和纳税人评价四个方面建立13个核心指标,应用服务型政府理论和政务流程再造理论,对S市税务局进行实地调查研判。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本轮征管体制改革后,S市税务局的税收征管质量和纳税人满意度较改革前有了显着提升,税收征管能力保持平稳,单位税收征管成本明显下降。但尚且存在机构设置不够科学,内设机构过多,派出机构属地化管理;人员整合后未合理分流,干部老龄化严重且临聘人员占比过高;基层一线人才流失严重,整体业务素质偏低;执法考核体系不完善,执法随意性强;信息系统重建设轻应用,共享和兼容不足等问题阻碍税收征管效能的持续提升。为了更好地提高税收征管效能,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遵从度,税务系统应当通过流程再造,以纳税人需求为出发点,优化组织机构,再造业务流程,提高行政运行效率;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为导向,优化服务方式,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以提升征管能力为抓手,提高税务人员素质水平,拓展税收数据共享应用;以提高纳税人遵从度为落脚点,严格执法考核,强化事中事后管理,最终实现税收征管效能的持续提升。

王勇[4](2020)在《我国宏观税负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和企业所承担的整体税负水平,通常用一段时间内(一般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收入与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偏高,企业要求减税降费的呼声日益强烈,我国政府随即实施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减税降费规模超过了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了2%。随着这两年的减税降费,我国的宏观税负不断下降,但是仍有人认为当前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较高,企业税收负担较重。从理论上讲,存在一个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因此有必要研究当前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有没有达到最优水平以及宏观税负规模和结构的优化情况。宏观税负的核心问题就是税收问题,体现的是政府对社会财富的集中能力和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本文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与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内生经济增长模型—barro模型推导出了计算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的公式,其次对我国1998年-2018年这二十一年的基础经济数据进行整理,运用索罗残差法、永续盘存法推导出计算最优宏观税负水平所需要的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计算出我国当前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为22.4%,与我国三种口径宏观税负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得出我国当前宏观税负水平是偏高的;然后从大、中、小三个口径对我国的宏观税负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宏观税负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

邱国庆[5](2020)在《中国财政分权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区域创新的重要性尤其凸显。因此,未来政府如何进一步增强区域创新活力成为学界和决策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制定创新战略和引领创新发展,塑造创新环境和提供创新服务,积极为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财税保障。可见,创新不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值得关注的是,具有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特征的中国财政分权制度能够深刻地影响政府行为决策。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提供了一个更加规范科学的制度平台,有效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不仅仅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且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制度激励。可见,财政分权能够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刺激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本辖区的经济发展。那么,创新活动作为区域发展的一种重要经济行为,是否会受财政分权制度的影响呢?然而,目前的已有研究文献却很少关注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鉴于此,研究中国财政分权的区域创新效应,探究地方财政行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理,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围绕“中国财政分权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这一核心研究问题,通过对话相关理论、描述特征事实和实证检验,主要探讨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和“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等三个主要问题。本文的理论研究表明:(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模型表明,以财政分权制度为背景,经济相对分权对地方政府实施区域创新政策效果具有负面影响,但政治相对集权弱化了经济分权的负面效应。(2)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行为构成约束和激励,地方财政行为波动成为影响区域创新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财政科技投入、科技事权划分、地方税收和土地财政成为影响区域创新效果的关键所在。(3)中国财政分权的影响导致了区域创新存在“竞优”效应,政府间会以相邻或周边地区创新水平为标尺展开“为创新而竞争”。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层面的数据,主要运用固定或随机面板计量模型、中介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别检验中国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分权激励机制确实改善了区域创新活动效果,且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表现显着,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着。(2)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财政分权强度低于门槛值时,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显着,当财政分权强度跨越门槛值后,对区域创新产生显着地促进作用。(3)基于地方财政行为视角,财政分权激励机制对区域创新存在显着中介效应,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向地方下放创新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以及地方税收努力程度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遮掩效应”现象。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激励机制对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与全国层面保持一致,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不显着。(4)区域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相邻或者周边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集聚效应。东、中和西部地区创新也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东部沿海地区及部分中部地区处于“高—高”空间分布形式。然而,处于“低—高”和“低—低”区域的大部分是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5)中国财政分权的影响导致了区域创新的“竞优”效应,会因地区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应。东、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具有空间“竞优”效应,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空间“逐底”现象。本研究对未来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和推进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财政分权改革与区域创新发展可实现双赢。首先,推进区域创新的财政分权激励体制应围绕着官员治理、制度设计、人民主权和监督机制进行改革和优化。其次,区别于以往推进区域创新政策模式,新时期推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政策选择应引入财政治理的新思维,运用财政政策推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未来应重点扩大创新领域财政支出规模,完善科技“双向”分权体制,规范地方税收行为和约束扩张性土地出让行为的政策建议。最后,以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统筹财政与人才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和空间规划等方面,促使财政领域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共同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谭飞[6](2019)在《基于收入分配公平视角的税制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事关社会公平,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基石。自由市场并不必然带来公平的收入分配,即使是完善的市场机制也可能会产生难以接受的巨大收入差距。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90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提升至28228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隐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创纪录的0.491。尽管近十年来收入分配差距呈微弱的下降趋势,但基本维持在0.46以上的高警戒水平,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分化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的不满,成为当前公共政策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要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税收制度大有可为,而税制结构的完善又是重中之重。通过税制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有利于减少贫困,有利于改善不同收入等级的差距,同时还能把资源配置得更加合理,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压力。然而,目前我国以货劳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我国经济转型速度太快,而税制结构调整的步伐较慢,这使得间接税和直接税占我国税收的比例失调。具体表现在税种设置不合理、税系结构不合理、地方税体系建设不成型。进入新时代以来,共同富裕的理念不断强化,有学者认为如果要让社会更加和谐、公平、公正,必须缩小不同家庭间的收入差距,也就是说政府要想办法优化收入分配,调整税制结构,进一步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视角出发,使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税制结构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对比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结构演变趋势并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推动我国现阶段税制结构优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希望能达到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如何构建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税制结构,本论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具有哪些理论与实践意义,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作简要评述。第2章主要阐述了收入分配、税制结构及税制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和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搭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详细介绍了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国税制结构的演进及规律,并从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第4章主要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当前的所得税、财产税、货劳税对要素收入份额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分区域探讨要素收入分配的差异。第5章实证分析了我国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整体效应,同时运用非参数可加模型探讨了我国税制结构对不同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差异性,为税制结构的优化提供更为精准的实证支撑。第6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的现状,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的税制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及收入分配效应。根据税制结构国际比较经验和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结果,分析了当前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政策建议打下坚实基础。第7章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税制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和改革建议。第8章对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税制结构的优化进行了展望。通过对实证和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整体不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现行各税类和税种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上确实与理论预期存在较大的落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货劳税内部不同税种的收入调节作用有正有负,但对收入格局的整体影响为负。其中,增值税对要素收入分配和居民收入分配均表现出明显的累退性,消费税和营业税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表现不一,但整体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第二,企业所得税不管是对居民收入分配还是对要素收入分配都表现出一定的累进性,即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影响积极,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则表现出一定的累退性,尽管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异性,但总体上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2019年1月开始执行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其收入分配效果还有待观察。第三,财产税和其他类税尽管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有利于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调节效果,但受课税范围、规模所限,调节功能基本缺失。基于以上三点主要结论,本文提出优化税制结构的主要对策有:第一,降低货劳税比重,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货劳税体系。降低货劳税比重是当前实现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主要方向。要继续简并降低增值税税率,完善抵扣链条,避免重复征税影响减税降费的效果。要加大消费税改革,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优化税率,适当提高奢侈品消费和资源耗费型消费行为的税率,加强对非生活必需品消费税的征管力度。第二,逐步提升所得税比重,强化其收入分配功能。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应尽快完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制度,加大对资本性收入的课税力度,适当降低劳动所得课税税率,减少税率等级,维持工资薪金课税的最高边际税率,逐步扩大专项支出抵扣范围和力度,加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企业所得税方面,应主要着眼于扩大承担大量就业的中小企业的成本费用扣除项目、范围与比例,加大投资抵免的范围与力度,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第三,完善财产税,适时推出房地产税。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逐步推进”的基本方略适时推出房地产税,同时探索如何加大对社会存量财富的征税力度,提高财产税在国家税收收入中的占比。本论文试图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税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其可能的创新点有:第一,本文同时探讨了税制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和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分析了税制结构对区域收入分配影响的异质性。本文利用2003年至2016年国内30个省份的数据,不但研究不同税种在不同地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还尝试探讨了税制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税制结构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成果。第二,本文在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非参数可加模型创新性地开展了税制结构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效果非线性的实证分析,一改诸多学者使用线性模型分析收入分配过程中税制结构作用的做法,研究工具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由于收入分配问题的复杂性和收入数据的隐蔽性,官方公布的可查的统计数据十分有限,对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本文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因缺少足够的微观收入数据和税收数据,文中实证分析没有直接落实到个人或家庭层面,最后的结论是建立在宏观数据基础之上,使得研究价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离预定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第二,本文的研究范围还需进一步拓展,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还不够丰富、成熟。本文主要从税制结构对居民整体收入分配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尽管也分区域进行了分析,但没有从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范围不够全面。本文主要使用了非线性模型,但未能充分探讨该模型测算结果的可靠性,分析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由于数据收集难度较大,本文对各税种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全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五种主要税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其他税种较少涉及。另外,由于写作时限的原因,缺乏近年来“营改增”、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效果的研究。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周美彤[7](2019)在《中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土地财政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建设资金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如果不改变土地财政诸多弊端,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阻碍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扭曲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寻租和腐败的政府行为以及导致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影响我国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如何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确保地方政府保持足够的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土地财政问题虽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或实证层面都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土地财政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入手,提出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给出解释并得出结论。首先,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土地财政进行界定,通过数据对土地财政的构成和结构进行对比和分析。其次,从财政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入手研究制约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制度因素。第三,运用实证研究,分析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来考察经济增长,探讨土地财政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积极影响;从寻租和腐败的政府行为等角度,分析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阻碍作用。最后,结合我国的国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解决土地财政困难提出了政策建议。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二、三章为对土地财政相关理论、土地财政现状分析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第四、五、六章利用全国范围的时间序列建立VAR模型,并选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区域进行计量分析;第七、八章对影响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制度因素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不同地区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趋同的特点。具体来说,一方面,利用脉冲响应分析法建立土地出让与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就业人数之间的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出了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30个省份的数据,将我国的30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建立了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必须从我国实际经济发展阶段出发,明确我国土地财政对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深刻认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原理和机制。土地财政作为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总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同样经济增长也会反作用于投资,影响土地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强度。因此,理性规划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将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陈海林[8](2019)在《政府分权、财政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隐性经济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我国的隐性经济规模也不容忽视,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隐性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在10%20%之间,其绝对规模仍然较大。隐性经济对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隐性经济对地区腐败、税收流失、收入不平等以及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已有研究大多关注政府管制、税收负担和失业等因素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缺乏对影响隐性经济的体制性因素的分析。本文从纵向政府分权和横向政府竞争两个维度出发,对影响我国地区隐性经济规模的体制性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从抑制地区隐性经济的视角,为完善我国政府间的分权和竞争关系提出政策建议。全文运用多种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利用多种方法对我国全国及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进行测算,从而准确分析我国隐性经济的规模、原因和影响;二是对我国政府分权对地区隐性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三是检验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模式特征、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四是识别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模式特征,并分析其对隐性经济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在全面检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治理隐性经济的视角出发,对完善我国政府分权体制,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第一章对政府分权、财政竞争与隐性经济这三个核心解释变量进行界定,并据此确定本研究的维度,即,从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的视角研究政府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与机制,从财政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的视角研究财政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与机制。然后,从税收遵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财政分权理论和政府竞争理论等理论出发,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后还结合隐性经济的定义及相关理论分析了隐性经济可能的成因与影响,税收负担、税制体系复杂程度、税制结构、政府管制力度、政府分权、腐败水平、失业率水平、农村劳动力规模、正规收入水平和经济开放度都是隐性经济的可能成因,同时,隐性经济也会影响地区能源消耗量、正规经济增长率、劳动参与率以及收入不平等程度。第二章梳理了本研究的制度背景并分析了政府分权、财政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首先,根据中国式政府分权“政治集权、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的特点,从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两个维度梳理了我国政府分权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我国政府分权的特点。其次,对我国政府分权和财政支出竞争、税收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中国式政府分权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支出竞争与税收竞争形成提供了动力和制度土壤,从而理顺了政府分权与财政竞争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分权和财政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本文的理论假说。具体来说,从政府分权的“效率效应”和“威慑效应”出发,分析了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腐败机制、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和市场化机制;从财政竞争的“外溢效应”和“要素流动效应”出发,分别分析了财政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外溢效应机制和要素流动效应机制,此外,还分析了税收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税负效应”机制。第三章利用多种方法对我国全国及各地区历年隐性经济规模进行测算。通过对现有隐性经济规模测算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利用货币需求法和DGE模型法对我国19782017年间的历年隐性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利用微观收支差异法、MIMIC模型法和DGE模型法三种方法对我国30个省1995-2016年间的历年隐性经济规模进行测算。各类方法的测算结果虽然不同,但都展现出了相似的趋势,且差异不大,其中,从时间发展趋势上来看,我国隐性经济规模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特点来看,东部地区隐性经济规模最低,西部隐性经济规模最高。此外,MIMIC测算结果还显示税收负担、税制复杂程度、政府管制力度、失业率、农业部门就业人数、腐败以及经济开放水平都是隐性经济规模扩大的原因,而税制结构(直接税占比)、财政自由度和收入水平提高都可以抑制隐性经济规模。此外,隐性经济规模扩大还会显着增加地区能源消耗、GDP增长率和收入不平等,同时降低地区劳动参与率。第四章从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两个维度出发,对我国政府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梳理我国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的制度变迁历程,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财政自由度和税收分权四个维度对财政分权进行度量,并从地区公务员人数和行政审批事项数出发,构建总体行政分权指标和行政审批分权指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可以有效降低隐性经济规模,并提高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但是财政分权对腐败的影响并不确定。利用1995-2016年间的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分权、总体行政分权和行政审批分权都扩大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财政收入分权、税收分权和财政自由度则显着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腐败效应、公共治理效益和市场化效应都是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影响地区隐性经济规模的作用机制,但不同分权形式的影响又有所差异。第五章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中国式政府分权为地方政府之间开展财政支出竞争提供了制度空间和激励机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都呈现出显着的“逐顶竞争”态势。利用我国199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竞争显着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和社会性财政支出竞争都显着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但维持性财政支出竞争并未对隐性经济产生显着影响。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效应和资本要素流动效应是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支出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重要作用机制。第六章对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财政收入集权、财政支出分权的体制下,地方政府之间的宏观税负也呈现出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预算约束和财政压力的制约下,地方政府之间并未出现税收“逐底竞争”的情况。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竞争显着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进一步发现,企业所得税竞争和间接税竞争也对隐性经济产生了同样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通过增加地区实际宏观税负水平,显着扩大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显着提高了地区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并因此而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税收竞争通过为地区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力保障,可以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创造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从而降低隐性经济规模。最后,本文根据上述分析分析结果,从完善财税体制、抑制隐性经济规模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优化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划分;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优化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竞争;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等。

谢芬芳[9](2019)在《湖南省GDP税收含量低的经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地区GDP税收含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湖南省GDP税收含量不高是由多种因素所影响的,其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税源结构、纳税人结构、地区GDP质量等方面。湖南省只有不断改善这些经济影响因素,才能真正实现税收经济协调发展。

周强[10](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央地财政关系》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又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将时代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凝练到一个规范的体系中。治理现代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二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又有三个内在要求:一是政策科学化,二是政策民主化,三是执政法治化。治理现代化最终将体现为“人”的现代化。本文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央地财政关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财税制度是国家政权基石。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体制改革放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位置。央地财政关系是财政制度的核心,它同国家结构密不可分,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对应不同的央地财政关系,财政权力的集中程度各有不同,各有优劣。当今世界的趋势是不同国家结构下的央地财政关系有趋同的倾向,即原先财政集权的国家逐渐分权,原先分权的财政联邦制国家的中央政府财权有扩大趋势。在我国,对于“集权与分权”的思考长期存在着模糊而二元对立的思考。本文在分析“集权-分权”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适度分权的思路。20世纪70年代,由蒂伯特、马斯格雷夫、布坎南等学者开创形成了经典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随着公共选择理论兴起,在结合了经济全球化和大批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其中包括用来描述解释中国经验的多种“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本文认为中国式联邦主义有其合理性,但也有部分特性只具有过渡期特征。本文梳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央地财政关系,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分封建土的契约领主制(准财政邦联制),二是秦至晚清的中央集权-郡县制,三是从民国开始形成的现代国家财政制度。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阶段,存在“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央地财政关系困局。本文论述了分析央地财政关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如国家结构理论、财政联邦制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转移支付效应理论等。借用这些理论,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当代央地财政关系的现状。包括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制、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系、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分析了央地财政关系中尚存在的问题,包括财权事权界定不清、财政自主权的二元结构、分税制及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足。第四章重点讨论了财政集权与分权背后的考量因素,用人民的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可有效界定最优的“集权-分权”程度与范围,进而避免“治乱循环”的窠臼。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人事任命权重的财政分权指标,再运用现有最优财政分权度方法,可以更接近对全社会发展最有利的财政分权程度。对于中央政府提出的“分档分类分区域”确定中央分担比例的事权财权划分方案,本文提出了按“人均实际获得公共服务”为指标,按国家基准进行与各省逐个确定中央分担比例的改进方案。本文对现有分税制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宏观税负进行了测量,对国际上提出的税收痛苦指数进行了修正。用OLS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过去20年中央-省级转移支付制度的实际效应进行测算。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央对省一级转移支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中央对省一级转移支付对当地人均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各省经济增长效应不显着,对人均收入提高效果显着,对不发达地区人均所得提高的效应要大于对发达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人均所得的提高效应比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明显。此结果也为精准扶贫提供了佐证和思路。第五章选取了七个国家分析其央地财政关系,其中涵盖了发达国家(英、美、德、法、日)、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印度)、东方儒家文化国家(日本)、转型国家(俄罗斯)、人口大国(印度)等。在五个发达国家中,各自因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央地财政关系又各有侧重。英国有着悠久的地方分权历史,美国有标准的现代财政联邦主义,法国是发达国家中单一制国家的代表,德国因其历史原因,呈现一种高度合作的财政联邦制,日本在高度财政集权的框架下实践着清晰的央地财政分权。这些国际经验表明,央地财政关系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套方案,而必须是结合本国政治传统和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的设计。第六章对我国的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我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环境税的产生
        1.2.2 环境税的发展历程
        1.2.3 环境税的效应研究
        1.2.4 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
        1.2.5 我国环保税法的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行性分析
    1.5 创新点
第2章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大气污染规制
        2.1.2 环保税
        2.1.3 环保税法的效应
    2.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
        2.2.1 大气污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大气污染导致外部性问题——基于外部性理论
        2.2.3 大气污染外部性问题的矫正——庇古税与科斯定理
        2.2.4 庇古税规制大气污染的目的——基于社会成本理论
    2.3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作用机理
        2.3.1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的作用机理
        2.3.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问题
    3.1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3.1.1 全球大气污染的趋势和现状
        3.1.2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3.1.3 大气污染的危害
    3.2 大气污染规制的现状
        3.2.1 大气污染规制的国际现状
        3.2.2 大气污染规制的中国现状
    3.3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困境
        3.3.1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
        3.3.2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困境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
    4.1 环保税法对PM_(2.5)的减排效应——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
        4.1.1 研究方法
        4.1.2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估计结果
        4.1.3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4.1.4 结果与讨论
    4.2 环保税法的PM_(2.5)减排效应—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
        4.2.1 研究方法
        4.2.2 2018、2019 年省级工业类PM_(2.5)排放清单数据估计结果
        4.2.3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估计结果
        4.2.4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4.2.5 结果与讨论
    4.3 环保税法对PM_(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研究
        4.3.1 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标构建
        4.3.2 中国省区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研究
    5.1 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
        5.1.1 理论分析与假设
        5.1.2 计量模型及变量说明
        5.1.3 基准回归结果
        5.1.4 稳健性检验
        5.1.5 机制检验
        5.1.6 结果与讨论
    5.2 环保税法对企业迁移的影响效应
        5.2.1 理论假设
        5.2.2 实证过程
        5.2.3 贝叶斯回归结果
        5.2.4 安慰剂检验
        5.2.5 机制检验
        5.2.6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环保税法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
        6.1.2 环保税法经济效应的研究结果
    6.2 对策建议
        6.2.1 计税方法合理化设置
        6.2.2 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机制的完善建议
        6.2.3 收益分配和使用机制的优化路径
        6.2.4 环保税法与其他大气污染规制的配合机制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致谢

(2)减税降费背景下广东省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方税收收入
        2.1.2 可持续增长
        2.1.3 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
        2.1.4 减税降费
    2.2 理论基础
        2.2.1 减税理论
        2.2.2 税收经济观
        2.2.3 税负理论
第3章 广东省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的现状分析
    3.1 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3.1.1 经济总量分析
        3.1.2 经济增长速度分析
        3.1.3 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3.2 地方税收收入基本情况
        3.2.1 各市税收绝对值比较分析
        3.2.2 各市税收增长率比较分析
        3.2.3 各市税收结构比较分析
    3.3 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能力现状综合分析
        3.3.1 税收负担率比较分析
        3.3.2 税收弹性系数比较分析
第4章 减税降费背景下广东省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估指标
        4.1.3 评估方法的选择
    4.2 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说明
        4.2.2 数据预处理
        4.2.3 主成分分析
        4.2.4 因子分析
        4.2.5 聚类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东省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存在的问题
    5.1 全省普遍存在的问题
        5.1.1 税收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5.1.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税源质量差异大
        5.1.3 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
        5.1.4 尚未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地方税制体系
    5.2 各市存在的问题
        5.2.1 珠三角地区
        5.2.2 东翼地区
        5.2.3 西翼地区
        5.2.4 山区地区
第6章 提高广东省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政策建议
    6.1 针对全省的政策建议
        6.1.1 充分利用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6.1.2 提升税收征管和服务水平
        6.1.3 通过加强区域间合作,增大税源总量
        6.1.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税源质量的整体提升
        6.1.5 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
        6.1.6 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6.2 针对各市的政策建议
        6.2.1 珠三角地区
        6.2.2 东翼地区
        6.2.3 西翼地区
        6.2.4 山区地区
参考文献
致谢

(3)征管体制改革背景下税收征管效能研究 ——以S市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行政效能及相关概念
        2.税收征管效能
    (二)理论基础
        1.服务型政府理论
        2.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历程及其对征管效能的影响
    (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
        1.中央财政吃紧,分税制探索中运行
        2.国地税分设,中央地方事权财权重新划分
    (二)2016年国地税深度合作
        1.国地税“各自为政”不适应新的征管格局
        2.合作不合并,呈现税收征管“新常态”
    (三)2018年国地税合并
        1.合并共识已达成,改革呼声强烈
        2.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社保费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四)历次改革对征管效能的影响
        1.分税制改革增加了税收征纳成本
        2.国地税合作税收征管效能显着提高
        3.机构合并实现征纳双方降本增效的双赢
三、税收征管效能评价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基本情况
        1.S市税务局局情介绍
        2.评价指标的选择
        3.分析方法的确定
    (二)实证分析结果
        1.税收征管质量相对提升
        2.税收征管能力水平保持平稳
        3.单位税收征管成本明显降低
        4.纳税人改革满意度较高
四、阻碍税收征管效能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机构设置不够科学
        1.内设机构过多导致行政效率降低
        2.属地管辖模式下征管资源配置失衡
    (二)纳税服务意识薄弱,纳税人满意度不高
        1.服务理念落后
        2.一线税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
        3.“职能型”的办税分区不合理
    (三)事后监管缺位导致纳税人遵从度不高
        1.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薄弱
        2.纳税人违法成本过低
        3.综合查补能力不足
    (四)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1.公务员占比过低且老龄化严重
        2.干部缺乏主观能动性
        3.领导岗位人数过剩,青年干部晋升难
    (五)重建设轻应用导致信息化建设依旧薄弱
        1.部分系统功能实用性不强
        2.系统频繁更换导致征管数据缺失
        3.硬件的投入落后于软件开发水平
        4.系统问题综合运维能力不足
五、提升税收征管效能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组织机构,提高运行效率
        1.精简内设机构数量,减少横向业务壁垒
        2.调整派出机构职能,弱化属地管理模式
    (二)打造让纳税人满意的服务机关
        1.完善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保障机制
        2.培养纳税服务意识,创新纳税服务模式
        3.全面推行网上办税和自助办税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纳税人遵从度
        1.推行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
        2.再造管理员岗责,降低执法风险
        3.完善执法考核体系,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4.引导税务中介机构规范执业
    (四)激励和发挥税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优化人员结构,探索人才退出机制
        2.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干部培训
    (五)拓展数据共享及应用,提升税收信息化水平
        1.健全信息化归口管理制度
        2.推进税收数据标准化建设
        3.拓宽第三方数据共享领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我国宏观税负的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1.2.2 国内文献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宏观税负相关理论
    2.1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2.2 宏观税负水平
    2.3 最优宏观税负水平
        2.3.1 税收收入最大化(拉弗曲线)
        2.3.2 经济增长率最大化
        2.3.3 福利最大化
    2.4 宏观税负结构
        2.4.1 直接税与间接税
        2.4.2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2.5 税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2.6 经济增长模型
        2.6.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6.2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2.6.3 巴罗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章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测度
    3.1 我国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的测度
        3.1.1 模型的设定
        3.1.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1.3 确定最优宏观税负水平
    3.2 我国实际宏观税负水平的测度
        3.2.1 我国小口径宏观税负的测度
        3.2.2 我国中口径宏观税负的测度
        3.2.3 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的测度
    3.3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优化分析
    4.1 小口径宏观税负的优化分析
        4.1.1 小口径宏观税负的构成
        4.1.2 小口径宏观税负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
    4.2 中口径宏观税负的优化分析
        4.2.1 中口径宏观税负的构成
        4.2.2 中口径宏观税负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
    4.3 大口径宏观税负的优化分析
        4.3.1 大口径宏观税负的构成
        4.3.2 大口径宏观税负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
    4.4 小结
第五章 宏观税负优化的政策建议
    5.1 继续实行减税政策,深化税制改革
    5.2 规范非税收入,清理不合理收费
    5.3 规范政府性基金
    5.4 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财政分权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的相关研究
        2.1.2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
        2.1.3 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的相关研究
        2.2.2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
        2.2.3 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财政分权
        3.1.2 中国财政分权
        3.1.3 区域创新效应
        3.1.4 政府行为
    3.2 理论基础
        3.2.1 公共品理论
        3.2.2 外部性理论
        3.2.3 公共选择理论
        3.2.4 委托代理理论
    3.3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直接效应假说
        3.3.1 模型设定
        3.3.2 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
        3.3.3 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3.4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中介效应假说
        3.4.1 财政科技投入与区域创新
        3.4.2 科技事权划分与区域创新
        3.4.3 地方税收与区域创新
        3.4.4 土地财政与区域创新
    3.5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空间效应假说
        3.5.1 基本假设
        3.5.2 理论模型建立
        3.5.3 理论模型推导
        3.5.4 理论模型结论
    3.6 小结
第4章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现状考察
    4.1 财政分权的现状考察
        4.1.1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调整历程
        4.1.2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演变的基本特点
        4.1.3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状况
    4.2 创新水平的现状考察
        4.2.1 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历程
        4.2.2 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
        4.2.3 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状况
    4.3 政府财政行为的现状考察
        4.3.1 财政科技投入规模状况
        4.3.2 科技事权划分状况
        4.3.3 宏观税负水平状况
        4.3.4 土地财政依赖程度状况
    4.4 小结
第5章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直接效应
    5.1 模型、变量与数据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选取
        5.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2 实证发现及原因分析
        5.2.1 全国层面实证结果与分析
        5.2.2 分地区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3.1 基于收支自主权指标检验
        5.3.2 基于税收分成率指标检验
        5.3.3 基于市场化进程指标检验
        5.3.4 基于专利强度指标检验
        5.3.5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检验
        5.3.6 基于分时间段检验
    5.4 扩展性讨论:门槛效应检验
        5.4.1 门槛模型设定
        5.4.2 门槛值估计及区间划分
        5.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4 基于收入自主权指标检验
    5.5 小结
第6章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中介效应
    6.1 模型、变量与数据
        6.1.1 模型设定
        6.1.2 变量选取
        6.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6.2 实证发现及原因分析
        6.2.1 全国层面实证结果与分析
        6.2.2 分地区实证结果与分析
    6.3 稳健性检验
        6.3.1 基于专利强度指标检验
        6.3.2 基于收入自主权指标检验
    6.4 小结
第7章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空间效应
    7.1 方法与模型
        7.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7.1.2 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7.1.3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方法
    7.2 空间权重矩阵设计
        7.2.1 邻接权重矩阵
        7.2.2 经济权重矩阵
        7.2.3 距离权重矩阵
    7.3 实证分析
        7.3.1 空间相关性分析
        7.3.2 空间计量模型检验
        7.3.3 实证发现及原因分析
    7.4 稳健性检验
        7.4.1 基于创新产品转化指标检验
        7.4.2 基于收入自主权指标检验
    7.5 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8.1.2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推动区域创新的财政分权改革方向
        8.2.2 推动区域创新的财政政策选择
        8.2.3 推动区域创新的财政与其他配合改革
    8.3 未来的扩展性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基于收入分配公平视角的税制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与作用
        1.2.2 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1.2.3 税制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1.2.4 税制结构的选择与优化
    1.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收入分配与税制结构的理论基础
    2.1 收入分配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
        2.1.2 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2.1.3 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2.1.4 皮凯蒂的收入分配理论
    2.2 税制结构理论
        2.2.1 税收分类理论
        2.2.2 税制结构模式选择理论
    2.3 税制结构调节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2.3.1 货劳税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
        2.3.2 所得税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
        2.3.3 财产税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
    2.4 税制结构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2.4.1 货劳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2.4.2 财产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2.4.3 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3章 我国税制结构的演进与现状
    3.1 我国税制改革历程
        3.1.1 计划经济时期
        3.1.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
        3.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3.2 我国税制结构的演进
        3.2.1 货劳税的结构变化
        3.2.2 所得税的结构变化
        3.2.3 财产税的结构变化
    3.3 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
        3.3.1 货劳税内部结构
        3.3.2 所得税内部结构
        3.3.3 财产税内部结构
        3.3.4 直接税、间接税结构
第4章 税制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4.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4.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4.2.1 模型构建
        4.2.2 变量选择
        4.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相关检验及估计方法
    4.4 税制结构对劳动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4.4.1 解释变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4.4.2 控制变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4.5 税制结构对资本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4.5.1 解释变量对资本收入份额的影响
        4.5.2 控制变量对资本收入份额的影响
    4.6 税制结构对区域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4.6.1 货劳税的影响
        4.6.2 所得税的影响
        4.6.3 财产税的影响
    4.7 实证小结
第5章 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5.1 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效应分析
        5.1.1 模型设计
        5.1.2 变量设定
        5.1.3 数据处理
        5.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 税制结构对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非参数可加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5.2.2 模型构建、变量设定与检验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 实证小结
第6章 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税制结构的问题
    6.1 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比较
        6.1.1 发达国家税制结构的演进与现状
        6.1.2 发达国家税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比较
    6.2 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结构比较
        6.2.1 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的现状
        6.2.2 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比较
    6.3 我国税制结构现存的问题
        6.3.1 税制结构未能更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6.3.2 税制结构未能充分发挥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第7章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税制结构优化路径
    7.1 税制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
        7.1.1 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税制结构优化的基本理念
        7.1.2 以打造均衡的“双主体”为税制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
        7.1.3 以构建合理的要素收入分配和区域收入分配机制为着力点
    7.2 税制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
        7.2.1 货劳税的调整与完善
        7.2.2 所得税的调整与完善
        7.2.3 财产税的调整与完善
    7.3 推进其他配套措施的完善
        7.3.1 建立第三方信息披露制度
        7.3.2 加强税收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个人收入信息体系
        7.3.3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税收征管能力和法治化水平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土地财政的定义
        1.2.2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效应
        1.2.3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1.2.4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1.2.5 影响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制度因素
        1.2.6 治理土地财政问题的对策研究
        1.2.7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1.3 基本内容与方法
        1.3.1 基本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土地财政研究相关的理论
    2.1 财政分权理论
        2.1.1 财政的分权与集权理论
        2.1.2 财政联邦主义
        2.1.3 分权俱乐部理论
    2.2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理论
        2.2.1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2.2.2 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2.2.3 经济发展阶段论
        2.2.4 非均衡增长理论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
        2.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3 内生增长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地财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土地财政范围的界定
        3.1.1 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3.1.2 与土地相关税收收入
        3.1.3 与土地相关的其他收入
    3.2 全国范围内土地财政收入的估算
        3.2.1 土地出让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3.2.2 与土地有关的税收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3.2.3 全国土地财政的总规模和结构
    3.3 分区域土地财政收入估算分析
        3.3.1 各区域土地财政收入绝对规模与结构扩大趋势明显
        3.3.2 各区域土地财政收入相对规模和结构差异较大
    3.4 土地财政中土地出让收入的支出安排
    3.5 土地财政的运行机制
        3.5.1 国有土地的储备机制
        3.5.2 通过协议方式获得非经营性GDP最大化
        3.5.3 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经营性收入最大化
        3.5.4 土地出让收入分配和支出中的“重建设、轻民生”
    3.6 我国经济增长中与土地财政相关的问题分析
        3.6.1 从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效应分析
        3.6.2 从工业化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3.6.3 从城市化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3.6.4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分析
        3.6.5 从制度因素的作用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4.1 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4.1.1 全国范围内土地财政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
        4.1.2 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性
        4.1.3 短期土地财政的波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4.1.4 长期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影响
    4.2 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
        4.2.1 生产者行为
        4.2.2 消费者行为
        4.2.3 土地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效应
    4.3 短期全国范围内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4.3.1 研究对象、模型设定、数据选取与指标解释
        4.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3 实证过程与分析
        4.3.4 脉冲响应分析
        4.3.5 研究结论
    4.4 长期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区域性差异
        4.4.1 模型的设定
        4.4.2 数据的选取
        4.4.3 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援助之手
    5.1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工业化和城市化
        5.1.1 工业化发展水平
        5.1.2 工业化与土地财政
        5.1.3 城市化发展水平
        5.1.4 城市化与土地财政
    5.2 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
        5.2.1 逻辑基础
        5.2.2 研究模型的设定
        5.2.3 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5.3 土地财政对工业化的影响效应
        5.3.1 影响机制
        5.3.2 土地财政对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5.4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的影响效应
        5.4.1 影响机制
        5.4.2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掠夺之手
    6.1 土地财政引发企业的寻租行为
        6.1.1 构建寻租的数学模型
        6.1.2 对模型进行分析
        6.1.3 模型的结论
    6.2 土地财政引发政府的腐败行为
        6.2.1 土地财政引起的土地违法行为
        6.2.2 土地财政对政府腐败行为的影响机制
        6.2.3 土地财政造成征地与补偿问题
    6.3 土地财政引发各种风险
        6.3.1 构建风险的层次分析法(AHP)的模型
        6.3.2 土地财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6.3.3 土地财政的中警风险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影响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制度因素
    7.1 制约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财政制度基础
        7.1.1 财政包干制(1980-1994 年)
        7.1.2 分税制(1994 年-至今)
        7.1.3 分税制改革与土地财政
    7.2 制约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土地制度根源
        7.2.1 地租理论与土地财政
        7.2.2 土地财政与土地征用制度
        7.2.3 土地财政与土地出让制度
    7.3 制约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官员考核机制
        7.3.1 官员的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7.3.2 竞争型政府的压力
        7.3.3 土地财政与官员考核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按三大区域分析
        8.2.2 深入认识制度因素的影响效应
        8.2.3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和债务风险
        8.2.4 确保土地财政的健康发展
        8.2.5 合理选择土地财政的转型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政府分权、财政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政府分权
        二、财政竞争
        三、隐性经济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税收遵从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
        三、财政分权理论
        四、政府竞争理论
    第三节 隐性经济的成因与影响
        一、隐性经济的成因
        二、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 制度背景与机制分析
    第一节 政府分权体制的演变历程
        一、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演变历程
        二、我国行政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中国式政府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竞争
        一、中国式政府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竞争行为
        二、中国式政府分权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
    第三节 政府分权和财政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机制分析
        一、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
        二、财政支出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
        三、税收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我国隐性经济规模测算
    第一节 隐性经济测算方法
        一、直接法
        二、间接法
        三、模型法
        四、隐性经济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第二节 全国隐性经济规模测算
        一、货币需求法
        二、DGE模型法
    第三节 地区隐性经济规模测算
        一、微观收支差异法
        二、MIMIC模型法
        三、DGE模型法
第四章 政府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
        一、数理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与结论
    第二节 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财政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二、行政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机制检验
        一、政府分权、腐败与隐性经济
        二、政府分权、公共产品供给与隐性经济
        三、政府分权、市场化与隐性经济
第五章 财政支出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模式特征
        一、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二、实证分析结果
    第二节 财政支出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设定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财政支出竞争对隐性经济影响的作用机制检验
        一、财政支出竞争、溢出效应与隐性经济
        二、财政支出竞争、生产要素流动与隐性经济
第六章 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模式特征
        一、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二节 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影响的作用机制检验
        一、税收竞争、税负效应与隐性经济
        二、税收竞争、溢出效应与隐性经济
        三、税收竞争、生产要素流动与隐性经济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我国隐性经济规模、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
        二、政府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三、财政支出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四、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优化财税体制,构建收支责任更加匹配的分权格局
        二、规范和优化地方政府之间财政竞争行为
        三、完善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机制,优化行政管理体制
        四、隐性经济治理的其他措施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湖南省GDP税收含量低的经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税收经济关系论
    (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拉弗曲线”
二、湖南省GDP税收含量低的实证分析
三、湖南省GDP税收含量低的经济因素分析

(10)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央地财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采用的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比较归纳法
        1.3.3 规范分析法
        1.3.4 实证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整体结构图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国家治理
        2.1.2 央地财政关系
        2.1.3 财政分权
    2.2 国家结构理论
        2.2.1 两种类型的国家结构与权力分配
        2.2.2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异同
        2.2.3 集权与分权的比较
    2.3 财政联邦制理论
        2.3.1 分权制衡理论
        2.3.2 “AMS视角”的财政联邦制理论
        2.3.3 第二代财政联邦制理论
    2.4 公共选择理论
        2.4.1 财政集权下的公共福利损失
        2.4.2 财政分权下公共产品提供不足
    2.5 委托-代理理论
    2.6 转移支付效应理论
第3章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建国后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历程与评价
    3.2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现状
        3.2.1 中国当代财政分权现状
        3.2.2 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的二元体制
        3.2.3 财政单一制的三种模式
        3.2.4 碎片化权威和事实联邦主义
        3.2.5 分税制现状与国地税合作
        3.2.6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3.3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存在问题分析
        3.3.1 财权事权及支出责任界定不清
        3.3.2 央地财政关系中民主化程度不足
        3.3.3 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缺乏,地区差异扩大
        3.3.4 政府层级过多,税种规范划分难度大
        3.3.5 转移支付制度缺乏科学性
第4章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分析与实证
    4.1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集权-分权”底线的思考
    4.2 财政分权度的衡量方法
        4.2.1 包含人事任命权重的财政分权度衡量方法
        4.2.2 最优财政分权度的衡量
        4.2.3 事权财权划分效果评价方法
        4.2.4 事权财权匹配度指标
        4.2.5 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下中央分担比例的改进方案
    4.3 分税制、宏观税负与税收痛苦指数
    4.4 我国转移支付效应的实证分析
        4.4.1 央-地转移支付对各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4.4.1.1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4.4.1.2 描述性统计与计量分析
        4.4.1.3 建立回归模型
        4.4.1.4 实证分析及结论
        4.4.2 央-地转移支付对各省人均收入的影响
        4.4.2.1 数据选取与描述
        4.4.2.2 建立模型
        4.4.2.3 分析与结论
第5章 央地财政关系的国际借鉴
    5.1 现代国家央地财政关系的几种模式
    5.2 英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5.2.1 英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2.2 英国央地政府税权划分
        5.2.3 英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2.4 英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3 美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5.3.1 美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3.2 美国央地政府税权划分
        5.3.3 美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3.4 美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4 俄罗斯的央地财政关系
        5.4.1 俄罗斯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4.2 俄罗斯央地政府税收划分
        5.4.3 俄罗斯联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4.4 俄罗斯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5 德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5.5.1 德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5.2 德国央地政府税权划分
        5.5.3 德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5.5.4 德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6 法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5.6.1 法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6.2 法国央地政府税收划分
        5.6.3 法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6.4 法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7 日本的央地财政关系
        5.7.1 日本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7.2 日本央地税收划分
        5.7.3 日本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7.4 日本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8 印度的央地财政关系
        5.8.1 印度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5.8.2 印度央地政府税收划分
        5.8.3 印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5.8.4 印度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5.9 国际央地财政关系总结与借鉴
第6章 中国央地财政关系改革建议
    6.1 完善央地财权事权划分,破解财权二元结构
    6.2 加快财政民主化法治化进程
    6.3 完善分税制,增加地方主体税种
    6.4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6.5 加强“基层反馈”和主观偏好表达
参考文献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我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D]. 韩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减税降费背景下广东省地方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研究[D]. 林诗瑄.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征管体制改革背景下税收征管效能研究 ——以S市税务局为例[D]. 刘艳. 延安大学, 2020(12)
  • [4]我国宏观税负的优化问题研究[D]. 王勇. 河北大学, 2020(08)
  • [5]中国财政分权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D]. 邱国庆. 辽宁大学, 2020(08)
  • [6]基于收入分配公平视角的税制结构优化研究[D]. 谭飞.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7]中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 周美彤. 辽宁大学, 2019(11)
  • [8]政府分权、财政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D]. 陈海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9]湖南省GDP税收含量低的经济因素分析[J]. 谢芬芳. 经济研究导刊, 2019(26)
  • [10]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央地财政关系[D]. 周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我国税收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