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心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一、心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石兆峰[1](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尹鹏[2](2020)在《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和总结老年冠心病的中医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老年冠心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论文由文献综述、数据挖掘两部分组成。文献综述从病因病机研究、中医药治疗研究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分析探讨了老年冠心病的特点及中医中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存在的问题;数据挖掘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中医药处方进行分析,探索中医方剂在该病治疗方面的组方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在论文的附录部分,还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寻找益心健脑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相关靶点和基因通路,预测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和作用通路。结果:通过对中医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研究概况进行分析,提出病因病机研究尚需深入、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标准尚不完善、新技术应用欠缺等问题,需要引起临床相关工作者的重视。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治疗老年冠心病12个证型的374首处方进行了数据挖掘分析。包括治疗心血瘀阻证的中医处方69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6个,聚合出新处方3首: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医处方25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6个,聚合出新处方3个: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中医处方84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10个,聚合出5首新处方;治疗肾虚血瘀证的中医处方15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6个,聚合出3首新处方;治疗阳虚血瘀证的中医处方20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6个,聚合出3首新处方;治疗痰瘀互结证的中医处方17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4个,聚合出2首新处方;治疗痰阻心脉证的中医处方25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10个,聚合出5首新处方;治疗阴寒凝滞证的中医处方24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6个,聚合出3首新处方;治疗气阴两虚证的中医处方19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6个,聚合出3首新处方;治疗心肾阴虚证的中医处方22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8个,聚合出4首新处方;治疗阳气虚衰证的中医处方28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10个,聚合出5首新处方;治疗阴阳两虚证的中医处方25首,获得高频用药,提取常用的药物组合,得到核心组合10个,聚合出5首新处方。结论:老年冠心病主病在心,涉及多脏,且虚实错杂,多有传变,需要结合患者的自身体质辨体、辨病、辨证治疗,在缓解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的基础上,治本扶正,兼顾老年人正气渐虚的病理特点,多脏并补,兼以祛除实邪,达到扶正与祛邪兼顾的治疗目的。通过对临床文献资料的深入剖析,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总结整理出了中医处方治疗老年冠心病的12个证型的组方配伍方法,并对处方规律进行了小结,提出“多脏并调,整体施治”、“识症治标,扶正顾本”、“补虚为主,消补兼备”的处方思路,为临床用药组方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雪磊[3](2020)在《南芪肝着汤治疗冠脉支架术后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运用南芪肝着汤联合常规西药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冠脉支架术后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心绞痛临床积分、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表、血脂(TG,TC,HDL-C,LDL-C)的改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差异,分析南芪肝着汤治疗冠脉支架术后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纳入病例均来自石家庄市中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刘真教授传承工作室门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5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 2/日,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 2/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日,硫酸氯吡格雷片75mg1/日,心绞痛发作时含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南芪肝着汤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心绞痛临床积分、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表、血脂(TG,TC,HDL-C,LDL-C)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治疗过程详细记录脱落和不良事件。采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脱落,完成合格的临床观察共49例,脱落率为2%(小于10%),无不良事件发生。结果:(1)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治疗后,两组组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对疾病认识程度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心绞痛临床积分: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绞痛疗效判定,治疗组的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68%)。(3)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0%)。(4)血脂:治疗后两组TC,TG均有降低(P<0.05),治疗后LDL-C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H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指标:两组的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且两组患者均未诉其他明显不适。结论:(1)南芪肝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脉支架术后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2)南芪肝着汤联合西药可有效降低本研究患者的TC,TG,LDL-C含量。

赵佳[4](2020)在《针药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疗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实验平台,以针药结合、单纯针刺和单纯药物的治疗方法,对AMI大鼠进行治疗。旨在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基于氧化应激探讨3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AMI大鼠模型,选取15只健康大鼠作为空白组,将造模成功的60只AMI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单针组、单药组、针药组),共5组,即(1)空白组:束缚;(2)模型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束缚;(3)单针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束缚+针刺双侧内关穴、心俞穴;(4)单药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束缚+注射丹参多酚酸盐;(5)针药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束缚+针刺双侧内关穴、心俞穴+注射丹参多酚酸盐。各组每日干预1次,共持续7天。在第7天干预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成像,并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的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CK-MB和c Tn T的浓度、MDA含量和SOD活力;检测单药组和针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丹酚酸b的浓度。结果1.模型制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后1小时,EF<55%,说明模型制备成功。2.大鼠超声心动图:干预7天后,空白组、单药组、针药组的EF值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单针组的EF值高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的EF值显着高于单针组(P<0.05);针药组的EF值高于单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血清中CK-MB和c Tn T的浓度:干预7天后,针药组CK-MB的浓度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单针组和单药组CK-MB的浓度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和针药组c Tn T的浓度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单针组c Tn T的浓度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c Tn T的浓度显着低于单针组(P<0.01);针药组c Tn T的浓度低于单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大鼠心肌组织的HE染色:干预7天后,模型组可见大量的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和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单针组可见少量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和少量中性粒细胞;单药组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且心肌细胞肥大;针药组仅可见个别中性粒细胞,心肌细胞稍肥大。5.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干预7天后,空白组、单针组、单药组和针药组的MDA含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针药组低于单针组和单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大鼠血清中SOD活力:干预7天后,空白组、单针组、单药组和针药组的SOD活力均低于模型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大鼠心肌组织中丹酚酸b的浓度:针药组丹酚酸b的浓度高于单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对AMI大鼠的疗效优于两者单独应用的疗效。2.针药结合增效的机制可能是针刺促使药物更多的富集到AMI大鼠的心脏中,协同增强机体抗氧化和清除膜脂过氧化产物的能力,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进而改善心肌损伤。

陈雅璐[5](2019)在《基于冠脉内超声影像的冠心病痰瘀证候与冠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冠脉内超声影像技术,探讨冠心病痰浊阻滞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患者的病变冠脉及斑块特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既往在我院行冠脉内超声检查的冠心病患者,通过病历四诊资料将其分为痰浊阻滞证(18例)、气虚血瘀证(17例)和痰瘀互结证(25例),应用IVUS技术测量并分析病变血管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重构指数、脂质池面积、斑块偏心面积、斑块最大厚度、斑块最小厚度以及血脂、C反应蛋白、血清一氧化氮的差异。结果: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病变冠脉血管外弹力膜面积、重构指数较痰浊阻滞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的数值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病变冠脉脂质池面积、偏心指数较痰浊阻滞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的数值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较痰浊阻滞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的数值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甘油三酯较痰浊阻滞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的数值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脂中甘油三酯水平较痰浊阻滞、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低,其冠脉病变以正性重构为主,斑块为偏心性,其性质为易损斑块,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血管炎性反应程度较痰浊阻滞、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大,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大。

刘桂梅[6](2018)在《心血通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应用心血通颗粒治疗后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心内科诊治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87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9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血通颗粒,以治疗6个月为观察期,采用心动超声检查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室舒张末径(LVEDD);以ELISA检测法检测患者的外周血VEGF、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血清一氧化氮(NO)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同时统计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心脏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LVE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D和LVEDD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和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1和TXB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血通颗粒与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对血管内皮功能有积极的影响,且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卓小媛[7](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用药规律研究及系统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将收集与整理近年来与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对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同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所用的中药汤剂组成或中药制剂成分进行用药规律分析。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手动检索AHA心血管年会、ACC心血管年会、ESC心血管年会和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中国心脏病大会会议论文,获得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研究结果。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审核各项研究,将符合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而在进行用药规律分析时,先采用Excel 2010建立中药数据库,运用Excel 2010软件对单味药物的使用频次频率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IBM modeler 14.1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药物组合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结果:在Meta分析的研究中,严格按照纳排标准,最后纳入94篇研究,共涉及病例8439例。其中治疗组4244例,予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195例,予术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而对于中医药干预措施,其中有45项研究使用的是中药煎煮汤剂,有6项研究使用的是中成药注射用针剂,有43项研究使用的是口服中成药(颗粒冲剂、片剂或胶囊)。纳入的研究有24篇属于高质量文章,Jadad评分为3-4分。其余的70篇为低质量文章,Jadad评分为1-2分。进行Meta分析后得出结果:1在中医疗效评价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2.4,95%CI=[-2.45,-2.34],效应量检验Z=82.31,P<0.01);(2)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血瘀证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4.84,95%CI=[-6.89,-2.78],效应量检验Z=4.61,P<0.01);(3)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气虚证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8.90,95%CI=[-9.98,-7.83],效应量检验Z=16.24,P<0.01);(4)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胸闷症状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48,95%CI=[-0.57,-0.39],效应量检验Z=10.27,P<0.01);(5)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胸痛症状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45,95%CI=[-0.71,-0.19],效应量检验Z=3.44,P<0.01);(6)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悸症状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54,95%CI=[-0.90,-0.38],效应量检验Z=4.81,P<0.01);(7)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1.19,95%CI=[1.00,1.42],效应量检验Z=1.96,P=0.05);(8)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证候疗效的无效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21,95%CI=[0.17,0.27],效应量检验Z=12.63,P<0.01)。2在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躯体活动受限评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3.82,95%CI=[0.08,7.57],效应量检验Z=2,P=0.05);(2)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99,95%CI=[0.10,1.88],效应量检验Z=2.19,P<0.05);(3)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2.49,95%CI=[0.70,4.28],效应量检验Z=2.72,P<0.05);(4)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治疗满意程度评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4.82,95%CI=[1.56,8.09],效应量检验Z=2.89,P<0.05);(5)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无差别,(MD=0.29,95%CI=[-0.80,1.37],效应量检验Z=0.51,P>0.05);(6)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电图疗效的有效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无差别,(OR=1.05,95%CI=[0.85,1.30],效应量检验Z=0.49,P>0.05);(7)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电图疗效的无效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39,95%CI=[0.29,0.51],效应量检验Z=6.74,P<0.05);(8)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疗效的有效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无差别,(OR=1.08,95%CI=[0.85,1.39],效应量检验Z=0.63,P>0.05);(9)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疗效的无效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26,95%CI=[0.19,0.37],效应量检验Z=7.71,P<0.05)。3在血脂、糖代谢相关指标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总胆固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47,95%CI=[-0.74,-0.20],效应量检验Z=3.42,P=0.05);(2)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甘油三酯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24,95%CI=[-0.36,-0.12],效应量检验Z=4.02,P<0.05);(3)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12,95%CI=[0.01,0.23],效应量检验Z=2.06,P<0.05);(4)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24,95%CI=[-0.36,-0.13],效应量检验Z=4.04,P<0.05)。4在炎性因子相关指标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SMD=-1.51,95%CI=[-2.14,-0.89],效应量检验Z=4.76,P<0.05)。5在心脏结构、功能相关指标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5.20,95%CI=[2.29,8.11],效应量检验Z=3.50,P=0.05)。6在终点心血管事件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支架再狭窄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31,95%CI=[0.24,0.40],效应量检验Z=9.17,P<0.05);(2)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23,95%CI=[0.09,0.58],效应量检验Z=3.12,P<0.05);(3)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源性死亡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比较无差别,(OR=0.40,95%CI=[0.11,1.39],效应量检验Z=1.45,P>0.05);(4)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冠脉搭桥发生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比较无差别,(OR=0.54,95%CI=[0.27,1.09],效应量检验Z=1.73,P>0.05)。在用药规律分析的研究中,共纳入99个药方,其中包括中药煎煮汤剂47个,中药针剂1个,口服中成药51个。共含中药121味,使用频率795次。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单味药共有22味,主要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分别为丹参、川芎、红花,出现在该类药物频率前三名。而排名中药二联组合首位的为三七配丹参,中药三联组合首位的为郁金配川芎、丹参,中药四联组合首位的为瓜蒌皮配川芎、黄芪、丹参,中药五联组合首位的为桃仁配当归、赤芍、川芎、薤白。结论:(1)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能改善中医临床症状,调节血脂及血清中hs-CRP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支架再狭窄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疾病认知程度积分、心电图和心绞痛疗效的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心源性死亡和冠脉搭桥术发生率方面,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组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比较无差别。此次meta结果在某些层面上提示中药具有能在多靶点、多环节上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相关病理因素及减少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优势。(2)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最常用的中药为活血化瘀药、补气药、理气药。而丹参、黄芪、川芎这几味药常在联合治疗时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其用药规律与冠脉支架术后中医经脉受损、西医血管内膜损伤等病因病机相吻合。

张明妍,张俊华,张伯礼[8](2018)在《2015年中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试验结局指标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2015年发表的中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为构建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试验的核心指标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 7个数据库,搜集中医药干预的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随机抽样限定为2015年。由2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如有分歧,经讨论解决。结果最终纳入71篇RCTs,共计6 784例患者,73个结局指标。单个研究采用指标数量为114个,平均为4个。使用频次排前15位的指标依次为: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分析、血脂、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症状积分、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各研究采用指标数量差异大,同一指标存在多个测量时点与测量方法;连续性变量被转换成等级资料以百分率报告;理化指标为主,生活质量、长期结局指标以及经济学指标欠缺;缺少中医药相关特色指标。结论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存在差异大、不规范、不实用等共性问题。建立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药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对从源头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价值至关重要。

李贺敬[9](2016)在《中医外治冠心病心绞痛概况》文中提出冠心病心绞痛亦可内病外治,药物贴敷发挥经皮吸收以及经络穴位效应双重治疗特性,外敷穴位可刺激腧穴,经络激发全身经气;雾化吸入将药物雾化成颗粒,直达肺泡;滴鼻通过鼻黏膜的吸收途径而起到治疗作用;针灸可刺激激发机体经气,加强气血运行,使雍滞的经络得以疏通;腧穴注射既有针刺的机械效应,又通过药物局部吸收增加了穴位刺激时间;按摩及推拿通过刺激摩擦穴位敏感痛点或胸壁,增加心肌供血和纠正心脏功能;穴位埋线温阳益气通脉;激光照射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降低全血黏度及血小板凝集能力;涂擦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之功效,不但润滑,而且促使药物直接渗入皮下组织,到达病所;离子导入在局部形成的"离子堆",可比其他给药途径延长,从而更充分地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内病外治,通过肌表、孔窍、穴位作用于经络、气血、脏腑、局部病灶,祛除机体内在疾患,调整和提高机体机能。冠心病防治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重点、难点,在以药物、介入等为主流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前提下,中药外治法仍然在本病防治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对于因身体条件所限,不宜内服药物及应用介入等其他疗法时,更加显示其外治法的独特功效。因制剂工艺落后,造成外治药物有效成分溶解度不高、吸收率低等,限制药效。未来应运用高新科技手段注重穴位外治作用机制、提高药物吸收率及吸收速度与剂型研究,加大临床观测样本量,结合现代科技检测手段,使疗效评价更加客观充分。

张泽[10](2014)在《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循证医学为主线,系统评价中医传统特色疗法——贴敷、针刺以及艾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以纳入的临床试验为切入点,剖析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现状、存在问题;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究中医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从而为循证医学提供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方法:1.按照循证医学方法学,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三种冠心病中医传统特色疗法---贴敷、针刺以及艾灸疗法作为切入点,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三种中医特色疗法的临床疗效。2.根据循证医学PICOS相关方法和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分别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以及网络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间至2014年1月),最后在相关论文或综述的参考文献中追踪可能被二次纳入的相关文献。3.阅读文章题目和相关文献摘要以及全文,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确定最终的纳入临床试验研究。应用预先设计的表格从原始文献中提取资料,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特征、研究方法学质量特征、研究对象特征、干预措施特征、结局指标等。同时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5.2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RCT的研究质量,包括:(1)随机序列的产生;(2)是否实施分配隐藏方案;(3)是否实施盲法,盲法的实施对象;(4)数据的完整性;(5)是否存在选择性发表;(6)其他来源的偏倚。对上述6条作出“低风险”、“高风险”和“不清楚”的判断,必要时联系研究者。4.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以资料提取表为依据,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二分类变量)采用风险比(RR)或比值比(OR),连续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若P<0.1或I2>50%,说明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则尽可能找出异质性的来源,进一步按临床异质性进行亚组分析。若P>0.1,I2<50%时,说明同质性较好,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反之,有统计学异质性研究结果之间的合并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5.以纳入的临床试验为切入点,分析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基础——中医临床试验面临的问题:随机方法、盲法、对照、临床研究的同质性、样本的选择、结论分析、安全性评价、长期随访以及中医药研究自身特点等问题,同时探讨其解决对策。6.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究在中医药理论框架内进行疗效评价的策略。结果:1.在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20篇,涉及研究16项,共纳入患者1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亚组疗程1-2周[RR=1.24,95%CI(1.16,1.33)],亚组疗程大于2周[RR=1.07,95%CI(1.01,1.12)],提高心电图疗效[RR=1.15,95%CI(1.09,1.22)],减少硝酸甘油用量[RR=1.27,95%CI(1.02,1.79)],同时贴敷治疗组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RR=1.14,95%CI(1.04,1.25)],调节血脂(胆固醇[MD=-0.37,95%CI(-0.73,-0.01)],甘油三酯[MD=-0.31,95%CI(-0.49,-0.13)]),减少Hcy、CRP、CD40L的含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有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以及过敏等不良反应。2.在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15篇,涉及研究11项,共纳入患者12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绞痛症状[RR=1.25,95%CI(1.17,1.33)],心电图疗效[RR=1.28,95%CI(1.17,1.39)],其中动态心电图平均缺血时间的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MD=-16.94,95%CI(-37.54,3.66)],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同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MD=-0.60,95%CI(-0.70,-0.49)],其中高切[MD=-1.00,95%CI(-2.09,0.08)],低切[MD=-4.97,95%CI(-11.06,1.13)]),降低CRP、MDA、LPO、ET,提高SOD、NO的含量,并且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组优于西药治疗组。3.在艾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16篇,涉及临床试验研究13项,共纳入患者13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在心绞痛症状改善有效率[与西药相比RR=1.22,95%CI(1.11,1.33),与针刺相比RR=1.5,95%CI(1.23,1.8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RR=1.23,95%CI(1.14,1.33)],血脂水平[甘油三酯SMD=-0.81,95%CI(-1.57,-0.0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D=-0.55,95%CI(-1.04,-0.0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D=0.43,95%CI(0.2,0.65)]等结局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艾灸组与中药组相比心绞痛改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RR=1.15,95%CI(0.99,1.35)];总胆固醇的改善情况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SMD=-0.74,95%CI(-1.75,0.27)],其余结局指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4.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试验存在的问题:(1)随机方法不明确、不科学;(2)盲法使用率低;(3)对照组缺乏安慰剂;(4)同一类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干预措施的具体方案差异性大;(5)样本量偏少;(6)未同时进行ITT数据和PP数据分析;(7)安全性评价缺失;(8)试验周期较短,长期随访在中医药临床试验鲜有设计,远期临床疗效不明确;(9)忽略中医药研究自身的特点,脱离中医药理论框架。5.循证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应注重以下方面:(1)立足于真实的中医药临床试验(2)挖掘中医经方与循证研究(3)注重中医药干预措施的同质性(4)挖掘非随机对照试验如交叉试验设计、N of 1等设计方案(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6)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深入开展。结论:1.以贴敷、针刺以及艾灸为代表的中医传统特色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中医特色疗法贴敷、针刺和艾灸联合西药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2.本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整体质量不高,应该审慎看待结论,期待有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纳入Meta分析以提高证据级别。3.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疗效评价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循证医学理论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是循证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有效途径。

二、心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3.1 资料与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4.1 资料与方法
        4.2 研究结果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5.1 资料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2 系统设计方法
        2.1 整体设计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2.3 系统搭建工具
        2.4 运行环境
    3 研究结果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老年冠心病中医研究概况
    1 病因病机研究
        1.1 瘀血内阻,血行失畅
        1.2 情志异常,七情内伤
        1.3 饮食不节,失于运化
        1.4 风寒湿邪,内舍于心
        1.5 劳逸失度,正气虚弱
        1.6 年迈体虚,精血渐衰
        小结
    2 中医药治疗研究
        2.1 中药提取物治疗
        2.2 辨证论治
        2.3 中成药治疗
        2.4 穴位疗法
        2.5 存在问题
第二部分 老年冠心病的中医处方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筛选标准
        1.3 数据录入与核对
        1.4 中药名称的规范
        1.5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心血瘀阻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2 气滞血瘀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3 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4 肾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5 阳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6 痰瘀互结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7 痰阻心脉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8 阴寒凝滞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9 气阴两虚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10 心肾阴虚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11 阳气虚衰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2.12 阴阳两虚型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的药物使用结果与分析
    3 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配伍规律小结
        3.1 多脏并调,整体施治
        3.2 识症治标,扶正顾本
        3.3 补虚为主,消补兼备
结语
    1 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2 研究结果的创新性
    3 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益心健脑汤网络药理学分析
    1 思路与方法
    2 探讨与分析
    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生简介
发表论文

(3)南芪肝着汤治疗冠脉支架术后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2.6 终止试验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治疗方法
        3.2.1 一般处理
        3.2.2 服药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指标
    6 疗效评定标准
        6.1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定标准
        6.2 心绞痛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6.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7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结果分析
    3 不良事件及脱落分析
讨论
    1 冠脉支架术后稳定型心绞痛的选题依据
        1.1 立题依据
        1.2 中医证型研究
    2 血脂的研究
        2.1 血脂与冠脉支架术后心绞痛的关系
        2.2 中医对血脂的认识
    3 南芪肝着汤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心绞痛的探讨
        3.1 理论基础
        3.1.1 气虚为本
        3.1.2 因虚致实
        3.1.3 虚实夹杂
        3.2 治疗原则
        3.3 方药组方分析
        3.3.1 组方分析
        3.3.2 药物分析
        3.3.3 配伍分析
    4 疗效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冠脉支架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个人简历

(4)针药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疗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疗效的观察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小结
第二部分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机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干预心脏相关经穴对冠心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5)基于冠脉内超声影像的冠心病痰瘀证候与冠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冠心病中医研究
        1.1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1.2 中医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 《金匮要略》对胸痹病因病机的整体概括
        1.2.2 胸痹病症之本虚
        1.2.2.1 气虚发病
        1.2.2.2 阳虚致病
        1.2.2.3 五脏虚损致病
        1.2.3 胸痹病症之标实
        1.2.3.1 痰湿
        1.2.3.2 血瘀
        1.2.3.3 气滞
        1.2.3.4 寒凝
        1.2.3.5 热郁
        1.2.3.6 小结
        1.3 中医对冠心病的辨证分型与治疗策略
        1.3.1 经方治疗
        1.3.2 自拟方研究
        1.3.3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
    2 冠心病现代研究
        2.1 冠心病的现代医学机制研究现状
        2.1.1 冠心病发病机制概述
        2.1.2 脂质代谢异常与冠心病
        2.1.3 持续的慢性炎症与冠心病
        2.1.4 氧化应激与冠心病
        2.1.5 血管内皮损伤与冠心病
        2.2 冠心病的现代医学治疗现况
        2.2.1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2.2.1.1 阿司匹林
        2.2.1.2 氯吡格雷
        2.2.2 抗凝治疗
        2.2.3 冠心病的调节脂代谢治疗
        2.2.4 冠心病的抗炎综合治疗
        2.2.5 冠心病的手术治疗
        2.2.5.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2.5.2 冠心病介入治疗
    3 血管内超声应用现状
        3.1 冠脉造影
        3.2 冠脉内超声
        3.2.1 IVUS基本操作原理
        3.2.2 术前评估
        3.2.2.1 冠脉狭窄程度
        3.2.2.2 非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程度评估
        3.2.2.3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程度的评估
        3.2.2.4 斑块特征和病变形态
        3.2.2.5 衰减斑块
        3.2.2.6 斑块破裂
        3.2.2.7 血栓
        3.2.2.8 钙化
        3.2.2.9 血管重构
        3.2.3 IVUS引导PCI
        3.2.4 支架尺寸
        3.2.5 评估冠脉情况,选择支架
        3.2.5.1 支架扩张
        3.2.5.2 残余斑块负荷
        3.2.5.3 急性支架错位
        3.2.5.4 组织脱垂
        3.2.6 支架失效评估
        3.2.7 IVUS引导PCI的临床影响
    4 总结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及分组
        1.4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5 研究方法及关键技术操作概述
        1.5.1 冠状动脉造影术
        1.5.2 血管内超声
        1.6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入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各组患者IVUS测量结果比较
        2.3 各组患者斑块偏心性及重构类型比较
        2.4 各组患者血脂结果比较
        2.5 各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清NO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血管内超声对评价各中医证型冠心病冠脉重构程度的指导
        3.2 血管内超声对评价各中医证型冠心病冠脉斑块稳定性的指导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第四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心血通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7)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用药规律研究及系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检索范围
        1.2.2 文献检索方法
        1.2.3 文献的选择标准
        1.2.4 文献的选取步骤
        1.2.5 文献的质量评价
        1.2.6 中药名规范统一
        1.2.7 文献的资料及数据提取
        1.2.8 系统评价的统计分析
        1.2.9 敏感性分析
        1.2.10 发表偏倚分析
        1.2.11 用药规律的统计分析
        1.2.1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Meta分析结果
        2.1.1 中医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2.1.2 西医临床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2.1.3 与血脂、糖代谢相关指标
        2.1.4 与炎性因子相关指标
        2.1.5 与心脏结抅、功能相关指标
        2.1.6 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安全性
    2.2 用药规律分析结果
        2.2.1 单味药使用规律
        2.2.2 药物组合规律
3 讨论
    3.1 中医对冠心病支架术后的认识
    3.2 Meta分析讨论
        3.2.1 中医药干预冠心病对中医及西医临床疗效的影响
        3.2.2 中医药干预冠心病对理化指标的影响
        3.2.3 中医药对终点事件的影响及安全性
        3.2.4 结果局限性
    3.3 用药规律讨论
        3.3.1 单味药使用规律
        3.3.2 药物组合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缩略词表
综述 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2015年中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试验结局指标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文献检索
    3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结果
    1文献筛选流程 (图1)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表1)
        2.1 样本量
        2.2 病程
        2.3 严重程度
        2.4 中医证型
        2.5 干预措施
        2.6 疗程
    3 结局指标
        3.1 指标域 (图2)
        3.2 指标频次 (表2、3)
        3.3 测量时点 (表4)
讨论

(9)中医外治冠心病心绞痛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贴敷
2 雾化吸入及滴鼻
3 针灸
4 穴位注射
5 按摩及推拿
6 埋线
7 激光照射
8 涂擦
9 离子导入
1 0 问题与展望

(10)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论文一 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二 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三 艾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总体讨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涉及的 Cochrane Rev Man、风险评估工具以及 PRISMA 标准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与感言
个人简介

四、心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老年冠心病中医处方规律研究[D]. 尹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南芪肝着汤治疗冠脉支架术后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D]. 李雪磊.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针药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疗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 赵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5]基于冠脉内超声影像的冠心病痰瘀证候与冠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 陈雅璐.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心血通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分析[J]. 刘桂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5)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用药规律研究及系统性评价[D]. 卓小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2015年中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试验结局指标文献研究[J]. 张明妍,张俊华,张伯礼.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2)
  • [9]中医外治冠心病心绞痛概况[J]. 李贺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10)
  • [10]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D]. 张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心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