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县失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广东省梅县失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一、广东省梅县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萍[1](2020)在《中西部两地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现状与影响因素及服务需求与利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白内障是指由于晶状体性状的改变而引起视觉质量下降的眼科疾病,是目前全球成人盲的首要原因,以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白内障患病率相应增加。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恢复视力,且成本效益良好,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证实。发展中国家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白内障手术可获性差。掌握中国农村居民白内障流行现状及眼科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对合理配置农村眼科卫生资源、切实解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眼健康问题、满足农村居民对眼科卫生服务需求、实现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构建健康中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眼科医生从院内服务到院外服务、担负人类防盲使命的重要体现。白内障与其它慢性疾病特征类似,受众多因素影响,且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明显,因果关系复杂,致病机制不完全明确,这一系列问题让白内障的防治工作更加困难。众多研究发现:高龄、吸烟、女性、紫外线暴露、糖尿病、高血压、遗传等是白内障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不同地区的亚环境、亚文化、特有行为与风俗习惯对白内障的患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探讨亚环境、亚文化背景下白内障患病的危险因素,对于控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防治结合,贯彻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也是眼科医生从个体服务到群体服务、从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创新眼科医学能力的时代特色体现。第一部分中西部两地居民白内障流行及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研究目的:掌握江西及新疆两地农村居民白内障的流行现状、居民对白内障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查了中西部江西与新疆两地的5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10964例,有效样本10523例,有效率为96.0%。由专业眼科医生和受培训的医师助理对居民进行了日常与矫正视力检查、眼部疾病体检筛查及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询问,采用χ2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本部分研究的5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10523例中,男女比例为44.5%vs55.5%。年龄50~岁、60~岁、70~岁、80~岁的分布为:39.0%、35.5%、19.4%、6.2%。学历构成为文盲33.7%、小学43.1%、初中14.6%、高中7.9%、大学及以上0.7%。(1)白内障流行特征:农村居民视力小于0.5的白内障患病率10.9%,江西地区12.4%高于新疆地区8.5%(P<0.001)。女性患病率11.7%高于男性10.0%(%2=8.321,P<0.05)。“50~岁、60~岁、70~岁、80~岁”4个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2.0%、6.5%、24.2%、51.1%,呈现出显着的年龄上升趋势(P<0.001)。不同教育水平农村居民白内障患病率分别为:文盲16.7%、小学9.3%、初中5.1%、高中6.7%、大学及以上2.7%,呈现出明显的随教育水平升高而下降的趋势(P<0.001)。(2)居民日常视力损伤分布:左右眼视力损伤分布为“≧0.5”69.1%vs69.0%、“0.3~0.5”14.1%vs14.0%、“0.1~0.3”11.3%vs11.4%、“0.05~0.1”1.9%vs 1.9%、“0.02~0.05”1.6%vs1.6%、“PL+”1.3%vs1.4%、“PL-”0.6%vs0.6%。居民左右眼视力损伤分布较为一致。(3)晶体检查情况:左、右眼正常晶体/轻微晶体混浊、影响视力的晶体混浊、人工晶体眼/无后囊混浊、人工晶体眼伴后囊混浊、看不到晶体或无晶体分别占 89.0%vs89.1%、8.5%vs8.5%、1.3%vs1.1%、0.5%vs0.5%、0.7%vs0.9%。居民左右晶体状态分布基本一致。(4)居民视力损伤原因分布:屈光不正10.1%、影响视力的白内障5.4%、其它眼后节疾病2.4%、角膜混浊或瘢痕0.5%、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0.5%、视神经异常0.4%、无晶体未矫正0.1%、白内障手术并发症0.1%。(5)白内障而致视力损伤的服务需求:两地居民左右眼白内障应手术未手术率为6.6%vs6.5%,其中江西地区居民为7.6%vs7.7%,新疆地区居民5.1%vs4.6%;中西部两地农村居民因白内障而致视力损伤的服务需求较高,且江西地区高于新疆地区居民(P<0.05)。两地农村居民白内障手术单眼应手术未手术率3.6%(376人)、双眼应手术未手术率4.3%(455人)、双眼应手术未手术率1眼1.0%(100人)。两地农村居民因白内障而致视力损伤的应手术未手术率8.8%(931人),其中,江西地区高于新疆地区(11.0%vs7.5%,P<0.001)。(6)两地农村居民白内障手术利用现状:两地农村居民在应手术人群中,白内障手术率为27.8%,其中单眼白内障手术率为20.0%,双眼白内障手术率为7.8%。在手术人群中左右眼白内障手术平均年龄为66.49±10.46岁vs68.58±9.33岁。两地农村居民在“公立医院”进行手术者占比最大(左右眼:90.0%vs89.6%),其次为“民营医院”(左右眼:8.1%vs8.0%)。左右眼进行过白内障手术的手术中“植入晶体”占比94.7%vs 93.0%,无进行“针拨术”者。两地农村居民手术费用承担方式都以“部分免费”(左右眼62.2%vs54.7%)为主,新疆地区其它付费方式者(左右眼45.6%vs41.3%)显着高于江西地区(左右眼6.4%vs3.2%)。两地农村居民左右眼术后结果良好者比例65.5%vs%69.1%。影响术后视力的原因主要为“其它眼部疾病”者(23.4%vs21.9%)、“白内障手术并发症”者(7.7%vs6.5%)、“晚期并发症”者(3.3%vs2.5%)。结论:江西及新疆中西部两地农村居民白内障患病率高于新加坡6.54%、澳大利亚4.3%等国家水平。白内障导致的视力损伤和失明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白内障的相关负担较高,处于同时期全国的较高水平。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术后良好结果占比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两地居民白内障手术利用率较低,白内障手术服务需求率还处较高水平,居民白内障手术目前主要依托公立医院开展,但县级及以下基层卫生机构眼科医生数量不足、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开展白内障手术,加强基层眼科建立、提升眼科服务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第二部分中西部两地居民白内障患病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掌握中西部两地农村居民白内障患病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居民白内障健康教育及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查了中西部江西与新疆两地的5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6518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居民的个人健康状况、家族病史、视力问题、生活行为方式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白内障的患病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的5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6518例中,男女比例为43.8%vs56.2%。年龄50~岁、60~岁、70~岁、80~岁的分布为:37.8%、36.6%、19.4%、6.2%。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分别占28.0%、42.5%、21.9%、7.2%、0.4%。影响农村居民白内障患病的因素:女性患病高于男性(OR=1.734,95%CI为1.434~2.097);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OR=4.459,95%CI为3.993~4.980);受教育水平越高患病风险越低(OR=0.761,95%CI为0.677~0.855);职业中从事“农/林/渔/水利”者较从事“企事业单位”者患病风险大(OR=1.604,95%CI为1.113~2.313);患有冠心病较不患该病的风险较大(OR=1.480,95%CI为1.046~2.092);患有糖尿病较不患该病的风险较大(OR=1.775,95%CI为1.235~2.552);1/11级亲属中有高血压史患该病的风险较大(OR=1.348,95%CI为1.090~1.666);1/11级亲属中有白内障史患该病的风险较大(OR=1.643,95%CI为1.172~2.304);有弱视者患病风险较大(OR=3.633,95%CI为1.356~9.733);现在吸烟者较不吸烟者患病风险更高(OR=2.317,95%CI为1.872~2.867);饮酒频率越低患病风险越小(OR=0.940,95%CI为0.888~0.994);三餐规律性越差患病风险越高(OR=1.205,95%CI为1.057~1.373);食蔬菜频率越高患病风险越低(OR=0.788,95%CI为0.661~0.941);日照时间越高患病风险越高(OR=4.519,95%CI为3.138~6.508);体育锻炼频率越低患病风险越高(OR=1.188,95%CI为1.094~1.290)。结论:本研究发现,影响白内障因素包括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大、性别为女性、家庭遗传史等。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受教育水平低、从事“农/林/渔/水利”者、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有弱视者等。易于改变的个体行为因素有现在吸烟者、饮酒频率高、三餐不规律性、食蔬菜频率低、日照时间长、体育锻炼频率低。可见,加大对居民白内障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不吸烟、少饮酒、保持三餐规律、适当减少日照时间或加强日照防护、增加蔬菜食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白内障的患病风险。

徐海铭,王鑫,龚静文[2](2018)在《杭州市下城区50岁及以上人群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杭州市下城区50岁及以上人群眼部疾病的患病情况及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病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5年4-8月期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杭州市下城区8个街道共抽取50岁及以上人群2 953例,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等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人群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病因。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共2363例接受并完成了检查,受检率为80%,人群中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为1.6%(38例),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χ2=38.094,P<0.001);文化程度越低,盲的患病率越高(χ2=39.497,P<0.001)。导致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有眼底异常(30眼,39.5%)、白内障(26眼,34.2%)、青光眼(12眼,15.8%)等。人群中眼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未矫正的屈光不正(2048例,86.7%)、白内障(1065例,44.7%)、翼状胬肉(219例,9.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81例,3.5%)、青光眼(52例,2.2%)、斜视(46例,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9例,1.7%)。结论:杭州市下城区50岁及以上人群常见的眼部疾病是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白内障。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较低,其中眼底异常、白内障是导致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陈章玲[3](2014)在《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视力损害将会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痛苦,并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盲和低视力不仅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各国将面临的严重社会和经济问题。为了尽快减少全球盲人的负担,降低盲的发生率,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一些国际政府组织联合发起“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行动,这是全球最大的防盲治盲行动。在该次行动中,将儿童盲作为行动的重点,并提出在2020年前全球根治可避免盲,这也是我国防盲治盲工作者多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该项行动自发起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防盲治盲项目,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盲治盲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缺少及时可靠的防盲治盲信息,信息工作明显滞后;因受现有的经济条件的限制,防盲治盲经费严重短缺;城乡地区之间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和服务条件的差别以及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等等,致使我国防盲治盲工作进展缓慢。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有视力残疾人1233万名,其中低视力者824万名,14岁以下儿童低视力的患病率为0.43%,共计500多万,作为世界上盲和低视力损伤最严重的国家,未来我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盲和低视力患者防治及康复治疗方面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河南省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因受地域状况及经济条件的制约,盲和低视力患者数量巨大。虽通过不断的努力已使大量的低视力患者得到康复,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为践行“视觉2020”行动的诺言,针对我省的具体情况,我们在郑州市残联的帮助下,共同设计并制定了这套进行盲和低视力筛查的服务模式。现将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及主要致盲及低视力原因,以此来评估该地区盲和低视力现状,并掌握盲和低视力情况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该地区以及河南省乃至国内3至6岁儿童防盲治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目的如下:1.了解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患病率;2.了解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致盲和低视力的原因及主要致盲及低视力眼病的构成;3.为河南省乃至国内3至6岁儿童防盲治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对郑州市惠济区9637名3至6岁儿童进行盲和低视力筛查,筛查前均取得调查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2.对接受调查对象首先进行视力筛查,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分别查双眼裸眼视力,对其中任一眼视力低于0.3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就诊通知单,预约就诊时间及地点,详细检查该眼最佳矫正视力(采用1%的硫酸阿托品眼膏统一点眼散瞳5日后完成验光),若最佳矫正视力仍低于0.3,进一步完成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视野及眼底等检查,特殊情况需进一步完善视觉电生理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确立盲或低视力,并明确主要致盲或低视力原因;3.对实际检查出的视力损伤儿童进行盲或低视力分类,并对主要致盲或低视力疾病进行病因分析;4.分别对城市和农村,男童和女童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最后对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需普查的9637名3至6岁儿童中,实际检查9246名,受检率为95.94%。其中男童4950人(占53.54%),女童4296人(占46.46%),年龄(4.20±1.05),城市儿童4869人(占52.66%),农村儿童4377人(占47.34%)。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双眼盲6人,患病率0.06%: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例,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无虹膜各1例。双眼低视力11人,患病率0.12%:包括先天性白内障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2例,视网膜色素变性2例,视神经萎缩、先天性青光眼、眼外伤各1例。单眼盲15人,患病率0.16%:包括眼外伤4例,斜视性弱视3例,屈光不正性弱视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Coats病及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各1例。单眼低视力19人,患病率0.21%:包括眼外伤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3例,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脱离、先天性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及斜视性弱视各2例,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例。农村和城区双眼盲患病率分别为0.07%、0.06%,双眼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0.16%、0.08%,单眼盲患病率分别为0.21%、0.12%,单眼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0.27%,0.14%;男童、女童双眼盲患病率分别为0.08%、0.05%,双眼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0.12%、0.02%,单眼盲患病率分别为0.20%、0.12%,单眼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0.22%、0.19%。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和遗传性视网膜病变是主要的致双眼盲原因;先天性白内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及屈光不正性弱视则是致双眼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单眼盲和低视力的原因均主要由眼外伤引起。结论1.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虽然和其他一些地区存在差异,但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和其他发达国家一些地区相似;2.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在农村和城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男童和女童之间无明显的差异性;4.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这一主要致盲原因则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机制,来降低盲的发生率。5.建立该地区盲和低视力数据档案,以此大力推进低视力康复工作。

田芳,任百超,何媛,贾俊,刘慧峰,裴金枝[4](2014)在《陕西省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目的:调查陕西省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及手术情况,并评价由白内障造成的致盲率及术后效果。方法:于2011-01/12采用整体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在陕西省留坝县、黄陵县、蓝田县调查3 494人,其中≥50岁人群2 124人。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标准问卷调查及详细的眼科检查。采用WHO视力诊断标准和我国白内障诊断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实际受检者1 912人,应答率为90.0%。调查人群的白内障患病率为36.66%,其中50岁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15.80%,70岁以上人群则上升到68.71%,白内障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P<0.01)。此人群白内障致双眼盲和双眼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1.99%和7.17%,其中50岁人群双眼盲、单眼盲、双眼低视力、单眼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0.51%,0.63%,1.90%,2.53%,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分别上升到4.55%,5.35%,16.44%,18.81%。不同年龄组白内障致盲与低视力患病率均有显着差异,且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86只白内障手术眼中,实施ECCE手术眼58只,实施PHACO手术眼23只,实施ICCE手术眼5只。其中术后矫正视力≥0.3术眼中ECCE占69.09%,PHACO占23.64%,ICCE占7.27%,脱残率为63.95%,脱盲率为91.86%。结论:目前白内障在陕西省农村仍然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陕西省防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白内障的患病率、致盲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HACO手术已在农村开展,但PHACO的普及率和手术技术需进一步提高。

黄晓燕,叶亲颖,梁晓东,林瑞杰,黎立军,曾振培,刘贤金[5](2014)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农村50岁及以上村民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农村50岁及以上村民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其主要致病原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2年3-6月我科在区、镇残联工作人员及村委会民政助理的协助下,对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10个自然村农村户藉人口中常住并≥50岁村民进行视力及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验光、散瞳眼底检查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视力损伤标准,筛检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结果应查人数4 619人,实际检查4 329人,受检率93.72%。双眼视力损伤390例,患病率为9.01%,其中低视力293例,患病率为6.77%,盲97例,患病率为2.24%,视力损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1)。视力损伤主要病因为白内障、翼状胬肉、角膜病、视网膜病及高度屈光不正。结论湛江地区是白内障、翼状胬肉高发区,白内障是盲和低视力的首要致病原因,现阶段应以白内障复明手术为防盲治盲工作重点并兼顾其他致盲疾病的防治。

韩丁,吴淑英,李筱荣[6](2013)在《中老年人视觉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视觉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全面认识视觉损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世界开展了许多以中老年人群为基础的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报道了视觉损害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及主要病因。我们应密切关注中老年人群的视力健康,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不可矫治的视觉损害。

孙尉,傅东红,朱靖,殷丽,谢田华,禹倩倩,储兆东,邵珺,栾兰,曹葭,姚勇[7](2012)在《无锡市滨湖区50周岁及以上人群致盲和低视力因素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无锡市滨湖区50周岁及以上人群致盲和低视力的原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无锡市滨湖区抽取了28个调查点,对其中50周岁及以上人群中盲和低视力者的相关眼病进行分析。视力<0.05者定义为盲,0.05~0.3者定义为低视力。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最终受检6150人,检出单眼盲201例,双眼盲47例,单眼低视力214例,双眼低视力84例。201例单眼盲中,55例对侧眼为低视力。在盲的295只眼中,前三位致盲眼病分别为白内障、高度近视性黄斑变性、眼球缺失或萎缩,相关眼数分别为116、31、28只,占盲眼数的39.32%、10.51%、9.49%。在低视力的437只眼中,前三位眼病分别为白内障、高度近视性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相关眼数分别为223、41、41只,占盲眼数的51.03%、9.38%、9.38%。结论致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均以白内障为首位,其次为高度近视性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眼球缺失或萎缩。

段国平,王运,贺贵云,杨劲松,李昂,李俊杰,刘骁[8](2011)在《湖南省花垣县50岁以上人群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湖南省花垣县≥50岁人群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其病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按比例抽取乡镇,然后再按乡镇抽取行政村,根据居民户口薄来确定调查对象;按照WHO制定的盲及低视力标准确定盲与低视力患者;对视力<0.3者,由眼科医师作外眼、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详细检查并判断致病原因。结果检录人数为4 957人,实际受检人数为4 402人,其中男2 043人(占46.41%),女2 359人(占53.59%),总受检率88.80%。双眼低视力患病率3.91%,双眼盲患病率1.48%;单眼低视力患病率4.93%,单眼盲患病率2.25%。致盲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56.91%)、角膜病(10.77%)、玻璃体视网膜病(9.23%)、葡萄膜病(4.62%)、青光眼(4.62%)等。结论花垣县≥50岁人群中盲与低视力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以最好矫正视力计算的盲患病率为1.48%。白内障仍然是导致盲和低视力的首位原因。

韩丁[9](2011)在《天津市“十一五”期间视力残疾调研报告及助视器康复效果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十一五”期间天津市进行视力残疾鉴定患者的基本情况、等级分布及主要致残原因,并对有残余视力的部分视残患者进行助视器康复效果评估。方法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市进行视残鉴定并明确诊断的视残患者15834例。记录患者个人情况及眼部情况,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残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并明确致残原因。不同致残原因、不同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组间,盲和低视力频数分布的差异进行x: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视力残疾的相关因素。第二部分:对有残余视力的部分视残患者283名,9-79岁,按视力残疾的程度分为盲和低视力两组。分别比较应用单筒手持式望远镜及眼镜式远用望远镜前后远视力及其脱残率和应用带光源手持放大镜、近用眼镜式助视器及电子助视器后阅读成功率的差异。应用助视器前后远视力康复效果采用配对t检验,两种远用助视器脱残率及三种近用助视器阅读成功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1、15834例视残患者中,男性、市区、较高年龄、较低文化程度及低家庭经济收入者所占比例较大(P<0.001)。2、15834名视残患者中盲6598例(41.67%),其中一级5015例(31.67%),二级1583例(10.00%);低视力9236例(58.33%),其中三级1713例(10.82%),四级7523例(47.51%)。3、白内障5196例(32.82%)依然为首要致残病因,其中盲32.98%,低视力32.70%。除白内障外,盲与低视力主要致病原因的构成不同(x2=38.33,P<0.001)。致盲病因主要为视网膜、葡萄膜病变(15.40%)、角膜病(13.78%),而低视力病因主要为屈光不正/弱视(18.32%)、视网膜、葡萄膜病变(17.37%)。4、盲目组和低视力组应用手持式望远镜及眼镜式远用望远镜后远视力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5、盲目组和低视力组应用单筒手持式望远镜及眼镜式远用望远镜后脱残率均无差异(P=0.823,P=0.899)。两组应用电子助视器阅读成功率均高于带光源手持放大镜及近用眼镜式助视器(x2=6.918,P=0.031)、(x2=17.145,P<0.01)。结论1、天津市“十一五”期间视力残疾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高龄、市区及低文化程度为致盲危险因素。2、白内障仍是首要致残原因。我们在低视力防治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和任务,低视力康复工作的广泛开展刻不容缓。3、助视器能帮助视力残疾患者有效利用其残余视力,视觉康复效果显着,应在视残患者中加强宣传及推广普及。

顾永昊,温跃春,梁莉,王林[10](2010)在《安徽省两地人群盲和低视力及眼病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二)》文中认为

二、广东省梅县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梅县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部两地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现状与影响因素及服务需求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白内障流行现状
        1.2.2 白内障而致的视力损伤现状
        1.2.3 白内障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
        1.2.4 白内障的影响因素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中西部两地居民白内障流行及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研究
    2.1 资料和方法
        2.1.1 研究地点的确定
        2.1.2 研究人群的确定
        2.1.3 研究的样本量
        2.1.4 抽样方法
        2.1.5 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1.6 现场和临床检查步骤
        2.1.7 统计方法
        2.1.8 伦理审查、知情同意
    2.2 研究结果
        2.2.1 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水平的分布
        2.2.2 调查的农村居民白内障患病情况
        2.2.3 农村居民视力损伤分布情况
        2.2.4 农村居民晶体检查情况
        2.2.5 农村居民视力损伤原因分布情况
        2.2.6 农村居民因白内障而致视力损伤的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
        2.2.7 中西部两地农村居民白内障手术利用现状
        2.2.8 中西部两地农村眼科服务供给情况
    2.3 讨论
        2.3.1 白内障流行特征
        2.3.2 盲和视力损伤情况
        2.3.3 白内障导致视力损伤的服务需求
        2.3.4 白内障手术利用及供给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影响两地农村居民白内障的因素
    3.1 资料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调查内容
        3.1.3 调查员及方式
        3.1.4 统计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问卷调查人群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水平分布
        3.2.2 一般特征对农村居民白内障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2.3 过去慢性病史对农村居民白内障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2.4 家族慢性病遗传史对农村居民白内障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2.5 眼部疾病对农村居民白内障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2.6 生活行为习惯对农村居民白内障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2.7 饮食行为对农村居民白内障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2.8 用眼环境及运动对农村居民白内障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2.9 影响农村居民白内障患病的多因素分析
    3.3 讨论
        3.3.1 性别年龄等特征因素对白内障的影响
        3.3.2 疾病与遗传史对白内障的影响
        3.3.3 吸烟饮酒行为对白内障的影响
        3.3.4 饮食行为、日照时间与运动对白内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体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不足与展望
        4.2.1 创新之处
        4.2.2 不足之处
        4.2.3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参考文献
视力损害的研究进展及低视力康复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工作及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陕西省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湖南省花垣县50岁以上人群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9)天津市“十一五”期间视力残疾调研报告及助视器康复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天津市"十一五"期间视力残疾调研报告
    1.1 资料和方法
        1.1.1 调查地区情况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方法
        1.1.4 诊断标准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视力残疾患者相关因素的分析
        1.2.2 视力残疾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1.2.3 视力残疾患者分级情况
        1.2.4 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分析
    1.3 讨论
        1.3.1 诊断标准
        1.3.2 视力残疾患病率
        1.3.3 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
        1.3.4 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分析
    1.4 小结
二、助视器康复效果评估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仪器和设备
        2.1.4 诊断标准
        2.1.5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盲目组应用两种远用助视器前后远视力比较
        2.2.2 低视力组应用两种远用助视器前后远视力比较
        2.2.3 盲目组应用两种远用助视器后脱残率比较
        2.2.4 低视力组应用两种远用助视器后脱残率比较
        2.2.5 盲目组应用三种近用助视器后阅读成功率比较
        2.2.6 低视力组应用三种近用助视器后阅读成功率比较
    2.3 讨论
        2.3.1 低视力视力表及新型近用对数视力表的应用
        2.3.2 远用助视器的视觉康复
        2.3.3 近用助视器的视觉康复
        2.3.4 病案报告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中老年人视觉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10)安徽省两地人群盲和低视力及眼病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二)(论文提纲范文)

讨论

四、广东省梅县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部两地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现状与影响因素及服务需求与利用[D]. 李艳萍. 南昌大学, 2020(08)
  • [2]杭州市下城区50岁及以上人群眼病流行病学调查[J]. 徐海铭,王鑫,龚静文.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8(06)
  • [3]郑州市惠济区3至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D]. 陈章玲. 郑州大学, 2014(03)
  • [4]陕西省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J]. 田芳,任百超,何媛,贾俊,刘慧峰,裴金枝. 国际眼科杂志, 2014(04)
  • [5]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农村50岁及以上村民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J]. 黄晓燕,叶亲颖,梁晓东,林瑞杰,黎立军,曾振培,刘贤金.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01)
  • [6]中老年人视觉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J]. 韩丁,吴淑英,李筱荣.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3(01)
  • [7]无锡市滨湖区50周岁及以上人群致盲和低视力因素调查[J]. 孙尉,傅东红,朱靖,殷丽,谢田华,禹倩倩,储兆东,邵珺,栾兰,曹葭,姚勇.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2(06)
  • [8]湖南省花垣县50岁以上人群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J]. 段国平,王运,贺贵云,杨劲松,李昂,李俊杰,刘骁. 实用预防医学, 2011(08)
  • [9]天津市“十一五”期间视力残疾调研报告及助视器康复效果评估[D]. 韩丁.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10]安徽省两地人群盲和低视力及眼病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二)[J]. 顾永昊,温跃春,梁莉,王林. 实用防盲技术, 2010(02)

标签:;  ;  ;  ;  ;  

广东省梅县失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