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的出生地——紫潼七曲山寺

文昌帝的出生地——紫潼七曲山寺

一、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梓潼七曲山大庙(论文文献综述)

李芳[1](2021)在《四川梓潼县洞经音乐考释》文中指出洞经音乐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音乐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宝石。它主要流传于四川省和云南省,在四川以绵阳市和西昌市为主,在云南以丽江市、下关市、大理市、昆明市为主。洞经音乐源于文昌崇拜,是文昌文化重要的民俗活动,这一乐种最早是祭祀文昌帝君的宗教古乐,它的发源地是四川梓潼县。巴蜀西北一带,岷江自上而下,洞经音乐围绕其中,而梓潼又是源头,洞经音乐的产生于宋朝初期时期,自明清辉煌后逐渐走向衰败,尤其在近代,几乎灭绝,后在上世纪又逐渐恢复发展。在蜀地宝屏山(今蓬溪县赤城山)的玉虚台道人刘安胜,将文昌帝君在梓潼县七曲山得道成仙的神奇经历撰着成《大洞仙经》,崇拜文昌的人们,用此书在宗教祭祀中谈演这一音乐,流传并经发展演变而成现在的洞经音乐。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文化背景来看,梓潼县的的地理及历史价值都是极高的。洞经音乐是一种兼具器乐与声乐的音乐形式,既有念诵,又有轻声咏唱,还有鼓、钹、镲、木鱼、唢呐、胡琴、等各种器乐合奏。在梓潼有各种祭祀活动,在这些祭祀活动中,场面宏大。本文以四川绵阳市梓潼县洞经音乐为主,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搜集了大量曲谱,照片,文献等第一手资料,再通过分析整理,进一步探讨梓潼县作为洞经音乐起源的历史及学术价值。本文分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探索了四川梓潼县洞经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第二部分分析了四川梓潼洞经音乐在民间礼俗仪式中的表现;第三部分深入论述了梓潼县洞经音乐的形态;第四部分提出了梓潼县洞经音乐传承和保护的方法策略;通过论述,希望对洞经音乐的研究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川省台办[2](2021)在《四川绵阳梓潼文昌祖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文中研究说明"北孔子,南文昌",文昌文化以"崇文、弘德、明理、修身、助人、行善"为核心思想,在海峡两岸和世界华人文化圈具有广泛认同。四川绵阳市梓潼县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文昌文化发祥地,七曲山大庙被誉为"天下文昌祖庭"。2021年1月13日,四川绵阳梓潼文昌祖庭获批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3月15,在第五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上,文昌祖庭获"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历史悠久,

尹一涵[3](2020)在《基于地域特征延续的近郊型景区规划设计 ——以梓潼县凤凰湖区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工控制和影响的景观比重不断增大,在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地域景观特征逐渐被忽视,不同地区的景观设计逐渐陷入趋同的窘境,地域特征传承受阻,近郊型景区建设亦是如此。如何协调好城市快速发展与地域特征多样性维护之间的矛盾是风景园林的重要课题。论文以地域特征为切入点,思考如何顺应自然条件,延续历史文脉,创造延续地域特征的近郊型景区。从当前景观趋同化和近郊型景区发展背景展开,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论述地域特征与近郊型景区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剖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中与地域特征延续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地域特征与近郊型景区的关系,总结基于地域特征延续的近郊型景区规划设计原则及要点。并选择国内外五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与启示。最后,以四川省梓潼县凤凰湖地块作为研究区域,对其进行景观特征评估和用地适宜性评价,综合研究结果进行总体景观结构布局,并针对典型景观提出规划设计策略。将以上研究结论运用到梓潼县凤凰湖区域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之中。本论文期望借由对地域特征的研究,找到适用于近郊型景区中延续地域特征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此加强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对地域特征的重视,使得新建景观能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城市的发展需求。

刘红英[4](2020)在《七曲山大庙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七曲山大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直在用文化、自然向世人展现它的独特魅力。本文从七曲山大庙文创产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分析、思考以及研究和应用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七曲山大庙的研究,提取了具有七曲山大庙特色的文化元素,结合文创产品设计的要素和消费者的需求,带领学生对七曲山大庙的文创产品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了部分文创产品方案,后续希望能与七曲山大庙展开深度合作,开发一些有特色、有价值、有市场的文创产品,为七曲山大庙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注入新的活力、探索新的路径。

秦玺[5](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梓潼县七曲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代,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文化的发展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新阶段的新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来源于乡村。村庄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文化是村庄的灵魂,村庄文化是一个村庄在逐渐的发展中留存下来的历史印迹,是研究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村庄作为农业文明时期的重要载体,村庄文化大多蕴含着农耕时期的文化特色,体现经济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色。保护发展村庄自然风貌、生态格局、生产生活方式、活态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村庄文化保护发展的目标。文章通过文献阅读和资料搜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相关理论,总结了村庄文化的相关概念,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并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庄文化保护发展的关系,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村庄文化保护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人才支持、产业支撑、生态空间和组织力量,加速了村庄文化的传承发展。本文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梓潼县域各乡镇进行深入调研,总结现状村庄文化保护发展存在的通识性问题,认为乡村的没落、村庄文化的消亡本体问题在于村庄人口流失和相关文化政策的缺乏。针对本体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对比分析,提出村庄文化保护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规划策略。最后,笔者以实际参与的项目阐述梓潼县七曲村的现状和文化特色,通过资料搜集、访谈座谈、问卷及实地勘探等方法,分析梳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适合七曲村的发展路径,并运用提出的规划策略指导村庄规划建设,以希望为七曲村及其他相似村庄文化保护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今后村庄建设发展中更好地保护村庄文化提供案例借鉴。

蒋蓝[6](2019)在《黄虎张献忠》文中指出张献忠身世及形象演变史柳树涧堡地望我一直坚信,一个人的才华或者异能,一定会从相貌上透露出来。即便是他静静地坐在一边,什么也不说,人们从他的相貌上仍能发现他的洞察力与诡谲之力。一旦把"才"变成"财"之后,我就轻而易举地发现,财与暴力、酒色是如何在一张脸庞上沆瀣一气的。中国人历来相信,行非常大事之人,必有非常之相。身体不但是个人情欲的大本营,而且是意识形态的战场。在西方身体政治研究谱系里,权力中人的身体政

徐康[7](2019)在《城市修补背景下绵阳市梓潼县城滨水街区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城市也面临着内部空间亟待更新改造、功能置换问题。城市修补的提出为提升老城活力,强化特色空间吸引力提供了政策背景。梓潼县城滨水街区作为县城内部自然景致较好、最具亲水性、最具开发价值的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地貌影响开发建设较晚,随着滨水空间价值的被挖掘,趋利性的开发建设方式使整个滨水街区内部空间混乱、新旧建筑穿杂,整个滨水街区品质和居民舒适度严重下降。本研究以绵阳市梓.潼县城滨水街区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滨水街区的空间构成,结合其现状建设特征,从人们对空间要素的认知入手,将现状调研和空间构成的数据运用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提取并计算滨水街区空间拓扑关系轴线网络,.结合gis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分析滨水街区与老城中心区的关系、滨水街区内部空间组织特征、空间中人群空间意向感知,结合问卷分析和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提出更新改造方案并提出整体的优化策略。对梓潼城区以及滨水街区现状进行概述,通过对其历史演化进程的研究总结出空间形成的内在规律与影响因素。对滨水街区现状用地、开发强度等进行梳理,总结出现状用地特征、可更新用地以及现状亟待解决的例如建筑高度失控、开发强度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针对现状问题的梳理结果,从通达性、功能性和可识别性三方面分析入手,在句法空间轴线拓扑网络建立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句法轴线分析的全局和局部整合度分析,得出整个城区与滨水街区的空间连接关系;运用句法的轴线熵值和空间布局要素的叠加分析,掌握空间组织结构规律以及街区内部空间要素布局的特征与现状问题;通过句法的视域整合度分析空间意象要素特征和可感知性或者可识别程度,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掌握现状意象布局特征及问题。以此来了解滨水街区与老城核心区的通达性关系、街区内部空间要素组织性能和节点空间意象要素特征。以前两部分分析的结果为基础提出具体优化的方案。首先,强化街区十字轴线、打通滨水街区阻隔和加强街区内部连通性来街区滨水街区与老城核心区、街区内部空间的可达性和连通性问题;其次,延续轴带的功能组织、调整街巷空间的业态布局、引导滨水街道的业态分布来提升整个街区内部的功能效益;最后,通过对视域中心节点的控制、提升路径的趣味性和丰富滨水空间的功能多样性来营造连续可见符合区域特色的场景意境,来增强路径空间的意象性。提出空间优化的引导策略,包括合理定位、加强与主城区的联系、构建街区交通路网、增强街区空间功能多样性、增强路径、节点空间的区域性和识别度、提升亲水空间丰富度。借此来引导优化整个滨水街区空间。本研究将空间句法理论方法运用到滨水街区空间优化的研究中,以量化的方法将滨水街区抽象的空间以最简洁的数学轴线模型形式直观的展现出来,分析现状空间内部最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借此提升空间优化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期运用科学、严谨的方式修补梓潼县城滨水街区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为县一级城市宾水水街区的修补、塑造提供借鉴。

周朝海,罗智婉[8](2018)在《梓潼年画探考》文中研究说明梓潼年画起源于南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清末民初,是流传于文昌帝乡绵阳市梓潼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对"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产生了深刻影响。梓潼年画缘起梓潼自古即为蜀国军事重镇,秦汉即置郡县,为文昌帝君梓潼神信仰发祥地。随着文昌信仰崇拜的兴盛和文昌文化的

史梦依[9](2018)在《明清山东文昌信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信仰以神灵崇拜为主要特点,其产生、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紧密相关。中国的神灵崇拜由来已久,早在文明初曙之时即已滥觞,后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容,这一发展过程也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以神灵崇拜为核心的民间信仰是探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程序等都已比较固定,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科举及第成为文人学子步入仕途、实现政治抱负的主要途径。山东是孔孟之乡,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素有重文的传统。明清时期,山东地方政府及文人学子非常重视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个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体现在民间信仰领域就是对文昌神祭祀的重视。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文昌帝君作为主兵革、赏功进士、以惩恶扬善实现道德教化的民间俗神,广受统治者、文人学子与普通百姓的推崇。本文以明清山东文昌信仰为切入点,对其兴起的背景、祠庙修建的情况、祭祀活动的特点以及其对民间社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其一,明代以前文昌信仰的发展概况。本章重点对明代以前文昌信仰的源流进行梳理。通过考察历代文昌神的祭祀情况,发现文昌信仰最初源于星辰信仰。隋唐以后在统治者的推动下,文昌信仰逐渐与四川地方信仰梓潼神合流,后在两宋文人的推崇下加速融合,最终形成了明清道教善书中所塑造的文昌帝君。其二,明清山东文昌信仰兴起的背景。本章对文昌信仰在国家祀典中的升降情况进行考察,并结合文昌帝君主文运、宣教化的社会功能,分析明清文人对该信仰的实际需求,进而指出明清时期文昌信仰在山东的兴起是必然的。其三,明清山东文昌信仰建祀情况。本章通过梳理山东地方志中有关明清文昌祠庙修建的史料记载,对文昌祠修建的时空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明清国家祀典政策的制定、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文化氛围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同时,本章还对山东文昌祠庙的建筑风格,以及祭祀文昌帝君的礼仪与相关习俗进行考察与分析。其四,明清山东文昌信仰的社会影响。本章重点考察明清山东修建文昌祠庙的碑文,通过分析主持者倡建的动机,并结合道教善书中的诫文,指出文昌信仰在推进文教事业和实现道德教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文昌信仰受到了民间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虽然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各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但受祭祀传统的影响,民间社会整体上对这一信仰抱有相对宽容的态度。

张泽洪,杨荣涛[10](2017)在《明代云南文昌庙与文昌信仰研究》文中认为明代云南文昌庙的修建以及文昌祭祀和洞经谈演是明代云南文昌信仰的重要内容。明代云南文昌庙的分布格局、文昌祭祀的仪制规模和洞经谈演的程序风格,充分体现出明代云南文昌信仰的地域文化特色。明代文昌信仰在云南的传播适应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官员、士绅、道士和外来移民为推动文昌信仰传播的社会力量,明朝廷的政策和举措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明代云南文昌信仰兴盛昭示科举制度下云南教育的发展,多元族群与多元文化的边疆社会文昌信仰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必然结果。

二、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梓潼七曲山大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梓潼七曲山大庙(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梓潼县洞经音乐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四川梓潼县洞经音乐概述
    一、洞经音乐起源
        (一)地理背景
        (二)文化背景
    二、洞经音乐历史沿革
        (一)融汇性发展
        (二)阶段性发展
        (三)区域性发展
第二章 四川梓潼县洞经音乐在民间礼俗仪式中的表现
    一、洞经音乐与传统节日庆典礼俗
        (一)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的诞辰
        (二)上九会、孔子会、三元会、观音会、关帝会等
        (三)端午期间的瘟祖会
        (四)春节期间的迎送神会
        (五)双休日的常年演出
    二、洞经音乐与文昌帝君祭祀
    三、洞经音乐与《文昌大洞仙经》
第三章 四川梓潼县洞经音乐的音乐形态
    一、洞经音乐的曲目分类
        (一)按曲牌分类
        (二)按经文分类
        (三)按仪式分类
    二、洞经音乐的谈演
        (一)谈演形式
        (二)谈演内容
        (三)谈演特征
    三、洞经音乐的曲调特征
        (一)节奏节拍
        (二)调式调性
        (三)曲式结构
    四、洞经音乐的谈演风格
        (一)乐队组织风格
        (二)乐器选用风格
        (三)服饰搭配风格
        (四)情感表现风格
第四章 四川梓潼县洞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一、洞经音乐生存现状
        (一)分布格局
        (二)保存形式
    二、洞经音乐面临的危机
        (一)传承人缺失
        (二)欣赏者断层
        (三)专业表演者流失
        (四)谈演经籍少
    三、洞经音乐传承与保护
        (一)落实从娃娃抓起思想
        (二)培养民间爱好者
        (三)建立高校培养模式
        (四)加大政府保护力度
        (五)旅游经济与洞经音乐的联姻
        (六)推动洞经音乐自身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四川绵阳梓潼文昌祖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历史悠久,缔结两岸同胞精神纽带
发挥优势,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3)基于地域特征延续的近郊型景区规划设计 ——以梓潼县凤凰湖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景观趋同现象日益严重
        1.1.2 近郊型景区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实地调研法
        1.4.4 对比分析法
        1.4.5 信息综合技术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2.1 地域特征
        2.1.1 概念
        2.1.2 相关研究现状
    2.2 近郊型景区
        2.2.1 概念
        2.2.2 相关研究现状
3 基于地域特征的近郊型景区规划设计
    3.1 地域特征的影响要素
        3.1.1 自然要素
        3.1.2 人文要素
        3.1.3 地域特征影响要素总结
    3.2 地域景观特征的识别与描述
        3.2.1 景观特征分类
        3.2.2 景观特征评估
        3.2.3 景观特征描述
    3.3 地域特征与近郊型景区的关系
        3.3.1 近郊型景区根植于地域景观特征
        3.3.2 地域特征在近郊型景区中得以继承与发展
    3.4 延续地域特征的近郊型景区规划设计原则
        3.4.1 生态优先原则
        3.4.2 因地制宜原则
        3.4.3 以人为本原则
        3.4.4 文脉延续原则
    3.5 延续地域特征的近郊型景区规划设计要点
        3.5.1 遵循自然过程,延续自然特征
        3.5.2 挖掘地域文化,发扬场地文脉
        3.5.3 重视植物选择,利用自然演替
        3.5.4 适当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场地分析
4 案例分析与研究
    4.1 苏塞公园
        4.1.1 项目简介
        4.1.2 主要设计手法
        4.1.3 经验与启示
    4.2 镜湖国家湿地公园
        4.2.1 案例简介
        4.2.2 主要设计手法
        4.2.3 经验与启示
    4.3 江洋畈生态公园
        4.3.1 案例简介
        4.3.2 主要设计手法
        4.3.3 经验与启示
    4.4 湖南株洲天池公园总体规划
        4.4.1 项目概况
        4.4.2 主要设计手法
        4.4.3 经验与启示
    4.5 晋阳湖区环湖公园
        4.5.1 项目概况
        4.5.2 主要设计手法
        4.5.3 经验与启示
    4.6 小结
5. 梓潼县凤凰湖区域地域特征研究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区域自然概况
        5.1.2 区域人文概况
    5.2 技术路线
    5.3 景观特征评估
        5.3.1 景观分类
        5.3.2 景观特征分区
    5.4 用地适宜性评价
    5.5 景观规划格局及典型景观模式设计
        5.5.1 林地
        5.5.2 农田
        5.5.3 水体
6.梓潼县凤凰湖区域景观规划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条件
        6.1.2 文化与旅游资源
        6.1.3 上位规划解读
    6.2 场地现状条件
        6.2.1 现状用地
        6.2.2 现状交通
        6.2.3 现状高程
        6.2.4 现状水体
        6.2.5 现状植被
        6.2.6 现状建筑
        6.2.7 总结
    6.3 规划设计目标及策略
        6.3.1 规划设计目标
        6.3.2 规划设计策略
    6.4 总体规划设计
    6.5 分区规划设计
        6.5.1 滨湖景观区
        6.5.2 山林游览区
        6.5.3 综合服务区
        6.5.4 农业体验区
        6.5.5 湿地风光区
        6.5.6 森林康养区
        6.5.7 花谷游赏区
        6.5.8 城市休闲区
        6.5.9 防护林带
    6.6 专项规划设计
        6.6.1 交通专项规划
        6.6.2 植物专项规划
        6.6.3 水文专项规划
        6.6.4 生态专项规划
        6.6.5 活动专项规划
        6.6.6 设施专项规划
    6.7 经济技术指标
7. 结语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4)七曲山大庙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七曲山大庙文创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文创产品较少,销售渠道局限
    (二)文创产品开发动力不足,缺少资金和专业设计人员
二、七曲山大庙文创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不断增加的游客量,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条件
    (二)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文创产品开发带来了新机遇
    (三)国内成功的文创产品开发,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保障
    (五)绵阳文创市场逐渐兴起,文创产品设计能力和水平逐渐提高
三、七曲山大庙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思考
四、七曲山大庙文创产品设计的研究
    (一)以七曲山着名故事和人物为切入点设计文创产品
    (二)以祈福文化为切入点,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五、结语

(5)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梓潼县七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总结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分析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乡村振兴战略
        2.1.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背景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解析
        2.1.3 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的问题
    2.2 村庄文化相关概念
        2.2.1 文化
        2.2.2 村庄文化
    2.3 相关理论
        2.3.1 文化变迁理论
        2.3.2 文化自觉理论
        2.3.3 地方依恋理论
        2.3.4 文化资本理论
3 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庄文化保护发展的关系
    3.1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村庄文化保护与发展
        3.1.1 发展契机
        3.1.2 人才支撑
        3.1.3 产业支持
        3.1.4 生态空间
        3.1.5 组织力量
    3.2 村庄文化保护发展的要点
        3.2.1 村庄内外部要素条件
        3.2.2 村庄文化振兴的基础
        3.2.3 发展中的问题
    3.3 村庄文化振兴的意义
        3.3.1 保护文化多样性
        3.3.2 激发人们家园情怀
        3.3.3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3.3.4 改善空间生态环境
        3.3.5 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3.4 本章小结
4 村庄文化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村庄文化保护的现状
        4.1.1 地理区位及历史沿革
        4.1.2 村庄文化资源
        4.1.3 村庄建筑风貌
        4.1.4 村庄文化认同感
        4.1.5 文化保护理念形成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制度
        4.2.2 村庄建设对风貌的影响
        4.2.3 村民作用的发挥
        4.2.4 文化产业发展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村庄文化传承者的缺失
        4.3.2 开放的环境对文化的冲击
        4.3.3 对于文化的认识不足
        4.3.4 文化政策体制不健全
    4.4 典型案例分析
        4.4.1 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
        4.4.2 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文化保护与发展策略
    5.1 基本原则
        5.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5.1.2 整体保护发展的原则
        5.1.3 保护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5.2 发展思路
        5.2.1 强化村庄人才振兴,提高村民认同感
        5.2.2 活态发展文化产业,保护创新相结合
        5.2.3 加强村庄生态保护,建设融入生态文化
        5.2.4 提升组织人员素养,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5.3 规划策略
        5.3.1 空间布局——遵循现状肌理,融入文化理念
        5.3.2 建筑风貌——依托现状特征,分类营造实施
        5.3.3 产业分布——找准文化特色,多产联动发展
        5.3.4 景观环境——依托自然人文,营造乡土气息
    5.4 本章小结
6 七曲村村庄文化保护与发展实践
    6.1 村庄概况
        6.1.1 区位概况
        6.1.2 自然条件
        6.1.3 植被资源
        6.1.4 村庄历史
    6.2 村庄文化保护与发展现状及问题
        6.2.1 文化特征
        6.2.2 整体布局
        6.2.3 建筑风貌
        6.2.4 文化产业
    6.3 村庄文化保护与发展路径
        6.3.1 把握空间肌理,注重整体保护
        6.3.2 规范村庄建设,延续建筑文化
        6.3.3 保护创新结合,活化文化产业
    6.4 相关规划解析
        6.4.1 《梓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年)》
        6.4.2 《梓潼县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示范片总体规划》
        6.4.3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3—2022 年)》
        6.4.4 《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七曲山景区重点地段详细规划(2017—2030 年)》
    6.5 文化保护与发展规划
        6.5.1 空间布局形态
        6.5.2 建筑风貌营造
        6.5.3 产业布局
        6.5.4 景观营造
    6.6 效益分析
        6.6.1 挖掘文化内涵,实现文化振兴
        6.6.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
        6.6.3 激发家园情怀,提高人才引力
        6.6.4 延续生态文化,改善生态环境
        6.6.5 传承制度文化,提升组织能力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七曲村村庄文化调查问卷
    附录 B:访谈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城市修补背景下绵阳市梓潼县城滨水街区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修补”的政策背景
        1.1.2 高度重视滨水街区城市设计的重要意义
        1.1.3 快速城镇化我国滨水街区空间开发问题突出
        1.1.4 灾后重建后梓潼县城滨水街区空间被忽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与范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对象范围选取的原因
        1.5.3 城市滨水街区空间分类
        1.5.4 研究范畴界定
        1.5.5 城市滨水区在城市中的作用
    1.6 研究框架
    1.7 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滨水街区空间优化相关理论研究
        2.1.1 城市滨水区概念界定
        2.1.2 街区
        2.1.3 空间组织
        2.1.4 空间优化
    2.2 环境行为学
        2.2.1 理论
        2.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3 环境行为学引入城市滨水街区空间优化研究的应用
    2.3 场所理论
    2.4 空间句法理论
        2.4.1 句法变量
        2.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4.3 空间句法引入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意义
    2.5 小结
第三章 梓潼县城滨水街区空间概况
    3.1 梓潼县城概况
        3.1.1 梓潼县城地理区位及特征
        3.1.2 自然环境风貌格局——环山伴水
        3.1.3 历史人文特色——文昌文化发源地
    3.2 梓潼县城现状滨水街区空间建设历程
        3.2.1 梓潼县城建设历程——潼城三迁
        3.2.2 梓潼县城滨水街区空间建设历程
        3.2.3 潼江水系概况及防洪要求
    3.3 基于城市修补的滨水街区现状用地和建筑分析
        3.3.1 滨水街区现状用地
        3.3.2 现状建筑分析
        3.3.3 用地可修补空间较大
        3.3.4 滨水街区现状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空间整合度的滨水街区通达性优化研究
    4.1 梓潼县城区域空间整合度分析
        4.1.1 基于全局的整合度分析
        4.1.2 基于人的尺度的局部整合度分析
        4.1.3 带形整合核心结构突出
    4.2 梓潼县城城区与滨水街区通达性关系
        4.2.1 阻隔“带形”空间
        4.2.2 核心区偏离
        4.2.3 滨水街区空间闭塞
        4.2.4 滨水步行空间孤立
    4.3 空间通达性优化策略
        4.3.1 强化街区十字轴线
        4.3.2 打通滨水街区阻隔
        4.3.3 加强街区内部连通性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轴带结构的滨水街区功能优化研究
    5.1 空间轴线熵值分析
        5.1.1 空间轴线形成过程
        5.1.2 空间轴线演化规律
        5.1.3 双轴带单核心网络空间组织结构
    5.2 空间布局与空间轴线叠加
        5.2.1 路网结构与空间结构叠加
        5.2.2 用地功能与空间轴线叠加
        5.2.3 业态布局与空间熵值轴线叠加
    5.3 空间布局整合策略
        5.3.1 轴带延续功能组织
        5.3.2 街巷引导业态布局
        5.3.3 滨水街道业态引导
第六章 基于空间视域整合的滨水街区重点空间优化研究
    6.1 空间视域整合度分析
        6.1.1 点域——街区节点空间匮乏
        6.1.2 线域——滨水步行空间单一
        6.1.3 面域——街区公共空间乏味
    6.2 节点空间意象与句法视域比较分析
        6.2.1 特色节点意象路径选取
        6.2.2 节点标志与视线控制度分析
        6.2.3 区域边界与视觉闭合度分析
        6.2.4 路径选择与代理机器人路径模拟
    6.3 街区空间优化策略
        6.3.1 视域中心节点控制
        6.3.2 路径趣味性提升
        6.3.3 滨水空间丰富度提升
第七章 梓潼县城滨水街区空间优化对策
    7.1 合理定位、融水于城
        7.1.1 规划先行、控制引导
        7.1.2 滨水新城、宜居宜养
    7.2 完善功能、增强活力
        7.2.1 功能衔接与植入置换
        7.2.2 功能结构优化
    7.3 优化交通、绿色出行
        7.3.1 优化路网结构、以街区外环路疏解通过式交通
        7.3.2 以公共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7.3.3 构建步行网络
    7.4 空间提升、特色彰显
        7.4.1 亲水性提升
        7.4.2 节点空间可识别性提升
        7.4.3 街道趣味性提升
第八章 结语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明清山东文昌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1.选题缘由
        2.研究对象
    (二)以往学术研究状况
        1.学术着作
        2.学术论文
    (三)史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意义与创新
        1.研究价值、意义
        2.学术创新点
一、明代以前文昌信仰的概况
    (一)星辰崇拜的起源
    (二)梓潼神形象的塑造
    (三)文昌神与梓潼神的合流
二、明清山东文昌信仰兴起的背景
    (一)明清国家祀典中的文昌信仰
    (二)明清社会对文昌信仰的需求
        1.主司桂籍、赏功进士
        2.劝民孝友、道德教化
    (三)山东士民对重振文运的诉求
三、明清山东文昌祠庙的建祀情况
    (一)文昌祠庙的时空分布与形成原因
        1.文昌祠庙的时间分布特点
        2.文昌祠庙的空间分布特点
        3.文昌祠庙的时空分特点分析
    (二)文昌祠庙的建筑特点及其原因
        1.注重风水之说
        2.融入文教场所
        3.寄托山水之情
    (三)文昌信仰的祭祀礼仪与社会习俗
        1.文昌帝君的祭祀活动
        2.敬惜字纸的社会习俗
四、明清山东文昌信仰的社会影响
    (一)文昌信仰的社会功能
        1.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2.实现道德教化职能
    (二)民间世人对文昌信仰的态度
结语
附录:明清山东文昌祠庙一览表
    (一)鲁北
    (二)鲁中
    (三)鲁东
    (四)鲁西
    (五)鲁南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善书
    (三)地方志
    (四)近人着作
    (五)学位论文
    (六)学术论文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梓潼七曲山大庙(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梓潼县洞经音乐考释[D]. 李芳.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四川绵阳梓潼文昌祖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J]. 四川省台办. 两岸关系, 2021(04)
  • [3]基于地域特征延续的近郊型景区规划设计 ——以梓潼县凤凰湖区域为例[D]. 尹一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七曲山大庙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 刘红英. 戏剧之家, 2020(15)
  • [5]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梓潼县七曲村为例[D]. 秦玺.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1)
  • [6]黄虎张献忠[J]. 蒋蓝. 江南, 2019(01)
  • [7]城市修补背景下绵阳市梓潼县城滨水街区空间优化研究[D]. 徐康.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梓潼年画探考[J]. 周朝海,罗智婉. 巴蜀史志, 2018(05)
  • [9]明清山东文昌信仰研究[D]. 史梦依.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10]明代云南文昌庙与文昌信仰研究[J]. 张泽洪,杨荣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标签:;  ;  ;  ;  ;  

文昌帝的出生地——紫潼七曲山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