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渣栽培金针菇试验报告

甘薯渣栽培金针菇试验报告

一、甘薯渣栽培金针菇的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丁政宇[1](2021)在《黄精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关于黄精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向,一是使用炮制后的黄精直接食用;或从黄精中提取活性成分物质。提取后的黄精渣一般都做丢弃处理,而这些黄精渣中仍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等功能性成分,在食品研发中仍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膳食纤维具有的的预防肠道疾病、维持血糖稳定、改善肠道菌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功能,使膳食纤维类食品的开发与研究成为了食品领域的热门课题。饼干作为一种广受喜爱的零食,流行于休闲食品市场,在饼干中加入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开发研制具有调理效用的功能性饼干,成为饼干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以提取黄精多糖后的黄精渣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和α-淀粉酶复合提取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HIDF),将提取的HIDF与黄精渣进行表征研究对比,且对HIDF进行功能性质和理化指标的测定。将HIDF添加至饼干中,研发黄精膳食纤维饼干,并通过饼干的质构检测辅助确定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最佳配方。最后研究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体外消化情况、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本文提取的HIDF具有较好的结构及物理性质,适合加工成功能性食品,而黄精膳食纤维饼干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功能性质,以期为提高黄精渣的利用率及进一步挖掘营养价值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确定HIDF最佳提取工艺。运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工艺参数,最终得出较优生产工艺条件为:料液比m/v=1:20,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13%,温度52℃酶解时间1.9 h,α-淀粉酶添加量0.29%,温度75℃酶解时间2 h,抽滤后于60℃烘干滤渣6h。经响应面优化后HIDF得率可达52.18±0.87%。(2)HIDF与黄精渣进行表征研究对比。XRD研究得出HIDF与黄精渣相比表现出纤维素I型的特征衍射峰更为明显。SEM表明HIDF具有更多的螺旋状纤维束和空腔,空间呈现网状结构,表面疏松多孔。FTIR表明HIDF相比黄精渣具有更多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3)HIDF的抗氧化情况。HIDF浓度为4%时DPPH清除率最高,达到90.5%。(4)对HIDF进行功能性质和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如下:HIDF持水力为(5.99±0.05)g/g,持油力为(3.965±0.035)g/g,膨胀力为(4.565±0.047)m L/g,每百克HIDF脂肪含量为3.11±0.12 g,蛋白质含量0.63±0.03 g,水分4.52±0.28 g,灰分2.65±0.17 g。(5)确定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最佳工艺配方。运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最终得出较优生产工艺条件为:以面粉为100%计,HIDF添加量5%,黄油30%,白砂糖10%,木糖醇10%,蛋清30%,小苏打2.5%,盐1%,单硬脂酸甘油酯0.3%;烤箱温度上管160℃,下管140℃,烘烤18 min。(6)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体外消化情况。通过口腔、胃、小肠的体外淀粉消化情况证明,膳食纤维的添加能够有效抑制淀粉的消化。(7)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如下:每百克黄精膳食纤维饼干脂肪含量为19.4±1.64 g,蛋白质含量7.8±0.87 g,水分3.96±0.79 g,灰分1.76±0.38 g。菌落总数360±36.6 CFU/m L,霉菌3±0.54 CFU/m L,均未检出大肠杆菌和致病菌。

赵天奇,钱世军,吴非凡,王嘉盛,王梦芝[2](2020)在《甘薯渣的资源状况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甘薯渣作为甘薯加工副产物,经济价值低,通常被作为废料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甘薯渣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相关产业绿色经济的发展有促进意义。本文从甘薯资源概况、资源化利用情况及其利用技术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薯渣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卜雯丽[3](2019)在《出芽短梗霉发酵啤酒糟制备阿魏酰低聚糖和膳食纤维的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阿魏酰低聚糖(Feruloyl oligosaccharide,FOs)和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是一种有效利用发酵底物,生产制备生理活性产品的方法,但是现行的研究中发现其发酵产量还有待提高。本文以啤酒糟为原料、出芽短梗霉为发酵菌株,旨在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从啤酒糟中高效制备FOs和DF,并对其生理活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不同发酵方式对制备FOs与DF及发酵过程中相关酶活的影响,筛选得出最佳发酵方式为固态发酵,制得的FOs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于第4 d时达到峰值,分别为13.03μmol/L和9.42%。在此条件下,淀粉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C1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98.12 mU/mL、842.38 mU/mL和55.73 mU/mL。蛋白酶活性于发酵第6 d时达到最高,为13.87 mU/mL。在固态发酵的基础上,对啤酒糟进行不同程度的粉碎处理,得出最优的啤酒糟过筛目数为60目。(2)利用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固态培养基配方,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出芽短梗霉发酵啤酒糟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态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木聚糖6%、尿素4%和KH2PO4 1%;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2%,发酵时间4 d和发酵温度29℃。在此优化条件下,FOs含量和膳食纤维品质都达到最高,分别为37.47μmol/L和23.49%。(3)通过HPLC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对FOs样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FOs由阿魏酸,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且阿魏酸通过酯键与低聚糖链接。体外抗氧化研究发现,FOs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力,当其浓度为1 mg/mL时,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达到58.02%和72.40%,显着强于阿魏酸的清除率。此外,在相同浓度下,FOs的还原力也显着高于阿魏酸。对FOs在水产品保鲜保水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Os可显着降低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提高感官评分,其中以浓度为0.60%的FOs保鲜保水效果最优;FOs能够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减缓脂肪氧化,并使鱼肉货架期延长3 d。(4)啤酒糟经出芽短梗霉发酵后,其DF的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均显着高于发酵前DF;同时,吸附性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后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吸附葡萄糖、胆固醇能力及清除NO2-能力均比发酵前SDF提高了10%以上;相比于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SDF对其的吸附效果更明显;发酵后,SDF及IDF中的多酚含量也分别提高了26.63%和13.02%。体外抗氧化研究发现,发酵前SDF(SDF1)及发酵后SDF(SDF2)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EC50值为6.47 mg/mL和9.45 mg/mL)以及还原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发酵制备的SDF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SDF对肠道菌群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SDF1和SDF2均可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其中SDF2效果较好;相比于SDF1,SDF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更明显,SDF2亦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朱飞[4](2018)在《茶渣固态发酵工艺参数筛选和营养价值评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茶渣为原料,借助固态好氧发酵和青贮发酵等生物发酵技术对茶渣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旨在提高茶渣的营养价值,为茶渣资源饲料化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共划分为两个部分:试验一:黑曲霉固态发酵改善茶渣营养价值的研究。本部分旨在探讨黑曲霉固态发酵对茶渣营养价值的影响。以茶单宁和粗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的玉米粉添加量、料水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结果表明:(1)在茶渣中添加5%玉米粉,接种量1.00×106个/g,料水比1︰1.4,37℃下发酵8 d效果最好;(2)在最优发酵条件下,以干物质为基础,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含量由31.22%提高到44.56%(P<0.05),真蛋白质含量由23.64%提高到36.99%(P<0.05),粗脂肪含量由4.06%提高到5.13%(P<0.05),粗灰分含量由4.09%提高到6.09%(P<0.05),钙含量由0.75%提高到1.10%(P<0.05),磷含量由0.32%提高到0.47%(P<0.05),17种氨基酸含量由18.45%提高到23.38%(P<0.05);茶单宁含量由11.63%降低到2.42%(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由39.85%降低到32.96%(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由15.70%降低到12.28%(P<0.05)。由此可见,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可以显着提高茶渣的营养价值。试验二:麦麸与乳酸菌制剂对茶渣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部分旨在探讨麦麸含量及乳酸菌制剂浓度对茶渣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将4种浓度的乳酸菌制剂(0、50、100和200 mg/kg)分别添加到5种麦麸含量(0%、5%、10%、15%和20%)的茶渣原料中,45d后评定其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与茶渣单独青贮相比,添加麦麸可使青贮茶渣的氨态氮/总氮、乳酸、乙酸、干物质和粗灰分含量显着提高(P<0.05),pH、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和茶单宁含量显着降低(P<0.05)。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使青贮茶渣的pH、氨态氮/总氮、乙酸、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降低(P<0.05),乳酸、粗蛋白质、粗灰分和茶单宁含量显着提高(P<0.05)。麦麸含量、乳酸菌制剂浓度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显着影响青贮茶渣的pH、氨态氮/总氮、乳酸、乙酸、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麦麸含量、乳酸菌制剂浓度显着影响青贮茶渣的茶单宁含量(P<0.05),但二者交互作用对茶单宁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综合考虑青贮品质,在85%茶渣+15%麦麸的混合原料中添加100 mg/kg乳酸菌制剂即可获得较优质的青贮茶渣饲料。

任羽[5](2018)在《浓香型白酒丢糟栽培食用菌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丢糟栽培食用菌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还能促进丢糟的循环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丢糟栽培食用茵研究相当有必要。本研究通过以多粮浓香型白酒丢糟为主料,常规培养料为对照,研究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菌丝的生长状况,筛选出了适宜在丢糟中生长的食用菌品种及较适宜食用菌生长的丢糟配方,并以菌丝生长情况、生长周期、转化率及污染率为指标,开展以多粮浓香型白酒丢糟作为主要培养料生产栽培香菇配方的筛选,以香菇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挥发性物质对香菇品质做出评估,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考察酒糟栽培香菇的安全性,以及对丢糟菌糠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价。本研究结果表明:香菇在丢糟含量65%-80%范围的配方中,菌丝的长势以及长速达到最好,长势优于对照配方,生长天数稍长与对照组;金针菇和鸡腿菇菌丝虽然长势良好,污染率较低,但其菌丝长速却明显慢于对照组,生长期较长,经济效益不高;杏鲍菇、真姬菇、鲍鱼菇在含有丢糟的配方中生长情况差,出现大面积污染。丢糟栽培香菇的最佳配方为:鲜丢糟72.5%、杂木屑17.5%、玉米粉9%、石膏粉1%,该配方栽培香菇,接种至满袋天数83.55d,头二茬菇产量平均达310.97g/袋,转化率达74.04%。丢糟配方香菇中粗蛋白显着高于杂木屑配方,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量占氨基酸比值也高于杂木屑,且丢糟配方香菇中必需氨基酸种类相对齐全,氨基酸总含量也相对均衡。丢糟对香菇挥发性成分有一定影响,但总体与杂木屑配方不存在较大差异,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含硫化合物及八碳化合物。香菇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较低,远低于国家食用安全性限量,符合食品安全条例,表明丢糟栽培料与杂木屑栽培料均不会对香菇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丢糟菌糠营养丰富,具有饲料与植物肥料的潜力。这一研究为丢糟大规模生产食用菌提供了相应地理论基础。

任羽,王松,王涛[6](2017)在《酒糟栽培食用菌研究现状》文中提出该文从适宜在酒糟中栽培的食用菌品种、酒糟栽培食用菌效果、酒糟预处理技术及栽培料配方等方面对不同酒糟栽培食用菌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酒糟生产食用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酒糟栽培食用菌的研究重心应从传统的可行性研究、配方筛选,转向研究酒糟适宜食用菌生长的作用机理、菌株筛选、食用菌的营养品质、食品安全、酒糟菌糠的再利用,以及工厂化生产的栽培工艺研究等。酒糟栽培食用菌为酿酒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发展方向,提升了酒企新形势下的竞争力,同时也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库咏峰[7](2012)在《肉桂总黄酮提取分离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肉桂和提取桂油后的肉桂渣为原料,以总黄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肉桂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分析方法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研究结果为肉桂综合利用与深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采用颜色反应、薄层层析、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定性分析了肉桂总黄酮;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芦丁为标准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了肉桂总黄酮定量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稳定性、精密度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高。(2)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法对肉桂总黄酮进行提取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总黄酮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优化条件分别为:①乙醇浓度60%、料液比1:60(g·mL-11、提取时间6h、提取温度70℃;②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h、乙醇浓度50%、料液比1:40(g·mL-1)。在优化条件下,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提取率分别达16.10%和3.80%。水浸提法提取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优化条件分别为:①料液比1:50(g·mL-1)、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90℃;②料液比1:50(g·mL-1)、提取时间5h、提取温度90℃。在优化条件下,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提取率分别达7.60%和1.51%。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肉桂渣总黄酮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50(g·mL-1)、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50℃,总黄酮提取率达3.56%。(3)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肉桂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研究,考察影响树脂静态和动态吸附与洗脱主要因素,优化了肉桂总黄酮分离纯化条件。9种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的实验结果表明,HPD-500型吸附和解吸效果较为理想,其静态吸附和解吸优化条件为:吸附平衡时间为6h,解吸平衡时间为3h,样液浓度为0.8mg-mL-1,样液pH值为6.0,吸附和解吸温度分别为30℃和60℃,洗脱液乙醇浓度为80%;树脂HPD-500动态吸附和洗脱优化条件为:上样液浓度为1.2mg·mL-1,上样液流速为1.5mL-min-1,洗脱液流速为2.0mL·min-1,洗脱液用量为150mL。在优化条件下,肉桂总黄酮分离纯化得到纯化品总黄酮含量达91.81%。(4)进行了肉桂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指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与清除率之间存在一定量效关系,清除率会随着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当浓度为2.0mg·mL-1时,肉桂总黄酮粗提品和纯化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4.29%和87.14%,肉桂渣达93.86%和90.27%;当浓度为4.5mg·mL-1时,肉桂总黄酮粗提品和纯化品对-OH自由基清除率达40.49%和37.74%,肉桂渣达36.02%和30.65%;当浓度为4.0mg-mL-’时,肉桂总黄酮粗提品和纯化品对02-·自由基清除率达23.46%和21.09%,肉桂渣达18.84%和16.84%。

王锡琴[8](2011)在《油脂废渣在食用菌生产中的资源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脂废渣是毛油加工成精油过程中的副产物,作为有机固废在国外的资源化利用已经很普遍。近年来,发达国家在油脂废渣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精制等方面的技术已经日臻完善。但中国在油脂废渣的资源化利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有些在生产过程中,工艺耗能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得率和性能均很差;有些属初加工生产,工艺简单,但存在产品纯度低的缺点;有些技术落后的地区油脂废渣被当作肥料,甚至当作废物丢弃。一方面油脂废渣数量巨大、长期闲置并且污染环境,目前还没找到经济有效的利用途径:另一方面,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急需寻找能显着降低生产成本的食用菌栽培替代原料。因此,如何把废弃油渣在食用菌产业上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尝试将菜籽油加工厂的废弃物——油脂废渣变废为宝,加以资源化利用,替代部分价格较高的棉籽壳、麦麸等传统食用菌原料,用来栽培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几个食用菌品种,筛选出适合各食用菌品种生长的油脂废渣培养基适宜配方。该研究既可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又提高经济效益。为此,通过设计若干对比性试验,开展了油脂废渣在食用菌中资源化应用的研究,探讨了其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采用营养成分测试方法,通过对油脂废渣中的营养成分,中量、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及结果,分析其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可行性;2.采用重金属元素测试方法,通过对油脂废渣中重金属含量的测试及结果,分析其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安全性;3.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在食用菌液体、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油脂废渣,对平菇、姬菇、金针菇、黄背木耳和香菇5个菌种进行菌种生长影响的实验室试验和生产性试验;4.采用测定和记录方法,对比各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速度、生长势、污染率,以及子实体的产量、生物学效率等;5.采用统计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6.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以油脂废渣为食用菌栽培料的资源化应用效果,筛选出添加油脂废渣的培养基适宜配方。在培养基的筛选试验设计中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试验共采用5个食用菌品种,每个品种设6个处理,即1个对照(CK)和5个分别添加5%、10%、15%、20%、40%油脂废渣替代对照中的部分棉籽壳、麦麸作为营养料,对添加不同比例油脂废渣培养基中食用菌的生长进行筛选比较。2.考察培养基中油脂废渣作为氮源物质替代麦麸后的效果。试验中用油脂废渣逐步取代麦麸,添加量从0%增加至10%,配方中相应将麦麸量从10%减少至0%。3.考察培养基中油脂废渣作为碳源物质替代部分棉籽壳后的效果。梯度增加培养基中油脂废渣的添加比例,从10%增加到40%,同时相应将棉籽壳量从69%减少到39%。通过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油脂废渣含有机质31.25%,腐殖酸19.48%,蛋白质1.32%,氨基酸总量0.40%,有效磷59mg/kg,有效钾60lmg/kg,pH为3.52。油脂废渣中营养物质丰富,呈弱酸性,非常适合作为食用菌营养料。2.油脂废渣在食用菌上的应用是安全的,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油脂废渣测定出含有微量的汞(Hg)、铅(Pb)、镉(Cd)、砷(As)、铬(Cr)重金属元素,其浓度全部都远远低于中国的有机肥农业行业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控制线,其控制线分别为5mg/kg、100mg/kg、3mg/kg、30mg/kg和300mg/kg,油脂废渣在食用菌中的应用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3.从菌丝生长速度分析,添加油脂废渣的培养基对各品种的菌丝生长影响不同。添加了油脂废渣培养基的平菇、姬菇2个品种中,菌丝在生长速度和满瓶时间上与对照相比呈现微弱劣势;金针菇、黄背木耳和香菇3个品种中,油脂废渣添加量在5%-20%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和满瓶时间与对照相比都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的促进菌丝生长,缩短制种周期。4.从食用菌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分析,加入5%油脂废渣的培养基质对平菇、姬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最好;加入15%油脂废渣的栽培基质对金针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最好;在培养基质中加入40%的油脂废渣栽培黄背木耳效果更好:在培养基质中加入10%的油脂废渣栽培香菇效果最好。5.不同培养料配方的食用菌产品效益对比分析,凡添加了油脂废渣的所有品种不同处理中,与对照相比,净产值和单位成本报酬经济指标都高,特别是添加了40%油脂废渣培养基栽培食用菌均能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6.从综合因素考虑,适合平菇、姬菇、金针菇、黄背木耳生长的培养基最适宜配方为:油脂废渣40%,棉籽壳39%,粗木屑20%,麦麸0%,石灰1%;适合香菇生长的培养基适宜配方为:油脂废渣40%,粗木屑53%,麦麸5%,硫酸镁1%,石膏1%。通过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油脂废渣培养基营养全面,碳氮比适宜,可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物质。凡是加入了油脂废渣的所有处理,均能正常发菌,成功培养出食用菌的子实体,可见油脂废渣是一种新型代料资源,可替代部分棉籽壳、麦麸等传统食用菌栽培原料。2.油脂废渣培养基可缩短菌种制种周期。油脂废渣中所含的磷、钾矿质元素对食用菌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3.油脂废渣培养基可以降低菌种污染率。油脂废渣中所含的大量有机质、腐殖酸对食用菌有生长刺激作用。4.油脂废渣栽培食用菌虽然在某些处理中产量并不突出,但因原料成本低廉,净产值和单位成本报酬指标较高,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食用菌生产上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任雅萍[9](2011)在《苹果渣和马铃薯渣发酵饲料活性物质及水解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苹果和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将其加工后产生的大量废渣转化为蛋白饲料,对于缓解我国饲料短缺和解决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供试发酵剂、原料组成及灭菌方式对苹果渣和马铃薯渣发酵饲料中生物活性物质和4种水解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生物发酵可显着提高苹果渣发酵饲料纯蛋白和氨基酸含量。①在灭菌条件下含油渣原料发酵产物中:纯蛋白含量为124.31~194.04 g/kg,发酵增率为254.3%~453.0%,接菌增率为17.8%~56.1%,灭菌增率为4.5%~13.8%。②黑曲霉混菌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高达194.04 g/kg,发酵增率为453.0%;氨基酸总量达到81.27 g/kg,较未发酵果渣增加了117.4%,黑曲霉混菌发酵效果优于米曲霉混菌;加入油渣后发酵产物中纯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增加明显。2.发酵能显着增加苹果渣原料发酵产物中3种活性物质含量。在灭菌和添加油渣后:①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0.06~17.96 g/kg,发酵增率为85.3%~230.8%,接菌增率为1.3%~78.5%,灭菌增率为0.2%~138.9%。②活性肽含量为0.57~0.96 g/kg,发酵增率为147.8%~317.4%,接菌增率为24.6%~68.4%,灭菌增率为25.0%~81.1%。③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4.85~14.87 g/kg,发酵增率为133.2%~614.9%,接菌增率为62.7%~206.6%,灭菌增率为54.4%~323.7%。④在大部分处理中,混合发酵剂的接种效果优于单菌发酵剂;向原料中加入油渣对3种活性物质增加有一定影响。3.发酵能显着提高马铃薯渣原料发酵产物中3种活性物质含量。在灭菌条件下含油渣薯渣发酵产物中:①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07~11.77 g/kg,发酵增率为262.6%~503.6%,接菌增率为9.7%~66.5%,灭菌增率为41.9%~248.2%。②活性肽含量为1.31~2.72 g/kg,发酵增率为627.8%~1411.1%,接菌增率为8.4%~107.6%,灭菌增率为15.5%~192.5%。③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5.17~7.68 g/kg,发酵增率为247.0%~415.4%,接菌增率为31.1%~48.6%,灭菌增率为1.9%~55.4%。④含有黑曲霉和米曲霉的两种混合发酵剂对大部分处理效果优于单菌发酵,但单接黑曲霉在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上效果明显;添加油渣对提高发酵产物活性物质含量有促进作用。4.发酵可提高发酵产物中影响饲料消化利用率的4种重要水解酶活性。在以苹果渣为原料的发酵产物中,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植酸酶活性显着增加。尤其是在灭菌和添加油渣条件下:①蛋白酶活性为58.85~368.43U,发酵增率为67.7%~949.6%,接菌增率为109.4%~526.0%,灭菌增率为22.2%~118.6%。②纤维素酶活性为3617.53~6278.22U,发酵增率为13.8%~97.6%,接菌增率为2.3%~73.5%,灭菌增率为8.3%~63.9%。③果胶酶活性为203.20~358.47U,发酵增率为34.5%~137.4%,接菌增率为26.4%~76.4%,灭菌增率为17.1%~64.8%。④植酸酶活性为19.45~54.96U,发酵增率为336.1%~1132.3%,接菌增率为41.4%~182.6%,灭菌增率为-1.2%~92.0%。⑤混合发酵剂对提高发酵产物中4种水解酶活性的作用优于单菌发酵;添加油渣有助于提高发酵产物水解酶活性。5.发酵能显着提高马铃薯渣发酵饲料中4种水解酶活性。在灭菌和加入油渣条件下:①蛋白酶活性为184.20~564.90 U,发酵增率为191.7%~794.5%,接菌增率为68.9%~206.7%,灭菌增率为9.4%~45.2%。②纤维素酶活性为3455.56~5978.15U,发酵增率为4.7%~81.1%,接菌增率为36.7%~73.0%,灭菌增率为1.7%~61.0%。③果胶酶活性为248.76~613.74U,发酵增率为19.5%~194.8%,接菌增率为10.2%~146.7%,灭菌增率为7.5%~71.1%。④植酸酶活性为23.63~107.08U,发酵增率为67.7%~949.6%,接菌增率为109.4%~526.0%,灭菌增率为22.2%~118.6%。⑤黑曲霉混菌处理对提高发酵产物水解酶活性的效果优于米曲霉混菌及单菌发酵;添加油渣对于提高发酵产物中水解酶活性有一定影响。6.在苹果渣与马铃薯渣不灭菌自然发酵所得发酵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水解酶活性变化与灭菌类似,但因发酵引起的活性物质含量及4种水解酶活性增率略低于灭菌处理。

丰来[10](2010)在《灵芝发酵甘薯渣产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甘薯渣功能丰富,可治疗糖尿病,防治结肠癌,防治冠心病和高血压等。而甘薯渣是甘薯淀粉厂的主要废料之一,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膳食纤维,本论文研究表明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甘薯渣可以提高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论文首先研究了食用真菌纤维素酶对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在国家标准提取法一酶重量法提取到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提取方法,表明利用纤维素酶将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成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以淀粉酶和糖化酶去除淀粉等杂质,以5%Na2C03去除蛋白质最后以95%乙醇沉淀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比国家标准提取法一酶重量法提取到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有较大提高。提取条件为:将1.5 g甘薯渣与8mL pH 5.6的0.05mol/L柠檬酸缓冲液混匀,添加淀粉酶用量100μL(55.6 U/mL),纤维素酶用量100μL(1570U/mL),糖化酶用量为60μL(10500 U/mL)在40℃下反应3 h,然后滴加5 mL 5%Na2C03反应1 h,过滤,上清用4倍95%乙醇沉淀1h,离心,沉淀烘干即得到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以此法提取可以使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到25.52%,比酶重量法提高了15.46个百分点。论文在以上实验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药用与食用真菌发酵甘薯渣对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发现以灵芝菌发酵得率最高。在确定了发酵菌种之后,将甘薯废液也利用到发酵之中,从而利用了甘薯淀粉厂中的又一大废料,灵芝菌在添加适量纤维素基质的培养基中发酵可提高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实验发现灵芝菌发酵的较好培养基与培养条件为:5g甘薯渣,1g豆渣,0.2 g甘蔗渣,0.1 gKH2P04,0.05 g MgS04·7H20,0.005 g VB1,用甘薯废液定容到85 mL,接种15 mL二级种子液在pH 6.0下置于28℃水浴摇床中125r/min发酵4天,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较高,达到24.7%。论文在摇瓶发酵基础上进行了发酵罐的中试实验,研究发现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最佳时间为4.5 d,而且SDF得率平稳期缩短,只有0.5 d。论文同时探讨了分别利用丙酸钙和苯甲酸钠做防腐剂对发酵上清液保存的影响,在巴氏消毒法之后分别添加适量的丙酸钙和苯甲酸钠,密封常温保存。研究发现利用苯甲酸钠做防腐剂不影响发酵上清液的颜色,气味,而且保存时间较长。

二、甘薯渣栽培金针菇的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渣栽培金针菇的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黄精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黄精概述
    1.2 膳食纤维
        1.2.1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
        1.2.1.1 持水力与膨胀力
        1.2.1.2 离子交换与吸附能力
        1.2.2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保健功能
        1.2.2.1 预防、减轻便秘
        1.2.2.2 改善肠道菌群
        1.2.2.3 降低血糖、血压、血脂作用
        1.2.2.4 抗氧化作用
        1.2.2.5 其他作用
        1.2.3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1.2.3.1 化学法
        1.2.3.2 酶法
        1.2.3.3 酶-化学结合法
        1.2.3.4 生物发酵法
        1.2.4 不溶性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
        1.2.4.1 在饼干中的应用
        1.2.4.2 在面包中的应用
        1.2.4.3 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1.3 饼干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
        2.2.1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
        2.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2.2.3 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2.3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表征
        2.3.1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扫描电镜(SEM)测定
        2.3.2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
        2.3.3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XRD衍射测定
        2.3.4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抗氧化能力测定
    2.4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性质测定
        2.4.1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测定
        2.4.2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油力测定
        2.4.3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测定
        2.4.4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指标测定
    2.5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制备
        2.5.1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生产工艺流程
        2.5.2 单因素试验设计
        2.5.3 正交试验设计
        2.5.4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感官评价标准
        2.5.5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质构测定
    2.6 体外消化试验对比
    2.7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指标检测
        2.7.1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理化指标检测
        2.7.2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微生物指标检测
    2.8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因素对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3.1.1 料液比对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3.1.2 木瓜蛋白酶浓度对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3.1.3 木瓜蛋白酶酶解时间对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3.1.4 α-淀粉酶浓度对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3.1.5 α-淀粉酶酶解时间对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3.2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3.2.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3.2.2 响应面方差分析
        3.2.3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3.2.4 响应面优化结果的验证
    3.3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表征
        3.3.1 扫描电镜分析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3.3 XRD衍射分析
        3.3.4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抗氧化能力分析
    3.4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性质分析
        3.4.1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功能性质分析
        3.4.2 黄精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指标分析
    3.5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单因素试验结果
        3.5.1 HIDF添加量对黄精膳食纤维饼干品质的影响
        3.5.2 黄油添加量对黄精膳食纤维饼干品质的影响
        3.5.3 糖添加量对黄精膳食纤维饼干品质的影响
        3.5.4 蛋清添加量对黄精膳食纤维饼干品质的影响
    3.6 正交试验结果
        3.6.1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3.6.2 .正交交互作用分析
    3.7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体外消化情况
    3.8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质量检测
        3.8.1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理化指标检测
        3.8.2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的微生物指标检测
4 讨论
    4.1 选材的确定
    4.2 提取方式的确定
    4.3 黄精膳食纤维饼干风味的确定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甘薯渣的资源状况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薯渣的资源现状
2 甘薯渣的资源化利用概况
    2.1 甘薯渣中果胶的利用
    2.2 甘薯渣中膳食纤维的利用
    2.3 甘薯渣饲料化
    2.4 其他利用方式
3 结语

(3)出芽短梗霉发酵啤酒糟制备阿魏酰低聚糖和膳食纤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啤酒糟
        1.1.1 啤酒糟的简介
        1.1.2 啤酒糟的组分
        1.1.3 啤酒糟的开发利用现状
    1.2 阿魏酰低聚糖
        1.2.1 阿魏酰低聚糖的简介
        1.2.2 阿魏酰低聚糖的制备
        1.2.3 阿魏酰低聚糖的生物活性
        1.2.4 阿魏酰低聚糖的应用
    1.3 膳食纤维
        1.3.1 膳食纤维的分类
        1.3.2 膳食纤维的特性
        1.3.3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1.3.4 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
    1.4 出芽短梗霉的研究进展
    1.5 立题依据和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方法发酵啤酒糟制备阿魏酰低聚糖和膳食纤维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的仪器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固、液态发酵方式对FOs和 DF含量的影响
        2.3.2 固、液态发酵方式对发酵过程中相关酶活的影响
        2.3.3 啤酒糟的不同预处理对FOs和 DF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出芽短梗霉发酵啤酒糟制备阿魏酰低聚糖和膳食纤维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的仪器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单因素试验
        3.3.2 培养基组分优化正交试验
        3.3.3 发酵条件优化单因素试验
        3.3.4 发酵条件优化响应面试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阿魏酰低聚糖的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保水方面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的仪器设备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FOs的组分分析
        4.3.2 FOs的单糖组成
        4.3.3 FOs的紫外光谱分析
        4.3.4 FOs的红外光谱分析
        4.3.5 FOs的抗氧化活性
        4.3.6 FOs对草鱼鱼块保鲜保水的作用
    4.4 讨论
第五章 膳食纤维生物活性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的仪器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及持油力
        5.3.2 膳食纤维的葡萄糖吸附能力
        5.3.3 膳食纤维的胆固醇吸附能力
        5.3.4 膳食纤维的亚硝酸根离子吸附能力
        5.3.5 膳食纤维的多酚含量
        5.3.6 SDF的抗氧化活性
        5.3.7 SDF对肠道菌群生长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其他科研成果

(4)茶渣固态发酵工艺参数筛选和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清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非常规饲料资源概述
        1.1.1 非常规饲料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1.1.2 非常规饲料资源的种类
    1.2 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方式研究进展
        1.2.1 物理处理
        1.2.2 化学处理
        1.2.3 生物发酵
    1.3 非常规饲料资源应用研究进展
        1.3.1 直接应用
        1.3.2 物理处理后应用
        1.3.3 化学处理后应用
        1.3.4 生物发酵后应用
    1.4 茶渣概述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1.4.1 茶渣概述
        1.4.2 茶渣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引言
第二章 黑曲霉固态发酵改善茶渣营养价值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仪器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原料
    2.2 试验方法
        2.2.1 黑曲霉的活化及孢子液的制备
        2.2.2 接种量的计算
        2.2.3 茶渣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2.2.4 单因素优化发酵条件试验
        2.2.5 正交优化发酵条件试验
        2.2.6 指标测定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玉米粉添加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2.3.2 料水比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2.3.3 接种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2.3.4 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2.3.5 发酵时间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2.3.6 正交试验结果
        2.3.7 正交试验发酵产物营养价值分析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麦麸与乳酸菌制剂对茶渣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原料
        3.1.4 试验菌种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青贮制作
        3.2.3 样品采集
        3.2.4 青贮品质测定
        3.2.5 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3.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氨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含量回归方程的建立
        3.3.2 青贮原料的化学特性
        3.3.3 麦麸与乳酸菌制剂对茶渣青贮品质的影响
        3.3.4 麦麸与乳酸菌制剂对青贮茶渣营养价值的影响
    3.4 讨论
        3.4.1 麦麸与乳酸菌制剂对茶渣青贮品质的影响
        3.4.2 麦麸与乳酸菌制剂对青贮茶渣营养价值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待研究问题
    4.1 全文结论
    4.2 有待后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浓香型白酒丢糟栽培食用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现状
    1.2 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
    1.3 新型食用菌栽培料的开发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适宜丢糟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及其配方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试验菌种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培养料配方设计
        2.2.2 母种制作
        2.2.3 菌丝培养
    2.3 结果与分析
3 香菇配方优化及香菇品质评估
    3.1 实验材料
        3.1.1 试验菌种
        3.1.2 试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香菇栽培管理
        3.2.2 培养料营养成分测定
        3.2.3 香菇营养成分测定
        3.2.4 香菇氨基酸测定
        3.2.5 香菇风味物质检测
        3.2.6 香菇重金属含量检测
        3.2.7 香菇农药残留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配方培养料的营养成分分析
        3.3.2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生长的影响
        3.3.3 经济效益核算
        3.3.4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3.3.5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氨基酸的影响
        3.3.5.1 不同配方香菇氨基酸的组分分析
        3.3.5.2 香菇中必需氨基酸与WHO/FAO氨基酸模式谱比较
        3.3.5.3 不同配方香菇RAA、RC及SRC评分
        3.3.6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风味物质的影响
        3.3.6.1 不同配方培养料香菇风味物质鉴定
        3.3.6.2 不同配方培养料香味风味聚类分析
        3.3.6.3 电子鼻对香菇的不同配方分析
        3.3.7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重金属的影响
        3.3.8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农药残留的影响
4 菌糠营养价值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酒糟栽培食用菌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宜在酒糟中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及效果
    1.1 适宜在酒糟中栽培的食用菌品种
    1.2 酒糟栽培食用菌效果
2 酒糟栽培食用菌技术现状
    2.1 酒糟预处理技术
    2.2 栽培料配方研究
3 展望

(7)肉桂总黄酮提取分离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肉桂的概述
        1.1.1 肉桂形态特征及分布
        1.1.2 肉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3 肉桂功能与应用
        1.1.4 中药渣研究概况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和分类
        1.2.2 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
        1.2.3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
        1.2.4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
        1.2.5 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方法
        1.2.6 黄酮类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肉桂总黄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构建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预处理
        2.2.2 试剂配制和样品溶液制备
        2.2.3 肉桂总黄酮定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2.2.4 肉桂总黄酮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肉桂总黄酮提取和分离纯化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 肉桂总黄酮的提取和分析研究
        3.2.1 总黄酮提取方法的选择
        3.2.2 总黄酮提取方法重现性实验
        3.2.3 总黄酮提取步骤
        3.2.4 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
        3.2.5 乙醇浸提法提取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实验
        3.2.6 水浸提法提取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实验
        3.2.7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肉桂渣总黄酮实验
    3.3 肉桂总黄酮提取结果与讨论
        3.3.1 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3.3.2 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3.3.3 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3.3.4 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3.3.5 总黄酮提取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3.6 总黄酮提取方法最佳结果比较
    3.4 肉桂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
        3.4.1 样品溶液制备
        3.4.2 树脂的预处理
        3.4.3 树脂的再生
        3.4.4 树脂吸附和洗脱的计算
        3.4.5 理想型树脂的筛选
        3.4.6 影响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主要因素的考察
        3.4.7 影响树脂动态吸附和洗脱主要因素的考察
        3.4.8 总黄酮分离纯化纯度测定
    3.5 肉桂总黄酮分离纯化结果与讨论
        3.5.1 理想型树脂的确定
        3.5.2 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3.5.3 树脂静态解吸动力学曲线
        3.5.4 样液浓度对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
        3.5.5 样液pH值对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
        3.5.6 温度对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的影响
        3.5.7 乙醇浓度对树脂静态解吸的影响
        3.5.8 上样液浓度对树脂动态吸附的影响
        3.5.9 上样液流速对树脂动态吸附的影响
        3.5.10 洗脱液流速对树脂动态洗脱的影响
        3.5.11 树脂动态洗脱曲线
        3.5.12 总黄酮分离纯化纯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肉桂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 实验原理
        4.2.1 DPPH·自由基清除原理
        4.2.2 羟基自由基清除原理
        4.2.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原理
    4.3 实验方法
        4.3.1 试剂配制和样品溶液制备
        4.3.2 DPPH·自由基清除方法
        4.3.3 羟基自由基清除方法
        4.3.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纯化前后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4.4.2 纯化前后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4.4.3 纯化前后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油脂废渣在食用菌生产中的资源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来源、种类、组分及处理方法
        1.1.1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1.1.2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种类
        1.1.3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组分
        1.1.4 有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1.1.5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1.2 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2.1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特点
        1.2.2 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1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1.3.2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
        1.3.3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
        1.3.4 食用菌产业需要大量的有机固废
        1.3.5 有机固废在食用菌产业上应用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油脂废渣的来源及治理现状分析
    2.1 油脂废渣的来源及成分
    2.2 油脂废渣的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2.2.1 生产磷脂或低档的食品级粗磷脂
        2.2.2 生产脂肪酸和甘油
        2.2.3 制备生物柴油
        2.2.4 制造肥皂、防水沥青、脱膜剂、吸附剂等化工产品
        2.2.5 直接掺入饼粕用作饲料
        2.2.6 制备复合肥料或直接用作农用有机肥料
        2.2.7 焚烧及其它处理
        2.2.8 油脂废渣的综合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脂废渣的成分测试及其在食用菌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1 油脂废渣的营养成分测试及结果分析
        3.1.1 蛋白质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3.1.2 有机质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3.1.3 腐殖酸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3.1.4 氨基酸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3.2 油脂废渣的中量、微量、重金属含量成分检测及结果分析
        3.2.1 中量、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及结果分析
        3.2.2 重金属含量测定及结果分析
        3.2.3 油脂废渣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安全性分析
    3.3 油脂废渣在食用菌生产上的资源化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3.1 油脂废渣来源广、数量大且成本低廉
        3.3.2 食用菌产业急需能降低成本的替代原料
        3.3.3 油脂废渣营养成分适合栽培食用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脂废渣对液体食用菌菌种生长的影响研究
    4.1 食用菌常见品种的特性
        4.1.1 平菇的特性
        4.1.2 姬菇的特性
        4.1.3 金针菇的特性
        4.1.4 黄背木耳的特性
        4.1.5 香菇的特性
    4.2 试验材料
        4.2.1 供试食用菌菌种及主要特性
        4.2.2 供试培养基
        4.2.3 供试油脂废渣
    4.3 试验方法
        4.3.1 加油脂废渣的食用菌菌种驯化试验
        4.3.2 摇瓶菌种培养
        4.3.3 不同培养时间的菌种培养
    4.4 分析测定
        4.4.1 菌丝干重测定
        4.4.2 pH值测定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1 食用菌菌种在添加油脂废渣的固体培养基中的驯化
        4.5.2 不同油脂废渣添加量对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4.5.3 培养时间对菌丝生长及pH值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脂废渣培养基在食用菌中的应用技术试验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食用菌菌种
        5.1.2 供试原料
        5.1.3 试验器材
        5.1.4 试验设计
    5.2 母种菌种的制备
        5.2.1 母种培养基配方及制法
        5.2.2 培养基的灭菌与消毒
        5.2.3 母种的接种与培养
    5.3 以油脂废渣为营养料的原种菌种制备
        5.3.1 试验设计
        5.3.2 原种培养基的制作与培养
    5.4 以油脂废渣为营养料的栽培种菌种配方及制备
        5.4.1 试验设计
        5.4.2 试验处理
        5.4.3 试验过程
    5.5 出菇试验
        5.5.1 食用菌各品种的出菇管理
        5.5.2 食用菌各品种子实体生长状况测定
    5.6 油脂废渣培养基的食用菌生产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5.6.1 食用菌菌丝生长试验结果与分析
        5.6.2 不同培养料配方的出菇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5.6.3 不同培养料配方的食用菌产品效益对比分析
        5.6.4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课题

(9)苹果渣和马铃薯渣发酵饲料活性物质及水解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单细胞蛋白饲料
        1.1.1 特点
        1.1.2 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2 苹果渣和马铃薯渣的应用
        1.2.1 苹果渣的应用
        1.2.2 马铃薯渣的应用
    1.3 活性物质及水解酶概述
    1.4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氮素及混菌发酵对苹果渣发酵饲料纯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2.1 材料
        2.1.1 菌种
        2.1.2 原料
        2.1.3 培养基
    2.2 方法
        2.2.1 酵母菌悬液制备
        2.2.2 黑曲霉A8 及米曲霉孢子悬液制备
        2.2.3 固态发酵
        2.2.4 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测定
        2.2.5 发酵产物氨基酸组成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处理对发酵产物得率的影响
        2.3.2 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
        2.3.3 发酵产物氨基酸组成
    2.4 结论
第三章 苹果渣发酵蛋白饲料的活性物质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酵母菌悬液制备酵母菌悬液制备
        3.2.2 黑曲霉A8 及米曲霉孢子悬液制备
        3.2.3 固态发酵
        3.2.4 发酵产物中活性物质测定
    3.3 结果计算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发酵产物游离氨基酸含量
        3.4.2 发酵产物活性肽含量
        3.4.3 发酵产物水溶性蛋白质含量
    3.5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苹果渣发酵饲料4 种水解酶活性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酵母菌悬液制备酵母菌悬液制备
        4.2.2 黑曲霉A8 及米曲霉孢子悬液制备
        4.2.3 固态发酵
        4.2.4 发酵产物中水解酶活力测定
    4.3 结果计算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发酵产物蛋白酶活性
        4.4.2 发酵产物纤维素酶活性
        4.4.3 发酵产物果胶酶活性
        4.4.4 发酵产物植酸酶活性
    4.5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马铃薯渣发酵饲料活性物质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5.1 材料
        5.1.1 菌种
        5.1.2 原料
        5.1.3 培养基
    5.2 方法
        5.2.1 酵母菌悬液制备
        5.2.2 黑曲霉A8 及米曲霉孢子悬液制备
        5.2.3 固态发酵
        5.2.4 发酵产物中活性物质测定
    5.3 结果计算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发酵产物游离氨基酸含量
        5.4.2 发酵产物活性肽含量
        5.4.3 发酵产物水溶性蛋白质含量
        5.4.4 发酵产物氨基酸组成
    5.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马铃薯渣发酵饲料4 种水解酶的活性研究
    6.1 材料
    6.2 方法
        6.2.1 酵母菌悬液制备
        6.2.2 黑曲霉A8 及米曲霉孢子悬液制备
        6.2.3 固态发酵
        6.2.4 发酵产物中水解酶活力测定
    6.3 结果计算
    6.4 结果与分析
        6.4.1 发酵产物蛋白酶活性
        6.4.2 发酵产物纤维素酶活性
        6.4.3 发酵产物果胶酶活性
        6.4.4 发酵产物植酸酶活性
    6.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灵芝发酵甘薯渣产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甘薯概述
    2 甘薯渣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
        2.1 膳食纤维的定义
        2.2 甘薯渣膳食纤维的组成
        2.3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
        2.4 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2.5 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2.6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应用
    3 灵芝菌概述
        3.1 灵芝的生理功能
    4 灵芝菌发酵甘薯渣产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酶法提取分离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纤维素酶用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
        2.2 淀粉酶用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
        2.3 糖化酶用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
        2.4 酶作用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
        2.5 酶反应pH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
        2.6 酶反应温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
        2.7 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
        2.8 检验正交试验结果
        2.9 酶-重量法测定与酶法测定甘薯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比较
    3 讨论
        3.1 酶在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
        3.2 碱液选取
    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菌种和诱导剂对发酵甘薯渣产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及甘薯渣的营养成分
        2.2 菌种对发酵甘薯渣产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2.3 混合菌种对发酵甘薯渣产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2.4 纤维素基质对灵芝菌发酵产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2.5 甘蔗渣浓度对其可溶性膳食纤维产量的影响
        2.6 溶液基质对灵芝菌发酵产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3 小结
第四章 灵芝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渣浓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2.2 氮源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2.3 C/N比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2.4 发酵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2.5 发酵温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2.6 接种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2.7 发酵初始pH值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3 小结
第五章 灵芝菌在5L发酵罐中发酵甘薯渣的扩大及发酵液的防腐保存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灵芝菌发酵甘薯渣的扩大
        2.2 发酵上清液与发酵酶解液的比较
        2.3 丙酸钙对发酵上清液的保存影响
        2.4 苯甲酸钠对发酵上清液的保存影响
    3 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 创新点
    二.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四、甘薯渣栽培金针菇的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精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应用[D]. 丁政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甘薯渣的资源状况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 赵天奇,钱世军,吴非凡,王嘉盛,王梦芝. 中国饲料, 2020(23)
  • [3]出芽短梗霉发酵啤酒糟制备阿魏酰低聚糖和膳食纤维的研究[D]. 卜雯丽. 江苏大学, 2019(10)
  • [4]茶渣固态发酵工艺参数筛选和营养价值评定研究[D]. 朱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5]浓香型白酒丢糟栽培食用菌应用研究[D]. 任羽. 西华大学, 2018(02)
  • [6]酒糟栽培食用菌研究现状[J]. 任羽,王松,王涛. 中国酿造, 2017(03)
  • [7]肉桂总黄酮提取分离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库咏峰. 广西大学, 2012(03)
  • [8]油脂废渣在食用菌生产中的资源化技术研究[D]. 王锡琴.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2)
  • [9]苹果渣和马铃薯渣发酵饲料活性物质及水解酶研究[D]. 任雅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10]灵芝发酵甘薯渣产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D]. 丰来.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甘薯渣栽培金针菇试验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