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时代价值——大学生民主教育研究之一

大学生民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时代价值——大学生民主教育研究之一

一、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客观要求与时代价值——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研究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赵立庆[1](2021)在《以身为本:王艮儒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艮的儒学思想是中晚明市民生活的理论表达,本文概括为身本儒学。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东西方无不经历了一个由心本论到身本论的过程,但从生活儒学而看,身本并非意味着把身看成是形而上的存在,而是生命的自由活动。在工夫论域中,衍生出“安身立本”的内圣工夫论和“亲民爱物”的外王工夫论,而且内圣工夫和外王工夫内在贯通。王艮建立了一个以“身”为本体、以“安身”为工夫、以躬身实践为旨趣的身本儒学体系。由此,“身”从理本体、心本体中解放出来,成为身心合一的具有现代价值的个体。张岱年先生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个体本位价值:“王艮的主要思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就是肯定个体是根本的。”从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看,“身”所表示的人类身体则是单个的人或特殊的社会自我,它基本上我由社会关系和累积起来的习惯、价值和气质来塑造的,而塑造的过程则是学习、经历、行为和反思。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目前学界关于王艮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王艮儒学的思想史意义,如从阳明后学、泰州学派,这是整体视角;一是阐发王艮儒学思想的某个侧面,如“百姓日用即道”、“淮南格物”等,这是局部视角。总起来说,还缺乏一种系统的体系研究。因此,构建王艮身本儒学的哲学体系及其所体现的现代个体思想是本文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生活儒学、社会人类学和比较哲学方法,从本体、内圣工夫和外王工夫三个维度阐述王艮身本儒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价值。王艮身本思想的产生是儒学史上的一个划时代思想事件,所以应该从身本观念得以产生的思想论域加以理解。因此研究身本思想需要厘清西方身本观、儒家身本观,还要从生活论视域加以透视,因为身本思想本质上是市民生活的反映。必须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身体”概念不能理解为单纯的躯体、肉身或四肢,而是奠基在生命之上的身心合一的个体。仅在与心相对时,“身体”主要是指身躯,而在其他论域中,身体一般是指身心合一的个体。西方身本观历程大致与儒家传统身本观相似,也有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王艮从阳明“身心一件”出发,颠倒“心主身辅”的关系而确立身本论。由此可见,形而上学一—无论是西方理性主义还是宋明理学——视域下“身”被贬低为身体。而生活儒学认为,生活本身既是形而上学的本源,更是形而下学的本源。以此观之,“身”的本源义也就不是感性欲望的肉身,而是生命及其生命活动,即生活,即百姓日用。本文第二章主要阐明王艮儒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和生平经历。明代政府高度集权,政治生态极度恶化,士人心态也呈现极大的不同。但是,权力集中同时使得官僚体制庞大,政府效率低下,商品经济得以持存并逐渐发达,白银成为主导货币,“促使赋役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并且把社会各个阶层大幅度地拖入商品交换关系中”,人身依附关系松解,市民奢侈消费意识抬头。阳明所言的“心即理”实际上便是“我即理”,亦即将价值评判的权利收归自我。尽管其自我的内容仍然是以忠信礼义为核心构成的,但却极大地突出了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士人的人格得以从外在的权威中拜托出来而独立。王艮从直接从“心即理”的良知主体转到“身即道”的身体主体,凸显出生命个体的价值。简单地说,阳明以自身的良知作为评价标准,王艮则以安身作为评价标准。质言之,王艮之“身”正是良知的具身化。王艮之身本论或尊身思想既与先前典籍的生命哲学相关,也有道家的贵身思想有关,还是时代生活的反映。第三章主要阐明王艮身本儒学的本体论。如果说阳明心学的本体是良知,那么王艮儒学的本体是身。本体在这里不是宇宙论意义上的世界产生的本源,毋宁是意义世界上的价值本体,是生活世界的本然状态。如陈来教授所说,“本体本指本根、本来,体指实体、状态、体段等。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实体、本体、道体,都涵有或涉及本体论的问题,尤其是道体。中国的本体是生生不已、有生命的。”“道体”在王艮儒学思想中其实指的就是“身与道一件”,即“道身”。首先,王艮把“身”抬高到本体位置,“身与道同尊”、“身与道原是一件”,借用王船山的话说就是“即身而道”。其次,保身爱身是人的良知良能,是生生之机;知保身,才能爱身,能爱身则爱人;进而达到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所以,安身才是立本:“不知安身便去干天下国家事,是之谓‘失本’。”第三,王艮借用本末范畴阐释“物有本末”:“‘身与天下国家一物也’,惟一物,而有‘本末’之谓。”“身”是天下国家的价值尺度。所以,王艮的明哲保身论不是狭义的保全生命,反而突破传统单向性的爱,使仁爱成为双向的“互爱”。宋明理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工夫论,工夫又可分为内圣工夫和外王工夫,故分两章论之。第四章主要阐述身本儒学的内圣工夫论内容和特征。工夫论是本体论体现的逻辑结果,有什么样的本体逻辑上要求相应的工夫。无论是理学工夫还是心学工夫都是本体-工夫框架下的工夫论,王艮则从良知现成出发注重百姓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工夫。王艮十分重视工夫,他认为本体如何关键看工夫:“体用不一,只是工夫生。”显然,阳明心学蕴含着深刻的个体性评价原则,而这一原则在王艮的身本工夫中得到落实和阐发。王艮的工夫论建立在身本论之上,“身与道一件”,所以,安身工夫是其主旨;“身”是生命的显现,生命即是生生不已、活泼泼的自然之道,所以,工夫无须防检,当下即用、至简至易,以“乐学”为方法论。如前所言,安身的“身”是身心合一的个人,所以安身其实是“安其身而安其心”。“安身”自然包括保护生命权利,但“保身”也是“爱身”,所以,“明哲保身”其实是生命之爱,是生生之道。从自爱出发而爱人爱物才是本真的仁爱,爱有差等始于自爱,这就是爱身为爱人爱物奠基。由于王艮坚持良知现成,即肯定个体原则的优先性和现成性,所以个体权利和法则衡量天下国家之正与否,“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在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故曰格物”。这就是王艮“以身格物”的工夫论。第五章主要论述王艮身本儒学的实践维度,即外王工夫论,就是说外王工夫是现实发用,而不仅仅指向主体的良知本体。实践品格是王艮身本儒学的内在要求,“安身”并非认命听命、安于现状,“身”本来就包括躬身实践的含义。王艮把良知所蕴含的个体性思想改造成“我命虽由天,造命却由我”的自主性;并且将这种自主性赋予平民大众,从而推进儒学的世俗化。泰州学派多率性而为,符合社会底层民众的需求,以至于背离当时的社会礼制,足见其影响。身本儒学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讲学活动、乡会活动、参与治理和政治诉求。讲学活动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可谓是儒家思想的传教活动,其目的是启蒙大众。宗会实际上反映出松散的近世家庭在恶劣的环境下的一种自救性的自治组织。讲会乡会尽管有长幼之分,但受“满街皆是圣人”思想的影响,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代表观点是何心隐“天下统于友朋”的论断。从身本论看,这种圣愚平等实质是政治平等,从而为政治参与奠定理论基础。儒学的政治思想是“王道仁政”,后世一般称之为德性政治或伦理政治。王道仁政落实在士人身上就是“内圣外王”。就其理想状态而言即“三代之治”,这是儒者向往的理想社会秩序,间接反映出儒者对现实政治生态的不满。内圣外王最终要落实在政治制度上,这就预设君权的合法性,一旦进入现实政治中,政道与治道脱离,君主权威压倒一切,成为儒学现代转型的制约因素。在碰到制度这道硬墙后,儒家思想只能在内圣领域继续深挖。王艮采取“修身见于世”的实践策略,“觉民行道”,“内圣外王”架构在王艮这里出现裂缝,转化为自我主宰的“出处进退”之学:出处进退各有其道,“出则必为帝者师,处则必为天下师”。王艮的独立自主精神发展成为颜钧、何心隐、罗汝芳等人的狂侠人格,这也是儒家在专制体制下的必然结果。余论部分是王艮身本论的延伸,即进一步揭示身本儒学所蕴含的个体性思想。“身”本就有“吾”、“我”的含义,经王艮的诠释,身获得与道同尊的本体地位,而在现代权利话语下,身体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格权。也就是说从道德话语和权利话语两个方面,“身”指向或等同于个体。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不再是传统的宗法家族,此外作为制度形态的传统儒学已经解体,儒学的复兴必然落实在现代个体身上。个体,从国家层面讲就是公民;从经济领域讲就是经济人;从道德领域讲就是道德人,从市民社会讲就是市民。所以,有学者提出“现代的公民儒学”,以区别“传统的宗法儒学”。既然现代社会是个体化的社会,这是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那么儒学的形而上表达就是个体儒学。换句话说,个体儒学就是在现代生活方式下,基于并有益于个体权利和德性,实现“成己成物”的价值诉求。当然这套价值诉求又不得不诉诸现代制度以实现自身,儒学不必再走心性论基础上的“内圣开外王”之路,而应落实到个体身上。

彭丹[2](2021)在《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虽然阳明学和道统论分别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却较为薄弱。固然从整体来看阳明学的确少谈“道统”一词,但阳明学者的道统意识却又十分强烈,具有道统意蕴的论述也十分丰富。本文紧紧围绕本质性与历史性两个道统论的关键维度,通过对不同类型道统思想的细致分析,以期勾勒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整体面貌。第一章总体讨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由来、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朱子学以凸显精神文化意蕴的道学来理解道统,阳明学继承了这一立场。不过在具体表述上,从阳明而下,阳明学者较多使用宗、脉这两个概念来表达自我的道统关切。其中,宗偏向本质型维度而脉偏向历史性维度。由所宗不同,阳明学可以分为以良知、仁、身、性概念为中心的四个道统思想类型,其中以致良知为宗和以求仁为宗是两种前后相继的主要类型。在以道学理解道统之外,基于对实际治理秩序的强调,随后晚明阳明学又出现了治、学二分,以治统摄学统的道统思想新局。第二章主要论阳明学对“十六字心传”的理解。“十六字心传”是朱子学道统思想的中心论点。阳明在朱子理学道统论的背景下,早期以源于“十六字心传”的心学为主旨论述道统,阳明后学不论具体立场为何,都不否认圣学为心学的基本观点。就道心人心的关系而言,阳明和大部分后学都持心即理的观点,对道心人心坚持一种天理人欲的对立理解;少数后学则将道心人心视为一种非一非二的体用关系。不过虽然立论各异,阳明学者都能将道心把握为主体性价值的内在根源,这就和朱子学的理解区隔开来。阳明学者也多有将中视为圣学之宗的提法。总体来说,“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处于一个既重要又缺少独立性的位置,可以在总体上确定阳明学的道统思想是一种心学道统论,但不能以此判定各学者道统思想的具体意涵。第三章专论阳明学中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起初以心学衡定圣学,在自身良知学成熟以后,便大肆宣讲良知学,以良知为中心定位圣学。阳明道统谱系的突出特点是推重颜子和周、程二子。阳明的大多数一传弟子接踵继武。浙中王门一传侧重揭示在中之体,江右王门一传关注工夫,归寂派王门一传偏重寂、静等观念,他们以良知学为核心各有侧重地建立各自的道统论述。良知学的道统地位在阳明从祀时达到了高峰。但是阳明二传弟子以后,除了一些浙中王畿后学以外,鲜少有以良知为中心而建立道统论述者。随着良知学权威的下降,良知道统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第四章考察阳明学中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在致良知之外,也特别重视一体之仁并在晚年大力提倡,但始终没有完全将其提至道统论述的层面。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在阳明弟子中独树一帜。在他们的影响下,以仁为宗的道统思想在二传以后弟子中得到了张扬。江右王门二传仁、心并重,浙中王门二传大力渲染仁体的宇宙意义,黔中王门注意发挥仁体合内外寂感的本质,天台一系的学者建立万物一体之仁的道统历史铺陈,泰州后学颜钧、何心隐则在道统中直接孔仁。这些学者的道统论述与致良知为宗者的不同就在于以求合内外的仁为旨归并以此来定义心体,在谱系上以仁学为中心而回归孔孟。此外,以修身为宗旨的道统思想将身体性作为道德实践的根本,宗性的道统思想以性为首出的观念,此二种道统思想可以视为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第五章讨论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阳明后学中主张三教合一论者有一种平视三教的正统主张,不特别标榜道传的儒家系谱,这以李贽、焦竑二人为代表。而更多的三传以后弟子以治、学两条线索组织道统论,治之统系虽以学为根本,却将学之统系兼摄。江右王门胡直后学邹元标、郭子章并列治、学两条谱系;浙中王门陶望龄的道统论也有着道事合一和道不即事的两条线索;泰州罗汝芳更是推尊明太祖,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最早代表。在这几者之外,泰州后学杨复所与管东溟的道统理论,在鲜明地以治摄学的同时又融摄三教,将“道统”包含广大社会政治伦理秩序建立的意蕴表露的更为显豁。这样,代表治统的明太祖获得了超然的道统地位,道统中实际秩序治理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独立,但这也造就了道统被治统融合的风险。本文第六章观察阳明学的传道观与传道实践,这是从较为现实和对阳明学者自身较近的时间点中发见道统思想的特点。阳明学者通常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任道意识,有的学者对道的承担意识还特别强烈。阳明学者的传道观有着丰富多样的内涵,既受到禅宗传灯观念和宗族观念的深刻影响,又蕴含着道的普遍存在和独断承担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阳明后学对于孰为阳明后之正传意见分歧不一,主要有以江右、浙中、泰州三种看法,这表现了阳明学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地走向分化。和一般认为不同,总体上阳明学的传道实践并不非常普遍,只在浙中和泰州王门的若干人物中有所表现。最后余论论述本文的分析对理解阳明学历史发展逻辑和建设当代道统理论两个方面的启示。对道统思想史的阐释可以观察出阳明学与晚明学术发展的某些趋势与特点;而传统儒学本身要求道治合一的内在结构特质也值得当代道统建构论者深思。

张馨予[3](2021)在《先秦儒家心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先秦儒家的文化体系中,心范畴在诞生之初,旋即作为价值的根源而与天、道相通。价值的根源不在外,在于人的生命本身,儒家哲学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主张将主体自身转化和境界提升都通过内心的修养而完成。正是因为心学说的重要地位,随着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心性价值论的理论构建也成为绵延两千多年的宏大体系,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神髓所在。先秦儒家对心之概念阐述颇丰,既有如孟荀一样对心形成系统的理论进行专门论述,也有类似《论语》《大学》《中庸》一般,对心只有着一鳞半爪的论述。而与心范畴的论述相关、密不可分的还有天、性、情、知等概念。由于上述范畴不论是作为个体的内涵、外延,还是相互间的关系界定都很模糊,内容又极为丰富。以至于要深入理解心的范畴,需要在先秦儒家整体思想境域下,通过原典去勘察心及相关范畴的萌生、发展和形成的理论根据和演变过程。第一章首先考察先秦儒家心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先秦子学时期礼坏乐崩、不义攻伐以及世风败坏而引起民心陷溺,诸子各有重塑人民内心的精神信念,为人们的精神生命寻求安顿之所的志向,遂产生了心论的时代课题与哲学关怀。《易经》《尚书》《诗经》等典籍,作为诸子百家的学说之源,其中对心的论说衍生出了不同于甲骨文、金文时期原始意义地新的涵义,显示了心范畴演变的未来发展路向。心既含摄知性思考,又充溢道德意志,并为情感欲望所涵润,是人思虑、反省、抉择和意志等各方面的总和。同时此心上承天命而有性知,下涵形体而有情欲,良莠并存、善恶混杂,勾画出心和与之关联的天、性、知、情、欲等几种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子学时期道、墨、法、管诸家各有许多关于心的思考和认知。而儒家的独特之处在于肯定心作为道德主体的价值属性和主观能动力,赋予心以超越性,并重视发挥心的认知能力。先秦儒家诸子论心的主要差异在于子思、孟子和荀子,思、孟走出了一条尽心知性知天之向内反省的道德源流本心论;荀子则走出了一条向外求索、学思礼义的认知知性之心论。其中各自有其学理脉络的共通之处及独特之处,可算是先秦儒家心论两条二而一,一而二地既具互补性又有统一性的学脉。第二章重在揭示作为人类取则、效仿和最终根据的天或天命与人心之间的关系。自商至周,华夏文化大体上经历了由外及内,由天上到人间的信仰范式的转换,这以殷人之帝到周人之天的信仰范畴的鼎革为标志。周继商帝、天观念,在损益鼎革基础上完成了由人格神的帝、天向着义理之天的转换。在此基础之上,孔子厘定经学之际,周文原本内蕴的天人合一的义涵得以充分的揭示、发皇。以《易》为代表的经典视人为与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人因此具有弥纶天地的品格。先秦儒家所论之心首先是以天地为准,认为天道赋人以德,而其德在心,而因为人的主体性存在,同样人德又以弥纶天地之方式影响及于天。遵循这个逻辑,人心之知亦是天赋而由人的主体性发挥而完成。同时,通过德的纽带,外在天命之先天神圣性与主体内在道德尊严的自觉之间也产生了相应的共鸣。人心与天道相互吻合的义涵呼之欲出。第三章围绕先秦儒家诸子根据心与性的密切关系而建构的心性学说之异同,讨论了儒家心性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了维护儒家之正统,回应百家之异说。儒家诸子在心说主线上,辅以性论而与时偕行,回应着时代提出的问题,展现出儒家特有的人文关切。性之原义具有无为、天然的属性,应指人生而即有,甚至未生先有之质,须通过心而始见,从而性与心就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儒家诸子对性的定义有不同之处,由之对心与性的关系也有不同观点。在孔子学说中,心与性还没有被清晰地分开、分别论之,心性质说都统一在一个更高的哲学范畴—一“仁”中。藉着郭店楚简等近年考古新史料之重大发现,心性学说得到重要补充和丰富,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篇用“心取性出”论心性关系,心居于性、物之间而最为关键,与物相接和与性相通都在于心。孟子通过以心言性,通过对心的言说来揭示性所具有的内涵。通过“四心”与仁义礼智的关系,进而认识孟子的心与性所具有双重内涵:一是道心对应的性之本善层面,这是从义理之性的层面而言;一是评价心对应的性之向善层面,这是有待扩充存养的为善的能力的层面而言。荀子认为性有天生的官能之性,又有生具的官能接触于外物所产生的情感欲望之性,人性中的情感欲望如果不加克制,将会产生恶的后果。而心有能辨恶向善的知能,能够知仁义法正,因此荀子主张运用心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以心制性”心性关系。孟子与荀子之说貌似龃龉,实则更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联系其所处的特定时代与历史文化语境,才能清楚认识其异同之辨与互补特性。第四章结合情与欲范畴的辨析,深探儒家心论内在肌理。心包含有性情两端,性是纯善的本性,是理;性一旦发动就是情;情失控而不加限制就成为欲。在儒家的学说体系中,天人合一、内外一贯、形上形下一统的品格是显而易见的。儒家所论情的意涵亦然,儒家情意涵经历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的转移与升华。人欲思想的源头可追溯至西周初年。从孔子始,才有了人人皆具欲望的思想。孔子对欲的划分包括生理感性的欲和实现仁之内在欲求的道德情感之欲。孟子认为欲望具体表现为人的感官欲望和物质欲望,不具有道德内容,本身有趋恶的倾向。荀子认为性、情、欲只是人性发生进程中不同阶段上的差异,耳目鼻口等官能属于性,此性发动则生情,情与外物相接就会产生欲望,此欲望倘若随其自然发展而不加限制则会导致恶的结果。儒家肯定情感和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但不加限制的情感和私欲会令人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因此主张以心治情欲,即发挥心的作用对情欲进行规范和约束,其中既有对欲望的限制,也有对情感的中和。第五章以先秦儒家心论体用一贯为中心,诠释从内圣之维的心本体论的建立到外王维度的仁政的探索落实。天人一体是儒家话语体系的基本品格。天道是孔子及其以后儒家学者解决道德存在的合理性问题而从理论上夯实的道德形上根据。道德本心的建构才是儒家探讨心性学说的真实目的所在。先秦儒家借助天道而为道德力量找到内蕴的本体性根基,并将此根基内置于人的心中,集道德内涵与道德实践于一心,凭借其学说体系中心本体的内蕴而落实其内圣之学,也即基于心的哲学根基根据而构建其宏大的道德本心。孔孟荀所持论点其本质在于正心,在于修身,其终极目的是基于心本论的内蕴而涵养其内在的圣贤之德。先秦儒家以存于人心的良心善性为道德本体,先建立人心的秩序,自身的仁心得以完善后,经过仁德之实践发扬成为平天下的外王之大用。在哲学学术史的角度上看,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构建对中华文化后续发展起到了薪火相传之功,尤其是启发了宋明理学近千年的学术辉煌,在当今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重新审视先秦儒家心论的时代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启发性意义。

古宏韬[4](2021)在《明清祭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祭文是礼仪活动中人与鬼神互动的告祝文本,在历史发展中逐渐以表达情感或思想主张见长,兼具礼仪功能和文学价值。论文以明清时期的祭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明清祭文的文本整理、分析,深入到礼仪文化与各社会阶层的历史和内涵之中。在传统文学研究基础之上,侧重发掘明清祭文所具备的社会、思想价值。根据祭文的功能与对应的社会领域,划分出国家礼仪祭文、儒家士人祭文、民间祭文等类型,主要探讨明清时期祭文所反映的社会思潮或历史趋势等问题。最后,对明清祭文的总体特征得出一些结论。明清祭文的体例和文风基本继承唐宋,而文学创作水平有所停滞。但与此同时,明清祭文比较突出地展现了一些人文主义关怀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反映出当时人对社会现实以及人类幸福的关注。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对明清之前中国祭文历史作简要回顾。祭文产生于上古“祝”的传统,在先秦和秦汉时期是国家礼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在魏晋南北朝后,抒发情感的哀祭文兴起,并在唐宋发展成熟。祭文在礼仪功能和文学形式上的丰富,为此后时代的这类文本创作打下了基础。第二章梳理明清国家礼典中常见的祭文,包括对其功能、种类的分析。国家礼典、礼书保存了多种礼仪文本,其中就包含了各种礼仪场合中使用的祭文。在天地、社稷、宗庙、孔子以及各种神只的祭祀礼仪中,祭文反映了礼制或政治事件的变迁。明朝建国初期、嘉靖时期“大礼议”对祭文制度的建立和改造,乃至清代满人对祭文的利用方式等,均是加强国家祭文与政治联系的重要节点。第三章在国家礼典祭文的基础上,讨论明清皇权与祭文书写之间的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帝制时代一个高峰,专制权力对国家、臣民的生活产生重大作用。祭文作为权力叙事的工具,反映了多种历史事件的走向。清代满人祭文还与多民族事务的处理方式存在关系。通过一系列清代祭文的制度规定和实施手段,清人多民族视域下的政治权威得以展现。祭文在这些国家权力的层面体现出较强的实用、功利性。第四章关注对象为儒家士人阶层,涉及包括哀祭与祷神在内的多种祭文形式和体裁。士人祭文主要含有文学史、思想史等方面的信息。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特征及其与唐宋以来文风的关系,是探索明清祭文之文学价值的核心。明清士人祭文还反映了一些思想史的现象,例如理学、阳明学、乾嘉汉学崛起、三教会通等风潮,以及政治上的“学统”和民族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明清中国文化与欧洲文明发生互动,“礼仪之争”里中国士人围绕祭文的往来争论,使中国文化重视人世、排斥鬼神迷信的价值观得到重新阐释。此外,明清士人的祭文中,具有较多的对个体生死的关怀,这些方面都是展现人文精神价值的重要内容。第五章谈明清祭文在民间社会的下移、传播。祭文在民间社会的传播和发展,是儒家主流的礼文化发生下移的过程。通过考察儒者在民间的礼文实践,以及日用书籍、大众文学等知识载体中的祭文信息等,将有效揭示民间文化在世俗化上的发展方向。民众在祭文中寄托的现世追求,同样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杨翔文[5](2020)在《《诗经》历史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孟子云:“《诗》亡然后《春秋》作。”①《诗经》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诗歌不仅饱含诗人浓厚的情感,也是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面铜镜。中国文学批评史长期以来将《诗经》的研究重点放在其抒情性上。唐宋以后,学者们才逐渐注意到《诗经》中的叙事成分。自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后,《诗经》中是否存在史诗的问题引发了学界争论,关于《诗经》中叙事内容的研究也逐渐扩展到《诗经》中有关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叙述上。将《诗经》中涉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内容与史传文学进行对比,既可以分析《诗经》历史叙事的特点,又能用诗歌中的内容对史传记载予以补全与补阙。因此,《诗经》的历史叙事研究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和历史意义。本论文通过对《诗经》诗歌内容的探究,从《风》《雅》《颂》中的历史叙事内容与史传文学以及与古希腊《荷马史诗》的比较入手,分析《诗经》诗歌历史叙事的特点。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从中西文学理论的发展中探讨叙事这一概念在中西文论中的产生、发展和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在西方,叙事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叙事的概念并在西方文论史上奠定了叙事概念的基础地关注。尽管对于《诗经》中是否有史诗这一争论,学界仍存在不同观点,但争论的客观结果是,《诗经》中关于社会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叙述开始逐渐被学者有意识地关注,研究范围也从《大雅》中的《生民》等五篇诗歌扩展到整部《诗经》。第二章主要从《诗经》的《风》《雅》《颂》三部分探究《诗经》诗歌内容中的历史叙事。《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均有与历史叙事相关的诗歌内容。本文以《毛诗正义》中的解释为参考,根据诗歌内容本身是否包含具有情节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这一标准,将《风》《雅》《颂》三部分所有诗歌进行筛选,最终整理出《国风》八篇(《击鼓》《定之方中》《载驰》《南山》《敝笱》《载驱》《黄鸟》《东山》《破斧》),《小雅》六篇(《采薇》《出车》《六月》《秋杜》《采芑》《黍苗》),《大雅》十三篇(《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崧高》《蒸民》《韩奕》《江汉》《常武》《灵台》《文王有声》《云汉》),《周颂》十篇(《维清》《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武》《酌》《桓》《赉》《般》),《鲁颂》二篇(《泮水》《閟宫》),《商颂》二篇(《长发》《殷武》)共计四十一篇诗歌,将每一篇诗歌中叙述的内容与史传文学对应的记载对比,分析《诗经》历史叙事与史传文学的不同之处,总结《诗经》历史叙事的特点。第三章主要从中西对比的角度探究《诗经》的历史叙事与《荷马史诗》的差异。就今见文献来看,诗歌中的历史叙事在中国可以追溯到《诗经》,在西方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作为长篇叙事史诗,记载了古希腊上古时代的历史传说,其内容包含神话、历史、地理、风俗等各个方面,是了解古希腊历史的重要作品。就内容而言,《荷马史诗》与《诗经》也颇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从二者对战争的叙述、英雄人物的塑造和神明形象的塑造三方面探究二者在历史叙事内容上的差异;从二者的体裁、传播方式、叙事视角等方面探究二者历史叙事的文学特征差异。

伍强胜[6](2020)在《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万斯同生值明清更替之际,异族入主中原之时。其家族原为明季甬上望族。明初袁忠彻早在其发轫之初,便预言万氏家族“优于文学,代有异人”。但是王朝的更替击碎了年轻的万斯同“学而优则仕”的美好蓝图。万氏一门深受心学影响。万斯同的高祖万表是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浙中王门的代表人物;父亲万泰是心学殿军刘宗周的学生。在极端被挤压的缝隙中,万斯同将家学(蕺山之学)传承下来。其父去世之后,遵照其父生前安排,万斯同续师事刘宗周的高弟黄宗羲。期间,万斯同与明清之际浙东另一位思想家潘平格相遇,被潘说折服。20余年之后又与颜李学派代表人物李塨相遇,两人思想契合。万斯同哲学思想前后经历了三变。“万斯同哲学思想三变及交游考”一节对此作了细致的考察,揭开了“三变”的详细过程。成熟时期万斯同的哲学思想大致包括本体论、格物论、道统论、历史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理想国等七个部分。万斯同认为世界的本体为道。道是指普遍规律。万斯同哲学体系的范畴“道”与另一范畴“理”表现为一本万殊的关系。万斯同提出“太极判而两仪形,阴阳运而万物生”“律吕天地自然之数”等命题。其中,“太极判而两仪形,阴阳运而万物生”,坚持了“气生万物”的观点。“律吕天地自然之数”的命题不仅揭示了世界的质量存在方式即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王朝“三始九极”的规律,且因为音乐的介入有了更深一层的美学意蕴,为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生活提供了思想资源。万斯同作出“体而任之,措而施之,存乎其人”的重要判断。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凸显,人作为思维主体、实践主体的含义得到揭示。主体人被定格为思维的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体认、措施即认识与被认识、实践与被实践的关系。万斯同确认道是外在的客观存在,然而道又是通过文本得到揭示并记载下来的。文本的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是客观的。万斯同提出圣人与道的作用合二为一。同时,在万斯同哲学体系中体用、理一分殊的思维方式,本体论无、有两条路径的传统继续保存和贯彻,说明中国哲学是其自身思维特质在中国特定条件下,在中国特定的文化土壤中生发出来的硕果。万斯同将动静互根之说有意识地引入现实生活,对于世间及其事物的“损益”的认识,关于“盛极则衰”的观点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内在规律。万氏格物论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厘正了格物就是学习“六艺”的观点;二是对历代经典“格物”论进行了阐述与评价,包括扦格外诱说(司马光)、穷理说(朱熹)、正事说(王阳明)、格通人我说(潘平格)等等,一一驳正,既划清了“六艺”说的界限,又可以相互参照、比较;三是探究了万斯同从“格通人我”到“学习《周礼》三物”的转变。格物就是学习“六艺”,进而认识世界并指导实践,显现出万斯同格物论重视理论知识的特征。万氏“道统”论遵循“立道统、辟佛老”的基本结构。其“立道统”重新梳理了以孔子为源头的不间断的学术脉络,还原了孔孟之道“心性之学加经世之学”的本来面目,从中折射出万斯同在异族入侵的条件下,自觉地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辟佛老”部分,万斯同将朱熹易学哲学体系的道教成分一一加以剥离,对朱子学说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将朱熹排除的永嘉、永康学派拉进其道统新体系中。万斯同站在孔孟之道的立场,揭示了佛教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危害,从本体论、人性论、因果论等等角度对佛教进行了批判,提出弘扬孔孟之道是打击佛教传播蔓延的最有力的武器,解答了生民信从佛教的根本原因即经济原因,体现了万斯同对生民的生存状态的关照。万斯同将王朝的治乱兴衰视为现实的历史进程,一个“损益”的循环过程。万氏提出决定王朝命运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天命和人事。他具体分析了导致明王朝覆灭的经济、政治、军事三大人事因素,指出“人事”的核心是君王之德,万斯同强调帝王应遵循“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原则,引领国家前行,此亦万斯同“乾坤生六子”本体论观点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当不能用人事来解释治乱兴衰时,万斯同才会借用天命解释王朝的兴衰成败。“数”是决定王朝兴衰的神秘因素,而“灾异”“星象”等是判断历史治乱兴衰的晴雨表。万斯同认为维持君、臣、民关系良好运作的是礼、礼制,驾驭官僚体系需德法兼顾,国家需要大力培养士阶层拓宽礼的承载。在谏议问题上,万斯同认为暴君、骄主之过失是封建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积聚,积重难返的结果,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万斯同“两让”的建议说明明王朝有健全的谏议制度,但是实际上形同虚设。在君子、小人之辨问题上,万斯同认为古今小人丑恶面目相同,悖仁义,搞阴谋、排除异己,故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否则,王朝必将自政治生态遭破坏始,至亡朝亡国而终。万斯同并不单方面袒护君子,认为现实中不论君子、小人均呈结派之必然之势,因此,凡拉帮结派者即连根拔除。万氏人生哲学的主题是对安身立命之道的构建。万斯同认为安身立命的关键在于诗书礼乐即学道、传道、载道;万斯同将自己的人生与学道、传道、布道合二为一,突出践行,特别强调立身在于精神层面的富足。万斯同之安身立命之道把握住了“孔颜乐处”的精神实质,将与海内文士共“乐”书中作为徜徉“诗书礼乐”世界的重要补充和重要环节。万斯同认为立身需谨慎,切忌一招不慎而声名俱裂,万斯同告诫择术用世者应当审清时务,不抱侥幸心理,始终坚持站在“道”的一边是人生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在异族占领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万斯同认为名节、气节、民族大义高于一切。在绝不仕清的前提下,万斯同将“诗书礼乐”本身作为自己最终的精神家园。万氏之理想国即“一代之规模”继承了自孔子以降关于“有道之世”的学说,贯彻了历代先贤关于“等差有序、仁和中让、道德境界、君王圣明”的理念。坚持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先知后行即理论对践行的指导作用。万斯同理想国从士风的营造及三代法治的延续、士人队伍的壮大和君相之失的规避、典章制度的完善与国家运作效率的提高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各种典制规章的来龙去脉,分析其各自起作用的条件。定其是,去其非,提炼出了具体的命题、相应的具体方案,体现了万斯同对生民的关怀,对未来社会、国家的憧憬。诚然,关于理想国,有些方面比如“田赋之辨”在万斯同起初的笔下即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是为缺憾。但是万斯同于此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可抹杀,他的”没有答案“是否预示着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万斯同关于历史的研究和历史归宿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张子峻[7](2019)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文中提出宋代儒学聚焦于国家秩序的理论建构,主要表现为以道德介入治理的伦理政治理论。宋儒治理哲学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道德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其基本思路是为人伦世界的道德奠定形上根基。然近百年来学人对宋代儒学的研究偏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于宋儒为学之旨关注较少。学人欲揭示宋代儒学的经世之旨,就须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的思想世界,回归到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世界;而讨论宋儒如何建构政治治理的理论内容,则须从历史世界再次回到思想世界。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建立了以“道”和“理”表达秩序追寻的理论言说范式。这一范式以“自然”的客观性论证道德的普遍性与正当性:道、理是天道之“自然”,同时也与人伦之“当然”对应,形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天人相关”论证。天人相关论以天人之间的相似、相关进行比附、推类、模拟,以此论证人间社会制度的正当,这是基于对生产、生活中天人之间的相似情景进行的论证。宋儒以接续孔孟之道、复三代之治为己任,其治理理论继承了先秦儒家以“道”“理”论“治”的范式。但宋儒在“出入佛老”的历程中,融贯“心性”与“天道”为伦理政治之道德确立形上地位。宋代伦理政治直承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问题,但宋儒更加强调从“性命”与“天道”融贯的角度,进行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之普适性证成。这一过程是从宋初强调制度性的“治术”,进展为以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结构。同时在佛、道性空、无为诸说对形下之治术、治体的消解中,于北宋中期展开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立法,即关于“道体”的建构。“道体”建构是对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提升,以王安石、张载、二程为代表。“道体”的确立标志着自先秦以来,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的普遍性与正当性证成之完成。具体而言,王安石早期重视《论语》《孟子》,他在北宋首倡“道德性命之学”,建立起政治治理理论中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模式。但其思想中期转而重视《尚书》、《诗经》、《周礼》,以论证其更革的正当性。荆公经诠所据经书,大致有一个从重视“四书”(《论语》《孟子》《中庸》等)向重视“五经”(《尚书》、《诗经》)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他更为侧重制度性之“治术”,忽视进一步对道德性之治体的阐释。这表现于哲学阐释上,是他虽然用“道之体”来统摄“道之用”,然“道之体”的呈现却依赖于“道之用”,更强调“适用为本”,导致体用二本。即制度性“治术”与道德性“治体”的“二本”,没有完成“内圣外王”的体用衔接。荆公试图以经典解释和文字诠解工作来重建“道”的整全性,以消除“二本”之弊,但因其经解风格有汉儒孔、郑言简意赅之风,加之又多牵附之弊,所揭之“道”未获普遍认可,未能实现“道”的统一。这促使在他执政和变革中,倚靠从帝王借代的“势”压制异己之“道”,促使“道—势”问题的凸显。荆公阐扬“道德性命”,但杂糅佛、道,未给伦理政治之道德内容确立道体地位。奠定道德的形上地位,首先就要瓦解佛、道的理论根基。张载以“虚”的聚散阐发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来完成这一任务。宇宙生成论的目的是否定佛、道性空、无为思想,“虚”聚合为形质之“气”,进而产生万物,即以“虚→气→万物”这一过程,说明万物实存,彻底否定佛、道之学的根基,横渠“四为句”就是挺立儒者任道精神的体现。宇宙本体论则以“虚”所具湛、静、无形等属性,确立“虚”的本体属性,在宇宙生化中,人禀受“虚”的属性,用以解释心性的至上来源,从而赋予道德性之心性的至上与普遍,为道德奠定至上依据。但张载阐释的“清虚一大”之“虚”,合“性气”与“形气”为一体,尚有形下之嫌。理论上,形下之气无法为道德奠定最高依据,因而横渠在“道体”奠立上尤有缺失。二程将“虚”的“性气”与“形气”剥离为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由此展开“道体”建构。他们首先完成由“道”至“理”的话语转换,确立“理”关涉秩序的论说模式。同时,由“天即理”完成“理”的本体论证,由“性即理”赋予“天理”道德内容,由“礼即理”证成治术、治体之形上地位。由此,二程将前人外在论证转到“一天人,齐上下”的内在论证,从外在论证的推类、比附转向以人道“心性”与天道“自然”融合,将人道之“当然”奠基于天道之“必然”,完成伦理政治之道德的形上化,即从“治术”“治体”提升至“道体”的理论建构:道德性仁义之“治体”引导制度性法、礼之“治术”,同时在应对佛、道挑战中,将道德性之“治体”提升至“天道”“天理”的层面,完成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之形上化。宋儒将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形上化、绝对化,存在某种理论危险。首先,形上化的道德虽能为道德树立权威,但也能因其绝对化而出现“以理杀人”之问题。再者,至上的“道”既可能是“绝对真理”,也会因此被利用为排斥“异论”的思想独断。最后,在所有寻求秩序的策略中,道德仅为其中一端,宋儒将道德上达为天理、天道,塑造其为最根本因素,掩盖了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的事实。而在反思宋儒道论时,从塑造“当代”国家型态的历史原因回望传统儒家治理之学,还可从“传统”至“当代”的“内生演化”中,挖掘当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资源。

段传龙[8](2019)在《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重要主体力量,是完善与保障我国社会领域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因此提升我国社会组织的治理水平与能力将成为构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突破口。但社会组织的类型纷繁复杂,各类组织的功能、性质与地位存在差异,对其很难在统一、概括的普遍性层面上开展细致性与深入性的研究。为了突出研究重点,本文选择行业协会这一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其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法治困境予以全面阐述,并尝试给出相应的制度解决对策。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环境仍然不够完善,行业协会治理的立法、执法与司法的实践监管水平仍待提高。行业协会在治理实践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其同时也享有制定行业自治规范、开展行业管理以及惩治行业违法行为等多项公共管理权力,因而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角色切换当中也随之产生了权力的不规范与权利的无保障等多种法律问题。当下我国针对行业协会的研究仍较多局限于政治学、历史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等领域,缺乏从法学尤其是行政法学的研究视角对其在成立、运行以及注销等各个实践治理环节所面临的法治困境进行一次全面地实证分析与总结,从而梳理出当下我国行业治理中所存在的真实法治问题。因此本文从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公法视角出发,以行业协会作为贯穿全文的研究对象,立足于考察和分析其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在充分总结国内外行业协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尝试提出行业治理制度改革的本土性回答,以期从法学层面为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本文共计五章内容。第一章探讨了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性质、地位与职能。第一节从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视角,对清末社会团体的产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行业协会的变迁两大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简要分析和总结了我国行业协会的独特发展历史及其功能定位,为后文展开奠定基础。第二节归纳了我国行业协会的独特法律性质,指出其“公”“私”兼具的法律属性。从“私”属性来讲,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的民事主体,是指具备法人条件,基于会员共同意愿,为公益目的或会员共同利益而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而从“公”属性来讲,行业协会行使或参与行使着越来越多原本由行政机关享有的“公共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并且此类权力与通常意义上的行政职权难以做出区分,其在行使上述法定管理权限之时明显具有“公”属性。第三节指出我国行业协会具有“准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而“准行政主体”的定位主要是指行业协会在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既有作为“公”权力主体的行业治理者的一面,又有作为“私”权利主体的被治理者的一面,其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主体。第四节在对行业协会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章程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地区的行业协会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归纳出我国行业协会在实践中主要履行自律、服务、协调以及代表四大基本职能,并对其具体职能的运行状况作了详尽论述。第二章详尽梳理了我国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者在权利保障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第一节从立法层面切入,详尽分析了行业协会治理所涉及的包括基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各地方行业协会专门立法等在内的现有法规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第二节从党的领导和政府执法的层面切入,以实践中行业协会的党建工作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执法个案为考察对象,全面分析了我国行业协会的实践监管不足。第三节则从司法层面切入,以近十年行业协会同主管部门之间发生的行政诉讼判例为考察文本,详尽归纳了两主体之间诉讼纠纷的主要争议内容及相关规范困境。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详尽论述,本文力图全面呈现我国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者在外部治理领域的整体制度环境。第三章探讨了行业协会作为治理者在权力规范层面所存在的内部治理困境。延续第二章节的探讨思路,第一节同样先从“法规则”层面切入,归纳出包括行业专门立法、行业规章以及行业内部管理规则等内部治理依据中所存在的规则缺陷。而在第二、第三、第四节中,本文分别对行业内部治理中的主体、组织、行为、程序以及资产管理共五大方面存在的治理困境进行了详尽阐述,具体指出了行业协会存在内部机构设置不足、行业共谋行为、限制会员自由、破坏公平交易、限制中小型会员企业经营、监督程序缺失以及财政税收制度不健全等多个方面的治理实践困境。第五节则同样从司法层面切入,以近十年我国行业协会同其会员或利害关系人之间所发生的诉讼纠纷案例为文本材料,梳理归纳了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纠纷中的实践争议内容及其存在的多种救济困境。第四章总结与反思了中外社会治理中的制度经验,以期对当下我国行业协会治理改革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第一节以我国古代的“公”“私”概念为载体,对春秋战国、宋、明以及清末民初等各个时期的公理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第二节则对民国时期社会部颁行的《社会法规汇编》三辑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了民国初期、广州国民革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有关公民结社的立法和管理规定,并具体梳理了民国社会团体的法规范规定、民间组织的外部监管以及民间组织内部治理的制度规范三大问题。第三节总结了美国与欧洲在社会治理中所采用的第三部门理论,具体阐述了两地在第三部门理论领域的特征与差异,并对两地的第三部门理论在我国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展开了相关反思,进而提出美国式的国家与社会平行、对立、冲突的组织机构设置与治理模式并不适宜我国本土治理,而欧洲模式则具有可借鉴之处。第四节讨论了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历史治理经验与改革创新实践,总结了我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模式、逻辑和经验,并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管理体制领域所作出的多项制度改革尝试与创新成果。第五章在对我国行业协会治理进行问题归纳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改革与发展路径。第一节论述了新时代我国国家公权与社会自治权的再定位问题。实践中,行业协会不论作为治理者还是被治理者,其前提都是自治权力(利)能被充分保障。此节再次回顾了我国国家公权强大而社会自治权缺失的历史背景,并对我国社会自治权的性质、来源、功能及其同国家公权的关系结构进行了再认知与再划分。第二节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内外治理的整体完善路径,具体从转变行业协会治理理念、健全行业协会专门立法、强化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规范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内部人事管理以及完善行业协会资产管理共六大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第三节从整体上梳理了行业协会、政府以及法院等多个行业治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清晰呈现了上述主体在权力责任、权利义务之间协调、冲突与对立的不同面貌。第四节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治理的完善要准确规范和限缩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具体可从统一行业协会登记的审核依据和标准、改革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与重心、下放行业自治领域的管理职权、优化行业协会管理的程序规则以及全面构建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制度共五大方面具体着手。第五节重新界定了我国行业自治的权力内容与责任边界,具体提出了落实行业自治的审核许可权、完善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权、推动行业维权职责的积极履行以及全面推进行业领域信息公开义务共四大方面的建议对策。第六节提出了要健全行业争议纠纷的救济规则体系,并具体从理清行业协会管理权力的法律性质、健全行业纠纷的内部救济机制以及完善行业协会纠纷的外部救济机制共三大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

汤浩[9](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指出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赵光元,王付庭[10](2018)在《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教材的内容设置与教学实施的把握和根据对教学效果的调查和评估,我们发现: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教学基本上是通过社会主义民主的教学实施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觉察到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中突出的方面是,多数高校民主教学内容不系统、实际教学内容不同程度的偏离、民主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民主价值观"教育不突出,等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观,既要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和高度认识和对待,也要从内容统筹、分类进行、有效实施等方面进行,着实改进大学生民主观的教育教学。

二、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客观要求与时代价值——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研究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客观要求与时代价值——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以身为本:王艮儒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由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一、本文主要创新点
        二、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身本”观念的先行讨论
    第一节 西方身本观
        一、西方哲学视域下的身本观
        二、权利话语下的身本观
        三、文化人类学下的身本观
    第二节 儒家身本观
        一、“身”、“心”释义
        二、身体的类型
        三、身体的转向
    第三节 生活论还原下的身本观念
        一、形上之身
        二、形下之身
        三、本真之身
第二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中晚明市民社会
        一、商品经济
        二、市民阶层
        二、市民生活
    第二节 中晚明政治文化与士人心态
        一、政治生态
        二、士人心态
    第三节 王艮生平与思想渊源
        一、身份的转变
        二、王艮与阳明心学
        三、王艮与释道
第三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本体论
    第一节 身与道
        一、尊身即尊道
        二、以身弘道
    第二节 安身立本
        一、良知良能
        二、明哲保身
        三、具身良知
    第三节 身为国家天下之本
        一、身是家之本
        二、身是国之本
第四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内圣工夫论
    第一节 工夫论概述
        一、工夫考义
        二、儒家工夫概念
        三、本体-工夫与日用工夫
    第二节 穷理与致良知
        一、穷理与知礼
        二、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第三节 安身工夫
        一、静坐默识以体道
        二、“良知致”
        三、淮南格物论
        四、当下日用即工夫
        五、乐学工夫
第五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外王工夫论
    第一节 实践品格
        一、大人造命
        二、世俗化
    第二节 乡村实践
        一、讲学活动
        二、乡会实践
    第三节 政治理想
        一、平等观
        二、政治参与
        三、理想社会
余论: 儒学与个体
    一、个体与个人、整体
    二、儒学与个体性
    三、个体儒学的两个维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阳明学的范围和人物
        三、道统的意涵与特质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阳明学的研究
        二、道统论的研究
        三、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一、本文研究方法
        二、本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阳明学道统意识的由来、表现与发展
    第一节 道统与道学
    第二节 宗与脉
        一、宗与宗旨
        二、血脉与学脉
    第三节 阳明学道统思想的中心宗旨
        一、阳明学道统思想的四种宗旨类型
        二、致良知与求仁之别
    第四节 学与治: 道统的两条谱系
        一、以体为本的外化型文化观
        二、以治统衡定道统
第二章 阳明学道统视域中的“十六字心传”
    第一节 圣学为心学
        一、“十六字心传”与心学的来历
        二、“圣人之学,心学也”
    第二节 阳明学的道心人心论
        一、“初非有二心也”——王阳明的道心人心论
        二、阳明后学的道心人心诠释
    第三节 “中为万世圣学之宗”
    第四节 “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之地位
第三章 致知乃千古之秘: 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千古圣学之秘”——王阳明的道统思想
        一、以心学为中心的道统论述
        二、良知道统论的提出
        三、“颜子没而圣学亡”
        四、推重周程而两可象山
    第二节 阳明一传弟子对良知道统思想的承继
        一、江右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三、归寂派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三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中良知道统思想的延续
        一、宋仪望的《阳明先生从祀或问》
        二、浙中王畿后学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四节 “何必——谈良知”——良知道统思想的衰落
        一、作为圣学阶段的良知学
        二、良知宗旨权威的下降
第四章 圣学以求仁为宗: 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早期阳明学的仁学道统思想趋向
        一、王阳明“万物同体之指”:仁学道统思想的先声
        二、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二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对仁学道统思想的发扬
        一、江右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三、黔中王门的仁学道统思想
        四、泰州耿定向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五、泰州颜钧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
        一、“修身为本”的道统思想
        二、以性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五章 三教合一与治学二分: 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
    第一节 三教合一式的道统认知
        一、李贽: “儒、道、释之学一也”
        二、焦竑: “尧舜周孔即为佛”
    第二节 治、学二系的分列: “道统”的重新出场
        一、江右胡直后学对“道统”的提揭
        二、浙中陶望龄: 道事合一的道统思想
        三、泰州罗汝芳: 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以治摄学、会和三教的道统论
        一、杨起元的道统思想
        二、管志道的道统思想
        三、道治之合
第六章阳明学者的传道观念与实践
    第一节 阳明学者的任道意识
    第二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观
        一、衣钵相传观
        二、宗族衍续观
        三、道一与遍在
        四、自悟与讲学
        五、闻知与见知
    第三节 阳明之正传
        一、以江右为正传
        二、以浙中为正传
        三、以泰州为正传
    第四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实践
余论
    第一节 阳明学的历史演进
        一、从宗旨的角度看阳明学的发展
        二、对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认识
        三、甘泉学对中晚明学术影响的估价
    第二节 道统论的当代建构
        一、当代道统论建构的两个阶段
        二、儒家道统论的当代困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先秦儒家心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先秦儒家心论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问题、路径与创新点
第一章 先秦儒家心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
    一、先秦儒家心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一) 政治秩序: 礼坏乐崩
        (二) 兼并战争: 不义攻伐
        (三) 大道即隐: 民风败坏
    二、《易经》《尚书》《诗经》中的“心”说滥觞
        (一) 《易》“心”典型应用
        (二) 《书》“心”丰富发展
        (三) 《诗》“心”蔚为大观
    三、先秦儒家“心”范畴体系的层次和演变
        (一) 先秦儒家“心”说义涵之历史进路
        (二) 先秦儒家“心”范畴对天性情知等概念的涵括
    四、先秦时期道、墨、法、管四家论“心”
        (一) 老子:以无知、无欲论“心”
        (二) 庄子:以虚心、游心论“心”
        (三) 墨家兼爱: 以爱正“心”
        (四) 刑名法家: 以法正“心”
        (五) 管子四篇: “心”治与国治
    五、先秦儒家论“心”的独特之处
        (一) 先秦儒家论“心”的特点
        (二) 孟荀“心”论进路的差异
第二章 先秦儒家“心”说的天人际会品格
    一、天赋心以德性: “以德论天”和“以天论德”
        (一) 殷周之间的范式转换
        (二) 以德论天: 天之德义的产生
        (三) 天赋人德: 自天子至庶民
        (四) 以天论德的完成: “天生德于予”
    二、心知的天生人成
        (一) 认知辨义: 先天之知与后天之知
        (二) 知之可能: 心何以能知
        (三) 心知的性质: 经验知识与德知
    三、先秦儒家天人关系的体认: 与天合德与不求知天
        (一) 天道与人心的内在遥契: “以天论心”与“以心明天”
        (二) 荀子“天人之分”乃“复归之分”
    四、外在的天命与人心的尊严和抉择
        (一) 命的预设: 命定
        (二) 儒家的天命即人道之抉择而显
第三章 先秦儒家诸子“心”“性”学说异同
    一、先秦儒家“性”论大同小异之流变
        (一) 前诸子时期“性”的概念
        (二) 由特殊至一般:先秦儒家“性”之定义的共同规定性
        (三) 同中有异: 先秦儒家“性”之多义性阐释
    二、从仁本到“心”“性”交错含融的历史演化过程
        (一)初变: 从仁本涵摄“心”“性”至“心”与“性”大体相同
        (二) 再变: 从孟子“即心言性”至荀子“以心治性”的演变
第四章 先秦儒家思想中“心”与“情”“欲”的内在张力
    一、先秦儒家“情”意涵的变迁与升华
        (一) 孔子以“仁者爱人”推而广之的道德情感论情
        (二) 《性自命出》以“好恶”与“喜怒哀悲”的自然情感论情
        (三) 《大学》《中庸》以“喜怒哀乐”等具有价值义的自然情感论“情”
        (四) 孟子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情感论“情”
        (五) 荀子以“性情”与“情欲”地双重涵义解“情”
    二、先秦儒家“心”“欲”关系的发展
        (一) 前诸子时期天赋欲望思想的萌发
        (二) 诠欲以见历史现实:孔孟荀的解读
    三、先秦儒家以“心”范“情”“欲”的主张
        (一) “心”对“情”的中和
        (二) “心”对“欲”的约束
第五章 体用一贯:从心本体论建立到仁政的探索落实
    一、“心”有其本:先秦儒家心本体论的内蕴
        (一) 先秦儒家以天道为“心”的形上根据
        (二) 先秦儒家以“心”为创生道德的本体
    二、内在成德:正心与修身的互动
        (一) 道德本体之应然到“身”“心”同体之实然
        (二) 从“身”“心”同体之实践到道德价值的升华
    三、从内圣仁心到外王仁政的落实
        (一) “礼”“仁”一贯的为政吁求
        (二) 德治为主,先教后刑的治国理念
        (三) 仁政治国的举措
结语: 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意义和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一)运思于天人之际: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意义
    (二)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儒学复兴的历史机遇
    (三)先秦儒家心论思想对新的时代问题的回应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明清祭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祭文的定义和范畴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选题思路、意义与展望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以前的中国祭文历史回顾
    第一节 先秦至秦汉的祭文概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祭文概况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祭文概况
    第四节 明以前祭文史小结
第二章 明清祭文与国家礼典
    第一节 国家祀典的祭文书写与收录概况
    第二节 吉礼祭文
        一、祭天的祭文
        二、祭地与社稷的祭文
        三、祭祀宗庙先祖的祭文
        四、日月星辰的祭文
        五、内殿节日祭先的祭文
        六、劝农之礼的祭文
        七、岳镇海渎山川的祭文
        八、动物神的祭文
        九、城隍神与祭厉的祭文
        十、历代帝王与三皇的祭文
        十一、关羽神祀祭文
        十二、孔圣的祭文
        十三、祭祀功臣亲信的祭文
    第三节 凶礼祭文
        一、皇室的丧葬祭文
        二、品官士庶的祭文
    第四节 嘉礼祭文
    第五节 满族朝廷礼仪中的祭文
第三章 明清祭文与专制皇权
    第一节 谕祭文的频繁化和权威化
    第二节 宗教化的祭文:青词、道士与政治权力
    第三节 祭文与封神运动
    第四节 祭文与满人政权的威信
第四章 明清士人的祭文世界
    第一节 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创作
        一、明清士人祭文的常见书写形式
        二、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史特点
        (一)明代祭文的文学史流变
        (二)清代祭文的文学史流变
    第二节 思想史视野下的明清士人祭文
        一、明清祭文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建构
        (一)祭文与理学的“学统”“道统”意识
        (二)以阳明学为中心的祭文与思想传承情况
        (三)清代乾嘉学术氛围中的士人祭文
        二、祭文与儒学面临的挑战:“学禁”和三教会通
        三、明清之际天主教与中国士人的祭文解读
    第三节 士人祭文中的政治生涯图景
        一、明清儒家祭文中的节义现象
        二、祭文中的士人从政生涯
        (一)军旅事务
        (二)荒政与灾患的祈祷
        (三)治河
        (四)左迁与流放
    第四节 士人祭文与生死观念
        一、自祭文与士人的生死观
        二、士人祭文与贞烈女性塑造
第五章 民间祭文与礼制下移
    第一节 士人阶层与民间祭文的关系
        一、民间祭文用典及其内在精神
        二、士人引导下的民间祭文
        三、祭文与士人的负面形象:以“错死人”笑话为例
    第二节 民间日用书籍所见祭文及其礼仪
        一、日用类书所见民间祭文的类型和特点
        二、民间日用祭文的礼仪损益
        (一)祭文中祭品称谓的统一简化
        (二)祭文与宗族祭祀
        (三)世俗趣味的墓祭文
    第三节 祭文与民间俗文化
        一、祭文的社会节庆风俗
        二、礼文学的雅俗分合
        三、祭文与地方社会的信仰
        四、通俗文学中的祭文:从“歌祭文”引发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5)《诗经》历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叙事
    第一节 西方文论中的“叙事”
        一、古代文论中的“叙事”与“摹仿”
        二、后现代思潮中经典叙事学框架的建立
        三、后经典叙事学中的内容介入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叙事”
        一、“叙事”一词的出现及其在历史书写评价中的使用
        二、叙事贯通诸文体的表现及“叙事之学”的独立
        三、传统诗论中对诗歌叙事属性的关注
    第三节 中国“历史叙事理论”从史评向诗评的扩展
        一、刘勰《史传》中的历史叙事理论
        二、诗论与历史叙事理论的交叠
    第四节 中国文学批评中的《诗经》叙事研究
        一、唐前《诗经》叙事研究不受重视
        二、唐后《诗经》叙事研究的兴起
第二章 《诗经》中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史诗”与历史叙事
        一、关于《大雅》五篇是否为史诗的讨论
        二、《大雅》“史诗”论争中的共识
        三、本文对《诗经》叙事性与历史叙事问题的几个说明
    第二节 《国风》《小雅》中的战事诸侯之事
        一、《国风》中的战事与诸侯之事
        二、《小雅》中的战事与诸侯之事
    第三节 《大雅》中的周部族发展史
        一、本文对《大雅》历史叙事的讨论范围
        二、《大雅》诗作中历史叙事的特色
    第四节 《颂》中的先王历史颂歌
        一、《周颂》中的武王伐纣
        二、《鲁颂》中的僖公生平
        三、《商颂》中的殷商发展史
        四、三《颂》诗作历史叙事的特色
    第五节 《诗经》中历史叙事的特征
        一、《诗经》历史叙事的不完整性
        二、《诗经》历史叙事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诗经》中历史叙事对历史的修饰
        四、本节小结
第三章 《诗经》与《荷马史诗》的历史叙事比较
    第一节 《诗经》与《荷马史诗》历史叙事内容比较
        一、《诗经》与《荷马史诗》叙事内容比较
        二、《诗经》与《荷马史诗》人物形象比较
    第二节 《诗经》与《荷马史诗》历史叙事文学特征比较
        一、《诗经》与《荷马史诗》传播方式差异比较
        二、《诗经》与《荷马史诗》诗歌体裁差异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目前的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难点、重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满清的血腥镇压及怀柔政策
        二、道学衰落及士人的反思
        三、西学东渐及实学兴起
    第二节 家学渊源
        一、“忠孝”家族之定位
        二、家传儒术之着世
        三、民族气节之坚守
    第三节 哲学思想之三变及交游考
        一、万斯同与黄宗羲
        二、万斯同与潘平格
        三、万斯同与李塨
第二章 本体论
    第一节 狭义宇宙论
        一、阴阳运而万物生
        二、五行之动迭相竭
        三、律吕天地自然之数
        四、一损一益阴阳进退之经
    第二节 狭义本体论
        一、道塞上下贯古今
        二、六经者圣人载道之区
        三、天地间道自若
        四、《易》理至精
第三章 格物论
    第一节 格物论概述
        一、“格物”即习“六艺”
        二、历来纷纷之论不得要旨
        三、六艺以致其用
        四、学习三物则穷理在其中
    第二节 “格物”论上的重大转变
        一、潘平格对朱王二家“格物”论的批判
        二、潘万二氏“格物”论的比较
第四章 道统论
    第一节 道统论概述
        一、孔子而下之文脉
        二、孔孟之道的应有之义
        三、与《明儒学案》之比较
    第二节 对朱熹易学道教成分的剥离
        一、《易》本人事而作
        二、《周易本义》卷首九图可永作废
        三、揲蓍法之疑惑
        四、与朱熹易象观的差异
    第三节 对佛教的批判
        一、佛教为蛮夷之教
        二、从本体论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三、从人性的角度对佛性论的批判
        四、从伦理的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五、从因果论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第五章 历史哲学
    第一节 治乱兴亡是现实的历史进程
        一、明王朝治乱兴衰的现实历史进程
        二、明王朝灭亡原因的追溯
    第二节 天命史观
        一、“数”思想
        二、灾异思想
    第三节 帝王史观
        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六章 政治哲学
    第一节 君臣民关系论
        一、安上全下莫善于礼
        二、有国家者以养贤为急务
        三、驭吏之方亦在此
    第二节 谏议论
        一、止辇转圜之事未之概闻
        二、暴君骄主之过由来者渐
    第三节 君子小人之辨
        一、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二、君子小人面目
第七章 人生哲学
    第一节 立身者在乎“诗书礼乐”
        一、立身者不在乎显达
        二、凡人世可喜可欲之事吾皆无之
    第二节 缔交海内文士为可“乐”
        一、披析疑义殊有足乐
        二、“孔颜乐处”的榜样与启示
    第三节 士大夫立身一差即万事瓦裂
        一、择术用世者宜知所审
        二、一招不慎声名俱裂
第八章 理想国
    第一节 士风的营造及三代法治的延续
        一、选举之辩
        二、三代之法辩
    第二节 士人队伍的壮大和君相之失的规避
        一、君主之辩
        二、首辅之辩
        三、胥吏之辩
        四、阉祸之辩
    第三节 典章制度的完善与国家运作效率的提高
        一、封建制之辩
        二、田赋之辩
        三、兵制之辩
        四、建都之辩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宋代儒学研究的哲学化书写范式及挑战
        1.1.2 研究现状:儒家道论与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范围
        1.2.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哲学与政治学互动、文本细读
        1.2.2 内容范围:此期儒家道论涵盖的人物、时间及其相关次概念
    1.3 研究价值与论文创新
        1.3.1 研究价值:研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意义
        1.3.2 论文创新:研究范式的拓展与旨趣的发掘
第2章 话语范式:儒家以道致治的秩序话语检视
    2.1 范式缘起:春秋战国与晚唐、五代、宋初的社会失序
        2.1.1 从上古至中古:春秋战国政治失序与秩序情结的形成
        2.1.2 从中古至近世:唐、五代、宋初政治环境与秩序诉求
        2.1.3 从自发到自觉:儒者对政治秩序的追寻及其理论回应
    2.2 范式初立:政治秩序观念下的先秦儒家的道论与理论
        2.2.1 观念兴起:秩序意识的产生
        2.2.2 由天及人:从自然之“道”到人文秩序
        2.2.3 融道于治:先秦儒家“道”论的秩序义
        2.2.4 以理论治:先秦儒家“理”论的秩序义
    2.3 范式拓展:北宋政治的秩序诉求及儒家道论秩序内涵
        2.3.1 秩序诉求:中心国家的消失与北宋的政局
        2.3.2 理论建构:从“正统”建构到“价值共识”生成
        2.3.3 以道求治:北宋以“道”论“治”的理论建构
    2.4 范式完成:宋儒由术至道的政治秩序理论演进之历程
        2.4.1 治术肇端:北宋初期儒者的致治之方
        2.4.2 治体追寻:治术转向治体的内在动力
        2.4.3 道体确立:从王安石、张载到二程
    2.5 本章结语
第3章 以术行道:荆公更革变易之道的逻辑论证*
    3.1 文献考察:王安石哲学的典据考察及其架构
        3.1.1 文本典据:王安石思想的文献考察
        3.1.2 理论特点:王安石思想理论的融会性
        3.1.3 道有体用:王安石思想架构的特点
    3.2 道摄礼法:王安石政治秩序重建的道论进路
        3.2.1 法礼交织:北宋前期法礼互斥之治理问题
        3.2.2 道法先王:荆公对礼、法对立的解决策略
        3.2.3 体用二本:以体用摄礼法的秩序策略反思
    3.3 解经明道:王安石秩序重构的经典诠释路径
        3.3.1 问题回顾:对王安石前期道论之反思
        3.3.2 解决策略:从“求道之全”到“致一”之道
        3.3.3 策略反思:对统一性建构策略的检视
        3.3.4 诠释重构:荆公《字说》对统一性的重建
    3.4 由道而之焉:王安石的政治实践及其道论依据
        3.4.1 势的获得: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立和运行
        3.4.2 势道合一:政治革新推行的效率考量
        3.4.3 由是而之焉:王安石行政方式变化的效率考量与道论依据
    3.5 道势之间:王安石道论的二重性及内在困境
        3.5.1 历史考察:宋代道势关系的新情态
        3.5.2 问题呈现:荆公理论中的道势紧张
        3.5.3 问题慎思:遵道,抑或从势
    3.6 本章结语:遗留问题以及对此期诸儒理论之刺激
第4章 天道为用:张载气化为道思想之秩序诉求*
    4.1 心道学政:张载哲学的体系建构与旨趣
        4.1.1 文献考察:“横渠四为句”版本辨正
        4.1.2 为学旨趣:“四为句”与张载哲学旨归
    4.2 以气明道:张载气化哲学及其秩序追寻
        4.2.1 论析前提:辨析学界虚、气之异
        4.2.2 终极依据:天道秩序之理论建构
    4.3 天道之用:张载哲学的群体关切与个体关怀
        4.3.1 群体关切:人道秩序普适性论证
        4.3.2 个体关怀:存在者心灵秩序实现
    4.4 以古通今:秩序理论中的法古宗经倾向
        4.4.1 追迹于三代:秩序社会的制度构想
        4.4.2 法古效今:以古准今抑或稽古作新
    4.5 本章结语:张载宇宙生化路径的秩序设计存在的遗留问题
第5章 道体性命:二程以理代道的政治秩序追寻
    5.1 从道至理:二程以理为核心术语的哲学建构
        5.1.1 二程哲学中的“道”论解析
        5.1.2 二程之“理”与由道至理的术语转化
        5.1.3 “以理代道”的理论旨趣
    5.2 道体诉求:二程对北宋儒家秩序学说的拓展
        5.2.1 典据之变:二程治理理论由治术向治体的深化
        5.2.2 何为治体:秩序思想之伦理与政治的体用设计
        5.2.3 由治体而及道体:自然天道与人伦性命的贯通
    5.3 道体奠立:二程天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证成
        5.3.1 模拟自然秩序:二程秩序证成的“法自然”进路
        5.3.2 从“自然”到“天理”:二程秩序学说的“道体”准备
        5.3.3 从“法自然”到“自然法”:二程学说的“道体”奠定
    5.4 理融礼法:二程由治术、治体至道体的秩序重构
        5.4.1 问题呈现:宋初礼、法并重的治理模式
        5.4.2 以礼导法:以礼摄法的“治术”设计
        5.4.3 以理融礼:治理治理的“道体”安排
    5.5 本章结语:二程“道体”建构之缺失及其朱子的补充
第6章 问题延伸:北宋中期儒家道论与政治哲学
    6.1 反思道论:宋儒道德形上立法的内在紧张
        6.1.1 人伦常道抑或道的傲慢:道德形上化之反思
        6.1.2 价值真理抑或思想独断:“一道”对异论的压制
        6.1.3 道德万能抑或仅为一端: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
    6.2 传统启示:传统治理理论当代转化的可能性
        6.2.1 前提论析:“古今”接续何以成立
        6.2.2 化解之道:“内生性演化”与古今接榫
        6.2.3 治理两翼:道德之治与法律之治之间
        6.2.4 问题再思:儒法之治的现代转化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宋人论析治术、治体、道体等概念文献摘录
致谢

(8)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性质、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行业协会的历史发展及演变
        一、清末时期社会团体的产生
        二、新中国成立后行业协会的发展
    第二节 “公”与“私”兼具的法律属性
    第三节 “准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一、作为“公”权力主体的行业治理者
        二、作为“私”权利主体的行业被治理者
    第四节 自律、服务、协调与代表的四大基本职能
第二章 作为被治理者的行业协会:外部治理困境
    第一节 外部治理的法规政策领域
        一、党对行业协会的领导与管理
        二、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前置审核
        三、行政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审批
        四、社会团体的资金财税规定
        五、社会团体的处罚罚则
    第二节 党和政府的实践管理领域
        一、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困境与挑战
        二、政府部门执法领域的规范性考察
    第三节 行业协会与主管部门间的诉讼纠纷考察
        一、外部行政诉讼纠纷的实践争议内容
        二、外部行政诉讼纠纷的困境与反思
第三章 作为治理者的行业协会:内部治理困境
    第一节 内部治理的整体规范环境
        一、外部法律法规的不当限制
        二、内部治理规范的内容缺失
    第二节 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主体与组织缺陷
        一、人员的引进与管理缺失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健全
    第三节 内部治理的不正当行为
        一、行业共谋的不当行为
        二、利用先发优势限制会员自由
        三、破坏公平交易的信息与机会行为
        四、限制中小型会员企业正常经营行为
    第四节 内部治理的程序运行及资产管理缺陷
    第五节 内部治理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全
        一、内部治理纠纷的实践争议内容
        二、内部治理纠纷救济的困境与反思
第四章 中外社会治理经验与当前行业协会治理改革
    第一节 古代公理思想的梳理与归纳
        一、春秋战国的“公”“私”之源
        二、宋、明两代的“公”与“私”
        三、清末民初的“公”“私”裂变
        四、中西“公”“私”理念的特征与差异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民结社的制度经验与借鉴
        一、社会团体管理的规范性考察
        二、民间组织的外部监管
        三、民间组织内部治理的制度规范
    第三节 欧美社会治理中的国家、社会与第三部门
        一、美国第三部门理论的特征
        二、欧洲第三部门理论的特点
        三、欧美第三部门理论的反思与启示
    第四节 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历史经验与改革创新
        一、国家治理的逻辑与经验
        二、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践改革
第五章 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改革与发展路径
    第一节 新时代国家公权与社会自治权再定位
        一、国家公权强大、社会自治权缺失的历史再审视
        二、我国社会自治权的性质、来源与功能再认知
        三、我国社会自治权与国家公权的关系结构再划分
    第二节 共治前提下的行业协会内外治理完善
        一、转变行业协会治理理念
        二、健全行业协会专门立法
        三、强化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
        四、规范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行为
        五、优化行业内部人事管理
        六、完善行业协会的资产管理
    第三节 政府、法院与行业协会等多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辨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同行业协会的法律关系
        二、行业主管部门与法院间的法律关系
        三、行业协会与法院间的法律关系
        四、行业协会同非行业会员间的法律关系
    第四节 准确规范与限缩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
        一、统一行业协会登记的审核依据和标准
        二、改革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与重心
        三、下放行业自治领域的管理职权
        四、优化行业协会管理的程序规则
        五、全面构建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制度体系
    第五节 理清行业自治的权力内容与权责边界
        一、落实行业资质的审核许可权
        二、完善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权
        三、推动行业维权职责的积极履行
        四、全面推进行业领域的信息公开
    第六节 健全行业协会侵权的救济规则体系
        一、行业协会管理权力的法律性质定位
        二、健全行业协会纠纷的内部救济机制
        三、行业协会纠纷的外部救济机制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6.3 湘军创制评析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教学的基本状况
二、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教学的效果
三、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教学的不足与原因
四、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教学的调整与推进

四、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客观要求与时代价值——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研究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身为本:王艮儒学思想研究[D]. 赵立庆. 山东大学, 2021(11)
  • [2]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D]. 彭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3]先秦儒家心论研究[D]. 张馨予. 山东大学, 2021(10)
  • [4]明清祭文研究[D]. 古宏韬. 武汉大学, 2021(02)
  • [5]《诗经》历史叙事研究[D]. 杨翔文. 山东大学, 2020(10)
  • [6]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D]. 伍强胜. 东南大学, 2020(01)
  • [7]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D]. 张子峻. 湖南大学, 2019(08)
  • [8]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D]. 段传龙.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9]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
  • [10]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J]. 赵光元,王付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标签:;  ;  ;  ;  ;  

大学生民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时代价值——大学生民主教育研究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