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BBS签名档

爆笑BBS签名档

一、爆笑BBS签名档(论文文献综述)

荀洁[1](2017)在《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文化批判视角对网络女性形象展开研究,既缘于完善“媒介女性形象”研究的动机,也缘于面对网络文化失范现象,尤其是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现实困境所产生的困惑与忧思。自1995年北京世妇会开始,国内“媒介女性形象”研究引发了学界较广泛的关注,曾一度掀起研究高潮。但之后,研究经历了“降温”的低落期,成为“尴尬”的研究领域,主要表现为议题的重要性与相对较少的高质量研究力作,以及结合现实语境的整体性研究之间的反差。在网络文化实践方面,处于商业化发展快轨之上的中国互联网,在当下消费性文化市场的恶性膨胀中,其文化热点和中心表现出了向趋乐避苦、纵欲狂欢的价值取向演进的态势,充斥美女视像和色情文字,亟待管理遏制。本研究鉴于上述研究和实践中的缺憾,力图从以下五个层面展开中国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书写的研究。第一,结合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更迭历程,考察网络文化热点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问题。自1995年开启商业化探索之路后,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Web1.0到Web3.0的时代更迭,女性形象伴随各个阶段层出不穷的网络文化热点陆续出场。1995年初至1996年初,互联网在中国尚处于边建设边开发的“草莽期”,上网还没有形成气候,谈及“网络文化”和“网络热点”为时尚早,也还没有出现引发广泛关注的女性形象。在1997年至2002年的Web1.0阶段,“网络文学”的勃兴成为当时中国网络文化的热点,网络写手们借助都市爱情小说,展示了处于爱情萌发期的年轻人面对爱情时的幻想、憧憬与颓靡,有着较多描绘男女亲昵欢爱、风花雪月的图景,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纷纷出场。在2003年至2009年的Web2.0阶段,女性经由博客、论坛等涌入网络社区,扑面而来、不设门槛的话语权像是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女性借此书写欲望、聚拢人气。在2010年至今的Web3.0阶段,微博、微视的“助阵”更是令女性形象五花八门的欲望书写甚嚣尘上,女性更多地被作为物和情欲对象展示,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二,在筛选整合网络文化热点与出场女性的基础上,归纳出女性形象的不同类型与特征。依据网络女性形象引发关注的不同特质,可以将她们大致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作为“审美”客体的女性形象,突出表现为对自身的官能美所产生的快感的追求,以及依靠裸露身体来赚取钱财和释放个性。第二种作为消费客体的女性形象处在主动出卖自己或被他人出卖的位置,这些出卖行为以追名逐利为目的,女性的情绪情感、容貌身姿和巧言偏辞等被作为卖点凸现出来,网民则以“凝视”的方式进行消费。第三种作为戏谑客体的女性形象在网络恶搞、人肉搜索和网络发帖等形式的话语狂欢中,表现出了集体欢腾的狂欢特征,形成了搞笑逗乐或讥笑嘲讽的效果,在狂欢至死的信条下还常常引发理性失范和网络暴力。第三,在与现实语境的互动关联中,剖析女性形象所传递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文化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是对价值观进行总结与反思。所以,在对网络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还需从意识和精神层面对文本进行反思与批判,解读其中所映射的文化价值观,揭示文本背后话语权力的运行机制。概而言之,网络女性形象所映射的文化价值观是趋乐避苦的“纵欲”思想,即在欲望的满足中“寻欢作乐”。欲望具有“无限性”,网络女性形象所书写的欲望突出表现为“现世收益的欲望”、“张扬自我的欲望”、“广场狂欢的欲望”、“物质消费的欲望”和“身体消费的欲望”,意图在放纵这些欲望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一文化价值观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体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合力。第四,在盘根错节的话语权力中,反思生成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价值观的文化社会背景。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和价值观的书写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盛、大众教育水平的提升、社会思潮的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等紧密相关,经历了历史文化的“雕塑”和时代精神的“捆绑”,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在回望传统文化和环顾当下社会文化后可以发现,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和价值观的书写突出地表现为“欢场”遗风、后现代主义文化潮流、消费社会、互联网新技术特征与泛商业化发展的影响,同时还与网络文化欠缺合理的价值理性脱不了干系。第五,在解读与反思的基础上,探寻重构网络女性形象的行动策略。面对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映射文化价值观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我们既要从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也要从寻求舆论共识上下功夫,根据传播学规律,充分发挥舆论领袖在影响网民态度方面的作用。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引导互联网监管走上多元合作治理的道路来完善网络文化治理,通过健全网络文化立法、建立多元参与的监督机制,来健全网络文化监管的法制,同时还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发挥精英文化的引导作用、推广性别平等教育和抢占先进性别话语的主动权方式,来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林露萍[2](2014)在《网民的身份流动性研究》文中认为在信息化时代,人类向网络社会大规模迁移,网民身份作为一种新型的身份类别逐渐流行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热衷以多重的身份进行社交活动,身份的流动性在互联网社会已经呈现出更加鲜明的态势。它是互联网环境和作为主体的人共同作用的产物,网民身份的流动性不仅对人生存于网络社会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且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本文以生存论哲学“身心统一”的观点为指导,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和注意力经济学作为理论范式对网民的身份流动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结合网络环境,与人的现实身份作对比,分析网民身份流动性的含义、存在方式以及身份跨越式存在的集成方式。本文研究发现,人在网络中基于不同的社交媒体拥有一个或多个网络“化身”,不同的社交媒体建构形成身份聚合的平台,通过主体对媒体频道的自主选择实现自我身份的切换与流动;其次,本文在“拟剧理论”的基础上融入实际案例分析了身份流动性的表现以及理想化、误解型、神秘化等多重角色的建构;同时基本注意力经济时代背景,本文提出了身份营销中呈现的三大典型身份——“自恋式自我专注的身份”“恶搞式身份”以及“官方组织化身份”,以此剖析流动性身份存在的消费行为。最后揭示了身份流动性的存在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通过对网民身份流动性的解构为考察网络社会的“身份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也对网络社会之于人与社会的价值增加新的认识。

于鹏亮[3](2014)在《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文中认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网络流行语从诞生初始不为大众理解,到如今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部分被官方话语体系认可和接纳。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也逐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众多社会事件中影响了公共舆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出中国互联网变革的轨迹,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因此,对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的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梳理,不仅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记录中国当代历史和社会变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1994年作为研究起点,首先从技术变迁、载体变迁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进程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期(1994年——2002年),发展期(2003年——2007年)和高涨期(2008年——2013年)。萌芽期是流行语孕育、启蒙和初步娱乐化的阶段;发展期流行语注重网络交际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高涨期流行语舆论监督功能凸显,呈现多元共生态势。其次,从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考察流行语生成的语言学动因、归纳其流行性特征;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属性以及全媒体环境下它与大众文化的交互关系。本研究在整合学术界已有研究范式长处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力图实现史料梳理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出于纵向比较的需要和网络流行语语汇史的完整性考虑,本文将互联网发展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对网络流行语的变迁进行整体观照。创新点在于首次对中国网络流行语发生、发展的二十年历程进行全程式、全景式的记录,并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网络流行语宏观研究方面的空白。突破了以往以某一个、某一类或者某一年度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从历时性和载体变迁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作了系统描述,具有一定的先行探索意义。

李一律[4](2012)在《“大话”《西游记》的话语构建及其文化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话”话语是近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界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主要指经典的名着作品被大范围地改写,一贯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被全方位地戏说。随着电影《大话西游》的火爆登场,《西游记》的“大话”这一文化现象也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大话”《西游记》作品,这些作品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对古典巨着《西游记》进行了颠覆性地现代演绎。这种源自一部文学经典之作而横跨众多媒体领域的“大话”创作风尚正在当下文艺界盛行,其作品得到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大话”《西游记》的兴起如同其他文艺现象的兴起一样,必有其独特的话语构建方式和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研究中国当代文艺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可能离开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本文从“大话”《西游记》发迹的兴盛概况入手,结合《大话西游》、《悟空传》、《梦幻西游》等多部反响强烈的代表性大话文本进行例证分析,探讨“大话”《西游记》“群体”作品话语构建的思想观念、艺术形象、审美价值,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属性的多重精神内涵和表现特征,力求能多视角、多层次地对《西游记》的“大话”这一日趋成熟的文化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阐释与论述。

汪晓君[5](2011)在《围观·欲望·娱乐 ——网络事件营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网络事件层出不穷,而其中许多都有商业因素介入的痕迹,因此可将其视为一种营销活动。网络事件营销具有高度整合,快速传播的优势,必将成为网络营销的一大热门选择。较之传统事件营销,网络事件营销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网络事件营销进行综合考察,以定性分析为主,同时辅以微观层面的案例分析,结合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从实践出发,总结出网络事件营销活动的一些规律。全文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的案例跟踪是后文分析的基础,第二、三、四章分别从网络事件营销的传播过程、主题和媒介使用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部分得出网络事件营销传播的基本规律。

陆国静[6](2011)在《耽美文化及同人女群体研究 ——一个基于网络的亚文化图谱》文中提出耽美文化起源于日本,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才在我国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亚文化现象发展起来。它的产生是依附在一定的社会政治语境中的,是其从属群体为了应对特定形势、特殊问题与矛盾的解决方案。耽美文化是一种性别特征明显的亚文化,有着独特的风格表现。网络社会的崛起加速了这种文化及其从属群体扩散的效应。同人女作为耽美文化的从属群体,发展了特定的言说和行为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符号系统同其他人群区分开来,并在网络这个主要活动场所中,通过群体交流和互动建立了认同,有较强的封闭性和认同感。本文的研究以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为指导,立足耽美文化的网络传播背景,运用半开放式访谈法、参与式观察及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等方法研究我国大陆地区的耽美文化传播现象及同人女群体,力争对研究对象展开全面地观察与描述,以揭示耽美文化实践的核心关切和潜在意义。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代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所选研究话题的研究现状,并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问题和方法。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用于描绘耽美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从属群体的基本概貌和结构特征;第二章运用风格理论详细讨论耽美文化的风格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这种风格背后的实践意义;第三章着重探讨同人女群体在网络中是如何进行互动并建立认同的;第四章则从宏观角度分析耽美文化和主导文化展开的收编与反收编的博弈。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总体回顾,归结出研究结论,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建议进行交代。

夏商周[7](2010)在《论艺术成为媒体 ——以“签名档”和“公民新闻”为例》文中指出“传播即文化”的观点强调了媒介传播在维持现代社会中所起到的“仪式性”的作用。新兴的传播方式有四个特点:1.变化性,传媒本身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丰富和打扰,被不断争论和修正,永远无法达成所谓的真实。2.融合性,现实中的人们通过推特(微博客)等方式松散的联络到一起,虚拟和现实可在越来越多的程度上得到对接。3.参与性,只要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条件,个人就可以自己创造社会议题。4.可拓展空间,新兴传播特点注定了文本的简短,简短的文本使接收者更依赖自身的理解力和文化结构进行解读。而基于这几个特点,新传媒的“模糊”“叠化”和“不确定性”倾向和艺术本身从“创造”到可被理解的特点不谋而合,使艺术在未来能够成为新的(大众)媒体。

一言[8](2010)在《五花八门》文中指出

姜军[9](2008)在《波导公司手机市场营销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营销应运而起,成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一个新的利器。在手机行业中,波导等公司也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是,网络营销是否是一个可以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成功的网络营销需要哪些支持的条件?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首先客观地记述了波导公司手机业务市场营销的过程、曾经取得的成绩、目前面临的形势和遇到的问题,特别记述了波导公司利用互联网进行市场营销的尝试过程;然后运用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理论,深入分析了波导公司面临的营销困境的根源,包括来自企业内部的波导市场定位没有跟上波导手机的业务发展步伐的市场再定位失误、波导的产品定价没有跟上手机市场发展步伐的定价失误、波导的渠道变革没有结合波导自身实际情况而采取了过激过猛方式导致的渠道失误,以及来自企业外部的大环境、即最近几年整个国产手机行业面临的业绩大幅度下滑与巨额亏损;最后对波导的网络营销战略与策略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是,波导公司的手机业务需要在营销策略方面做出的调整,考虑到企业资金、成本等问题,又因为网上营销比线下营销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包括现已成形的国内最大手机电子商务销售商——北斗手机网的成功运营,波导不仅要开展网上营销,而且更要深层次开发Internet的其他重要营销职能。

郑智斌[10](2007)在《网络恶搞与网民互联网素养》文中认为“恶搞”是2006年中国互联网文化的一大气候特征。在网上广泛流传的各种恶搞行为、作品使网络娱乐变得更加多元。恶搞成风的动因是草根娱乐的兴起、传播权的位移和个人电脑技术的普及等。这既反映出当前网民日益提升的传播意识和网络使用技能,也揭示出他们在传媒素养方面的突出问题,而推行互联网素养教育就成为必然。

二、爆笑BBS签名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爆笑BBS签名档(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媒介女性形象”研究的局限
        二、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视角、框架与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网络应用的演变与女性形象的出场
    第一节 女性形象出场的网络发展基础
        一、Web服务:奠定网络应用的基石
        二、商业化发展:推广网络应用的驱动力
        三、网络文化热点:透视女性形象的重要窗口
    第二节 网络女性形象的出场脉络
        一、女性形象酝酿待出
        二、女性形象经由网络文学出场
        三、女性形象经由网络社区出场
        四、女性形象藉多元应用出场
第二章 网络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作为“审美”客体的女性形象
        一、“仙女”形象:激发官能美的快感
        二、“裸女”形象:凸现视觉冲击的愉悦
    第二节 作为消费客体的女性形象
        一、“自傲者”形象:以巧言偏辞为卖点
        二、“自恋者”形象:以容貌身姿为卖点
        三、“多情者”形象:以情绪情感为卖点
    第三节 作为戏谑客体的女性形象
        一、“小丑”形象:网络恶搞的滑稽与颠覆
        二、“弱者”形象:人肉搜索的集权与异化
        三、“自由人”形象:网络发帖的张扬与快意
第三章 文化批判视角下网络女性形象的意义解读
    第一节 现世的欢愉体验与名利收益
        一、追求即刻的欢愉
        二、兑现现世的名利
        三、超越性精神的沦落
        四、精神收益的货币化
    第二节 张扬的“差异哲学”与小我情感
        一、推崇个性化标记
        二、标准化伪个人策略的宰制
        三、释放小我情感
        四、非理性的病态自恋
    第三节 感官的狂欢与理性的脱冕
        一、熙攘围观放纵感官享受
        二、彰显日常生活的消遣属性
        三、消解神圣的精神启蒙
        四、引发非理性的破毁
        五、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
    第四节 倡导物欲消费与时尚消费
        一、倡导宣泄物欲的物质消费
        二、“消费性偶像”取代“生产性偶像”
        三、倡导炫耀奢华的时尚消费
        四、消费异化
    第五节 消费女性的身体景观
        一、消费的“命令”为女性身体赋值
        二、女性身体的“美丽意涵”
        三、女性身体的“色情意涵”
        四、引发“身体化”的危机
第四章 形象建构与价值观书写的文化语境反思
    第一节 互联网承袭“欢场”遗风
        一、“欢场”释义及社会功能
        二、“欢场文化”的遗风余俗
        三、欢场文化习惯的延续
    第二节 消费女性成时代风尚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潮流
        二、消费社会境遇
        三、美女经济与丑女风潮
    第三节 网络文化欠缺合理的价值理性
        一、网络空间价值理性式微
        二、网络文化规范不健全
        三、网络文化欠缺“以文化人”的担当
        四、互联网新技术特征与泛商业化发展
第五章 重构网络女性形象的行动策略
    第一节 完善网络文化治理体系
        一、互联网实践催生监管变革
        二、建构网络文化的多元治理
    第二节 健全网络文化监管规范
        一、完善网络文化法制
        二、建立多元网络文化监督
    第三节 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一、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精英文化的引领作用
        三、推广性别平等教育
        四、抢占性别话语的主动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网民的身份流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问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关于网民身份研究的综述
        (1) 关于自我的研究
        (2) 关于人的交往行为的研究
        2. 国内关于网民身份研究的综述
        (1) 关于身份研究的进展
        (2) 关于网民身份的研究
        (3) 关于身份流动性的研究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四) 研究的难点分析
    (五) 主要内容和研究基本思路
二、网民身份流动性研究的相关概念
    (—) “身心统一”生存观的哲学阐述
    (二)网络社会、社会网络与社交媒体
    (三) 身份与线上线下身份
        1. “身份”释义
        2. 自我和他者的相互建构
        3. 线下身份与线上身份
        (1) 线下身份与线下身份的含义
        (2) 线下身份与线上身份的特征比较
三、网民身份流动性的含义、存在方式及集成方式
    (一) 网民身份流动性的含义
    (二) 网民身份流动性的存在方式
    (三) 网民身份跨越式存在的集成方式
四、表演范式下网民身份流动性的建构过程
    (一)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二) 网民身份流动性的表现与多重角色的建构
        1. 流动中的典型身份
        2. 身份扮演的个案选取
五、注意力经济视角的网民多重身份消费行为分析
    (一) 身份消费相关的理论
        1. 消费社会
        2. 身份消费
    (二) 网民身份消费行为分析
    (三) 网民典型身份呈现的注意力经济学阐释
        1. 网络社会注意力经济的兴起
        2. 注意力经济与身份的营销
        3. 网民身份流动性中呈现的典型身份
        (1) 自恋式自我专注的身份
        (2) 恶搞式身份
        (3) 官方组织化身份
六、网民身份流动性存在的历史性意义
    (一) 新的身份解放时代的到来
    (二) 人生的建构与重构
    (三) 新型人类的崛起
七、网络身份常态化可能产生的现实问题
    (一) 虚假身份下的网络诈骗案
    (二) 网络身份炒作对社会文化及价值观的腐蚀
    (三) 过度专注网络身份导致人的分裂
八、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1 流行语
        1.3.2 网络与网络媒体
        1.3.3 网络语言
        1.3.4 网络流行语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
        1.4.1.1 国内外学术研究进展综述
        1.4.1.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1.4.2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1.4.2.1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及特征
        1.4.2.2 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研究范式
    1.5 语料来源及选取标准
    1.6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6.1 主要内容
        1.6.2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网络流行语萌芽期的研究(1994年——2002年)
    2.1 互联网的兴起与互联网进入中国
        2.1.1 互联网的诞生及兴起
        2.1.2 互联网在中国的引入及初期发展
    2.2 BBS的发展历程及初期网民的特征
        2.2.1 BBS的发展历程
        2.2.1.1 BBS的起源
        2.2.1.2 BBS在中国的发展
        2.2.2 初期网络流行语使用者的特征
    2.3 早期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及发展
        2.3.1 启蒙阶段(1994年-1999年)
        2.3.2 普及阶段(2000年-2001年)
        2.3.3 娱乐化阶段(2002年)
3 网络流行语发展期的研究(2003年——2007年)
    3.1 中国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
        3.1.1 传播技术的革新带动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3.1.2 2003——2007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3.2 博客的发展历程与Web2.0 时代的到来
        3.2.1 博客的发展历程
        3.2.1.1 博客的起源
        3.2.1.2 博客在中国的发展
        3.2.2 Web2.0 时代的到来
    3.3 发展期网络流行语的进展历程概述
        3.3.1 源于社会生活,干预社会现实(2003年-2004年)
        3.3.2 网络交际与全民娱乐化(2005年-2006年)
        3.3.2.1 文娱类网络流行语
        3.3.2.2 网络恶搞产生的流行语
        3.3.3 广泛参与公共生活,网民自创流行语热情高涨(2007年)
        3.3.3.1 公共生活类网络流行语
        3.3.3.2 网民自创类网络流行语
4 网络流行语高涨期的研究(2008年——2013年)
    4.1 中国互联网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4.1.1 中国互联网由“广度”向“深度”发展
        4.1.2 2008——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概述
    4.2 微博的发展以及微博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4.2.1 微博的起源
        4.2.2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
        4.2.3 微博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4.2.3.1 微博重构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机制
        4.2.3.2 微博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公共舆论
    4.3 高涨期网络流行语的进展历程
        4.3.1 转折期(2008年)
        4.3.1.1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网络流行语
        4.3.1.2 公权力、公信力监督中的网络流行语
        4.3.2 高潮期(2009年—2010年)
        4.3.2.1 微博时代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功能达到顶峰
        4.3.2.2 各类流行语全面发展,草根精神彰显
        4.3.3 平稳发展期(2011年—2013年)
        4.3.3.1 网络舆情中的流行语
        4.3.3.2 各类网络“流行体”蓬勃发展
        4.3.3.3 网络流行语生活化特征显着
5 网络流行语语言学层面解析
    5.1 网络流行语生成的语言学动因——语言经济学原则
    5.2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性特征归纳
        5.2.1 内容的新颖性及形式的创新性
        5.2.2 形象性与幽默性
6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属性分析
    6.1 网络流行语的“5W”层面解析
        6.1.1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者与受众分析
        6.1.2 网络流行语的内容分析
        6.1.3 网络流行语的媒介分析
        6.1.4 网络流行语的效应探究
    6.2 网络流行语传播动力的复合因素
        6.2.1 传播的眼球经济
        6.2.2 媒介融合的互动效应
7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7.1 语言与社会文化
    7.2 大众文化理论
    7.3 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
        7.3.1 抵制性
        7.3.2 标准化与伪个性化
        7.3.3 作为社会的黏合剂
8 结语
    8.1 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4)“大话”《西游记》的话语构建及其文化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大话”《西游记》的盛行语境
    一、《西游记》的审美意蕴
    二、“大话”思潮的现象概述
    三、“大话”《西游记》的兴盛发展
第二章 “大话”《西游记》的话语机制
    一、创作方式的“大话”
        (一)无厘头创作的调侃
        (二)戏仿创作的谐谑
        (三)恶搞创作的嬉闹
    二、人物形象的“大话”
        (一)人物怪诞的转型
        (二)人物脱冕的降格
        (三)人物加冕的升格
    三、叙事模式的“大话”
        (一)世俗化的叙事意旨
        (二)碎片化的叙事结构
        (三)广场式的叙事语言
第三章 “大话”《西游记》的文化属性
    一、后现代文化的批判
        (一)后现代强烈的反现实性
        (二)后现代无奈的悲剧性
    二、大众文化的刺激
        (一)大众休闲的娱乐性
        (二)大众商业的消费性
        (三)大众传播的电子性
    三、青年亚文化的挑战
        (一)青年的边缘性与反叛性
        (二)青年的可塑性与动态性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围观·欲望·娱乐 ——网络事件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网络事件营销的案例跟踪及分析
    一、网络事件营销概念界定
    二、典型案例追踪
        (一) 案例选择的思路
        (二) 事件过程追踪
        (三) 案例透视发现
第二章 网络事件营销的传播类型及议程设置
    一、事件传播过程的类型
        (一) 爆发型
        (二) 渐进型
        (三) 脉冲型
        (四) 交叉型
    二、网络事件营销中的议程设置
        (一) 议程设置的重要性
        (二) 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权限分化
        (三) 议程设置的失控
第三章 网络事件营销的主题分析
    一、情色与欲望
        (一) 情色与色情
        (二) 性与女性
        (三) 利用与禁忌
    二、无厘头与娱乐至死
    三、叛逆与抵抗
    四、身边事与社会热点
第四章 网络事件营销媒介分析
    一、传统事件营销的媒介使用
    二、网络事件营销的媒介使用
        (一) 论坛
        (二) 搜索引擎
        (三) 微博
        (四) 其他媒介
    三、网络事件营销的媒介整合传播
        (一) 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整合
        (二) 网络媒介的内部整合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6)耽美文化及同人女群体研究 ——一个基于网络的亚文化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耽美世界中的同人女群体
    第一节 耽美文化的兴起与传播
    第二节 同人女——沉浸在耽美世界中的女性群体
第二章 一种表述抗拒的风格:耽美文化的图腾
    第一节 耽美文化特有的语汇系统
    第二节 同人女群体关于美的想象
    第三节 耽美作品创作的类型化
    第四节 耽美风格实践的意义
第三章 同人女群体在网络中的互动与身份认同建构
    第一节 作为迷一族的积极参与:自我呈现和个人认同
    第二节 共享的修辞幻象:虚拟社区中的群体互动及认同
    第三节 虚拟和现实的交叠:线上线下的角色扮演
第四章 耽美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博弈
    第一节 主流意识形态对耽美的收编
    第二节 商业主义对耽美的渗透与利用
    第三节 耽美文化对收编的规避和拒绝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后记

(7)论艺术成为媒体 ——以“签名档”和“公民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媒介的重新定义提供了艺术成为大众媒体的前提
    第一节:媒体的发展以及所带来的疑虑
    第二节:传播即文化
    第三节:具有媒介功能和文化改造能力的艺术作品
第二章 新兴的个人化传媒使艺术与媒体界线模糊
    概述:个人媒体成为大众媒体之外重要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网络签名档
        1. 签名档的兴起
        2. 签名档制造事件,并成为话题
        3. 网络签名的文本分析
        4. 签名档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5. 艺术实践中,“签名档”元素与“大众媒体”结合的创作
    第二节:微博客
        1. 从博客到微博客
        2. “follow”,“re推”使微博客成为新的文化现象
        3. Twitter变革传媒
        4.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案例
    第三节:公民新闻
        1. 公民新闻的概念
        2. 维基百科是公民网最重要的代表
        3. 法国艺术家索菲·卡莱的作品
第三章公民新闻、微博、签名档所代言的文化转向与艺术的反映
    第一节:文化转向
    第二节:从“媒体艺术”到“艺术成为大众媒体”
第四章 结论:主动创造联系能使艺术成为“媒体—艺术”
附录(参考书目)

(9)波导公司手机市场营销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案例正文
    1.1 波导公司简介
    1.2 手机市场
    1.3 手机行业与竞争
    1.4 手机的网络营销
    1.5 波导的营销状况
        1.5.1 波导手机营销策略演变过程
        1.5.2 波导手机的营销绩效
        1.5.3 波导手机面临的挑战
        1.5.4 波导公司应对危机的对策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
        2.1.1 营销理论要点
        2.1.2 网络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2.1.3 网络营销可以实现的营销功能
        2.1.4 网络营销需要的实施条件
    2.2 波导危机的成因分析
        2.2.1 市场再定位失误
        2.2.2 定价失误
        2.2.3 渠道失误
        2.2.4 不能应对营销环境的急剧变化
3 建议与对策
    3.1 波导需要转换目标市场
    3.2 波导重新进行市场定位
    3.3 波导的产品策略
    3.4 波导的定价策略
    3.5 波导的促销策略
    3.6 波导的渠道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10)网络恶搞与网民互联网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 2006年网络恶搞的特征
    1.对象聚焦与扩大化
    2.娱乐泛化恶搞变味
    3.形式多样与技术升级
    4.自我恶搞、“反恶搞”和“乐搞”兴起
二 网络恶搞成风的动因分析
    1.草根文化和草根娱乐的崛起
    2.社会传播权的位移
    3.低成本DIY技术的发展
    4.传媒文化的暗示影响
三 从恶搞透视网民的互联网素养
    1.传播意识急剧高涨
    2.信息识读、文化理解能力增强
    3.技术素养和信息创制能力显着进步
    4.信息品质总体较低
    5.传播责任意识缺失
    6.网民信息霸权可能形成
四 积极推行互联网素养教育

四、爆笑BBS签名档(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D]. 荀洁. 苏州大学, 2017(04)
  • [2]网民的身份流动性研究[D]. 林露萍.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8)
  • [3]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D]. 于鹏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
  • [4]“大话”《西游记》的话语构建及其文化属性研究[D]. 李一律. 东华理工大学, 2012(10)
  • [5]围观·欲望·娱乐 ——网络事件营销研究[D]. 汪晓君. 苏州大学, 2011(06)
  • [6]耽美文化及同人女群体研究 ——一个基于网络的亚文化图谱[D]. 陆国静. 苏州大学, 2011(06)
  • [7]论艺术成为媒体 ——以“签名档”和“公民新闻”为例[D]. 夏商周. 中国美术学院, 2010(08)
  • [8]五花八门[J]. 一言. 新青年(珍情), 2010(01)
  • [9]波导公司手机市场营销案例研究[D]. 姜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10]网络恶搞与网民互联网素养[J]. 郑智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3)

标签:;  ;  ;  ;  ;  

爆笑BBS签名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