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污染与畜牧业环保技术

畜牧业污染与畜牧业环保技术

一、畜牧业污染与畜牧环保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颂心[1](2020)在《环杭州湾城市群城郊畜牧业面源污染负荷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杭州湾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城郊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较高,畜禽养殖面源污染问题引人注目。笔者以环杭州湾城市群涵盖的杭州、宁波等6市为例,结合发展现状和排泄系数,对畜禽养殖粪便废弃物和污染物总量进行测算。研究发现,2018年环杭州湾城市群全年排泄粪总量为427万t,生化需氧(BOD5)排放量48.7万t,化学需氧(CODCr)排放量53.4万t,氨氮(NH3-N)排放量8万t;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量在4.2~19.48 t/(hm2·年)之间,养殖粪便负荷量均值大于0.3,超出农田自然消纳能力,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畜禽污染。基于此,从现行政策制定、管理规划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分析该区域城郊畜牧业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的原因,同时根据政府管理、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原理,提出城郊畜牧业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发展的建议。

吴佩蓉[2](2020)在《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行为响应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饮食结构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变,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但随之而来的畜牧业污染问题也显露出来,畜牧业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大气、水资源、土壤和人体健康。国家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不断出台各种政策,但政策实施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养殖户作为畜牧业生产主体,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行为响应是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养殖全过程,深入研究养殖户对畜禽养殖污染政策的行为响应,可以为防治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借鉴,有利于减轻畜禽养殖污染的同时保持畜牧业稳步发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吉林省的畜禽养殖污染状况和防治政策沿革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包括吉林省畜禽养殖的发展概况、畜禽养殖污染的时序变化、空间特性,梳理分析畜禽养殖污染政策的演进历程及政策工具,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结合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生猪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认知及行为响应情况;再次,利用多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行为响应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优化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对策建议。围绕以上的研究内容,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畜牧业发展迅速,主要畜禽的存栏量、出栏量不断扩大,各肉类产量持续增长,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随之加重,从时间来看排放总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从空间来看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中部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东、西两个地区污染较轻。我国中央层面的畜禽养殖污染政策体系框架从党的政策到地方法规可以分为5个层级,我国目前采用的政策工具是命令控制型政策与经济激励型政策结合。吉林省依据中央层面的政策制定了相应的地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积极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全面地推进畜禽粪污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第二,通过对吉林省230户生猪养殖户的调研分析可知,养殖户年龄集中在中老年,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及以下,中小规模养殖户仍是现在的养殖主体,养殖户的环保认知程度有待提升,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认知度较低、满意度较高。在养殖全过程中,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行为响应可以分为养殖前的科学选址行为、标准化设施建设行为,养殖中的投入品规范使用行为,养殖后的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为,各项行为响应的程度大小不一,依次为25.66%,58.26%,83.91%,64.35%,100.00%。第三,通过多变量Probit模型对230份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可知,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下养殖户的5种行为响应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存在互补效应。此外,养殖户的个人及家庭特征、养殖生产特征、环保认知特征以及政策特征等4方面的14个变量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行为响应情况。其中,养殖规模、参加合作社情况、养殖户对养殖业污染环境的认知与防治意愿、政府的检查与补贴是最显着的影响因素。根据以上几点研究结论,对我国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逐步完善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体系(2)“分区施策”地防治畜禽养殖污染(3)加强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宣传教育(4)加大对畜牧业污染防治的研发投入。

刘利[3](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认为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张明伟[4](2018)在《我国畜牧业污染源治理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农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国家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尤为关注,特别是对畜牧业污染源方面的治理问题格外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畜牧业的污染治理问题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基于畜牧业污染的产生形式,探讨畜牧业污染的产生原因和形成的危害,并提出畜牧业污染的治理对策。

王堃宇[5](2018)在《对S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的环境成本效益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对于肉、蛋、奶等畜产品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的需求都有所提高,伴随着畜牧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畜牧业污染源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沉重负担。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我国畜牧业的主要水污染物COD等已超越该污染物工业排放量。同时,畜牧业还是气体的重要污染源,数据显示,若将畜牧业用地占用土地而引起土地用途变化考虑在内,畜牧业所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已达到人类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成以上。可见,畜牧业在当前对生态环境已经构成巨大威胁,粗放式的畜禽饲养方式亟待改善。随着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步伐,社会对于畜牧业污染状况已逐渐重视,通过畜牧部门和环保部门的调度,政府和大中小型养殖场正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治理畜牧业污染。但在我们付出大量的环保成本的同时,畜牧业的污染情况究竟获得了多大程度的改善,本文以此为聚焦,试图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对畜牧业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本文先从微观层面对S养殖场的环境保护成本和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对该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最终通过对数据的梳理、归纳和分析,讨论当前我省在畜牧业污染治理思路与社会现状的矛盾,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统筹考虑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环保工作日益增进的思想,针对全社会提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张永强,蒲晨曦,张晓飞,周宁[6](2018)在《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分析》文中提出在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加剧的现实背景下,有效的环境规制能够抑制农业面源污染继续扩大。文章由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现实情况展开,结合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博弈等理论,分析了政府、畜禽养殖者两者的污染防治行为,从博弈过程中梳理了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中污染主体(畜禽养殖者)、政策主体、社会公众、研究机构各自的角色和相互关系,从而总结出政策在立法、实施主体、实施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日本家畜排泄物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污染防治机制、做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等符合中国国情的改进策略。

孔祥才[7](2017)在《畜禽养殖污染的经济分析及防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这直接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均肉、蛋、奶的消费量迅速增加。畜禽产品消费量的提升直接促进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也促使我国畜牧业由传统的散养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变。一方面,规模化养殖会降低畜禽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率;但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农牧脱节,直接导致畜禽粪便排放密度的增加,进而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根据我国环保部门的统计,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来源之一。因此,探讨我国的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在确保畜禽养殖业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处理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控政策,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方面分析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结构变化状况以及畜牧业污染排放状况,然后运用EKC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在微观方面通过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的调查,分析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治理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然后在考虑我国环境成本及国家环保补贴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不同规模畜禽养殖的成本收益状况;最后在借鉴国外成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策略进行优化。围绕以上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从畜禽养殖规模结构变化及养殖环境污染状况来看,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并且并正处于由传统散养为主向规模化养殖为主的阶段转变,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仍会继续提高。同时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污染的最主要污染源。2.从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来看,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关系,这说明我国目前针对大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措施是有效的,但是目前我国畜禽规模养殖绝大多数仍以中小规模养殖场为主,这些养殖场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对我国的环境仍具有很大的威胁,对这部分养殖场的环境治理是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政策更应该关注的部分。3.从规模养殖户(场)环境治理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来看,通过对吉林省生猪养殖场粪便处理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选取的大多数影响因素都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养殖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养殖特征、心理认知以及国家的政策都会影响养殖户粪便处理方式的选择,但是养殖规模、养殖户的环保政策认知、无害化处理意愿以及政府补贴政策是影响养殖户是否选择环境友好型处理方式的主要因素,而且在这几大因素当中政府补贴政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4.从畜禽养殖成本收益来看,如果考虑养殖环境成本,平均每头肉牛需要支付的年环境成本为605.8元,每头奶牛的年环境成本为1137.8元,每头生猪的年环境成本为234.3元,每只家禽的年环境成本为3.3元。而畜禽养殖户所获得的环保补贴则大大低于其环境成本,因此如果让畜禽养殖户去支付养殖的环境成本,则会造成大部分畜禽养殖的净利润为负,会严重挫伤畜禽养殖户养殖的积极性,影响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畜禽养殖户的环保补贴来促使养殖户采取环境友好型的粪便处理行为。5.从我国现行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政策来看,目前我国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政策过于偏向大规模养殖场,而忽视了中小规模养殖场。而目前我国大规模养殖场占比仍然较小,我国的畜禽规模养殖仍然以中小规模养殖场为主,因此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政策时,不仅要继续加强对大规模养殖场的监管与环保补贴,而且要将环保补贴政策向中小规模养殖场倾斜。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在研究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时,将研究对象分为中小规模养殖户和大规模养殖户,针对不同类型养殖户来进行研究;(2)本文在进行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检验时,利用的数据为我国31个省市的宏观数据,涉及的范围更广、数据更为全面;(3)本文在研究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行为时,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政府与养殖户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分析,更好的体现了政府的政策对畜禽养殖户粪便处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陈瑶[8](2016)在《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测度及增汇减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矛盾愈发凸显,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象、气候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使得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畜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在为人民提供生活所必须的肉、蛋、奶等营养物质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实现关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符合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特定目标,也顺应了中国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基本国情。因此,了解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畜牧业碳减排路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畜牧业系统即是碳源,但同时又具备碳汇的特征,它所产生的甲烷、二氧化氮等是最为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但同时畜牧业所具有的草地又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因此本文将重点从碳源与碳汇的角度,综合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低碳农业理论和脱钩理论等相关方面理论,在深入分析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畜牧业碳排放和碳汇进行测算,并对畜牧业碳排放效率进行了量化分析,进而分析畜牧业的增汇、减排潜力,在此基础上设计畜牧业碳减排和畜牧业增汇的路径,并从碳源和碳汇的角度提出实现低碳畜牧业保障措施。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立足于畜牧业碳减排,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系统梳理了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对畜牧业发展状况、畜牧业废弃物排放状况和草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分析,掌握了畜牧业碳减排和碳汇的发展趋势,为下文碳排放和碳汇的测度奠定了基础。其次,对中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发现,东部地区11个省市(区)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效率值为0.600,中部8省市(区)的效率值为0.517,西部12个省市(区)的效率值为0.525,即中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效率值排序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一致。第三、对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是中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因素,还将延续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经济结构是中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诱因;效率因素是中国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主要贡献者;长期来看,劳动力因素对中国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将逐渐增大。第四、从碳源角度运用灰色GM(1,1)模型,计算得到中国二氧化碳当量排废的灰色发展系数,由于采用的2014年的奶牛、非奶牛年末存栏量指标数据没有公布,故为保证所有测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各畜禽的畜禽平均饲养量的数据只能测算到2012年,在此基础上对2013-2022年的排废量进行了预测,结合2001-2012年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定性做出了高、中、低减排目标值,并求解了4个主要影响因素高、中、低发展值,继而运用灰色相对关联分析计算各个指标间的关联度,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减排策略。运用灰色GM(0,N)模型等方法从中国畜牧业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畜牧业产业结构、畜牧业能源消耗、碳税等角度对中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畜牧业整体的碳减排思路和不同区域的碳减排具体路径,最终形成了中国畜牧业碳减排的有效路径。第五,从碳汇角度分析了畜牧业的增汇潜力以及碳汇交易的市场化条件和构建机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不同的草地增汇措施。通过分析碳汇市场化利用的基本条件来构建草原碳汇的市场化交易路径,并提出了草原碳汇交易路径的主要发展措施。最后,本文在相关问题及模型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畜牧业碳减排的保障措施。畜牧业既是“碳源”也是“碳汇”,因此本文从减少畜牧业碳排放和促进畜牧业碳汇的发展两个层面提出中国畜牧业低碳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王凤伟[9](2012)在《浅析畜牧业污染的控制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适应当前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畜牧生产规模和标准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但同时畜牧业已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不可忽视的污染源。畜牧业污染最大的受害者是农民,要落实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治理畜牧业污染。

孙艳丽[10](2012)在《浅谈做好当前畜牧业污染的控制措施》文中提出近年来,为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畜牧生产标准化水平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畜牧业已变成继工业污染之后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同时畜牧业污染最大的受害者是农民,要落实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治理畜牧业污染。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二、畜牧业污染与畜牧环保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畜牧业污染与畜牧环保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环杭州湾城市群城郊畜牧业面源污染负荷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郊畜牧业养殖和污染物产生量
    1.1 城郊畜牧业养殖情况
    1.2 城郊畜牧业养殖粪便污染物排泄系数
    1.3 城郊畜牧业养殖粪便和污染物数量测算
2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城郊畜牧业养殖粪便污染物负荷
    2.1 城郊畜牧业养殖粪便污染物负荷测算和养分流失
    2.2 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分析
    2.3 畜牧业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3 城郊畜牧业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3.1 政策制定存在滞后性
    3.2 实施管理机制不健全
    3.3 管理过程监督不力
    3.4 技术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4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郊畜牧业污染治理对策建议
    4.1 政策方面:借鉴国外,构建法规体系
    4.2 机制方面:共治共建,凝聚合力治污
    4.3 技术方面:研发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4.4 管理方面:强化监督,延伸管理链条

(2)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行为响应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吉林省畜牧业污染现状及防治政策沿革
    3.1 吉林省畜牧业环境污染状况
    3.2 畜牧业污染防治的政策沿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认知及行为响应分析
    4.1 研究区域与问卷设计
    4.2 样本养殖户基本特征分析
    4.3 样本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及防治政策的认知
    4.4 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响应程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养殖户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响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理论分析
    5.2 模型选择
    5.3 变量说明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行为响应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3)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4)我国畜牧业污染源治理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畜牧业污染的产生形式
    1.1 大气环境污染
    1.2 森林、土地、水资源的污染与浪费
    1.3 生产环境污染
2 我国畜牧业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1 原因
    2.2 危害
3 我国畜牧业污染问题的治理对策
    3.1 抓好污染源头控制
    3.2 施行“养殖循环”模式
    3.3 切实加强对畜牧业污染防治的领导
    3.4 推广畜牧业污染治理模式, 加强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监督管理
4 结语

(5)对S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的环境成本效益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环境会计理论
        1.2.2 社会责任理论
        1.2.3 环保成本核算理论
        1.2.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1.2.5 成本控制问题
        1.2.6 环保效益理论
        1.2.7 粪污治理问题
        1.2.8 关于已有相关文献的评价
    1.3 创新点及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2.1 环境经济理论
        2.1.1 环境经济学概念
        2.1.2 环境经济理论与环境会计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2.2.2 可持续发展与会计学
    2.3 现代畜牧业理论
    2.4 循环经济理论
    2.5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2.6 环境会计理论
        2.6.1 环境会计的概念及分类
        2.6.2 环境成本理论
        2.6.3 环境效益理论
3 对S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的调查研究
    3.1 S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开展环境
        3.1.1 当前国内粪污无害化处理大环境
        3.1.2 诸城地区环境
        3.1.3 S养殖场内部环境
    3.2 S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环境成本概况
        3.2.1 项目建设成本
        3.2.2 S养殖场的环境成本统计分析
    3.3 S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环境效益概况
        3.3.1 经济效益
        3.3.2 社会效益
        3.3.3 生态效益
    3.4 调查结果分析
4 S养殖场及当地畜牧业粪污无害化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S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治污设备成本高昂
        4.1.2 自身条件有限
        4.1.3 规模化程度低
    4.2 当地畜牧业粪污无害化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力
        4.2.2 政府监管缺少主动性
        4.2.3 环境效益较预期差距明显
5 对S养殖场和政府的改善建议
    5.1 对于S养殖场的建议
        5.1.1 重视环境会计成本效益核算及管理
        5.1.2 加强人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环保意识
        5.1.3 主动协调其他养殖场,成立合作社
    5.2 对于政府的建议
        5.2.1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
        5.2.2 明确事权划分,强化行业管理体系
        5.2.3 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畜牧企业规模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6)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政策分析
    2.1 政府角度
    2.2 畜禽养殖者角度
    2.3 博弈过程
3 政策问题
    3.1 立法方面
    3.2 实施主体
        3.2.1 养殖场治污积极性不高
        3.2.2 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足
    3.3 实施过程
        3.3.1 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技术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3.3.2 畜牧业污染监管能力弱
4 政策改进
    4.1 日本畜牧业污染环境防治政策经验
    4.2 政策改进策略
        4.2.1 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污染防治机制
        4.2.2 做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4.2.3 提高畜牧业环境污染监管能力
        4.2.4 提高农户环保素质

(7)畜禽养殖污染的经济分析及防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思路及逻辑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畜禽养殖规模化变动及对环境的污染状况
    3.1 我国畜禽养殖总体发展情况
    3.2 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变动趋势
    3.3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状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4.1 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理论分析
    4.2 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规模养殖户(场)环境治理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吉林省生猪养殖户为例
    5.1 吉林省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状况
    5.2 吉林省生猪养殖环境污染状况
    5.3 生猪养殖户(场)环境治理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4 政府监管与养殖户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环保补贴的不同规模畜禽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6.1 畜禽养殖外部环境成本的估算
    6.2 不包含环境成本的畜禽养殖成本收益状况
    6.3 包含环境成本的畜禽养殖成本收益状况
    6.4 包含环境成本及环保补贴的畜禽养殖成本收益状况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政策
    7.1 我国现行的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控政策
    7.2 我国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控政策的评价
    7.3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控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7.4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政策的优化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状况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8)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测度及增汇减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框图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相关基本概念
        2.1.1 碳源与碳汇
        2.1.2 畜牧业碳排放
        2.1.3 畜牧业碳汇
        2.1.4 低碳畜牧业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循环经济理论
        2.2.2 低碳经济理论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低碳农业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3.1 畜牧业发展的时空序列分析
        3.1.1 畜牧业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
        3.1.2 畜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分析
        3.1.3 畜牧业投入产出的时空序列现状
    3.2 畜牧业废弃物排放量的现状
        3.2.1 畜牧业废弃物排放的时间序列分析
        3.2.2 畜牧业废弃物排放的空间结构分析
    3.3 草地建设利用情况
        3.3.1 草地建设利用的时间序列分析
        3.3.2 草地建设利用的空间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和碳汇的测度
    4.1 畜牧业碳排放的测度
        4.1.1 测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4.1.2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序变化特征
        4.1.3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区域比较
    4.2 畜牧业碳汇的测度
        4.2.1 畜牧业碳汇的时序变化特征
        4.2.2 畜牧业碳汇的区域比较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测算
    5.1 畜牧业碳排放效率测算的模型选取
    5.2 指标选取
    5.3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 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特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6.1 基于LMDI的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
        6.1.1 LMDI模型
        6.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1.3 分解结果分析
    6.2 畜牧业碳排放和其产值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6.2.1 畜牧业碳排放与其产值增长关系的“EKC”验证
        6.2.2 畜牧业碳排放与其产值增长之间的脱钩分析
        6.2.3 畜牧业碳排放与其产值增长的动态耦合
    6.3 本章小结
7 中国畜牧业碳减排和碳汇动力分析
    7.1 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分析思想
        7.1.1 灰色GM(1,1)模型
        7.1.2 灰色相对关联模型
        7.1.3 碳减排动力分析的基本思路
    7.2 畜牧业碳减排动力分析
        7.2.1 畜牧业碳排放量与其他相关指标的预测
        7.2.2 高碳排放期望的畜牧业碳减排分析
        7.2.3 中碳排放期望的畜牧业碳减排分析
        7.2.4 低碳排放期望的畜牧业碳减排分析
        7.2.5 碳减排的驱动力因素
    7.3 畜牧业固碳增汇的潜力分析
        7.3.1 不同草地类型的固碳能力
        7.3.2 不同管理措施的固碳能力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畜牧业增汇减排路径设计
    8.1 基于碳源视角的畜牧业碳减排路径设计
        8.1.1 畜牧业整体碳减排的路径设计
        8.1.2 不同区域畜牧业碳减排的路径设计
    8.2 基于碳汇视角的畜牧业碳减排路径设计
        8.2.1 不同区域畜牧业碳减排的路径设计
        8.2.2 草地碳汇资源市场化利用的路径设计
    8.3 本章小结
9 中国畜牧业碳减排的保障措施
    9.1 畜牧业是“碳源”,应采取多种手段降低家畜饲养中的碳排放
        9.1.1 做好畜牧业减排的立法准备
        9.1.2 大力发展低碳养殖技术
        9.1.3 转变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9.1.4 完善畜牧业减排的管理机制
        9.1.5 加大政府的财税支持
    9.2 草地是畜牧业的“碳汇”,应大力发展草原碳汇
        9.2.1 进一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9.2.2 基于自然过程,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增汇
        9.2.3 以人为活动为基础,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碳增汇
    9.3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畜牧业的碳减排
    9.4 加大对碳减排保护生态的宣传
    9.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浅析畜牧业污染的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牧生产污染的主要形式
    1.1 环境污染
        1.1.1 水源污染
        1.1.2 空气污染
    1.2 畜产品对人们食物链的污染
        1.2.1 畜产品中的有害污染物质及对人体的危害
        1.2.2 畜产品中有害物质及其残留的来源和现状
2 提高认识、明确思路
    2.1 提高认识
    2.2 明确综合治理思路和建设标准
3 落实各项措施
    3.1 出台优惠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3.2 科学合理规划, 强化技术指导
    3.3 完善服务体系, 提供发展保障
        3.3.1 开发与应用环保饲料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
        3.3.2 除味产品的开发
        3.3.3 生态畜牧业
        3.3.4 制造有机肥替代化肥
        3.3.5 开发沼气等再生能源
4 采取措施, 全面推广畜牧业污染综合控制技术

(10)浅谈做好当前畜牧业污染的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污染形式
    1.1 畜牧生产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1.1 水体污染
        1.1.2 大气污染
        1.1.3 氮和磷的污染
        1.1.4 昆虫滋生
    1.2 畜禽产品对人们食物的污染
        1.2.1 有害污染物质及对人体的危害
        1.2.2 有害物质及其残留的来源和现状
2 提高自身认识、明确发展思路
    2.1 提高对综合控制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2.2 明确综合治理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标准
3 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3.1 出台优惠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3.2 科学合理规划, 强化技术指导
    3.3 完善服务体系, 提供发展保障
        3.3.1 开发环保饲料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
        3.3.2 除味产品的开发
        3.3.3 生态畜牧业
        3.3.4 制造有机肥替代化肥
        3.3.5 开发沼气等再生能源
4 多种措施推动畜牧业污染综合控制技术

四、畜牧业污染与畜牧环保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环杭州湾城市群城郊畜牧业面源污染负荷及防治对策研究[J]. 张颂心. 江苏农业科学, 2020(13)
  • [2]养殖户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的行为响应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吴佩蓉.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我国畜牧业污染源治理问题与对策[J]. 张明伟. 乡村科技, 2018(23)
  • [5]对S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的环境成本效益的调查分析[D]. 王堃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6]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分析[J]. 张永强,蒲晨曦,张晓飞,周宁. 生态经济, 2018(02)
  • [7]畜禽养殖污染的经济分析及防控政策研究[D]. 孔祥才.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1)
  • [8]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测度及增汇减排路径研究[D]. 陈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9]浅析畜牧业污染的控制措施[J]. 王凤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11)
  • [10]浅谈做好当前畜牧业污染的控制措施[J]. 孙艳丽. 中国畜禽种业, 2012(08)

标签:;  ;  ;  ;  ;  

畜牧业污染与畜牧业环保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