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共的士交汇处污染物演变模式的识别与预测(英文)

香港公共的士交汇处污染物演变模式的识别与预测(英文)

一、香港公共出租车转换站内污染物演变模式识别及预测(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任珂[1](2021)在《面向空气污染的时空多变量数据可视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空气污染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区域协同治理和污染物联合防控。无论是从大气科学的角度研究模拟模型,还是从数据科学的角度挖掘空气污染大数据模式和特征,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理论和手段难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而且,模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污染数据集规模大、复杂度高,这些都为空气污染的协同分析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引入交叉学科思想,充分结合传统模型的科学性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方法的特征分析能力,可为分析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污染传输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污染源演化规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以空气污染数据和后向轨迹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可视化和数据挖掘理论为基础,提取大数据中蕴含的污染模式和异常事件,量化后向轨迹模型的不确定性,并在两者基础上研究集成数据特征和科学模型的潜在污染源识别方法,从“时间-空间-多变量”三个角度分析空气污染及污染源的演化规律,最终设计并开发多视图协同的可视分析系统,提高空气污染感知效率,实现交互式挖掘数据中蕴含的知识和空气污染现象。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针对空气污染潜在模式与异常的可视分析方法和系统。空气污染监测数据是一种典型的时空多变量复杂数据,仅使用独立的量化指标或算法难以实现数据的渐进式挖掘,据此提出可视分析系统探索数据中的模式与异常。为了创建可识别多变量信息的数据可视空间,提出复合最小二乘投影算法,有效减少投影过程中的信息损失,实现多变量分布的快速感知。其次提出多变量模式提取和时空联合异常检测方法,识别常规模式并揭示隐藏的多种异常事件。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常规模式和异常的可视化图标,总结丰富的背景信息并追踪不同的时变状态。通过对空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应用案例研究,证明该方法和系统能够引导用户交互式探索污染物的关联模式,快速发现污染变化异常的时期或地区,以及分析污染的周期性时变趋势和城市群协同变化规律。(2)提出针对后向轨迹模型不确定性与运动趋势的可视分析方法和系统。后向轨迹模型是一种操作简单且应用较广的空气污染溯源模型,但是模拟轨迹处于三维地理空间,运动趋势难以观察,并且模型的不确定性在分析过程中常被忽略,据此提出可视分析系统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基于变分自编码器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提出三维轨迹深度表示方法,有效度量轨迹的形状相似性,提升对与时空无关运动趋势的发现能力。在此基础上,量化轨迹集合模拟的不确定性,并分析不确定性与地理位置的潜在关联。设计三维轨迹可视化图标和视图,清晰展示轨迹的三维运动趋势以及对比地理邻域内的不确定性分布。本文将该方法和系统应用于空气污染后向轨迹模型,展示模拟轨迹运动趋势并量化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与地理邻域、天气系统等外在因素间的潜在关联,并结合交互式视图探索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3)提出针对潜在污染源识别及演化的可视分析方法和系统。目前基于后向轨迹模型的污染溯源方法精度较低,同时不同污染物、不同时期的污染源分布差异不容忽视,据此提出融合数据特征的可视分析方法探索潜在空气污染源。基于后向轨迹模型和空气污染大数据特征,提出耦合污染传输及共现关系的潜在污染源识别方法,建立动态的多污染物、多关系地理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地理分布特征相似性度量方法,提取污染源协同分布模式并评估模式的重要性。设计多层级的污染源可视化图标和多视图协同分析框架,实现后向轨迹模型和数据特征在识别污染源时的交叉验证,最终探索污染源分布模式和多变量时序演化规律。本文在真实数据集和合成数据集上开展对比实验,验证了方法在数据投影、模式提取和特征学习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多个应用案例证明了可视分析系统在探究空气污染问题上的实用性。基于对时空多变量空气污染数据的可视分析方法研究,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分析污染分布规律、传输不确定性以及污染源演化等问题,为空气污染的“靶向治疗”和减排决策提供方向支持和科学依据。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魏书祥[3](2018)在《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精细化”逐渐成为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的热点话题。无论是从城市、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城市设计师思考问题的广度与深度来看,“精细化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设计领域,有学者已从工具、对象、程序/管理等主要线索对“精细化”进行了相关探讨。本研究在精细化趋势下,从专题的视角切入,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确定了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涵义与特征,并对其社会、空间、技术、政策等四大基础进行了剖析,最后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可操作的纲领性方法框架——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并通过3个示范案例进行了阐释。论文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围绕以下三组关键问题展开:首先,精细化城市设计涵义与特征是什么?第二,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社会基础、空间基础、技术基础、政策基础等的重点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三,面对以站点影响域为例的特定城市空间,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由哪些内容构成?进而,论文相应确定了以下三组联系紧密又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1)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涵义、特征及其他基本问题;2)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运作的社会基础、空间基础、技术基础、政策基础;3)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基于行为与时空的关联,以及最紧迫的安全需求,精细化城市设计是指,针对城市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关键性专题事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度的专项挖掘和剖析,运用相应专用技术手段与工具,实现对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空间组织。通过归纳与演绎结合、仿真与现实比较、大数据与小数据结合分析、描述性与规范性研究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以上主要内容的研究,最终得出了三个关键性结论如下:1)基于传统、现代主义、绿色、数字化等数代城市设计的经典理论,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在叠合与迭代的双重思维下提出了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其具有“专、透、深”三个关键特征;2)以行为与时空互动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最典型城市区域为例,通过分别对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的社会、空间、技术、政策等四大基础的解析,明确了精细化城市设计过程中各基础的重点内容及其研究过程框架;3)以“行为-时空-安全”关联问题较为突出的站点影响域为例,采用等时线对站点影响域进行了分级,针对站点影响域内精细化行为需求与复杂性环境的突出矛盾,提出了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在精细化趋势下,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设计理论的更新提供新的立足点与参考点,更重要的是,既为可持续城市空间建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供针对性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也为今后制定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及具有相似特征地段相关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规范提供理论参考。

邓瑞民[4](2018)在《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空间差异与驱动机制的多尺度研究 ——以广东省和广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景观扩展指数分尺度探讨了建设用地扩展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在省级尺度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各地级市之间2009-2014年新增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的区域差异,并分析了建设用地不同扩展模式的驱动机制;在市级尺度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各区之间2009-2014年新增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的区域差异,探讨了不同功能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扩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增建设用地的驱动机制;应用FLUS模型预测了目前趋势下广州市2029年和2049年建设用地扩展情况。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广州市和广东省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的区域差异有相同之处。在统计差异上,均以边缘式扩展为主,飞地式和填充式扩展为辅。在空间差异上,填充式扩展比例较高的区域均集聚分布,飞地式扩展比例较高的区域围绕填充式扩展比例较高的区域分布。城市不同发展阶段是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2)不同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其驱动机制不同。人口密度与建设用地飞地式扩展存在负相关关系;建设用地边缘式扩展同时受到非建设用地比例和人口密度的影响,非建设用地比例和人口密度较高与建设用地边缘式扩展存在正相关关系;建设用地填充式扩展与土地城镇化率存在正相关关系。(3)不同功能建设用地扩展特征不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以边缘式扩展为主、飞地式和填充式扩展为辅;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以边缘式和填充式扩展为主、飞地式扩展为辅;工业用地以边缘式和填充式扩展为主、飞地式扩展较少;居住用地以填充式为主,边缘式为辅;交通设施用地以飞地式扩展和边缘式扩展为主,填充式扩展为辅;(4)2009-2014年广州市新增建设用地的驱动因子依次为:距次干道的距离、距地铁线的距离、距主干道的距离、坡度、距2009年建设用地的距离、距工业用地的距离、距公共管理用地的距离、距交通用地的距离、距居住用地的距离、距商服用地的距离。其中,只有距公共管理用地的距离与新增建设用地成正相关关系,它因素均与新增建设用地成负相关关系。(5)按目前发展态势,2009-2029年广州市将新增建设用地45080公顷,2029-2049年广州市将新增建设用地41595公顷。空间上,2009-2049年广州市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增长方向是花都区、番禺区。

王娟[5](2018)在《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文中认为数据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向,进而带来了研究范式的转型与研究内容的革新。大数据具有样本量大、时效性强、空间粒度小、成本低的优势,且许多大数据与空间位置有关,这使得地理学成为大数据的天然试验场。旅游休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共享城市空间、共同开展游憩活动也就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显着特征。旅游活动具有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功能优化、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等一系列积极影响。然而,旅游者在城市中的高强度活动也打破了城市原有的相对平衡,激化了城市不同群体在使用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资源中的矛盾。本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地理区位论、旅游系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使用文献综述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大数据、城市旅游以及旅游空间等概念的探讨和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起分析框架,并综合利用百度地图POI数据、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网络游记数据、百度地图实时导航数据、网络点评数据等大数据来源,研究了综合性特大城市的旅游空间识别、评价和优化问题。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武汉旅游空间呈现基础——核心——潜力三个层级。文章分别从旅游供应要素、城市空间使用主体(包括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以及外来游客本身三个视角对武汉城市旅游空间进行了识别。最终确认了武汉旅游基础空间、核心空间和潜力空间的大致空间范围。武汉旅游基础空间是武汉市旅游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面积8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汉口中心区和武昌武珞路一线,虽然不及市域面积的1%,但武汉旅游基础空间集中了半数以上的旅游供应要素和绝大多数外来游客最常光顾的旅游节点。武汉旅游核心空间是在基础空间的范围内形成的四个旅游活动高强度区域,分别为江北组团、江南组团、东湖组团和光谷组团。武汉旅游潜力空间是指处于旅游基础空间之外,但仍然被外来游客经常访问,具有良好旅游休闲发展前景的区域。由于案例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推而广之,本文认为,旅游基础空间、旅游核心空间和旅游潜力空间在其他城市也同样存在,是具有普适性的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工具。(2)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呈现片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空间分异特征。在空间识别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网络点评数据对游、食、购、娱、住这五大点状旅游供应要素进行了空间满意度的评价。总体上说,旅游空间满意度高值区主要聚集在武昌和汉口,其中,武昌形成了以黄鹤楼、中南路、武汉大学、湖北省博物馆和光谷为核心的多中心结构,汉口主要集中在江汉路——汉口江滩区域,单中心结构较为明显。其次,文章基于百度地图实时导航数据,从城市大小交通相互协调的视角出发,基于公交+地铁的交通方式以及自驾车的交通方式对城市旅游空间的交通门户可达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武汉的对外交通通达性相比,武汉市内的交通通达度特别是公共交通仍然是短板,四大交通门户的市内公共交通通达度均有待提升。(3)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与评价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有效抓手。通过对武汉城市旅游基础空间、旅游核心空间以及旅游潜力空间的识别,证明了旅游者在城市空间中的流动既具有无所不至的广域性,又呈显着的地域集中性,旅游空间的扩张有其边界,旅游业的分布具有集聚倾向。由此,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认为全域旅游的侧重点在于摆脱目前旅游发展的各种桎梏,走出景点旅游老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此外,通过对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的评价,找到了各旅游核心空间和潜力空间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为各个片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和评价,一方面能够从空间上帮助政策制定者定位工作的重点区域,另一方面可以从内容上找准需要努力的方向,有利于“全域旅游”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从而成为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重要抓手。(4)城市旅游空间的异化与反异化是有效的“主客共享”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开始越来越紧密地共享城市资源,共同开展游憩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生活空间被异化为外来游客的“旅游空间”,同时,许多“旅游空间”也被“反异化”为本地居民的“休闲空间”。本文通过选取武汉从旅游淡季向旅游旺季转换过程中的5个时间断面,对比分析了武汉城市空间的热力度变化,揭示了主客共享的时间空间机制:在旅游淡季,生活空间、休闲空间和旅游空间处于平衡的状态,为数不多的外来游客基本被这座城市消化于无形,他们对城市公共设施、游憩空间的使用基本不影响本地居民的使用。在旅游旺季,本地居民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城市空间让渡给了外来游客。基于此,本文提出,在旅游旺季,应该引导城市生活生产空间向旅游空间异化,在旅游淡季,应引导旅游空间向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反异化,通过这个调节机制,旅游淡旺季区别明显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将能够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5)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共同需求满足是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空间的评价要回答的是“空间好不好”的问题,虽然“好”与“不好”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旅游空间的评价理应根植于旅游者的需求,而城市旅游者既包括城市居民又包括外来游客。以往的城市管理和城市旅游管理大多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割裂开来:城市规划部门较少考虑外来游客的需求,认为缺乏将这个群体纳入规划人口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而旅游管理部门又只能从外来游客的角度出发,提出设置观光巴士、旅游交通专线等专门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项目。然而,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外来游客到达城市旅游目的地之后,更倾向于使用面向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而非专门的旅游服务设施。从而导致外来游客一方面对专门的旅游服务设施不闻不问,另一方面挤占了原本有限的城市居民服务设施,这种情况在旅游旺季更为突出。因此,只有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需求统一起来考虑,将二者统一在“城市使用者”的范畴下,将城市旅游休闲活动作为事关群众生活福利的民生事业和全民广泛参与的民生产业,关注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关注千千万万普通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才能找准城市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才有可能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从而为城市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6)大数据是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的研究资料基本来源于互联网,涵盖静态的POI数据,动态的热力地图数据,网络评价数据,地图导航数据以及网络文本数据。通过对这些多类型的互联网大数据的清洗、挖掘和分析,完成了对城市旅游空间识别、评价和优化的工作,可以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这也足以证明大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特别是具有层级性、流动性和复杂性的城市旅游空间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透过大数据,研究者可以像观察个体一样去观察群体,像模拟局部一样去模拟整体,使以往难以实现的研究思路和设想成为可能,成为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包括:(1)在研究视角上,从旅游者的视角观察城市空间,寻找城市研究与旅游研究的契合点,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两方面话语体系;(2)在研究内容上,与以往零散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评价和优化三个方面对城市旅游空间开展了系统研究,是对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在研究内容上的系统化和深化;(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探索了综合ArcGIS平台、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处理百度地图POI、热力图、实时交通数据、网络文本数据、网络点评数据等多元大数据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旅游空间的定量研究方面有所创新。

季晓莉[6](2017)在《香港与武汉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是一个植根于城市,与城市共生共存的系统,它的发展建设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无不与城市的历史发展、规划方式、形态特征以及管理模式息息相关。目前,中国各大城市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城市建设,随着旧城区的改造,新城区的不断扩张,建筑群日益密集,城市道路网络日趋复杂。城市之间的运动通过利用越来越多的高架桥、立交桥、人行天桥、自动扶梯、隧道等工具,从以往的单层次运动发展为多层次运动,城市也从“平面”升级为“立体”。城市空间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迷宫之中,利用城市的建筑、道路、节点、区域等要素对空间环境进行认知变得越发困难,“寻路”难已成为困扰我国多地城市的难题。然而在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空间环境时,香港却能通过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建设解决“寻路”难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轨迹,即使千城一面,每个城市所面对的问题也无法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香港城市道路人行导示之所以使用便捷、功能完善,与香港“集约式”的规划方式,“紧凑型”的城市形态,高效细致的“小政府”城市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汉与香港的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相比较,存在导示信息量匮乏、信息连续性缺失、导示信息载体设计散乱的问题。这里既有“大政府”城市管理模式自身存在的管理职责不清晰、管理主体不明确、公共设施投资小、效率低等主观因素对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制约;也有“扩张式”的城市规划、“分散”城市形态以及结构单一的用户群体等客观因素对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对汉港两地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比较两地导示的优劣,让两地导示一较短长。而是要联系两地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城市规划、城市形态以及城市管理等因素,探究两地导示的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多方面原因,探讨如何合理的借鉴才是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

金书鑫[7](2017)在《基于交通效用的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强度与合理票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时期,经济具有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城市地铁建设作为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产物,同样也面临着发展的转型和内部资源的重构,一方面需要追求地铁收益的增长可持续;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交通效用的优化促进地铁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发展,提高地铁的整体服务水平,发挥地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地铁线路的开发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不融合、地铁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和地铁线网的规划建设互相不协调、地铁站点的周边的土地开发和地铁站点的功能定位不匹配等问题大量存在。地铁站间的交通接驳能力不足,配套交通设施不完善也极大地限制了地铁作为大容量交通设施交通功能的发挥。鉴于此,本论文以地铁交通效用的提升作为依托,进行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强度和合理票价的分析,解决地铁建设与沿线土地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地铁公司经营效益的提高,增强其内生动力,形成商业—收益—地铁服务—人流量吸引的良性循环。在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利用发面,本文利用空间句法分析了地铁线路开发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建立用地功能区空间分配模型寻求地铁沿线土地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应用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选取地铁沿线的潜力地块,利用v-SVR方法回归土地价格,并建立地铁沿线土地的价格函数模型,以土地规模增值效益确定潜力地块的开发强度;依据潜力地块的分布以及不同类别用地的混合度与地铁客流量之间的关系综合确定地铁站点位置和功能、区分地铁不同接驳方式计算出各类地铁站点的影响范围,进而求得不同类别地铁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强度的上限;构建地铁站点周边多项目间的用地协调性评价体系,并给出多项目土地利用的优化调整方法。综上,分别从城市空间、地铁沿线、地铁站点、多项目整体协调四个不同尺度解决了土地开发强度上限和下限的问题。在地铁票价的合理确定方面,在充分考虑乘客出行方式效用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地铁与公交在各种服务特性中的竞争协调关系,以地铁公司的最大收益作为目标,分析地铁在不同寿命周期内的票价方案制定方法。并从政府对投融资成本补偿角度,进行基于肯特法和shapely算法的地铁全寿命周期的PPP投资模式风险定量评价。此外,分析地铁与沿线土地之间的内在衔接关系以及地铁与外部交通设施之间的衔接设计,分别从地铁与商业地块之间的衔接设计、地铁与地下空间的功能性衔接模式、地铁沿线新增微循环公交线路的布设方法、地铁站点导向标志设计、地铁出入口与步行设计几个方面进行了地铁自身交通效用提高方面的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为:(1)利用空间句法判别地铁线路规划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是否合理,并在地铁沿线未开发土地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交通承载能力以及经济承载能力,以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线性优化模型,得到最优的土地功能区土地空间分配方案。(2)在Arcgis软件中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各个地块的综合潜力栅格数据进行计算以识别潜力地块,并对地铁周边房价进行回归分析以求得交通距离对于每平方米房价的贡献程度,建立土地价格增值函数模型,反推得到潜力地块的开发强度。(3)依据地铁线网重要锚固点以及平均站间距初步确定地铁站点位置,参照地铁站点周边地块的潜力大小明确站点的类型,利用土地混合度指标进行站点的客流分布预测,以此作为站点功能和位置调整的依据。(4)考虑地铁站点公交接驳能力的聚集效应以及地铁和公交出行选择效用综合确定不同类型地铁站点的影响范围,以其不同的服务能力作为约束条件,求出不同地铁站点核心区范围内的开发强度上限。(5)建立地铁票价运价率和距离的关系曲线,在地铁运营初期、初步成网期和竞争优势期分别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模型、公交与地铁竞争均衡模型以及乘客对于票价的弹性模型求解出平均票价、均衡票价和弹性票价,在保证地铁公司运营基本收益的前提下,利用运价率的斜率变动对票价方案进行了调整。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沿线土地的不同功能组合和面积分配对于交通效用的影响程度不同,地铁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设施能大幅提升土地的开发效益;进一步讲,地铁沿线的土地开发利用离不开地铁交通效用的支撑,地铁交通效用的良好发挥也离不开沿线土地的优化配置。地铁沿线土地的开发强度要以交通设施最大容量作为约束,同样地铁站点规模和位置甚至开发强度的确定也要充分考虑周边的土地规划情况。地铁合理票价方案的制定、地铁投资的风险评价的研究均是在保证地铁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保障地铁公司未来发展的可持续。

肖伯俊[8](2017)在《GIS支持下城市道路交通机动车尾气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近年来,城市大气污染现象司空见惯,而机动车已然成为诸多大城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机动车数量呈现飞速上涨趋势,机动车所排放的污染物质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愈发增强。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挖掘其时空分布特点,是实现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控制的基本前提,同时也可为城市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及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分析不同的减排情景效果,为解决城市机动车污染问题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首先,构建用于定量计算的交通排放模型是后续研究展开的的前提,而如何反应由交通特征的微观变化引起的排放变化是目前交通排放模型建立的核心。基于IVE模型,利用车辆比功率(VSP)变量搭建了交通特征数据与机动车排放间的关系,在建立基础排放因子、VSP-Bin污染物排放率和实时交通流数据三个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从交通特征微观变化出发的交通排放量化模型。同时基于高斯扩散理论,构建在高斯线源扩散模型,建立了符合城市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扩散实情的模型计算方法。其次,在分析路段环境交通容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路段的污染控制约束条件,以及通行能力约束条件,建立了通行能力和污染控制约束的环境交通容量优化模型,构建了基于增广拉格朗日松弛和辅助问题原则法的模型求解算法。实例结果表明,构建的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求解这类环境交通容量优化模型再次,为了充分利用区域路网内其他相关路段的交通流信息,构建了基于时空依赖性的区域路网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STARIMA),结合杭州城市道路交通流历史数据对路网中的短时交通流进行预测,结合第二章所建立的杭州交通流特性与排放的关系模型,对未来短时期内路网中的交通污染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STARIMA模型对短时交通流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保证机动车尾气浓度模拟结果的精确化和动态化,对于实时掌握未来短时重点交通污染路段和时段,及时预警并响应交通污染控制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然后,基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及扩散的研究方法,以重大活动时期与非重大活动时期不同场景下污染物浓度分布之间规律与关联,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及机动车尾气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探讨机动车尾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杭州市重大活动时期机动车排放特征的分析,探讨城市道路车辆管控制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对今后政府部门重大活动时期制定相应的联合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最后,以杭州市路网为基础,基于构建的交通排放模型、尾气扩散模型和城市道路时空依赖性的区域路网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设计开发了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杭州市机动车排放分析系统,并且详细展示了系统的应用过程及使用效果。结合杭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能够适用于杭州市的机动车污染防治的建议措施。综上所述,研究突破了多层次交通与环境数据共享技术、基于城市道路交通排放监测及预测技术;揭示了动态交通运行与机动车排放快速耦合的规律;构建了城市中不同交通环境及条件下的交通排放动态测算模型体系;开发了分车型源强估算到城市道路污染物扩散模拟全流程高度集成的、辅助决策功能的城市区域交通排放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分析系统;实现了城市路网日常交通排放的监测、预测、环境交通容量和可视化展示,以及不同控制策略下的交通排放预测,有力支撑了杭州市单双号限行和减排效果联合测试,以及后续的重大活动时期交通管控等工作。课题研究成果为城市交通排放监管提供了科学的“晴雨表”,对提高城市交通运行和排放的监管能力具有积极的支撑作用,对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9](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李谦升[10](2017)在《城市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大量关于城市公共生活相关领域的数据被传感器与各类智能设备所搜集和存储。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开放数据运动,该运动反对数据的垄断与封闭,强调数据开放、连接和共享的本质,倡导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将所占有的数据资源进行开放,打破封闭的“大数据孤岛”,让数据自由地连接与共享,激发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对城市来说,这些开放的公共数据成为公众了解、参与和改造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其中对数据的可视化设计成为让公众从海量数据到信息理解之间的重要桥梁。本文首先从智慧城市和开放数据两个信息时代的重要现象出发,分析梳理了其背后所包含的类型特征与功能机制,在城市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本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复杂性。其次,本研究在开放数据运动的精神内涵与实践过程的指导下,依据智慧城市的信息搜集与处理框架,结合以互联网为内在推动力的群体分享、生产、协作模式,探讨了城市信息可视化设计中有关设计模型与设计原则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本文尝试根据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信息架构,提出通过城市信息可视化设计来解决日益增长的开放数据规模与公众对信息的理解、传播和使用之间的认知矛盾,完善与补充了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体系内容,论述了有关可视化设计与城市生活、可视化设计与群体智慧、可视化设计与大众协作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设计师通过可视化设计改善城市生活、解决公共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二、香港公共出租车转换站内污染物演变模式识别及预测(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公共出租车转换站内污染物演变模式识别及预测(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空气污染的时空多变量数据可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面临的挑战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架构
第2章 相关工作
    2.1 空气污染模型及溯源方法
    2.2 空气污染数据可视分析
    2.3 多变量数据可视分析
    2.4 时空数据可视分析
    2.5 不确定性数据可视分析
第3章 空气污染时空模式提取与异常检测可视分析
    3.1 简介
    3.2 任务与概览
    3.3 模式提取与异常检测
        3.3.1 数据范围及向量化表示
        3.3.2 模式可视探索
        3.3.3 潜在模式提取
        3.3.4 时空异常检测
    3.4 可视化与系统设计
        3.4.1 投影视图
        3.4.2 趋势视图
        3.4.3 交互
    3.5 评估与验证
        3.5.1 CLSP评估
        3.5.2 NHC评估
        3.5.3 应用案例一: 探索多变量模式
        3.5.4 应用案例二: 寻找时序异常
        3.5.5 应用案例三: 探索地理异常
    3.6 讨论
        3.6.1 合理性
        3.6.2 通用性
        3.6.3 可扩展性
        3.6.4 局限性
    3.7 本章总结
第4章 后向轨迹模型不确定性及运动趋势可视分析
    4.1 简介
    4.2 概览
    4.3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4.3.1 后向轨迹模型
        4.3.2 Path2Vec轨迹深度表示方法
        4.3.3 不确定性量化
    4.4 可视化与系统设计
        4.4.1 轨迹相关视图
        4.4.2 轨迹运动趋势可视化图标
        4.4.3 邻域对比视图
        4.4.4 交互设计
    4.5 评估与验证
        4.5.1 Path2Vec评估
        4.5.2 应用案例一: 探索不确定性与地理区域的潜在关系
        4.5.3 应用案例二: 分析天气系统对不确定性的影响
    4.6 讨论
        4.6.1 通用性
        4.6.2 可扩展性
        4.6.3 局限性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潜在空气污染源识别及演化可视分析
    5.1 简介
    5.2 任务和概览
    5.3 空气污染影响关系网络
        5.3.1 传输贡献
        5.3.2 污染共现
        5.3.3 影响关系网络构建
    5.4 污染源协同分布模式
        5.4.1 地理分布特征矩阵生成
        5.4.2 地理分布特征相似性度量
        5.4.3 模式提取
        5.4.4 模式评估
    5.5 可视化与系统设计
        5.5.1 潜在污染源概览视图
        5.5.2 模式演变视图
        5.5.3 模式对比视图
        5.5.4 交互设计
    5.6 评估与分析
        5.6.1 应用案例一: 污染影响分析
        5.6.2 应用案例二: 潜在污染源概览分析
        5.6.3 应用案例三: 污染源协同分布模式演变分析
    5.7 讨论
        5.7.1 通用性
        5.7.2 可扩展性
        5.7.3 局限性
    5.8 本章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1.1 研究内容总结
        6.1.2 理论方法创新点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及其含义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3)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城市设计:粗放管理亟需变革
        1.1.2 交通行为:安全变得更加敏感
        1.1.3 城市空间:响应效能有所降低
        1.1.4 站点影响域:关联要素矛盾突出
        1.1.5 课题来源与性质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基本概念辨析
        1.4.1 城市设计、精细化城市设计及其他相关概念
        1.4.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及其他相关概念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行为-时空-安全”相关研究综述
        1.5.2 城市设计及其精细化相关研究综述
        1.5.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相关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6.1 描述性与规范性研究结合法
        1.6.2 大数据与小数据分析结合法
        1.6.3 仿真与现实比较法
        1.6.4 归纳与演绎结合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的基本问题
    2.1 城市设计及其方法概述
        2.1.1 城市设计概述
        2.1.2 城市设计的发展阶段
        2.1.3 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向
        2.1.4 城市设计的基础概要
    2.2 精细化城市设计的研究视角、涵义与特征
        2.2.1 研究视角
        2.2.2 涵义
        2.2.3 特性
    2.3 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思路解析
        2.3.1 目标
        2.3.2 针对专题事件
        2.3.3 剖析专项系统
        2.3.4 运用专用工具
    2.4 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基础概要
        2.4.1 社会基础
        2.4.2 空间基础
        2.4.3 技术基础
        2.4.4 政策基础
    2.5 精细化城市设计的专题类型
        2.5.1 概述
        2.5.2 感知专题
        2.5.3 环境专题
        2.5.4 效益专题
        2.5.5 行为专题
    2.6 小结
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社会基础
    3.1 城市空间中的群体行为现象与特征
        3.1.1 行为现象:“涌现”
        3.1.2 行为特征
        3.1.3 互动关系
    3.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群体行为变量
        3.2.1 群体速度
        3.2.2 群体密度
        3.2.3 截面流量
        3.2.4 涌现阻力
    3.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群体行为类型及机理
        3.3.1 瞬时型
        3.3.2 间隔型
        3.3.3 持续型
    3.4 站点影响域中群体行为现象的时间地理分析
        3.4.1 行为之间
        3.4.2 行为-空间
        3.4.3 行为-空间/时间
    3.5 小结
4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空间基础
    4.1 城市空间应对群体行为需求的层次与特征
        4.1.1 概述
        4.1.2 需求层次
        4.1.3 空间特征
    4.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城市空间要素
        4.2.1 涌现源
        4.2.2 瓶颈
        4.2.3 承载空间
        4.2.4 界壁
    4.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城市空间运行状态
        4.3.1 日常状态
        4.3.2 疏散状态
        4.3.3 高危状态
    4.4 群体行为导向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及站点影响域划定
        4.4.1 空间发展模式
        4.4.2 站点影响域划定动态与思想
        4.4.3 基于“行为-时空”的站点影响域划定方法
    4.5 小结
5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技术基础
    5.1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过程
        5.1.1 过程框架
        5.1.2 专题研究过程
        5.1.3 专项研究过程
        5.1.4 专用研究过程
        5.1.5 动态执行
        5.1.6 过程校验
    5.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5.2.1 既有城市设计评价标准比较
        5.2.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评价标准框架
        5.2.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评价的基本方法
    5.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过程中的专用技术
        5.3.1 行为研究工具技术集
        5.3.2 空间研究工具技术集
        5.3.3 行为与空间同步研究工具技术集
        5.3.4 行为-时空-安全综合评价工具技术集
    5.4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成果体系框架
    5.5 小结
6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政策基础
    6.1 实施过程
        6.1.1 概述
        6.1.2 实施框架
        6.1.3 实施过程中的多角色协同
    6.2 实施过程中的公共利益主体环节
    6.3 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主体环节
        6.3.1 城市设计师负责制
        6.3.2 技术要点
        6.3.3 动态评估
    6.4 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主体环节
        6.4.1 管理方式
        6.4.2 法律保障与激励政策
        6.4.3 立法要点
    6.5 小结
7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
    7.1 概述
        7.1.1 方法体系概述
        7.1.2 站点影响域及其精细化城市设计基础概述
    7.2 思路: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
    7.3 方法: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步骤与方法
        7.3.1 总体架构
        7.3.2 专题发现
        7.3.3 专项剖析
        7.3.4 设计策略集
    7.4 工具: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工具技术集
    7.5 案例应用
        7.5.1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重庆两路口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
        7.5.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重庆牛角沱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
        7.5.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重庆曾家岩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
        7.5.4 案例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及其它成果
    B.疏散实验中行人感受反馈(部分)
    C.静止状态行人密度与体验实验反馈(部分)

(4)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空间差异与驱动机制的多尺度研究 ——以广东省和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相关理论基础
        1.2.3.1 景观生态学
        1.2.3.2 景观都市主义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和组织结构
        1.3.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广东省介绍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1.2 自然资源状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广州市介绍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1.2 自然资源状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3 数据来源
    2.4 小结
第3章 广东省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区域差异
    3.1 研究方法
        3.1.1 景观扩展指数
        3.1.2 景观扩展指数参数设定
        3.1.3 多元逐步回归模型
    3.2 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区域差异
        3.2.1 统计差异
        3.2.2 空间差异
    3.3 扩展模式空间差异与驱动机制分析
        3.3.1 空间差异分析
        3.3.2 驱动机制分析
        3.3.2.1 指标选取
        3.3.2.2 建设用地扩展模式驱动机制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广州市建设用地扩展精细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建设用地功能类型
        4.1.2 POI数据分类
        4.1.3 建设用地功能分类
    4.2 广州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区域差异
    4.3 广州市建设用地扩展精细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建设用地驱动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
    5.1 研究方法
        5.1.1 逻辑回归模型
        5.1.1.1 指标选取
        5.1.1.2 自变量处理
        5.1.2 FLUS模型
        5.1.2.1 马尔科夫链
        5.1.2.2 FLUS模型参数设置
    5.2 逻辑回归结果
    5.3 建设用地扩展模拟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6.3.1 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背景下,城市生活日新月异
        1.1.2 全民旅游休闲时代,城市空间问题凸显
        1.1.3 新时期人文地理学出现了新趋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案例地、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5.1 案例地
        1.5.2 研究区域
        1.5.3 数据来源
2 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有关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影响的讨论
        2.1.1 国外的探讨
        2.1.2 国内的探讨
    2.2 国内外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进展
        2.2.1 城市使用者时空行为研究
        2.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2.2.3 城市规划应用探索
    2.3 国内外城市旅游空间研究进展
        2.3.1 城市旅游空间的理论探讨
        2.3.2 城市旅游供应要素的空间分异研究
        2.3.3 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讨论
    2.4 研究述评
        2.4.1 国内外有关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影响的讨论述评
        2.4.2 国内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述评
        2.4.3 国内外城市旅游空间研究述评
3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大数据
        3.1.2 城市旅游
        3.1.3 旅游空间
    3.2 理论基础
        3.2.1 空间生产理论
        3.2.2 区位理论
        3.2.3 旅游系统理论
        3.2.4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
4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
    4.1 基于POI的旅游供应要素空间识别
        4.1.1 数据与方法
        4.1.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4.2 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人群高密度区空间识别
        4.2.1 数据与方法
        4.2.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4.3 基于网络游记的游客流动空间识别
        4.3.1 数据与方法
        4.3.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4.3.3 流动方式识别
    4.4 识别结果综合叠加
        4.4.1 武汉旅游基础空间
        4.4.2 武汉旅游核心空间
        4.4.3 武汉旅游潜力空间
    4.5 本章小结
5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评价
    5.1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评价
        5.1.1 数据来源、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5.1.2 结果分析
    5.2 基于实时交通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可达性评价
        5.2.1 数据与方法
        5.2.2 结果分析
    5.3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综合评价
        5.3.1 旅游空间等级
        5.3.2 旅游空间分布模型
        5.3.3 旅游空间流动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优化
    6.1 旅游基础空间的拓展
        6.1.1 以长江、东湖为空间拓展介质,开拓滨水旅游空间
        6.1.2 以武珞路为发展轴线,开拓城市休闲旅游空间
        6.1.3 以徐东商圈、王家湾商圈为基础,培育本地游憩空间
    6.2 旅游核心空间的提升
        6.2.1 江南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6.2.2 江北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6.2.3 东湖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6.2.4 光谷旅游核心组团的提升策略
    6.3 旅游潜力空间的激活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7.1.1 城市旅游空间呈现基础——核心——潜力三个层级
        7.1.2 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格局呈现片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特征
        7.1.3 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与评价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有效抓手
        7.1.4 城市旅游空间的异化与反异化是有效的“主客共享”机制
        7.1.5 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共同需求满足是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
        7.1.6 大数据是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7.2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6)香港与武汉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创新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数据与资料的来源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范围界定
        1.4.1 关于“导示”的溯源
        1.4.2 “导示”与“导视”的辨析
        1.4.3 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研究范围界定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研究成果
        1.5.2 现有成果的匮乏
第2章 两地城市背景解读
    2.1 两地历史脉络梳理
        2.1.1 殖民统治下近代香港的发展
        2.1.2 半殖民统治下近代武汉的嬗变
    2.2 两地城市规划解读
        2.2.1 超高密度下香港规划的“集约式”
        2.2.2 快速发展中武汉城市规划的“扩张式”
    2.3 两地城市形态特征
        2.3.1 “紧缩”的香港城市形态
        2.3.2 “分散”的武汉城市形态
    2.4 两地城市公共管理特征
        2.4.1 “小政府”式的香港城市公共管理
        2.4.2 “大政府”式的武汉城市公共管理
    2.5 两地城市比较因素分析
        2.5.1 相同的文化背景
        2.5.2 相近的殖民经历
        2.5.3 相似的近代城市发展动因
        2.5.4 差异化的现代发展和空间形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理论探讨
    3.1 道路人行导示系统使用者行为特征分析
        3.1.1 使用者对城市的环境认知分析
        3.1.2 使用者的寻路行为分析
        3.1.3 现代出行方式对使用者的影响
        3.1.4 步行交通的行为特征
        3.1.5 使用者的视觉感知特征
    3.2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识别特征
        3.2.1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3.2.2 城市公共空间的识别性分析
        3.2.3 城市公共空间的识别点归纳
    3.3 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信息要素
        3.3.1 信息的相关概念
        3.3.2 信息层级的逻辑分析
        3.3.3 关于导示系统的“信息量”分析
        3.3.4 导示系统的信息构建
    3.4 道路人行导示系统信息载体设计
        3.4.1 信息载体类别归纳
        3.4.2 信息载体形态设计
        3.4.3 信息视觉设计
        3.4.4 信息载体位置设计
    3.5 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规划
        3.5.1 导示系统的规划内容
        3.5.2 导示系统的规划原则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比较及研究
    4.1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信息比较
        4.1.1 信息量的“丰富”与“匮乏”
        4.1.2 信息连续性的“完整”与“缺失”
    4.2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设计比较
        4.2.1 信息载体位置设计的同一性
        4.2.2 信息视觉设计的“统一”与“散乱”
    4.3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信息对视觉记忆的作用
        4.3.1 信息连续性对视觉记忆的作用
        4.3.2 信息量对视觉记忆的作用
    4.4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设计对视觉识别的影响
        4.4.1 信息载体设计的视觉识别
        4.4.2 信息视觉设计的视觉识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成因剖析
    5.1 城市发展历程对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影响
        5.1.1 殖民经历对香港导示系统形态的影响
        5.1.2 快速发展对武汉导示系统发展的忽略
    5.2 城市形态对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塑造
        5.2.1 “分散”的城市形态与导示系统的原生性
        5.2.2 “紧缩”的城市形态与导示系统的创生性
    5.3 城市管理对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约束
        5.3.1 “小政府”管理模式对导示系统建设的促进
        5.3.2 “大政府”管理模式对导示系统建设的制约
    5.4 用户结构对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作用
        5.4.1 多元结构用户对导示系统发展的驱动
        5.4.2 单一结构用户对导示系统发展的限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1 图表索引及来源
附录2 访谈01
附录3 访谈02
附录4 两地数据采集
附录5 预实验
附录6 实验计划蓝本

(7)基于交通效用的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强度与合理票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地铁对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影响的挑战
        1.1.2 地铁综合开发面临的挑战
        1.1.3 地铁投融资面临的挑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土地和交通规划相关关系
        1.2.2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强度
        1.2.3 地铁票价的确定
        1.2.4 轨道交通沿线开发对交通的影响
        1.2.5 轨道交通衔接设计
        1.2.6 目前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地铁走廊沿线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及空间分配测算
    2.1 地铁交通走廊和城市结构的空间联系
        2.1.1“城市触媒理论”
        2.1.2“点轴渐进式扩散及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
        2.1.3 空间句法
    2.2 地铁沿线用地功能区的划分
    2.3 地铁影响区的范围
    2.4 地铁沿线周边土地开发强度下限
    2.5 地铁沿线土地利用空间分配
        2.5.1 土地承载能力的约束
        2.5.2 土地利用的效益
        2.5.3 人口预测和规划
        2.5.4 地铁线路的交通运输能力
        2.5.5 各功能区空间分配模型构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铁沿线潜力地块的开发强度
    3.1 潜力地块的选取
        3.1.1 开发强度潜力
        3.1.2 用地属性潜力
        3.1.3 步行联系潜力
        3.1.4 房价增值潜力
        3.1.5 潜力地块的选取方法
    3.2 潜力地块的集聚效应
        3.2.1 级差地租理论
        3.2.2 竞争导致零经济利润理论
    3.3 交通距离对地铁沿线土地价格的影响强度
        3.3.1 v-SVR回归模型
        3.3.2 地铁沿线土地的价格函数模型
    3.4 潜力地块的开发强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站点层面土地利用开发强度
    4.1 地铁沿线用地开发的匹配度和混合度
        4.1.1 地铁沿线用地功能的匹配度
        4.1.2 用地混合度的测算
    4.2 地铁潜在客流分布
    4.3 站点位置和功能的确定
    4.4 不同站点的影响范围
        4.4.1 地铁站点的聚集效应
        4.4.2 步行和自行车的影响范围
    4.5 地铁沿线地区交通承载能力
        4.5.1 地铁站点的交通服务能力
        4.5.2 不同站点核心区内土地开发强度上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铁建设PPP投融资模式下风险定量分析
    5.1 城市地铁投融资成本补偿机制
    5.2 地铁投融资的阶段性成本
    5.3 融资经济效益评价
    5.4 PPP投资模式风险定量分析
        5.4.1 ppp地铁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因素指标
        5.4.2 风险因素的量化
        5.4.3 基于肯特法的风险评估方法
        5.4.4 基于shapely算法的地铁项目风险因素分担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铁合理票价动态确定方法
    6.1 地铁票价的定制原则
    6.2 地铁票价的票制和票种
    6.3 居民对票价的承受能力和反应灵敏度
        6.3.1 二元LOGIT选择模型
        6.3.2 地铁票价的弹性
    6.4 地铁票价模型
        6.4.1 地铁运营初期票价确定
        6.4.2 地铁初步成网期的票价模型
        6.4.3 地铁竞争优势期的票价模型
    6.5 地铁再投资和票价提升时机研究
    6.6 地铁票价确定实例分析
    6.7 地铁与公交票价一体化
        6.7.1 地铁周围公交票价的调整
        6.7.2 地铁和公交换乘一体化票务研究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系统性评价与交通衔接设计
    7.1 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系统性评价体系
        7.1.1 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系统性评价内容体系
        7.1.2 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系统性评价标准
    7.2 地铁与周边商业空间一体化设计
    7.3 地铁与地下空间功能组织设计
    7.4 微循环公交的线路布设
        7.4.1 微循环公交的特点
        7.4.2 选取微循环公交地铁站点和服务点
        7.4.3 选取微循环公交线路站点
        7.4.4 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方法
    7.5 地铁站点交通导向标志设计
        7.5.1 地铁出口指路信息的确定
        7.5.2 信息要素分级及选用准则
        7.5.3 导向标志位置的确定
    7.6 站点出入口和步行设计
        7.6.1 地铁站点出入口设计
        7.6.2 步行系统衔接设计
    7.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GIS支持下城市道路交通机动车尾气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城市交通流特性与排放的关系模型
        1.2.2 城市道路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1.2.3 路段环境交通容量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1.2.4 GIS在城市道路机动车尾气减排中应用
        1.2.5 本课题组在机动车尾气减排研究领域已有成果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交通排放模型构建与扩散特性的研究
    2.1 引言
    2.2 IVE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2.2.1 IVE模型的基本原理
        2.2.2 IVE模型的特点
    2.3 IVE模型的本地化修正分析
        2.3.1 IVE模型基础排放因子的修正系数
        2.3.2 机动车行驶工况分布状况
    2.4 城市道路交通污染扩散模型方法学
        2.4.1 箱式模型原理
        2.4.2 CALINE4模型原理
    2.5 实例分析及验证
        2.5.1 试验数据采样结果
        2.5.2 模拟计算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路段环境交通容量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路段环境交通容量
    3.3 路段环境交通容量建模
        3.3.1 模型的约束条件
        3.3.2 模型建立
    3.4 路段环境交通容量求解与应用
        3.4.1 模型求解
        3.4.2 实例分析
        3.4.3 模型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短时城市道路交通污染物浓度预测研究
    4.1 引言
    4.2 时空依赖性的城市路网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
        4.2.1 城市路网交通流时空依赖性分析
        4.2.2 时空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
        4.2.3 基于时空依赖性的STARIMA流预测模型应用步骤
        4.2.4 交通流预测实验分析与结果验证
    4.3 基于短时交通流预测的道路污染浓度计算
        4.3.1 短时交通污染物浓度预测计量模型
        4.3.2 短时交通污染物浓度预测实验分析与结果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大活动时期交通流及污染物浓度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5.1 引言
    5.2 杭州市重大活动时期交通流特征分析
        5.2.1 基于抓拍识别数据的杭州市重大活动时期交通流量时空特性分析
        5.2.2 重大活动时期杭州市典型道路路段平均行驶速度时空特性分析
    5.3 重大活动时期机动车尾气浓度时空特征分析
        5.3.1 重大活动时期机动车尾气浓度空间分布
        5.3.2 重大活动时期机动车尾气浓度时间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交通排放数据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引言
    6.2 需求分析
    6.3 系统设计
        6.3.1 系统结构设计
        6.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3.3 数据库结构
    6.4 系统开发与实现
        6.4.1 系统登录与功能选择
        6.4.2 数据处理分析模块
        6.4.3 交通排放动态计算模块
        6.4.4 交通污染物浓度预警模块
        6.4.5 环境交通容量模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1.1.2存在的问题
        1.1.3研究发展趋势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2热点研究方向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2存在的问题
        1.2.2.3总结与展望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1.3.1.1车身结构
        1.3.1.2声学包装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1.3.2.1制动抖动
        1.3.2.2制动颤振
        1.3.2.3制动尖叫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1.3.3.4降噪方法
        1.3.3.5问题与展望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1.4.1.1主动悬架技术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1.4.2.1主动悬置技术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2.1.1.2高效内燃机
        2.1.1.3新型传动方式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重点研究方向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存在的问题
        2.2.3重点研究方向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2.3.1.1动力电池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2存在的问题
        2.3.2.3热点研究方向
        2.3.2.4研究发展趋势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重点研究方向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3研究发展趋势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3.2.1.3研究发展趋势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3.2.2.3研究发展趋势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3.2.3.1转向角传动比
        3.2.3.2转向路感模拟
        3.2.3.3诊断容错技术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3.3.1.4电动汽车研究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3.3.1.6参数测量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3.3.1.8其他方面
        3.3.2存在的问题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4存在的问题
        4.1.2.5展望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4.2.1.1点云聚类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4.2.1.3障碍物识别
        4.2.1.4障碍物跟踪
        4.2.1.5小结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4.2.2.1交通标志识别
        4.2.2.2车道线检测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4.2.2.4行人检测
        4.2.2.5车辆检测
        4.2.2.6总结与展望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3.2当前研究热点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4.3.3存在的问题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4.4.5.1路线图法
        4.4.5.2网格分解法
        4.4.5.3 Dijistra算法
        4.4.5.4 A*算法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5面临的挑战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4.5.2.3纵向速度控制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4.5.2.5节油驾驶控制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7.3.2存在的问题
        4.7.3.3热点研究方向
        4.7.3.4研究发展趋势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2存在的问题
        5.1.1.3重点研究方向
        5.1.1.4展望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2存在的问题
        5.1.2.3重点研究方向
        5.1.2.4展望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2存在的问题
        5.1.3.3重点研究方向
        5.1.3.4展望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重点研究方向
        5.2.3展望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5.3.1概述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5.3.2.1被动安全技术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5.3.3研究热点
        5.3.3.1事故研究趋势
        5.3.3.2技术发展趋势
        5.3.4存在的问题
        5.3.5小结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5.4.2存在的问题
        5.4.3重点研究方向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5.5.2热点研究方向
        5.5.3存在的问题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6结语

(10)城市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梳理
        1.3.1 信息设计与信息可视化研究概况
        1.3.2 大数据及智慧城市研究概况
        1.3.3 其他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研究法
        1.4.2 模型研究法
        1.4.3 逻辑研究法
    1.5 核心问题及创新点
        1.5.1 核心问题
        1.5.2 创新点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智慧城市与开放数据
    2.1 开放数据的缘起与发展
        2.1.1 国外开放数据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1.2 国内开放数据运动的现状与发展
    2.2 开放数据的功能与作用
        2.2.1 开放数据的分类
        2.2.2 开放数据的特征
        2.2.3 开放数据的功能与作用
    2.3 开放数据与智慧城市
        2.3.1 智慧城市--数据开放之源
        2.3.2 开放数据--智慧城市之本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信息与信息可视化
    3.1 信息与数字化生存
        3.1.1 信息社会
        3.1.2 信息与群体
        3.1.3 信息的共享与创新
    3.2 信息与信息可视化
        3.2.1 信息理论概述
        3.2.2 信息可视化设计
        3.2.3 信息可视化研究现状
    3.3 大数据下的城市信息架构
        3.3.1 以功能为中心的智慧城市信息架构模型
        3.3.2 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信息架构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思维与方法
    4.1 城市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思维
        4.1.1 一致性思维
        4.1.2 开放性思维
        4.1.3 关联性思维
        4.1.4 系统性思维
        4.1.5 时空性思维
    4.2 城市信息可视化的设计策略
        4.2.1 问题导入设计
        4.2.2 数据呈现设计
        4.2.3 算法引导设计
    4.3 城市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方法
        4.3.1 面向数据的可视化设计方法
        4.3.2 面向应用场景的可视化设计方法
        4.3.3 面向系统的可视化设计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流程构建
    5.1 城市信息的采集
        5.1.1 城市信息分类
        5.1.2 城市信息采集方式
        5.1.3 城市信息与数据质量
        5.1.4 城市信息与隐私保护
    5.2 城市信息的开放
        5.2.1 城市信息的可访问性
        5.2.2 城市信息的标准化
    5.3 城市信息可视化模型
        5.3.1 可视化模型的作用与构成
        5.3.2 现有模型的局限性
        5.3.3 针对城市信息的模型改进
    5.4 城市信息的表现
        5.4.1 信息图与图表
        5.4.2 交互设计与信息表现
        5.4.3 可视化查询与决策分析
        5.4.4 实体信息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信息可视化的设计要素与原则
    6.1 可视化图形与设计模式
        6.1.1 设计模式的意义
        6.1.2 设计模式的语言要素
        6.1.3 可视化图形的模式分析
    6.2 集体智慧与数据挖掘
        6.2.1 集体智慧的统计性特征
        6.2.2 集体智慧的二重性特征
        6.2.3 数据模式的挖掘
    6.3 城市信息可视化的设计原则
        6.3.1 可视化发掘群体智慧
        6.3.2 可视化辅助群体决策
        6.3.3 可视化影响群体行为
    6.4 视觉认知与可视化评估
        6.4.1 可视化评估标准
        6.4.2 可视化评估方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信息可视化的未来
    7.1 从可视化到智能社会
        7.1.1 计算型社会的兴起
        7.1.2 可视化背后的众包思维
    7.2 可视化教育
        7.2.1 全民编程时代与可视化
        7.2.2 可视化教育的培养模式
    7.3 研究结论与问题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香港公共出租车转换站内污染物演变模式识别及预测(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空气污染的时空多变量数据可视分析[D]. 任珂.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D]. 魏书祥. 重庆大学, 2018(04)
  • [4]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空间差异与驱动机制的多尺度研究 ——以广东省和广州市为例[D]. 邓瑞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8(08)
  • [5]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D]. 王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香港与武汉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比较研究[D]. 季晓莉.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7)
  • [7]基于交通效用的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强度与合理票价研究[D]. 金书鑫. 长安大学, 2017(06)
  • [8]GIS支持下城市道路交通机动车尾气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 肖伯俊.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10]城市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D]. 李谦升. 上海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香港公共的士交汇处污染物演变模式的识别与预测(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