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a 细胞中 TTK 的动态分布:来自超微结构研究的见解

HeLa 细胞中 TTK 的动态分布:来自超微结构研究的见解

一、Dynamic distribution of TTK in HeLa cells: insights from an ultrastructural study(论文文献综述)

刘燕锋[1](2021)在《LncRNA SNHG8对缺氧-复氧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认为目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多种疾病(包括癌症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作用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这项研究主要旨在调查lncRNA SNHG8对缺氧/再复氧(HI/R)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以探讨心肌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制。方法:CCK-8试剂盒分析不同处理组中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活性的变化;Ed U分析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释放(LDH)分析LDH的释放;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基因芯片筛选一系列lncRNA的HI/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显示,TUG1,SNHG8和FOXO3-AS1这三个lncRNA在HI/R诱导的H9C2细胞中高表达,而且SNHG8上调的最明显。然后,我们通过CCK-8细胞活性实验,Ed U增殖实验,PCR凋亡实验进一步确定SNHG8在HI/R诱导的H9C2细胞中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SNHG8 si RNA干扰后,可以显着的增加HI/R诱导的H9C2的细胞活性和增殖,以及显着下调HI/R诱导导致的H9C2细胞凋亡。接下来我们又筛选了一些miRNA在HI/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再结合Star Base分析,我们发现SNHG8和miR-335之间的关系,而且已通过双重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法得以证实。进一步实验证实,转染SNHG8 si RNA可以逆转miR-335抑制剂在增加细胞凋亡和降低细胞生存力方面的作用。此外,我们联合使用Target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和miRTar Base筛选m RNA探索miR-335的结合位点,韦恩图结果显示Targetscan预测的196个差异表达m RNA和miRTar Base预测的1个m RNA进行重叠分析,显示只有RASA1与miR-335相互作用,而且miR-335可以调节RASA1的表达,SNHG8 si RNA作用可以下调RASA1的表达。RASA1沉默可以抑制HI/R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然而,SNHG8并没有进一步减少细胞凋亡,这就表明SNHG8可与通过调控RASA1起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RASA1可以介导SNHG8对HI/R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LncRNA SNHG8可以通过调节miR-335和RASA1减轻HI/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

王悦[2](2021)在《新型功能化荧光探针设计及在汞胁迫下生物活性物种的成像分析研究》文中认为荧光成像分析技术凭借其超高的灵敏度、优异的选择性、可实现目标物动态、实时、原位监测的优势已逐渐成为环境分析、生物分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成像分析手段。在本文中,基于荧光成像分析技术,致力于构建新型荧光探针工具,用于汞离子胁迫下细胞及体内生物活性物种(超氧阴离子、多硫化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成像分析与监测。通过研究汞胁迫下生物活性物种在细胞、组织及活体水平上的分布、浓度变化、转运及其他生物效应,揭示汞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汞中毒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本文的详细内容如下:1.三通道荧光探针用于汞中毒模型中超氧阴离子和汞离子的联动检测汞离子(Hg2+)作为一种细胞毒性的重金属离子会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并诱导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为深入探索汞中毒的复杂机制,设计并合成三通道荧光探针HCy-Se H用于汞中毒细胞及小鼠模型中超氧阴离子(O2·-)和Hg2+的联动检测。探针的荧光响应由氢花菁荧光团部分的抽氢反应引发;探针被O2·-氧化后,其共轭体系恢复,转化为可发射荧光信号的中间体七甲川花菁衍生物Cy-Se H,并且中间体Cy-Se H与它的共轭碱Cy=Se共存。响应基团硒醇可以通过硒汞拮抗反应检测Hg2+,从而得到最终产物同时伴随着荧光发射波长的变化。该探针对O2·-和Hg2+展示出好的选择性及高的灵敏度,可用于O2·-和Hg2+的联动检测。将探针应用于汞中毒细胞及小鼠模型的肾脏中,进行O2·-和Hg2+的原位成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汞中毒引起严重的氧化应激并诱发肾组织损伤。因此,该新型荧光探针HCy-Se H有助于揭示与汞中毒相关的病理机制。2.基于巯基的近红外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对比性研究急性/长期汞中毒在前期研究中,使用三通道荧光探针用于O2·-和Hg2+联动检测的工作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考虑到汞中毒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希望借助荧光探针这一工具进一步揭示急性汞中毒与长期汞中毒之间的区别,以便更好地针对汞中毒进行诊断与治疗。然而,前期荧光探针的稳定性不能满足长期测试的实验要求。鉴于三通道比率型荧光探针的优势,继续采用花菁染料作荧光团,同时采用巯基作响应基团,构建出更稳定的荧光探针HCy-SH,用于汞中毒模型中O2·-和Hg2+的检测。探针对O2·-和Hg2+展示出良好的光谱特征,并进一步将探针应用于对比性研究急性汞中毒与长期汞中毒。实验结果表明,汞中毒会引起严重的O2·-爆发,并且在急性汞中毒中O2·-的爆发比长期汞中毒中的要严重的多,尤其是在心脏中。与急性汞中毒不同,在长期汞中毒小鼠模型中,O2·-在不同器官、不同时间的爆发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在急性汞中毒还是长期汞中毒中,Hg2+都主要在肾脏中积累。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HCy-SH是准确诊断和评估汞中毒的潜在候选者。3.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汞离子胁迫下多硫化谷胱甘肽的检测还原性活性物种,多硫化谷胱甘肽(GSSH)在信号转导,氧化还原稳态及代谢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GSSH在这些方面详细的生物学功能却模糊不清。研究GSSH生理功能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检测工具。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并合成新型比率荧光探针,基于硒硫交换反应实现汞离子胁迫下活细胞和组织中还原性活性物种GSSH的检测。将荧光探针应用于细胞内GSSH生物合成路径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GSSH主要来自两种硫转移酶:胱硫醚-β-合成酶和胱硫醚-γ-裂解酶,这与此前的研究报道一致。此外,应用探针探索了GSSH在保护细胞抵抗汞离子诱导的细胞损伤中的生物学作用。实验结果表明,GSSH可以有效缓解汞毒性。该探针是准确评估GSSH生理病理学功能的有力候选者,它可以促进研究人员对GSSH生物学功能的深入探索。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激活的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成像分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一线抗氧化防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蛋白酶,它参与氧化还原稳态以及戊糖磷酸途径的调节等生理活动。然而,当前的技术无法实现Gpx的可视化研究,并且Gpx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在此,构建新型比率荧光探针用于汞中毒和老龄化模型中Gpx的检测,并探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Gpx/GSH)氧化还原池的催化循环机制及对汞胁迫引起的氧化应激的抗氧化机理。将探针应用于衰老细胞及小鼠模型中Gpx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Gpx的活性在衰老过程中逐渐降低。进一步,利用探针研究Gpx在汞中毒细胞及小鼠模型中的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汞离子降低了Gpx的活性,并通过诱导活性氧物种的爆发导致氧化应激、激活凋亡信号通路,从而加剧汞离子对生物体的损伤。Gpx/GSH氧化还原池可以利用GSH作为底物有效缓解氧化应激。此外,探针还可应用于深层脑组织中Gpx的检测。该新型荧光探针是探索Gpx生理功能和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事件强有力的化学工具,同时期望该新型荧光探针可以促进Gpx靶向工具的开发,并在探索Gpx的生理病理学功能方面提供帮助。5.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内源性生物信号分子超氧阴离子的成像分析体内生物活性物种在应对汞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然而这些生物活性物种在其他方面的生理及病理学功能也值得进一步探讨。以O2·-为例,汞中毒会引起严重的O2·-爆发并诱发氧化损伤;而高浓度的O2·-则会激活肿瘤凋亡信号通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在此,设计并合成荧光探针工具TP-Tfs,用于可视化检测内源性生物信号分子O2·-,深入研究O2·-在其他方面的生理功能。探针对O2·-的选择性较好,并可实现O2·-的快速检测。探针TP-Tfs可用于细胞内源性的O2·-检测,并可应用于汞中毒细胞内O2·-的成像分析。此外,探针TP-Tfs可应用于肿瘤细胞药物化疗期间及荷瘤小鼠模型肿瘤药物治疗期间的O2·-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化疗药物顺铂可诱导细胞内O2·-的浓度增加,并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姜黄素联合化疗药物顺铂可诱导更严重的O2·-爆发,并对化疗药物顺铂发挥增敏作用,从而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因此,O2·-除在汞中毒中发生变化,其在其他方面的生理功能亦值得深入探索,探针TP-Tfs作为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可发挥其潜在作用。

祁伟亮[3](2021)在《活性氧在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生长发育和冷胁迫下信号传导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但因抗寒性较差,在北纬35o以北地区越冬较难。为此,课题组通过远缘杂交方式,以冬性甘蓝型油菜(B.napus)Vision与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e L.)陇油7号杂交创制了新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本研究从生理生化、细胞、分子学等角度出发,旨在明确活性氧(ROS)参与调控强抗寒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生长发育和冷胁迫应激响应机理。1)以母本陇油7号为A基因组探针,GISH结果发现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2n=38)的30条染色体上均检测到A基因组信号,该信号主要分布于中间着丝粒、随体以及短臂位置上的片段易位,推测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的抗寒性与强抗寒白菜型油菜陇油7号A基因(小片段或大片大片段基因)渗入现象有关。2)以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的下胚轴和子叶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2,4-D、6-BA、NAA和Ag NO3构建甘蓝型油菜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子叶和下胚轴分别在MS+1 mg/L和1.5 mg/L 2,4-D培养基预培养7d后,再以MS+3.0mg/L 6-BA+0.2 mg/L 2,4-D+3 mg/L Ag NO3为最优培养基进行芽的诱导,最后以MS+0.2 mg/L NAA为生根培养基,可得到较好的甘蓝型油菜再生苗。3)在严酷的冬季环境下,强抗寒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为了适应冷胁迫环境,表现出匍匐生长、叶色变为黄绿色或紫色等表型性状,且强抗寒性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的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力与渗透调节物质(Pro、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均显着的高于弱抗寒性品种天油2238,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清除了体内ROS的积累,降低对细胞的伤害。细胞结果也证明,冷胁迫环境下弱抗寒性品种天油2238的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细胞膜膨散、轮廓不清晰、核染色质凝聚、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的破坏等。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和天油2238均会积累少量的ROS。但在低温胁迫后,ROS会迅速释放,这不仅是局部免疫应答的重要信号,也是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信号。但因品种抗寒差异性,强抗寒性品种16VHNTS309细胞内的ROS(H2O2和O2-)积累显着少于弱抗寒性品种天油2238。O2-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2-存在向周围细胞扩散的迹象,说明ROS信号传递是一个动态过程。O2-细胞定位和DPI验证试验进一步加强了甘蓝型油菜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质膜NADPH氧化酶参与形成ROS的观点,且不同组织细胞及同一部位不同组织间ROS的产生机制均存在差异性。该观点也为NADPH酶介导产生的“ROS波”信号传递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研究也证实甘蓝型油菜的维管束组织系统可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信使的合成、信号放大和系统转运,是ROS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之间的远距离信号传递通道,可实现甘蓝型油菜植株的冷胁迫机制响应。4)适量的ROS(H2O2和O2-)也是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关键分子,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具有较强细胞分裂能力的根尖分生组织、茎尖分生组织、叶原基、叶边缘和愈伤组织细胞中均检测到O2-信号,这说明O2-积极参与调控细胞分裂。而在幼苗、愈伤组织和种子添加DPI,均有效降低内源ROS的产生,进而抑制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生长发育。但外施0.6%H2O2后,内源ROS显着升高且种子的发芽率可达到67.5%,说明外源H2O2可以有效缓解DPI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证实适量的ROS在调控甘蓝型油菜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也证明甘蓝型油菜的Bn UBP1与O2-信号积累呈负相关性,Bn UPB1基因的沉默表达能够调控O2-的积累,进而增强细胞的分裂能力,该研究也支持了前人的研究观点:UPB1在调控O2-和H2O2的平衡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ROS浓度阈值范围探究结果表明:0.3%-0.6%H2O2为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的适宜浓度范围。较高浓度的H2O2(0.7%-1.3%)导致ROS酶的清除能力下降,甘蓝型油菜体内产生了较多的ROS(H2O2和O2-),进而对甘蓝型油菜的生长发育起到抑制作用。验证试验证明:1.4%-1.5%H2O2为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发育的半致死H2O2浓度,而当H2O2浓度>2.1%时,会导致甘蓝型油菜种子不发芽、内含O2-、SOD、POD和CAT降到最低值,这说明高浓度外源H2O2导致细胞的死亡,使细胞的渗透能力增强,最终使细胞内积累了高浓度的H2O2,这与DAB染色和H2O2含量测定结果一致。6)基于转录组数据GO和KEGG分析,强抗寒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中有57个通路表现出显着的变化(q Value<0.05),而弱抗寒性甘蓝型油菜天油2238有9个通路表现出显着变化(q Value<0.05),这可能与甘蓝型油菜的抗寒差异性有关。强抗寒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中,与ROS产生、清除相关的维生素B6、过氧化物酶体、自噬体和硫代谢等代谢通路在抗逆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进步说明,强抗寒性品种具有高效的ROS清除能力,使得细胞中积累较少的ROS。研究已证明,适量的ROS在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和冷胁迫信号传导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且细胞间存在“ROS波”动态信号传递机制。由于冷胁迫后,强抗寒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的Ca2+、MAPK级联途径、转录因子(WRKY)、ABA和H2S等关键信号发生了显着性变化,这进一步暗示:强抗寒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在接受冷胁迫信号刺激后,适量的ROS与Ca2+、MAPK和转录因子(WRKY)、ABA、H2S等关键分子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进而调控耐寒基因的表达,使的16VHNTS309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

魏玉秋[4](2021)在《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海洋食物网和能量流动具有关键启动和支撑作用,是全球海洋碳循环的主要贡献者。近年来它们又被发现具有重要的硅累积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海洋中耦合硅碳循环交互作用的新视角,同时对硅藻在全球海洋硅碳循环中的绝对地位提出了挑战。面对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大洋中如此高的细胞丰度、基因多样性和广泛分布,探究其对海洋硅碳循环和其他元素循环的影响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正逐渐成为新的科学热点,相关研究亟待开展。然而,目前关于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生理和生态学研究依旧不足,特别是它们在海洋硅循环和其他元素循环中的作用研究也相当零星,相关数据十分匮乏。因此,我们有必要准确地量化超微型浮游植物在海洋硅碳循环中的贡献,厘清其硅碳沉降机制以及摸索它们在海洋硅碳循环交互作用中的意义。环顾全球的海洋学研究,由于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属于极寡营养海域,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关于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固硅和固碳作用中的贡献研究非常稀少,几近空白。本文通过对上述科学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有望对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寡营养海域乃至全球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硅碳累积作用及其对硅碳循环的耦合调控机制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为深入研究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全球海洋硅循环和硅碳耦合循环中的作用提供科学基础和基本理论框架。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广泛分布在寡营养海域,但是已知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地理分布模式主要是基于小尺度的空间或时间序列观察。我们在东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实施了 5个航次的海洋学调查,以更好的了解超微型浮游植物(聚球藻、原绿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的生物地理分布变化。原绿球藻是三类超微型浮游植物中最为丰富的一类,三个不同寡营养海域的细胞丰度平均值为1.9-3.6×104 cells ml-1,而聚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的细胞丰度平均值比原绿球藻小1-2个数量级。超微型浮游植物的总细胞丰度平均值在孟加拉湾和南海相似(4.7×104 cells ml-1),其比西太平洋的总细胞丰度平均值(2.5×104 cells ml-1)高2-3倍。在三个不同海域,聚球藻和原绿球藻贡献了超微型浮游植物总碳(C)生物量很大一部分比例,约为70-83%,这说明聚球藻和原绿球藻作为初级生产者的生态重要性。普遍认为原绿球藻主要分布在寡营养的外海海域,但是我们发现原绿球藻在南海的近岸附近也出现异常的细胞丰度高值,这可能与黑潮的入侵有关。聚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细胞丰度主要分布在受冲淡水影响的近岸区域。水温和冷涡也是控制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尽管聚球藻、原绿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的细胞丰度与营养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它们的细胞丰度最大值分布深度与营养盐跃层紧密相关,这说明营养盐可能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生物地理分布具有双面作用。未来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和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比如海洋酸化和营养盐供给,但相关研究却很少。因此,我们在寡营养的东印度洋,通过两个不同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400和1000 ppm)和磷(P)浓度(0.05和1.50 μM)培养了以超微型浮游植物为主导的表层海水,用于调查pCO2升高和P加富对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和光合属性动态变化的交互作用。高pCO2和P水平交互作用,使聚球藻、原绿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的细胞丰度分别增加了 33%、18%和21%,其中高P水平的促进作用较大。相反,仅pCO2水平的升高使它们的细胞丰度分别下降了 9%、32%和46%。对于与高pCO2和P水平结合相关的光生理响应,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q’/Fm’),电子传递效率(ETRRCⅡ)和电荷分离效率(JVPSⅡ),作为初级生产力的指标)显着增加,但是非光化学淬灭(NPQNSV)较少。单独升高pCO2会显着地促进NPQNSV过程,最终导致光利用效率(比如Fv/F,Fq’/Fm’和ETRRCⅡ)和初级生产力(JVPSⅡ)的减少。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与JVPSⅡ存在明显的耦合,说明寡营养东印度洋未来初级生产的变化可能由超微型浮游植物控制。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寡营养生态系统中,P有效性在调节生长和代谢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会掩盖或超过海洋酸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本文首次提供了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寡营养海域分粒级(即0.2-2 μm;2-20 μm;>20μm)生物硅(bSi)和生产速率的相关研究数据。在寡营养的东印度洋,超微型和微型浮游植物bSi水柱积分(150 m)存量分别占总bSi储量的49%和39%;它们对总bSi产量的贡献分别为43%和38%,这些结果说明微小浮游植物对海洋bSi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贡献。因此,海洋bSi储量的变化似乎受到微小浮游植物动态的驱动。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海洋中的bSi碎屑也极有可能是由超微型和微型硅质有机体(比如小盘藻和聚球藻)维持的,而不是由较大硅藻或者其他微型硅质浮游植物的细胞破碎物维持的。值得注意的是,与完整的聚球藻细胞相比,裂解的聚球藻细胞会产生的致密胞外聚合物,富含硅(Si)元素。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影响分粒级bSi存量变化的因素可能是生物过程,而不是物理过程。超微型真核藻类与<2 μm的bSi存量的显着相关性进一步证明了其他微小浮游植物Si累积作用的可能性。在寡营养的西太平洋,根据分粒级bSi的分析结果,我们同样发现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总bSi储量有可测量和显着的贡献。超微型浮游植物的深度加权平均bSi存量平均占总bSi储量的65%,说明西太平洋的bSi储量变化受到超微型浮游植物的驱动。尽管较大的硅藻对>20 μm的bSi存量有一定的贡献,但是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总bSi储量的显着贡献主要与超微型蓝藻有关。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活聚球藻对超微型浮游植物分粒级bSi存量和总bSi储量的贡献分别平均仅为9%和6%。因此,我们认为单细胞聚球藻对超微型浮游植物分粒级bSi存量和总bSi储量的较小贡献可能是受到了碎屑bSi或者其他硅质有机体(比如Minidiscus comicus)的影响。此外,水温可能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bSi存量变化有潜在的影响。总之,这些结果为环境和生物因素影响海洋bSi储量变化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单细胞聚球藻作为一种较小的单细胞海洋超微型蓝藻,主要存在于营养盐浓度极低的寡营养海域,其细胞内可以积累大量的Si,因此聚球藻被认为对海洋Si循环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很少有测量单个聚球藻细胞中Si积累的相关研究。为了确定聚球藻细胞内Si含量在寡营养海域中的大小和变化,我们分析了收集自未被充分研究的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1348个离散型聚球藻细胞。在寡营养的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中,聚球藻细胞内的Si配额差异很大,从0到4651 amol Si cell-1的不同变化,其中从东印度洋收集的细胞内Si配额在0-2927 amol Si cell-1之间。虽然聚球藻细胞内Si含量的变化很大,但来自西太平洋的细胞内Si含量比来自东印度洋的细胞内Si含量平均多2.5倍。单细胞聚球藻对总bSi储量和超微型浮游植物分粒级bSi储量的贡献分别为<1-8%和1-11%,这说明海洋单细胞聚球藻对bSi存量的贡献虽小,但持续存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低贡献在数量上与硅藻相当,特别是在硅藻细胞丰度较低的寡营养环流中。此外,在这些寡营养的生态系统中,未观察到环境硅酸浓度对聚球藻细胞内Si配额的显着影响。同样,在实验室内的培养研究发现,硅酸也不是单细胞聚球藻生长和代谢的关键控制因素。但是,海洋环境中溶解的无机氮和磷显着影响了聚球菌细胞内对的Si/S比率。因此我们认为,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Si配额的变化可能是由环境变量通过一些未知的独立或依赖的生理过程间接驱动的。最后,我们结合前面的现场研究数据,初步估算了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和单细胞聚球藻在区域和全球尺度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我们的估算结果显示,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全球海洋bSi储量约为1.55-3.85 Tmol Si(C生物量约为0.53-1.32 Pg C),与硅藻的全球海洋bSi储量相似;它们的全球海洋bSi产量约为78-194 Tmol Si yr-1,大概占全球海洋总bSi产量的32-80%左右;它们的bSi输出通量大约为220 μmol Si m-2 d-1,约占全球每年海洋Si输出通量的55%左右。因此,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区域和全球尺度的海洋Si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对全球海洋Si/C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海洋单细胞聚球藻bSi的储量为0.2 Tmol Si,约占超微型浮游植物全球海洋bSi储量的5-13%左右,大概占全球海洋硅藻bSi储量的5-7%左右;它们的全球海洋bSi产量为15 Tmol Si yr-1,大约占全球海洋总bSi产量的5-8%左右;它们的Si输出通量为0.5-3μmol Si m-2 d-1,占全球每年海洋Si输出通量的0.13-0.75%。因此,单细胞聚球藻对区域性和全球性Si储量/产量和输出的贡献虽然不大,但不可忽视,它们可能对海洋Si/C循环在地理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龙玲[5](2021)在《过渡金属基纳米电催化剂的设计及其电催化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渡金属基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作为电催化剂在电催化传感检测以及金属-空气电池等领域备受青睐。当代社会密切关注人体健康监测问题和绿色清洁可持续能源的存储和转换装置的开发。糖尿病和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疾病,它们的典型诊断标志物分别为葡萄糖和过氧化氢(H2O2)小分子。构建高效专一和稳定的葡萄糖和H2O2传感检测平台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法。此外,开发高效率和良好耐久性的可再生锌-空气电池对于缓解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至关重要。电极材料是小分子传感平台和锌-空电池的核心组件。通过合理结合形貌组分工程(包括设计空心结构、多孔结构工程和自支撑电极)、掺杂工程、缺陷工程、界面工程、协同效应以及增强导电性等策略设计高活性的电催化剂作为电极材料,可以满足以上两个关于健康和能源方面的需求。本论文主要利用形貌和组成设计、掺杂工程、协同效应策略以及导电性增强策略来开发高性能稳健的电催化剂,用于电化学非酶检测葡萄糖和H2O2、电催化氧还原反应和氧析出反应(ORR/OER)以及锌-空气电池。期望有潜力缓解当今社会在医疗诊断和能源方面的困境。论文主要包括四项研究内容,如下:1.过渡金属氧化物与多孔空心结构的结合为设计具有出色性能的传感材料开辟了新途径。通过简单的溶剂热和热处理过程开发了一种CuO/NiOx/y纳米复合材料的双功能催化剂用于电催化氧化葡萄糖和还原H2O2。调节NiCl2的含量可以轻松地控制结构以获得核-壳、蛋黄-壳和空心结构。电化学结果表明,在检测限、灵敏度和选择性方面,多孔空心结构(CuO/NiO30/90)对碱性溶液中的葡萄糖氧化呈现最佳的电催化活性。同时,在中性介质中,CuO/NiO30/90对H2O2还原也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所制造的CuO/NiO30/90传感器可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2.我们开发了一种有效的MOF模板策略,在炭布(CC)上合成具有层次结构的叶状CuCo氧化物三维阵列(CC/CuCo-oxide)。这些不同维度的次级单元被均匀地组装成独特的分级中空多孔结构,从而导致反应活性比表面积增加和催化位点暴露。此外,活性纳米材料与导电CC衬底的成功集成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结果表明,作为葡萄糖检测的电催化剂,CC/CuCo oxide-0.12电极表现出41.02 AM-1 cm-2的超高灵敏度、26 nM的超低检出限并已成功应用于测定加标人血清中的葡萄糖水平。3.采用双氰胺辅助热解的方法,在CC上合成了由叶状碳片阵列和相互连接的碳纳米管(CNTs)组成的自支撑分级Co包埋的N掺杂碳结构。CC/Co@C-CNTs-800-0.10电催化剂具有层次化的三维结构、4.71 cm2的大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快速的电子转移、丰富的Co/Co-Nx活性位点以及Co/Co-Nx物种与CNTs之间的协同作用。得益于这些独特的优势,其表现出优异的H2O2传感性能。该自支撑电极可用于原位检测MDA-MB-231细胞和HeLa细胞内释放的H2O2水平。4.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和原位热解制备了 Co0.7Fe0.3合金纳米颗粒(NPs)限域在蛋黄壳状N掺杂碳多串珠纤维的双功能电催化剂。独特的分级结构具有丰富的微孔、高的BET表面积(743.8 m2 g-1)、良好的导电性以及均匀分散的Co0.7Fe0.3/Co(Fe)-Nx耦合位点。实验优化的Co0.7Fe0.3@NC2:1-800表现出卓越的OER性能以及良好的ORR性能。Co0.7Fe0.3@NC2:1-800为空气阴极组装的锌-空气电池可提供更高的开路电压、更大的功率密度以及出色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刘云[6](2020)在《多组学联合分析解析柑橘有色体质体小球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柑橘是最重要的园艺植物之一,其果实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柑橘中丰富多样的类胡萝卜素是其主要特征。过去,柑橘类胡萝卜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谢通路的解析和调控机理上,对类胡萝卜素的检测分析水平依然停留在色谱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对其深入研究的需求。同时,有色体是一类大量积累类胡萝卜素的非光合作用质体,但是对于有色体中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超微结构质体小球的特征以及作用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本研究以甜橙、橘和柚等为主要实验材料,通过植物化学、系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主要柑橘品种中类胡萝卜素的代谢特征,从蛋白组、脂质组以及转录组水平揭示了有色体质体小球的主要特征和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机理,从代谢库的角度为柑橘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主要结果如下:1.多萜代谢组学方法的建立与应用利用植物化学方法,建立了适合高分辨质谱分析的柑橘类胡萝卜素提取、分离、波谱解析和统计分析的技术路线,解析了多萜的断键规律并建立多萜代谢组学方法。对主要柑橘品种中的多萜进行质谱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多萜物质在高分辨质谱中的断键规律,运用该方法共检测到一百余种类胡萝卜素(包含类胡萝卜素酯)和23种三萜类衍生物(柠檬苦素类化合物),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纽荷尔甜橙、高班柚和温州蜜柑的特征性类胡萝卜素。其中,甜橙类胡萝卜素表现出杂交后代的特征,类胡萝卜素种类多于橘和柚,且含量分布相对均匀,具有杂交后代的超亲优势特征。2.有色体中质体小球的分离纯化为了深入分析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超微结构质体小球,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甜橙质体小球分离纯化流程。对初步分离的有色体进行液氮速冻,然后超低温处理1.5h,通过超声破碎之后释放质体小球,将得到的质体小球的粗提液置于离心管底部,依次覆上15%、12.5%、10%和5%的Nycodenz梯度液,30000g相对离心力,4℃条件下超速离心得到浮于离心管顶部的质体小球富集液。对离心之后的缓冲液,进行分层取样,通过Western Blotting(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发现最上层为有色体质体小球,有色体膜结构和基质也同时被分离,主要集中在离心管中部和底部。3.柑橘质体小球特征分析及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质体小球的分离纯化为后续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将得到的有色体各个组分进行系统生物学分析(蛋白组、脂质组和转录组),首次定义了柑橘中质体小球的44个核心蛋白和脂质组分(主要为三酰甘油TAG,triacylglycerol),结合转录组分析,揭示了质体小球在果实发育时期主要功能是参与物质的合成与代谢。在比较蛋白组分析中发现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酶主要集中在有色体膜结构中,部分在有色体基质中。脂质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质体小球中的主要脂类物质可能来源于有色体膜结构。根据蛋白组和脂质组结果我们推测质体小球在有色体中可能主要在膜结构上形成。核心蛋白中的ELTs(Esterases/lipases/thioesterase)蛋白家族可能参与质体小球类胡萝卜素积累,其中Cs ELT1在蛋白和转录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四个成员,亚细胞定位验证结果显示Cs ELT1/2/3与质体小球标志蛋白共定位。在柑橘愈伤中超表达Cs ELT1进行功能分析,发现愈伤中脂类物质和类胡萝卜素增加;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蛋白是否具有催化类胡萝卜素酯的功能,通过酵母和类胡萝卜素工程菌实验结果显示,其并不能催化类胡萝卜素酯的形成。Cs ELT1可能通过参与脂类物质的合成而促进类胡萝卜素积累。基于以上结果,我们首次提出了有色体中质体小球的模型。在有色体内部质体小球的形成与膜结构息息相关。质体小球自身并不形成类胡萝卜素和中性脂质,其主要代谢物都来源于有色体膜结构,质体小球在有色体内部与膜结构相连,然后将膜上形成的类胡萝卜素和部分与类胡萝卜素相互作用的脂类物质储藏在质体小球中,在特定条件下质体小球从膜结构上分泌出来,既避免了在膜结构上积累过量的类胡萝卜素而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同时也促进类胡萝卜素高效合成和储藏。其中,质体小球核心蛋白在行使以上功能中扮演特殊的角色。例如,ELTs蛋白家族通过促进脂类物质的合成来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储藏能力;FBNs蛋白家族可能参与质体小球的形成以及类胡萝卜素和脂类物质的转运等。

荆莹莹[7](2020)在《小分子荧光探针在超分辨成像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细胞膜作为细胞与外界的屏障,在维持细胞的稳定、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等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细胞膜结构和膜组成分子的异常化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解析细胞膜表面分子的分布及组装机理对于理解其生理功能及病理过程至关重要。为了在亚细胞结构内实现对生物分子分布的认知,直接观测是最有效便捷的方法。然而,这些分子的尺寸大多数在衍射极限以下,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满足要求。近年来发展的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在研究细胞膜分布、解析生物结构、揭示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直接随机光学重构显微镜(direct 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dSTORM)由于较高的分辨率和便捷的操作而得到广泛应用。dSTORM技术基于单个荧光分子的定位,需要成千上万张原始图片来重构一张超分辨图像,因此,超分辨图像的质量与获得的定位点密度和定位精度密切相关。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超分辨图像,需要探针的精确定位和高密度识别。理想的探针应该是小尺寸、单价态、高特异性以及对靶标较小的干扰。传统的探针,例如抗体,尺寸相对较大且为多价态,在识别目标分子时存在潜在的空间位阻与交联。近期出现的一些小分子探针为单分子标记开拓了一个新思路。我们利用dSTORM技术,结合小分子探针标记,对细胞膜上多种糖分子及膜蛋白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糖分子结构复杂且多样化,在标记时通常以凝集素作为探针,然而凝集素为多价态,在标记糖分子时容易引起交联。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选用适配体探针标记糖分子。以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为例,GalNAc是细胞膜上一种重要的O连接糖,传统识别GalNAc探针为大豆凝集素(SBA),我们用一种特异性的适配体识别GalNAc,结合dSTORM技术,对GalNAc在细胞膜上的分布进行超分辨成像,并分别检测了适配体探针和凝集素的标记效率和识别特异性。结果表明,GalNAc在细胞膜上形成异质团簇,而且用适配体标记时形成的团簇比凝集素标记时具有更多的定位点,表明适配体在糖簇内具有更强的分子识别能力。此外,通过糖苷酶去除GalNAc,证明适配体比凝集素具有更好的特异性。这一工作表明适配体是标记膜糖分子的高效探针,可以提供更准确、更详细的糖分子的空间定位信息。2.Globo H是细胞膜上一种与癌症相关的糖分子,在多种癌症中过表达。目前为止,globo H在分子水平上的准确定位和详细分布形态仍不清楚。Globo H的抗体为一种IgM,不仅尺寸较大,而且较难获得。因此,我们利用适配体探针识别细胞膜上的globo H,并结合超分辨显微镜研究了 globo H的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发现globo H在癌细胞膜上形成大小不一的团簇,并且globo H的高表达和成簇分布是癌细胞上特有的,表明globo H可以作为潜在的癌症诊断标志物。另外,双色dSTORM成像显示globo H与另外两种癌症相关的糖分子唾液酸(sia)和N-乙酰葡萄糖胺(GlcNAc)存在共定位关系,我们推测这些与癌症相关的糖分子可能在某些癌症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这一工作对以后研究细胞膜糖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3.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是一种重要的I型跨膜蛋白,在细胞功能和肿瘤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EpCAM在细胞膜上的详细形态、分子化学计量学和组装机制的问题尚未阐明。我们利用一种小分子肽来识别EpCAM,并结合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了 EpCAM在细胞膜上的组装机理。与抗体标记相比较,肽标记的方法显示了高的标记效率和定位密度;同时我们发现EpCAM在细胞膜上组装成含有不同个数蛋白分子的团簇;双色dSTORM成像显示了 EpCAM在一定程度上与四跨膜蛋白CD9共定位,CD9基因沉默能明显削弱EpCAM的聚集程度,表明EpCAM可能定位在细胞膜上的四跨膜蛋白富集微结构域(TEM);与此同时,通过细胞松弛素D和糖苷酶NAG处理证明细胞骨架和糖基化也是EpCAM成簇的关键因素。这一体系为以后膜蛋白纳米结构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4.核仁素(NCL)在细胞膜上作为一种受体蛋白,不仅在细胞膜上表达,而且广泛分布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尽管NCL被发现具有多种生物功能,但是其在细胞各个组分中的分布形态尚未获得。此外,胞质内和核内的蛋白在用抗体标记时通常需要透化,透化这一过程对细胞膜和核膜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对蛋白的原位观察。因此,我们用一种特异性适配体AS1411标记NCL,利用dSTORM技术揭示了 NCL在核仁、核质和细胞质中的不同分布模式,并对NCL在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不同细胞组分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S1411可以渗透进细胞内识别胞质中和核内的蛋白,无需进行透化,并且定位点密度高于抗体;通过分析发现,NCL在核仁中定位密度最高,在细胞质中以簇形态分布;与正常细胞相比,NCL在癌细胞膜表面和胞质中表达上调并且形成更大的簇,暗示这种表达和分布的变化可能与细胞癌变过程密切相关。5.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细胞膜上一种重要的癌症标志物,不仅参与多种细胞活动,而且具有羧肽酶和叶酸水解酶的性质。因此,基于PSMA独特的酶性质发展出许多抑制剂。我们利用抑制剂具有高特异性的识别特点,发展了一种基于抑制剂的超分辨探针,用于PSMA的超分辨成像。小分子抑制剂探针显示出比抗体更高的标记密度和簇识别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PSMA在细胞膜上以簇的形式分布;双色dSTORM成像显示出PSMA与叶酸受体的显着共定位,暗示了这两种蛋白可能在叶酸转运中起协同作用。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PSMA的生物学功能。更重要的是,基于小分子抑制剂开发的荧光探针扩展了超分辨成像探针的领域。

孙亚赛[8](2020)在《淫羊藿中淫羊藿次苷Ⅱ的抗宫颈癌活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淫羊藿是国家卫计委规定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原料之一,我国传统上一直作为中药材或功能食品的原料来预防疾病。宫颈癌在女性相关的癌症的致死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利用安全、低毒的天然提取物作为膳食补充剂来预防或治疗癌症的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也是研究热点之一。本学位论文首先考察了淫羊藿次苷Ⅱ在Hela细胞和肿瘤小鼠中抗宫颈癌的效果;其次利用mi RNA组学-转录组-蛋白质组从整体水平研究了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机制;最后验证并明确了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宫颈癌增殖和迁移的机制。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淫羊藿开发成特殊医学用途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理论的支持。淫羊藿水提取物和淫羊藿次苷Ⅱ的抗宫颈癌作用。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得出大孔树脂提取富含淫羊藿次苷Ⅱ的淫羊藿水提取物工艺为用7.45 g/L淫羊藿水提取物以3 BV/h的流速通过大孔树脂,在大孔树脂吸附完全后用3 BV、60%的乙醇进行洗脱。该条件下洗脱效率最佳为89.38%,提取物中淫羊藿次苷Ⅱ的含量达到5.08%。将富含淫羊藿次苷Ⅱ的水提取物按照25mg/kg/2 Day的剂量给荷瘤模型小鼠灌胃后,肿瘤体积明显变小;其次利用淫羊藿次苷Ⅱ结构相似的4种单体(淫羊藿素、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和淫羊藿次苷Ⅱ)对Hela细胞进行MTT实验,发现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最后在荷瘤小鼠体内验证发现淫羊藿次苷Ⅱ单体对宫颈癌的抑制作用明显。综上所述,淫羊藿中的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具有显着的抗癌作用。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mi RNA整体水平的影响。利用30μM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后,共有63个mi RNA发生变化,其中有5个mi RNA显着上调,58个mi RNA显着下调。针对变化最显着的hsa-mi R-4508、hsa-mi R-320a-5p、hsa-mi R-17-3p、hsa-mi R-182-5p和hsa-mi R-345-5p进行GO和KEGG分析,mi RNA的靶标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抗原受体(Toll-like receptor和NOD-like receptor)和相关的下游信号通路(MAPK和NF-κB)。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m RNA整体水平的影响。利用30μM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后,共有1502个基因发生变化(680个基因明显上调,822个基因明显下调)。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内质网蛋白加工、细胞增殖、细胞凋亡、MAPK和Foxo等信号通路中。与mi RNA组学中的结果对比发现,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MAPK在两组学中均受到影响,并用定量PCR的方法对mi RNA-m RNA两种组学筛选出的基因进行验证,与表达谱的结果一致。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蛋白质整体水平的影响。利用30μM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后,有2998个蛋白变化明显,其中1591个蛋白显着上调,1407个蛋白显着下调。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富集在细胞核、线粒体、NF-κB、Wnt、P53、TNF、MAPK、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粘连、细胞自噬、AMPK等信号通路中。综合mi RNA-m RNA-protein组学结果,淫羊藿次苷Ⅱ处理主要调控宫颈癌Hela细胞如下通路:a)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SEL1L、HSPA5和HYOU1;b)细胞周期:G1/S时期的蛋白;c)细胞凋亡:内源和外源引起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d)模式受体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MAPK的JNK、ERK和P38 MAPK和NF-κB的IKKα/β-P50/P65。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其机理。淫羊藿次苷Ⅱ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一方面,Hela细胞被淫羊藿次苷Ⅱ通过AKT/Cyclin E/CDK2阻滞在G0/G1期;另一方面,从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显色结果显示,淫羊藿苷Ⅱ对细胞死亡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作用,并且活化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9/Caspase 3通路的程度明显强于死亡受体Caspase 8/Caspase 3通路。最终在移植瘤中以进一步验证所得到的结论。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宫颈癌细胞迁移及其机制。首先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证明了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后显着抑制了宫颈癌中MMP2/9的表达。其次细胞迁移实验进一步表明淫羊藿次苷Ⅱ能够明显降低Hela细胞跨膜的能力和伤口愈合率。最后通过筛查转录表达MMP2/9的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发现JNK与MMP2/9的表达趋势相同,并用JNK的激活剂PolyphyllinⅠ和Anisomycin讨论得出淫羊藿次苷Ⅱ能够通过JNK-MMP2/9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的迁移。

李华明[9](2020)在《灵芝酸A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及其机理》文中认为灵芝作为国家药食同源的重要资源,且属于“十大皖药”之一,因其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而被用作健康促进剂。本论文以灵芝为材料,探究灵芝酸A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机理以及灵芝酸A对小鼠抗肿瘤作用。最后,利用转录组学技术,从m RNA水平明确灵芝酸A作用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调控。研究结果明确了灵芝酸A的抗癌机制,为把灵芝开发为特殊医学食品建立了基础。灵芝酸A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机理。以标准的灵芝酸A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灵芝酸A能显着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24h的IC50为39.8μM。灵芝酸A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诱导细胞凋亡。经过灵芝酸A处理后,可知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改变,cdk1、chk2、cdc2和Cyclin B的表达量降低,cdc25、p53和p21的表达量上升。同时灵芝酸A调控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等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引起Hela细胞的凋亡,灵芝酸A处理后上述通路中的Bax、Bak、Bim、Caspase-9、Caspase-3、TNF-R1、Caspase-8、p21、PUMA、cytc、p-Akt、PARP、Apaf-1、p38 MAPK基因的表达显着上升,Akt、Bcl-2和Bcl-xl的表达下降。故可知灵芝酸A通过调控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线粒体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现象。灵芝酸A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m RNA整体水平的影响。通过先前MTT实验的IC50值,用浓度为40μM的灵芝酸A处理Hela细胞,可知转录组学明确了其m RNA水平差异表达谱。灵芝酸A处理24h后,Hela细胞表达量上调的基因有4511个,下调基因有3875个。经灵芝酸A作用后的差异基因,其主要富集在p38-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

王丽丽[10](2019)在《基于贴壁细胞结构的力学建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细胞是有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等都与细胞的力学特性有关。细胞结构对力学刺激的响应规律是细胞发挥其生理功能的主要方面,是细胞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的生物力学特性在调控细胞生理、病理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细胞分裂、铺展、增值等都与细胞的生物力学特性紧密相关。本文基于构成细胞的主要结构,采用理论计算分析与仿真建模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了细胞主要结构在细胞外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细胞结构主要是由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细胞骨架(cytoskeleton,CSK)和细胞核骨架(nucleoskeleton,NSK)五大部分组成,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张拉整体结构法研究了细胞不同铺展程度对CSK整体刚度的影响。根据细胞的铺展程度不同,应用理论计算法给出了不同铺展程度下CSK模型(张拉整体结构模型)的顶点坐标及其质心位置;按照理论计算值构建了6种不同铺展程度下包含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s,IFs)和不含IFs的两类张拉整体结构模型。应用这两类张拉整体结构模型分别模拟了细胞不同铺展程度下CSK对基底的反作用力。结果表明CSK的整体刚度与CSK的铺展程度有关,铺展程度越大,对基底的反作用力就越大。与不含IFs的张拉整体结构模型相比,发现在大变形情况下含IFs的张拉整体结构模型对基底的反作用力显着增加,这就表明IFs在大变形下能够显着提高CSK的整体刚度。该研究为全面、科学认识细胞不同铺展程度下,对CSK整体刚度的影响以及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2)应用理论计算法研究了细胞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的细胞膜张力的变化规律。应用不同形状的囊泡模型来分别表示悬浮细胞和贴壁细胞。假设未变形的囊泡模型是球状,用于描述悬浮细胞;变形后的囊泡模型是接触面积为圆的类椭球缺状、类球缺状和球缺状,用于表示贴壁细胞。根据所建的数值模型,建立了变形后的囊泡模型在径向和垂向的平衡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应用半逆解法和高斯拟合法分别求出细胞膜张力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对细胞膜张力有一定的影响,当考虑重力对细胞的影响时,细胞膜张力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细胞高度的函数。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囊泡模型在重力作用下的铺展提供了新思路。(3)定量研究了Hela细胞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下的不同作用位点的表面弹性模量。应用AFM观测并记录了细胞的微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相应的几何尺寸,测量了每个细胞4个作用位点的力-位移曲线。通过应用Sneddon模型拟合得到Hela细胞在不同作用位点处的表面弹性模量。实验结果表明细胞的表面弹性模量有明显的位置差异性,细胞边缘受基底效应的影响较大。该研究为探索单细胞的表面弹性模量以及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4)基于AFM实验数据所建的单细胞有限元模型,定量研究了细胞主要组成结构对细胞整体刚度的影响。单细胞有限元模型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CSK组成的。有限元模拟时,根据AFM实验选择了2个作用点,即细胞中心(作用点1)和最靠近基底的作用点(作用点4)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在模型合理性验证后,选择细胞中心位置(作用点1)测量单细胞模型在受压时的整体刚度以及在小变形条件下IFs对细胞整体刚度的影响。应用参数分析法确定了影响细胞整体刚度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在小变形条件下,IFs对细胞的整体刚度几乎无影响,但当CSK中包含IFs时,IFs能够将作用在细胞膜上的外力从细胞膜直接传递到细胞核。参数分析表明CSK和连续体(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材料属性都能影响细胞整体刚度,但CSK是影响细胞整体刚度的主要因素。该研究为测定单细胞的力学特性提供了新思路,进而促进了单细胞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5)计算了可折叠微板上的细胞牵引力(Cell traction forces,CTFs)。通过假设贴壁细胞呈球缺状,且细胞内微丝、微丝张力呈均匀分布。计算时,将可折叠微板简化成纯弯曲梁,根据折叠角和弯矩的关系表达式给出CTFs与折叠角的关系表达式。将本文所得的CTFs与折叠角关系式与微柱力传感器阵列技术测定的关系式对比来验证公式合理性。该研究为测量三维(three dimension,3D)的CTFs提供了新方法。(6)基于张拉整体结构法建立了cell origami的有限元模型,定性分析了CSK和NSK对微板折叠角的影响。本文共建立了四类张拉整体结构模型(12-节点的CSK、24-节点的CSK以及12-节点的CSK-NSK和24-节点的CSK-NSK)来模拟cell origami,研究了不同复杂程度的CSK和NSK对微板折叠角的影响。在cell origami的有限元模型中,假设可折叠微板是含有柔性铰链的线弹性体,并用表示黏着斑的弹簧单元将微板与张拉整体结构模型相连接。模拟结果表明张拉整体结构模型的复杂性可降低细胞整体刚度,进而导致微板折叠角减小;而模型中增加NSK能提高细胞整体刚度,进而引起微板折叠角增加。该研究不仅能直观地模拟cell origami,而且能为生物技术的应用及细胞3D结构的分析和基于细胞的医疗微设备的组装提供新思路。

二、Dynamic distribution of TTK in HeLa cells: insights from an ultrastructural stud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ynamic distribution of TTK in HeLa cells: insights from an ultrastructural study(论文提纲范文)

(1)LncRNA SNHG8对缺氧-复氧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1章 LncRNA SNHG8 调控缺氧-复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1.研究背景
    2.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设备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低氧-缺血-再复氧条件的建立
        2.2.3 细胞转染
        2.2.4 细胞活性检测
        2.2.5 Ed U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增殖情况
        2.2.6 细胞蛋白的提取
        2.2.7 细胞蛋白浓度的检测以及定量
        2.2.8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2.2.9 细胞RNA的提取
        2.2.10 RT-PCR检测
        2.2.11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反应检测m RNA的表达
        2.2.12 双荧光报告基因检测
        2.2.13 乳酸脱氢酶释放(LDH)分析
        2.2.1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2.2.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6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LncRNA的筛选
        3.2 Lnc SNHG8 siRNA作用可以增强缺氧-缺血-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活性
        3.3 LncSNHG8si RNA作用可以减少缺氧-缺血-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
        3.4 SNHG8 可以调控miR-335 的表达
        3.5 下调miR-335 的表达可以抑制缺氧-缺血-复氧诱导的细胞活力的变化
        3.6 Lnc SNHG8SNHG8 通过调节miR-335 在缺氧-缺血-复氧诱导心肌损伤中发挥作用
        3.7 Mi R-335 可以负调控心肌细胞RASA1 的表达
        3.8 LncSNHG8 可通过调控miR-335和RASA1 对缺氧-缺血-复氧心肌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4.讨论
第2章 鉴定和验证AURKB通过WNT信号通路调控VSMC表型转变
    1.研究背景
    2.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设备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差异基因分析
        2.2.3 GO功能富集分析
        2.2.4 蛋白网络互作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 networks)
        2.2.5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2.2.6 细胞培养
        2.2.7 细胞转染
        2.2.8 细胞蛋白的提取
        2.2.9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2.2.10 细胞侵袭实验分析
        2.2.11 细胞划痕实验分析
        2.2.12 流式实验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
        2.2.13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算法和总结
        3.2 差异基因分析结果
        3.3 PPI网络构建结果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及预测分析
        3.4 AURKB基因过表达后对VSMC细胞迁移、划痕自愈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3.5 AURKB基因过表达后对VSMC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影响
        3.6 验证AURKB基因确实是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4.讨论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非编码 RNA-miRNA-mRNA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长轴上的深入研究:机理和治疗
    References

(2)新型功能化荧光探针设计及在汞胁迫下生物活性物种的成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汞污染与人类健康
    1.2 环境成像分析技术
    1.3 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应用
        1.3.1 荧光探针简介
        1.3.2 荧光探针的设计机理
        1.3.3 荧光探针的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2章 三通道荧光探针用于汞中毒模型中超氧阴离子和汞离子的联动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2 仪器
        2.2.3 探针HCy-Se H的合成
        2.2.4 光谱实验分析
        2.2.5 细胞培养
        2.2.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分析
        2.2.7 流式细胞术分析
        2.2.8 透射电镜分析
        2.2.9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2.2.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2.2.11 活体实验
        2.2.12 病理学实验
        2.2.13 细胞模型的建立
        2.2.14 小鼠模型的建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HCy-Se H的设计策略
        2.3.2 探针HCy-Se H对 O_2~(·-)和Hg~(2+)的光谱分析
        2.3.3 探针HCy-Se H对 O_2~(·-)和Hg~(2+)的选择性分析
        2.3.4 探针的光稳定性分析
        2.3.5 探针的细胞兼容性分析
        2.3.6 探针HCy-Se H用于细胞中O_2~(·-)和Hg~(2+)的成像分析
        2.3.7 探针用于小鼠模型中O_2~(·-)和Hg~(2+)的可视化检测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巯基的近红外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对比性研究急性/长期汞中毒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
        3.2.3 探针HCy-SH的化学合成
        3.2.4 探针HCy-SH的光谱测试
        3.2.5 细胞培养与成像分析
        3.2.6 流式细胞仪实验
        3.2.7 汞离子含量的测定
        3.2.8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3.2.9 组织学实验
        3.2.10 Western Blot分析
        3.2.11 汞中毒小鼠模型的构建
        3.2.12 活体荧光成像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HCy-SH的设计与合成
        3.3.2 探针HCy-SH的光谱测试
        3.3.3 探针HCy-SH的选择性测试
        3.3.4 pH对探针的影响
        3.3.5 探针的稳定性分析
        3.3.6 探针HCy-SH的细胞毒性测试
        3.3.7 探针HCy-SH的细胞成像分析
        3.3.8 探针HCy-SH用于急性汞中毒小鼠模型中的成像分析
        3.3.9 探针HCy-SH用于长期汞中毒小鼠模型中的成像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汞离子胁迫下多硫化谷胱甘肽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4.2.2 仪器
        4.2.3 探针的合成
        4.2.4 光谱分析
        4.2.5 细胞培养
        4.2.6 荧光成像分析
        4.2.7 细胞兼容性测试
        4.2.8 细胞损伤分析
        4.2.9 H&E染色分析
        4.2.10 小鼠模型的构建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探针TP-Dise的设计与合成
        4.3.2 探针TP-Dise的吸收光谱分析
        4.3.3 探针TP-Dise的荧光光谱分析
        4.3.4 探针TP-Dise对 GSSH的选择性分析
        4.3.5 探针TP-Dise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4.3.6 探针TP-Dise的细胞毒性分析
        4.3.7 探针TP-Dise用于细胞内GSSH的分析
        4.3.8 探针TP-Dise用于评估GSSH的生物保护作用
        4.3.9 双光子显微镜用于细胞内GSSH的成像分析
        4.3.10 探针TP-Dise用于深层脑组织中的GSSH检测
    4.4 小结
第5章 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成像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5.2.2 仪器
        5.2.3 探针TP-SS的合成
        5.2.4 探针TP-SS的光谱测试
        5.2.5 细胞培养
        5.2.6 共聚焦荧光成像分析
        5.2.7 流式细胞术分析
        5.2.8 探针TP-SS的细胞毒性分析
        5.2.9 病理学分析
        5.2.10 细胞损伤分析
        5.2.11 Western Blot分析
        5.2.12 衰老小鼠模型的构建
        5.2.13 汞中毒小鼠模型的建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探针TP-SS的设计策略
        5.3.2 探针TP-SS对 Gpx的光谱测试
        5.3.3 探针TP-SS对 Gpx的反应动力学测试
        5.3.4 探针TP-SS对 Gpx的选择性分析
        5.3.5 探针TP-SS的细胞兼容性分析
        5.3.6 体外研究Gpx/GSH氧化还原系统的催化循环机制
        5.3.7 Gpx的抑制实验
        5.3.8 探针TP-SS用于老龄化模型中Gpx/GSH氧化还原循环的研究
        5.3.9 探针TP-SS用于汞中毒模型中Gpx的研究
        5.3.10 双光子显微镜用于Gpx的检测
    5.4 小结
第6章 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内源性生物信号分子超氧阴离子的成像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6.2.2 仪器
        6.2.3 探针的合成
        6.2.4 细胞模型的建立
        6.2.5 流式细胞术分析
        6.2.6 小鼠实验
        6.2.7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探针TP-Tfs的设计与合成
        6.3.2 探针TP-Tfs对 O_2~(·-)的光谱分析
        6.3.3 探针TP-Tfs的反应动力学测试
        6.3.4 探针TP-Tfs对 O_2~(·-)的选择性分析
        6.3.5 探针的细胞毒性分析
        6.3.6 探针TP-Tfs用于细胞内O_2~(·-)的成像分析
        6.3.7 探针TP-Tfs用于汞中毒细胞模型中O_2~(·-)的检测
        6.3.8 探针TP-Tfs用于化疗细胞模型中O_2~(·-)的成像分析
        6.3.9 探针TP-Tfs用于荷瘤鼠模型中O_2~(·-)的检测
    6.4 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活性氧在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生长发育和冷胁迫下信号传导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 绪论
    1.1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资源创制与抗寒研究进展
        1.1.1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的创制与推广
        1.1.2 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抗寒研究进展
    1.2 ROS的信号产生、传导机制及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2.1 ROS的产生途径
        1.2.2 ROS的动态信号传递机制
        1.2.2.1 ROS波传递机理
        1.2.2.2 维管束组织在ROS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1.2.3 ROS植物生长发育所必要的关键分子
        1.2.3.1 ROS调控植物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1.2.4 适量的ROS作为逆境响应信号分子
        1.2.4.1 ROS参与MAPK级联反应
        1.2.4.2 ROS与 MAPK信号途径及植物激素(ABA、BR等)存在广泛的互作关系
        1.2.5 过量的ROS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1.2.5.1 ROS的清除机制
        1.2.5.2 过量的ROS诱导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1.3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遗传背景及抗寒生理、生化和细胞学分析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处理
        2.1.2 指标测定方法
        2.1.2.1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2.1.2.2 组织化学检测方法
        2.1.3 细胞学分析方法
        2.1.3.1 O_2~-亚细胞定位
        2.1.3.2 电镜透射
        2.1.4 甘蓝型油菜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2.1.4.1 染色体制片
        2.1.4.2 GISH分析
        2.1.5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染色体组核型分析
        2.2.2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 GISH分析
        2.2.3 冷胁迫处理后,甘蓝型油菜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2.2.4 冷胁迫处理后,甘蓝型油菜H_2O_2和O_2~-定性分析
        2.2.5 冷胁迫处理后,甘蓝型油菜组织中ROS(O_2~-)的分布规律
        2.2.6 冷胁迫处理后,甘蓝型油菜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2.3 讨论
        2.3.1 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16VHNTS309 遗传背景分析
        2.3.2 冷胁迫引起的甘蓝型油菜生理、生化和形态特征差异性变化
        2.3.3 低温胁引起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超微结构差异性变化
        2.3.4 甘蓝型油菜受到冷胁迫应激后发生ROS“爆发”现象
        2.3.5 甘蓝型油菜不同组织细胞中ROS产生机制存在差异性
        2.3.6 甘蓝型油菜组织细胞中产生的ROS是一种动态信号分子
    2.4 小结
第三章 ROS参与调控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生长发育及冷胁迫信号响应传递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处理
        3.1.2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 再生体系建立
        3.1.2.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3.1.2.2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3.1.2.3 Ag~+对芽诱导的影响
        3.1.2.4 NAA对生根诱导的影响
        3.1.3 ROS(O_2~-)亚细胞和超微结构定位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浓度2,4 -D对强抗寒甘蓝型油菜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3.2.2 不同浓度2,4 -D和6- BA对强抗寒甘蓝型油菜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生根的影响
        3.2.4 ROS(O_2~-)在甘蓝型油菜愈伤组织中积累规律
        3.2.5 ROS(O_2~-)参与调控甘蓝型油菜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
        3.2.6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组织细胞中ROS(O_2~-)亚细胞定位
        3.2.7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组织细胞中ROS(O_2~-)信号超微结构定位
    3.3 讨论
        3.3.1 不同浓度生长激素对强抗寒甘蓝型油菜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
        3.3.2 ROS(O_2~-)积极参与调控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组织细胞分裂
        3.3.3 线粒体、叶绿体和质膜NADPH是甘蓝型油菜组织细胞ROS的主要来源机制
        3.3.4 维管束组织是ROS信号长距离运输的快速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ROS浓度阈值范围和ROS的动态平衡调节机制分析
    4.1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处理
        4.1.2.1 ROS阈值范围探究
        4.1.2.2 ROS致死浓度及半致死浓度验证试验
        4.1.3 指标测定
        4.1.4 UPB1 基因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
        4.1.5 BCIP/NBT显色原位杂交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外源H_2O_2对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4.2.2 外源H_2O_2对强抗寒甘蓝型油菜发芽长势的影响
        4.2.3 外源H_2O_2对甘蓝型油菜种子或幼苗内含H_2O_2和O_2~-的影响
        4.2.3.1 内含H_2O_2和O_2~-的定性分析
        4.2.3.1 内含H_2O_2和O_2~-的定性分析
        4.2.4 外源 H_2O_2对甘蓝型油菜种子或幼苗内源 SOD、POD和 CAT的影响
        4.2.5 ROS阈值验证试验
        4.2.6 强抗寒甘蓝型Bn UPB1 基因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4.2.7 甘蓝型油菜Bn UPB1与O_2~-信号关联分析
    4.3 讨论
        4.3.1 O_2~-和H_2O_2在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分布差异性
        4.3.2 Bn UPB1 在强抗寒甘蓝型油菜产生ROS动态平衡调节方面的作用
        4.3.3 适宜H_2O_2浓度促进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
        4.3.4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半致死H_2O_2浓度阈值分析
        4.3.5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致死 H_2O_2 浓度阈值分析
        4.3.6 不同浓度H_2O_2处理后,内含H_2O_2、O_2~-、SOD、POD和 CAT含量变化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外施DPI验证NADPH酶在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及冷胁迫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DPI抑制试验
        5.1.1.1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无菌苗DPI抑制试验
        5.1.1.2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叶和茎愈伤组织DPI抑制试验
        5.1.1.3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种子DPI抑制试验
    5.2 结果分析
        5.2.1 DPI处理强抗寒甘蓝型油菜无菌苗后,O_2~-的分布规律变化
        5.2.2 DIP处理强抗寒甘蓝型油菜愈伤组织后,O_2~-的积累规律变化
        5.2.3 冷胁迫+DPI处理愈伤组织及无菌后,O_2~-的积累规律变化
        5.2.4 DPI处理后的强抗寒甘蓝型油菜愈伤组织、叶和茎H_2O_2和O_2~-含量变化
        5.2.5 DPI处理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种子后,种子的发芽率及ROS规律变化
    5.3 讨论
        5.3.1 NADPH酶介导产生的ROS在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5.3.2 NADPH酶是强抗寒甘蓝型油菜根毛细胞ROS的主要来源途径
        5.3.3 NADPH酶介导产生的ROS在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
        5.3.4 NADPH酶介导产生的ROS在冷胁迫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冷应答过程中与ROS产生、清除及信号传导相关的通路分析
    6.1 试验处理及指标测定
        6.1.1 试验处理
        6.1.2 ABA、H2S和 VB6 指标测定方法
        6.1.3 转录组数据测序和分析
        6.1.4 qRT-PCR对差异基因进行验证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转录组测序质量统计
        6.2.2 冷胁迫下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6.2.3 qRT-PCR 分析
        6.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6.2.5 差异表达基因 KEGG 富集分析
    6.3 讨论
        6.3.1 强抗寒和弱抗寒甘蓝型油菜ROS清除机制差异性分析
        6.3.1.1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维生素B_6的合成可有效清除体内过量的ROS
        6.3.1.2 过氧化物酶体在甘蓝型油菜细胞内维持ROS平衡的作用
        6.3.1.3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硫代谢在ROS清除机制中的作用
        6.3.1.4 强抗寒甘蓝型油菜油菜SOD和 CAT活性变化积极参与调控ROS代谢
        6.3.1.5 甘蓝型油菜的强抗寒性与ROS和 Ca~(2+)信号互作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6.3.1.6 甘蓝型油菜的强抗寒性与ROS、MAPK和 WRKY等分子存在互作作用
        6.3.1.7 甘蓝型油菜的强抗寒性与ROS、ABA和 H_2S互作存在关联性
        6.3.1.8 过量的ROS会诱导VDAC上调表达,进而触发PCD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概述
        1.1.1 当前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相关研究
        1.1.2 未来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变化特征
    1.2 海洋硅循环概述
        1.2.1 硅藻在海洋硅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1.2.2 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海洋硅循环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海区背景资料介绍
        1.3.1 东印度洋区域概况
        1.3.2 西太平洋区域概况
    1.4 论文科学问题和意义及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科学问题和意义
        1.4.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海洋生物硅浓度测定
        2.1.1 经典酸碱法
        2.1.2 同步加速x射线荧光显微镜技术(SXRF)
        2.1.3 电子显微镜能谱法(SEM-EDS)
    2.2 海洋生物硅生产速率测定
        2.2.1 差减法
        2.2.2 同位素示踪法
        2.2.3 荧光显色法(PDMPO)
第三章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生地化变化研究
    第一节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丰度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采样和分析
        3.2.3 流式细胞术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水文和营养盐
        3.3.2 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
        3.3.3 空间分布
        3.3.4 碳生物量
        3.3.5 影响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地理学的相关环境变量
        3.4 讨论
        3.4.1 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空间分布及相关环境变量
        3.4.2 调节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地理变化的物理过程
        3.4.3 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大小衍生的转化因子和碳生物量
        3.5 小结
    第二节 未来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及其主导的初级生产力变化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实验设置
        3.2.3 碳酸盐体系
        3.2.4 超微型浮游植物的测定
        3.2.5 光合参数的测定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海洋酸化和P加富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影响
        3.3.2 海洋酸化和P加富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3.3.3 海洋酸化和P加富潜在影响下超微型浮游植物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海洋酸化和P加富潜在影响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动态响应
        3.4.2 海洋酸化和P加富潜在影响下光合生理特性的动态响应
        3.4.3 海洋酸化和P加富潜在影响下超微型浮游植物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研究
    第一节 东印度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硅累积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采样策略
        4.2.2 无机营养盐
        4.2.3 分粒级叶绿素
        4.2.4 浮游植物群落
        4.2.5 分粒级生物硅存量
        4.2.6 分粒级生物硅生产速率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水文环境和营养盐
        4.3.2 浮游植物群落和分粒级叶绿素
        4.3.3 分粒级生物硅存量
        4.3.4 分粒级生物硅生产速率
        4.4 讨论
        4.4.1 生物硅存量和生产速率的大小和变化
        4.4.2 海洋碎屑生物硅对微小粒级生物硅存量的显着贡献及其来源
        4.4.3 控制生物硅存量大小和变化的关键因素
        4.5 小结
    第二节 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硅累积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区域和样品收集
        4.2.2 生物样品分析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水文环境和营养盐
        4.3.2 浮游植物群落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
        4.3.3 分粒级生物硅存量
        4.4 讨论
        4.4.1 西太平洋生物硅存量的大小和变化
        4.4.2 海洋碎屑生物硅对微小粒级生物硅存量的显着贡献及其来源
        4.4.3 海洋聚球藻对超微型粒级生物硅现存量的潜在贡献
        4.5 小结
第五章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以及室内培养单细胞聚球藻的硅累积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采样策略
        5.2.2 无机营养盐
        5.2.3 流式细胞术量化聚球藻细胞丰度
        5.2.4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聚球藻以及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测定
        5.2.5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分粒级生物硅存量
        5.2.6 室内培养聚球藻菌株的条件
        5.2.7 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变化的营养盐控制
        5.2.8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的硅含量和元素比
        5.3.2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的空间变化
        5.3.3 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的变化以及影响机制
    5.4 讨论
        5.4.1 海洋单细胞聚球藻硅累积作用的相关研究
        5.4.2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硅累积对海洋硅库的贡献
        5.4.3 控制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变化的因子
        5.4.4 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的变化以及调控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以及聚球藻对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
    6.1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
    6.2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聚球藻对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7.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过渡金属基纳米电催化剂的设计及其电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化学传感器
        1.2.1 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1.2.2 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
        1.2.3 电化学过氧化氢传感器
    1.3 电催化氧还原和氧析出反应概述
        1.3.1 电催化氧还原反应
        1.3.2 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活性位点研究进展
        1.3.3 电催化氧析出反应及其活性位点研究
        1.3.4 高效双功能氧电催化剂标准
    1.4 金属-空气电池概述
    1.5 过渡金属基纳米电催化剂的设计
        1.5.1 过渡金属基纳米电催化剂的设计策略
        1.5.2 形貌设计原则
        1.5.3 掺杂/缺陷工程
        1.5.4 表/界面工程
        1.5.5 协同效应和增强导电性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空心CuO/NiO_(x/y)纳米复合物传感葡萄糖和过氧化氢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合成CuO/NiO_(x/y)纳米复合材料
        2.2.3 制备修饰的玻碳电极(GCE)
        2.2.4 表征技术和电化学测试
        2.2.5 人类血清样品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选择
        2.3.2 表征合成的材料
        2.3.3 CuO/NiO_(x/y)可能的形成机理
        2.3.4 CuO/NiO_(x/y)/GCE对葡萄糖检测的电化学特性
        2.3.5 实时测定人血清中的葡萄糖浓度
        2.3.6 CuO/NiO_(x/y)GCE对H_2O_2检测的电化学特性
    2.4 结论
第三章 MOF衍生的三维叶状CuCo氧化物阵列用于高效检测葡萄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药品
        3.2.2 CC/ZIF-L/C的制备
        3.2.3 CC/CuCo层状双氢氧化物阵列(CC/CuCo LDH)的制备
        3.2.4 CC/CuCo氧化物的制备
        3.2.5 自支撑电极的表征技术
        3.2.6 自支撑电极的电化学测量
        3.2.7 人血清样品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结构和成分分析
        3.3.2 CC/CuCo oxide-0.12的电化学活性
        3.3.3 CC/CuCo oxide-0.12电极用于电化学检测葡萄糖
        3.3.4 实际样品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钴包埋的氮掺杂分级碳阵列原位电化学检测过氧化氢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表征技术
        4.2.3 合成CC/ZIF-L阵列
        4.2.4 合成CC/Co@C-CNT
        4.2.5 活细胞分泌H_2O_2的检测
        4.2.6 电化学测量的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自支撑电极的表征
        4.3.2 自支撑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4.3.3 CC/Co@C-CNT电极对H_2O_2的电催化作用
        4.3.4 检测活细胞释放的细胞外H_2O_2
    4.4 结论
第五章 Co_(0.7)Fe_(0.3)限域在蛋黄壳N-掺杂碳用于高效双功能电催化剂和锌空气电池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药品和试剂
        5.2.2 表征仪器
        5.2.3 FeCo PBA@PAN纤维的合成
        5.2.4 Co_(0.7)Fe_(0.3)@NC_(X:Y)-T电催化剂的制备
        5.2.5 电化学活性的评估方式
        5.2.6 锌-空气电池的组装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探究形貌的影响因素
        5.3.2 催化剂的表征
        5.3.3 OER活性分析
        5.3.4 ORR活性分析
        5.3.5 OER/ORR催化活性起源的讨论
        5.3.6 锌-空气电池性能测试
    5.4 结论
论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多组学联合分析解析柑橘有色体质体小球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课题的提出
    2 前人研究进展
        2.1 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2.1.1 类胡萝卜素结构特殊性和重要价值
        2.1.2 类胡萝卜素有机波普学与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2.1.3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和生物强化策略
        2.2 质体内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2.2.1 质体起源、结构和功能研究
        2.2.2 有色体和叶绿体等主要质体研究进展
        2.2.3 PG的形成、起源和功能研究
        2.3 园艺植物质体和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2.3.1 园艺植物中质体的观察和分析
        2.3.2 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多样性特征分析
        2.3.3 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研究
    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多萜代谢物质谱解析和代谢组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样品前处理和总类胡萝卜素提取
        2.3 仪器条件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类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酯的质谱解析
        3.2 胡萝卜素的鉴定
        3.3 叶黄素的鉴定
        3.4 类胡萝卜素酯的鉴定
        3.5 宽皮橘、甜橙和柚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组学研究
        3.6 柚子果实不同组织的三萜代谢组学研究
    4 讨论
        4.1 类胡萝卜素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意义
        4.2 柑橘类胡萝卜素代谢代谢组特征的揭示
第三章 甜橙汁胞PG分离纯化技术建立与优化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甜橙果实样品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提取液成分与配制
        2.2.2 PG分析纯化方案
        2.2.3 蛋白提取与Western blot分析
        2.2.4 细胞学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有色体和类胡萝卜素的细胞学观察
        3.2 PG分离纯化流程的建立与效果图
        3.3 CPG分离效果验证与分析
    4 讨论
        4.1 有色体和叶绿体中PGs比较分析
        4.2 细胞器生物学研究的特征与优势
第四章 CPG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系统生物学和代谢调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柑橘发育时期汁胞
        2.1.2 分析仪器与试剂耗材
        2.1.3 有色体各组分的收集与保存
        2.1.4 载体质粒和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蛋白组样品的制备与LC-MS/MSF检测分析
        2.2.2 蛋白组下机数据处理与分析
        2.2.3 PGs核心蛋白筛选确定
        2.2.4 脂质组样品制备和LC-MS/MS检测
        2.2.5 ELTs基因家族分析
        2.2.6 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
        2.2.7 亚细胞定位验证
        2.2.8 愈伤培养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2.2.9 转基因材料类胡萝卜素、脂质分析
        2.2.10 RNA-seq分析
        2.2.11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离液中亚细胞器标志性蛋白丰度分析
        3.2 CPG核心蛋白鉴定和分析
        3.2.1 CPG核心蛋白
        3.2.2 不同物种中PGs核心蛋白比较分析
        3.2.3 CPG核心蛋白组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3.2.4 CPG部分蛋白亚细胞定位验证和新蛋白的功能分析与预测
        3.3 比较脂质组学结果分析
        3.3.1 有色体各组分脂质的分布情况
        3.3.2 CPG中特征脂质的确定和分析
        3.3.3 CPG脂质代谢物的合成和来源
        3.4 候选基因CsELT1分析和功能验证
        3.4.1 CPG核心蛋白中Cs ELTs综合分析
        3.4.2 Cs ELTs亚细胞定位分析
        3.4.3 超量转化愈伤组织表型分析
        3.4.4 类胡萝卜素工程菌和酵母验证CsELT1功能
    4 讨论
        4.1 CPG的主要组成成分与功能分析
        4.2 有色体中类胡萝卜素代谢模式的特殊性
        4.3 CPG在有色体中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4.4 CPG在类胡萝卜素代谢强化中的应用与前景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片与表格
附录Ⅱ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小分子荧光探针在超分辨成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
        1.1.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
        1.1.2 常见超分辨成像技术的类型
        1.1.3 超分辨显微镜的应用及发展
    1.2 常规超分辨成像的荧光探针
        1.2.1 荧光蛋白
        1.2.2 荧光染料
    1.3 新型小分子荧光标记探针
        1.3.1 基因表达探针
        1.3.2 非基因表达探针
        1.3.3 有机合成探针
    1.4 小分子荧光标记在超分辨成像中的应用
        1.4.1 生物正交反应
        1.4.2 活细胞超分辨成像
        1.4.3 单分子示踪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适配体标记用于细胞膜糖分子GalNAc的超分辨成像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细胞培养
        2.2.2 玻片清洗
        2.2.3 凝集素连接荧光染料
        2.2.4 适配体染色
        2.2.5 超分辨样品的制备
        2.2.6 超分辨成像
        2.2.7 定位精度的测量
        2.2.8 SR-Tesseler簇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适配体标记用于GalNAc的超分辨成像
        2.3.2 适配体探针与凝集素探针的定位精度
        2.3.3 SR-Tesseler方法分析GalNAc在细胞膜上形成的簇
        2.3.4 适配体探针的特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适配体标记用于研究癌症相关分子globo H的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细胞培养
        3.2.2 凝集素与染料的连接
        3.2.3 适配体标记
        3.2.4 超分辨样品的制备
        3.2.5 超分辨成像
        3.2.6 Hopkins统计的随机性检验
        3.2.7 基于坐标的共定位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适配体标记的globo H在MCF-7细胞膜上的超分辨成像
        3.3.2 定量分析globo H形成的簇
        3.3.3 Globo H在癌细胞和非癌细胞上的分布
        3.3.4 Globo H与其他癌症相关糖分子的分布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分子肽标记用于研究细胞膜EpCAM蛋白的组装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细胞培养
        4.2.2 质粒构建与转染
        4.2.3 siRNA敲除CD9
        4.2.4 抗体和小分子肽标记
        4.2.5 超分辨样品的制备
        4.2.6 超分辨成像
        4.2.7 图像重构
        4.2.8 FRC分辨率测量
        4.2.9 SR-Tesseler簇分析
        4.2.10 簇到簇距离的测量
        4.2.11 对相关函数分析
        4.2.12 CBC共定位分析
        4.2.13 互相关函数共定位分析
        4.2.14 基于镶嵌的共定位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小分子肽标记用于EpCAM超分辨成像
        4.3.2 定量分析EpCAM蛋白簇
        4.3.3 EpCAM蛋白簇部分共定位于四跨膜蛋白CD9微区
        4.3.4 肌动蛋白骨架与糖基化影响EpCAM蛋白的聚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适配体AS1411用于核仁素的超分辨成像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细胞培养
        5.2.2 抗体与染料的连接
        5.2.3 适配体标记
        5.2.4 抗体标记
        5.2.5 超分辨样品的制备
        5.2.6 超分辨成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适配体AS1411用于超分辨成像
        5.3.2 不同细胞组分NCL分布的差异
        5.3.3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NCL分布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抑制剂探针用于研究PSMA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模式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细胞培养
        6.2.2 染料与抗体连接
        6.2.3 样品制备
        6.2.4 超分辨成像
        6.2.5 图像重构
        6.2.6 共定位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抑制剂探针用于PSMA的超分辨成像
        6.3.2 抑制剂探针与抗体探针标记的比较
        6.3.3 定量分析PSMA簇
        6.3.4 PSMA簇与叶酸受体(FR)共定位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淫羊藿中淫羊藿次苷Ⅱ的抗宫颈癌活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淫羊藿
        1.1.1 淫羊藿概述
        1.1.2 淫羊藿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1.1.3 淫羊藿中主要成分的抗癌主要作用机制
    1.2 宫颈癌
        1.2.1 宫颈癌的国内外现状
        1.2.2 宫颈癌的起因
        1.2.3 宫颈癌的预防措施
        1.2.4 宫颈癌现有的治疗措施
    1.3 癌症涉及机制
        1.3.1 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
        1.3.2 对抗生长信号不敏感
        1.3.3 避免细胞凋亡
        1.3.4 癌细胞的组织浸润和迁移
        1.3.5 促进血管生成
        1.3.6 无限复制潜力
        1.3.7 能量代谢重构
        1.3.8 避免免疫破坏
        1.3.9 癌症引起的炎症
        1.3.10 基因易突变
    1.4 应用组学探究癌症机制
        1.4.1 miRNA组学与癌症
        1.4.2 转录组学与癌症
        1.4.3 蛋白质组学与癌症
    1.5 本论文展开的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5.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淫羊藿水提取物的工艺优化和淫羊藿次苷Ⅱ的抗宫颈癌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和试剂
        2.1.2 仪器
        2.1.3 富含淫羊藿次苷Ⅱ的淫羊藿水提取物的提取工艺流程
        2.1.4 淫羊藿水提取液制备
        2.1.5 液相色谱的条件
        2.1.6 淫羊藿次苷Ⅱ标准曲线的绘制
        2.1.7 大孔树脂吸附实验
        2.1.8 大孔树脂吸附和洗脱的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设计
        2.1.9 细胞培养
        2.1.10 MTT实验
        2.1.11 宫颈癌Hela细胞构建的荷瘤小鼠实验
        2.1.12 H&E染色
        2.1.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树脂型号的筛选
        2.2.2 单因素试验
        2.2.3 响应面的优化分析
        2.2.4 回归模型的验证
        2.2.5 富含淫羊藿次苷Ⅱ的淫羊藿水提取物抑制宫颈癌荷瘤小鼠肿瘤的增殖
        2.2.6 富含淫羊藿次苷Ⅱ水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的影响
        2.2.7 淫羊藿次苷Ⅱ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的影响
        2.2.8 淫羊藿次苷Ⅱ单体在宫颈癌Hela细胞构建的荷瘤小鼠中的抗癌效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mi RNA整体水平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和试剂
        3.1.2 仪器
        3.1.3 细胞培养和预处理
        3.1.4 制备文库和测序
        3.1.5 信息分析
        3.1.6 mi RNA的提取和定量PCR分析
        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样品miRNA的质量控制
        3.2.2 miRNA组学的数据分析
        3.2.3 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后mi RNA和靶标基因的表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m RNA整体水平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和试剂
        4.1.2 仪器
        4.1.3 细胞培养和预处理
        4.1.4 制备文库和测序
        4.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4.1.6 m RNA的提取和定量PCR分析
        4.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细胞样品总RNA的质量检测结果
        4.2.2 测序数据的预处理和分析
        4.2.3 基因总体表达水平分析
        4.2.4 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
        4.2.5 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后基因表达的验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蛋白质整体水平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和试剂
        5.1.2 仪器
        5.1.3 细胞培养和预处理
        5.1.4 样本的预处理
        5.1.5 正式处理样品阶段
        5.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5.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蛋白样品的制备
        5.2.2 蛋白样品的初步分析
        5.2.3 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
        5.2.4 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后显着变化的蛋白的验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其机理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和试剂
        6.1.2 仪器
        6.1.3 细胞培养
        6.1.4 MTT实验
        6.1.5 细胞周期
        6.1.6 细胞凋亡Hoechst33342/PI双染
        6.1.7 Annexin V/PI染色
        6.1.8 ROS检测
        6.1.9 线粒体膜电位
        6.1.10 DNA片段
        6.1.11 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
        6.1.12 m RNA的提取和定量PCR分析
        6.1.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存活的影响
        6.2.2 淫羊藿次苷Ⅱ阻滞宫颈癌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在G1/G0期
        6.2.3 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对AKT/CDK2/Cyclin E信号通路的影响
        6.2.4 淫羊藿次苷Ⅱ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
        6.2.5 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对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6.2.6 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对线粒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宫颈癌细胞迁移及其机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和试剂
        7.1.2 仪器
        7.1.3 细胞培养与处理
        7.1.4 荷瘤小鼠的培养
        7.1.5 细胞划痕实验
        7.1.6 Transwell实验
        7.1.7 MTT实验
        7.1.8 RNA的提取和定量PCR分析
        7.1.9 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
        7.1.10 H&E染色
        7.1.11 MMP2和MMP9 免疫组化
        7.1.12 TUNEL染色
        7.1.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宫颈癌Hela荷瘤小鼠肿瘤中MMP2和MMP9 的表达
        7.2.2 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迁移的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性
        7.2.3 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7.2.4 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7.2.5 淫羊藿次苷Ⅱ通过JNK-MMP2/9 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迁移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灵芝酸A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灵芝简介
    1.2 灵芝的活性成分
        1.2.1 多糖
        1.2.2 三萜类化合物
        1.2.3 氨基酸
        1.2.4 孢子油
    1.3 三萜类化合物和灵芝酸研究现状
        1.3.1 三萜类化合物的简介
        1.3.2 灵芝酸的简介
        1.3.3 灵芝酸的化学分析研究现状
        1.3.4 灵芝酸的生物分析研究现状
    1.4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1.4.1 细胞周期
        1.4.2 细胞周期的调控
    1.5 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1.5.1 细胞凋亡
        1.5.2 细胞凋亡的机制
    1.6 转录组学在肿瘤学的相关研究
        1.6.1 转录组学
        1.6.2 转录组学肿瘤学的相关研究进展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7.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灵芝酸A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机理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细胞培养
        2.1.3.1 细胞复苏
        2.1.3.2 细胞换液
        2.1.3.3 细胞传代
        2.1.3.4 细胞冻存
        2.1.4 MTT
        2.1.5 细胞周期检测
        2.1.6 细胞凋亡检测
        2.1.7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2.1.7.1 细胞总RNA提取
        2.1.7.2 逆转录成cDNA
        2.1.7.3 荧光定量qPCR
        2.1.8 Western Blot
        2.1.8.1 提取Hela细胞总蛋白
        2.1.8.2 蛋白质样品电泳
        2.1.8.3 蛋白转膜
        2.1.8.4 孵育抗体进行显色
        2.1.9 小鼠肿瘤实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灵芝酸A对Hela细胞活力的作用
        2.2.2 灵芝酸A对Hela细胞形态的作用
        2.2.3 灵芝酸A诱导Hela细胞周期停滞及机制
        2.2.4 灵芝酸A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2.2.6 灵芝酸A对在小鼠中对肿瘤的作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灵芝酸A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转录表达谱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细胞处理
        3.1.4 总RNA的提取
        3.1.5 转录组mRNA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
        3.1.5.1 总RNA浓度和纯度检测
        3.1.5.2 文库构建
        3.1.5.3 文库质检
        3.1.5.4 mRNA表达量分析
        3.1.5.5 mRNA基因差异分析
        3.1.5.6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和KEGG富集
        3.1.6 荧光定量qPCR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以及质量控制
        3.2.2 转录组数据及差异表达谱
        3.2.3 灵芝酸A处理后HeLa差异表达的基因的功能富集
        3.2.4 灵芝酸A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的信号通路分类分析
        3.2.5 灵芝酸A的主要基因通路(pathway)分析
        3.2.6 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总结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10)基于贴壁细胞结构的力学建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2.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1.2.2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
        1.2.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2.4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粘附
    1.3 细胞结构的力学基础
        1.3.1 细胞主要结构的力学特性
        1.3.2 细胞产生的内力及其受到的外力
        1.3.3 细胞结构的力学特性
        1.3.4 细胞生物力学常用实验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细胞骨架模型的计算分析与仿真模拟
    2.1 引言
    2.2 细胞骨架的经典模型
        2.2.1 泡沫模型
        2.2.2 索网模型
        2.2.3 张拉整体结构模型
    2.3 细胞不同铺展程度下张拉整体结构模型的计算分析
        2.3.1 张拉整体结构模型顶点坐标的计算
        2.3.2 张拉整体结构模型的有限元模拟
        2.3.3 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2.4 结论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细胞膜张力的计算分析
    3.1 引言
    3.2 细胞膜张力的理论计算
        3.2.1 假设和参数
        3.2.2 平衡方程
        3.2.3 边界条件
    3.3 细胞膜张力的方程求解
        3.3.1 模型解
        3.3.2 数值解
    3.4 结论和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细胞实验研究及仿真模拟
    4.1 引言
    4.2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研究
        4.2.1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
        4.2.2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成像模式
        4.2.3 原子力显微镜细胞压痕实验
    4.3 单细胞有限元模型
        4.3.1 贴壁细胞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4.3.2 细胞主要结构的材料参数
        4.3.3 单元类型和边界条件
    4.4 结论与讨论
        4.4.1 实验结论与讨论
        4.4.2 模拟结论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折叠微板上细胞牵引力的计算分析与仿真模拟
    5.1 引言
    5.2 细胞牵引力的理论计算
        5.2.1 弯矩与折叠角的关系式
        5.2.2 细胞牵引力与折叠角的关系式
    5.3 有限元模型
        5.3.1 微板折叠的有限元模拟
        5.3.2 Cell origami的有限元模拟
    5.4 结论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Dynamic distribution of TTK in HeLa cells: insights from an ultrastructural study(论文参考文献)

  • [1]LncRNA SNHG8对缺氧-复氧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 刘燕锋. 南昌大学, 2021(01)
  • [2]新型功能化荧光探针设计及在汞胁迫下生物活性物种的成像分析研究[D]. 王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3]活性氧在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生长发育和冷胁迫下信号传导的作用机制[D]. 祁伟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4]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D]. 魏玉秋. 山东大学, 2021
  • [5]过渡金属基纳米电催化剂的设计及其电催化应用[D]. 龙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多组学联合分析解析柑橘有色体质体小球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机制[D]. 刘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小分子荧光探针在超分辨成像中的应用[D]. 荆莹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淫羊藿中淫羊藿次苷Ⅱ的抗宫颈癌活性及其机理研究[D]. 孙亚赛.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9]灵芝酸A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及其机理[D]. 李华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贴壁细胞结构的力学建模分析[D]. 王丽丽.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HeLa 细胞中 TTK 的动态分布:来自超微结构研究的见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