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张昊[1](2021)在《拉萨城市集合住宅太阳辐射利用与住区布局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能源转型的发展需求下,太阳能作为洁净的新型能源,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在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建筑的布局模式对住区太阳辐射获得量影响巨大,不同的布局可使建筑立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变化20%~80%。然而在实际项目中,设计者通常只关注土地利用率最大化的单一目标,从而忽略了住区整体太阳辐射利用的问题,这对于拉萨等太阳能富集地区来说,无疑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合理的住区布局是太阳能利用的前提,针对拉萨住宅太阳辐射利用与住区布局关联性的研究,对于促进建筑节能和提升住区太阳能利用效率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住区布局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地和网络调研,确定了拉萨城市住区典型布局模式,利用Ecotec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分析在不同布局模式下住宅立面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获得量,计算朝向、建筑间距、山墙间距、建筑高度等不同设计要素对太阳辐射获得量的影响关系。将太阳辐射值作为科学的量化指标与拉萨市住区设计相结合,总结以太阳辐射获得量为影响因素的住区设计优化方法,为今后拉萨城市集合住区合理利用太阳辐射提供便利。通过对住区布局模式和设计要素的模拟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拉萨多层集合住区最利于太阳辐射利用的平面布局模式是混合错列式,高层住区最利于太阳辐射利用的布局模式是纵向错列式。当住区内存在不同高度建筑时,应按照南低北高、西低东高的规则排列。(2)平行行列式、横向错列式、纵向错列式最适合太阳辐射利用的朝向为正南到南偏东15°,混合错列式最适合太阳辐射利用的朝向为南偏西15°到30°。(3)综合考虑住区太阳辐射与土地利用率,确定了拉萨建筑间距应控制在1.35H—1.55H之间。(4)不同布局模式住区适合太阳辐射利用的山墙间距截然不同,应选择合适的山墙间距进行布局设计。最后,总结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拉萨地区基于太阳辐射利用的住区布局优化策略,并运用策略指导完成四个住区设计,通过设计实践来验证优化策略的可行性,为拉萨市住区太阳辐射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

徐浩田[2](2021)在《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影响下的城市滨海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回顾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二者间相互发展的历程,健康一直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现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对城市高质量空气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以空气负离子视角下,通过规划干预来满足公众健康诉求。空气负离子是空气组成要素的一部分,具有医疗保健、净化空气等功能,作为评价城市空气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滨海空间其有着丰富的健康资源,含有较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是促进公众健康的重要空间载体。首先,文章对空气负离子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究滨海空间空气负离子与公众健康之间的关系,依据滨海空间空气负离子的特征与影响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的规划要素,为开展以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状况下的滨海空间布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然后,依据理论基础,考量实际情况下,选取大连黑石礁—星海广场滨海区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其用地功能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布局形式、绿化植物、道路交通等空间布局要素,确定各单元实测样本点,进行空气离子浓度的实地监测,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Arc GIS插值分析其分布格局,并依据相关评价标准,得出区域内空气质量水平等级。其次,将空气负离子与温度、湿度、风速等微气候影响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相关显着性,确定风速对空气负离子有着可实操性的影响,利用Phonics软件进行风环境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情况、区域空间布局、公众人流聚集区进行叠加对比分析,得出影响空气负离子分布的空间建成要素,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公众健康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方向。最后,结合公众健康需求,归纳出以蓝绿为核组织功能,构建高负离子生活单元,并结合盛行风向,打通“风—负离子”通道,优化建筑空间布局,营造多样的负离子呼吸区等滨海区域空间优化策略,以实现以空气负离子为媒介的滨海空间优化,进而达到健康促进的效果。

侯拓宇[3](2021)在《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商业活动日趋频繁,商业区功能拓展,大型商业区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城市双修、旧城更新的建设重点。在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效益受到严寒气候制约,人们的感知和活动常常受到气候的负面影响,室外空间的使用率也随着满意度的降低而下降。因此,使微气候满足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诉求,营造舒适、可驻足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已经成为严寒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设计中对空间形态进行调整是调节微气候的有效方式,本文针对严寒城市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及其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进行调查,结合微气候参数实测,定量微气候感知指标并建立了用于严寒城市的微气候感知指标预测模型,探讨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哈尔滨乃至我国严寒城市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研究按照“理论支撑—现状调查—模型构建—机制分析—规划指导”的研究框架展开。在理论支撑方面,本文提出“微气候感知”概念并以此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首先针对室外空间活动者群体及行为特征提出并阐释了“微气候感知”概念。同时,深入剖析了人体热平衡、环境知觉和热舒适理论对“微气候感知”基础理论与评价技术的支撑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托,通过揭示室外空间、活动者和微气候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实现微气候感知所包含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定量,搭建了本研究整体的研究理论和技术体系。在现状调查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哈尔滨市的大型商业区进行实地调研。本研究收集了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实例,归纳出三类布局形式,据此选择了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分为室外空间现状、人群行为活动和微气候满意度现状。为主、客观数据采集的地点、人群和问卷提供选择和设计依据。在模型构建方面,本文对微气候感知指标进行定量并建立了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本研究首先统计并计算出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的均值区间、区间阈值。其次,建立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得到适中阈值。最后,制定微气候感知评价指标等级,计算指标等级对应数值及权重,并明确各组评价指标的应用范围,为微气候感知的评价和计算提供依据。在机制分析方面,本文深入探讨了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首先针对空间形态因素进行微气候参数的实测,得出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特征。其次,将实测结果导入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计算结果,分析影响要素。最后分别就层峡、建筑和下垫面三个方面,通过计算机模拟各项要素对微气候感知产生的具体影响效用,揭示其影响机制。在规划指导方面,基于微气候感知提出适用于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设计策略。在设计目标指引的统领下,首先提出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针对区域合理组织活动路径和节点,使有利空间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提出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通过层峡尺度、建筑组合和下垫面绿化控制室外空间形态,从而对微气候感知进行有效调节。最后提出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为了改善严寒城市微气候条件以提升活动者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活动体验,本文深入分析了室外空间微气候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微气候感知作为理论切入点,将室外空间、活动者与微气候多重现实因素有机整合。微气候感知指标的定量,为活动者对微气候的主观评价提供了衡量依据。揭示空间形态影响机制,为改善室外空间的微气候提供了调整依据。研究所得的定量成果及方法路径,不仅丰富了微气候研究领域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而且为严寒城市商业空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马瑞丽[4](2020)在《云南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研究 ——以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一批从单一商业模式转变为多模式的商业综合体,其功能多样、人员密集,消防救援困难,尤其建设在坡地之中时,接地方式、规划选址、消防设计等方面也都不同于一般的平原建筑,所带来的消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国家现行防火规范对此类建筑已不能进行全面的指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收集了国内外关于坡地建筑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类建筑的相关基础性研究之上,对比国家消防规范和其他地方性法规,首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在坡地与平原环境中消防设计存在的差异性一一阐述与分析,其次对典型案例进行调研,通过现行国家规范条文对坡地建筑设计局限性的思考,就坡地建筑消防设计的建筑定性、消防扑救场地设计、人员安全疏散等问题进行研究,最后以云南坡地建筑中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总结该类建筑多种使用功能组合下的消防设计策略,包括坡地商业综合体总平面消防车道与扑救场地布局、防火设计高度及建筑类别划分、安全疏散通道及安全避难场所设置等,最后结合“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消防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分析场地地形、利用高差变害为利,通过总结出来的策略进行实际分析和运用。

孔凡秋[5](2020)在《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提出空气质量恶化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空气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呈现出加剧趋势。为此,我国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举措,有序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展开。1973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要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进入80年代,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从点源治理进入了综合防治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治理工作开始从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单一城市治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在各项政策举措的推动下,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环境治理的预期目标相比,我国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常年居高不下,重污染天气、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新常态”,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亟待取得突破性进展。鉴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提升空气质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就研究地域而言,主要聚焦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从研究时段而言,较多关注某一特殊事件或某一次重污染天气的空气质量情况;但针对严寒气候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严寒气候区城市空间和空气质量两者关系的研究更为匮乏。寒地城市受到地域气候影响程度较大,冬寒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空气质量呈现冬季差、夏季优的显着差异,尤其冬季供暖期煤烟型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寒地城市分布着大量的重工业型企业,其中哈尔滨、沈阳、长春等老工业基地,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作为中国城市化率较高的严寒地区,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用地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量急速增长,交通污染也逐渐成为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总体而言,寒地城市空气质量在煤烟型污染、工业型污染和交通型污染的三重压力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寒地城市为研究区域,遵循“发现问题-问题解析-规划应对”的思路展开研究,以期为改善寒地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寒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寒地城市特征,选取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对空气质量和城市空间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空气质量调研和城市空间调研,其中,空气质量调研包含空气质量变化规律调研、空气质量指数实测和重点污染源实地调研,城市空间调研包含城市发展历程调研、城市用地调研和城市空间形态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总结空气质量视角下哈尔滨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其次,进行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识别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空间分析、空气质量影响分区、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和城市风险区类型识别。空气质量空间分析包括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和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通过现状空气质量插值分析、空气污染源理论影响范围分析,利用自然断点分析、相交分析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哈尔滨四个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并针对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展开分析。基于空气质量影响分区结果和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将哈尔滨市划分为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再次,深入到街区尺度,对哈尔滨市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展开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包括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用地比例、用地类型、用地布局和用地集中度的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分析,通过对大类风险区、中类风险区和小类风险区进行逐层推进式的分析,总结出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应对体系包括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城市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和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四个方面。管控等级界定基于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对哈尔滨市进行管控等级划分。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包括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包括政策保障、实施机制和治理机制三方面内容。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以严寒气候为背景,致力于明确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探求提升寒地城市空气质量的规划路径。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也将为寒地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规划支撑。

高晓童[6](2020)在《高层建筑火灾中动态空间信息的远程交互模式对寻路决策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当今的主流建筑,快速的城市发展为消防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层建筑火灾的火灾蔓延快、火灾烟气多、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等缺点,使得人员疏散及灭火救援的难度非常大。目前,我国针对于高层办公建筑的人员疏散及灭火救援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消防救援的前后方合作、身处救援一线消防员的寻路行为研究还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持,故本文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课题来源于北京市自然基金(9172008),主要开展了国内消防员寻路行为问卷调查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合空间认知、空间参考框架、空间信息的交互模式等寻路理论,结合实地、unity3D仿真软件开展了高层建筑火灾中远程交互模式对寻路绩效影响课题的研究。探讨了在多层、动态环境中消防员交互模式的理论依据并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主要进行了四部分研究:1、消防员寻路行为调研。2、高层建筑中人员空间认知框架研究。3、不同空间信息交互模式对火场中寻路行为的影响。4、不同空间信息界面对火场中寻路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访谈研究与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高层建筑空间中动态的空间环境会使得寻路人员的空间框架从自我参考框架转为环境参考框架。2、在成果1的基础上发现在传统空间交互模式中,基于概览地图的空间交互模式相比语音与视频方式最为有效。3、从成果2的空间交互过程上升到空间对象层面进行研究,发现基于概览地图的交互减少了空间对象的引用所以提高了整体寻路绩效,主要表现在整体的寻路时长、路程更短。在交互层面表现在空间对象引用更少、更少的空间对象的搜索耗时。得出结论在动态变化的高层建筑火场中可以通过设立局部的概览认知对象来提高寻路绩效。此发现可以为我国灭火救援提的辅助设计与研究提供支持。

王力凯[7](2020)在《基于性能的建筑体量设计生成及优化系统》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挖掘计算机智能技术在辅助建筑设计,尤其是改善建筑性能方面的潜力,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和建筑师开始关注“运算设计优化”(computational design optimization)技术对面向性能的建筑设计的辅助作用。其中针对建筑体量设计,不少研究者通过将参数化建模(parametric modelling)、优化算法(optimization algorithms)和性能模拟工具(performance simulations)三者结合,搭建了整合建筑体量设计生成、分析和优化过程的“设计优化运行流程”(design optimization workflows),这为基于性能的建筑体量设计生产及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和方法基础。采用这种技术路径的设计方法被称之为“基于性能的设计优化”(performance-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虽然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新的设计方法在建筑性能改善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效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基于这类新技术的优化系统的适用性一般较低,是一种高投入、低回报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技术。一方面,建筑师在使用基于性能的设计优化时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优化运行流程搭建及操作工作。另一方面,优化过程及优化结果的信息反馈仅能提供十分有限的设计信息,无法为建筑师的设计构思和深化推敲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支持。因此,本研究将聚焦于上述两个问题,即如何整合优化系统的使用流程,以及如何提高设计优化输出结果的多样性。相应地,本研究在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实现一种更符合建筑师在方案阶段设计可能性探索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及其支持该设计方法必要的工具为目标,提出了一个集成化的建筑体量设计生成及优化系统(Performance-based Building Massing Design Gen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简称PBMDGO系统),并以此进一步探索建筑体量设计在建筑性能改善方面的潜力。在开发PBMDGO系统的同时,本研究也探索了应对现有技术和方法局限性的解决策略和技术工具。本研究在常规设计优化运行流程(生成-分析-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再设计,并在Rhino-Grasshopper平台下开发了面向一般性建筑体量性能设计优化问题的通用系统,即PBMDGO系统。基于再设计的运行流程的PBMDGO系统,一方面简化了优化运行流程的搭建和操作工作,另一方面增强了优化过程及优化结果的设计信息反馈程度。为实现上述系统功能,研究继续针对再设计的运行流程中的设计生成器(即建筑体量设计生成模型),以及优化问题求解器(即优化算法)进行了适用性改造、重新开发和算法实现,并实现一个基于体量削减(“减法”)和体量叠加(“加法”)的建筑体量生成模型,以及一个兼顾“探索+挖掘”性的“多岛稳态遗传算法”(Steady-state Island Evolutionary Algorithm,SSIEA)。基于上述的生成模型和SSIEA算法,建筑师可以结合其他第三方性能模拟工具快速搭建面向设计优化运行流程,即不同性能目标的定制PBMDGO系统。为了考察PBMDGO系统在辅助建筑师进行设计优化和设计探索方面的效用,研究基于PBMDGO系统对不同设计条件和性能优化目标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对比设计优化试验。结果显示,PBMDGO系统能够通过设计优化过程为针对不同性能目标和设计条件下的设计问题提供具有任务针对性的优化结果。此外,相较于其他设计优化运行流程,例如基于简单建筑体量生成模型或自由形态生成模型等,PBMDGO系统输出的基于正交几何的设计变体具有更清晰可辨的体量形态信息。另一方面,相较于基于多目标帕累托优化(multi-objective Pareto optimization)输出的混合了多种性能因素的设计优化结果,基于单目标的PBMDGO系统提供的优化结果则具有明确的性能指向性。PBMDGO系统回应了建筑师在方案阶段设计探索和设计优化的动态需求,能够为建筑师从“发散性探索”到“收敛性挖掘”的设计综合(design synthesis)过程提供反映建筑性能改善和建筑体量形态特征的设计信息反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人的主观经验带来的设计固着(design fixation),进而帮助建筑师实现一种“性能信息驱动的设计”(performance-informed/aware design)。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性能的建筑设计生成及优化过程,关注的并非是单向的设计辅助或者设计控制,而是更深层次的双向设计协作。从这点出发,PBMDGO系统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和外化于“人类设计师”(human designers),但同时又能与人类设计师(建筑师)协同进行设计工作的“机器设计师”(machine designers)。在这样的“人-机协同设计过程”(human-machine co-evolution design synthesis process)中,建筑师的设计综合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在当前不断增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条件下,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面向建筑性能的新设计方法,这将进一步推动“性能驱动的建筑”(performance-driven architectural design)的设计范式进程。本文正文共约118000字,图表233幅,代码约8300行。

王坤勇[8](2020)在《珠三角地区基于夏季通风需求的多层居住建筑群体组合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缘起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传统聚落组织理念的高密度建筑集群设计方法研究。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本研究主要着眼于珠三角地区。住宅作为人居空间的重要载体,其舒适性是衡量人居环境的重要指标,而风环境评价是人居舒适度的重要因素。珠三角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夏季多雨造成环境闷热潮湿,因此建筑风环境更受到人们的重视。良好的风环境设计,不仅为居住者提供室外纳凉场所,还可以加速室外的空气流动,改善空气质量,同时会在建筑外表形成较大风压差,在风压差作用下,气流从正压流向负压,带动了室内空气流动。本研究针对珠三角地区的气候,对其多层住宅建筑布局的风环境进行模拟,测试其通风性能,评价风环境优良程度,提出优化策略,为以后的建筑布局设计提供参考。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份: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对首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做了简要的阐述。其次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住宅发展的过程以及现状,并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住宅区的布局类型,从而确定了AIRPAK3.0软件进行模拟的模型。第三就是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风环境的评价标准,并从中选取适合本研究的标准来进行风环境优良的评价。第三、四、五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主要将多层住宅建筑分为建筑群体、建筑组合、建筑单体三个层次研究风环境影响因素,通过改变单一变量方式,分别对三个层次的不同情况进行模拟,测试其内部风环境的优劣状况,提取数据结果,同时对图像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将数据统计与图像两者相结合,总结出建筑风环境在建筑群体布局影响下的变化情况,得到几种风环境较好的模式。第六部分则是对前面研究结论的验证性设计,试图以第三、四、五部分得出的结论为建筑设计提供相应策略与建议,选取一地块进行规划设计,探讨多层住宅建筑布局通风性能优化的可能性。本文正文共约38000字,图表120幅。

常琛[9](2020)在《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于运行能耗数据科学描述建筑用能特征,评价建筑实际用能水平,是衡量节能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节能措施的基础,对引导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降低采暖能耗是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相关工作是否取得预期效果,能否在合理评价建筑实际用能的基础上寻求节能减排的新举措,仍有待探究。因此,本文以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为例,基于不同层面下建筑的运行采暖能耗特征,围绕建筑用能水平评价及用能需求分析展开了研究。首先,基于实地测试、调研及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及信息,采用统计学方法,从地区层面、建筑气候分区层面和设计节能水平层面出发,分析了不同层面下居住建筑的采暖用能水平、能耗特征和分布情况;此外,对这一地区居住建筑的采暖效果、住户满意度及人员行为习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各层面居住建筑采暖用能水平差异较大,整体用能水平偏高,住户存在着明显不利于节能的行为习惯,这一地区居住建筑仍有较大的节能空间。其次,利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从室外气象参数,建筑基本特征,供热系统及其运行调节概况,供热效果四个方面筛选特征参数,并对各类参数在初寒期、严寒期和末寒期以及整个采暖季与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的相关关系加以分析,明确了各阶段除室外气象参数外影响采暖能耗的主要因素,为后续节能工作的重点提供了参考依据;再次,以降低居住建筑采暖能耗为目标,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和贝叶斯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基于建筑采暖能耗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建筑进行分类并评价建筑用能水平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能耗基准评价模型,然后分别以多层和高层居住建筑为例对该模型加以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对该模型在供热收费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区域能源规划的不同需求,在数据及信息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洛伦兹曲线法构建了基于整体用能分布规律的区域建筑采暖用能需求分析框架,并以多层和高层居住建筑为例,探究了各类建筑的采暖用能需求,建立了各类建筑用能需求与规划面积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浅析了该方法对于区域能源规划的意义及应用的具体步骤。

孙承休[10](2020)在《基于室外热舒适的西安板式居住建筑群组形态与布局研究》文中认为室外热环境对提升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和开放空间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当下,城市面临诸多严峻的环境挑战。然而,在我国城市设计实践中,使用者相关的室外热舒适设计却鲜有涉及。同时,城市形态的同质化也是城镇快速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流行的建筑形式将如何影响其周围的室外空间?如何为使用者创造更舒适的室外环境?本研究旨在创建一种分析大型均质城市地区室外热环境的方法,来告知设计者与使用者此类建筑群组的形态与布局对热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热舒适设计提升策略。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一套针对室外热舒适模拟研究的城市形态提取框架。其次,本文以西安板式居住建筑为例,运用框架并结合实地调研与访谈获取的统计数据与现状问题,提取出符合西安地域特点的简化板式居住建筑群组原型。再次,按照拟分析的建筑形态与布局要素筛选原型并将其提取组合成为7个用于对比的场景,独立说明每个设计要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从次,利用电脑软件ENVI-met进行模拟检验,通过对软件性能的比较与模拟参数设置的讨论为其他研究者与设计者提供参考。最后,选用室外热舒适计算相关的物理参数定量与定性分析说明西安板式居住建筑对周边室外热舒适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针对室外热舒适软件模拟的城市形态提取框架和模拟方法是可行的。一天的室外热环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应从动态的角度理解,结合室外空间的主要使用时间去制定提升策略。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是负相关的,此二参数应在整个大区域层面上与密度相关的建筑参数进行讨论,而非在一个或几个街区范围进行讨论。高层建筑对周围气流的影响能力更强,成排南北建筑间的风速稳定。平均辐射温差主要由阴影决定,阴影区与非阴影区差别很大。1月的白天阴影区几乎完全覆盖建筑间空间,需要保证日照间距。遮阳设计在7月是必不可少的。植物能降低气温,需要合理的立体绿化。依据分析结果,此研究根据提出不同阶段室外热舒适设计原则。并结合现状问题与居民需求,分别从建筑的尺寸、建筑群体的布局、场地的组织、人行路径的保护、与场地设施的热舒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获取太阳辐射,改善风环境与解决场地空间不足的提升策略与设计导则。这些设计策略也分别进行了可行性评价,部分给出具体的设计示范。

二、“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拉萨城市集合住宅太阳辐射利用与住区布局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拉萨市
        1.3.2 集合住宅
        1.3.3 住区布局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解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太阳辐射与住区设计相关基础研究
    2.1 太阳辐射基本概念
        2.1.1 太阳辐射
        2.1.2 太阳辐射获得量
        2.1.3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2.2 住区设计与太阳辐射利用
        2.2.1 住区概念解析
        2.2.2 住区设计相关要素
        2.2.3 住区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2.3 太阳辐射与住区设计要素
        2.3.1 太阳辐射与建筑朝向
        2.3.2 太阳辐射与容积率
        2.3.3 太阳辐射与建筑密度
        2.3.4 太阳辐射与建筑高度
    2.4 本章小结
3 拉萨城市住区现状调研及典型布局模型确定
    3.1 拉萨气候及太阳辐射特征
        3.1.1 拉萨地区气候特征
        3.1.2 拉萨地区太阳辐射特征及利用潜力
    3.2 拉萨城市住区的发展格局
    3.3 拉萨住区特殊性
    3.4 拉萨城市住区现状调研
        3.4.1 调研内容
        3.4.2 调研方式
        3.4.3 调研结果
    3.5 拉萨城市住区典型布局模型构建
        3.5.1 平行行列式典型住区布局模型
        3.5.2 横向错位行列式典型住区布局模型
        3.5.3 纵向错位行列式典型住区布局模型
        3.5.4 混合错列式典型住区布局模型
    3.6 太阳辐射模拟环境及运行过程
        3.6.1 软件介绍
        3.6.2 模拟气象参数
        3.6.3 模拟时段
        3.6.4 模拟运行过程
    3.7 本章小结
4 拉萨住区布局对太阳辐射获得量的影响研究
    4.1 模拟分析流程
    4.2 住区布局模式对太阳辐射获得量的影响研究
        4.2.1 平行行列式
        4.2.2 横向错列式
        4.2.3 纵向错列式
        4.2.4 混合错列式
        4.2.5 最优布局模式比较分析
    4.3 住区设计要素对太阳辐射获得量的影响研究
        4.3.1 住宅朝向
        4.3.2 建筑间距
        4.3.3 山墙间距
        4.3.4 建筑高度
    4.4 住区太阳辐射利用的优化策略
        4.4.1 最优住区布局模式及设计要素总结
        4.4.2 住区设计优化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拉萨城市住区设计实践研究
    5.1 住区设计目标
    5.2 设计实践
        5.2.1 百淀片区住区设计
        5.2.2 纳金西片区住区设计
        5.2.3 西城东片区住区设计
        5.2.4 柳梧北片区住区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附录 拉萨城市住区调研数据统计表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致谢

(2)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影响下的城市滨海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健康的发展
        1.1.2 公众对空气质量的诉求
        1.1.3 滨海空间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领域的研究综述
        1.3.2 空气负离子在环境卫生领域的研究综述
        1.3.3 空气负离子浓度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综述
        1.3.4 空气负离子浓度空间环境分布特征的研究综述
        1.3.5 空气负离子与气象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2 滨海空间空气负离子与公众健康的概述
    2.1 滨海空间空气负离子的特征
        2.1.1 滨海区域负离子浓度高
        2.1.2 具有良好的健康效益
    2.2 影响滨海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的规划要素
        2.2.1 微气候
        2.2.2 空间要素
    2.3 空气负离子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2.3.1 相关评价标准
        2.3.2 生理健康的影响
        2.3.3 心理健康的影响
        2.3.4 社会交往的影响
3 大连滨海区域空气负离子实测研究
    3.1 研究范围
        3.1.1 研究区域
        3.1.2 区域微气候特征
        3.1.3 区域空间布局
    3.2 研究区域空气负离子实测
        3.2.1 测度过程
        3.2.2 测度结果
    3.3 研究区域气象因子实测与软件模拟
        3.3.1 测度过程
        3.3.2 测度结果
    3.4 公众的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3.4.1 公众的基本属性分析
        3.4.2 公众的活动规律分析
        3.4.3 公众的需求满意度分析
4 研究区域空气负离子分析与评价
    4.1 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分析
        4.1.1 空气负离子浓度时间变化分析
        4.1.2 空气负离子浓度空间分布分析
    4.2 空气负离子质量评价等级分布分析
    4.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4.3.1 空气负离子与温度、湿度、风速相关性分析
        4.3.2 空气负离子与风速偏相关性分析
    4.4 空气负离子时空格局与风环境叠加对比分析
5 城市滨海空间规划策略
    5.1 蓝绿为核组织功能,构建高负离子生活单元
        5.1.1 优化滨水空间布局
        5.1.2 优化绿色空间布局
    5.2 结合盛行风向,打通“风—负离子”通道
        5.2.1 狭义形式通风道:建构“实”通风廊道
        5.2.2 广义形式通风道:建构“虚”通风廊道
    5.3 优化建筑空间布局,营造多样的负离子呼吸区
        5.3.1 优化建筑平面布局
        5.3.2 优化建筑朝向设计
        5.3.3 优化建筑垂直向布局设计
        5.3.4 优化与海洋气流的距离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表格目录及来源
附录 B 城市滨海空间公众行为活动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 C 测量研究数据
致谢

(3)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严寒气候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亟待突破
        1.1.2 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利用需求持续提升
        1.1.3 活动者关于改善微气候的诉求逐步明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严寒城市
        1.4.2 微气候与微气候感知
        1.4.3 大型商业区
        1.4.4 室外空间及空间形态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框架构建
    2.1 微气候感知概念解析
        2.1.1 概念缘起
        2.1.2 概念阐释
        2.1.3 内涵解析
    2.2 微气候感知理论基础与评价技术
        2.2.1 理论基础
        2.2.2 评价技术
    2.3 基于微气候感知的室外空间研究理论框架
        2.3.1 框架构成
        2.3.2 技术体系
        2.3.3 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3.1.1 空间形态收集与归类
        3.1.2 行为活动观察与记录
        3.1.3 微气候满意度主观调查
    3.2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现状
        3.2.1 主要布局
        3.2.2 典型案例
        3.2.3 空间类型
        3.2.4 空间构成
    3.3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人群活动现状
        3.3.1 活动人群组成
        3.3.2 高频活动类型
        3.3.3 高频活动空间
    3.4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微气候现状
        3.4.1 哈尔滨城市气候及微气候总体特征
        3.4.2 不同活动空间的微气候满意度差异
        3.4.3 微气候要素对活动者主观判断的影响程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微气候感知定量研究
    4.1 微气候感知指标定量样本的处理流程
        4.1.1 定量样本数据采集
        4.1.2 样本容量、信度与效度检验
        4.1.3 定量样本统计与计算
    4.2 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定量
        4.2.1 分项指标样本分布
        4.2.2 分项指标均值区间
        4.2.3 分项指标阈值确定
    4.3 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定量
        4.3.1 综合指标样本分布
        4.3.2 综合指标预测模型
        4.3.3 综合指标适中阈值
    4.4 微气候感知指标评价量表
        4.4.1 综合指标等级、换算及评价量表
        4.4.2 分项指标等级、权重及评价量表
        4.4.3 评价量表的应用范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形态的微气候感知影响机制
    5.1 影响机制关系框架及研究流程
        5.1.1 关系框架及内容
        5.1.2 研究流程与方法
    5.2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参数的影响特征
        5.2.1 实测案例及测点分布
        5.2.2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5.2.3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5.2.4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5.3 影响微气候感知的空间形态要素
        5.3.1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5.3.2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5.3.3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5.3.4 对微气候感知具有影响的空间形态要素
    5.4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5.4.1 层峡尺度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5.4.2 建筑组合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5.4.3 下垫面绿化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6.1 设计目标指引
    6.2 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
        6.2.1 通过微气候感知进行设计节点布局
        6.2.2 更新微气候有利空间的活动路径
    6.3 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
        6.3.1 层峡尺度控制
        6.3.2 建筑组合控制
        6.3.3 下垫面绿化控制
    6.4 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
        6.4.1 构建空间联动的技术路线
        6.4.2 推广微气候感知定量内容
        6.4.3 完善实施中管理监督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云南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研究 ——以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
        1.3.1 研究的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范围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接地方式解析
    2.1 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概述
        2.1.1 山地与坡地的定义
        2.1.2 商业综合体
        2.1.3 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
    2.2 云南坡地形态特征
        2.2.1 云南山地的分布
        2.2.2 云南地形地貌
        2.2.3 云南地貌的五个特征
    2.3 坡地建筑的接地方式
        2.3.1 地下式
        2.3.2 地表式
        2.3.3 架空式
第三章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在坡地中存在的问题
    3.1 消防设计相关内容阐释
        3.1.1 防火规范的历史与现状
        3.1.2 坡地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内容
        3.1.3 大型商业综合体独有特点分析
    3.2 层数和高度与现有消防规范的冲突
        3.2.1 平原地区中不同规范对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3.2.2 坡地建筑中设计高度的难定性
        3.2.3 高度计算衍生出来的层数问题
    3.3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在坡地综合体中规范难以界定清楚
        3.3.1 平原地区地下室、半地下室如何界定
        3.3.2 坡地建筑中的半地下室、地下室界定出现的问题
        3.3.3 地上、地下建筑界定模糊所涉及的其他消防问题
    3.4 灭火救援设施的设置与现行国家规范的矛盾所在
        3.4.1 平原地区消防车道设计
        3.4.2 坡地建筑中消防车道设计问题
        3.4.3 平原地区消防救援场地和救援窗口设计
        3.4.4 坡地建筑中消防登高扑救场地的设置问题
    3.5 矛盾总结
第四章 实际案例分析
    4.1 大型商业综合体——重庆巴渝世家
        4.1.1 消防车道与扑救场地
        4.1.2 建筑设计高度
    4.2 高层建筑群——重庆望龙门建筑群
        4.2.1 设置高架环形消防车道
        4.2.2 设置空中通道层
        4.2.3 设置多个疏散出口
    4.3 中小型坡地建筑组群——文山世外桃源
        4.3.1 场地竖向分析
        4.3.2 总平面消防布局研究
        4.3.3 消防道路设置
        4.3.4 消防扑救场地设置
    4.4 小台地建筑群——六盘水汇龙家园
        4.4.1 消防车道及扑救场地设置
        4.4.2 疏散出入口设置
    4.5 大型商业综合体——重庆巴南龙洲湾项目
        4.5.1 地上与地下建筑的界定
        4.5.2 防火分区划分及疏散出口设置
    4.6 案例分析总结
第五章 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策略
    5.1 建筑设计高度相关技术策略
        5.1.1 变高层为多层
        5.1.2 变超高层为高层
        5.1.3 变商住楼为住宅楼
    5.2 灭火救援设施设置策略
        5.2.1 消防车道的设置
        5.2.2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设置策略
        5.2.3 变地面扑救为空中扑救
    5.3 地下、半地下建筑消防相关设计策略
        5.3.1 根据不同临空面设置地上建筑与地下建筑
        5.3.2 利用竖向设置多层次疏散口
        5.3.3 不同功能防火分区的划分策略
    5.4 安全疏散区域和避难场所设置策略
        5.4.1 安全疏散通道及安全空间的设置策略
        5.4.2 疏散楼梯的设置策略
    5.5 消防设计各项技术的整合策略
        5.5.1 小型消防车与固定水源结合
        5.5.2 设置微型消防站
        5.5.3 增加场所内消防设施的设置比例
        5.5.4 装饰材料的选用
    5.6 策略总结
第六章 设计实践——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项目
    6.1 基础资料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位分析
        6.1.3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1.4 竖向分析
    6.2 总平面消防设施设置
        6.2.1 总平面功能分区
        6.2.2 总平面消防车道设置
        6.2.3 消防登高操作场地设置
    6.3 消防疏散相关设计
        6.3.1 根据不同临空面设置地上建筑与地下建筑
        6.3.2 设置多个不同标高层疏散口
        6.3.3 设置内院(下沉广场)
        6.3.4 设置架空人行天桥
        6.3.5 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
    6.4 实践项目总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片索引
附录 B:表格索引

(5)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寒地城市
        1.3.2 城市空间
        1.3.3 空气质量
        1.3.4 城市用地
        1.3.5 空间形态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1.6.1 技术路线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城市气候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1.1 气候与城市气候
        2.1.2 城市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1.3 空气质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2.2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2.1 城市空间的研究要点
        2.2.2 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3 空气污染源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4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联性特征
    2.3 寒地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3.1 严寒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3.2 严寒气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2.3.3 寒地城市空间研究的难点及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及城市空间现状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背景
        3.1.2 调研目标与思路
        3.1.3 调研内容及方法
    3.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调研
        3.2.1 空气质量变化规律
        3.2.2 空气质量指数实测
        3.2.3 重点空气污染源实地调研
    3.3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调研
        3.3.1 城市空间演变过程
        3.3.2 城市用地实地调研
        3.3.3 空间形态实地调研
    3.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
        3.4.1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3.4.2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
    4.1 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识别框架
        4.1.1 空气质量影响分区
        4.1.2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4.1.3 影响分区风险类别识别
    4.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空间分析
        4.2.1 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4.2.2 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4.3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及用地特征
        4.3.1 污染源影响程度
        4.3.2 分区原则
        4.3.3 分区结果
        4.3.4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4.4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类别
        4.4.1 风险区分类标准
        4.4.2 风险区分类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5.1 风险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分析原则
        5.1.1 风险区分布特点
        5.1.2 影响关系分析的原则
    5.2 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1 大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2 中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3 小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 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1 大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2 中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3 小类风险区空间形态的空气质量的影响
    5.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空间要素
        5.4.2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4.3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
    6.1 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
        6.1.1 城市空间的管控优先区界定
        6.1.2 城市空间的管控强化区界定
        6.1.3 城市空间的管控平衡区界定
        6.1.4 城市空间的管控保护区界定
    6.2 城市用地的规划策略
        6.2.1 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
        6.2.2 工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6.2.3 交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6.2.4 绿地规划优化策略
    6.3 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
        6.3.1 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
        6.3.2 建筑密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6.3.3 建筑高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6.3.4 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
    6.4 规划保障实施策略
        6.4.1 政策保障
        6.4.2 实施机制
        6.4.3 治理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高层建筑火灾中动态空间信息的远程交互模式对寻路决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消防灭火救援现状
    1.3 消防救援的组织模式
        1.3.1 外国消防的组织模式
        1.3.2 我国消防组织模式
    1.4 国内外火灾场景寻路行为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寻路行为
        2.2.1 寻路的影响因素
    2.3 空间认知模型
        2.3.1 三阶段模型
        2.3.2 LRS模型
        2.3.3 游览模型
        2.3.4 空间知识的分层模型
        2.3.5 参考帧网络理论
    2.4 空间尺寸与空间参考框架
    2.5 空间信息的交互
    2.6 空间信息的交互方式
    2.7 概念模型
第3章 消防员寻路行为调研献
    3.0 引言
    3.1 访谈数据统计分析
        3.1.1 访谈人员基本信息统计
        3.1.2 消防员寻路行为训练
        3.1.3 实际搜救过程的寻路行为
        3.1.4 搜救中的困难与看法
        3.1.5 消防员搜救过程中的寻路问题-案例
    3.2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层建筑中人员空间认知框架研究
    4.0 引言
    4.1 被试者
    4.2 研究变量
    4.3 实验场地
    4.4 实验过程
    4.5 实验数据分析
        4.5.1 描述性数据
        4.5.2 方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空间交互模式对火场中寻路行为的影响
    5.1 引言
    5.2 被试者
    5.3 交互模式
    5.4 实验场景设计
    5.5 实验过程
    5.6 实验任务
    5.7 实验结果与分析
        5.7.1 描述性统计数据
        5.7.2 正态性检验
        5.7.3 统计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空间信息对象对火场中寻路行为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变量
    6.3 被试者
    6.4 内部信息界面
    6.5 外部信息界面
    6.6 实验场景
    6.7 实验过程
    6.8 实验任务
    6.9 实验结果与分析
        6.9.1 描述性分析结果
        6.9.2 统计分析
    6.10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附件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访谈问卷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附录4 基本信息表
附录5 实验指导书(路线1)
附录5 实验指导书(路线2)
附录6 实验指导书(路线3)
附录7 基本信息调查表
附录8 实验任务书
附录9 实验任务书
附录10 知情同意书
附录11 主试者情况介绍表
附录12 实验任务书
附录13 实验任务书
附录14 第四章实验数据
附录15 第五章实验数据
附录16 第六章实验数据

(7)基于性能的建筑体量设计生成及优化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缘起
        1.1.1 建筑性能与建筑体量设计
        1.1.2 基于性能的建筑设计
        1.1.3 基于性能的设计优化技术
    1.2 研究问题及目标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路径及论文框架
        1.6.1 研究路径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性能的设计优化技术
        2.1.1 技术搭建平台
        2.1.2 在建筑体量设计中的应用
    2.2 建筑设计的参数化建模
        2.2.1 可视化参数化建模技术
        2.2.2 复杂参数化建模策略
    2.3 建筑设计与优化算法
        2.3.1 辅助建筑设计的优化算法
        2.3.2 优化结果与设计信息反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BMDGO系统的搭建
    3.1 系统的运行流程再设计
        3.1.1 系统概述
        3.1.2 运行流程的适用性改造
        3.1.3 生成器模块设计(建筑体量生成方法)
        3.1.4 求解器模块设计(优化算法寻优方法)
    3.2 系统的搭建工具
        3.2.1 交互界面设计
        3.2.2 建筑体量生成组件
        3.2.3 优化算法组件
        3.2.4 辅助工具组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体量削减/叠加原则的设计生成器
    4.1 “减法”算法
        4.1.1 算法概述
        4.1.2 算法实现及用户交互
        4.1.3 体量设计策略的控制方法
    4.2 “加法”算法
        4.2.1 算法概述
        4.2.2 算法实现及用户交互
        4.2.3 体量设计策略的控制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探索+挖掘”性的优化问题求解器
    5.1 SSIEA算法
        5.1.1 工作流程
        5.1.2 算法实现
        5.1.3 进化操作
        5.1.4 多岛模型
        5.1.5 稳态替换策略
        5.1.6 拉丁超立方采样
    5.2 算法性能测试分析
        5.2.1 测试问题
        5.2.2 对比算法
        5.2.3 对比指标
        5.2.4 实验结果
    5.3 算法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BMDGO系统的应用测试
    6.1 系统搭建及操作示例
        6.1.1 系统运行流程的搭建
        6.1.2 优化前的参数设置
        6.1.3 优化运行过程
        6.1.4 优化结果分析
    6.2 不同设计条件下效用测试
        6.2.1 设计任务及试验设置
        6.2.2 测试问题1优化结果
        6.2.3 测试问题2优化结果
    6.3 优化结果的综合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讨论
    7.1 PBMDGO系统的适用性特征
        7.1.1 前置式应用流程
        7.1.2 可复用的设计优化工具
    7.2 设计知识与生成技术
        7.2.1 设计知识的再现(元模型)
        7.2.2 设计知识的传递(信息反馈)
    7.3 设计综合与算法寻优
    7.4 PBMDGO系统的局限性
        1 )优化对象的建筑类型
        2 )优化结果的形态自由度
        3 )信息反馈的精度控制
        4 )性能目标的种类及优先级
    7.5 后续研究
        7.5.1 设计优化系统应用流程的标准化
        7.5.2 体量形态生成算法的适应度
        7.5.3 SSIEA算法性能的再挖掘
        7.5.4 优化结果的空间重构及其可视化
第8章 总结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珠三角地区基于夏季通风需求的多层居住建筑群体组合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风环境研究现状
        1.3.2 住区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1 珠三角地区
        1.4.2 多层住宅
        1.4.3 住区
        1.4.4 建筑风环境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
        (2)案例分析法
        (3)计算机模拟法
        (4)变量对照实验法
        (5)归纳演绎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珠三角地区气候特征与居住区
    2.1 珠三角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2.1.1 珠三角地区地理条件
        2.1.2 珠三角地区气候条件
    2.2 建筑风环境及风环境评价指标
        2.2.1 建筑与风环境
        2.2.1.1 建筑单体与风环境
        2.2.1.2 建筑群体与风环境
        2.2.2 风环境评价指标与研究方法
        2.2.2.1 风环境评价指标
        2.2.2.2 风环境研究方法
    2.3 珠三角地区住区发展状况
    2.4 珠三角地区多层住区案例分析与布局类型总结
        2.4.1 珠三角地区多层住区案例分类与统计
        2.4.2 珠三角地区多层住区案例分析
        2.4.2.1 东湖新村
        2.4.2.2 万科四季花城
        2.4.3 珠三角地区多层住区布局类型总结
        2.4.4 珠三角地区多层建筑的标准模型单元确定
    2.5 模拟软件与模拟条件
        2.5.1 模拟软件
        2.5.2 模拟条件与CFD模拟设置
        2.5.2.1 模拟条件
        2.5.2.2 CFD模拟设置
第三章 多层住宅群体通风性能评价与设计策略总结
    3.1 多层住宅群体的通风性能评价
        3.1.1 行列式多层住宅群体的通风模拟
        3.1.1.1 空地位置对建筑群体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3.1.1.2 建筑面宽对建筑群体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3.1.1.3 高度组合对建筑群体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3.1.1.4 群体错动对建筑群体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3.1.2 围合式多层住宅群体的通风模拟
        3.1.2.1 开口数量与位置对建筑群体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3.1.2.2 群体错动对建筑群体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3.1.3 混合式多层住宅群体的通风模拟
    3.2 设计策略总结
第四章 多层住宅组合通风性能评价与设计策略总结
    4.1 多层住宅组合的通风性能评价
        4.1.1 围合式组合布局通风模拟
        4.1.1.1 开口大小对建筑组合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4.1.1.2 开口数量与位置对建筑组合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4.1.1.3 底层架空对建筑组合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4.1.2 行列式组合布局通风模拟
        4.1.2.1 开口位置对建筑组合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4.1.2.2 建筑错动对建筑组合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4.1.2.3 单体减少对建筑组合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4.1.2.4 建筑面宽对建筑组合内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4.2 设计策略总结
第五章 多层住宅单体形态通风性能评价
    5.1 多层住宅单体形态的通风性能评价
        5.1.1 建筑单体室外风环境
        5.1.2 建筑室内风环境
        5.1.2.1 形体凹凸对建筑室内通风性能的影响
        5.1.2.3 屋顶形式对建筑室内通风性能的影响
        5.1.2.4 开口位置对建筑室内通风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 基于夏季通风需求的多层住宅群体设计探讨
    6.1 设计准备
        6.1.1 设计过程
        6.1.2 地块选取
    6.2 体块方案生成
        6.2.1 体块布置与优化
        6.2.1.1 体块布置
        6.2.1.2 体块优化
    6.3 方案深化
        6.3.1 多层住宅平面选取
        6.3.2 方案深化成果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7.1 总结
    7.2 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插图及附表
附录 环境导向的居住建筑群体组合设计图集——珠三角部分

(9)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一次能源消耗
        1.1.2 建筑能源消耗
        1.1.3 建筑用能评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用能特征分析的研究现状
        1.2.2 建筑能耗基准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基础数据及信息的获取与初步处理
    2.1 基础数据的获取
        2.1.1 测试范围与测试对象
        2.1.2 测试内容
        2.1.3 测试设备
    2.2 采暖能耗相关信息的获取
        2.2.1 建筑基本信息的收集
        2.2.2 用户基本信息及用能行为调研
    2.3 测试数据及问卷调查信息处理方法
        2.3.1 异常数据的处理
        2.3.2 缺失数据的处理
        2.3.3 问卷调查信息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用能现状及特征分析
    3.1 采暖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3.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1.2 统计推断分析
    3.2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3.2.1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总体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3.2.2 不同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3.2.3 不同类型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3.2.4 严寒C类地区不同类型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3.3 采暖季不同阶段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3.3.1 严寒地区采暖季不同阶段的划分
        3.3.2 采暖季不同阶段各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3.3.3 严寒C类地区不同类型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3.4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效果及住户行为习惯分析
        3.4.1 室内热环境分析
        3.4.2 住户满意度分析
        3.4.3 人员行为习惯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4.1 建筑热过程与热平衡
        4.1.1 建筑热交换的基本形式与影响因素
        4.1.2 建筑热平衡状态下的热量传递过程
    4.2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方法
        4.2.1 影响因素的识别筛选
        4.2.2 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4.3 分析结果
        4.3.1 采暖季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采暖季不同阶段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基准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5.1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的基本理论
        5.1.1 聚类分析理论
        5.1.2 判别分析理论
    5.2 能耗基准评价模型的建立
        5.2.1 数据来源
        5.2.2 确定样本变量参数
        5.2.3 能耗基准评价模型的构建
    5.3 能耗基准评价模型的分析结果
        5.3.1 K-means聚类分析结果
        5.3.2 Bayes判别分析结果
        5.3.3 可靠性分析
    5.4 采暖能耗基准评价模型在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5.4.1 供热收费制度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5.4.2 采暖能耗基准评价模型在供热收费政策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据有限区域的居住建筑采暖用能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6.1 用能需求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6.1.1 洛伦兹曲线的基本理论
        6.1.2 基于洛伦兹曲线的用能需求分析理论
    6.2 基于洛伦兹曲线法的区域居住建筑采暖用能需求分析
        6.2.1 数据来源
        6.2.2 样本分布检验
        6.2.3 用能需求分析结果
        6.2.4 可靠性分析
    6.3 基于洛伦兹曲线法的区域居住建筑用能需求分析的应用
        6.3.1 用能需求分析的意义
        6.3.2 用能需求分析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测试建筑基本信息
    附录 B 住户基本信息及行为习惯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室外热舒适的西安板式居住建筑群组形态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未来城市面临诸多环境挑战
        1.1.2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1.1.3 城市老化与使用中产生新的问题
        1.1.4 室外环境质量愈发受到重视
        1.1.5 目前对室外热环境设计的关注不足
        1.1.6 研究成果未有效转化为设计指导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
        1.5.1 名词解释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与案例研究法
        1.6.2 调研统计研究法
        1.6.3 抽象原型概括法
        1.6.4 室外热舒适软件模拟法
        1.6.5 对比与控制变量分析法
    1.7 研究创新点
    1.8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室外热舒适与城市形态研究现状
    2.1 基本概念
        2.1.1 室外热环境
        2.1.2 室外热舒适
        2.1.3 城市微气候
        2.1.4 城市形态
        2.1.5 城市层峡
    2.2 热舒适研究工具与手段的发展
        2.2.1 研究理论工具
        2.2.2 实地测量工具
        2.2.3 软件模拟工具
        2.2.4 研究工具与手段现状总结
    2.3 室外热舒适研究方向现状
        2.3.1 城市尺度的物理参数研究
        2.3.2 街区尺度的物理参数研究
        2.3.3 与人有关的室外热舒适研究
        2.3.4 建筑部件与室外热环境改善技术研究
        2.3.5 国内中文研究的特点
        2.3.6 研究方向现状总结
    2.4 城市微气候、绿色建筑评价与室外热舒适
        2.4.1 城市微气候中关于室外热舒适内容
        2.4.2 我国标准与规范中关于热舒适的强制要求
        2.4.3 不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微气候与室外热舒适评价
    2.5 一般研究结论和缓解策略
    2.6 城市形态研究
        2.6.1 城市形态研究
        2.6.2 用于室外热舒适模拟研究的城市形态
        2.6.3 西安城市形态研究
    2.7 本章小节
第三章 西安板式居住建筑及室外场地分析研究
    3.1 西安板式居住建筑的流行与类别划分
        3.1.1 西安板式居住建筑的流行与发展
        3.1.2 西安板式居住建筑的分类
    3.2 选取的西安典型板式居住建筑群组的基本信息统计
        3.2.1 西安板式居住建筑调研对象选取
        3.2.2 建筑单体的调研统计结果
        3.2.3 建筑群体的布局特点的调研统计结果
    3.3 西安板式居住建筑室外空间使用情况与问题统计
        3.3.1 室外活动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3.2 道路、场地与建筑的关系
        3.3.3 场地与建筑的距离与使用功能
        3.3.4 多层板式居住建筑群的停车、绿化及室外休闲空间困局
        3.3.5 高层板式居住建筑群组绿化组团的可用性问题
        3.3.6 硬质场地的设计与并未预期发生的活动问题
        3.3.7 公共场地私人化的问题
    3.4 西安板式居住建筑原型提取
        3.4.1 城市形态的建筑物原型提取步骤
        3.4.2 城市布局
        3.4.3 街区尺度
        3.4.4 道路宽度
        3.4.5 日照间距
        3.4.6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3.4.7 植物和其他辅助设施布局
第四章 研究方案设计
    4.1 仿真模拟研究流程框架设计
    4.2 软件模拟
        4.2.1 软件的选择
        4.2.2 ENVI-met介绍
        4.2.3 ENVI-met建模系统
        4.2.4 关于Ray Man
    4.3 用于模拟的西安板式居住区原型组成的七个场景
        4.3.1 场景一(均质排布的标准多层板式住区)
        4.3.2 场景二(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有关系的不同层数板式住区)
        4.3.3 场景三(形态与排布方式有差异的多层板式住区)
        4.3.4 场景四(错列的高层板式住区)
        4.3.5 场景五(添加30%绿化的不同层数板式住区)
        4.3.6 场景六(日照间距1.0的均质排布的板式多层住区)
        4.3.7 场景七(均质排布的板式高层住区)
    4.4 模拟资料输入与设置
        4.4.1 太阳辐射信息输入
        4.4.2 气象信息输入
        4.4.3 ENVI-met主程序设置
    4.5 用于分析的物理参数
第五章 设计要素对室外热舒适影响
    5.1 一天的动态过程描述
    5.2 相对位置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5.2.1 物理参数与相对位置相关性结果说明
        5.2.2 相对位置对于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影响
        5.2.3 不同周边建筑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5.2.4 相对位置对于室外热环境设计的启示
    5.3 建筑指标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5.3.1 日照间距对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影响
        5.3.2 建筑密度相关指标对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影响
        5.3.3 建筑密度相关指标对平均辐射温度的影响
        5.3.4 建筑密度相关指标对风速的影响
    5.4 建筑单体组合形式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5.4.1 多层板式居住建筑形态与组合方式对风环境的影响
        5.4.2 高层板式居住建筑组合方式对风环境的影响
    5.5 绿化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5.5.1 绿化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5.5.2 绿化对平均辐射温度的影响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室外热舒适优化提升设计
    6.1 室外热舒适设计提升的思路与原则
        6.1.1 室外热舒适提升设计适用范围
        6.1.2 设计阶段的热舒适提升设计
        6.1.3 使用阶段的热舒适提升设计
    6.2 建筑单体尺寸、组合与布局
        6.2.1 建筑单体尺寸对室外热舒适的影响
        6.2.2 南北向保证日照间距的作用
        6.2.3 东西向提升风环境的推荐组合方式
    6.3 室外场地的设计与组织
        6.3.1 集中的公共活动场地
        6.3.2 建筑南北间活动场地利用
        6.3.3 多层板式居住建筑群组间开拓空间与提升热舒适的设计
    6.4 行人路径的选择与设计
    6.5 场地设施的热舒适提升设计
    6.6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
第八章 讨论与反思
    8.1 用于模拟的天气资料的说明
    8.2 板式建筑原型提取的评价
    8.3 设计要素对比方案设计的反思
    8.4 分析手段的评价
    8.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录与表录
    附录1.1 图录
    附录1.2 表录
附录二 调研板式建筑群组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拉萨城市集合住宅太阳辐射利用与住区布局关联性研究[D]. 张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影响下的城市滨海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徐浩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侯拓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云南坡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研究 ——以博欣时代商业综合体为例[D]. 马瑞丽.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孔凡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高层建筑火灾中动态空间信息的远程交互模式对寻路决策影响的研究[D]. 高晓童.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基于性能的建筑体量设计生成及优化系统[D]. 王力凯. 南京大学, 2020
  • [8]珠三角地区基于夏季通风需求的多层居住建筑群体组合设计策略研究[D]. 王坤勇. 南京大学, 2020(12)
  • [9]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为例[D]. 常琛. 天津大学, 2020(01)
  • [10]基于室外热舒适的西安板式居住建筑群组形态与布局研究[D]. 孙承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