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小麦蚜天敌优势种群及其保护利用

环县小麦蚜天敌优势种群及其保护利用

一、环县麦蚜天敌优势种群及保护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雪岩,李红宝,王海光,王凤涛,曹世勤[1](2022)在《我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为保障小麦高产丰收和种子、环境安全,在小麦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过程中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达到化学农药减施目的很有必要。在小麦的安全生产中,抗病品种应用、药剂种子处理、发挥天敌对麦蚜的控害作用以及使用农药增效助剂等减药措施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最为关键。本文对这些技术措施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及小麦高产丰收中发挥的减药增效作用进行了综述。这对于进一步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中推广应用绿色减药技术,降低农药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实现小麦安全生产和高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李亚萍[2](2018)在《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对麦蚜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是新农药防治麦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明确了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Walker)]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和个体生命参数的影响,评价了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为应用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控麦蚜提供技术支持,为麦蚜综合防治及杀虫剂抗药性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吡虫啉种衣剂处理显着抑制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田间种群,但对麦无网长管蚜防控效果不佳。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影响了河北廊坊的田间麦蚜种群结构,使麦无网长管蚜成为优势种群。生物测定显示: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最低,但4种麦蚜敏感性差异不大。室内模拟显示:虫啉种衣剂处理可显着减少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的存活率和繁殖力,但对麦无网长管蚜基本无效。由此,提出害虫抗药性评价应结合室内和田间评价进行综合评估。2.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室内模拟吡虫啉种衣剂处理麦无网长管蚜的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结果显示:麦无网长管蚜(66%)能够完成整个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率变慢,平均寿命显着缩短,繁殖力显着下降,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0显着降低,平均世代周期T显着延长。种群虫口数预测60 d后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的小麦上的麦无网长管蚜虫口规模显着低于与对照,但仍达到约3万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种群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三个吡虫啉亚致死浓度(LC15、LC24和LC35)处理麦无网长管蚜结果显示:F0代成虫寿命缩短、繁殖力下降,与处理浓度负相关,LC24和LC3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F1代种群发展被促进,表现为:F1代若虫期缩短,LC24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平均寿命延长,LC1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繁殖力增加,LC24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缩短,LC24和LC3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而生殖率R0增加,LC24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60天种群发展预测三个处理的F1代虫口数分别为472万(LC15)、781万(LC24)和780万(LC35)头,是对照(247万头)的23倍。吡虫啉亚致死浓度抑制麦无网长管蚜当代的种群发展,但对子代种群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生物测定显示:8种供试农药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实验种群的毒力大小为阿维菌素>苦参碱>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麦无网长管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吡虫啉和噻虫嗪敏感性较差。测试了我国北方麦区9个地理种群对吡虫啉敏感性发现:不同地区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均处于敏感阶段,总体差异不明显。

程雄彬[3](2018)在《禾谷缢管蚜与麦长管蚜种群动态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冬小麦产区麦蚜优势种主要包括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麦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以往高频率农药防治策略尽管可以有效控制麦蚜危害,但导致麦蚜抗药性种群产生、增加人力物力防治成本。麦蚜预测预报可确定农药施用必要性与施用频率,为麦蚜科学防治提供有力工具。本文围绕构建适用区域广、符合生态机理的禾谷缢管蚜与麦长管蚜预测模型,取得如下结果:1.建立了生态因子影响禾谷缢管蚜生物学过程的文献数据库和因子库。下载了温度,极端温度,寄主发育阶段,天敌等生态因子影响禾谷缢管蚜生物学过程的文献43篇;基于文献数据构建了以平均温度为主的生态因子与寿命,成虫逐日存活,生殖,成虫逐日生殖,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等生物学过程关系模型。2.建立了禾谷缢管蚜田间调查地点气象数据库并验证了禾谷缢管蚜预测模型有效性。整理了武汉新乡田间调查数据,整理好的田间调查excel表格包含调查日期、小麦生育阶段(GS)、无翅1-3龄若蚜数量,无翅4龄若蚜数量,有翅1-3龄若蚜数量,有翅4龄若蚜数量,无翅成蚜数量,有翅成蚜数量,总蚜量;建立了调查地点的access气象数据库,数据库表格中包含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降雨等信息;对武汉、新乡蚜量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各地点预测高峰期、高峰期蚜量与实际高峰期、高峰期蚜量均较为接近,模型较为真实模拟了田间禾谷缢管蚜种群动态。3.构建了麦长管蚜极端高温与生物学过程关系模型。高温模型中我们以高温持续时间与麦长管蚜生物学过程关系为基底,高温极值、高温作用方式的效应以矫正系数形式表示并区分了不同暴露阶段的差异。结果表明,麦长管蚜成蚜寿命、成蚜终生生殖量、若蚜存活率随着高温持续时间的增加而缩短;高温极值超过36℃后,生命表现快速降低;连续性高温对生命表现的降低作用强于离散型高温。4.验证了引入高温模型后的麦长管蚜预测系统有效性。所有地点预测值与实际值线性回归拟合度R2=0.6228,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符合;北京、安阳、临汾、武汉等地多数年份的预测高峰期、预测高峰期蚜量与实际高峰期、高峰期蚜量接近,表明大多数年份预测系统较好的模拟了麦长管蚜发生动态。5.分析了我国冬小麦产区多地点麦长管蚜发生规律。通过非参数检验法及两两比较分析了武汉、新乡、安阳、临汾、北京5地点高峰期蚜量、高峰期差异,结果表明整体上我国冬小麦产区麦蚜发生高峰期自南往北延后,高峰期蚜量自南往北增加。整体而言,禾谷缢管蚜预测系统实现了逐日种群动态预测,预测准确率高。麦长管蚜高温模型进一步阐述了高温情景的生态效应,改良后的麦长管蚜预测系统较好的预测了田间麦长管蚜种群动态。

胡懿君[4](2015)在《宁夏中宁县麦蚜寄生蜂群落多样性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笔者与2014年5月至7月采用棋盘式五点取样法,对中宁县不同小麦农田斑块结构的蚜虫及寄生蜂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当地麦蚜寄生蜂的物种群落多样性及优势种分布的时空动态,研究其寄生蜂对当地景观格局的响应,探讨麦蚜及僵蚜的空间格局及蚜茧蜂对麦蚜的追踪作用,通过收集当地麦蚜发生情况,对其进行灾变模型预测预报,为小麦的生产过程和害虫种群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对宁夏中宁县麦蚜寄生蜂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测定与分析了其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等指标变化。调查共获该地区麦蚜寄生蜂标本919号,21种,隶属4总科,7科12属,其中初寄生蜂11种,重寄生蜂10种。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为初寄生蜂优势种群,重寄生蜂优势种为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宽肩阿莎金小蜂Asaphes suspensus和蚜茧蜂长背瘿蜂Alloxysta sp。调查表明,该地区5月初麦蚜初寄生蜂的多样性指数值较大,重寄生蜂的多样性则在5月中旬开始上升,总群落在6月上旬多样性指数最高。采用Gaussian函数对其各项指数进行了时间序列拟合,效果甚好。2.对不同农业景观的麦蚜及寄生蜂种群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样地寄生蜂物种多样性H’与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J呈显着正相关,而优势度指数C的变化趋势与均匀度J大致相反。不同景观结构下麦长管蚜与麦二叉蚜群变化基本一致,初寄生蜂种群动态大致相同,但重寄生蜂却不一样。初、重寄生蜂在种类与数量上均不受景观结构的影响,但重寄生蜂的种类受生境面积影响显着;在景观与面积交互作用表现出对寄生蜂种类无影响,而对初寄生蜂数量上影响显着。3.研究中宁县麦蚜与僵蚜空间分布格局及蚜茧蜂追踪动态,应用聚集度指标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景观结构下麦蚜及僵蚜田间分布型变化和时间动态进行分析与模拟。结果发现麦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及僵蚜在时空上呈聚集负二项分布,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麦长管蚜聚集程度受田块景观复杂程度影响显着,而麦二叉蚜则不显着。麦蚜空间格局表现为扩散--聚集周期性变化,但两蚜虫周期性变化不尽相同。僵蚜分布显示出对麦长管蚜追踪作用强于麦二叉蚜。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分析表明蚜虫与僵蚜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及僵蚜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大于5.57、8.26、2.50头/株时,聚集原因取决于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与麦蚜种群数量具有显着性追踪关系的蚜茧蜂为燕麦蚜茧蜂、烟蚜茧蜂及四川蚜茧蜂,对麦长管蚜追踪作用明显强于对麦二叉蚜的追踪作用。4.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依据宁夏中卫市1993-2003年的麦蚜历年观测资料,建立了麦蚜灾变预测模型,残差检验表明该模型的回测精度达到96.80%以上。该模型成功预测了2003年为大发生年(该年没有用于建模),并预测2013、2014年并不是大发生年,而2015年是大发生年代,为小麦在蚜虫预测预报上提供可靠的防治方法。

杜光青[5](2014)在《麦长管蚜迁飞的时空动态及生态景观对其降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麦蚜是重要的农业害虫,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我国各小麦种植区的优势麦蚜种。麦蚜具有远距离迁飞的特性。对于其迁飞和降落的过程,还有许多问题,我们还不了解。所以我们设计了两方面的试验,通过对大尺度生态景观条件下迁入蚜量的调查,研究影响麦长管蚜迁飞和降落的可能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迁飞活动监测试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监测小型迁飞性害虫的工具—吸虫塔(suction trap),有助于自动、实时监测麦长管蚜的迁飞活动。本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为了明确麦长管蚜迁飞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比较了多地多年份的吸虫塔麦长管蚜有翅成蚜吸捕量的数据。结果表明,在一年之中,某地区的麦长管蚜迁入量可以有多个高峰,但是有两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即主要的迁入时期和迁出时期。在特定地区,这两个迁飞活动时期是相对固定的,如廊坊地区,每年4月末至5月初迁入廊坊,5月下旬至6月初大量迁出廊坊。纬度不同的地区,高峰期在时间上也先后顺序,纬度低的地区早于纬度高的地区,其蚜量高峰日期具有明显的南北衔接特点,进一步证实麦长管蚜在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由南向北迁飞的问题。通过对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和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吸虫塔对麦长管蚜有翅成蚜的吸捕数量的分析,明确了麦长管蚜昼夜迁飞或飞翔活动的节律,清晨、上午和傍晚是麦长管蚜迁飞活动的主要时间段,而在夜间其飞翔活动明显减少。在小麦的抽穗到扬花期是麦长管蚜迁入的主要时期,在小麦灌浆期是其飞翔活动盛期,小麦乳熟期是麦长管蚜迁出活动的主要时期。分析了不同气象因子对于麦长管蚜迁飞活动的影响,并进行了做了多年中吸虫塔麦长管蚜有翅成蚜每天的吸捕量与降雨、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天气对麦长管蚜的迁飞和种群动态具有突出的影响作用,可以造成麦长管蚜有翅成蚜迁入的“突增”和种群的“骤降”;同时温度和湿度是两个影响麦长管蚜迁飞的重要因素;在麦长管蚜的迁入初期,温度对其迁飞影响最大;在大风天气,风速也会对麦长管蚜的迁入或飞翔活动产生较大影响。为了解吸虫塔对麦长管蚜迁飞的监测效果,统计分析了小麦生长季节每天的吸虫塔麦长管蚜有翅成蚜吸捕量与田间麦长管蚜百株蚜量及有翅成蚜的百株蚜量关联度。结果显示,吸虫塔的有翅蚜吸捕量与田间麦长管蚜种群密度及有翅蚜数量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在廊坊地区,吸虫塔监测到有翅麦长管蚜比田间早一周左右;由此表明吸虫塔是一种监测麦长管蚜迁飞和田间种群动态的有效工具。在麦长管蚜迁入期,选取了多个山脉,河流、湖泊等典型的大生态景观,重点在黄淮海地区抽样调查其周围麦田中麦长管蚜有翅成蚜的迁入数量。调查显示,有翅成蚜量在山的南侧比北侧多,而湖泊和河流附近的有翅成蚜量一般少于其远处。山脉对麦长管蚜有翅成蚜迁入有明显阻挡作用,高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有利于有翅成蚜的迁入,孤山也对有翅成蚜迁入降落存在影响,河流和湖泊景观附近不利于有翅成蚜的降落。大尺度生态景观对麦长管蚜的迁入降落具有明显影响,不同的生态景观类型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王亚欣[6](2014)在《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防控麦蚜技术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差异及其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吡虫啉拌种小麦作为一种高效持久的全生育期防控麦蚜技术,经过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等单位多年的研究与示范,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河北省从南到北,小麦播种时间、播种量、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肥条件等均不尽相同,该项技术的防治效果也出现了一些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明确该项技术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差异并分析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笔者选择了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三个地区进行了小麦吡虫啉拌种防治麦蚜的试验及影响吡虫啉拌种药效因素的调查,为进一步制定河北省不同地区适宜的技术细则做准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防控麦蚜技术在不同地区的效果比较不同地区吡虫啉拌种防控麦蚜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拌种能够在全生育期防控麦蚜,在麦蚜发生高峰期(5月27日6月8日)石家庄赵县、保定满城360g(ai)/100kg防治麦蚜效果在86.86%以上,420g(ai)/100kg在95.59%以上;而唐山丰南地区防效与石家庄赵县、保定满城两地区相比防效稍差,在麦蚜发生高峰期(6月3日6月14日)内,吡虫啉拌种剂量为360g(ai)/100kg、420g(ai)/100kg防治效果分别在80.12%和91.60%以上。天敌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吡虫啉拌种对天敌影响较小,相同地区不同剂量吡虫啉拌种田与空白对照田天敌种类相同,不同地区天敌的优势种群不同。在麦蚜发生高峰期,石家庄赵县麦蚜天敌优势种群为蚜茧蜂;保定满城麦蚜天敌优势种群为蚜茧蜂和草蛉,唐山丰南为蚜茧蜂和瓢虫,其中石家庄赵县蚜茧蜂占天敌总量的90.21%,保定满城蚜茧蜂和草蛉占天敌总量的89.08%,唐山丰南蚜茧蜂和瓢虫占天敌总量的75.00%。石家庄赵县、保定满城、唐山丰南拌种田益害比均在天敌可控害虫范围1:150以上,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对麦蚜天敌的影响较小,施药方式安全,与常规防治相比起到了保护天敌的作用。从三地千粒重的结果表明:拌种田千粒重均比不拌种田有所增加。石家庄赵县拌种田千粒重显着高于未拌种田,其中以360g(ai)/100kg的增幅最大,比其他拌种区高2.98%2.99%,不同拌种剂量之间差异不显着;保定满城地区拌种田中420g(ai)/100kg千粒重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比210g(ai)/100kg、360g(ai)/100kg处理千粒重高3.04%6.77%,比不施药对照提高了12.49%;唐山地区只有420g(ai)/100kg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小麦植株内吡虫啉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保定满城小麦植株表现出较明显随拌种剂量升高吡虫啉含量升高,石家庄赵县和唐山丰南两个地区则从低剂量到中剂量表现出随拌种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从中剂量到高剂量则随吡虫啉拌种剂量升高吡虫啉含量降低的现象。不同地区同一剂量小麦植株吡虫啉含量石家庄赵县、保定满城均高于唐山丰南。(2)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防控麦蚜技术在不同地区的效果的影响因子分析对石家庄赵县、保定满城、唐山丰南进行麦蚜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河北省麦蚜发生期和发生量与2012年相比,始发期、高峰期晚,发生量小,发生时期短。石家庄赵县、保定满城、唐山丰南分别于6月2日、6月3日、6月9日达到麦蚜发生高峰,其百株蚜量依次分别为:5888,1657,1390头/百株,石家庄地区麦蚜发生量最大,唐山地区麦蚜发生量最少。测定了河北石家庄赵县、保定满城、唐山丰南三个地区土壤pH值、有机质、含盐量,调查河北省石家庄赵县、保定满城、唐山丰南水肥情况、种植模式及播种量,记录麦蚜发生期各地气温,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石家庄赵县、保定满城、唐山丰南各地区水肥及种植模式基本一致,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盐量等差异性不显着。整个麦蚜发生期内三个地区的气温比较,唐山地区始终为三地中气温最低;石家庄赵县与保定满城相比,气温先高于保定满城后低于保定满城,整体相差不大。初步判断,造成三个地区拌种效果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是温度的差异,唐山地区相对较低的温度,影响了麦蚜的发生期、发生量,也影响了小麦植株对吡虫啉的吸收以及药效发挥。

安少利[7](2011)在《高温诱导条件下麦长管蚜的差异蛋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重要的小麦害虫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从蛋白质水平研究了高温诱导条件下蛋白质表达丰度的变化,解析麦长管蚜的高温应答蛋白的功能,为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害虫耐热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沙培育苗饲养麦蚜的方法,建立起麦长管蚜的实验种群。该方法能保证小麦营养供应均衡,操作便捷、干净无污染,饲养的蚜虫存活率高、繁殖速度快,提供了大量生理标准一致、个体健康的供试蚜虫,为后续进行一系列麦长管蚜的生理生化研究提供了基本保障。针对蚜虫蛋白的特点,比较了TCA/丙酮沉淀、PEG提取、饱和酚抽提和直接裂解四种蛋白质制备方法,筛选出最优的麦长管蚜全蛋白制备方法——饱和酚抽提法。这是改良的蛋白质制备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各类杂质的干扰,不但产率较高达到12.30 mg/g,蛋白质样品易溶解,而且得到双向电泳图谱蛋白点较多,清晰可辨的有800多个,分布广泛,分辨率高,重复性好,为进行高温诱导条件下麦长管蚜差异蛋白质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比较研究,确立38℃4h的高温诱导模式,收集高温诱导材料和对照材料,利用已优化的蛋白质制备方法,提取对照组和诱导组麦长管蚜的全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利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分析银染后的电泳凝胶图谱,发现麦长管蚜在高温诱导条件下,表达丰度在1.5倍以上变化的蛋白点共29个,其中17个上调表达,12个下调表达。利用MALDI-TOF/TOF MS质谱分析技术,对22个蛋白点进行了鉴定,有18个蛋白点得到了有效的鉴定,这些蛋白包括一些已知的蚜虫高温应答蛋白,如磷酸甘油酸酯变位酶(Phosphoglycerate mutase),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和人肌动蛋白素同系物(twinstar)等。大多数是首次报道的蚜虫高温应答蛋白,如肌LIM蛋白(muscle LIM protein MLP)、WD重复蛋白(wd-repeat protein)、肽基脯氨酰异构酶B(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B)、双尾蛋白(Bicaudal)、翻译起始因子1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1A)、辅酶Q氧化还原酶类(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和泛素连接酶E(2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 E2)等;还包括两个喜蚜蚜虫内共生体蛋白——类OmpF膜孔蛋白(OmpF-like porin)和单链结合蛋白(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还有两个在数据库中被注释为未知功能的蛋白。依据国际蚜虫基因组网站(IAGC)和蚜虫信息资源数据库(INRA)提供的注释信息,以及相关文献对所鉴定的蛋白质进行了功能分类,发现麦长管蚜高温诱导条件下差异表达的蛋白包括呼吸作用、脂类代谢等基本代谢相关的酶类,细胞骨架蛋白,与蛋白质合成、折叠和降解相关的蛋白等,另外发现,蚜内共生体在麦长管蚜应答高温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以上研究为高温应答蛋白的功能解析奠定了基础,为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害虫耐热机制,以及进一步利用高温防治害虫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乾[8](2010)在《甘肃省天水市麦蚜发生规律及小麦种植模式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统调查了甘肃省天水市麦田麦蚜的种群消长动态,研究了小麦不同品种间作、混作及小麦与其它作物间作对麦蚜发生数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省天水市麦蚜种群消长动态变化规律对天水市甘谷县2007~2009年的麦蚜种群消长动态调查表明,该地麦蚜从3月末、4月初开始出现,4月下旬至5月上旬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到5月中旬急剧上升,至5月下旬达到高峰期,此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6月上旬时基本消失。应用天水市麦积区1995~2008年5月下旬小麦平均百株蚜量和当年4月平均温度资料,分别建立了线性方程y=114.21x-440.69(r1=0.9565)和多项式方程y=12.702x2-219.36x+1735.2(r2=0.9669),且r1、r2>r0.01,说明该方程能极好地反应5月下旬麦蚜发生量与当年4月平均温度的关系。2小麦不同品种间作、混作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将5个品种的小麦分别以两、三、四、五品种组合进行间作和混作,研究了各个组合对麦蚜发生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7个间作组合有13个组合对麦蚜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各间作组合对小麦蚜虫的危害防治效应平均为13.14%,变化幅度为-23.69%~45.60%。将各间作组合扬花期、灌浆期的平均百株蚜量与单作小麦对比,兰天6/兰天1、石7816/95-108、兰天6/兰天1/兰天13等3个组合显着低于相应单作的小麦品种(P<0.05),其它间作组合麦蚜发生数量至少显着低于相应单作小麦中的一种(P<0.05)。而17个混作组合中有16个组合对麦蚜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各混作组合对小麦蚜虫的危害防治效应平均为31.15%,变化幅度为6.25%~63.35%,将各混作组合扬花期、灌浆期的平均百株蚜量与单作小麦对比,兰天13/兰天6、兰天6/兰天1、石7816/95-108、兰天6/兰天1/兰天13、兰天6/兰天1/95-108/兰天13、兰天1/95-108/兰天6/石7816/兰天13等6个组合显着低于相应单作的小麦品种(P<0.05),其它混作组合麦蚜发生数量至少显着低于相应单作小麦中的一种(P<0.05)。3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将小麦与玉米、油葵、黄豆间作,研究了小麦与这三种作物间作对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麦蚜发生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间作玉米、油葵、黄豆的麦蚜发生数量均显着低于单作小麦(P<0.05),3种间作方式的麦蚜发生数量以小麦/玉米间作最少,其次是小麦/油葵间作,最后是小麦/黄豆间作(P<0.05)。

刘启侠[9](2009)在《麦棉套种田生物种群及生态防治》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麦棉套种田生物种群及其发生动态,分析了生物种群发生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提出了生态控制技术,以期为生产中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考。

郑永平[10](2008)在《清水县麦蚜天敌种群与蚜量消长关系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为彻底了解我县麦蚜天敌的主要种类、活动规律、蚜虫的消长关系,提出适合清水县县情的麦蚜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尽可能的利用保护天敌,控制蚜虫危害。

二、环县麦蚜天敌优势种群及保护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县麦蚜天敌优势种群及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抗病虫品种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1.1 小麦抗病品种及其减药作用
    1.2 小麦抗虫品种及其减药作用
2 种衣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措施的减药作用
3 天敌利用在麦蚜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3.1 天敌对麦蚜的控害作用
    3.2 天敌-麦蚜益害比与化学防治的关系及减药作用
4 使用增效助剂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1 增效助剂在小麦病害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1.1 增效助剂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1.2 增效助剂在小麦条锈病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1.3 增效助剂在小麦白粉病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2 增效助剂在小麦虫害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3 增效助剂在小麦杂草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3.1 有机硅助剂在小麦杂草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3.2 倍创在小麦杂草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3.3 激健在小麦杂草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4.3.4 安融乐在小麦杂草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5 施用混配剂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中的减药作用
    5.1 对小麦病害防治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剂混配剂
    5.2 对小麦虫害防治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剂
    5.3 对小麦杂草防治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剂
6 结论与展望

(2)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麦无网长管蚜
    1.2 吡虫啉
        1.2.1 吡虫啉简介
        1.2.2 吡虫啉种衣剂
    1.3 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现状
        1.3.1 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监测
        1.3.2 吡虫啉对麦蚜田间防效的评价
        1.3.3 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机制
        1.3.3.1 表皮穿透速率下降
        1.3.3.2 解毒酶活性增强
        1.3.3.3 靶标敏感性下降
    1.4 吡虫啉亚致死效应研究
        1.4.1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生物学的效应
        1.4.2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体内酶的效应
        1.4.3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体内基因的效应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植物材料
        2.1.3 药剂准备
        2.1.3.1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
        2.1.3.2 室内生物测定
        2.1.4 其他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
        2.2.2 室内生物测定
        2.2.2.1 活体小麦植株准备
        2.2.2.2 生物测定处理
        2.2.3 室内吡虫啉种衣剂处理
    2.3 数据处理
        2.3.1 室内和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
        2.3.2 室内生物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
        2.4.1.12015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
        2.4.1.22016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
        2.4.1.32017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
        2.4.2 4种麦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的比较
        2.4.3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4种麦蚜的影响
    2.5 结论与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
        3.1.2 植物材料
        3.1.3 药剂准备与处理
        3.1.4 其他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小麦植株准备
        3.2.2 生命表设计
    3.3 数据处理
        3.3.1 生命表分析
        3.3.2 虫口预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3.4.2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成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3.4.3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的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3.4.4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3.4.5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麦苗上麦无网长管蚜种群动态的预测
    3.5 结论与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昆虫
        4.1.2 植物材料
        4.1.3 药剂准备与处理
        4.1.4 其他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小麦植株准备
        4.2.2 生命表设计
        4.2.2.1 对麦无网长管蚜F0代的亚致死影响
        4.2.2.2 对麦无网长管蚜F1代的亚致死影响
    4.3 数据处理
        4.3.1 生命表分析
        4.3.2 虫口预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对F0代麦无网长管蚜成虫寿命与繁殖力的亚致死影响
        4.4.2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生长发育的亚致死影响
        4.4.3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成虫生物学特征的亚致死影响
        4.4.4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存活和繁殖的亚致死影响
        4.4.5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亚致死影响
        4.4.6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种群虫口动态的亚致死影响
    4.5 结论与讨论
        4.5.1 对F0麦无网长管蚜的亚致死影响
        4.5.2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的亚致死影响
        4.5.3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种群虫口动态的亚致死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
    5.1 实验材料
        5.1.1 麦无网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采集
        5.1.2 供试农药
        5.1.3 植物材料
        5.1.4 药剂准备
        5.1.5 其他
    5.2 试验方法
        5.2.1 室内生物测定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麦无网长管蚜室内实验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5.4.2 不同地区麦无网长管蚜田间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
    5.5 结论与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1.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
    2.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
    3.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4.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禾谷缢管蚜与麦长管蚜种群动态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麦蚜基本概念
        1.1.1 麦蚜发生与危害
        1.1.2 三种小麦蚜虫生物学差异
        1.1.3 小麦蚜虫预测预报必要性
    1.2 害虫预测预报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昆虫计算机预测技术的发展
        1.2.2 小麦蚜虫预测进展
    1.3 我国麦长管蚜发生规律
    1.4 研究目标
第二章 禾谷缢管蚜预测系统
    2.1 禾谷缢管蚜预测系统概述
        2.1.1 禾谷缢管蚜预测系统原理
        2.1.2 禾谷缢管蚜预测系统结构
    2.2 禾谷缢管蚜发育模型
        2.2.1 温度与发育历期模型
        2.2.2 翅形与发育历期模型
    2.3 禾谷缢管蚜寿命模型
        2.3.1 温度与禾谷缢管蚜寿命模型
        2.3.2 极端高温与禾谷缢管蚜寿命模型
        2.3.3 发育阶段与禾谷缢管蚜寿命模型
        2.3.4 翅形与禾谷缢管蚜寿命模型
        2.3.5 变温对禾谷缢管蚜寿命模型
    2.4 禾谷缢管蚜生殖模型
        2.4.1 温度与禾谷缢管蚜生殖模型
        2.4.2 极端高温与禾谷缢管蚜生殖模型
        2.4.3 发育阶段与禾谷缢管蚜生殖模型
        2.4.4 翅形与禾谷缢管蚜生殖模型
    2.5 禾谷缢管蚜终生生殖量随年龄分布
    2.6 禾谷缢管蚜存活模型
        2.6.1 基底存活率模型
        2.6.2 极端高温存活率模型
    2.7 天敌捕食模型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发育模型
        2.8.2 寿命模型
        2.8.3 生殖模型
        2.8.4 存活模型
第三章 禾谷缢管蚜预测系统有效性验证
    3.1 禾谷缢管蚜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
    3.2 禾谷缢管蚜预测结果的有效性验证
        3.2.1 武汉2009年田间蚜虫发生量有效性验证
        3.2.2 武汉2010年田间蚜虫发生量有效性验证
        3.2.3 武汉2013年田间蚜虫发生量有效性验证
        3.2.4 武汉2014年田间蚜虫发生量有效性验证
        3.2.5 新乡2014年田间蚜虫发生量有效性验证
    3.3 讨论
第四章 麦长管蚜预测模型改良
    4.1 材料与方法
    4.2 麦长管蚜高温模型
        4.2.1 极端高温极大值与麦长管蚜生命参数关系
        4.2.2 周期性高温与麦长管蚜生命参数关系
        4.2.2.1 初生若蚜不暴露高温,周期性高温与生命参数关系
        4.2.2.2 初生若蚜暴露高温,周期性高温与生命参数关系
        4.2.3 极端高温持续天数、作用阶段与生命参数关系
        4.2.4 极端高温寿命模型构建
        4.2.4.1 不同发育阶段高温暴露天数与寿命关系模型
        4.2.4.2 不同高温极值与寿命关系模型
        4.2.4.3 不同高温经历方式与寿命关系模型
        4.2.5 极端高温生殖模型构建
        4.2.5.1 不同发育阶段高温暴露天数与生殖关系模型
        4.2.5.2 不同高温极值与生殖关系模型
        4.2.5.3 不同高温经历方式与生殖关系模型
        4.2.6 极端高温存活模型构建
        4.2.6.1 不同发育阶段高温暴露天数与若虫存活关系模型
        4.2.6.2 不同高温极值与若虫存活关系模型
        4.2.6.3 不同高温经历方式与若虫存活关系模型
    4.3 模型有效性验证
        4.3.1 模型整体有效性
        4.3.2 各地点模型有效性
        4.3.2.1 安阳田间预测值与调查值
        4.3.2.2 北京田间预测值与调查值
        4.3.2.3 临汾田间预测值与调查值
        4.3.2.4 武汉田间预测值与调查值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我国冬小麦产区麦长管蚜多点时空动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麦长管蚜种群动态数据
        5.1.2 麦长管蚜种群动态数据
    5.2 结果
        5.2.1 不同区域麦长管蚜发生高峰期
        5.2.2 不同区域麦长管蚜高峰期蚜量比较
        5.2.3 高峰期蚜量与高峰期线性回归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宁夏中宁县麦蚜寄生蜂群落多样性及环境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麦蚜寄生蜂
        1.1.2 麦蚜
        1.1.3 种群空间分布型及空间格局
        1.1.4 农业景观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宁夏中宁县寄生蜂群落多样性及优势种种群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宁县寄生蜂群落组成和优势种
        2.2.2 中宁县麦蚜寄生蜂群落多样性指数
        2.2.3 群落多样性指数的时间动态
        2.2.4 初、重寄生蜂优势种个体时间动态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农业景观格局对麦蚜及寄生蜂种群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地及景观划分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物种组成和优势度变化
        3.2.2 不同农业景观结构分析
        3.2.3 不同景观结构对麦蚜及寄生蜂种群动态影响
        3.2.4 不同农业景观结构下麦田寄生蜂群落结构
        3.2.5 不同生境面积的研究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中宁县麦蚜与僵蚜空间分布及蚜茧蜂追踪动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地及景观复杂度的划分
        4.1.2 调查方法
        4.1.3 分布型及参数测定与分析
        4.1.4 追踪动态与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空间分布格局动态
        4.2.2 聚集与扩散动态的影响因子分析
        4.2.3 蚜茧蜂对麦蚜的追踪作用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运用灰色系统预测宁夏地区麦蚜灾变模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历史数据处理
        5.1.2 分析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建立GM(1,1)模型
        5.2.2 GM(1,1)模型的检验
        5.2.3 模型的应用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宁夏中宁县寄生蜂群落多样性及优势种种群动态
    6.2 农业景观格局对麦蚜及寄生蜂种群的影响
    6.3 中宁县麦蚜与僵蚜空间分布及蚜茧蜂追踪动态
    6.4 运用灰色系统预测宁夏地区麦蚜灾变模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麦长管蚜迁飞的时空动态及生态景观对其降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蚜虫的迁飞活动
        1.1.1 有翅蚜的产生与起飞行为
        1.1.2 蚜虫迁飞的生理基础
        1.1.3 蚜虫的飞行能力
        1.1.4 影响蚜虫迁飞的生态因子
        1.1.5 吸虫塔监测网络的建立
    1.2 有翅蚜的寄主选择
        1.2.1 视觉在有翅蚜寻找寄主中的作用
        1.2.2 触觉在有翅蚜寻找寄主中的作用
        1.2.3 嗅觉在有翅蚜寻找寄主中的作用
    1.3 麦蚜的发生与为害
        1.3.1 麦长管蚜的分布与危害
        1.3.2 麦长管蚜的生物学特性
        1.3.3 麦长管蚜的发生规律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吸虫塔监测效果及气象影响因素的分析
    2.1 吸虫塔吸捕效果的检测效果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数据处理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讨论
    2.2 气象因素对麦长管蚜迁飞的影响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
第三章 利用吸虫塔对麦长管蚜迁飞的监测
    3.1 各地吸虫塔多年麦长管蚜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利用HYSPLIT模型对麦长管蚜轨迹分析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3 麦长管蚜迁飞活动的时间节律
        3.3.1 麦长管蚜迁飞的日活动节律
        3.3.2 麦长管蚜在小麦不同生育期的迁飞活动规律
        3.3.3 讨论
第四章 大尺度生态景观对麦长管蚜迁入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取样调查地点
        4.1.2 取样方法
        4.1.3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山脉对于麦长管蚜迁入的影响
        4.2.2 不同海拔高地对于麦长管蚜迁入的影响
        4.2.3 孤山对于麦长管蚜迁入的影响
        4.2.4 河流对于麦长管蚜迁入的影响
        4.2.5 湖泊对于麦长管蚜迁入的影响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防控麦蚜技术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小麦地位及种植情况
    1.2 麦蚜相关性研究
    1.3 常用防治药剂、方式及对天敌影响
    1.4 吡虫啉研究现状
        1.4.1 吡虫啉的发现
        1.4.2 吡虫啉简介
        1.4.3 吡虫啉作用特点
        1.4.4 抗药性水平
    1.5 吡虫啉拌种技术
        1.5.1 吡虫啉拌种技术防治效果
        1.5.2 吡虫啉拌种后对植物的影响
        1.5.3 增产作用
        1.5.4 持效期
        1.5.5 吡虫啉拌种后在植物体内的含量
        1.5.6 吡虫啉拌种对天敌的影响
        1.5.7 吡虫啉拌种其他方面的研究
    1.6 影响吡虫啉拌种药效差异的因素
        1.6.1 温度
        1.6.2 土壤酸碱度
        1.6.3 土壤类型
        1.6.4 土壤有机质
        1.6.5 其他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防控麦蚜技术在河北省不同地区的效果比较
    2.1 吡虫啉拌种防控麦蚜药效比较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2 对天敌的影响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3 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4 吡虫啉持留量的测定
        2.4.1 小麦植株中吡虫啉持留量的测定
        2.4.2 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测定
    2.5 小结
3 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防控麦蚜技术防效影响因子研究
    3.1 麦蚜发生规律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小结
    3.2 气温
        3.2.1 记录天气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
    3.3 土壤特性
        3.3.1 土壤 pH 值测定
        3.3.2 土壤中含盐量测定
        3.3.3 土壤的有机质测定
    3.4 其他因素
        3.4.1 水、种植方式、播种量和播期
        3.4.2 小结
4 讨论与结论
    4.1 吡虫啉拌种在不同地区的田间防效
    4.2 不同地区小麦植株中吡虫啉持留量
    4.3 影响吡虫啉药效的因素分析
    4.4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高温诱导条件下麦长管蚜的差异蛋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麦长管蚜的研究进展
        1.1 麦长管蚜的生物学特性
        1.2 麦长管蚜的分布
        1.3 麦长管蚜的危害
        1.4 麦蚜的防治进展
    第2章 温度对麦长管蚜影响的研究进展
        2.1 温度对麦长管蚜生殖发育的影响
        2.2 温度对麦长管蚜迁飞的影响
        2.3 温度对麦长管蚜体色的影响
        2.4 全球变暖对麦蚜的影响
    第3章 昆虫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3.1 昆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背景
        3.2 蛋白质组学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3.3 主要的蛋白质组学技术
        3.4 昆虫热激蛋白研究进展
    第4章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以及研究路线
        4.1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麦长管蚜实验种群的建立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
        1.1.2 器材与试剂
        1.1.3 溶液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土培育苗法饲养麦长管蚜
        1.2.2 水培育苗法饲养麦长管蚜
        1.2.3 沙培育苗法饲养麦长管蚜
        1.3 实验结果
        1.4 分析与讨论
    第2章 麦长管蚜全蛋白的提取方法的比较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品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麦长管蚜全蛋白的提取
        2.2.2 蛋白样品的溶解
        2.2.3 蛋白含量的测定
        2.2.4 蛋白质样品的SDS-PAGE分析
        2.2.5 蛋白质样品的双向电泳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蛋白的溶解性
        2.3.2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蛋白的产率
        2.3.3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蛋白的SDS-PAGE分析
        2.3.4 蛋白不同制备方法的双向电泳分析
        2.4 分析与讨论
    第3章 高温诱导麦长管蚜的差异蛋白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样品
        3.1.2 试剂仪器
        3.1.3 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麦长管蚜的高温诱导
        3.2.2 蛋白样品的制备
        3.2.3 蛋白样品的双向电泳
        3.2.4 双向电泳凝胶图像的软件分析
        3.2.5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高温诱导模式下麦长管蚜的存活率
        3.3.2 高温诱导条件下麦长管蚜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3.3.3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
        3.4 分析与讨论
        3.4.1 麦长管蚜可耐受的最高温度
        3.4.2 高温诱导条件下麦长管蚜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甘肃省天水市麦蚜发生规律及小麦种植模式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立题依据
    1 前言
    2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2.1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2.2 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 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对害虫的影响
        3.1 生物多样性对害虫移入作物成功率的影响
        3.2 生物多样性对害虫危害转移的作用
        3.3 生物多样性对害虫在作物间扩散和迁移的影响
        3.4 生物多样性对害虫繁殖、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4 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对天敌的影响
        4.1 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花蜜和其它食物
        4.2 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避难场所、改变田间小气候
        4.3 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替代寄主或猎物
    5 生物多样性影响种群数量的生态学机制
        5.1 天敌假说(Enemies hypothesis)
        5.2 资源集中假说(Resource concentration hypothesis)
        5.3 联合抗性假说(Combined resistance hypothesis)
        5.4 干扰作物假说(Disruptive crop hypothesis)
    6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7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第二章 甘肃省天水市麦蚜的发生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消长规律的调查
        1.2 其它数据来源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蚜的田间消长动态
        2.2 温度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小麦不同品种间作和混作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小区设置
        1.4 供试品种间作、混作组合方案
        1.4.1 两品种组合方案
        1.4.2 三品种组合方案
        1.4.3 四品种组合方案
        1.4.4 五品种组合方案
        1.5 蚜量调查方法
        1.6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不同品种间作对小麦蚜虫发生量的影响
        2.2 小麦不同品种混作对小麦蚜虫发生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蚜量调查方法
        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作方式对小麦扬花期麦蚜发生量的影响
        2.2 不同间作方式对小麦灌浆期麦蚜发生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1 结果
        1.1 甘肃省天水市的麦蚜种群消长动态变化规律
        1.2 小麦不同品种间作、混作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
        1.3 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
    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麦棉套种田生物种群及生态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害虫、天敌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
    1.1 小麦田
    1.2 棉花田
2 生物种群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 生态控制技术
    3.1 优化生态环境, 保护利用天敌
    3.2 采用多种措施, 协调生态控制

四、环县麦蚜天敌优势种群及保护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进展[J]. 史雪岩,李红宝,王海光,王凤涛,曹世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03)
  • [2]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李亚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3]禾谷缢管蚜与麦长管蚜种群动态预测[D]. 程雄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4]宁夏中宁县麦蚜寄生蜂群落多样性及环境因子的影响[D]. 胡懿君. 宁夏大学, 2015(01)
  • [5]麦长管蚜迁飞的时空动态及生态景观对其降落的影响[D]. 杜光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1)
  • [6]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防控麦蚜技术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差异及其原因分析[D]. 王亚欣.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7]高温诱导条件下麦长管蚜的差异蛋白分析[D]. 安少利. 吉林大学, 2011(09)
  • [8]甘肃省天水市麦蚜发生规律及小麦种植模式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D]. 刘乾.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2)
  • [9]麦棉套种田生物种群及生态防治[J]. 刘启侠.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1)
  • [10]清水县麦蚜天敌种群与蚜量消长关系的调查分析[J]. 郑永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05)

标签:;  ;  ;  ;  

环县小麦蚜天敌优势种群及其保护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