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信标准化工作介绍(上)

我国通信标准化工作介绍(上)

一、我国通信标准化工作情况介绍(上)(论文文献综述)

姜筱彦[1](2020)在《基于HCPN模型检测方法的BACnet协议形式化安全评估与改进》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成为“互联网+”和建筑行业深度融合的方向和突破口,而网络安全漏洞的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网、自动控制等新技术的大量应用都给智能建筑引入了新的信息安全风险,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表明智能建筑是不安全的。基于TCP/IP技术的数据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中,尽管已经实现了对智能建筑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的要求,但原始的数据通信协议面临着更大的网络攻击威胁。本文以智能建筑协议“BACnet设备认证”为研究对象,以有色Petri网理论和Delov-Yao攻击方法为指导,基于CPN Tools模型检测工具,重点研究该协议的设备认证部分的形式化建模和安全评估,挖掘协议漏洞,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改进方案,并对所提出的方案应用CPN模型检测工具进行安全性验证。1.基于有色Petri网理论的协议分层建模方法,在建立消息流模型的基础上,基于CPN模型检测工具,建立2层结构的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HCPN模型,对协议的工作模式和数据传输进行细粒度的建模,精确反映协议运行的细节,根据状态空间分析结果对BACnet协议设备认证模型的功能一致性进行验证。2.充分利用CPN在建模和验证并发、分布式系统和其它系统的方面有较强优势,针对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中攻击者的强大能力,研究基于改进后的Delov-Yao攻击者模型。在原始的HCPN模型基础上,引入重放、欺骗和篡改三种改进的攻击者模型建立协议的安全评估模型,并基于协议认证属性的形式化定义、CPN模型分析工具和状态空间查询方法评估全攻击状态下的协议的安全性,挖掘BACnet协议设备认证存在的安全漏洞。3.根据协议的安全评估结果和协议漏洞,针对性地提出协议的改进方案,包括密钥分发阶段和身份认证阶段的安全改进。对于密钥分发阶段,主要改变密钥的分发方式,同时引入随机数,保证通信会话密钥不会被攻击者劫持。对于身份认证阶段,主要是添加随机数,保证协议消息不会重放。并对改进方案应用CPN模型检测工具进行安全性评估和验证,给出改进方案的性能分析。

崔志斌[2](2020)在《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云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车的单车智能化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在智能车自动驾驶等级提升的过程中,单车智能化的提升仍不能有效解决诸如全局交通智能规划调度、超视距感知等一系列高阶自动驾驶过程中需要实现的功能。将智能车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研发云控平台是发展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本文对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的开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依托智能网联实验室重点项目,针对小型标准化智能网联汽车边缘云平台的快速落地方案展开研究,结合智能网联汽车当前的具体需求和云平台的构建方案进行相关的系统开发和与实验验证,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分析了智能车在网联化方面的发展态势与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的应用现状。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在低时延和高安全性方面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车边缘云平台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相应的落地方案——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云数据平台。2.在此基础上,根据车联网场景中边缘云平台的功能需求,针对目前车联网领域中基于边缘云的标准化解决方案较少的情况。本文希望从构建云平台的底层技术入手实现自主可控且可灵活部署的边缘云落地方案。利用主流开源的硬件虚拟化软件Docker与Kubernetes集群管理引擎将实验室的服务器资源进行容器化与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部署了后续开发所用到的基础容器化软件,为云数据平台具体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相应的支持,最终构建起边缘云的PaaS层云基础平台。3.针对智能车端数据实时上云、存储和可视化的功能需求在云基础平台中搭建车云通信、云端存储和云端数据可视化三大子系统从而实现边缘云的SaaS功能应用层。其中针对由于网络带宽不足而无法实现视频实时传输与显示的问题,本论文的边缘云方案中采用双通道车云数据传输方案分别将车端的消息数据和图像数据实时回传,经实验验证云端实时视频显示的帧率可达5帧/s以上。相比于中心云车联网方案,本论文提出的边缘云方案在实时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性能提升。本文设计与实现的智能网联汽车云数据平台是所提出的智能网联汽车边缘云平台架构的可行落地方案。该方案不同于以中心云为核心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其更加注重在智能车和中心云之间构建起一个低延迟、高可靠的边缘云平台,为车联网技术在边缘场景中的落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赵颖欣[3](2019)在《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光纤网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用户对于光纤网络能够承载更加丰富的业务,那么对接入方式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从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传统宽带的接入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网络需求,改变接入方式已成为国内各大运营商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和容量的主要切入途径。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接入技术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技术的出现可以高效的解决此问题。在此技术背景下,本论文基于PON技术设计了新的接入方案并对其后期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来实现FTTX接入网络的实现与各类业务的应用。以此推进此技术的广泛使用,促进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本文使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PON技术接入网的应用与研究,首先,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整个论文设计的背景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PON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现状研究,随后研究了PON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技术分类。其次,为了使读者更全面深入的了解PON技术,本文分析了基于PON的关键技术点,包括:MPCP(多点控制协议技术),ONU的自动识别,复用技术,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开展了FTTX接入网的方案设计以及实际应用案例,设计方案主要研究了EPON+FTTH方案以及GPON+FTTH方案,随后通过建设项目容量、性能等指标论述了FTTX接入网的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ON技术的接入网可以满足用户的多业务使用要求,性能指标优于传统接入点技术。本文是对本人长期从事工作项目内容的精炼,通过整个论文的设计,加深了本人对PON技术以及接入网络技术各类方式的理解,这些宝贵的知识的储备与实际的工作经验,都会提高本人的工作能力。结尾还指出了未来NG-PON演进:多种PON混合组网,按需升级,叠加波长,推进PON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许天虎[4](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程鹏[5](2012)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移动通信宽带化”和“宽带接入移动化”的趋势下,以LTE和LTE-Advanced为代表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使得系统接入速率相比3G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而预编码正是LTE/LTE-Advanced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了有效简化系统接收机的设计和明显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通过对发射信号预先进行某种预处理来对抗无线通信环境下的各种不良影响的技术被称为预编码。随着LTE/LTE-Advanced的不断发展,预编码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形态。本论文正是围绕着预编码技术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LTE/LTE-Advanced涉及到的主要场景出发,对其中的单天线预编码技术、单用户MIMO系统中有限反馈预编码反馈压缩策略、多用户MIMO优化的预编码设计和基于预编码的双向中继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等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这些研究力求在平衡系统性能和计算复杂度的同时,能够积极探索和发掘系统性能潜力,最大程度降低无线信道传播带来的衰减。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首先,本文讨论了单天线传输下的预编码技术。从预编码的观点出发,分析了LTE/LTE-Advanced下行OFDM传输技术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能力,分析了LTE/LTE-Advanced上行DFT-SOFDM传输技术低峰值平均功率比的特性。矢量OFDM作为单载波和多载波OFDM传输的桥梁,在系统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是,目前对于矢量OFDM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完整的性能刻画尚属空白。本文正是从这一问题出发,详细分析了矢量OFDM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性能,研究了矢量OFDM中预编码技术所带来的信号空间分集增益,并对矢量OFDM中每个矢量块均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实际系统应用矢量OFDM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也是本文第一个主要的创新点。然后,本文讨论了单用户MIMO下的预编码技术。尽管完美信道对于发射端设计预编码矩阵至关重要,但是接收机对于信道信息的直接量化反馈却给系统性能带来了明显的制约。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更加有效的基于码本(codebook)的有限反馈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实际系统下OFDM的引入使得预编码的反馈数据量随着载波或子带(subband)数目线性增加,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有限反馈量压缩技术。该技术能够使得系统在反馈开销和吞吐率性能上取得一个较好的折中。以上内容是本文第二个主要的创新点。随着系统对总吞吐量和小区用户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从点对点的单用户模型向点对多点的多用户模型进行过渡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相比单用户MIMO,多用户MIMO预编码需要在解决用户内的数据流串扰同时,还需解决用户间的数据流串扰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讨论了多用户MIMO下的线性预编码技术,具体介绍了块对角化(BD)预编码和最大信漏噪比(SLNR)预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本文在原始SLNR技术上进一步发掘潜力,通过理论推导两个矩阵同时对角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提出一种SLNR最大化松弛预编码方案。在多数据流传输情况下,提出的新预编码方案相对原始SLNR方案能够有效平衡多数据流间的信道增益,从而具有更好的系统误码性能。此外,提出的方法能保持几乎相同的系统归一化和速率。这部分内容是本文第三个主要的创新点。最后,本文关注了协同通信中的预编码技术,总结了多小区预编码设计上的主要思路。本文针对双向中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信道估计的方法。由于在双向中继系统中,等效信道并不稀疏,这会直接限制压缩感知理论的应用。本文从这一问题着手,利用预编码技术并结合双向中继特殊的结构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得系统能效得到显着优化,这也是预编码技术一种新的作用。以上内容是本文第四个主要的创新点。本文对于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的总结、研究和创新丰富了预编码技术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实际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太轩[6](2010)在《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文中提出技术标准化在促进技术进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同时,也可能产生限制竞争的效应。近年来,随着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日益紧密;相应地,越来越多知识产权人搭乘技术标准的便车,滥用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大肆实施垄断行为。当前,技术标准化中的垄断行为,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由于拥有国际技术标准较少,因此,在技术标准垄断行为面前,我国主要扮演的是受害者角色。尽管知识产权法、民法等法律规范以及技术标准化组织的内部规章对于技术标准垄断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规制作用,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上述规制手段效果有限。由于具有法律本位和规制方法等方面的优势,反垄断法成为了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基本法律。我国2007年颁布的《反垄断法》第55条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作了专门规定,该条规定也可以适用于规制绝大多数技术标准垄断行为。但是,由于该条规定原则性太强,可操作性较差,而且不是专门针对技术标准垄断行为而设定,因此,对于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而言,《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国反垄断法的配套制度建设进展较慢,专门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法律规范尚未出台,加之反垄断立法技术的不成熟和执法经验的欠缺,因此,面对跨国公司对我国实施的日益严重的技术标准垄断行为,我国的制度性回应显得微弱。我们应当在参考、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的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保护我国的产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基于此,本文以“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为题,以“反垄断法为什么规制技术标准化→反垄断法如何规制技术标准化→我国怎样对技术标准化进行反垄断法规制”为逻辑主线,主要采取系统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进行解析。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能有助于厘清官方和学界对技术标准化的认识,提高对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警惕;同时,期待针对技术标准垄断行为提出的规制建议,可以对我国立法等机关完善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法律措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使执法机关能够更加有效地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除导论外,本文共分5章:第一章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的理据。本章在阐释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化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技术标准化对竞争既存在促进技术进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提高厂家效益等正效应,又具有冲击市场竞争均衡、形成市场垄断状态、导致市场进入障碍、阻碍技术革新、引发联合行为、侵犯消费者选择权、形成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等负效应。随着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紧密结合,当前,技术标准化中限制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滥用。尽管民法的基本原则、知识产权法的相关制度以及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都可对技术标准垄断行为起到一定的规制作用,但是,由于法律本位和私法调整方法的局限,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规制措施不能对技术标准垄断行为进行有效规制;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由于具有模糊性以及缺乏强制力,也不能有效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而反垄断法可以克服民法和知识产权法个人本位和私法方法的局限,其规制措施不仅灵活,而且具有强制力。因此,反垄断法日益成为各国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基本法律。第二章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的一般思路。技术标准化,其实质是一种行使权利的行为或过程。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行为,首先必须判断该行为是合法行使权利的行为,还是权利滥用行为。如果是合法行使权利的行为,就属于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如果是权利滥用行为,则应进一步分析该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决定是否给予反垄断法豁免。基于此,本章分两部分对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的一般思路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探析如何认定技术标准化中的权利滥用,认为应该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来认定某种技术标准化行为是否构成权利滥用。第二部分对技术标准化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进行揭示。由于适用合理原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适用本身违法原则所导致的灵活性不足、打击面过广的缺陷,其判断结果更加公正,加之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在分析技术标准化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时,应该主要适用合理原则。本章还指出适用合理原则应该考量的主要因素,以便对技术标准化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作出科学的判断。第三章反垄断法对技术标准制定中垄断行为的规制。由于技术标准制定中垄断行为主要表现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垄断协议,因此本章分别对这两类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进行分析。首先,对技术标准制定中拒绝许可知识产权、隐瞒专利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进行了探讨;接着,对反垄断法如何规制技术标准制定中价格卡特尔、集体抵制、非必要专利纳入技术标准等垄断协议行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反垄断法对技术标准实施中垄断行为的规制。技术标准实施中垄断行为主要表现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垄断协议,因此,本章分两部分予以论述。第一部分对技术标准实施中的垄断高价、拒绝许可、搭售、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错误认证、限制性条款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技术标准实施中专利联盟和联合抵制等垄断协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进行研究。第五章我国技术标准化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本章在检视我国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相关立法的基础上,比较、借鉴了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行为的经验,结合我国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现状,提出以下完善我国技术标准化反垄断法规制的对策: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应当从严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在立法模式上,既要在反垄断基本法中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定,又要借鉴他国经验,制定专门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章,在该规章中,专章对技术标准垄断行为予以规制,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制定专门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规章;在具体制度方面,建议建立专利联盟合法性审查制度、细化知识产权事前披露制度、健全专利滥用抗辩制度、确立技术标准化竞争效应的事前咨询制度、强化反垄断合作机制和域外效力:在执法方面,建议明确我国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执法机关,主要以合理原则来识别技术标准化行为的违法性,确立惩罚与救济相结合的技术标准垄断行为处理机制,控制技术标准化反垄断的执法时间,积极寻求技术标准垄断行为国际法律救济途径等。

柳云平[7](2009)在《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文中指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是世界网络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电信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的管制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行为,影响着中国未来市场的走向。随着电信行业技术、经济方面近二十年来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正处于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施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后发优势,进行跨越式发展战略,电信和信息行业对我国的发展影响越来越深远、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语音业务已经相当普及,语音作为基本需求已经得到较好的满足,而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业务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资源和数据业务的发展,数据、多媒体成为了下一个发展阶段电信重点发展的对象。长远来说,升级到数据消费为主的电信网络成为必然趋势。当初的网络设计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网络服务于一种服务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由以IP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来提供多种业务,并且业务的开发与网络层相分离,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开发多种业务。现存的各个网络进行技术改造以后逐渐会融入到统一的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中。下一代网络分为基础层和业务层进行管理。由于随时随地的服务,接入网逐渐引入多种形式,有Wi-Fi mesh, WiMAX,飞蜂窝,VDSL2, HSPA,LTE等多种形式,本地接入网的长期垄断特性将被打破,多种业务的开发将导致市场呈现越来越多的竞争性。随着我国电信2008年重组完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使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强,3G牌照的发放和网络建设正在大规模进行。下一代网络的骨干核心网仍然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为了解决下一代网络中,新的管制难题,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进行了市场参与家数与市场效率的理论研究,将其应用于下一代网络的准入管制指导中,并提出了辅助下一代网络市场准入管制的措施。我们主张我国下一代网络中,核心网和部分基础设施接入网进行一致产权办法进行,解决由于网络外部性导致的市场竞争无效行为;在业务网新兴服务商的接入问题上采用分阶段抽租补偿管制办法,设立创业保险基金,以鼓励市场创新、保护运营商的合理收益。最后,文章就现阶段,我国通信市场面临的决策与体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文中的不足和继续研究的方向建议。

《建筑及住宅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编制委员会办公室[8](2008)在《“数字化国标”控制网络技术规范介绍(上)》文中指出《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中的《控制网络通讯协议应用要求》部分引用了目前已成为我国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三种控制网络技术规范:GB/Z20177-2006《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GB/Z19760《控制与通信总线CC-Link规范》与GB/Z19582《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这里对三种控制网络技术规范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邱涛[9](2008)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指引下,通信行业已经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运用到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但是,其项目管理水平相对其他行业还比较落后。在现今快速发展的经济条件下,项目需要保证工程建设周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这使得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针对通信工程项目需要建立一种持续改进和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新机制,以提高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本文尝试将通信工程项目和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理论相结合,探索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以期为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进行的研究是针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理论。首先对国内外项目管理以及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几种常见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系统全面的认识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论文对通信工程项目特点进行了分析,除了具有一般工程项目的属性以外,还具有专业综合性,复杂性、时效性,项目管理干系人多等特点。基于以上研究,针对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对现有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雏形,主要包括成熟度指标体系和关键过程域两个部分。最后结合专家的意见,最终建立了适合于通信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本文实证部分应用该模型对GSM网引入第二厂家项目的管理成熟度进行测评,并给出了评价结果和建议。

井浩[10](2007)在《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化制造是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制造全球化的挑战,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企业群体)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是一个支持网络化制造的企业间协同支撑环境,它为实现大范围异构分布环境下的企业间协同提供基础软硬件环境、相关协议、公共服务、使能工具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同时为企业间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资源共享提供透明、一致的信息访问与应用互操作手段,为实现不同企业间应用软件系统集成与制造资源共享提供支持。开展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前景。本论文课题以国家863计划项目“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开发与应用”为背景,以支撑区域网络化制造应用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若干关键技术,包括VPN、XML、Web服务、WSRF、制造资源建模与封装、应用系统集成、集成平台门户开发、制造知识发现等技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的开发。作者的主要研究开发工作与贡献如下:在深入分析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六层体系结构,为区域性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分析、设计、实现与维护奠定了理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制造资源进行了科学分类,系统地建立了网络化制造资源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遵循Web服务资源框架(WSRF)规范封装制造资源的新方法,可把制造资源封装成符合WS-Resource结构的制造网格服务,通过集成平台的Web服务系统发布,为实现异构分布环境下制造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提出并实现了集成平台门户的系统结构,以及基于WSRF的集中认证系统解决方案,可实现用户身份集中验证与授权的统一机制,以及对制造资源服务级的访问控制。应用模块化门户网站设计技术,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法,可根据用户级别以及系统安全需要进行灵活控制,减小了权限管理的负担和代价。提出了基于门户、以流程为中心的网络化制造服务导航系统,给出并实现了主要算法。提出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的网络化制造应用系统集成框架,以及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中间件算法,包括集成事务管理引擎和SOAP路由器算法。提出了一种融合Web服务与网格技术,基于WSRF的网络化制造应用集成框架模型,为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虚拟企业应用系统集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Web的制造知识检索系统体系结构,包括一系列支持知识共享以促进网络化制造协作的机制。建立了基于五元组的语义信息检索模型,提出了网络化制造知识检索测试方法。开发实现了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并投入实际运行。该平台包括访问、应用服务、通用服务、工具集、资源和基础六层。其中:基础层提供集成平台运行的基础硬件、软件支撑环境。资源层提供成员企业可共享的制造资源。工具集层包括实现资源整合所需支持工具。通用服务层提供集成平台的一系列共性基础服务。应用服务层以门户的形式连接了产品创新设计、开放式制造和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三:大应用系统。用户访问层提供了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统一的单点登录用户界面。本论文课题的研究开发成果,将对我国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通信标准化工作情况介绍(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通信标准化工作情况介绍(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CPN模型检测方法的BACnet协议形式化安全评估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课题来源
    1.2 BACnet研究现状
        1.2.1 BACnet简介
        1.2.2 BACnet国内外现状
        1.2.3 BACnet前景
    1.3 BACnet安全性问题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
    2.1 BACnet协议
        2.1.1 BACnet协议的体系结构
        2.1.2 BACnet协议的基本内容
        2.1.3 BACnet协议网络安全服务
        2.1.4 BACnet和 Internet互连
    2.2 Petri网理论基础
        2.2.1 Petri网基本概念及特性
        2.2.2 有色Petri网
        2.2.3 CPN Tools
    2.3 攻击者模型
        2.3.1 Delov-Yao攻击者模型
        2.3.2 协议的攻击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HCPN建模
    3.1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消息流模型
    3.2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建模假设和颜色集
        3.2.1 建模假设
        3.2.2 关键消息和颜色集定义
    3.3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HCPN模型建立
        3.3.1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顶层模型
        3.3.2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实体层模型
    3.4 原始模型的功能一致性验证
        3.4.1 预期结果分析
        3.4.2 状态空间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攻击者模型的协议安全评估
    4.1 改进的Delov-Yao攻击者模型
    4.2 协议安全评估模型建立
    4.3 安全评估模型的状态空间分析
        4.3.1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安全评估模型的状态空间表
        4.3.2 功能一致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新方案
    5.1 基于HCPN建模的BACnet协议设备认证安全新方案
    5.2 新的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HCPN模型
        5.2.1 改进后的设备认证的CPN顶层模型
        5.2.2 改进后的设备认证的CPN实体层模型
    5.3 新的BACnet协议设备认证安全评估
        5.3.1 新的设备认证的CPN安全评估模型
        5.3.2 安全评估模型的状态空间分析
    5.4 新方案安全性分析
    5.5 新方案性能分析和方案对比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2)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云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车网联化的发展趋势
        1.2.2 车联网边缘云的研究现状
        1.2.3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智能车云数据平台相关技术
    2.1 引言
    2.2 云计算技术
    2.3 智能网联车云平台
        2.3.1 智能网联车云平台架构
        2.3.2 智能网联云端数据处理架构
    2.4 云计算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车云数据平台基础架构设计
    3.1 引言
    3.2 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3.2.1 云平台需求分析
        3.2.2 构建云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3.3 云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
        3.3.1 云数据平台的层次化网络架构
        3.3.2 智能车端的任务需求与系统设计
        3.3.3 云数据平台的任务需求与系统设计
        3.3.4 智能网联汽车云数据平台的架构优势
    3.4 私有云平台PAAS层环境的构建
        3.4.1 基于Docker技术实现硬件平台的虚拟化
        3.4.2 基于Kubernetes实现私有云集群
        3.4.3 基础云平台中容器化应用的部署
    3.5 私有云平台功能子系统的设计
        3.5.1 车云通信子系统的设计
        3.5.2 云端存储子系统的设计
        3.5.3 云端数据可视化子系统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数据平台SAAS功能应用层的实现
    4.1 引言
    4.2 智能车端上云数据分析
    4.3 云数据平台的车云通信子系统的实现
        4.3.1 车云通信子系统的实现难点
        4.3.2 云数据平台车云通信子系统的实现
    4.4 云数据平台的存储子系统的实现
        4.4.1 智能车运行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4.4.2 智能车端消息数据与图像数据的存储
    4.5 云数据平台数据可视化子系统的实现
        4.5.1 云端数据可视化子系统的实现难点
        4.5.2 云端数据可视化实现原理
        4.5.3 Web UI界面的前端实现
        4.5.4 Web UI界面的后端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数据平台的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智能车云数据实验平台介绍
        5.2.1 实验场景设置
        5.2.2 实验设备介绍
    5.3 智能车云数据平台性能测试与功能验证
        5.3.1 云数据平台连接压力性能测试
        5.3.2 车云通信功能的验证
        5.3.3 数据上云后处理功能的验证
        5.3.4 数据云端可视化功能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1.2.1 国外研究介绍
        1.2.2 国内研究介绍
        1.2.3 国内外 PON 主流技术的应用现状
        1.2.4 国内外EPON、GPON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体结构与内容
    1.4 论文的主体结构
第2章 接入网络系统可行性需求与理论分析
    2.1 可行性需求分析
    2.2 接入网的概念
    2.3 PON技术介绍
        2.3.1 PON技术概念
        2.3.2 PON数据复用原理
        2.3.3 PON技术分类
    2.4 FTTX技术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PON的关键技术综述
    3.1 MPCP技术
        3.1.1 MPCP的原理
        3.1.2 MPCP的特点
        3.1.3 MPCP的功能
    3.2 ONU自动识别技术
    3.3 复用技术
    3.4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3.4.1 DBA的实现原理
        3.4.2 DBA算法的实现
    3.5 测距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FTTX接入网的方案设计
    4.1 EPON+FTTH设计方案
    4.2 GPON+FTTH设计方案
    4.3 核心设备部署方案设计
        4.3.1 局端设备
        4.3.2 用户端设备
        4.3.3 分光器设备
    4.4 网管系统的设计
    4.5 网络带宽的测算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FTTH实际应用案例介绍
    5.1 应用案列概述
    5.2 核心设备部署选型
    5.3 光纤施工设计
    5.4 FTTH接入方式设计
    5.5 FTTX典型应用案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文内容总结与未来技术展望
    6.1 论文内容总结
    6.2 未来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1.2.1 研究理论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2.1 概念的界定
        2.1.1 “中医药”
        2.1.2 “中医药文化”
        2.1.3 “降噪”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3.2.1 宏观“噪音”源
        3.2.2 宏观“降噪”策略
        3.2.3 微观“噪音”源
        3.2.4 微观“降噪”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5.1.1 翻译的本质
        5.1.2 可译性问题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5.2.1 创新
        5.2.2 局限
        5.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格索引
插图索引
缩略语表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标准化进程
    1.2 LTE/LTE-Advanced关键技术
    1.3 预编码技术研究背景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课题来源
        1.4.2 单天线传输系统下的预编码技术
        1.4.3 单用户MIMO预编码技术
        1.4.4 多用户MIMO预编码技术
        1.4.5 协同通信中的预编码技术
        1.4.6 LTE/LTE-Advanced仿真链路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单天线系统预编码技术
    2.1 引言
    2.2 LTE下行传输技术OFDM
    2.3 LTE中OFDM资源块分配
    2.4 LTE上行传输技术DFT-S-OFDM
    2.5 矢量OFDM技术
        2.5.1 系统模型
        2.5.2 系统性能分析
        2.5.3 比较和讨论
        2.5.4 仿真结果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单用户MIMO预编码技术
    3.1 引言
    3.2 单用户MIMO系统和系统容量
        3.2.1 单用户MIMO系统模型
        3.2.2 单用户MIMO系统容量
    3.3 单用户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
        3.3.1 线形预编码结构和设计准则
        3.3.2 完美信道信息下最优预编码器设计
    3.4 有限反馈预编码和反馈压缩技术
        3.4.1 有限反馈线形预编码系统结构
        3.4.2 预编码矩阵选取和码本设计
        3.4.3 LTE和LTE-Advanced系统中码本的实际设计
        3.4.4 有限反馈量压缩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用户MIMO预编码
    4.1 引言
    4.2 多用户MIMO系统
        4.2.1 多用户MIMO系统模型
        4.2.2 多用户MIMO信道容量
    4.3 多用户MIMO预编码技术
        4.3.1 块对角化预编码
        4.3.2 最大化信号泄漏信噪比预编码
        4.3.3 一种新的SLNR最大化松弛预编码
    4.4 数值仿真与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协同通信中的预编码技术
    5.1 引言
    5.2 CoMP中的预编码技术
        5.2.1 系统模型
        5.2.2 分布式预编码技术
    5.3 双向中继中的预编码技术
        5.3.1 双向中继系统模型
        5.3.2 传统信道估计方法
        5.3.3 一种新的信道估计方法
        5.3.4 数值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本文贡献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简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投出在审的学术论文目录
其它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所获奖励

(6)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 系统研究方法
        (二) 比较研究方法
        (三) 实证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六、创新之处
    七、需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的理据
    一、技术标准化与竞争
        (一) 技术标准与技术标准化
        (二) 技术标准化对竞争的效应
        (三) 技术标准化限制竞争的主要表现
    二、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的必要性
        (二) 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的可行性
第二章 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化的一般思路
    一、技术标准化中权利滥用的认定
        (一) 权利滥用的一般认定
        (二) 知识产权滥用:技术标准化中的权利滥用及其认定
    二、反垄断法视野下技术标准化行为的违法性认定
        (一) 合理原则:认定技术标准化行为违法性的主要方法
        (二) 适用合理原则分析技术标准化行为需要考量的因素
第三章 反垄断法对技术标准制定中垄断行为的规制
    一、技术标准制定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 技术标准制定中拒绝许可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法规制
        (二) 技术标准制定中隐瞒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法规制
    二、技术标准制定中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 技术标准制定中价格卡特尔的反垄断法规制
        (二) 技术标准制定中联合抵制的反垄断法规制
        (三) 非必要专利进入技术标准的反垄断法规制
第四章 反垄断法对技术标准实施中垄断行为的规制
    一、技术标准实施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 技术标准实施中垄断高价的反垄断法规制
        (二) 技术标准实施中拒绝许可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法规制
        (三) 技术标准实施中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
        (四) 技术标准实施中其他垄断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二、技术标准实施中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 技术标准实施中专利联盟的反垄断法规制
        (二) 技术标准实施中联合抵制的反垄断法规制
第五章 我国技术标准化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
    一、我国技术标准化反垄断法规制的指导思想
        (一) 不能一味追求对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保护
        (二) 从严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
    二、我国技术标准化反垄断法规制的立法模式选择
        (一) 海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二) 我国技术标准化反垄断法规制立法模式的确立
    三、我国技术标准化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完善
        (一) 建立专利联盟合法性审查制度
        (二) 细化知识产权事前披露制度
        (三) 健全专利滥用抗辩制度
        (四) 强化反垄断合作机制和域外效力
        (五) 确立技术标准化竞争效应的事前咨询制度
    四、我国技术标准化反垄断执法的改进
        (一) 确定规制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执法机关
        (二) 主要以合理原则来识别技术标准垄断行为的违法性
        (三) 确立惩罚与救济相结合的技术标准垄断行为处理机制
        (四) 控制技术标准化反垄断的执法时间
        (五) 积极寻求技术标准垄断行为国际法律救济途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下一代网络的背景
    1.3 我国下一代网络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论文的结构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结构内容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下一代网络参考文献综述
        2.1.1 下一代网络及原因
        2.1.2 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方式
    2.2 相关理论研究、政策建议研究
        2.2.1 相关理论研究
        2.2.2 政策建议研究
第三章 下一代网络分析
    3.1 下一代网络的定义
    3.2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3.3 下一代网络业务
        3.3.1 NGN提供的业务类型
        3.3.2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模型
        3.3.3 NGN业务技术
    3.4 运营商下一代网络的经济驱动原因分析
        3.4.1 成本的考虑
        3.4.2 业务的考虑
        3.4.3 网络融合、演进的考虑
        3.4.4 运营商自身的考虑
    3.5 下一代网络不同维度的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分析
    4.1 电信管制理论
        4.1.1 电信管制的发展背景
        4.1.2 电信管制原因
        4.1.3 竞争条件下电信行业管制原因
        4.1.4 管制的内容
    4.2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发展回顾
        4.2.1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发展概述
        4.2.2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的主要发展阶段
    4.3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改革评价
        4.3.1 改革的初始目标基本实现
        4.3.2 电信行业获得巨大发展
    4.4 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4.1 资源浪费现象
        4.4.2 网间互为壁垒现象
        4.4.3 通过管制成本、收益比较提高管制效果
    4.5 中国电信行业现有市场准入管制的主要内容
        4.5.1 电信业务经营准入管制
        4.5.2 电信码号资源管制
    4.6 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分析
        4.6.1 把握适度的市场准入管制
        4.6.2 自然垄断理论
        4.6.3 几家寡头垄断最优
    4.7 小结
第五章 下一代网准入对策分析
    5.1 管制理论的新发展
    5.2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措施
        5.2.1 一致产权原则
        5.2.2 分阶段抽租补偿
        5.2.3 保险合作基金鼓励进入的措施
        5.2.4 可竞争原理对自然垄断的应用
    5.3 小结
第六章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相关管制分析
    6.1 现有互联互通、价格管制、普遍服务
        6.1.1 现有互联互通
        6.1.2 现有价格管制
        6.1.3 现有普遍服务管制
    6.2 下一代网络价格管制、互联互通、普遍服务的主要不同点
        6.2.1 价格上限管制
        6.2.2 互联互通管制
        6.2.3 普遍服务
    6.3 下一代网络管制下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利益的均衡
        6.3.1 管制过程的博弈性与政府角色
        6.3.2 管制的成本
        6.3.3 下一代网络管制者、企业、消费者的关系
    6.4 当前决策分析
    6.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获得资助
后记

(8)“数字化国标”控制网络技术规范介绍(上)(论文提纲范文)

Modbus协议概述
Modbus应用协议规范
Modbus协议在串行链路上的实现
Modbus协议在TCP/IP上的实现
控制与通信总线CC-Link规范
CC-Link的技术背景
CC-Link的技术特点
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
LONWORKS技术介绍

(9)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内容和结构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理论的研究基础
    2.1 项目与项目管理
        2.1.1 项目的概念
        2.1.2 项目管理的概念
        2.1.3 项目管理成功的标准
    2.2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理论
        2.2.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概念
        2.2.2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产生与发展
        2.2.3 几种常见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2.2.4 上述几种成熟度模型的比较分析
    2.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结构分析
        2.3.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分类
        2.3.2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内部结构
        2.3.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成熟度等级
        2.3.4 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及其现状分析
    3.1 通信工程项目
        3.1.1 通信工程项目概述
        3.1.2 通信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
    3.2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3.2.1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3.2.2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3.2.3 国内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3.3 现有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比较研究
        3.3.1 常用成熟度模型综合比较
        3.3.2 现有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不足之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4.1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1.2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3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确定
    4.2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型各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
        4.2.1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型各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的确定
        4.2.2 各级关键过程域KPA 的目标
        4.2.3 关键过程域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应用分析
    5.1 GSM 网引入第二厂家项目概况
        5.1.1 项目建设背景
        5.1.2 项目特点
    5.2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GSM 网引入第二厂家项目中的应用及建议
        5.2.1 用定性的方法通过关键过程域测量成熟度等级
        5.2.2 定量的采用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测量成熟度等级
        5.2.3 确定成熟度等级及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0)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1.2.2 网络化制造的发展
    1.3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发展
        1.3.1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概念
        1.3.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关键技术
        1.3.3 国内外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研究情况
    1.4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5 论文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5.1 课题来源
        1.5.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2 论文的章节安排和技术路线
    1.7 论文创新之处
    1.8 本章小结
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体系结构研究
    2.1 引言
    2.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需求分析
        2.2.1 功能性需求
        2.2.2 非功能性需求
        2.2.3 可用性需求
    2.3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数学模型
    2.4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体系结构
        2.4.1 软件体系结构理论描述
        2.4.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总体结构
        2.4.3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功能详述
        2.4.4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技术体系
    2.5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网络支撑结构
        2.5.1 VPN技术概述
        2.5.2 基于VPN的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网络结构
    2.6 本章小结
3 企业制造资源建模与封装
    3.1 引言
    3.2 Web服务资源框架技术原理
        3.2.1 WSRF技术架构和核心规范
        3.2.2 WSRF的资源管理模式
    3.3 网络化制造资源的内涵和分类分析
        3.3.1 制造资源的定义
        3.3.2 网络化制造中制造资源的特点
        3.3.3 网络化制造对制造资源的功能要求
        3.3.4 网络化制造资源的分类
    3.4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制造资源层次模型
    3.5 基于WSRF的制造资源封装
        3.5.1 网络化制造资源的属性分析
        3.5.2 基于XML的资源模型
        3.5.3 应用WSRF实现制造资源的封装
    3.6 本章小结
4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研究开发
    4.1 引言
    4.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系统功能结构
        4.2.1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的功能分析
        4.2.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的功能结构
        4.2.3 网络化制造门户网站的功能特点
    4.3 基于UML的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建模
        4.3.1 系统用例图
        4.3.2 系统类图
    4.4 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
        4.4.1 基于WSRF的单点登录系统
        4.4.2 服务导航系统设计
        4.4.3 模块化门户网站设计
        4.4.4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4.4.5 数据库设计
    4.5 本章小节
5 基于Web服务的企业应用系统集成
    5.1 引言
    5.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特征
    5.3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
    5.4 基于Web服务的网络化制造应用系统集成框架与关键技术
        5.4.1 基于Web服务的网络化制造EAI框架
        5.4.2 集成架构关键技术分析
    5.5 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中间件设计
        5.5.1 应用集成事务管理引擎的主要算法与实现
        5.5.2 SOAP路由器开发
    5.6 基于WSRF的网络化制造应用集成框架
        5.6.1 基于WSRF的虚拟企业内应用集成
        5.6.2 基于WSRF的虚拟应用集成
    5.7 本章小节
6 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知识发现
    6.1 引言
    6.2 语义Web技术简介
        6.2.1 语义Web的概念与体系结构
        6.2.2 语义Web的研究现状
    6.3 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制造知识检索系统体系结构
    6.4 基于语义的Web信息检索改进模型
        6.4.1 基于语义的Web信息检索模型的支撑技术
        6.4.2 一种基于五元组的语义信息检索模型
        6.4.3 一种领域模型的语义树生成算法
        6.4.4 一种基于OST的语义互操作推理算法
    6.5 一种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制造知识检索测试方法
    6.6 本章小节
7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实例研究
    7.1 引言
    7.2 项目研究背景和目标
    7.3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组成
    7.4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体系结构
    7.5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网络系统体系结构
    7.6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门户
    7.7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基础服务系统
        7.7.1 集成平台管理系统
        7.7.2 集成平台服务导航系统
        7.7.3 集成平台知识发现系统
    7.8 本章小节
8 结论与展望
    8.1 引言
    8.2 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
    8.3 进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我国通信标准化工作情况介绍(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CPN模型检测方法的BACnet协议形式化安全评估与改进[D]. 姜筱彦.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2]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云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崔志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应用[D]. 赵颖欣. 吉林大学, 2019(03)
  • [4]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D]. 程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6]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D]. 吴太轩. 西南政法大学, 2010(09)
  • [7]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D]. 柳云平.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5)
  • [8]“数字化国标”控制网络技术规范介绍(上)[J]. 《建筑及住宅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 2008(09)
  • [9]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D]. 邱涛. 吉林大学, 2008(11)
  • [10]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井浩.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我国通信标准化工作介绍(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