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磷生产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黄磷生产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一、黄磷生产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连水瑕,高新梅,温振宇,李聪明[1](2021)在《富含SiO2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白炭黑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多数工业固体废弃物富含SiO2,采用煅烧、酸处理、碱处理和酸碱联合处理实现SiO2的提取再利用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从工业固体废弃物提取的SiO2制备的白炭黑用途广泛,可作为橡胶和塑料的补强填充剂以及吸附剂等。本文总结了以几种富含SiO2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硫酸铝废渣、黄磷炉渣、赤泥、高炉渣、粉煤灰等)为原料制备白炭黑的研究进展,包括处理方法的总结、应用前景的分析等,以期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聂云祥[2](2021)在《含磷复合矿浆脱硫脱硝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型燃煤锅炉与工业炉窑尾气污染物SO2和NOx的治理是实现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战略之一。开发SO2和NOx污染物协同脱除,低成本、高效、硫/氮资源化、无二次污染的低温脱硫脱硝技术迫在眉睫。本论文基于磷化工企业生产特征,以黄磷生产废物泥磷与磷矿浆构成复合吸收剂,通过泥磷中含有的黄磷与O2反应生成臭氧等氧化性物质将NO氧化为NO2等易溶于水的高价态氮氧化物,并以吸收剂富含的金属离子为液相催化剂,将溶解于液相中的SO2、NO2等硫氮物种催化氧化为硫酸和硝酸,并进一步与磷矿反应制取磷酸,达到以废治废、硫氮资源再利用、低温一体化脱硫脱硝的三重目的。本论文通过对含磷复合矿浆脱硫脱硝过程机理研究,为该技术的推广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探究了磷矿浆脱硫反应过程及金属离子催化脱硫的促进机制。磷矿浆对SO2的脱硫率最高达100%。通过对脱硫前后磷矿石结构及吸收液组成分析,结果表明,Ca Mg(CO3)2和Ca5(PO4)3F是吸收SO2的主要组分,SO2转化形成的H2SO4优先与Ca Mg(CO3)2反应至其消耗殆尽,随后再与Ca5(PO4)3F反应。Ca5(PO4)3F分解过程中生成的H+和PO43–会抑制SO2的吸收,导致脱硫率逐渐降低。脱硫反应后的固体物仍以Ca5(PO4)3F为主要成分,并伴生一定量的Ca SO4·2H2O。此外,磷矿溶出的微量金属离子,如Mn2+和Fe3+,可显着降低S(Ⅳ)生成SO3·–的活化能,促进SO4·–、SO5·–、HSO5–以及OH·等活性氧化物质的形成,进而催化氧化S(Ⅳ)转化为S(Ⅵ),有效提高磷矿浆的硫容量。(2)利用浮选磷尾矿脱硫,可实现Ca5(PO4)3F从镶嵌的碳酸盐中有效解离,有助于分选Ca5(PO4)3F,为磷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实验表明,由于磷尾矿中Ca Mg(CO3)2含量远高于原矿石,Ca Mg(CO3)2优先与生成的硫酸反应,并将S(Ⅵ)和H+分别转化为Ca SO4·2H2O和H2O,保证吸收浆液长时间处于较高的p H值并维持长久的高脱硫率,展现出优于原矿的脱硫性能。(3)研究了含磷复合矿浆脱硝反应体系及其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含磷复合矿浆高效率脱硝过程的关键是构建P4与O2反应体系,生成O·、OH·和O3等氧化性活性物质,这些氧化性活性物质将NO氧化为NO2等易溶于水的高价态氮氧化物,进而推进硝酸与磷矿反应生成硝酸盐的反应过程。此外,相关实验证实磷矿的主要成分Ca Mg(CO3)2和Ca5(PO4)3F均发挥着良好的吸收性能,从而展示优异的脱硝表现。(4)揭示了含磷复合矿浆同时脱硫脱硝相互促进机制。含磷复合矿浆可在较低反应温度条件下(65℃)实现SO2和NOx完全脱除,其中,反应温度、搅拌速度、黄磷浓度和烟气流量等因素对NOx的氧化脱除有显着影响。与磷矿浆单独脱硫体系和含磷复合矿浆单独脱硝体系相比,含磷复合矿浆同时脱硫脱硝过程中有显着的相互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证实,经NO氧化形成的NO2与S(Ⅳ)物种反应可直接诱发生成SO3·–,降低S(Ⅳ)氧化生成SO3·–的活化能,提高SO3·–的产率,SO3·–又诱发生成更多的SO5·–、SO4·–、OH·和HSO5–等活性物,这些物质均能促进S(Ⅳ)向S(Ⅵ)的转化,提高脱硫率;与此同时,这些氧化性活性物又可进一步氧化NO、NO2和NO2–转化为HNO3,提高脱硝率。

丁万,王伟杰,李灿,袁寿奇,谭昭旭[3](2021)在《贵州磷化工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质量提升基地模式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矿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磷化工行业的发展会随着磷矿资源的短缺而受到限制,而且目前磷化工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本文根据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引入绿色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及可能存在的陷阱,分析磷化工产业中普遍存在的资源利用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副产物堆积严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废的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从而达到低损耗、高环保的目的。

张汉泉,许鑫,胡超杰,周峰[4](2021)在《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磷化工产业规模庞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在磷化工生产过程中每年会产生数千万吨的磷尾矿、磷石膏、磷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和消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处理和利用这部分资源,对于整个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现状,本文详细介绍了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的产出、理化性质、堆存危害、处理技术,阐述了磷尾矿、磷石膏、磷渣三种典型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在工业、农业、水泥、建筑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利用技术现状,总结了我国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现有利用技术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不高、产品转化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实现资源全部循环利用等问题,最后针对未来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处理发展路线,从技术可行性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期我国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现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综合利用技术有所突破。

韩乐[5](2021)在《黄磷炉渣制备SiO2基复合吸附剂及其铜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磷炉渣——在1400℃–1600℃高温下通过电炉法生产黄磷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其中SiO2和Ca O的总含量在85%以上,可将其资源化利用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硅、钙产品。回收黄磷炉渣中的二氧化硅不仅实现对资源的二次利用,还可以解决黄磷炉渣浪费土地资源、污染环境等种种问题。本论文以黄磷炉渣为原料,通过酸浸得到多孔的二氧化硅基体,经过壳聚糖改性制得SiO2基复合吸附剂(CS-SiO2)并将其用于重金属废水中Cu(Ⅱ)的吸附,以Cu(Ⅱ)的吸附率为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探究了CS-SiO2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表征手段对SiO2基体和CS-SiO2复合吸附剂的结构、形貌等进行分析,探索了酸浸、复合、吸附过程的最适宜工艺条件,并将其动力学数据与拟一级、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将等温吸附曲线数据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进行拟合,结果如下:(1)二氧化硅基体材料制备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硝酸浓度为8%,液固比为11:1,浸取时间为40min,浸取温度为30℃,转速为300r/min。在酸浸过程最适宜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二氧化硅改性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Cu(Ⅱ)的吸附率为72.37%,吸附量为57.896mg/g。(2)CS-SiO2复合吸附剂制备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壳聚糖与二氧化硅质量比为1:5,二氧化硅与乙酸水溶液质量比为1:15,添加Na OH之前反应时间20min,添加Na OH之后反应时间20min,复合温度为45℃。在复合过程最适宜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二氧化硅改性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Cu(Ⅱ)的吸附率为94.78%,吸附量为75.824mg/g。(3)CS-SiO2复合吸附剂吸附Cu(Ⅱ)过程的最适宜条件为:吸附温度为65℃,p H为4,Cu(Ⅱ)初始浓度为80mg/L,吸附剂投入量为1g/L,吸附时间为60min。在最佳吸附条件下CS-SiO2复合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Cu(Ⅱ)的吸附率为99.78%,吸附量为79.824mg/g。(4)吸附动力学实验拟合结果为,CS-SiO2复合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Cu(Ⅱ)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这表明吸附剂对Cu(Ⅱ)的吸附类型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实验拟合结果为,CS-SiO2复合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Cu(Ⅱ)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这表明吸附剂对Cu(Ⅱ)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以黄磷炉渣为原料,壳聚糖为改性剂制备的CS-SiO2复合吸附剂对Cu(Ⅱ)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为处理工业废水中的Cu(Ⅱ)吸附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刘星涛[6](2020)在《磷化工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文中提出工业企业在使用磷物质进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物,如果未能对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随意排放在环境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物质中含有的大量磷元素,如果未能做好有效的处理工作,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文章探讨磷化工污染产生的危害,围绕危害实施有效的措施,务必有效解决化工生产导致的污染问题。

刘雪薇[7](2020)在《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文中认为磷是地球上生命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磷循环与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全球性关键问题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磷循环,人口增加、化肥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导致大量含磷废物(简称“磷废物”)的产生,未被循环利用的磷废物排放到环境介质中,一方面造成了磷矿石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水体的污染负荷。缓解这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是提高磷废物的循环效率。但目前缺少磷废物的定量分析框架,磷废物产生量、循环量以及资源化潜力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弥补这一知识空白。本研究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原理构建了磷废物核算模型(P-WAM)。该模型采用“产品流-废物流-循环流”的磷流划分方法,按照磷矿石供应链上各人类活动类别梳理磷废物种类,核算各磷废物的产生量、循环量与排放量。接着,使用P-WAM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1900~2015年的磷废物产生与循环格局的历史演变趋势,并分析磷废物产生与循环的影响因素。构建磷废物预测模型,设定不同调控情景,使用预测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2020~2050年磷废物的产生、循环与排放格局以及磷矿石消耗量,并分析不同的废物资源化路径对磷矿石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影响。最后开展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研究,构建了适用于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方法,建立了涵盖经济、环境、资源三个目标层以及14个指标的评估体系。基于相同系统边界与功能单位对35种资源化技术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各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作为环境效益指标,在资源效益评估中包含了“减少磷矿石消耗”这一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方法对各指标值作标准化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出优先推广的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使用P-WAM对中国1900~2015年磷废物产生、循环与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各类含磷产品量显着增长。从1950年到2015年,磷肥消费量增长了两千多倍,磷矿石消费量则增长了上万倍。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导致粮食单产的提高,农作物磷从1900年到2015年增加了3倍以上。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年产生量增长了近7倍,从1.2 Mt P y-1增加到8.7 Mt P y-1。在1950年以前增长速度缓慢,1978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过去一个世纪,畜禽养殖是磷废物产生量最大的系统,由于猪和家禽的养殖量迅速增加,马、驴、骡在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畜禽养殖磷废物产生强度(PWI)呈下降趋势。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废物增长速度最快,两个系统最主要的磷废物分别是磷尾矿和磷石膏,随着磷化工工业对矿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磷矿采选与磷化工生产的PWI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系统PWI远高于其他系统,以及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近年来水产养殖磷废物增长迅速,并且目前尚未出现减缓趋势。各子系统磷废物产生量的演变趋势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升、农业种植方式改变以及居民饮食结构变化的影响。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的循环量从0.9 Mt P y-1增长到4.6 Mt P y-1。总体磷废物循环率(PWR)先缓慢上升在逐年下降,从75%下降到53%。磷废物循环量较大的子系统是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种植,占磷废物循环总量的90%。农业种植的PWR从50%逐渐下降到不足20%,畜禽养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快速下降。由于城镇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迅速提升,居民消费系统的PWR下降最为显着,从91%下降到15%。磷化工生产和废物处理系统的PWR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磷汇是内陆水体,其次为大气,约70%的磷排放进入内陆水体,30%损失到大气中。耕地土壤磷盈余量从1960年开始迅速增加,目前耕地已经成为最大的磷汇,非耕地磷排放量则从1990年开始大幅增加,成为第二大磷汇。1950年之前,90%的非耕地磷排放来自居民消费系统,但在过去几十年非耕地磷汇从单一贡献者向多个贡献者转变,居民消费的贡献比不断下降,逐渐被磷矿采选、磷化工生产、畜禽养殖和废物处理系统取代。在20世纪早期,80%的内陆水体磷排放来自农业种植,但其贡献比逐年减少为29%,水产养殖的贡献比则从1990年起迅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内陆水体磷的最大贡献者。农业种植是最大的磷排放源,虽然1980年之后在总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目前依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磷排放量。畜禽养殖是第二大排放源,占总量的12%。在过去30年,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排放量增加最为迅速,二者在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和7%。水产养殖排放量也显着增长,目前占比达到9%。居民消费对总排放的贡献比不断下降,从1900年的7%下降到目前的2%。各系统向不同磷汇的排放情况也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种植的主要磷汇从内陆水体变为耕地,畜禽养殖则从内陆水体变为非耕地。水产养殖向海洋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含磷废物调控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更加健康平衡的饮食结构显着增加了磷废物的产生量,增加磷产品进口与控制农田磷输入可有效减少磷废物的产生。提高废物循环率以及减少农田磷输入可以大幅削减磷的排放量。磷废物循环是实现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综合措施情景中2050年磷肥消费量下降到不足2Mt P,磷矿石则降至3.3 Mt P。在资源化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肥料化利用比例将大幅减少磷矿石消耗量,但磷肥消费量和磷排放量将增加,提高饲料化利用比例将显着减少磷排放量。从保障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角度来看,肥料化是最优的资源化路径,从环境减排的角度来看饲料化利用更好。基于多标准决策分析框架构建了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包含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三个目标层和14个底层指标。根据三个目标层分数以及总评分数筛选出经济、环境效益均表现良好的适宜优先推广的技术,T03尾矿生产钙镁磷肥,T30黑水虻协同餐厨垃圾厌氧发酵,T25生活垃圾全组分回收,T35污泥厌氧消化+农业利用。而在三方面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技术有T09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T11秸秆制乙醇,T12秸秆直燃发电,T15秸秆制颗粒燃料,T16秸秆造纸,T28地下土壤渗滤,T32污泥制水泥,因此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以确定其推广价值并开展现有技术改进以及新技术研发。秸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资源化技术种类较为丰富,但各技术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差异十分显着,因此未来可以获取更详尽的技术参数对这类资源化技术进行深入评估。

李紫珍[8](2020)在《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研究及传质》文中提出工业烟气的主要排放物质SO2和NO严重污染环境,而泥磷是黄磷企业产生的一种难以处理的含单质磷的固体废弃物,针对于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以泥磷浆液作为吸收液,不添加任何其他催化剂,采用湿法催化氧化技术净化工业烟气中的SO2和NO的新技术,同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探究反应温度,气体速率,氧气含量及泥磷乳浊液固液比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最后对传质过程进行了探究。在单因素实验的探讨中,结果表明: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随气体流速的增大而降低;随泥磷浆液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率在2560℃时,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而70℃时急剧降低;脱硫脱硝效率在氧含量为0%30%时,随氧含量增大显着提高,40%时急剧降低。并得出了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的最佳条件(SO2浓度1500 mg/m3、NO浓度700 mg/m3、反应温度60℃、泥磷浆液固液比为5.0 g/40 mL、含氧量20%、气流速率300mL/min),该条件下的脱硫脱硝率在反应进行860 min内均可达99%以上。而后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中反应温度、氧气含量和固液比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得出:氧气含量>泥磷浆液固液比>反应温度。氧气含量对脱硫脱硝效率有高度显着影响。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和各个因素的回归方程之间的关系均是显着的,具有统计学意义,所得模拟方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旨在利用废弃物泥磷中的P4将O2转化为O3,利用O3氧化SO2、NO,从而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因此,本论文对泥磷浆液产生臭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得出:泥磷浆液固液比的增大可提高臭氧生成量;温度在2560℃时,臭氧产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在70℃时臭氧产生量急剧降低,最佳温度为60℃;含氧量为30%时臭氧产生量增长最快,且臭氧最大产生量值最高。在最佳实验操作条件(反应温度60℃、泥磷浆液固液比为5.0 g/40 mL、含氧量30%,气体流量200 mL/min)下臭氧最大产生量最大,为550.6 mg/m3。在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的传质动力学探究中,脱硫传质过程为气膜控制,脱硝传质过程为液膜控制。温度在298.15 K343.15 K之间,SO2、NO气相传质系数、液相传质系数都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呈上升趋势,但SO2、NO气相传质系数在343.15 K时降低。

黄海艺[9](2020)在《黄磷电尘灰真空碳热还原提镓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化工行业、合金等领域。目前,世界上从炼铝工业副产物中回收镓约占99%,铅锌矿是镓的第二大资源来源,另外,粉煤灰、钒钛磁铁矿也含一定量的镓。为满足当今世界各国对镓的需求,人们已开始专注于开发新的镓资源,黄磷电尘灰即为一种重要的二次资源,其含镓0.05%左右,回收价值较为可观。黄磷在我国国民经济工业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每生产1 t黄磷就产生200 kg的电尘灰。因此,如何高效回收利用黄磷电尘灰中的镓,避免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当今研究一项重大课题,但针对黄磷电尘灰中镓的回收富集与检测方法鲜有报道。鉴于此,本论文针对黄磷电尘灰中镓的回收富集工艺条件展开了研究。采用预处理-真空冶金相结合工艺处理黄磷电尘灰。首先通过XRD、XRF、ICP、SEM等手段分析了原料的物相组成、元素含量及形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表明了Na2CO3焙烧水浸预除磷、真空碳热还原的可行性,并对其工艺进行了实验探索,重点回收镓、磷。结果表明:(1)通过XRF、XRD、SEM/EDS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电尘灰进行表征,发现黄磷电尘灰化学成分复杂,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磷,占比18.65%,镓含量为0.04%,其物相组成主要是KH2PO4、Ca3(PO4)2及SiO2;Na2CO3焙烧后水浸获得的水浸渣XRD主要物相为硅酸盐、Mg S、KCl和SiO2,这些物质与有价组分镓紧密结合,因此回收浸出渣中的镓较为困难。(2)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状态下黄磷电尘灰中的Ga2O3可被碳还原为Ga、Ga2O、Ga O,其中转变为Ga的开始生成温度为1273K;在体系压强为10 Pa的条件下,Ga2O3与碳反应发生的温度较标准状态(105Pa)下降了657 K,各氧化物还原从易到难的顺序为:Pb O>Fe2O3>Zn O>Ga2O3>SiO2>Al2O3>MgO>CaO(3)通过探索性实验发现,简单的水浸、稀酸浸出预处理、NaOH焙烧水浸和标准状态下碳热还原实验效果皆不好,黄磷电尘灰中Na、K等水溶性物质去除效果不明显,且磷未能得到有效去除;Na2CO3焙烧水浸可以获得较好的除磷效果,在焙烧温度900℃,保温时间120 min,配比(电尘灰/Na2CO3)为1:1的条件下,磷的除率达84.55%,镓损失率可控制在5%以内。(4)对经Na2CO3焙烧水浸预处理后的黄磷电尘灰开展了真空碳热还原实验研究,考查了还原温度、保温时间、活性炭添加量对镓、磷挥发率的影响,获得回收镓和磷的较优工艺为:系统压强10~30 Pa,还原温度1373 K,保温时间60 min,活性炭添加量55%,镓的挥发率达73.89%,磷的挥发率达34.57%,该工艺参数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王琪[10](2019)在《基于信息流的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监控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高耗能产业实施和推进循环经济战略的关键,是要保证每个高耗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流监控体系的构建是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其运行的根本是要实现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有机结合,即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协同效应和综合效益。高耗能企业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点,需要系统研究的其循环经济监控体系建设与信息流的协同效应。本论文基于循环经济协同管理的视角,提出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流监控体系的概念,并将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流监控体系分为产品信息流防控体系和企业余能回收利用信息流监控体系两种类型。运用信息流分析方法,构建了产品信息流防控体系模型,设置防控预警线对物耗、能耗及排放物协同防控,改进产品生产流程。另外,构建了企业信息流监控体系模型,利用实时监测功能,通过设置感应信号对蒸汽、高炉煤气等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对企业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分析。以某一高耗能产品及企业为例,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分析计算了高耗能产品及企业通过信息流监控所能实现和提升的循环经济协同效应。针对高耗能产品和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提升循环经济协同效应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上述模型能有效提升高耗能产品及企业循环经济协同效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为研究高耗能企业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益提供一微观分析模型和手段,为高耗能企业推进信息化与循环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参考。

二、黄磷生产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磷生产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富含SiO2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白炭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含SiO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化学组成
2 利用富含SiO2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白炭黑
    2.1 硫酸铝废渣制备白炭黑
    2.2 黄磷炉渣制备白炭黑
    2.3 赤泥制备白炭黑
    2.4 高炉渣制备白炭黑
    2.5 粉煤灰制备白炭黑
3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 结语

(2)含磷复合矿浆脱硫脱硝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SO_2和NOx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1.3 SO_2和NOx的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
    1.4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现状
        1.4.1 烟气脱硫技术
        1.4.2 烟气脱硝技术
        1.4.3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1.5 臭氧氧化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1.5.1 O_3氧化—湿法洗涤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1.5.2 黄磷诱发臭氧—湿法洗涤脱硫脱硝技术
    1.6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研究内容
        1.6.1 论文选题依据
        1.6.2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设计思路与步骤
    2.3 气体浓度检测与处理
    2.4 分析与表征
    2.5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第三章 磷矿浆脱硫机理研究
    3.1 磷矿浆脱硫研究
        3.1.1 pH值对脱硫率的影响
        3.1.2 脱硫液液相成分分析
        3.1.3 脱硫液固相结构分析
    3.2 金属离子液相催化脱硫实验研究
        3.2.1 脱硫实验
        3.2.2 吸收液固相和液相组成的分析研究
        3.2.3 金属离子催化脱硫效果
        3.2.4 金属离子催化S(Ⅳ)自由基捕获
        3.2.5 金属离子催化脱硫反应路径
    3.3 磷矿浆脱硫失活过程分析
    3.4 磷矿浆脱硫过程机理
    3.5 磷矿浆脱硫的生产实践
    3.6 磷尾矿浆脱硫过程实验研究
        3.6.1 磷矿浆与磷尾矿浆脱硫效果
        3.6.2 磷尾矿与磷矿结构对比分析
        3.6.3 磷矿与磷尾矿浆吸收液对比分析
        3.6.4 磷酸根抑制脱硫特征
        3.6.5 磷尾矿高效脱硫反应特征
        3.6.6 脱硫过程中磷尾矿粒径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磷复合矿浆脱硝机理研究
    4.1 脱硝率及p H值随时间的变化
    4.2 脱硝液的固相组成分析
    4.3 脱硝液的液相组成分析
    4.4 脱硝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4.4.1 气相体积对NOx脱除的影响
        4.4.2 磷矿中关键组分对NOx脱除的影响
        4.4.3 O_3/NO摩尔比对NOx脱除的影响
    4.5 P_4与O_2反应过程分析
        4.5.1 水对P_4与O_2反应诱发O_3的影响
        4.5.2 P_4与O_2反应过程讨论
    4.6 脱硝过程机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磷复合矿浆同时脱除SO_2和NO_x研究
    5.1 磷矿浆同时吸收SO_2和NO_x的效果
    5.2 含磷复合矿浆同时吸收SO_2和NO_x行为分析
        5.2.1 黄磷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5.2.2 温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5.2.3 搅拌强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5.2.4 烟气流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5.2.5 SO_2和NO_x浓度对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
    5.3 SO_2与NO_x相互促进过程实验研究
        5.3.1 同时脱硫脱硝与单独脱硫、脱硝效果对比
        5.3.2 吸收浆液成分分析
        5.3.3 氮物种对SO_2吸收的促进作用分析
        5.3.4 硫物种对NO_x吸收的促进作用分析
        5.3.5 P_4诱发产生O_3对SO_2吸收的影响
        5.3.6 NO_2~–激发S(Ⅳ)生成活性自由基
        5.3.7 SO_2与NOx相互促进机理
    5.4 脱硫脱硝成本核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贵州磷化工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质量提升基地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磷化工产业的发展
    1.1 磷化工产业的发展背景
    1.2 黄磷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 磷化工产业中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质量提升基地模式探索
    2.1 磷化工产业中的绿色循环经济
    2.2 磷化工产业中的绿色循环经济绿色循环经济中的缺陷
    2.3 磷化工产业在提升基地模式上的探索
        2.3.1 磷化工产业链发展模式
        2.3.2 磷化工产业中的固废资源化
    2.4 以黄磷炉渣为原料的绿色循环经济的探索
3 结语

(4)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现状
    1.1 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1.2 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的性质
    1.3 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堆存危害
2 磷尾矿资源化利用
    2.1 磷尾矿再浮选
    2.2 化学法提取磷尾矿中有用元素
    2.3 磷尾矿用于制备建筑和路基材料
3 磷石膏综合利用
    3.1 磷石膏制备水泥缓凝剂
    3.2 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
    3.3 磷石膏在建材领域应用
    3.4 磷石膏在化工方面应用
    3.5 磷石膏回收提取稀土
4 磷渣综合利用
    4.1 磷渣用于生产水泥配料
    4.2 磷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
5 结语

(5)黄磷炉渣制备SiO2基复合吸附剂及其铜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磷炉渣概论
    1.2 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2.1 工业固废制备水泥及混凝土
        1.2.2 工业固废制备白炭黑
        1.2.3 工业固废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
        1.2.4 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
    1.3 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吸附剂
        1.3.1 炉渣制备吸附剂
        1.3.2 粉煤灰制备吸附剂
        1.3.3 煤矸石制备吸附剂
        1.3.4 冶炼渣制备吸附剂
        1.3.5 其他固废制备吸附剂
    1.4 含铜废水概况
        1.4.1 含铜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4.2 含铜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1.5 壳聚糖改性研究现状
        1.5.1 壳聚糖的简介
        1.5.2 壳聚糖的应用
        1.5.3 壳聚糖改性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设备、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原料、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工艺流程图
    2.3 实验方法
        2.3.1 二氧化硅基体材料的制备
        2.3.2 CS-SiO_2复合吸附剂的制备
        2.3.3 吸附过程实验
        2.3.4 模拟含铜废水的配制
        2.3.5 吸附动力学研究方法
        2.3.6 吸附等温线研究方法
    2.4 分析方法
        2.4.1 二价铜离子含量分析方法
        2.4.2 二价铜离子的吸附率和吸附容量的分析方法
    2.5 样品性能检测分析与表征
        2.5.1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2.5.3 激光粒度测试
        2.5.4 红外分析(FT-IR)
        2.5.5 氮氧分析仪
        2.5.6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
第三章 黄磷炉渣制备二氧化硅基体材料研究
    3.1 黄磷炉渣特性分析
        3.1.1 黄磷炉渣扫描电镜分析
        3.1.2 黄磷炉渣粒径分析
        3.1.3 黄磷炉渣X-射线衍射分析
        3.1.4 黄磷炉渣红外光谱图分析
    3.2 黄磷炉渣制备二氧化硅基体材料过程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3.2.1 硝酸浓度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3.2.2 液固质量比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3.2.3 浸取时间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3.2.4 浸取温度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3.2.5 搅拌速度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氧化硅基体材料的改性研究
    4.1 复合壳聚糖过程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4.1.1 壳聚糖投入量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4.1.2 溶剂量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4.1.3 加氢氧化钠之前复合时间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4.1.4 加氢氧化钠之后复合时间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4.1.5 复合温度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4.2 SiO_2和CS-SiO_2表征对比
        4.2.1 SiO_2和CS-SiO_2扫描电镜图分析对比
        4.2.2 SiO_2和CS-SiO_2XRD分析对比
        4.2.3 SiO_2和CS-SiO_2红外谱图分析对比
        4.2.4 SiO_2和CS-SiO_2粒径图分析对比
        4.2.5 SiO_2和CS-SiO_2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对比
        4.2.6 SiO_2和CS-SiO_2元素分析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S-SiO_2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研究
    5.1 吸附试验研究
        5.1.1 吸附温度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5.1.2 吸附剂投入量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5.1.3 pH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5.1.4 铜离子初始浓度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5.1.5 吸附时间对Cu(Ⅱ)吸附率的影响
    5.2 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研究
        5.2.1 吸附动力学研究
        5.2.2 吸附等温线研究
    5.3 吸附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本课题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3.1 存在的问题
        6.3.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6)磷化工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磷化工主要污染类型和危害
    1.1 粉尘、废气
    1.2 废水
    1.3 固体废物
2 三废回收利用和治理途径
    2.1 废气的回收利用
        2.1.1 黄磷尾气
        2.1.2 SO2气体的利用
        2.1.3 含氟气体的回收利用
    2.2 废水污水)处理
    2.3 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3 结语

(7)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科学问题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论文框架
2.研究综述
    2.1.人类活动驱动的磷循环
        2.1.1.磷流定量核算
        2.1.2.磷资源耗竭期估算
        2.1.3.磷排放的环境影响
    2.2.磷管理的研究进展
        2.2.1.磷管理策略研究
        2.2.2.磷素管理定量研究方法
    2.3.磷废物资源化研究进展
        2.3.1.资源化技术
        2.3.2.技术评估方法
    2.4.小结
3.磷废物核算模型与数据
    3.1.系统边界
    3.2.磷废物核算模型
        3.2.1.P-WAM框架
        3.2.2.核算原则
        3.2.3.流核算方法
    3.3.磷废物分析指标
    3.4.数据来源
4.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演变
    4.1.磷资源消耗与磷产品生产
    4.2.磷废物产生量总体格局
        4.2.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4.2.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4.2.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4.2.4.畜禽养殖(AH)
        4.2.5.水产养殖(AQ)
        4.2.6.农产品加工(AP)
        4.2.7.居民消费系统(HC)
        4.2.8.废水处理与固废处置系统
    4.3.磷废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4.4.本章小结
5.中国磷废物循环利用与环境排放的演变
    5.1.磷废物的循环利用
        5.1.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5.1.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5.1.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5.1.4.畜禽养殖子系统(AH)
        5.1.5.水产养殖子系统(AQ)
        5.1.6.农产品加工子系统(AP)
        5.1.7.居民消费子系统(HC)
        5.1.8.废水处理(WW)与固废处置子系统(SW)
    5.2.磷废物的环境排放
        5.2.1.磷汇
        5.2.2.磷源
    5.3.结果验证
    5.4.磷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
    5.5.本章小结
6.磷废物趋势预测与调控
    6.1.磷废物预测模型
        6.1.1.预测模型框架
        6.1.2.情景设定
        6.1.3.变量预测
    6.2.预测结果分析
        6.2.1.总量结果
        6.2.2.分系统结果
        6.2.3.资源化路径模拟结果
        6.2.4.预测模型验证
    6.3.本章小结
7.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
    7.1.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简介
    7.2.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
        7.2.1.底层指标的计算
        7.2.2.多目标决策
    7.3.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结果
    7.4.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结论
    8.2.主要创新点
    8.3.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研究及传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烟气
        1.1.1 含硫硝烟气的成分及来源
        1.1.2 工业烟气的危害
        1.1.3 含硫硝工业烟气的排放现状
    1.2 泥磷
        1.2.1 泥磷的来源
        1.2.2 泥磷的成分
        1.2.3 泥磷的性质
        1.2.4 泥磷的处理
    1.3 国内外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1.3.1 烟气干法及半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1.3.2 烟气湿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1.3.3 新型矿浆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1.3.4 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2.1 实验仪器、药品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2.3 实验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2.3.1 模拟烟气配比方法
        2.3.2 二氧化硫气体、氮氧化物气体浓度的检测及计算
        2.3.3 二氧化硫气体、氮氧化物气体脱除率的计算
    2.4 泥磷成分测定
        2.4.1 总磷(元素磷+化合磷)的分析结果
        2.4.2 残渣的分析结果
        2.4.3 化合磷的分析结果
        2.4.4 单质磷的分析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单因素实验
    3.1 反应温度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3.2 含氧量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3.3 气体流速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3.4 泥磷浆液固液比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3.5 泥磷浆液脱硫脱硝效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6 pH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的影响
    3.7 最佳条件下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产物分析(XRF)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泥磷同时脱硫脱硝响应面条件优化实验
    4.1 响应面实验设计
    4.2 二次回归模型拟合方程及方差分析
    4.3 等高线和三维响应曲面图分析
    4.4 最佳反应条件的优选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泥磷浆液产生最大臭氧量实验条件探究
    5.1 实验装置及流程
    5.2 泥磷浆液产生臭氧单因素实验
        5.2.1 固液比对臭氧产生量的影响
        5.2.2 反应温度对臭氧产生量的影响
        5.2.3 含氧量对臭氧产生量的影响
        5.2.4 泥磷浆液制取臭氧的生成量与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传质过程初探
    6.1 总传质速率方程
    6.2 NA的计算
    6.3 气相传质参数的计算
        6.3.1 各个温度下SO_2的气相传质系数k_(G,SO_2)
        6.3.2 各个温度下NO的气相传质系数kG,NO
    6.4 液相传质参数的计算
        6.4.1 各个温度下蒸馏水吸收CO_2的液相传质系数k_(L,CO_2)
        6.4.2 各个温度下SO_2、NO的液相传质系数kL
    6.5 总传质系数
    6.6 NO的 C_(A,i)、增强因子β的计算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三、主持或参与项目
致谢

(9)黄磷电尘灰真空碳热还原提镓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镓的性质
        1.1.1 镓的物理性质
        1.1.2 镓的化学性质
    1.2 镓的资源分布、储量以及国内外生产现状
        1.2.1 镓的资源分布
        1.2.2 全球镓生产现状
        1.2.3 国内镓生产现状
    1.3 镓的应用
        1.3.1 半导体材料
        1.3.2 太阳能电池
        1.3.3 合金领域
        1.3.4 医学领域
        1.3.5 玻璃制造
        1.3.6 化工行业
        1.3.7 其他领域的应用
    1.4 镓的存在形式及回收方法
        1.4.1 镓的存在形式
        1.4.2 铝工业副产品中镓的回收
        1.4.3 锌浸出渣中镓的回收
        1.4.4 从粉煤灰与黄磷电尘灰中镓的回收
        1.4.5 电子工业废料及其他原料中镓的回收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黄磷电尘灰真空碳热还原理论研究
    2.1 黄磷电尘灰碳热还原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2.1.1 计算方法
        2.1.2 标准状态下黄磷电尘灰碳热还原的热力学计算
        2.1.3 真空状态下黄磷电尘灰碳热还原的热力学计算
    2.2 真空条件下物质特征分析
        2.2.1 纯物质的沸腾温度
        2.2.2 纯物质的饱和蒸气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3.1 实验原料
        3.1.1 黄磷电尘灰的化学组成分析
        3.1.2 黄磷电尘灰的物相组成分析
        3.1.3 黄磷电尘灰的粒度分析
        3.1.4 黄磷电尘灰的SEM/EDS分析
        3.1.5 黄磷电尘灰的热重分析
    3.2 实验试剂及设备
    3.3 实验流程及方法
        3.3.1 实验流程
        3.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4 分析方法及仪器设备
        3.4.1 分析方法
        3.4.2 分析计算方法
        3.4.3 分析仪器
    3.5 实验数据处理
        3.5.1 焙烧-浸出工艺指标计算公式
        3.5.2 真空还原工艺指标计算公式
第四章 黄磷电尘灰预处理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湿法预处理实验研究
        4.2.1 中性浸出预处理探索实验
        4.2.2 浸出液循环次数除Na、K影响探索实验
        4.2.3 稀磷酸浸出预处理探索实验
    4.3 火法预处理实验研究
        4.3.1 标准状态下碳热还原预处理探索实验
        4.3.2 NaOH焙烧-水浸预处理探索实验
        4.3.3 Na_2CO_3焙烧-水浸预处理探索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磷电尘灰真空碳热还原实验研究
    5.1 实验原料
    5.2 黄磷电尘灰真空碳热还原实验研究
        5.2.1 实验设备及操作过程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黄磷电尘灰还原产物SEM/EDS表征
        5.3.1 冷凝物SEM/EDS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信息流的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监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信息流的研究综述
        1.2.2 协同效应文献综述
        1.2.3 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1.2.4 信息流监控体系的研究综述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 高耗能企业及产品理论概述
    2.2 信息流分析理论概述
    2.3 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2.4 协同效应理论概述
第三章 基于信息流的高耗能企业及产品循环经济监控体系研究
    3.1 高耗能产品循环经济信息流防控体系研究
        3.1.1 高耗能产品循环经济信息流防控体系的概念
        3.1.2 信息流防控体系分析模型
    3.2 高耗能企业余能回收利用信息流监控体系研究
        3.2.1 高耗能企业余能回收利用信息流监控体系的概念
        3.2.2 信息流监控体系模型构建
        3.2.3 信息流监控体系价值流评价
第四章 高耗能企业及产品案例研究
    4.1 高耗能产品循环经济信息流防控体系案例研究
        4.1.1 产品简介
        4.1.2 循环经济信息流分析
        4.1.3 循环经济协同生产模式研究
        4.1.4 产品所实现的循环经济协同效应
    4.2 高耗能企业余能回收利用信息流监控体系案例研究
        4.2.1 企业简介
        4.2.2 余能回收利用信息流分析
        4.2.3 余能回收利用价值流分析
        4.2.4 企业余能回收利用信息流监控体系协同效应分析
第五章 高耗能企业及产品循环经济协同效应提升路径
    5.1 高耗能产品循环经济信息流协同效应提升路径
        5.1.1 基本思路
        5.1.2 提升路径
    5.2 高耗能企业余能回收利用信息流协同效应提升路径和对策
        5.2.1 基本思路
        5.2.2 提升路径
    5.3 基于信息流监控体系的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5.3.1 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5.3.2 推进高耗能企业信息流监控体系的集成应用
        5.3.3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导高耗能企业转型升级
        5.3.4 推动高耗能企业技术进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3.5 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检查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黄磷生产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富含SiO2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白炭黑研究进展[J]. 连水瑕,高新梅,温振宇,李聪明. 化工环保, 2021
  • [2]含磷复合矿浆脱硫脱硝机理研究[D]. 聂云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贵州磷化工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质量提升基地模式探索[J]. 丁万,王伟杰,李灿,袁寿奇,谭昭旭. 广东化工, 2021(08)
  • [4]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现状[J]. 张汉泉,许鑫,胡超杰,周峰. 中国矿业, 2021(04)
  • [5]黄磷炉渣制备SiO2基复合吸附剂及其铜吸附性能研究[D]. 韩乐.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磷化工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 刘星涛. 化工管理, 2020(35)
  • [7]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D]. 刘雪薇. 南京大学, 2020(09)
  • [8]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研究及传质[D]. 李紫珍. 云南民族大学, 2020
  • [9]黄磷电尘灰真空碳热还原提镓工艺研究[D]. 黄海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10]基于信息流的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监控体系研究[D]. 王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黄磷生产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