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在子宫净化中的应用初探

激素在子宫净化中的应用初探

一、激素在子宫净化中的运用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宋俏俏[1](2019)在《孕酮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山羊子宫内膜炎症反应研究》文中指出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常见的子宫疾病,可引起奶牛产后子宫复旧延迟、不孕和泌乳量下降,使淘汰率增加,对奶牛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是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孕酮(P4)可抑制奶牛子宫免疫应答,但对发生细菌感染的子宫内膜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有报道。为了深入探究孕酮对产后大肠杆菌性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同为反刍动物的山羊为模型,将12只健康雌性空怀奶山羊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孕酮组、大肠杆菌组、大肠杆菌+孕酮组。在产后两个月,孕酮组和孕酮+大肠杆菌组山羊接受孕酮(1 mg/kg,肌注)预处理3天,并持续注射孕酮至试验结束。预处理3天后,大肠杆菌组和孕酮十大肠杆菌组的山羊子宫腔内接种大肠杆菌10mL(109cfu/mL),对照组和孕酮组灌注生理盐水10mL。分别于灌注大肠杆菌、生理盐水后的Oh(灌注前)、2h、6h、10h、16 h、24 h、36 h、48 h做宫腔镜检查,同时采集外周血、子宫分泌物和子宫内膜,观察外周血WBC和子宫分泌物PMN%的变化、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变化、子宫内膜组织中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变化以及TLR4和IL-1β、IL-6、IL-8和TNF-α等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试验结果如下:(1)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在2 h~16 h体温下降(p<0.01),呼吸频率和心率分别在2h~16h,48h和2h~48 h加快(p<0.05)。与大肠杆菌组相比,孕酮+大肠杆菌组在接菌后在6 h~16 h体温升高(p<0.01),呼吸频率和心率分别在 6h、10h 和 2~48h降低(p<0.05)。(2)山羊外周血WBC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孕酮组在接菌后Oh、16 h和36 h下降(p<0.05);大肠杆菌组在接菌后10h和16h升高(p<0.01)。与大肠杆菌组相比,孕酮+大肠杆菌组在接菌后10h、16h和36h下降(p<0.05)。(3)山羊子宫内膜红肿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孕酮组在接菌后10 h、16 h和24 h较轻微,大肠杆菌组在接菌后2 h~48 h较严重,出血点较多;与大肠杆菌组相比,大肠杆菌+孕酮组在接菌后10 h~48 h较轻微,出血点较少。(4)山羊子宫分泌物的PMN%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孕酮组在接菌后6 h~48 h下降(p<0.05),大肠杆菌组在接菌后2h、6h和48h升高(p<0.05);与大肠杆菌组相比,孕酮+大肠杆菌组在接菌后6h和48h下降(p<0.05)。(5)山羊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在接菌后2h~36h内膜柱状上皮细胞脱落,在2 h和36 h有大量PMN和淋巴细胞浸润;在10~24 h组织内细胞成分较少、结缔组织疏松。与大肠杆菌组相比,大肠杆菌+孕酮组在接菌后内膜柱状上皮细胞未发生明显脱落;组织间有少量PMN与淋巴细胞浸润;在10 h、16 h和24 h组织内细胞成分较多、结缔组织连接较紧密。(6)山羊子宫内膜TLR4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孕酮组山羊的IL-6的mRNA表达量在6h、10h和36h降低(p<0.05),IL-8的mRNA表达量在36 h降低(p<0.05),TNF-α的mRNA表达量在0 h、2 h和36 h降低(pp<0.05);大肠杆菌组,TLR4的mRNA表达量在10h~48h升高(p<0.05),IL-1β的mRNA表达量2h~10h、24h、36h和48h升高(P<0.05),IL-6的mRNA表达量在6h~36h升高(p<0.01),IL-8 的 mRNA 表达量 2h~36h 升高(pp<0.05),TNF-α 的 mRNA 表达量在10 h~36 h升高(p<0.01)。与大肠杆菌组相比,孕酮+大肠杆菌TLR4的mRNA表达量在16h、24h和36h降低(p<0.05),IL-1β的mRNA的表达量在10h和24h降低(p<0.01),IL-6的mRNA表达量在6h~36h降低(p<0.05),IL-8的mRNA表达量在6h~36h降低(p<0.05),TNF-α 的 mRNA 表达量在 10h~24h降低(p<0.05)。(7)山羊子宫内膜JNK、Erk、p38和NF-κB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孕酮组JNK的磷酸化水平除Oh和10h外,其它时间点均升高(p<0.01),Erk的磷酸化水平在2h~48h降低(P<0.01),p38的磷酸化水平在孕酮预处理后升高(P<0.05),p65磷酸化水平在2h降低(p<0.01);大肠杆菌组中,JNK、Erk、p38和NF-κB的磷酸化水平在注菌后均升高(p<0.01)。与大肠杆菌组相比,孕酮+大肠杆菌组山羊的JNK和Erk磷酸化水平在2h~48h降低(p<0.01);p38磷酸化水平在36h降低(pp<0.01)。p65磷酸化水平2h、10h和36h降低(p<0.05)。由此可见,空怀奶山羊子宫灌注大肠杆菌后可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导致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异常改变、外周血WBC增多、子宫分泌物PMN%升高、子宫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MAPK和TLR4/NF-KB信号通路蛋白及其下游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量升高;孕酮可通过抑制MAPK和TLR4/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下调下游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等参与子宫先天免疫应答,抑制炎症反应。

祝博[2](2017)在《《医药论坛杂志》2017年第38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文中认为

张欣[3](2017)在《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致病菌抑菌活性及抗炎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是牛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导致患牛受孕率降低,影响养牛业发展。课题组研究发现致荷斯坦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炎多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虽然疗效较好,但是有毒副作用,同时会影响食品安全。姜黄的有效成份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脂等作用,且毒性小、安全性高。为把姜黄素引入到应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蒙药方剂中,进一步研发抗炎中蒙药方剂、改进配伍、提高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以下6个方面:试验Ⅰ为了研究姜黄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用牛津杯法测定了姜黄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S.aureus、E.coli的抑菌直径,用二倍平板稀释法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在以上基础上又测定了姜黄素对主要致病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保护率。为了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主要致病菌的抗菌机理,测定了姜黄素对主要致病菌的生长曲线、细胞壁、细胞膜渗透性和细胞膜的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姜黄素的抑菌效果和小鼠的保护率虽然不及环丙沙星,但是实验数据表明姜黄素对主要致病菌都有抑菌作用,对感染主要致病菌的小鼠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姜黄素对这两种致病菌的生长曲线、细胞壁、细胞膜渗透性和细胞膜的膜电位均有影响。提示姜黄素可以从破坏细菌细胞壁、增加胞膜的通透性和影响细胞的生物电等不同方面起到抑菌效果。试验Ⅱ因为致病菌引起小鼠和大鼠的炎症,机体病理反应基本相同,为了操作方便下面试验动物选用了大鼠。为进一步在动物试验上研究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的疗效和抗炎机理。用子宫内灌注主要致病菌的方法复制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大鼠一般状态、体温的变化以及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白细胞计数分类的变化,比较正常组与造模组子宫内容物细菌培养情况、子宫解剖形态、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造模前相比,造模后大鼠精神变差、出现拱背、食欲减退、阴门红肿潮湿、灌菌1d后体温开始升高。注菌3d后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显着升高(P<0.05),造模组子宫分泌物细菌培养可见大量的致病菌存在,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内膜下淤血水肿、大量的炎细胞浸润。结果表明,通过子宫内灌注致病菌可成功复制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试验Ⅲ为了研究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选用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造模后用药干预,用药7d后,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分析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用酶联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并取子宫进行形态、子宫指数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子宫内膜炎大鼠血液流变学出现异常,经姜黄素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ye accumulation index,EAI)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均显着降低(P<0.05);血清中6-Keto-PGF1α含量显着升高(P<0.05)、TXB2含量明显降低(P<0.05);大鼠子宫病变形态均有改善,子宫指数显着下降(P<0.05),子宫炎症病理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消退,并有剂量依赖性。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炎大鼠有血瘀症出现,姜黄素能够改变血液流变性,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子宫内膜炎性病灶消退,其作用可能与姜黄素提高血清中6-Ke-to-PGF1α的含量,降低TXB2的含量有关。试验Ⅳ为了研究姜黄素对子宫运动及生殖激素的影响,选用3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缩宫素组、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并记录姜黄素对大鼠离体子宫收缩强度和频率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兴奋子宫的机理,研究了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雌激素(Eestrodiol,E2)、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的影响。选用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缩宫素组、姜黄素高、中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造模后用药干预,用药7d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雌激素(Eestrodiol,E2)、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姜黄素各组使大鼠离体子宫收缩强度和频率都显着增加(P<0.05),与缩宫素组相比姜黄素高、中剂量组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和频率均升高(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的收缩强度和缩宫素组无显着性差异,而收缩频率显着高于缩宫素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E2水平显着降低(P<0.05)、P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大鼠子宫组织中E2水平显着升高(P<0.05)、P水平显着下降(P<0.05)。结果提示,姜黄素有兴奋大鼠子宫的作用,能使子宫产生阵发性收缩,不同于缩宫素的强直收缩,这样的收缩有助于促进炎性产物及时排出和加快子宫机能的恢复。子宫内炎症影响了子宫中E2、P的水平,姜黄素不但能够升高子宫的雌激素水平,还能降子宫的孕酮水平,这可能是姜黄素治疗子宫内膜炎和兴奋子宫的机理所在。试验Ⅴ为了进一步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姜黄素对试验性大鼠子宫内膜炎的疗效和抗炎机理,试验动物和分组同试验Ⅲ。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内CD14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子宫组织中TNF-α、IL-6、IL-8、IL-10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各治疗组子宫组织中CD14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血液和子宫组织中TNF-α、IL-8、IL-6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IL-10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提示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的炎症具有控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细胞膜上CD14的表达,阻止了炎症介质对细胞的刺激,进一步影响了炎症因子TNF-α、IL-6、IL-10,IL-8的分泌,也可能同时直接降低血液和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0,IL-8分泌,从而控制子宫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和蔓延。试验Ⅵ为了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炎症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试验动物和分组同试验Ⅲ。用Wester-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pIκB和IκB、p65和p-p65、IKKa和TLR4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p IκB、p-p65、TLR4、IKKa的表达显着升高(P<0.05),IκB的表达显着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素各治疗组大鼠子宫组织中p IκB、p-p65、IKKa、TLR4表达水平下降(P<0.05),IκB的表达含量升高(P<0.05),并且成剂量依赖性。提示细菌性子宫内膜炎的炎症反应和TLR4-IKKa-NF-κB炎症型号通路有关,姜黄素可从多种途径阻断TLR4-NF-κB炎症反应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IL-8等的大量释放,最终参与调控炎症及免疫反应。本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姜黄素防治子宫内膜炎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了姜黄素对奶牛主要致病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对致病菌感染的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证明了姜黄素有抑菌抗炎等药理作用,为今后姜黄素在临床上进一步开发应用治疗子宫内膜炎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何国文[4](2017)在《马不孕症及马纤维肉瘤的临床病案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新疆良种马改良繁育工作的开展,母马不孕症直接降低母马的繁殖效率,增加母马的淘汰率,增加饲养成本等问题,对改良繁育工作进程带来影响。因此本研究以典型病案的形式将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新疆伊犁昭苏县某马场母马不孕症病案进行分析,为探寻中药治疗马不孕症新的治疗措施,为今后的马不孕症提供治疗方案及临床依据。同时诊治一例马纤维肉瘤病例,为兽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经验。通过临床症状、病史调查、直肠检查、实验室诊断确诊5例为马子宫内膜炎,4例为马卵巢机能减退症,运用中药进行治疗,治愈率为77.8%,怀胎率为66.7%。(1)对病案进行体温检测,皆无体温升高症状。血液常规结果显示,中药治疗马子宫内膜炎后,用药前与用药第5天淋巴细胞数呈显着差异(P<0.05),血液生化结果显示,差异均不显着。检测血清中TNF-α与IL-6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2)运用中药治疗马卵巢机能减退症,在用药5天后,马匹正常发情,血常规结果显示用药前与用药第3天中间细胞数差异显着(P<0.05),用药前与用药第5天中间细胞数呈显着差异(P<0.05)。血液生化结果显示,用药前与用药第3天、第5天总蛋白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在用药第3天与用药第5天总蛋白指标呈差异显着(P<0.05)。用药前与用药第3天、第5天球蛋白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但用药第3天与第5天球蛋白指标呈差异显着(P<0.05)。昭苏县一匹纯血母马,因外伤未进行及时处理,距创伤发生7个月后,形成一个球状巨型病理性赘生物,经测量短轴长37 cm,长轴长71 cm,马匹严重营养不良,行动障碍,通过临床诊断,病理组织学鉴定为纤维肉瘤,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后痊愈。兽医临床运用中药治疗马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今后马不孕症临床提供治疗参考。动物体表纤维肉瘤较为少见,本文案例的诊治、分析及体会,希望能为今后兽医临床工作者提供马匹肉芽肿手术切除治疗方面的经验。

胡路锋[5](2014)在《奶牛产后不同阶段子宫炎监测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研究奶牛产后早期子宫内膜炎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奶牛子宫内膜炎对奶牛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方法:本研究在调查病史、临床症状观察结合直肠检查的基础上,应用B超辅助诊断了奶牛临床子宫疾病,主要对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子宫积液、子宫肿瘤、慢性子宫内膜炎粘膜增生进行了声像图的描述,为后期试验打下基础。随后在西部牧业中心牛场和西部准噶尔牧业牛场进行课题的研究,两个牛场各选取产后牛22头,在产后早期阶段(产后第1-35天)应用B超进行了跟踪检查(产后11d之前2d一次,后期5d一次),测量了子宫颈直径和子宫角壁厚;B超跟踪检查的同时,对这些奶牛跟踪采血(产后第1-35天),2d一次,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E2、P4、FSH、IL-8和TNF-a浓度,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选取产后屡配不孕奶牛32头,使用子宫充盈B超探查法、子宫回流液检查及尿液检查来对奶牛是否患隐性子宫内膜炎进行诊断,对诊断出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使用土霉素注射液和新宫得康进行了治疗。结果:经过对387头患临床子宫疾病的奶牛进行B超扫查,分析建立了奶牛临床子宫疾病的典型声像图,对产后早期奶牛子宫颈纵径和子宫角壁厚的监测结果表明:头胎牛正常组与子宫炎组产后早期子宫颈纵径和子宫角壁厚差异不显着(P>0.05);经产牛正常组与子宫炎组产后早期子宫颈纵径差异不显着(P>0.05),但其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子宫角壁厚在产后第7天差异极显着(P<0.01),在其它产后阶段差异不显着(P>0.05)。正常组和子宫炎组奶牛血清E2浓度在产后第9天和第35天差异显着(P<0.05),在产后其它阶段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正常组和子宫炎组奶牛血清P4浓度在产后第27天差异显着(P<0.05),在产后其它阶段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正常组奶牛和子宫炎组奶牛血清FSH浓度在产后各阶段差异不显着(P>0.05);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产后早期阶段(第1-35d)血清中IL-8和TNF-a浓度都差异不显着(P>0.05)。对疑似隐性子宫内膜炎奶牛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使用子宫充盈B超检查法和子宫冲洗液结合的方法来诊断隐性子宫内膜炎,检出率更高,诊断结果也更为准确。治疗药物土霉素和新宫得康都表现出较好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B超可以辅助诊断奶牛临床子宫疾病,奶牛产后早期不同阶段子宫颈纵经、子宫角壁厚及血清中E2、P4、FSH、IL-8和TNF-a浓度变化都可作为奶牛产后早期子宫炎监测及诊断的参考指标。应用子宫充盈B超检查法结合子宫冲洗液的方法,可以准确诊断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

魏宽翠[6](2013)在《奶牛体内胚胎采集与胚胎移植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对影响荷斯坦奶牛胚胎采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提高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受胎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荷斯坦奶牛活体胚胎采集-胚胎移植技术操作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影响荷斯坦奶牛胚胎采集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影响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在影响奶牛胚胎采集效果技术研究中,研究了不同人工输精单位量(1个单位细管冷冻精液,2个单位细管冷冻精液),不同人工输精次数(1次,2次,3次)以及供体牛不同胎次对胚胎采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头供体牛人工输精3次的条件下,不同人工输精单位量(1个单位细管冷冻精液,2个单位细管冷冻精液)对头均获得胚胎数,1,2级胚胎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人工输精次数影响头均获得胚胎数,但对胚胎质量影响不大。供体牛输精1次组头均获得胚胎数(6.07士2.46,58.25%)显着低于供体牛输精2次组(10.34士2.68,94.52%)和输精3次组(10.43士2.43,94.56%);供体牛输精2次组(10.34士2.68,94.52%)与供体牛输精3次组(10.43士2.43,94.56%)组间差异不显着。试验亦显示不同胎次供体牛影响头均获得胚胎数,胚胎采集率和胚胎质量。头均获得胚胎数、胚胎采集率青年牛组(10.34士2.89,95.74%)与经产1胎牛组(9.76士2.79,93.40%)组间差异不显着;经产2胎牛组(8.35士2.81,85.03%)显着(P<.005)低于青年牛组(10.34士2.89,95.74%)和经产1胎牛组(9.76士2.79,93.40%);经产牛3胎牛组(6.56士2.55,67.77%)与其他各组组间差异极显着(P<0.01)。经产牛3胎牛组的1,2级胚胎数,1,2及胚胎率均极显着低于其他三组,其他三组组间差异不显着。在影响奶牛胚胎移植效果的技术研究中,对比了不同胎次受体牛以及受体牛是否进行发情处理对胚胎移植效果即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受体牛对受胎率具有重要影响。妊娠受体牛头数青年牛组(8头,53.33%)与经产牛1胎牛组(7头,46.67%)组间差异不显着;妊娠受体牛头数青年牛组(8头,53.33%),经产牛1胎牛组(7头,46.67%)与经产牛第2胎牛组(5头,33.33%)组间差异显着(p<0.05);经产牛第3胎牛组(3头,20.00%)与其他各组组间差异极显着(p<0.01)。在研究发情处理对胚胎移植效果的试验中发现:无论是否对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都不影响胚胎移植后的受胎率,IVF新鲜胚胎与IVIVO胚胎的受胎率亦无明显差异。处理一组,IVF胚胎组妊娠牛头数,受胎率(10头,50%)与IVIVO胚胎组(12头,60%)组间差异不显着;处理二组,IVF胚胎组妊娠牛头数,受胎率(10头,50%)与IVIVO胚胎组(11头,55%)组间差异亦不显着。处理一组妊娠受体牛数,平均受胎率(22头,55%)与处理二组(21头,52.5%)组间差异亦不显着。

包喜军[7](2008)在《山羊子宫内膜炎病理模型的制备和发病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通过手术并结合子宫腔内人工接种大肠杆菌的方法,建立山羊子宫内膜炎疾病模型,观测子宫内膜炎山羊的生理指标、血液指标、子宫分泌物、子宫壁病理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揭示山羊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本试验选用12只健康母山羊,其中6只为造模组,6只为对照组。在无菌条件下,施行山羊子宫角插管术和山羊子宫静脉插管术。造模用细菌为大肠杆菌O18。首先,对造模组山羊经子宫角插管灌注5×109个大肠杆菌(O18),每隔两天注入细菌一次,注入细菌的量逐次增加5×109个,直至发生子宫内膜炎为止;对照组只灌注灭菌生理盐水。注入细菌前和发病后连续观察山羊的T、R、P、RBC、WBC,并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表明:T、R、P均明显升高,RBC总数降低,WBC总数明显升高,嗜中性粒细胞总数显着升高,淋巴细胞总数明显降低;在子宫内膜炎发病时,颈静脉血液和子宫静脉血液中,白细胞总数都有明显上升,但经比较得知,子宫静脉血白细胞总数高于颈静脉血白细胞总数;颈静脉血和子宫静脉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也有差异。由此可见,子宫内膜炎时,全身免疫系统参与了对子宫的净化过程,但主要以子宫免疫为主。无菌采血,对血液进行细菌分离、计数。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接种后的第5d,从实验组子宫静脉血中分离到大肠杆菌,但在颈静脉血液中未分离到细菌。由此可见,在子宫内膜炎发病过程中细菌在子宫静脉血液中只呈一过性存在,并未发生败血症。对发病山羊子宫分泌物进行白细胞、细菌检测的结果表明,在发病初期子宫分泌物中细菌浓度最高,随着病程的发展细菌浓度逐渐降低,子宫腔内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多,加强了对细菌的吞噬,脓性产物增加。对发病山羊子宫壁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子宫内膜炎时子宫粘膜、子宫壁层均有损伤。子宫内膜上皮变性、坏死,有时可见出血、瘀血和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微绒毛和纤毛部分或大片脱落;子宫壁细胞变性、坏死。

田粉莉,董德宽,邓贵平[8](2004)在《对奶牛胎衣不下的认识和处理》文中认为本文结合本场的生产实际,讨论了母牛胎盘的特点,胎衣不下的症状与诊断;着重讨论了本病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病因分析、归纳成一个示意图;最后综述了多项治疗和预防胎衣不下的措施,如灌服羊水,注射激素,用维生素A、D、E和亚硒酸钠,灌服中药,手术剥离以及电刺激等。

魏建生[9](2007)在《提高黄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配套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胚胎移植妊娠率是加快黄牛品种改良的关键措施之一。胚胎移植过程中,受体牛饲养管理不当;母牛生殖道净化不力;发情同期化水平不高;超排程序不适等是制约黄牛移植妊娠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在营养调控,药物净化生殖道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激素组合进行同期发情和不同超排程序及胚胎分割技术,以提高胚胎利用和胚胎移植妊娠率,达到加快胚胎移植技术推广应用和黄牛品种改良的目的。试验将健康无病母牛分为七组,分别进行营养调控和生殖道净化。Ⅰ组(GnRH+PG+GnRH),Ⅱ组(CIDR+PG),Ⅲ组(PG+PG),Ⅳ组(CIDR+FSH+PG埋栓第8d连续5d肌注FSH),Ⅴ组(CIDR+FSH+PG埋栓第8.5d连续5d肌注FSH),Ⅵ组(CIDR+FSH+PG埋栓第5d连续4d肌注FSH),Ⅶ组(处理方法同Ⅵ组,在埋栓时增注EB和P4),七组均作同期发情处理;Ⅳ组、Ⅴ组、Ⅵ组、Ⅶ组作超排处理,对Ⅳ组和Ⅴ组致密桑甚胚和早期囊胚进行分割和胚胎移植。结果:(1)同期发情率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100%(65/65)、93.62%(44/47)和87.93%(51/58),Ⅰ组与Ⅱ组、Ⅲ组之间差异显着(0.01<P<0.05);Ⅱ组出现发情时间早、集中,同期化程度比Ⅰ组和Ⅲ组高。(2)可用胚比率Ⅳ组、Ⅴ组、Ⅵ组、Ⅶ组分别为27.27%、83.10%、36%、79.1%,Ⅴ组比Ⅳ组高55.83个百分点;Ⅶ组比Ⅵ组高43.1个百分点,差异极显着(P<0.01);Ⅵ组与Ⅶ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3)鲜整胚、鲜半胚、冻胚移植妊娠率分别为62.26%、44.12%、45%,鲜整胚移植效果最好,但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黄牛在胚胎移植前通过补饲可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机能;净宫可改善生殖道环境,为胚胎附植创造良好的子宫内环境。(2)同期发情时采用Ⅱ组CIDR+PG法处理可显着提高同期化水平,使试牛发情同期率更高。(3)超数排卵,可用胚比率Ⅴ组比Ⅳ组、Ⅶ组比Ⅵ组有极显着提高,Ⅴ组与Ⅶ组超排效果最好。(4)胚胎分割使胚胎利用率提高一倍,半胚移植是提高胚胎利用率和妊娠率的有效方法,为胚胎移植技术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赵树臣[10](2007)在《中药组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主要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常见产科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筛选有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方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为了探讨产后奶牛子宫内主要存在的细菌和发生子宫内膜炎后的主要致病菌,本试验对黑龙江省各大奶牛场产后正常奶牛和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采样(正常奶牛12头,患牛42头)后,分别在需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从产后014d正常奶牛子宫中分离到细菌8种,其中产后59d检出的细菌数最多;从患病奶牛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到14种细菌,其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分泌属化脓菌、拟杆菌和梭菌等5种为主要的致病菌。为了了解这些病原菌对抗微生物药和部分中草药的敏感性,为临床上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重要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进行了16种西药、11种单味中药及2个中药复方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内分离鉴定的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西药万古霉素、新霉素、土霉素、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对分离出的主要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以环丙沙星效果更为突出;中药以苦参、黄芩、鱼腥草、蒲公英、夏枯草和复方Ⅰ、Ⅱ的抑菌效果较好,而且复方Ⅰ、Ⅱ强于单味中草药的抑菌效果。采用正交法,筛选了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方,并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评估了该组方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5种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二甲苯对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甲醛对小鼠足跖肿胀试验和甲醛对小鼠致炎后足跖中PGE2含量测定等三组抗炎试验以检验该中药组方的抗炎效果;进行了中药组方对家兔眼结膜刺激性试验和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评价其有无刺激性和致敏性。试验结果表明,蒲公英、连翘、双花等8味中草药所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显着的抑菌和抗炎作用,对黏膜有轻微的刺激性,无致敏性。采用子宫内灌注的方式对2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仅注射30ml PBS;中药组方组,20ml 1g/ml中药组方煎液;LPS组,20ml PBS含100μg LPS;LPS+中药组方组,100μg+20g中药组方煎液,进行大肠杆菌LPS和中药组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①LPS子宫内灌注后,子宫腔中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显着增加,中药组方可增加其效果,但是单独应用中药组方粒细胞无显着变化。②LPS子宫内灌注后,外周血中IL-2、IL-6和TNF-α含量无显着性变化、IL-8含量短暂性增加后恢复正常;外周血中GSH-Px、SOD、MDA和T-AOC变化不显着。③中药组方子宫内灌注后,外周血中IL-2、IL-6、IL-8和TNF-α含量无显着性变化;外周血中GSH-Px、SOD活性在48h显着升高,而MDA和总抗氧化物T-AOC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④中药组方和LPS联合应用对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和抗氧化系统间无明显的影响。治疗后不同组间动物的妊娠率分别为:对照组20%,中药组方组60%,大肠杆菌LPS组:66.7%,中药组方+大肠杆菌LPS组:80%,二者联合有协同作用。大肠杆菌LPS灌注到子宫内,作为一种免疫趋化剂,能够引起中性粒细胞大量向子宫腔内迁移,激活子宫防御机制,净化子宫内的感染。

二、激素在子宫净化中的运用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素在子宫净化中的运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孕酮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山羊子宫内膜炎症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1 奶牛子宫内膜炎定义
        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
        2.1 机体因素
        2.2 病原微生物感染
        2.3 其他因素
        3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
        3.1 临床诊断
        3.2 实验室诊断
        4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4.1 子宫内疗法
        4.2 全身疗法
        4.3 中药疗法
        4.4 其它疗法
        5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
    第二章 孕酮对奶牛子宫先天免疫的影响
        1 孕酮的研究进展
        1.1 孕酮的性质
        1.2 孕酮的生理作用
        2 奶牛子宫局部防御机制
        2.1 子宫的物理解剖和生理屏障
        2.2 子宫的免疫调节
        3 孕酮对奶牛子宫的免疫调节作用
        3.1 孕酮对奶牛子宫的免疫调节现象
        3.2 孕酮对子宫内的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影响
        3.3 孕酮对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孕酮对大肠杆菌性子宫内膜炎山羊血液WBC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剂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体温、呼吸和心率
        2.3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2.4 宫腔镜检查
        2.5 子宫分泌物细胞学检查
        2.6 石蜡切片制作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检测
        3.2 白细胞计数
        3.3 宫腔镜检查
        3.4 子宫分泌物细胞学检查
        3.5 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孕酮对大肠杆菌性子宫内膜炎山羊子宫内膜TLR4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孕酮对大肠杆菌性子宫内膜炎山羊子宫内膜NF-κB和MAPK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剂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总蛋白的提取
        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孕酮对山羊子宫内膜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3.2 孕酮对山羊子宫内膜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3)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致病菌抑菌活性及抗炎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
        1.2.1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1.2.2 子宫内膜炎的分类及诊断
        1.2.3 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1.3 炎症
        1.3.1 炎症的分类
        1.3.2 炎症的原因
        1.3.3 炎症的病理变化
        1.3.4 炎症反应
        1.3.5 炎症介质
    1.4 姜黄素研究的进展
        1.4.1 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
        1.4.2 姜黄素的抗炎作用
        1.4.3 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
        1.4.4 姜黄素的抗微生物作用
        1.4.5 姜黄素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1.4.6 结束语
2 姜黄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姜黄素对致病性S.aureus、E.coli的体外抑菌作用
        2.2.2 姜黄素对感染致病S.aureus、E.coli小鼠的体内抗菌保护率
        2.2.3 姜黄素对S.aureus、E.coli生长曲线的影响
        2.2.4 姜黄素对S.aureus、E.coli细胞壁的影响
        2.2.5 姜黄素对致病性S.aureus、E.coli细胞膜渗透性的作用
        2.2.6 姜黄素对S.aureus、E.coli膜电位的影响
        2.2.7 姜黄素对S.aureus、E.coli内容物释放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3 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和临床病理学观察
    3.1 材料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细菌
        3.1.3 试验药物
        3.1.4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临床症状的变化
        3.3.2 体温变化
        3.3.3 白细胞分类的变化
        3.3.4 子宫解剖变化
        3.3.5 大鼠子宫内容物的变化
        3.3.6 子宫内膜病理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4 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1 材料
        4.1.1 试验动物
        4.1.2 试验菌株
        4.1.3 主要药物和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2.1 动物模型的复制
        4.2.2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4.2.3 取材方法
        4.2.4 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
        4.2.5 数据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各组大鼠子宫形态的变化
        4.3.2 各组大鼠子宫指数的变化
        4.3.3 各组大鼠子宫的病理变化
        4.3.4 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
        4.3.5 大鼠血清中TXB2、6‐keto‐PGF1a的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5 姜黄素对大鼠子宫运动情况和激素E2、P水平的影响
    5.1 材料
        5.1.1 动物和致病菌
        5.1.2 主要药物和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方法
        5.2.1 试验a
        5.2.2 试验b
        5.2.3 数据统计学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离体子宫收缩情况
        5.3.2 姜黄素对离体子宫收缩强度和频率的影响
        5.3.3 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组织中E2、P含量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6 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大鼠细胞因子调控的研究
    6.1 材料
        6.1.1 试验动物
        6.1.2 试验细菌
        6.1.3 试验药物
        6.1.4 主要仪器
    6.2 方法
        6.2.1 细菌的准备
        6.2.2 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制备
        6.2.3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6.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6.2.5 数据统计学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各组大鼠血液中TNF‐α、IL‐6、IL‐8、IL‐10的变化
        6.3.2 大鼠子宫内膜CD14的表达情况
        6.3.3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NF‐α、IL‐6、IL‐8、IL‐10的变化
    6.4 讨论
    6.5 小结
7 姜黄素对细菌性子宫内膜炎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7.1 材料
        7.1.1 试验动物
        7.1.2 试验细菌
        7.1.3 试验主要药物与试剂
        7.1.4 主要仪器
    7.2 方法
        7.2.1 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制备
        7.2.2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7.2.3 用 Western-blot 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 p IκB、IκB、p-p65、p65、TLR4、IKKa 的表达
        7.2.4 数据统计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组TLR4、IKKa的表达
        7.3.2 不同组pIκB、IκB的表达
        7.3.3 不同组p‐p65、P65的表达
    7.4 讨论
    7.5 小结
8 总体讨论
9 结论
10 本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马不孕症及马纤维肉瘤的临床病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母畜不孕症
    1.3 马不孕症的临床症状
    1.4 马不孕症的诊断
    1.5 马不孕症的治疗
    1.6 细胞因子IL-6、TNF-α概述
    1.7 纤维肉瘤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马子宫内膜炎临床病案分析
    2.1 材料
    2.2 临床病史调查
    2.3 马子宫内膜炎治疗及典型病案分析
    2.4 病案分析与讨论
第3章 马卵巢机能减退症临床病案分析
    3.1 材料
    3.2 临床病史调查
    3.3 马卵巢机能减退症治疗及典型病案分析
    3.4 病案分析与讨论
第4章 马纤维肉瘤临床病案分析
    4.1 材料
    4.2 临床病案分析
    4.3 病理组织学
    4.4 病案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奶牛产后不同阶段子宫炎监测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1 奶牛子宫炎的病因
        1.1 病原微生物感染
        1.2 环境卫生的控制
        1.3 奶牛产后疾病
        1.4 人工授精操作
        1.5 免疫机能
    2 子宫内膜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常规诊断方法
        2.2 细菌学诊断
        2.3 B 型超声波诊断
        2.4 细胞学诊断
        2.5 细胞因子
        2.6 激素方法
        2.7 实验室诊断隐性子宫炎
        2.8 病理学诊断
        2.9 其他方法
    3 子宫内膜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3.1 抗生素治疗
        3.2 中药治疗
        3.3 消毒药治疗
        3.4 激素治疗
试验一 应用 B 超辅助诊断荷斯坦奶牛临床子宫疾病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动物
        1.2 试验仪器及试剂
        1.3 诊断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奶牛子宫疾病的诊断情况
        2.2 典型 B 超声像图
    3 讨论
        3.1 奶牛子宫疾病的影像学特征
        3.2 奶牛临床子宫疾病的诊断
试验二 荷斯坦奶牛产后早期正常和患子宫炎子宫 B 超形态学变化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1.3 奶牛子宫 B 超监测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奶牛分组情况
        2.2 头胎奶牛产后早期子宫 B 超形态学变化规律
        2.3 经产奶牛产后早期子宫 B 超形态学变化规律
    3 讨论
        3.1 奶牛子宫颈、子宫角壁厚的测量依据问题
        3.2 子宫测量相关指标对预判子宫炎的影响
        3.3 产后监测时间对奶牛子宫炎诊断的影响
        3.4 注意事项
试验三 荷斯坦奶牛产后早期不同阶段子宫炎组和对照组血清中 E_2、P_4和 FSH 检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时间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1.3 试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E2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2.2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P4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2.3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FSH 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3 讨论
        3.1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 E2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3.2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 P4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3.3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 FSH 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试验四 荷斯坦奶牛产后早期不同阶段子宫炎组和对照组血清中 IL-8 和 TNF-a 检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时间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1.3 试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IL-8 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2.2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TNF-a 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3 讨论
        3.1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血清中 IL-8 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3.2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血清中 TNF-a 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试验五 荷斯坦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不同诊断方法的比较及治疗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时间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子宫充盈 B 超探查法检查结果
        2.2 子宫回流液检查结果
        2.3 尿液检查结果
        2.4 治疗结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1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子宫炎诊断及防治技术操作程序
致谢
作者简介

(6)奶牛体内胚胎采集与胚胎移植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同期发情技术研究概况
        1.2.1 同期发情的意义
        1.2.2 同期发情的机理
        1.2.3 母牛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1.3 超数排卵研究概况
        1.3.1 超数排卵的处理时期
        1.3.2 超数排卵使用的药物和剂量
        1.3.3 影响超排卵效果的因素
    1.4 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
        1.4.1 人工授精其优点:
        1.4.2 奶牛的人工授精类型
    1.5 胚胎采集研究进展
        1.5.1 胚胎采集的方法
        1.5.2 确定胚胎采集时间
        1.5.3 胚胎采集方法
        1.5.4 胚胎检查
    1.6 胚胎移植研究进展
        1.6.1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1.6.2 胚胎移植的意义
    1.7 研究与推广的目的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来源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3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影响荷斯坦奶牛胚胎采集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试验设计
        2.2.3 影响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试验设计
        2.2.4 比较 IVF 胚胎和 IVIVO 胚胎,进行胚胎移植后两者受胎率的差别
    2.3 试验处理方法
        2.3.1 供体的选择及处理
        2.3.2 受体牛的处理
        2.3.3 胚胎采集
        2.3.4 胚胎冲洗,发育阶段及品质鉴定
        2.3.5 胚胎移植
        2.3.6 胚胎冷冻
    2.4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奶牛胚胎采集技术研究实验结果
        3.1.1 B-超检测黄体的状况
        3.1.2 不同人工输精剂量对胚胎采集效果的影响
        3.1.3 不同人工输精次数对胚胎采集效果的影响
        3.1.4 不同胎次对胚胎采集效果的影响
    3.2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实验结果
        3.2.1 不同胎次受体牛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3.2.2 不同发情处理方法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3.3 比较 IVF 冷冻胚胎和 IVIVO 冷冻胚胎的受胎率的差别
第4章 讨论
    4.1 奶牛胚胎采集技术研究
        4.1.1 输精剂量对头均获得胚胎数,胚胎采集率和质量的影响
        4.1.2 不同人工输精次对头均获得胚胎数,胚胎采集率和质量的影响
        4.1.3 不同胎次供体牛对头均获得胚胎数,胚胎采集率和质量的影响
    4.2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
        4.2.1 不同胎次受体牛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4.2.2 不同发情处理方法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总结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山羊子宫内膜炎病理模型的制备和发病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子宫的免疫机制及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
        1.1 子宫的特异性防御机制
        1.2 子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1.3 激素的免疫调节机制
        1.4 生殖道微生物菌群的拮抗作用
        1.5 其它因素
        1.6 病因
    2 症状与诊断
        2.1 临床症状
        2.2 病理变化
        2.3 诊断方法
    3 治疗
        3.1 西医治疗
        3.2 中医治疗
    4 预防
        4.1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坚持早发现,早治疗
        4.2 利用药物提高奶牛子宫免疫力
试验一子宫内膜炎病理模型的制备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药品及试剂
        1.3 病原菌菌株
        1.4 大肠杆菌 O 抗原单价血清
        1.5 器械和材料
    2 方法
        2.1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准备
        2.2 试验动物的准备
        2.3 手术方法
        2.4 人工感染
        2.5 确诊子宫内膜炎的方法
    3 结果
        3.1 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3.2 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结果
    4 讨论
        4.1 大肠杆菌的毒力测定
        4.2 大肠杆菌的浓度测定
        4.3 子宫卵巢静脉插管
        4.4 子宫内膜炎的人工感染
        4.5 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制备
试验二子宫内膜炎羊血液学变化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血液样品的采集
        2.2 子宫壁样品的采集
        2.3 血液中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检测
        2.4 颈静脉血、子宫静脉血和子宫壁肌肉层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2.5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6 细菌计数
    3 结果
        3.1 血液中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3.2 血液中细菌的分离、培养和计数
        3.3 子宫壁肌肉层细菌的分离、培养
    4 讨论
        4.1 颈静脉与子宫静脉血细胞变化
        4.2 大肠杆菌入侵的致病机理
试验三羊子宫内膜炎时子宫分泌物的观测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子宫分泌物的采集
        2.2 白细胞的染色计数
        2.3 细菌的分离、培养
        2.4 细菌计数
    3 结果
        3.1 子宫分泌物白细胞的染色
        3.2 子宫分泌物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细菌浓度
    4 讨论
试验四子宫病理组织学与超微结构观察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子宫壁病理组织学观察
        2.2 扫描电镜观察
        2.3 透射电镜观察
    3 结果
        3.1 病理组织学变化
        3.2 扫描电镜观察
        3.3 透射电镜观察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对奶牛胎衣不下的认识和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胎盘、胎膜与胎衣
    1.2 母牛胎盘的特点
    1.3 母牛的胎衣不下
2 症状与诊断
3 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3.1 平均发病率:
    3.2 影响因素:
        3.2.1 季节的影响
        3.2.2 胎次的影响
        3.2.3 异常分娩的影响
        3.2.4 疾病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4 病因分析与归纳
    4.1 神经内分泌调控紊乱
    4.2 多种不良刺激或应激
    4.3 奶牛营养不良或营养失衡
    4.4 饲养管理不当
    4.5 子宫组织缺乏能量和氧气
5 治疗和预防
    5.1 吊物与灌服羊水
    5.2 促使子宫收缩与胎衣排出的药物和措施
        5.2.1 激素疗法:
        5.2.2 子宫内投注
        5.2.3 电刺激
        5.2.4 其他措施
    5.3 手术剥离胎衣术
    5.4 灌服中药
    5.5 全身疗法
    5.6 防治结合措施
6 结语

(9)提高黄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受体牛营养水平低
    2 母牛生殖道净化不力
    3.发情同期化水平不高
    4 超排效果不明显
    5.胚胎分割起步晚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时间、地点和供试牛群的选择与分组
        1.1.2 饲料及药品
    1.2 试验器材
    1.3 试验方法
        1.3.1 处理前补饲
        1.3.2 净化子宫
        1.3.3 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与人工授精处理
        1.3.4 黄体检查和分级
        1.3.5 胚胎分割与胚胎移植
2.结果
    2.1 同期发情
        2.1.1 同期发情效果比较
        2.1.2 同期发情时间分布
    2.2 超数排卵
        2.2.1 超排牛数和排卵率
        2.2.2 超排方式效果比较
        2.2.3 直检黄体结果
    2.3 胚胎分割
        2.3.1 胚胎质量
    2.4 移植妊娠率
        2.4.1 胚胎移植妊娠结果
        2.4.2 半胚移植妊娠结果
3.讨论
    3.1 营养调控改善生殖机能
    3.2 净化生殖道提高妊娠率
    3.3 同期发情
    3.4 超数排卵
        3.4.1 超排方案与生理依据
        3.4.2 超排处理后适时配种是提高超排效果的关键
        3.4.3 不同超排处理方式与排卵率
        3.4.4 超排效果
        3.4.5 受体牛黄体质量
    3.5 冲胚方法
        3.5.1 冲胚方法
        3.5.2 冲胚的关键技术
    3.6 胚胎质量控制
    3.7 胚胎分割与胚胎利用
        3.7.1 胚胎分割提高胚胎利用率
        3.7.2 影响半胚移植妊娠率的因素
4.结论
    4.1 营养调控增强体质,确保供受体牛具有正常繁殖机能
    4.2 净化生殖道为胚胎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4.3 同期发情保证胚胎移植顺利实施
    4.4 超数排卵增加可用胚胎
    4.5 胚胎分割与胚胎移植提高胚胎利用率和妊娠率
5.文献综述
6.致谢
7.参考文献
8.附录

(10)中药组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1.1.1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类和临床症状
        1.1.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1.1.3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
        1.1.4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
        1.1.5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1.1.6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
    1.2 大肠杆菌脂多糖研究进展
        1.2.1 脂多糖概述
        1.2.2 脂多糖与子宫内膜炎的关系
    1.3 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1.4 炎性细胞因子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关系
        1.4.1 IL-2、IL-6、IL-8 及TNF-α简介
        1.4.2 IL-2、IL-6、IL-8 及TNF-α与子宫机能的关系
        1.4.3 细胞因子与母畜流产
    1.5 氧自由基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关系
        1.5.1 氧自由基和抗氧化酶简介、主要生物学作用
        1.5.1.1 SOD、GSH-Px 与MDA
    1.6 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试验研究
    2.1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组方的筛选研究
        2.1.1 试验材料
        2.1.1.1 试验动物
        2.1.1.2 主要仪器设备
        2.1.1.3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2.1.2 试验方法
        2.1.2.1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1.2.2 药敏试验
        2.1.2.3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方筛选研究
    2.2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组方的药效学研究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2.1 中药组方体外抑菌试验
        2.2.2.2 中药组方体外抗炎试验
    2.3 中药组方的安全性评价
        2.3.1 中药组方的刺激性试验
        2.3.2 中药组方的过敏性试验
    2.4 中药组方和脂多糖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3.4.1 试验材料
        3.4.1.1 试验仪器
        2.4.1.2 主要试剂
        2.4.1.3 试验动物的选择和分组
        2.4.2 试验方法
        2.4.2.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4.2.2 中药组方和LPS 对子宫冲洗液粒细胞的数量和活力的影响
        2.4.2.3 中药组方和LPS 对奶牛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2.4.2.4 中药组方和LPS 对奶牛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2.4.2.5 奶牛妊娠率的统计
    2.5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
    3.1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组方的筛选研究结果
        3.1.1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1.1.1 产后正常复旧的奶牛子宫内细菌分离结果
        3.1.1.2 子宫内膜炎奶牛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1.2 奶牛子宫内容物细菌生化鉴定结果
        3.1.2.1 需氧菌生化鉴定结果
        3.1.2.2 厌氧菌生化鉴定结果
        3.1.3 药敏试验结果
        3.1.3.1 需氧菌西药药敏试验结果
        3.1.3.2 厌氧菌西药药敏试验结果
        3.1.3.3 中药药敏试验结果
        3.1.4 正交法体外抑菌作用中药组方筛选试验结果
    3.2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组方的药效学研究
        3.2.1 中药组方抑菌作用试验结果
        3.2.2 中药组方抗炎试验结果
        3.2.2.1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3.2.2.2 甲醛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3.2.2.3 甲醛致炎后足跖中PGE2含量的影响
    3.3 中药组方的安全性评价
        3.3.1 中药组方对家兔眼刺激性试验
        3.3.2 中药组方对豚鼠的皮肤过敏性试验
    3.4 脂多糖及中药组方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药理学研究结果
        3.4.1 子宫冲洗液粒细胞的数量和活力的测定结果
        3.4.2 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含量测定结果
        3.4.2.1 IL-2、IL-6、IL-8 和TNF-α标准曲线的绘制
        3.4.2.2 IL-2、IL-6、IL-8 和TNF-α含量的测定结果
        3.4.3 外周血中GSH-Px、SOD、MDA 和T-AOC 测定结果
        3.4.3.1 GSH-Px 测定结果
        3.4.3.2 SOD 测定结果
        3.4.3.3 MDA 含量测定结果
        3.4.3.4 T-AOC 含量测定结果
        3.4.4 妊娠率和受胎率统计结果
4 讨论
    4.1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组方的筛选研究
        4.1.1 病原菌分离、鉴定情况
        4.1.1.1 产后正常奶牛子宫内细菌区系
        4.1.1.2 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内细菌区系
        4.1.2 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4.2 中药组方的筛选研究
    4.3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组方的药效学研究
    4.4 中药组方的安全性评价
    4.5 中药组方和脂多糖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4.5.1 给药后动物的临床表现
        4.5.2 中药组方和LPS 对子宫冲洗液粒细胞的数量和活力的影响
        4.5.2.1 LPS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细胞的影响
        4.5.2.2 中药组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细胞的影响
        4.5.2.3 中药组方+LPS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细胞的影响
        4.5.3 中药组方和LPS 对奶牛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4.5.3.1 LPS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4.5.3.2 中药组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对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4.5.3.3 中药组方+LPS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对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4.5.4 中药组方和LPS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对奶牛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4.5.4.1 LPS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4.5.4.2 中药组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4.5.4.3 中药组方+LPS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4.6 中药组方和LPS 对奶牛妊娠率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激素在子宫净化中的运用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孕酮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山羊子宫内膜炎症反应研究[D]. 宋俏俏. 扬州大学, 2019
  • [2]《医药论坛杂志》2017年第38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J]. 祝博. 医药论坛杂志, 2017(12)
  • [3]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致病菌抑菌活性及抗炎机理的研究[D]. 张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0)
  • [4]马不孕症及马纤维肉瘤的临床病案分析[D]. 何国文.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5]奶牛产后不同阶段子宫炎监测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D]. 胡路锋.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6]奶牛体内胚胎采集与胚胎移植的技术研究[D]. 魏宽翠.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4)
  • [7]山羊子宫内膜炎病理模型的制备和发病机理的研究[D]. 包喜军. 扬州大学, 2008(02)
  • [8]对奶牛胎衣不下的认识和处理[J]. 田粉莉,董德宽,邓贵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4(03)
  • [9]提高黄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配套技术研究[D]. 魏建生. 贵州大学, 2007(05)
  • [10]中药组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D]. 赵树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激素在子宫净化中的应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