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蚕豆病21例临床分析

小儿蚕豆病21例临床分析

一、小儿蚕豆病21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琦[1](2020)在《泸州儿童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特点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泸州地区儿童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为该病的筛查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7年03月至2019年07月泸州市各县区怀疑为G6PD缺乏症转诊至我院患儿的基因突变类型及不同基因类型发生急性溶血时的临床特点。2、G6PD缺乏症实验室诊断方法:采用紫外速率定量法进行酶活性检测,采用荧光PCR溶解曲线法检测12种基因突变类型即c.1360C>T、c.1376G>T、c.1388G>A、c.871G>A、c.1004C>A、c.1024C>T、c.95A>G、c.383T>C、c.392G>T、c.487G>A、c.592C>T、c.517T>C。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D)表示,两两比较及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32例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共387例,其中,有基因突变的375例,无基因突变但有酶活性降低共12例。有基因突变且有酶活性下降326例,有基因突变但无酶活性下降共49例。2、有基因突变的375例阳性样本中(男性患儿293例,女性患儿82例),男女比例为3.57:1,共检测出11个基因突变类型,其中c.1376G>T突变占26.40%(99/375);c.1388G>A突变占25.06%(94/375),c.1024C>T突变占23.47%(88/375);c.95A>G突变占12%(45/375);c.871G>A突变占4.27%(16/375);c.487G>A突变占2.93%(11/375);c.392G>T突变占3.47%(13/375);c.517T>C突变占1.07%(4/375)、c.1004C>A突变占0.53%(2/375)、c.1360C>T、c.592C>T及c.1376G>T+C.95A>G突变各占0.27%(1/375)。3、最常见的四种基因突变类型为c.1376G>T、c.1388G>A、c.1024C>T和c.95A>G。这四种基因突变类型均以Ⅲ级酶活性缺乏为主。c.1376G>T、c.1388G>A、c.1024C>T与c.95A>G在酶活性缺乏严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酶活性大小比较上,c.1376G>T与c.1024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388G>A与c.1024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发生急性溶血时,最常见诱因是蚕豆;经去除诱因、水化碱化尿液、输血等处理后,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有急性溶血表现的患儿前三位基因突变类型为c.1388G>A、c.1376G>T、c.95A>G;对其临床特点两两比较分析发现,在网织红细胞率比较时,c.1388G>A与c.95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376G>T与c.95A>G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红蛋白比较时,c.1388G>A与c.95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376G>T与c.95A>G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红细胞数、总胆红素、输血量、住院时间及尿色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泸州地区G6PD缺乏症患儿的常见基因突变类型为c.1376G>T、c.1388G>A、c.1024C>T。2、各基因型在酶活性缺乏严重程度上无差异,且均为轻到中度的缺乏。c.1376G>T、c.1388G>A的酶活性可能比c.1024C>T低。3、G6PD缺乏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是蚕豆病。发生急性溶血时,基因突变类型在网织红细胞率及血红蛋白变化可能存在差异。

李小玲,易银芝,李梅,谢永红[2](2018)在《蚕豆病诊疗及护理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从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护理系统分析蚕豆病各方面研究进展,对加深蚕豆病的认识、提高防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及缩短治愈时间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邱赟,周巧丽,周庆[3](2018)在《地塞米松剂量递减治疗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剂量递减治疗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都县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蚕豆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儿予以剂量递减治疗(早期予以地塞米松常规剂量2 mg/kg,依次递减至1 mg/kg、0.5 mg/kg至停止),对照组患儿予以地塞米松常规剂量2 mg/kg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液指标(外周血红蛋白、外周白细胞、外周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尿液指标[尿隐血试验阳性>2(+)、尿蛋白试验阳性>2(+)、尿胆原试验阳性],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红蛋白、外周红细胞高于对照组,外周白细胞、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尿隐血试验阳性>2(+)、尿蛋白试验阳性>2(+)和尿蛋原试验阳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腺炎、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胃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剂量递减治疗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溶血和尿液异常现象,且安全性较高。

丁华香[4](2016)在《小儿蚕豆病临床分析98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小儿蚕豆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小儿蚕豆病患儿98例,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以及预后等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儿中,出院后再次住院2例,由于再次进食蚕豆1例,由于再次吸入蚕豆花粉1例,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因溶血尿毒综合征死亡1例。结论:蚕豆病属于遗传性疾病,蚕豆病患儿以及具备蚕豆病家族史者应该禁止食用蚕豆,避免发病。一般及早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患儿的预后良好。

韦莉[5](2015)在《蚕豆病患病因素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蚕豆病的发病机理,并以此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分析蚕豆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制定防治措施,由于是一种致病机制上不够明确的疾病,在这种疾病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其具有遗产却显得敏感红细胞,但是由于患病机体G-6-PD缺陷的缘故,因此无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NADPH,来维持原型原型谷胱甘肽的抗氧化作用,这就导致了人体在接触到蚕豆或者是某一种能够诱发因素的时候,就会产生红细胞膜被氧化的现象,从而产生溶血发应。从东、四川以及广西等城市中的患病几率较大的地区,进行了人群调查分析,发现该病患者大部分为男性,儿童占有极少部分。采用了输血、肾上腺皮质激素、补液等治疗方法。结果: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复。

刘俊,林瑜[6](2013)在《小儿蚕豆病22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2例蚕豆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均有蚕豆或蚕豆制品进食史,男性为主,年龄1~6岁为主,2~5月发病多见。均在入院2~4d溶血控制,未发生肾功能衰竭,平均住院6.4d。结论蚕豆病是儿科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以进食蚕豆为诱因,临床上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为重要表现,早期输血、激素应用、碱化尿液治疗是蚕豆病患儿的关键,经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卢鹤云[7](2013)在《小儿蚕豆病73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加强对小儿蚕豆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5—2011年我院收治的73例小儿蚕豆病,回顾性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发病诱因:食用新鲜蚕豆64例,食用蚕豆粉丝3例,食用干蚕豆2例,母亲食用蚕豆后哺乳2例,食用蚕豆面条1例,食用蚕豆酱油1例。73例均先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酱油样、葡萄酒样或浓茶样小便;68例合并口唇、睑结膜苍白;56例合并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55例合并发热,最高体温39.2℃。59例精神萎靡,2例深昏迷。血红蛋白均降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升高,尿隐血试验、尿蛋白均阳性。明确诊断后立即禁食蚕豆及蚕豆制品,禁服氧化类药物。均输血1~2次,碱化尿液、使用激素、处理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14例痊愈,57例好转出院,2例因就诊时间较晚,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蚕豆病是本地一种常见的溶血性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贫血的表现,治疗以去除诱因、输血、对症治疗为主,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陆卫民,赵雪频,李炜[8](2012)在《35例蚕豆病的急救及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小儿蚕豆病急救与护理。方法:对35例蚕豆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蚕豆病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30例出现血红蛋白尿,Hb27~86g/L,12例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8例出现烦躁不安,所有病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后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激素应用、输血、碱化尿液治疗是蚕豆病患儿的关键,密切观察病情、正确输血、精心护理是患儿及早治愈、好转出院的保证,同时做好蚕豆病的健康宣教对预防本病至关重要。

王明艳,尹兆青[9](2012)在《小儿蚕豆病63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蚕豆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蚕豆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岁多发,男孩多见,本州傣族患病率高,发病多为蚕豆上市季节,经积极治疗全部患儿症状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儿及有蚕豆病家族史者应禁食蚕豆,以防发病,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施林珍[10](2011)在《重症蚕豆病患儿的急救措施与健康宣教》文中提出蚕豆病是遗传性疾病,是由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重症可导致休克、肾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和溶血危象等严重并发症。这种病多见于儿童,男性患者约占90%以上。大多数食用蚕豆后1~2 d发病,早期症状有厌食、疲劳、低热、恶心和不定性的腹痛,接着因溶血而发生眼角黄染及全身黄疸,出现酱油色尿和贫血症状。严重时有休克、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时还可

二、小儿蚕豆病21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蚕豆病2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泸州儿童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G6PD与相关疾病关系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蚕豆病诊疗及护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原因
2 发病机制
3 临床症状
4 蚕豆病诊断
5 治疗
6 护理
    6.1 饮食及休息
    6.2 病情观察
    6.3 输血护理
    6.4 输氧护理
    6.5 并发症护理
    6.6 心理护理
    6.7 出院宣教
7 小结

(3)地塞米松剂量递减治疗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血液指标
    2.3 尿液指标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4)小儿蚕豆病临床分析98例(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5)蚕豆病患病因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1.1 蚕豆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1.2 蚕豆病的发病机理
2. 方法
    2.1 首先就是基本患有蚕豆病的患者, 几乎有四成以上人数具有家
    2.2 然后, 就是针对病发人群的治疗手段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结果:
讨论:

(6)小儿蚕豆病2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室检查:
        1.2.1 血常规检查:
        1.2.2 肝功能和心功能:
        1.2.3 肾功能和血气分析:
        1.2.4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1.3 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3.1 病因:
    3.2 发病机制:
    3.3 发病年龄:
    3.4 诊断:
    3.5 治疗:
    3.6 预防:

(8)35例蚕豆病的急救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及转归
2 急救及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早期明确诊断
    2.2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碱化尿液
    2.3 做好输血工作
    2.4 高热护理
    2.5 饮食护理
    2.6 基础护理
    2.7 出院指导
3 小结

(9)小儿蚕豆病6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2.1 诊断标准:
        1.2.2 临床症状及体征:
        1.2.3 并发症及误诊情况:
        1.2.4 实验室检查:
    1.3 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四、小儿蚕豆病21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泸州儿童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特点分析[D]. 蒋琦.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2]蚕豆病诊疗及护理的研究进展[J]. 李小玲,易银芝,李梅,谢永红. 全科护理, 2018(32)
  • [3]地塞米松剂量递减治疗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疗效[J]. 邱赟,周巧丽,周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27)
  • [4]小儿蚕豆病临床分析98例[J]. 丁华香. 中国社区医师, 2016(01)
  • [5]蚕豆病患病因素的探讨[J]. 韦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3)
  • [6]小儿蚕豆病22例临床分析[J]. 刘俊,林瑜. 福建医药杂志, 2013(03)
  • [7]小儿蚕豆病73例临床分析[J]. 卢鹤云. 中国全科医学, 2013(07)
  • [8]35例蚕豆病的急救及护理[J]. 陆卫民,赵雪频,李炜.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08)
  • [9]小儿蚕豆病63例临床分析[J]. 王明艳,尹兆青. 吉林医学, 2012(04)
  • [10]重症蚕豆病患儿的急救措施与健康宣教[J]. 施林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12)

标签:;  ;  ;  ;  

小儿蚕豆病21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