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环境设计中对可达性的总体认识——美国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可达性分析

景观环境设计中对可达性的总体认识——美国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可达性分析

一、景观环境设计中对可达性的整体认识——解析美国景观设计实践中的可达性(论文文献综述)

白祥[1](2021)在《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中商业消费行为不只是以单纯购买商品为目的,更是一次空间体验。外部空间作为步行商业街区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与步行街区联系的纽带,也是步行街中自成体系的核心公共空间。近年来,葫芦岛市部分步行街区外部空间建设良莠不齐,现状问题较突出,整体活力与竞争力丧失,需通过改善步行街区空间质量来提升整个城市吸引力。建筑策划作为建筑设计的先行环节,对建筑及其城市空间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反观步行街外部空间现有的研究,大多从街区改造优化层面以及空间体验入手,对其前期策划研究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建筑策划理论方法对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步行街外部空间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策划的相关理论方法及步骤对步行街外部空间策划体系展开研究,梳理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策划的调查内容由城市自然与人文要素、商业街外部空间现状、商业街外部空间满意度与国内优秀案例借鉴四个部分组成,同时根据商业街外部空间构成总结其设计要素由街道尺度、空间序列、景观环境、界面空间与附属设施五部分组成,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从而系统的构建了步行街外部空间策划理论框架。综合上述理论研究所得之成果展开针对葫芦岛市具体的策划研究。首先,将葫芦岛市区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进行全方面探查。其次,对葫芦岛地区现有步行街进行现状与满意度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得出当前葫芦岛市步行街区外部空间现状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将与葫芦岛现有街区空间形态、街道尺度相近的街区进行国内优秀案例相关要素设计借鉴。最后,将上述调查结果为出发点,以传承葫芦岛地域文脉特色与增加商业街区人性化体验为前提,探究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原则及策略。选取辽西第一街外部空间作为实践对象,将所得的策略进行设计实证,为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设计方法,对葫芦岛市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何宇恒[2](2021)在《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山师大新校区艺术组团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是集室外交往、运动、交通、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是高校师生们日常生活及各类集会活动中重要的场地之一。在高校师生中艺术类专业师生作为其中的一类人群,其行为与需求受到专业属性的影响,同时在其开展专业行为时对环境也有着特殊的需求,因此承载其行为的空间也为保证使用者的使用而进行优化。山西师范大学中艺术类师生作为学校中重要的群体,经常利用室外公共空间开展教学、演出、展览等活动。因此山师大新校区的建设中,艺术组团作为校园中四大组团之一,如何在室外景观空间中打造即满足艺术类使用者日常休闲、运动,又可以为其专业行为的开展提供具备相应功能的空间是文章意在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艺术组团景观设计作为目标,深入剖析山师大校园中艺术类师生的各类室外活动行为,将承载其行为的空间中各类空间特征要素进行量化,构成特征实证模型以用于新校区的设计。文章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梳理阶段。对国内外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相关研究概况和校园室外公共空间使用者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进而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类型划分及特征归纳阶段。对使用者行为相关研究所需基础理论进行概述,对我国艺术类专业与艺术类行为进行类型划分并对其空间环境特征加以归纳。并探讨了艺术类行为活动与室外公共空间关联性,最后确定相关分析框架。第三部为分特征提取阶段。对山西师范大学室外公共空间与使用者环境行为的进行调研分析,筛选出使用者行为对应的典型样本空间与各类空间特征要素。第四部分为特征量化阶段。从空间组织特征要素、形态特征要素、设施特征三个方面对样本空间进行特征量化,根据量化数据构建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山师大空间特征实证模型。第五部分为特征应用阶段,将特征实证模型应用于山师大新校区艺术组团的室外公共空间设计中。文章主要结论有:(1)归纳了艺术类行为承载空间环境特征,根据相关案例与资料,归纳艺术类行为常用空间,分析艺术类行为承载空间环境特征,并探讨其在室外公共空间中的解决方案;(2)整理山师大校园室外公共空间与使用者行为调查结果,通过调查问卷调查艺术类使用者山师大老校区室外公共空间使用与感知情况,并通过SPSS22.0分析空间特征对用户行为是否有显着影响;(3)构建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山师大空间特征实证模型,量化筛选出的山师大室外公共空间,汇总构建为组织特征、形态特征、设施特征模型;(4)运用山师大空间特征实证模型指导新校区艺术组团景观规划设计。

惠丹红[3](2021)在《基于图像识别的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常出现公共空间缺失、失尺度建设等现象,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下降、活力缺失等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活力和品质化。在现今以存量更新为主、着重打造内涵品质的主题之下,活力营造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命题。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组成部分,社会交往的需求常常被忽视,导致人群与街道生活的远离,尤其是历史片区在面临保护与发展的抉择中应更注重街道公共生活和活力的塑造。然而,如何对活力进行量化评价是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随着信息化发展,新数据环境的构建日益成熟,图片数据获得渠道不断更新、图像解译的技术手段更加多元,为通过街景图片的语义识别来认知街道空间环境构成和量化评价街道活力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本文首先梳理和把握街道空间活力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探索,掌握目前相关研究方向和不足,为本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其次是关于本文街道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明晰街道活力的构成和来源之下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主要包括指标分类和数据获取,基于活力的外在表征和构成要素两个维度,将活力具化为适用于书院门片区、可定量评价的街道语义因子,并分类获取。二是活力量化评价方法的确立,SD语义分析和深度学习两种图像识别方式分别对应活力的人工评价和机器评价两个层面,人工评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知人群对高活力街道特征的心理感知倾向,并对街段街景数据特征进行语义解读,以实现本文街道活力强弱的人工评分;机器评价则基于视觉感知对街景图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语义分割,将聚集人群数量作为机器评分标准。前者反映了活力和街道构成要素特征之间的关系,后者通过街道构成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反映了活力与街道构成要素比例之间的关系,两个层面的融合能更全面表达街道要素构成及特征对人群的综合影响,再针对两者所得结果进行统一与差异解析,总结出不同类型街道活力的影响机制和因素特征,作为空间优化和活力提升的重要依据。西安书院门片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生活模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获取街景图像作为本次街道活力评价体系实证的数据基础,并结合片区内产业和人口等社会特征的调查,使得书院门街道空间构成与特征方面矛盾的认知与解决更具综合性和针对性。最后提出本文的街道活力提升策略,应基于问题导向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同时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探索新的街道活力塑造方向。本次研究目标期望在活力量化以及以西安书院门片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研究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贾璐[4](2021)在《活力营造视角下的开放式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制造业、服务业等众多产业的振兴,国内产业园发展势头良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业园的室外公共空间作为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产业园区空间特征的重要体现。室外公共空间,是组织联系产业园区各类功能的纽带,在园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富有活力的室外公共空间有益于提高园区工作者的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其对工作、生活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园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此外,开放式产业园的室外公共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功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许多园区的公共空间并非如此,如何提高产业园区的活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开放式产业园为例,对其室外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界定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并结合既往研究,提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营造有活力的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其次,对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和活力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及特征解析,点明活力营造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的优秀案例进行活力解析,对比分析优缺点得出有活力的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的主要特征。再次,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研、行为观察法、SD法、因子分析法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将调研的结果转化为较为直观的数据,以数据作为研究的支撑点,分析得出影响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活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设计策略。最后,以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为导向的产业园设计研究。结合笔者参与的设计为例,将前文总结的活力营造策略应用于这一方案中。基于方案具体情况,从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层面分析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的室外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这也是对本文研究结论的印证。结语,总结与展望。展望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未来的设计趋势,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王孟孟[5](2021)在《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发展的短板日益突出,“空心化”、“社会关系瓦解”、“活力减退”等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阻碍。面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策略/战略,与此对应社会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也逐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乡村地区,其中公共空间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与象征意义成为相关研究的焦点。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承担了村民日常的休闲生活,也是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是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能激发村庄公共生活的发生,提高村民的交往质量,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提升乡村的公共性,有利于乡村社会稳定。城固县垣山村作为秦巴地区较早开展农村社区化改革的村庄,公共空间活力不足成为禁锢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表现,因此本文基于上诉背景,以提升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为目标,构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进行评估,总结公共空间活力缺失的原因,最后从公众活动力提升、公共空间吸引力提升、集体组织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其公共空间活力营建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垣山村的人居环境质量与村庄发展活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相关理论、相关文献研究,对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活力、乡村公共空间、等概念进行了概念辨析;(2)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相关研究及垣山村实地的调研走访对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进行探究,提出了三大活力构成要素;(3)基于三大构成要素、六大活力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4)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进行系统调研与分析,判定其空间活力现状,对其空间活力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其活力缺失问题;(5)针对公共空间活力现状问题借鉴相关案例经验针对三大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策略。

李芳艳[6](2021)在《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与品质评价研究 ——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更加注重高品质、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建设;城市规划也从过去的增量规划走向以人为核心的存量规划,提出社区生活圈理念并重新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城市社区公园作为以政府为供给主体进行投资建设的公益性服务设施,其数量、规模、布局、质量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反映居民获取公共服务设施的能力,其中空间布局与空间品质是社区公园建设的两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优良人居环境的营建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现阶段社区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水平严重滞后,如何系统地建立社区公园评价体系,探讨其空间布局与品质情况,为社区公园的合理分布和高效服务提供技术和理论借鉴,在当前的发展和规划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与品质的评价研究方向和思路。根据大连市建设与发展现状确定研究区域并介绍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划建设情况与公园绿地建设情况,构建沙河口区“5分钟-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圈层体系,结合人口与用地规模、行政管理边界、道路交通网络等影响要素划定社区生活圈,基于生活圈分析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现状,了解其建设的空间品质情况,以此作为社区公园评价研究的背景与基础。其次,分别构建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与空间品质的评价体系及模型,探讨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的建设和服务水平。在空间布局评价中,从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两个维度确定社区公园布局的公平性情况,通过指标统计、缓冲区、网络分析等方法确定人均社区公园面积等4项指标,评价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机会公平;将机会公平结果与居民社会经济水平叠加,采用相关分析、莫兰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结果公平;进而解析社区公园空间布局差异的形成机制。在空间品质评价中,根据空间布局评价结果以及社区公园自身条件对调查对象进行筛选,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方式,从整体设计、审美价值、游憩设施、游憩环境与服务管理5个维度出发,选取15项评价指标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社区公园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对影响其评价结果的多维度因素量化评价与分析,结合空间布局探讨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的空间品质。最后,针对空间布局与空间品质的评价,确定社区公园优化提升的目标和原则,从落实控制指标、优化用地结构、提高游憩质量、完善管理模式以及关注需求差异等方面提出优化提升建议,试图为政府解决社区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提供依据。

郑权一[7](2021)在《基于休闲体力活动供需的深圳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静态的生活方式易引发慢性疾病,这已成为当今公众健康的首要问题。休闲体力活动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城市公园作为休闲体力活动的首选空间,是满足全民健康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本研究首先引入了行为转变理论的三要素,即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来试图建立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供需的相互关系模型;通过需求层级理论,明晰了休闲体力活动限制需求和驱动需求;通过环境容量理论,建立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容量供需平衡路径;通过环境认知理论,建立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驱动力供需平衡路径。其次,研究分别解析和解构了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最后,研究从容量层面和驱动力层面分别阐释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供需平衡机制,从而建构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供需平衡机制的理论框架。城市公园的空间特征和休闲体力活动特征的数据,是建构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供需模型的基础。本研究以深圳市16个城市公园(4个郊野公园、6个综合公园、6个社区公园)及其周边200m缓冲区内的公共环境作为调研对象。通过网络采集和自主研发的PPGIS移动端获取等技术,获取并处理了POI数据、VGI数据、出租车数据、共享单车数据等城市公园的空间数据;通过PPGIS移动端和实地调研结合的方式,获取了休闲体力活动特征数据(个体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活动特征)和环境感知数据。在容量层面,研究以理论框架为基础,从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两个维度,建构了容量的供需关系模型。研究分别量化分析了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容量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容量(空间服务供给容量与空间承载供给容量)。随后,研究以深圳市城市公园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在驱动力层面,研究以理论框架为基础,从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两个维度,建构了驱动力的供需关系模型。研究基于获取的多源数据提取了驱动力因子,并计算各自的权重,建立了需求驱动力评价模型;研究基于提取的驱动力因子对公园空间配置供给进行评价。随后,研究以深圳市城市公园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研究针对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容量供需模型和驱动力供需模型进行供需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容量层面上,两者有服务范围存在盲区、公园空间的超负荷等供需矛盾;在驱动力层面上,两者存在环境感知满意度差、可达性配置不均衡、连通性多维阻隔、土地功能遏制活动等供需矛盾。研究针对供需矛盾,在容量层面上,提出了基于服务盲区类型划分优化对策和基于活动空间承载调适优化对策;在驱动力层面上,提出了基于多维度环境感知提升优化对策、基于规模匹配的可达性优化对策、基于交通组织的连通性优化对策和基于土地功能组合适配优化对策。依此研究实现了休闲体力活动和公园空间配置在容量和驱动力层面的供需平衡,从而促进了居民参与休闲体力活动的目标。

崔楠[8](2021)在《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今天高校校园大规模快速建设忽视了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健康需求;满足学生健康需求的高质量的校园外部空间景观有益于学生健康的积极发展,改善学生亚健康状况;政府文件表明应重点开展健康校园建设,但目前基于健康视角下的校园景观设计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以学生群体和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健康需求出发,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对学生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健康景观特征及校园景观现状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有益于学生健康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策略。第一、二章是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对与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与阐述,涉及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发展、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对人健康的影响机制、校园景观环境使用后评价、人的行为需求与环境等,用以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对学生的健康需求及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特点调研;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线下访谈、扎根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解读学生对于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使用上的健康需求和利用方式;运用空间句法结合实地观察,分析大学新老校区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现状特征及问题。第四章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学生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特征进行评价研究;将实地调研、已有的理论研究与专家评价相结合构建健康景观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性分析等得到可以用来预判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视觉质量建设水平的评价模型公式,从而更加客观的反映校园景观现状特征与问题;第五章针对评价研究结果,提出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设计通则和设计策略,并对西安培华学院长安校区校园进行设计应用。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明确学生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使用上的健康需求,包含生理健康需求层面、心理健康需求层面、社会健康需求层面。二、发现校园景观存在影响学生健康、不满足学生健康需求的景观现状问题。三、构建大学生健康需求下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分析得出各健康景观特征因子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的影响的权重。四、提出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原则和策略。

王清恋[9](2021)在《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城区是城市中体现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往往是城市的中心区域,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核心区域。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开发运动后,导致我国的历史城区大多面临着破碎化和零散化的境地,历史城区内空间供给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历史城区发展过程中,供需的不平衡导致历史建筑及风貌的保护不力、人居环境质量低下、人口及建筑容量居高不下等外在表征的出现,这使得以历史空间保护为主的传统规划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迫使研究更加关注在资源约束下的历史城区空间供给的协调与管控。我国在2018年新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名城中划定历史城区保护界限,应优化城区内用地功能、疏解人口、改善城市交通及基础设施等,并提出控制要求及管理建议。在新时期,如何建立一种历史城区整体保护模式,如何科学地判断历史城区现有矛盾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根源,如何测度并精准管控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所需的容量是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环境容量”的概念引入到历史城区的研究中,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通过剖析历史城区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容量表征、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制,确定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及其价值属性、分类及作用机制,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构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并对南岗历史城区进行评价,以明确在“量值”及“发展目标”两个维度的评价结果,并以此作为容量评价标准。为了有效应对南岗历史城区现状供给问题,引入容量控制的思维,提出存量更新、结构升级以及多元融合的历史城区规划模式。结合我国现行历史城区相关规划对于供给研究的需求,根据“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对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及“发展目标”划分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块单元基于容量控制思维提出规划模式及策略。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实地调查、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容量评价以及应对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及策略。基础理论研究从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入手,通过对于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容量及相关概念的推演形成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及其多维表达。构建了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等在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中的理论框架。系统地阐释了历史城区容量的内涵,包括对象系统、目标构成以及基本特征,并引入评价技术方法为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与借鉴。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选取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从其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容量表征。为了进一步诠释历史城区容量产生机制究其容量表征及根源,从历史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土地利用容量以及社会经济容量四个方面探讨历史城区容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价值属性、分类及相互作用机制,引入“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并由此提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通过多维指标选取及筛选,构建“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双目标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研究,通过指标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分别在双维度下对于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进行评价分析。“数量—质量”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公益性要素的底线约束、经济要素评价以及基于美学性的视觉景观的修正,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可持续发展”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分别对历史城区容量的压力性、状态性和响应性要素分析,以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双维度的评价结果分别对容量进行“量值”及“目标”导向的类型划分。为应对南岗历史城区容量问题研究引入容量控制思维,通过梳理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的缺失与需求,提出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容量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解析不同规划层级的衔接关系,进而根据双维度评价结果分别对于历史城区容量提出规划策略。论文的创新成果包括:揭示了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之间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基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的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南岗历史城区应对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和策略。本研究提出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方法,基于现状容量提出精细化管控指标,探究城区未来发展的容量限度,将为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精准化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张勖媛[10](2021)在《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儿童友好型住区外部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住区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微观视角,住区外部空间的合理设计和规划,不仅应确保儿童享有玩耍的场所,同时也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场所,表达和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同时儿童活动与儿童健康成长以及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户外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将鼓励儿童释放天性、提升空间感知,最终达到在活动中学习发展的目标。本研究关注城市住区外部空间,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究儿童行为活动与住区外部空间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剖析城市住区外部空间支持儿童开展行为活动的属性——可供性,研究外部空间存在的儿童友好问题并以可供性研究为依据提出设计方法论,最后提出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的儿童友好优化策略,儿童在友好的环境中提升身体机能和发展能力,是儿童发展以及城市发展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研究首先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梳理,接着从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的演进历程、构成要素及功能、规划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住区外部空间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儿童主体研究方面,从儿童户外活动类型、活动发展、认知发展等方面对儿童活动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分析。通过对可供性理论和案例的分析,将外部空间与儿童主体连接起来,对住区外部空间的可供性进行了框架构建。通过研究合肥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住区:望湖城住区、柏庄住区和滨湖世纪城住区的外部空间,进行交通流线、可达性、景观要素等方面的空间基本情况调研。通过对儿童活动进行行为观察,对儿童人群特征、户外活动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分别进行了研究。在调研基础上对儿童户外活动与住区外部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提炼了影响儿童活动特征的区域特征与要素特征。继而在调研章和分析章节的基础上,对住区外部空间存在的儿童友好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对产生使用可供性、感知可供性不足及空间结构单一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剖析,基于可供性理论和实践分析提炼出可供性空间设计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分层分目标的提出了儿童友好型住区外部空间优化策略,从住区公园-住区游园及组团绿地-专项活动场地三种空间层次上为住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儿童友好指引。

二、景观环境设计中对可达性的整体认识——解析美国景观设计实践中的可达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观环境设计中对可达性的整体认识——解析美国景观设计实践中的可达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葫芦岛地区商业街现存问题突出
        1.1.2 外部空间在步行商业街区中的重要性
        1.1.3 建筑策划与城市空间的新潮流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内容
    2.1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相关概念
        2.1.1 商业街区
        2.1.2 步行商业街区
        2.1.3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
    2.2 建筑策划原理及方法概述
        2.2.1 建筑策划的起源与发展
        2.2.2 建筑策划的定义及特征
        2.2.3 建筑策划的内容与框架
        2.2.4 建筑策划的常用方法
    2.3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的调查内容
    2.4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3.1 葫芦岛地区相关概况
        3.1.1 区位分析
        3.1.2 自然因素
        3.1.3 人文因素
        3.1.4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发展概述
    3.2 葫芦岛地区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调研计划
        3.2.1 调研地点及对象的确定
        3.2.2 调研思路及方法
    3.3 葫芦岛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3.3.1 街道尺度
        3.3.2 空间序列
        3.3.3 界面空间
        3.3.4 景观环境
        3.3.5 服务设施
        3.3.6 行为观察
    3.4 葫芦岛市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研现状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满意度调及案例分析
    4.1 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的制定
        4.1.1 调查问卷制定方法
        4.1.2 调查问卷形容词的选取
        4.1.3 确定问卷问题评定尺度
        4.1.4 控制调查问卷发放数量
    4.2 葫芦岛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研案例数据分析
        4.2.1 民安步行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2 兴城古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3 兴宫中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4 泉海御龙湾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5 调查数据的整体分析
    4.3 国内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优秀案例研究
        4.3.1 案例选取与分类
        4.3.2 外部空间各要素的调研内容
        4.3.3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案例共性总结
    4.4 葫芦岛市商业步行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原则
        4.4.1 街道尺度—可达性、适应性原则
        4.4.2 空间序列—整体性、秩序性原则
        4.4.3 界面空间—文化凸显性、资源节约性原则
        4.4.4 景观环境—多样化、趣味性原则
        4.4.5 服务设施—人性化、统合多效性原则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葫芦岛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5.1 满足需求与功能业态的街道尺度
        5.1.1 功能适应性的街道尺度
        5.1.2 尊重使用者需求的街道尺度
    5.2 营造秩序与丰富体验的空间序列
        5.2.1 丰富型街道空间路径的体验
        5.2.2 叙事性广场空间序列的营造
        5.2.3 体验型节点空间的营造
        5.2.4 街巷空间与院落型街巷空间相结合—院街
    5.3 融合文脉与空间再利用的界面空间
        5.3.1 对当地地域文脉的表达
        5.3.2 空间再利用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5.4 结合场地与形态适宜的景观环境
        5.4.1 形态适宜型绿化景观
        5.4.2 资源引导型水系景观
        5.4.3 叙事主线型节点景观
        5.4.4 层次丰富型人文景观
    5.5 统合多效与人性化体验的服务设施
        5.5.1 组图状功能性服务设施
        5.5.2 大型节点空间的微气候处理
        5.5.3 服务设施的“统合多效”
        5.5.4 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服务设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辽西第一街外部空间设计实践
    6.1 辽西第一街项目概况
        6.1.1 区位分析
        6.1.2 项目周边概况
        6.1.3 项目内部条件调查
    6.2 辽西第一街整体设计
        6.2.1 场地适应性功能分区
        6.2.2 商品零售区
        6.2.3 休闲养生区
        6.2.4 餐饮娱乐区
    6.3 街道尺度的设计
        6.3.1 功能适应性街道尺度设计
        6.3.2 满足使用者需求街道尺度设计
        6.3.3 街道尺度的设计表达
    6.4 空间序列的设计
        6.4.1 街道空间序列的设计
        6.4.2 广场空间序列的设计
        6.4.3 体验型节点空间的设计
    6.5 界面空间的设计
        6.5.1 地域文脉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6.5.2 空间再利用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6.6 景观环境的设计
        6.6.1 绿化景观的适宜性设计
        6.6.2 水系景观的设计
        6.6.3 节点景观的设计
        6.6.4 人文景观的设计
    6.7 服务设施的设计
        6.7.1 组图状功能性服务设施
        6.7.2 大型节点空间的微气候处理—“廊”空间的运用
        6.7.3 服务设施“统合多效”的设计
        6.7.4 无障碍设计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片索引
附录B 表格索引
附录C 葫芦岛地区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满意度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毕业设计图纸

(2)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山师大新校区艺术组团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项目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释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释义
    1.3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理论研究与分析框架
    2.1 基础理论概述
        2.1.1 环境行为学
        2.1.2 需求等级理论
        2.1.3 空间认知理论
    2.2 高校艺术类专业师生行为特征研究
        2.2.1 艺术类专业发展历程与类型划分
        2.2.2 艺术类专业师生行为类型划分
    2.3 艺术类行为承载空间环境特征解析
        2.3.1 歌舞类行为承载空间环境特征
        2.3.2 绘画、摄影类行为承载空间环境特征
        2.3.3 书法类行为承载空间环境特征
    2.4 艺术类行为活动与室外公共空间关联性
        2.4.1 高校艺术类师生室外公共空间行为需求
        2.4.2 高校艺术类师生室外公共空间环境认知
        2.4.3 基于艺术类专业师生行为的室外公共空间分类
    2.5 相关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山师大室外公共空间与艺术类使用者环境行为调研分析
    3.1 研究对象
        3.1.1 山西师范大学师大校园概述
        3.1.2 山师大艺术类专业师生行为类型划分
        3.1.3 山师大室外公共空间
    3.2 调研过程
        3.2.1 实地调研
        3.2.2 问卷调研
    3.3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山师大室外公共空间筛选
        3.3.1 交通类行为空间
        3.3.2 休闲类行为空间
        3.3.3 绘画类行为空间
        3.3.4 歌舞类行为空间
        3.3.5 书法类行为空间
        3.3.6 摄影类行为空间
    3.4 空间特征要素与使用者行为相关性分析
        3.4.1 空间组织特征要素
        3.4.2 空间形态特征要素
        3.4.3 空间设施特征要素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山师大室外公共空间特征模型构建
    4.1 山西师范大学室外公共空间特征量化策略
        4.1.1 Depthmap空间组织特征量化策略
        4.1.2 空间形态特征量化分析策略
        4.1.3 实地调研获取空间设施特征数据
    4.2 山师大室外公共空间组织特征
        4.2.1 交通类行为空间组织特征
        4.2.2 休闲类行为空间组织特征
        4.2.3 绘画类行为空间组织特征
        4.2.4 歌舞类行为空间组织特征
        4.2.5 书法类行为空间组织特征
        4.2.6 摄影类行为空间组织特征
    4.3 山师大室外公共空间形态特征
        4.3.1 交通类行为空间形态特征
        4.3.2 休闲类行为空间形态特征
        4.3.3 绘画类行为空间形态特征
        4.3.4 歌舞类行为空间形态特征
        4.3.5 书法类行为空间形态特征
        4.3.6 摄影类行为空间形态特征
    4.4 山师大室外公共空间设施特征
        4.4.1 交通类行为空间设施特征
        4.4.2 休闲类行为空间设施特征
        4.4.3 绘画类行为空间设施特征
        4.4.4 歌舞类行为空间设施特征
        4.4.5 书法类行为空间设施特征
        4.4.6 摄影类行为空间设施特征
    4.5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山师大空间特征实证模型
        4.5.1 组织特征实证模型
        4.5.2 形态特征实证模型
        4.5.3 设施特征实证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艺术组团室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5.1 山师大新校区艺术组团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1.1 空间特征实证模型指导校园景观设计
        5.1.2 校园景观设计原则与手法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概述
        5.2.1 新校区建设背景
        5.2.2 新校区整体规划
        5.2.3 新校区艺术组团概况
    5.3 山师大新校区艺术组团景观总体设计
        5.3.1 Depthmap组织特征信息获取
        5.3.2 总体布局规划
    5.4 山师大新校区艺术组团景观节点设计
        5.4.1 休闲类行为空间
        5.4.2 绘画、摄影类行为空间
        5.4.3 歌舞类行为空间
        5.4.4 书法类行为空间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3 调查问卷 山师大室外公共空间调研
致谢

(3)基于图像识别的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1.1.2 存量更新加快历史街区发展进程
        1.1.3 信息时代公共空间活力提升面临新机遇
        1.1.4 书院门历史片区发展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2 研究基础概述
    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2.1.1 研究对象选取
        2.1.2 研究范围界定
        2.1.3 书院门片区发展概况
    2.2 基本概念界定
        2.2.1 街道的定义
        2.2.2 街道的分类发展
        2.2.3 街道空间环境
        2.2.4 街道空间活力
        2.2.5 街景图像识别与应用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基础理论研究
        2.3.2 评价测度方法
        2.3.3 规划实践探索
        2.3.4 评述与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图像识别的书院门片区街道活力评价体系
    3.1 街道空间活力构成和来源
        3.1.1 街道空间活力的构成
        3.1.2 书院门片区街道活力的构成
    3.2 街道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搭建
        3.2.2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分类解读
        3.2.3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3.3 街道空间活力的评价方法构建
        3.3.1 人工评价方法
        3.3.2 机器评价方法
        3.3.3 综合评定中的差异与统一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图像识别的书院门片区街道活力评价分析
    4.1 研究基础数据来源与整合
        4.1.1 连续性街段街景图像数据
        4.1.2 其他街景图像数据
        4.1.3 社会性调查数据
    4.2 统计评价分析
        4.2.1 人工评价分析
        4.2.2 机器评价分析
        4.2.3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3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综合解析
        4.3.1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分类解析
        4.3.2 活力评价结果中的差异与统一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5.1 街道物质空间要素构成视角下的更新策略
        5.1.1 产业升级改造
        5.1.2 空间界面优化
        5.1.3 空间场所优化
        5.1.4 空间品质提升
    5.2 新时代发展视角下的文化片区更新策略
        5.2.1 夜景打造
        5.2.2 “隐性”活力的提升
        5.2.3 多元诉求下的发展模式探索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图表目录
    论文图目录
    论文表目录
    论文公式目录
附录1 书院门片区机器分割数据信息
附录2 书院门片区街景人工语义评分数据
附录3 街道感知判断层次分析调查表
附录4 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感知调查问卷
致谢

(4)活力营造视角下的开放式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关键问题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语义差别法
        1.4.4 因子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优秀案例分析
    2.1 既往文献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室外公共空间
        2.2.1 概念界定
        2.2.2 组成要素
        2.2.3 特点和作用
        2.2.4 结构组织类型
    2.3 活力
        2.3.1 活力的概念
        2.3.2 活力的内在构成要素
        2.3.3 活力的外在表现形式
    2.4 室外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优秀案例
        2.4.1 美国硅谷谷歌总部园区
        2.4.2 荷兰飞利浦高科技园区
        2.4.3 中国杭州西溪首座
        2.4.4 中国杭州天目里
        2.4.5 案例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园的室外公共空间及其活力调查研究
    3.1 实地调研案例的选取原则与分析方法
        3.1.1 案例选取原则
        3.1.2 案例分析方法
    3.2 实地调研案例概述及其公共空间活力解析
        3.2.1 调研对象的选取
        3.2.2 文华园(一期)
        3.2.3 金融港
        3.2.4 创新产业园(二期)
        3.2.5 中安创谷产业园(一期)
    3.3 开放式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SD法空间活力感知评价
        3.3.1 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预调研情况
        3.3.2 室外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3.3 SD法样本的选择
        3.3.4 SD法被调查者的选择
        3.3.5 SD法形容词对及评价尺度
        3.3.6 调查结果综合评价比较与分析
    3.4 因子分析
        3.4.1 信度分析
        3.4.2 效度分析
        3.4.3 主成分分析
        3.4.4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3.4.5 样本的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3.5 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策略
        3.5.1 建筑与规划布局
        3.5.2 交通及流线组织
        3.5.3 室外公共空间节点
        3.5.4 景观及配套设施
        3.5.5 其他方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为导向的产业园设计研究-以JK-09-03-01 地块产业园设计为例
    4.1 项目概要
        4.1.1 项目概况
        4.1.2 设计要求
        4.1.3 前期调研
        4.1.4 设计思考
        4.1.5 设计理念
    4.2 园区总体布局框架推敲
        4.2.1 场地视线分析
        4.2.2 功能业态划分
        4.2.3 园区交通结构
    4.3 方案设计生成
        4.3.1 多方案比较
        4.3.2 方案生成
    4.4 园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城市设计层面)
        4.4.1 建立与城市空间的联系
        4.4.2 构建产城结合的活力体系
    4.5 园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规划设计层面)
        4.5.1 组团式布局方式
        4.5.2 交通组织与设计
        4.5.3 塑造模糊的公共空间界面
        4.5.4 与水系的呼应性
        4.5.5 丰富的天际线
    4.6 园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建筑设计层面)
        4.6.1 总部基地
        4.6.2 大师工作室
        4.6.3 艺术SOHO区
        4.6.4 配套
    4.7 园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其他层面)
        4.7.1 交流的偶然性
        4.7.2 空间的安全性
        4.7.3 设施的便利性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和展望
    5.1 结语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预调研
附录2 SD法空间活力感知评价问卷
附录3 SD法空间活力感知评价问卷结果数据
附录4 方案设计相关图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焕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1.1.2 问题背景—空间活力缺乏,环境有待提升
        1.1.3 学术背景—学术思潮涌起,研究意义重大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乡村空间建设理论与实践综述
        1.3.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空间活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畴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概念理论与相关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乡村概念
        2.1.2 空间活力的概念
        2.1.3 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
        2.1.4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
    2.2 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田园城市理论与乡村建设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乡村建设
        2.2.3 乡村振兴理论与乡村建设
    2.3 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
        2.3.1 场所理论与公共空间
        2.3.2 外部空间理论与公共空间
        2.3.3 新陈代谢-共生理论与公共空间
    2.4 空间活力的相关理论
        2.4.1 触媒理论与空间活力
        2.4.2 空间生产理论与空间活力
        2.4.3 环境行为理论与空间活力
    2.5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优秀案例分析
        2.5.1 陕西省杨凌区王上村
        2.5.2 浙江省松阳县横樟村
        2.5.3 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2.5.4 山西省和顺县许村
        2.5.5 德国欧豪村
        2.5.6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建模式总结
    2.6 本章小结
3.垣山村公共空间概况
    3.1 垣山村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土地及人口现状
        3.1.3 村庄特色及周边资源
        3.1.4 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3.1.5 村庄建设概况
        3.1.6 村庄发展定位
    3.2 垣山村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轨迹
        3.2.1 传统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3.2.2 集体化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3.2.3 开放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3.2.4 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
        3.2.5 小结
    3.3 村民的公共空间需求分析
        3.3.1 空间需求的理论解读
        3.3.2 空间需求的实际调查
        3.3.3 小结
    3.4 公共空间识别与分类特征研究
        3.4.1 公共空间的识别
        3.4.2 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分析
        3.4.3 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3.4.4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特征分析
    3.5 村庄现状公共空间与空间需求的匹配度分析
4.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4.1 构建原则及构建流程
        4.1.1 构建原则
        4.1.2 构建流程
    4.2 公共空间活力的构成
        4.2.1 公共空间活力的的基本构成力
        4.2.2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特征
        4.2.3 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4.2.4 公共空间活力的表征因素
    4.3 活力评价指标选取
        4.3.1 活力指标体系借鉴
        4.3.2 大众调查结果
        4.3.3 专家指标因子打分法
        4.3.4 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评价指标的特殊性
        4.3.5 最终评价指标数据集的选取
        4.3.6 指标内涵说明
    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5 指标体系的赋值与计算方法
        4.5.1 指标体系的赋值
        4.5.2 评价模型构建
    4.6 本章小结
5.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5.1 评价流程
    5.2 空间编码与问卷发放
        5.2.1 空间编码
        5.2.2 问卷发放
    5.3 综合活力评价
        5.3.1 问卷评价
        5.3.2 整体评估
        5.3.3 重点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5.4 重点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5.4.1 交通可达性分析
        5.4.2 公共空间可视性分析
    5.5 公共空间活力的问题总结
        5.5.1 公共空间功能设施不齐全
        5.5.2 公共空间覆盖范围有限
        5.5.3 村庄居民的凝聚力不强
        5.5.4 村庄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较差
        5.5.5 村庄公共空间缺乏管理
        5.5.6 村庄公共活动丧失
    5.6 本章小结
6.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6.1 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原则
        6.1.1 以人为本,注重需求
        6.1.2 讲究实际、有限成本
        6.1.3 多元融合,复合利用
        6.1.4 传承文脉,引领发展
    6.2 总体层面的营造策略
        6.2.1 加快村庄生态化建设
        6.2.2 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
        6.2.3 加强村庄组织建设
    6.3 中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6.3.1 优化公共空间布局
        6.3.2 提升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6.3.3 完善公共空间服务设施
    6.4 微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6.4.1 重点空间整治
        6.4.2 公共活动策划
        6.4.3 加强公共空间管理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理论结论
        7.1.2 实践结论
    7.2 研究创新
        7.2.1 内容创新
        7.2.2 方法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6)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与品质评价研究 ——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1.1.2 优良人居环境营建的迫切性
        1.1.3 各类设施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1.1.4 社区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社区公园
        1.3.2 空间布局
        1.3.3 空间品质
        1.3.4 社区生活圈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公共物品理论
        2.1.2 公平性理论
        2.1.3 环境认知理论
        2.1.4 生活圈理论
    2.2 社区公园建设实践与研究综述
        2.2.1 社区公园分类与建设实践
        2.2.2 国内外社区公园相关研究
        2.2.3 国内外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2.2.4 国内外社区公园空间品质相关研究
        2.2.5 研究评述
3 沙河口区社区生活圈划定及社区公园现状
    3.1 沙河口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和研究范围
        3.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3.1.4 公园绿地建设情况
    3.2 沙河口区社区生活圈划定
        3.2.1 社区生活圈圈层体系构成
        3.2.2 生活圈划定的影响因素与方法
        3.2.3 5 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结果
        3.2.4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结果
    3.3 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现状
        3.3.1 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现状
        3.3.2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空间布局评价
    4.1 评价体系建立
        4.1.1 评价思路
        4.1.2 机会公平评价方法与指标
        4.1.3 结果公平评价方法与指标
    4.2 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机会公平评价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2 机会公平分项指标评价
        4.2.3 15 分钟生活圈层级社区公园机会公平评价
        4.2.4 5 分钟生活圈层级社区公园机会公平评价
    4.3 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结果公平评价
        4.3.1 居民社会经济水平测度
        4.3.2 结果公平整体评价
        4.3.3 15 分钟生活圈层级社区公园结果公平评价
        4.3.4 5 分钟生活圈层级社区公园结果公平评价
    4.4 社区公园空间布局差异的形成机制解析
        4.4.1 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作用
        4.4.2 市场配置机制的自我调节
        4.4.3 住区建设特征的直接影响
        4.4.4 社区管理模式的引导作用
    4.5 本章小结
5 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空间品质评价
    5.1 评价对象筛选
        5.1.1 筛选条件
        5.1.2 筛选结果
    5.2 评价模型构建
        5.2.1 评价方法及流程
        5.2.2 评价指标选取
        5.2.3 调查数据获取
        5.2.4 指标权重确定
        5.2.5 模糊综合评价
    5.3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多维度评价
        5.3.1 整体设计维度
        5.3.2 审美价值维度
        5.3.3 游憩设施维度
        5.3.4 游憩环境维度
        5.3.5 服务管理维度
        5.3.6 小结
    5.4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评价结果
        5.4.1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总体评价
        5.4.2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单体评价
        5.4.3 基于空间布局的社区公园空间品质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社区公园优化提升策略
    6.1 优化提升目标
    6.2 优化提升原则
        6.2.1 提高社区公园供给的公平性原则
        6.2.2 优化社区公园布局的高效性原则
        6.2.3 提升社区公园服务的品质化原则
        6.2.4 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人性化原则
    6.3 优化提升策略
        6.3.1 落实规划控制指标,提升社区公园供给总量
        6.3.2 优化用地结构布局,确保社区公园步行可达
        6.3.3 提高公园游憩质量,满足城市居民实际诉求
        6.3.4 完善服务管理模式,促进社区公园高效建设
        6.3.5 追求公园配置公平,重视不同群体需求差异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理论研究结论
        7.1.2 实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表格目录及来源
附录 B 大连市沙河口区社区公园信息
附录 C 社区公园满意度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基于休闲体力活动供需的深圳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休闲体力活动对公共健康重要影响
        1.1.2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存在供需关系
        1.1.3 利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公园空间配置
    1.2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1.2.1 休闲体力活动
        1.2.2 城市公园
        1.2.3 公园空间配置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环境促进休闲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1.3.2 公园与休闲体力活动测度相关研究
        1.3.3 公园与休闲体力活动相互关系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行为转变理论
        2.1.2 需求层级理论
        2.1.3 环境容量理论
        2.1.4 环境认知理论
    2.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解析
        2.2.1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层级
        2.2.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差异
    2.3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解构
        2.3.1 公园空间配置分类
        2.3.2 公园空间配置特征
    2.4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供需平衡机制
        2.4.1 容量的供需平衡机制
        2.4.2 驱动力供需平衡机制
    2.5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供需平衡机制理论框架
        2.5.1 理论框架内涵
        2.5.2 理论框架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园多源数据获取与实地调研
    3.1 多源数据获取技术与处理
        3.1.1 多源数据获取技术
        3.1.2 多源数据的预处理
    3.2 公园的实地调研
        3.2.1 公园调研准备
        3.2.2 公园调研实施
        3.2.3 调研样本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容量供需模型建构与验证
    4.1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容量供需模型构建
        4.1.1 模型适应性分析
        4.1.2 供需模型的建构
    4.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容量
        4.2.1 居住建筑的面积
        4.2.2 公园的服务范围
        4.2.3 服务范围内居民
    4.3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容量
        4.3.1 空间服务供给容量
        4.3.2 空间承载供给容量
    4.4 以深圳市为例的模型验证
        4.4.1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容量
        4.4.2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容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驱动力供需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驱动力供需模型构建
        5.1.1 模型适应性分析
        5.1.2 供需模型的建构
    5.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驱动力
        5.2.1 需求驱动力因子提取与检验
        5.2.2 需求驱动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5.3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驱动力
        5.3.1 公园空间配置环境品质驱动
        5.3.2 公园空间配置的可达性驱动
        5.3.3 公园空间配置的连通性驱动
        5.3.4 公园空间配置的临近性驱动
    5.4 以深圳市为例的模型验证
        5.4.1 公园空间配置环境品质评价
        5.4.2 公园空间配置的可达性评价
        5.4.3 公园空间配置的连通性评价
        5.4.4 公园空间配置的临近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供需矛盾与公园空间配置的优化对策
    6.1 容量层面的供需矛盾
        6.1.1 服务范围存在盲区
        6.1.2 公园空间的超负荷
    6.2 驱动力层面供需矛盾
        6.2.1 环境感知满意度差
        6.2.2 可达性配置不均衡
        6.2.3 连通性多维度阻隔
        6.2.4 土地功能遏制活动
    6.3 容量层面的公园空间配置优化对策
        6.3.1 基于服务盲区类型划分优化对策
        6.3.2 基于活动空间承载调适优化对策
    6.4 驱动力层面公园空间配置优化对策
        6.4.1 基于多维环境感知提升优化对策
        6.4.2 基于规模匹配的可达性优化对策
        6.4.3 基于交通组织的连通性优化对策
        6.4.4 基于土地功能组合适配优化对策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校园建设与景观环境要求的矛盾
        1.1.2 新时代学生健康的现状
        1.1.3 校园健康景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发展的研究
        1.3.2 校园外部空间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1.3.3 景观对健康的影响机制的研究
        1.3.4 校园景观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
        1.3.5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校园健康景观评价与行为需求的相关理论
    2.1 健康理念下的校园外部空间景观
        2.1.1 校园外部空间的概念及分类
        2.1.2 校园外部空间环境与其他公共环境的关系
        2.1.3 健康景观与健康高校建设的关系
        2.1.4 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建设目标
    2.2 使用后评价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
        2.2.1 关于景观使用后评价的方法
        2.2.2 使用后评价的分类与特征
        2.2.3 使用后评价对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
    2.3 学生对景观使用上的健康需求
        2.3.1 环境行为学理论下的行为分类
        2.3.2 与健康需求相关的理论概念
        2.3.3 学生对校园景观的生理健康需求
        2.3.4 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心理健康需求
        2.3.5 学生对校园景观的社会健康需求
    2.4 本章小结
3 学生的健康需求及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调研
    3.1 调研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1.1 调研校园的选取原则及概况
        3.1.2 调查内容及时间的制定
        3.1.3 调查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制定
        3.1.4 行为观察点的选取原则
        3.1.5 问卷调查内容设计与实施
        3.1.6 访谈提纲内容设计与实施
    3.2 学生对景观的使用情况和健康需求调研
        3.2.1 学生在校园外部空间景观中的行为活动调研分析
        3.2.2 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生理健康需求调研分析
        3.2.3 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心理健康需求调研分析
        3.2.4 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社会健康需求调研分析
        3.2.5 学生使用情况-访谈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3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的调研
        3.3.1 空间句法下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结构分析
        3.3.2 新校区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特征分析
        3.3.3 老校区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特征分析
        3.3.4 影响学生健康的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问题分析
    3.4 学生健康需求下校园景观特征指标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4 大学生健康需求下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评价探究
    4.1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分析
        4.1.1 评价样本的选取
        4.1.2 评价问卷的编制
        4.1.3 测试对象的选取
        4.1.4 评价程序的制定
        4.1.5 评价数据的处理
        4.1.6 SBE法评价数据的分析
    4.2 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特征评价研究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问卷的编制
        4.2.3 评价尺度和测试对象的选取
        4.2.4 评价数据的处理
        4.2.5 SD法评价数据的分析
        4.2.6 SBE法和SD法评价对比分析
    4.3 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公式的建立
        4.3.1 健康景观特征与视觉景观质量间相关性分析
        4.3.2 大学校园健康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公式构建与分析
        4.3.3 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公式的应用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5.1 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设计通则
        5.1.1 保障生理健康的景观设计原则
        5.1.2 促进心理健康的景观设计原则
        5.1.3 提高社会健康的景观设计原则
    5.2 保障生理健康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5.2.1 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5.2.2 舒适的居住环境
    5.3 促进心理健康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5.3.1 合理的道路空间
        5.3.2 人性化的景观空间
    5.4 提高社会健康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5.4.1 丰富的交往空间
        5.4.2 特色的场地环境
    5.5 设计应用----以西安培华学院长安校区为例
        5.5.1 校园环境现状问题分析
        5.5.2 校园整体方案设计
        5.5.3 校园运动健身区景观设计
        5.5.4 校园行政教学区区景观设计
        5.5.5 校园生活宿舍区景观设计
        5.5.6 校园休闲园艺区景观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Ⅰ: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健康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Ⅱ: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审美偏好调查问卷
附录Ⅲ: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特征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Ⅳ:SD法评价数据处理统计图
附录Ⅴ:西安培华学院校园景观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9)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认知
        2.1.2 “容量”概念内涵与外延
        2.1.3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界定
        2.1.4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的多维表达
    2.2 相关理论
        2.2.1 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
        2.2.2 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
        2.2.3 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
    2.3 内涵阐释
        2.3.1 “历史城区容量”对象系统
        2.3.2 “历史城区容量”目标构成
        2.3.3 “历史城区容量”基本特征
    2.4 技术方法
        2.4.1 基于GIS平台的数据分析方法
        2.4.2 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
        2.4.3 视觉景观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及容量表征分析
    3.1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3.1.1 南岗历史城区形成及演变
        3.1.2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3.1.3 历史文化遗存概况
    3.2 调查思路及方案
        3.2.1 调查思路
        3.2.2 调查方案
    3.3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
        3.3.1 自然景观环境
        3.3.2 历史文化环境
        3.3.3 人居环境
    3.4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分析
        3.4.1 自然景观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4.2 历史文化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4.3 人居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及机理解析
    4.1 影响要素对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4.1.1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与根源
        4.1.2 历史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3 自然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4 土地利用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5 社会经济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6 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4.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构成
        4.2.1 容量评价要素属性
        4.2.2 容量评价要素分类
    4.3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
        4.3.1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原则
        4.3.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4.3.3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4.3.4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构建
    4.4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构建
        4.4.1 指标多维选取与筛选
        4.4.2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1 评价数据获取及处理
        5.1.1 指标数据来源与获取
        5.1.2 指标量化依据与分类
        5.1.3 指标数据处理及权重确定
    5.2 “数量—质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2.1 基于约束性要素的容量底线
        5.2.2 基于经济性要素的容量评价
        5.2.3 基于美学性要素的容量修正
    5.3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结果分析
        5.3.1 容量压力结果分析
        5.3.2 容量状态结果分析
        5.3.3 容量响应结果分析
    5.4 历史城区容量类型划分
        5.4.1 基于 “数量—质量”类型划分
        5.4.2 基于 “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研究
    6.1 历史城区容量控制思维引入
        6.1.1 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
        6.1.2 现行规划对于容量控制的缺失与需求
        6.1.3 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规划思考
    6.2 基于容量控制的规划协同体系研究
        6.2.1 目标体系构建
        6.2.2 规划层次衔接
        6.2.3 协同规划模式
    6.3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类型划分
        6.3.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
        6.3.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
        6.3.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
        6.3.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
    6.4 应对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
        6.4.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6.4.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6.4.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规划策略
        6.4.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规划策略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岗历史城区满意度问卷调查
    附录二:南岗历史建筑调研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儿童友好型住区外部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居环境建设及儿童友好目标的提出
        1.1.2 住区外部空间对儿童的影响和作用
        1.1.3 儿童户外活动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住区与居住区
        1.3.2 住区外部空间
        1.3.3 儿童户外活动
        1.3.4 可供性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1.4.1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
        1.4.2 儿童友好型外部空间的相关研究
        1.4.3 儿童户外活动的相关研究
        1.4.4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空间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1.4.5 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住区外部空间与儿童活动的基础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可供性理论
        2.1.2“城市多样性”理论
        2.1.3 沟通规划和协作规划理论
        2.1.4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2.1.5 儿童友好型城市
    2.2 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的研究
        2.2.1 我国城市住区外部空间演进历程
        2.2.2 住区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功能
        2.2.3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外部空间规划影响因素
        2.2.4 合肥市城市住区空间结构模式分析
    2.3 儿童在住区外部空间中户外活动的相关研究
        2.3.1 儿童户外活动类型的划分
        2.3.2 儿童在住区外部空间中活动的发展
        2.3.3 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户外活动的相关研究
    2.4 可供性理论视角下的外部空间研究
        2.4.1 可供性理论应用于空间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4.2 住区外部空间的可供性分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肥城市住区外部空间与儿童户外活动的实态调研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住区选取原则
        3.1.2 调研时间及调研方法选择
        3.1.3 调研内容
    3.2 住区外部空间基本情况
        3.2.1 柏庄住区——带状分散性外部空间
        3.2.2 滨湖世纪城住区——块状分散性外部空间
        3.2.3 望湖城住区——主从层次明显的集中性外部空间
    3.3 儿童户外活动调查
        3.3.1 儿童人群特征
        3.3.2 儿童户外活动类型
        3.3.3 儿童户外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3.4 住区外部空间使用评价调查
        3.4.1 家长对住区外部空间的评价
        3.4.2 住区外部空间的儿童访谈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儿童户外活动与住区外部空间可供性相关分析
    4.1 住区外部空间对儿童户外活动的可供性转化
        4.1.1 住区外部空间的设计可供性
        4.1.2 住区外部空间对儿童户外活动的使用可供性
        4.1.3 住区外部空间对儿童户外活动的感知可供性
    4.2 儿童户外活动与外部空间要素的其他可供性分析
        4.2.1 外部空间要素对儿童户外活动的负面可供性
        4.2.2 外部空间要素对儿童户外活动的文化可供性
        4.2.3 外部空间要素对儿童户外活动的潜在可供性
    4.3 儿童户外活动内容评价
        4.3.1 儿童户外活动内容特征评价
        4.3.2 儿童户外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儿童友好型住区外部空间优化策略
    5.1 住区外部空间存在的儿童友好问题分析
        5.1.1 儿童群体的空间话语权局限
        5.1.2 外部空间的不可再生
        5.1.3 外部空间的特质缺失
    5.2 基于空间可供性的设计方法论
        5.2.1 遵循儿童身体尺度
        5.2.2 提升儿童具身认知
        5.2.3 关注环境多重尺度
    5.3 住区外部空间儿童友好优化策略
        5.3.1 住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5.3.2 住区游园及组团绿地的空间再生
        5.3.3 儿童友好的专项活动场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景观环境设计中对可达性的整体认识——解析美国景观设计实践中的可达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白祥.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山师大新校区艺术组团景观设计研究[D]. 何宇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图像识别的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D]. 惠丹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活力营造视角下的开放式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贾璐.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D]. 王孟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6]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与品质评价研究 ——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D]. 李芳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休闲体力活动供需的深圳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研究[D]. 郑权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8]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评价研究[D]. 崔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D]. 王清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10]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儿童友好型住区外部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张勖媛.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景观环境设计中对可达性的总体认识——美国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可达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