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公安工作

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公安工作

一、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公安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朱茜[1](2021)在《公安执法与民法精神》文中提出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它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执法机关,是党领导下纪律严明的执法力量。具体而言,公安执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公共安全,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依法采取命令、强制等手段所进行的多种组织管理活动,公安执法具有严格的法定性、高度的权威性和鲜明的强制性。执法公正是公安执法的生命线,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维护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公安机关执法活动必须始终坚守的核心价值追求。其终极目标是切实保障人民依法充分享有和正确行使权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真正实现人民至上这一宪法原则要求。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依法保护民事权利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将迈入更高水平的法治化轨道。《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富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实践特色,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立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法典》的精神在于权利神圣、平等保护、意思自治、公平诚信,其灵魂在于人民至上。公安执法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代表国家保障公民私权,与民法的内在价值追求高度一致。因此,在《民法典》发挥指导性作用的时代,《民法典》及其精神对新时代公安执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公安执法提供了基本遵循,她是检验公安执法工作的新标尺。拙文就结合《民法典》的内容,对公安执法与民法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粗浅研究:一、公安执法要素分析。介绍公安执法的含义和特征并且阐述公安执法与行政执法的关系,表明公安执法工作的重要地位,并结合《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分析公安执法的基本要求。二、民法精神及其灵魂探究。揭示民法是一部人法、权利法,民法的价值就在于尊重人,保护人,与我国公安执法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三、民法典及其精神与公安执法的关系。从民法精神对待权利的视角,探讨公安执法中应充分尊重并运用民法精神,并以民法精神更新公安执法的理念和方法。四、运用民法精神指导公安立法,以完善的立法推动执法规范化,加强公安执法中对人权的保障。五、民法精神贯穿于公安执法全过程,不断提升改善执法水平,并对执法人员自身的民事权利加以重视。

韩荣芳[2](2020)在《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度,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必须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确保“刀把子”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基础。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内联八省,外接俄蒙,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是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重要的聚集地,有鲜明的地区特点和突出的民族特点。“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也是对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殷殷嘱托。做好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制度创新理论为研究框架,选取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公安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安分局、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公安局、锡林郭勒盟边境管理支队乌拉盖管理区边境管理大队,以及呼伦贝尔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边境管理大队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探讨内蒙古基层公安党建工作在制度创新中的具体实践,对照新时代对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运用制度分析框架,找出目前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机制、科学的方法对加强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的党建工作,从而维护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

李青建[3](2020)在《新时代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党的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次论述,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重大部署为加强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交了新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公安机关的重要性,对公安工作提出了多项要求,要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确保人民公安的人民属性。这为新时期新时代的公安党建工作和公安队伍的管理建设指明了方向,牢牢把握这个“科学判断”,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公安智慧和公安方案,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公安机关的根本要求,也是公安机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将搜索整理和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学术论文、期刊等文件,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方式去开展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时代下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运用上述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找准问题原因从而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党建管理专项访谈,对所得到的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得出制约D市公安党建管理的因素大致有,如党建管理领导力不强、党建组织效用未充分发挥、党建管理计划缺位和党建管理控制力的弱化;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党建管理模式单一化、组织制度执行存在差距、党建管理计划不健全和党建管理控制力没有合理运用。本篇论文在深入研究公安党建管理的问题基础上,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并经过信效度检验后,又充分借鉴西安市和天津市公安局的先进做法,并结合本市政策亮点,得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构建以提高党员思想和意识的多元化党建管理模式、形成以组织规范化为目的的公安党建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以提高党建管理业务能力为目的的学习计划、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党建管理控制力、融合有地方政策亮点的公安党建管理新模式,从而将经验进行推广普及与应用。

房厦[4](2019)在《公安政治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政治传播是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包括国家有效运用公安机关及警察权展开社会安全治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文明。当前,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显现了现有公安政治传播效能的不足。急需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将公安政治传播提升到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相融合的新境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公安机关的治理效能。公安政治传播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它不再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的宣传者或控制者,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国家治理手段。隐藏在中国公安政治传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更宏观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展开研究,不是单独以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去分析能够做到的。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本文将拉斯韦尔的经典“5W”传播模式理论框架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展开分析。本文着重分析归纳了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研究首先提出公安政治传播的概念界定,以及我国公安政治传播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梳理政治传播的理论借鉴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历史演进。阐述建党以来公安政治传播的发展过程。最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下,借鉴了西方政治传播研究中的结构要素理论以及传播效果理论,尝试从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方向、功能目标、传播系统、运行特质、难题挑战与破解路径,构建出了关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认识模型。公安机关通过建立公安政治传播矩阵、借助组织传播通道和媒介通道发起政治传播活动,并试图对政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公安政治传播的受众随时代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特点,本文从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和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两个方面对公安政治传播受传者展开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公安政治传播不同于普通的大众传播,首先是公安政治传播的一体两面性——内容输出和信息管理。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制度一直延续并且难以撼动的结构性安排,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无论面对何种新形势,公安政治传播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研究和发展,公安政治传播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根本性政治制度的重要职责,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其次是公安政治传播对保密原则的把握。必须在不影响警察执法权的正确行使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合理的公众知情权。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主要包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以及塑造现代化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第三,公安政治话语主要体现为权威性、时代性、自我独白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公安政治话语有去中心化的趋势。第四,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应该从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两个角度去考量,不应局限于西方的“媒介中心论”,要关注宏观治理效果,既要谋求特定支持,也需要谋求散布性支持,两者要相辅相成。第五,安全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迁,为公安政治传播体系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受众特征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公安政治话语缺乏创新。第六,创新公安政治传播的有效路径包括:重新定位理念目标,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合法性谋求模式;优化公安政治传播体系;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新运行机制、新的话语体系、新的运作模式以及新的效果评估方法。本文对公安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是公安政治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尝试。研究对《人民公安报》的公安政治话语通过Python程序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将报纸的文本分析结果以词云图、热词趋势表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示该报报道公安工作的一些特征,归纳总结出公安政治传播中的政治话语特征,呈现出本文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新特点。

李宗帅[5](2019)在《T市Y支队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随着T市的国际化、大规模、高水平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不断增加,对城市治安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治安环境外部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基于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成功经验,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城市治安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首先,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构建方法、驱动因素等相关理论,明确了理想高效率的城市治安管理体系建设需要的条件与障碍。分析T市公安机关城市治安管理体系现状,从领导、文化、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协调机制等方面剖析了T市城市治安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城市治安管理环境变化趋势和城市治安管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从文化建设、制度构建以及管理方法选择等方面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具体内容。其次,依据理论假设,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用实证的方法检验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心智模式、系统思考这五个因素,对T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Y支队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影响。探索治安管理总队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实施路径。最后,提出T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Y支队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实施方案。研究发现:(1)干警的自我超越追求有利于实现自身在组织中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促进城市治安管理系统学习型组织的形成。(2)干警团队的共同愿景一致性是学习型组织的创造性的张力,有利于城市治安管理系统学习型组织的形成。(3)根据组织自身特点,建立组织内部的团队系统的学习体制,有利于城市治安管理系统学习型组织的形成。(4)不断提高干部觉悟与综合素质,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智模式,有利于城市治安管理系统学习型组织的形成。(5)不断深化培养和锻炼干警的系统思考能力,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有认同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城市治安管理系统学习型组织的形成。研究发现对指导公安部门构建型学习型组织,提高公安干警素质进而提升城市治安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莫关耀[6](2004)在《用“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公安经侦工作》文中研究说明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和全体经侦民警要在“三个代表”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的决定》 ,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最大限度地预防重大经济犯罪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犯罪对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造成的损失 ,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犯罪对国家经济安全带来的危害 ;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田全华[7](2003)在《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根本指针》文中研究指明

本刊编辑部[8](2003)在《贯彻十六大 全面建小康 公安怎么办》文中指出 当前,全国公安机关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为了确保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公安机关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研究、找准公安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推动公安事业的发展进步,努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公安部决定,今年3月至12月在全国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中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

王维绪[9](2003)在《以十六大精神统领 公安工作发展新思路》文中提出公安机关要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努力把现有潜能迅速转化为新的工作优势。要增强忧患意识,努力把追求的目标迅速转化为工作实绩。要增强创新意识,把工作上的创新和突破迅速转化为公安工作新的发展后劲。

刘伯祥[10](2003)在《推进理论创新 深化公安改革——写在本刊创刊100期之际》文中研究说明本期出刊时正值创刊第100期。自创刊以来,我们始终遵循“服务领导决策,指导公安实践,反映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办刊宗旨,坚决贯彻公安部党委的指示精神,以创新公安理论、服务公安实践为己任,走过了不平凡的里程。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以此推动公安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公安战线社科工作者肩负的重大使命。本期特发表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本刊主编刘伯祥同志的文章,以为纪念。

二、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公安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公安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公安执法与民法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公安执法要素分析
    1.1 公安执法的本质
        1.1.1 公安执法的含义
        1.1.2 公安执法的特征
    1.2 公安执法与行政执法的关系
    1.3 公安执法工作的地位及重要意义
    1.4 公安执法的基本要求
        1.4.1 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
        1.4.2 尊重人民群众
        1.4.3 秉公执法
        1.4.4 纪律严明
2 民法的精神是什么
    2.1 什么是民法
    2.2 民法的精神是什么
        2.2.1 人格平等
        2.2.2 公平自愿
    2.3 民法精神的灵魂
3 《民法典》与公安执法的关系
    3.1 《民法典》及其精神是公安执法的基本遵循
        3.1.1 民法精神的灵魂与公安执法的要求都是以人为本
        3.1.2 《民法典》构筑了公权力实施的边界
    3.2 民事权利救济离不开公安执法的保护
        3.2.1 民事权利呼唤公安执法救济
        3.2.2 公安执法中涉及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3.3 公安执法理念的更新离不开民法的精神
4 加强公安法治建设切实保障公民权利
    4.1 以民法精神为指导完善公安立法
        4.1.1 民法是现代法律的基础
        4.1.2 保障并服务于权利是公安立法的中心环节
        4.1.3 促进公安法规“活法化”
    4.2 规范执法行为实现执法为民
        4.2.1 坚持职权法定
        4.2.2 公安执法要肩负人权保障的责任
5 以民法精神提升公安执法水平
    5.1 善用民法精神改进公安执法
        5.1.1 人格平等与公安执法
        5.1.2 自愿原则与公安执法
        5.1.3 公平诚信与公安执法
    5.2 保障执法人员自身的民事权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1.2.2 研究评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新时代
        1.3.2 党建工作
        1.3.3 基层公安机关
    1.4 研究的基本构思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重点
        1.4.3 创新之处
        1.4.4 论文的基本框架
2 理论研究框架
    2.1 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
    2.2 制度创新理论
        2.2.1 制度创新理论的涵义
        2.2.2 制度创新的主体
        2.2.3 制度创新的动因及条件
    2.3 运用制度创新理论分析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适用性
3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3.1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主体
    3.2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动力因素
        3.2.1 强制性动力因素
        3.2.2 诱制性动力因素
        3.2.3 其他动力因素
    3.3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路径
        3.3.1 探索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理念
        3.3.2 完善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制度
        3.3.3 创建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3.3.4 创新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方法
    3.4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意义
        3.4.1 有力地加强了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3.4.2 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公安机关队伍建设
        3.4.3 有力地维护了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
        3.4.4 有力地维护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4 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4.1 新时代对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4.2 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4.2.1 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4.2.2 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4.2.3 在机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4.2.4 在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5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5.1 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
        5.1.1 强化“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
        5.1.2 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5.1.3 做好党建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的融合
    5.2 用科学的制度保障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
        5.2.1 增强党员民警的制度意识
        5.2.2 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建设
        5.2.3 进一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5.3 用科学的机制促进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
        5.3.1 加强选人用人机制建设
        5.3.2 加强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建设
    5.4 用科学的方法推进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
        5.4.1 推动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
        5.4.2 推动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信息化
        5.4.3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时代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时代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党建管理研究发展动态
        1.2.2 国外党建管理研究发展动态
        1.2.3 国内外发展动态总结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及内容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
        1.4.2 理论基础
2 D市公安党建管理概述
    2.1 D市公安党建管理工作范畴
        2.1.1 D市公安党建管理主体
        2.1.2 D市公安党建管理具体工作
    2.2 D市公安党建管理的举措
        2.2.1 提升党建品牌
        2.2.2 创新党建模式
        2.2.3 建立“五型”机关党组织
3 D市公安党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结果
    3.2 存在问题
        3.2.1 党员干部领导力不强
        3.2.2 组织效用未充分发挥
        3.2.3 党建管理计划缺位
        3.2.4 党建管理控制力弱化
    3.3 D市公安党建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3.3.1 党建管理模式单一化
        3.3.2 组织制度执行存在差距
        3.3.3 党建管理计划不健全
        3.3.4 党建管理控制力没有合理运用
4 D市公安党建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的公安系统党建管理经验
        4.1.1 西安市公安局先进做法
        4.1.2 天津市公安局先进做法
        4.1.3 经验总结
    4.2 具体解决对策
        4.2.1 构建以提高党员思想和学习意识的多元化党建管理模式
        4.2.2 形成以组织制度规范化为目的的公安党建绩效考评体系
        4.2.3 制定以提高党建管理业务能力为目的的学习计划
        4.2.4 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党建管理控制力
        4.2.5 融合有地方政策亮点的公安党建管理新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公安党建管理调研情况
附录 B 新时代公安系统党建管理的专项访谈
致谢

(4)公安政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政治传播研究
        1.2.2 国内公安政治传播研究
        1.2.3 国外警察政治传播研究
        1.2.4 小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政治传播
        1.3.2 公安政治传播
        1.3.3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及不足
2 公安政治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的经典论述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2.2 西方政治传播理论借鉴
        2.2.1 政治传播结构要素理论
        2.2.2 政治传播效果理论
    2.3 小结
3 公安政治传播的历史演进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公安政治传播(1927-1949)
        3.1.1 战时民众力量动员与对敌舆论宣传
        3.1.2 革命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政治传播(1949-1978)
        3.2.1 意识形态为主的传播理念
        3.2.2 社会主义建设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3 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公安政治传播(1978-2012)
        3.3.1 为改革开放营造安全稳定的舆论氛围
        3.3.2 改革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4 新时代的公安政治传播(2012- )
        3.4.1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传播导向
        3.4.2 治理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新趋势
    3.5 总结评述
        3.5.1 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的演变规律
        3.5.2 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
        3.5.3 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
4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与传播体系
    4.1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
        4.1.1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4.1.2 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
        4.1.3 塑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
    4.2 传播体系之主体:公安政治传播的制度安排
        4.2.1 公安政治传播制度安排中的上级主体
        4.2.2 中央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3 地方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4 公安政治传播主体的协同-会同输出结构
    4.3 传播体系之渠道:媒介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3.1 组织传播通道
        4.3.2 媒介通道
    4.4 传播体系之受众:社会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4.1 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
        4.4.2 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
    4.5 小结
5 公安政治传播的运行过程
    5.1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运行
        5.1.1 主动发起与被动应对
        5.1.2 公安新闻发布制度
        5.1.3 警务危机舆情处置
    5.2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载体:政治话语
        5.2.1 文本分析:《人民公安报》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
        5.2.2 词云图分析
        5.2.3 热词分析
        5.2.4 公安政治传播的政治话语特征
    5.3 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
        5.3.1 民意测验
        5.3.2 宏观政治治理效果
    5.4 小结
6 新时代公安政治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6.1 公安政治传播外部环境的变迁
        6.1.1 安全环境的变化
        6.1.2 媒介环境的变化
    6.2 公安政治传播体系面临的挑战
        6.2.1 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
        6.2.2 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
        6.2.3 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
        6.2.4 受众特征变化带来的挑战
        6.2.5 政治话语缺乏创新
    6.3 小结
7 公安政治传播的优化与创新
    7.1 重新定位理念目标
        7.1.1 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
        7.1.2 理顺公安机关、媒体、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
    7.2 优化传播体系
        7.2.1 弥补组织传播效果的不足
        7.2.2 促进公安媒体资源的融合
        7.2.3 理顺官方民间舆论场分化
    7.3 创新传播模式
        7.3.1 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
        7.3.2 涉警舆情处置能力的提升
        7.3.3 传播内容产生机制的优化
    7.4 提升传播效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1949-2000年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相关工作条目列表
附录B《人民公安报》头版2005年-2016年高频新闻主题词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T市Y支队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学习的基本概念
    2.2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
    2.3 构建学习型组织基本方法
        2.3.1 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建立
        2.3.2 创建组织的共同愿景
        2.3.3 创立良好的学习机制
    2.4 学习型组织的驱动因素
        2.4.1 自我超越
        2.4.2 共同愿景
        2.4.3 团队学习
        2.4.4 心智模式
        2.4.5 系统思考
第3章 T市Y支队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T市Y支队体系现状
    3.2 T市Y支队系统构建学习型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典型案例分析:浙江省公安机关构建学习组织的经验
    3.4 研究假设
        3.4.1 自我超越与学习型组织
        3.4.2 共同愿景与学习型组织
        3.4.3 团队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3.4.4 心智模式与学习型组织
        3.4.5 系统思考与学习型组织
第4章 学习型组织创建路径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2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4.3 假设检验
第5章 T市Y支队创建学习型组织改进对策
    5.1 进一步提高公安干警自我超越能力,强化心智模式训练
    5.2 提升系统思考力,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5.3 强化团队学习能力
    5.4 确立共同的愿景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研究中的不足
        6.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件:公安机关学习型组织研究创新的调查问卷
致谢

(6)用“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公安经侦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当前公安工作的三大任务
关于公安经侦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贯彻十六大 全面建小康 公安怎么办(论文提纲范文)

(9)以十六大精神统领 公安工作发展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努力把现有潜能迅速转化为新的优势
二、增强忧患意识,自我施压,努力把追求的目标迅速转化为工作实绩
三、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把创新和突破迅速转化为新的发展后劲

(10)推进理论创新 深化公安改革——写在本刊创刊100期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理论创新在当前的重大意义
二、找准公安改革和理论创新的着力点
    (一)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求完善和调整现行公安管理体制。
    (二)治安形势的变化需要继续推进警务运作方式改革。
    (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公安管理与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民主法制的进步呼唤作风优良的公安队伍。
三、开创公安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四、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公安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安执法与民法精神[D]. 朱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2]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 韩荣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3]新时代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 李青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公安政治传播研究[D]. 房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5]T市Y支队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李宗帅. 天津大学, 2019(06)
  • [6]用“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公安经侦工作[J]. 莫关耀.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4(01)
  • [7]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根本指针[J]. 田全华. 公安教育, 2003(08)
  • [8]贯彻十六大 全面建小康 公安怎么办[J]. 本刊编辑部. 公安研究, 2003(03)
  • [9]以十六大精神统领 公安工作发展新思路[J]. 王维绪. 公安研究, 2003(02)
  • [10]推进理论创新 深化公安改革——写在本刊创刊100期之际[J]. 刘伯祥. 公安研究, 2003(02)

标签:;  ;  ;  ;  ;  

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公安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